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湾高等职技教育及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武毅英[1](1995)在《台湾高等职技教育及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文中提出台湾高等职技教育及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武毅英厦门大学1台湾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形成及其特点台湾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对具有高中或高级职业中学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所进行专业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正规职业技术教育。台湾正规的职业技术教育包括:高级职业技术教...
王红艳[2](2013)在《变革下的本土化进程 ——20世纪上海职业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是中国职业教育发生发展的百年:1904年,晚清政府以日本实业教育制度为蓝本确立了实业教育制度,1913年的民国教育部沿袭了该制度;1922年“新学制”实行仿照美国的综合中学制度,黄炎培等职业教育家一度梦想它能扩大职业教育的实施范围;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急剧的政治制度转变,引发职业教育制度走向苏联模式;“文革”十年,职业教育几乎被毁灭;20世纪八十年代,职业教育重新开始恢复,打开国门后的职业教育实践者面对欧美先进的科技文明,他们又一次启动学习的历程,德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职业教育模式都被介绍引入。每一次国家制度变革,引发教育制度变化,职业教育制度也随之改变。职业教育制度的每一次转变都彻底否定过去,但新的制度却未能如愿以偿,职业教育的命运在兴起与停滞之间循环往复。笔者从不同历史时期的学制变革入手,以上海职业教育制度实施为主体,思考驱动职业教育制度数次重构的原因。20世纪中国职业教育的制度变革是一个努力探索职业教育中国化、本土化的过程。上海作为在中国近代迅速崛起的一个城市,其职业教育制度变迁基本遵从国家的法律法规,体现了区域服从中央的精神。通过对不同阶段影响制度变革的原因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影响上海职业教育的主导因素是是外力作用,尤其是政府行为;而在职业教育内部缺乏足以影响制度变革的力量。职业教育的发展总限于规模的变化,而其质量的提高举步维艰。如何构建一个适合中国上海特点的职教制度体系,仍是一个长期的努力过程。专业设置是实施职业教育的起始环节,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本质特征,是职业教育实现培养目标和实施教学活动的基础工作。职业学校师资队伍是按照专业进行配备。如何设置专业是实施职业教育的核心问题。自1843年上海被开放后,上海职业教育的专业发展和它的经济结构变迁有着重要关联。20世纪,上海职业教育的专业发展存在着数次转向:20世纪上半叶,商业教育占主导;五六十年代,因上海城市功能转型,工科教育大发展;八九十年代,中国经济走向改革开放,上海重新恢复多元化城市功能,第三产业的专业逐步发展起来。由于受到政治制度变迁、城市功能转型、择业观变化以及校长的影响力等因素的制约,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也在调整,但由于专业设置缺乏科学性,其总滞后于经济发展,始终在“追赶”经济的步伐,而缺乏一定的前瞻性。职业教育课程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在学校教育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职业学校的类别很多,每类的具体分科更多。不同的类别与分科需要设定相应的课程,职业学校课程纷繁复杂在所难免。最初各校多根据自己需要,参考日本及欧美的成例,自行拟定。1934年,教育部开始规划各科课程标准。职业学校的课程从学校各自为政逐渐走向标准化、统一化。1953年,职业教育课程确立苏联的技术教育课程模式,这个模式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20世纪八十年代,国内教育领域逐步重视课程理论。职业教育界也开始学习和模仿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职业教学模式,又引发职业教育课程新变革。其在长期实践中纠结于针对性与普适性、升学目标与就业目标、理论内容与实践技能之间的矛盾。不管学制如何变迁,教学模式怎样转变,普通文化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技能课之间比例是课程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永恒的难题。教师是影响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的一个关键因素。20世纪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并逐渐壮大的发展过程。教师的来源渠道和培训形式问题一直是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两个基本问题。而师资培养制度的长期缺失,其运行机制远远滞后于职业教育发展,这是制约职业教育再发展的瓶颈。建立完善的职业师资养成制度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20世纪,上海的职业教育是变革与探索的百年,在移植西方先进职业教育经验的进程中,尽管遭遇到“水土不服”曾踯躅不前,但是有志于职业教育探索的先行者不断进行本土化实践。20世纪,上海的职业教育又是构建与发展的百年,在引进西方职业教育制度的基础上努力构建符合自身需要的职业教育制度,尽管遇到挫折会重构体系,但每一次构建都推动职业教育向前发展。20世纪,上海的职业教育既要遵循中央法律法规,又要立足工商业大都会的经济特点,寻求部章规定与地方需要之间的变通,在实际运行中逐步形成地方特色。上海职业教育界在数次学制变革的引领下努力进行本土化探索,试图构建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教育制度,但至今尚未形成一条具有中国元素、上海特色的独特路径。
唐文忠[3](2015)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济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而高等职业教育无疑为中国经济的腾飞、结构的调整、产业的升级培养了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日趋重要的角色。随着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的召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的颁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的发布,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未能形成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的良性互动;社会仍然对高等职业教育持有偏见;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引导规范作用仍有待加强;办学经费仍显不足;校企合作的广度有待拓宽,深度有待提高;教师队伍建设仍显落后。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考察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西方近现代经济学家关于职业教育的论述,梳理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嬗变轨迹,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相关数据实证阐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国际国内新的经济环境特别是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考察西方发达国家德国、瑞士、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以及中国台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实现与经济发展有效契合的经验,最后提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如何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进而做到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董显辉[4](2013)在《中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合理与否事关其功能的正常发挥,成为职业教育结构理论的基本问题。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研究的目的在于阐述职业教育层次结构构成因素之间的合理关系,助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结构体系,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本研究以结构功能主义为视角,运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调查研究等方法,在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历史与现实判断以及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研究理论,通过对我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现状的实证,发现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建议。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首先,职业教育层次结构是在内外因素影响下不断发生变化的,在不同历史阶段各因素对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影响力不同。随着历史的发展,我国“显性”的政治因素的影响不断减弱,经济因素的影响不断增强,科技发展推动职业教育层次上移;第二,美国和台湾地区已逐步构建起层次完整,衔接畅通,与普通教育类型相互贯通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适应了经济和人发展的需要;第三,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存在层次间目标划分不明确、层次结构比例失调、衔接不畅以及各层次人才与社会需求的不相适应、不能满足学习者终身学习等问题;第四,职业教育层次划分的依据是人才类型和职业资格标准等级的结合。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型及技能型人才的教育,不同层次职业活动的内容是其教育的内容;第五,应用型本科教育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师资队伍和教育评价具有趋同性,并呈现一体化趋势;第六,当前的职业教育层次的衔接是形式的衔接非实质的衔接。