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XML思维在网络信息传递和信息服务模式架构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韦雅楠[1](2020)在《信息生态视角下企业与用户的新媒体信息交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智能+”与全媒体奏响中国新媒体发展的序曲,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数据经济,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与用户进行信息交互。如何把握新媒体发展契机,提升企业与用户的信息交互效果,促进信息交互生态系统平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在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基础上,基于信息生态理论,构建了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机理模型,进而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研究模型,系统地分析了企业与用户基于新媒体平台进行信息交互的特征、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交互模式和引导策略,研究结论能够指引企业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用户信息交互,提高客户关系维护效果,最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本文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实证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剖析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的机理、特征、影响因素、效果评价等理论问题。核心章节主要由六部分组成,第三章基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深入分析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机理,是全文的核心理论框架;第四章基于信息人因子理论,探究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特征;第五章和第六章基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构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体系;第七章从信息生态实践应用视角,总结归纳了三大新媒体环境下的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模式,并针对典型企业新媒体信息交互平台案例进行深入对比分析。研究逻辑上,第三章为理论核心框架,第四章至第六章在理论研究上承前启后、逐步深入。第七章是信息生态视角下,企业与用户新媒体信息交互的实践层面理论归纳及演绎,为第八章提供支撑。第八章基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研究成果,提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对策,是本文实践研究的最终落脚点。第三章基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深入分析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机理,构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机理模型,进而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研究模型。首先,展开企业和用户新媒体信息交互动机分析,构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动机模型;其次,从系统观视角出发,探究企业与用户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信息交互的生态系统结构,具体包括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生态因子、生态链和生态位。接着,剖析了信息交互主体、客体、环境和技术等四大生态要素,构建了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生态要素模型;最后,在上述研究工作基础上,构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机理框架模型,提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研究模型,为后续研究建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四章基于信息人因子理论,在SICAS模型改进基础上,构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特征模型,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和语义分析方法,展开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特征研究。研究过程中,采用点度中心性指标分析信息交互中的转发与被转发行为、采用中间中心度指标分析关注与被关注行为、采用接近中心度指标分析评论与被评论行为、采用特征向量中心度指标分析信息互动行为的凝聚性、采用语义关键词词频分析信息互动词频、采用五大特征属性指标呈现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的行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模型能够对信息交互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更及时、交互效果更好、用户满意度更高。本章为第五章影响因素研究提供了理论积淀。第五章基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及沉浸理论,在信息系统成功模型基础上,构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影响因素模型,在详实的问卷调查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对影响因素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用户个体认知、新媒体信息质量、新媒体服务质量、沉浸体验、新媒体平台质量对信息交互满意度有正向影响,用户新媒体信息交互满意度对信息交互行为有正向影响。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新媒体信息质量、用户个体认知、沉浸体验、新媒体服务质量和新媒体平台质量。本章有力支撑了第六章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六章基于信息生态理论,从信息技术、信息、信息环境、信息人四因子维度,构建了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指标权重。具体来说,基于信息人因子,构建信息交互内容安全性、用户参与性2个一级指标。基于信息因子,构建信息交互有用性、信息交互内容时效性2个一级指标。基于信息环境因子,构建信息交互服务性1个一级指标。基于信息技术因子,构建新媒体平台稳定性1个一级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用户参与性、信息交互有用性、信息交互内容时效性是评价信息交互效果的主要指标。本章第八章对策研究提供指引。第七章基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从实践层面归纳总结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模式,并选择典型企业案例进行了分析。研究过程中,基于信息人视角,分析用户生成内容的交互模式,基于信息技术视角,分析“智能+”信息技术交互模式,基于信息环境,视角分析“线上+线下”信息交互模式。结合典型企业信息交互模式案例,探究不同信息生态位交互模式的特点。分析了抖音短视频用户生成内容交互模式、百度“智能+”交互模式、海尔“线上+线下”交互模式,并对这三种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本章为第八章提供实践层面的指引。第八章基于本文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提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引导对策。首先,基于信息人视角,提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信息管理综合水平提升策略,新媒体环境下用户信息综合素养建设策略。其次,基于信息技术视角,提出企业新媒体应用水平和系统质量优化策略,企业综合信息技术服务水平提升策略。最后,基于信息环境视角,提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服务水平建设策略,新媒体环境下的企业数字经济和信息消费升级对策。本文在理论层面,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系统研究了企业与用户新媒体信息交互理论体系。深化了信息生态理论在新媒体信息交互领域的应用,探索了企业和用户新媒体信息交互的特征和规律,明晰了企业和用户新媒体信息交互影响因素,提出了企业和用户新媒体信息交互体系,为企业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工具同用户进行生态和谐的信息交互提供理论指引;在实践层面,突破理论迷雾,归纳了企业和用户进行新媒体信息交互的模式,为企业和用户如何利用新媒体工具进行生态和谐的信息交互提供了实践指引,同时从策略层面给出了基于生态因子的行动方针。在未来的研究中,本文将囊括更多的样本数据,增强研究结论的普适性。同时,将进一步基于信息生态理论及本文理论研究成果,构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行为演化模型,并展开实证研究,以推动本文研究成果在实践层面的深入应用。
