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干孝改革建设小结

1993年干孝改革建设小结

一、1993年甘萧改革与建设情况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金禹[1](2021)在《甘南卓尼县藏族初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

龙沛[2](2021)在《罗马波斯战争研究(66BC-628AD)》文中研究指明公元前66年至公元628年间,以地中海盆地为核心的罗马—拜占庭帝国与以伊朗高原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为核心的帕提亚—萨珊帝国之间发生了一系列周期性相互攻伐,即所谓的“罗马波斯战争”。罗马波斯战争从广义上延伸,可以指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期间罗马人(晚期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和早期拜占庭帝国)与波斯人(帕提亚帝国和萨珊帝国)为争夺西亚地区进行的长达七个世纪的政治、军事、宗教和文化较量。双方交往的方式以战争为主,但战争背后牵涉东西方两大文明之间在各个领域和层次的全方位对抗。从欧亚草原游牧民族到高加索和阿拉伯沙漠诸王国、部落乃至非洲诸王国,两大帝国内外众多国家和族群在不同程度上参与罗马波斯战争,罗马波斯战争的行为体数量和交往复杂性远远超出罗马和波斯两大帝国本身。罗马波斯战争贯穿双方国家地缘安全战略、宗教意识形态、经济贸易利益、文化同化与抗拒的全方位博弈。罗马波斯战争成为古代持续时间最长、波及地域最广、涉及国家和族群最多的战争,造成了极为深远的历史影响。从宏观历史背景和古代地中海—西亚文明圈的交往发展趋势来看,罗马波斯战争是古典时代后期罗马人和波斯人在西亚和东地中海地区双向对冲扩张的结果。罗马波斯双方均渴望完全继承亚历山大大帝留下的希腊化世界遗产,尤其是塞琉古王朝在西亚的政治遗产,因而双方冲突不可避免。塞琉古王朝作为希腊化世界疆域最辽阔的国家,其鼎盛时期将整个西亚地区和中亚一部分囊括其中,塞琉古帝国的疆域构成了亚历山大大帝希腊化遗产中最大的一部分,也继承了原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大部分亚洲疆土。因此,罗马人和帕提亚人都把征服塞琉古王朝的西亚属地作为复兴亚历山大帝国和波斯帝国的必要手段。塞琉古王朝在两河流域和叙利亚地区大力经营,客观上为后来罗马人和帕提亚人在西亚地区的统治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帕提亚帝国在塞琉古王朝东都塞琉西亚对岸营建新都泰西封,并与萨珊帝国接续统治六百余年。罗马—拜占庭帝国则将塞琉古王朝故都——叙利亚的安条克作为其在东方的统治中心。因此,罗马波斯战争首先是双方争夺并维护塞琉古王朝西亚遗产的战争,塞琉古王朝也正是在罗马和帕提亚的东西夹击下走向衰亡。罗马和帕提亚在西亚和东地中海的扩张于公元前2世纪初开始,历时百余年,至公元前1世纪中叶双方在西亚正式接触。通过对东地中海和西亚地区的双向扩张,罗马共和国和帕提亚帝国最终将亚历山大大帝留下的希腊化世界基本瓜分完毕。最终罗马共和国控制小亚细亚、黎凡特和埃及,而帕提亚帝国控制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地区,近东地区形成罗马—帕提亚两极格局。此时双方若要继续原先的扩张方向,就必然与对方爆发冲突,这便是持续六百余年罗马波斯战争的开始。罗马波斯战争总体根源为双方对西亚和东地中海地区霸权的争夺,但双方各自在不同时期的战略态势、文化秉性、意识形态和国家实力决定了双方在战争中战略目标、战术手段及交往方式的不同,但总体上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罗马波斯战争既具有长时段、高烈度和长周期的特点,又具有间歇性、突发性和妥协性特征。双方长达7个世纪的较量对两大帝国内外各民族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欧亚草原和沙漠游牧部落通过深度参与罗马波斯战争加快了其文明化进程,并最终改写西亚和地中海地区文明秩序。但两国交界处的高加索和西亚诸小国由于处于两大帝国夹缝中均未逃脱被肢解和灭亡的命运。罗马波斯战争对两大帝国本身既是双方国运的生死较量,又是统治者个人野心和帝国理想的主观驱动。在罗马波斯战争期间,两国由于综合国力大体势均力敌且理想战略纵深重合,罗马与波斯任何一方建立绝对安全疆界的努力均从根本上损害对方的安全,导致双方在西亚长期形成二元对抗僵局和两极安全困境。罗马波斯战争作为古代世界扩日持久、勾连东西的文明大战,对现代西方和东方文明对彼此的历史认知产生了许多潜在的深刻影响。在文明理想和统治者意志层面上,罗马人恢复亚历山大大帝事业的理想和波斯人恢复居鲁士大帝事业的宏愿在西亚和东地中海地区形成战略对冲,双方均不具备凌驾于对方的绝对政治和军事优势,仅在不同时期先后占据相对优势。双方综合国力对比在7个世纪内经历了此消彼长的复杂变化,但总体在西亚和东地中海保持战略均势,双方对对方领土的征服成果均不能持久。罗马波斯战争后期,随着两大帝国交界处的缓冲国和附庸国相继被瓜分和吞并(亚美尼亚、加萨尼和莱赫米王国等),两国战争烈度在7世纪初达到最高峰,且均一度将对方逼至绝境。与此同时,阿拉伯沙漠各部落由于长期参与罗马波斯战争,其政治组织、军事技术和文明程度迅速提高,终于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催化下诞生了中东地区最后一个一神教——伊斯兰教和阿拉伯人统一国家——麦地那乌玛政权。罗马人和波斯人在7世纪初的生死大战之后国家实力消耗殆尽,而西亚和东地中海地区因长期处于战争前线经济凋敝、民怨沸腾,两国在阿拉伯沙漠边缘构建的附庸国体系也于此时彻底瓦解,遂使得阿拉伯人大征服的门户洞开。罗马波斯战争是希腊罗马文明和波斯文明在古代的终极对决,见证了古代世界帝国的发展极限。罗马波斯战争和欧洲民族大迁徙、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兴起等重大历史事件相互影响,最终导致了古典时代的结束和中世纪的到来。

曹文婷[3](2021)在《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期,为了深化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推动创新创业的发展。在政策驱动下风险投资业获得较大的鼓舞,资本市场建设也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风险投资金额为7630.94亿元,风险投资案例数为8234起。我国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风险投资市场。在资本市场建设方面,我国不断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格局,提升新三板、设立科创板、完善创业板。其中,提升新三板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推进“双创战略”实施有更为直接和深远的影响。因为,新三板是专门服务于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孵化平台。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是真正的中小微企业,它们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达不到上市条件,但自身又具有融资需求和发展愿望。这部分企业的数量较大,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数量最多的时候为2017年末达到11630家。本文认为风险投资和新三板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它们都属于“双创战略”框架中的重要支撑内容。它们具备共同的政策目标,即促进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创业的发展。然而,学界对“风险投资和新三板”主题并未积累较多的研究成果。前期学者较多地关注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的影响,而对风险投资与场外市场企业的探讨较少。前期学者较多的关注风险投资对微观企业的影响结果,而忽略风险投资的影响机制和宏观溢出效果。针对以上现实背景和研究不足,本文以场外市场新三板为研究对象,从微观层面探讨风险投资对被投企业价值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考虑到风险投资的作用不只局限于受资企业,它可能对整个产业或区域都产生外部效应。因此,从宏观层面探讨风险投资的溢出效应和溢出机制。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获得政策启示,为充分发挥风险投资的作用机制和充分释放风险投资的溢出效应提供有益的借鉴。随着国际经济环境持续恶化,全球疫情尚未得到缓解,我国经济进入中低速增长的常态化时期。中国要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创新创业能否在更大范围普及和更高层次推进。而创新创业的主体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资本,还需要一个健康的资本市场平台作为纽带将资本与中小企业的发展连接起来。毋庸置疑,新三板便是这个重要的连接纽带。因此,以中小企业为切入点,探讨风险投资对新三板的影响及溢出效应问题,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重点探讨了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溢出效应问题。综合运用实证研究法、数理模型法、理论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方法系统全面地探讨了该主题。全文的逻辑思路为“提出问题→研究综述→理论基础+现实基础→理论分析+机制分析→实证检验→结论”。就具体章节而言,本文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共分4个章。其中,第1章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与研究设计;第2章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3章对本研究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并梳理相关理论;第4章描述了中国风险投资与新三板市场的历史现状及关系问题。