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使用电子计算机的行车指挥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贺金金[1](2014)在《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城际铁路调度指挥关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际铁路线路长度短、行车密度大、运行速度快,其“短”、“频”、“快”的特点能够很好的适应我国当前城市群区域范围内中短途旅客运输的需要。目前,我国有多个城市群已规划较大规模的城际铁路线网,未来几年将成网运营。调度指挥作为城际铁路运输组织的核心单元,关系到城际铁路网运输生产的安全性、高效性与可靠性,网络化运营将给城际铁路调度指挥提出更高的要求,城际铁路运营初期以单线为主的调度指挥模式及体系结构将很难以满足城际铁路大规模建设成网后的调度指挥需求,有必要对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城际铁路的调度指挥体系展开深入的研究。本文在从城际铁路自身的管理与运营特点出发,综合参考借鉴现有高速客运专线的综合调度系统和城市轨道交通的行车调度系统,运用铁路运输组织、系统工程学、人类工效学和运筹学等相关理论,对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城际铁路调度指挥体系中调度主体、调度层级、调度模式、调度功能、行车调度管辖模式与规模等关键问题展开系统的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在分析城际铁路投融资与管理、客流与运营组织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城际铁路网络化运营的特点,分析得出网络化运营要求城际铁路进行集中调度指挥,并提出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城际铁路集中调度指挥需要解决管理主体、管理架构、管理规模这三个关键问题。(2)根据需求,首先明确城际铁路调度指挥管理主体,通过分析城际铁路调度指挥管理主体选择的影响因素,比较城际铁路自主调度与委托调度的优劣,分析城际铁路调度指挥管理主体的选择适应性,得出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城际铁路宜采取自主调度的方式进行调度指挥的结论。(3)在对现有轨道交通调度指挥模式分析的基础上,考虑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城际铁路运营主体数的不确定性,分析在不同的调度管理主体情况下城际铁路可能的调度管理模式,得出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城际铁路宜采取单运营主体即“一网一中心”的调度模式;然后基于城际铁路调度指挥纵向结构的研究,分析城际铁路调度指挥横向业务调度台的设置问题,根据城际铁路线路较短的特点,在不影响调度安全与效率的前提下城际铁路可考虑业务调度台的合并设置;最后分析城际铁路行车调度台的管辖模式,在运营初期宜以线为主设置行车调度台,远期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宜采取以线为主兼顾枢纽的方式设置行车调度台。(4)通过时间占有率对行车调度人员工作负荷进行测算,然后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明确行车调度工作负荷与行车调度管辖规模之间的量化关系,并据此基于经典的图划分理论以行调台与行调台之间协调量最少和设置的行调台数最少为优化目标,以每个行调台的调度工作负荷上限为约束条件建立城际铁路多调度区段0-1线性规划模型来进行多调度区段的合理划分,并以2020珠三角城际铁路规划网为路网背景,对其行车调度区段进行实例划分。论文具有一定前瞻性和探索性,在我国城际铁路建设的新形势下,期望该研究能为我国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城际铁路调度指挥体系的建设、运营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任璐[2](2016)在《高速铁路行车调度风险预警系统设计》文中提出高铁行车调度系统是高铁调度指挥系统的核心,是动车组列车安全、正点、高效、稳定运行的有力保障。本论文围绕高铁行车调度风险预警系统设计这个目的,从文献收集、理论综述、系统分析、预警需求分析、预警系统功能分析、预警理论框架建立、基于粗糙集的模糊综合评价等方面对高铁行车调度风险预警系统进行了设计。首先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对高铁行车调度系统的结构、功能进行解析,此外还对风险管理的一般理论和风险预警基础理论进行了概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高铁行车调度风险预警系统构建的综合集成目标,分解出高铁行车调度风险预警系统的风险信息的需求、风险信息评价以及评判的需求。其次本文从高铁行车调度风险预警系统需求方面出发,分析出系统应该具备的功能:监测功能、识别功能、评价功能、判定功能以及应急对策功能。再以此为基点结合粗糙集和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对文献[53]中2009年至2010年的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应急处置案例进行了风险指标的识别和基于粗糙集的模糊综合的评价,在此过程中,运用了软件ROSETTA进行了指标约简,采用粗糙集理论进行指标权重的计算和隶属函数的建立,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对指标进行最后的综合评价和风险等级划分,以此得出系统风险预警对策。最后,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框架的分析和结合系统设计思想,构建出我国高铁行车调度风险预警系统,它是由风险信息子系统、风险识别子系统、风险评价子系统、风险预警判别子系统和风险预警对策子系统组成,并分别对每个子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王壮锋[3](2003)在《智能高速铁路行车指挥仿真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行车指挥系统是铁路列车高速、安全、正点运行的保证。与世界其它国家相比,我国的高速铁路(如即将建设的京沪高速铁路)具有许多特点,如列车运行速度高、密度大、高中速列车混合运行、高速线穿越或共享既有线枢纽和站场等,这些特点对高速列车的行车指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利用智能决策支持理论、现代仿真理论、数据库技术来分析研究高速铁路行车指挥的问题。本文对智能高速铁路行车指挥仿真系统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以期构建一个智能高速铁路行车指挥仿真系统。在智能仿真系统上,可以进一步开展高速铁路行车指挥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论文内容包括: (1)对高速铁路行车指挥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高速铁路行车指挥系统的特殊需求,分析与现行行车指挥系统的区别之处: (2)对铁路线路运输资源进行分析,建立铁路运输资源的概念模型和物理模型; (3)对铁路线上的信号控制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信号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 (4)对行车指挥规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建立了行车指挥规则的知识库; (5)对行车指挥仿真系统结构进行研究; (6)对影响行车指挥系统的决策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仿真实验对这些因素进行定性分析。