宋铠钰[2](2020)在《基于信息互联的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化、网络化和绿色化已渐渐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数字化车间也逐渐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变,为智能制造做准备,因此数字化车间智能化技术也备受关注。本文以面向智能制造的数字化车间为研究对象,对其智能化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面向智能制造的数字化车间智能化技术体系架构。为数字化车间向智能化车间转变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与方向。智能技术特征、智能功能特征和智能网络特征共同支撑起了该架构。其中,智能技术特征用来描述数字化车间内现场设备、生产管理和信息知识三个层面的智能化要素和水平,也是三个层面所具有的功能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智能化界定基础。智能功能特征则给出了数字化车间内生产制造及计划管理等各层面所应具有的智能化功能技术的整体架构与描述。智能网络特征主要描述了数字化车间为实现智能制造所应具备的基本信息模型、网络架构和信息共享机制。(2)针对存在于数字化车间生产制造中数字化控制设备及其与业务管理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中的问题,基于分层建模的方法和面向服务的集成技术,首次提出了一种面向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制造过程的信息互联架构。以数字化车间制造过程信息为对象,定义了基于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语言的工单定义格式(Worksheet Definition Format,简称WDF)和过程消息格式(Process Message Format,简称PMF)。构建WDF信息组织结构,将数字化车间生产制造及计划管理等各层面数据信息按照合理的逻辑组织关系统一描述在WDF文件中,以实现信息的高效传递和共享。基于WDF资源驱动机制可实现生产节拍平稳控制。同时,通过WDF信息互联模型可解决不同厂商设备异构和平台差异性问题,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式互联共享机制。(3)创新性的设计了一种基于复杂工艺路径规划模型的智能调度方法。目前数字化车间为实现柔性化作业管理而采用的智能调度技术,往往都是在依据人工经验确定的固定的工艺路径及工序设定的基础上进行的,会导致车间内现场设备没有被充分利用,生产效率有再被提高的可能性。因此,基于有向无环图的理论提出了一种针对复杂工艺的工艺路径规划模型,即PR-AOV网和PP-AOE网。PR-AOV网对复杂工艺进行拓扑排序寻找出所有可能的工艺路径,再通过PP-AOE网计算出这些工艺路径的关键路径。将该模型与人工智能算法(如遗传算法)结合,实现柔性作业车间内的准静态智能调度和动态智能调度。此方法为实际生产中具有复杂工艺的智能调度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4)首次提出了通过主轴电流杂波成分识别复杂工况铣刀磨损状态的研究思想。目前针对刀具磨损监测的研究方法众多,其中主轴电流监测方法由于不影响到机床的正常加工而被广泛采用,但目前方法很难适用于复杂工况下的刀具磨损监测,限制了其在实际工业环境中的应用。针对主轴电流受切削工艺参数影响无法适应复杂工况条件下刀具磨损监测的问题,本论文开创性的提出了一种基于主轴电流杂波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复杂工况下刀具磨损监测方法。通过剔除电流信号中反映切削参数变化的相关信息,保留与刀具磨损状态相关性强的杂波成分,并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设计一种Le Net-WSRMC网络,自适应地挖掘主轴电流杂波中蕴含的刀具磨损状态特征,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5)基于上述理论和方法研究,围绕面向智能制造的数字化车间信息互联架构及其智能功能搭建了仿真验证平台,基于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完成两种数字化车间网络架构中MES层和SCADA监控层应用程序的开发,构建了数字化制造车间MES层、SCADA层和设备层三层网络架构。并在该信息互联架构软件环境下对本文提出的信息交互机制、WDF模型、PMF模型,WDF信息组织架构及基于复杂工艺路径规划模型的智能调度方法进行仿真验证。最后,将本文提出的面向智能制造的数字化车间信息互联模型及信息共享机制在北京北一机床有限公司数字化制造车间进行了应用验证通过仿真平台与现场验证,证明了本文的研究成果的可行性、适用性及有效性。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3](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涂翱翔[4](2020)在《基于微服务架构路由仿真平台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人们的生活方方面面都收到了互联网的影响,各种新型企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互联网公司涉及的领域越发的广泛。随着用户的增多,用户对系统实用性要求也开始提高,迫使企业不停的周期迭代升级系统,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传统的单体架构早已不能适应系统敏捷开发的脚步,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选择将传统的单体架构拆分重构成微服务架构。本文阐述了微服务架构的特性,并以路由仿真平台为载体,使用Spring Cloud生态提供的技术实践了微服务,对微服务架构做了具体的设计与实现。利用Spring Cloud技术与常用组件实现了微服务注册与发现中心,微服务配置中心,微服务网关,以及单点登录系统。围绕以路由仿真的核心功能,使用Spring Boot脚手架快速搭建了功能微服务。鉴于路由种类众多,本文以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洪泛路由为例,对洪泛路由算法进行了设计与实现。针对洪泛路由的无方向性的广播,大量消耗网络节点能量的缺点,对洪泛路由加以改进并设计算法实现,使改进后的洪泛路由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并有选择的转发消息。文末对仿真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证明了改进后的洪泛路由比传统洪泛路由更加高效。为了缩短软件的开发周期,搭建了基于Kubernates与Docker容器的Jenkins持续交付工具,使微服务能够进行快速的迭代更新。文章最后对系统进行了展望,系统的架构还可以扩展,围绕路由仿真的功能微服务也能进一步的延伸。
兰丽娜[5](2019)在《物联网资源管理服务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物联网将物理世界网络化、信息化,对传统的分离的物理世界和信息空间实现互连和整合,目标是达到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互通和更深入的智能化,代表未来网络的发展趋势。目前,大量多源异构的物联网感知设备大多采用专用的接入方式和专门的应用系统进行互通,形成竖井式应用模式。这种竖井式应用模式造成大量的感知资源和数据难以共享和重用,物联网应用服务之间互联互通困难,难以实时动态协同,难以支持大规模的更智能化的物联网应用服务。本文针对物联网资源管理、物联网服务提供等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取得如下成果:1.针对物联网服务提供面临的感知信息按需分发及异构服务系统间的服务协同执行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事件驱动的面向服务的物联网服务体系架构(EDSOA)。该架构融合事件驱动架构(EDA)和面向服务架构(SOA),基于消息总线实现感知信息的按需分发,基于事件驱动实现服务动态协同执行。该架构中消息总线采用易扩展的分布式基于主题的发布订阅消息系统,消息的发布和接收都采用Push方式,保证消息传送的实时性和保序性。该架构基于隐式的事件链驱动服务执行,相比传统SOA基于预先编排的请求响应服务流程执行更灵活,能较好地适应动态变化的物联网环境。最后通过一个物联网应用系统一智慧城市道路井盖监控系统验证了该架构的有效性,并通过实验证明了在并发服务执行上EDSOA架构比传统SOA架构执行速度更快,具有性能上的优势。2.针对物联网竖井式应用模式带来的资源共享困难,以及异构感知设备统一接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物联网异构感知设备统一接入平台。该接入平台部署在临近感知设备的网络边缘,以支持物联网应用的快速响应,并为敏感数据提供有效的隐私保护。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基于本体的物联网资源描述模型,为云计算中的物联网应用提供异构感知设备的一致视图。基于该模型,提出了一种异构感知设备自适应接入方法,为智能化程度不同的感知设备提供统一的接入、控制和管理。该接入平台将物联网的竖井式应用模式转变为水平式应用模式,支持物联网应用对感知设备和资源的共享和重用。最后通过一个智慧城市道路井盖监控系统应用案例验证了资源描述模型和自适应接入方法的有效性,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接入平台具有良好的性能以及采用边缘计算的性能优势。3.针对物联网实时监控应用大数据处理中的事件可重构和实时处理性能两个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复杂事件处理(CEP)机制。首先提出了一种包括原始事件、简单事件和复杂事件的形式化的分级复杂事件模型,降低了复杂事件建模的复杂度。该模型支持复杂的时间和空间语义,支持以编程的方式灵活定义复杂事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CEP系统架构。该系统部署在终端感知设备与云端应用之间的网络边缘,为局域数据处理提供更快的响应。该系统将复杂事件定义映射到CEP规则逻辑脚本,可及时检测出潜在的异常事件。该CEP机制具有通用性,适用于各种异构感知设备和CEP引擎。通过两个物联网监控应用实例验证了复杂事件模型的有效性,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机制可显着提升CEP系统整体性能。4.针对物联网时间序列数据实时处理要求,提出了一种轻量级的嵌入式时序内存数据库(TSMMDB)。首先,基于业务模型提出了一种树形的物联网感知数据模型,叶子节点采用基于时间、资源、度量的三维表结构,索引采用多层嵌套的红黑树。数据存储按照时间进行分割,同一个文件中包含数据和相应的索引信息,并采用灵活的数据局部性内存分配机制,获得更好的实时处理性能。然后,提出了定制的虚拟堆和虚拟堆内存分配器,基于共享内存,将物理内存页面在进程间共享,使得应用程序可以在自己的进程空间中访问整个数据库中的数据,不再受限于传统的数据库进程间通信方式。内存数据库的数据对象,基于内存映射机制自动实现对象持久化。进一步,提供基于大粒度锁的数据访问并发控制机制。该内存数据库数据存取算法具有较好的时间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该内存数据库相比传统的内存数据库和基于磁盘的关系数据库具有更好的性能。
