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蒸馏装置压缩排污成效显着(论文文献综述)
蔡佳铭[1](2020)在《硝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评估及行业环境风险分析》文中提出硝酸工业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通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硝酸工业的规模日益壮大,尤其是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硝酸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和发达国家硝酸产业政策的转移,促使我国硝酸工业迅速发展。同时由于行业环境保护方面法律法规的协同管理约束下,污染物的排放也得到了有效地控制,排放量逐年递减,取得了显着的减排效果。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以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为重点,全面加快推进各类环保标准制修订工作。我国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管理开始从以标准制修订为主转向标准制修订、实施评估、宣传培训并重的阶段。《硝酸工业物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6131-2010)已实施十年,同时硝酸行业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环境风险。因此,在综合国家其他环保法律、法规、排污许可制度、环评制度等积极因素,充分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对《硝酸工业物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131-2010)的实施进行评估,并针对行业特点对硝酸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及相应环境风险进行具体分析,不仅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为即将开展的修订工作提供支持。本文基于文献和企业现场调研,了解硝酸行业基本概况,并掌握国内外行业发展现状、生产工艺、污染治理技术、以及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对该行业以往所执行过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及国外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梳理,进而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现行标准的先进性与科学性。同时,依据《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评估工作指南(试行)》中的各项要求,对《硝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6131-2010)实施进行评估,主要包括标准达标率、经济技术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氮氧化物减排潜力分析。同时根据调研企业现状,针对环境风险源进行分析,提出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具体内容与结果如下:(1)对GB26131-2010的适用范围以及污染因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本标准与以往相比,创新之处是首次增加了特别排放限值一项;且排放限值同国外相关标准相比处于较为先进的水平。建议在本标准未来的修订工作中适当扩大适用范围至使用硝酸为原料生产的企业,并将N2O、氨和硝酸雾纳入限制之列。(2)通过对GB26131-2010进行评估分析发现,该标准自实施以来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目前行业内所有企业排污达标率几乎100%。技术方面,氨氧化法生产工艺与先进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末端治理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经济方面,生产运营以及设备更新成本也在企业的可承受范围之内,同时排污费的支出减少也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环境方面,该标准实施后NOX的排放量大大减少,获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在新标准的限制力度下,2018年COD排放量相较于旧标准的力度减少了约200万吨,NOX减少了近3万吨。(3)本文采用基于指数分解分析的LMDI模型对硝酸行业NOX减排潜力进行分析,探究了影响NOX排放的四个主要因素:技术效应、治理效应、结构效应以及经济效应。其中,技术和治理效应是促进减排的主要因素,结构效应影响较小,经济效益则会促进NOX排放。截至2018年,技术和治理效应两者共减排NOX近1.2万吨。目前大部分企业NOX排放浓度远低于标准限值,基本在100mg/m3左右,说明行业仍具有一定的减排潜力。(4)依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和《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 941-2018)对硝酸行业生产及储存等多个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物质以及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进行识别,尤其避免泄露及火灾等重大事故发生。以山西某硝酸企业为例,根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 941-2018),进行环境风险识别、环境风险等级划分、环境风险分析,并提出相关防控措施,将风险降至企业可接受水平。
