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饰描写手法例说(论文文献综述)
尹金华[1](2003)在《巧用画技 彰显个性——服饰描写例说》文中研究指明 肖像描写是人物描写的四种基本方法之一,但同学们在进行肖像描写时,往往只注重人物容貌、体形、神态的描写,其实服饰描写也是构成肖
黄祖泗[2](1991)在《服饰描写手法例说》文中研究指明 服饰描写是指对人物穿戴装束的描写,它是人物外貌描写的重要内容,也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方法。成功的服饰描写不仅可以绘写出人物外在的“形”,而且可以展现人物内在的“神”。纵观小学语文课文,服饰描写常用的手法有下面几种: (一)粗线勾勒法在《挑山工》(第十册)一课中,作者用最简练、最节省的文字对矮个子挑山工的服饰进行了粗线条的勾勒,写他“脸儿黑生生的,眉毛很浓,大约四十来岁,敞开的白土布褂子中间露出鲜红的背心”。“鲜红的背心”揭示了这位挑山工热烈奔放的性格,“白土布褂子”与“黑生生”的脸庞相映衬,把一个
鲍焕然[3](2012)在《样板戏的发生与改编研究》文中认为在1966-1976年中国发生的文化大革命中盛极一时的革命样板戏,无论是作为文学运动,还是作为与艺术表演形态并行的文学文本,都是一种值得深入探究的文学史事实。主导样板戏运动发展过程和样板戏文学文本及表演形制的生产、改编与传播的文艺派别,无论在当时以“京剧革命的促进派”、“京剧革命公社”、“革命战斗兵团”或“无产阶级文艺队伍”“骨干”自称,还是后来在学者的研究中被冠以“极左文艺派别”、“文学激进派”或“激进文艺思潮的代表人物”等名称,也都是特定时期的历史存在。对于样板戏这样一种从发生成因、文化构成、改编机制到存在样态都极为复杂的文学史事实,只有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历史各个时期影响其发生、发展的意识形态与文化源流的梳理,进行动态的历史与审美分析,才能真正揭示其深层的文化蕴涵及文学史意义。本论文正是在对样板戏从源头文本到各期改编文本进行细读与校勘的基础上,通过对样板戏发生、形成与改编过程的考述,探寻样板戏发生与形成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脉理,揭示意识形态认同诉求与激进政治策略对于样板戏改编的规约,探讨世俗生活世界与传统伦理价值在革命话语规训下的存在境遇,分析样板戏改编过程中对江湖话语及江湖伦理的借用、改写与收编,考辨样板戏与民族传统戏曲遗产的深度关联及其传承变异,在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美学、国家政治诉求与民族文化特性交织而成的文化网络中,力图将在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主导下趋于一体化的文学制度与激进革命话语对异质因素的清除与改造过程置于样板戏改编的历史情境中,进行具体的考察与阐释,从而勾勒出样板戏改编与国家政治理想诉求、革命文艺思想传承、民间伦理价值置换和传统戏曲质素改造等多层复合的文化关联。本论文内容的总体布局,分为引论、主体部分和结语。引论阐述了“样板戏”作为形成于20世纪50—70年代的一种重要的文学和文化现象,在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史研究中经历的三种述史模式的嬗变,即基于个人与社会记忆分类与整合的经验复现模式、基于文化理论与方法移植的概念想象模式、基于历史同情与语境还原的学理建构模式。说明为了进一步探讨“样板戏”现象所昭示的文化意义,必须把“样板戏”放到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整体性历史语境中,建构一种文化整体性视域,寻绎与梳理“样板戏”与传统质素的深度关联以及它作为文化大革命中国家仪式的文化表征。主体部分分布在第2、3、4、5、6章。第2章重点论述样板戏的历史渊源与发生机制。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开始阶段的国家戏剧政策与戏剧活动,足以说明自1950年代后期起文艺样式的中心向戏剧位移。而建国以后的戏曲改革也通过启动全方位的一体化进程开始走上了一条不断纯粹化的道路。在经历戏剧领域的话剧与戏曲、戏曲界的各地方戏剧种与京剧、京剧舞台上的传统戏与现代戏、现代戏中的生活题材与社会主义题材的多重争持与纯粹化之后,民族形式与社会主义内容的合题最终以革命现代京剧的体式来实现。在革命现代戏趋向独尊的历程中,戏剧在纯粹到极致的同时也从丰富走向狭窄和单一。但戏剧纯粹化引致的文艺样板化倾向从其源头来看,并不始于共和国的成立,实际上在延安文艺运动时期即已发其端绪。样板戏名称的提法、样板戏的创作与改编机制、样板戏作者队伍的组织与管理模式以及样板戏的传播方式都可以在延安文艺中找到其历史渊源。由于样板戏最早发端于1942年以后的延安文艺,以这一历史因缘为起始对样板戏进行分期,就可将样板戏的发生、形成与改编过程分为萌发期(1942-1958年)、争持期(1959-1963年)、定名期(1964-1967年)、定本期(1968-1976年)四个历史阶段。第3章集中梳理样板戏主要剧目的稿本流变,在此基础上着重论述当时的政党国家意识形态在样板戏形成与改编中的主导效应。本论文选择第一批8个样板戏中具有文学叙事特性的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和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以及第二批样板戏中被认为在艺术上可以与第一批样板戏相媲美的京剧《龙江颂》与《杜鹃山》等9个剧目,作为样板戏的主要代表性剧目,以演变时段、作品体式、作品名称、编创单位、作者或编剧、导演、主要人物及重要角色、对应主要人物角色的演员、审看结果与传播情况、稿本内容主要改动情况等10个要素为变量,从其发生的源头稿本到最终的改编定本分别对各剧目的改编演变情形进行梳理,并以表格形式直观呈现出来。在梳理样板戏主要剧目稿本流变的基础上,从主导样板戏改编的意图、样板戏的剧情结构、样板戏的题材取向、样板戏的人物设置以及通过清除戏剧改编的异端倾向而形成的“三突出”及其衍生原则等方面阐述了样板戏改编过程中的政治话语运作方式及其最终结果。第4章论述了世俗伦理价值在样板戏改编中的潜隐与解构。在社会主义的阶级启蒙、群体启蒙语境中,世俗伦理所指向的私人情感、物质欲念、家庭观念等都是主导样板戏创作与改编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敌人。原初的、素朴的生活世界退出了表现领域,其所包孕的私人情感、物质话语渐被放逐,民间世俗的复仇理念也在样板戏改编中实现了现代性转换,以作为英雄人物思想资源的组成部分并转化为其行为动力。而作为传统价值的家庭结构及其伦理秩序同样被革命意识形态解构,但家庭理念中一部分契合中国传统的大同社会和新村理想的价值碎片,则被移植与嵌入样板戏主题所展现的乌托邦愿景之中,并与样板戏中革命化的人物关系和崇高的精神净化冲动一起,构成社会主义现代性追求过程中社会动员的象征图景。第5章以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杜鹃山》的改编为个案,以原型研究方法为基础,考察了革命话语对江湖话语的收编。三个样板戏文本体现了革命话语收编江湖话语的不同策略。《智取威虎山》的改编,重点体现在革命话语对江湖侠义的妥协与借用。通过对饮酒竞豪、猛士斗虎、射箭赌技、寻图秘籍四个江湖文化母题的借用与改造,基于不同阶级立场的敌我殊死搏斗,借用江湖道义原则巧妙地转化为“江湖事、江湖了”的民间伦理冲突。《沙家浜》的改编则主要体现在革命话语对江湖伦理的分理与改写。无产阶级话语对江湖话语采用分理的方法,在英雄人物和反面人物的江湖特征处理上区别对待,对英雄人物的江湖背景尽量抹却和淡化,对反面人物的江湖特征则予以加强,以彰显江湖伦理的负向价值特性。而《杜鹃山》从话剧到京剧的最后改编,通过对样板戏既成的人物三角结构模式的重复演绎,在突出“党指挥枪”这一“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建军路线”的同时,也最后完成了对江湖伦理的洁化与系统收编。第6章从文本结构和表演形态两方面,对样板戏与传统戏曲的传承与变异进行梳理与探讨。样板戏一方面在激进政治意识形态主导下通过“京剧革命”宣称对传统戏曲从思想内容到表现形式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但另一方面又不仅在文本构成上而且在舞台表演形制上同传统戏曲质素保持者不同层面、不同程度的联系,尽管这些联系都用崇高的革命话语加以包装。