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功与药物结合治疗冠心病心房纤颤20例(论文文献综述)
林小娟[1](2020)在《八段锦对心房纤颤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八段锦运动处方对心房纤颤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的临床康复疗效,探讨八段锦运动处方对心房纤颤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的安全性指标、复发率、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并为八段锦在心脏康复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课题采取随机对照平行研究。选取纳入标准的房颤RFCA术后3个月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健康运动宣教)和观察组(常规药物+八段锦康复),两组各35例,并分别收集患者在观察前及干预12周后的一般情况、疗效指标(中医证候积分表、动态心电图、左房大小、Peak METs、AFEQT量表),以及记录在观察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数据的变化观察疗效。所得到数据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本课题最终有效统计资料共65例,其中对照组33例,观察组32例,总脱落率7.14%。2.基线比较:比较两组在年龄、性别、房颤类型、基础用药、伴随疾病及CAAP-AF评分与课题结果关系较密切的因素,经过检验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LAD大小:两组干预前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且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改善程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AECG方面:两组干预前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且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观察组干预后24小时房性心律失常占比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对照组复发率为15.1%,观察组复发率为3.1%,经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心肺功能评定:干预前,两组Peak METs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12周后,两组的Peak METs水平较前均改善(P<0.05);观察组的Peak METs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中医证候积分表:两组干预前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且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观察组干预后中医证候积分及寐差单症状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58%,观察组为84.38%,经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AFEQT量表:干预后两组各维度评分较干预前升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干预后AFEQT总分改善程度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安全性方面:本课题研究中均未出现不良事件。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各项指标较干预前无明显变化,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未见新发心律失常及导联ST-T段改变。结论:1.八段锦训练可以改善房颤RFCA术后患者“气虚血瘀”的中医证候积分。2.八段锦训练在LAD大小改善方面无明显干预作用,但对于房性心律失常事件具有干预作用,以降低房颤RFCA术后患者的复发率。3.以八段锦作为运动处方的心脏康复能够有效提高峰值代谢当量(Peak METs),改善心肺功能。4.八段锦训练能改善房颤RFCA术后患者在《心房颤动对生活质量的影响量表》(AFEQT量表)中症状维度、日常活动维度、治疗焦虑维度及治疗满意度评分,提高生活质量。5.八段锦训练应用于房颤RFCA术后患者康复是安全的。
张泽[2](2014)在《基于循证医学的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以循证医学为主线,系统评价中医传统特色疗法——贴敷、针刺以及艾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决策提供循证医学证据;以纳入的临床试验为切入点,剖析中医药临床试验的现状、存在问题;从循证医学的角度,探究中医疗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从而为循证医学提供更高级别的临床证据。方法:1.按照循证医学方法学,以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三种冠心病中医传统特色疗法---贴敷、针刺以及艾灸疗法作为切入点,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三种中医特色疗法的临床疗效。2.根据循证医学PICOS相关方法和原则,提出临床问题,制定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分别制定检索策略,计算机以及网络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k),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检索时间至2014年1月),最后在相关论文或综述的参考文献中追踪可能被二次纳入的相关文献。3.阅读文章题目和相关文献摘要以及全文,按照预先设定的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确定最终的纳入临床试验研究。应用预先设计的表格从原始文献中提取资料,内容包括:基本信息特征、研究方法学质量特征、研究对象特征、干预措施特征、结局指标等。同时按照Cochrane Reviewer’s Handbook5.2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RCT的研究质量,包括:(1)随机序列的产生;(2)是否实施分配隐藏方案;(3)是否实施盲法,盲法的实施对象;(4)数据的完整性;(5)是否存在选择性发表;(6)其他来源的偏倚。对上述6条作出“低风险”、“高风险”和“不清楚”的判断,必要时联系研究者。4.Meta分析和系统评价以资料提取表为依据,采用Rev 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数资料(二分类变量)采用风险比(RR)或比值比(OR),连续变量采用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WMD或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 Mean Difference,SMD),95%CI为疗效分析统计量。纳入研究进行异质性分析,若P<0.1或I2>50%,说明存在统计学异质性,则尽可能找出异质性的来源,进一步按临床异质性进行亚组分析。若P>0.1,I2<50%时,说明同质性较好,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反之,有统计学异质性研究结果之间的合并分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5.以纳入的临床试验为切入点,分析中医药循证研究的基础——中医临床试验面临的问题:随机方法、盲法、对照、临床研究的同质性、样本的选择、结论分析、安全性评价、长期随访以及中医药研究自身特点等问题,同时探讨其解决对策。6.从循证医学的角度,探究在中医药理论框架内进行疗效评价的策略。结果:1.