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动脉的困惑——步履维艰的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邱铁鑫[1](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杨化冰[2](2020)在《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茶业的形成,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在超长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的产物。研究安化黑茶即是探索安化黑茶从普通植物物种向茶业发展转化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与调适的过程。本文以安化黑茶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借助跨学科的综合分析方法,对安化黑茶的发展脉络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历史梳理。在层次上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安化黑茶在商品化的历史进程中,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密切关联;二是安化黑茶产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安化黑茶作为一项重要产业,影响和推动其形成的因素不是纯自然环境,不是纯经济因素,也不是纯政治、文化因素或者某一民族独创的产物。他是当事民族为了本民族全体成员的生存与繁衍,凭借民族文化对当地生态系统进行不断适应、改造与利用的结果。可以说,安化黑茶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茶叶文化生态史。因此,对这一关系的厘清,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安化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如土壤、气候、地理位置等自然生态条件均是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带之一,这成为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从远古时代到北宋王朝,伴随着梅山文化的形成,大量汉族民众开始定居此地,融入当地文化,并参与到当地民族的茶叶经营。多民族文化的交织、互动以及调适使得安化黑茶的种植、加工制作技艺开始走向成熟,并与市场接轨,开始了商品化进程。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第五章。这里主要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分析茶政变迁对安化黑茶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唐德宗年间始征茶税,茶叶被纳入国家统一的税赋管理体制。宋代西北边防吃紧,朝廷启动“茶马互市”政策,在西北边疆“以茶易马”,一直延续至清代中期。安化黑茶以其优良的品质和优惠的价格,从以非正规渠道逐步转向正规渠道进入“茶马互市”,并从中获利。明代以降,安化地区被确定为“盐茶开中”政策的主要执行区。清道光以后,为平息太平天国事件,湘军和淮军等地方武装为筹集军饷,转而插手控制茶叶的销售渠道,同时扩大自身的政治影响。清廷被迫放弃“茶引制”,改行“以票代引”。这一举措不仅化解了经费开支浩繁的难题,财政收入的增加,同时也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安化黑茶由此而跻身世界名茶之列。可以说,安化的黑茶产业是在历代封建王朝的盐茶专卖制度体系下发展起来的。安化黑茶从民间普通商品交易,发展成为国家专卖物资,是社会制度和民族文化干预的结果。安化黑茶的身份、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也为成为一项世界级的繁荣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六章。这部分主要探讨安化黑茶的边疆贸易和对外出口贸易。中国西北内陆以及北亚、俄罗斯等地,由于其特殊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当地民众形成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计方式。茶叶不仅可以为他们提供所缺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还可以作为一种蔬菜的替代品,进而饮茶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当地民众获取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安化黑茶这一物美价廉的茶品在进入西北民众视野后,很快就被接纳,并广泛传播开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应用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宗教等社会交往过程中,黑茶被西北、蒙古乃至俄罗斯的民众赋予了多重文化意义。黑茶已经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商品,而是经过异域文化调适过的“文化”产物,具有了一种社会“生命”物质的属性,并且已经完全融入到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不可获缺。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第七章。这一章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阐释了安化黑茶产制技艺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与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社会环境和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安化黑茶的育种、种植、采摘、制作等技术系统都明显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这同样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互动调适的产物。第五部分是论文的第八章。这一章通过对当地遗留下来的碑文深入剖析,证明安化黑茶产业在当地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几乎整个社会都是围绕黑茶这一文化事项而展开,充分展示出在茶叶市场建构过程中,由于国家强制力的干预,而促成了各种制度及市场机制的形成,不同利益主体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互动,以及各种权利诉求、利益分配、社会文化资源的交互作用和影响,进而使得规范和约束茶叶种植和买卖的相应茶规也应运而生。以茶规为依托,围绕着茶叶的种植和运销活动,安化这一地方社会也逐渐发展出一整套适应市场需要的运行机制和新秩序。本文的第九章分析和总结了安化茶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纵观安化黑茶产业在传统社会的发展历程,从远古时期到清朝,安化黑茶从普通的植物物种一跃成为一项世界级的产业,其在社会中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一直相伴而生。但是,伴随着国内、国际格局的巨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国家性质的改变,国家政策的调整,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黑茶产业一直以来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逐渐弱化,甚至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从而导致黑茶产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的慢慢衰落,原来的富裕地区出现了贫困现象。