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氟联吡啶Fe和Co配合物的配体交换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王雅杰[1](2020)在《Ⅰ.新型[PSiP]钳式铁氮气配合物和钴氢配合物的合成及催化性质的研究 Ⅱ.基于动态共价键的可控自组装刺激响应体系的构筑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支持配体在金属配合物的电性及位阻方面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设计和合成新型的支持配体是发展过渡金属配合物的重要前提。钳式配体通过经式结构稳定金属配合物,通过改变钳式配体上的取代基可以实现过渡金属配合物电性和位阻的便捷调控。钳式配体支持的过渡金属配合物通常结构稳定而且性能多样,在多种催化反应中展现出显着的催化效果。最近,基于硅基的[PSiP]型钳式配体发展迅速,然而其种类较少。金属中心通过活化[PSiP]型钳式配体中的Si-H键形成金属-硅基化合物,其中Si与金属中心之间独特的反馈π键有利于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稳定;而Si原子的反位效应则便于活化其对位的配位基团,产生配位空缺,进而有利于提高金属配合物的反应活性。因此,构筑新型的[PSiP]型钳式配体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具有强给电子能力的异丙基有利于增大金属中心的电子云密度,从而使金属配合物获得更高的反应活性与催化活性,尤其有利于氮气配合物的合成,为温和条件下的固氮化反应提供了可能。因此,构筑异丙基取代的新型[PSiP]钳式配体及相应的廉价过渡金属配合物在有机硅化学、氮气的固定和均相催化反应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论文在以上研究目标的指引下,设计并合成了两例新型的异丙基取代的氮杂环[PSiP]钳式配体,并在此基础上合成了一系列PMe3支持的铁氮气配合物和钴氢配合物,重点考察了新型金属配合物的化学性质及其在催化方面的应用。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在苯基取代的氮杂环[PSiP]型钳式配体的基础上,设计并合成了强给电性异丙基取代的新型氮杂环[PSiP]钳式配体L3和L4,C6H4(NCH2piPr2)2SiRH(R=Ph,Me)。异丙基取代配体L3和L4展现出与苯基取代配体L1和L2截然不同的性质,具体表现为L3和L4的溶解性和Si-H键活性均大幅提高。2.与苯基取代配体L1和L2不同,异丙基取代的氮杂环[PSiP]型钳式配体L3和L4分别和Fe(PMe)4在氮气氛围下反应时,得到了两例氮气配位的铁氢配合物5和7,并通过X-射线衍射解析了其单晶结构。由此证明了强给电子取代基的引入,有利于氮气配合物的生成。通过铁氮气配合物5与其类似的PMe3支持的铁氢配合物3的对比,我们发现两者拥有相仿的Fe-H键键长。这说明了虽然异丙基有利于增强金属中心电子云密度,但氮气配合物中的N2配体可以通过反馈π键分担Fe中心的电子,从而使氮气配合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氮气配合物5和7均难以和Fe(PMe)4在氩气氛围下发生反应,并且PMe3无法与氮气配合物7发生配体交换反应。以上结果均说明了氮气配合物5和7中,Fe与N2配体之间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然而,同样有利于与金属中心形成反馈π键的CO则可以替换氮气配合物7中的N2配体,形成铁羰基配合物9,该配合物的分子结构也得到了确定。在催化应用方面,氮气配合物5和7均可以高效催化室温条件下氮气的硅胺化反应,其中氮气配合物7的催化效果较好,在1800当量KC8和Me3SiCl作用下,65h可以转化61当量的N(SiMe3)3。氮气配合物5和铁氢配合物3在催化酰胺脱水成腈的反应中具有极其相似的催化效果,这也促使我们对该反应的催化机理进行了合理化推测。3.利用异丙基取代的氮杂环[PSiP]型钳式配体L3和L4分别和CoCl(PMe)3反应,得到了相应的钴氢配合物10和11,并确认了相应的单晶结构。由于异丙基的强给电子能力,钴氢配合物10和11拥有比苯基取代的钴氢配合物4和2更长的Co-H键。在催化反应方面,初步探索了氮杂环[PSiP]型配体和硅烯配体支持的钴氢配合物对烯烃硅氢化的催化效果。结果显示,苯基取代的钴氢配合物4和2,异丙基取代的钴氢配合物11以及硅烯配体支持的钴氢配合物12均对该反应有一定的催化作用,然而选择性一般。其中硅烯配体支持的钴氢配合物12有利于反马氏产物的生成,而异丙基取代的钴氢配合物11则有利于提高马氏产物的比例。超分子刺激响应自组装体系在智能材料、生物化学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通过动态化学键的引入,有利于设计和合成新型的既具有一定稳定性,同时又呈现可逆刺激响应性能的超分子自组装纳米材料。在这一部分的研究中,我们选取了小分子醛类化合物和生物分子氨基酸、多肽类有机分子,通过动态亚胺键构筑了 pH响应的超分子自组装体系,并实现了自组装体形貌和性能的多重可逆控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1.选取了 ω)-氨基酸11-氨基十一烷酸(AUA)和小分子醛类化合物苯甲醛(BA)和萘甲醛(NA)作为起始反应物,通过动态亚胺键分别构筑了 pH刺激响应自组装体系。由于亚胺键的形成和断裂是pH可逆响应的,因此其相应的超分子自组装体系实现了从囊泡到纤维再到超分子凝胶的多重响应可逆调控。2.利用互为异构体的苯二甲醛(OPA、PPA、MPA)和多肽类分子双甘肽(GlyGly)分别构筑了不同自组装形貌的pH刺激响应囊泡和超分子凝胶体系。通过对体系pH的调控,直接影响了构筑基元中动态亚胺键的形成和断裂,进而实现了超分子自组装体系形貌和功能的pH可逆调控。通过比较不同异构体参与的动态化学反应和超分子自组装体系的差异,探讨了分子结构在动态化学反应和超分子自组装行为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动态化学反应和超分子自组装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研究过程中,通过TEM、SEM、DLS、FTIR、SAXS等多种手段对超分子自组装体系的形貌及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对其形成机理也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合理推测。
李胜勇[2](2020)在《Ⅰ新型钳式硅烯配体支持的铁和钴配合物合成及性质研究Ⅱ含有o,o’-硼和氨基取代的联芳基骨架的有机光电功能分子的合成及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氮杂环卡宾的类似物,氮杂环硅烯具有独特的σ-给电子/π-受体能力以及灵活可调控的空间位阻。近年来,利用硅烯的两亲性和配位不饱和性,硅烯化合物参与的小分子活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研究,硅烯化合物已成为有机硅化学中一个重要的合成单元。除此之外,硅烯作为配体,与金属的配位化学具有多样性,所构筑的金属配合物在均相催化中的催化效率和化学选择性等方面均展现出优异的性能。但相比于氮杂环卡宾和有机膦的多样性,氮杂环硅烯,尤其是钳式氮杂环硅烯的种类依旧十分有限,这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硅烯化学的发展。设计合成新型的氮杂环硅烯多齿配体,并详细研究其在小分子活化和廉价金属配合物构筑上的应用,是极具吸引力和挑战性的课题。近年来,温和条件下过渡金属催化的固氮反应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氮杂环硅烯配位的过渡金属氮气配合物,至今也只有一例报道。构筑氮杂环硅烯配位的过渡金属氮气配合物并将其应用于氮气的催化还原,是有极大研究价值的。本论文合成了多种钳式的氮杂环硅烯化合物,进而构建了其铁、钴配合物并探索了在均相催化和氮气还原上的应用。此外,还利用氮杂环硅烯化合物实现了小分子的活化。具体说来,分为以下五部分:1.设计合成了三种meso位带有不同取代基的二吡咯甲烷作为骨架、硅烯作为侧臂的钳式硅烯配体L-1(H),L-3(Me)和L-4(Ph)。这也是涉及到C(sp3)作为锚定位点的基于双氮杂环硅烯侧臂的钳式配体的首次报道,大大丰富了氮杂环硅烯多齿配体的种类。此外,还以两种方法合成了硅基-硅烯类化合物L-2。2.详细研究了钳式硅烯配体L-1,L-3和L-4与铁的配位作用。在L-1与Fe(PMe3)4的反应中,在不同的惰性气体氛围下(N2和Ar),通过C(sp3)-H键的活化,合成了 配合物[SiCHSi]Fe(H)(N2)(PMe3)(1)和[SiCHSi]Fe(H)(PMe3)2(2)。配合物1和2不仅是首次通过C(sp3)-H键活化构筑的多齿硅烯支持的金属配合物,而且1也是首例多齿硅烯支持的金属氮气配合物。配合物1和2的相互转化在特定的反应条件下得以实现。在线红外和原位磷谱被用来从动力学的角度研究了 1向2的转化。配合物1与CO的性质反应也被进一步研究。相似的,L-3和L-4与Fe(PMe3)4的反应中,合成了相应的多齿硅烯支持的铁氮气配合物4和6,同时伴随着配合物5的生成。通过对三种氮气配合物中氮气伸缩振动峰位置的对比,印证了 meso位取代基的显着影响。3.详细研究了钳式硅烯配体L-1,L-3和L-4与钴的配位作用。1-1与Co(PMe3)4、CoCl(PMe3)3、CoMe(PMe3)4 的反应均实现了 C(sp3)-H 键的活化,构筑了相应的钳式硅烯支持的钴配合物7、9和10。配合物7与CO的性质反应也被进一步研究。而L-4与CoCl(PMe3)3的反应中,由于苯基带来的大位阻效应,仅发生了配体的交换,生成了配合物8,而L-3与CoCl(PMe3)3并不反应。4.钳式硅烯配体支持的铁氮气配合物1和4成功催化了温和条件下的固氮反应。当以石墨钾作为还原剂,三甲基氯硅烷作为硅基化试剂,1,4-二氧六环作为溶剂时,配合物1可以有效催化氮气的硅胺化反应。进一步的实验表明配合物4的催化活性优于配合物1。此外,配合物1可以有效的催化酰胺还原为腈,配合物7对烯烃的硅氢化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5.氮杂环硅烯兼具路易斯酸性和路易斯碱性。我们成功的利用其实现了对二吡咯甲烷中N-H键的活化构筑了四价硅氢化合物。此外,利用多齿的氮杂环硅烯成功实现了对O2、CO和CO2的活化。本论文中所合成的新化合物通过红外谱图、核磁谱图、高分辨质谱、元素分析及X-ray衍射分析进行了详尽的表征。