王乐[2](2019)在《连续重整装置的节能降耗措施研究》文中提出节能降耗已经成为全球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一致重视的问题,这是因为人们对全球的能源、能耗、环境污染等情况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当前我国正在从传统工业经济转向循环经济,石油化工企业无疑成为了国家经济中的中流砥柱,既为社会提供能源产品,同时也是高耗能、高污染排放行业,于是这在帮助国家实现节能目标以及减少能耗方面,有着极其关键的影响。连续重整装置是炼油企业的用能大户之一,耗能设备在70台左右,其综合能耗可达到普通常减压装置的9倍以上,如此巨大的能耗使连续重整装置的节能降耗工作成为我公司乃至各大炼厂当前最急迫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辽河石化公司6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的能耗现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调研,并结合国内外公司节能降耗的方法,总结出一系列有效节能降耗的措施。将湿式空冷联通线与空冷水箱连接处增设过滤,不但保证了湿式控冷与联通线的使用性能,而且大量的减少了不必要的劳动强度;除氧器流程优化提升了换热器的使用周期,避免了因为泄露而导致的停工处理,同时也减少了蒸汽的使用量,稳定了除氧器的工况;氢气提纯系统循环水冷却器改串联虽然改造成本极低,但是创效非常明显;重整PSA压缩机增设无级气量调节系统投资相对较大,但是节能效益显着,一年节约的电量几乎相当于全部投资;重整装置0.5MPa蒸汽合理再利用改造项目解决了除氧器长期压力偏高的难题,同时节省了大量宝贵蒸汽资源;二甲苯塔塔顶流程改造省去了两台大型机泵,充分依靠介质本身的能量运行。通过这些措施的具体实施,使连续重整装置得到相应的技术改造和优化调整,降低了装置的综合能耗,进而降低装置的加工费用。不但装置安稳运作,经济收益和环境收益也十分乐观。
山东省人民政府[3](2013)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一期(2013-201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鲁政发[2013]12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现将《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一期(2013—2015年)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程海燕[4](2008)在《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化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淡水危机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未来淡水资源的形势更加严峻。于是海水淡化成为缓解淡水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中国的海水淡化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与此同时,海水淡化也正成为学术界和政策制订者特别关注的焦点,但远远还没有达到学术界和地方政策操作层面的期望。本文基于现有研究基础上,综合运用循环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对海水淡化产业化的内在机理及演化进行深入探索,选题准确,立意较新,对推进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内容及结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界定海水淡化产业化的内涵和外延,通过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剖析我国的演进规律和动态变化,揭示出促进产业化横向空间和纵向动态扩展的机理,指出海水淡化已然成为我国沿海地区新的开源途径。2、基于边际成本法的思想构造出长距离引水与海水淡化的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分别对经济成本、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综合比较后发现,淡化成本是关键因素,只有结合产业化才有可能降耗减排。3、在分析评价长距离引水与海水淡化综合效益的基础之上,从系统与产业的角度构建了节能组合、延伸产业链、引导培育产业簇群三个产业化发展范式,以此来有效降低海水淡化成本,从而在实现减排的同时也提高了综合效益。4、运用层次分析法的思想,从系统角度论述海水淡化产业化条件评价指标体系的特征,提出了构建原则、指标筛选与赋权方法,分析了发展海水淡化产业化的相关影响因子,确定了产业化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并在此基础上架构了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化空间推进的梯度模式和机制设计。最后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加速海水淡化产业化进程的创新路径。本人为该项研究做了大量扎实的前期调研工作,设计的研究方案合理,可操作性强,技术路线清晰,以全球水资源危机的背景分析为基础,以海水淡化与长距离引水的效益评价体系研究为切入点,以海水淡化产业化的内部机理研究为重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研究手段先进。