赵宏涛[4](2014)在《基于替代图理论的列车运行计划优化编制及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铁路运输调度是铁路日常运输组织工作的指挥中枢,分别代表各级领导组织指挥日常运输生产工作,承担着确保运输安全和运输效率、协调客货运输、保障国家重点运输以及提高客货运服务质量等重要职责。各级列车运输调度计划是铁路企业开展运输调度工作的规则和依据。针对既有线铁路各级列车运输调度计划特点及应用环境需求,提出“列车运行计划”的概念。列车运行计划是相关编制人员以列车运行图、日(班)计划、未来一段时间运输任务安排以及外部条件预期为基础,参考以往实绩图的统计反馈信息及个人经验,在列车实际运行状态和各种约束条件限制下,充分利用各种可用运输资源而制定的一段时间管辖区段内的列车运行规则,是行车调度指挥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发挥铁路运输资源能力,保障铁路运行安全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在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依据我国铁路运输组织模式,设计列车运行计划优化编制及评价方法,给出融合各方法的计划优化编制模型。首先,在分析列车运行计划基本特性和优化要求的基础上,采用分而治之的思想,在不同目标指导下,分阶段、分层次进行计划的编制及优化工作。通过参数定义、参数关联、数据结构优化和约束条件描述等环节,将铁路行车调度中各类资源映射到替代图模型中,构建基于替代图理论的列车运行计划优化编制模型。基于本地搜索算法、分枝定界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等算法,分别设计初始计划编制算法、MSOBB算法和ICFPSO算法求解计划优化编制模型,对应获取初始计划、可行计划和优化计划。初始计划编制算法中模拟退火算法的引入保证了算法收敛特性;MSOBB算法中列车优先级在资源分配、分枝定界算法剪枝和搜索以及目标优化函数计算等过程中影响着算法流程走向;ICFPSO算法中模糊概念下的隶属度关系增加粒子影响范围,迭代次数相关的收敛因子加速收敛过程,跳出机制中的变异粒子扩大搜索范围,虚拟车和缓冲时间槽2个参数用于有针对性地增加计划鲁棒性。通过3种算法的有机结合及根据实际工况设定的优化预期要求,设计列车运行计划优化编制整合方案。其次,在对我国行车调度现状、各类列车运输调度计划实施环境和评价问题本身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列车运行计划综合评价体系通用构建原则。采用专家评判法和ISM法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构建计划综合评价体系。在此体系基础上,针对现有评价方法评价过程相对简略、专家评判模糊度量缺失和AHP方法一致性调整困难等问题,选用多属性决策中的AHP方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提出一种基于Vague集的改进AHP方法用于列车运行计划综合评价研究。最后,借鉴模型预测控制理论思想,设计基于综合评价方法的列车运行计划优化编制模型,建立行车调度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影响因素的应对措施以及模型中应对方法之间的逻辑对应关系,并对模型中关键模块主要功能和改进建议给出指导性意见。
梁朝辉[5](2015)在《城际铁路CTC中心系统实施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际铁路,是指专门服务于相邻城市间或城市群,旅客列车设计速度200km/h及以下的快速、便捷、高密度客运专线铁路。目前全国范围各区域城际铁路正在加紧规划和建设,如珠三角城际铁路网、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网等,区域城际铁路具有独立组网、独立运营、采用CTCS2+ATO模式控车、线路相对距离短、可实现公交化开行、换乘方便等特点。为了满足城际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的需求,本论文结合城际铁路运营管理特点,从城际铁路CTC中心系统的功能需求,尤其是区别于国铁客运专线的一些显着特点,以CTC中心系统的实施方案、系统设备软硬件配置及功能实现等关键技术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和研究适用于CTCS2+ATO模式的城际铁路CTC中心系统实施方案的关键技术,梳理房屋、电力、通信等配套需求,研究提出了城际铁路CTC系统总体技术方案、软硬件配置方案、信息安全保障技术方案、与其他系统集成技术方案、设备运用环境设计方案以及综合维护管理技术方案,其成果对城际铁路CTC中心系统的方案设计及工程实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黄康[6](2003)在《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行车指挥知识获取与决策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行车指挥自动化是铁路运输高新技术的集中体现,是充分发挥铁路本身所具有的运输能力、确保铁路运行安全的重要保证。本文首次将粗糙集理论与行车指挥结合起来,对行车指挥过程中的属性集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建立了完整的对行车指挥知识挖掘、行车指挥知识的自学习和对调度员进行辅助决策支持的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智能决策系统,为行车指挥智能化提供了新方法。 本文对现有的行车指挥的应用过程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而后从粗糙集理论出发,建立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智能决策过程模型;在对行车指挥的粗糙集知识表达的分析中,发现列车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客观的存在两个调整过程,即自然调整过程和人工介入调整过程,自然调整过程就是在列车运行过程中,调度员不干预列车的运行,而只是监督列车的运行,只有在列车间运行发生冲突时,调度员才对列车的运行进行调整。这两个过程的提出有利于发现调整的实质,提高调整的实效性和调整的有效性。 通过对行车指挥的粗糙集决策的评价分析,建立了对粗糙决策评价分析的自成体系的分析理论。 在本文的最后,提出了完整的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行车指挥决策系统,充分论述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行车指挥过程和方法。