近年来,有机光电功能分子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场效应晶体管、非线性光学材料、离子探针及智能材料等领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基于三芳基硼的有机共轭π-体系,因硼独特的电性和空间结构,如空的p轨道、强的路易斯酸性和大的立体位阻效应等,备受科研工作者的青睐。尤其是当氨基等电子供体同时引入时,分子内呈现明显的电荷转移特性(ICT),进而带来许多独特的光电性质,如高的量子产率、长波长发射、大的Stokes位移以及明显的溶剂化效应等。为了进一步拓展三芳基硼化合物的应用价值,科研工作者一直以来致力于丰富三芳基硼化合物的分子设计。发展至今,尽管这一领域已取得很大的发展,但仍旧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进一步设计合成新的三芳基硼π-体系,并详细研究其构效关系,进而探索其应用是很有研究价值的。基于此,在我们课题组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本论文开展了以下两方面的研究。1.设计合成了o,o-硼和氨基取代的联苯双溴化合物Br2-BP-BNMe2,其具有与母体化合物BP-BNMe2相似的结构特征,呈现空间电荷转移特性,具有大的Stokes位移和明显的荧光溶剂化效应。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三芳基硼化合物Br2-BP-BNMe2具有独特的温敏荧光现象:室温下其荧光很弱,但当加热处理时,达到特定的高温,其荧光呈现急剧的增强;而降温过程中,其强的荧光保持。通过时间分辨荧光测试、O2实验以及与BP-BNMe2细致的对比,我们认为这是一种伴随着结构改变的TADF机制。我们相信,这一独特的温敏荧光现象可以用于检测特定的温度,为三芳基硼材料的设计开辟了一个新思路。2.设计合成了 o,o’-硼和氨基取代的联噻吩类化合物BT-BNMe2和BT-BNBn2。研究发现,与联苯类化合物BP-BNMe2和BP-BNBn2相似的是,BT-BNMe2的硼和氮位于联噻吩骨架的同侧,硼氮间的距离仅为3.63 A,表明分子内的电荷转移是通过空间直接进行的。而带有更大位阻的二苄基氨基的BT-BNBn2,其硼和氮扭向两边。BT-BNBn2相比于BP-BNBn2,由于富电子噻吩主体骨架的引入,其荧光发射波长明显红移72 nm。但是意外的是,尽管BT-BNMe2和BT-BNBn2的空间结构完全不同,但却具有基本相同的荧光发射波长。理论计算表明BT-BNMe2和BT-BNBn2的HOMO和LUMO能级基本一致,所以HOMO-LUMO能级差大致相等,这也解释了两种化合物荧光发射波长的相似性。我们相信,我们现有的工作为新型三芳基硼有机光电功能分子的设计和合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宋相海[3](2018)在《甘油及CO2催化转化催化剂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界范围内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CO2)的浓度显着增加。作为主要的温室气体,CO2在大气中较高的浓度会引起全球变暖等一系列的问题。此外,化石能源的使用过程中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的能源,生物柴油是化石燃料的主要替代品之一。但生物柴油生产中产生的大量副产物甘油严重抑制了该行业的健康发展。将CO2和甘油转化为高附加值的衍生产品不仅能够缓解这两种副产物过量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而且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符合当今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环碳酸酯类产品是CO2和甘油的共同衍生物,同时也是一类重要的化工产品,具有广泛的用途。本论文设计并制备了一系列的催化剂,并将它们用于催化CO2和甘油转化制备高附加值衍生物的反应,同时深入研究了催化剂的结构和活性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主要的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合成了三种类型的氮化碳(u-C3N4,m-C3N4,s-C3N4)材料,并将它们用于催化CO2和环氧化合物加成制备环碳酸酯的反应。活性测试结果表明u-C3N4表现出最好的催化性能,高活性源于其结构中大量的边缘空缺和其较大的比表面积。环氧氯丙烷(ECH)表现出比其它环氧底物更高的反应活性,这主要归因于ECH分子中的Cl原子,它能活化邻位的环氧基团。另外,ECH和u-C3N4反应能够将季铵盐基团引入到u-C3N4的结构中。反应过程中ECH中的Cl原子、u-C3N4的边缘空缺和新生成的季铵盐基团协同催化CO2和ECH环加成反应高效的进行。此外,u-C3N4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2)采用三聚氰胺低温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嘧勒胺寡聚物,通过对嘧勒胺寡聚物的修饰制备了一系列具有各种官能团的催化剂,并将这些催化剂用于CO2的转化制备环碳酸酯。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固载羟基和季铵盐基团的嘧勒胺寡聚物(MOSB)表现出最好的催化活性。反应过程中MOSB中的氨基边缘空缺、羟基、季铵盐活性基团能够协同催化CO2和环氧烷烃环加成反应高效的进行。另外,MOSB广泛的适用于各种环氧化合物。结合实验和表征结果提出了一个CO2和环氧化合物环加成制备环碳酸酯的反应机理。(3)以金属盐、对苯二甲酸和4,4′-联吡啶为原料制备了两种具有双配体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Co(tp)(bpy)和MOF-508a],并将它们用作催化剂催化CO2和环氧化合物转化制备环碳酸酯。这两种催化剂在无溶剂、无共催化剂的条件下都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性能。Co(tp)(bpy)作为催化剂时,最优条件下可获得95.75%的ECH转化率和94.18%的3-氯丙烯-1,2-环碳酸酯(CPC)产率。该催化剂较高的催化活性源于其结构中同时存在Lewis酸性和碱性位点,酸性位点源于未完全配位的金属阳离子,而碱性位点则来源于未配位的吡啶基团。循环使用五次后Co(tp)(bpy)仍能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4)通过简单的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高效、廉价的Li/ZnO催化剂,并将它们用于甘油和碳酸二甲酯(DMC)的酯交换反应制备碳酸甘油酯(GC)。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碱性和Li的负载量、焙烧温度密切相关。催化剂表面的弱碱和中强碱源于ZnO和Li+的相互作用。强碱性中心则源于ZnO晶格中的Zn2+在高温下被Li+取代所形成的[Li+O-]物种。过高的温度会破坏催化剂的碱性中心。强碱性中心对于甘油和DMC酯交换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弱碱和中强碱。当ZnO负载1 wt%的LiNO3且在500℃进行焙烧时,表现出最好的催化活性。(5)通过将氟化钾(KF)负载到多孔的镧-锆(La-Zr-600)金属氧化物载体上制备了一系列的固体碱催化剂,并将它们用于甘油酯交换制备GC的反应。将KF负载到La-Zr-600载体上后,在催化剂表面产生了大量的各种强度的碱性中心。弱碱性中心源于KF和载体反应生成新物种氟氧化镧(LaOF)和表面羟基;强碱和超强碱中心则来源于KF和载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Lewis碱。催化剂表面产生的强碱及超强碱活性中心对甘油和DMC的酯交换反应具有卓越的催化活性。在低温条件下所得催化剂不能催化GC脱羰基制备缩水甘油(GD),但在高温和KF存在的条件下GC可顺利脱羰基生成GD。(6)合成了一系列功能化聚合物催化剂,并将它们用于以甘油和CO2为原料、环氧丙烷(PO)为偶联剂“一锅法”合成GC的反应。这些聚合物催化剂可以催化CO2和PO偶联生成碳酸丙烯酯(PC)的反应,同时还可催化PC和甘油酯交换生成GC的反应。在所制备的聚合物中P-DVB-(vIm-BuBr)表现出最好的催化活性,其显着的催化活性源于引入到聚合物结构中的离子液体官能团。此外,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对其催化活性也有显着的影响。在反应过程中,甘油不仅作为反应原料,而且也作为共催化剂促进CO2和PO的偶联反应。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可重复使用性。
许少斌[4](2020)在《自修复聚氨酯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聚氨酯材料性能优异,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家具家电、建筑和日用品等领域,但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破损,降低了材料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自修复材料是指材料在发生破损后能够在外界刺激下或者自发恢复其自身功能的一类材料,因此将自修复功能引入到聚氨酯中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针对本征型自修复材料力学性能和修复能力难以同时兼顾的问题,本论文将金属配位键和硼酸酯键引入到聚氨酯体系中,金属配位键的键能可通过改变配体和金属的种类来调控,而硼酸酯键属于可逆共价键,键能大,因此制备的材料力学性能优异,且可在较温和条件下或室温下自发进行修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Ca2+-邻苯二酚配位键或硼酸酯键的自修复聚氨酯材料我们通过两步法制备了两端含有邻苯二酚基团的低分子量聚氨酯,分别用金属Ca2+或对苯二硼酸与邻苯二酚基团之间形成的金属配位键或硼酸酯键制备了自修复聚氨酯材料。含有邻苯二酚基团的聚氨酯常温下呈粘状,力学性能很差,形成配位键或硼酸酯键后可显着增强材料的力学性能。含有Ca2+-邻苯二酚配位键的PU-DA-Ca2+100%拉伸强度和韧性分别达到了 4.59 MPa和12.74 MJ/m3。修复实验表明在海水的刺激下完全切断的样条在室温下修复24 h后,PU-DA-Ca2+60%基于韧性的修复效率为84.36%。含有硼酸酯键的PU-DA-PDBA100%的拉伸强度和韧性分别为7.73 MPa和21.13 MJ/m3。