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茅盾现实主义文学观的基本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吕周聚[1](2021)在《如何文学? 怎样革命?——论茅盾的革命文学观》文中指出在《从牯岭到东京》中,茅盾通过反思自己在大革命中的经历及《幻灭》《动摇》《追求》的创作历程,通过回顾文坛上革命文学的发展,厘清革命文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错误的观念,为革命文学确立了一些基本的理论范式。从这一角度来说,《从牯岭到东京》遵循文学创作规律,提出了系统的革命文学观,对文学的本质是什么、革命文学应该写什么、应该如何写等问题进行了深入阐释,批判了当时革命文学中普遍存在的标语口号化倾向,推动了革命文学的发展,是革命文学的一篇重要的纲领性文献。
范劲[2](2021)在《“走出去”悖论与文学交流的系统特性——以二战后东西德的茅盾研究为例》文中提出一、"走出去"悖论与文学认知的系统条件中国文学走出自身的文学交流系统,成为世界的中国文学,一直是中国知识界的核心关切。新中国自1949年成立,就启动了由国家主导的的文学外译计划,上世纪50年代创刊的《中国文学》和80年代推出的"熊猫丛书",对于海外读者了解中国文学发生了积极作用。2004年起,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推出"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走出去"成为国家正式的对外文化战略。
徐会敏[3](2021)在《茅盾文学奖评奖制度研究》文中认为
李婧妍[4](2021)在《20世纪末中国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研究(1978-2000)》文中认为战争穿流人性而过,赋予人性被消耗的动势,人类共有的伦理诉求因极端的生存境遇而被彰显。对这细微生命体验的揭示,是讲述人类整体生存寓言的隐秘手段。战争中对不同伦理诉求的独特意指,带给人们一个独具魅力的学术视域。之所以选择20世纪末这个时间段,是因为1978年至2000年这个时段正好可以包纳进当代文学的三次转型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与此同时,以叙事伦理的角度分析战争小说的伦理特质,以发掘人性、文化与文学的深层因素是应予以瞩目的学术领域,但是对此关联性研究却在相当程度上被忽略了。本文主要运用了叙事学的方法,但打破了传统叙事学的封闭性、单一性,试图探究叙事背后的历史文化伦理意涵,同时在微观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进行宏观的探本返源,并将东西方文艺理论的优长进行整合、互动式研究,以打破叙事形式伦理与叙事内容伦理之间的障碍,分别观照在不同伦理主题下所呈现的叙事形式与内容的风貌。除结语外,论文共分为七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论文首先梳理战争小说与叙事伦理的研究情况,虽然国内外学界有着丰富的成果,但尚未见到针对20世纪末战争小说叙事伦理进行全程性探究和深广度探询的研究成果。本文以战争小说叙事形式与内容共同体现的不同伦理主题为主线,分别观照在不同伦理样貌下所呈现的叙事形式与内容的特征,以实现叙事内容伦理与叙事形式伦理合榫的目的。第二章对“战争小说”与“叙事伦理”两个概念在当代中国战争小说的视域下进行阐释。本文所指的“战争小说”即以战争为题材的作品,既包括书写战争本体的作品,亦侧重于对战争中人之生存境遇的文学话语的关注。在叙事“伦理转向”的语境下,“叙事伦理”批评日益彰显为一种重要的批评话语,笔者探讨的“叙事伦理”以文本中故事伦理分析为主,但也不忽视抵达此伦理主题的形式结构,意图统筹分析形式与内容共建的伦理空间,在艺术阐释与伦理互动对话的共鸣中寻找新的可能。第三章探讨的是20世纪末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的观念模态。叙事伦理与作者主体的地位有着重要的关联,作者的创作观念模态深刻影响着不同类型文本对同一种伦理指向的阐释与判断。根据20世纪末战争小说与“十七年”战争小说的历史观、战争观的不同,分为三类:分别呈现对意识形态与历史的修复式、改写式以及试图重建的文本样貌,也即是“隐我修复式”书写,“祛魅改写式”书写与“反思重构式”书写。第四章阐述了20世纪末战争小说身体伦理的苦难叙事呈现出由“遮蔽”到“存在”的特质。“隐我修复式”书写的战争小说虽延续了“十七年”身体政治化的路向,但是身体的主体性却得到了有限的回归,不过,仍存在为启蒙理性献身的倾向;“祛魅改写式”的苦难叙事展现出一种欲望化修辞的特点,而对战争与苦难根源基于人性恶的思索实际上是对身心二分法的反思;“反思重构式”小说将身体伦理加入了存在主义的反思与理性民族主义的沉重内涵,同时对身体暴力细节的刻画也是对战争创伤的再次反思。第五章研究的是20世纪末重塑典范伦理的英雄叙事,显现出典范伦理被重构为“英雄”与“反英雄”合一的指向。“隐我修复式”战争小说的典范伦理呈现出一种对“十七年”英雄祛魅的特征,在叙述话语方面显现出由“史诗”过渡到“抒情”的意图。“祛魅改写式”战争小说的典范伦理呈现出一种以“受难”与“反抗”为特征具有酒神“悲剧”气质的英雄形象,在叙事策略上则呈现出由喜剧向悲剧的走向。