吴海涛[7](2014)在《非正常条件下高铁列车调度指挥人因可靠性研究》文中提出高速铁路行车调度指挥系统作为铁路运输的神经中枢,担负着组织指挥高速铁路列车安全、正点、高效运行的重要任务。为保障高速铁路运营安全,提高运营效率,我国高速铁路采用先进的调度集中系统(CTC系统)和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正常条件下,由于高速铁路不存在车流调整问题,CTC系统以列车阶段调整计划为依据自动实现列车进路控制,列车调度员的主要工作为监控列车运行和设备技术状态,人为干预很少。调度员和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人机系统可靠性水平很高;而当系统处于设备故障、技术设备施工、自然灾害、不良天气,或者列车运行过程中遭遇各种突发状况等非正常条件时,由于不能按照正常运输作业办法和运输工作计划来完成既定运输任务,列车调度员受知识经验、工作应力、应急演练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发生人因失误的概率将比正常条件下显着增加。本论文以非正常条件下高速铁路列车调度员(含助理调度员)为研究对象,以系统论、认知心理学、安全工程学、人因可靠性理论为指导,采用文献分析法、解释结构模型、网络层次分析法、绩效评估矩阵、实证分析法、证据理论以及贝叶斯网络方法开展研究工作,构建了一套系统的高铁调度指挥人因失误辨识和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对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高速铁路列车调度岗位设置、高铁列车调度指挥设备以及列车调度员工作任务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对高速铁路运输非正常条件进行了界定,并通过相关数据对高铁运输非正常条件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从列车调度员工作能力和任务需求的耦合作用关系出发,对非正常条件下高铁列车调度员工作能力和任务需求的具体影响因素以及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非正常条件下高铁调度指挥人因风险机理。(2)通过总结既有的人因失误分类方法,对主要分类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进行了评述。既有的人因失误分类方法偏重于显性的人因失误模式辨识,对决策计划阶段隐性的人因失误辨识存在一定的缺陷。通过综合Wickens的认知行为四阶段模型和Rasmussen的技能型-规则型-知识型行为理论(SRK理论),建立了高铁列车调度指挥认知行为SRK模型。以认知行为SRK模型为基础,提出一种新的人因失误分类方法用以人因失误辨识。以高铁列车调度指挥临时限速为任务背景,进行实际的人因失误辨识工作,并给出了详细的辨识结果。通过对列车调度员的访谈,辨识结果全面覆盖了临时限速时可能出现的人因失误类型,尤其是在规则型失误的辨识上具有更好的引导意义。(3)在前人提出的行为形成因子的基础上,结合非正常条件下高铁列车调度指挥任务特征分析,构建了完整的高铁列车调度员行为形成因子体系。针对行为形成因子之间及以及行为形成因子与人因失误之间存在复杂的关联关系,应用系统工程中的解释结构模型(ISM)法,对各因子的关系和层级结构进行分析,构建行为形成因子多级递阶有向图。根据各因子的相互依存关系,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计算PSF的影响力权重,并对ANP法和AHP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说明了ANP方法的优越性。以高铁列车调度员行为形成因子体系为基础,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对高铁列车调度指挥人因可靠性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应用绩效评估矩阵方法对人因可靠性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与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非正常条件下的工作负荷、对非正常事件的理解与认知水平、安全信息报告与反馈、规程的可操作性是高铁调度指挥亟待改善的人因风险关键因素。(4)在总结既有人因失误概率量化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运用贝叶斯网络、证据理论和SLIM方法,提出一种改进的人因失误概率量化方法,用以高铁列车调度员人因失误概率的计算,并以“列车临时限速”任务场景中列车调度员发布限速调度命令为例进行了实际应用分析。针对高速铁路调度指挥人因风险排序问题,从人因失误概率、人因失误探测度、人因失误重要度和事故严酷度4个方面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人因风险指标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用直觉三角模糊数描述各指标值,基于直觉模糊熵计算指标客观权重,然后建立基于TOPSIS法的高铁列车调度指挥人因失误风险排序模型。
陈乐[8](2019)在《智能行车调度指挥系统数据信息平台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人们在日常生活方方面面联系交往的手段。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的铁路运输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铁路运输作业调度工作是铁路运输组织的核心部分。目前,既有铁路运输信息系统相对独立,作业计划编制较为分散,列车运行计划准确性较差。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现代技术的日益完善和成熟,铁路运输信息管理体系的传统模式被打破并有了历史性的成功转型。围绕“智能铁路”,突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科学利用云计算,在“智能”背景下设计智能行车调度指挥系统数据信息平台,使得行车调度的指挥过程中,效率大大提高。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通过分析研究智能行车调度指挥系统数据信息平台的用户定义、用户需求、系统功能、业务流程,提出采用基于云计算技术,面向服务的SOA架构技术构建智能行车调度指挥系统数据信息平台。(2)从数据平台的逻辑结构、服务架构、数据架构等方面对系统硬件结构、网络和安全结构进行设计,给出具体系统架构方案。(3)对数据信息平台基于云计算的关键技术、虚拟化技术、集群管理技术、数据管理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利用PowerDesigner对数据信息平台的数据库关系进行构建,提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进行了编程验证和工程现场实际应用。