暂时的衰败,绝对不能否定茶叶产业上千年的繁荣和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在新时代背景下,茶叶产业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仍然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安化黑茶的复兴,应该换一种思路,将其从旧社会制度的桎梏中脱离出来,置入新的社会制度之中,并赋予其新的文化生态价值和生命力,对其革新而不革命。只有通过这样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才能提出推动安化黑茶产业复兴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推动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为类似地区的可持续脱贫提供有效借鉴和路径选择。
彭东辉[3](2019)在《冷战结束后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研究》文中认为关注“不可思议的印度”,关注印度国家安全战略,是基于中印关系的健康发展。冷战结束以来,印度在坚持“有声有色大国”的诉求下,国家安全战略完成了由传统安全战略向综合安全战略的转变。一是由以往的国防建设为中心,向壮大国家经济实力为中心转变。二是谋求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席位,谋求加入“核供应国集团”,成为“有声有色大国”。三是视核武器为大国“标配”,奉行“最低限度的有效核威慑”战略。四是重视印度洋安全,实施“确保海洋安全”的海洋战略。五是缓和与邻国关系,整合南亚力量。印度国家安全战略是基于国家安全战略目标的确立、国家安全威胁的判断和国家安全战略的谋划而布局的。从英属印度时期的“三个缓冲区”战略,到印度独立后的“两个同心圆”战略及冷战结束后的综合国家安全战略,在“有声有色大国”目标的指引下,不同时期国家安全威胁和安全战略的实现手段不尽一致,但总体呈现出清晰的逻辑框架。印度国家安全战略具有强烈的地缘政治和民族主义色彩。利用印度半岛“北背雪山、三垂大海”的地缘优势,印度在“众星拱月”的南亚格局中“一超”地位突出。作为多民族、多宗教的印度,信仰非暴力的宗教和频发的教派主义冲突是印度安全最大的挑战之一,印度社会的世俗主义转型还远未结束。印度国家安全的维护和东北部的分离主义运动、印巴冲突及中印关系几大战略问题密切相关。印度要在放权和自治间做出选择,以应对东北部的分离主义运动,完成国家整合。克什米尔问题是南亚的顽疾,70余年以来,印巴围绕克什米尔问题发生了“三场半”战争。战争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倒加剧了印巴对抗。印巴虽有缓和迹象,但不具备解决克什米尔问题的条件。中国是印度最重要的邻国之一,中印边境线2000余公里,有争议的领土面积约12.5万平方公里,边界问题的顺利解决,对推进中印关系具有深远影响。此外,特朗普政府推行“印太”战略对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亦不可等闲视之。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实施所产生的影响是多层次的。对全球格局来说,印度认同多极格局,通过“入常”和加入“核供应国集团”,加速了多极化趋势,推动了全球治理力量对比的变化。对地区一体化进程来说,印巴安全困境造成南亚一体化进程缓慢。印度在大力推进南亚次区域合作的同时,同东盟开展全方位合作。对中印关系来说,中印在南中国海、印度洋等主要海洋通道亟须通过战略对话,培育战略互信。对跨境水资源分配,沿江水文观测、水利建设等敏感问题要及时沟通,消除分歧。这些问题不仅是印度,也是中国需要认真思考和不得不应对的挑战。
齐彤[4](2019)在《基于价值链的ML家电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研究》文中指出营运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心脏,更是贯穿企业从始至终的血脉。在这个经济蓬勃发展的年代,现金流的缺失就是给予中小企业最大的打击。所以,对于大型上市公司来说,如何增强企业营运资金周转效率成为每个集团都关注的重点。而目前价值链作为新兴的管理理论,也在与营运资金管理的结合中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其结合不仅在管理方式、分析着力点打破传统,更在企业整体价值链体系上整合营运资金,最终使其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以ML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案例企业,结合价值链管理理念,就其营运资金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本文分为六章:前两章为绪论及基础理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理论基础。第三章分析了ML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从内、外价值链角度分析ML电器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是基于内外价值链对ML集团的营运资金管理提出优化方案设计。第五章是基于前一章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以期对ML电器的营运资金管理的优化做出保障。第六章是总结全文,再次阐释全文行文脉络及观点,并对以后的研究做出展望。
桑建泉[5](2019)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价值底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国际,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类的利益共生点不断增加、基本共识区域日益拓展、命运交融程度持续加深,人类在发展的依存性层面已经成为融合的命运共同体。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良善型公共生活结构在当下还不具有成熟稳定性,倡导与践行共同价值,正是为了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当下走向更为符合人类价值期待的应然状态。基于此,系统地探究共同价值的丰富内涵、理论实践基础与现实关照,不仅有助于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魅力,更有助于全面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合理性。理解价值是开展共同价值研究的理论起点。洛采首次在规范化的理论体系中提高了价值的形而上地位,马克思则主张价值应在具体现实而非抽象推演中得到理解,为此他还批判了瓦格纳的抽象概念演绎法。马克思从实践出发解释价值本质,破除了价值一般与价值特殊之间的理论“壁垒”,指出实践过程中主体改造客体的价值关系是理解价值现象的基础。与价值相一致,共同价值应在具体的历史实践而非纯粹思辨中得到理解。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下,共同价值是反映人类命运与共状态中共同需要关系、共同利益的价值规范。它既包含“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具体的价值理念,也包含着人类追求美好公共生活的积极价值倾向、正确价值选择与良善价值目标。经过西方资产阶级精心包装的“普世价值论”早已背离了自由等理念的本真意涵,共同价值在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超越了“普世价值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初步提出到拓展与深化,始终表达了关怀人类文明前行的价值倾向,而类主体性、利益共生性、风险共同性不仅让共同价值成为深刻现实,更让其成为联结当代人类共同命运的精神纽带。