本论文从“立主脑”与“减头绪”的现代演绎、对偶美学的承袭、赋赞与说因果的变异、戏剧开场及人物上场程式的新“变格”和脸谱造型的重构等五大方面揭示了样板戏对于古典戏曲艺术机理的传承与变异,并在对样板戏脸谱重构问题的探讨中提出了“新概念脸谱”的观点。结语指出革命样板戏是社会主义先锋派建构的神话,重点对社会主义先锋派这一当代文学派别概念成立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李婧斐[4](2019)在《花间词女性形象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花间集》作为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文人词选集,其所体现出来的早期文人词在创作上的审美趣尚、艺术范式为后人所借鉴,对花间集的研究也受到学界持续关注。由于《花间集》的书写对象主要是以女性为主,这一文学现象引起了笔者极大的研究兴趣,因此论文便以《花间集》中的女性书写作为研究对象。本论文从《花间集》的创作背景、女性形象类型及书写特点、女性形象的书写角度、女性形象文化内涵以及审美特征五方面进行研究,探究《花间集》的女性化特征和写作方式,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探讨《花间集》女性化特征的书写背景。首先,在唐五代的政治环境与文化环境的影响下,花间词人的心态以及时行乐为主;其次,偏安一隅的蜀地为花间词人风花雪月的生活状态打下基础;最后,曲子词不那么严谨的创作形式恰成为花间词人发泄情绪的突破口。在这三种因素的作用下,花间词人的创作心态发生了转变,并在此基础上促成了其写作内容和写作特征的转变。第二章,探讨《花间集》中的女性形象类型及其书写特点。花间词人塑造了多种女性形象类型,这些女性类型可总结为两大类,一是花间词人所处社会中各阶层的女性,这类女性形象包括底层女子形象、贵族女性及宫女形象、女道士形象;二是神话传说与历史典故中的女性形象。花间词人对这些女性形象的书写特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复杂多样,二是热情奔放,三是多样化手段的运用。第三章,研究《花间集》中女性形象的书写角度。花间词人对女性形象的书写主要可分为三个角度,一是从思念发生的角度进行分析,女性思念男性、男性思念女性、男女彼此思念,这类角度主要在爱情主题的词中得以体现;二是从女性爱情观的角度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两种情况,女子对爱情的向往、女子对负心人的怨恨;三是从女性形象在花间词中功用角度进行分析,花间词女性形象在词中功用体现在两个方面,借女性形象渲染主题、借女性形象慨叹时光。第四章,研究《花间集》中女性形象书写的文化内涵及女性观。《花间集》中有不同的女性类型,这些不同的女性类型体现出词人不同的文化观:一是宫怨词、倡优词中体现出来词人对这些女性的同情心理,二是咏史词中词人借女性表达出来的政治意味,三是合欢词中描写男女情爱体现出词人自然天性的解放。这些文化内涵体现出了花间词人相对进步的女性观,一是词人对女性的赞赏,二是对女性的怜惜,三是词人笔下女性地位的提升。第五章,研究《花间集》中女性化的审美特征。这主要是建立在对花间词人创作模式的整体研究基础之上,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研究,一是意象使用的角度,二是色彩使用的角度。不同的意象和不同的色彩在词中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并衬托着不同女性类型的不同情感状态,同时它们的共同之处是所用意象与色彩均与女性的身份特征相符合。
许红菊[5](2012)在《汉语修辞与词汇发展》文中研究说明依据现代修辞学的观点,只要是在运用语言,就涉及到修辞的问题,修辞即等同于语言的表达和运用。汉语词汇的发展与修辞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多词义的演变、词语形式的产生及替换等都是在修辞的作用和影响下发生的。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出发,全面系统地探索修辞对词汇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非常有价值的课题。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建立了汉语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理论体系;(2)论述了各种具体修辞方式及修辞现象影响词汇发展的原理和表现;(3)考察了具体词汇在修辞作用下的历时演变过程,并对同一修辞方式作用下的词汇发展演变情况进行了搜集、归纳和总结;(4)对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总结。全文共有12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材料和语料来源。第二章为对汉语修辞与词汇发展的关系的理论总述,包括“修辞理论基础”、“汉语词汇发展理论基础”、“语言运用、修辞创新、词汇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修辞现象转化为词汇现象的条件和过程”等。接着我们分为积极修辞和一般性修辞上下两篇对修辞与词汇发展的关系加以了论述。第三章到第八章为上篇,分别论述了夸张、移就、转类、仿拟、双关、断取、连及、通感这八种积极修辞方式与汉语词汇发展的关系。第九章到第十一章为下篇,分别从“词语的搭配组合”、“句式的选用”、“汉语韵律修辞”三个方面论述了一般性修辞对词汇发展的影响。最后一章为总结,包括研究得出的结论、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一般性规律、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不足之处以及对未来的展望。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首次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汉语修辞与词汇发展的关系,建立了相对完整意义上的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体系。本文将“修辞”定义为“语言的运用”,并将这一思想贯穿于全文,做到了理论和实际应用的一致性。首次将一般性修辞对词汇发展的影响也纳入到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体系中,以期构建完整的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系统。积极修辞部分作为对前人研究的补充重点考察了以往在词汇发展方面被关注不多的辞格,如夸张、双关、移就、断取、连及等等。2.注重从历时角度描述揭示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具体过程。本文不仅仅限于将各种修辞方式作用下的词汇现象进行罗列归类,而是致力于探索具体词汇在修辞作用下的动态演变历程,以词汇发展各个阶段的历时语料作为依据,注意对修辞行为发生伊始时的原始语境的挖掘,力求将修辞作用下的具体词汇发展演变过程客观呈现出来。3.在某些具体问题上提出了具有一定新意的观点和想法。如我们主张将动词、形容词在词形不变即不增加任何形式标记的前提下用作主宾语且意义发生变化的情况视作为动词、形容词转类为名词,并将这种类型纳入到修辞转类的范畴。又如我们对仿拟修辞与仿拟造词法加以了区分,认为两者在运用的目的与动机、创造出的形式的性质、概念表达的情况、关联类型等方面均存在差异,由此而导致它们影响词汇发展的方式、过程和程度均有所不同。我们指出仿拟造词法是由仿拟修辞发展而来的,其近些年来的盛行有各方面因素的作用,并预测其在未来汉语词汇发展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还对过去认为的一些双关影响词义发展的例证加以了否定,指出它们要么是通过隐喻引申形成的,要么只是象征意义而并非词汇本身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我们分析了双关影响词汇发展的条件和范围,并以具体例证论证了真正由双关引起的词汇发展的现象。关于“连及”修辞现象,我们分析了其与偏义复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指出不是所有的偏义复词都是由“连及”发展而来的。如“动静”一词就并不像一般人所认为的那样存在一个“连及”的过程,它实际上是由反义并列词组通过概括正反两极的意义固化而来的,“动静”偏义是在其已经完成词汇化以后。我们还首次把韵律因素纳入到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体系中,将韵律修辞分为了积极韵律修辞和一般性韵律修辞,并分别对它们影响词汇发展的情况加以了分析与论述。