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层次间的衔接主要集中在学制的衔接,其主要目的或是为了解决生源问题,通过政策是可以解决的,这是形式的衔接,而真正本质的衔接是课程衔接,只有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才可能实现中高职的本质衔接,满足学习者终身学习的需要,实现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各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张慧青[5](2017)在《基于产业结构演进的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指出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对接,被视为区域职业教育形成和特色发展的标志,而职业教育与产业的对接常常转化为区域产业结构与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之间的匹配与调适。本文从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出发,教育领域聚焦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经济领域聚焦中观产业经济的产业结构,从产业结构演进的视角研究高职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决定就业结构,因为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要求产业人才结构与之相适应;就业结构又决定了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因为各个领域所需的专门技术技能人才又是通过不同的"专业"培养来实现的。而实际情况是我国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不相适应的问题还相当突出,已严重影响到高职院校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也严重影响到高职的生存与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演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也必然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其呈现了怎样的规律和特征?国外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如德国、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我国台湾地区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如何跟随产业结构发展实现科学动态调整的?由这些追问引发出问题意识,研究者试图从纵向的历史视角和横向的国别(地区)视角,通过策略的解读,来认识、发现、反思产业结构演进和专业结构调整的互动规律及国外专业结构调整路径,以便为后续专业结构调整策略的提出提供更可靠的依据。由此,论文沿着专业结构调整什么?(调整的内容)和怎么调整?(调整机制)的主线,回溯了建国后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和专业结构调整的历史逻辑,国外研究则从内容和机制两大方面归纳了专业结构调整的特征,并以山东省为例对山东省的产业结构与高职专业结构间的现状、问题及高职专业招生预测作了系统的数理统计分析和深入研究,提出了山东省专业结构调整的策略。理论和实践从来都是双向建构的过程,实证研究范式的运用旨在通过数据分析透析事物的本质,并归纳发展的一般规律。论文选取山东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利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对山东省产业结构与高职专业结构的适应性做出了综合评价,并利用产业-高职偏离程度和高职-就业偏离程度两个指标对山东省产业结构、高职专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结构的吻合度做了分析,进而归纳了山东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厘清问题,旨在预测。论文采用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和山东省三次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求得2016-2020年高职专业大类的招生比率预计值,从而为山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调整提供数据支撑。基于以上研究基础,论文尽可能的避免经验主义,总结归纳出了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五大原则,从经验借鉴、科学规划、行动框架和具体措施四个层面提出了山东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机制,并依据统计分析数据指出了山东省专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上便是论文的几个主要章节"我国产业结构演进与专业结构调整的历史逻辑""国(境)外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经验借鉴" "山东省产业结构与高职教育结构适应性分析与评价""基于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高职专业大类招生比率预测""基于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高职专业结构调整原则和策略"的主要内容和行文逻辑。总体上,论文的研究过程是基于问题的不断追问,研究者的思维贯穿其中。因此,相对于得出有价值的结论,本研究也呈现了一种研究的方法论,以期在相关实证研究中向大家提供可相互交流和启发的研究范式。
王春晖[6](2013)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研究》文中提出台湾的中等职业教育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有力地推动了台湾的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不过,台湾当局通过行政干预强制划分普通高中与高级职业学校的招生比例,以确保台湾社会拥有丰沛中低级基层劳动力的做法也备受争议。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政治体制变迁、经济人口结构变化和国际教育改革思潮的共同影响下,台湾开始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教育改革。高级职业学校由于其行政主导、工具性及粗放发展等特点与教改提倡的“教育松绑”、人本主义及多元主义理念严重冲突,成为教育改革意欲“革”除的部分。按照最初的教改计划,台湾地区的绝大多数高级职业学校都应当转型为综合高中,余下极少部分办学特色突出、成效显着的高级职业学校则转型为技艺高中,最终“让高职成为历史名词”。然而,综合高中十多年来的实践成果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台湾教育行政当局也不断地修正对于高级职业学校的规划定位。同时,教改的冲击虽然使一部分高级职业学校选择了转型甚至是退场,但是也有不少学校在冲击中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地提升办学水平的措施,用自身的实践证明了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必要与发展的可能。两岸之间一衣带水、同文同种,台湾中等职业教育曾经的发展改革历程可以给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邵波[7](2009)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50—6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的科技经济发展、国家转型和教育民主化思潮等因素的联合推动作用下,世界经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出现了一个规模高速扩张时期。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在系统考察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指出高等教育由于量的扩张必将引起质的改变,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极强的解释力,成为了指导各国应对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预警理论。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化乃至普及化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的教育对象越来越趋向多元化,高等教育的主体不再是培养精英人才,而是着重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专门人才。作为高等教育基础与核心的高深知识也越来越趋向实用化,并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了社会职业岗位的要求不断提高,技术人员出现了明显分工,有的侧重于技术科学的研究和新技术的设计,有的侧重于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侧重技术开发与应用的人才已成为独立的人才群体,出现了对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传统的以科学范式为主导的高等教育知识模式已不能满足和适应工程、技术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都要求高等教育走出高楼深院,遵循市场的规律和要求,重新进行自己的功能定位,扩展自己的功能范围,不仅要培养从事“发现”和“发明”的研究人员,更多的是培养从事应用领域的各类工作人员,以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类型的多样化需求。在此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采取精英高等教育机构和大众高等教育机构并存的二元结构,同时也是一个多元、多层次和多规格的体制。德国、美国、英国以及我国台湾等地区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发展的过程中,重点建设和发展的应用科学大学、社区学院、原多科技术学院以及科技大学等都属于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应用型大众高等教育机构。尽管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概念及提法尚不统一,但是通过考察和研究上述国家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机构特征,我们可以发现,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是不同于传统学术导向型高等教育的,以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职业和应用导向型高等教育,是学历教育与职业能力养成的有机统一,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世纪之交,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一场巨大而深刻的变革,以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名义,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高等教育量的大发展。