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架划分与海洋地质学的一些进展

大陆架划分与海洋地质学的一些进展

一、大陆架划分与海洋地质学的若干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秦蕴珊[1](1979)在《大陆架划分与海洋地质学的若干进展》文中认为 海洋地质学做为一门学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军事、航海、渔捞以及石油等海底资源的开发等生产实践的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在六十年代以后,海洋地质学获得了飞速的进展,它是海洋科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 海洋地质学是研究海岸和海底的地质、地

许中杰,程日辉[2](2021)在《《海洋地质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探讨》文中认为《海洋地质学》是一门知识丰富、综合性强的基础性课程,也是对学生后续学习深造、就业极其重要的课程。因此,课程内容和方法要立足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新时代的教学不是仅给学生填满篮子,而是要为学生点亮一盏灯、打开一扇窗。在教学内容上应该将学科发展动态和前沿问题带进课堂,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回课堂,为学生尽早打开通往科研的大门。同时让"课程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教学,实现立德树人的要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教学方法上要多种教学方式综合运用,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团队协作的能力。努力将学生培养成祖国需要的复合型和应用型海洋地质人才。

郭婧[3](2018)在《基于图像分析与处理的海底地貌单元边界提取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当今社会对海洋的研究开发已成为热点,其中海底地貌的构成为研究大陆板块的运动以及海底自然灾害的发生提供了依据,并对海上平台和海底管线的安装铺设有着指导性的意义。如何准确而全面的认识海底地貌是一项重大的基础性课题。本文依据多波束测深数据绘制深度图和曲率图,分析海底地貌图像特征,并基于图像处理算法,研究和改进了海底地貌边界提取方法。主要包括图像预处理、图像分割、边界提取三部分,使其能够得到更加准确的海底地貌边界。首先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灰度化、图像滤波、图像增强三步,其中在图像增强算法中对比研究了同态滤波算法、直方图均衡化算法、基于Logistic阻滞增长模型的图像增强算法。重点研究了固定阈值分割和自适应阈值分割两类图像分割算法。对深度图采用了基于像素差值的全局阈值分割算法,对曲率图则基于像素统计计算全局阈值。分别基于图像投影和直方图局部极小值确定多个阈值,对图像进行分割处理。比较分析了Niblack算法、Sauvola算法、引入积分图像的T.Romen Singh三种自适应阈值算法,之后对T.Romen Singh算法中的局部偏差计算方法进行改进,采用像素与邻域内灰度均值差的二次方根替代,在提高分割效果的同时节省了运行时间。本文最后研究了边界提取算法,包括边界细化、非极大值抑制、单个断点补充、基于8-邻域边界跟踪的边界长度计算、短边界滤除几个部分。该算法精确定位了边界线的位置,实现了边界线的细化和提取,进一步提高了边界提取的准确度,并且能够保留主要边界,滤除较短边界和测量产生的航线噪声。本文经多次实验讨论了自适应分割算法中邻域窗口大小w,修正系数k的合适取值。同时通过对不同分割参数θ取值下的实验结果分析,明确了在全局单阈值图像分割算法中,为得到更加完整的典型地貌单元边界,随着所选择图像区域的缩小,分割参数θ可以适当减小。此外,实验结果表明,在图像分割部分,以曲率图作为处理对象,基于像素统计的全局阈值分割算法和改进的自适应阈值分割算法能够较为准确的提取地貌单元边界,同时大大抑制了航线噪声。边界提取过程运行时间小于3小时。

徐曼[4](2021)在《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北极问题在21世纪伊始就已成为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以及国际能源价格持续走高使该地区凸显出的经济价值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对北极地区巨大经济潜力和地缘政治地位的再认识使环北极国家和域外国家开始围绕北极发展勾织蓝图。在经济发展仍然处于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北极地区的发展是环北极国家整体实力的综合表现,国家能否采用合理开发政策来适应经济变化趋势、充分发挥本国的要素禀赋优势是北极开发的关键问题。俄罗斯作为北极地区面积最大、拥有最长海岸线的国家,在北极开发问题上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出台了积极的开发政策,在某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效果。实际上,俄罗斯北极开发在21世纪初的酝酿阶段到至今的强化运行阶段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本文试图对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北极开发进行宏观性研究以窥探其开发路线与逻辑,并将重点放在21世纪以来的开发政策,主要研究对象为具有代表性的航道通行、油气资源开发以及“支撑区”建设领域。本文以要素禀赋、“增长极”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对俄罗斯北极地区十多年的开发演变进行归纳与剖析。本文发现,俄罗斯北极开发是在北极战略背景下进行的,它的核心实质上是安全与发展两大主题,两者之间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其中,北极地区核战略威慑的军事安全、北极大陆架划分的领土安全、北方航道通行控制的航道安全、自然资源开采的能源安全、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社会安全以及对气候环境进行保护的生态安全,都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在这种战略逻辑下,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路径主要表现在开发动因和现实目标指导下的经济、社会、生态以及安全的政策实施。在这一路径下,俄罗斯北极开发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由笼统向重点领域展开、开发范围由宽泛向某些具体项目展开,开发方式由粗放向可持续发展展开,开发措施由单边管控向寻求国际合作展开。目前,北极开发的某些领域向良好的态势发展。21世纪以来,俄罗斯联邦在采取投资和税收等优惠经济政策,数字化医疗、住房安置和教育等社会保障政策,加强生态监控、消除积累污染物和保护居民传统生活方式等环境保护政策以及强化军事力量部署和应对开发中的紧急事故等地区安全政策的背景下,对北方航道通行、油气资源开采以及“支撑区”建设三个方面采取了既具共性也具特性的领域开发。共性主要体现在,首先,三个领域的开发与本国经济水平、世界格局和整个全球经济发展相关,经济的繁荣程度决定着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效果;其次,由于北方航道运输的主要货物集中在能源资源领域,能源资源开采程度以及“支撑区”项目建设的进展直接影响了航道通行的效率,三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特性则主要表现在,航道通行、油气开采和支撑区建设的模式、方向和评估的方法完全不同。首先,在开发模式和方向上,根据资源禀赋的特点,俄罗斯对航道进行了管理框架的构建、通航法律制度的规范以及发展一切与运行相关的运输工具、基础设施以及信息支持。利用资源禀赋的特点对北极地区陆上和大陆架的油气资源进行分析,总结了油气综合体战略管理模式和国际勘探开发模式,并探究油气未来发展的方向。运用增长极理论方法继续对推进北方海航道建设和能源资源开发两个战略目标而规划出的重点建设区域,虽然区域轮廓模糊,但也是旨在实现俄罗斯北极战略利益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前瞻区域;其次,在评价方法上,北方航道采用了总货物运输量、过境货物运输量及货物、重要港口货运量以及破冰船运行时给俄罗斯带来的经济收入分析了航道的利用率。油气资源开发从北极地区资源开采所占份额、开采量、对主要合作伙伴国的运输量以及促进本国技术和设备进口替代化的角度分析开采效率。因“支撑区”概念落实较晚,仅取得了一些效果,而它是以总体规划的实施阶段和项目开发进程以及是否建立以矿产资源为核心的产业集聚为评判标准。通过对航道、油气和支撑区建设三个层面的开发过程和成效分析,俄罗斯北极的主要开发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与取得的成果相比,实际上面临的阻碍因素更多,这些因素主要由整体上存在的短时间难以解决或调和的矛盾以及各领域在开发中面临的问题所组成。从整体来看,国际经济制裁的延长、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投资环境的持续恶劣、劳动力资源的不断减少、爆发地区冲突的预期以及生态环境的脆弱,这些都加大了俄罗斯北极开发难度,影响了北极开发进程。从重要领域来看,在航道通行方面,国际航运业危机、油气价格下跌、与传统航线的竞争以及气候条件的恶劣等降低了北极航道通行的红利;在油气资源开采方面,油气项目开采风险高以及俄联邦为保障能源安全而限制国内外企业参与油气使原本规划好的项目举步维艰;在“支撑区”建设方面,俄联邦对各支撑区投入的融资结构差距大、项目建设的资金筹措难度大和地区间发展水平差距太大使“支撑区”难以均衡发展。俄罗斯北极地区开发对本国经济的重要作用为其他国家发展进行北极活动提供了依据,为了最大限度地营造有利于北极开发的国际环境和氛围,俄罗斯以和平、开放的姿态加强同北极域内外国家的合作,可以说,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效果和克服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取决于国际合作的发展。但受西方制裁影响,俄罗斯与美欧开发合作的项目或推迟或停滞。在此情况下,中俄北极合作存在着利益诉求的一致性和互补性、实现全方位战略对接的可行性以及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的必要性,虽然两国合作存在一定的制约,但从长远来看,中俄北极合作不仅有利于成为两国关系中合作的新亮点,更有助于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时,树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以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念、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大国典范。