张民权[6](1984)在《从《家》和《寒夜》窥巴金小说的艺术风格》文中研究说明 在巴金的创作生涯里,有两部具里程碑性质,足以代表其小说面貌的作品。它们是《家》和《寒夜》。本文想通过这两部作品的分析,对巴金小说的艺术风格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 《家》和《寒夜》的写作,虽然前后相隔近十多年,但作家的艺术个性——这被屠格涅夫称为“自己的声音的东西”,却象一根红线贯串了这两部作品。其特色之一是:作家所关心的,在艺术上作刻意追求的,是人心的发掘和探索。研读《家》和《寒夜》,我们可以发见一个颇有兴味的事实:这两部作品对人物肖象、体形和服饰的描绘都很简约。在《家》里,作家对最主要的人物形象——觉新
赵耀锋[7](2014)在《民国时期唐诗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时期是唐诗学史上的一个关捩点,此期古典唐诗学走向终结,现代意义上的唐诗学处于开启阶段,随着陈寅恪、闻一多、杨启高等学者对唐诗的深入研究,“唐诗学”学科得以形成。此期唐诗学思想丰厚,当时的诗话、唐代诗歌史、唐诗选本、唐诗研究专着及研究论文中包含着丰富的唐诗学思想。对这些唐诗学思想进行挖掘,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唐诗学的研究。本论文拟在从唐至清学术史梳理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的唐诗学进行系统研究。本论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综述唐诗学的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界定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分析研究的可行性及论文的创新、价值与不足。第一章民国时期唐诗学形成的社会背景。本章从民国时期的社会环境、本土文化思潮与外来文化思潮三个方面分析了民国时期唐诗学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第二章民国时期唐诗研究的方法。论文从把民国时期的唐诗学方法分为社会学研究法、文化学研究法和文艺学研究法三种,分别对这三种研究方法进行了理论总结。第三章民国时期唐诗学的发展历程。论文把民国时期分为三段,对每一段的唐诗学成果进行了详细统计,在此基础上,对每一阶段唐诗学的概况进行了系统总结。第四章唐诗史论。在回溯唐诗分期及各期地位论学术史的基础上,首先,论文对民国时期唐诗分期及各期地位论的相关学术观点进行梳理。其次,论文对民国时期学者关于唐诗历史地位论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梳理。再次,论文对民国时期学者关于唐诗兴盛原因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梳理。第五章唐诗艺术论。在回溯唐诗艺术论研究学术史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学者关于唐诗艺术论的相关学术观点进行梳理。第六章唐诗体派论。在回溯唐诗体派研究学术史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唐诗体论和流派论的相关学术观点进行梳理。第七章,唐代诗人个案研究。对民国时期对唐代五位大诗人李白、杜甫、李商隐、李贺、白居易研究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了梳理。第八章唐诗学思想分论。论文以民国第一期、民国第二期、民国第三期主要学者的唐诗学思想为线索,分别对每一时期的唐诗学思想进行了阐释。其中论文重点对王国维、闻一多、陈寅恪、黄节、钱钟书、胡云翼、杨启高七位学者在民国时期的唐诗学思想及其唐诗学方法进行了系统阐释。总之,民国时期,随着西学东渐,科学的学术方法被运用于唐诗学研究之中,现代唐诗学研究学术规范逐渐形成,唐诗学的理论体系得到确立,出现了一批唐诗学专家,唐诗学研究走向了自觉。此期历史学、文艺学、文献学、社会学研究的融通拓展了唐诗学研究的理论境界。民国时期的唐诗研究在方法论和理论建树方面对当代唐诗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侯桂运[8](2011)在《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研究》文中认为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流,“文备众体”的中国古代文言小说深受诗歌的影响,从而具有了浓郁的诗化特征。诗化特征堪称中国古代文言小说最大的民族特色。对于这一介于小说和诗歌、古代文学和文学理论之间的课题,虽然已有众多学者进行了论述,但这些议论要么只是某个阶段的,要么只是某个方面的,还谈不上全面性和系统性。本文即以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的源流以及它的功能、作用及其成因作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各时期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的基本面貌,并就它对文言小说各叙事要素的变异作用进行整体的论述。本文由绪论以及其他五章内容构成。绪论部分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历史及研究现状,明确了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的概念,介绍了本选题的研究价值、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此部分首先把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分为古朴感受期(1897年前)、自觉论述期(1897年—1980年)、深入研究期(1981年至今)三个阶段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和评析,然后辨析了小说、文言小说的概念,指出文言小说诗化特征可用赵彦卫的“诗笔”来概括,它的内涵是指小说作者在进行小说创作时由于运用了诗歌的创作手法从而使得小说所表现出来的跟诗歌相似的特征,它的外延既包括显性的诗性语言形式(即小说中的诗词赋骈文等),也包括隐性的诗歌灵魂(即小说中的出现的诗歌的意境、抒情性等)。而近现代研究者们对“诗笔”概念的认识是一个由实到虚、由外到内、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第一章分析了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的源头,主要论述了《诗经》的“赋、比、兴”和《楚辞》的象征这些最具中国特色的抒情方法,因为它们被后世的文言小说所继承;论述了《诗经》、《楚辞》中诗化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描写,因为它们为后世文言小说叙事要素的诗化变异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板;论述了先秦诸子散文的小说性因素及其诗化特征,因为它们堪称后世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的直接源头;论述了早期的史传文学,因为它们确定了中国叙事文学的诗化传统。