在此过程中,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地方经济和行业经济的发展对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一批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提出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办学定位,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日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了我国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但是,由于我国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存在着种种误读,而且由于我国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因而一方面需要从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影响进行理性解读和反思;另一方面,从国家、社会等各方面加大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支持和扶持力度,促进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并最终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大众高等教育发展体系。
宋俊骥[8](2015)在《高职(专科)院校转型研究 ——以江西省W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得到飞速发展,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高职教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现实毋庸置疑。但是,高职教育处于“二流教育”,甚至“N流教育”的社会地位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家长、学生和市场对高职教育的接纳度和认可度低的现状没有根本性改观,高职院校的“合法性”危机没有完全消除。高职院校面临的生存压力和发展阻力也一直伴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这种压力和阻力既有来自组织外部场域的,包括政府、市场等,也有来自组织内部的,包括组织的历史和传统,组织文化-认知等。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既影响高职院校当前的发展,也影响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在世界经济转型升级的今天,我国高职院校必须转型升级,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也是应对世界工业革命的不二选择。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高职教育的“实然”状态和“应然”状态存在较大的差距,因为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仅停留在专科层次,没有本科层次,更勿提硕、博层次的职业教育,这既与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不相符,也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脱节,因此本研究提出高职院校应该而且必须转型。这种转型不能与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相混淆,这种转型意义更大,效果更好,成功率更高,社会的受益面更广。本研究突出过程性关注,研究以江西某高职院校为例,全面回顾了案例院校所经历的建校、停办、复校以及升格的历史过程,结合当时的经济社会环境,详细描述和分析了这个过程中学校为了获取“合法性”和内外部各方的支持,如何调整办学目标、组织结构,发挥组织领导的作用。研究运用组织研究的制度主义视角,从历史逻辑的线索,结合组织场域环境,探索当前高职院校转型的制度化过程及其困境。借助研究者身份优势,以质性研究为分析取向,综合应用访谈、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个人经历叙述和比较研究等方法,深入解剖案例高校,力图从个案中寻求中国高职院校,特别是文科类高职院校未来走向,以此为中国的高职院校转型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模型和理论支撑。研究按以下框架和思路展开:绪论:围绕“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研究思路和方法”五个方面展开,是论文的一个总体概况。第一章:“探索与发现:W学院转型发展历史”,全面叙述了W学院在50年办学历史长河中的纷纷扰扰,受大气候的影响,学校走过了“建校—停办—复校—升格”的曲折历程,但是每一次转型都获得了长足发展。第二章:“应变与定位:环境变化及目标调适”,分析了W学院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每一次跨越所经历的内外环境变迁,以及学院的应对,以此获得生存和发展。第三章:“阵痛与超越:结构调整及配套管理制度改革”,这是内容最为丰富的一章,重点介绍W学院升格为高职之后,为了获得“合法性”,摆脱生存和发展的危机所进行的各项重大改革,以及由此给W学院带来的影响,特别是为进一步向“应用技术大学”大学转型带来的影响。第四章:“经验与启示:对W学院成功转型的省思”,这一章是基于前面三章的基础,总结W学院历次转型,特别是由中专向高职转型过程的成功经验,为下一章提供理论基础。第五章:“转型与走向:W学院向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转型”,提出高职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与世界接轨,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转型需要从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同时高职院校自身要加强内功修炼。同时,提出了高职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三个15%”的转型模式和“3-3-5”的转型时间表等观点。结语:高职院校转型是中国教育的大事,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教育是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石,文化是国家昌盛的深层本源。高职院校和所有大学一样承担着维持人类精神文化价值、创造和传播知识的崇高使命。这一使命的完成需要有各方面的支持,尤其是政府支持和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环境的改善。高职学院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高职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之路必须要走。
张晓东[9](2007)在《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研究》文中提出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是一所学校办学理想的价值追求,是办好学校的行动指南。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问题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20多年的孕育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院校无论是学校总数或是在校生总数均已达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等职业院校在2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有效地推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弥补了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单一的不足,教学质量也逐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同时,高等职业院校在办学定位上存在的不安于高职高专的办学层次、照搬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办学特色等问题,也已成为制约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瓶径。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中存在的问题,论文在进一步厘清高校办学定位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各种因素对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的影响。作者认为,影响办学定位的因素可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包括:举办者的意图、社会需求和同类院校的竞争,而社会需求又包括就业需求和求学者个人发展需求。内部因素主要包括行政、学术因素和学校的办学条件。论文通过外部及内部诸因素对办学定位的影响分析,认为把握政府意愿、适应社会需求、了解自身办学条件是正确确定办学定位的三大要素,随着经济体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需求在三大要素中的影响力逐步加大;政府意愿主要体现在宏观调控层面,但仍属上位要素,是确定办学定位时必须首先关注的因素;办学条件在三大要素中则处于被动从属地位,属于下位要素,要通过不断改善、提升办学条件来体现政府意愿、满足社会需求,从而实现办学定位目标。在此基础上,作者构建了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的机制及其操作流程。论文的最后部分通过对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办学定位的个案研究,认为提高广大职工在确定办学定位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使全校教职工在确定办学定位的过程中形成共识,是实现办学定位目标的前提;在办学的实践中,以办学定位目标统领学校工作的全局,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措施,是实现办学定位目标的保障;办学定位目标是指导办学实践的指南,但不是教条,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一所学校的办学定位,既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又要坚持与时俱进。