史忠辉[5](2009)在《国际法视野下中日东海油气资源的共同开发》文中提出中国与日本隔东海相望。1967年,东海海域发现储藏有大量的油气资源,尤以钓鱼岛周围海域储藏的油气资源特别丰富。国际社会甚至将东海称之为第二个中东。然而正是东海海域丰富的资源引起了中日两国的争端。2004年,日本国内突然大规模报道,称中国的“春晓”油田侵犯了日本在东海的权益。中日两国关系在短时间内迅速降至冰点。在通过11轮谈判以及两国政府领导人互相访问之后,2008年6月18日,中日两国最终就东海的共同开发达成了原则性的共识。这对于解决东海问题有着重大的意义。第一章,介绍了东海的基本情况,以及中日东海纠纷产生和发展的经过。第二章,介绍了东海开发遇到的最大国际法律障碍,即东海大陆架的划分。中日两国在划界原则、钓鱼岛主权归属及若干岩礁在划界中的法律地位,以及冲绳海槽在划界中的作用上难以达成一致。先划界后开发固然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基于目前划界所面临的困难,为了两国的共同利益,“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成为两国最好的选择。笔者对“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谈了自己的理解。并在分析中日共识的基础上,提出了与共同开发有关的钓鱼岛问题以及共同开发区域确定的建议。第三章,介绍了共同开发的基本制度,归纳了共同开发的定义、特征,研究了共同开发的国际法律依据,明确了本文讨论的是争议海域的油气资源的共同开发。第四章,介绍了国际实践中共同开发的案例,归纳出共同开发的管理模式。共同开发离不开外国石油公司的参与,本文详细研究了外国石油公司参与共同开发的石油合同的种类及性质。在研究了日韩共同开发东海大陆架及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共同开发案的基础上,对中日东海油气资源的共同开发提出了建议。第五章,强调了台湾在东海共同开发中所起的作用。本文研究了台湾“官方”和学者对东海共同开发问题的观点,对台湾在东海共同开发问题上作了国际法上的定位。回顾了大陆和台湾在海洋油气资源共同开发方面的进展,在目前两岸关系回暖的情况之下,鼓励台湾以适当的身份参与到东海油气资源的共同开发中来。