在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中,进入Meta分析的文献共有20篇,涉及研究16项,共纳入患者133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可进一步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亚组疗程1-2周[RR=1.24,95%CI(1.16,1.33)],亚组疗程大于2周[RR=1.07,95%CI(1.01,1.12)],提高心电图疗效[RR=1.15,95%CI(1.09,1.22)],减少硝酸甘油用量[RR=1.27,95%CI(1.02,1.79)],同时贴敷治疗组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中医证候的疗效[RR=1.14,95%CI(1.04,1.25)],调节血脂(胆固醇[MD=-0.37,95%CI(-0.73,-0.01)],甘油三酯[MD=-0.31,95%CI(-0.49,-0.13)]),减少Hcy、CRP、CD40L的含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是有皮肤瘙痒、胃肠道不适以及过敏等不良反应。2.在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中,进入Meta分析的文献共有15篇,涉及研究11项,共纳入患者123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可进一步改善心绞痛症状[RR=1.25,95%CI(1.17,1.33)],心电图疗效[RR=1.28,95%CI(1.17,1.39)],其中动态心电图平均缺血时间的改善情况无统计学差异[MD=-16.94,95%CI(-37.54,3.66)],减少硝酸甘油用量,同时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MD=-0.60,95%CI(-0.70,-0.49)],其中高切[MD=-1.00,95%CI(-2.09,0.08)],低切[MD=-4.97,95%CI(-11.06,1.13)]),降低CRP、MDA、LPO、ET,提高SOD、NO的含量,并且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无明显不良反应。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针刺联合西药治疗组优于西药治疗组。3.在艾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中,进入Meta分析的文献共有16篇,涉及临床试验研究13项,共纳入患者131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艾灸组在心绞痛症状改善有效率[与西药相比RR=1.22,95%CI(1.11,1.33),与针刺相比RR=1.5,95%CI(1.23,1.83)],心电图改善有效率[RR=1.23,95%CI(1.14,1.33)],血脂水平[甘油三酯SMD=-0.81,95%CI(-1.57,-0.06)],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MD=-0.55,95%CI(-1.04,-0.06)],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MD=0.43,95%CI(0.2,0.65)]等结局指标方面优于对照组。艾灸组与中药组相比心绞痛改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RR=1.15,95%CI(0.99,1.35)];总胆固醇的改善情况试验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SMD=-0.74,95%CI(-1.75,0.27)],其余结局指标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4.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试验存在的问题:(1)随机方法不明确、不科学;(2)盲法使用率低;(3)对照组缺乏安慰剂;(4)同一类研究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干预措施的具体方案差异性大;(5)样本量偏少;(6)未同时进行ITT数据和PP数据分析;(7)安全性评价缺失;(8)试验周期较短,长期随访在中医药临床试验鲜有设计,远期临床疗效不明确;(9)忽略中医药研究自身的特点,脱离中医药理论框架。5.循证中医药疗效评价研究应注重以下方面:(1)立足于真实的中医药临床试验(2)挖掘中医经方与循证研究(3)注重中医药干预措施的同质性(4)挖掘非随机对照试验如交叉试验设计、N of 1等设计方案(5)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6)实用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深入开展。结论:1.以贴敷、针刺以及艾灸为代表的中医传统特色疗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中医特色疗法贴敷、针刺和艾灸联合西药治疗效果优于西医常规药物治疗。2.本系统评价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整体质量不高,应该审慎看待结论,期待有更多的高质量的临床试验纳入Meta分析以提高证据级别。3.将循证医学引入中医疗效评价是中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循证医学理论和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有机结合是循证中医药疗效评价研究的有效途径。
黄永翔[3](2011)在《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房颤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有显着疗效,中药具有调整气血阴阳、恢复脏腑功能的作用,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延缓复发,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取得较好的远期疗效。临床观察发现心房颤动中医证型属气虚血瘀型居多。本研究旨在主要通过对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房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求找出治疗心房颤动更有效更简便的治疗方法造福患者。目的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方法,旨在通过对照综合治疗与常规治疗气虚血瘀型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评价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房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到2011年3月在广东省中医院心脏中心住院治疗,中医诊断为心悸(气虚血瘀型)的房颤患者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综合治疗组)与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对照组:以抗血小板/抗凝、控制心室率等为基础治疗。合并慢性心衰、糖尿病、高血压病等基础病,均给予相应治疗。治疗组:以抗血小板/抗凝、控制心室率等为基础治疗。合并慢性心衰、糖尿病、高血压病等基础病,均给予相应治疗。中药辨证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益气活血中药汤剂,1剂,每日一次,口服。上述两组均以4周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症状、心电图、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及中药的安全性。结果1.两组治疗后心电图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为7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6%,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2.两组治疗后APTT、PT、FIB的比较。试验组的APTT和PT水平较对照组显着升高,差异有显着性,P<0.05。试验组的FIB水平较对照组显着下降,有显着性差异,P<0.05。3.