倪筱琴[10](2009)在《林业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将“动力机制”的概念和分析框架引入高职院校发展机理研究中,从动力源的角度探索研究林业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需要创造的环境条件以及相应的制度设计和管理体制变革。主要有:(1)运用理论分析方法,梳理了林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脉络,探讨了林业高职院校的基本属性和定位、廓清了动力机制的基本内涵;通过分析林业高职院校发展的内外部动力源及动力机制系统,提出了林业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动力机制的基本架构,构建了林业高职院校发展动力机制模型。(2)运用比较分析和实证研究方法,以美国、澳大利亚、德国、中国台湾地区的高职院校为对象,分别对其发展动力机制进行深入剖析,归纳出三种典型动力机制类型;选择国内四所林业高职院校为案例,总结和分析了其动力机制的共性与个性特征。(3)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提出,支持性、倾向性的外部政策环境是林业高职院校成功发展的基础;先进和科学的办学理念及定位是林业高职院校成功发展的灵魂;产学合一是林业高职院校成功发展的重要特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林业高职院校成功发展的要旨;适需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林业高职院校成功发展的重要内涵;特色发展,多元发展是林业高职院校成功发展的重要前提;构建终身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是林业高职院校成功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台湾高等职技教育及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湾高等职技教育及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2)变革下的本土化进程 ——20世纪上海职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选题的意义 |
三、 研究对象及范围 |
四、 文献综述 |
五、 论文思路和研究方法 |
六、 本文的价值与不足 |
第一章 制度构建:外力驱动的变革 |
第一节 建立日本模式的上海实业教育制度 |
一、 日本模式实业教育制度建立 |
二、 上海实业教育制度草创 |
三、 日本模式实业教育制度深化 |
四、 上海实业教育制度的初步发展 |
第二节 转向美国模式的上海职业教育制度 |
一、 短暂的综合中学制 |
二、 职业教育制度的本土化探索 |
第三节 构建苏联模式的上海技术教育制度 |
一、 苏联模式的技术教育制度建立 |
二、 新型教育制度出现 |
三、 职业教育制度的实施暂停 |
四、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为消长 |
第四节 走向市场化的上海职业教育制度 |
一、 中等职业教育的变迁 |
二、 中等职业教育衰退的原因 |
三、 高等职业教育的建立与发展 |
四、 国家政策:制度构建的推动力 |
第五节 制度构建与外力驱动 |
一、 制度构建的本土化进程 |
二、 国家政策的支持 |
三、 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互动 |
第二章 专业建设:追赶经济的步伐 |
第一节 清末民初:上海商业教育崛起 |
一、 清末各类实业学堂出现 |
二、 民初商业学校崛起 |
三、 商业教育崛起的原因 |
第二节 国民政府时期:上海商业教育发达 |
一、 科类设置的法规变革 |
二、 商业教育日趋发达 |
三、 商业教育发达的原因 |
第三节 五六十年代:上海工业教育大发展 |
一、 专业设置以苏为师 |
二、 工科专业大发展 |
三、 影响专业建设的因素 |
第四节 八九十年代:上海第三产业专业兴起 |
一、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建设 |
二、 中专和技校专业建设的转型 |
三、 补缺型角色:职业中学的专业建设 |
四、 专业建设的品牌战略:重点专业建设 |
第五节 影响专业建设变迁的因素分析 |
一、 政府与学校:此消彼长的牵制 |
二、 校长的影响力 |
三、 上海城市功能转变的影响 |
四、 择业观的变化 |
第三章 课程之困:徘徊于“学问化”和“职业化” |
第一节 日本课程模式的建立与转变 |
一、 清末实业教育课程 |
二、 民初实业教育课程 |
三、 上海实业教育课程的特点 |
第二节 美国课程模式影响下的本土化探索 |
一、 本土化探索的背景 |
二、 课程标准的推出 |
三、 上海的本土化探索实践 |
四、 本土化探索的特点 |
第三节 苏联课程模式的确立与变革 |
一、 苏联模式课程体系确立 |
二、 职业教育课程“大跃进” |
三、 调整时期的课程设置变革 |
第四节 多元化课程模式的引进与探索 |
一、 八十年代职业学校课程实践领域的摸索 |
二、 九十年代职业学校课程模式本土化的探索 |
第五节 上海职业教育课程演变动因 |
一、 社会经济发展制约 |
二、 培养目标变化波及 |
三、 劳动力市场需求引导 |
第四章 师资培养:数量到质量的追求 |
第一节 清末民初实业教员养成:制度先行 |
一、 清末实业教员养成制度确立 |
二、 清末实业教员的现实来源 |
三、 民初实业教员养成机构建立 |
第二节 国民政府时期职业师资养成:理论与现实的矛盾 |
一、 经验至上:职业教育师资的理论标准 |
二、 学历至上:职业教育师资的现实要求 |
三、 上海职业教员的现状及特点 |
四、 职业教员养成:理论与现实 |
第三节 1949年至1978年间的职业师资培养 |
一、 职业教育师资要求变化 |
二、 上海职业教育师资来源及特点 |
三、 职教教师在职培养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实质突破 |
一、 八十年代三类职业学校师资状况及不均衡性 |
二、 教师资格的发展:提高学历标准 |
三、 职业学校师资养成体系初建 |
四、 完善职教教师的在职进修 |
五、 “双师型”教师需求 |
第五节 上海职业教育师资养成的思考 |
一、 职业教育师资问题地再现 |
二、 教师任职条件的“学历化”进程 |
三、 师资养成与进修体制的理想构建 |
结语 |
一、 学习先进引发本土化探索 |
二、 制度构建推进职业教育发展 |
三、 实践运行中形成地方特色 |
四、 对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使然 |
二、就业市场转变的必然要求 |
三、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使命 |
四、高职教育发展的现实挑战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成果 |
二、国内研究成果 |
三、简要评述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
二、有待深化研究的问题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经济思想史考察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辩证关系的论述 |
一、马克思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辩证关系的论述 |
二、恩格斯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辩证关系的论述 |
第二节 列宁、斯大林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辩证关系的论述 |
一、列宁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辩证关系的论述 |
二、斯大林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辩证关系的论述 |
第三节 中共中央历代领导人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辩证关系的论述 |
一、毛泽东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辩证关系的论述 |
二、邓小平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辩证关系的论述 |
三、江泽民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辩证关系的论述 |
四、胡锦涛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辩证关系的论述 |
五、习近平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辩证关系的论述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经济基础决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
二、高等职业教育反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 |
第三章 西方近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济思想史考察 |
第一节 西方高等职业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一、西方高等职业教育萌芽时期(18世纪60年代以前) |
二、西方高等职业教育初步发展时期(18世纪60年代—20世纪50年代) |
三、西方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化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 |
四、西方商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 |
第二节 古典经济学家与德国历史学派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论述 |
一、配第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论述 |
二、斯密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论述 |
三、李斯特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论述 |
第三节 新古典经济学家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论述 |
一、杰文斯等忽视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
二、马歇尔等重新发现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
三、沃尔什等重视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
第四节 西方当代经济学家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论述 |
一、舒尔茨等构建人力资本理论 |
二、斯宾塞等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质疑 |
三、布迪厄等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
第五节 西方职业教育经济思想的借鉴意义 |
第四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
第一节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 |
一、经济恢复发展时期的高等职业教育(1978年—1992年) |
二、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高等职业教育(1992年—2002年) |
三、经济深化发展时期的高等职业教育(2002年—2012年) |
四、经济新常态时期的高等职业教育(2012年至今) |