邓润亚[5](2009)在《海水淡化系统能量综合利用与经济性研究》文中指出目前,随着人们对水资源需求的不断扩大,淡水资源缺乏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因此寻求节能高效的造水方法途径势在必行。多效蒸发是化工过程蒸发系统常用的工艺,也是最早采用的海水淡化方式之一。低温多效海水淡化系统(LT-MED系统)是目前商业运行的海水淡化系统的主要形式之一,其中热压缩多效蒸馏系统(MED-TVC系统)由于附加设备蒸汽压缩器(TVC)结构简单、投资少、易于维护且能较大提高系统造水能力而被广泛应用。在海水淡化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同时,大量的浓海水排放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因此海水淡化零排放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常规热力性能评价指标和经济性能评价单目标评价准则的基础上,建立和推导了综合系统热力和经济性能的多目标统一量化的评价准则COP的公式;着重研究高浓缩倍数下顺流进料多效蒸发海水淡化MED-TVC工艺的能量利用状况,进一步研究了效数、顶温、进料海水的盐度和温度等对海水淡化系统造水比和(火用)耗的影响规律,分别对逆流进料和顺流进料海水淡化系统进行全面经济分析比较研究;深入研究多效蒸发真空制盐工艺处理浓海水的能量利用状况,进一步研究了浓海水的盐度和温度对真空制盐系统(火用)耗的影响规律;利用多联产的基本原则和集成理论,研究了动力发电系统、海水淡化和真空制盐的多联产集成系统,构建了新型串联型系统的流程结构,分析研究比较系统深度集成的优势,从而实现海水全面的综合利用。通过对高浓缩顺流进料的MED-TVC系统进行模拟,利用EUD分析方法对该MED-TVC系统的能量利用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对于高浓缩倍数下的顺流MED-TVC系统,喷射器损失为31.2%,15效损失共30.26%,两者是系统能量损失的主要部分。动力蒸汽品位与抽气品位差较大,由于加入TVC抽气后蒸汽量减少,导致抽气后(火用)损失有所减少。(2)高浓缩倍数下的顺流MED-TVC系统的造水比随着顶温升高而降低,(火用)耗随之升高;升高入料海水温度可以提高造水比,降低(火用)耗。随着入料海水盐度升高,造水比逐渐下降,(火用)耗增加;在效数增加时,可以提高造水比,降低(火用)耗。(3)对MED和MED-TVC进行经济性分析,TVC的引入可以使热消耗费用明显减少,降低MED海水淡化的制水成本。(4)由DEEP分析结果可知,随着系统效数增多,设备的生产强度降低,而加热蒸汽经济性提高,制水成本下降。但效数增加,各效的传热温差损失的总和也将增加,致使有效的传热温差减少,同时设备投资也相应增加,15效是较为适宜的方案。通过对五效多效蒸发真空制盐系统进行物料和能量平衡计算,利用EUD分析方法对整个系统进行了(火用)流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多效蒸发真空制盐系统(火用)总效率为14.19%,即系统(火用)的损失量占85.81%。(2)第五效的二次蒸汽直接大气式混合冷凝器引起的(火用)损失不可小视,约占总输入的11.71%。末效的二次蒸汽直接进入大气式混合冷凝器,二次蒸汽和循环水两者品位差较大,导致(火用)损失较大,若将末效二次蒸汽的(火用)加以利用,将大大提高整个系统的用能水平。(3)系统各效的冷凝水被闪蒸后作为下效的动力蒸汽,因而末效闪蒸后的冷凝水温度和压力较低,用闪蒸后的冷凝水来预热海水淡化后的浓缩盐水,两者的温差较小引起的(火用)损失较小,约占总输入的4.23%。系统的冷凝水和循环下水虽然量大,但其品位太低,可利用程度小。(4)系统单位析盐的(火用)损随进料盐度、温度和效数的增大而减小,但效数和进料盐度对系统单位析盐的(火用)损影响较大,进料温度对其影响较小。通过采用多联产集成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提出了新颖的串联型海水淡化一制盐多联产系统,对其进行了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1)较直排方案循环水温度下降了1.88℃,机组煤耗下降3.07g/kw·h。(2)海水冷却塔无需向大海排出部分浓缩海水,完全杜绝了给海洋造成的热污染和生态影响。(3)随着入料海水温度的提高,海水淡化系统的造水比在效数不同的情况下均提高了3%以上,而(火用)耗却降低了3%以上;随着入料海水盐度的提高,海水淡化系统的造水比在效数不同的情况下降低了3%左右,而(火用)耗却增加了3%以上;但在相同的效数情况下,温度提高引起造水比提高的幅度要比盐度提高引起的造水比降低的幅度要大,而温度提高引起(火用)耗降低的幅度要比盐度提高引起的(火用)耗增加的幅度要大,综合来看,直流方式较之于直排方式能提高了海水淡化系统的性能。(4)随着入料浓海水温度的提高,真空制盐系统的(火用)耗降低了4%以上,效数越多,(火用)耗降低的幅度越大;随着入料浓海水盐度的提高,真空制盐系统的(火用)耗降低了4%以上,效数越多,(火用)耗降低的幅度减小。入料浓海水温度和盐度的提高均能降低真空制盐系统的(火用)耗,提高系统的性能。
张建斌[6](2020)在《燃煤电厂节水及废水零排放探讨》文中指出《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指出: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将逐步改善,严重污染的水体将明显减少,一些重点区域禁止污水排放。国家生态环境部于2017年6月1日发布了《火电厂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明确了火电厂工艺过程的水污染防治技术,提出了各类废水一水多用、梯级利用的技术手段。对工业用水和排水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燃煤电厂具有循环冷却水排水量大的特点,从节约水资源考虑,对其进行节水及零排放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某燃煤电厂为对象,首先进行全厂水平衡试验,通过试验摸清电厂各个系统用水量、排水量、水质和运行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存在问题进行诊断,根据不同系统提出不同节水优化方案;接下来对添加优选阻垢缓蚀剂的循环水通过模拟连续运行试验,判定系统是否有结垢和腐蚀倾向;最后,对电厂末端废水水质水量进行分析,探讨末端废水处理工艺。主要结论如下:为摸清电厂用排水情况,针对电厂进行冬夏两季水平衡试验。水平衡试验结果表明:该电厂冬季全厂取水量为816.8m3/h,单位发电取水量为1.81m3/(MW·h),总排废水为175.7m3/h,复用水率为97.3%。夏季全厂取水量为1179.7m3/h,单位发电取水量2.69m3/(MW·h),总排废水为276.9m3/h,复用水率为97.8%,单位发电取水量和复用水率均满足相关要求。根据电厂的运行状态制定切实可行的废水回用方式,充分利用各系统用排水的水质特性,做到梯级利用、一水多用。