“反思重构式”战争小说呈现出“英雄”与“反英雄”合一的伦理特质,并有着建立一种新典范伦理的诉求,这种诉求表现为:具有在世的真实性、表达对生命之美的敬意、正视对幸福经验追求的自由。第六章探究的是20世纪末战争小说中革命伦理的历史叙事,其叙事指向呈现出一种革命资源感性解放的样貌。“隐我修复式”书写通过对既往革命伦理的修补,加入了反思国民性的内容;“祛魅改写式”书写则通过对“后革命语境”下思维的裂变、多视角书写的策略等对历史进行多角度的言说,呈现与众不同的“真实感”;“反思重构式”战争小说则以知识分子立场补充了革命伦理民主方面的内容,表现在对革命话语的民主性言说、“对话”式的书写策略等。第七章主要是对20世纪末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的反思。20世纪末战争小说的叙事伦理呈现出“异质混成”的特征,而这种特性可以说是中国经验现代性的确证。同时,这些战争小说在创造并抵达独特中国经验时,均呈现出对话性、本土性与人文性特征,而基于这三个层面上中国经验的建立,对于在全球化语境中建立洋溢本土气息的中国叙事与提高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当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叙事伦理并非是完美无缺的,在现代性尚未完全降临中国的社会语境中,其仍存在着缺乏现实伦理参照的自我阐释、过于强调个体存在而忽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张力、将修辞与伦理割裂等不足,亟待学界共同解决。
曹琪琳,张欣[5](2020)在《意第绪语是希伯来语的白话?——希伯来语、意第绪语与中国白话运动的因缘际会》文中研究说明语言是文学发展与文化传承至关重要的载体,其流变能为文学、文化变迁提供有益的参照。在此视角下,本文将以"文言—白话"和"希伯来语—意第绪语"的并置考察来解读20世纪20年代初白话运动先锋对意第绪语及其文学的误解。此一误解的肇事者乃是胡适、沈雁冰、周作人等,他们误以为意第绪语为希伯来语的现代白话,认为如同白话将取代文言,意第绪语也终将替代希伯来语。此一误解有因可循,本文将首先厘清犹太民族意第绪语、希伯来语的渊薮关系,然后钩沉彼时意第绪语文学在中国的译介历史,以诗学取向和政治风向还原误解产生的语境逻辑。本文还将借此探讨语言在弱势民族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观照中犹文学因此误解而衍生的后续反应。
黄菲蒂[6](2020)在《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嬗变》文中研究表明报告文学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以来,始终以现实和历史的在场者身份参与着百年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显示着独特而重要的文体价值。报告文学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重要文学参照,不但取得了丰厚的创作实绩,而且在一些重要历史时期成为时代文学主潮之一。但报告文学理论研究却相对缓慢和单薄,未能给如此丰厚的创作提供足够的理论阐释与话语支撑,这不仅使这一特殊文学样式难以获得应有的文学史认同,还使文体在合法性上遭遇危机。现代以来的文学理论话语建构在以小说为主体的文学创作之上,报告文学因其纪实性特征与小说等虚构文学在文化立场、价值取向、话语方式上都存在很大差异,就相对处在这一理论评价体系的边缘。因而,建构起从报告文学自身特性出发的、符号自身创作规律的理论话语就显得尤为重要。报告文学的纪实性、社会性、公共性等基本特征决定了其与虚构文学把握现实的方式不尽相同。报告文学对现实的把握主要表现为对时代主题和现实问题的真实书写上,时代主题和现实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报告文学的写作主题。这充分说明报告文学的主题话语是报告文学创作的一个核心问题,而把握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则是抵达文体本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报告文学与时代紧密互动,其主题话语必然随时代语境变迁而嬗变。因而,本文试图从时代语境与百年来报告文学发展的互动关系,考察以主题话语嬗变为问题意识的报告文学核心价值,同时为认识百年以来中国社会的时代主题提供一个报告文学的参照系,并尝试为报告文学自身理论话语的建构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基于以上观点,除绪论和结语,本文主体部分设置五章内容。第一章论述近现代语境与发生期报告文学的启蒙主题书写。论文将从文体孕育的前提条件、阶级属性、时代语境、作家主体意识觉醒等方面来考察报告文学的发生。重点论述发生期报告文学以实录和写实文学观为宗旨的创作特征,并以梁启超等代表性作家作品为中心着重考察启蒙主题在报告文学创作中的有力表达。第二章阐释1930-1940年代报告文学对民族救亡主题的深入书写。第一节重点考察“左联”对报告文学的倡导和推动,着力分析1930年代救亡主题在报告文学中写作中的多维表现;并以《包身工》等经典文本为重点阐释对象探讨这一主题在报告文学书写中达到的高度。