第二章分析了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的流变,指出文言小说诗化特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面貌。大致说来,唐前文言小诗化特征的特点是自然清新,唐代的特点是用小说来进行诗歌创作,宋元的特点是走向世俗,明清的特点则是异彩纷呈。唐前文言小说中的诗歌虽没有后世小说中的多,但它们都自然清新;它们含有很多骈文、韵文,但还没有后世小说中骈文、韵文的套路化;因为去古未远,唐前小说中的比喻、象征等创作手法非常发达,为后世所不及。唐人把小说当作诗歌来写作,这使得它比唐前、唐后小说的诗化特征都要鲜明。就诗歌而言,唐人小说中所含的诗歌多于唐前,少于唐后,但唐人小说中诗歌的总体质量则非其前、后所能及;就骈文、散文的诗歌意象而言,唐人小说中的比喻和象征虽然少于唐前,但它表达出的意象很有诗意,非唐前的各种喻象所能及;而这些有诗性的意象都是唐人所独创,也非后世小说中那些程式化的意象所能比。就小说的题材而言,唐代小说尚“奇”尚“情”,小说中的爱情作品明显增多,这些跟诗歌题材相同的作品在融入诗歌、抒发诗情、提炼意象方面都给唐人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宋元时期文言小说的标题具有了七言化的倾向,这些七言标题所含的叙事信息多于唐人的三言、四言标题;宋人小说中的诗歌与唐人相比,在叙事性上有所增强,在抒情性上有所减弱,抒情性的减弱使得宋人小说中少了很多诗情诗意。宋人小说中的骈文也不像唐代小说中的骈文那样具有独创的特征,而是具有了程式化的倾向。明清时期的文言小说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既有“蚓窍蝇声,堆积未已”、“不文不白之诗文小说”,又有“以传奇法以志怪”、具有“诗情美、诗意美、诗境美和诗的韵味”的《聊斋志异》,还有只记“家庭米盐之琐屑”但“笔墨间缠绵哀感一往情深”的忆语体小说等,它们的诗化特征也都各不相同。第三章分析了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的功能。诗化特征在文言小说中具有叙事功能、描写功能、抒情功能和议论功能。在叙事功能中,小说中的诗赋骈文除了具有顺序功能外,一些童谣、占语、诗歌往往能够预测或暗示后面的情节,从而使得它们具有了预叙功能;而这些诗赋骈文还经常用来复叙已经发生过的故事情节,因而它们也具有复叙功能。诗化特征在文言小说中的描写功能特别突出,小说中人物的语言描写、相貌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多借助于诗赋骈文来表现。在早期的小说《燕丹子》、《吴越春秋》中,语言描写特别突出;相貌描写、行动描写则在《洛神赋》、《游仙窟》中大量出现;而具有抒情言志功能的诗歌在小说中更是普遍具有心理描写功能。文言小说中以赋歌骈文来描写环境,在《穆天子传》、《燕丹子》中就已出现,在《琴操》中已有出色表现,而自《游仙窟》开始,又开始有意识地运用大段的韵语、骈语进行环境描写。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的抒情功能更为明显,因为它既包括出现在文言小说中的诗赋骈文把它们所固有的抒情性移植到文言小说之中,也包括文言小说中的散体文所创造出的具有抒情特征的意境。《穆天子传》和《燕丹子》中的诗歌就已经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了诗歌的抒情功能,而《世说新语》则是以散文抒情的典范。文言小说中的诗赋骈文也具有议论功能,《燕丹子》中的骈文、《云溪友议》中的诗歌、《韩诗外传》和《列女传》中的引诗、《聊斋志异》中的“异史氏曰”等的议论功能都很明显。第四章论述了文言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三要素的诗化倾向。文言小说的诗化故事情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说文本中出现了大量的诗赋骈文,二是小说的情节发生了诗化变异。这些变异表现为作者弱化了小说的情节性,而加强了小说的抒情性,使得小说的叙事不是详细的、具体的、连贯的,而是简单的、概括的、间断的。而在具体手法上,则表现为叙事节奏的片段性和跳跃性,叙事手法的象征性和概括性。这是作者以写诗的态度、写诗的手法来进行小说创作的必然结果。沈亚之的小说就具有以上特点,因而被李剑国称之为“情绪小说、诗化小说、抒情小说或曰意境小说”。文言小说人物形象的诗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小说中的主人公多具有“才子”、“佳人”的特点。这些多具有非凡的诗才、炽烈的诗情、俊逸的外表、文雅的举止的“才子”、“佳人”从《穆天子传》到唐传奇再到《玉梨魂》一直绵延不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传统;而这些形象在中国文言小说中出现的数量之大、质量之高,也使得它成为了中国小说与西方小说的主要区别。就具体作品而言,《世说新语》创作人物形象的特点是以散金片玉来铸就时代人物群像。它的每则小品文中所表现出的人物形象具有片段性、单纯性、静止性的特点,这样的片段性描写是诗性的手法,它能够集中笔墨形象地突出人物的某一显着特征;而当这一千二百余则片段集中成一部《世说新语》时,魏晋时代的群体人物形象就被层次分明、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来了。与《世说新语》散金片玉式的片段描写不同,《游仙窟》则是用一篇长文、用一些连续的情节构成的完整的故事来塑造张文成、十娘、五嫂三个人物形象。因为描写的对象仅仅是三个人物,所以诗性的语言描写、相貌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就都集中于三人身上,使得三人的形象都很丰满而又有个性,而他们的语言、相貌、行动、情感也都具有诗性特征。第五章论述了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的形成原因,指出了文言小说诗化特征形成的必然性。中国具有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也最成功的诗歌教育传统,它使得中国古人对诗歌的重视上升到了道德层面和政治层面,它使得中国古人自幼就在诗歌的氛围中耳染目濡,养成了诗性思维,掌握了写作诗歌的技巧,使得他们都成为了诗人。而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流,诗歌创作也一直得到了统治者的提倡,这就使得长期没有得到文体独立的小说不能不受到诗歌的影响。而汉语是具有诗性特征的语言,那么作为用汉语创作的文言小说,也就更容易形成诗化特征。与白话文相比,文言文的诗性特征也更为明显。另外中国古代的世界观也具有诗性特征,它也影响了文言小说的诗化特征;特别是不可言说的“道”和“天人合一”的观念,对于意象和意境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居荣臻[9](2016)在《《祝福》文本解读与教学价值研究》文中认为小说阅读是高中文学阅读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在高中语文教材的选文中,小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小说教学也一直承担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担,可以说,小说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鲁迅的小说《祝福》是1950年进入高中语文教材的,自此,不管历史风云如何变幻,课程改革如何进行,《祝福》一直是高中语文教材的保留篇目。对《祝福》这样的文学经典,应该怎样解读?其核心教学价值与教学内容该怎样确定?在中学语文教材和教学中的实际面目又是怎样的?这些问题都非常值得研究。本论文通过搜集、整理不同时期对《祝福》的文本解读、研究论文百篇,以人教版、沪教版实验本(试编)、苏教版、北师大版4套高中语文教材和20个《祝福》教学设计与教学实录为研究对象,对《祝福》的文本解读、教学价值、教学内容作一个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论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包括问题的提出的原因,研究的内容,研究采用的方法、研究设置的框架,研究的现状以及核心概念的解释。