张怀静[6](2015)在《汞及部分重金属在长江口邻近海域中的迁移转化及其环境效应》文中认为重金属是大气和水体中一类重要的污染物,它能通过食物链在动物和植物体内积累,最后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汞是自然状态下唯一一种呈液态的重金属元素,具有极强的生理毒性,它可以通过大气的输送和河流的搬运进入湖泊、水库、河口直至海洋,其有机化合物甲基汞易于穿透生物膜富集在食物链中,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危害。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是世界上最有代表性的河海交汇区域,属于高浑浊河口并具有沿岸泥质区。其缺氧区和丰富有机质的存在为重金属的迁移转化,尤其是汞的甲基化作用提供了较为适宜的环境。重金属在长江口最大浑浊带内的通量研究和汞在长江口邻近海域的迁移转化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包括汞在内的重金属在河口的输运和迁移转化规律,而且对海域环境保护,乃至国民食品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第九课题(2002CB412409)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076022)为依托,分别在2003年6月“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环境综合调查”和2012年6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东海科学考察实验研究”春季航次中采集了悬浮物、海水和沉积物样品并获取了海水温度、盐度和叶绿素荧光以及海流等现场实测数据资料。完成了长江口最大浑浊带地区悬浮物浓度和重金属含量的分析测试,结合海水温度和盐度以及海流数据,分析了潮周期内悬浮物重金属含量的分布特征,估算了潮周期内各重金属的通量,探讨了重金属的运移规律。在此基础上,对闽浙沿岸海域汞的迁移转化及其环境效应进行了重点研究,完成了海水中的溶解态总汞浓度、悬浮物中的颗粒物浓度和总汞含量、沉积物中的粒度组成、210Pb测年、总汞、甲基汞、常量元素和有机碳含量以及孔隙水中的硫酸根离子浓度等相关项目的分析测试,在大量现场实测资料和系统的室内分析基础上,以悬浮颗粒物—水界面汞的分配为切入点,研究了河口-近岸环境中汞在悬浮颗粒态与溶解态之间的迁移转化规律,探讨了闽浙沿岸海域沉积物(表层沉积物和岩芯沉积物)中汞和甲基汞的含量分布和甲基化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结合21oPb测年,定量给出了泥质区沉积物中汞和甲基汞的年平均沉积通量,建立了汞的沉积记录,探讨了百年尺度汞的含量对人类活动的响应。论文主要成果包括:(1)在长江口最大浑浊带地区,潮周期内悬浮物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值的大小顺序为:Zn>Ni>Pb>Co>>Cd,其含量分布特征为:落潮平均含量高于涨潮平均含量。悬浮物所携带的Zn、Pb、Co和Ni主要向东北偏东方向输运,主要为陆源,并且大部分沉降在离岸较近的区域,Cd受海源物质影响而向西北方向输运。影响悬浮物重金属元素含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重金属来源、水体盐度和悬浮物浓度。重金属含量与水体盐度呈正相关性,与悬浮物浓度呈负相关性。(2)闽浙沿岸泥质区海域悬浮物中总汞含量在1.20×105 ng/kg~16.5×106 ng/kg之间,溶解态总汞浓度在0.26 ng/L~2.69 ng/L之间。汞在悬浮颗粒态和溶解态之间迁移转化主要受控于悬浮颗粒物的吸附—解吸作用,同时还受到溶解态有机质的螯合、Cl-与Hg2+的络合作用、底层水氧化还原条件以及表层沉积物对其上覆水体释放汞过程的影响。溶解态有机质的螯合和高盐水的侵入可以促进汞由悬浮颗粒态向溶解态的转化过程。表层沉积物对其上覆水体释放汞的过程和底层水的氧化还原条件影响着汞在近底层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之间的迁移转化。(3)闽浙沿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汞和甲基汞含量分布大致表现为近岸含量高(杭州湾以南浙江沿岸),远岸含量低的特点。汞的甲基化作用主要发生在近表层较小的深度范围内(泥质区北部、中部和南部,其深度范围分别为0~15 cm、 0~8 cm和0-13 cm)。汞的原位甲基化是甲基汞的主要来源。在成岩过程中,埋深或其它环境条件的变化可以导致甲基汞的转移或再分配。影响沉积物中汞和甲基汞含量及甲基化作用强弱的因素主要包括人为污染、海流体系、粒度组成、有机质含量和硫酸盐还原菌活性等。人为污染是汞含量分布的主控因素;海流体系控制着汞含量近岸高、远岸低的分布格局;粒度组成影响着甲基汞的富集程度;有机质对表层沉积物中汞的甲基化作用影响不明显,在岩芯沉积物中,既可以促进汞的甲基化,也可以抑制汞的甲基化,主要取决于有机质的类型;硫酸盐还原菌的活化能力是汞甲基化作用的主控因素之一。(4)结合137Cs和210Pb测年结果,闽浙沿岸海域泥质区南部沉积物的平均沉积速率为0.11 cm/a,汞和甲基汞的年平均沉积通量范围分别为:6.63~60.96 ng/(cm2·-a)和15.86~272.45 pg/(cm2·a)。来自长江的汞在输运到闽浙沿岸海域时,大部分随悬浮颗粒物沉降在近岸狭长海域范围内。百年以来,闽浙沿岸海域沉积物中汞的含量分布和受污染程度与人类活动之间存在很好的正相关关系,即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汞的含量逐渐增加,受污染程度日益严重。

赵冰[7](2006)在《论南海诸岛的主权争端》文中指出南中国海问题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同东南亚一些国家发生的关于岛屿主权与海洋划界的争端,它是一个涉及我国及其相关国家的基本国家利益并有可能影响地区稳定的重大问题。本文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针对南海诸岛主权争端对国际法上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的确认、适用和发展以及在我国的对外交往实践中处理与南海周边国家有关领土和海域划界争端的方法及特点,力求从中找出若干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加以剖析。中国解决国际争端主要应用政治方法,南海诸岛主权争端也不例外。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谈判和协商的方法。中国采用过仲裁方法,但仅限于经济贸易争议。基本上,没有采用仲裁裁决和国际法院判决的方法去解决重大的国际争端。笔者认为,随着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中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政治和法律的方法去解决南海诸岛主权争端及类似的国际争端,并力争在搁置主权争议的基础上共同开发南海资源,进而构建南中国海国际合作开发机制。 全文分为导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其主要内容如下: 导论阐述了研究南中国海问题的意义,介绍了南中国海问题的研究现状,着重论述了治理南中国海问题的理论分析工具—历史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 正文第一部分介绍了南海诸岛争端的由来,认为南中国海问题呈现出多国占领、开发无序、各国在南中国海的军事较量以及大国插手南中国海问题等复杂的现实状况。对我国政府的态度及历史性水域的问题进行了重点论述。 第二部分重点分析了南海诸岛领土主权争端与附近海域的划界争端,认为岛屿、专属经济区及大陆架与南海诸岛领土争端之间关系密切,突出论述了不仅是中国提出和实施了和平发展战略,南海周边各国均有解决南中国海问题的政治意愿,中越关于北部湾海域划界的成功实践便是一例,这为构建南中国海国际合作开发机制创造了条件。 第三部分分析论证了南海诸岛主权争端的解决方案。该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分析了解决南海诸岛主权之争的司法方法与政治方法的可能性,排除了短时间内解决争端和激化争端的可能性,