针对循环冷却水浓缩倍率偏低的问题,讨论不同浓缩倍率下循环排污水量及节水率的变化,进行循环水阻垢缓蚀剂筛选和模拟现场试验连续运行528h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号阻垢缓释剂为筛选最佳药剂。添加优选阻垢剂加药量为6mg/L和10mg/L的循环水在浓缩倍率5.0±0.2倍情况下均未发生结垢现象,316L不锈钢和20G碳钢腐蚀率最大分别为0.00034mm/a和0.00098mm/a,腐蚀率均满足相关要求。部分循环冷却系统改造后,循环水浓缩倍率可从2.03.0倍提高到4.0倍以上,循环水浓缩倍率提高后,仅处理210m3/h循环排污水可实现循环排污水不外排。通过对电厂脱硫废水和树脂再生酸碱水组成的末端废水进行水质水量分析,确定末端废水总量。针对脱硫废水具有悬浮物含量高,钙镁离子、重金属离子、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含量高等特点,进行废水零排放处理工艺探讨。结论如下:末端废水总量约为21.5m3/h,通过低温多效蒸发减量到5m3/h,减量后的废水最终进行旁路烟道蒸发结晶固化到除尘器内,实现废水零排放。
刘维城[7](1981)在《炼油厂节约用水 压缩排污的途径——东方红炼油厂经验》文中研究说明 概述水资源不足和水质污染,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评价一个国家的水资源条件有三个指标,即水质、水量和人均水量。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降水约630毫米,总降水量约6万亿立米。除蒸发、渗透外,河川地表迳流量约为2.6万多亿立米,居世界第五位。世界人均占有迳流量约1万立米,我国仅2750立米,居世界第十七位。资料表明,我国水资源并不充足,且在空间的分布上南方多于北方,东部多于西部;在时间分配的均匀度上
能源科学和技术综合专题组[8](2004)在《2020年中国能源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党的十六大已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能源是奔小康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人口众多,人均生活水准低,人均能源占有量不富裕,加上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初期发展阶段,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要仰仗相当数量能源的投入,但是,我国又是能源资源相对匮乏、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国家,客观条件不允许我们选择发达国家过去走过的靠拼资源、拼资
古兴磊[9](2018)在《普光气田采出水深度处理工艺方案研究》文中提出普光气田采出水回注面临严峻的形势。回注井回注能力快速降低,新增回注井选址困难、建设费用高。采出水量日益增加,无效回注加大环保压力,造成资源浪费。如能将富余采出水处理达到循环冷却水补充水水质标准后作为补充水回用,不仅可实现采出水零排放,而且可减少从后河的取水量,降低水资源使用费,具有节水减排和保护环境等多重效益。为此,本文在调研国内外气田采出水的处理技术和工程案例的基础上,针对普光气田采出水分布特点、水质以及回注和回用要求,提出了针对普光气田采出水的深度处理工艺路线,并针对具体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综合评估、实验测试和现场工程实施和测试。本文完成主要工作如下:(1)调研了国内外油气田采出水的处理方案,处理工艺,参考装置运行良好的气田采出水工程案例,规划普光气田采出水处理模式,开展普光气田采出水深度处理工艺方案研究。(2)针对深度处理工艺中除硬、降有机物、高压反渗透和蒸发浓缩等主要工艺环节进行了实验测试和优化设计,包括芬顿氧化、臭氧催化氧化、活性炭吸附、树脂过滤、膜浓缩和膜蒸馏,验证了处理工艺的有效性,确定了较优的处理方案和工艺参数,为现场实施奠定了基础。(3)根据普光气田采出水的特点和处理要求,提出了三条深度处理的工艺路线。并通过技术分析和运行成本等多方面综合分析比较,确定了预处理+膜浓缩+压气蒸馏(MVR)的深度处理工艺路线。(4)开展了普光气田采出水深度处理的现场中试和工程实践,并进行了现场工艺优化,设备选型,现场实施和现场测试,取得了符合预期的水处理结果。(5)通过将80%采出水深度处理后回用,仅20%浓水回注,可降低回注成本和水资源使用费用,有效解决普光气田采出水回注能力不足的困难,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6)减少普光气田采出水对周边环境的污染,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关于污染物全面治理、稳定达标排放的要求,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7)本论文研究成果的实施,可大幅度减少普光气田采出水的回注量,可使回注量从2018~2027年10年的日均注水量1250m3/d,降低到300m3/d。有效保留了普光气田现有回注井的回注能力,保障了普光气田的可持续发展。
蔡文波[10](2015)在《中孔炭电极制备及在苦咸水回用中的应用》文中认为苦咸水在我国广泛分布,严重影响人民生活并危害工农业生产,传统方法难以实现有效淡化。电容去离子技术具有低能耗和无污染的特点,已经成为脱盐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极的吸附性能,本论文采用软模板法合成中孔炭材料并制成电极,通过对中孔炭电极的性能表征,确定电极的最佳制备条件;组建了电容去离子连续处理装置;确定了电容去离子过程的影响因素及制备电极的脱盐性能;研究了电吸附动力学及电吸附等温线模型;利用该装置对苦咸水除盐进行研究,用于锅炉循环冷却水的回用。研究表明.:中孔炭电极的最佳制备条件为中孔炭材料、粘合剂、导电材料的比例为8:1.8:0.2。通过电化学性能表征可知,制备的最佳电极3#具有滞回环表明其有中孔吸附行为,比表面积大于1000m2/g,最可几孔径为2.04nm,具有较好的电容特性,比电容为50.21F/g;通过影响因素的探讨,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为:施加电压1.2 V,流速30mL/min及初始电导率为1000μS/cm,此时一对电极(面积为400cm2)在电容去离子过程中对离子的电导率去除率为65.60%,高于同规格美国的进口电极。