本章首先从中学语文小说教学尤其是鲁迅小说面临的困境提出问题,指出目前小说教学存在着小说知识僵化与学生普遍对鲁迅小说难以接近问题;进而把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祝福》文本解读与教学价值确定上,主要采用文献研究与课例研究的方法,以期找到《祝福》有效的文本解读信息与确定的教学内容;接着从主题、人物、艺术特色三个方面梳理《祝福》的现有研究成果,为《祝福》教学内容及教学价值的确定提供“文本解读”的基础。最后对论文的核心概念“文本解读”“教学价值”进行了界定。第二章,分析《祝福》在4套教材中的编撰情况,为《祝福》教学内容及教学价值的确定建立“教材内容”的视角。本章从教材的单元教学目标与课后习题设计所体现的教学价值两个方面入手,分析四套教材中《祝福》一文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价值。经过比较研究,四套教材把主题与叙述作为《祝福》的教学价值与教学内容。第三章,分析典型课例教学目标及教学实施,探讨其中的价值及存在的问题,为《祝福》教学内容及教学价值的确定给予“教学经验”的辅助。根据研究,20个课例的教师都把理解《祝福》的主题作为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并形成了“主题证明式”的主导教学模式。第四章,提出《祝福》教学价值的建议。鉴于目前文学研究者在主题理解上的争议、教材编撰者在主题理解上的僵化、课程实施者在主题教学上的非文学鉴赏化与模式化,笔者认为与其教对主题的阐释不如教获得主题理解的方法,也就是变教阐释为教读法。这样,《祝福》的教学价值就是掌握加深主题理解的读法。并对小说教学提出了增进课程理解、加速文本解读课程转化、关注学情的建议。
申明秀[10](2012)在《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流变及地域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将明清世情小说作为一个整体对象,从雅俗及地域的视角,通过中国文学古今视角的换位与互动研究,立足于对作品文本的细致解读,以期深度还原明清世情小说深广的思想内涵与上乘的艺术水准,凸显明清世情小说的文化性与地域性,廓清清末小说的雅俗新变与现代转型,力求对明清世情小说的全新把握与深层建构,并大致梳理与展示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及地域分布的现当代嬗变。本文主体部分共计五章,另有绪论及余论。绪论部分主要是界定本文的三大基本概念: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批评、文化地图,为下面主体部分论述的展开铺平道路。第一章,《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发生——齐鲁一枝独秀》。齐鲁是明清长篇世情小说的发祥地与重要源泉,明代就奉献有两部世情力作《金瓶梅》与《醒世姻缘传》。“第一奇书”《金瓶梅》首先“奇”在作品内容彻头彻尾的“俗”;其次更“奇”在作品主题甚深的“雅”;当然也“奇”在作品细节的生动、人物的鲜明、结构的缜密、语言的传神等方面,而“云霞满纸,胜于枚生《七发》多矣”,成为一朵伟大而永恒的世情人性的“恶之花”。带有明显的明人口吻与实录风格的《醒世姻缘传》是一曲沉重的道德挽歌,祭起的却是佛教果报论大旗,有着浓厚的道德情结与儒家本位思想的西周生,面对着人心不古、世风浇漓的社会现实,只能以浓烈的因果叙事来挽救世道人心,希翼西周古风重临世间。第二章,《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自觉与发展——吴越竞艳》。苏州是明末清初短篇世情小说创作大潮的滥觞,而冯梦龙则可谓短篇世情小说的教主,他提倡“奏雅”与“适俗”并重,大力提高小说的地位,并在其编撰的“三言”中成功地实现了雅俗整合,对其后中国世情小说的发展影响深远。凌蒙初的“二拍”可谓出于冯梦龙的“三言”而又胜于“三言”,一方面,其无处不在的天命论与因果报应的世情叙事增强了作品的现实性,实现了作者“尚奇”、“尚俗”的艺术追求,另一方面,凌蒙初对作品劝惩主旨的高度重视,又体现了其一片赤诚的道学心肠。凌蒙初“二拍”的创作实践把小说俗的内容与雅的主旨的有机整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与冯梦龙一起,共同开启了明末清初世情性短篇拟话本小说创作高潮的序幕。杭州是明末清初短篇世情小说创作的重镇,先后出现了陆云龙兄弟、李渔、艾纳居士等小说名家。陆云龙兄弟以儒为宗,道释为翼,可谓真道学,其《型世言》发扬“三言”的劝诫主旨,而另辟蹊径,从正面直接树型,大力弘扬儒家忠孝节义的伦理道德,且强调作品内容的真实性、时效性,道学主旨与世情叙事融为一体,雅俗结合,而成为明清世情性拟话本小说中的一朵奇葩,当无愧于“三言二拍一型”这一现代定论。李渔心中始终有着高雅的名士情结,虽然他做了很多俗事,由于他把小说等同于传奇,而一味求“新奇”与“娱心”,其小说“寓教于乐”的雅俗整合之路,虽在某些方面有所创新与突破,但过度的“乐”、“俗”几乎掩盖了“教”、“雅”,且传奇的程式化、符号化又使他忽视小说非常重要的细节描写,虽有绝世的天才,也难以产生真正优秀的作品,而令人惋惜。而艾衲先生的《豆棚闲话》可谓明清短篇世情小说中的一朵奇葩,因为当时的社会现实不容许过于赤裸裸地辟佛老,所以他煞费苦心地施了很多障眼法,艾衲居士、紫髯狂客、天空啸鹤包括陈斋长其实很可能就是同一个人,《豆棚闲话》可以说就是小说版的韩愈的《原道》抑或《驱鳄鱼文》。第三章,《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深化——南北争雄》。清中叶江南长篇世情小说的创作主要集中于南京,除了曹去晶的《姑妄言》、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等世情小说精品,更重要的是收获了明清小说的巅峰之作曹雪芹的《红楼梦》。曹去晶有着与众不同的创作态度、趣味与理念,他与评者林钝翁实为一人,这是打开《姑妄言》之谜尤其是它满纸“淫语”的一把关键的钥匙。《姑妄言》以佛教的果报论来劝谕世人,特别是以种种恐怖的淫报来警醒读者,显示了作者的“一片菩提心”,其复杂的人物、深广的主题铸就了作品世情小说的高雅品质。《儒林外史》是一部有着强烈讽刺特色的世情小说,它“破”、“立”结合,即“反儒”又“尊儒”,反的是“俗儒”,尊的是“雅儒”,同时它又既“贬道释”,又“趋道释”,贬的是道释门中种种丑陋现象,趋的是道释的甚深义理,而构成了作品深广的雅俗内涵,体现了世情小说一贯的劝惩与醒世主旨。清中叶北方长篇世情小说的创作,也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北京有随缘下士的《林兰香》,齐鲁有李百川的《绿野仙踪》,中原有李绿园的《歧路灯》,而呈现“三国鼎立”的态势。“林兰香”有着三重意蕴,最表层是燕梦卿的个人悲剧,中间层是屈原的儒家精神,最里层则是尘梦苏醒之后的道家追求,所以《林兰香》虽有大量的儒家叙事,但其根本的意旨却是道家思想,具体表现为耿朗的由儒及道、燕梦卿的临终悟道、田春畹的儒道兼备以及宣爱娘、平彩云的道家本色等,其虽有过于文人化之嫌,而在雅俗结合上差强人意,但它依然是出色的明清世情小说之一。《绿野仙踪》的“绿野”象征着现实、世情,“仙踪”象征着道教,其“绿野”占了全书的大半篇幅,包括五大世情叙事板块,通过冷于冰的“仙踪”拼接而成。作品于“绿野”之上点缀的“仙踪”叙事是为了导引、提升“绿野”,而铸就了《绿野仙踪》世情小说的品格。《绿野仙踪》与《金瓶梅》、《醒世姻缘传》、《红楼梦》等“绿野佛影”类世情杰作以及“绿野儒魂”的代表作《歧路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李绿园高擎的这盏“歧路灯”首先是儒家的理学之“灯”,中庸之“灯”,同时也是一盏汲取了佛老意蕴的道释之“灯”。《歧路灯》着力塑造了三组“雅人”形象,主人公谭绍闻周围的一批“俗人”形象也刻画得比较成功,谭绍闻自身的雅俗演变更是形象地证明了高雅精神文化之“灯”的极端重要性。第四章,《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巅峰——南北兼容的<红楼梦>》。