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落选包公”鸣不平(论文文献综述)
杜红,杜跃进[1](1993)在《为“落选包公”鸣不平》文中研究指明 最近,看了一幅题为,"包公落选"的漫画。画面上有两个干部模样的人,手持拒贿统计表,洋洋得意地站在"廉洁"领奖台上,一个拒贿1000次得头名,另一个拒贿500次得二名,而台下的黑脸包公只因"没人敢向我行贿",无拒贿成绩,而获奖无望。看了此画,使人不由得要为老包鸣不平。一段时间以来,拒收贿赂之事时时见诸报端,而且常有拒贿人的拒贿次数和金额,好像拒贿愈多,愈能显示其清正廉洁。当然,拒贿比收贿要好得多,能够把送上来的东
王鹏[2](2014)在《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文中研究表明文学评奖是文学价值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文学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评奖制度的建构总是与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文化政策、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展开的大规模文学评奖实践活动密不可分。自“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首次以制度化的形式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正式确立以来,以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已经成为了 20世纪中国文学制度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文学评奖的动态化发展和评奖制度建构自身的缺陷,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研究始终没能摆脱视角狭窄、对象单一、系统研究相对匮乏的格局和主观性、盲目性、随意性的研究倾向。本论文以埃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主要依据,以“重回历史现场”的姿态,在深入挖掘评奖史料、展开理论思辨的基础上,将研究视野伸向整个20世纪的文学评奖活动之中,既填补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历史源起”研究的诸多学术空白,又在质疑学界已有共识的基础上对理论偏误进行了“纠偏”;既对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演进、修正进行了全景式的考察,又对这种变化背后凸显的、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博弈、此消彼长进行了富有建构性的研究,同时,对因此而形成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主导原则、审美偏向、制度性缺陷等从学理上给予了必要的辨析。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本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等三个方面入手,力图找寻中国现代、“十七年”时期文学评奖与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之间的关联性。(1)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本节在打破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地域区隔”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文学评奖中民间奖励机制、文艺组织奖励机制、个人资助机制的丰富实践进行系统、翔实论述的同时,就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未能真正形成评奖制度、国家共识的个中缘由进行了理论阐明。(2)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本节通过对《文艺报》试刊号第1-13期的搜集、整理、研读,从“无果而终”的构想和“广开言路”的求索两个方面入手,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鲜为人知的学术“盲点”——与第一次文代会同时进行的“文艺作品评选活动”展开论述,扭转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中认识偏误的同时,填补了新中国文艺体制研究的一个空白。(3)“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本节主要通过“墙外花开”、“墙内凋敝”两种截然对立的景象,既肯定了中国当代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性影响”,又从一个侧面说明文学评奖作为“十七年”时期文学批评的一种陪衬,始终未能建构起制度化的文学价值评判方式。