一、强优势组合选配的几个关键问题 简报·简讯(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郭佳林[2](2019)在《小麦多子房性状的发育和遗传及异源细胞质对其表达抑制的分子机理》文中提出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世界粮食安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小麦虽然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但小麦的杂种优势利用还未能大面积推广应用于生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小麦繁殖系数低、杂交小麦制种成本高。如何提高小麦繁殖系数、提高杂交小麦制种产量、降低制种成本成为杂交小麦走向大规模生产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多子房小麦具有明显的穗粒数优势,如将其应用到杂交小麦的制种中,很有可能会有效地提高杂交小麦繁殖系数、降低制种成本,有效地推动杂交小麦的应用发展,最终使杂交小麦大面积推广应用于生产。本研究依据多子房小麦材料DUOⅡ和异源细胞质小麦材料TeZhiⅠ(TZⅠ)正反交F1的性状不同,即DUOⅡ为母本时,F1表现多子房,而TZⅠ为母本时,F1表现单子房,试验表明异源细胞质对多子房基因的正常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异源细胞质对多子房基因的抑制效应,本研究首先对小麦多子房性状的生长发育、遗传规律以及抑制效应进行了探究,在确定了发育及抑制规律之后从基因组DNA甲基化状态、转录组水平以及蛋白质组水平等多个层面研究了异源细胞质抑制多子房性状的表达,以期揭示异源细胞质抑制多子房基因表达的分子机理,获得如下主要结果及结论:1.采用扫描电镜、体式显微镜和石蜡切片等方法对多子房小麦副雌蕊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副雌蕊原基起源于位于前生雄蕊和侧生雄蕊之间主雌蕊基部的一个突起。在发育前期,副雌蕊的发育明显滞后于主雌蕊的发育进程。但在露芒期后,副雌蕊发育迅速,在主雌蕊发育成熟的同时也发育为成熟的雌蕊,能够同时受粉结实。此外,副雌蕊形成的种子一般要比主雌蕊形成的种子体积小,并且种子腹沟朝外,与普通小麦相反。通过对多子房小麦不同籽粒的外显率及发芽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发现,不论种子来源于副雌蕊或者主雌蕊,植株的多子房外显率都相同。但是,主雌蕊形成的种子的发芽能力一般显着高于副雌蕊形成的种子。2.以DUOⅡ和TZⅠ为亲本进行杂交,并对正反交F1以及相应的F2、F3、BC1和BC1F1世代材料进行多子房性状世代间遗传规律的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DUOⅡ的多子房性状由1对显性单基因控制,同时,异源细胞质能够抑制该基因的表达。此外,异源细胞质仅能抑制杂合多子房基因的表达,而对纯合多子房基因的表达不具抑制作用,使得在异源细胞质背景下,杂合多子房基因植株表现单子房性状,携有纯合多子房基因的植株表现完全的多子房性状,这一特性均可稳定遗传。3.采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方法检测DUOII和TZI正反交F1的DNA甲基化状态。结果发现,在基因组水平上,DUOII×TZI和TZI×DUOII中均扩增出14584条DNA谱带,每一条带代表了一个可被甲基化酶识别切割的5?-CCGG-3?位点。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从DUOII×TZI的31.10%降低到TZI×DUOII中的30.76%。由于异源细胞质的影响,TZI×DUOII在672个位点(4.61%)发生了胞嘧啶甲基化状态的改变,其中312个位点发生了甲基化作用,360个发生了去甲基化作用,这些位点甲基化状态的改变和细胞质抑制多子房基因的表达相关。4.对DUOII和TZI正反交F1副雌蕊起始发育关键期(2–6 mm)的幼穗材料进行转录组RNA测序分析。结果发现,在TZI×DUOII中,共鉴定到60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相对于DUOII×TZI上调表达的基因有330个,下调表达的基因270个。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分析后发现,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了4个途径,叶绿体代谢及生物合成、DNA的复制修复、植物激素信号转导以及6-磷酸海藻糖途径。这些生物途径协同作用,共同调控异源细胞质对多子房性状的抑制过程。5.通过调整优化,构建了适合多子房小麦幼穗研究的双向电泳体系,并使用该体系对DUOII和TZI正反交F1副雌蕊起始发育关键期(2–6 mm)的幼穗材料进行双向电泳-质谱鉴定的蛋白质组分析。结果发现,在TZI×DUOII中,共鉴定到90个差异蛋白质,其中上调表达的18个,下调表达的72个。这些差异蛋白具有明显的功能趋势,主要涉及叶绿体的代谢及合成、细胞核和细胞分裂、植物呼吸、蛋白质代谢以及花发育过程。这些差异蛋白质构成了一个复杂的调控网络,共同调控异源细胞质对多子房性状的抑制过程。此外,对DNA甲基化、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的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异源细胞质抑制多子房基因表达的分子机理,为小麦多子房性状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刘妍[3](2018)在《普通小麦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及其杂交F2代遗传性状和分子标记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由于长期的人工选择与栽培,使小麦大量优异基因丢失,导致当今栽培小麦遗传基础日趋狭窄、脆弱,不能适应稳产、优质及抗病的需要。发掘可利用的种质资源,通过小麦品种间杂交,将优异基因聚合,在后代中选育优良的重组类型并培育出优良品种,对拓宽栽培小麦的遗传变异范围、丰富其遗传基础、及对其综合性状进行遗传改良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遗传性状和分子标记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配制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I和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II的正反交组合,结合表型与分子标记分析,在F2代中鉴定高产、优质、抗病的类型。取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农艺和品质性状分析①两亲本农艺性状分析表明:宁春4号的株高适中(平均为86.25 cm,下同)、穗长较长(10.63 cm)、穗粒重和千粒重较高(1.69g和40.18 g),河东乌麦II小穗数和结实小穗数较多(20.56个和18.74个),河东乌麦I经济系数较高(0.42),河东乌麦(I和II)的有效穗远高于宁春4号(6.15个)。而在F2群体各农艺性状指标均出现较大分离,达到极显着水平,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I杂交F2群体中,小穗数、经济系数和有效穗的超中亲比例分别达55.31%、78.02%、70.33%,超高亲比例分别达41.39%、68.86%、44.69%;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II杂交F2群体中,经济系数和有效穗的超中亲比例分别达78.55%、80.06%,超高亲比例分别达75.23%、57.40%。②两亲本品质性状分析表明: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I和II)均为中硬麦,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平均值分别为:河东乌麦I(17.46%、39.61%、57.20 mL)>河东乌麦 II(13.74%、27.86%、21.44 mL)>宁春 4 号(13.07%、24.41%、20.53 mL),而宁春4号的饱满指数较大(0.71)、面团稳定时间较长(9.45 min),河东乌麦I的吸水率、淀粉糊化终值温度较大(60.0%、58.6℃,河东乌麦II面团形成时间较长(2.82min)。而在F2群体各品质性状指标变异幅度大,均达到极显着水平,分布范围呈连续正态分布,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II杂交F2群体中,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和沉降值的超中亲比例分别达84.52%、92.46%、99.60%,超高亲比例分别达82.94%、90.48%、99.60%。③农艺、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效穗和小穗数分别与穗粒数和穗粒重呈极显着正相关;经济系数与穗粒数和穗粒重的呈极显着正相关,而与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呈极显着负相关;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和沉降值互为极显着正相关。(2)抗病性鉴定宁春4号表现为田间中感白粉病(病级为5~6)、中感条锈病(3级,病情指数平均为45.28)和叶锈病(3级,45.41);而河东乌麦表现为田间高抗白粉病(1~2级)、中抗条锈病(2级,28.33)和叶锈病(2级,28.75)。在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I杂交F2群体中,分别有20.89%、16.85%、15.39%的单株表现为中抗至高抗白粉病、条锈病和叶锈病,12.45%同时表现出抗条锈病和叶锈病,16.12%同时表现出抗白粉病和条锈病,15.02%同时表现出抗白粉病和叶锈病,12.45%同时表现出抗白粉病、条锈病和叶锈病;在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II杂交F2群体中,分别有20.54%、16.32%、15.71%的单株表现为中抗至高抗白粉病、条锈病和叶锈病,16.31%同时表现出抗条锈病和叶锈病,15.71%同时表现出抗白粉病和条锈病,14.50%同时表现出抗白粉病和叶锈病,9.97%同时表现出抗白粉病、条锈病和叶锈病。(3)分子标记分析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I和II)均携带有基因Wx-Ala/b、Wx-Bla/b Wx-D1a/b、Dy12、Pm2、Pm4、Pm6、Sr31,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Ⅰ还携带有基因BX17,河东乌麦(I和II)携带有基因Pm16、Yr2和抗赤霉病基因QFhs.ndsu-3BS,宁春4号携带有基因Psy-A1;在F2群体604个单株中,有72.02%携带基因QFhs.ndsu-3BS、72.02%携带基因Pm16、88.41%携带基因Psy-A1、59.60%携带基因Yr2;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II杂交331个F2单株中有70.39%携带基因BX7。同时,筛选了在亲本上具有多态性的SSR标记127个、ISSR标记7个,多态性比率分别为17.00%和7.00%,利用其中在宁春4号和河东乌麦(I和II)上多态性稳定的49个SSR标记,对F2群体进行分析,共检测到89个微效QTL位点(包含23个标记),分布在染色体 2A、4A、5A、1B、2B、3B、5B、7B、5D、6D、7D 上,加性效应为-2.95~1.92,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2%~9%。(4)F2群体单株评价鉴定出农艺性状优异的单株49个,品质性状突出的单株79个,对白粉病、条锈病和叶锈病均表现抗病的单株67个,其中,单株1-203、1-234综合性状表现优异。