共同价值以马克思主义价值思想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理论范畴。马克思主义的“人类社会”价值立场,是在扬弃市民社会中得到确立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叙事不是纯粹客观的事实描述,而是有着鲜明的价值态度,即对资本主义开辟世界历史的进步意义给予积极肯定,同时对资本主义给亚非拉等殖民地带去的深重灾难进行无情批判。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文明发展史是个体与共同体之间矛盾不断调和以至最终统一的过程,“自由人联合体”是其价值理想。在当下,共同价值需要承继马克思主义的“人类社会”价值立场、“世界历史”价值视野与“自由人联合体”的价值理想,以增强其理论解释与理论批判力。共同价值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理论范畴,其由中国提出有着逻辑必然性。七十年来,新中国尽管在发展中曾经遭遇过挫折,但整体上从未偏离共同价值。中国共产党通过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方式坚持现代化的价值追求,在探索中作出了开放发展的价值抉择,通过平衡国内国际责任承担了责任发展的价值担当。当代中国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内在一致性,现代化发展、开放发展、责任发展有机统一的中国实践具有深刻的世界意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同样离不开责任大国的引领。今日中国之所以能提出共同价值,是基于自身实践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体悟;今日中国之所以要提出共同价值,是为了更好地扞卫人类当下利益与实现人类命运的当代改善。共同价值可以为全球治理提供现实关切,是完善全球治理的规范性价值导向。共同价值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共同合作以实现人类共同利益,因此二者在全球治理中的“携手共治”应得到正确理解。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阶级对立不能简单推演到国际关系领域,主张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展开激烈对抗进而战胜并埋葬资本主义是“斯大林话语体系的表达”。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历史过程,在当代全球性问题面前,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应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大局出发携手合作。中国关于全球治理嵌入共同价值的主张,立基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人类社会重大矛盾的科学认知,倡导全球事务各国共同治理、国际交往“义利并行”。日益走近国际舞台中心的新时代中国将为全球治理作出更大贡献,但中国不会牺牲核心国家利益,而是在国家发展与人类利益中寻求统一。当今的霸权主义国际格局同人类命运的改善背道而驰,是阻碍全球治理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威胁,从霸权主义国际格局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共同价值嵌入全球治理的逻辑演进必然。共同价值在理论优势、实际推进、整体构建三个维度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首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特质在于其当代性,共同价值则为各国追求当代利益提供了价值规范,它倡导各个国家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利益,主张各国通过合作的方式实现共赢,可见共同价值在利益属性的维度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优势的发挥。其次,“一带一路”的发展理念与共同价值具有内在契合性,其在目标维度致力于践行共同价值,未来发展中的“一带一路”建设在共同价值引领下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现实推进。再次,共同价值不仅回答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内容,而且规范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发展方向,以共同价值为导向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整体性构建,丰富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范畴、拓展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视域、充实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蕴含。共同价值是人类整体发展中责任与义务的有机统一。从当今国际的基本现实而言,共同价值是各主权民族国家的发展权益与国际责任的有机统一。践行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根本的依靠力量只能是世界各国的人民,“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只有将人类发展命运的决定权交还给各国人民,让人民在理性思考与实践中深刻体悟“自我”的真实责任与义务,全球人民才能在普遍的价值共识中携手构建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人类也才能“诗意地栖居”于共有的地球家园。
杜军[6](2018)在《巴拉克查伊王朝时期的阿富汗国家构建研究》文中提出巴拉克查伊王朝是继杜兰尼王朝之后近代阿富汗的第二个君主制王朝。曾在前王朝政府机构中担任要职的巴拉克查伊部落的穆罕默德查伊家族在内讧中异军突起,逐渐在形式上再次完成了阿富汗版图的统一。新政权建立后阿富汗的内外环境比前王朝更加严峻与复杂。君主需要在内部以恩威并施的手段维护政权的稳定。作为最高统治者在国内不得不应对代表地方的部落、前王朝残余政治势力的复辟以及宗教势力带来的挑战,并且在几方势力中周旋以防止大权旁落。19世纪的阿富汗最终沦为英俄大博弈的产物。在内外交困的一百多年时间内,阿富汗的民族国家构建包含了制度建设、现代化改革以及对外交往的各种尝试,集中涌现出了诸如道斯特·穆罕默德、希尔·阿里、阿卜杜尔·拉赫曼以及阿马努拉几位代表性的君主,特别是拉赫曼与阿马努拉时期的改革在阿富汗近代史上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历史遗产。本文在大量文献史料的基础上坚持按历史演进逻辑观察传统的阿富汗部落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的历史进程,并注重对现今阿富汗国家的长久影响的解析。运用整体史观以及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并辅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原则全面考察巴拉克查伊王朝国家的部落与国家、国家的变革措施、部落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态、对外关系,以及国家构建进程中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阿富汗国家建设现状全面深入地认识阿富汗国家发展的困境和症结。