第二节论述1940年代报告文学的救亡书写和文艺大众化运动,结合抗战背景、文艺政策分别考察解放区与国统区、沦陷区救亡书写的不同情形。另外还要专门论述这一时期大规模群众性写作活动及“一日”体报告文学现象。第三章重点论述建国后十七年及文革时期报告文学以新中国建设和抗美援朝战争为中心的主题书写。新中国成立,报告文学热情歌颂社会主义新生活和时代英雄人物,形成了以祖国建设和时代人物为中心的第一个主题话语。其次,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在数以千计的报告文学作品中被记录和传唱,形成一个重要写作主题,《谁是最可爱的人》正是这一主题书写的经典文本,值得深入解读。此外,报告文学随时代政治风浪起伏,一方面在“双百”方针短暂的宽松氛围下出现了一些“干预生活”的写作,一方面在紧张压抑的氛围中走向文体异化,对这两种主题书写的变奏我们也将单独进行阐释。第四章论述新时期以新启蒙和史志录为主题话语的报告文学创作。第一节重在阐释新时期启蒙语境与报告文学自觉之间的重要关系。文革结束后,一场重新发现人和人道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正在到来。作家重新对现实发声,“文学主体性”观念确立。《哥德巴赫猜想》与伤痕小说、朦胧诗一道成为新时期到来的先声,也是报告文学复兴的标志。报告文学的现实精神和批判意识开始回归。接下来重点阐释社会问题报告文学对新时期启蒙主题的宏观呈现。在1980年代的文学创作中,社会问题报告文学将启蒙主题推向高潮,一时间成为文学主潮。社会问题报告文学作家在对问题的写作中体现出对民众启蒙的强烈愿望,以启蒙为目的的问题意识正是社会问题报告文学问题意识的核心。赵瑜是这一写作的代表作家,不论从创作时间跨度、作品成就、思想深度还是文体探索上,他的写作都已具备某种经典的意义。第三节论述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历史主题书写。1990年代启蒙落潮,“人文精神的危机”出现,报告文学一方面陷入沉寂,一方面仍有少数作家坚守现实书写的品格。更重要的是,以历史书写为主题的史志性报告文学出现,一批有历史意识,又有当代价值的文本产生。第五章论述新世纪报告文学的国是和民生主题书写。2014年,新的文艺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以此为节点本章分为前后两个部进行论述。第一节重在阐释新世纪初报告文学的国是主题写作。一方面,以讲好中国故事、书写中国梦的主题被集中表达;一方面,报告文学对社会问题给出谏言,“为人生”的文体自觉在创作中显现。我们还将探讨国是主题书写上的“歌颂与暴露”的问题,并重点分析何建明国是主题书写的代表性意义。第二节阐释2014年以来报告文学的民生主题书写。习近平一系列有关文艺的论述最终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导向,报告文学作家积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事关民生的主题书写集中涌现,形成民生文学的报告文学写作现象。
龚峤雪[7](2020)在《政治文化与1930年代左翼文学中工人形象的建构》文中认为左翼文学中的工人形象是中国文学史中工人形象的首次登场,究其本质是在以左翼文化思潮为主流的政治文化语境的作用下,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本土工人形象相结合之后的产物,而本文恰恰是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入手去研究左翼文学中工人形象的建构。结合1930年代的社会历史语境、政治文化语境揭示1930年代左翼工人形象存在的合理性、建构的可能性与必然性以及建构的价值。同时本文试图从左翼文学的创作实践入手,来探究工人形象在这一时期的建构问题,对于左翼文学工人形象建构的相关研究,在整个学界还属于一种空白地带,本文的研究从形象建构的政治文化语境;工人形象建构与历史意识形态的应和;形象建构的政治诉求与新的话语方式的生成等方面超越了以往单纯的人物形象研究。本文认为,左翼文学的工人建构不光是一种形象的塑造,更是一种观念的演进,工人形象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是带有意识形态性质的观念性的所指。论文第一章回顾1930年代整体的社会历史背景。一方面着眼于我国近现代时期工业现代化的起步,工人群体广泛的进入作家的创作视野。另一方面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苏俄文学等因素对中国作家产生的影响。第二章作为主体部分,直接论述政治文化导引下左翼工人形象的生产,并从形象建构与历史意识的应和,形象建构的政治诉求与新的话语方式的生成等方面进行论述,总结出这一时期工人形象建构的典型范例,主要方式以及内涵所在。第三章主要分析左翼文学中工人形象建构的政治文化功效,从政治文化意蕴与精神价值反思的角度分析左翼文学工人形象建构对文学史产生的影响,发掘出左翼文学工人形象建构的文学史价值所在。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政治文化是左翼工人形象构建的主导因素,选取政治文化视角能够更加直接的分析左翼工人形象建构本身存在的问题以及文学史价值。虽然一直被诟病的左翼小说中工人形象塑造在艺术上确实存在不足之处,但是这并无法磨灭左翼工人形象在文学史以及更广阔的范畴内的影响,而认识到左翼工人形象“生产”的建构性,真正理解工人形象建构的在文学史上产生的积极影响,才是重新认识1930年代左翼工人形象的关键所在。