较低的吸水性可以使材料在水存在时保持尺寸稳定性,因此PU-DA-PDBA60%在水的刺激下室温修复24 h后基于韧性的修复效率为62.03%。(2)含有Fe3+-三氮唑配位键的自修复聚氨酯材料针对基于可逆非共价键制备的自修复材料其力学性能普遍较差的问题,我们合成了三氮唑封端的二臂和三臂聚氨酯混合物。与金属Fe3+离子混合后,由于三臂支化结构聚氨酯的存在,共价键代替了部分非共价键(Fe3+-三氮唑配位键),因此制备的金属配合物的力学性能相对于只含有二臂氮唑封端聚氨酯的力学性能有了显着提高。通过改变金属Fe3+的含量我们可以调控聚氨酯的力学性能,当Fe3+/三氮唑的摩尔比为0.33时,T-TA/Fe-0.33的拉伸强度和韧性分别为9.15 MPa和46.69 MJ/m3。应力松弛实验表明,分子链运动能力随着Fe3+/三氮唑摩尔比的增加而降低。修复实验表明,所有的聚氨酯材料都具有优异的修复功能。在60℃下修复20 h,T-TA/Fe-0.33基于韧性的修复效率为91.61%,修复后样品的韧性为 42.78 MJ/m3。(3)含有多重氢键和Zn2+-咪唑配位键双重物理交联的室温自修复聚氨酯材料针对高强度自修复材料往往需要加热来引发修复的问题,我们采取了双重物理交联的策略制备了高强度室温自修复聚氨酯材料。FTIR表明以己二酸二酰肼作为扩链剂为材料引入了多重氢键,流变和拉伸实验表明引入Zn2+-咪唑配位键后形成的双重物理交联网络可以显着增强材料的力学性能。当Zn2+/咪唑的摩尔比为0.50时,PU-IZ/Zn-0.50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0.01 MPa和2050%,室温下修复48 h后,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可恢复到7.13 MPa和1800%,分别为原样的71.23%和87.80%。材料具有多次修复功能,修复效率随着修复次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升高温度可加速修复过程。
顾绍金,黄菁菁,陈万芝[5](2013)在《基于氮杂环卡宾的多齿C,N-配体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述了基于氮杂环卡宾的多齿C,N-配体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结合本课题组的工作介绍了含有吡啶、嘧啶、吡唑、萘啶、哒嗪、三唑和邻菲罗啉等氮杂环基团的氮杂环卡宾过渡金属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岳海英[6](2020)在《铁基水氧化催化剂的产氧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光催化驱动水分解技术中,水的产氧步骤一直是整个反应的关键,为提高水分解效率,开发廉价、高效、环境友好型的水氧化催化剂至关重要。在本文中,我们选取Fe(TPA)Cl2和TPA中一个吡啶被喹啉取代的分子为对象,运用DFT的B3LYP-D3泛函,对Fe(TPA)Cl2和Fe(L)Cl2催化水产氧进行了研究。计算了反应中不同价态Fe配合物的几何结构、所涉及的氧化反应和质子耦合电子转移反应的参考电位,以及不同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首先通过直接氧化和配体交换反应的研究,确定了[Fe(TPA)Cl-H2O]+(1TPA)以及[Fe(L)Cl-H2O]+(1)为后续催化循环过程的水氧化催化剂,且基态为五重态。然后催化循环经历了 PCET、离子交换等过程,金属Fe的高自旋反应最容易发生。关键氧-氧键的生成过程中,[Fe(X)(OH)=O...H2O]+(X=TPA、L)经历了一个含有两个分子内氢键的五元环过渡态,而这一过程并不需要质子耦和电子转移反应的参与,使氧-氧键形成更为简单。Fe(L)Cl2体系因为O-O键形成的能垒比Fe(TPA)Cl2高了13.3kcal/mol,所以实验中能观测到反应前体高氧化态的Fe(Ⅳ)配合物中间体,但是Fe(L)Cl2的催化性能变弱。我们的理论计算结果解释了实验上Fe(L)Cl2体系能够观测到高价Fe(Ⅳ)中间体这一现象,但对Fe(TPA)Cl2和Fe(L)Cl2二者水氧化催化剂的活性仍然要深入研究。
杨军强[7](2020)在《改性膨润土对放射性废水中79Se,99Tc和129Ⅰ的去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核能的广泛应用,大量的放射性物质随之产生,其中包含长寿命裂变产物79Se、99Tc和129I。在放射性废水中,79Se、99Tc和129I常以阴离子形式如79SeO32-/79SeO42-、99TcO4-和129I-/129IO3-存在,由于裂变产额高,半衰期长,迁移能力强,上述三种放射性核素一旦被释放,极易通过地下水进入生物圈,最后可能富集于人体内,对人类的健康造成长期危害。因此,如何从放射性废水中有效去除79Se、99Tc和129I备受关注,也是国内外学者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膨润土因比表面积大、阳离子交换容量高且储量丰富,常被作为吸附材料而用来回收废水中的金属阳离子。但由于其表面带永久负电荷,往往难以富集以阴离子形式存在的放射性核素。本论文通过水热合成法对膨润土进行了改性,制备了两种改性膨润土材料,并详细探究了其对放射性核素79Se、99Tc和129I的去除效果,重点开展了以下内容:1、羟基铁改性膨润土(Fe-OOH-bent)对79Se的吸附。静态实验结果表明Fe-OOH-bent对Se(IV)和Se(VI)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和较快的吸附速率,优于大多数无机材料。通过XPS和FT-IR等表征技术并结合实验数据推断该吸附机理为表面配位反应,其中Se(IV)形成内圈配合物,Se(VI)形成内圈和外圈配合物。吸附-解吸循环实验证明Fe-OOH-bent具有较好的重复利用性。柱实验结果表明Fe-OOH-bent可以有效从模拟废水中将Se(IV)和Se(VI)进行分离和回收,是一种对79Se有高效选择性去除的分离材料。2、十六烷基氯化吡啶改性膨润土(HDPy-bent)对99Tc的去除。通过XPS、XRD和FT-IR等表征技术探究了膨润土负载HDPy+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负载量的增大,HDPy+在膨润土层间的排布方式发生变化。静态实验结果显示HDPy-bent对Re(VII)/Tc(VII)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和较快的吸附速率(3min之内),共存阴离子(Cl-、NO3-、HCO3-、CO32-、SO42-和PO43-)和腐殖酸(HA)过量1000倍时对Re(VII)/Tc(VII)的吸附无影响。吸附机理推测可能为离子交换和表面沉淀。柱实验结果表明HDPy-bent可以从废水中有效富集和回收Re(VII)/Tc(VII),加标回收实验进一步表明HDPy-bent是一种对99Tc有高效去除能力的分离材料。3、十六烷基氯化吡啶改性膨润土(HDPy-bent)对129I的吸附。通过静态实验全面探究了不同条件下HDPy-bent对I-和IO3-的吸附影响,结果表明HDPy-bent对I-和IO3-有较快的吸附速率和较高的吸附容量,其吸附能力优于绝大多数的无机和有机材料。过量的共存阴离子(Cl-、HCO3-、SO42-和PO43-)和腐殖酸(HA)的存在对吸附无影响。HDPy-bent对I-的吸附机理在较低浓度时为离子交换,较高浓度时为表面沉淀;对IO3-的吸附机理为离子交换。柱实验结果显示HDPy-bent可以从废水中有效富集I-和IO3-,使用5M HNO3作为洗脱剂可将其回收。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实验表明HDPy-bent可用于放射性废水中129I的选择性吸附。
陈砚美[8](2014)在《以氮杂环为配体的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含氮杂环配合物作为杂环配合物的一种,因其多变的结构、良好的生物活性和较强的配位能力,一直受到配位化学家们的青睐。随着配位化学的发展,咪唑、吡啶、吡唑、吡咯等含氮杂环类配体已经被大量应用到配合物中。用这些配体构架出来的配合物具有迷人的结构和在荧光、催化、吸附、磁性材料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本论文中,我们致力于合成以吡啶衍生物为配体的配合物,并研究它们的化学、物理性质。本论文主要选取3-吡啶基咪唑并[1,5-a]吡啶为配体,使其和不同醛在金属离子的作用下,通过原位金属/配体反应得到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配合物,并提出了该原位反应的机理。另外,以四种吡啶二羧酸为配体合成了一系列碱土-稀土金属杂核的配合物和碱土-过渡金属杂核的配合物,并根据这些配合物的结构特点,分别研究了相应配合物的荧光和磁性质。主要结果简述如下:1.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吡啶甲醛、醋酸铵和过渡金属离子在溶剂热条件下的反应,得到了5个原位反应配体L1, L2, L3, L4, L5和14个结构新颖的配合物。Fe(L1)Cl2(1), Fe2(L2)Cl4(2),Fe2(L3)Cl4·EtOH (3), Fe(L4)Cl2(4), Co(L1)Cl2·0.5EtOH (5), Co2(L2)Cl4(6), Co2(L3)Cl4·EtOH (7),Co(L5)Cl2(8),[CuI2(L2)Cl2]In(9),[CuII(L3)Cl][CuICl2]·2EtOH (10),[CuII4(L3)Cl5][Cu2Cl3·2(CuICl2)](11), Cu(L4)Cl·EtOH (12),[L4CuCl]+·[Cu-2-2Cl3](13),2[HL4CuCl]2+·2(CuCl2)-·[CuCl3]·2H2O (14)。这些配合物的结构可以通过调节起始原料的种类和原料比例来控制。这些合成最显着的特点是实现了将吡啶甲醛的醛基可控地分别转化成了酮、亚甲基、叔碳和季碳中心。2.我们研究了CuCl2·2H2O(或CuBr2·2H2O)和HPIP(HPIP=3-吡啶基咪唑并[1,5-a]吡啶)分别与甲醛、甲酸、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乙二醛,在乙酸存在/不存在时的反应。我们发现在CuII存在下,HPIP和甲醛、甲酸、DMF和乙二醛分别反应可以得到以咪唑并[1,5-a]吡啶衍生物为配体的配合物。得到了六个结构新颖的配合物[L6Cu2Cl2][Cu2Cl4]·2EtOH (15),[L6Cu2Br2][Cu2Br4]·2EtOH (16),[(L7)2Cu3](CuCl2)3·2EtOH (17),2{[(L7)2Cu3](CuBr2)3}·EtOH (18),L8Cu2Cl2(19)和L8Cu2Br2(20)。