本文研究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以阿富汗前现代国家的地区面貌与早期历史文化的演变轨迹作为开端,将该地区的地缘政治状况及其历史变迁与阿富汗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即杜兰尼王朝有机的联系起来。国运短暂的杜兰尼王朝初创了阿富汗国家治理机构与官僚体系的基础,巴拉克查伊王朝在其基础之上正式开启了阿富汗近代国家的发展历程与轨迹。阿富汗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区域历史特别是伊斯兰教在该地区的生根发芽对于后续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第二章以历史上形成并延续至今的阿富汗部落社会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具体将阿富汗部落社会的宏观与微观结构以及外部特征予以剖析。部落社会经过千年的演变与发展已深深嵌入阿富汗政治文化机理之中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格局与运行机制。部落体制在阿富汗国家创立后又成为近代君主国家权力文化即“君主—宗教势力—部落”政治格局多极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由于部落体制与君主制的结合以及伊斯兰教三者的互动决定了阿富汗君主权力及其政府权威始终受到诸多限制而显得脆弱不堪。第三章以巴拉克查伊王朝的现代化改造为主线并按照国家实际发展状况分阶段展示不同的君主在不断变化的主客观条件下对阿富汗国家进行的深浅不一的现代化改革,其中拉赫曼和阿马努拉国王发起的改革对于阿富汗国家的影响最为深刻。作为一个封闭保守的伊斯兰国家,阿富汗能在19世纪末期兴起一股现代民族主义思潮并与政府的改革达成相当程度的契合。这一状况成为巴拉克查伊王朝时期引人注目的时代亮点。然而这一时期各君主发起的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改革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因自身认知的不足以及英俄干涉等主客观因素局限而无法获得真正的成功,而阿富汗终究难以改变被大国主宰的悲剧。第四章着力探讨19世纪阿富汗主权国家的发展与外部交往。英俄大博弈以及阿富汗与英俄互动背后反映出的国家实力的非对称性使阿富汗遭遇国家主权的空前破坏。在主权遭遇严重挑战的同时,阿富汗以其作为利益交换获得了英国提供的现金、技术及人员援助。正是这些外在的援助才确保了前述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的成绩。一方面,19世纪对阿富汗而言是一个不幸的时代,同时正是在外部势力的客观影响下落后的阿富汗发生了一些较为显着的积极正向的改变。第五章多角度综合归纳巴拉克查伊王朝时期阿富汗国家构建的影响因素。不同的研究理论均展示出阿富汗近代国家治理展现出的不同的轮廓。阿富汗自身的自然环境与内在的政治文化是影响近代国家构建成效的最关键因素。近代阿富汗国家构建进程中的经验教训也极为突出,其中包括民族主义范式在阿富汗民族国家构建中的独特地位、历任君主在国家治理中的决策失误以及阿富汗自身面临的地理环境与民族文化困境三个层面。第六章聚焦于近代阿富汗国家构建历程中的民族问题与主权变迁及其对于中国西部边疆的安全与治理的合理启示与经验借鉴。时至今日阿富汗在国家构建中遭遇的一些突出问题对于地区邻国及中国的西部边疆安全产生关联性的影响。根据客观环境与紧迫的形势制定中国的阿富汗战略符合中国国家利益并能服务于中国地区安全战略。总而言之,本文以近代民族国家构建为主线串接起阿富汗巴拉克查伊王朝君主制国家的发展状况,同时希冀该主题能够体现出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即将近代民族国家构建这一主题与当下的阿富汗局势关联起来,并且能够对中国西部边疆的安全与治理有所裨益。
林艺婷[7](2018)在《民国时期华侨与侨乡开发 ——以嵩屿开埠为个案研究(1915-1938)》文中提出在中国与东南亚华侨华人关系、侨乡研究等诸多领域,华侨参与侨乡经济建设是海内外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有关该课题的研究,学者们主要侧重于侨汇以及华侨对国内企业的投资,大多是华侨推动侨乡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成功案例。而嵩屿开埠则是一个最终失败的个案。厦门港口在福建省的东南部,嵩屿就是厦门港的一隅,九龙江口北岸的终点岬角,拥有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优势。嵩屿在民国时属于漳州海澄县三都,是二十世纪初福建省仅有的漳厦铁路终点。早在明清时期,嵩屿及其所属的海澄三都,已先后受到漳州月港和厦门港繁荣的海外贸易的影响,发展海上贸易并随着跨国移民逐渐形成侨乡社会。民国时期的嵩屿开埠经历两个阶段。先是有华侨林崧磐提出将嵩屿打造为“华侨新商埠”的议案,但因军阀混乱等原因成为一纸空文。后有以军政官员张贞为主导,华侨为辅助力量,开展嵩屿商埠建设,终因战乱而失败。透过梳理嵩屿个案中华侨的参与和互动的特点,可以探讨华侨参与侨乡建设的驱动力、华侨在其中发挥作用的不同途径、华侨与地方权力之间的博弈和互动等问题。另外,华侨是推动侨乡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力量,但侨乡开发的成功与否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从嵩屿开埠失败原因,可以探讨侨乡发展的外部动力与内部机制,这也是民国时期华侨与侨乡开发深层关系的一个缩影。
王四莲[8](2018)在《清末民初大理白族知识分子群体的中华民族认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中国列强环伺,边疆地区的危机日益加重。在民族危机和西方民族主义的双重影响下,边疆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表现得尤为强烈,是一种国民性的自觉反映。本文以清末民初的白族知识分子群体为研究对象,重点凸显中国边疆精英阶层的意识形态,将其视为近代转型时期中国现代化问题中人物因素的特殊缩影。研究近代白族知识分子,是白族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展示了白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文化积淀。论文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主要阐述中华民族意识觉醒及大理白族知识分子群体的构成的背景。在近代复杂的环境下,边疆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有着强烈的认同意识。在西方民族主义思潮影响下,他们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实践推陈出新,对“经世致用”和“救亡图存”理念有着深刻地感悟。第二,主要分析清末民初大理白族知识分子对中华民族的意识及行为实践的建构。他们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部的互助团结与友好往来对民族和国家具有积极意义,并主动团结其他各少数民族,积极为国家现代化进程奉献一己之力。最后,主要从地区的社会文化、民族文化与历史记忆等方面概括清末民初大理白族知识分子思想与实践的特殊性。总体上,白族这一族群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对汉民族群体积极学习的特性。全文通过对清末民初大理白族知识分子群体的中华民族意识与行为实践的研究,总结出他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主动的向心力。清末民初的大理白族知识分子富含时代特质和地区特性,综上研究,不仅能加深人们对白族文化的认识,而且还有利于各民族间求同存异,从而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近代民族国家的整合。