第二节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 |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结构布局 |
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产出 |
第三节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
一、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二、协整检验与ECM模型构建 |
三、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四、实证研究结论 |
第四节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经费投入不足 |
二、专业链与产业链脱节 |
三、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 |
四、师资队伍“重学历,轻能力” |
五、产学研合作不深入 |
第五节 制约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因 |
一、政策机制不足 |
二、政府财力受限 |
三、社会观念制约 |
四、市场环境影响 |
五、高职自身定位 |
第五章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第一节 经济发展新常态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一、经济增长的中高速 |
二、经济增长的优结构 |
三、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
第二节 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一、产业结构调整催生更多就业机会 |
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人才结构优化 |
第三节 新一轮科技革命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一、科技实力的提升 |
二、新科技革命的出现 |
三、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提高 |
第四节 人力资源变化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一、“人口红利”渐失倒逼“人才红利”的形成 |
二、“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转变 |
第五节 经济全球化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一、我国产业分工从价值链的底端向中高端转移 |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趋势 |
第六章 发达国家(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联动发展的经验及其启示 |
第一节 以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德国高等职业教育 |
一、完善的立法 |
二、先进的培养理念 |
三、“双元制”职教模式 |
四、合理的专业与课程结构 |
五、优秀的教师队伍 |
六、丰富的职业教育研究成果 |
第二节 与社会经济良性互动的瑞士高等职业教育 |
一、国家与社会的高度重视 |
二、以学徒制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 |
三、建立国家资格框架 |
四、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
第三节 与社区经济相耦合的美国高等职业教育 |
一、健全的法制 |
二、服务社区经济的教学理念与课程设置 |
三、多样化的办学主体与经费来源 |
四、完善的专兼师资队伍 |
第四节 以行业技能需求为驱力的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 |
一、终身教育理念与终身教育模式 |
二、以市场为导向的能力培养体系 |
三、完善的国家资格框架 |
四、多元化的教育经费来源 |
第五节 以产学结合为为特征的日本高等职业教育 |
一、不断调整与修正的立法 |
二、充足的教育经费保证 |
三、先进的产学结合模式 |
四、突出实践的专业与课程设置 |
第六节 与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的台湾高等职业教育 |
一、完整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
二、与产业结构密切结合的高职变革路径 |
三、建教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
四、实践化的课程设置与优秀的教师队伍 |
第七节 发达国家(地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联动发展的共同经验及其启示 |
一、通过立法促进并规范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
二、社会高度认同与重视高等职业教育 |
三、强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
四、注重与社会经济发展及结构调整相适应的职教变革 |
五、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
六、形成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与国家资格框架 |
第七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增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经济新常态的适应性 |
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方向要适应于经济新常态 |
二、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应耦和于经济新常态 |
三、社会人才观应内融于经济新常态 |
第二节 发挥政府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引导与规范作用 |
一、加快高等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 |
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法规 |
三、合理与优化配置高等职业教育资源 |
四、塑造良好的高等职业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
第三节 构建经济新常态下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
一、完善“双师型”教师制度 |
二、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
三、引进企业高层次技能型人才 |
第四节 完善市场导向下的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模式 |
一、合理设计“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
二、合理搭建“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培养运行平台 |
三、合理构建“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 |
第五节 建立多元化的办学主体与经费投入模式 |
一、继续加大并落实财政性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 |
二、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 |
三、多管齐下以提高高等职业院校自身的筹融资能力 |
四、通过探索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充实高等职业教育经费 |
结论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4)中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名称释义与研究立意 |
1.2 研究的背景及研究缘起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缘起 |
1.3 研究意义和价值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价值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1 职业教育 |
1.4.2 现代职业教育 |
1.4.3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
1.4.4 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
1.4.5 技能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 |
1.4.6 职业教育层次衔接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5.1 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研究 |
1.5.2 不同层次职业教育衔接的研究 |
1.5.3 已有研究的简要评价 |
1.6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6.1 理论视角 |
1.6.2 实践视角 |
1.7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7.1 研究目的 |
1.7.2 研究内容 |
1.8 研究的基本理论预设 |
1.9 研究视角、思路、方法、技术路线和论文框架 |
1.9.1 研究视角 |
1.9.2 研究思路 |
1.9.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9.4 论文框架 |
1.10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10.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10.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我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演变 |
2.1 我国职业教育层次级数的演变 |
2.1.1 1902-1912 年期间职业教育层次级数 |
2.1.2 1912-1927 年期间的职业教育层次级数 |
2.1.3 1927-1949 期间的职业教育层次级数 |
2.1.4 1949 年后职业教育层次级数 |
2.2 建国后职业教育层次规模演变 |
2.2.1 1950-1965 年的职业教育层次规模 |
2.2.2 1966-1976 年期间的职业教育层次规模 |
2.2.3 二十世纪 80 年代初到 90 年代初的职业教育层次规模 |
2.2.4 二十世纪 90 年代初至今的职业教育层次规模 |
2.3 我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演变的经验与启示 |
2.3.1 经济、政治等因素对不同历史阶段职业教育层次的影响程度 |
2.3.2 政策是调控职业教育层次与规模的直接手段 |
2.3.3 技术水平决定职业教育层次高低 |
2.3.4 职业教育层次变化既要保持相对的稳定又要适时变革 |
2.3.5 职业教育层次的变革既要借鉴又要本土化 |