张叮叮[8](2014)在《中国与周边国家海洋权益争端研究》文中认为中国与周边国家海洋权益争端主要涉及到南海海域、东海海域和黄海海域,关系到中国与日本、韩国、朝鲜以及东南亚国家之间的海洋权益争夺。在南海海域,东南亚各国非法侵占中国的岛屿、私自开发权益资源,其中以菲律宾和越南作为突出,加上美国等域外大国的介入,使得整个南海权益争端陷入一种’白热化的状态。在东海海域,日本一直不承认钓鱼岛属于中国的事实,极力与中国争夺钓鱼岛;另外中国与日本在东海海域也存在大陆架划界争端,日本无视法律,坚持以本国的意愿来划分大陆架;在东海北部,中国与韩国就苏岩礁归属问题也存在争议。在黄海海域,中国与韩国、朝鲜虽然不存在岛屿主权争端,但是存在其他海洋划界争端。事实上,中国与周边国家海洋权益争端包括岛屿、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等。近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海洋权益争端趋热是有深刻原因的。经济原因是引发海洋权益争端的最直接原因。海洋在人类的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开发海洋在经济上的必要性、技术上的可行性都不断增强。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周边国家开始纷纷对中国的海洋权益提出要求。法律因素也是引发海洋权益争端的重要因素。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国际海洋法制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赋予了各沿海国家更加广泛的海洋权利,各沿海国趁机宣布本国的海洋管辖范围,以获得更多的海洋权益。昔日不受关注的海洋小岛,其经济价值和战略价值大大提高,周边国家开始对中国的海洋权益提出主权要求。同时,中国与周边国家海洋权益争端与亚太格局的变化也是密不可分。进入新世纪以来,亚太地区进入战略调整时期:美国实行亚太再平衡政策,积极介入中国海洋争端;中国的和平崛起,虽然给周边国家带来很大机遇,但是无形之中给周边国家带来很大压力;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以“小国牵制大国”,给海洋争端的解决带来困难;日本深化追随美国,强化对华遏制;俄罗斯加紧向东南亚地区靠拢;印度实行积极的对亚太地区的东进政策。亚太格局的变化是分析如今中国与周边国家海洋权益争端时必不可少的因素。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海洋争端已经对中国的和平发展进程造成严重的影响。合理解决海洋争端问题对中国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中国在处理海洋争端问题时要采取理智态度并坚持既定原则。中国不仅要处理好与周边邻国的关系,还要处理好与周边大国的关系。当然提高海洋实力是中国处理好与周边国家海洋争端问题的关键。只有坚持相关的原则、实施相关的对策,中国才能拥有稳定的国内、国外环境,海洋争端问题才有望解决。

潘诚[9](2014)在《海洋维权执法的科技支撑体系研究》文中指出当前世界,海洋发展已经成为海洋国家战略布局中的关注焦点,依赖综合实力尤其是科技实力争夺海洋利益,拓展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竞争进入白热化,“蓝色圈地”在全球范围内上演。我国的海洋权益面临着严峻而紧迫的形势,资源争夺、海域划界、岛礁主权、战略通道安全等等,争端纠纷不断升级,侵权行为屡屡发生,对我国海洋维权形成严峻考验。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在国家发展战略高度阐述建设海洋强国,提出要坚决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海洋维权执法是维护海洋权益的基本措施和必要手段,而实施强有力的海洋维权执法,离不开科技尤其是海洋科技的有力支撑和保障。当前严峻维权形势下,研究构建我国海洋维权的科技支撑体系,并推动实施海洋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采用规范分析研究法、实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调研分析法、资料收集法等研究方法,将海洋科技发展与海洋维权执法建立紧密关联,从海洋维权执法的崭新视角,阐述了海洋科技发展应关注的重要方向和领域。本文从海洋权益与海洋科技有关理论入手,对海洋权益的涵义与发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海洋权益、我国的海洋权益等进行阐述,对海洋维权执法的涵义、特点、主要任务及海洋技术要素等进行分析,并阐明了海洋维权的科技支撑体系的涵义和内容。本文提出海洋维权执法的科技支撑体系是包含海洋科技管理与政策、海洋科技资源与投入、海洋科技人才与思想、维权执法装备与技术、支撑体系评估与评价等多个系统的技术管理系统。在海洋维权执法的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方面,本文分析了美国、日本、英国、韩国等世界海洋强国在体系建设方面的特点和经验,为我国构建海洋维权的科技支撑体系提供了借鉴。基于我国海洋维权的科技支撑现状,本文采用SWOT模型方法,从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基础,本文总结分析提出我国海洋维权执法的科技支撑体系构建设想,总体目标是围绕国家海洋安全和维权执法的重大需求,通过实施海洋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进一步发挥科技对维权执法的支撑作用,明显改善海洋维权力量在应对维权形势变化、提升防御能力、处理突发问题、有效执法处置等情况的科技能力。构建中国特色的海洋维权执法的科技支撑体系,通过完善理论与政策、强化资源投入、注重人才培养,提升科技软支撑能力;通过提高海洋执法力量的技术保障水平,包括执法平台装备的技术升级,提升监视预警、通信指挥、执法取证、干扰对抗技术能力,提高海洋活动技术保障水平等,实现科技硬支撑能力的提升:通过实施科技支撑的评估评价,保障体系为维权执法提供有效保障。通过体系的构建,造就高水平的海洋维权执法力量与维权科技研发力量,形成海洋维权执法的科技创新体系,为保障我国的海洋权益和海上安全提供有力支撑。围绕海洋维权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相关保障措施与对策建议,包括:深化评价机制改革,提升创新驱动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速成果产业化;完善资源共享机制,推进区域性合作;实施人才强海战略,建创新驱动内核;扩大国际合作交流,增强国际发言权等等。