第二部分“分析问题”是本文的核心,包括3个章。其中,第5章为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及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与机制探析;第6章从微观视角实证分析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第7章从宏观视角验证了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市场的溢出机制和溢出效应。根据前两部分研究,第三部分重在“解决问题”。第8章总结研究结论,并引申出相应的政策启示和提出研究展望。通过研究获得以下几点结论:(1)机制分析表明(1)风险投资通过治理作用机制、认证作用机制、支持作用机制对被投新三板企业发挥积极作用。风险投资作用机制有效运作需具备一定的条件,具体为创业企业有信任风险投资的企业文化,风险投资人的声誉资本昂贵且失难复得,风险投资和创业企业能建立建设性的互动关系。(2)风险资本投于新三板企业通过资源配置机制、竞争合作机制、协作链接机制发挥溢出效应。其中,竞争合作机制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协作链接机制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当前阶段,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的投入金额较小。因此,风险投资通过协作链接机制发挥溢出效应的效果可能会被削弱。风险投资溢出机制有效运作也需具备一定的条件,具体为政府有适当的引导政策,市场环境存在适度的竞争,中小微企业具备吸收能力,资本市场体系健全完善。(2)微观层面实证结果表明(1)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提升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且这种正向作用并非风险投资自选择效应的结果。(2)风险投资通过改善新三板企业的公司治理状况、股票流动性、外部融资能力实现公司价值增值,即在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增值的过程中存在治理作用、认证作用和支持作用的中介效应。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三个中介效应中,股票流动性(认证作用)表现出完全中介效应,说明信息效率的改善在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增值的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功能。(3)进一步,还发现风险资本投资于不同特征的企业对价值增值的影响存在差异。新三板挂牌企业在收入增长能力、无形资产占比、治理规范性、股票流动性、股权融资方面的异质性对风险投资的增值作用有正向影响。而企业规模、债权融资方面的异质性对风险投资的增值作用有负向影响。(3)宏观层面实证结果表明(1)风险投资通过微观企业主体将影响放大到宏观层面而产生溢出效应。即风险投资→新三板企业价值→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路径是存在的(竞争合作机制存在)。风险投资→新三板企业价值→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路径也是存在的(协作链接机制存在)。(2)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市场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溢出效应显着,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溢出效应不显着。(3)考虑空间因素也获得相同的结论。新三板市场的风险资本对产业结构高度化有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且空间溢出效应超过了直接效应。风险投资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着。(4)以上结论说明风险投资对新三板市场的支持,确实促进了创新型、创业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创新主导产业的演变,有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溢出效应。但对产业整合方面的作用并没有体现出来。这是因为风险投资对新三板市场的投入金额较小。新三板市场流动性不足,价格发现功能受限,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企业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的实现。因此,风险投资较难引导产业进行整合、关联、聚集,即现阶段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的支持较难发挥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溢出效应。鉴于此,应进一步培育和规范风险投资事业及新三板市场,形成规模的同时要具备质量,使风险投资支持新三板企业的同时,不仅更好地发挥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溢出效应,还能将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溢出效应释放出来。使风险投资更好地帮助中小企业成长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基于以上结论获得如下政策启示:(1)积极发展风险投资,促进其对新三板企业的支持,以充分发挥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的价值增值作用和产业结构优化溢出效应。(2)风险投资机构要提升专业运作水平,积极参与被投新三板企业的监督与管理。新三板企业要摒弃只想获得资金支持,不愿接受风险投资人管理的家族企业文化观念。(3)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拓宽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加快推进资本市场改革,优化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4)提高企业吸收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完善市场竞争机制。新三板企业要注重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及长期竞争力的培养。(5)改善新三板市场流动性,提升企业价值及促进资源整合,进一步促进风险投资产业结构合理化溢出效应的发挥。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1)拓展了风险投资领域的研究边界。首先,以往学者大多以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研究。本文以场外市场新三板挂牌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其次,现有研究成果大多关注风险资本的异质性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本文则探讨了新三板挂牌企业异质性对风险投资作用效果的影响。此外,风险投资的影响可能不局限于接受投资的公司,基于风险资本对新三板企业的投资,进一步探讨风险投资的溢出效应问题,并尝试性地分析空间溢出效应。补充和拓展风险投资领域的研究成果。(2)丰富了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作用机制的研究成果。目前尚未有学者从中介效应模型角度探讨风险投资影响企业价值的内在机制和作用路径,本文把治理作用、认证作用、支持作用同时纳入一个分析框架中,从定量角度解释风险投资对企业价值影响的作用机制。同时基于新三板市场的独特情景,分析了风险投资作用机制有效运作的条件。更客观地评价风险投资的作用,丰富了相关研究成果。(3)揭示了风险投资溢出机制的工作原理。溢出机制好似一个“黑箱”,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驱动风险投资溢出效应的力量或规则。现有研究成果对风险投资溢出机制的探讨较少。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组成产业的细胞。从企业角度切入,探讨风险投资产业结构优化溢出效应的溢出机制。并借鉴经典生物数学Lotka-Volterra模型对风险投资的溢出机制进行刻画。这种尝试性的探索丰富了溢出效应的研究成果。

黄书苑[4](2021)在《甘肃省家庭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强调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作为我国重要“生态源头”,甘肃省在国家生态安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本源性屏障功能,但生态建设任务艰巨。甘肃省经济欠发达且生态脆弱,林业发展对于国家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08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旨在重构林业经营微观基础,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并落实到农户,确立了家庭经营主体地位。