李为为[9](2006)在《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智能集成系统研究》文中提出大力发展地铁和轻轨交通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是解决我国目前城市交通堵塞的重要手段。我国已经进入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大发展时期,一些城市已经由“线”的建设转向了“网”的建设。随着我国新线的不断建成和投入使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逐步形成,今后的研究热点将会集中到列车运行调度指挥与运营管理方面。如何提高信号系统的国产化率已成为继轨道车辆后又一事关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大局的重要课题。调度指挥工作是保证列车安全、正点运行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解决城轨调度指挥的关键是保持服务的准时性及稳定性,在确保行车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效率则是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的主题。如何保证运输服务的连续稳定性(即可用性),是一条城轨交通线的首要目标。由于外界因素(如灾害、人身伤亡事故等)的影响导致服务中断是不可避免的,这种非正常情况下的快速恢复是一个关键。在正常情况下,列车群自动控制依赖于运行图,在非正常情况下,要实现列车群的协调,传统的列车群控制大多依赖于调度员的指挥,难于实现快速的事故恢复。当列车故障或其他运营因素造成运行偏离计划运行图情况时,由中心调度人工依靠缩短站停时分、取消车次、调用新图等手段人工介入调整。在恢复行车指挥功能的过程中,如何使系统具备自动或辅助调度员使系统尽快投入运用的能力,同时对于如何解决城市轨道交通中的“自动化孤岛”以实现各子系统的信息共享以及联动控制等问题,这些都是现实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的科学性,减轻调度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城市轨道调度指挥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也是论文研究的问题所在。本论文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创新性的研究工作:(1)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和运营管理向智能化、集成化发展的趋势,提出了建设“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智能集成系统”(URTIIDMS, Urban Rail Transit Intelligent and Integrated Dispatch Manage System)的理念与框架。论文围绕着如何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的“智能化”和“集成化”展开本文的研究工作。在“智能化”方面,作者指出:调度指挥系统智能化的关键点,就是系统应该具备非正常状况下的智能化调度指挥功能。作者提出了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URTDIDSS, Urban Rail Transit Dispatch Intelligent Decision Support System)的解决方案,并将人工智能领域的CRB(Case-based Reasoning)和RBR(Rule -based Reasoning)引入事故处理决策支持子系统的设计当中。在“集成化”方面,针对城轨在调度指挥时对各子系统间实现信息共享、联动控制的要求,提出了信息集成平台的构架设想,以达到提高运营效率、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应急反应能力等目的。(2)本文通过建立城轨交通线模型,引入了城轨列车运行的数学描述,对城市轨道列车的运行规律进行了分析。论文对列车晚点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同时针对城轨列车出现发车的晚点情况,对其在随后车站造成的自身晚点以及对第一后行列车造成的连带晚点的晚点传播过程及传播规律进行了研究,推导出相应的理论计算公式,分析探讨了乘客流与城轨列车运行稳定性的重要关系。(3)论文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调整问题进行了特征分析,提出了在出现区间堵塞、线路故障、列车故障这些非正常运营状态下列车运行调度指挥方案。详细分析并论述了列车在晚点状况下的常用调度策略、城轨特有的列车间隔调整策略以及自动列车运行调整ATR的实现原理与存在的问题。(4)针对列车运行调整优化问题,作者指出:目前调度员考虑问题的出发点都是从列
李智[10](2015)在《基于协同思想的高速铁路行车调度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高速铁路路网规模不断扩大,在改变国家交通运输体系结构并对人们的出行产生深远影响的同时,也为铁路行车组织工作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其中高速铁路行车调度技术亟待提高。铁路行车调度工作是保障列车运行安全和提升铁路运输效率的核心工作,随着我国高速铁路逐渐成网,铁路行车调度技术研究的理论架构和方法体系需要得到丰富和完善。为此,本文在参阅大量参考文献的基础上,把协同思想引入铁路行车调度指挥理论中,综合运用运筹学,交通工程学,数理统计学等交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分别从区域协同,多目标协同和区域间协同三个方面出发,将协同思想运用到列车运行图编制和列车运行调整两个方面的铁路行车调度技术中。三个方面的研究层层递进,相互交叉,联系紧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如下:(1)以区域协同的思想,进行列车运行图编制的研究。不同于大部分学者只针对某条特定线路进行研究,在本文的研究中,协同考虑某区域的路网中各条线路,把乘客在不同线路之间换乘作为重要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可换乘列车对”的概念,分析乘客换乘时可能遇到的不同情况,并将统计学理论应用于换乘等待时间的计算,得出乘客的换乘等待时间期望值。在此基础上,本文以乘客换乘等待时间最小为目标,分别建立客运专线非周期列车运行图编制模型与城际客运专线周期运行图编制模型,对区域中多条线路列车运行图进行协同编制,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2)以多目标协同的思想,进行列车运行调整的研究。本文指出在列车运行调整工作中,以单一目标进行列车运行调整往往不能得出令人满意的结果,因此在建立列车运行调整模型的过程中,为得到合理的列车运行调整计划,需将不同的列车运行调整评价指标协同考虑。本文在运用区域协同思想对区域中多条线路上的列车进行协同调整的基础上,运用满意优化理论,协同考虑正点率,晚点时间和基于区域协同思想的接续换乘三个评价指标,为这三个指标分别定义满意度函数,并建立归一化的综合满意度函数作为目标函数建立列车运行调整模型,并设计遗传算法用于求解该模型,最后通过算例验证模型的可行性。(3)以区域间协同的思想,进行列车运行图编制和列车运行调整的研究。在区域协同思想和多目标协同思想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区域之间的行车调度工作协同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本文运用群体动力学的研究方法,提出“边界车站”的概念,分别建立基于区域间协同的运行图优化模型与列车运行调整模型,并设计免疫遗传算法与模拟退火算法用于求解,最后通过算例验证模型的可行性。