王丽君[6](2019)在《基于机器学习联合协作通信的车联网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ITS)的发展,车联网(Vehicular Network,VNET)作为物联网在交通领域的典型应用,上到城市建设发展,下到人们的出行效率,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由于车辆的高速机动性,传统的移动计算面临着高效、快速的资源调度和功率分配等挑战。同时,实现车辆之间的接入网服务是在车辆附近提供通信服务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尽可能接近的通信部署,研究车联网新的体系结构,对未来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非常重要。而连通性作为车联网的一个基础而重要的指标,对于车联网的网络规划、拓扑控制以及用户体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们提出了很多关于车联网连通性的方法,且获得了不错的效果。但由于交通环境的复杂性,制约车联网技术发展的特性有复杂的无线传输环境、潜在的大规模特性、高动态特性、分区网络特性和网络安全隐私等挑战。因此,本文在跟踪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围绕车联网的性能指标,着力于从协作通信和机器学习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提出了无蜂窝的基于移动接入点的协作通信车联网体系结构,然后提出基于机器学习预测的无蜂窝结构车联网中流量时空分布模型,最后给出机器学习的移动接入点空时协作的精准资源调度和动态路由机制。核心问题涉及到车辆终端如何接入移动网络,实现动态、开放、自组织、易于部署和低成本效益的车联网络。具体包括以下研究内容:本文首先提出采用无蜂窝的基于移动接入点的协作通信车联网体系结构。该无蜂窝协作通信车联网与传统车联网相比,基于移动接入点的协作通信,对车联网的不同接入方式进行横向融合。通过协调多点(Coordinated Multi-point,CoMP)传输和接收,与协作基站或移动接入点通信,实现满足不同需求的车联网最优接入方案,建立低时延、高可靠的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的车联网混合组网架构。利用SDN收集车辆运动状态信息,获得全局网络视图,采用先局部后全局的方式实现网络资源的灵活调度。无蜂窝车联网中车辆构成多重SDN云,实现分布式同集中式相结合的资源调度和投放机制。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融合无蜂窝通信网络,不仅在基站处和移动终端处都能够节约能源,且移动终端的能量效率随着协作基站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优化车联网性能。针对高速行驶车辆通信的频繁切换和中断问题,提出的基于移动接入点的5G无蜂窝车联网通信方案,将固定基站替换为车载移动接入点,以方便用户访问。移动接入点采用联合发送和联合接收的方式与车辆用户进行协作通信,增强车与车通信(Vehicle to Vehicle Communication,V2V)的连通性和可靠性。并给出了三种车辆选择方案作为协作移动接入点的策略原则,构建了5G无蜂窝移动接入网。数据仿真结果比较了各种移动接入点选择策略下的连接性能和延迟性能。采用移动接入点的5G无蜂窝车联网通信方案显着优于简单的移动中继或移动接入方案。兼顾负载均衡,增强了车联网通信的连通性和可靠性。本文的第二个创新点是基于机器学习预测的无蜂窝结构车联网中流量时空分布模型,对于车联网的流量业务进行建模分析。针对车联网中V2V的协作通信机制,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预测的无蜂窝结构车联网中流量时空分布模型。根据数据业务需求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特征,基于随机几何理论方法对车联网业务的空间分布特征构建模型,采用排队论对业务的时间分布特征构建模型,运用机器学习方法对车联网时空流量进行分析和预测。为车联网中的协作资源调度和分布式路由选择提供依据。本文所提V2V协作通信算法融合了车联网终端侧的接入网络选择机制及网络侧的调节函数策略,能够依据用户的最优分布及实际分布,基于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转换,动态自适应的来改变网络调节函数因子,从而引导车联网用户终端合理选择动态节点来接入网络。而基于系统用户体验(Quality of Experience,QoE)效用函数的网络资源分配函数,解决了车辆接入网络的不同接入方式会造成部分车载资源丢失和浪费的问题,实现协作通信下的最优功率分配和频谱资源共享。本文的第三个创新点是基于机器学习的移动接入点空时协作的精准资源调度和动态路由机制。从多层次多维度的资源调度策略基础上出发,针对无蜂窝结构车联网中车辆的业务需求,对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的车联网业务需求进行感知和预测,在城市密集交通场景的大尺度宏观车流模型和小尺度微观车流模型的不同层次上,以及空间和时间不同维度上,提出基于机器学习的移动接入点空时协作的精准资源调度和动态路由预测,对车联网中的无线通信资源进行调度和分配。将资源供给与业务需求进行快速匹配,保证车联网通信业务的低延时要求。结合空间、时间和频率多维度模型,分析车联网通信在精准资源调度策略下,对包括连通性在内的车联网性能指标进行优化。针对车联网时延和连通性等关键性能指标定义服务质量的效能函数,在存在随机干扰的情况下,采用离散随机逼近算法针对调度参数进行优化,实现精准的资源调度和负载均衡。最后,在实际应用的车联网场景中,按照本文给出的高连通性组网算法规则,有效选择中继节点进行消息转发的路由决策方案,确保车联网的高连通状态。对于用户业务需求、终端数据缓存状况、用户信道信息等数据,在保证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需求、无线资源利用率及用户公平性的前提条件下,确定用户的优先级并进行频域或时域资源的分配。
何丹丹[7](2019)在《BIM环境下建筑部品采购信息集成、检索与决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工业化促使建筑业扩大了对建筑部品采购方式的需求,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则为满足此需求提供了有效支持。但是在采购过程中建筑业参与单位众多也意味着数据的复杂程度更高,导致了数据海量、分布和异构的问题,因此电子商务在建筑业的发展大大落后于其他行业。特别地,信息集成已经成为建筑业发展电子商务的障碍。传统的电子商务平台主要用于制造业数据的集成,并不能满足建筑业产品信息集成的需求。电子商务平台上的产品或服务信息的检索,以及平台为用户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推荐功能也不能完全满足建筑业电子商务平台上用户的购买决策需求。为了解决建筑部品电子采购活动中信息的集成、检索和决策问题,本文提出了 BIM环境下的建筑部品采购信息的集成框架、检索模型和推荐模型,为建筑业发展电子商务提供一种解决策略。主要研究工作包含如下几个方面:1)建筑部品采购信息集成,目的是构建一个用于建筑部品采购的电子商务信息集成平台,以解决目前建筑业采购信息海量、分布和异构的问题。本文提出一个基于BIM和Linked data的框架,该框架使用建筑工业化技术解决产品标准化问题,使用BIM技术支撑采购流程,使用Linked data技术关联不同的数据源。通过案例对框架进行验证,首先构建建筑业电子商务本体,将BIM模型中抽取的数据转换为RDF格式,同时将其他相关数据源的数据也转换为RDF格式,并按照本体中的关联关系,使用Linked data技术将这些RDF数据源关联起来,形式一个相互关联的数据网络,并使用SPARQL查询语言对关联网络中的数据进行检索。最终证明本文提出的信息集成框架为建筑业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策略。2)建筑部品检索方法,主要研究建筑部品的信息检索方法,首先对通用检索技术进行介绍,并分析建筑部品信息检索的需求,结合前面的研究,提出了 BIM环境下的建筑部品检索模型,该模型在构建过程中主要分为建筑部品特征提取和建筑部品相似性计算两个部分。用户可以将关键词或者BIM模型作为查询条件输入,通过特征提取过程提取的BIM模型的主要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构建特征向量模型,最后通过相似性匹配计算,检索到符合用户需求的建筑部品。3)基于用户偏好的建筑部品电子采购推荐方法,首先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搜集建筑部门用户在进行电子采购时的偏好属性数据,对建筑业电子商务用户的偏好属性进行分析,研究影响用户偏好的主要影响因子。然后,在充分了上下文推荐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用户偏好因子,构建基于用户偏好的建筑部品电子采购推荐模型,推荐模型主要包括源数据采集、用户偏好提取、推荐结果生成、效用评价四个部分。