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破解林业经济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矛盾的方式之一就是提高家庭林业全要素生产率,通过研究甘肃省家庭林业全要素生产率、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为推动甘肃省家庭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加快转变家庭林业发展方式和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在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经济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为理论基础,以家庭为基本单元,以农户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及Tobit回归方法,测算甘肃省家庭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分析其区域差异,进一步探讨影响甘肃省家庭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研究表明:(1)甘肃省家庭林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偏低;(2)甘肃省家庭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处于未稳定状态;(3)甘肃省家庭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较大地区差异;(4)甘肃省家庭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受区位因素、家庭特征、林业政策等因素影响。基于以上研究,提出了提升甘肃省家庭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政策建议:(1)积极促进林业技术进步,保障家庭林业持续发展;(2)提高林业技术效率水平,发挥家庭林业技术效应;(3)深入挖掘规模效率潜力,实现家庭林业规模经济;(4)合理配置林业生产要素,充分发挥林业生产潜力;(5)因地制宜发展林业生产,促进区域林业共同发展。

樊蓉[5](2021)在《甘青民族走廊族群杂居村落空间形态与共生设计研究 ——以贺隆堡塘为例》文中提出甘青民族走廊地处我国西北腹地,自古便是族群杂居和农耕游牧互嵌并存的地区。随着加强族群“交往交流交融”政策的推行与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甘青民族走廊各民族人口跨地区流动日益加剧,族群之间交往互动更加频繁,族群杂居空间形态正发生着巨大变化。本文选择甘青民族走廊族群杂居典型村落贺隆堡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法,对其村落空间形态与共生智慧进行研究,旨在探索创建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及其设计策略,以期铸牢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甘青民族走廊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首先,以甘青民族走廊相关的研究文献为基础,对其异质自然环境、多元民族文化、互嵌经济产业的现实情况进行梳理归纳,指出族群杂居村落空间形态是受到甘青地区自然及人文多种因素共同影响而形成的;其次,从典型族群杂居村落贺隆堡塘历史沿革与自然环境出发,充分剖析区域内族群杂居村落空间分布特征与人居环境,对其空间结构与形态特征两方面进行深度研究,同时解析村落的互动空间,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贺隆堡塘典型公共空间的空间形态,从族群互动的角度归纳其村落空间的共生特性,揭示出村落空间的共生智慧;最后,本文针对贺隆堡塘村落空间现存问题,做出相应的优化设计方案,探讨并提出族群杂居村落空间的共生设计策略。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到以下结论,第一,贺隆堡塘村落空间形态受到自然环境、民族文化与产业方式的共同影响;第二,贺隆堡塘村落空间由上庄贺堡与下庄贺塘构成,上庄空间形态松散且呈现团状,下庄空间形态紧凑且呈现带状;第三,贺隆堡塘村落空间的共生智慧为各居其位、各安其业、各美其美、各担其责四个方面;第四,贺隆堡塘村落空间的共生设计分为优化、增加、提升、完善四部分,提出传承创新、多元求同的设计策略。本文聚焦甘青民族走廊族群杂居村落,开展村落空间形态与共生设计研究,有利于促进甘青民族走廊人居环境的研究深度,为民族地区团结与和谐乡村社区空间营建提供学术参考。

吴少崴[6](2021)在《西共体多边干预机制及其对西非区域一体化的贡献》文中指出自上世纪独立以来,多数非洲国家陷入了频繁的军事政变和内战之中,大大阻碍了非洲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在此背景下,1975年,西非国家组建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简称“西共体”)来加强各国的经济合作,以促进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1990年利比里亚内战的爆发使得西共体国家认识到区域安全与和平机制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性,促使西共体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转型为在政治和安全领域广泛合作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在非洲众多的政府间区域组织中,西共体的组织架构和机制建设最为完善,而其多变干预机制和安全机制的发展则是最为重要的成就。本文梳理了西共体从利比里亚干预行动至今的多变干预机制发展,透过文献分析显示多变干预机制是西共体区域一体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石。首先,条约签订和组织结构改革使得西共体的组织化和机制化程度持续提高;其次,西共体冲突预防和冲突管理机制的逐步完善,也使其危机应变的自主性和影响力相较过往有相当大的突破,近5年内就以调停方式化解先后化解了冈比亚和马里的宪政危机;再次,在冲突管理的合作基础上,西共体国家也进一步将区域多边合作的安全共识扩展到公共卫生、气候变迁等,其他影响区域发展的领域上。本文认为,虽然西共体内部在机制形成的初期仍有些许矛盾,但成员国对区域安全和民主化的共识帮助他们打破了过往英语成员国和法语成员国之间的隔阂,共同化解了多个安全危机。其中,尼日利亚作为区域大国的资源和影响力在西非区域一体化的推动上具有不可忽视的贡献。作为西非地区最重要的区域组织,西共体不仅承担了区域发展的职责,也为其他非洲区域组织开辟了一条具有非洲特色的一体化路径。

伍金加参[7](2021)在《阿里噶尔本体制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重点研究西藏甘丹颇章地方政权时期阿里噶尔本即“堆噶尔本”(?)体制整体架构和所属基层组织的运行机制;探揭阿里基层组织的建立和结构模式;总结“堆噶尔本”行政体制运行时期的阿里地方政治、文化及其边境贸易的状况。还在结尾处,深入分析“堆噶尔本”体制的延续之“阿里廓松基恰”(?)行政设置运行,以及与“堆噶尔本”体制之间的历史关系、组织结构的异同,总结出“堆噶尔本”体制早于“廓松基恰”体制,“廓松基恰”体制是基于“堆噶尔本”体制影响和基础之下的历史产物。本文的主体内容共有五章:第一章,阿里噶尔本体制建立前的阿里史回顾。主要依附阿里自然地理条件,以不同时期阿里行政体制史作为历史背景,详述了从远古时期到吐蕃时期的阿里行政体制至古格时期的阿里行政体制的千余年时间,最终在时光岁月的洗礼下,逐渐形成一套具有阿里本地区历史和地方文化特色的行政体制。第二章,阿里噶尔本体制建立。本章中以“堆噶尔本”是以甘丹颇章地方政权的主体环境为基础、具有一定地方文化特色的行政体制的形成为开篇,深入分析和厘清档案文献和口述中“噶尔本”(?)一词的不同概述,追溯吐蕃后期阿里地方行政体制至“堆噶尔本”体制形成的历史脉络,详细阐释该区域行政体制的整体历史沿革和体制的行政机构、行政职能,以及“堆噶尔本”的印章和历任“堆噶尔本”名录为依据,总结出阿里噶尔本行政体制建立的重要意义及其特殊历史地位。第三章,阿里噶尔本体制的组织结构。根据“堆噶尔本”辖区特殊组织与机构及其运行,以“宗”(?)和“茹”(?)为单位,对阿里噶尔本体制及其运作模式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阿里噶尔本体制与西藏甘丹颇章地方政权之间的上下级互动情况。第四章,阿里噶尔本时期的贸易与文化。以独特的历史背景和人文地理特点入手重点论述阿里噶尔本体制下的阿里。由于阿里地区地广人稀,又处于多国边境,其多元文化体制下产生了众多边境要塞。以边境事件为切入口,深入分析在诸多边境事件的博弈中地方政权如何推进基层行政体制,并对其行政体制之下发展的阿里文化因素和边贸事件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考辨,力图在真实画面,展现当时阿里边贸和文化的全貌。第五章,阿里“廓松基恰”的设立。本章以档案史料和口述资料结合的方式,主要探讨阿里“廓松基恰”的形成历史。以阿里“廓松基恰”建立的原因和历史背景为出发,对比分析历史上的阿里“廓松基恰”与“堆噶尔本”的行政体制特征,从而进一步明确西藏历史上各地方特有的行政组织结构,凸显“堆噶尔本”体制的延续这一历史事实和及阿里噶尔本体制在实施中的不断演变和完善。总之,阿里噶尔本体制并非自古至今,阿里噶尔本体制之前阿里地区经历了不同历史阶段,出现了诸多行政体制。而后期形成的阿里噶尔本地方行政体制也随着整个社会历史的演变经受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发展的冲击。它在延续地方行政执行的同时,不断地吸收和充实其它区域的行政体制的元素,形成一种较为独特,却不乏地方特性的行政体制的建构。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西藏甘丹颇章地方政权时期基层组织的体制研究相对较少,尤其以阿里噶尔本行政体制为主线的基层体制研究更显薄弱,文献资料较为零散且不统一,缺乏对阿里噶尔本体制进行系统的考证与整理。本文主要以历史学研究方法和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参考、分析大量藏、汉、英原始档案和文献资料,对历史遗址进行实地考察,还结合先人的研究成果和对阿里噶尔本后裔进行时事访谈,进一步深入分析、滤清、弥补阿里噶尔本体制史发展的前因后果,给后人展现了较为完整的阿里噶尔本体制发展史,也为研究“堆噶尔本”体制奠定一定的研究基础。