2.3.6 职业教育层次起点随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
第三章 美国和台湾地区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
3.1 我国台湾地区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
3.1.1 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变化 |
3.1.2 职业教育层次间的衔接 |
3.1.3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 |
3.1.4 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经验 |
3.2 美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
3.2.1 职业教育层次的变化 |
3.2.2 职业教育层次间的衔接 |
3.2.3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 |
3.2.4 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经验 |
3.3 美国和台湾地区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启示 |
3.3.1 构建完整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
3.3.2 加强职业教育各层次间的衔接 |
3.3.3 授予高职高专毕业生“副学士学位” |
3.3.4 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 |
第四章 功能选择下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
4.1 职业教育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
4.1.1 结构、功能的概念 |
4.1.2 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
4.1.3 职业教育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
4.2. 职业教育的功能 |
4.2.1 教育的一般功能 |
4.2.2 职业教育的特有功能 |
4.3 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
4.3.1 职业教育层次结构要素 |
4.3.2 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特点 |
4.4. 功能选择下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
4.4.1 职业教育功能的选择与层次结构调整 |
4.4.2 影响职业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因素 |
4.4.3 职业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类型 |
4.4.4 职业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主体和模式 |
4.4.5 功能选择下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合理性 |
第五章 我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现状及问题 |
5.1 我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现状 |
5.1.1 职业教育各层次培养目标现状 |
5.1.2 职业教育层级间的衔接状态 |
5.1.3 各层次职业教育的规模情况 |
5.1.4 职业教育层次专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吻合情况 |
5.1.5 职业教育层次满足学生终身教育需要的调查 |
5.1.6 职业教育各层次管理归属情况 |
5.2 我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存在的问题 |
5.2.1 职业教育层次划分依据不合理,各层次培养目标不清晰 |
5.2.2 职业教育层次衔接不畅,衔接重形式轻内涵 |
5.2.3 职业教育各层次规模比例失衡,难以满足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 |
5.2.4 专业结构比例失衡,难以满足产业结构对人才的需求 |
5.2.5 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不完善,难以满足终身学习的需要 |
5.2.6 各类各层职业教育管理不统一 |
第六章 我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适应性调整 |
6.1 职业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理论依据 |
6.1.1 应用型本科与专业学位教育归属职业教育类型 |
6.1.2 多层次的应用型人才需要相应的职业教育培养 |
6.1.3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2011)指导职业教育层次的划分 |
6.2 职业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建议 |
6.2.1 依据人才类型与职业资格标准划分职业教育层次,明确培养目标 |
6.2.2 打通职业教育层次之间的衔接通道,满足学生升学的意愿 |
6.2.3 调整各层次合理的比例,满足人才层次需求 |
6.2.4 调整各层次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提高与产业结构的吻合度 |
6.2.5 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构建完整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
6.2.6 调整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协调各层次职业教育发展 |
6.3 职业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保障 |
6.3.1 资金投入是实现职业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基础 |
6.3.2 制度是实现职业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关键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一 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升学意向调查问卷 |
附录二 高职院校学生升学意向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在校本科生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意向的问卷 |
致谢 |
(5)基于产业结构演进的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厘清 |
一、高等职业教育 |
二、专业结构 |
三、产业结构 |
四、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分析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系统论中的结构与功能理论 |
二、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三、教育内外部规律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产业结构演进与专业结构调整的历史逻辑 |
第一节 计划经济与高职教育的形式探索期(1949-1979年) |
一、1949-1979年产业结构调整的状况 |
二、1949-1979年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的状况 |
三、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特征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与高职教育的兴起期(1980-1999年) |
一、1980-1999年产业结构调整的状况 |
二、1980-1999年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的状况 |
三、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特征 |
第三节 经济新常态与高职教育的繁荣期(2000-2015年) |
一、2000-2015年产业结构调整的状况 |
二、2000-2015年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的状况 |
三、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境)外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境)外专业结构调整要素分析 |
一、专业设置调整 |
二、专业建设口径 |
三、专业师资建设 |
四、专业衔接关系 |
第二节 国(境)外专业结构调整机制分析 |
一、政府的干预 |
二、行业协会的中介作用 |
三、内部机制 |
四、专业结构调整机制构建反思与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东省产业结构与高职教育结构适应性分析与评价 |
第一节 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一、山东省产业结构分析 |
二、三次产业结构概况 |
三、区域产业结构比较 |
五、三次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分析 |
一、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布局分析 |
二、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分析 |
三、高等职业教育类型分析 |
四、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分析 |
第三节 产业结构和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适应性评价分析 |
一、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原理介绍 |
二、山东省产业结构和高职教育适应性评价过程 |
三、山东省产业结构与高职教育适应性综合分析 |
第四节 高职教育专业结构问题分析 |
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市场脱节、对口率不高 |
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校际重复化、同质化较严重 |
三、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区域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吻合度不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高职专业大类招生比率预测研究 |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相关分析 |
一、相关分析原理 |
二、偏相关分析的简介 |