二、使用电子计算机的行车指挥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使用电子计算机的行车指挥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城际铁路调度指挥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群和城际铁路发展概况 |
1.1.2 城际铁路网络化运营调度指挥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 |
1.2.2 调度指挥模式及体系 |
1.2.3 调度指挥管辖规模 |
1.2.4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4 论文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城际铁路网络化运营对其调度指挥的影响 |
2.1 城际铁路概述 |
2.1.1 城际铁路的概念 |
2.1.2 城际铁路与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区别 |
2.2 城际铁路特点分析 |
2.2.1 城际铁路投融资与管理特点分析 |
2.2.2 城际铁路客流与运营组织特点分析 |
2.3 网络化运营对城际铁路调度指挥体系的影响 |
2.3.1 城际铁路网络化运营特点 |
2.3.2 网络化运营对城际铁路调度指挥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际铁路调度指挥管理主体研究 |
3.1 城际铁路调度指挥管理主体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
3.1.1 城际铁路的资本结构 |
3.1.2 城际铁路的公益性和商业性 |
3.1.3 城际线网运营的相对独立性 |
3.1.4 城际铁路公司的产权和城际铁路的投资问题 |
3.1.5 调度成本、调度可靠性、运营的灵活性及线网能力运用 |
3.2 自主调度与委托调度的优劣比较 |
3.3 城际铁路调度指挥管理主体选择适应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际铁路调度指挥管理架构研究 |
4.1 城际铁路调度指挥纵向管理模式 |
4.1.1 现有轨道交通调度指挥模式分析 |
4.1.2 城际铁路可能的调度指挥模式 |
4.2 城际铁路调度指挥横向业务调度台设置 |
4.2.1 城际铁路调度指挥功能模块分析 |
4.2.2 城际铁路实际业务调度台设置分析 |
4.3 城际铁路行车调度台管辖模式 |
4.3.1 城际铁路运营初期行车调度台管辖模式 |
4.3.2 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城际铁路行车调度台管辖模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际铁路行车调度管辖规模研究 |
5.1 城际铁路行车调度管辖规模影响因素 |
5.2 城际铁路行车调度工作负荷评估方法 |
5.2.1 行车调度工作负荷概述 |
5.2.2 行车调度工作负荷评估模型 |
5.2.3 行车调度工作负荷与行车调度管辖规模的关系 |
5.2.4 考虑调度工作负荷的单个行车调度台合理管辖规模的确定思路 |
5.3 城际铁路网行车调度区段划分方法 |
5.3.1 城际铁路网行车调度区段划分问题描述与分析 |
5.3.2 城际铁路行车调度区段划分模型相关理论与建模思路 |
5.3.3 城际铁路行车调度区段划分模型构建 |
5.3.4 城际铁路行车调度区段划分模型求解 |
5.3.5 城际铁路行车调度区段划分综合分析 |
5.4 城际铁路网行车调度区段划分实例 |
5.4.1 珠三角城际铁路网拓扑结构确定 |
5.4.2 珠三角城际铁路网邻接矩阵生成 |
5.4.3 2020年珠三角城际线网行车调度区段划分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2)高速铁路行车调度风险预警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高铁调度指挥系统风险预警的研究综述 |
1.2.1 高铁行车调度系统的概述 |
1.2.2 国内外高铁调度指挥系统风险预警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论文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1.3.2 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高铁行车调度系统风险预警理论分析 |
2.1 我国高铁调度指挥系统分析 |
2.2 我国高铁行车调度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
2.2.1 我国高铁行车调度系统结构分析 |
2.2.2 我国高铁行车调度系统的功能 |
2.3 风险管理的概述 |
2.3.1 风险信息子系统 |
2.3.2 风险评价子系统 |
2.3.3 风险预警子系统 |
2.3.4 风险对策子系统 |
2.4 风险预警系统的理论基础 |
2.4.1 风险预警系统的内涵 |
2.4.2 风险预警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
2.4.3 风险预警系统的逻辑流程 |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铁行车调度系统预警需求分析 |
3.1 高铁行车调度风险预警系统综合集成目标 |
3.2 构建风险预警系统的基本需求 |
3.2.1 风险信息的需求 |
3.2.2 风险信息识别评价需求 |
3.2.3 风险信息判别需求 |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铁行车调度风险预警系统功能分析 |
4.1 高铁行车调度风险预警系统简介 |
4.1.1 高铁行车调度风险预警系统概念 |
4.1.2 高铁行车调度风险预警系统功能 |
4.2 风险信息监测功能的分析 |
4.3 风险信息识别功能的分析 |
4.3.1 高铁行车调度风险预警系统风险源定性分析 |
4.3.1.1 人员角度 |
4.3.1.2 机器设备角度 |
4.3.1.3 环境角度 |
4.3.2 高铁行车调度风险预警系统风险源的定量分析 |
4.3.2.1 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确定 |
4.3.2.2 风险源辨识的过程 |
4.3.3 结论 |
4.4 风险信息评价判别功能的分析 |
4.4.1 相关理论概述 |
4.4.2 建立基于粗糙集的模糊综合评价风险预警模型 |
4.4.2.1 建立指标集、评价集和风险信息决策表 |
4.4.2.2 建立指标权重集 |
4.4.2.3 建立隶属函数 |
4.4.2.4 模糊综合评价 |
4.4.2.5 模糊综合评价指标处理 |
4.4.3 基于粗糙集的模糊综合评价的仿真实现 |