饶倩倩[8](2020)在《茅盾短篇小说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文学大师,茅盾不仅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而且发表了数量颇丰的文学评论、理论文章和研究论着。在茅盾的文艺观中隐含着一套自成体系的短篇小说理论观念。茅盾的文论文章为其短篇小说观的发掘和呈现,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料,从而可以从不同角度全面、系统地研究茅盾的短篇小说观。从历时性的角度考察茅盾短篇小说观的发展演变,大致以新中国成立为时间界线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建国前茅盾短篇小说观的文学主张完成了从“为人生”到为无产阶级的思想转换,提倡的创作内容从题材、人物到主题都以多样化为主导,倡导的创作方法从外来的自然主义逐渐过渡到本土化的现实主义。建国后茅盾短篇小说观的文学主张则由为无产阶级转向为社会主义,提倡的创作内容主要集中在鲜明的时代题材、人物和主题上,倡导的创作方法经历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到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两结合”的复杂历程。茅盾建国前后短篇小说观的演变,其原因主要是时代文艺思潮的影响和茅盾自身政治抱负的驱使。从共时性的角度来看,茅盾的短篇小说观主要由构思观、结构观、人物观、语言观、风格观等理论要点构成。茅盾重视短篇小说写作前的选材、剪裁等构思过程,主张短篇小说采用截取生活横断面的结构样式;强调短篇小说应以人物为主,人物可分为主次人物和典型人物,人物塑造可运用心理描写、言行刻画、环境渲染等多种方法。茅盾还提倡使用口语,重视风格创新。茅盾短篇小说观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茅盾短篇小说观产生的重要基础;外国现代文学文化的引进与学习,则是它的直接来源。茅盾政治活动家的身份决定了其对短篇小说政治功能的选择,期刊编辑的身份成就了其短篇小说阅读经验与理论思考的融合,批评家的身份促进了其短篇小说创作的理论审视,作家的身份则完成了其短篇小说观的理论运用与反思。茅盾短篇小说观具有独特的价值。从短篇小说创作方面来说,茅盾的短篇小说观既指导了茅盾自身的短篇小说创作,同时也对其他现当代作家的短篇小说创作具有一定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从短篇小说理论方面来说,茅盾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推崇、对人物性格的重视和对作家个人文学风格的强调等理念无疑丰富了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理论。茅盾短篇小说观也存在政治化、单一化和理论意识缺乏等不足之处。茅盾的短篇小说观对于新世纪的中国短篇小说创作无疑仍有一定的指导和启示作用,对于中国化的短篇小说理论建设也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张绿漪[9](2020)在《茅盾早期小说研究话语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茅盾在1927-1930年的早期小说具有独异特质,不仅由于这些作品创作时受到作者家国和事业的离散情绪影响而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更因为这个时期的创作也揭示了茅盾走上写实主义、革命历史主义之外另一条道路的可能性。茅盾早期小说在不同时期遭逢了不同评价和阐释,形成众声喧哗的研究图景。文学批评作为一种话语形式,能够展现出不同时代的精神内涵和价值标准,在看似中性的叙述背后,体现的是学者意识形态、知识结构,乃至背后深层的的话语权力语境。有鉴于此,论文将茅盾早期小说的研究流变看作是不同时期不同权力在知识领域进行建构和实践的活动,从社会维度的启蒙话语、意识形态维度的政治话语、学者个人维度的审美话语三种话语表达范式出发,探求大陆与英语世界茅盾研究的异同、互动和背后深层的文化机制影响。第一章主要论述了茅盾小说研究中在不同时期生成与交融的启蒙话语。指出启蒙具有的现实性正适应了“五四”前后的中国语境,这种关注当下、关注个体的时代诉求也反映在了早期研究之中。不仅如此,研究中期学者在强势政治话语缝隙中流露出的个人化的表达,以及研究后期学界再度回溯到体察个性、人性的启蒙视角,体现着20世纪茅盾研究中的启蒙话语在精神层面的内在一致性。第二章主要论述了茅盾小说研究中政治话语在学术领域权力的生成,以及权力对知识的建构。先天带有政治色彩的进化论话语深刻影响了文学批评,成为政治话语进行建构的先导。1940年代直到建国初期,官方对于茅盾及其作品的定位奠定了茅盾作品的评价规格,并通过带有国家意志的文学史书写强化了学术研究的认识。学者专着呈现出的政治倾向,更显示出政治话语向个人领域的蔓延。第三章主要论述了茅盾小说研究中审美话语的构成和流变。审美话语注重作品艺术特质,具体体现为对象征艺术手法、心理分析、人物形象等方面的研究。国外茅盾研究作为一种参照,影响了晚近研究的方法选择和思路,显示出这一时期审美话语建构知识的努力。借由话语理论在学术层面的应用,论文在茅盾早期小说研究的学术表达中提炼出话语隐性的存在,以此分析在不同时代不同的知识体系,和话语力量强弱的变化。