第二章,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本章主要从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两个方面,在丰富翔实的史料钩吊中,深入探寻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与新时期国家全新的现代性文化想象和文化意志之间;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生动活泼的文艺局面,缓和文艺界内部分歧之间;与新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合法性论证之间的密切联系。(1)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本节以新时期文学体制重构为突破口,进一步挖掘了文学组织恢复、文学刊物复刊、文艺政策调整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所起的重要作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本节以“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的相继创立为核心,从创设缘由、制度设想、实践操作、意义价值等角度入手,对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通向文学现代性并兼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透析。其中,对“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创立”的系统性研究、对“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从《设想》到《启事》以及评选中“三次篇目调整全过程”背后复杂机制成因的探求是本章力求有所突破的“难题”。第三章,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两个方面入手,运用数据统计学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轨迹进行了系统的阐明。(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本节主要通过奖项设置、评委组成、评选机制等三个方面的制度性变化,对中国作家协会以介入性探索的方式改革文学评奖制度所作的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本节主要通过对“非文学因素”的介入导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既对评奖制度屡遭僭越进行学理批评,又对评奖审美范式发生的可喜变化持以肯定。尤其是对第九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7-1988)、第五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1988)合法性地位的认识、辨析上所作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扭转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认识偏误的作用。第四章,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格局、变局三个维度着手,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本节主要从公共生态与自身存在两个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困局的出现进行了学理思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本节以20世纪90年代的“评奖热”为出发点,对官方政府奖、文学传媒奖、民间机构奖等多元文学评价主体共同构筑的文学价值评判新体系作出宏观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判断。对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全国性文学评奖中凸显出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文学自主性、文学精英话语与读者大众趣味、市场资本话语与文学独立性等评价元素之间的相互博弈进行了富有理论思辨的界说。(3)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本节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选条例》的细致比较中,对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修正过程中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的利弊作出了一分为二的判断。