孙艳红[8](2021)在《兰州博德恩医院建筑遗产的源流、演进与保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843年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港口,许多外国人以差会的方式来华传教,并在中国建立了许多教会医院和学校。1914年,中华内地会用威廉·博德恩(William·Borden)的遗产在兰州营建了甘肃第一座先进的现代医院——博德恩医院。医院历经百年,目前只遗留了一座博德恩医院木楼,这是兰州为数不多保存完好的、典型的民国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近代建筑。文章共六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是对博德恩医院的历史溯源,从近代兰州社会背景、建造背景、人物背景三个方面分析了博德恩医院建立的条件和原因;第三章对博德恩医院的建筑源流史料考证,从历史、空间、建筑、思想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揭示了20世纪初兰州作为西北内陆城市,其本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有机融合。第四章从空间的角度比较分析了博德恩医院与国内外同期医院建筑案例、同一建筑师设计案例、本土建筑案例,归纳总结了中西建筑设计理念在不同地域文化、建筑师设计影响下冲突与融合的特征,进而厘清博德恩医院的建筑设计思想。第五章从时间的角度阐述了博德恩医院在兰州城市结构变动影响下的历史变迁与演进,通过比较博德恩医院的三期建造,分析了不同时代变迁下的建筑多重理念的叠加与变化。第六章为博德恩医院的价值界定与保护策略,首先从历史、文化和科学、艺术以及建筑、社会和情感等方面进行价值界定;其次基于博德恩医院的保护现状和原则提出保护策略。最后对整个文章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针对现存建筑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提出保护与利用的建议,并且提出展望与不足。文章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归纳总结和历史叙事的研究方法,从空间和时间跨度选取国内外案例综合比较研究,阐释了博德恩医院建筑群是现代功能主义理论与地域建造方式结合的宜人疗养空间,其为西方南丁格尔式(Pavilion-Style)“连廊——病房”的功能布局和中国传统山地“园林式”的建筑院落空间组合;厘清了木楼在饶哲夫建筑师个人设计风格及兰州传统建筑风格影响下中西结合的建筑形制和建筑设计思想;探讨了建筑师在19世纪建筑结构理性主义和新艺术运动的影响下,简化了西方古典主义建筑,并以中西糅合的营建方式运用砖、木、铁、玻璃等新型材料表达了建筑的结构逻辑和材料真实性,其运用西式钢筋铆钉拉结技术固定砖墙砌体与七架抬梁式硬山结构,形成西方医院古典式和现代功能主义布局的平面形制,古典对称的“山”字形门诊楼布局,西方市政厅式的医院建筑形态以及中国屋顶造型母题、西式古典学院派、结构理性主义建构表达结合的建筑风格;揭示了20世纪初木楼作为教会医院,其体现的西方结构理性、功能主义和地域本土建筑结合的现代建筑设计思想。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医院的演进,博德恩医院木楼的保护工作处于困境,文章认为应从“文物”转化“遗产”保护模式,对其建立3D文物建筑档案,并从再生的角度改造木楼,使建筑保护外延扩大至环境、景观与场域;线下复原其医院建筑群模型参观展览,线上利用数字三维技术建立虚拟旅游展览馆,展示其时间历史景观,实现其开发旅游、教育、学术研究等价值,在城市环境中实现和谐共存。

杨洋[9](2021)在《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文中研究表明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是时代文明进步的体现,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保障残疾人权益平等,让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社会对残疾人的教育关注十分有限,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特殊教育。清末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特殊教育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交融中产生,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适和完善。基于对这一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背景审视、内容考察、影响因素分析与特点归结以及对发展历程的评析与启示思考的探讨与研究,为当代中国特殊教育的本土化发展累积经验、提供借鉴。论文以历史的角度,对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考察,从特殊教育各时期具体的内容入手,以全局和局部相结合的方式,描绘出这一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基本图景。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比较研究法等,探索变迁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中积累了何种经验,并对历史进程进行分析解读,以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清末特殊教育的滥觞与起步。主要探讨了自西学东渐伊始,社会有识之士对特殊教育的舆论宣传及教会特殊教育机构建立所经历的初期探索历程,具体包括特教师资培养、特殊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与教学方法移植、学校的经费来源以及生源和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通过对清末特殊教育的初创历程进行描述,分析这一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受哪些外界因素的影响,揭示其发展背后的推动力。第二章民初特殊教育的规范化发展。国家通过制定教育宗旨、划定特殊教育的行政管理来确立特殊教育在学制体系中的地位,对特殊学校的管理发挥着若隐若现的作用,特殊教育开始逐渐被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中。同时,特殊学校的办学实践有了新的起色,在特教师资培养、课程教学、经费来源等方面趋向正规学校发展,生源和学生就业也较原来有了较大变化。第三章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转型渐变。随着国家在政治上得到统一,教育行政也趋于稳定,政府除了制定特殊教育宗旨和对其进行教育行政管理划分外,开始加强对私立特殊学校的立案监管。同时,义务教育政策的完善,卫生教育、慈善救济政策的强化实施,对这一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辅助推动作用。特殊教育的师资培养、课程设置、语言教学、办学经费等方面“中国化”的色彩愈益浓厚。第四章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挫折复兴期。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给本就薄弱的特殊教育事业重创一击,但在民族生存危机意识强烈的时代背景下,受过教育的残疾人接手开办特殊教育的重任,政府在保存和发展特殊教育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使特殊教育事业得以存续。战后,政府对特殊教育制定了相对完善的规划,但受政局动荡影响并未实施。不过,特殊教育在民间推动与政府引导的合力作用下,特教师资培养专业性逐渐增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日渐规范,经费来源也逐渐有了稳定的保障,特殊教育逐渐向制度化的方向迈进。第五章在对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历程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影响特殊教育发展的内外因素,来揭示其自身与所处环境的互动关系。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外在大环境的更迭所产生的影响,同时特殊教育自身功能的转换,人本价值的逐渐突显,以及适应本土发展的自我调整,也是促成其具有独特发展态势的关键因素。在多重因素的交互影响下,清末民国时期的特殊教育显现出了鲜明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也是这一时期的特殊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发展的重要时代标识,更有助于厘清特殊教育的发展思路。第六章从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中,辩证地评析特殊教育发展的经验和局限性,并以史为鉴,探索当前特殊教育发展的方向,即拓展特殊教育观念视角,社会融合与自主发展并举;加强特殊教育政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优化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师资专业化发展;丰富特殊教育课程教法内涵,把握借鉴与创新合理尺度;扩充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凝聚多元力量均衡发展,这些经验可以为当下特殊教育体系的充实和完善提供借鉴和启示。

谢先雄[10](2021)在《农户参与农地休耕的效应研究 ——以西北生态严重退化休耕试点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二、1993年甘萧改革与建设情况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3年甘萧改革与建设情况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2)罗马波斯战争研究(66BC-628AD)(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史料
    三、研究现状
    四、概念界定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从亚历山大到庞培:罗马波斯战争的原因和背景
    第一节 塞琉古秩序在西亚的解体与帕提亚帝国的西扩