史蒙[10](2020)在《“人的文学”时期文学研究会对列夫·托尔斯泰的接受研究》文中指出“人的文学”时期,是以“文学革命”为起点、以周作人《人的文学》(1918年12月7日作)为首篇重要文献,到1923年现代人道主义社会改造运动逐渐退潮为止。在该时期内,以周作人为中心的新文学家形成现代人道主义“公同信仰”,服务于社会全面改造运动。成立于1921年1月4日的文学研究会作为该时期的核心创作群体,以列夫·托尔斯泰人道主义文艺观为重要思想源头,延续周作人“人的文学”文艺观,形成“为人生”文学观,并将该文学观落实于以短篇小说为主的创作实践中。本文正是围绕“人的文学”时期展开研究,以郑振铎、沈雁冰、耿济之、叶绍钧、王统照等文学研究会核心发起人为主要研究对象。全文落脚于探究“人的文学”时期文学研究会(文中简称为前期文学研究会)对列夫·托尔斯泰人道主义文艺观在文学理论、创作和社会实践等方面有选择地接受与转化,以此深入考察前期文学研究会“为人生”文学观的整体面貌。本文正文部分主要分为四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简要梳理“人的文学”时期文学研究会对俄国文学与列夫·托尔斯泰的译介概况,探究前期文学研究会热衷于译介俄国文学的主要原因及对列夫·托尔斯泰晚期思想的接受历程。本文认为,前期文学研究会诸人自觉将翻译工作视为初期新文学发展的先声,有选择有计划的将以“为人生”为特质的19世纪俄国文学呈现给国民,其中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更是占据重要地位。第二、三章则分别从内容与情感特质两个核心层面入手,探究前期文学研究会在接受与改造列夫·托尔斯泰人道主义文艺观的基础上,形成以表现人生为首务、注重情感表达的“真与诚”为特点的“为人生”文学观。同时对叶绍钧、王统照等人的相关创作进行细致分析,探究该文学观在创作实践中的具体落实情况。本文认为,前期文学研究会在对“为人生的艺术”文学本质观接受与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初期新文学“人”的发现文学主题,深入挖掘真实人生与国民精神。在此基础上,前期文学研究会认同列夫·托尔斯泰“以真为主”的文艺特质观,期望由文学传达真挚情感,唤起民众的情感共鸣,以改变在中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情感“隔膜”现状。第四章则将文学置于20世纪初期中国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下,探究前期文学研究会对列夫·托尔斯泰晚期思想中宗教性与无抵抗主义的创造性转化。本文认为,在列夫·托尔斯泰晚期思想形成的过程中曾受到孔老思想影响。前期文学研究会诸人以此为基础消解列夫·托尔斯泰晚期思想中的宗教性,并发掘其作品中隐含的抗争意义,以助益于中国社会变革进程。与此同时,前期文学研究会的相关创作实践也逐渐由以“爱”构建理想世界转入直面真实社会现状,赋予文学更多的抗争意义与使命。
二、论茅盾现实主义文学观的基本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茅盾现实主义文学观的基本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如何文学? 怎样革命?——论茅盾的革命文学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2)“走出去”悖论与文学交流的系统特性——以二战后东西德的茅盾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走出去”悖论与文学认知的系统条件 |
二、茅盾在东西德的接受 |
结语 |
(4)20世纪末中国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研究(1978-200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缘起 |
1.2 研究现状 |
1.2.1 战争及中国当代战争小说研究 |
1.2.2 叙事伦理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意义 |
1.3.1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1.3.2 研究目的与创新 |
第2章 界定与理论:“战争小说”与“叙事伦理”的概念阐释 |
2.1 战争与战争小说 |
2.2 伦理、道德与叙事伦理 |
2.2.1 伦理与道德 |
2.2.2 伦理与文学 |
2.2.3 叙事的伦理转向与叙事伦理 |
第3章 修复与重建:20世纪末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的观念模态 |
3.1 隐我修复式的战争书写 |
3.1.1 以人性修复历史的“新启蒙”语境 |
3.1.2 “归来者”的“隐我”与群化精神意向 |
3.2 祛魅改写式的战争书写 |
3.2.1 间接的历史感悟与主体性历史思考 |
3.2.2 重释历史与人性的“祛魅改写” |
3.3 反思重构式的战争书写 |
3.3.1 由“多元”到“断裂”的文化语境 |