两组治疗后中医综合证候比较: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2.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3%,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显着性差异,提示试验组在改善患者中医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4.两组治疗后单项证侯评分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对心悸、胸闷、气短、头晕、乏力症状上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改善,P<0.05;试验组在改善各项中医症状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未发现明显的副反应和毒性反应。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等均无异常。结论益气活血法治疗房颤具有一定的疗效,并在改善房颤患者心悸、胸闷、头晕、气短、乏力等症状及中医症候方面疗效显着。心电图疗效方面与常规治疗对照组比较,无明显改善,试验组的PT和APTT水平较对照组显着升高,有显着性差异,FIB水平较对照组显着下降,改善中医症状方面则明显优于对照组。安全性监测未见明显毒副作用,临床使用安全。
李志明[4](2007)在《心律失常现代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文中认为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或并发症。种类繁多,病因复杂,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其中致命性心律失常则是导致猝死的原因,这些是造成当今心血管疾病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祖国医学虽无“心律失常”病名。但对其病因、病机、症状、诊断、证侯治疗的描述却很多,散见于论述“心悸”、“怔忡”、“眩晕”、“疾脱脉”、“厥证”、“脱证”、“胸痹”等证的文献中。这些文献记载了中医学对心律失常独到认识及丰富的诊疗经验。建国以来,广大医学工作者对心律失常的诊断和防治做了大量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实践。中医对心律失常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完善,并已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且实践证明中医治疗本病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具有综合作用的优势。本论文收集1949~2006年与心律失常有关的中医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本文的第一节,概要介绍现代医学对心律失常的认识。第二部分为本文的第二至第七节,分别从辨证论治、单方复方、针灸推拿、气功、饮食、音乐等方面详细介绍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各种方法,其中既介绍一般治法和着名老中医的经验,也介绍不同医家对本病独到认识,从而从不同角度深化和丰富了心律失常的证治。第三部分为第八节,介绍心律失常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本论文以中医治法为主,兼顾中西医结合研究,力求全面反映建国以来中医研究心律失常的水平。
沈会[5](2006)在《心力衰竭古今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文中指出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是指心体受损、脏真受伤、心脉“气力衰竭”所致的危重病证。心力衰竭是多种心系疾病或非心系疾病发展的结果,如心悸、胸痹心痛、咳嗽等。我国心衰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而一直受到普遍重视。本病有着复杂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而中医药治疗从整体出发,具有综合作用的优势,因而受到广泛关注。从先秦时期到现代,历经二千多年,历代医家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和实践认识,逐渐完善了心力衰竭的发病规律和辨证要点,总结了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本文记述了先秦时期到现代中医文献中心力衰竭的历史源流及各时期对该病论述的发展及独到之处,回顾和研究不同阶段的特点,这对今后深入探讨心力衰竭辨证治疗是非常有益的。本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确定文中心力衰竭的定义与范围,对心力衰竭的中医病名进行探讨。按现代中医的标准对心力衰竭病名作出明确的定义,指出心力衰竭一病所包括的西医病名范围。由于古代中医文献中无心力衰竭这一病名,而该病的相关病名却有出现,并且在不同历史时代对其认识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该部分对与本病相关的七个病名的内涵及沿革作了探讨。第二部分分为先秦、汉晋、隋唐、宋金元、明、清几个阶段,涉及了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分别对各期主要论着及医家的观点进行挖掘和剖析,总结其发展与独到之处。在每一阶段中介绍心力衰竭相关文献中所载内容的特点,包括继承、创新和发展;重点对有代表性的着作进行细致的分析,其中涉及了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用药特点、调护等多个方面,并对心力衰竭论治有卓越贡献的医家进行了简单论述,以便于了解心力衰竭论治理论提出的背景。这些丰富的理论、经验、学术思想对今人的研究将具有宝贵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第三部分主要是现代中医对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病证、治疗、护理及中西医结合方面进行总结。建国以后,中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应用西医诊断,中医治疗的方法,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分型方面更加丰富。在治疗上,不光是传统的方药、针灸、气功的治疗,还有中药注射液、中药雾化剂、中药药液灌肠、中药栓剂的应用。并且,名老中医在临床实践中获得的丰富经验,也值得借鉴。
徐承三,周定鳌[6](1994)在《气功与药物结合治疗冠心病心房纤颤20例》文中研究说明 我们在开展药物气功疗法的研究中发现单纯靠药物未能转律的冠心病心房纤颤(房颤)患者,在加练气功后房颤转复,继续坚持练功能保持病情稳定。现将我们观察的20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治疗对象均为住院疗养患者。经各项检查,按1980年全国第一届内科学会心血管专业组关于冠心病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9(1):75]均确诊为冠心病并有房颤,其中男18例,女
张广德,周英男,陆惠媛,郑仁风[7](1983)在《舒心平血功——对高血压病、冠心病六十例疗效观察》文中认为 一、前言高血压病和冠心病是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也是造成中、老年人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如何防治这些疾病,是医学界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药物治疗高血压病有一定的近期疗效,但从舒张压的下降及远期效果观察,疗效并不理想。我们认
山西省心血管病防治协作组[8](1976)在《急性心肌梗塞359例的临床分析》文中提出 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表现,临床上较为常见。近年来,在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的指引下,国内各地对本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病例,病死率有了明显下降。为了进一步掌握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临床表现与死亡的规律,将省内27个医院中1974年1月至1975年12月两年内发病的、发病后在8周内住院的急性心肌梗塞32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分析的内容包括:一、一般临床资料分析;二、急性心肌梗塞的先兆表现;三、并发心