在模型构建的过程中,通过本体技术构建用户偏好本体和上下文特征本体,作为上下文模型表示偏好,并进行偏好特征提取,通过向量空间模型计算相似度,生成推荐结果,最终使用专家评价方法对推荐模型进行评价。论文是基于电子商务理论、语义WEB理论、偏好理论等,结合建筑业电子商务的实际背景提出的。该模型的提出可以帮助建筑部品用户在进行电子采购活动时,从海量的信息中快速、准确的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对于用户来讲,可以提升电子采购活动中的购物体验,对于产品供应商来讲,可以增加产品的销售半径,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宋思蒙[8](2019)在《信息物理融合生产系统辅助开发与仿真平台》文中认为信息物理融合生产系统(CPPS)是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在制造行业内的实际应用,是实现工业4.0的基础。信息物理融合技术赋予生产系统内节点智能特性,使能制造资源能够以服务的方式存在、共享和调用。CPPS的运行体现为实时任务驱动下以生产业务流程为核心的各种服务化制造资源的组合配置与动态运行。CPPS系统的设计是根据业务逻辑对CPS环境下服务化的制造资源进行整合,定义系统行为。在CPPS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解决两大问题即系统内节点的行为模型构建和行为模型信息物理融合的实现。CPPS的设计过程具有复杂性,不仅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对CPPS的自适应、可重构、互操作功能进行建模和验证,还需要在运行阶段支持系统的扩展、重构和管控。当前,制约CPPS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一个CPPS设计和管理一体化方法学和模型支持。系统的建模和仿真是设计复杂系统的一种重要方法,能够帮助系统设计人员理解、描述系统,并对系统的功能进行验证。论文综合应用面向对象、系统建模和仿真、系统组态等思想和技术,针对CPPS设计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提出并研发面向CPPS系统设计、运行的信息物理融合生产系统辅助开发与仿真平台(CPPS-ADSP)。首先,通过分析CPPS-ADSP的应用场景,提炼出CPPS-ADSP的功能和特征,并提出系统的参考框架、运行机制和网络物理环境;在此基础上,针对CPPS的设计和建模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多智能体架构和扩展Petri网OTCKPN的混合建模方法,通过预定义的系统模型库构建系统内CPS节点的协商行为模型和生产行为模型,支撑CPPS的自适应和可重构特性;在实现CPPS系统建模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信息物理融合方法,定义系统中服务的类型和面向服务架构的运行机制。通过建立CPPS-ADSP和物理设备层、信息资源层之间的互操作机制,实现CPPS和异构设备、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最后,基于本文的研究成果,采用基于平台的设计方法,开发CPPS-ADSP原型系统,并结合实际生产场景,对CPPS-ADSP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CPPS-ADSP能够有效支撑CPPS的开发和验证。
王健宁[9](2019)在《“中国冻土工程与环境监测网”云端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青藏铁路、哈齐高铁、川藏铁路等一大批重大冻土工程的实施,以及对寒区环境生态的深入研究,促使了大批冻土监测项目的上马。由于冻土地温是一个非常缓慢的变化过程,需要对其进行长期的监测,同时对于冻土的相关监测,需要在同地质、同气象等条件下,才能对其监测的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因此以往独立建设、互不相关的“孤岛”方式已不能适应现时及长远的监测需求。中科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与西安工业大学共同建设的“中国冻土工程与环境监测网”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本文的研究内容即该项目中的一部分。“中国冻土工程与环境监测网”打破原先孤立的烟囱式结构,将不同冻土监测项目中的监测数据统一存放在云端,并根据用户的信息查询需求从云端下发相关的数据信息呈现给用户。统一的云端数据管理和访问,可极大降低冻土监测项目的建设成本,为冻土监测数据的长期保存和充分利用提供了先决条件。本文结合用户的信息查询需求及云端信息存储结构,对“中国冻土工程与环境监测网”的应用层进行了设计和开发。主要贡献如下:(1)通过对用户访问需求及相关信息保存现状分析,设计了包含信息表现层、业务服务层、数据访问层、数据资源层以及基础设施层的分层访问架构,使得不同监测项目中异构、分散的信息能够通过一个统一的访问界面得以展示。并且完成了对“中国冻土工程与环境监测网”Web界面、界面中数据的加载显示、界面间跳转方式的设计,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数据信息交互界面,简化了不同监测项目组从云端获取数据信息的方式。(2)为了提供统一的访问端口并提高访问能力和访问安全性,本文采用了Ajax技术将用户的不同访问需求引导给不同的PHP服务,并通过不同的WebService接口从不同的数据库中获取相关的数据信息。这种多层跳转的访问方式,不仅使用户能够通过统一的访问端口访问到不同的监测数据,而且也使服务端可以合理的调配资源,从而达到访问负荷均衡。并且通过对业务服务层中ThinkPHP框架的二次开发,实现了对信息表现层请求的判断处理及对数据资源层返回响应数据的解析。文中给出了对统一数据中心的访问实现。(3)针对既有监测系统和统一系统之间结构差异、存储分散等问题,本文设计了统一的数据接口协议即WebService通信请求及消息格式,并给出了WebService接口的交互方式、数据流的交互过程、WebService接口的设计过程,使得业务服务层对数据资源层访问透明化,实现了业务服务层对数据资源层中相关数据信息的调用。文中给出了 WebService接口的详细设计。最后对“中国冻土工程与环境监测网”在不同的浏览器中进行了多次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次设计实现的“中国冻土工程与环境监测网”数据交互良好,运行稳定;“中国冻土工程与环境监测网”能为用户提供相关的云服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刘为[10](2018)在《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类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增强,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也飞速发展。万维网(World Wide Web)作为互联网(Internet)的一种应用成为了人们在网络环境中最常用的平台与工具。在Web1.0环境中,人们只能单向被动地阅读和获取信息;在Web2.0环境中,所有人既可以作为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作为信息的创造者和提供者在这一全球化信息空间中进行信息交流。为适应人们不断升级的信息需求,语义网(Semantic Web)作为Web3.0的主要组成部分被提出。信息资源在语义网中被层层递进相互继承的置标语言在不同粒度、维度、层次上进行描述与揭示,从而使得这些信息资源能够被机器处理和理解。语义网打破了机器与机器之间、人类与机器之间的壁垒,使得人类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内容以及人类社会的运作模式呈现出全方位的关联性与智能化。在语义网环境下,利用相关语义方法与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能充分挖掘信息资源的价值并在最大程度和范围内发挥其作用。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作为我国档案信息资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类知识资源中不可替代的部分,也应顺应这一趋势被开发管理。本文首先结合现有研究基础和傣族历史档案实际管理工作情况,对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进行了重新界定,并结合语义网的特性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赋予了新的内涵。接着,本文针对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在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上的实施进行了论述。微观层面,本文根据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特性对其进行了科学分类,设计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以期能够充分揭示其各方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并以傣族医药知识领域本体构建为例说明了该工作实施的方法和优越性,实现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语义组织。中观层面,本文提出基于关联数据技术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创建为关联数据集,并构建了基于关联数据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型,实现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在档案馆之间、与其他信息机构之间、以及语义网信息空间中其他信息源之间的资源整合与知识融合。宏观层面,为实现和保障前两个层面的工作,本文提出在语义网环境下传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应实现转型,并融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合作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构建了相关保障机制,从现实层面提供了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实施策略。