3.3.2 民族主义的“反思与重构” |
第4章 由“遮蔽”到“存在”:20世纪末战争小说身体伦理的苦难叙事 |
4.1 战争苦难的探询限度与启蒙理性的献祭 |
4.2 政治化身体的消解与苦难的欲望化修辞 |
4.2.1 重返身体的“居留”与民族精神的焦虑 |
4.2.2 战争真相的过滤与欲望本能的释放 |
4.3 战争苦难的身体呈现 |
4.3.1 民族视域体察战争对身体的戕害 |
4.3.2 以暴力的细节反思战争的暴力 |
4.3.3 情爱对身体的去蔽与对战争苦难终极追问的缺失 |
第5章 “英雄”与“反英雄”合一:重构典范伦理的英雄叙事 |
5.1 典范伦理的嬗变 |
5.1.1 由“君子”到“英雄”:典范伦理的递嬗 |
5.1.2 由“英雄”到“反英雄”:典范的塑造与语境的转变 |
5.2 英雄的祛魅 |
5.2.1 由“性格”到“气质”:人格化英雄的有限还原 |
5.2.2 由“史诗”到“抒情”:叙事话语的转变 |
5.3 “受难”与“反抗”:酒神的“悲剧”气质 |
5.3.1 由“正典”到“民间” |
5.3.2 由“日神”到“酒神” |
5.4 英雄与反英雄之辩 |
5.4.1 集体与个体:典范的群己分殊 |
5.4.2 反英雄与新典范伦理 |
第6章 革命资源的感性解放:20世纪末战争小说革命伦理的历史叙事 |
6.1 战争场域下“人民性”与“国民性”的人性思索 |
6.2 “后革命”视域下对战争历史的多维度探索 |
6.2.1 “后革命”:战争的另一叙事角度 |
6.2.2 战争历史真相的个性化追索 |
6.2.3 旁观与后设的叙事策略:对革命战争历史的“复线化”呈现 |
6.3 战争美学的知识分子立场确证:民主性与对话性的参与 |
6.3.1 革命话语的守护与更新:对战争的民主性言说 |
6.3.2 战争小说的审美重铸:“对话性”的生存辩难 |
第7章 20世纪末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的意义与局限 |
7.1 异质混成:中国经验的现代性确证 |
7.2 20 世纪末战争小说中抵达中国经验的途径 |
7.2.1 在对话中体知战争经验的真实 |
7.2.2 战争书写对本土美学经验的构筑 |
7.2.3 战争小说的应有之义:人文性尺度的观照 |
7.3 20 世纪末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的“边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5)意第绪语是希伯来语的白话?——希伯来语、意第绪语与中国白话运动的因缘际会(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希伯来语与意第绪语之渊薮关系 |
3. 语言之新与文学之新的译介逻辑 |
4. 进化论的语言文学观 |
5. 结论 |
(6)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报告文学研究综述 |
二、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发展脉络 |
三、以主题话语嬗变为中心的研究思路、内容和意义 |
第一章 醒世和觉民:发生期报告文学的启蒙主旨 |
第一节 近现代启蒙语境与报告文学的发生 |
一、在新闻和报刊业中萌芽 |
二、在无产阶级运动中获得阶级属性 |
三、近现代民族危机对特殊文体的需要 |
四、适应启蒙主旨的文体选择 |
第二节 以实录、写实为宗旨的文学观 |
一、实录:“不虚美,不隐恶”的史传精神 |
二、写实:秉笔直书,揭示真相的文体品格 |
第三节 发生期报告文学:以醒世与觉民为启蒙话语中心 |
一、时代的在场记录与重大题材的即时书写 |
二、残酷的真实性与震撼人心的文学表达 |
三、严肃的社会批判性和鲜明的政论色彩 |
第二章 民族救亡的集结号:1930—1940年代报告文学的时代使命 |
第一节 “左联”时期报告文学的救亡书写 |
一、时代的文体:“左联”对报告文学的选择 |
二、救亡主题在报告文学中的多维呈现 |
三、《包身工》等经典文本:痛与怒的殖民控诉 |
第二节 1940年代报告文学的救亡之声与文艺大众化运动 |
一、严峻的救亡形势与报告文学的价值选择 |
二、血与火的印记:解放区报告文学的救亡书写 |
三、悲壮的怒吼:国统区、沦陷区报告文学的民族悲歌 |
四、文艺大众化运动:群众性写作及“一日”体报告文学现象 |
第三章 新中国与抗美援朝战争的颂歌:建国后30年报告文学的史诗性追求 |
第一节 以新中国建设和时代人物为书写中心 |
一、社会主义新生活的美好图景 |
二、新中国的时代英雄图谱 |
第二节 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记录 |
一、从抗战到抗美援朝:战争主题的精神延续 |
二、《谁是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精神的文学呈现 |
第三节 时代起伏中的主题变奏 |
一、政治浪潮中的主题异化 |
二、短暂宽松氛围下“干预生活”的写作 |
第四章 现实诘问与历史沉思:1980—1990年代报告文学的启蒙话语 |
第一节 新启蒙语境与新时期报告文学的自觉 |
一、启蒙思潮与“文学主体性”观念的确立 |
二、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复兴与主体意识的确立 |
三、《哥德巴赫猜想》:新时期到来的文学先声 |