贺峰谋,杨洪涛,杜庆夫,梁敏,韩业群[9](2021)在《倍他乐克与胺碘酮治疗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恶性心律失常对患者心电图及心肌损伤标记物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究与分析倍他乐克与胺碘酮治疗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恶性心律失常对患者心电图及心肌损伤标记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台儿庄区人民医院内科收治的120例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 男71例, 女49例, 年龄(38.20±7.31)岁, 年龄范围为24~56岁。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单药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 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基础, 单药治疗组给予倍他乐克治疗, 联合治疗组在单药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胺碘酮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有效率、猝死率、再住院率、心电图指标[最长QT间期(QTmax)、最短QT间期(QTmin)、QT离散度(QT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损伤标记物变化[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95.0%(57/60)]高于单药治疗组[83.3%(50/60], 猝死率[1.7%(1/60)]及再住院率[8.3%(5/60)]低于单药治疗组[13.3%(8/60)、21.7%(13/6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QTmax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联合治疗组QTd[(61.59±17.44)ms]低于单药治疗组[(97.24±26.11)ms], QTmin[(359.22±36.43)ms]、LVEF[(62.34±7.08)%]高于单药治疗组[(340.58±37.93)ms、(50.89±7.00)%];联合治疗组肌酸激酶[(115.61±23.40)U/L]、CK-MB[(13.25±5.14)U/L]、cTnI[(0.13±0.04)μg/L]、LDH[(55.10±14.29)U/L]及AST[(22.28±6.14)U/L]均低于单药治疗组[(134.56±29.33)U/L、(20.64±6.58)U/L、(0.23±0.07)μg/L、(79.86±20.14)U/L、(31.67±8.99)U/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药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3/60)]与联合治疗组[6.7%(4/60)]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 P=1.000)。结论倍他乐克与胺碘酮治疗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恶性心律失常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心电图指标, 加强心肌保护, 治疗效果突出且安全性较高。
吴钟琪[10](2021)在《心血管疾病述要》文中提出文章对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必须掌握的心血管疾病进行介绍。
二、气功与药物结合治疗冠心病心房纤颤2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气功与药物结合治疗冠心病心房纤颤20例(论文提纲范文)
(1)八段锦对心房纤颤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2 临床资料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中止标准 |
2.6 剔除标准 |
2.7 脱落标准 |
2.8 脱落病例的处理 |
3 研究方案 |
3.1 分组方案 |
3.2 干预方案 |
3.3 八段锦运动处方的制定 |
3.4 依从性保证 |
4 观察指标 |
4.1 一般情况指标 |
4.2 疗效观察指标 |
4.3 安全性检测 |
5 质量控制 |
6 统计学处理 |
7 心血管事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
8 技术路线图 |
研究结果 |
1 病例的分布及完成情况 |
2 数据分析 |
2.1 一般情况比较 |
2.2 两组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测记录比较 |
2.3 两组患者LAD大小比较 |
2.4 两组患者心肺功能比较 |
2.5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 疗效分析 |
3.1 AFEQT量表评分比较 |
3.2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4 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2 课题设计思路 |
2.1 心房纤颤的西医学认识 |
2.2 中医学对房颤RFCA治疗的认识 |
2.3 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符合中国国情 |
2.4 八段锦用于房颤RFCA术后患者的康复思路 |
2.5 观察指标的选择 |
3 研究结果分析 |
3.1 一般情况指标 |
3.2 中医证候积分表 |
3.3 LAD及动态心电图 |
3.4 心肺功能指标 |
3.5 AFEQT量表 |
3.6 安全性分析 |
4 八段锦的作用机理分析 |
4.1 八段锦的生理功能及特点 |
4.2 八段锦在心血管康复方面的现代研究 |
5 课题存在问题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中英文缩略词表 |
附录B 心脏康复知情同意书 |
附录C 八段锦对心房纤颤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
附录D 国体版八段锦练习标准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基于循证医学的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
英文论着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论文一 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论文二 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论文三 艾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总体讨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研究涉及的 Cochrane Rev Man、风险评估工具以及 PRISMA 标准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与感言 |
个人简介 |
(3)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房颤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心房颤动的现代研究进展 |
一、房颤的流行病学 |
二、房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三、房颤的治疗进展 |
四、结语 |
第二节 心房颤动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一、病因病机研究 |