刘璐妍[10](2010)在《大陆架划界的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能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能源成为可能。同时,由于社会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也越来越强,陆地资源的匮乏甚至枯竭,使人类将目光转向了海洋资源。大陆架作为资源丰富的区域,其距离和深度具有便利开采的优势,加之其在军事方面的意义,成为世界各国争夺海洋利益的焦点区域。由于大陆架法律概念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其相关制度不够完善。1982年12月签署、1994年11日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虽然规定了划定大陆架界限的标准,但对于国家间大陆架划界原则的规定不够明确具体。各国为争取更多的大陆架权益,往往在理论上与实践中对大陆架划界的法律原则和规则作出不同解释,导致国家间关于大陆架划界的大量争端。国际法院等国际仲裁机构通过受理国家间大陆架划界争端,对解释与澄清大陆架划界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做出了较大的努力,为涉及争端的国家确立了可供参考的案例,推动了大陆架划界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我国是一个沿海国,海岸线漫长,周边的大陆架资源丰富,但是同海上邻国间的大陆架划界问题面临诸多的挑战。这些争端不仅影响了我国与海上邻国之间的关系,而且影响到我国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规划与战略部署,因此,对大陆架划界的法律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从而寻找到有利于解决我国面临的海洋争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大陆架划界的国际法规则进行详细的研究,重点围绕1958年《大陆架公约》和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法律文件中的相关规定展开。本部分对大陆架划界国际法规则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目的是对我国大陆架划界争议的解决提供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借鉴。第二部分,介绍大陆架划界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研究有关情况,包括自然延伸原则、公平原则、等距离(中间线)规则、比例检验规则等。进一步分析各原则及规则之间的相互关系,理清各原则及规则在大陆架划界中的地位。第三部分,对大陆架划界的国际实践进行详细的分析。主要通过对国家间大陆架划界的实践、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的国际实践分析来阐述,说明大陆架划界的历史进程。第四部分,大陆架划界国际制度的发展趋势分析及对我国大陆架划界问题解决的借鉴作用。通过对上述问题的阐述和分析,力争在如下领域有所突破:第一,自然延伸原则是大陆架划界不可动摇的基础;第二,公平原则不受划界方法变化的影响;第三,在海洋划界当中被频繁采用的中间线原则仅是大陆架划界方法之一;第四,比例检验规则不受多样划界方法的减损;第五,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可以不适用单一界限。本文基于大陆架地质地理学的特征及其法律概念的发展,围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法律文件有关大陆架划界的法律制度,对大陆架划界的国际法原则和国家实践,国内外学者对大陆架划界问题的各种理论学说,大陆架的法律地位、各种划界原则产生的渊源、以及大陆架划界方法实践趋势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同时,结合国际政治、外交、经济发展等多领域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关系,探讨中国在大陆架划界问题上的决策选择和对策建议。力图通过对大陆架划界法律问题的系统梳理和分析,为最终解决我国与海上邻国的大陆架划界争端提供借鉴和理论支撑,为我国争取更多的大陆架(包括200海里以外大陆架)权益提供决策参考。

二、大陆架划分与海洋地质学的若干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陆架划分与海洋地质学的若干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2)《海洋地质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教学内容与时俱进,融合学科发展动态
三、让“课程思政”走进教学、融入教学
四、教学方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五、结语