文世芳[4](2017)在《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总结历史上封闭保守的深刻教训,勇于面对中国与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巨大差距,充分认识到关起门来搞建设行不通、闭关自守实现不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虚心学习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这个伟大觉醒的重要内容,对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是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探索而成,从改革开放之初一步一步摸索而来。探求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可以从改革开放史中寻求历史的逻辑、问题的病灶和成功的钥匙。因此,从改革开放之初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和借鉴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从开放和改革的相互关系及国际经验视角探求改革开放开启并获得成功的原因,对当前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这些正是论文致力于探求的深层次问题。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和小结。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意义,研究的现状、问题,研究的资料准备、特点,研究的方法、思路,研究的目标、方向。第一章,主要讨论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考察整个社会,国民经济遭受重创,人民生活在温饱线上长期徘徊,社会各界渴望变革;考量党内状况,使命意识空前觉醒,执政危机意识日渐浓厚,全党洋溢着把“文化大革命”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的情绪;环顾世界局势,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在两极格局下存在寻求多极化的内在张力,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迅猛发展后进入滞胀阶段,亟需产业转移,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树立了发展榜样,调整和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潮流。特定的历史条件,给中国指明了方向:旧的道路难以为继,变革已是民心所向,国际形势为迎接中国融入世界大家庭、登上国际大舞台提供了历史契机。一种历史的合力,悄然引导着中国朝着改革与开放的道路走去,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条件生成。第二章,主要讨论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中共逐渐扩大对外交流,冷眼向洋看世界,以世界为参照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党内和思想理论界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已经不可抑制。中共高层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对世界局势作出新的研判,认为存在长时段和平发展的可能。在对历史的反思中,中共又逐渐从“左”的迷雾中走出来,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工作重心开始务实地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倾斜。在此基础上,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党和国家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把握世界发展脉搏,派出大批对外考察的“侦察兵”了解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和研究中国应有的对策,部署理论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国外情况。特别是派团对外考察是中共高层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央政治局从听取和讨论考察汇报开始,改革开放的思想在酝酿中逐渐生根发芽,经过1978年国务院务虚会和中央工作会议的两次大讨论,改革开放决策呼之欲出。第三章,主要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经过对盲目冒进的反思,在国民经济调整中深化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思想的过程。经过1979年对盲目引进和吸收外资的反思,在对国民经济调整的思考、讨论以及初步实施中,中共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行了总结深化,制定了更加科学更具操作性的对外引进规定、吸收外资政策、对外考察办法、国民经济计划。在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的改革试点和探索中,中共对建设四个现代化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在政策上、试点上、理论上都有重大的转变。在政策上,提出经济政策的三大转变,要求逐步实现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转型;在试点上,创办经济特区,使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从某个领域的试点转换为更深层次的综合性改革试点;在理论上,从四个现代化转变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将“中国式的现代化”作为统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指导性思想。第四章,主要讨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逐步由引进技术、外资和管理经验,朝着更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国际组织发展经济经验以及引进国外智力发展和深化,并最终推动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过程。结合中国实际,探索适合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是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在中共高层的支持和部署下,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经验和理论以及联邦德国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和法国经济计划化理论等,成为中国考察和学习借鉴的重点内容。布鲁斯和奥塔·锡克等东欧经济学家的来访,在中国掀起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和改革理论的热潮。在改革开放实践的锻炼和理论探讨的熏陶中,中国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终于在1984年莫干山会议上崛起,逐渐承担起为改革建言献策的使命。在和思想理论界的良性互动中,中共终于克服各种困难,出台《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这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对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方向的探索获得巨大成功,以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为重点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巴山轮会议为标志,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小结,主要对论文作一概括性总结,集中探讨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如何被中共重视、学习和吸收,形成了什么样的原则和路径;究竟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积累了哪些重要历史经验,对当前中国的改革发展有哪些重要启示。为确保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好的效果,中共在探索之中确立和完善了自力更生为主、积极争取外援,取长补短、保持优势,多方学习、反复比较,解放思想、谨慎渐进等基本原则;形成了从境外经验的学习了解、到决策层多渠道掌握信息、到中共高层利用境外经验进行决策、到中层和基层干部掌握境外先进经验的上下贯通、良性互动的路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在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变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成为改革的先声;推动了改革开放决策出台和具体政策不断完善;促进了社会主义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理念的突破;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历史关头,分析研究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能带来深刻的启示。它告诉我们,改革应该如何优化调查研究,如何加强顶层设计,如何重视基础性工作。
齐阳阳[5](2017)在《大花三色堇自交系遗传差异、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研究》文中提出大花三色堇(Viola×wittrockiana)是堇菜科堇菜属重要的观赏植物,其花色艳丽、花姿优美、花期颇长,耐寒,是重要的花坛和盆栽花卉。杂种优势利用已成为当前国际盛行的育种途径。然而当前杂交亲本组合的选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本研究分别采用表型、SRAP和RSAP标记分析了9个大花三色堇和角堇自交系间的遗传差异,并以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Ⅲ配制了72个杂交组合,测定了14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分析了F1代观赏性状的杂种优势,以及F1代的耐高、低温特性,得出以下结果:1、基于15个表型性状、RSAP标记、SRAP标记分析的亲本遗传距离和聚类结果不尽相同。其中基于表型性状和RSAP标记的自交系S1和S9间的遗传距离最小(分别为2.76和0.37),而基于SRAP标记自交系S1和S2的遗传距离最小(0.47);基于表型性状的自交系S7和S9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10.18),RSAP标记S6和S7遗传距离最大(0.79),SRAP标记S2和S7遗传距离最大(0.75)。基于表型性状,S1和S9自交系被聚为一类,其他聚为一类;RSAP标记把亲本分为两类:第Ⅰ类是S1、S2、S6和S9自交系;第Ⅱ类为S3、S4、S5、S7和S8自交系;而SRAP标记把自交系被分为四类:S3单独为一类,S7单独为一类,S4和S5一类,其余聚类一类。2、自交系S7在增大花径方面一般配合力最大(6.11);S1和S9的花数一般配合力最高(2.05和4.49);S2的株型配合力最小(-0.11)。而花径和花数作为主要育种目标,优势组合为S5×S2、S6×S4、S6×S7、S7×S2、S7×S3、S7×S4、S8×S4。花径、花数和叶长的广义遗传力(73.85%、79.16%和64.53%)及狭义遗传力(64.09%、45.82%和53.28%)较高,可进行早代选择;其他性状的广义和狭义遗传力均较低,应进行高代选择。3、基于表型的各亲本间遗传距离与F1代的花数、花葶长、株幅、叶数和分枝数的杂种优势之间极显着负相关,表型遗传距离不足以预测杂种优势。而基于RSAP和SRAP各亲本间遗传距离均与株高、叶型的杂种优势显着正相关,基于SRAP的各亲本间遗传距离与花葶长杂种优势极显着正相关,用DNA标记遗传距离预测部分性状杂种优势具有一定的可靠性。4、对杂交F1代分别进行35℃持续一周的高温处理与-8℃10h低温胁迫处理,基于4个抗性指标(逆境存活率、抗性等级、电解质外渗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将71个杂交F1代分为高度耐热型、中度耐热型、弱耐热型和热敏感型4种类型;将69个F1代分为高度耐寒、中度耐寒和不耐寒3种类型。
刘红艳[6](2013)在《芝麻细胞核雄性不育的遗传特性、生理生化及分子标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芝麻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它富含脂肪、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E、芝麻酚、芝麻明等营养物质,具有养颜抗衰老作用,是良好的保健食品。长期以来,选育高产、优质、抗病芝麻新品种一直是育种家的主要目标。实践证明,利用杂种优势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目前芝麻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是细胞核雄性不育,已发现的具有实际利用价值的芝麻雄性不育材料不多,而且几乎都是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类型,其特点是恢复源广泛,转育容易,但只能以“两系”的形式加以利用,在制种过程中需要大量拔除不育系中一半的可育株,费时费力,限制了其在生产上的大面积应用。在油菜等作物中,已经发现了显性和隐性的细胞核雄性不育类型,这些材料都存在保持系(临时保持系),可以实现“三系”配套,因而在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上述进展为开展芝麻的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提供了良好借鉴。本研究通过自然突变、远缘杂交和回交转育,创制出两个新的芝麻不育系D248AB和W1098AB;以这两个新不育系为实验材料,系统开展了育性遗传分析、花粉败育形态特征、花药败育细胞学过程和生理生化基础、雄性不育性状的分子标记、强优势组合的选配等研究工作,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芝麻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D248AB的创制与遗传分析在常规品种驻芝4号繁种圃中发现了2株天然不育株,通过多代兄妹交保持和选择,获得了兄妹交后代育性分离比例为1:1、可育株自交后代分离比例为3:1的不育系D248AB。