二、辩证分型研究 |
三、临床疗效研究 |
四、关于益气活血法 |
五、总结与展望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案 |
一、病例选择标准 |
二、研究方案 |
三、数据管理与统计方法 |
四、临床实施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一般临床资料 |
二、临床疗效比较 |
第三节 讨论与分析 |
一、益气活血法治疗房颤的理论基础 |
二、益气活血经验方治疗房颤的有效性 |
三、益气活血经验方的安全性 |
四、总结 |
五、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心律失常现代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现代医学对心律失常的认识 |
1.1 心律失常的病因 |
1.2 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 |
1.3 心律失常的分类 |
1.3.1 按心律失常速率分类 |
1.3.2 起源异常所致的心律失常 |
1.3.3 激动传导异常所致的心律失常 |
1.4 诊断和鉴别诊断 |
1.4.1 心律失常诊断概述 |
1.4.2 几种常见的心律失常诊断要点 |
1.5 治疗 |
1.6 预后 |
2 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 |
2.1 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 |
2.1.1 与心律失常有关的心的生理功能 |
2.1.1.1 心脏的主要生理功能 |
2.1.1.2 心脏与其他脏腑的功能关系 |
2.1.2 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 |
2.1.2.1 感受外邪 |
2.1.2.2 情志所伤 |
2.1.2.3 饮食失调 |
2.1.2.4 房劳过度 |
2.1.2.5 它病失养 |
2.1.2.6 药物影响 |
2.1.3 现代中医对心律失常病因病机认识举例 |
2.1.3.1 本虚 |
2.1.3.2 标实 |
2.1.3.3 从肝、脾、肺三脏论述心律失常 |
2.2 心律失常的辨证论治 |
2.2.1 心律失常的治疗原则 |
2.2.1.1 整体论治 |
2.2.1.2 调理阴阳 |
2.2.1.3 扶正祛邪 |
2.2.1.4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
2.2.2 心律失常的辨证要点 |
2.2.2.1 辨惊悸、怔忡 |
2.2.2.2 辨病变的虚实兼夹 |
2.2.2.3 辨脏腑的虚损程度 |
2.2.2.4 辨脉象 |
2.2.3 心律失常的辨证分型论治 |
2.2.3.1 虚证类 |
2.2.3.2 实证类 |
2.3 现代中医治疗心律失常举例 |
2.3.1 中医辨证分型 |
2.3.1.1 北京魏执真将心律失常分快速型和慢速型 |
2.3.1.2 北京马胜兴等分标本论治 |
2.3.1.3 北京徐承秋等将分三型论治 |
2.3.1.4 山西原明忠等分三型论治 |
2.3.1.5 广州陈镜合三型论治 |
2.3.1.6 山东邵念方分六型论治 |
2.3.1.7 上海丁学屏辨治八法 |
2.3.1.8 湖南张自强将早搏分七型论治 |
2.3.2 病证结合专方专药 |
2.3.2.1 着眼于气、血、痰、瘀 |
2.3.2.2 着眼于心肾 |
2.3.2.3 着眼于心脾(胃) |
2.3.2.4 着眼于心肝 |
2.3.2.5 温阳益气治病窦 |
2.3.2.6 其他 |
2.4 关于心律失常脉象的辨析 |
2.4.1 迟脉 |
2.4.1.1 祖国医学关于“迟脉”的记载 |
2.4.1.2 “迟脉”的特征 |
2.4.1.3 属于“迟脉”的心律失常 |
2.4.1.4 “迟脉”辨析 |
2.4.2 缓脉 |
2.4.2.1 祖国医学关于“缓脉”的记载 |
2.4.2.2 “缓脉”的特征 |
2.4.2.3 可见“缓脉”的心律失常 |
2.4.2.4 “缓脉”辨析 |
2.4.3 数脉 |
2.4.3.1 祖国医学关于“数脉”的记载 |
2.4.3.2 “数脉”的特征 |
2.4.3.3 表现为“数脉”的心律失常 |
2.4.3.4 “数脉”辨析 |
2.4.4 疾脉 |
2.4.4.1 祖国医学关于“疾脉”的记载 |
2.4.4.2 “疾脉”的特征 |
2.4.4.3 表现为“疾脉”的心律失常 |
2.4.4.4 “疾脉”辨析 |
2.4.5 促脉 |
2.4.5.1 祖国医学关于“促脉”的记载 |
2.4.5.2 “促脉”的特征 |
2.4.5.3 表现为“促脉”的心律失常 |
2.4.5.4 “促脉”辨析 |
2.4.6 结脉 |
2.4.6.1 祖国医学关于“结脉”的记载 |
2.4.6.2 “结脉”的特征 |
2.4.6.3 表现为“结脉”的心律失常 |
2.4.6.4 “结脉”辨析 |
2.4.7 代脉 |
2.4.7.1 祖国医学关于“代脉”的记载 |
2.4.7.2 “代脉”的特征 |
2.4.7.3 属于“代脉”的心律失常 |
2.4.7.4 “代脉”辨析 |
2.4.7.5 结、代辨析 |
2.4.8 涩脉 |
2.4.8.1 祖国医学关于“涩脉”的记载 |
2.4.8.2 “涩脉”的特点 |
2.4.8.3 表现为“涩脉”的心律失常 |
2.4.8.4 “涩脉”辨析 |
2.5 试论宗气与心律失常 |
2.5.1 宗气的生成、运行及功能 |
2.5.1.1 宗气的生成、运行 |
2.5.1.2 宗气功能 |
2.5.2 宗气与心肺 |
2.5.3 着眼于心肺、宗气治疗心律失常 |
2.5.3.1 升陷汤 |
2.5.3.2 生脉散 |
2.5.3.3 补益宗气以防治老年心律失常 |
3 现代中医专家治疗心律失常的特点及经验 |
3.1 邓铁涛 |
3.2 祝谌予 |
3.3 陈可冀 |
3.4 郭士魁 |
3.5 岳美中 |
3.6 施今墨 |
3.7 赵冠英 |
3.8 丁光迪 |
3.9 傅宗翰 |
3.10 奚凤霖 |
3.11 周仲瑛 |
3.12 朱良春 |
3.13 华明珍 |
3.14 严世芸 |
3.15 姜春华 |
3.16 黄文东 |
3.17 朱锡祺 |
3.18 何立人 |
3.19 张伯臾 |
3.20 陈泽霖 |
3.21 周次清 |
3.22 张珍玉 |
3.23 万友生 |
3.24 林钟香 |
3.25 王键 |
3.26 张国伦 |
3.27 周宜轩 |
4 心律失常的单味药治疗 |
4.1 苦参 |
4.2 黄连 |
4.3 青皮 |
4.4 附子 |
4.5 人参 |
4.6 细辛 |
4.7 延胡索 |
4.8 葛根 |
4.9 炙甘草 |
4.10 冬虫夏草 |
4.11 山豆根 |
4.12 常山 |
4.13 万年青 |
4.14 山楂 |
5 心律失常的复方治疗 |
5.1 古方化裁 |
5.1.1 炙甘草汤 |
5.1.2 生脉散 |
5.1.3 温胆汤 |
5.1.4 血府逐瘀汤 |
5.1.5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
5.1.6 苓桂术甘汤 |
5.1.7 归脾汤 |
5.1.8 补阳还五汤 |
5.1.9 天王补心丹 |
5.1.10 银翘散 |
5.1.11 桃仁红花煎 |
5.1.12 麻黄附子细辛汤 |
5.1.13 桂枝附子汤加味 |
5.1.14 参附汤 |
5.2 自拟方 |
5.2.1 缓慢性心律失常 |
5.2.1.1 增率汤 |
5.2.1.2 温阳复脉汤 |
5.2.1.3 五参汤 |
5.2.1.4 益心温肾快脉汤 |
5.2.1.5 复脉养心汤 |
5.2.1.6 缓率平汤 |
5.2.1.7 定悸复脉汤 |
5.2.1.8 病窦转复汤 |
5.2.1.9 增脉汤 |
5.2.1.10 加味参附桂甘汤 |
5.2.2 快速性心律失常 |
5.2.2.1 交泰丸 |
5.2.2.2 稳脉汤 |
5.2.2.3 霍参汤 |
5.2.2.4 苦参消早汤 |
5.2.2.5 振心复脉汤 |
5.2.2.6 益心方 |
5.2.2.7 宁心汤 |
5.2.2.8 平心定率汤 |
5.3 成方 |
5.3.1 参附芪注射液 |
5.3.2 稳心灵 |
5.3.3 舒心平胶囊 |
5.3.4 心律安胶囊1 号 |
6 心律失常的针灸与推拿治疗 |
6.1 心律失常的针灸治疗 |
6.1.1 毫针治疗 |
6.1.1.1 辨证分型治疗 |
6.1.1.2 针刺特定穴位 |
6.1.2 其他针法治疗 |
6.1.2.1 耳针 |
6.1.2.2 腕踝针 |
6.1.2.3 穴位注射 |
6.1.2.4 磁性皮内针 |
6.1.3 针灸综合疗法 |
6.2 针灸治疗心律失常的分析与评价 |
6.2.1 各种针法治疗本病概况 |
6.2.2 针灸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评价 |
6.2.3 针灸治疗心律失常的规律 |
6.2.3.1 取穴 |
6.2.3.2 毫针手法 |
6.2.3.3 针刺频刺及疗程 |
6.3 心律失常的推拿治疗 |
6.3.1 推拿手法为主治疗心律失常 |