(3)基于图像分析与处理的海底地貌单元边界提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海洋研究的意义及海底地貌复杂度
        1.1.2 海洋测绘与海底测量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海底地貌及图像分割算法概述
    2.1 海洋地貌概述
        2.1.1 海洋地貌及成因概述
        2.1.2 海底地形概述
    2.2 图像分割算法概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海底地形图预处理
    3.1 海底地形图绘制及分析
    3.2 图像灰度化
    3.3 图像滤波
    3.4 图像增强
        3.4.1 基于同态滤波的图像增强
        3.4.2 直方图均衡化
        3.4.3 基于Logistic阻滞增长模型的图像增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固定阈值图像分割
    4.1 全局单阈值分割
        4.1.1 基于像素差值的全局阈值图像分割
        4.1.2 基于像素统计的全局阈值图像分割
    4.2 局部多阈值分割
        4.2.1 基于分区域局部多阈值图像分割
        4.2.2 基于直方图局部极小值的图像分割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积分图像的自适应阈值图像分割
    5.1 Niblack算法
        5.1.1 Niblack算法原理
        5.1.2 参数确定
    5.2 Sauvola算法
        5.2.1 Sauvola算法原理
        5.2.2 参数确定
    5.3 T.Romen Singh算法及改进
        5.3.1 积分图像概念
        5.3.2 T.Romen Singh算法及改进
    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海底地貌单元边界提取
    6.1 边界提取
        6.1.1 边界细化
        6.1.2 非极大值抑制
        6.1.3 结果分析
    6.3 基于8-邻域短边界滤除
    6.4 算法对比分析
        6.4.1 海底地貌单元边界提取方法流程
        6.4.2 尺度比较
        6.4.3 海底地貌单元边界提取结果验证
    6.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北极地区开发的研究
        1.2.2 关于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总体研究
        1.2.3 关于俄罗斯北极开发具体领域的研究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相关概念
        2.1.1 北极地区范围及开发概念
        2.1.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范围
        2.1.3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范畴
    2.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相关理论基础
        2.2.1 增长极理论
        2.2.2 要素禀赋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历史进程与现实动因
    3.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历史沿革
        3.1.1 探索发现-奠定基础阶段(1917-1990)
        3.1.2 机制重组-机制转型阶段(1991-1999)
        3.1.3 政策酝酿-实际启动阶段(2000-2011)
        3.1.4 政策强化-全面开展阶段(2012-至今)
    3.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现实动因
        3.2.1 北极开发的经济利益动因
        3.2.2 北极开发的社会环境动因
        3.2.3 北极开发的政治安全动因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目标与政策
    4.1 俄罗斯北极开发目标
        4.1.1 促进俄罗斯北极地区经济增长
        4.1.2 推动俄罗斯北极地区社会发展
        4.1.3 保护俄罗斯北极地区生态环境
        4.1.4 保障俄罗斯北极地区国家安全
    4.2 俄罗斯北极开发政策
        4.2.1 北极开发的招商引资政策
        4.2.2 北极开发的财政税收政策
        4.2.3 北极开发的社会保障政策
        4.2.4 北极开发的环境保护政策
        4.2.5 北极开发的地区安全政策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重点领域及推进措施
    5.1 挖掘地理禀赋:完善北方海航道运营管理体系
        5.1.1 构建联邦、区域、公司三级管理架构
        5.1.2 遵循无害通行和过境通行的法律制度
        5.1.3 建设“北方海航道”通行的运营模式
    5.2 利用资源禀赋:加强油气资源开发
        5.2.1 北极陆上及大陆架的油气资源开发现状
        5.2.2 俄罗斯北极油气资源的开发模式
        5.2.3 俄罗斯北极油气资源的开发方向
    5.3 培育新增长极:建设“北方发展支撑区”
        5.3.1 “支撑区”构想的政策出台
        5.3.2 基于经济地理方法探究的“支撑区”内项目选择标准
        5.3.3 “支撑区”的规划:打造北极开发增长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成效及制约因素
    6.1 俄罗斯“北方海航道”通行的效果评估
        6.1.1 “北方海航道”的物流运输成效显著
        6.1.2 “北方海航道”开发面临的困境
    6.2 俄罗斯北极地区油气开采的效果评估
        6.2.1 北极油气资源开发占比逐年提升
        6.2.2 北极油气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6.3 俄罗斯北极“支撑区”建设的效果评估
        6.3.1 北极“支撑区”建设实施效果尚未明显体现
        6.3.2 北极“支撑区”建设面临的局限性
    6.4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制约因素
        6.4.1 投资环境较差影响北极项目运行潜力
        6.4.2 劳动力潜力弱难以支撑北极开发力度
        6.4.3 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加大“资源诅咒”风险
        6.4.4 生态环境脆弱增加可持续发展难度
        6.4.5 西方国家制裁严重延缓北极开发进程
        6.4.6 对北极地区爆发冲突的担忧降低合作意愿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
    7.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国际化趋势
        7.1.1 俄罗斯北极开发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7.1.2 俄罗斯北极开发国际合作的可行性
    7.2 中俄北极开发的重点合作领域
        7.2.1 依法并合理利用北极资源的合作
        7.2.2 建设并开发北极航道通航的合作
        7.2.3 开拓并实现北极旅游休闲的合作
        7.2.4 保护北极气候与生态环境的合作
        7.2.5 积极探索并认识北极科考的合作
    7.3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的制约因素
        7.3.1 中俄关于“冰上丝绸之路”概念的分歧
        7.3.2 航道通行问题制约合作项目的收益
        7.3.3 积极寻求北极合作的国家间竞争带来的压力
    7.4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的模式探索
        7.4.1 本国资金投入与多方资本参与相结合
        7.4.2 北极项目开发与生态理念相结合
        7.4.3 选择可行建设项目与模块化架构相结合
        7.4.4 支撑区建设与中俄“冰上丝绸之路”相结合
        7.4.5 中俄北极“公域”合作与参与俄罗斯国内建设相结合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5)国际法视野下中日东海油气资源的共同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东海现状研究
    第一节 东海概况
    第二节 国际法视野下的中日东海纠纷的起因及发展
第二章 东海油气资源开发面临的国际法律障碍—东海大陆架之划界
    第一节 东海大陆架之划界
        一、东海大陆架划界原则的确定
        二、钓鱼岛列屿的主权归属及岩礁在划界中的作用
        三、冲绳海槽在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中的作用
    第二节 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之理解
        一、"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来源与含义
        二、对"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思考
    第三节 东海共同开发区的界定
        一、钓鱼岛周围海域应当纳入共同开发区
        二、钓鱼岛问题的法律解决有利于东海全面共同开发区域的确定
        三、"春晓"与共同开发
第三章 共同开发基本制度研究
    第一节 共同开发的定义及特征
        一、共同开发的定义
        二、共同开发的法律特征
    第二节 共同开发的国际法律依据
        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对大陆架相关权利的规定
        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对临时安排的规定
        三、国际司法判例
第四章 海上油气资源共同开发的案例研究及对中日东海共同开发的启示
    第一节 共同开发的模式探讨
        一、强制合资模式