二、XML思维在网络信息传递和信息服务模式架构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XML思维在网络信息传递和信息服务模式架构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信息生态视角下企业与用户的新媒体信息交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信息交互知识图谱 |
1.2.2 国外信息交互研究进展 |
1.2.3 国内信息交互研究进展 |
1.2.4 国内外信息交互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新媒体的相关概念 |
2.1.1 新媒体的内涵 |
2.1.2 新媒体的分类 |
2.1.3 新媒体的特征 |
2.2 信息交互的相关概念 |
2.2.1 信息交互及信息交互行为的概念 |
2.2.2 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行为 |
2.2.3 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特征 |
2.3 信息生态的相关理论 |
2.3.1 信息生态的内涵 |
2.3.2 信息生态系统 |
2.3.3 信息生态因子 |
2.3.4 信息生态链 |
2.3.5 信息生态位 |
2.4 企业与用户的新媒体信息交互 |
2.4.1 企业与用户交互采用的新媒体类型 |
2.4.2 企业与用户新媒体交互具备的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机理 |
3.1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动机 |
3.1.1 用户基于新媒体的信息交互动机 |
3.1.2 企业基于新媒体的信息交互动机 |
3.1.3 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动机模型 |
3.2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生态系统 |
3.2.1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的生态因子 |
3.2.2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的生态链 |
3.2.3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的生态位 |
3.3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的信息生态要素 |
3.3.1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的生态要素模型 |
3.3.2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的主体要素 |
3.3.3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的客体要素 |
3.3.4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的环境要素 |
3.3.5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的技术要素 |
3.4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机理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特征 |
4.1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特征问题的提出 |
4.2 构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特征模型 |
4.2.1 社会网络分析 |
4.2.2 信息交互特征模型 |
4.3 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 |
4.3.1 研究样本选择 |
4.3.2 数据采集及处理 |
4.4 数据分析结果 |
4.5 讨论分析 |
4.5.1 转发与被转发行为分析 |
4.5.2 关注与被关注行为 |
4.5.3 评论与被评论行为分析 |
4.5.4 信息互动行为的凝聚性分析 |
4.5.5 信息互动中交互词频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影响因素 |
5.1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影响因素的提出 |
5.2 信息交互影响因素模型 |
5.2.1 沉浸理论 |
5.2.2 信息系统成功模型 |
5.2.3 模型构建 |
5.3 研究假设 |
5.4 研究设计 |
5.5 数据采集及处理 |
5.5.1 样本选择 |
5.5.2 信度与效度检验 |
5.5.3 验证性因子与模型检验 |
5.5.4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
5.6 讨论分析 |
5.6.1 新媒体平台质量对用户信息交互满意度的影响 |
5.6.2 新媒体信息质量对用户信息交互满意度的影响 |
5.6.3 新媒体服务质量对用户信息交互满意度的影响 |
5.6.4 沉浸体验对用户信息交互满意度的影响 |
5.6.5 个体认知对用户信息交互满意度的影响 |
5.6.6 用户新媒体信息交互满意度对信息交互行为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效果评价 |
6.1 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效果评价问题的提出 |
6.2 评级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6.3 评价指标设计 |
6.3.1 信息人维度 |
6.3.2 信息维度 |
6.3.3 信息技术维度 |
6.3.4 信息环境维度 |
6.4 信息交互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4.1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
6.4.2 构造判断矩阵 |
6.4.3 指标相对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
6.5 基于FCE的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效果评价方法 |
6.5.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6.5.2 基于FCE的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效果评价过程 |
6.6 实证分析 |
6.6.1 样本数据的选择 |
6.6.2 评价指标数据分析 |
6.6.3 评价结果讨论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模式 |
7.1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模式问题的提出 |
7.2 用户生成内容信息交互模式及案例 |
7.2.1 用户生成内容信息交互模式 |
7.2.2 抖音短视频UGC信息交互案例分析 |
7.3 “智能+”信息交互模式及案例 |
7.3.1 “智能+”信息交互模式 |
7.3.2 百度“智能+”信息交互案例分析 |
7.4 “线上+线下”信息交互模式及案例 |
7.4.1 “线上+线下”信息交互模式 |
7.4.2 海尔“线上+线下”信息交互案例分析 |
7.5 三种模式的案例对比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引导对策 |
8.1 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引导策略问题的提出 |
8.2 基于信息人的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引导策略 |
8.2.1 提高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信息管理综合水平 |
8.2.2 提高新媒体环境下用户信息综合素养 |
8.3 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对用户服务策略 |
8.3.1 提高企业新媒体应用水平和系统质量 |
8.3.2 提高企业综合信息技术服务水平 |
8.4 基于信息环境的企业新媒体消费升级引导策略 |
8.4.1 引导新媒体宏观环境下的信息消费升级 |
8.4.2 引导新媒体微观环境下的信息消费升级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创新点 |
9.3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信息互联的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数字化车间是制造业向着智能化发展的基础 |
1.1.2 制造过程信息的互联互通是制造车间智能化的关键 |
1.1.3 信息模型是互联互通的基础 |
1.1.4 制造车间智能化技术是实现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数字化车间智能化技术及应用研究现状 |
1.2.2 数字化车间信息模型研究现状 |
1.2.3 信息集成研究现状 |
1.2.4 数字化车间智能调度研究现状 |
1.2.5 数字化车间智能监控研究现状 |
1.2.6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研究内容的总体框架 |
第2章 面向智能制造的数字化车间智能化技术体系架构研究 |
2.1 面向智能制造的数字化车间的智能化技术体系架构 |
2.1.1 智能技术特征 |
2.1.2 智能功能特征 |
2.1.3 智能网络特征 |
2.2 面向智能制造的数字化车间互联网络体系结构 |
2.3 面向智能制造的数字化车间信息交互机制 |
2.3.1 工单定义格式 |
2.3.2 过程消息格式 |