6.3.1.1 按摩背俞穴治疗功能性心律失常 |
6.3.1.2 正骨推拿手法治疗功能性心律失常 |
6.3.1.3 手法治疗颈心综合征 |
6.3.1.4 颈部分区推拿治疗颈源性心律失常 |
6.3.2 推拿和其他疗法综合运用治疗心律失常 |
6.3.2.1 推拿结合水针治疗脊柱性心律失常 |
6.3.2.2 推拿等综合治疗脊源性心律失常 |
6.3.2.3 推拿牵引治疗颈椎病合并心律失常 |
7 心律失常的其他治疗及护理 |
7.1 心律失常的食疗 |
7.1.1 辨证施食 |
7.1.1.1 心神不宁 |
7.1.1.2 心血不足 |
7.1.1.3 气阴不足 |
7.1.1.4 心阳虚衰 |
7.1.1.5 痰湿阻滞 |
7.1.1.6 瘀血阻滞 |
7.1.2 心律失常的素菜水果治疗 |
7.2 心律失常的音乐疗法 |
7.2.1 音乐疗法运用于心律失常简析 |
7.2.1.1 心动过速 |
7.2.1.2 心动过缓 |
7.2.2 音乐治疗运用的一些注意事项 |
7.3 心律失常的护理 |
7.3.1 一般护理 |
7.3.2 心理护理 |
7.3.3 医疗体育 |
8 心律失常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
8.1 舌象及理化指标与心律失常相关性研究 |
8.1.1 舌象客观性指标相关性研究 |
8.1.2 理化指标与心律失常相关性研究 |
8.1.2.1 理学检查指标与中医分型的关系 |
8.1.2.2 心律失常与血液流变的关系 |
8.1.2.3 心律失常与心电图的关系研究 |
8.2 抗心律失常的方药研究 |
8.2.1 炙甘草汤 |
8.2.2 桃核承气汤 |
8.2.3 血府逐瘀汤 |
8.2.4 宁心复脉合剂 |
8.2.5 甘草三参合剂 |
8.2.6 心宝 |
8.3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 |
8.3.1 缓慢性心律失常中西医结合治疗 |
8.3.2 病窦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 |
8.3.3 室性早搏中西医结合治疗 |
8.3.4 心动过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8.3.5 其他类型心律失常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8.3.6 心房纤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心力衰竭古今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中医心力衰竭病名探讨 |
1.1 心力衰竭中医病名探讨 |
1.2 历代中医文献中心力衰竭同类病名的记载 |
1.2.1 心痹 |
1.2.2 心咳 |
1.2.3 心水 |
1.2.4 心胀 |
1.2.5 心脏衰弱 |
1.2.6 心衰 |
1.2.7 心脏麻痹 |
2 心力衰竭的古代文献研究 |
2.1 先秦时期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2.1.1 早期文献中心力衰竭的相关记载 |
2.1.2 《黄帝内经》对于心力衰竭的论述 |
2.1.2.1 心力衰竭的症状 |
2.1.2.2 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 |
2.1.2.2.1 外感六淫 |
2.1.2.2.2 七情内伤 |
2.1.2.2.3 饮食不节 |
2.1.2.2.4 脏腑经脉传变 |
2.1.2.2.5 气血失常 |
2.1.2.3 心力衰竭的脉象描述 |
2.1.2.3.1 心动过缓之脉 |
2.1.2.3.2 心动过速之脉 |
2.1.2.3.3 心律不齐之脉 |
2.1.2.4 心力衰竭的诊断 |
2.1.2.5 治则治法 |
2.1.2.5.1 辛温散寒法 |
2.1.2.5.2 活血化瘀法 |
2.1.2.5.3 开鬼门、洁净府、去宛陈莝 |
2.1.2.6 预后调理 |
2.2 汉晋南北朝时期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2.2.1 《难经》 |
2.2.2 《神农本草经》 |
2.2.3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
2.2.3.1 心水病名的提出 |
2.2.3.2 心力衰竭的症状及体征脉象 |
2.2.3.3 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 |
2.2.3.3.1 心衰关乎少阴 |
2.2.3.3.2 气虚血瘀、血不利则为水 |
2.2.3.4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心力衰竭的治法方剂总结 |
2.2.3.4.1 补益心阳 |
2.2.3.4.2 温阳利水 |
2.2.3.4.3 活血利水 |
2.2.3.4.4 强心复脉 |
2.2.4 《华氏中藏经》 |
2.2.5 《脉经》 |
2.2.6 《小品方》 |
2.3 隋唐时期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2.3.1 《诸病源候论》 |
2.3.2 《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
2.3.2.1 对心力衰竭传变的认识 |
2.3.2.2 心力衰竭新的治疗方药的提出及饮食禁忌 |
2.3.2.2.1 十水散(丸) |
2.3.2.2.2 补心汤 |
2.3.2.2.3 水肿禁盐 |
2.3.3 《外台秘要》 |
2.4 宋金元时期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2.4.1 《圣济总录》 |
2.4.1.1 《圣济总录》对心力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 |
2.4.1.1.1 明确心气不足、水停心下为心力衰竭之因 |
2.1.1.1.2 心病及脾 |
2.4.1.1.3 心衰病根于心 |
2.4.1.2 心力衰竭治方的丰富 |
2.4.2 《鸡峰普济方》 |
2.4.3 《济生方》 |
2.4.4 《世医得效方》 |
2.4.5 朱丹溪及其着作 |
2.4.5.1 逐水消饮合调养心血并用治心衰 |
2.4.5.2 心力衰竭之喘 |
2.4.5.3 心衰水肿 |
2.5 明代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2.5.1 《普济方》 |
2.5.2 《杂病证治准绳》 |
2.5.2.1 心力衰竭心肾肺相关病机、治法的深化 |
2.5.2.2 对于五皮散主治病证的新认识 |
2.5.3 《景岳全书》 |
2.5.3.1 对心力衰竭怔忡的认识 |
2.5.3.2 对心力衰竭咳喘的认识 |
2.5.3.2.1 虚喘 |
2.5.3.2.2 水病之喘 |
2.5.3.3 对心力衰竭水肿的认识 |
2.6 清代和民国时期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2.6.1 温病心痹 |
2.6.2 张锡纯对心衰的论述 |
2.6.2.1 心脏麻痹 |
2.6.2.1.1 心脏麻痹概念的提出 |
2.6.2.1.2 心脏麻痹之因机证治 |
2.6.2.2 大气下陷致心力衰竭怔忡 |
2.6.2.2.1 大气的形成和作用 |
2.6.2.2.2 大气下陷至心衰的因机证治 |
2.6.2.3 心力衰竭的其它用方 |
2.6.2.3.1 来复汤 |
2.6.2.3.2 既济汤 |
2.6.2.3.3 参赭镇气汤 |
2.6.3 心力衰竭悸、怔忡、喘咳、水肿因机证治的完善 |
2.6.3.1 心力衰竭悸、怔忡、喘咳、水肿病因病机 |
2.6.3.2 心力衰竭治方 |
2.6.4 心力衰竭血瘀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
2.6.4.1 血瘀的形成 |
2.6.4.2 血瘀的外在表现 |
2.6.4.3 血瘀心衰怔忡病机及治法 |
2.6.4.4 血瘀心衰水肿病机及治法 |
3 现代对心力衰竭的研究 |
3.1 现代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3.1.1 急性心力衰竭 |
3.1.1.1 病因 |
3.1.1.2 临床表现 |
3.1.1.3 诊断和鉴别诊断 |
3.1.1.4 治疗 |
3.1.2 慢性心力衰竭 |
3.1.2.1 病因 |
3.1.2.2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
3.1.2.2.1 左侧心力衰竭 |
3.1.2.2.2 右侧心力衰竭 |
3.1.2.2.2 舒张性心力衰竭 |
3.1.2.2.3 心功能的判定和分级 |
3.1.2.3 诊断 |
3.1.2.4 并发症 |
3.1.2.5 防治 |
3.2 现代中医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3.2.1 与心力衰竭相关的人体生理 |