        二、超国家管理模式
        三、代理制模式
    第二节 外国石油公司加入东海共同开发的研究
        一、石油合同的分类
        二、石油合同的构成
        三、石油合同的性质
        四、共同开发区在经济纳税、环保方面的研究
    第三节 共同开发典型案例介绍及其对东海共同开发的借鉴意义
        一、日韩共同开发东海大陆架案与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共同开发案介绍
        二、上述两案对中日东海共同开发的借鉴
第五章 东海油气资源开发中不得忽视的重要因素——台湾
    第一节 台湾对东海及钓鱼岛的立场
        一、台湾称对东海享有主权
        二、从国际法角度界定台湾在东海共同开发中的地位
    第二节 海峡两岸应当在东海油气资源开发方面进行合作
        一、海峡两岸在石油共同开发方面的进展
        二、鼓励台湾与中国大陆在东海油气资源共同开发上进行合作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6)汞及部分重金属在长江口邻近海域中的迁移转化及其环境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研究工作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重金属的来源
        0.2.2 重金属的时空分布、形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0.2.3 汞的源汇效应
        0.2.4 汞的含量、存在形式及其影响因素
        0.2.5 汞的迁移转化及其环境效应
    0.3 选题依据与主要研究内容
        0.3.1 选题依据
        0.3.2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
1 样品与分析方法
    1.1 样品
        1.1.1 海水和悬浮物
        1.1.2 表层沉积物
        1.1.3 岩芯沉积物
    1.2 分析方法
        1.2.1 海水盐度、温度和叶绿素荧光以及海流等的现场测试
        1.2.2 悬浮物浓度分析
        1.2.3 总汞分析
        1.2.4 甲基汞分析
        1.2.5 粒度分析
        1.2.6 化学元素分析
        1.2.7 ~(210)Pb测年
        1.2.8 有机碳分析
        1.2.9 孔隙水硫酸根离子浓度分析
2 研究区概况
    2.1 长江口拦门沙地区
    2.2 东海陆架区
        2.2.1 地形地貌
        2.2.2 沉积物类型及分布
        2.2.3 沉积环境分区
        2.2.4 沉积演化过程
    2.3 研究区流系
        2.3.1 长江冲淡水
        2.3.2 潮流
        2.3.3 闽浙沿岸流
        2.3.4 台湾暖流
    2.4 研究区水体温度和盐度分布特征
        2.4.1 平面分布特征
        2.4.2 纵向分布特征
3 沉积物粒度特征
    3.1 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
    3.2 表层沉积物类型
    3.3 泥质区典型岩芯沉积物粒度垂向变化规律
        3.3.1 北部DH3-2岩芯沉积物粒度变化规律
        3.3.2 中部ZB-11岩芯沉积物粒度变化规律
        3.3.3 南部DH7-2岩芯沉积物粒度变化规律
    3.4 小结
4 长江口最大浑浊带潮周期内悬浮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4.1 浓度分布特征
    4.2 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
        4.2.1 重金属含量均值的纵向分布
        4.2.2 重金属含量分布
        4.2.3 与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对比
    4.3 重金属通量变化
    4.4 潮周期内悬浮物重金属含量分布和通量变化的影响因素
        4.4.1 重金属来源
        4.4.2 盐度
        4.4.3 悬浮物浓度
    4.5 小结
5 闽浙沿岸海域汞在悬浮颗粒物和水界面之间的迁移转化
    5.1 泥质区北部海域汞在悬浮颗粒物和水界面之间的迁移转化
        5.1.1 悬浮颗粒物总汞含量分布
        5.1.2 溶解态总汞浓度分布
        5.1.3 汞在悬浮颗粒物和水界面之间的迁移转化
    5.2 泥质区中部海域汞在悬浮颗粒物和水界面之间的迁移转化
        5.2.1 悬浮颗粒物总汞含量分布
        5.2.2 溶解态总汞浓度分布
        5.2.3 汞在悬浮颗粒物和水界面之间的迁移转化
    5.3 泥质区南部海域汞在悬浮颗粒物和水界面之间的迁移转化
        5.3.1 悬浮颗粒物总汞含量分布
        5.3.2 溶解态总汞浓度分布
        5.3.3 汞在悬浮颗粒物和水界面之间的迁移转化
    5.4 小结
6 闽浙沿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汞和甲基汞的含量分布及甲基化作用
    6.1 总汞和甲基汞的含量分布
    6.2 与世界其它海域表层沉积物总汞和甲基汞的含量对比
    6.3 总汞和甲基汞含量分布的影响因素
        6.3.1 环流体系的影响
        6.3.2 粒度组分的影响
        6.3.3 有机质的影响
        6.3.4 人为污染的影响
    6.4 小结
7 闽浙沿岸泥质区沉积物中汞和甲基汞的含量分布及甲基化作用
    7.1 北部DH3-2岩芯沉积物中汞和甲基汞含量分布
    7.2 中部ZB-11岩芯沉积物中汞和甲基汞含量分布
    7.3 南部DH7-2岩芯沉积物中汞和甲基汞含量分布
    7.4 总汞和甲基汞含量分布及甲基化作用影响因素分析
        7.4.1 粒度组分的影响
        7.4.2 有机质的影响
        7.4.3 硫酸盐还原菌的影响
        7.4.4 人为污染的影响
    7.5 小结
8 闽浙沿岸泥质区汞的沉积通量及沉积记录
    8.1 ~(210)Pb和~(137)Cs测年原理
    8.2 泥质区南部DH7-2岩芯沉积物平均沉积速率
    8.3 汞在泥质区岩芯沉积物中的沉积通量及沉积记录
        8.3.1 沉积物年龄
        8.3.2 汞和甲基汞的沉积通量
        8.3.3 总汞的沉积记录
    8.4 小结
9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9.1 主要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论南海诸岛的主权争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章 导论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工具与方法
第二章 南海诸岛争端的由来
    (一) 南海诸岛问题的历史
    (二) 南海争端现状、周边国家的主张及我国政府的态度
        (1) 南海诸岛争端现状和周边国家的主张
        (2) 我国政府对于南海争端的态度
        (3) 南海的复杂国际环境
    (三) 南海断续线内水域的地位与历史性权利
第三章 南海诸岛领土主权争端与附近海域的划界争端
    (一) 群岛制度的适用、岛屿的效力与主张主权的关系
    (二) 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与有关国家对南海诸岛的主权主张
    (三) 中越关于北部湾海域划界的成功实践
第四章 南海诸岛领土争端的解决方案
    (一) 法律途径解决南海主权争端
    (二) 非法律途径解决南海主权争端的可行性
    (三) 东盟对解决南海诸岛争端的影响
    (四) 国际上关于南沙诸岛领土争端解决方案的评价
    (五) “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案的评析
    (六) 争端解决方案的具体实施与现实困境
第五章 结论
附图
    (一) 南海诸岛图
    (二) 东南亚部分国家侵占我南海岛屿示意图
    (三) 南海诸岛──山东省地图出版社2004年2月第9版
参考文献
    (一) 参考文章
        (1) 中文期刊
        (2) 外文期刊
    (二) 参考书目
    (三) 网站信息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中国与周边国家海洋权益争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选题缘起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外研究现状
    四、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中国与周边国家海洋权益争端的现状
    第一节 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南海权益争端
        一 南海权益争端概况和历史
        二 南海权益争端的现状
    第二节 中国和日本东海权益争端
        一 东海权益争端的历史和现状
        二 钓鱼岛争端
    第三节 中国和韩国、朝鲜黄海权益争端
        一 黄海海域争端的概况和历史
        二 黄海权益争端的现状
    第四节 中国与周边国家海洋权益争端的特征
        一 海洋争端激烈程度增强
        二 海洋争端联动反应强烈
        三 域外大国介入
第二章 中国与周边国家海洋权益争端问题趋热的原因
    第一节 经济因素
        一 海洋经济价值的重要性以及开发的必然性
        二 中国海洋资源丰富
        三 中国周边海域地缘位置的特殊性
    第二节 法律因素
        一 新的国际海洋法律制度的产生
        二 周边国家向中国提出海洋权益要求
    第三节 亚太格局与中国与周边国家海洋权益争端
        一 美国的相对衰落与战略东移
        二 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
        三 中国的和平崛起
        四 日本“失去二十年”与右倾化
        五 俄罗斯向亚太地区靠拢
        六 印度东向政策
第三章 中国与周边国家海洋权益争端问题的对策思考
    第一节 中国与周边国家海洋权益争端问题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影响
        一 中国与周边国家海洋权益争端问题的严重性
        二 中国与周边国家海洋权益争端使中国国家安全环境日益恶化
        三 中国与周边国家海洋权益争端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更大压力