    第二节 从爱琴海到黎凡特:罗马共和国的东扩进程
    第三节 米特里达梯战争与罗马—帕提亚近东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二章 晚期罗马共和国与帕提亚帝国的战争
    第一节 亚美尼亚问题的肇始与罗马—帕提亚的初步交锋
    第二节 初次罗马—帕提亚战争:克拉苏东征始末
    第三节 卡莱战役后续及帕克如斯西征
    第四节 安东尼的帕提亚远征及其影响
    第五节 晚期罗马共和国与帕提亚帝国战争的特点
第三章 早期罗马帝国与帕提亚帝国的战争
    第一节 奥古斯都至克劳迪时期罗马—帕提亚关系回顾
    第二节 尼禄时期的罗马—帕提亚战争与亚美尼亚安息王朝的建立
    第三节 图拉真时期的罗马—帕提亚战争及其历史影响
    第四节 哈德良和安东尼·庇护时期的罗马—帕提亚关系演变
    第五节 马可·奥勒留时期的罗马—帕提亚战争及安东尼瘟疫
    第六节 塞维鲁时期的罗马—帕提亚战争与罗马波斯边界的东移
    第七节 卡拉卡拉东征与尼西比斯会战
第四章 晚期罗马帝国与萨珊帝国的战争
    第一节 阿达希尔一世时期的罗马波斯战争、内外政策与国际局势
    第二节 沙普尔一世与罗马帝国的三次战争考察
    第三节 奥勒良至卡鲁斯时期罗马波斯内政及相互关系的变化
    第四节 亚美尼亚的基督教化与4 世纪罗马波斯关系的转型
    第五节 沙普尔二世与罗马帝国的战争
    第六节 亚美尼亚的瓜分与4 世纪末罗马波斯和平的确立
第五章 早期拜占庭帝国与萨珊帝国的战争
    第一节 罗马—波斯的“5 世纪和平”解析
    第二节 “阿纳斯塔修斯战争”始末
    第三节 查士丁尼与库斯洛一世时期的罗马波斯战争
    第四节 “高加索战争”的爆发与公元 591 年和平协定的签署
    第五节 古代世界的最后大战:公元602-628 年的罗马波斯战争
第六章 地缘政治、国际体系与文明交往:罗马波斯战争的理论解读
    第一节 “罗马波斯战争”中的地理结构、疆土安全与国家战略
    第二节 国际体系:罗马波斯战争中核心、中间、外围行为体的互动
    第三节 从希腊化到伊斯兰:文明交往视角下的罗马波斯战争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风险投资对企业的影响
        2.1.1 风险投资与企业价值
        2.1.2 风险投资与公司治理
        2.1.3 风险投资与信息认证
        2.1.4 风险投资与网络支持
    2.2 风险投资对产业的影响
        2.2.1 风险投资影响战略新兴产业
        2.2.2 风险投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
        2.2.3 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关系
        2.2.4 产业结构升级与融资制度
    2.3 风险投资与溢出
        2.3.1 关于溢出效应的综述
        2.3.2 风险投资的溢出效应
        2.3.3 风险投资的溢出机制
        2.3.4 风险投资对初创企业的溢出效应
    2.4 风险投资与新三板
        2.4.1 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
        2.4.2 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治理水平的影响
        2.4.3 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信息认证作用的影响
        2.4.4 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网络支持作用的影响
    2.5 简要评述
3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3.1 基本概念界定
        3.1.1 风险投资
        3.1.2 新三板
        3.1.3 企业价值
        3.1.4 机制
        3.1.5 溢出效应
    3.2 相关基础理论
        3.2.1 风险投资理论
        3.2.2 中小企业存在理论
        3.2.3 企业创新成长理论
        3.2.4 溢出效应理论
        3.2.5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3.3 本章小结
4 中国风险投资与新三板市场的历史现状及关系问题
    4.1 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进程
        4.1.1 萌芽期(1986-1997):政策鼓励下风险投资起步且发展缓慢
        4.1.2 探索期(1998-2008):外部环境不确定下风险投资曲折前行
        4.1.3 成长期(2009-2014):金融危机之后风险投资复苏与成长
        4.1.4 发展期(2015 至今):第四次创业浪潮给风险投资新的机会
    4.2 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
        4.2.1 募资层面:强监管下募资缩减,早期风投基金募集堪忧
        4.2.2 投资层面:风险投资避险情绪强烈,偏向后期成熟市场
        4.2.3 退出层面:退出案例增加且IPO为主,境外上市减少
    4.3 新三板市场的演变进程
        4.3.1 “两网系统”盛衰更迭,整顿之后被取缔(1992-2000)
        4.3.2 三板市场应时而生,维护资本市场稳定(2001-2005)
        4.3.3 新三板试点开启,市场逐渐扩大(2006-2012)
        4.3.4 股转系统成立,市场活力显现(2013-今)
    4.4 新三板市场的发展现状
        4.4.1 新三板发展趋势放缓,市场强调质量且回归理性
        4.4.2 分层制度改善市场结构,公司治理与监管逐渐提升
        4.4.3 新三板市场交易低迷,多重因素导致流动性不足
        4.4.4 挂牌企业定位“双创一成长”,市场沟通能力有待提升
    4.5 中国风险投资与新三板市场的互动关系
        4.5.1 风险投资与新三板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契合之处
        4.5.2 新三板为风险资本筛选优质项目提供平台与便利
        4.5.3 新三板增加了风险投资实现资本退出的渠道
        4.5.4 风险投资作为机构投资者利于新三板市场成熟发展
    4.6 风险投资在新三板市场存在的问题
        4.6.1 风险投资在新三板市场的投资规模较小
        4.6.2 风险投资以新三板为退出渠道的案例数量较少
    4.7 本章小结
5 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及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与机制探析
    5.1 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的理论分析
        5.1.1 基于监督治理理论视角的分析
        5.1.2 基于信息认证理论视角的分析
        5.1.3 基于增值服务理论视角的分析
    5.2 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
        5.2.1 基于风险投资理论与溢出效应理论视角的分析
        5.2.2 基于中小企业存在理论与溢出效应理论视角的分析
        5.2.3 基于企业创新理论与溢出效应理论视角的分析
        5.2.4 基于企业成长理论与溢出效应理论视角的分析
    5.3 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的作用机制分析
        5.3.1 治理作用机制
        5.3.2 认证作用机制
        5.3.3 支持作用机制
        5.3.4 作用机制有效运作的条件
    5.4 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市场的溢出机制分析
        5.4.1 资源配置机制
        5.4.2 竞争合作机制
        5.4.3 协作链接机制
        5.4.4 溢出机制有效运作的条件
        5.4.5 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的溢出机制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及作用机制的实证分析
    6.1 变量说明及基本统计分析
        6.1.1 变量构造与数据说明
        6.1.2 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6.2 研究假设与计量模型设定
        6.2.1 研究假设回顾
        6.2.2 计量模型设定
    6.3 计量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6.3.1 治理作用中介效应检验
        6.3.2 认证作用中介效应检验
        6.3.3 支持作用中介效应检验
    6.4 内生性分析
        6.4.1 倾向得分匹配法(PSM)
        6.4.2 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PSM-DID)
    6.5 稳健性检验
        6.5.1 稳健性检验Ⅰ:每股净资产(BPS)
        6.5.2 稳健性检验Ⅱ:总市值(Mvalue)
        6.5.3 稳健性检验Ⅲ:每股价值(p_value)
        6.5.4 稳健性检验Ⅳ:东部地区
    6.6 进一步探讨:考虑异质性因素
    6.7 本章小结
7 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市场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7.1 变量与研究假设
        7.1.1 变量构造与数据说明