李欣丽[9](2017)在《铁路与贵阳城市之勃兴研究》文中提出“蜀道难,黔道更比蜀道难”,地处西南偏隅的贵阳,由于复杂的地理条件,关山阻隔,交通运输艰难曲折,亦导致“山中之城”的贵阳发展步履维艰。不可否认,“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深深烙印于人们脑海,成为贵阳擦拭不去的历史标签。1958年首条铁路—黔桂线的建成通车,贵阳告别了不通铁路的历史。三线建设的助推,贵阳成为由黔桂、川黔、贵昆、湘黔四条铁路干线组成的铁十字的交汇中心,城市建设逐步发展。20世纪80、90年代,贵昆、川黔、湘黔铁路干线实现电气化改造,运输能力大为提升,特别是迈入新世纪,贵广、沪昆高铁的开通和以“八纵八横”主通道为骨架的快速铁路交通圈的构建,贵阳日益成为全国综合铁路枢纽。便捷的铁路运输,使得贵阳山门打开,货畅其流,工矿业和农业蓬勃兴起,与此同时,人口集聚激增,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开始实现可持续的循环经济发展。城市发展空间不断拓展,辐射及战略地位显着提升,其自然生态美景及多彩民族风情,不断呈现于世人面前,作为“中国避暑之都”的贵阳,旅游业方兴未艾。铁路建设与城市发展相辅相成,共荣共存,贵阳铁路交通圈的不断完善,彻底转变了贵阳发展轨迹,其经济社会封闭发展的格局被打破,成为西南区域的核心城市,区位优势愈亦显着。贵阳这座闭塞的内陆城市,终于开启了自己的崛起之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跨越式发展。
宋彩红[10](2017)在《近代德国铁路建设及其与经济、政治互动研究(1835-1918)》文中提出诞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铁路被誉为“有史以来最具革命性的交通工具”,是现代文明的象征之一。铁路在欧美国家早期工业化的进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它对于19世纪的德国来说意义尤为重大。因为在19世纪上半期,德国在经济上明显落后于英法,政治上仍处于四分五裂状态,因此这一时期的德国铁路建设承担着经济、政治的双重使命,使得德国的工业化呈现出迥异于英法的不同道路,国家统一也得以水到渠成。19世纪德国铁路蓬勃发展,令世人大为惊异。在这一时期德国经济上正在进行工业革命,政治上正在谋求国家统一,铁路这个新生事物必不可少的会与政治、经济进行互动。本文则尝试以铁路的发展为脉络,分阶段的探讨一下铁路与当时政治经济的互动情况,将铁路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阶段、迅速发展阶段与国有化阶段。其中,迅速发展阶段是本文探讨的重点,因为这一阶段铁路与政治、经济的互动表现的最为突出,路铁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机器制造业、钢铁业、煤炭业以及金融业的发展,并且与关税同盟一起促进德国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而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统一市场的形成反过来又促进铁路的发展。此外,各邦国互相竞争兴修铁路,铁路突破邦国的界限,促进邦国间的联系;而且日渐形成的德国铁路网在统一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至于早期阶段铁路与政治经济的互动刚刚崭露头角,到了国有化阶段,更多的表现为帝国政府对铁路的改造和管理,以及铁路网的完善对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综上所述,铁路作为一种便捷的交通运输方式,其影响已远远超出交通领域,扩散到了政治、经济领域。在一定程度上,铁路迅猛发展对德国政治统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军事战略布局均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文章论述了 1835-1918年德国铁路三个不同阶段的发展状况与特点,并讨论了铁路三个发展阶段与当时政治经济的互动情况,从铁路的视角管窥19世纪德国政治经济社会状况。
二、大动脉的困惑——步履维艰的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动脉的困惑——步履维艰的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文化 |
3.1.2 铁路文化 |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
3.1.4 文化自信 |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2)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文化生态学研究理论 |
第三节 安化黑茶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二章 跨文化语境下的物质流通 |
第一节 早期的物质流通研究 |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派的物质研究 |
第三节 物质流通研究新走向 |
第三章 安化的地理环境与社会文化 |
第一节 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 |
第二节 梅山地域与族属 |
第三节 “梅山”历史沿革 |
第四章 安化黑茶的商品化发端 |
第一节 资江水运及货物运输 |
第二节 《茶经》与梅山茶事 |
第三节 商品茶定名 |
第五章 茶政变迁与黑茶贸易的互动关系 |
第一节 君王们的点金术:榷茶与税茶 |
第二节 几经波折:湖茶跻身茶马政 |
第三节 不断拓展疆域的黑茶贸易 |
第四节 传统专卖体制对茶业发展的影响 |
第六章 安化黑茶的贸易拓展 |
第一节 千年前的茶叶商贸活动 |
第二节 黑茶在蒙古的商贸往来 |
第三节 黑茶在新疆的商贸往来 |
第四节 黑茶在俄国的商贸往来 |
第七章 口述史中的“产”与“制” |
第一节 炊烟袅袅:沸腾的雪峰山麓 |
第二节 黑毛茶初制的传统工艺 |
第三节 千两茶:文化范畴的再生产 |
第八章 地方社会中的茶业人和茶事 |
第一节 茶叶流通环节的社会性适应 |
第二节 茶政管理者 |
第三节 中间商 |
第四节 茶叶生产者 |
第九章 安化黑茶与生态扶贫 |
第一节 黑茶产业与生态扶贫 |
第二节 安化黑茶产业面临的的困境 |
第三节 安化黑茶产业发展对策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 :安化黑茶制作技艺 |
附录二 :安化地方有关茶的民歌 |
附录三 :茶亭 |
附录四 :民间传说 |
(3)冷战结束后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梳理和研究动态评述 |
一 关于南亚地区的研究 |
二 关于印度安全战略的研究 |
三 现有研究成果评述 |
第三节 论文研究方法、结构和创新 |
一 论文研究方法 |
二 论文的结构 |
三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国家安全的相关界定 |
一 安全的内涵 |
二 安全观的流变 |
第二节 国家安全战略 |
一 安全战略研究的兴起 |
二 国家安全战略的内容 |
第三节 战略文化对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 |
一 战略文化及其内涵 |
二 战略文化的分析框架 |
第二章 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要件 |
第一节 国家安全战略的文化渊源 |
一 现实主义:考底利耶《政事论》思想 |
二 理想主义:阿育王“达摩”思想 |
三 等级秩序:印度教的秩序观 |
第二节 国家安全战略的目标塑造 |
一 全球诉求:“有声有色大国”的地位 |
二 地区诉求:南亚次大陆的霸主 |
三 双边关系:中国是主要竞争对手 |
第三节 国家安全战略的实现手段 |
一 奉行经济实力优先的政策 |
二 “最低限度的有效”核威胁 |
三 “确保海洋安全”的海洋战略 |
四 提升与世界性大国的关系 |
第四节 国家安全战略的决策体系 |
一 国家安全决策的机构设置 |
二 国家安全决策的基本特征 |
第三章 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突出特点 |
第一节 半封闭的地缘政治为依托 |
一 相对隔绝的次大陆 |
二 “众星拱月”的南亚格局 |
三 日趋重要的战略要冲 |
第二节 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 |