以具有一定硬度和电导率的混合溶液为进液原水,在电压1.2V、流速为30mL/min及电极间距1mm的条件下,3#电极仍然具有最好的应用效果,总硬度及钙镁离子去除率分别为 71.01%、68.75%和 88.10%,产水率为 22.30%,TDS 吸附量为 10.10mg/g,表明 3#电极更能有效去除混合溶液中的TDS,具有良好的循环再生性能和更好的脱盐性能;电容去离子吸附等温模型及电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更好地描述电吸附过程,拟合相关系数为0.98334,表明该电容去离子过程遵循单分子层吸附。电压1.2V下,吸附等温模型为qe=12.44725(0.05034Ce)/(1+0.05034Ce),该电容去离子过程遵循准一级动力学模型为q=10.42199(1-e-0.20014t)。以天津滨海新区某地苦咸水作为进水利用电容去离子连续处理装置(含10对3#中孔炭电极)进行连续实验,得到最佳运行参数为电压1.4V,流速30mL/min。在该最佳运行参数下处理淡化苦咸水得到出水总硬度为175.18mg/g、Mg2+为21.87mg/g、Ca2、为34.07mg/g、总碱度为18.77mg/g和出水TDS为515mg/L,各项指标均低于回用水用于锅炉循环冷却水补充水的使用标准,产水率达到63.83%,各种离子去除率均高于70%。为了进一步提高产水率和离子去除率,可以增加模块的电极对数,吨水能耗约1.0千瓦时。
二、蒸馏装置压缩排污成效显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蒸馏装置压缩排污成效显着(论文提纲范文)
(1)硝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评估及行业环境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环境标准及体系 |
1.3 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评估必要性 |
1.4 硝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评估方法 |
1.5 化工企业的环境风险 |
1.6 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1.7 研究路线 |
2 硝酸工业基本概况及排污控制 |
2.1 行业现状 |
2.2 生产工艺 |
2.2.1 稀硝酸生产工艺 |
2.2.2 浓硝酸生产工艺 |
2.3 污染物排放及污染防治技术 |
2.3.1 水污染物排放及处理工艺 |
2.3.2 大气污染物排放及处理工艺 |
2.4 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 |
2.4.1 硝酸工业执行排放标准历程 |
2.4.2 国外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 |
2.5 行业环境影响 |
2.5.1 大气环境影响 |
2.5.2 水环境影响 |
3 硝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131-2010)分析 |
3.1 适用范围 |
3.2 污染因子 |
3.3 标准限值 |
3.3.1 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对比 |
3.3.2 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对比 |
4 硝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评估 |
4.1 标准执行情况及污染物达标分析 |
4.1.1 标准执行情况 |
4.1.2 达标情况分析 |
4.2 技术经济评估 |
4.2.1 技术可行性分析 |
4.2.2 经济可行性分析 |
4.3 环境效益评估 |
4.4 社会效益评估 |
4.5 硝酸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分析 |
4.5.1 NO_X排放情况 |
4.5.2 NO_X减排潜力分析 |
4.6 标准修订相关建议 |
5 硝酸行业环境风险分析及应急措施 |
5.1 硝酸企业环境风险分析 |
5.1.1 物质风险因素分析 |
5.1.2 过程风险因素分析 |
5.1.3 企业事故类型和原因 |
5.1.4 突发环境风险事故预测 |
5.2 环境风险评估方法 |
5.2.1 环境风险识别 |
5.2.2 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
5.2.3 环境风险防控措施 |
5.3 典型硝酸企业案例分析 |
5.3.1 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 |
5.3.2 环境风险及其控制水平(M) |
5.3.3 环境风险受体评估(E) |
5.3.4 环境风险等级确定 |
5.4 硝酸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防范措施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
(2)连续重整装置的节能降耗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连续重整装置主要能耗及排放物影响分析 |
2.1 连续重整装置概况 |
2.2 连续重整装置主要工艺流程 |
2.2.1 油路流程 |
2.2.2 副产氢气流程 |
2.2.3 催化剂循环再生 |
2.2.4 重整加热炉对流段余热回收系统 |
2.3 连续重整装置的能耗分析 |
2.4 连续重整装置的污染物和污染源 |
2.4.1 废水含硫污水与含油污水 |
2.4.2 加热炉烟气与催化剂再生放空气 |
2.4.3 固体废物 |
2.4.4 噪声 |
2.4.5 放射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连续重整装置节能降耗的方案设计 |
3.1 节能方案设计 |
3.2 湿式空冷器水箱上水系统改造 |
3.2.1 湿式空冷器水箱上水系统改造前流程 |
3.2.2 湿式空冷器水箱上水系统改造方案 |
3.3 除氧器进水换热流程优化 |
3.3.1 除氧器优化前流程 |
3.3.2 除氧器流程改造方案 |
3.4 氢气提纯系统循环水冷却器改串联 |
3.4.1 氢气提纯系统循环水冷却器改造前流程 |
3.4.2 氢气提纯系统循环水冷却器改串联方案 |