2.3.3 解析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智能制造的数字化车间信息模型研究 |
3.1 面向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制造过程信息互联架构 |
3.2 工单定义格式(WDF) |
3.2.1 功能模型 |
3.2.2 资源模型 |
3.3 WDF信息组织结构 |
3.3.1 纵向嵌套规则 |
3.3.2 横向链接规则 |
3.4 资源驱动机制 |
3.5 WDF的生命周期 |
3.6 过程消息格式(PMF) |
3.6.1 消息族 |
3.6.2 信息交互模式 |
3.6.3 消息传递级别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复杂工艺路径规划的数字化车间智能调度研究 |
4.1 高级计划与排程(APS)概述 |
4.1.1 APS的构成 |
4.1.2 APS的定位 |
4.2 数字化车间调度问题研究 |
4.2.1 传统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描述 |
4.2.2 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描述 |
4.3 工艺路径规划模型 |
4.3.1 PR-AOV网络 |
4.3.2 PP-AOE网络 |
4.4 基于工艺路径规划模型的多目标柔性作业车间调度方法 |
4.5 数字化作业车间的准静态与动态调度 |
4.5.1 准静态调度 |
4.5.2 动态调度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主轴电流杂波的刀具磨损状态智能识别研究 |
5.1 主轴电流杂波映射刀具磨损机理 |
5.1.1 铣削力与刀具磨损关系 |
5.1.2 主轴电流与铣削力关系 |
5.2 铣刀磨损状态的智能识别方法 |
5.3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
5.3.1 输入层 |
5.3.2 卷积层 |
5.3.3 池化层 |
5.3.4 全连接层 |
5.3.5 输出层 |
5.3.6 损失函数 |
5.3.7 反向传播算法 |
5.4 试验验证 |
5.4.1 实验装置 |
5.4.2 实验数据集 |
5.4.3 实验结果讨论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验证与分析 |
6.1 现场验证 |
6.1.1 企业概述 |
6.1.2 企业数字化车间信息互联存在的问题分析 |
6.1.3 验证现场环境 |
6.1.4 验证方案 |
6.1.5 验证步骤及过程 |
6.2 仿真平台验证 |
6.2.1 系统架构及开发工具的选择 |
6.2.2 MES应用程序 |
6.2.3 SCADA应用程序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常用数据类型的描述和编码 |
附录B Function类可能包含的属性和元素 |
附录C Resource类可能包含的属性和元素 |
附录D PMF消息可能包含的属性和元素 |
附录E 典型零件的图纸与工艺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4)基于微服务架构路由仿真平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 |
2.1 从领域驱动设计到微服务 |
2.2 Spring Cloud生态 |
2.3 持续交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 |
3.1 路由协议概述 |
3.2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
3.3 平面路由协议 |
3.4 分级网络路由协议 |
3.5 基于位置的路由协议 |
第4章 基于微服务架构路由仿真平台的设计 |
4.1 微服务架构设计 |
4.2 功能微服务设计 |
4.3 持续交付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微服务架构路由仿真平台的实现 |
5.1 开发环境与运行环境 |
5.2 微服务架构的整体实现 |
5.3 功能微服务的实现 |
5.4 持续交付的实现 |
5.5 功能测试与仿真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5)物联网资源管理服务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 论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本章引言 |
2.2 边缘计算 |
2.2.1 边缘计算与云计算的比较 |
2.2.2 主要研究项目 |
2.2.3 边缘计算在物联网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
2.3 服务系统架构 |
2.3.1 EDSOA架构 |
2.3.2 物联网服务组合方式 |
2.3.3 发布订阅消息系统 |
2.4 复杂事件处理 |
2.4.1 通用参考架构 |
2.4.2 复杂事件模式匹配 |
2.4.3 相关工作与挑战 |
2.5 物联网异构感知设备的统一接入 |
2.5.1 物联网资源描述方法 |
2.5.2 物联网资源模型相关工作 |
2.5.3 物联网统一接入相关工作 |
2.6 内存数据库 |
2.6.1 内存数据库研究现状 |
2.6.2 内存数据库面临的挑战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物联网服务系统体系架构研究 |
3.1 引言 |
3.2 物联网服务新特征 |
3.3 物联网服务系统面临的技术挑战 |
3.4 物联网服务系统架构 |
3.4.1 基于隐式的事件链驱动的EDSOA服务执行模式 |
3.4.2 基于EDSOA的物联网服务系统架构 |
3.5 发布订阅消息系统 |
3.5.1 消息系统架构 |
3.5.2 类Push方式接收消息 |
3.5.3 消息系统性能实验 |
3.6 应用案例 |
3.6.1 系统架构 |
3.6.2 定义服务和发布订阅事件 |
3.6.3 性能测试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边缘计算的物联网异构感知设备统一接入平台 |
4.1 引言 |
4.2 基于边缘计算的三层计算模型 |
4.3 物联网感知设备接入平台 |
4.3.1 接入平台总体结构 |
4.3.2 基于本体的资源描述模型 |
4.3.3 感知设备自适应接入方法 |
4.4 应用案例和性能评估 |
4.4.1 应用案例 |
4.4.2 性能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物联网实时监控的通用复杂事件处理机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物联网事件模型 |
5.2.1 原始事件 |
5.2.2 简单事件 |
5.2.3 复杂事件 |
5.2.4 复杂事件定义实例 |
5.3 复杂事件处理系统 |
5.3.1 系统架构 |
5.3.2 原始事件处理模块 |
5.3.3 复杂事件处理模块 |
5.3.4 系统特点分析 |
5.4 性能评估 |
5.4.1 时间相关复杂事件与时间无关复杂事件处理性能比较 |
5.4.2 时间相关复杂事件处理参数的性能分析 |
5.4.3 包含简单事件处理的复杂事件处理系统性能提升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面向物联网时间序列数据的内存数据库研究 |
6.1 引言 |
6.2 物联网感知数据模型 |
6.3 数据存储策略 |
6.4 TSMMDB系统总体结构 |
6.5 TSMMDB系统设计 |
6.5.1 虚拟堆与虚拟堆内存分配器 |
6.5.2 数据库对象的持久化设计 |
6.5.3 基于共享内存的进程间通信机制 |
6.5.4 数据局部性内存分配机制 |
6.5.5 基于大粒度锁的并发控制机制 |
6.5.6 应用程序的内存地址空间规划 |
6.5.7 数据存取算法复杂度分析 |
6.6 性能评估 |
6.6.1 实验设置 |
6.6.2 TSMMDB与传统数据库的性能比较 |
6.6.3 TSMMDB系统资源占用率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和创新点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6)基于机器学习联合协作通信的车联网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车联网中的研究现状 |
1.2.1 车联网中的协作通信 |
1.2.2 车联网中的机器学习 |
1.2.3 挑战与研究热点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2 融合无蜂窝网络的车联网协作通信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车联网络模型 |
2.2.1 移动自组织网络 |
2.2.2 经典车联网络模型 |
2.2.3 融合无蜂窝通信网络模型 |
2.3 融合无蜂窝车联通信网络 |
2.3.1 5G融合无蜂窝网络的优势 |
2.3.2 无蜂窝通信网络架构 |
2.4 融合无蜂窝网络的协作性能分析 |
2.4.1 融合无蜂窝通信网络的基站分组方案 |
2.4.2 融合无蜂窝的网络连通性 |
2.4.3 融合无蜂窝的通信能效 |
2.5 仿真及分析 |
2.5.1 仿真环境设置及关键参数选取 |
2.5.2 融合无蜂窝的网络覆盖概率 |
2.5.3 融合无蜂窝的通信能效分析 |
2.6 本章总结 |
3 基于移动接入点的协作通信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移动接入点的协作需求 |
3.2.1 5G车联网的关键性能需求 |
3.2.2 传统蜂窝网络的挑战 |
3.3 基于5G移动接入点的无蜂窝通信体系与建模 |
3.3.1 移动接入点车联网模型 |
3.3.2 车载移动接入点的部署 |
3.3.3 移动接入点的优势 |
3.3.4 基于5G移动接入点的无蜂窝体系结构 |
3.3.5 传输建模的对等通信 |
3.4 移动接入点的选取策略 |
3.4.1 预定义的选择方案 |
3.4.2 独立随机选择方案 |
3.4.3 协作选择方案 |
3.5 移动接入点的协作算法 |
3.5.1 移动接入点的覆盖范围 |
3.5.2 移动接入点的负载及影响 |
3.6 仿真及结果分析 |
3.6.1 仿真环境设置及关键参数选取 |
3.6.2 基于移动接入点的连通性测试 |
3.6.3 基于移动接入点的负载分布 |
3.6.4 不同选择策略的连通性概率比较 |
3.6.5 延迟性能分析 |