雅俗共赏有两种实现途径:一是朱自清所讲的“屈雅就俗”,一是本文所讲的“雅俗兼备”,就是面对同一部作品,雅者赏雅,俗者赏俗,互不冲突,均有收获,《红楼梦》就是这样的典范之作,在其雅、俗两极之间有一个过渡层次的“情”,这是《红楼梦》雅俗共赏的关键与分水岭,真正《红楼梦》雅俗共赏的时代还远未到来。《红楼梦》固然是曹雪芹的独创,可同时也是对中国古典文化与文学精华的大力继承与弘扬。《红楼梦》一方面发扬了《金瓶梅》开创的世情小说的写实传统,一方面又吸收了中国诗歌的抒情作风与中国文化的儒道释精髓,而融历史叙事、世情叙事、诗性叙事、文化叙事于一炉。《红楼梦》是真正的灵魂写作、生命写作,凝聚了作者无比深广的人生感受与思想内涵,而至小说的至高境界,影响巨大。第五章,《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转型——上海独领风骚》。由于晚清时期上海独特的地缘与政治环境,再加之梁启超“小说界革命”的倡导,在清末上海出现了明清小说史上前所未有的小说创作大潮,而以谴责小说成就最高,完成了中国古典小说雅俗整合的现代转型。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有着四重阅读障碍,首先是语言,其次是题材与内容之俗,再次是主旨之雅,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就是作品对人性的细腻刻画与细节写实的平淡风格。《海上花》接近曹雪芹八十回版《红楼梦》的艺术品质,这注定了其曲高和寡的命运,而难以像高鹗版《红楼梦》那样雅俗共赏,风行天下。李伯元既反对一味崇洋的维新,也不赞成彻底否定传统的革命,而是偏向于中西文明结合的中庸维新之道,其《官场现形记》固然触到了晚清的痛处,可聚焦维新这一晚清最大国情的《文明小史》因其史诗意味,显得更为厚重、深刻,而成功实现了明清世情小说主旨的现代转型与雅俗新变,堪为晚清小说的杰作,其浓郁的上海叙事更是别出心裁,意蕴深远。吴趼人对鬼神及佛老态度的前后变化,反映了其对传统文化从背离到回归的精神走向,而体现为其身上越来越浓的道德情结,他投身小说创作受到梁启超与家乡“木鱼书”的双重影响,其社会小说、历史小说、写情小说等都是包装不同的道德叙事,而带有鲜明的“木鱼书”醒世色彩,特别是其写情小说又与明末冯梦龙的“情教说”遥相呼应,谱写了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新篇章。太谷学派兼取道释而归于儒,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成就中国古典文化最后的绝响,而刘鹗与太谷学派却有着不解之缘,其一生就是太谷学派思想的精彩演绎,《老残游记》作为刘鹗心灵的哭泣与自辩之作,自然充溢着浓郁的太谷学派叙事,同时作品又以小说的形式、寓言的手法,来实现让国人接受实业救国思想的醒世主旨,而第三人称的限制叙事、描写的工笔化以及对现实的直击性又无疑增强了小说内容的现实性、真实性,二者共同促成了《老残游记》的雅俗新变,使其既展现了中国古典小说最后的辉煌,同时也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重要开端。曾朴天生浪漫的气质,与法国现代浪漫主义可谓一拍即合,而强化了其思想的现代性色彩,其创作自然也洋溢着强烈的现代精神,如果说《孽海花》主要是展现了作者一腔积极入世的报国之心,那么《鲁男子》则袒露了曾朴矢志追求真善美的浪漫情怀,这两本小说虽都是未竟之作,但已足以表现曾朴那非凡的思想境界与艺术才能,而使得曾朴成为中国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奠基者。余论部分着重简要梳理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现当代嬗变,并例举了老舍、张爱玲两位现当代作家小说创作的雅俗探索与得失成败。从《金瓶梅》算起,世情小说正式登场亮相已500多年,几度起伏,经历了明末清初的繁荣、晚清短暂的中兴和现当代的再度兴盛的演变过程,现当代的高雅小说可看作是明清世情小说的不断升级版,而凸显了世情小说永恒的活力与魅力。世情小说既有《红楼梦》那样的巍峨高峰,也有《林兰香》、《四世同堂》、《白鹿原》那样的旷世之作,更有为数众多的《石点头》、《豆棚闲话》、《美食家》那样的小家碧玉,在中国文学史上可谓盛况空前,成就斐然。社会的发展必然赋予了现当代世情小说新的雅俗内涵,且出现了不少雅俗结合得比较完美的上乘之作,只是真正能与《红楼梦》相媲美的作品还是罕见的。
二、服饰描写手法例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服饰描写手法例说(论文提纲范文)
(3)样板戏的发生与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文化整体性视域中的样板戏研究 |
1.1 问题与意义:样板戏研究中文化整体性视域观念的成因 |
1.2 模式与阶段:样板戏研究的思维转换及文化理论的应用 |
1.3 维度与方法:样板戏整体性研究的基本理路 |
2 “神曲”的诞生 |
2.1 戏剧中心化与现代戏的升格 |
2.1.1 文艺样式的中心向戏剧位移 |
2.1.2 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开始阶段的国家戏剧政策与戏剧活动 |
2.1.3 多重纯粹化:现代戏升格为样板戏 |
2.2 样板戏发生的历史渊源 |
2.2.1 样板戏何时构成文学事实 |
2.2.2 没有延安文艺,何来样板文艺? |
2.3 样板戏的历史分期 |
2.3.1 “本事”的角度与“因缘”的角度 |
2.3.2 样板戏生成与演变的四个时期 |
3 改编的政治 |
3.1 样板戏的稿本流变 |
3.1.1 样板戏剧目的选择 |
3.1.2 样板戏稿本的演变 |
3.1.3 从《林海雪原》到《智取威虎山》稿本演变源流补说 |
3.2 样板戏改编的激进化策略 |
3.2.1 意图:社会主义民族国家的激进政治认同 |
3.2.2 结构:激化矛盾,营构冲突,突出对立阵营的斗争格局 |
3.2.3 题材:体现党史教材特性 |
3.2.4 人物:强化正反对立的造型原则 |
3.2.5 争持:“戏剧性”与“思想性”之争及“三突出”原则的新变 |
4 世俗的潜隐 |
4.1 生活世界的退场 |
4.2 民间价值的解构 |
4.2.1 大复仇民间理念的现代性转换 |
4.2.2 传统家庭伦理的现代境遇 |
5 江湖的收编 |
5.1 《智取威虎山》:革命话语对江湖侠义的妥协与借用 |
5.1.1 江湖义气原则的重复性确认 |
5.1.2 江湖侠义母题的结构性嵌入 |
5.2 《沙家浜》:革命话语对江湖伦理的分理与改写 |
5.2.1 阿庆嫂:江湖女侠传奇的政治改写 |
5.2.2 胡传奎:草莽英雄江湖结盟的末路 |
5.2.3 刁德一:民间幕客文化遗存的变异标本 |
5.3 《杜鹃山》:革命话语对江湖话语的洁化与收编 |
5.3.1 江湖话语成分的洁化处理 |
5.3.2 兄弟结义母题的反弹琵琶 |
5.3.3 人物三角结构的重复演绎 |
6 本体的归趋 |
6.1 由中国戏剧本体之争缘起 |
6.2 “立主脑”与“减头绪”之现代演绎 |
6.3 对偶美学的承袭 |
6.3.1 语言修辞上的对偶运用 |
6.3.2 结构布局上的对偶设计 |
6.4 赋赞与说因果的变异 |
6.4.1 赋赞:以抒情唱段来体现 |
6.4.2 说因果:痛说家史与往事回忆 |
6.5 开场家门、引子及上场诗的新“变格” |
6.5.1 传统戏曲之家门、引子及上场诗、联辨正 |
6.5.2 家门变态为序幕,继而序幕也在大多数京剧样板戏中被取消 |
6.5.3 引子变相遗存,上场诗、上场对联则渐行渐远 |
6.6 传统脸谱的废除与新概念脸谱的重构 |
7 结语 革命样板戏:社会主义先锋派的神话 |
参考文献 |
攻傅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4)花间词女性形象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花间词女性化特征的书写背景 |
第一节 政治上的变动与主流文化的转变 |
第二节 蜀地对花间词人的影响 |
第三节 曲子词为花间词人提供的契机 |
第二章 花间词女性形象的类型及其书写特点 |
第一节 花间词女性形象类型 |
一、社会各阶层的女性形象 |
二、神话、典故中的女性形象 |
第二节 花间词中女性形象的书写特点 |
一、花间女性形象书写的复杂多样化 |
二、花间女性情感描写的奔放热情化 |
三、花间女性形象塑造手段的多样化 |
第三章 花间词女性形象的书写角度 |
第一节 思念发生的角度 |
一、女性思念男性 |
二、男性思念女性 |