3.5 重整PSA解析气压缩机增设无级气量调节系统 |
3.5.1 重整PSA解析气压缩机改造前能耗分析及工艺原理 |
3.5.2 重整PSA压缩机增设无级气量调节系统改造方案 |
3.6 重整装置0.5MPA蒸汽的合理再利用 |
3.6.1 重整装置0.5MPa蒸汽改造前流程 |
3.6.2 重整装置0.5MPa蒸汽合理再利用改造方案 |
3.7 重整装置二甲苯塔塔顶节能改造方案 |
3.7.1 重整装置二甲苯塔塔顶改造前流程 |
3.7.2 重整装置二甲苯塔塔顶流程改造方案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连续重整装置节能降耗效果评定 |
4.1 湿式空冷器水箱上水系统改造后的效果分析 |
4.2 除氧器流程优化后的效果分析 |
4.3 氢气提纯系统循环水冷却器改串联后的效果分析 |
4.4 重整PSA解析气压缩机增设无级气量调节系统后效果分析 |
4.5 连续重整装置0.5MPA蒸汽合理再利用改造后的效果分析 |
4.6 重整装置二甲苯塔塔顶流程改造后的效果分析 |
4.7 节能降耗改造效果汇总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化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淡水危机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 |
1.1.2 我国淡水资源供需矛盾突现 |
1.1.3 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加剧了我国沿海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 |
1.2 研究意义 |
1.2.1 对海水淡化产业化体系的合理构建提供理论支持 |
1.2.2 对海水淡化产业化实践的科学发展提供应用指导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2 海水淡化产业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
2.1 研究轨迹 |
2.1.1 海水淡化方面的文献述评 |
2.1.2 产业化方面的文献述评 |
2.2 研究缺陷 |
2.3 新的研究视角 |
3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化的理论基础与内涵界定 |
3.1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
3.1.1 循环经济理论 |
3.1.2 产业经济理论 |
3.1.3 产业区位理论 |
3.2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化的内涵阐释 |
3.2.1 内涵界定 |
3.2.2 逻辑分析起点 |
3.3 国际淡化海水替代传统淡水的成功经验 |
3.3.1 国际海水淡化趋势分析 |
3.3.2 几个主要国家的成功经验 |
3.4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化的演进动因 |
3.4.1 开源空间有限,节流效率不足 |
3.4.2 沿海地区具备了海水淡化的综合条件 |
3.4.3 海水淡化已成为沿海乃至内陆地区新的开源途径 |
3.5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化的实践特征 |
3.5.1 我国海水淡化发展的基本现状 |
3.5.2 我国海水淡化发展的主要障碍 |
3.5.3 我国海水淡化困境的诱因分析 |
4 我国海水淡化与长距离引水的综合效益评价比较研究 |
4.1 比较思路 |
4.1.1 比较对象的状况概括 |
4.1.2 比较基点的思辩 |
4.1.3 比较模型的构建 |
4.2 长距离引水的综合效益评价 |
4.2.1 长距离引水的经济成本 |
4.2.2 长距离引水的生态效益 |
4.2.3 长距离引水的社会效益 |
4.3 海水淡化的综合效益评价 |
4.3.1 海水淡化的经济成本 |
4.3.2 海水淡化的生态效益 |
4.3.3 海水淡化的社会效益 |
4.4 综合效益评价的比较分析 |
4.4.1 经济成本比较 |
4.4.2 生态效益比较 |
4.4.3 社会效益比较 |
4.4.4 其他效益比较 |
4.5 综合效益比较的启示 |
5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化的内部机理研究 |
5.1 基本思路 |
5.1.1 发展范式 |
5.1.2 经济范式 |
5.2 海水淡化产业化的节能模式 |
5.2.1 有效结合相关能源 |
5.2.2 集成优化淡化工艺 |
5.3 海水淡化产业化的关联产业延展模式 |
5.3.1 构建海水淡化产业链延展模型 |
5.3.2 主要关联产业延展的产业链 |
5.4 海水淡化产业化的集群模式 |
5.4.1 海水淡化产业集群的市场需求 |
5.4.2 海水淡化产业集群的增长潜力 |
5.4.3 海水淡化产业集群的支撑基础 |
5.4.4 海水淡化产业集群的培育机制 |
5.4.5 海水淡化产业集群的扩散效应 |
5.5 海水淡化产业化的实现途径 |
6 我国发展海水淡化产业化的条件评价及空间推进模式研究 |
6.1 内在规定性 |
6.2 我国发展海水淡化产业化的条件评价 |
6.2.1 评价原则的定位 |
6.2.2 评价方法的确定 |
6.2.3 评价指标的选取 |
6.2.4 评价体系的构建 |
6.2.5 评价的具体步骤 |
6.2.6 评价结果的分析 |
6.3 我国发展海水淡化产业化的空间推进模式 |
6.3.1 空间推进模式的生态内涵 |
6.3.2 空间推进模式的梯度结构 |
6.3.3 空间推进模式的形成机制 |
7 促进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
7.1 规划机制 |
7.2 政策机制 |
7.3 示范机制 |
7.4 保障机制 |
7.5 技术机制 |
8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8.1 结论 |
8.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引英入连一期应急供水工程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
附录B引英入连二期应急供水工程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
附录C 评价体系计算过程附表 |
科研成果 |