并在研究其原位反应原理的过程中得到了[L6Co2Cl4]·2EtOH (21),[Co2(HPIP)2Cl4](22),[Cu2(HPIP)2Cu2Cl4](23)和L9ZnCl2(24)四种配合物和新配体L9的晶体。3.以2,6-吡啶二甲酸为配体,和稀土离子盐、SrCl2·6H2O或Sr(OH)2·8H2O反应,通过调节体系中咪唑的量,合成了21个配位聚合物:[Sr3(pydc)2(Hpydc)2(H2O)2]n·2nH2O (25),[Dy3Sr3(pydc)7(Hpydc)(H2O)9]·6H2O (26),[Ln2Sr3(pydc)6(H2O)18]·nH2O (Ln=Sm (27), Eu (28), n=11; Gd (29), n=16; Tb (30), Dy (31), n=13),[LnSr(pydc)3(H2O)5]·Him·H2O (Ln=Sm(32), Eu (33),Gd (34), Tb (35), Dy(36)),[Ln2Sr(pydc)6(H2O)5]·4Him·C2H5OH·nH2O (Ln=Sm(37), n=4; Eu (38), n=5; Gd (39), n=4; Dy(40) n=5),[LnSr(pydc)3(H2O)4]·Him·3H2O (Ln=Gd (41), Tb (42) Dy (43)),[GdSr(pydc)3(H2O)5]·Him·C2H5OH·3H2O (44)和[Sm2Sr2(pydc)5(H2O)9]·2H2O (45)。并研究了它们的荧光性质。4.以2,5-吡啶二甲酸为配体,合成了8个锶和锶-过渡金属的杂核配合物:[Sr(pydc)(H2O)]n(46),[CuSr(pydc)2(H2O)4]n(47),[CoSr(pydc)2(H2O)6]2n·H2O (48),[NiSr(pydc)2(H2O)4]n·3nH2O (49),[Sr(H2O)6]n·n[Ni(pydc)2(H2O)2]·2nH2O (50),[NiSr2(pydc)3(H2O)8]n·2nH2O (51),[ZnSr(pydc)2(H2O)5]n(52)[ZnSr2(pydc)3(H2O)10]n·2nH2O (53)。并且研究了配合物47、48和51的磁性,以及配合物46、52和53的荧光性质。5.以2,4-吡啶二甲酸为配体,合成了8个含SrII和SrII-MII(M=Co, Ni, Zn, Cu)的杂核配合物:[Sr(pydc)H2O]n(54),[MSr(pydc)2(H2O)2]n(M=Co (55), Ni (56), Zn (57)),[ZnSr(pydc)2(H2O)7]n·4nH2O (58),[SrCu(pydc)2]n(59),[SrCu(pydc)2(H2O)5]n(60)和[Cu3Sr2(pydc)4(Hpydc)2(H2O)2]n(61)。有趣的是,通过改变反应体系的温度,配合物59(三维网状结构)能可逆地转化为配合物60(一维链状结构)。我们研究了配合物54和57的荧光性质和配合物55、56、61的磁性。6.以2,3-吡啶二甲酸为配体,合成了五个三维网状的SrII-MII(M=Co, Ni, Zn, Cu)杂核配位聚合物:[MSr(pydc)2(H2O)2]n(M=Co (62), Ni (63)),[MSr2(pydc)3(H2O)4]n·2nH2O (M=Ni (64), Zn(65)),和[CuSr(pydc)2(H2O)3]n·2nH2O (66)。并研究了配合物62和63的磁性。
徐宝华,王耀锋,丁光荣,丁其达,徐晓峰,饶崇顺,张锁江[9](2020)在《脂肪腈的合成方法及规模化制备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脂肪腈类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材料和药物合成等领域.本文综述了脂肪腈合成方法学的研究进展,包括对烷烃、烯烃、醛醇和胺类底物的氧化腈化,采用氰基源为反应试剂对烷烃、卤代烷烃、烯烃类底物的直接氰化,以及对酰胺、羧酸(酯)和醛肟底物的脱水腈化.同时,以丙烯腈、己二腈和乙腈为典型代表,概述了相关规模化制备的技术进展和主要问题,并展望了脂肪腈合成与规模制备的未来发展方向.
柴杰[10](2019)在《Cr(pic)3衍生物的理化性质、安全性及降糖活性》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人数日益增加。时至今日,糖尿病已成为继肿瘤与心脑血管疾病后的第三大非传染疾病,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重视。目前对于糖尿病尚未有根治的措施,仅可通过药物控制病情。上世纪五十年代,Cr(Ⅲ)首次被提出可有效改善II型糖尿病病症。随后,Cr(Ⅲ)化合物得到广泛关注。本世纪初,吡啶甲酸铬(Cr(pic)3)成为市售最畅销的Cr(Ⅲ)添加剂,并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深入研究。近期,人们对Cr(pic)3补充剂的安全性及必要性产生了怀疑:(1)Cr(pic)3在氧化剂与还原剂共同存在下可通过类Fenton反应生成羟基自由基(·OH),进而对机体造成损伤;(2)Cr(pic)3在体内可被生物体中的多种氧化剂氧化生成Cr(VI),而Cr(VI)具有产生诱变性风险;(3)目前Cr(Ⅲ)的吸收机理尚不明确。基于以上问题,本文以吡啶甲酸及其衍生物为原料,合成15种“新型”Cr(Ⅲ)配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随后,探究了配合物的基本理化性质、氧化还原活性(Cr(VI)及·OH生成)、急性毒性与降糖活性等。本文从配合物的结构类型、取代基种类等多种因素着手,试图改善Cr(pic)3的安全性及降糖活性。(1)Cr(pic)3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为了提高Cr(pic)3的生物活性,降低毒副作用,了解代谢机理,本文以吡啶甲酸及其衍生物为原料合成15个新型Cr(Ⅲ)配合物。这些配合物的结构可分为三种不同类型:Cr2(R-pic)4(OH)2、[Cr(R-pic)2(H2O)2]?NO3与Cr(R-pic)3。配合物的结构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电喷雾质谱、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等手段得以表征。(2)Cr(pic)3衍生物的理化性质研究首先,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配合物与水分子、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及伴清蛋白(OTF)存在下配合物的配体取代反应速率。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的配体取代反应速率与配合物的配位类型及配体取代基有关:相同配体的不同配合物中[Cr(R-pic)2(H2O)2]?NO3反应速率常数最大,而桥联配合物速率常数最小;相同配位类型的不同配合物中,配体取代基吸电子效应越强则反应速率常数越大。其次,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配合物的氧化还原电位,研究发现Cr(Ⅲ)/Cr(II)的氧化还原电位在-0.9--1.5 V范围内。Cr(R-pic)3的氧化还原电位与其配体取代基相关,取代基的吸电子效应越强则配合物的氧化还原电位越正。最后,研究了配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及伴清蛋白(OTF)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配合物的取代基及配位类型对配合物与蛋白的结合无明显影响。配合物与OTF之间的Cr(Ⅲ)转移依赖于伴阴离子浓度:在伴阴离子浓度较高(≥5 mM)时,配合物与OTF之间的Cr(Ⅲ)转移速率较快。(3)Cr(pic)3衍生物的毒理学及降糖活性第一,以H2O2为氧化剂,在不同介质(缓冲、蛋白存在及细胞培养基)中采用H2O2对Cr(Ⅲ)配合物氧化生成Cr(VI)的能力进行探究。测定了配合物被氧化生成诱变性Cr(VI)的水平,并探究了还原剂Vc存在下的氧化状况。研究表明,在竞争配体存在下配合物被氧化生成的Cr(VI)增多。还原剂(Vc)的存在可减少Cr(VI)生成,但不能完全抑制。第二,通过类Fenton反应评价了不同配合物在不同介质(缓冲、蛋白溶液及细胞培养基)中生成的·OH。随后,通过不同价态Cr化合物的自由基产生与氧化实验结合,探究了配合物的自由基产生机理。实验结果表明:(i)配合物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生成的自由基含量远远小于在缓冲溶液中生成自由基的含量;(ii)配合物生成自由基为先氧化后还原机理而非先还原后氧化机理。第三,通过细胞毒性及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研究了部分配合物的细胞毒性及动物毒性,表明配合物没有明显毒性。最后,通过降糖活性实验研究了配合物的降糖效应,发现配合物能够有效降低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及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含量。(4)吡啶甲酸铬衍生物的细胞作用基础初探通过合成两类能够检测Cr(Ⅲ)的荧光探针,对吡啶甲酸铬衍生物在细胞中能否分解为Cr(Ⅲ),而生成的Cr(Ⅲ)又将如何分布的实验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吡啶甲酸铬衍生物进入细胞后可有效释放出Cr(Ⅲ),且分解后的配体分布于细胞中,因此推测配合物可以在细胞内分解。综上所述,本文从生物化学角度对吡啶甲酸铬衍生物的基础理化性质、潜在毒性、降糖活性及细胞行为进行初步探究。实验结果表明,结构类型及配体取代基均对配合物的理化性质、降糖活性具有较大影响。向配体引入取代基后,配合物1降低糖尿病小鼠FBG及LDL的效果优于Cr(pic)3。Cr(pic)3衍生物的安全性及降糖活性均有改善,吸电子基团可有效提高配合物的生物活性。因此,该研究有望为改善Cr(pic)3的疗效提供重要支撑。
二、氟联吡啶Fe和Co配合物的配体交换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氟联吡啶Fe和Co配合物的配体交换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1)Ⅰ.新型[PSiP]钳式铁氮气配合物和钴氢配合物的合成及催化性质的研究 Ⅱ.基于动态共价键的可控自组装刺激响应体系的构筑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Ⅰ 新型[PSiP]钳式铁氮气配合物和钴氢配合物的合成及催化性质的研究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钳式配体 |
1.2.1 钳式配体的分类及性质 |