三、男女彼此思念 |
第二节 花间女性的爱情观 |
一、女子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
二、女子对负心人的哀怨 |
第三节 女性形象功用方向的角度 |
一、借女性形象渲染主题 |
二、借女性形象慨叹时光流逝 |
第四章 花间词女性形象书写的文化内涵及女性观 |
第一节 女性形象书写的文化内涵 |
一、宫怨词、倡优词中词人对女性的同情思想 |
二、咏史词借女性表达的政治思想意味 |
三、合欢词所表达的自然天性 |
第二节 文化内涵体现出的女性观 |
一、对女性的赞赏 |
二、对女性的怜惜 |
三、词人笔下女性地位的提升 |
第五章 花间词的女性化审美特征 |
第一节 借意象衬女性及其情感 |
一、意象运用的女性化 |
二、来自女性本身意象的运用 |
第二节 色彩的文化意蕴 |
一、花间色彩——浓妆中辅之淡抹 |
二、花间色彩下的女性情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汉语修辞与词汇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材料与语料来源 |
2 理论总述:汉语修辞与词汇发展的关系 |
2.1 修辞理论基础 |
2.2 词汇发展理论基础 |
2.3 汉语修辞与词汇发展的关系 |
上篇:积极修辞与词汇发展 |
3 夸张与词汇发展 |
3.1 夸张辞格概述 |
3.2 夸张的分类 |
3.3 夸张辞格与词汇发展的关系 |
3.4 小结 |
4 移就与词汇发展 |
4.1 移就辞格概述 |
4.2 “移就”对词汇发展的影响 |
5 转类与词汇发展 |
5.1 “转类”辞格概述 |
5.2 “转类”修辞的具体类型 |
5.3 “转类”对词汇发展的影响 |
6 仿拟与词汇发展 |
6.1 仿拟辞格概述 |
6.2 仿词修辞研究 |
6.3 仿词修辞对词汇发展的影响 |
6.4 从仿词修辞到仿词造词法 |
6.5 小结 |
7 双关与词汇发展 |
7.1 双关辞格的基本介绍 |
7.2 “双关”的类型 |
7.3 “双关”与词汇发展 |
8 其它积极修辞方式与汉语词汇的发展 |
8.1 断取与词汇发展 |
8.2 连及与词汇发展 |
8.3 通感与词汇发展 |
下篇:一般性修辞与词汇发展 |
9 词语的搭配组合与词汇发展 |
9.1 词语搭配组合概说 |
9.2 词语的搭配组合与汉语词汇发展 |
10 汉语句式的选用与词汇发展 |
10.1 一般性修辞之汉语句式的选用 |
10.2 句式的选用影响词汇发展的原理 |
10.3 “有”字句与词汇发展 |
10.4 连动句式与词汇发展 |
11 汉语韵律修辞与词汇发展 |
11.1 汉语韵律修辞概说 |
11.2 韵律修辞与汉语词汇发展 |
12 结语 |
12.1 本课题研究的两个结论 |
12.2 汉语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一般性规律 |
12.3 本文的创新点、不足与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 2 “夸张”词汇发展表 |
附录 3 “移就”词汇发展表 |
附录 4 “转类”词汇发展表 |
附录 5 “仿拟”词汇发展表 |
(7)民国时期唐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唐诗学形成的社会背景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社会环境与唐诗学 |
第二节 民国时期本土文化思潮与唐诗学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外来文化思潮与唐诗学 |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唐诗学方法 |
第一节 历史与社会学研究法 |
第二节 文化学研究法 |
第三节 文艺学研究法 |
第三章 民国时期唐诗学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民国第一期唐诗学概况 |
第二节 民国第二期唐诗学概况 |
第三节 民国第三期唐诗学概况 |
第四章 唐诗史论 |
第一节 唐诗分期论 |
第二节 唐诗地位论 |
第三节 唐诗兴盛原因论 |
第四节 唐诗影响论 |
第五章 唐诗艺术论 |
第一节 唐诗艺术渊源论 |
第二节 唐诗艺术表现论 |
第三节 唐诗艺术变迁论 |
第四节 唐诗艺术特质论 |
第六章 唐诗体派论 |
第一节 诗体论 |
第二节 流派论 |
第七章 唐代诗人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李白研究 |
第二节 杜甫研究 |
第三节 白居易研究 |
第四节 李贺研究 |
第五节 李商隐研究 |
第八章 民国时期唐诗学思想分论 |
第一节 民国第一期的唐诗学思想 |
第二节 民国第二期的唐诗学思想 |
第三节 民国第三期的唐诗学思想 |
结语 |
附录:民国时期唐诗学编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的学术成果 |
(8)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的概念界定 |
一、小说及文言小说 |
二、文言小说诗化特征 |
第二节 本选题的研究历史及现状综述 |
一、古朴感受期(1897 年前) |
二、自觉论述期(1897 年至1980 年) |
三、深入研究期(1981 年至今) |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的价值、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价值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言小说诗化特征探源 |
第一节 《诗经》和《楚辞》:中国抒情传统的确立 |
一、中国式的抒情方法:“赋、比、兴”和象征 |
二、中国式的抒情精神:“诗言志”与“发愤以抒情” |
三、《诗经》《楚辞》的诗化叙事 |
第二节 先秦诸子散文对小说诗化特征的影响 |
一、先秦诸子散文的小说特质 |
二、先秦诸子散文对小说诗化特征的影响 |
第三节 早期史传文学:中国诗化叙事传统的确立 |
一、《尚书》和《逸周书》 |
二、《左传》《国语》和《战国策》 |
三、《史记》 |
第二章 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的流变 |
第一节 唐前文言小说诗化特征概观 |
一、唐前文言小说中穿插的诗歌 |
二、唐前文言小说中的骈文、韵文 |
三、唐前文言小说散文语言的诗化特点 |
第二节 唐五代文言小说诗化特征概观 |
一、唐五代文言小说中穿插的诗歌 |
二、唐五代文言小说中的骈文、韵文 |
三、唐五代文言小说中散文的诗化特点 |
第三节 宋元文言小说诗化特征概观 |
一、宋元文言小说中穿插的诗歌 |
二、宋元文言小说中的骈文、韵文、散文 |
第四节 明清文言小说诗化特征概观 |
一、宋元文言小说中穿插的诗歌 |
二、明清文言小说中的骈文 |
三、明清文言小说中散文的诗化特征 |
四、明清文言小说中的诗人情怀 |
第三章 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的功能 |
第一节 叙事功能 |
一、预叙 |
二、顺叙 |
三、复叙 |
第二节 描写功能 |
一、人物描写 |
二、场景描写 |
第三节 抒情功能 |
一、诗赋骈文的抒情功能 |
二、散文的抒情功能 |
第四节 议论功能 |
第四章 文言小说三要素的诗化倾向 |
第一节 诗化的故事情节 |
一、故事情节的弱化与抒情性的加强 |
二、叙事内容的片段性 |
三、叙事节奏的变异性 |
四、比喻、象征等间接性的叙事手法 |
第二节 诗化的人物形象 |
一、通论——永恒的人物形象:“才子”、“佳人” |
二、例论——《世说新语》、《游仙窟》人物形象诗化特征分析 |
第三节 诗化的环境描写 |
第五章 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的形成原因 |
第一节 诗教代代传 |
一、《诗经》与诗歌教育的实用性、审美性 |
二、诗歌教育与科举制度的有机结合 |
三、成功的诗教课本体系 |
第二节 文体诗为尊 |
一、诗歌地位与小说地位的对比 |
二、历代统治者对诗歌的大力提倡和对小说的禁毁 |
三、历代诗歌对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的影响 |