致谢 |
(5)海水淡化系统能量综合利用与经济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海水淡化技术发展概况 |
1.2.2 主要海水淡化技术比较 |
1.2.3 海水淡化过程的能耗 |
1.2.4 国内外海水淡化发展概况 |
1.3 浓海水的综合利用和后处理 |
1.3.1 基于膜法制盐的综合利用方案 |
1.3.2 基于多效蒸发与热压缩技术的真空制盐技术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二章 系统组成和分析方法 |
2.1 多效蒸发系统工艺 |
2.1.1 多效蒸发流程 |
2.1.2 多效蒸发蒸汽的经济性 |
2.1.3 海水淡化中的结垢现象及控制 |
2.2 分析方法与评价准则 |
2.2.1 (火用)分析法 |
2.2.2 评价准则 |
2.2.3 多效蒸发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温多效蒸发海水淡化系统能量和经济性分析 |
3.1 高浓缩MED-TVC顺流进料工艺系统和模型 |
3.1.1 系统描述及基本参数 |
3.1.2 系统模型 |
3.2 高浓缩MED-TVC顺流进料系统技术性能研究 |
3.2.1 系统模拟与分析 |
3.2.2 系统特性分析 |
3.3 高浓缩MED-TVC顺流进料系统经济性能研究 |
3.3.1 常规MED和MED-TVC逆流进料系统的经济性能分析 |
3.3.2 高浓缩MED-TVC顺流进料系统的经济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效蒸发真空制盐系统分析与研究 |
4.1 系统流程及参数 |
4.2 系统模拟与结果 |
4.2.1 单效蒸发系统的物料和热平衡计算 |
4.2.2 多效蒸发系统的物料和热平衡计算 |
4.2.3 系统的(火用)平衡计算及特性分析 |
4.2.4 系统EUD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海水淡化—制盐多联产系统研究 |
5.1 多联产概述 |
5.2 海水淡化—制盐多联产系统流程 |
5.2.1 常规并联型海水淡化—制盐多联产系统 |
5.2.2 新颖串联型海水淡化—制盐多联产系统 |
5.3 串联型海水淡化—制盐多联产系统模拟与分析 |
5.3.1 动力发电系统的模拟与分析 |
5.3.2 对低温多效海水淡化系统的影响 |
5.3.3 对多效蒸发真空制盐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论文的主要成果 |
6.2 论文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6)燃煤电厂节水及废水零排放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水资源状况 |
1.1.2 火力发电厂用水需求 |
1.1.3 火力发电厂节水要求 |
1.2 火力发电厂取水量和排水量分析 |
1.2.1 电厂取水量要求 |
1.2.2 锅炉补给水系统 |
1.2.3 冷却水系统 |
1.2.4 脱硫工艺用水系统 |
1.2.5 除灰渣和输煤系统 |
1.2.6 其他用水系统 |
1.3 火力电厂取水水质和排水水质分析 |
1.3.1 取水水质分析 |
1.3.2 排水水质分析 |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2 燃煤电厂水平衡测试及问题诊断 |
2.1 试验目的 |
2.2 水平衡试验 |
2.2.1 试验原则和方法 |
2.2.2 试验过程 |
2.2.3 测试结果 |
2.2.4 测试结果分析 |
2.3 各用水系统问题诊断 |
2.3.1 原水预处理系统 |
2.3.2 除盐水系统 |
2.3.3 循环冷却水系统 |
2.3.4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
2.3.5 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
2.4 小结 |
3 燃煤电厂节水分析及优化 |
3.1 燃煤电厂节水的主要途径 |
3.2 原水预处理系统节水分析及优化 |
3.3 锅炉补给水系统节水分析及优化 |
3.4 凝结水精处理系统节水及优化 |
3.5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节水及优化 |
3.6 循环水系统节水及优化 |
3.6.1 开式循环水系统改造 |
3.6.2 节水量与循环水浓缩倍率的关系 |
3.6.3 循环水药剂筛选试验 |
3.6.4 循环水动态模拟试验 |
3.6.5 循环水动态试验结论 |
3.6.6 循环排污水减量处理 |
3.6.7 循环水系统水务管理 |
3.7 其他系统节水建议 |
3.8 小结 |
4 燃煤电厂废水零排放技术探讨 |
4.1 末端废水水质和水量分析 |
4.1.1 末端废水水质分析 |
4.1.2 末端废水水量分析 |
4.2 末端废水处理技术路线 |
4.2.1 工艺回用 |
4.2.2 浓缩减量 |
4.2.3 固化处理 |
4.3 电厂工艺选择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作者简介 |
(9)普光气田采出水深度处理工艺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四川盆地气田采出水特点 |
1.1.2 普光气田采出水现状与难题 |
1.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气田采出水处理现状 |
1.2.2 气田采出水处理技术 |
1.2.3 气田采出水处理工程案例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普光气田采出水深度处理试验 |
2.1 除硬试验 |
2.2 除有机物试验 |
2.2.1 芬顿氧化 |
2.2.2 臭氧催化氧化 |
2.2.3 活性炭吸附 |
2.2.4 树脂吸附过滤 |
2.3 脱盐试验 |
2.3.1 膜浓缩 |
2.3.2 膜蒸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普光气田采出水深度处理方案 |
3.1 站址选择及设计规模 |
3.1.1 站址选择 |
3.1.2 处理规模确定 |
3.2 处理工艺设计 |
3.2.1 采出水水质情况 |
3.2.2 回用水水质要求 |
3.2.3 处理工艺路线 |
3.3 处理方案设计 |
3.3.1 方案一: 预处理+膜浓缩+MVR |