1.2.2 氮中心钳式配体及其配合物 |
1.2.3 碳中心钳式配体及其配合物 |
1.2.4 硼中心钳式配体及其配合物 |
1.2.5 硅中心钳式配体及其配合物 |
1.3 [PSiP]型钳式配合物及其催化性质的研究 |
1.4 钳式配体支持的过渡金属氮气配合物及其性质 |
1.4.1 氮杂环卡宾钳式配体支持的氮气配合物 |
1.4.2 环己基钳式配体支持的氮气配合物 |
1.4.3 叔丁基钳式配体支持的氮气配合物 |
1.4.4 异丙基钳式配体支持的氮气配合物 |
1.5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结果与讨论 |
2.1 异丙基取代的新型氮杂环[PSiP]型钳式配体的合成 |
2.1.1 苯基取代的氮杂环[PSP]型钳式配体的研究 |
2.1.2 异丙基取代的新型氮杂环[PSP]钳式配体C_6H_4(NCH_2P~iPr_2)_2SiRH的合成 |
2.2 异丙基取代的新型[PSiP]钳式铁氮气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
2.2.1 氮杂环[p~(iPr)Si~(Ph)P]钳式配体L3和Fe(PMe_3)_4的反应 |
2.2.2 氮杂环[P~(iPr)Si~(Me)P]钳式配体L4和Fe(PMe_3)_4的反应 |
2.2.3 铁氮气配合物7和CO的反应 |
2.2.4 铁氮气配合物催化N_2还原成N(SiMe_3)_3的反应 |
2.2.5 铁氮气配合物催化酰胺脱水成腈的反应 |
2.2.6 本章小结 |
2.3 异丙基取代的新型[PSiP]钳式钴(Ⅲ)氢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
2.3.1 氮杂环[p~(iPr)Si~(Ph)p]钳式配体L3和CoCl(PMe_3)_3的反应 |
2.3.2 氮杂环[P~(iPr)Si~(Me)P]钳式配体L4和CoCl(PMe_3)_3的反应 |
2.3.3 氮杂环[PSiP]钳式钴氢配合物催化的烯烃硅氢化反应初探 |
2.3.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3.1 实验操作 |
3.2 实验试剂 |
3.3 仪器和表征测试方法 |
3.4 原料和配体的制备 |
3.4.1 三甲基膦支持的金属配合物的制备 |
3.4.2 配体L1的制备 |
3.4.3 铁氢配合物3的制备 |
3.4.4 钴氢配合物4的制备 |
3.4.5 配体L2的制备 |
3.4.6 铁氢配合物1的制备 |
3.4.7 钴氢配合物2的制备 |
3.4.8 二异丙基氯化膦的制备 |
3.4.9 二异丙基膦氢的制备 |
3.4.10 异丙基配体前体L'的制备 |
3.5 新化合物的合成 |
3.5.1 异丙基配体L3的合成 |
3.5.2 异丙基配体L4的合成 |
3.5.3 铁氮气配合物5的合成 |
3.5.4 铁氮气配合物7的合成 |
3.5.5 铁羰基配合物9的合成 |
3.5.6 钴氢配合物10的合成 |
3.5.7 钴氢配合物11的合成 |
3.6 催化反应步骤 |
3.6.1 铁氮气配合物催化的氮气还原成硅胺的反应 |
3.6.2 铁氮气配合物催化的酰胺脱水成腈的反应 |
3.6.3 钴氢配合物催化的烯烃硅氢化反应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异丙基取代的新型氮杂环[PSiP]钳式配体的合成 |
4.2 异丙基取代的新型[PSiP]钳式铁氮气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
4.3 异丙基取代的新型[PSiP]钳式钴氢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
第五章 附录 |
5.1 X-射线单晶衍射数据 |
5.2 新化合物的图谱表征 |
5.2.1 配体L3的图谱表征 |
5.2.2 配体L4的图谱表征 |
5.2.3 铁氮气配合物5的图谱表征 |
5.2.4 配体L3和Fe(PMe_3)_4在氩气中反应黄色粉末的红外光谱 |
5.2.5 铁氮气配合物7的图谱表征 |
5.2.6 铁氮气配合物7和PMe_3在氩气氛围中反应的原位磷谱 |
5.2.7 铁羰基配合物9的图谱表征 |
5.2.8 钴氢配合物10的图谱表征 |
5.2.9 钴氢配合物11的图谱表征 |
Ⅱ 基于动态共价键的可控自组装刺激响应体系的构筑及性能研究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超分子化学与分子间相互作用 |
1.1.1 超分子化学概述 |
1.1.2 分子间相互作用 |
1.2 超分子自组装纳米体系 |
1.2.1 囊泡和胶束纳米粒子 |
1.2.2 一维超分子自组装体系 |
1.2.3 超分子凝胶 |
1.3 基于动态共价键的超分子自组装体系 |
第二章 基于动态化学键的ω-氨基酸构筑的pH刺激响应体系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样品的制备 |
2.2.3 样品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动态亚胺键的形成 |
2.3.2 基于动态亚胺键的超分子自组装 |
2.3.3 超分子自组装体系的pH可逆响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动态化学键的结构异构体构筑的pH刺激响应体系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样品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OPA/GlyGly体系 |
3.3.2 PPA/GlyGly体系 |
3.3.3 MPA/GlyGly体系 |
3.3.4 OPA和GlyGly在水中的反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五章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Ⅰ新型钳式硅烯配体支持的铁和钴配合物合成及性质研究Ⅱ含有o,o’-硼和氨基取代的联芳基骨架的有机光电功能分子的合成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Ⅰ新型钳式硅烯配体支持的铁和钴配合物合成及性质研究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氮杂环硅烯配体的发展 |
1.1.1 引言 |
1.1.2 氮杂环硅烯单齿配体 |
1.1.3 氮杂环硅烯双齿配体 |
1.1.4 氮杂环硅烯钳式配体 |
1.2 氮杂环硅烯参与的小分子活化 |
1.3 氮杂环硅烯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在均相催化中的应用 |
1.3.1 催化碳碳键形成 |
1.3.2 催化碳原子-杂原子成键 |
1.3.3 催化还原反应 |
1.4 温和条件下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的氮气还原 |
1.4.1 引言 |
1.4.2 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的氮气向氨或肼的转化 |
1.4.3 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的氮气的硅胺化反应 |
1.5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结果与讨论 |
2.1 新型钳式氮杂环硅烯配体的合成 |
2.1.1 基于二吡咯甲烷的钳式硅烯配体L-1的合成 |
2.1.2 基于二吡咯甲烷的硅基-硅烯化合物L-2的合成 |
2.1.3 中心碳原子带有甲基或苯基的钳式硅烯配体L-3和L-4的合成 |
2.2 钳式硅烯配体L-1与PMe3配位的零价铁的反应及性质探索 |
2.2.1 双硅烯支持的铁氮气配合物FeH(N_2)(PMe_3)的合成 |
2.2.2 三甲基膦支持的富电性铁氢配合物FeH(PMe_3)_2的合成 |
2.2.3 FeH(N_2)(PMe_3) (1)与FeH(PMe_3)_2 (2)的相互转化研究 |
2.2.4 配合物FeH(N_2)(PMe_3) (1)的性质探索 |
2.3 钳式硅烯配体L-3及L-4与PMe_3配位的零价铁的反应 |
2.3.1 L-3与Fe(PMe_3)_4的反应 |
2.3.2 L-4与Fe(PMe_3)_4的反应 |
2.4 钳式硅烯配体L-1,L-3,L-4与PMe_3配位的钴配合物反应及性质探索 |
2.4.1 L-1与CoCl(PMe_3)_3的反应 |
2.4.2 L-3,L-4与CoCl(PMe_3)_3的反应 |
2.4.3 L-1与Co(PMe_3)_4和CoMe(PMe_3)_4的反应 |
2.4.4 配合物7与CO的反应 |
2.5 配合物FeH(N_2)(PMe_3)催化的氮气硅胺化反应 |
2.5.1 配合物1催化的氮气还原 |
2.5.2 配合物4催化的氮气还原 |
2.6 配合物7在烯烃硅氢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探索 |
2.7 氮杂环硅烯对N-H键、O_2、CO和CO_2的活化 |
2.7.1 单齿氮杂环硅烯对N-H键的活化 |
2.7.2 多齿氮杂环硅烯L-4对O_2、CO、CO_2的活化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3.1 合成手段 |
3.2 化学试剂 |
3.3 表征方法及测试手段 |
3.4 原料的制备 |
3.4.1 PMe_3支持的铁和钴配合物的合成 |
3.4.2 取代二吡咯甲烷的合成 |
3.4.3 [PhC(NtBu)_2]SiCl的合成 |
3.4.4 KC_8的合成 |
3.5 新化合物的合成 |
3.5.1 L-1的合成 |
3.5.2 L-2的合成 |
3.5.3 L-3的合成 |
3.5.4 L-4的合成 |
3.5.5 配合物1的制备 |
3.5.6 配合物2的制备 |
3.5.7 配合物3的制备 |
3.5.8 配合物1与CO_2的反应 |
3.5.9 配合物4和5的制备 |
3.5.10 配合物6的制备 |
3.5.11 配合物7的制备 |
3.5.12 配合物8的制备 |
3.5.13 配合物9的制备 |
3.5.14 配合物10的制备 |
3.5.15 配合物7与CO的反应 |
3.5.16 四价硅化合物11的制备 |
3.5.17 四价硅化合物12的制备 |
3.6 相互转化及催化部分 |
3.6.1 配合物1和2的相互转化实验 |
3.6.2 配合物1催化酰胺的还原反应 |
3.6.3 配合物1和4催化氮气的硅胺化反应 |
3.6.4 配合物7催化烯烃的硅氢化反应 |
第四章 总结论及工作展望 |
第五章 附录 |
5.1 晶体结构数据 |
5.2 化合物典型谱图 |
Ⅱ含有o,o'-硼和氨基取代的联芳基骨架的有机光电功能分子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三芳基硼π-体系的分子设计 |