第三节 文言诗性化 |
一、汉语的诗化特征 |
二、文言文的诗化特征 |
第四节 诗性世界观 |
一、“不可言”的“道”与诗性思维 |
二、天人合一与中国古代小说的诗化特征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9)《祝福》文本解读与教学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的问题及核心概念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四、文本解读研究现状 |
五、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二章 教材中《祝福》的编撰情况述评 |
第一节 《祝福》在新时期人教版的编撰情况分析 |
一、《祝福》在新时期三套人教版教材中的编撰情况梳理 |
二、《祝福》在新时期三套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教学价值的沿革 |
第二节 四版教材中《祝福》的编撰情况分析 |
一、从教材编撰者的课程理解考察对《祝福》教学价值的选择 |
二、从单元编排看《祝福》的教学价值 |
三、从习题设计看《祝福》的教学价值 |
第三节《祝福》在四版教材中的教学价值的比较与分析 |
第三章 《祝福》在教学课例中的教学价值分析 |
第一节 《祝福》课例中教学目标展示的教学价值 |
一、主题 |
二、理解情节、人物、环境的作用 |
三、理解叙述者“我”的作用 |
四、艺术特色 |
第二节《祝福》教学课例教学价值选择存在的问题 |
一、《祝福》主题教学价值选择存在的问题 |
二、《祝福》艺术手法教学价值选择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祝福》教学价值的建议 |
一、《祝福》教学价值的建议 |
二、改进小说教学的建议 |
(一)增进教师的课程理解 |
(二)加速文学文本解读的课程转化 |
(三)关注学情状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流变及地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明清世情小说的界定及研究现状 |
二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三 明清世情小说的雅俗整合 |
四 明清世情小说的文化意蕴 |
五 明清世情小说的地域特色 |
第一章 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发生:齐鲁一枝独秀 |
第一节 《金瓶梅》:“云霞满纸,胜于枚生《七发》多矣” |
一 “第一奇书”的大雅大俗 |
二 《金瓶梅》的佛教叙事:真俗二谛,一隐一显 |
第二节 《醒世姻缘传》:“圣贤作用,英雄手段” |
一 明人口吻与实录风格 |
二 “西周生”:道德情结与儒家本位 |
三 “恶姻缘”:因果报应的抒写 |
第二章 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自觉与发展:吴越竞艳 |
第一节 冯梦龙:“曲终奏雅,归于厚俗” |
一 冯梦龙的“小说界革命”:“奏雅”与“适俗”并重 |
二 “三言”的雅俗整合 |
第二节 凌蒙初:“不为风雅罪人” |
一 凌蒙初的精神结构:外儒内释 |
二 凌蒙初的小说理念:“论些世情,说些因果” |
三 “二拍”的内容之俗:天命论与果报论的世情叙事 |
四 “二拍”的主旨之雅:“一片道学心肠” |
第三节 陆人龙:“树型于当世” |
一 陆云龙兄弟的精神结构与创作理念 |
二 《型世言》的道学叙事 |
第四节 李渔:“以通俗语言鼓吹经传,以入情啼笑接引顽痴” |
一 李渔的思想与人格:“三与楼” |
二 李渔的小说观:“无声戏”与创新 |
三 李渔小说的雅俗整合:“空中楼阁” |
第五节 艾纳居士:“无一邪词,无一詖说” |
一 艾纳居士的身份之谜 |
二 小说版的《原道》抑或《驱鳄鱼文》 |
第三章 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深化:南北争雄 |
第一节 曹去晶《姑妄言》:“不共俗人看” |
一 《姑妄言》的雅与俗:艳情小说还是世情小说? |
二 《姑妄言》的雅:“一片菩提心” |
三 《姑妄言》的俗:“不经之语”与“以淫止淫” |
第二节 吴敬梓《儒林外史》:“写入残篇总断肠” |
一 “讽刺小说”、“社会小说”还是“世情小说”? |
二 《儒林外史》的雅俗内涵 |
第三节 随缘下士《林兰香》:“仙源悟处归宜早,去去人寰莫再留” |
一 “林兰香”的寓意 |
二 《林兰香》的道家及道教主旨 |
第四节 李百川《绿野仙踪》:“呕吐生活”的“大山水大奇书” |
一 神魔小说还是世情小说? |
二 “绿野”:《绿野仙踪》的世情叙事 |
三 “仙踪”:《绿野仙踪》的道教追求 |
第五节 李绿园《歧路灯》:“用心读书,亲近正人” |
一 一盏“理学名区”的“歧路灯” |
二 《歧路灯》的雅俗叙事 |
第四章 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巅峰:南北兼容的《红楼梦》 |
第一节 《红楼梦》南北与主题之争 |
一 《红楼梦》的南北之争:假作真时真亦假 |
二 《红楼梦》的主题之探:谁解其中味 |
第二节 《红楼梦》的“大旨”与“本旨” |
一 大旨:灵性说 |
二 本旨:佛性说 |
第三节 《红楼梦》的雅俗至境 |
一 “雅俗共赏”之辨 |
二 《红楼梦》的雅与俗 |
三 《红楼梦》的雅俗共赏 |
第五章 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转型:上海独领风骚 |
第一节 梁启超“小说界革命”与清末世情小说的雅俗转型 |
一 明末冯梦龙“三言”的湮没与重现 |
二 梁启超“小说界革命”的兴起与清末小说的雅俗新变 |
第二节 韩邦庆《海上花》的《红楼梦》韵味 |
一 “失落”的吴语文学的“第一部杰作” |
二 写实的风格:“平淡而近自然” |
三 参差的雅俗:“通常的人生的回响” |
第三节 李伯元《文明小史》的主旨新变 |
一 文明话语的转换与文明进程的实录 |
二 中西结合的维新理念 |
三 维新渊薮的上海抒写 |
第四节 吴趼人小说的道德叙事 |
一 吴趼人的道德情结 |
二 吴趼人小说的“木鱼书”色彩 |
第五节 刘鹗《老残游记》的雅俗突破 |
一 《老残游记》的太谷学派叙事 |
二 《老残游记》“实业救国”的醒世寓言 |
三 《老残游记》逼真写实的叙事新变 |
第六节 曾朴《孽海花》的现代色彩 |
一 曾朴的浪漫气质与现代思想 |
二 《孽海花》:中国现代小说的先声 |
余论 |
附录:中国现当代小说雅俗研究举隅 |
一 老舍:“《神曲》情结”与“灵的文学” |
二 论张爱玲小说的雅俗追求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四、服饰描写手法例说(论文参考文献)
- [1]巧用画技 彰显个性——服饰描写例说[J]. 尹金华. 初中生, 2003(07)
- [2]服饰描写手法例说[J]. 黄祖泗. 小学教学研究, 1991(01)
- [3]样板戏的发生与改编研究[D]. 鲍焕然. 武汉大学, 2012(12)
- [4]花间词女性形象书写研究[D]. 李婧斐. 陕西理工大学, 2019(09)
- [5]汉语修辞与词汇发展[D]. 许红菊.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7)
- [6]从《家》和《寒夜》窥巴金小说的艺术风格[J]. 张民权.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Z1)
- [7]民国时期唐诗学研究[D]. 赵耀锋. 西北大学, 2014(12)
- [8]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研究[D]. 侯桂运.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9]《祝福》文本解读与教学价值研究[D]. 居荣臻. 贵州师范大学, 2016(03)
- [10]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流变及地域性研究[D]. 申明秀. 复旦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