3.2.1.1 心脏与其它脏腑的功能关系 |
3.2.1.2 津液代谢的生理 |
3.2.1.3 血和津液的关系 |
3.2.2 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 |
3.2.2.1 感受外邪 |
3.2.2.2 心病久延、气血阴阳不足 |
3.2.2.3 脏腑功能失调 |
3.2.2.4 药物误用、滥用 |
3.2.2.5 其它 |
3.2.3 现代中医对心力衰竭病因病机认识举例 |
3.2.3.1 强调心力衰竭与心气虚、心阳虚、心阴血不足相关 |
3.2.3.2 强调心力衰竭与心肾相关 |
3.2.3.3 强调心力衰竭与心脾相关 |
3.2.3.4 强调心力衰竭与心肺相关 |
3.2.3.5 强调心力衰竭五脏相关 |
3.3 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研究 |
3.3.1 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 |
3.3.2 心力衰竭的辨证治疗 |
3.3.2.1 以本虚为主的证型 |
3.3.2.1.1 气阴两虚 |
3.3.2.1.2 阴虚火旺、营阴枯竭 |
3.3.2.1.3 心肺气虚 |
3.3.2.1.4 心肾阳虚 |
3.3.2.2 本虚标实并见的证型 |
3.3.2.2.1 气虚血瘀 |
3.3.2.2.2 热痰壅肺 |
3.3.2.2.3 寒痰阻肺 |
3.3.2.2.4 肝脾不和 |
3.3.2.2.5 气滞血瘀、肝脾肿大 |
3.3.2.2.6 胸阳不振、心血瘀阻 |
3.3.2.2.7 胸阳不振、肝血瘀滞 |
3.3.2.2.8 肺肾气虚、痰浊壅盛 |
3.3.2.2.9 阳气衰微、水湿泛滥 |
3.3.2.2.10 热瘀水结 |
3.3.2.3 心力衰竭急病 |
3.3.2.3.1 阴竭阳脱 |
3.3.2.3.2 热邪内陷心包、痰蒙清窍 |
3.3.2.4 瘿瘤合并心衰(甲亢合并心衰) |
3.3.3 现代中医治疗心力衰竭举例 |
3.3.3.1 中医辨证分型 |
3.3.3.2 病证结合专方专药 |
3.3.4 有关辨证论治的几个问题 |
3.3.4.1 关于心衰原发病治疗及心衰证型的转化与随证施治 |
3.3.4.1.1 心衰原发病治疗 |
3.3.4.1.2 心衰证型的转化与随证施治 |
3.3.4.2 心力衰竭调理脾胃 |
3.3.4.3 心衰咯血 |
3.3.4.4 关于心力衰竭标本缓急治法 |
3.3.4.5 关于西医左右心衰与中医心衰辨证分型的关系 |
3.3.4.6 应用西药后的辨证 |
3.3.5 名老中医临床经验 |
3.3.5.1 张晓星 |
3.3.5.2 陈慈煦 |
3.3.5.3 邓铁涛 |
3.3.5.4 董燕平 |
3.3.5.5 郭维琴 |
3.3.5.6 李介鸣 |
3.3.5.7 林慧娟 |
3.3.5.8 刘延忠 |
3.3.5.9 柯雪帆 |
3.3.5.10 邢月朋 |
3.3.5.11 颜德馨 |
3.3.5.12 詹文涛 |
3.3.5.13 张侃如 |
3.3.5.14 赵淳 |
3.3.5.15 周次清 |
3.3.5.16 罗克聪 |
3.3.5.17 李可 |
3.4 心力衰竭的单味药用药经验 |
3.4.1 黄芪 |
3.4.1.1 重用 |
3.4.1.2 后下 |
3.4.2 威灵仙 |
3.4.3 五味子 |
3.4.4 茯苓 |
3.4.5 熟地黄 |
3.5 心力衰竭的古方及中西药混合剂治疗 |
3.5.1 心衰的古方治疗 |
3.5.1.1 葶苈大枣泻肺汤 |
3.5.1.2 苓桂术甘汤 |
3.5.1.3 大承气汤 |
3.5.1.4 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 |
3.5.1.5 大青龙汤 |
3.5.1.6 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 |
3.5.1.7 五苓散 |
3.5.1.8 桂枝茯苓丸 |
3.5.1.9 大黄虫丸 |
3.5.1.10 白通加猪胆汁汤 |
3.5.1.11 木防己汤 |
3.5.1.12 防己茯苓汤 |
3.5.1.13 薯蓣丸 |
3.5.1.14 己椒苈黄汤 |
3.5.1.15 桂枝加桂汤 |
3.5.1.16 金匮肾气丸 |
3.5.1.17 真武汤 |
3.5.1.18 小青龙汤 |
3.5.1.19 黄连阿胶汤 |
3.5.1.20 小陷胸汤 |
3.5.1.21 苓桂味甘汤 |
3.5.1.22 生脉散 |
3.5.1.23 逍遥散 |
3.5.1.24 鲤鱼汤 |
3.5.1.25 升陷汤 |
3.5.1.26 补阳还五汤 |
3.5.1.27 参附汤 |
3.5.1.28 血府逐瘀汤 |
3.5.1.29 甘露消毒丹 |
3.5.1.30 温胆汤 |
3.5.1.31 归脾汤 |
3.5.1.32 八珍汤 |
3.5.1.33 桃红四物汤 |
3.5.1.34 鸡鸣散 |
3.5.1.35 独参汤 |
3.5.1.36 苏子降气汤 |
3.5.1.37 实脾饮 |
3.5.1.38 茯苓导水汤 |
3.5.1.39 当归补血汤 |
3.5.1.40 回阳救急汤 |
3.5.2 中西医混合剂治疗 |
3.5.2.1 运用中药治疗心衰的同时,适当配以西药,常能取得更佳疗效 |
3.5.2.2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晚期病情危急者有其优势 |
3.6 心力衰竭的中医其它疗法 |
3.6.1 中药注射液的应用 |
3.6.1.1 参附注射液 |
3.6.1.2 生脉注射液 |
3.6.1.3 川芎嗪注射液 |
3.6.1.4 刺五加注射液 |
3.6.1.5 独参汤注射液 |
3.6.1.6 丹参注射液 |
3.6.1.7 葛根素注射液 |
3.6.1.8 黄芪注射液 |
3.6.2 中药雾化剂的应用 |
3.6.2.1 复方丹参气雾剂并肝素雾化 |
3.6.2.2 宣肺化痰、活血化瘀剂雾化 |
3.6.3 中药药液灌肠、中药栓剂的应用 |
3.6.3.1 丹苓液保留灌肠 |
3.6.3.2 中药复方强心栓剂的应用 |
3.6.4 心力衰竭的针灸与气功治疗 |
3.6.4.1 毫针治疗 |
3.6.4.1.1 慢性心衰的毫针治疗 |
3.6.4.1.2 急性心衰的毫针抢救 |
3.6.4.1.3 心力衰竭并发脚趾痉挛痛的的毫针治疗 |
3.6.4.2 火针治疗 |
3.6.4.3 水针治疗 |
3.6.4.4 针刺治疗心衰的机理研究 |
3.6.4.5 心衰的气功治疗 |
3.6.4.5.1 指玄功治疗心力衰竭 |
3.6.4.5.2 内气吐纳法治疗心力衰竭 |
3.6.4.5.3 坐卧站功治疗心力衰竭 |
3.7 心力衰竭的护理与食疗 |
3.7.1 护理 |
3.7.1.1 一般护理 |
3.7.1.2 心理护理 |
3.7.1.3 医疗体育 |
3.7.2 心力衰竭的食疗 |
3.7.2.1 辨证施食 |
3.7.2.1.1 气血不足 |
3.7.2.1.2 气阴两虚 |
3.7.2.1.3 肾阳虚衰 |
3.7.2.1.4 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
3.7.2.1.5 心肾阳虚 |
3.7.2.2 饮食禁忌 |
3.8 心力衰竭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 |
3.8.1 心力衰竭舌象与客观指标相关性研究 |
3.8.2 心力衰竭证型与客观指标相关性研究 |
3.8.2.1 理学检查指标与中医分型的关系 |
3.8.2.1.1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型与血液相对淋巴细胞水平相关性 |
3.8.2.1.2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型与血液流变关系 |
3.8.2.2 生化检查指标与中医分型的关系 |
3.8.2.2.1 体内激素水平与中医分型关系 |
3.8.2.2.2 红细胞内 ATP 酶、SOD,钠钾钙镁及血清LPO 的变化与中医分型关系 |
3.8.2.2.3 血管活性肽水平与中医分型的关系 |
3.8.2.2.4 血浆 NO 及 TNF-a 含量与中医分型的关系 |
3.8.2.2.5 免疫功能与中医分型关系 |
3.8.2.3 充血性心力衰竭与心功能关系探讨 |
3.8.3 方药治疗心力衰竭的实验研究 |
3.8.3.1 强心作用 |
3.8.3.2 减轻容量负荷 |
3.8.3.3 改善心肌代谢、增加冠脉流量 |
3.8.3.4 延缓心肌细胞调亡及促进病变部位的修复与再生 |
3.8.3.5 对神经内分泌调节作用 |
3.8.3.6 对血流动力学及改善血液流变学作用 |
3.8.3.7 抗氧自由基作用 |
3.8.3.8 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一、第二部分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参考文献 |
心力衰竭防治方剂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心血管疾病述要(论文提纲范文)