1.2.1 线性硼氮π-体系 |
1.2.2 含硼的多环π-体系 |
1.2.3 含硼的梯形π-体系 |
1.2.4 含硼的非共轭π-体系 |
1.2.5 侧链带有硼取代基的π-体系 |
1.3 三芳基硼材料的应用简介 |
1.3.1 离子探针 |
1.3.2 生物成像 |
1.3.3 刺激响应材料 |
1.4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o,o'-硼和氨基取代的联苯化合物合成及其温敏荧光现象 |
2.1 引言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2.2.2 化合物的单晶结构 |
2.2.3 化合物的光学性质 |
2.2.4 化合物独特的温敏荧光现象 |
2.2.5 化合物温敏荧光现象的机理研究 |
2.3 小结 |
2.4 实验部分 |
2.4.1 所用试剂和测试手段 |
2.4.2 化合物的合成 |
第三章 o,o'-硼和氨基取代的联噻吩类化合物合成及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3.2.2 化合物的单晶结构 |
3.2.3 化合物的光学性质 |
3.2.4 理论计算 |
3.3 小结 |
3.4 实验部分 |
3.4.1 所用试剂和测试手段 |
3.4.2 化合物的合成 |
第四章 附录 |
4.1 晶体结构数据 |
4.2 化合物典型谱图 |
论文的创新点与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英文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甘油及CO2催化转化催化剂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CO_2在工业上的应用简介 |
1.3 环碳酸酯简介 |
1.3.1 环碳酸酯合成方法 |
1.4 CO_2为原料合成环碳酸酯研究进展 |
1.4.1 有机碱在环碳酸酯合成中的应用 |
1.4.2 金属盐在环碳酸酯合成中的应用 |
1.4.3 金属有机配合物在环碳酸酯合成中的应用 |
1.4.4 离子液体、季铵盐在环碳酸酯合成中的应用 |
1.4.5 金属氧化物在环碳酸酯合成中的应用 |
1.4.6 固载型催化剂在环碳酸酯合成中的应用 |
1.4.7 功能化聚合物在环碳酸酯合成中的应用 |
1.4.8 金属有机框架在环碳酸酯合成中的应用 |
1.5 甘油用途简介 |
1.6 甘油催化转化制备高附加值衍生物 |
1.6.1 碳酸甘油酯的合成简介 |
1.6.2 甘油和尿素为原料合成碳酸甘油酯 |
1.6.3 甘油和CO_2直接羰基化合成碳酸甘油酯 |
1.6.4 甘油酯交换法制备碳酸甘油酯 |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工作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氮化碳催化CO_2转化制备环碳酸酯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催化剂的制备 |
2.2.3 催化剂的表征 |
2.2.4 催化剂的活性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C_3N_4催化剂的XRD谱图分析 |
2.3.2 C_3N_4催化剂的表面形貌分析 |
2.3.3 C_3N_4催化剂的比表面和孔径分析 |
2.3.4 C_3N_4催化剂的红外光谱分析 |
2.3.5 C_3N_4催化剂的XPS能谱分析 |
2.3.6 各种C_3N_4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2.3.7 反应参数的影响 |
2.3.8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 |
2.3.9 反应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功能化嘧勒胺催化CO_2转化制备环碳酸酯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2.2 催化剂的制备 |
3.2.3 催化剂的表征 |
3.2.4 催化剂的活性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功能化的嘧勒胺催化剂的XRD分析 |
3.3.2 功能化的嘧勒胺催化剂的形貌分析 |
3.3.3 功能化的嘧勒胺催化剂的N_2吸附-脱附分析 |
3.3.4 功能化的嘧勒胺催化剂的红外分析 |
3.3.5 功能化的嘧勒胺催化剂的热重分析 |
3.3.6 功能化的嘧勒胺催化剂的XPS分析 |
3.3.7 各种基于嘧勒胺的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
3.3.8 反应参数对结果的影响 |
3.3.9 MOSB对各种环氧化合物的催化活性 |
3.3.10 各种催化剂催化CO_2化学转化活性对比 |
3.3.11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 |
3.3.12 催化剂失活机理研究 |
3.3.13 反应机理探索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双配体金属有机框架催化CO_2转化制备环碳酸酯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催化剂的制备 |
4.2.3 催化剂的表征 |
4.2.4 催化剂的活性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MOFs催化剂的XRD分析 |
4.3.2 MOFs催化剂的N_2吸附-脱附分析 |
4.3.3 MOFs催化剂的红外谱图分析 |
4.3.4 MOFs催化剂的热重分析 |
4.3.5 MOFs催化剂的CO_2/NH_3-TPD分析 |
4.3.6 MOFs催化剂的CO_2吸附能力分析 |
4.3.7 各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4.3.8 Co(tp)(bpy)作为催化剂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 |
4.3.9 MOF-508a的催化活性研究 |
4.3.10 Co(tp)(bpy)对各种环氧化合物的催化活性 |
4.3.11 Co(tp)(bpy)的重复使用性能 |
4.3.12 Co(tp)(bpy)催化CO_2环加成的反应机理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高效廉价的Li/ZnO催化甘油转化制备碳酸甘油酯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与药品 |
5.2.2 催化剂的制备 |
5.2.3 催化剂的表征 |
5.2.4 催化的活性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Li/ZnO催化剂的XRD谱图分析 |
5.3.2 Li/ZnO催化剂的扫描电镜分析 |
5.3.3 Li/ZnO催化剂的红外光谱分析 |
5.3.4 Li/ZnO催化剂的热重分析 |
5.3.5 Li/ZnO催化剂的CO_2-TPD分析 |
5.3.6 Li/ZnO催化剂的XPS分析 |
5.3.7 催化剂筛选 |
5.3.8 LiNO_3负载量及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5.3.9 反应条件对结果的影响 |
5.3.10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 |
5.3.11 催化剂的失活研究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多孔镧-锆基催化剂催化甘油转化制备碳酸甘油酯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试剂与药品 |
6.2.2 催化剂的制备 |
6.2.3 催化剂的表征 |
6.2.4 催化剂的活性测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La-Zr基催化剂的XRD谱图分析 |
6.3.2 La-Zr基催化剂的形貌分析 |
6.3.3 La-Zr基催化剂的红外谱图分析 |
6.3.4 La-Zr基催化剂的热重分析 |
6.3.5 La-Zr基催化剂的CO_2-TPD分析 |
6.3.6 La-Zr基催化剂的XPS分析 |
6.3.7 催化剂筛选 |
6.3.8 0.3 KF/La-Zr作为催化剂时所得产物的鉴别 |
6.3.9 反应参数对结果的影响 |
6.3.10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 |
6.3.11 反应机理 |
6.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功能化聚合物催化甘油和CO_2转化制备碳酸甘油酯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实验试剂如药品 |
7.2.2 催化剂的制备 |
7.2.3 催化剂的表征 |
7.2.4 催化剂的活性测试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功能化聚合物的N_2吸附-脱附分析 |
7.3.2 功能化聚合物的表面形貌分析 |
7.3.3 功能化聚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7.3.4 功能化聚合物的热重分析 |
7.3.5 功能化聚合物的XPS分析 |
7.3.6 催化剂筛选 |
7.3.7 反应参数对结果的影响 |
7.3.8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 |
7.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自修复聚氨酯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外在型自修复 |
1.2 本征型自修复 |
1.2.1 可逆共价键 |
1.2.2 可逆非共价键 |
1.2.3 双重可逆交联体系 |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章 基于金属配位键和硼酸酯键的自修复聚氨酯材料 |
2.1 引言 |
2.2 含有Ca~(2+)-邻苯二酚配位键聚氨酯的合成与表征 |
2.2.1 实验部分 |
2.2.2 结果与讨论 |
2.2.3 小结 |
2.3 含有硼酸酯键聚氨酯的合成与表征 |
2.3.1 实验部分 |
2.3.2 结果与讨论 |
2.3.3 小结 |
2.4 本章结论 |