4.4.3.1 建立高铁行车指挥风险预警系统风险指标体系和决策表 |
4.4.3.2 指标体系的约简和权重的计算 |
4.4.4 建立指标评判集合隶属度 |
4.4.5 模糊综合评估 |
4.4.6 总结 |
4.5 应急对策功能 |
4.5.1 不同风险等级因子的风险应急预案 |
4.5.2 风险的动态控制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铁行车调度风险预警系统设计 |
5.1 高铁行车调度风险预警系统设计思想 |
5.1.1 高铁行车调度风险预警系统设计依据 |
5.1.2 高铁行车调度风险预警系统设计原则 |
5.2 高铁行车调度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 |
5.2.1 高铁行车调度风险预警系统理论架构 |
5.2.2 高铁行车调度风险信息子系统 |
5.2.3 高铁行车调度风险识别子系统 |
5.2.4 高铁行车调度风险评价子系统 |
5.2.5 高铁行车调度风险预警判别子系统 |
5.2.6 高铁行车调度风险预警对策子系统 |
5.3 高铁行车调度风险预警系统运行机理 |
5.4 构建高铁行车调度风险预警系统应注意问题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论文存在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智能高速铁路行车指挥仿真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二章 基本理论 |
2.1 系统仿真 |
2.1.1 系统仿真概述 |
2.1.2 仿真建模方法 |
2.2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
2.2.1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概论 |
2.2.2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理论 |
2.2.3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原则 |
2.3 数据库技术 |
2.3.1 概述 |
2.3.2 数据库基本概念 |
2.3.3 数据模型 |
2.3.4 数据库的设计 |
第三章 高速铁路行车指挥系统分析 |
3.1 高速铁路行车指挥系统的分析 |
3.1.1 拟建的京沪高速铁路特点分析 |
3.1.2 拟建的京沪高速铁路综合调度系统功能分析 |
3.2 列车计划运行图 |
3.2.1 列车运行图的要素 |
3.2.2 列车运行图对指挥系统的影响 |
3.3 运输线路的分析 |
3.4 信号控制系统的分析 |
3.4.1 车站控制设备 |
3.4.2 区间控制设备 |
3.5 机车车辆特性分析 |
第四章 高速铁路行车指挥系统的仿真模型 |
4.1 智能行车指挥系统概述 |
4.2 智能行车指挥仿真系统的体系结构 |
4.2.1 硬件体系结构 |
4.2.2 软件体系结构 |
4.3 干扰模型分析 |
4.3.1 干扰的分类 |
4.3.2 干扰的模型 |
4.4 列车行驶过程的仿真分析 |
4.4.1 信号控制系统仿真 |
4.4.2 列车行驶过程仿真 |
第五章 高速铁路行车指挥知识库系统 |
5.1 行车指挥知识的获取 |
5.2 行车指挥知识的表达 |
5.3 行车指挥知识的推理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工作及发表的论文 |
参考文献 |
(4)基于替代图理论的列车运行计划优化编制及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内容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内容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列车运行调整方法在调度集中系统中的发展现状 |
1.2.2 列车运行调整过程建模理论及优化算法研究 |
1.2.3 列车运行调整综合评价研究 |
1.3 研究的目标、思路和方法 |
1.4 技术路线及论文结构 |
1.4.1 论文总体技术路线 |
1.4.2 论文主要结构 |
2 列车运行计划及相关理论研究 |
2.1 列车运行计划 |
2.1.1 列车运行计划研究内容 |
2.1.2 一般调度问题的分类和基本特点 |
2.1.3 列车运行计划研究目标和调整措施 |
2.2 建模理论 |
2.2.1 通用建模理论 |
2.2.2 改进的替代图理论 |
2.3 优化理论 |
2.3.1 优化问题形式化描述 |
2.3.2 列车运行调整最优控制策略的存在性 |
2.3.3 优化过程中的调度规则 |
2.3.4 优化算法介绍及改进 |
2.4 评价理论 |
2.4.1 一般评价问题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2.4.2 列车运行计划综合评价体系关键指标 |
2.4.3 基于Vague集的改进层次分析法 |
2.5 本章总结 |
3 列车运行计划优化编制方法 |
3.1 列车运行计划优化编制工作说明 |
3.2 基于替代图理论建立模型 |
3.2.1 参数定义 |
3.2.2 参数关联关系及数据结构 |
3.2.3 列车优先级的确定方法 |
3.2.4 约束条件 |
3.2.5 目标优化函数 |
3.2.6 列车运行计划问题描述 |
3.2.7 建模流程 |
3.3 列车运行计划编制方法 |
3.3.1 初始列车运行计划编制算法 |
3.3.2 基于替代图理论的改进分枝定界算法 |
3.3.3 基于MSOBB算法的列车运行计划编制方法 |
3.4 列车运行计划优化方法 |
3.4.1 列车运行计划优化过程中的目标优化函数 |
3.4.2 列车运行计划的鲁棒性 |
3.4.3 改进的收敛模糊粒子群优化算法 |
3.4.4 基于ICFPSO算法的列车运行计划优化方法 |
3.5 列车运行计划优化编制整合方案 |
3.6 实例计算与仿真分析 |
3.6.1 列车运行计划编制方法模拟实验 |
3.6.2 列车运行计划优化方法模拟实验 |
3.7 本章总结 |
4 列车运行计划综合评价方法 |
4.1 列车运行计划综合评价分析 |
4.1.1 我国行车调度现状分析 |
4.1.2 列车运行计划综合评价问题分析 |
4.1.3 列车运行计划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4.2 综合评价体系 |
4.2.1 综合满意度函数 |
4.2.2 评价指标分析 |
4.2.3 评价指标分层方法 |
4.2.4 评价指标的获取与计算 |
4.2.5 列车运行计划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
4.3 决策性评价方法 |
4.3.1 决策方法基础介绍 |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4.3.3 最终评价结论的确定 |
4.4 基于VAGUE集的改进AHP方法 |
4.4.1 方法基本变量 |
4.4.2 具体方法描述 |
4.5 列车运行计划综合评价问题处理流程 |
4.6 列车运行计划综合评价方法算例说明 |
4.7 本章总结 |
5 基于综合评价方法的列车运行计划优化编制模型 |
5.1 行车调度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
5.1.1 行车调度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