        7.1.2 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7.1.3 研究假设回顾
    7.2 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溢出机制的验证
        7.2.1 计量模型设定
        7.2.2 实证分析与结果
        7.2.3 稳健性检验
    7.3 基于面板模型:风险投资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7.3.1 计量模型的设定
        7.3.2 实证分析与结果
        7.3.3 稳健性检验
        7.3.4 内生性分析
    7.4 考虑空间因素:风险投资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7.4.1 空间权重矩阵的构造
        7.4.2 空间自相关检验
        7.4.3 空间计量模型设定与效应的测算
        7.4.4 空间计量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7.4.5 稳健性检验
        7.4.6 内生性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启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启示
        8.2.1 积极发展风险投资,促进其对新三板企业的支持
        8.2.2 风险投资方提升自身实力,新三板企业接纳风险投资介入
        8.2.3 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促进风险投资发展
        8.2.4 提高企业吸收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完善市场竞争机制
        8.2.5 改善新三板市场流动性,提升企业价值及促进资源整合
    8.3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甘肃省家庭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2.1 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2.2 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研究
        2.3 提升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2.4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方法
        3.2 数据来源
    4 技术路线图
    5 创新点与不足
        5.1 可能的创新点
        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测算方法
    1 相关概念界定
        1.1 家庭林业
        1.2 家庭林业全要素生产率
    2 理论基础及测算方法
        2.1 理论基础
        2.2 测算方法
    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甘肃省家庭林业发展状况
    1 甘肃省林业发展状况
    2 研究区域划分依据
    3 研究区域家庭林业投入产出状况
        3.1 家庭林业投入状况
        3.2 家庭林业产出状况
        3.3 家庭林业投入产出占比
    4 甘肃省家庭林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4.1 双目标博弈凸显
        4.2 营造林积极性不高
        4.3 经营管护难度大
        4.4 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4.5 林业发展方式粗放
        4.6 林业地区发展不平衡
    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甘肃省家庭林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1 模型介绍
    2 决策单元的选取
    3 指标选择与数据处理
        3.1 投入产出指标选择
        3.2 指标数据处理
    4 结果与分析
        4.1 甘肃省家庭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时间特征分析
        4.2 甘肃省家庭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特征分析
    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甘肃省家庭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分析
    1 指标选择
        1.1 区位因素
        1.2 户主特征
        1.3 家庭特征
        1.4 林地特征
        1.5 林业政策
    2 模型介绍
    3 结果与分析
    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 主要研究结论
        1.1 甘肃省家庭林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偏低
        1.2 甘肃省家庭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处于未稳定状态
        1.3 甘肃省家庭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较大地区差异
        1.4 甘肃省家庭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受区位因素、家庭特征、林业政策等因素影响
    2 政策建议
        2.1 积极促进林业技术进步,保障家庭林业持续发展
        2.2 提高林业技术效率水平,发挥家庭林业技术效应
        2.3 深入挖掘规模效率潜力,实现家庭林业规模经济
        2.4 合理配置林业生产要素,充分发挥林业生产潜力
        2.5 因地制宜发展林业生产,促进区域林业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附件A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监测农户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5)甘青民族走廊族群杂居村落空间形态与共生设计研究 ——以贺隆堡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1.3 现存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
        1.4.1 核心概念释义
        1.4.2 研究相关理论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5.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5.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5.3 国内外研究综合评述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甘青民族走廊人居环境概述
    2.1 自然环境异质并存
        2.1.1 地形地势复杂
        2.1.2 气候特征多变
        2.1.3 自然资源丰富
    2.2 民族文化多元汇聚
        2.2.1 族群迁徙历史演进
        2.2.2 族群互动类型
        2.2.3 地区民族文化的特殊性
    2.3 农牧产业方式多样
        2.3.1 产业差异下的族群分布
        2.3.2 族群产业类型
        2.3.3 族群产业交错互补
    2.4 族群杂居村落众多
        2.4.1 族群杂居村落成因
        2.4.2 族群杂居村落空间分布
    2.5 本章小结
3 贺隆堡塘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3.1 贺隆堡塘村落概况
        3.1.1 村落历史沿革
        3.1.2 村落自然环境
    3.2 村落空间结构
        3.2.1 空间构成
        3.2.2 空间分布
        3.2.3 空间尺度
    3.3 村落空间形态
        3.3.1 整体空间形态
        3.3.2 公共空间形态
        3.3.3 院落空间形态
    3.4 族群互动交往空间
        3.4.1 族群生产交往空间
        3.4.2 族群生活交往空间
        3.4.3 族群节庆交往空间
    3.5 本章小结
4 贺隆堡塘村落空间的共生研究
    4.1 典型公共空间的交流交融
        4.1.1 村族群小学——族群交流交往
        4.1.2 村道路与水渠——族群共建共享
        4.1.3 视域声域空间——族群互联互通
    4.2 村落空间的共生特性
        4.2.1 共性——顺应自然
        4.2.2 个性——多元共存
        4.2.3 特性——求同存异
    4.3 村落空间的共生智慧
        4.3.1 各居其位,族群空间互通
        4.3.2 各安其业,产业空间互补
        4.3.3 各美其美,建筑空间互赏
        4.3.4 各担其责,环境空间互助
    4.4 本章小结
5 贺隆堡塘村落空间的共生设计探讨
    5.1 村落空间的共生问题
        5.1.1 村落空间的无序发展
        5.1.2 族群需求空间的缺失
        5.1.3 心理认同的空间差异
    5.2 村落空间的共生设计目标与原则
        5.2.1 设计目标
        5.2.2 设计原则
    5.3 村落空间的共生设计实践