三、山东省高职院校19个专业大类招生比率与山东省重点产业GDP比率的相关与偏相关分析 |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回归分析 |
一、回归分析原理 |
二、部分专业大类招生比率与对应产业GDP比率的回归分析 |
第三节 高职院校专业大类招生比率预测 |
一、山东省重点产业GDP的时间序列分析 |
二、山东省部分高职教育大类招生比率的预测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山东省产业结构优化的高职专业结构调整原则与策略 |
第一节 产业结构和高职专业结构失衡原因分析 |
一、产业结构方面原因 |
二、高职专业结构方面原因分析 |
第二节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
一、主动适应产业结构发展要求并适度超前 |
二、避免过于强调市场需求而趋于功利 |
三、坚持存量结构调整为主,以增量结构调整为辅 |
四、坚持高职院校自主调整、政府宏观调控和社会监督相结合 |
五、置于教育教学综合改革背景之中 |
第三节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策略 |
一、山东省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机制 |
二、山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调整方向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20世纪90年代前台湾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回顾 |
第一节 台湾中等职业教育的萌芽与畸形发展 |
第二节 走向全盛的台湾中等职业教育 |
第三章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与目标 |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中期台湾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 |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中期台湾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目标 |
第四章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综合高中的改革与实践 |
第二节 高级职业学校办学改革与成效 |
第五章 结语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第二章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及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源起 |
第一节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与推进 |
第二节 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本章结语 |
第三章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理论基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视角 |
第一节 英才多元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哲学基础 |
第二节 高深知识实用化: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认识论基础 |
第三节 高等教育市场化: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制度基础 |
第四节 高等教育类型多样化: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组织基础 |
本章结语 |
第四章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德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及应用科学大学建设与启示 |
第二节 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及原多科技术学院的建设与启示 |
第三节 台湾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及科技大学和技术学院的建设与启示 |
本章结语 |
第五章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
第一节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 |
第二节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征 |
本章结语 |
第六章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
第一节 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
第二节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模式 |
第三节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专业设置 |
第四节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模式 |
第五节 产学研结合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途径 |
本章结语 |
第七章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
一、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障碍性分析 |
二、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建议 |
本章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8)高职(专科)院校转型研究 ——以江西省W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对工作实践的困惑与反思 |
(二) 对高职院校发展历程的思考 |
(三) 高职院校面临服务面向转变的困难 |
(四) 发展环境的变化要求高职院校进行转型 |
二、研究意义 |
(一) 本研究是理论导向下的实证研究,重点探索我国高职院校新的发展模式和路径,具有一定理论意义 |
(二) 本研究的分析和结论为目前众多高职院校的转型与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 职业院校转型研究现状 |
(二) 大学组织转型研究现状 |
(三) 组织转型定义及组织制度理论概述 |
(四) 高等教育分类及应用型大学(本科)的相关研究 |
四、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二) 理论基础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探索与发现:W学院转型发展历史 |
一、建校(1964-1966) |
(一) 历史背景 |
(二) 建校历程 |
(三) 停办(1966-1968) |
二、复校(1982-2003) |
(一) 复校缘由 |
(二) 复校过程及分析 |
三、转型:升格为高职院校(2003-至今) |
(一) 时代背景 |
(二) 升格转型过程 |
(三) 组织转型的驱动力——知识、政府和市场 |
第二章 应变与定位:环境变化及目标调适 |
一、转型后环境的变化与应对 |
(一) 政府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为W学院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 |
(二) 管理体制给组织转型带来的危机与应对 |
(三) 文化-认知及市场之困与应对 |
二、办学目标定位与调整 |
(一) W学院组织目标变迁历程 |
(二) 目标定位的焦点:特色与生存的矛盾 |
(三) 有目的之无预料后果:专业特色的重新确立及其影响 |
第三章 阵痛与超越:结构调整及配套管理制度改革 |
一、分分合合为何求:组织管理机构调整 |
(一) 知识衍变中的系部和专业调整 |
(二) 仪式与效益:虚华与实用并存的机构调整 |
二、开发与探索:迎评估、建示范、树品牌、促升级 |
(一) 全面接受评估检查: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对学院发展的影响 |
(二) 内涵提升:示范建设的动机与影响 |
(三)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由校企合作到集团化办学 |
(四) 转型预演:升格为副厅级别和试办本科班 |
三、应用至上:配套内涵建设 |
(一) 人才是关键:“两化一型”工程 |
(二) “一体化”教学改革工程:国际商务系的故事 |
(三) 研究是基础:科研提升工程 |
第四章 经验与启示:对W学院成功转型的省思 |
一、W学院发展与外部环境有效耦合是其成功转型的外因 |
(一) 政府重视高职教育是W学院发展的保障 |
(二) 经济转型呼唤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 |
二、组织专有能力是组织成功转型的内因 |
(一) 组织发展欲望:W学院发展的内在动力 |
(二) 领导力:W学院发展的引领者 |
(三) 组织文化:W学院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
三、W学院转型模式分析 |
(一)“行政主导”的治理模式 |
(二) “效率优先”的资源配置方式 |
第五章 转型与走向:W学院向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转型 |
一、新常态:发展高层次应用技术大学是时代的要求 |
(一) 职业院校不断升格转型是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 |
(二) 高职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
(三) 高职院校转型符合学生发展需要和学校本身发展需要 |
(四) 第三次工业革命为高职院校转型提供了契机 |
二、进位转型:高职院校应成为转型的主体 |
(一) 高职院校成转型主体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 |
(二) 高职院校的办学传统决定高职院校应成为转型的主体 |
(三) 高职院校成为转型主体有利于社会公平和稳定 |
三、建立多维保障体系,促进高职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 |
(一) 发挥政府作用,制定相应法律 |
(二) 做好顶层设计,发挥各方面的作用 |
(三) 加强内功修炼,实现人才培养要素转型 |
(四) 转变组织领导,提升办学治校能力 |
(五) 建立共同愿景,实现组织文化转型 |
(六) 制定评价标准,转变评价机制 |
四、高职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制度设计 |
(一) 边界与维度:建立完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
(二) “三个15%和3-3-5”模式:高职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比例和步骤 |
(三) 恶与善:理性看待高职院校转型的动力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和课题研究情况 |
后记 |