第3章 基于Fe~(3+)-三氮唑配位键的自修复聚氨酯材料 |
3.1 引言 |
3.2 含有三氮唑配体的二臂聚氨酯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2.1 实验部分 |
3.2.2 结果与讨论 |
3.2.3 小结 |
3.3 含有三氮唑配体的二臂和三臂聚氨酯混合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3.1 实验部分 |
3.3.2 结果与讨论 |
3.3.3 小结 |
3.4 本章结论 |
第4章 基于氢键和配位键双重物理交联的室温自修复聚氨酯材料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PU-IZ/Zn的制备 |
4.2.3 样品的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U-IZ的结构设计和表征 |
4.3.2 PU-IZ和PU-IZ/Zn的力学性能表征 |
4.3.3 PU-IZ和PU-IZ/Zn的修复行为表征 |
4.4 本章结论 |
全文总结 |
1.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5)基于氮杂环卡宾的多齿C,N-配体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含吡啶NHC过渡金属化合物 |
2 含嘧啶NHC过渡金属化合物 |
3 含萘啶NHC过渡金属化合物 |
4 含吡唑NHC过渡金属化合物 |
5 含哒嗪NHC过渡金属化合物 |
6 含三唑NHC过渡金属化合物 |
7 含邻菲啰啉NHC过渡金属化合物 |
8 结语 |
(6)铁基水氧化催化剂的产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光合作用的研究 |
1.1.1 自然界中光合作用原理 |
1.1.2 人工光合作用 |
1.2 水氧化机理的研究 |
1.2.1 无机半导体材料的粉末体系 |
1.2.2 光电化学电池分解水体系 |
1.2.3 基于分子的均相人工光合作用体系 |
1.3 分子水平水氧化催化剂 |
1.3.1 均相水氧化催化体系 |
1.3.2 均相水氧化催化机理 |
1.4 理论计算的应用 |
1.5 选题意义及主要工作 |
2 理论与计算方法 |
2.1 Hartree-Fork近似 |
2.2 密度泛函理论 |
2.2.1 Thomas-Fermi模型 |
2.2.2 Hohenberg-Kohn定理 |
2.2.3 Kohn-Sham方程 |
2.3 交换关联泛函 |
2.4 本文使用的软件包 |
3 吡啶配位铁基催化剂水氧化机理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计算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配体交换反应 |
3.3.2 氧化还原电位 |
3.3.3 O-O键的形成和O_2的脱出 |
3.4 本章小结 |
4 喹啉取代的吡啶配位铁基催化剂水氧化机理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计算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配体交换反应 |
4.3.2 氧化还原电位 |
4.3.3 O-O键的形成和O_2的脱出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改性膨润土对放射性废水中79Se,99Tc和129Ⅰ的去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核能发展与放射性废物 |
1.2 放射性废水 |
1.2.1 放射性废水来源 |
1.2.2 放射性废水分类 |
1.2.3 放射性废水处理方法 |
1.3 膨润土及其应用 |
1.3.1 膨润土的基本特性 |
1.3.2 膨润土的改性 |
1.3.3 膨润土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4 吸附基本理论 |
1.4.1 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 |
1.4.2 吸附的定量描述 |
1.5 腐殖酸简介 |
1.6 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7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与材料表征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 实验材料 |
2.2.0 材料的合成 |
2.2.1 膨润土的转型 |
2.2.2 改性膨润土的合成 |
2.2.3 样品的表征分析 |
2.2.4 样品的稳定性研究 |
2.3 实验方法 |
2.3.1 静态吸附实验 |
2.3.2 静态解吸实验 |
2.3.3 动态柱实验 |
2.3.4 样品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Fe-OOH-bent的结构表征与分析 |
2.4.2 HDPy-bent的结构表征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2.6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Fe-OOH改性膨润土去除Se(Ⅳ)和Se(Ⅵ)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静态吸附实验 |
3.2.2 稳定性研究 |
3.2.3 解吸实验 |
3.2.4 动态柱实验 |
3.2.5 实际应用和加标回收 |
3.3 本章小结 |
3.4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HDPy改性膨润土去除Re(Ⅶ)和Tc(Ⅶ)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HDPy-bent对Re(Ⅶ)和Tc(Ⅶ)的静态吸附实验 |
4.2.2 吸附机理探究 |
4.2.3 解吸实验 |
4.2.4 稳定性研究 |
4.2.5 HDPy-bent对Re(Ⅶ)的动态柱实验 |
4.2.6 加标回收实验 |
4.3 本章小结 |
4.4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HDPy改性膨润土去除Ⅰ(Ⅰ)和Ⅰ(Ⅴ)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HDPy-bent对I~-和IO_3~-的静态吸附实验 |
5.2.2 吸附机理探究 |
5.2.3 热稳定性研究 |
5.2.4 解吸和重复利用性 |
5.2.5 动态柱实验 |
5.2.6 加标回收实验 |
5.3 本章小结 |
5.4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以氮杂环为配体的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咪唑并[1,5-a]吡啶及其衍生物的配位化学研究进展 |
1.2 含碱土金属的杂核芳香羧酸配合物 |
1.2.1 碱土金属-过渡金属杂核的芳香羧酸配合物研究进展 |
1.2.2 碱土金属-稀土杂核的芳香羧酸配合物研究进展 |
1.3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3.1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 |
1.3.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金属离子诱导的吡啶甲醛与 3-吡啶基-咪唑并[1,5-a]吡啶的原位反应生成含仲碳、叔碳和季碳中心的大分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2.2 配合物的合成 |
2.2.3 配合物的结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讨论 |
2.3.2 X-射线粉末衍射(PXRD) |
2.3.3 配体 L1-L5 的原位生成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Cu~II离子诱导的 3-吡啶基-咪唑并[1,5-a]吡啶与甲醛、甲酸、DMF、乙二醛和甲醇的原位合成反应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3.2.2 配合物的合成 |
3.2.3 配合物的结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配合物的合成讨论 |
3.3.2 结构描述 |
3.3.3 部分配合物的 X 射线粉末衍射 |
3.3.4 配体 L6-L9 的原位生成机理 |
3.3.5 CuII离子作用下 L6-L8 配体的形成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 2,6-吡啶二甲酸的Sr~II和Sr~II-Ln~III(Ln = Sm, Eu, Gd, Tb, Dy) 配合物的合成与荧光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4.2.2 配合物的合成 |
4.2.3 配合物的结构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配合物的合成讨论 |
4.3.2 结构描述 |
4.3.3 PXRD 光谱与热稳定性研究 |
4.3.4 荧光性质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 2,5-吡啶二甲酸的 Sr~II和 Sr~II-M~II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5.2.2 配合物的合成 |
5.2.3 配合物的结构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配合物的合成讨论 |
5.3.2 结构描述 |
5.3.3 PXRD 光谱与热稳定性研究 |
5.3.4 荧光性质 |
5.3.5 磁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基于 2,4-吡啶二甲酸的 Sr~II和 Sr~II-M~II(M = Co, Ni, Zn, Cu)配合物的自组装和结构转化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6.2.2 配合物的合成 |
6.2.3 配合物的结构测定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配合物的合成讨论 |
6.3.2 结构描述 |