        5.3.1 优化村落空间形态
        5.3.2 增加新型功能空间
        5.3.3 提升自然资源空间
        5.3.4 完善各族特色空间
    5.4 村落空间的共生设计策略探讨
        5.4.1 传承族群空间的共生营建智慧
        5.4.2 创建新型功能空间
        5.4.3 求共性存差异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I:贺隆堡塘空间需求调查问卷
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西共体多边干预机制及其对西非区域一体化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四节 本文结构
第二章 西共体多边干预机制的发展和制度化历程
    第一节 西共体干预行动发展历程
    第二节 西共同多边干预的机制化
    第三节 多边干预机制在西非区域一体化的角色
第三章 影响西共体多边干预机制的主要因素
    第一节 多边干预机制下的成员国关系
    第二节 尼日利亚在西共体的区域大国影响
    第三节 区域外行为体的影响-以法国、联合国为例
第四章 西共体多边干预机制对西非一体化的影响
    第一节 区域共同价值的建立
    第二节 案例分析:西共体对2016 年冈比亚宪政危机的干预
    第三节 西共体多边机制的外溢效应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阿里噶尔本体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一章 阿里噶尔本体制建立前的阿里史回顾
    第一节 阿里自然地理
    第二节 远古至吐蕃时期的阿里
    第三节 古格时期的阿里
    小结
第二章 阿里噶尔本体制的建立
    第一节 “堆噶尔本”一词考证
    第二节 “堆噶尔本”的设立与演进
    第三节 阿里噶尔本体制的组织架构
    第四节 阿里噶尔本体制的功能
    小结
第三章 阿里噶尔本体制的基层组织结构
    第一节 阿里噶尔本管理辖区
    第二节 宗谿及其构成和运行
    第三节 茹及其构成和运行
    小结
第四章 阿里噶尔本时期的贸易与文化
    第一节 阿里噶尔本体制下的边贸活动
    第二节 阿里噶尔本体制下的传统文化
    小结
第五章 阿里“廓松基恰”的设立
    第一节 “廓松基恰”的称谓及其形成年代
    第二节 “廓松基恰”的机构
    第三节 “廓松基恰”与“堆噶尔本”的异同
    第四节 “廓松基恰”与其他基恰的对比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 历任“堆噶尔本”名录
附录2 堆噶尔本的访谈节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8)兰州博德恩医院建筑遗产的源流、演进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兰州近代建筑研究
        1.3.2 近代甘肃的中华内地会研究
        1.3.3 近代教会医院建筑研究
        1.3.4 博德恩医院建筑与同期内地会建筑研究
        1.3.5 历史建筑遗产保护的研究
        1.3.6 文献综述总结
    1.4 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博德恩医院的历史溯源
    2.1 近代兰州社会背景
        2.1.1 近代兰州的地理位置
        2.1.2 近代兰州社会历史背景
        2.1.3 近代兰州教会活动背景
        2.1.4 近代兰州医疗事业发展背景
        2.1.5 小结
    2.2 博德恩医院建筑的建造背景
        2.2.1 20 世纪初西方新建筑的探索
        2.2.2 中华内地会在甘肃的传教活动
        2.2.3 民国时期城市结构变动下的营建活动
        2.2.4 小结
    2.3 与博德恩医院建筑相关的人物背景
        2.3.1 博德 恩医院的纪念者——威廉·博德 恩(William Borden)
        2.3.2 博德恩医院的设计者——饶哲夫(George Rogers A.)
        2.3.3 博德恩医院的修建者——金品三(George Edwin King)
        2.3.4 墨菲时代的影响者——墨菲 (Henry Killam Murphy)
        2.3.5 小结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兰州博德恩医院建筑本体研究
    3.1 博德恩医院的营建回溯
        3.1.1 历史沿革
        3.1.2 建造背景
    3.2 博德恩医院建筑群体的空间营造
        3.2.1 建筑选址
        3.2.2 顺势而建
        3.2.3 空间格局
    3.3 博德恩医院木楼的建筑形制
        3.3.1 平面功能
        3.3.2 建筑结构
        3.3.3 建筑风格
        3.3.4 建筑细部
    3.4 博德恩医院的建筑思想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空间跨度中的国内外近代建筑设计思想冲突与融合研究
    4.1 国外同期医院建筑设计理念的比较研究
        4.1.1 国外早期医院建筑形式发展研究
        4.1.2 国外同期医院建筑设计理念的比较研究
    4.2 同类型教会医院建筑设计理念的比较研究——保宁仁济医院
        4.2.1 历史沿革
        4.2.2 选址布局
        4.2.3 建筑形制
        4.2.4 同博德恩医院木楼比较
        4.2.5 小结
    4.3 同类型教会医院建筑设计理念的比较研究——河南开封福音医院
        4.3.1 历史沿革
        4.3.2 选址布局
        4.3.3 建筑形制
        4.3.4 同博德恩医院木楼比较
        4.3.5 小结
    4.4 饶哲夫建筑师同期建筑设计理念比较研究——阆中圣约翰教堂
        4.4.1 历史沿革
        4.4.2 选址布局
        4.4.3 建筑形制
        4.4.4 同博德恩医院木楼比较
        4.4.5 小结
    4.5 同时期兰州地域本土的建筑比较研究——八路军驻兰办事处
        4.5.1 历史沿革
        4.5.2 选址布局
        4.5.3 建筑形制
        4.5.4 同博德恩医院木楼比较
        4.5.5 小结
    4.6 不同期兰州地域本土的建筑比较研究——西北大厦
        4.6.1 历史沿革
        4.6.2 选址布局
        4.6.3 建筑形制
        4.6.4 同博德恩医院木楼比较
        4.6.5 小结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时间跨度中博德恩医院的多重理念之矛盾与渗透研究
    5.1 博德恩医院的变迁与演进
        5.1.1 建筑角色变迁
        5.1.2 建筑历史变迁
        5.1.3 建筑节点变迁
    5.2 博德恩医院的地域影响
        5.2.1 甘肃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医院
        5.2.2 影响近代兰州医院建筑的现代建筑思想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博德恩医院建筑遗产的价值界定与保护策略
    6.1 博德恩医院建筑遗产的价值界定
        6.1.1 历史与文化价值
        6.1.2 科学与艺术价值
        6.1.3 建筑与社会价值
        6.1.4 情感与教育价值
    6.2 博德恩医院建筑遗产的保护策略
        6.2.1 保护现状
        6.2.2 保护原则
        6.2.3 保护策略
    6.3 本章小结
结论
    1.博德恩医院的建筑特色
    2.研究不足与未来改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B 档案文件及建筑图纸
    附录 B.1 档案文件
        附录 B.1.1 博德恩医院档案文件
        附录 B.1.2 博德恩医院全景、壁画及牌匾
        附录 B.1.3 阆中福音堂建造过程
        附录 B.1.4 保宁仁济医院地契文约
    附录 B.2 建筑图纸
        附录 B.2.1 兰州博德恩医院测绘图纸
        附录 B.2.2 保宁仁济医院测绘图纸
        附录 B.2.3 河南开封福音医院测绘图纸
        附录 B.2.4 阆中福音堂测绘图纸
        附录 B.2.5 西北大厦总平面测绘图纸

(9)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问题
    三、文献综述
    四、相关概念界定
    五、研究的价值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七、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清末特殊教育的滥觞与起步(1874—1911)
    一、清末特殊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动荡政局为开办特殊教育提供宽松土壤
        (二)西学东渐的文化传播为特殊教育的产生创造条件
        (三)新教育发展为特殊教育移植创设宽容氛围
    二、清末特殊教育的嚆矢
        (一)清末特殊教育的舆论宣传
        (二)教会特殊教育机构的兴起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启蒙
        (一)盲教育师资培养的肇始
        (二)聋哑教育师资培养的肇始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的初步探索
        (一)确立“识字明道”的培养目标
        (二)尊西仿新的课程体系初具
        (三)教学方法的移植与改进
    五、特殊教育经费对西国的依附
        (一)教会慈善人士的联合募捐