马娜英[3](2019)在《韩愈传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韩愈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有丰富的文学作品;他倡导了唐代的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儒学传统;他一直反对佛教佛法,晚年却开始寻丹治病,最后死于硫磺之害。由此可见,韩愈既是文采出众的文宗、坚持恢复儒学的儒者,同时还深受道统思想的影响,这三重文化的交互影响,使韩愈本身带有不同于其他文人的传奇色彩,同时也使韩愈传说更加丰富多彩。本文选取韩愈传说为研究对象,从民间文学的角度入手,运用文献法、田野调查法以及传说圈理论等方法进行研究,不仅进一步丰富了文人传说的研究成果,也是对文学家韩愈研究的补充,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本文对古代小说、杂篆中记载的韩愈传说进行了分类,将其分为韩愈的才华、爱才、为官、修道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同时根据现代口头资料中韩愈传说的地理空间分布,将其划分为以孟州、阳山、潮州为核心的三个传说圈,并将这些传说归纳为五大主题,分别是韩愈的为学、韩愈为官、韩愈的为人、韩愈离世以及韩湘子度化韩愈。对以上传说的分析,表明韩愈传说具有鲜明的口承故事特征,不仅塑造了传奇的人物形象,同时还运用了解释说明或溯源的表述形式以及三段式的叙事结构。最后论述了现代社会对韩愈传说的传承与传播情况,孟州、阳山、潮州三地的传承与传播方式详略不同,具有地方特色的韩愈传说在韩愈文化建设中发现了重要作用。
论论,白话,王翔,肖万里,朱勇,马劲忠[4](2008)在《神奇五鼠》文中研究说明齐达内赛季球队联赛出场进球1988/1989戛纳2 0 1989/1990戛纳0 0 1990/199l戛纳28 1 1991/1992戛纳31 5 1992/1993波尔多35 10 1993/1994波尔多34 6 1994/1995波尔多37 6 1995/1996波尔多34 6 1996/1997尤文图新29 5 1997/1998尤文图折32 7 1998/1999尤文图斯25 2 1999/2000尤文图斯32 3 2000/2001尤文图斯33 6 2001/2002皇家马德里31 7 2002/2003皇家马德里33 9 2003/2004皇家马德里33 7 2004/2005皇家马德里29 6 2005/2006皇家马德里29 9引子飞天鼠卢方,位居《七侠五义》五鼠之首。卢方为陷空岛大户,家有渔船上千,从小好爬杆结索,久而久之,练就卓绝轻功。因家境颇丰,又有一颗侠胆之心,故在陷空岛大摆"聚义堂",与韩彰、徐庆、蒋平、白玉堂四人结为异姓兄弟,江湖人称"五鼠"。卢方在《七侠五义》里虽是陷空岛老大,但从角色的作用来看,其实只是配角,其风头已被喜爱滋事的锦毛鼠白玉堂等人抢走。户方责怪白玉堂不该跑到开封府找"御猫"展昭胡
杨千成[5](2009)在《“清水出芙蓉”——读孔祥庚《云根诗词》随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读《云根诗词》,不但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人生轨迹,且逐步领悟到作者的心灵轨迹。孟子之言仍然是不朽的真理:"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孟子·万章下》)当今作诗的人不少,做官的人也不少,既做官又作诗的
刘衍青[6](2015)在《《红楼梦》戏曲、曲艺、话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由小说《红楼梦》改编的戏曲、曲艺、话剧作品为研究对象,在全力搜集、阅读相关作品的基础上,通过对原着与改编作品的比较,重点探讨了《红楼梦》戏曲、曲艺、话剧的改编与时代变迁的关系、主题思想的变化、人物形象的嬗变、艺术手法的运用以及戏曲、曲艺名角对改编作品的演绎等。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戏曲为主,第二部分以曲艺为主,第三部分以话剧为主,在各部分的论述中结合戏曲、曲艺、话剧的艺术特征展开论述,每一部分都对该艺术门类的《红楼梦》改编作品做了较详尽的概述。戏曲、曲艺部分,在按照时间分期的基础上,以剧种、曲种为序,对不同种类的《红楼梦》改编作品做了分类述评,并在一粟的《红楼梦书录》和胡文彬《红楼梦叙录》的基础上,补充、增添了一些作品,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红楼梦》戏曲所论述的内容包括概述、戏曲改编与时代的关系、人物形象的嬗变及戏曲名角与“红楼戏”。“概述”中述评了清代乾隆五十七年至新世纪期间,传奇、杂剧、昆剧、京剧、桂剧、粤剧、越剧、秦腔、评剧、闽剧、川剧、潮剧、吉剧、龙江剧、淮剧、上海滩簧、曲剧、锡剧、豫剧、湘剧、黄梅戏、绍剧等二十多个剧种的《红楼梦》作品,兼述其演出情况。《红楼梦》戏曲改编与时代的关系中重点阐述《红楼梦》戏曲剧目受到传统伦理、社会改良、意识形态、戏曲发展、民间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红楼梦》戏曲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清代“红楼戏”在对宝玉和黛玉形象的塑造上,既尊重原着,也有刻意的修饰、修正和无意的误读。其目的是使人物符合传统伦理的要求。民国时期宝黛钗的形象既有突破也有缺憾,突破在于强化了宝黛彼此牵挂、体贴之情。缺憾在于:(1)为了表现黛玉性情和顺、审慎知理的一面而有损其特立独行、孤高清标的个性;(2)对宝玉形象作了庸俗化的处理,融入了浪荡公子的品性。“十七年”期间的“红楼”人物形象在阶级斗争主题的支配下,刚硬有余,圆润缺失,以晴雯的剑拔弩张、袭人的阴狠恶毒为代表。新时期“红楼戏”中的人物呈现出“小人物唱大戏”的特征,刘姥姥、焦大、娇杏、妙玉等人物成为主角,或传达人间温情,或反思历史,或批判官场,或揭示人性,多以原着为基础,展示其复杂性。并让人物形象承担着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对王熙凤、宝钗、贾雨村等人物表现出包容的态度,甚至回避小说中宝钗等人物的品质缺陷,使其具有近乎完美的人格。