5.1.2 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 |
5.1.3 影响因素的应对措施 |
5.1.4 影响因素映射关系 |
5.2 列车运行计划优化编制模型框架设计 |
5.3 列车运行计划优化编制模块 |
5.4 基于综合评价的反馈校正模块 |
5.4.1 评价指标值的变化量 |
5.4.2 列车运行计划优化方法的调整措施 |
5.4.3 评价指标到调整措施的映射 |
5.5 基于综合评价的预警模块 |
5.5.1 预警模块的功能及特性 |
5.5.2 预警系统基本结构 |
5.5.3 预警参数确定 |
5.5.4 预警策略 |
5.6 本章总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工作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存在的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详细摘要 |
(5)城际铁路CTC中心系统实施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各章节安排 |
2 运输组织及系统功能需求研究 |
2.1 城际铁路运输组织需求研究 |
2.2 城际铁路CTC系统功能需求研究 |
2.3 小结 |
3 系统总体技术方案研究 |
3.1 国铁高速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三级架构 |
3.2 城际铁路网CTC中心系统结构研究 |
3.3 城际CTC系统组网技术方案研究 |
3.4 小结 |
4 系统硬件软件配置研究 |
4.1 系统硬件配置研究 |
4.2 系统软件配置研究 |
4.3 信息安全系统研究 |
4.4 小结 |
5 系统集成技术研究 |
5.1 城际CTC与信号系统接口 |
5.2 城际CTC与外部系统接口 |
5.3 小结 |
6 系统运用环境研究 |
6.1 房屋配置原则及技术要求 |
6.2 机房环境技术要求 |
6.3 电源系统 |
6.4 电磁兼容及防雷 |
6.5 小结 |
7 综合维护管理平台研究 |
7.1 综合维护管理系统功能需求 |
7.2 综合维护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
7.3 小结 |
8 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清单 |
附录 B 学位论文数据集页 |
详细摘要 |
(6)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行车指挥知识获取与决策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关于铁路行车指挥自动化 |
1.1.2 本文的研究目的 |
1.2 铁路行车指挥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粗糙集理论的特点与行车指挥自动化 |
第二章 粗糙集理论基础 |
2.1 粗糙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2.2 粗糙集理论基本概念 |
2.2.1 知识、分类与不可分辨关系 |
2.2.2 近似与粗糙集 |
2.2.3 知识约简 |
2.3 知识表达系统 |
2.3.1 知识的信息系统表示 |
2.3.2 知识的依赖性 |
2.3.3 决策表 |
2.4 决策逻辑与决策 |
2.4.1 决策逻辑语言 |
2.4.2 决策逻辑的推演 |
2.4.3 决策规则和决策算法 |
2.5 粗糙集理论的优点 |
第三章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智能知识获取和决策分析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粗糙集模型的算法 |
3.3 最小约简算法及其改进 |
3.4 基于区分矩阵的属性约简及其改进 |
3.5 决策规则与决策算法的约简 |
3.6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混合智能知识处理 |
第四章 铁路行车指挥的知识表达与决策逻辑 |
4.1 列车运行调整问题 |
4.1.1 铁路列车运行调整的基本特征 |
4.1.2 铁路列车运行调整策略 |
4.2 行车指挥中的知识表达 |
4.3 列车运行图的形式化表示 |
4.4 行车指挥的一般决策过程 |
4.4.1 行车指挥系统分析 |
4.4.2 模块划分及功能描述 |
4.4.3 行车指挥的一般决策过程 |
4.4.4 行车指挥的决策评价 |
第五章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行车指挥决策模型 |
5.1 行车指挥方式的应用分析 |
5.2 行车指挥的粗糙集知识表达 |
5.2.1 调度指挥系统对列车的控制 |
5.2.2 行车指挥的粗糙集条件属性 |
5.2.3 行车指挥的粗糙集决策属性 |
5.2.4 行车指挥的粗糙集决策规则表 |
5.2.5 小结 |
5.3 基于粗糙集的行车指挥智能决策规则的提取 |
5.4 行车指挥粗糙集决策的评价分析 |
5.4.1 行车指挥粗糙集决策的评价 |
5.4.2 列车运行调整的有效性 |
5.4.3 小结 |
5.5 行车指挥的粗糙集条件属性的简约与核的实例 |
5.5.1 行车指挥条件属性的简约 |
5.5.2 行车指挥决策的逻辑表达 |
5.5.3 小结 |
5.6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行车指挥决策系统 |
5.6.1 决策过程概述 |
5.6.2 决策过程分析 |
5.6.3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行车指挥决策算法 |
5.6.4 小结 |
5.7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非正常条件下高铁列车调度指挥人因可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2.2 高速铁路安全与人因可靠性研究现状 |
1.2.3 非正常条件下人因可靠性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高铁运输非正常条件界定及人因风险机理 |
2.1 高速铁路列车调度指挥系统概述 |
2.1.1 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结构及功能 |
2.1.2 高速铁路列车调度岗位设置 |
2.1.3 高速铁路列车调度指挥设备 |
2.1.4 高铁列车调度员(助理调度员)工作任务 |
2.2 高速铁路运输非正常条件界定及分析 |
2.2.1 高速铁路运输非正常条件定义 |
2.2.2 非正常条件与突发事件的区别 |
2.2.3 高铁运输非正常条件分类及统计分析 |
2.3 非正常条件下高铁列车调度指挥人因风险机理 |
2.3.1 非正常条件下高铁调度指挥工作任务特征分析 |
2.3.2 非正常条件下高铁列车调度员工作能力变化分析 |
2.3.3 基于能力-任务需求的高铁调度员人因风险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铁列车调度指挥人因失误辨识方法与应用 |
3.1 人因失误定义及分类方法概述 |
3.1.1 人因失误定义 |
3.1.2 人因失误分类方法概述 |
3.1.3 人因失误分类方法评述 |
3.2 非正常条件下高铁列车调度指挥认知行为模型 |
3.3 非正常条件下高铁列车调度指挥人因失误辨识方法 |