一 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基本理念 |
二 印度教主要的教派组织 |
三 频发的教派冲突 |
四 尚未完成的世俗主义转型 |
第三节 “东向政策”到“东向行动” |
一 “东向政策”:向东盟主动出击 |
二 “东向行动”:经济与安全并举 |
三 “东向行动政策”的多维影响 |
第四章 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主要变量 |
第一节 东北部分离运动与印度国家安全 |
一 东北部与中央关系长期紧张 |
二 东北部主要的分离运动 |
三 以国家统一整合分离运动 |
第二节 克什米尔问题与印度国家安全 |
一 印巴克什米尔争端 |
二 印巴克什米尔战争 |
三 克什米尔问题走势 |
第三节 中印边界问题与印度国家安全 |
一 中印边界问题的缘起 |
二 中印边界问题的交涉 |
三 中印边界洞朗对峙事件 |
四 中印边界问题解决机制 |
第四节 “印太”战略与印度国家安全 |
一 美日印澳战略利益的再塑 |
二 “印太”战略的战略意图 |
三 印度对“印太”战略的认知 |
四 “印太”战略的基本走势 |
第五章 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分析 |
第一节 巩固了新兴大国的国际地位 |
一 以实力谋求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
二 申请成为核供应国集团成员 |
第二节 对南亚一体化的双重影响 |
一 战略互信缺失,区域合作进展缓慢 |
二 印巴安全困境,次区域合作异常顺利 |
三 整合南亚邻国,缓和地区安全局势 |
第三节 对中印关系的影响 |
一 国际海洋通道问题 |
二 跨境水资源治理问题 |
三 中印高层交流机制的确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中文档案 |
英文档案 |
中文着作(含译着) |
英文着作 |
中文论文(含译文) |
中文学位论文 |
访问网站 |
中英文对照表 |
致谢 |
(4)基于价值链的ML家电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价值链和营运资金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价值链理论 |
2.1.1 内部价值链理论 |
2.1.2 外部价值链理论 |
2.2 营运资金管理的相关理论 |
2.2.1 营运资金的相关理论 |
2.2.2 营运资金管理的内涵及相关理论 |
2.3 基于价值链的营运资金管理的涵义及评价体系 |
2.3.1 基于价值链的营运资金管理的涵义 |
2.3.2 基于价值链的营运资金管理评价体系 |
第三章 ML家电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ML公司基本情况 |
3.1.1 公司简介 |
3.1.2 公司组织结构 |
3.2 ML公司营运资金现状分析 |
3.2.1 营运资金规模分析 |
3.2.2 营运资金结构分析 |
3.2.3 营运资金主要项目分析 |
3.3 基于价值链的ML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
3.3.1 基于内部价值链的营运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
3.3.2 基于外部价值链的营运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
3.4 基于价值链的ML公司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
3.4.1 采购环节制度不完善 |
3.4.2 生产环节存货压力大 |
3.4.3 营销环节盈利能力差 |
3.4.4 占用上游供应商资金较多 |
3.4.5 下游客户环节应收账款回款慢 |
第四章 基于价值链的ML公司营运资金管理优化方案 |
4.1 优化目标及原则 |
4.1.1 优化目标 |
4.1.2 优化原则 |
4.2 基于内部价值链的营运资金管理优化方案 |
4.2.1 再造采购流程 |
4.2.2 提升存货管理水平 |
4.2.3 拓宽销售渠道 |
4.3 基于外部价值链的营运资金管理优化方案 |
4.3.1 改善与供应商的关系 |
4.3.2 加强应收款项管理 |
第五章 基于价值链的ML公司营运资金管理优化的保障措施 |
5.1 深化基于价值链的营运资金管理思想 |
5.2 建立营运资金使用情况考核标准 |
5.3 构建基于价值链的信息共享系统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5)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价值底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目标和选题意义 |
(一)研究目标 |
(二)选题意义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动态 |
三、共同价值的研究综述 |
四、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关键性问题 |
(一)主要研究内容 |
(二)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可能的研究创新 |
第二章 共同价值的理论蕴含 |
一、价值与共同价值 |
(一)价值的主客观之争 |
(二)马克思对价值的实践诠释 |
(三)价值、价值规范与共同价值 |
二、“普世价值论”的理论本质及共同价值对其超越 |
(一)国内学界论辩“普世价值论”的理论背景 |
(二)“普世价值论”真的普世吗? |
(三)共同价值对“普世价值论”的超越及其美好生活意蕴 |
三、命运与共时代的共同价值 |
(一)作为价值理念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
(二)共同价值在当代的深刻现实性 |
(三)共同价值是联结人类共同命运的精神纽带 |
第三章 共同价值的马克思主义价值思想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类社会”价值立场 |
(一)市民社会中隐藏着理解人类历史的“锁钥” |
(二)市民社会的自我局限 |
(三)人类社会对市民社会的价值超越 |
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价值视野 |
(一)资本主义的勃兴拉开了世界历史的序幕 |
(二)世界历史进程中的深重灾难 |
(三)社会所有制的必然确立 |
三、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人联合体”价值理想 |
(一)资本主义自由观的价值批判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人的理论阐释 |
(三)自由人联合体的价值理想 |
四、共同价值对马克思主义价值思想的理论继承 |
(一)阐明共同价值“人类社会”的价值立场 |
(二)明晰共同价值“世界历史”的价值视野 |
(三)坚定共同价值“自由人联合体”的价值理想 |
第四章 共同价值由中国提出的逻辑必然 |
一、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价值追求 |
(一)中国社会革命的现代化审视 |
(二)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提炼与不断化解 |
(三)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价值向往 |
二、中国共产党开放发展的价值抉择 |
(一)当代中国开放发展模式的探索与确立 |
(二)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开放发展 |
(三)开放发展的中国经验 |
三、中国共产党责任发展的价值担当 |
(一)筑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
(二)维护中华统一命运共同体 |
(三)支持世界和平发展事业 |
四、当代中国发展的世界意义 |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当代中国发展 |