1 高血压 |
1.1 病因 |
1.2 症状 |
1.2.1 一般表现 |
1.2.2 并发症表现 |
1.3 诊断 |
1.3.1 高血压的定义 |
1.3.2 高血压水平分类见表1。 |
1.4 治疗 |
1.4.1 利尿药 |
1.4.2 受体阻滞药 |
1.4.3 钙通道阻滞药 |
1.4.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 |
1.4.5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药 |
1.4.6 受体阻滞药 |
1.5 预防 |
1.5.1 饮食 |
1.5.2 适当运动 |
1.5.3 戒烟、戒酒 |
1.5.4 情绪 |
1.6 就医指导 |
2 心肌炎 |
2.1 病因 |
2.2 症状 |
2.3 诊断 |
2.3.1 病史和体征 |
2.3.2 发生的改变 |
2.3.3 心肌损害的参考指标 |
2.3.4 临床诊断 |
2.4 治疗 |
2.4.1 病因治疗 |
2.4.2 一般治疗 |
2.4.2. 1 休息 |
2.4.2. 2 抗生素 |
2.4.2. 3 保护心肌 |
2.4.3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
2.4.4 控制心力衰竭 |
2.4.5 抢救心源性休克 |
2.4.6 纠正严重心律失常 |
2.4.7 中药 |
2.5 预防 |
2.6 就医指导 |
3 心律失常 |
3.1 病因 |
3.1.1 生理情况 |
3.1.2 病理情况 |
3.1.2. 1 器质性心脏病 |
3.1.2. 2 非心源性疾病 |
3.2 症状 |
3.3 诊断 |
3.3.1 病史及发作时伴随的症状 |
3.3.2 进行心电图记录 |
3.3.3 动态心电图记录 |
3.3.4 有创性电生理检查 |
3.3.5 运动试验 |
3.3.6 超声、X线、核素显影等 |
3.4 治疗 |
3.4.1 病因治疗 |
3.4.2 药物治疗 |
3.4.2. 1 Ⅰ类 |
3.4.2. 2 Ⅱ类 |
3.4.2. 3 Ⅲ类 |
3.4.2. 4 Ⅳ类 |
3.4.3 非药物治疗 |
3.5 预防 |
3.6 就医指导 |
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4.1 病因 |
4.1.1 年龄、性别 |
4.1.2 血脂异常 |
4.1.3 吸烟 |
4.1.4 高血压 |
4.1.5 糖尿病 |
4.1.6 其他因素 |
4.1.6. 1 肥胖 |
4.1.6. 2 体力活动少 |
4.1.6. 3 饮食方式不当 |
4.1.6. 4 A型性格 |
4.1.6. 5 微量元素 |
4.1.6. 6 饮酒过量 |
4.2 症状 |
4.2.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4.2.2 心绞痛型 |
4.2.2. 1 稳定型心绞痛 |
4.2.2.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
4.2.3 心肌梗死型 |
4.2.4 缺血性心肌病 |
4.2.4. 1 心绞痛 |
4.2.4. 2 心力衰竭 |
4.2.4. 3 心律失常 |
4.2.5 猝死 |
4.3 诊断 |
4.3.1 心电图检查 |
4.3.2 心电图连续监测 |
4.3.3 放射性核素检查 |
4.3.4 冠脉动脉造影 |
4.3.4. 1 0级 |
4.3.4. 2 Ⅰ级 |
4.3.4. 3 Ⅱ级 |
4.3.4. 4 Ⅲ级 |
4.3.5 影像学检查 |
4.4 治疗 |
4.4.1 药物治疗 |
4.4.1. 1 扩张血管药 |
4.4.1. 2 调整血脂 |
4.4.1. 3 抗血小板药物 |
4.4.1. 4 抗凝 |
4.4.1. 5 溶栓 |
4.4.1. 6 β受体阻滞药 |
4.4.1. 7 钙离子拮抗药 |
4.4.1. 8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
4.4.2 介入治疗 |
4.4.3 手术治疗 |
4.5 预防 |
4.5.1 合理膳食维持正常体重 |
4.5.1. 1 低胆固醇(不超过300 mg/d)饮食 |
4.5.1. 2 富含维生素饮食 |
4.5.2 适当劳动和体育锻炼 |
4.5.3 |
4.5.4 规律生活节奏 |
4.5.5 治疗相关疾病 |
4.6 就医指导 |
5 心肌梗死 |
5.1 病因 |
5.2 症状 |
5.2.1 先兆 |
5.2.2 疼痛 |
5.2.3 胃肠道症状 |
5.2.4 其他 |
5.3 诊断 |
5.4 治疗 |
5.4.1 急性期治疗 |
5.4.1. 1 溶栓治疗 |
5.4.1. 2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 |
5.4.1. 3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支架植入术 |
5.4.2 恢复期处理 |
5.4.2. 1 硝酸酯制药 |
5.4.2. 2 β受体阻滞药 |
5.4.2. 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
5.4.2. 4 抗血小板药 |
5.4.2. 5 他汀类降脂药 |
5.5 预防 |
5.6 就医指导 |
6 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 |
6.1 病因 |
6.1.1 基本病因 |
6.1.1. 1 原发性心肌损害 |
6.1.1. 2 心脏负荷过重 |
6.1.2 诱因 |
6.2 症状 |
6.2.1 左心衰 |
6.2.1. 1 呼吸困难 |
6.2.1. 2 |
6.2.1. 3 头昏、疲倦、心悸 |
6.2.1. 4 少尿及肾功能损害 |
6.2.2 右心衰 |
6.2.3 全心衰竭 |
6.3 诊断 |
6.4 治疗 |
6.4.1 病因治疗 |
6.4.1. 1 基础病因治疗 |
6.4.1. 2 诱因治疗 |
6.4.1. 3 改善生活方式 |
6.4.2 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 |
6.4.3 急性左心衰治疗 |
6.4.4 顽固性心力衰竭治疗 |
6.4.5 心衰治疗注意事项 |
6.5 预防 |
6.5.1 防止初始的心肌损伤 |
6.5.2 防止心肌进一步损伤 |
6.5.3 防止心肌损伤后恶化 |
6.6 就医指导 |
四、气功与药物结合治疗冠心病心房纤颤2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八段锦对心房纤颤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D]. 林小娟.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11)
- [2]基于循证医学的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评价[D]. 张泽.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4(11)
- [3]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房颤的疗效观察[D]. 黄永翔.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11)
- [4]心律失常现代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D]. 李志明.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5]心力衰竭古今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D]. 沈会.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12)
- [6]气功与药物结合治疗冠心病心房纤颤20例[J]. 徐承三,周定鳌.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4(S1)
- [7]舒心平血功——对高血压病、冠心病六十例疗效观察[J]. 张广德,周英男,陆惠媛,郑仁风. 北京体育学院学报, 1983(04)
- [8]急性心肌梗塞359例的临床分析[J]. 山西省心血管病防治协作组. 山西医药杂志, 1976(06)
- [9]倍他乐克与胺碘酮治疗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恶性心律失常对患者心电图及心肌损伤标记物的影响[J]. 贺峰谋,杨洪涛,杜庆夫,梁敏,韩业群.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21(06)
- [10]心血管疾病述要[J]. 吴钟琪.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