        (二)国内教会组织的支持资助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二)教会办学的零星尝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国初期特殊教育的规范化发展(1912-1926)
    一、民初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军权至上的政局导致特殊教育发展边缘化
        (二)城市社会变动改变残疾人的救助观念
        (三)教育热潮迭起为特殊教育发展创设民主氛围
    二、民初特殊教育政策的形成与确立
        (一)民初特殊教育宗旨的流变
        (二)特殊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初定
        (三)特殊学校确立地位与规范管理
    三、特殊教育师资来源的自给自足
        (一)特殊学校毕业生扩充师资队伍
        (二)特殊学校附设短期师资训练班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变革与课程教学完善
        (一)确立“塑造独立国民”的培养目标
        (二)课程内容的丰富充实
        (三)语言教学方法的改进与调试
        (四)上海盲童学校的个案考察
    五、广源众筹的多渠道经费来源
        (一)特殊学校的外源性筹资
        (二)特殊学校的内源性筹资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二)教会办学增加,国人积极仿办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的“中国化”渐变(1927-1936)
    一、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教育行政渐趋稳定与教育秩序规范
        (二)国内预防残疾意识逐渐增强
        (三)儿童学研究的发展促使国人关注残疾儿童
    二、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政策的调整与发展
        (一)特殊教育宗旨的核心确立
        (二)特殊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调整
        (三)私立特殊学校的管理权过渡
        (四)特殊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变通政策
        (五)卫生教育与慈善救济的强化实施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初步形成
        (一)确立职业性与师范性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二)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课程设置
        (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经验积累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革新与课程教学的本土探索
        (一)确立“盲哑教育职业化”培养目标
        (二)课程内容的宗教性弱化
        (三)国人对语言教学的尝试与突破
    五、西方母国经费来源缩减
        (一)国内捐款与政府补助增加
        (二)制定学费标准,补充学校经费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二)教会与国人办学数量的此消彼长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挫折复兴(1937-1949)
    一、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致使特殊教育重心南移
        (二)特殊教育专业组织的兴起助力
        (三)战后中国经济崩溃导致特殊教育生存举步维艰
    二、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政策的规划与完善
        (一)战时特殊教育政策的应时调整
        (二)战后特殊教育政策的完善性规划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专业性增强
        (一)专业性与师范性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二)注重系统理论学习的课程设置
        (三)延聘专业教师开展培训
        (四)战后拟定专业师资培养方案
    四、特殊教育办学目标与课程教学体系的日趋完善
        (一)确立“培养社会有用公民”的培养目标
        (二)课程内容的规范设置
        (三)特色教学法的形成
    五、经费来源渐趋稳定
        (一)社团组织的经费补助
        (二)政府经费投入渐增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二)学校数量扩充,残疾人渐成办学主体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特点
    一、特殊教育发展的外生性影响因素
        (一)政权更替与国家权力触角的延伸
        (二)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新生与生产力的客观需求
        (三)中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强势推进
    二、特殊教育发展的内生性影响因素
        (一)特殊教育自身的功能转换
        (二)特殊教育的人本价值逐渐突显
        (三)适应本土发展的自我调整
    三、特殊教育发展的特点归结
        (一)教育观念由“养”到“教”不断明晰
        (二)教育监管由“放”到“收”的集权化
        (三)特教师资培养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四)课程教学体系杂糅走向融合的本土化适应
        (五)经费来源由单一走向多元的开放化集资模式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评析与启示
    一、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经验
        (一)特殊教育本质功能的表达与强化
        (二)政府主权意识觉醒加强特殊教育整顿规范
        (三)特教师资培养体系的形成与教学经验积累
        (四)西式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植入与改造
        (五)多方支援加强特殊教育根基巩固
    二、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困境
        (一)角色定位摇摆不定,教育观念难转变
        (二)政策法规零散不健全影响特殊教育规范管理
        (三)师资培养体系欠缺阻碍教学工作进展
        (四)课程教学过度依赖制约特殊教育独立发展
        (五)经费支出基础薄弱导致特殊教育发展缓慢
    三、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当代启示
        (一)拓展融合教育观念视角,社会融合与自主发展并举
        (二)加强特殊教育政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三)优化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师资专业化发展
        (四)丰富特殊教育课程教法内涵,把握借鉴与创新合理尺度
        (五)扩充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凝聚多元力量均衡发展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1993年甘萧改革与建设情况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甘南卓尼县藏族初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 金禹.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罗马波斯战争研究(66BC-628AD)[D]. 龙沛. 西北大学, 2021(10)
  • [3]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D]. 曹文婷. 四川大学, 2021(12)
  • [4]甘肃省家庭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 黄书苑. 甘肃农业大学, 2021(10)
  • [5]甘青民族走廊族群杂居村落空间形态与共生设计研究 ——以贺隆堡塘为例[D]. 樊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6]西共体多边干预机制及其对西非区域一体化的贡献[D]. 吴少崴. 北京大学, 2021(09)
  • [7]阿里噶尔本体制研究[D]. 伍金加参. 西藏大学, 2021(12)
  • [8]兰州博德恩医院建筑遗产的源流、演进与保护研究[D]. 孙艳红.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9]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D]. 杨洋.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10]农户参与农地休耕的效应研究 ——以西北生态严重退化休耕试点区为例[D]. 谢先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标签:;  ;  ;  

1993年干孝改革建设小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