该不育系与6份材料测交,F1后代全部可育;将F1自交,F2代出现3:1育性分离;F1与D248A回交,后代出现1:1的育性分离,由此推断D248AB的育性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该不育系的花药呈绿色、扁平、卷曲状,用手捏无粉状物;花粉粒形状不规则,醋酸洋红染色浅或无染色;花粉粒在培养基中不能萌发,表明其败育十分彻底。不育株的花期比95ms-2等不育系长10-12天,单株产量高42-95%。D248A与4个骨干亲本测配,F1杂种的产量在931.4-13191kg/ha之间,比对照品种(中芝14)增产4.99-48.70%,增产潜力巨大,育种应用前景广阔。2.芝麻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W1098AB的创制与遗传分析以野生芝麻(Sesamum. malabaricum L.)野芝2号为母本与栽培芝麻(Sesamum indicum L.)鄂芝1号杂交,在后代中选择不育株与鄂芝1号回交2代,在回交后代中再选择不育株和可育株兄妹交4代以上,获得了新的不育系W1098AB。W1098AB的兄妹交后代育性分离比例为1:1,可育株自交后代无分离;与26份材料测交后代全部出现育性分离(不育株比例为24-79%),表明其育性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W1098A的育性在武汉和三亚均比较彻底、稳定,不受环境因素影响,因而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目前尚未找到恢复源。3.芝麻显性核不育系W1098AB花药败育过程的细胞学观察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W1098AB花粉的形态,结果发现不育花药为白色,不饱满,但与可育花药形态差别不大,肉眼不易区分,手捏很少有花粉散出。败育花粉粒呈小圆形或凹陷形,无内含物。在电子显微镜下,不育花粉粒多呈半球状凹陷,也有少量花粉呈毡帽状等异常形态;可育花药饱满,手捏有大量花粉散出,花粉呈圆球形或椭圆形,具萌发沟10-12个。上述结果表明W1098AB的花粉败育较彻底。石蜡切片观察发现,花药败育时期起始于花粉母细胞期,以后逐渐败育,至小孢子后期达败育最高峰。败育的原因可能与绒毡层提早解体和不完全解体有关。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花药败育时期也起始于花粉母细胞,但败育的原因可能是药壁结构出现了异常。随着花粉的发育,绒毡层细胞分泌的乌氏体的减少、绒毡层细胞的不完全降解、中层细胞的变形解体、药壁细胞的次生不均匀加厚、小孢子核膜不均匀加厚、基粒棒的减少及不均匀分布均会导致小孢子败育。至小孢子后期,败育达到最高峰。4.芝麻显性核不育系W1098AB花药败育的生理生化基础利用ELISA技术测定了不育系W1098AB叶片和花蕾中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茉莉酸(JA)以及水杨酸(SA)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了不同内源激素的平衡关系,同时比较了不育株和可育株间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差异。研究结果表明:(a)在整个花药发育时期,不育株和可育株中的4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趋势明显不同,且含量高低差异明显;IAA含量的降低及ABA含量的提高可能与芝麻雄性不育的发生密切相关;(b)不育株叶片中的IAA含量显着下降,JA和ABA显着上升;(c)IAA/ABA、IAA/SA和IAA/JA在不育株和可育株间的变化趋势不一致,且大小差异很大,表明4种内源激素之间平衡关系受到破坏可能会影响到花药的正常生长发育;(d)不育系花蕾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充足,含量过高也可能与花药败育有关。测定分析了不育系W1098AB花蕾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不育株和可育株在孢原细胞、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小孢子期的氨基酸含量差别不明显,但在成熟花粉期,不育株的主要游离氨基酸(如苏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突然升高,这可能是花药败育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因为败育主要发生在小孢子期)。5.芝麻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的分子标记在包含224个单株的W1098AB兄妹交群体中,运用BSA法构建了不育集团和可育集团,在集团间共筛选了1500对SSR引物,获得多态性标记15个;进一步经大群体分析,发现其中的13个标记与不育基因紧密连锁,重组交换率为0.45-14.73%。利用JoinMap软件构建了一个连锁群,所有标记都在连锁群上,其中的7个SSR标记位于不育基因的一侧,其余6个标记位于另外一侧;两侧与不育基因最近的分子标记分别为SBM298(0.15cM)和GB50(0.70cM)。这些结果为显性核不育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以及不育基因的图位克隆奠定了良好基础。
张新忠[7](2013)在《大麦杂种优势及其相关分子标记开发研究》文中认为为进一步了解大麦杂种优势的机理及遗传规律,开发与大麦强优势相关的分子标记,促进大麦杂种优势的应用,本研究以扬州大学大麦研究所选育的10个核质互作不育系(A)及其相应保持系(B)和11个恢复系(R)为材料,于2009年与2010年分别按4×2和8×9配制F1杂种播种于扬州大学农学院试验田,2011年按8×6配制Fl杂种分别播种于方强农场、上海农场和扬州大学农学院试验田3个试验点,植株成熟后随机取竞争株考种,考种性状包括株高、穗下节间长、穗长、单株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单株粒重和单株干重,分析各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和稳定性及配合力效应。利用改进的大麦cDNA-AFLP技术分析4×2杂交种与其亲本间的基因表达差异,对可能与杂种优势相关的差异谱带进行回收测序分析;基于差异谱带的序列信息开发大麦杂种优势表现相关的分子标记,并利用8×9和8×6试验对分子标记的选择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利用大麦cDNA-AFLP技术分析了4×2试验中8个杂种与其亲本间的基因表达差异性,256对引物共扩增出8538条带,其中杂种与亲本差异谱带为3971条,占46.52%;杂交大麦与亲本间基因表达主要有共同表达型(111)、P1表达型(100)、P2表达型(001)、F1表达型(010)、P2F1表达型(011)、P1F1表达型(110)和P1P2表达型(101)七种类型,其中后6种类型为杂种亲本差异表达类型,在不同组合间的比例具有明显差异。综合分析差异谱带类型与杂种优势后,对23个可能与大麦杂种优势相关的TDFs进行回收并BLAST分析,23个片段依据功能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参与植株的生长发育调控的主要功能蛋白,第二类主要涉及信号传导和能量传输,第三类为未知功能或新发现的转录本片段。(2)杂交大麦8个性状普遍存在中亲优势,但超优亲优势仅存在少部分组合中。8×9和8×6两个试验的120个杂种8个性状的显着中亲优势的组合出现率为57.60%,其中正向显着的组合占88.24%;显着超优亲优势组合出现率为25.94%。组合间和性状间的杂种优势具有显着差异,其中株高、穗下节间长和穗长、每穗粒数和千粒重5个性状的显着中亲优势组合出现率较高,分别为94.2%、84.2%、66.7%、62.5%和67.5%,单株穗数、单株粒重和单株干重3个性状的显着中亲优势组合出现率较低,仅为17.5%、25.0%和37.5%,穗下节间长、穗长和千粒重3个性状的超优亲优势出现率较高,分别为59.2%、41.7%和59.2%,每穗粒数、单株穗数、单株粒重和单株干重4个产量性状的超优亲优势出现率均低于10%;株高性状没有出现显着的超优亲优势组合;大麦杂种的超优亲优势与组合棱型具有密切的关系,异棱型杂交种的显着超优亲优势组合出现率高于同棱型杂交种。综合各性状,A1×R3、A1×R10、A2×R9、A2×R10、A6×R3等组合为强优势组合。(3)8×6试验中的48个杂交大麦在方强农场、上海农场和扬州大学农学院试验田3个试验点共调查了株高、穗下节间长、穗长、单株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和单株粒重7个性状,7个性状在3个试验点的中亲优势和超优亲优势平均出现率分别为36.81%和8.23%;不同环境下杂种优势的出现率具有明显差异,方强农场、上海农场和扬州大学3个点的显着中亲优势出现率分别为12.76%、32.03%和51.04%,超优亲优势的出现率分别为2.86%、2.86%和15.89%。杂交大麦主要性状的超优亲优势在3个试验点之间也具有差异,部分组合仅在单个或两个试验点的超优势优势达显着水平。(4)21个亲本各性状上的GCA效应方差在8×6和8×9试验中均达到显着水平,大部分性状的SCA效应方差也达到显着水平;相同亲本不同性状的配合力效应不同;两个试验中相同亲本的GCA和相同组合间的SCA也存在差异。依据不同性状的GCA和SCA方差对亲本进行聚类分析,能有效地对亲本的利用价值进行评价。(5)基于回收谱带的序列或其同源序列信息,共设计开发了23对与杂种优势相关的分子标记。通过8×9和8×6两个试验进行验证,共有4对标记对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的筛选效果较好,分别是TDF5-P、TDF6-P、TDF10-P和TDF12-P。4对标记的对千粒重性状强优势组合筛选的特异度变幅为43.48%~73.68%,敏感度变幅为50.00%~78.95%;对单株粒重性状强优势组合筛选的特异度变幅为5.26%~56.52%,敏感度变幅为33.330%~100%。
杨虎[8](2011)在《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玉米属禾本科玉米属植物,原产于美洲大陆的墨西哥、秘鲁、智利等沿安第斯山麓狭长地带。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始有关于玉米文字记载的历史。稍后玉米被引种到北欧诸国,并从那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以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玉米现已发展为粮食、经济、饲料、果蔬、能源等多元用途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玉米种植面积位居第一位,产量处于第二位。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时间最早、面积较大的作物。杂交玉米的培育和推广,是玉米种子商品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玉米种子商品化主要标志是20世纪中期出现种、粮生产分工并确立。由此,玉米种子商品率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产业化。至20世纪末,杂交玉米覆盖率已逾90%,为所有农作物杂种利用最高。可以说正是在20世纪,玉米种业从无到有,从原始自留种发展到种业产业化,由迟滞封闭的传统孤立态走向蓬勃开放的现代产业化,亦代表着中国种业的发展方向。玉米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玉米种子产业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时间为序,以玉米种业发展为线索,梳理了20世纪玉米种业在各个阶段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和发展特点,首次尝试结合运营管理体制与玉米种业的核心载体——玉米品种的演变,把中国玉米种业的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引入—1962);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突破以往单纯按时间或政治体制划分的局限,从本质上揭示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本文首先以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为切入点,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传统玉米种业的延续与渐变过程(引入—1962)。在回顾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基础上,客观展现了传统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继承与创新,并总结了传统玉米种业渐变的科技特征。玉米约在16世纪初期传入中国。最早是经由西南陆路传入,大致是先边疆,后内地;先山区,后平原;先南方,后北方。玉米的传入和发展促使耕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对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起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玉米的种植、栽培和种子收集保存等各种技术的学习和总结,这就是传统玉米种业的相关技术积累工作,亦为玉米种业的继承与创新准备了前提。在中国玉米种业由传统向现代渐变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科技特征,即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随之,玉米栽培与科技关系亦日益密切。中国玉米种业经过农家种时期的长期发展与引进种改良,已取得一定成绩,1958年12月,农业部颁布《全国玉米杂交种繁殖推广工作试行方案》,统一规划全国的玉米育种、繁殖和推广工作。