第二节 现实诘问:新时期启蒙主题在社会问题报告文学上的宏观呈现 |
一、在新启蒙语境中成为时代文学主潮 |
二、以启蒙为问题意识核心的社会问题报告文学 |
三、赵瑜:“危险的文学样式”的践行者 |
第三节 历史沉思: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历史书写 |
一、启蒙落潮与1990年代报告文学现象 |
二、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兴起 |
三、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历史意识与现实指归 |
第五章 担当国是与守护苍生:新世纪“中国故事”的报告文学书写 |
第一节 壮阔的时代回声:新世纪报告文学的国是书写 |
一、时代新语境与报告文学的机遇 |
二、以国是主题为话语中心的新世纪报告文学 |
三、国是书写中的“歌颂与暴露”问题 |
四、何建明:国是书写的典型范例 |
第二节 以民生主题为话语中心的时代书写 |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导向与积极的报告文学创作环境. |
二、守护苍生:报告文学民生主题的集中表达 |
三、黄传会:守望民生的“反贫困作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读博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后记 |
(7)政治文化与1930年代左翼文学中工人形象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
二、研究综述 |
三、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1930年代政治文化语境与工人形象的产生 |
第一节 “左联”前夕的历史政治语境 |
一、工业现代化起步与“工人”群体出现 |
二、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传入与“苏联因素”影响 |
第二节 以左翼文化思潮为主流的政治文化语境 |
一、中国左翼文学发生与全球范围内的左翼文学思潮 |
二、文艺大众化运动与工人文学创作实验 |
第二章 政治文化导引下左翼工人形象生产 |
第一节 形象建构与历史意识形态的应和 |
一、模糊的“工人”身份:左翼文学之前 |
二、带有意识形态属性的工人身份的确立 |
三、作为“革命的身体”的工人形象创造 |
第二节 形象建构的政治诉求与新的话语方式生成 |
一、苦难与觉醒:工人形象建构的典型范例 |
二、革命的现实主义:工人形象建构的主要方式 |
三、作为政治理想的载体:工人形象建构的内涵 |
第三章 左翼文学工人形象建构的政治文化功效 |
第一节 左翼工人形象建构的政治文化意蕴 |
一、激发民众及其对1930年代革命历史景况的直击 |
二、审美政治与左翼工人小说的写作困境 |
第二节 左翼工人形象建构的精神价值反思 |
一、作为一种文化传统的精神范式价值 |
二、“工人形象家族”浓烈悲怆的永恒纪念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茅盾短篇小说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 |
三、本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茅盾短篇小说观的演变 |
第一节 茅盾建国前的短篇小说观 |
一、文学主张:从“为人生”到“为无产阶级” |
二、创作内容:提倡多样的社会内容 |
三、创作方法:倡导现实主义 |
第二节 茅盾建国后的短篇小说观 |
一、文学主张:从“为无产阶级”到“为社会主义” |
二、创作内容:提倡鲜明的时代内容 |
三、创作方法:倡导本土化的现实主义 |
第三节 茅盾短篇小说观的演变缘由 |
一、时代文艺思潮的影响 |
二、自身政治抱负的驱使 |
第二章 茅盾短篇小说观的理论要点 |
第一节 茅盾短篇小说的构思观、结构观 |
一、短篇小说构思观 |
二、短篇小说结构观 |
第二节 茅盾短篇小说的人物观 |
一、短篇小说人物设定观 |
二、短篇小说人物塑造观 |
第三节 茅盾短篇小说的语言观、风格观及其他观念 |
一、短篇小说语言观 |
二、短篇小说风格观 |
三、其他短篇小说观念 |
第三章 茅盾短篇小说观的形成原因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的承袭与发展 |
一、传统文化观念的潜移默化 |
二、古典文学的知识积累与理论训练 |
三、传统文化新变带来的视野拓展 |
第二节 外国现代文学文化的引进与学习 |
一、外国文学文化的思想摄取 |
二、外国短篇小说的艺术借鉴 |
第三节 多重身份对茅盾短篇小说观的促成 |
一、政治活动家——短篇小说政治功能的选择 |
二、期刊编辑——短篇小说的阅读经验与理论思考 |
三、批评家——短篇小说创作的理论审视 |
四、作家——短篇小说观的理论运用与反思 |
第四章 茅盾短篇小说观的价值与不足 |
第一节 茅盾短篇小说观的创作指导价值 |
一、对自身短篇小说创作的指导 |
二、对其他作家短篇小说创作的影响与促进 |
第二节 茅盾短篇小说观的理论价值与不足 |
一、茅盾短篇小说观的理论价值 |