戏曲名角参加改编并演出红楼戏,不仅使红楼的故事得到广泛的传播,还使得《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突出、更加动人。《红楼梦》曲艺所论述的内容包括概述、曲艺改编与文人及城市传媒之间的关系、《红楼梦》曲艺的叙事特征、《红楼梦》曲艺的人物及《露泪缘》的成就等。概述以曲种为序,述评了评书、子弟书、弹词、广东木鱼书、南音、弹词开篇、鼓词、河南大调曲子、河南坠子、福州评话、岔曲、单弦、兰州鼓子、飏歌、广西文场、马头调、岭儿调、扬州清曲、四川清音、西府曲子、湖南丝弦、粤曲、龙舟曲、山东琴书、四川扬琴、恩施扬琴、莲花落、相声、山东平调、四川竹琴及蒙古族的乌力格尔、达斡尔族的乌春等三十多个曲种所改编的《红楼梦》曲目。《红楼梦》曲艺在清末至民国时期曲艺大繁荣的背景下,在韩小窗、马如飞等有较高文学素养的文人与艺人的参与创作下,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城市书坊业、唱片公司、广播电台等新旧传媒及曲艺名角的表演,对《红楼梦》曲艺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红楼梦》曲艺的叙事特征主要表现在“诗性叙事与书场叙事的结合”与“故事情节的铺陈与浓缩”两个方面。《红楼梦》曲艺的人物塑造别有特色,重点描摹了黛玉、宝玉、晴雯等主要人物,同时多视角地塑造了其它红楼人物。黛玉形象的塑造集中摹写她的愁情,对宝玉形象的塑造则围绕其痴情展开,在不同曲段中反复皴染、描摹这些特征。不足的是,二人形象在曲艺作品中多有世俗化的描写,如宝黛攻读“四书五经”,追求科举功名的情节等。《露泪缘》是《红楼梦》曲艺中成就最高的作品,被许多曲种移植、借鉴,该章重点分析其艺术成就。该作情节编排依托原着后四十回,却能巧妙交待前八十回的故事情节,使全篇逻辑清晰、合乎情理。人物塑造注重延续前八十回人物性格,又有独特的创造。艺术手法多样,通过用典故、穿插方言俗语、采用对比手法等,使《红楼梦》的诗意与书场的俚俗相融合。《红楼梦》话剧所论述的内容包括概述、主题的新变、艺术手法的新奇及赵清阁《红楼梦》话剧分析等。概述中述评了民国及建国后《红楼梦》话剧的改编与演出。《红楼梦》话剧的主题不同于戏曲、曲艺,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可归纳为家庭伦理、女性婚恋、时事政治与民众苦难、以象征手法揭示民族性格的劣根性、人生反思与当代众生乱相的揭示等五个方面。《红楼梦》话剧的艺术手法以新奇的面貌而引人关注,无论是民国时期的作品还是新世纪的“先锋”话剧,都以表达方式独特或另类而与戏曲、曲艺形成对比。赵清阁是创作《红楼梦》话剧数量最多、质量较高的作家,其作品呈现出以下特点:忠实于原着的改编原则、重视舞台效果的改编技巧、改编者思想的适度表达。《红楼梦》原着的经典性为戏曲、曲艺、话剧的改编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纵观《红楼梦》二百多年的改编历程,家族伦理、女性婚恋、赤子人格及对社会弊病的揭示是改编者关注的主要内容,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则贯穿了《红楼梦》的改编史。《红楼梦》改编成戏曲、曲艺、话剧等艺术形式,既扩大了原着的影响,也丰富和滋润了这些艺术形式。
王晓方[7](2007)在《驻京办主任》文中研究说明权力交易中心、色办、财办、马屁处、情报处、洗钱办,等等关于驻京办的那些民间传说,都是真的么?身处官场码头、漩涡中心,只能随波逐流,无法洁身自好?一个是非之地,考验主人公的人性,更考验作家的生存智慧。
刘昕[8](2016)在《明清时期莱阳士人群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莱阳以“梨乡”之美誉闻名于世,然其文化底蕴之深厚却鲜为人知。明清两朝莱阳文化发达、人才辈出,共有进士一百三十二名,居山东县级地域中进士数量第三位,登莱各县中无出其右者。邑内望族张氏、赵氏、左氏、宋氏、姜氏、王氏等皆乃诗书传家、一门数进士,其中赵、张两大家族中进士数量甚至各达到十几个。科第联翩的莱阳士人与仕宦不绝的世家大族彼此间过往频密,连络有亲,俱有照应,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明清莱阳文化圈”。除文进士和世家大族以外,武进士、乡宦乡贤、女性文人等也同样是构成明清莱阳士人群体的重要部分。一时之间,名儒硕彦,煊赫山左。明清两朝莱阳士人群体有其独到的时空分布特征。从时间分布来看,最为鼎盛时期乃“隆万以后,实在启祯”;从空间分布来看,具有代表性的士人大多分布于邑内诸冠盖相望的科举世家之中。由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山东地区的西部衰落与东部崛起;经书院发展而带动起来的明清时期莱阳地区的精英教育;外来移民世家迁徙定居落户莱阳后对当地文化发展的催化。如是种种,都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莱阳士人群体在明清时期的异军突起,对莱阳文化在明清时期的兴盛起到了推动和促进的作用。在光辉灿烂的明清莱阳士人群体中,既有诸如左懋第、姜埰、宋应亨的忠节之士,也有诸如宋琬、宋玫、宋继澄的文学大家,既有诸如崔子忠、姜实节的书画名家,也有诸如姜晟、初彭龄、王垿的政坛高官。宋继澄、宋玫等人联络以莱阳为主的胶东士人组建“山左大社”,以砥励名节、切磋学问相标榜,与复社相呼应,对当时的政局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左懋第、沈迅、姜埰三位同年进士,不仅以清正和才干闻名官场,而且后来都以身殉节,成为永垂不朽的民族英雄;“一代诗宗”宋琬留下大量瑰丽的诗篇,与当时宣城的着名诗人施闰章齐名,获“南施北宋”之誉;名动天下的大画家崔子忠与江南大画家陈洪绶齐名,号称“南陈北崔”。