1963年玉米单交种新单1号的育成标志我国玉米育种从以选育双杂交种为主向以选育单杂交种为主利用杂交优势的新阶段。亦为中国玉米种业进入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此阶段受政治等因素影响,玉米种业发展较为曲折缓慢,但仍取得一定成绩:一是玉米栽培技术的进步;二是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三是玉米种质创新技术与体制发展。在探索高产高效玉米杂交种的过程中,紧凑型株型育种成效显着。1976年烟台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伊育成的烟单14成为第一个在生产较大规模推广利用的玉米紧凑型品种,标志着中国玉米种业进入以紧凑型玉米为主导的时代。李登海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育了一系列紧凑型玉米品种,其中掖单2号与掖单13号分别为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我国玉米主推品种,从而开拓了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崭新局面,亦为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为玉米种业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和现代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乃是紧凑型玉米育种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掖单13号等系列优良品种不断产生,并在实践中普及推广,取得增产实效;玉米紧凑型良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紧凑型玉米乃是密植型种,栽培管理上有其特殊要求,只有采取合适恰当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才能保证理想增效。各时期标志性玉米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利用促进了玉米种业持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发展,玉米种业产业化亦逐渐被提上日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至1995年,国家实施了玉米种子工程项目,亦标志着我国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开端。在分析归纳了现代玉米种业的科技创新变革和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变革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了总体分析。最后以登海种业与德农种业为例对现代玉米种业公司进行了个案分析。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经历了一个由政府主管到逐步走向市场调节公司化的过程。1987年,中国种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1995年更名为中国种业集团公司。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主要包括玉米品种研发体系、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和玉米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现代产业化玉米种业公司成长历程集中体现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状况。登海种业是最大的玉米种子现代企业、德农种业为新兴的玉米种子企业,皆具代表性,故而在对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总体分析之后,以他们为个案进行了例证分析。玉米种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首先是促进玉米产量提高和面积扩大。新中国成立前后,无论是面积、单产还是总产均有较大程度地提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紧凑型玉米的持续培育并得以迅速大面积推广,体现了玉米品种发展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之巨。吉林省是我国春玉米最大产区,山东省是我国夏玉米最大产区。故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对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吉林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发展对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作用。考察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三个因素影响最为突出:一是作为玉米种业自身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是内驱动力;二是作为国家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是指针,具导引作用;三是作为产业经济杠杆,市场需求乃是玉米种子产业的核心环节,具强大推动力。最后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纵观20世纪玉米种业的发展,它体现出自身运行的特点,有巨大成就,亦有问题与不足,无论得失成败,都对我们今天玉米种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与借鉴。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强化种业科研,走创新之路;锐意体制改革,走产业集团化之路;加强种子品牌建设,走优质精品之路;严格市场监管,走依法治种之路;拓宽种子市场,走国际化之路。
李晏军[9](2010)在《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文中提出杂交水稻作为一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一直领先世界已近50年,其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不仅对中国,同时对世界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为解决中国和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技术从诞生之日起就会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杂交水稻在中国的研究起步虽相对较晚,却在中国极端艰辛的环境中诞生,这与中国当时社会的技术需要的强大推动是密不可分的。纵观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国一直未能彻底摆脱饥饿的威胁。20世纪50年代末爆发的大饥荒,又一次夺走了中国成千上万人的生命。粮食安全直接威胁到中国的稳定与存亡,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之下,致力于选育水稻良种、提高粮食产量的杂交水稻技术也就应运而生。为理顺杂交水稻技术发展脉络,文章回顾了中国五十年代水稻杂交育种研究的概况,为杂交水稻研究的兴起做好了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准备。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经过十年的共同努力,终于实现了三系配套,在全国科研大协作之下,中国科技工作者实现了在科学上的重大突破,获得了技术上的一个又一个创新,不断攻克了三系配套关、良种选育关和制种关,使三系杂交籼稻在全国迅速大面积推广,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三系法育种研究还在上升阶段时,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研人员又把目光投向了两系稻研究。水稻温光敏雄性不育现象的发现和温光敏不育系的育成,让两系法育种从科学设想成为现实。两系法育种从国家“863”科研立项到研究成功,历时也是近十年,同样是众多科研单位科研协作的结果。两系法育种从育种技术思路上由繁到简,成本大大降低,从高产目标向高产、优质、多抗综合目标转变。与三系法育种相比,两系法育种具有了明显的优越性,中国的稻作技术与文化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的提出,不仅是杂交水稻技术内部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社会的稻作发展需要。超级稻育种的方法也将常规选育、三系、两系选育方法和分子生物技术方法等现代高新技术统一了起来,育种理念也从“高产优质多抗”向“绿色环保”理念转变。计划运作已历时15年,每个阶段的育种目标都如期实现。预期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超级稻育种研究必然以其杰出的成就,为解决新世纪中国的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从三系到两系再到超级稻,中国杂交水稻研究节节推进,一直保持着我国在杂交水稻育种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从水稻杂种优势理论的建立到优势利用技术的发展,杂交水稻学科逐步建立。杂交水稻技术范式是支起整个学科的灵魂,“袁隆平思路”成为杂交水稻技术范式公认的理论基础,众多的科研人员创新的科研方法是杂交水稻技术范式的基本内容,其范式的形成是在科研实践中由外在信息不断作用于科研系统,通过系统内科研人员的吸收、交流、创造与传播逐步形成的。在杂交水稻科研系统内部,有了共同的理论、方法、价值标准、科研目标以及自己的组织机构和学术权威等。与其他学科的形成一样,杂交水稻学科知识的演化同样也经历了朦胧意识期、自觉认识期、整体把握期和综合发展期四个阶段。杂交水稻学科在中国发展近半个世纪,从其理论构架、学术队伍、知识信息及学术资料等方面都已经进入综合发展。杂交水稻科研队伍的发展是杂交水稻学科发展的核心,其科研队伍已经形成一个多层次、多领域、上下承继、结构合理的学科团队,其科研机构从国家到地方、从专门到综合已经发展成熟并不断壮大,杂交水稻研究成为一个能出成果、多出成果和出好成果的研究领域,在科研激励方面,杂交水稻科研人取得的丰硕成果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和赞誉,从社会地位、科研立项、科技奖励等方面都给予这个科研团队以最大的关注。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推广在世界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杂交水稻技术成果的产业化程度并不很高,这与中国经济社会的大环境密切相关。从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历程来看,前期推广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规模主要依靠的是国家行政手段实现的,国家粮食政策的宏观调控直接影响到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在80年代初期,成果推广与技术创新是同步的,技术推广体系在推广中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一时期的推广成绩显着,杂交水稻事业获得快速发展,农民种植杂交水稻增产增收;从90年代开始,杂交水稻的推广开始引进市场机制,产业化发展方向有了新的转变,杂交水稻的推广面积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半数以上并趋于稳定;超级稻的推广模式已臻成熟,在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共同作用下必将杂交水稻产业化推上一个崭新阶段。从整体上来看,杂交水稻的推广阶段经历了指令性计划发展阶段、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发展阶段、完全市场化产业模式发展阶段,产业化过程中主要存在科研与企业体系分离、市场经营无序、种子区域封锁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利用市场机制良性推动科研与企业体系的融合、打通产业化环节、加强整治市场、把好种子市场准入标准、宏观调控全局、改善供求平衡外,还需要面向“WTO”背景下的国际大环境,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将杂交水稻技术成果产业化融入国际化轨道,加速产业化发展。杂交水稻从1980年第一次与美国圆环种子公司签订技术转让协议开始走出国门,到现今已有8个国家已经大面积推广中国杂交水稻,有40多个国家引种、研究、推广中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已经超300万公顷。中国作为杂交水稻的策源地,为国际培训了大量的杂交水稻技术人员,策划召开了5届国际杂交水稻学术会议。亚洲是世界水稻的主产区,也是中国杂交水稻主要推广的区域,目前在亚洲的推广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印度、越南、菲律宾、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国都已经大面积种植中国杂交水稻。非洲有着水稻生产的良好自然条件,但其稻作水平却很低,大量的稻米需要进口。