6.3.3 PXRD 光谱与热稳定性研究 |
6.3.4 荧光性质 |
6.3.5 磁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基于 2,3-吡啶二甲酸的 Sr~II-M~II(M = Co, Ni, Zn, Cu) 三维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7.2.2 配合物的合成 |
7.2.3 配合物的结构测定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配合物的合成讨论 |
7.3.2 结构描述 |
7.3.3 PXRD 光谱与热稳定研究 |
7.3.4 磁性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脂肪腈的合成方法及规模化制备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氧化腈化合成法 |
2.1 C(sp3)–H的氨氧化反应 |
2.1.1 丙烯氨氧化 |
(1)钼酸盐 |
(2)锑酸盐 |
2.1.2 丙烷氨氧化 |
(1)钼酸盐 |
(2)锑酸盐 |
(3)V-Al-O氮氧化物 |
2.1.3 乙烷氨氧化 |
(1)金属-分子筛催化剂 |
(2)NiO催化剂 |
2.2 C-O的氨氧化反应 |
2.2.1 需氧氧化-氨化反应 |
(1)金属催化剂 |
(2)非金属催化剂 |
2.2.2 脱氢氧化-氨化反应 |
(1)单金属催化剂 |
(2)双金属催化剂 |
2.3 C-N的氧化腈化反应 |
2.3.1 直接氧化生成腈 |
(1)需氧氧化腈化反应 |
(2)无氧的氧化腈化反应 |
2.3.2 脱氢氧化生成腈 |
2.4 C-C的氧化腈化反应 |
2.4.1 C=C键的氧化腈化反应 |
2.4.2 C≡C键的氧化腈化反应 |
3 直接氰化合成法 |
3.1 C–H的氰化反应 |
3.1.1 C(sp1)–H的氰化反应 |
3.1.2 C(sp2)–H的氰化反应 |
3.1.3 C(sp3)–H的氰化反应 |
3.2 C–X的氰化反应 |
3.3 C=C键的氢氰化反应 |
3.3.1 C=C的单氢氰化反应 |
3.3.2 C=C键的双官能氰化反应 |
3.4 C=O或C=N的氰化反应 |
3.5 其他氰化反应 |
4 脱水腈化合成法 |
4.1 酰胺的腈化反应 |
4.1.1 氢化硅烷脱水体系 |
4.1.2 高温脱水催化体系 |
4.1.3 Pd-催化脱水腈化体系 |
4.1.4 其他催化体系 |
4.2 羧酸的腈化反应 |
4.3 羧酸酯的腈化反应 |
4.4 肟的腈化反应 |
4.4.1 非均相催化 |
4.4.2 均相催化 |
5 脂肪腈规模化制备进展 |
5.1 丙烯腈的规模化制备技术 |
5.1.1 环氧乙烷法 |
5.1.2 乙炔法 |
5.1.3 丙烷氨氧化法 |
(1)丙烷直接氨氧化法 |
(2)丙烷先脱氢生成丙烯然后丙烯氨氧化 |
5.1.4 丙烯氨氧化法 |
5.2 己二腈的规模化制备技术 |
5.2.1 丁二烯氢氰化法 |
5.2.2 丙烯腈电解二聚法 |
5.2.3 己二酸催化氨化法 |
5.3 乙腈的规模化制备技术 |
5.3.1 丙烯氨氧化副产乙腈法 |
5.3.2 乙酸氨化法 |
5.3.3 丙烷与氨反应法 |
5.3.4 乙醇脱氢氨化法 |
6 总结与展望 |
(10)Cr(pic)3衍生物的理化性质、安全性及降糖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吡啶甲酸铬(Ⅲ)(Cr(pic)_3)的发展历史 |
1.1.1 Cr(pic)_3的结构研究 |
1.1.2 Cr(Ⅲ)生物活性作用机理 |
1.2 Cr(pic)_3的研究现状 |
1.2.1 Cr(pic)_3与糖尿病 |
1.2.2 Cr(pic)_3与心脑血管疾病 |
1.2.3 Cr(pic)_3与肥胖症 |
1.2.4 Cr(pic)_3与抑郁症 |
1.3 Cr(Ⅲ)的必要性与Cr(pic)_3的安全性 |
1.3.1 Cr(Ⅲ)的必要性 |
1.3.2 Cr(pic)_3的安全性 |
1.4 问题提出及设计思路 |
第二章 Cr(pic)_3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 |
2.1 试剂及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Cr(pic)_3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 |
2.2.1 Cr_2(R-pic)_4(OH)_2的合成及表征 |
2.2.2 [Cr(R-pic)_2(H_2O)_2]NO_3·H_2O的合成及表征 |
2.2.3 Cr(R-pic)_3的合成及表征 |
2.3 结论 |
第三章 Cr(pic)_3衍生物的理化性质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主要试剂 |
3.1.2 主要仪器 |
3.1.3 储备液配制 |
3.2 实验结果讨论 |
3.2.1 Cr(pic)_3衍生物在PBS中的稳定性 |
3.2.2 Cr(pic)_3衍生物与EDTA的配体取代反应 |
3.2.3 Cr(pic)_3衍生物与伴清蛋白(OTF)的作用 |
3.2.4 取代基对配合物配体取代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 |
3.2.5 Cr(pic)_3衍生物的循环伏安特性研究 |
3.2.6 Cr(pic)_3衍生物与蛋白的作用 |
3.3 结论 |
第四章 Cr(pic)_3衍生物的安全性及降糖活性 |
4.1 实验部分 |
4.1.1 主要试剂及材料 |
4.1.2 主要仪器 |
4.1.3 储备液的配制 |
4.1.4 Cr(pic)_3衍生物的氧化实验 |
4.1.5 Cr(pic)_3衍生物的类Fenton反应 |
4.1.6 Cr(pic)_3衍生物的细胞毒性(MTT) |
4.1.7 Cr(pic)_3衍生物的急性毒性 |
4.1.8 Cr(pic)_3衍生物的降糖活性 |
4.2 实验结果讨论 |
4.2.1 Cr(Ⅵ)的生成及检测 |
4.2.2 羟基自由基(-OH)的生成及检测 |
4.2.3 Cr(pic)_3衍生物的细胞毒性 |
4.2.4 Cr(pic)_3衍生物的急性毒性 |
4.2.5 Cr(pic)_3衍生物的降糖活性 |
4.3 结论 |
第五章 Cr(pic)_3衍生物的细胞行为初探 |
5.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5.1.1 主要试剂 |
5.1.2 主要仪器 |
5.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5.2.1 识别分子的合成及表征 |
5.2.2 化合物与Cr(Ⅲ)作用的光谱 |
5.2.3 Cr(R-pic)_3衍生物的细胞行为检测 |
5.3 结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Cr(pic)_3衍生物的结构特点 |
6.2 Cr(pic)_3衍生物的性质研究 |
6.2.1 配合物配体取代动力学 |
6.2.2 Cr(pic)_3衍生物与蛋白作用 |
6.2.3 Cr(pic)_3衍生物的氧化还原反应 |
6.2.4 Cr(pic)_3衍生物的潜在毒性 |
6.2.5 Cr(pic)_3衍生物的降糖活性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希夫碱铬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理化性质 |
S1.1 实验部分 |
S1.1.1 主要试剂 |
S1.1.2 主要仪器 |
S1.2 实验结果讨论 |
S1.2.1 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S1.2.2 配合物A5的磁性质 |
S1.2.3 配合物与EDTA配体取代反应 |
S1.2.4 配合物的光化学稳定性 |
S1.2.5 配合物与HSA的作用 |
S1.3 结论 |
附录二 AIE分子的合成及光捕获 |
S2.1 实验部分 |
S2.1.1 主要试剂 |
S2.1.2 主要仪器 |
S2.2 实验结果讨论 |
S2.2.1 AIE分子的合成及表征 |
S2.2.2 化合物A6的光变色性质研究 |
S2.2.3 化合物A6的AIE性质研究 |
S2.2.4 化合物A6的理论计算 |
S2.2.5 化合物A6的光捕获研究 |
S2.2.6 化合物A6对Al(Ⅲ)的检测 |
S2.2.7 化合物A6对Cu(Ⅱ)的检测 |
S2.3 结论 |
附录三 Biomimetic Self-Assembly of Co~Ⅱ-Seamed Hexameric Metal-organicNanocapsules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四、氟联吡啶Fe和Co配合物的配体交换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 [1]Ⅰ.新型[PSiP]钳式铁氮气配合物和钴氢配合物的合成及催化性质的研究 Ⅱ.基于动态共价键的可控自组装刺激响应体系的构筑及性能研究[D]. 王雅杰. 山东大学, 2020(08)
- [2]Ⅰ新型钳式硅烯配体支持的铁和钴配合物合成及性质研究Ⅱ含有o,o’-硼和氨基取代的联芳基骨架的有机光电功能分子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 李胜勇. 山东大学, 2020(08)
- [3]甘油及CO2催化转化催化剂制备及性能研究[D]. 宋相海. 东南大学, 2018(01)
- [4]自修复聚氨酯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许少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5]基于氮杂环卡宾的多齿C,N-配体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J]. 顾绍金,黄菁菁,陈万芝. 有机化学, 2013(04)
- [6]铁基水氧化催化剂的产氧机理研究[D]. 岳海英.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7]改性膨润土对放射性废水中79Se,99Tc和129Ⅰ的去除研究[D]. 杨军强. 兰州大学, 2020
- [8]以氮杂环为配体的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D]. 陈砚美. 苏州大学, 2014(09)
- [9]脂肪腈的合成方法及规模化制备进展[J]. 徐宝华,王耀锋,丁光荣,丁其达,徐晓峰,饶崇顺,张锁江. 中国科学:化学, 2020(07)
- [10]Cr(pic)3衍生物的理化性质、安全性及降糖活性[D]. 柴杰. 山西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