3.7 本章总结 |
4 基于V2V的车联网协作通信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车联网流量业务的时空分布模型 |
4.2.1 随机交通模型 |
4.2.2 随机几何建立车流量空间分布特征模型 |
4.2.3 排队论建立车流量时间分布特征模型 |
4.3 机器学习预测 |
4.3.1 流量矩阵估计 |
4.3.2 矩阵训练算法 |
4.3.3 网络调节策略 |
4.4 V2V协作通信算法描述 |
4.4.1 算法框架 |
4.4.2 基于效用的网络资源分配函数 |
4.4.3 协作通信下的最优功率分配 |
4.4.4 基于效用函数的QoE |
4.4.5 上行链路的频谱资源共享 |
4.5 实验及分析 |
4.5.1 仿真环境设置 |
4.5.2 V2V的通信连通性 |
4.5.3 V2V的通信干扰分析 |
4.5.4 V2V通信时延估计 |
4.5.5 实际交通流数据预测及分析 |
4.6 本章总结 |
5 城市密集交通场景下的V2V性能优化 |
5.1 引言 |
5.2 系统模型与优化构建 |
5.2.1 典型车联网体系模型 |
5.2.2 V2V的信道模型 |
5.2.3 基于概率的城市道路组网 |
5.3 密集交通场景的组网算法 |
5.3.1 网络连通概率与车辆节点通信半径 |
5.3.2 网络连通概率与车辆节点数量 |
5.3.3 网络连通概率与能效算法实现 |
5.4 机器学习的优化构建 |
5.4.1 精准资源调度 |
5.4.2 离散随机逼近传输方案 |
5.4.3 动态路由预测 |
5.4.4 联合中继选择 |
5.4.5 协作传输的频谱共享 |
5.5 最优策略及迭代 |
5.5.1 强化学习的最优化值 |
5.5.2 求解最优策略 |
5.5.3 策略估计 |
5.5.4 策略改进 |
5.5.5 策略迭代 |
5.5.6 值迭代 |
5.6 算法仿真及结果分析 |
5.6.1 仿真环境设置 |
5.6.2 网络连通度指标 |
5.6.3 通信半径对连通性的仿真 |
5.6.4 结果与分析 |
5.7 本章总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项目情况 |
致谢 |
(7)BIM环境下建筑部品采购信息集成、检索与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电子采购研究 |
1.3.2 BIM技术研究 |
1.3.3 产品选择研究 |
1.3.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建筑部品电子商务特点论述 |
2.1 引言 |
2.2 建筑业电商理论基础 |
2.2.1 建筑业特点分析 |
2.2.2 建筑部品 |
2.2.3 建筑业电子商务 |
2.2.4 建筑业电子商务内容 |
2.2.5 建筑业电子商务带来的影响 |
2.3 建筑业电商现状的综合分析 |
2.3.1 建筑业外部环境分析 |
2.3.2 建筑业电商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BIM和Linked Data的建筑部品电商信息集成研究 |
3.1 引言 |
3.2 电商平台信息集成问题分析 |
3.3 电商平台数据集成的目的 |
3.4 建筑部品信息集成方法 |
3.4.1 BIM |
3.4.2 Linked data |
3.4.3 本体 |
3.5 基于BIM和Linked Data的建筑部品信息集成框架 |
3.5.1 框架描述 |
3.5.2 基于建筑部品的案例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建筑部品属性特征的检索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搜索技术前沿 |
4.2.1 搜索引擎发展阶段 |
4.2.2 信息检索的目标 |
4.2.3 通用搜索引擎技术架构 |
4.3 建筑部品检索需求分析 |
4.3.1 通用搜索引擎的不足 |
4.3.2 建筑部品采购信息检索问题分析 |
4.3.3 建筑部品采购信息检索需求分析 |
4.4 BIM环境下的建筑部品检索模型 |
4.4.1 技术说明 |
4.4.2 建筑部品特征提取 |
4.4.3 建筑部品相似性计算 |
4.4.4 检索模型框架 |
4.4.5 案例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用户偏好的建筑部品电子采购推荐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偏好与决策的关系 |
5.3 用户偏好影响因素分析 |
5.3.1 数据收集 |
5.3.2 用户偏好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 基于用户偏好的建筑部品电子采购推荐方法 |
5.4.1 数据集 |
5.4.2 基于用户偏好的建筑部品电子采购推荐模型 |
5.4.3 推荐模型分析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电商平台用户情境调查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信息物理融合生产系统辅助开发与仿真平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CPPS系统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
1.2.2 CPPS关键特性研究现状 |
1.2.3 CPPS系统建模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课题主要来源 |
1.5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整体架构 |
2 CPPS-ADSP内涵及总体运行框架研究 |
2.1 引言 |
2.2 CPPS-ADSP功能与特征 |
2.2.1 CPPS-ADSP应用场景 |
2.2.2 CPPS-ADSP主要功能 |
2.2.3 CPPS-ADSP特征 |
2.3 CPPS-ADSP总体运行框架构建 |
2.3.1 CPPS-ADSP总体运行框架 |
2.3.2 CPPS-ADSP框架运行机制 |
2.4 CPPS-ADSP网络物理环境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OTCKPN与多智能体系统的混合建模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混合建模方法概述 |
3.2.1 混合建模方法的构成 |
3.2.2 混合建模方法的运行机制 |
3.3 OTCKPN模型定义 |
3.3.1 OTCKPN的定义与形式化表达 |
3.3.2 OTCKPN建模仿真元素的定义 |
3.3.3 OTCKPN模型建模及运行规则 |
3.3.4 OTCKPN建模对象 |
3.4 基于多智能体系统协商机制的OTCKPN模型构建 |
3.4.1 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OTCKPN建模流程 |
3.4.2 基于合同网的多智能体系统协商机制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CPPS-ADSP信息物理融合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CPPS-ADSP服务总线 |
4.2.1 服务总线总体架构 |
4.2.2 CPPS-ADSP服务的分类与描述 |
4.2.3 CPPS-ADSP服务的注册与检索 |
4.2.4 CPPS-ADSP服务组态 |
4.3 CPPS-ADSP协议适配及服务化 |
4.3.1 工业通讯协议分类 |
4.3.2 CPPS-ADSP平台协议适配及服务化 |
4.4 CPPS-ADSP互操作方法 |
4.4.1 基于事件与实时信息驱动的设备互操作 |
4.4.2 基于任务需求的本体信息资源互操作 |
4.5 本章小结 |
5 CPPS-ADSP开发与验证 |
5.1 引言 |
5.2 CPPS-ADSP平台开发 |
5.2.1 CPPS-ADSP平台开发环境 |
5.2.2 CPPS-ADSP平台架构及功能 |
5.2.3 CPPS-ADSP平台运行流程 |
5.2.4 CPPS-ADSP平台数据结构 |
5.2.5 CPPS-ADSP部署 |
5.2.6 CPPS-ADSP平台功能实现 |
5.3 CPPS-ADSP建模仿真实例验证 |
5.3.1 CPPS-ADSP验证场景描述 |
5.3.2 CPPS-ADSP验证场景建模 |
5.3.3 CPPS-ADSP平台仿真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中国冻土工程与环境监测网”云端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4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4.1 国外发展现状 |
1.4.2 国内发展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论文组织结构 |
2 需求分析 |
2.1 “中国冻土工程与环境监测网”的总体分析 |
2.1.1 数据信息的来源及种类分析 |
2.1.2 技术现状分析 |
2.1.3 服务项目介绍 |
2.1.4 存储结构分析 |
2.1.5 问题分析 |
2.2 功能需求分析 |
2.2.1 数据信息服务的功能需求分析 |
2.2.2 数据信息多模块化的功能需求分析 |
2.2.3 数据信息快速交互及精准传输的功能需求分析 |
2.2.4 实时数据自动刷新的功能需求分析 |
2.2.5 访问界面动态展示的功能需求分析 |
2.3 设计原则分析 |
2.3.1 实用性的需求分析 |
2.3.2 安全性和保密性的需求分析 |
2.3.3 稳定性的需求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总体设计方案 |
3.1 设计目标 |
3.2 关键技术 |
3.2.1 面向服务的架构 |
3.2.2 远程调用技术 |
3.2.3 Web前端开发框架 |
3.2.4 Web后台开发框架 |
3.2.5 基于Web的数据交互技术 |
3.2.6 数据库连接技术 |
3.3 总体设计方案 |
3.4 本章小结 |
4 总体架构的详细设计 |
4.1 信息表现层的设计 |
4.1.1 Web界面的设计 |
4.1.2 用户界面的规划 |
4.1.3 数据信息加载与显示的设计 |
4.1.4 Web界面间跳转的设计 |
4.2 业务服务层的设计 |
4.2.1 业务请求处理工作流设计 |
4.2.2 响应数据解析及封装工作流设计 |
4.3 数据访问层的设计 |
4.3.1 WebService接口交互方式设计 |
4.3.2 数据流交互设计 |
4.3.3 WebService接口的设计 |