近几年,中国杂交水稻在几内亚、马里、赞比亚、塞拉利昂、马达加斯加、利比亚、尼日利亚等国试种增产效果显着,各国政府均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应该存在较大的推广潜力。杂交水稻技术在全球的推广受到世界粮农组织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这不仅有利于全球的粮食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也将为改善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为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作出重要贡献。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相对落后,但杂交水稻技术却已领跑世界近半个世纪,并还将继续领先世界。杂交水稻技术发明是中国现代科技史上的重大事件,在中国诞生绝非偶然,从技术的发明到技术成果的推广都离不开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由此,我们发展中国技术,就必须立足于中国的技术国情,选择适应本国条件又能取得最大成效的技术,同时不断优化和完善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用社会的发展来带动技术的发展,孕育出更多土生土长的像杂交水稻技术一样的原创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技术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技术体系,实现中国科技振兴。袁隆平作为杂交水稻科研团队的领军人物,他的成功享誉世界。他科学研究的风格带动了杂交水稻科研团队的一批人,成就了杂交水稻科学事业,成为了当今时代科学精神的主音。其科学风格的形成既有他对水稻特有的洞察力、自身个性等Taste"的直接作用,也是杂交水稻科研实践的直接塑造。其超强的创新意识、科学的研究方法、始终贯穿于其科学实践中的创新品质构成了袁隆平科学风格的主要内容。袁隆平的科研成果已经惠及全球,他的科学风格也将影响一代又一代科技人。他学术上的贡献主要包括水稻杂种优势理论的建立、三系法配套理论及技术规范的构建,建立了杂交水稻“从三系、两系到一系”育种理论的战略构想,提出培育两系法杂交水稻的一整套理论和技术路线并创新了核心种子生产等一系列技术,创立了超级杂交稻育种理论。研究袁隆平个人为国家创造的经济价值那是难以计算,获得的社会效益更是无法估量。文章采用有限的对照数据来论述基本问题。
王洪飞[10](2008)在《新质源杂交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发掘和利用新细胞质源杂交水稻是现阶段超级稻育种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福建农林大学育成的新细胞质源(CMS-FA)杂交水稻是一个全新的遗传系统,其细胞质类型、保持系来源和恢保关系都不同于野败型、红莲型等不同细胞质源的三系法,也不同于核不育两系法杂交稻。深入探讨该类型杂交水稻重要性状的遗传效应,是新细胞质源杂交水稻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本研究选用新细胞质源杂交水稻(CMS-FA)遗传系统的5个不育系(金农1A、金农2A、金农3A、923A、66A)和5个恢复系(金恢1号、金恢2号、金恢3号、金恢4号、金恢5号),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5×5)组配成一套亲本和杂种一代2个世代的遗传材料。采用近年来新发展的植物数量性状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株高、单株穗数、剑叶长、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单株产量和生育期等10个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杂种优势和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性。主要结果如下:1、新质源杂交水稻产量相关性状表型值分析结果表明,亲本和F1代各性状的表型值存在较大差异,变异范围较大;杂交组合与产量相关的性状相对于对照汕优63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竞争优势;不育系中以金农2A最好,66A较好,恢复系中以金恢5号最好,金恢3号和金恢4号较好。2、新质源杂交水稻产量相关性状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除剑叶长显性效应不明显外,其他性状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均有显着作用,株高、穗长和单株产量等3个性状都以显性效应占主导地位,生育期、单株穗数、剑叶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7个性状则以加性效应控制为主;单株产量、穗长两性状的狭义遗传率较小,与广义遗传率相差较大,其他8个性状的广义遗传率和狭义遗传率均较高,不育系以金农2A最好,66A是配制新质源杂交早稻高产组合优良亲本;恢复系以金恢3号最好,金恢1号、金恢4号较好,而金恢5号用来配制新质源杂交早稻高产组合是个很好的亲本;以金农2A所配组合均表现突出,66A×金恢5号也表现出早熟、高产的特点。3、新质源杂交水稻产量相关性状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组合在半数多性状上群体平均优势和群体超亲优势表现正向优势,表明新质源杂交水稻的杂种优势明显。不同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程度不一,且以单株产量优势最高。4、新质源杂交水稻产量相关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新质源杂交水稻产量相关性状间有较强的相关性,性状间的加性和显性相关是决定遗传相关的主要因素。其中,单株穗数与每穗总粒数、千粒重、剑叶长,每穗实粒数与生育期,结实率与株高、剑叶长,株高与生育期,剑叶长与生育期,单株穗数与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株高、剑叶长,每穗总粒数与千粒重等性状间均以加性相关为主,而单株穗数与每穗实粒数、穗长,每穗总粒数与株高、穗长,每穗实粒数与穗长,株高与千粒重、穗长、剑叶长等性状间具有极显着或显着的显性相关。
二、强优势组合选配的几个关键问题 简报·简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强优势组合选配的几个关键问题 简报·简讯(论文提纲范文)
(2)小麦多子房性状的发育和遗传及异源细胞质对其表达抑制的分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杂交小麦的研究概况及存在问题 |
1.1.1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概况 |
1.1.2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与研究进展 |
1.1.3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存在的问题 |
1.2 多子房性状的发现及研究进展 |
1.2.1 多子房小麦的发现与选育 |
1.2.2 多子房小麦的花器官发育 |
1.2.3 多子房小麦的生理生化研究 |
1.2.4 多子房小麦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
1.2.5 小麦多子房性状形成机理 |
1.2.6 多子房小麦的应用价值 |
1.2.7 其它作物多子房现象研究概述 |
1.3 小麦异源细胞质遗传效应研究进展 |
1.3.1 异源细胞质对小麦育性的遗传效应 |
1.3.2 异源细胞质对小麦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 |
1.3.3 异源细胞质对小麦抗性的遗传效应 |
1.3.4 异源细胞质对小麦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 |
1.3.5 异源细胞质对小麦生理生化及组织培养性状的遗传效应 |
1.3.6 异源细胞质对小麦染色体(组)行为的遗传效应 |
1.3.7 异源细胞质对小麦核基因表达的遗传效应 |
1.4 细胞质在植物花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
1.4.1 植物细胞质和花发育 |
1.4.2 植物线粒体与花发育 |
1.4.3 植物叶绿体与花发育 |
1.5 DNA甲基化在植物花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
1.6 转录组学在植物花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
1.7 蛋白质组学在植物花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
1.8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8.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8.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小麦多子房的发育过程、外显率及种子活力观测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试验仪器和试剂 |
2.1.3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
2.1.4 石蜡切片观察 |
2.1.5 形态学观察测定 |
2.1.6 外显率及种子活力相关性状的测定 |
2.1.7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多子房小麦副雌蕊起始发育过程 |
2.2.2 多子房小麦副雌蕊生长发育过程 |
2.2.3 多子房小麦成熟期籽粒形态特征 |
2.2.4 多子房小麦DUOⅠ和DUOⅡ形态特征 |
2.2.5 多子房小麦不同类型籽粒的外显率和发芽相关性状测定 |
2.3 讨论 |
2.3.1 多子房小麦的特殊性 |
2.3.2 多子房小麦的外显率及籽粒发芽情况 |
2.3.3 多子房小麦在杂交小麦上的应用 |
第三章 小麦多子房性状的遗传规律及细胞质效应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植物材料和遗传群体的构建 |
3.1.2 形态学观察 |
3.1.3 小麦多子房性状遗传规律分析 |
3.1.4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F_1 代植株形态学观察 |
3.2.2 F_2和BC_1 世代多子房性状遗传分析 |
3.2.3 F_3和BC_1F_1 世代多子房性状遗传分析 |
3.3 讨论 |
3.3.1 多子房小麦DUOⅡ的遗传规律 |
3.3.2 多子房性状在杂交小麦上的应用 |
第四章 异源细胞质抑制小麦多子房性状表达的DNA甲基化分析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植物材料 |
4.1.2 形态观察 |
4.1.3 幼苗培养及取材 |
4.1.4 DNA的提取 |
4.1.5 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试验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F_1 植株的形态观察 |
4.2.2 TZI× DUOII和 DUOII× TZI整体甲基化水平分析 |
4.2.3 TZI× DUOII和 DUOII× TZI甲基化状态的变化 |
4.3 讨论 |
第五章 异源细胞质抑制小麦多子房性状表达的转录组分析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植物材料 |
5.1.2 RNA的提取及纯化 |
5.1.3 RNA测序文库的构建 |
5.1.4 簇生成及上机测序 |
5.1.5 测序数据质量控制及参考序列比对 |
5.1.6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及差异表达基因鉴定 |
5.1.7 差异基因功能分析 |
5.1.8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验证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RNA质量检测 |
5.2.2 RNA-seq测序数据质量分析 |
5.2.3 RNA-seq数据与参考基因组比对分析 |
5.2.4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5.2.5 RNA-seq测序数据相关性分析 |
5.2.6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5.2.7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分析 |
5.2.8 差异基因的qRT-PCR验证 |
5.3 讨论 |
5.3.1 DNA复制过程是副雌蕊形成的基础 |
5.3.2 植物激素信号转导过程调控多子房小麦花序结构 |
5.3.3 叶绿体影响核内花发育基因的表达 |
5.3.4 6 -磷酸海藻糖可能参与了副雌蕊的发育 |
5.3.5 叶绿体、细胞核、植物激素以及T6P之间的信号转导通路 |
第六章 异源细胞质抑制小麦多子房性状表达的蛋白质组分析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植物材料 |
6.1.2 幼穗蛋白质的提取及纯化 |
6.1.3 蛋白质的水化 |
6.1.4 蛋白质浓度测定 |
6.1.5 幼穗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及染色 |
6.1.6 差异表达蛋白的鉴定及挖取 |