(9)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
第一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及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的现状 |
第一节 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的重要性 |
第二节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回顾 |
第三节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现状 |
第四节 有关国家和地区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及启示 |
第二章 影响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的外部因素分析 |
第一节 举办者的期望与要求对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的影响 |
第二节 求学者的个人发展需求对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的影响 |
第三节 就业市场对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的影响 |
第四节 同类院校的竞争对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的影响 |
第五节 外部因素对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影响的综合分析 |
第三章 影响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的内部因素分析 |
第一节 高等职业院校的组织特性 |
第二节 高等职业院校的权力结构 |
第三节 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 |
第四节 内部因素对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影响的综合分析 |
第四章 办学定位机制的构建 |
第一节 办学定位机制是实现科学准确定位的基础 |
第二节 确定办学定位应把握的三个要素 |
第三节 办学定位机制的构建及其流程 |
第五章 案例研究——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办学定位的实践 |
第一节 个案描述 |
第二节 个案评析 |
结语 |
注释 |
附录 问卷调查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林业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章 林业高职院校发展背景 |
2.1 林业教育的发展历史 |
2.1.1 高等农林教育初创与形成阶段 |
2.1.2 高等农林教育的本土化阶段 |
2.1.3 现代农林教育的发展 |
2.1.4 高等农林教育发展的经验总结 |
2.2 林业高职院校发展现状分析 |
2.2.1 林业高职院校发展不平衡 |
2.2.2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 |
2.2.3 专业与课程建设没有形成特色 |
2.2.4 师资队伍的数量、结构影响教学质量和水平 |
2.2.5 办学经费不足,财政拨款所占比例下降 |
第3章 林业高职院校发展动力机制的理论研究 |
3.1 林业高职院校的基本属性及定位 |
3.1.1 高等职业教育内涵 |
3.1.2 高等职业教育类型、层次及表现形式 |
3.1.3 林业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属性 |
3.2 林业高职院校发展动力机制的基本内涵与结构 |
3.2.1 动力机制的基本内涵 |
3.2.2 动力机制的结构组成 |
第4章 高职院校发展动力机制的国际比较研究 |
4.1 美国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
4.1.1 美国高职教育发展与变革 |
4.1.2 美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
4.2 澳大利亚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
4.2.1 澳大利亚高职教育发展与变革 |
4.2.2 澳大利亚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
4.3 德国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
4.3.1 德国高职教育发展与变革 |
4.3.2 德国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
4.4 台湾地区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
4.4.1 台湾地区高职教育发展与变革 |
4.4.2 台湾地区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
4.5 部分国家及地区高职院校发展动力机制的比较研究 |
4.5.1 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动力因素的比较研究 |
4.5.2 高职院校发展的动力机制类型的比较研究 |
4.5.3 对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启示 |
第5章 林业高职院校发展动力机制的实证研究 |
5.1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动力机制的实证研究 |
5.1.1 基本情况 |
5.1.2 发展机遇及办学经验 |
5.1.3 对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动力机制的探索 |
5.2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动力机制的实证研究 |
5.2.1 基本情况 |
5.2.2 发展机遇及办学经验 |
5.2.3 对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动力机制的探索 |
5.3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动力机制的实证研究 |
5.3.1 基本情况 |
5.3.2 发展机遇及办学经验 |
5.3.3 对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动力机制的探索 |
5.4 浙江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动力机制的实证研究 |
5.4.1 基本情况 |
5.4.2 发展机遇及办学经验 |
5.4.3 对浙江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动力机制的实证探索 |
第6章 林业高等职业院校成功发展的探索与创新 |
6.1 发展的基础——外部政策环境 |
6.1.1 专项经费的倾向性支持 |
6.1.2 人才引进的优惠性政策 |
6.1.3 多校合作联盟的平台搭建 |
6.1.4 扩大生源的助学政策 |
6.2 发展的灵魂——先进和科学的办学理念及定位 |
6.2.1 先进的办学理念 |
6.2.2 科学的办学定位 |
6.3 发展的重要特征——产学合一 |
6.3.1 产学合一的办学机制 |
6.3.2 产学合一的主要内容 |
6.3.3 产学合一的重要举措 |
6.3.4 产学合一的机制创新与制度保证 |
6.4 发展的要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 |
6.4.1 专业设置必须适应第一产业人才的社会需求 |
6.4.2 林产工业与一产、三产的协同发展 |
6.4.3 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 |
6.5 发展的重要内涵——适需的人才培养模式 |
6.5.1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 |
6.5.2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 |
6.6 发展的重要前提——特色发展、多元发展 |
6.6.1 延伸性特色发展 |
6.6.2 多功能拓展办学 |
6.6.3 区域化、集约化、多元化的发展 |
6.7 发展的重要保障——构建终身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
6.7.1 终身教育服务平台的构建 |
6.7.2 开展林业行业、企业培训的典型内容 |
6.7.3 开展林农培训的典型内容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重点总结 |
7.1.1 界定林业高职院校的基本属性与定位 |
7.1.2 揭示林业高职院校发展动力机制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
7.1.3 林业高职院校发展动力机制的类型比较和论证 |
7.1.4 提炼林业高职院校成功发展的动力机制 |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7.2.1 本研究主要的聚焦点 |
7.2.2 本研究主要的创新点 |
7.2.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四、台湾高等职技教育及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台湾高等职技教育及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J]. 武毅英. 交通高教研究, 1995(04)
- [2]变革下的本土化进程 ——20世纪上海职业教育研究[D]. 王红艳.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5)
- [3]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济学研究[D]. 唐文忠.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4)
- [4]中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研究[D]. 董显辉. 天津大学, 2013(12)
- [5]基于产业结构演进的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张慧青.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6]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研究[D]. 王春晖.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2)
- [7]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D]. 邵波. 南京师范大学, 2009(11)
- [8]高职(专科)院校转型研究 ——以江西省W学院为例[D]. 宋俊骥.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9]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研究[D]. 张晓东.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10]林业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D]. 倪筱琴. 南京林业大学,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