二、茅盾短篇小说观的不足之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茅盾早期小说研究话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学界研究概述 |
(一)国内茅盾小说研究概况及现状 |
(二)国外茅盾小说研究概况及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一章 众声喧哗:启蒙话语的生成与融汇 |
第一节 “表现时代的空气”:时代话语的彰显 |
一、内核:关注当下的入世态度 |
二、汲汲于现实的实用功利思维 |
第二节 从个性到个体:个人话语的高扬 |
一、对“人”的发现:关注个体生命体验 |
二、对“女性”的发现:从人的解放到女性的解放 |
三、虽隐犹显:学者的个性化表达 |
第二章 众流归一:政治话语的形成与建构 |
第一节 前导:进化论话语的凸显与实践 |
第二节 建构:政治话语场域的扩大和深入 |
一、初步建构:阶级概念的简单推演 |
二、确立秩序:官方认定和史的书写 |
三、自我规训:政治话语的采用和内化 |
第三节 返观:海外茅盾研究中的政治预设 |
一、美国学界:政治偏见下的价值判断 |
二、东欧学界:政治风向下的左翼史观 |
第三章 众川赴海:审美话语的构成和流变 |
第一节 捕获“迷乱灰色中的一星微光”:象征手法研究 |
一、渐进的象征读解:从政治修辞到审美哲思 |
二、交叉的学术视野:中西方象征研究的参照 |
第二节 “茅盾的矛盾”:心理学研究 |
一、理性向感性的倾斜:人格结构研究与流变 |
二、“心绪的表白”与“隐藏的症候”:创作心理研究与流变 |
第三节 “美恶并举,正邪两赋”:人物形象研究 |
一、女性形象的构建与重评 |
二、性别视角的引入及意义 |
第四节 审美话语的特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人的文学”时期文学研究会对列夫·托尔斯泰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缘起 |
研究现状 |
研究意义与方法 |
第一章 文学研究会对俄国文学与列夫·托尔斯泰的译介 |
第一节 立足现代人道主义的俄国文学译介活动 |
第二节 对列夫·托尔斯泰的译介与接受 |
第二章 对“为人生的艺术”文学本质观的接受、改造及创作实践 |
第一节 对“为人生的艺术”文学本质观的接受与改造:以表现人生为首务 |
一、由“为主义的文学”到“为人生”的文学观 |
二、挖掘真实人生与国民精神 |
第二节 “为人生”的文学的创作实践 |
一、从问题小说到全面“人”的发现 |
二、批判“非人”生活 |
第三章 对“以真为主”文学特质观的接受、改造及创作实践 |
第一节 对“以真为主”文学特质观的接受与改造:情感表达的“真与诚” |
一、围绕《艺术论》的译介与研究 |
二、以真挚情感为文学创作动机 |
第二节 书写情感真实与人间真实的创作实践 |
一、“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 |
二、还原人间情感“隔膜”现状 |
第四章 对以社会改造为鹄的的文艺功能观的接受、改造及创作实践 |
第一节 对以社会改造为鹄的的文学功能观的接受与改造 |
一、以孔老思想消解宗教思维 |
二、发掘无抵抗主义隐含的抗争意义 |
三、以文学启发精神觉醒 |
第二节 以文学“连合人间底关系”的创作实践 |
一、以“爱”构建理想世界 |
二、由歌咏抽象“爱”到面对残酷现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论茅盾现实主义文学观的基本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如何文学? 怎样革命?——论茅盾的革命文学观[J]. 吕周聚.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10)
- [2]“走出去”悖论与文学交流的系统特性——以二战后东西德的茅盾研究为例[J]. 范劲. 小说评论, 2021(04)
- [3]茅盾文学奖评奖制度研究[D]. 徐会敏. 沈阳师范大学, 2021
- [4]20世纪末中国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研究(1978-2000)[D]. 李婧妍. 辽宁大学, 2021
- [5]意第绪语是希伯来语的白话?——希伯来语、意第绪语与中国白话运动的因缘际会[J]. 曹琪琳,张欣.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 2020(01)
- [6]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嬗变[D]. 黄菲蒂.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7]政治文化与1930年代左翼文学中工人形象的建构[D]. 龚峤雪.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8]茅盾短篇小说观研究[D]. 饶倩倩. 陕西理工大学, 2020(09)
- [9]茅盾早期小说研究话语分析[D]. 张绿漪.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4)
- [10]“人的文学”时期文学研究会对列夫·托尔斯泰的接受研究[D]. 史蒙. 河南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