6.1.7 差异表达蛋白的质谱鉴定分析 |
6.1.8 差异表达蛋白生物信息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蛋白质含量测定 |
6.2.2 幼穗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的构建 |
6.2.3 DUOⅡ和 TZI正反交F_1 幼穗蛋白质双向电泳 |
6.2.4 差异表达蛋白的鉴定 |
6.2.5 差异表达蛋白的生物功能分析 |
6.3 讨论 |
6.3.1 叶绿体代谢影响核内花发育基因表达 |
6.3.2 细胞核和细胞分裂过程是副雌蕊原基分化的基础 |
6.3.3 植物呼吸为副雌蕊分化提供能量 |
6.3.4 蛋白质代谢是植物发育过程中代谢活动进行的基础 |
6.3.5 花发育相关蛋白对多子房性状表达有重要作用 |
6.3.6 异源细胞质抑制小麦多子房性状表达的分子机理 |
第七章 结论 |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普通小麦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及其杂交F2代遗传性状和分子标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的基因源及应用 |
1.2 小麦相关遗传性状的研究现状 |
1.2.1 农艺性状 |
1.2.2 品质性状 |
1.2.3 抗病性 |
1.3 DNA分子标记及其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1.3.1 SSR标记 |
1.3.2 ISSR标记 |
1.3.3 SNP标记 |
1.4 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的利用价值及研究现状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遗传性状分析及分子标记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主要仪器设备与试剂 |
2.1.3 方法 |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农艺性状分析 |
2.2.2 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品质性状分析 |
2.2.3 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抗病性鉴定 |
2.2.4 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分子标记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杂交F_2代遗传性状及分子标记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主要仪器设备与试剂 |
3.1.3 方法 |
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F_2群体农艺与品质性状分析 |
3.2.2 F_2群体抗病性分析 |
3.2.3 F_2群体分子标记分析 |
3.2.4 F_2群体不同类型性状单株评价 |
3.3 讨论 |
3.3.1 亲本选配对后代的影响 |
3.3.2 综合性状优良杂交后代的选择 |
3.3.3 分子标记技术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4)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资料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研究资料 |
三、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一) 研究的基本状况概述 |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观点 |
(三)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四、研究方法 |
(一) 历史分析法 |
(二) 文献分析法 |
(三) 比较分析法 |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背景 |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经济社会状况 |
一、国民经济遭受重创 |
二、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 |
三、社会各界渴望变革 |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中共党内思想状况 |
一、执政使命意识逐渐觉醒 |
二、执政危机意识日益浓厚 |
三、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世界形势 |
一、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 |
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 |
三、产业转移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 |
四、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普遍推行改革 |
第二章 对外交流考察与改革开放决策的作出 |
第一节 历史大转折前的思想“解冻”和发展探索 |
一、世界局势的新研判 |
二、思想解放潮流涌动 |
三、工作重点逐渐转移 |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 |
一、邓小平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支持 |
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境外经验 |
三、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 |
四、有计划地组织对外考察“探路” |
第三节 中共高层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内部讨论 |
一、中央政治局听取讨论考察汇报 |
二、国务院务虚会讨论如何加快现代化建设速度 |
三、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境外快速发展经济经验 |
第三章 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总结深化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
第一节 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反思 |
一、陈云、薛暮桥等对盲目引进的批评 |
二、中共高层讨论和部署经济调整 |
三、控制引进规模和制定引进政策 |
四、财政经济委员会组织大规模经济问题调研 |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深化和落实 |
一、对外考察专业性、针对性加强 |
二、境外访问团和专家的来访与“传经” |
三、参与和召开国际会议 |
四、成立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和举办企业管理研究班 |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说的引入 |
一、西方经济学说引入的主要路径 |
二、三次大型西方经济学讲座(讲习班) |
三、西方经济学引入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
第四节 “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
一、经济政策的转变和建立经济特区 |
二、两份《初步意见》的制定和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探讨 |
三、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 |
第四章 借鉴境外经济体制改革经验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的出台 |
第一节 学习借鉴重点转移到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 |
一、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考察 |
二、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引入 |
三、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探讨和研究 |
四、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等西方经验的学习借鉴 |
第二节 学习和借鉴重要国际组织的经验 |
一、联合国提供的考察与培训 |
二、世界银行对中国的两份考察报告 |
第三节 引进国外智力决定的出台和初步成效 |
一、引进国外智力的历史经验与新的探索 |
二、邓小平关于引进国外智力的讲话和引进国外智力政策出台 |
三、引进国外智力政策的初步落实和成效 |
第四节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阶段 |
一、改革中的问题和境外因素的影响 |
二、邓小平视察南方与商品经济意见再次提出 |
三、1984年莫干山会议与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崛起 |
四、《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出台 |
五、巴山轮会议标志借鉴境外经验进入新阶段 |
小结 |
一、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原则和路径 |
二、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作用和影响 |
三、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经验和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件1 中国领导人出访一览表(1976. 10—1984. 12) |
附件2 1978年引进22项工程项目表 |
附件3 赵人伟等就经济改革问题向布鲁斯的提问 |
附件4 一个大学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资本主义部分)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5)大花三色堇自交系遗传差异、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观赏植物杂种优势表现 |
1.2 观赏植物杂种优势利用 |
1.3 植物杂种优势机理 |
1.3.1 显性假说 |
1.3.2 超显性假说 |
1.3.3 非等位基因之间的上位性互作 |
1.4 植物杂种优势预测方法 |
1.4.1 利用遗传学方法预测杂种优势 |
1.4.2 生理生化方法 |
1.5 三色堇杂种优势 |
1.6 目的意义 |
第二章 大花三色堇优良自交系遗传差异分析 |
2.1 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2 方法 |
2.2.1 表型性状调查 |
2.2.2 DNA标记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自交系表型的遗传差异 |
2.3.2 基于RSAP和SRAP的基因型遗传差异 |
2.4 讨论 |
2.4.1 遗传差异与材料来源地及其背景之间的关系 |
2.4.2 表型遗传差异与基于DNA标记遗传差异的关系,2个DNA标记揭示的遗传差异之间的关系 |
第三章 大花三色堇配合力分析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各性状方差分析和配合力方差分析 |
3.3.2 各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 |
3.3.3 各性状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
3.3.4 配合力遗传参数估计 |
3.4 讨论 |
3.4.1 配合力分析 |
3.4.2 遗传力分析 |
第四章 大花三色堇杂种优势分析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各性状杂种优势及其相关性 |
4.3.2 杂种优势与遗传距离 |
4.3.3 杂种优势与配合力之间的关系 |
4.4 讨论 |
4.4.1 杂种优势 |
4.4.2 杂种优势与遗传距离 |
4.4.3 杂种优势与配合力 |
第五章 大花三色堇F1代耐热性和耐寒性评价 |
5.1 材料 |
5.2 方法 |
5.2.1 材料处理 |
5.2.2 大花三色堇抗性等级评价 |
5.2.3 生理指标测定 |
5.2.4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大花三色堇耐热性 |
5.3.2 大花三色堇耐寒性 |
5.4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芝麻细胞核雄性不育的遗传特性、生理生化及分子标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芝麻研究概况 |
1.1.1 芝麻起源与分类 |
1.1.2 芝麻远缘杂交 |
1.1.3 我国芝麻生产概况 |
1.1.4 芝麻的杂种优势 |
1.1.5 芝麻雄性不育的选育与研究 |
1.2 作物杂种优势的利用途径 |
1.2.1 雄性不育 |
1.2.2 自交不亲和 |
1.2.3 化学杀雄 |
1.2.4 其它利用途径 |