(二)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世界意义 |
(三)当代中国开放发展的世界意义 |
(四)当代中国责任发展的世界意义 |
第五章 共同价值的全球治理关照 |
一、追求共同价值进程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携手共治” |
(一)资本主义的灭亡是基于“外在性”还是基于“内生性” |
(二)资本主义的自我调适及其限度 |
(三)全球性问题面前任何国家均难以独善其身 |
二、全球治理嵌入共同价值的中国主张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迈入新时代 |
(二)人类社会在当代所面临的重大矛盾 |
(三)中国的全球治理观 |
三、从霸权主义国际格局走向以共同价值为底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一)国际霸主竞相交替是近代以来世界格局演变的最突出特点 |
(二)当今世界的霸权主义国际格局不符合人类文明的前行逻辑 |
(三)未来的国际格局必然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
第六章 共同价值对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贡献 |
一、共同价值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优势的发挥 |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特质 |
(二)共同价值关注当代人类的整体发展利益 |
(三)发挥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当代人类整体发展利益的理论优势 |
二、“一带一路”:共同价值的实践样态 |
(一)“一带一路”发展理念与共同价值的内在契合 |
(二)“一带一路”在目标维度致力于践行共同价值 |
(三)以共同价值引领“一带一路”的未来发展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整体性构建及其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
(一)共同价值回答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内容 |
(二)共同价值规范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发展方向 |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巴拉克查伊王朝时期的阿富汗国家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巴拉克查伊王朝的建立 |
第一节 阿富汗前现代国家的历史回顾 |
一、阿富汗独特的地缘政治与地理面貌 |
二、阿富汗的地理状况与早期地区及国家历史文化轨迹 |
第二节 阿富汗杜兰尼王朝的建立与发展 |
一、阿富汗首个民族国家兴起的历史条件与背景 |
二、杜兰尼王朝的建立及其短暂发展 |
三、杜兰尼王国的国家结构与特征 |
第三节 巴拉克查伊王朝的建立 |
一、杜兰尼王朝的终结 |
二、巴拉克查伊王朝的建立及其时代特征 |
第二章 巴拉克查伊王朝与阿富汗部落社会 |
第一节 阿富汗的部落社会与构成 |
一、阿富汗的部落格局属性 |
二、普什图部落社会结构解析 |
三、普什图部落体制的特征 |
第二节 阿富汗部落社会与政治文化特征 |
一、普什图部落体系的运行机制 |
二、地域与行政区划结构视野下的阿富汗部落格局 |
三、阿富汗文化生态与部落体制 |
第三节 阿富汗部落社会内部关系解析 |
一、阿富汗部落的权力文化 |
二、阿富汗的部落社会中的权力模式 |
第三章 巴拉克查伊王朝的君主改革与现代化进程 |
第一节 巴拉克查伊王朝建立初期的改革 |
一、道斯特·穆罕默德时期加强君主权力的措施 |
二、希尔·阿里的现代化初步尝试 |
三、巴拉克查伊王朝初期改革的时代效应 |
第二节 阿富汗君主改革的开启 |
一、阿富汗国家性质的转变 |
二、拉赫曼时期的系统性改革 |
三、拉赫曼改革与治理的时代遗产 |
第三节 阿富汗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
一、阿富汗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 |
二、阿富汗民族主义的特点 |
三、阿富汗民族主义的困境 |
第四节 阿富汗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正式开启 |
一、哈比布拉的短暂执政与改革 |
二、阿马努拉时期的全面改革 |
三、哈比布拉与阿马努拉改革的时代效应 |
第四章 阿富汗主权国家的发展与外部交往 |
第一节 19世纪阿富汗的地缘政治环境与英俄大博弈 |
一、19世纪阿富汗的地缘政治格局的变迁及其影响 |
二、英俄大博弈与阿富汗的边疆危机 |
第二节 英阿关系与阿富汗的主权国家的发展 |
一、英国对阿富汗政策的提出 |
二、巴拉克查伊王朝初期的英阿关系 |
三、19世纪中后期的英阿关系 |
四、阿富汗的独立与外交新思路的实施 |
第三节 阿富汗的国家建设与外部交往 |
一、英国与阿富汗关系中的资助金因素 |
二、英国资助金与英阿双边互动关系的建立 |
三、英国资助金的历史效应解析 |
第五章 巴拉克查伊王朝时期阿富汗国家构建的解析 |
第一节 阿富汗近代国家的治理模式解析 |
一、分离与聚合交替论视角下的阿富汗君主国家治理 |
二、内部殖民主义视野下的阿富汗君主国家治理 |
三、妥协平衡论视野下的阿富汗君主国家治理 |
第二节 巴拉克查伊王朝国家构建的影响因素解析 |
一、阿富汗国家的自然与社会环境解析 |
二、阿富汗社会中的政治文化解析 |
第三节 阿富汗近代国家构建失败的经验教训 |
一、民族主义范式与阿富汗近代国家构建 |
二、阿富汗君主治理角色中的失误与教训 |
三、阿富汗近代国家建构中的地理与民族文化困境 |
第六章 阿富汗近代民族国家构建的历史经验与中国西部边疆安全问题 |
第一节 近代阿富汗主权与边疆的发展与演变 |
一、近代阿富汗国家边疆的形成与发展 |
二、近代阿富汗国家的边疆与民族问题的治理 |
第二节 近代阿富汗的发展转型及其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治理 |
一、阿富汗近代国家边疆与民族问题对中国西部边疆治理启示 |
二、阿富汗近代国家转型及其对中国国家发展与治理的启示 |
第三节 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阿富汗新战略 |
一、中国阿富汗战略的实施背景 |
二、中国阿富汗新战略的必要性 |
三、阿富汗新战略的实施路径思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7)民国时期华侨与侨乡开发 ——以嵩屿开埠为个案研究(1915-193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缘起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一、侨乡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
二、关于民国时期华侨与祖国、侨乡关系的研究 |
三、关于嵩屿开埠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资料来源、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华侨与嵩屿港的初步发展 |
第一节 嵩屿港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自然环境和行政变迁 |
二、明清时期漳州港、厦门港的历史演变 |
第二节 嵩屿港一带侨乡社会的形成 |
一、明清时期海澄三都华侨的出洋和分布 |
二、晚清、民国时期华侨与海澄三都侨乡 |
第二章 二十世纪初嵩屿港开埠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侨务政策 |
一、建立侨务机构——福建暨南局 |
二、鼓励华侨回国投资 |
第二节 华侨投资国内企业的浪潮 |
第三节 城市近代化建设浪潮 |
一、漳州市政建设运动 |
二、厦门市政建设运动 |
第三章 嵩屿开埠初期(1915-1930) |
第一节 华侨林崧磐的规划——《福建开辟华侨新商埠议案》 |
一、嵩屿开埠的目的 |
二、嵩屿新商埠的优势 |