莱阳士人群体藉此积极引领着莱阳的文化风潮,为明清时期莱阳文化的繁荣和科举事业的兴盛作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不仅对推动莱阳当地的地域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其影响甚至逐渐突破了莱阳的地域局限,扩展到整个山左乃至全国范围。明清之际,莱阳士人出于不同的政治心态在新旧政权中做出自己的选择,以左懋第为代表的抗清志士忠贞守志,殉节旧朝;以姜埰为代表的遗民诗人抱德守贞,隐居避世;以宋琬为代表的愤懑贰臣无奈之下投身新朝。不同的原因造成了他们不同的政治心态,继而在明清易代的时代拐点上做出了完全不同的抉择。这种抉择既使他们自己从此走上了方向不同的人生道路,也让其家族各自受到了最直接的冲击和影响,更留下了截然不同的生前身后名。
谭坤[9](2003)在《晚明越中曲家群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晚明在越中一带出现了一个以徐渭为中心,包括谢谠、王澹、史盘、单本、叶宪祖、王骥德、吕天成、祁彪佳、孟称舜等40人的戏曲创作群体——越中曲家群体。本文以此作为研究对象,考察这一群体形成的地域文化生态环境以及他们的理论贡献和创作特色。全文分三部分:绪论、正文、余论。 绪论部分,主要论述“越中曲家群”得名的由来、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意义。 正文部分分七章: 第一章,越中曲家的地域文化生态环境。越中一带山川钟秀,人杰地灵,自古以来就以风景优美着称,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此邦独特的地域文化个性。越中戏曲传统源远流长,积淀深厚。王阳明的心学对越中曲家产生极大的影响。这一切为越中曲家群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第二章,越中曲家群的主体构成及其群体特征。越中曲家群共有40位曲家。现存传世作品56种。他们大都命运坎坷,地位低微,视戏曲为生命,将戏曲当作一生的事业来追求。他们以戏曲理论素养深厚见长,创作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第三章,越中曲家交游考。越中戏曲的发展大致可分前后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徐渭为中心,他联络了越中众多曲家;第二阶段以王骥德为中心,他与越中诸曲家有广泛的交往;第三阶段以祁彪佳为中心,在他周围聚集了一批曲家。 第四章、第五章,越中曲家的理论贡献。越中曲家共有戏曲专着5部,序跋有21种,题词7篇,评点多达几十种,另外还有散见于凡例、书信、日记、随笔等中的戏曲论述。越中曲家的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推崇本色,赋予本色新的内涵。第二,提出“双美”主张,越中曲家在创作中既守音律,又擅才情,将舞台性与文学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第三,拓宽了戏曲文学的批评空间。 第六章,越中曲家的杂剧创作。徐渭的《四声猿》被誉为“天地间一种奇绝文字”,代表了明杂剧的最高成就。叶宪祖剧作古淡本色,得元人之髓。孟称舜杂剧创作极具抒情化特征和诗意风格,《桃花人面》是明代才子佳人剧的代表作品。此外,陈汝元、吕天成、王骥德、王澹、祁麟佳、王应遴等人以不同的创作显示了越中曲家杂剧创作的实绩。 第七章,越中曲家的传奇创作。越中曲家传奇创作在主题取向、情节、结构、语言诸方面都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作品主题表现出情理合一的创作倾向。情节新奇,又符合人情物理。作品大都采用双线结构。语言本色,又极具个性化。 余论,越中曲家的历史地位。越中曲家以独具特色的戏曲创作和卓尔不凡的理论探索,丰富了中国古代戏曲创作和理论的宝库,为古代戏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据崇高的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叶志衡[10](2004)在《被埋没的光彩——从《三上宰相书》看韩愈人格的闪光点》文中研究说明后代论韩愈者 ,都将他的《三上宰相书》当作其人格中一道不光彩的阴影 ,贬之者抓住不放 ,尽情攻击 ;褒之者也不得不承认是美玉之瑕而为之汗颜不止。今细读《三上宰相书》原文 ,觉得问题远非那么简单。韩愈是一个旧时代的儒士 ,在他身上确有这样那样的缺陷 ,但笔者以为他在《三上宰相书》里表现出来的执着信念 ,强烈的参政意识和勇于自荐自举的胆略并不是他的缺点 ,而恰恰是他人格中的闪光点之— ,是我们当代人所应拾取的金子。
二、为“落选包公”鸣不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落选包公”鸣不平(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制度与文学制度研究 |
二、文学评奖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 |
三、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
四、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与基本设计 |