3.3.2 方案二: 预处理+膜浓缩+多效蒸发 |
3.3.3 方案三: 预处理+预蒸发+多效蒸发 |
3.4 方案比较与评估 |
3.4.1 工程投资比较 |
3.4.2 运行成本比较 |
3.4.3 综合评价 |
第4章 普光气田采出水深度处理工艺及现场测试 |
4.1 工艺流程与实施方案 |
4.1.1 预处理段工艺流程 |
4.1.2 脱盐浓缩段工艺流程 |
4.1.3 辅助工艺流程 |
4.2 设备选型 |
4.2.1 预处理设备选型 |
4.2.2 浓缩脱盐设备选型 |
4.3 现场施工 |
4.3.1 区域布置 |
4.3.2 管网施工 |
4.3.3 配套工程 |
4.4 现场测试 |
4.4.1 预处理现场测试 |
4.4.2 浓缩脱盐现场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中孔炭电极制备及在苦咸水回用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苦咸水概况 |
1.2 苦咸水淡化方法概述 |
1.2.1 蒸馏法 |
1.2.2 反渗透法 |
1.2.3 电渗析法 |
1.2.4 离子交换法 |
1.2.5 电容去离子技术 |
1.3 电容去离子技术研究进展 |
1.3.1 电容去离子技术原理 |
1.3.2 双电层理论 |
1.3.3 电容去离子技术的发展历程 |
1.3.4 电容去离子技术的电极材料 |
1.3.5 电容去离子装置 |
1.3.6 电容去离子技术在污(废)水、海水及苦咸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其产业化应用 |
1.4 电容去离子技术的发展趋势 |
1.5 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1 课题的研究目的 |
1.5.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5.3 课题的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2.1.1 实验试剂、仪器和实验装置 |
2.1.2 实验仪器设备 |
2.1.3 实验装置 |
2.2 中孔炭电极制备 |
2.3 中孔炭电极的性能表征 |
2.3.1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测定 |
2.3.2 电化学性能检测 |
2.4 电容去离子工艺参数对电容去离子效果的影响 |
2.4.1 电压对电容去离子效果的影响 |
2.4.2 流速对电容去离子效果的影响 |
2.4.3 初始电导率对电容去离子效果的影响 |
2.5 中孔炭电极的电容去离子应用性能研究 |
2.6 中孔炭电极电容去离子吸附等温模型及电吸附动力学研究 |
2.6.1 吸附等温模型研究 |
2.6.2 吸附动力学研究 |
2.7 苦咸水用于锅炉循环冷却水回用的应用研究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中孔炭电极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3.1.1 中孔炭电极的制备 |
3.1.2 中孔炭电极的性能表征 |
3.1.3 本节小结 |
3.2 电容去离子工艺参数对电容去离子效果影响的研究 |
3.2.1 电压对电容去离子效果的影响 |
3.2.2 流速对电容去离子效果的影响 |
3.2.3 初始电导率对电容去离子效果的影响 |
3.2.4 本节小结 |
3.3 电容去离子脱盐性能的研究 |
3.3.1 电容去离子脱盐效率的研究 |
3.3.2 电容去离子循环性能的研究 |
3.3.3 本节小结 |
3.4 电容去离子吸附等温模型及电吸附动力学的研究 |
3.4.1 电容去离子吸附等温模型 |
3.4.2 电吸附动力学模型 |
3.4.3 电容去离子吸附等温模型的研究 |
3.4.4 电吸附动力学的研究 |
3.4.5 本节小结 |
3.5 苦咸水用于锅炉循环冷却水回用的应用研究 |
3.5.1 电容去离子连续处理装置运行参数对电容去离子效果影响的研究 |
3.5.2 电容去离子连续处理装置应用实验效果分析 |
3.5.3 本节小结 |
4 结论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四、蒸馏装置压缩排污成效显着(论文参考文献)
- [1]硝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评估及行业环境风险分析[D]. 蔡佳铭.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2]连续重整装置的节能降耗措施研究[D]. 王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3]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一期(2013-201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J]. 山东省人民政府. 山东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3(17)
- [4]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化的机理研究[D]. 程海燕. 辽宁师范大学, 2008(09)
- [5]海水淡化系统能量综合利用与经济性研究[D]. 邓润亚.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09(11)
- [6]燃煤电厂节水及废水零排放探讨[D]. 张建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炼油厂节约用水 压缩排污的途径——东方红炼油厂经验[J]. 刘维城. 燕山油化, 1981(03)
- [8]2020年中国能源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A]. 能源科学和技术综合专题组. 2020年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上), 2004
- [9]普光气田采出水深度处理工艺方案研究[D]. 古兴磊.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10]中孔炭电极制备及在苦咸水回用中的应用[D]. 蔡文波. 天津科技大学,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