三、筹办华侨新商埠的各项事宜 |
四、华侨林崧磐规划思想之剖析 |
五、结果和影响 |
第二节 漳厦军阀混战及其影响 |
第四章 嵩屿开埠实施阶段(1930-1938) |
第一节 国民政府的规划——《嵩屿商埠计划商榷书》 |
第二节 民间成立嵩屿商埠促成会 |
第三节 官方成立嵩屿建设委员会 |
第四节 华侨的参与和互动 |
第五节 嵩屿开埠失败的原因 |
一、政府层面的因素 |
二、华侨层面的因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清末民初大理白族知识分子群体的中华民族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文献综述 |
(一)关于近代民族意识的研究 |
(二)关于清末民初大理白族知识分子的研究 |
三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清末民初与大理白族的界定 |
(二)中华民族 |
(三)知识分子群体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技术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 创新及意义 |
第一章 大理白族知识分子群体的构成及其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
第一节 近代民族主义思潮影响下中国精英阶层意识形态的转变 |
一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的产生与发展 |
二 中华民族文化的选择与重构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大理白族知识分子群体的构成 |
一 大理白族“士”观念的转变及典型人物述略 |
二 大理白族新型知识分子的形成及典型人物述略 |
第三节 边疆危机与云南知识分子的救亡图存 |
一 边疆激变和传统中心观的瓦解 |
二 云南近代化及其先导实践者 |
第二章 清末民初大理白族知识分子群体的中华民族意识建构 |
第一节 清末民初大理白族知识分子群体对云南时局的关切 |
一 边疆云南不“边缘” |
二 近代“云南人”意识的勃兴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大理白族知识分子对中华民族归属感的建构 |
一 “合群观念”:近代民族国家建构途辙的调适 |
二 “主动靠拢”:历史叙述中与华夏民族关系的解读 |
第三节 清末民初大理白族知识分子群体国民性的自觉意识 |
一 “家国情怀”:基于传统国家认同意识的影响 |
二 “新民”建构:塑造国民观念与资格的文本 |
第三章 清末民初大理白族知识分子群体对中华民族认同的行为实践 |
第一节 启发民智民力,鼓舞国民精神 |
第二节 营造新社会,呼吁除旧革新 |
第三节 造福乡梓,文化产业建设的实践 |
第四节 保障地方经济利权,共御外侮 |
第五节 联络华侨,实现内外沟通联合 |
第四章 大理白族知识分子群体的中华民族认同特征分析 |
第一节 白族文化特征对知识分子观念的塑造 |
一 白族文化的复合性和包容性 |
二 民族文化交往中的汉族涵化作用 |
第二节 历史纵深性对大理白族知识分子中华民族意识的强化 |
一 边缘与中央的历史交往模式 |
二 历史记忆中对华夏民族积极靠拢的强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铁路与贵阳城市之勃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贵阳铁路修建缘起 |
(一)铁路修筑前的贵阳基本市情 |
(二)铁路修筑之诉求 |
二、贵阳铁路的修筑 |
(一)贵阳首条铁路—黔桂线 |
(二)三线建设形成的“铁十字” |
(三)八、九十年代的电气化改造 |
(四)西部大开发迈进高铁时代 |
三、铁路与贵阳的货运 |
(一)贵阳铁路运输概况 |
1.计划经济主导下的铁路运输 |
2.经济政策调整下的铁路运输 |
3.发展与挑战并存 |
(二)铁路对工矿产品的运输 |
1.铁路开通前的矿产资源开发 |
2.铁路对工矿业的刺激 |
(三)铁路对农产品的运输 |
1.铁路生命线的补给 |
2.铁路对贵阳农业发展的促进 |
四、铁路与贵阳城市化 |
(一)铁路与贵阳客运量 |
1.铁路开通以来贵阳客运量概述 |
2.铁路客运量与贵阳城市的发展 |
(二)铁路与贵阳城市人口 |
1.贵阳城市人口的变化 |
2.人口与贵阳产业结构的调整 |
(三)铁路与贵阳城市区域 |
1.铁路通达前贵阳城市区域 |
2.铁路与贵阳城市区域的拓展 |
五、铁路与贵阳城市区位优势及旅游业发展 |
(一)铁路与贵阳区位优势 |
1.贵阳自然地理概况 |
2.铁路建设与贵阳区位优势的凸显 |
(二)铁路与贵阳旅游业 |
1.贵阳旅游概况 |
2.铁路与贵阳旅游业的腾飞 |
3.打造贵阳旅游品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近代德国铁路建设及其与经济、政治互动研究(1835-19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铁路建设早期阶段及其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
第一节 早期阶段的发展及其特点 |
第二节 铁路对经济的拉动初展头角 |
第三节 邦国政治勾勒早期铁路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铁路迅速发展阶段及其与经济、政治的互动 |
第一节 铁路迅速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
第二节 铁路迅速发展与经济的双向联系 |
一、铁路的发展带动相关重工业和金融业的快速发展 |
二、铁路推动德国统一市场形成 |
第三节 迅速发展阶段的铁路与政治的相互作用 |
一、邦国对铁路的政治考虑 |
二、铁路助推德国统一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铁路的国有化阶段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
第一节 铁路网国有化进程及发展特点 |
第二节 铁路国有化进一步带动经济的发展 |
一、铁路进一步促进经济的繁荣 |
二、铁路深刻影响了德国的城市化 |
第三节 铁路的国有化阶段与政治的互相作用 |
一、帝国政府统一铁路管理 |
二、铁路促进对民族国家的认同 |
三、铁路在一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大动脉的困惑——步履维艰的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2]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D]. 杨化冰. 吉首大学, 2020(02)
- [3]冷战结束后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研究[D]. 彭东辉.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4]基于价值链的ML家电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研究[D]. 齐彤. 西安石油大学, 2019(09)
- [5]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价值底蕴研究[D]. 桑建泉.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6]巴拉克查伊王朝时期的阿富汗国家构建研究[D]. 杜军.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1)
- [7]民国时期华侨与侨乡开发 ——以嵩屿开埠为个案研究(1915-1938)[D]. 林艺婷. 厦门大学, 2018(07)
- [8]清末民初大理白族知识分子群体的中华民族认同研究[D]. 王四莲.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1)
- [9]铁路与贵阳城市之勃兴研究[D]. 李欣丽. 贵州师范大学, 2017(02)
- [10]近代德国铁路建设及其与经济、政治互动研究(1835-1918)[D]. 宋彩红.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