        四 中国与周边国家海洋权益争端问题使中国外交面临更为复杂的形势
    第二节 中国围绕海洋权益争端所应遵循的原则
        一 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二 努力争取和平解决相关权益争端
    第三节 中国围绕海洋权益争端的对策思路
        一 以推进与周边邻国关系的发展为基础
        二 以稳住与周边大国关系的发展为核心
        三 以提高国家海洋实力为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9)海洋维权执法的科技支撑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海洋权益之争愈演愈烈,形势复杂而尖锐
        1.1.2 海洋权益维护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然要求
        1.1.3 维护海洋权益实施维权执法,迫切需要科技的有力支撑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海洋维权执法的科技支撑体系相关理论
    2.1 海洋权益
        2.1.1 海洋权益的涵义
        2.1.2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海洋权益
        2.1.3 我国的海洋权益
    2.2 海洋维权执法
        2.2.1 海洋维权执法的涵义
        2.2.2 海洋维权执法的特点
        2.2.3 海洋维权执法的主要任务
        2.2.4 海洋维权执法的海洋技术要素
    2.3 海洋维权执法的科技支撑体系
        2.3.1 海洋维权执法的科技支撑体系的涵义
        2.3.2 海洋维权执法的科技支撑体系的构成
    2.4 本章小结
3 国外海洋维权执法的科技支撑体系的经验借鉴
    3.1 概述
    3.2 国外科技软支撑体系建设夯实基础
        3.2.1 海洋科技管理与政策方面
        3.2.2 海洋科技资源与投入方面
        3.2.3 海洋科技人才与思想方面
        3.2.4 支撑体系评估与评价方面
    3.3 国外科技硬支撑体系建设有力保障
        3.3.1 执法平台装备技术方面
        3.3.2 海洋监视预警技术方面
        3.3.3 海上通信指挥技术方面
        3.3.4 海上环境保障技术方面
        3.3.5 海上执法取证技术方面
        3.3.6 海上干扰对抗技术方面
    3.4 对我国构建海洋维权执法的科技支撑体系的借鉴
        3.4.1 国家统筹管理,制定维权战略
        3.4.2 加强执法能力,提升掌控水平
        3.4.3 加大发展投入,推动科技创新
        3.4.4 发展海洋技术,保障执法水平
        3.4.5 重视人才培养,强化维权意识
        3.4.6 实施战略协同,扩大国际合作
    3.5 本章小结
4 我国海洋维权执法的科技支撑现状及其SWOT分析
    4.1 我国海洋维权执法的科技软支撑情况
        4.1.1 国家层面的维权科技协调机构
        4.1.2 我国海上维权执法力量的建设
        4.1.3 我国有关科技发展及维权规划
        4.1.4 我国维权及海洋科技研发力量
        4.1.5 维权科技人才培养与维权意识
    4.2 我国海洋维权执法的科技硬支撑情况
        4.2.1 海洋维权执法平台的能力建设
        4.2.2 海洋维权执法的监察装备建设
        4.2.3 维权通信指挥以及信息化执法
        4.2.4 海域动态化监视监测管理系统
        4.2.5 支撑维权的海洋环境保障技术
        4.2.6 海洋维权执法的应急保障体系
    4.3 我国海洋维权执法科技支撑的SWOT分析
        4.3.1 SWOT分析介绍
        4.3.2 优势分析
        4.3.3 劣势分析
        4.3.4 机遇分析
        4.3.5 威胁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我国海洋维权执法的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5.1 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5.1.1 指导思想
        5.1.2 总体目标
        5.1.3 阶段目标
    5.2 重点任务与关键技术
    5.3 构建中国特色海洋维权执法的科技支撑体系
        5.3.1 中国特色海洋维权执法的科技支撑体系内容
        5.3.2 提升科技支撑软实力,充实维权执法的政策理论基础
        5.3.3 发展科技支撑硬实力,强化维权执法的技术保障基础
        5.3.4 实施支撑的评估评价,保障体系为执法提供有效保障
    5.4 本章小结
6 保障海洋维权执法的科技支撑体系的建议
    6.1 深化评价机制改革,提升创新驱动力
    6.2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速成果产业化
    6.3 完善资源共享机制,推进区域性合作
    6.4 实施人才强海战略,建创新驱动内核
    6.5 扩大国际合作交流,增强国际发言权
    6.6 本章小结
7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大陆架划界的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大陆架划界的国际法规定
    第一节 大陆架的概念
        一、地理上的大陆架
        二、大陆架的法律概念
    第二节 大陆架划界原则的国际公约的规定
        一、1958年《大陆架公约》
        二、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大陆架划界原则的规定
第二章 大陆架划界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研究
    第一节 自然延伸原则——大陆架划界的重要依据
        一、自然延伸原则是划界的基础
        二、自然延伸原则在划界实践中的适用
    第二节 公平原则是大陆架划界的基本原则
        一、公平原则的含义
        二、公平原则的地位
        三、公平原则作为大陆架划界的基本原则的确立
    第三节 大陆架划界的规则
        一、等距离(中间线)规则的规定
        二、特殊情况规则的适用
        三、比例检验规则的确立
        四、协商原则与选择和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第四节 大陆架划界原则和规则的相互关系
        一、自然延伸原则是公平原则适用的客观标准
        二、等距离(中间线)及特殊情况规则是实现公平原则的一种具体方法
        三、成比例原则是公平原则的检测方法
        四、协商不能违背公平原则的精神
第三章 大陆架划界的国际实践分析
    第一节 大陆架划界原则的国际法实践
        一、1958年之前的国家实践
        二、1958年至1969年间的国家实践
        三、1969年至1982年间的国家实践
        四、1982年海洋法公约以后的国家实践
    第二节 200海里外大陆架的划界实践
        一、200海里外大陆架的概念
        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关于200海里外大陆架权利的规定
        三、200海里外大陆架的国际实践
第四章 大陆架划界国际制度的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的借鉴
    第一节 大陆架划界国际制度的发展趋势
        一、自然延伸原则是在大陆架划界原则中有被消弱的趋势
        二、等距离(中间线)及特殊情况规则在大陆架划界实践中的作用不断加强
        三、用单一线划分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新趋势
        四、争端当事方对大陆架资源的共同开发
        五、200外大陆架划界问题的升温
    第二节 大陆架划界原则和规则发展趋势的新思考
        一、自然延伸原则是大陆架划界不可动摇的基础
        二、公平原则不受划界方法变化的影响
        三、等距离(中间线)及特殊情况规则仅是大陆架划界方法之一
        四、比例检验规则不受多样划界方法的减损
        五、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可以不适用单一界限
    第三节 国际大陆架划界制度对中国大陆架划界制度的借鉴
        一、中国的大陆架划界制度
        二、国际大陆架划界原则对我国大陆架划界争端解决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大陆架划分与海洋地质学的若干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大陆架划分与海洋地质学的若干进展[J]. 秦蕴珊. 海洋科学, 1979(S1)
  • [2]《海洋地质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探讨[J]. 许中杰,程日辉.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1(11)
  • [3]基于图像分析与处理的海底地貌单元边界提取方法研究[D]. 郭婧.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4]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D]. 徐曼. 吉林大学, 2021(01)
  • [5]国际法视野下中日东海油气资源的共同开发[D]. 史忠辉. 华东政法大学, 2009(S1)
  • [6]汞及部分重金属在长江口邻近海域中的迁移转化及其环境效应[D]. 张怀静. 中国海洋大学, 2015(12)
  • [7]论南海诸岛的主权争端[D]. 赵冰. 山东大学, 2006(05)
  • [8]中国与周边国家海洋权益争端研究[D]. 张叮叮. 郑州大学, 2014(04)
  • [9]海洋维权执法的科技支撑体系研究[D]. 潘诚.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1)
  • [10]大陆架划界的法律问题研究[D]. 刘璐妍.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7)

标签:;  ;  ;  ;  ;  

大陆架划分与海洋地质学的一些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