1.3 细胞核雄性不育的遗传模式研究 |
1.3.1 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的遗传模式 |
1.3.2 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的遗传模式 |
1.4 细胞核雄性不育的形态学和细胞学研究 |
1.4.1 花器的形态学特征 |
1.4.2 雄性败育的细胞学研究 |
1.5 细胞核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研究 |
1.5.1 同工酶 |
1.5.2 物质代谢 |
1.5.3 内源激素 |
1.6 细胞核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研究 |
1.6.1 细胞核雄性不育的分子标记 |
1.6.2 细胞核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 |
1.6.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研究进展 |
1.7 细胞核雄性不育在生产上的应用 |
1.8 本研究之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芝麻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D248AB的选育与遗传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D248AB不育系的选育 |
2.3.2 D248AB的农艺性状表现 |
2.3.3 D248AB的花粉育性观察 |
2.3.4 D248AB的雌性育性表现 |
2.3.5 D248AB的自然异交结实性 |
2.3.6 D248AB的遗传分析 |
2.3.7 D248AB的杂种优势评价 |
2.4 讨论 |
第三章 芝麻显性核不育系W1098AB的创制与遗传分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植物材料 |
3.2.2 田间试验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芝麻雄性不育系W1098AB的创制 |
3.3.2 W1098AB兄妹交及可育株自交后代的育性表现 |
3.3.3 W1098AB与不同芝麻品种杂交后代的育性表现 |
3.3.4 显性核不育系W1098AB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的育性表现 |
3.4 讨论 |
第四章 芝麻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W1098AB的细胞学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芝麻显性核不育的花药形态观察 |
4.3.2 芝麻显性核不育光学显微镜下的花粉形态 |
4.3.3 芝麻显性核不育花粉活力观察 |
4.3.4 芝麻显性核不育花粉的扫描电镜观察 |
4.3.5 芝麻显性核不育花药发育过程的石蜡切片观察 |
4.3.6 芝麻显性核不育花药发育过程的超微结构观察 |
4.4 讨论 |
4.4.1 芝麻显性核不育材料的花粉形态 |
4.4.2 芝麻显性核不育花药败育发生时期 |
4.4.3 芝麻显性核不育花药败育特征及机理 |
第五章 芝麻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基础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 |
5.2.2 方法 |
5.2.3 数据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内源激素含量 |
5.3.2 碳水化合物含量 |
5.3.3 游离氨基酸含量 |
5.4 讨论 |
5.4.1 植物激素与雄性不育 |
5.4.2 碳水化合物与雄性不育 |
5.4.3 游离氨基酸与雄性不育 |
第六章 芝麻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的分子标记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材料 |
6.2.2 DNA提取及样品集团的构建 |
6.2.3 SSR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群体构建及育性分离 |
6.3.2 SSR引物的筛选 |
6.3.3 与不育基因连锁的SSR标记 |
6.4 讨论 |
第七章 全文结论 |
7.1 结论 |
7.2 下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大麦杂种优势及其相关分子标记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摘要 |
1. 作物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
1.1. 玉米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
1.2. 水稻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
1.3. 油菜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
1.4. 棉花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
2. 作物杂种优势机理研究进展 |
2.1. 显性假说 |
2.2. 超显性假说 |
2.3. 上位性效应 |
2.4. 杂种优势的混合效应 |
2.5. 基因表达调控 |
3. 杂种优势预测的方法研究进展 |
3.1. 利用杂种酶谱预测杂种优势 |
3.2. 利用分子标记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 |
3.3. 利用差异表达基因预测杂种优势 |
4. 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方法 |
4.1. 示差筛选与扣除杂交技术 |
4.2. 代表性差示分析技术与抑制性扣除杂交技术 |
4.3. mRNA差异显示技术 |
4.4. 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技术 |
4.5. 微阵列技术 |
4.6. cDNA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
5. 大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
5.1. 大麦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
5.2. 大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
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杂交大麦及其亲本间基因表达差异性分析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参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单株性状考察 |
1.4. 杂种优势分析 |
1.5. 大麦cDNA-AFLP分析 |
1.6. 差异谱带回收、克隆和测序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大麦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
2.2. 大麦总RNA提取效果检测 |
2.3. 双链cDNA的合成与酶切效果检测 |
2.4. 选择性扩增产物分析 |
2.5. 大麦杂种与亲本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
2.6. 与杂种优势相关的特异谱带回收分析 |
2.7. 回收转录本片段序列的BLAST分析 |
3. 讨论 |
附表 |
第三章 杂交大麦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田间试验设计 |
1.3. 单株性状考察 |
1.4. 杂种优势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杂交大麦及其亲本主要性状的表现 |
2.2. 杂交大麦主要性状的中亲优势特征分析 |
2.3. 杂交大麦主要性状的超优亲优势分析 |
2.4. 亲本棱型与杂交大麦超优亲优势表现的关系 |
3. 讨论 |
3.1. 杂交大麦株高与千粒重的杂种优势与育种利用 |
3.2. 杂交大麦单个性状的杂种优势与组合综合表现的关系 |
第四章 杂交大麦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田间设计 |
1.2. 配合力效应分析 |
1.3. 聚类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杂交大麦主要性状的配合力方差分析 |
2.2. 杂交大麦主要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 |
2.3. 杂交大麦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
2.4. 亲本利用价值评价 |
3. 讨论 |
3.1. 关于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的选择 |
3.2. 关于环境对亲本配合力效应的影响 |
第五章 杂交大麦杂种优势表现的稳定性分析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参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1.2. 杂种优势分析方法 |
1.3. 杂种优势稳定性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地点杂交大麦及其亲本主要性状的表现 |
2.2. 不同地点杂交大麦主要性状的中亲优势分析 |
2.3. 不同地点杂交大麦主要性状的超优亲优势分析 |
2.4. 杂交大麦主要性状超优亲优势的稳定性分析 |
附表 |
3. 讨论 |
第六章 特异性PCR标记开发与筛选效果分析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参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1.2. 特异PCR引物的设计 |
1.3. 总RNA提取及cDNA第一链合成 |
1.4. 利用RT-PCR进行特异引物PCR扩增体系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阳性回收片段的验证 |
2.2. 特异片PCR引物对试验Ⅱ杂种优势预测效果分析 |
2.3. 特异片PCR引物对试验Ⅲ杂种优势预测效果分析 |
3. 讨论 |
第七章 讨论与展望 |
1. 大麦杂种优势的研究与应用 |
2. 大麦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研究 |
3. 大麦强优势相关分子标记的利用 |
研究创新点 |
研究不足及今后打算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与参与主持基金目录 |
(8)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条件 |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五、研究方法与手段 |
六、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传入—1962) |
第一节 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 |
一、玉米引进中国的途径探讨 |
二、玉米在中国的传播 |
三、玉米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
第二节 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与改良 |
一、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 |
二、近代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改良创新 |
三、金皇后等标志性玉米品种的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农家种改良创新的科技特征 |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
第二章 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 |
第一节 杂交玉米栽培技术演变 |
一、玉米栽培发展状况及特点 |
二、主要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演变 |
第二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 |
一、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搜集过程 |
二、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分布 |
三、玉米抗病性改良与种质资源利用 |
四、中单2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种质创新理论及技术演变 |
一、"南繁"等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推广 |
二、玉米杂种优势技术创新与利用 |
三、玉米推广体系的初创与曲折发展 |
第三章 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 |
第一节 紧凑型玉米品种变革的科技基础 |