第一章 “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 |
一、民间奖励机制的形成 |
二、文艺组织奖励机制的发挥 |
三、个人资助机制的产生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 |
一、“无果而终”的构想 |
二、“广开言路”的求索 |
第三节 “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 |
一、“墙外开花” |
二、“墙内凋敝” |
第二章 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 |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 |
一、文学组织的恢复 |
二、文学刊物的复刊 |
三、文艺政策的调整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 |
一、“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 |
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创立 |
三、茅盾文学奖的创立 |
四、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初步建立 |
第三章 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 |
一、奖项设置的扩容与新创 |
二、评委组成的专业化与年轻化改革 |
三、评选机制的革新与奖评机制的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 |
一、制度“拐点”出现的缘由 |
二、被僭越的评奖制度 |
三、“反向”的艺术高峰 |
第四章 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 |
一、公共生态与制度危机 |
二、自身存在与制度危机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 |
一、多元评价主体的共生 |
二、多元评价标准的交锋 |
第三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 |
一、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 |
二、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 |
三、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 |
四、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韩愈传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学术价值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文人传说研究现状 |
二、韩愈研究现状 |
(一)对韩愈家世、生平的研究 |
(二)对韩愈思想观念的研究 |
(三)文学视角下的韩愈研究 |
1.关于韩愈散文的研究 |
2.关于韩愈诗歌的研究 |
3.关于韩愈文学思想的研究 |
三、民间文学视角下的韩愈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田野调查法 |
三、传说圈理论 |
第一章 韩愈的家世与生平事迹 |
第一节 韩愈的家世 |
第二节 韩愈的生平事迹 |
第二章 古代小说、杂篆中记载的韩愈传说 |
第一节 韩愈才华横溢 |
第二节 韩愈爱才若渴 |
第三节 韩愈为官之道 |
第四节 韩愈神奇故事 |
第五节 有关韩愈的其他一些传闻轶事 |
第三章 韩愈传说圈与韩愈传说的搜集整理 |
第一节 韩愈传说圈简介 |
一、以河南孟州为中心 |
二、以广东阳山为中心 |
三、以广东潮州为中心 |
第二节 韩愈传说的搜集整理 |
第四章 韩愈传说的主题类型 |
第一节 韩愈为学 |
第二节 韩愈为官 |
第三节 韩愈的为人 |
第四节 韩愈离世 |
第五节 韩湘子度化韩愈的故事 |
第五章 韩愈传说的口承故事特征 |
第一节 传奇性的形象 |
第二节 解释说明或溯源的历史表述形式 |
第三节 三段式结构 |
第六章 韩愈传说的当代传承与传播 |
第一节 孟州对韩愈传说的传承与传播 |
第二节 阳山对韩愈传说的传承与传播 |
第三节 潮州对韩愈传说的传承与传播 |
结论 |
附录1 韩愈传说情节梗概一览 |
附录2 寻访韩愈故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红楼梦》戏曲、曲艺、话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上编:《红楼梦》戏曲研究 |
概述 |
第一节 清代《红楼梦》戏曲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红楼梦》戏曲 |
第三节 建国后《红楼梦》戏曲 |
第一章 《红楼梦》戏曲的多元文化特征 |
第一节 清代《红楼梦》戏曲的都市发展 |
一、北京的《红楼梦》传奇 |
二、扬州、上海的《红楼梦》戏曲 |
三、广州的《红楼梦》戏曲 |
第二节 民国时期京、沪《红楼梦》戏曲的繁荣 |
一、新式文人与《红楼梦》戏曲 |
二、观众群体的变化与《红楼梦》戏曲 |
三、传媒与《红楼梦》戏曲 |
四、竞争机制对《红楼梦》编演的影响 |
第三节 建国后《红楼梦》戏曲的多元文化 |