4.3.4 “冻土云”WebService通信协议的设计 |
4.4 基础设施层的部署设计 |
4.4.1 逻辑架构设计 |
4.4.2 虚拟服务器部署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冻土工程与环境监测网”的实现 |
5.1 信息表现层的实现 |
5.1.1 Web界面的实现 |
5.1.2 界面间跳转的实现 |
5.2 业务服务层的实现 |
5.2.1 工作环境搭建 |
5.2.2 业务请求处理的实现 |
5.2.3 响应数据解析及封装的实现 |
5.3 数据访问层的实现 |
5.3.1 WebService接口的生成 |
5.3.2 WebService接口对外发布的实现 |
5.3.3 WebService接口对数据库的连接和断开实现 |
5.3.4 WebService接口对数据查询的实现 |
5.3.5 WebService接口功能测试 |
5.4 层间交互的实现 |
5.4.1 信息表现层与业务服务层的交互实现 |
5.4.2 业务服务层与数据访问层的交互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6 系统测试 |
6.1 测试目的 |
6.2 测试环境及测试方案 |
6.2.1 测试环境 |
6.2.2 测试方案 |
6.3 测试结果 |
6.3.1 功能测试结果 |
6.3.2 界面测试结果 |
6.3.3 性能测试结果 |
6.4 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和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专利 |
致谢 |
(10)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评析 |
1.2.1 语义网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现状 |
1.2.3 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设计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思路设计 |
1.4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阐述 |
2.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相关概念 |
2.1.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相关理论 |
2.2 语义网相关理论 |
2.2.1 语义网概述 |
2.2.2 语义网信息组织方法与本体理论 |
2.2.3 语义网最佳实践——关联数据 |
2.3 语义网和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关系 |
2.3.1 语义网是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外部环境 |
2.3.2 语义网为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提供技术方法 |
2.3.3 语义网的实现得益于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 |
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总体方案设计 |
3.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管理工作现状 |
3.1.1 收集与保管的现状 |
3.1.2 整理、翻译和编目的现状 |
3.1.3 传播和传承的现状 |
3.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
3.2.1 必需手段:充分实现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 |
3.2.2 必要条件:发挥档案工作作用和适应学科发展规律 |
3.2.3 必需方法: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和满足社会利用需求 |
3.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可行性 |
3.3.1 实体储备与数字资源基础 |
3.3.2 业务规范与技术标准支持 |
3.3.3 理论研究和实现方法参考 |
3.4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内容与方法 |
3.4.1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内容与基本任务 |
3.4.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实施步骤与技术方法 |
4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语义组织 |
4.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分类 |
4.1.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分类现状 |
4.1.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分类体系构建 |
4.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设计 |
4.2.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设计原则与步骤 |
4.2.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相关元数据方案分析 |
4.2.3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构建 |
4.3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 |
4.3.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原则 |
4.3.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方法与工具 |
4.3.3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的实现——以傣族医药本体构建为例 |
5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 |
5.1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目标与任务 |
5.1.1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目标 |
5.1.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任务 |
5.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型设计 |
5.2.1 基于关联数据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优势分析 |
5.2.2 基于关联数据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参考模型 |
5.2.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型构建 |
5.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实现方法 |
5.3.1 傣族历史档案关联数据创建模块的实现方法 |
5.3.2 傣族历史档案关联数据发布模块的实现方法 |
5.3.3 傣族历史档案关联数据融合模块的实现方法 |
6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实现策略 |
6.1 面向语义网环境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转型 |
6.1.1 传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的局限性 |
6.1.2 基于语义网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 |
6.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保障机制构建 |
6.2.1 意识观念与政策法规保障机制 |
6.2.2 组织管理体制与合作交流机制 |
6.2.3 标准规范建设与人才培养机制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XML思维在网络信息传递和信息服务模式架构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信息生态视角下企业与用户的新媒体信息交互研究[D]. 韦雅楠. 吉林大学, 2020(01)
- [2]基于信息互联的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D]. 宋铠钰. 北京工业大学, 2020
- [3]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4]基于微服务架构路由仿真平台的研究[D]. 涂翱翔. 长江大学, 2020(02)
- [5]物联网资源管理服务关键技术研究[D]. 兰丽娜. 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6]基于机器学习联合协作通信的车联网性能研究[D]. 王丽君. 武汉大学, 2019(01)
- [7]BIM环境下建筑部品采购信息集成、检索与决策研究[D]. 何丹丹.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8]信息物理融合生产系统辅助开发与仿真平台[D]. 宋思蒙. 北京交通大学, 2019
- [9]“中国冻土工程与环境监测网”云端的设计与实现[D]. 王健宁. 西安工业大学, 2019(03)
- [10]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D]. 刘为. 云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