一、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 |
二、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 |
第二节 紧凑型玉米的产生与利用 |
一、紧凑型玉米的产生 |
二、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效应 |
三、掖单13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紧凑型玉米栽培与管理技术 |
一、紧凑型玉米的栽培技术 |
二、紧凑型玉米的管理技术 |
三、紧凑型玉米选育栽培的问题与启示 |
第四章 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 |
第一节 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 |
一、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
二、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的转变 |
三、玉米品种评定与审(认)定的演变 |
四、玉米品种推广体系的推进与创新 |
第二节 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
一、玉米品种研发体系 |
二、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 |
三、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 |
四、玉米产业组织结构 |
五、玉米种业需求及风险控制状况 |
第三节 现代玉米种业公司个案分析—以登海、德农种业为例 |
一、登海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二、北京德农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影响与动因分析 |
第一节 玉米种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
一、促进玉米产量提高与面积扩大 |
二、推动了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 |
三、改变了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 |
第二节 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的内驱动力 |
一、农家品种的评选及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 |
二、玉米双交种的培育 |
三、玉米单杂交种的培育及其发展 |
四、玉米科学家的贡献 |
第三节 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的推动 |
一、组织玉米育种攻关和改革管理措施 |
二、玉米种子工程 |
三、知识产权法与植物新品种保护 |
四、种子法颁布历程 |
第四节 市场因素—玉米消费需求的拉动 |
一、市场需求理论分析 |
二、玉米市场需求的态势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动态 |
(一) 关于杂交水稻技术分时段的发展研究的着述 |
(二) 关于杂交水稻育种理论与技术的专业着述 |
(三) 关于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文献着述 |
(四) 关于杂交水稻栽培技术及其技术推广的文献着述 |
(五) 关于对袁隆平的研究 |
(六) 关于各类媒体的科技新闻报道 |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
(一) 历史文献法 |
(二) 历史逻辑法 |
(三) 统计分析法 |
(四) 实地调查访谈法 |
五、创新与研究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研究不足 |
第一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进程 |
第一节 水稻杂种优势与雄性不育 |
1.1 杂种优势理论研究概况 |
1.2 水稻雄性不育性研究概况 |
第二节 三系配套技术 |
2.1 三系配套技术思路的确立 |
2.2 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性的选育 |
2.3 三系配套技术的完善与发展 |
第三节 两系配套技术 |
3.1 温光敏核不育研究概况 |
3.2 两系法制种程序及其优越性 |
第四节 超级杂交稻研究进展 |
4.1 超级杂交稻育种计划 |
4.2 超级稻育种技术路线 |
4.3 超级稻选育概况 |
4.4 绿色超级稻——水稻育种新概念 |
第二章 中国杂交水稻学科的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学科队伍的发展与科研激励 |
1.1 两院院十是学术团队的核心力量 |
1.2 从科研协作中成长起来的学术中坚 |
1.3 独立开展杂交水稻研究的育种专家 |
1.4 快速成长的中青年学者 |
1.5 科研激励 |
第二节 学术研究机构的发展 |
2.1 从课题组到协作组 |
2.2 从省级研究机构到国家研究中心 |
2.3 分中心机构的建立 |
2.4 其他科研机构概况 |
第三节 杂交水稻学科知识的演化 |
3.1 第一阶段:朦胧意识期 |
3.2 第二阶段:自觉认识期 |
3.3 第三阶段:整体把握期 |
3.4 第四阶段:综合发展期 |
第三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推广及其产业化 |
第一节 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历程 |
1.1 在试验、示范中积累经验 |
1.2 在徘徊调整中稳妥发展 |
1.3 在体系完善中全面推广 |
1.4 在模式转变中稳定发展 |
1.5 超级稻推广 |
第二节 杂交水稻技术产业化进程 |
2.1 指令性计划发展时期 |
2.2 科技体制改革发展时期 |
2.3 市场化产业模式全面发展时期 |
2.4 杂交种子繁制体系的发展 |
第三节 杂交水稻技术产业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3.1 解决科研与市场分离状况,推动科研与企业体系融合 |
3.2 解决经营无序状态,保证杂交种子质量 |
3.3 打破种子区域封锁,宏观调控供求失衡 |
3.4 发挥技术领先优势,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
第四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在国外的推广 |
第一节 技术交流与技术培训 |
1.1 与国际水稻所(IRRI)的合作研究与启示 |
1.2 杂交水稻国际学术会议 |
1.3 国际培训概况 |
第二节 技术转让与技术开发 |
2.1 对美国的技术转让与合作 |
2.2 与印度的技术合作开发 |
2.3 与印度尼西亚的技术合作开发 |
2.4 与马来西亚等国的技术初步合作 |
第三节 技术贸易与边境贸易 |
3.1 对越南的技术贸易及其技术推广 |
3.2 对菲律宾的技术贸易及其技术推广 |
第四节 经济援助与技术支持 |
4.1 对巴基斯坦的技术支持 |
4.2 对缅甸的技术支持与援助 |
4.3 对孟加拉的技术支持与援助 |
4.4 对非洲大陆的技术援助 |
第五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明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政治与经济需要的动因分析 |
1.1 政治需要的推动 |
1.2 经济需要的推动 |
第二节 文化动因与饥饿启迪 |
2.1 悠久的稻作历史 |
2.2 传统文化的动因 |
2.3 饥饿的启迪 |
第三节 制度创新的动因分析 |
3.1 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 |
3.2 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激励 |
3.3 科研大协作的制度创新 |
第四节 技术发明的内在动因 |
4.1 无性杂交的尝试 |
4.2 “人工去雄”方法的瓶颈 |
4.3 品种间杂交育种的困惑 |
4.4 远缘杂交方面的探索 |
第六章 “杂交水稻之父”的主要贡献 |
第一节 袁隆平的科学风格 |
1.1 对自然的感悟力是袁隆平科学风格形成的基础 |
1.2 个性心理是成就袁隆平科学风格的重要因素 |
1.3 杂交水稻技术范式直接塑造了袁隆平的科学风格 |
1.4 创新意识是袁隆平科研创新的逻辑起点 |
1.5 科研实践是袁隆平科学风格的外在表现 |
第二节 在学术上的主要贡献 |
2.1 三系配套理论及其技术规范的构建 |
2.2 完整地提出了“袁隆平思路” |
2.3 构建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路线 |
2.4 创立了超级杂交稻育种理论 |
第三节 在科研方法上的主要贡献 |
3.1 在科研实践中强化了观察和实验作用 |
3.2 在技术创新中对逐步逼近法的运用 |
3.3 在技术思路上的突破与类比联想法的妙用 |
3.4 在科研实践中重视对直觉和灵感的把握 |
第四节 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4.1 巨大的经济效益 |
4.2 显着的社会效益 |
参考文献 |
(一) 专着类 |
(二) 论文类 |
(三) 学位论文类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立项 |
致谢 |
(10)新质源杂交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三系杂交水稻不同质源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
1.1 三系杂交水稻主要不同质源不育系的利用现状 |
1.1.1 野败型不育系 |
1.1.2 冈·D型不育系 |
1.1.3 印水型不育系 |
1.1.4 矮败型不育系 |
1.1.5 红莲型不育系 |
1.1.6 K型不育系 |
1.1.7 包台不育系 |
1.1.8 滇型不育系 |
1.2 杂交水稻新细胞质源不育系的研究进展 |
2 杂交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研究 |
2.1 杂交水稻生育期的遗传 |
2.2 杂交水稻株高的遗传和抗倒力 |
2.3 杂交水稻剑叶的遗传 |
2.4 杂交水稻产量性状的遗传 |
2.4.1 杂交水稻穗数的遗传和分蘖能力、成穗率 |
2.4.2 杂交水稻谷粒性状的遗传 |
2.4.3 杂交水稻穗部性状的遗传 |
3 杂交水稻产量相关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性 |
第二章 新质源杂交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新质源杂交水稻亲本和 F_1代产量相关性状的表型值分析 |
2.2 新质源杂交水稻产量相关性状遗传方差组成分析 |
2.3 新质源杂交水稻产量相关性状遗传效应分析 |
2.4 新质源杂交水稻产量相关性状杂种优势预测分析 |
2.5 新质源杂交水稻产量相关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新质源杂交水稻雄性不育系选育的重要性 |
3.2 新质源杂交水稻的遗传效应 |
3.2.1 新质源杂交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特点 |
3.2.2 新质源杂交水稻亲本评价 |
3.2.3 新质源杂交水稻的杂种优势预测 |
3.2.4 新质源杂交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相关性 |
3.3 今后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强优势组合选配的几个关键问题 简报·简讯(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2]小麦多子房性状的发育和遗传及异源细胞质对其表达抑制的分子机理[D]. 郭佳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3]普通小麦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及其杂交F2代遗传性状和分子标记分析[D]. 刘妍. 宁夏大学, 2018(01)
- [4]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D]. 文世芳.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5]大花三色堇自交系遗传差异、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研究[D]. 齐阳阳. 河南科技学院, 2017(01)
- [6]芝麻细胞核雄性不育的遗传特性、生理生化及分子标记研究[D]. 刘红艳.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3)
- [7]大麦杂种优势及其相关分子标记开发研究[D]. 张新忠. 扬州大学, 2013(04)
- [8]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D]. 杨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9]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D]. 李晏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10]新质源杂交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研究[D]. 王洪飞. 福建农林大学,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