一、意识形态文化对《红楼梦》戏曲的束缚 |
二、诗意文化对《红楼梦》戏曲的浸润 |
三、民间文化对《红楼梦》戏曲的濡染 |
第二章 《红楼梦》戏曲人物形象的嬗变 |
第一节 清代红楼戏人物形象 |
一、黛玉形象的本色与“润色” |
二、宝玉形象的“误读”与修正 |
三、设立专折(出)塑造红楼女性形象 |
四、《红楼梦》人物的全景式塑造 |
第二节 民国红楼戏人物形象的新变 |
一、宝黛形象的微妙变化 |
二、红楼丫头聪慧率真形象的再现 |
三、“红楼”女性形象承载起婚恋主题 |
四、贾政等人物形象的时代特点 |
第三节“十七年”红楼戏人物形象的意识形态化 |
一、反抗者晴雯等人物形象的塑造 |
二、施恶者王熙凤等人物形象的塑造 |
三、徐进等剧作家对宝玉形象的刻画 |
四、“十七年”间红楼戏人物塑造的创新之处 |
第四节 新时期红楼戏人物形象平民化 |
一、宝玉成为新时期红楼戏的主角 |
二、“小人物,唱大戏” |
三、对王熙凤、薛宝钗等人物的“包容” |
第三章 戏曲名角与红楼戏 |
第一节 名角竞演红楼戏 |
一、清代戏曲名角与红楼戏 |
二、民国戏曲名角与“红楼戏” |
三、建国后,戏曲名角与“红楼戏” |
第二节 戏曲名角对“红楼戏”的艺术创新 |
一、对红楼人物的深情演绎 |
二、对红楼戏的创新演绎 |
中编:《红楼梦》曲艺研究 |
概述 |
第一章 《红楼梦》曲艺的改编与传播 |
第一节 文人、艺人与“红楼梦”曲艺的改编 |
第二节 名艺人对“红楼梦”曲艺传播的推动 |
第三节 传媒与《红楼梦》曲艺 |
第二章 《红楼梦》曲艺的叙事特征 |
第一节 诗性叙事与书场叙事的结合 |
第二节 故事情节的铺陈与浓缩 |
第三章 《红楼梦》曲艺的人物 |
第一节 黛玉愁情的反复皴染 |
第二节 宝玉痴情的多面描摹 |
第三节 宝黛形象的世俗化描摹 |
第四节 《红楼梦》人物的多视角全面塑造 |
第四章 《露泪缘》的艺术成就 |
第一节 合乎情理与逻辑的情节编排 |
第二节 前八十回人物性格的延续与创新 |
第三节 丰富而恰当的艺术手法 |
下编:《红楼梦》话剧研究 |
概述 |
一、民国时期的《红楼梦》话剧 |
二、五十年代至新世纪的《红楼梦》话剧 |
第一章《红楼梦》话剧主题的新变 |
第一节 家庭伦理主题的浅俗与劝诫 |
第二节 女性婚恋主题的时代意蕴 |
第三节 时事政治与民众苦难主题 |
第四节 民族性格劣根性的揭示 |
第五节 当代众生乱相的反映 |
第二章 《红楼梦》话剧的艺术手法 |
第一节 民国《红楼梦》话剧的新奇编排 |
第二节 新世纪《红楼梦》话剧的另类表达 |
第三章 赵清阁的《红楼梦》话剧 |
第一节 忠实于原着的改编原则 |
第二节 重视舞台效果的改编技巧 |
第三节 改编者思想的适度表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8)明清时期莱阳士人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二节 本文主旨及研究思路 |
第三节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明清时期莱阳文化生态 |
第一节 莱阳地区行政区划沿革 |
一 莱阳地区历史地理沿革 |
附表 莱阳市古今沿革一览表 |
二 明清莱阳行政区划变更 |
三 本文莱阳地域限定凡例 |
附图 |
第二节 明清莱阳文化盛况突出表现 |
一 科举盛况 |
附表1 明清时期登莱两府各县进士数目统计表 |
附图2 明清时期登莱地区各县进士比例图 |
附图3 明代莱阳进士占登州府比例图 |
附图4 明清两朝莱阳进士占登州府比例图 |
附图5 明清时期山东地区进士地理分布图 |
二 世家盛况 |
三 明清莱阳文化圈 |
第三节 明清莱阳士人群体身份述略 |
第二章 明清时期莱阳进士群体 |
第一节 明清莱阳科举盛况概况 |
附表1 明清莱阳科举进士名录(文举) |
第二节 莱阳文进士的时空分布 |
一 时间分布——“隆万以后,实在启祯” |
附表2 明清时期山东及莱阳历代进士数目统计表 |
附图3 明清时期莱阳占山东进士比例图 |
附图4 明清时期莱阳进士数与比例结合图 |
二 空间分布——“冠盖相望,科举世家” |
附图5 明清莱阳进士家族性分布示意图 |
第三节 明清莱阳武进士群体 |
一 明代的武举制度 |
附图1 明代武举录取人数走势图 |
二 清代的武举制度 |
附表2 清代武举人录取人数表 |
附图3 明清武举历时对比图 |
附图4 明清武举单科武举人录取数量对比图 |
附图5 明清武举全朝武进士录取数量对比图 |
三 明清莱阳武风嬗变 |
附图 6、7、8、9 莱阳螳螂拳“三枝四派”师承表 |
附图10 明清莱阳武举录取情况一览 |
附图11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莱阳螳螂拳”抓拍图 |
四 莱阳武举的家族特征 |
附图12 莱阳武举家族特征比例示意图 |
五 小结 |
附表13 清代莱阳武进士名录 |
附表14 明代莱阳武举人名录 |
附表15 清代莱阳武举人名录 |
第三章 明清时期莱阳世家望族(上) |
第一节 心存仁义的张氏家族 |
一 莱阳张氏溯源 |
二 莱阳双山张氏家族 |
表1 莱阳双山张氏家族第一世至第九世世系表 |
表2 莱阳双山张氏张梦鲤一支世系表 |
三 莱阳张家灌张氏家族 |
表3 莱阳张家灌张氏世系表 |
第二节 奉行敦厚的赵氏家族 |
一 莱阳赵氏溯源 |
附表1 赵氏家族远古造父至天水堂赵公辅世系表 |
二 莱阳赵氏世系 |
附表2 莱阳赵氏第一世至第十世世系表 |
三 莱阳赵氏代表人物 |
附表3 莱阳赵氏赵英一支世系表 |
附表4 莱阳赵氏赵士骥一支世系表 |
附表5 莱阳赵氏赵维旗一支世系表 |
第四章 明清时期莱阳世家望族(中) |
第一节 守志忠贞的左氏家族 |
一 莱阳左氏溯源 |
二 莱阳左氏世系考 |
附表1 莱阳左氏世系表一(文升公派) |
附表2 莱阳左氏世系表二(文清公派) |
三 莱阳左氏兴衰变迁 |
附表3 莱阳左氏第七世功名一览表 |
附表4 《明崇祯癸未莱阳左氏殉难录》载殉难者一览 |
附表5 莱阳左氏进士、举人一览表 |
附表6 莱阳左氏九世以后仕宦一览表 |
附表7 莱阳左氏九世以后贡生一览表 |
附表8 莱阳左氏着述一览表 |
第二节 传承文采的宋氏家族 |
一 莱阳宋氏溯源 |
附图1 宋国世系表 |
二 莱阳徐格庄宋氏家族 |
附表2 莱阳宋氏“徐格庄宋”世系表 |
附表3 明清时期莱阳徐格庄宋氏科第一览表 |
三 莱阳文登宋氏家族 |
附表4 莱阳宋氏“文登宋”世系表 |
附表5 明清时期莱阳文登宋氏科第一览表 |
第五章 明清时期莱阳世家望族(下) |
第一节 立身刚烈的姜氏家族 |
一 莱阳姜氏溯源 |
附图1 姜姓人口分布频率示意图 |
二 莱阳姜氏世系考 |
附表2 莱阳姜氏家族世系表 |
三 莱阳姜氏兴衰变迁 |
附图3 姜实节《一壑泉声图》 |
第二节 翰墨书香的王氏家族 |
一 莱阳王氏溯源 |
附图 1 《泊南世谱》载王氏家族谱系图 |
二 莱阳王氏世系考 |
附图2 莱阳王氏家族谱系图 |
三 莱阳王氏代表人物 |
附图3 顺治八年皇帝赐王舜年圣旨局部图 |
附表4 明清时期莱阳王氏家族科名录 |
第六章 明清时期莱阳其他士人 |
第一节 明清时期莱阳地区文化名人 |
第二节 明清时期莱阳地区乡宦乡贤 |
第三节 明清时期莱阳地区女性文人 |
一 登莱沿海地区女性文人概述 |
附表1 《历代妇女着作考》载山东女性文人籍贯分布 |
附图2 清代山东女性文人地理分布比例图 |
二 明清莱阳女性文人代表人物 |
三 明清女性文人及作品特征 |
第七章 明清时期莱阳文化盛况探源 |
第一节 自然社会环境的影响 |
一 地理位置因素 |
附表1 公元1000年-1900年北半球气温与中国战争数目 |
附表2 小冰河期与明清盛世兴衰之关系 |
附表3 清代登州府辖区水系、道路示意图 |
二 社会经济因素 |
附表4 胶东半岛地形图 |
三 西部衰落与东部崛起 |
附图5 京杭大运河路线图 |
第二节 明清精英教育的崛起 |
一 明清之前山东书院概况 |
附表1 官学与书院差异性一览 |
附图2 元代书院分布图 |
附表3 金元时期山东书院一览表 |
二 明清时期胶东教育发展 |
附图4 明代书院时间分布图 |
附图5 明代书院空间分布图 |
附表6 明代胶东地区新建书院一览 |
附表7 清代胶东地区书院一览 |
三 明清莱阳精英教育的崛起 |
第三节 明初移民世家的落户 |
一 唐宋金元故家 |
二 明初山东大规模移民 |
三 明清莱阳移民世家 |
第八章 明清之际政权更替与莱阳士人政治心态 |
第一节 时代风云与莱阳士人群体的突起 |
第二节 以左懋第为代表的抗清志士 |
附表1 莱阳抗清殉难者名录 |
附表2 《明崇祯癸未莱阳左氏殉难录》所载殉难者一览 |
第三节 以姜埰为代表的遗民诗人 |
第四节 以宋琬为代表的愤懑“贰臣” |
第五节 明末清初莱阳士人的思想演进及政治心态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之学术成果 |
后记 |
(9)晚明越中曲家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越中曲家的文化生态环境 |
第一节 越中地域文化个性 |
第二节 越中的戏曲生态环境 |
第三节 心学与戏曲 |
第二章 越中曲家群的主体构成及其群体特征 |
第一节 越中曲家群的主体构成 |
第二节 越中曲家群体特征 |
第三节 越中曲家传世作品 |
第三章 越中曲家交游考 |
第一节 徐渭与曲家交游考 |
第二节 王骥德、叶宪祖与曲家交游考 |
第三节 祁彪佳与曲家交游考 |
第四章 越中曲家的理论贡献(上) |
第一节 越中曲家理论着述 |
第二节 戏曲本体论 |
第三节 本色当行论 |
第五章 越中曲家的理论贡献(下) |
第一节 戏曲创作论 |
第二节 戏曲批评论 |
第六章 越中曲家的杂剧创作 |
第一节 徐渭与《四声猿》 |
第二节 叶宪祖的杂剧创作 |
第三节 孟称舜的《桃花人面》及其他 |
第四节 陈汝元等越中诸曲家的杂剧创作 |
第七章 越中曲家的传奇创作 |
第一节 越中曲家传奇创作的主题取向 |
第二节 越中曲家传奇的艺术特色 |
第三节 越中曲家传奇的演出状况 |
余论: 越中曲家群的历史意义 |
附录一: 越中曲家创作交游年表 |
附录二: 参考书目举要 |
四、为“落选包公”鸣不平(论文参考文献)
- [1]为“落选包公”鸣不平[J]. 杜红,杜跃进. 党建, 1993(01)
- [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D]. 王鹏. 南京大学, 2014(05)
- [3]韩愈传说研究[D]. 马娜英.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 [4]神奇五鼠[J]. 论论,白话,王翔,肖万里,朱勇,马劲忠. 全明星, 2008(Z1)
- [5]“清水出芙蓉”——读孔祥庚《云根诗词》随感[J]. 杨千成. 中华诗词, 2009(08)
- [6]《红楼梦》戏曲、曲艺、话剧研究[D]. 刘衍青. 上海大学, 2015(02)
- [7]驻京办主任[J]. 王晓方.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07(03)
- [8]明清时期莱阳士人群体研究[D]. 刘昕. 山东师范大学, 2016(12)
- [9]晚明越中曲家群体研究[D]. 谭坤. 华东师范大学, 2003(03)
- [10]被埋没的光彩——从《三上宰相书》看韩愈人格的闪光点[J]. 叶志衡. 甘肃社会科学, 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