3.3.1 融合高铁列车调度员认知行为的人因失误分类方法 |
3.3.2 非正常条件下高铁列车调度指挥人因失误辨识流程 |
3.4 应用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铁列车调度员行为形成因子分析 |
4.1 非正常条件下高铁列车调度员PSF提取 |
4.1.1 PSF备选库建立 |
4.1.2 PSF筛选 |
4.1.3 PSF分类与修订 |
4.1.4 PSF全面性检验与完善 |
4.1.5 PSF体系构建 |
4.2 PSF递阶关系分析与影响力权重计算 |
4.2.1 分析原理与方法 |
4.2.2 PSF递阶关系分析 |
4.2.3 PSF影响力权重计算 |
4.3 高铁列车调度员PSF问卷设计与实证分析 |
4.3.1 PSF调查问卷设计 |
4.3.2 绩效评估矩阵方法概述 |
4.3.3 调查与分析步骤 |
4.3.4 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铁列车调度人因失误概率量化与风险排序 |
5.1 高铁列车调度员人因失误概率量化方法 |
5.1.1 计算原理与方法 |
5.1.2 改进方法的提出 |
5.1.3 人因失误贝叶斯网络构建 |
5.1.4 节点变量概率确定与贝叶斯推理 |
5.1.5 应用分析 |
5.2 高铁列车调度指挥人因失误风险排序 |
5.2.1 直觉三角模糊数基础知识 |
5.2.2 人因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5.2.3 基于直觉三角模糊数TOPSIS的人因风险排序方法 |
5.2.4 应用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成果 |
2. 论文的主要创新工作 |
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铁列车调度指挥人因可靠性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项目 |
(8)智能行车调度指挥系统数据信息平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结构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2 智能行车调度指挥系统数据信息平台分析 |
2.1 铁路行车调度指挥概述 |
2.2 智能行车调度指挥系统数据信息平台的概述 |
2.2.1 数据信息的实时掌握 |
2.2.2 数据信息的集成化、一体化 |
2.3 智能行车调度指挥系统数据信息平台的概述 |
2.3.1 用户主体 |
2.3.2 服务主体 |
2.4 平台需求分析 |
2.4.1 铁路内部用户需求分析 |
2.4.2 外部用户需求分析 |
2.5 智能行车调度指挥系统数据信息平台总体结构 |
2.6 本章小结 |
3 智能行车调度指挥系统数据信息平台功能设计 |
3.1 平台功能结构 |
3.2 智能行车调度指挥系统数据信息平台业务功能定义 |
3.3 智能行车调度指挥系统数据信息平台业务功能描述 |
3.3.1 行车调度子系统 |
3.3.2 机车调度子系统 |
3.3.3 行车调度子系统 |
3.3.4 货运调度子系统 |
3.3.5 施工调度子系统 |
3.3.6 供电调度子系统 |
3.3.7 灾害防护子系统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云计算的智能行车调度指挥系统数据信息平台设计 |
4.1 云计算概述 |
4.1.1 云计算背景简介 |
4.1.2 云计算体系结构 |
4.2 基于云计算智能行车调度指挥系统数据信息平台结构 |
4.2.1 基于云计算智能行车调度指挥系统数据信息平台硬件结构设计 |
4.2.2 基于云计算智能行车调度指挥系统数据信息平台网络结构设计 |
4.2.3 基于云计算智能行车调度指挥系统数据信息平台网络安全架构 |
4.3 云计算在智能行车调度指挥系统数据信息平台的关键技术 |
4.4 云计算与传统服务对比 |
4.4.1 云计算服务优点 |
4.4.2 云计算技术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4.5 本章小结 |
5 智能行车调度指挥系统数据信息平台方案 |
5.1 平台设计原则 |
5.2 平台逻辑框架 |
5.3 平台系统数据架构 |
5.4 平台系统数据模型 |
5.4.1 平台模型方案设计 |
5.4.2 平台数据库概念模型 |
5.5 智能行车调度指挥系统数据信息平台实现 |
5.5.1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平台实际构建方案 |
5.5.2 系统开发与运行环境 |
5.5.3 典型应用示例分析 |
5.5.3.1 录入功能代码实现 |
5.5.3.2 查询功能代码实现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智能集成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现状与分析 |
1.3.1 我国实际应用现状综述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1.4 论文的基本研究思路 |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6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智能集成系统(URTIIDMS)的基础理论 |
2.1 系统工程学和控制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2 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系统分析 |
2.3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子系统 |
2.3.1 各自动化子系统 |
2.3.2 城市轨道交通ATC 系统 |
2.4 URTIIDMS 的理论分析与框架设计 |
2.4.1 URTIIDMS 技术实施手段 |
2.4.2 URTIIDMS 的智能化分析 |
2.4.3 URTIIDMS 的集成化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轨列车运行分析及晚点传播问题的研究 |
3.1 列车晚点状况分析 |
3.1.1 列车进入晚点及其分类 |
3.1.2 列车晚点的原因分析 |
3.1.3 列车晚点造成的影响 |
3.2 城轨交通描述与模型建立 |
3.2.1 城轨交通描述 |
3.2.2 模型参数 |
3.2.3 列车停站时间模型 |
3.2.4 列车运行的数学描述 |
3.3 城轨列车晚点传播计算 |
3.3.1 自身晚点 |
3.3.2 连带晚点 |
3.4 城轨列车晚点传播分析 |
3.4.1 乘客流对晚点传播的重要关联性分析 |
3.4.2 追踪列车间隔对晚点传播的重要关联性分析 |
3.4.3 晚点对实际追踪列车间隔的影响分析 |
3.4.4 动态性能指标 |
3.5 仿真实例测试及结果分析 |
3.5.1 仿真计算 |
3.5.2 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列车运行调整的系统分析及优化方法研究 |
4.1 调整问题的描述及分析 |
4.1.1 城轨列车运行调整的特征分析 |
4.1.2 城轨列车运行调整的基本手段 |
4.2 非正常情况下调度指挥 |
4.2.1 临时交路下调度指挥 |
4.2.2 线路故障下调度指挥 |
4.2.3 列车故障下调度指挥 |
4.3 晚点状况下列车调度指挥 |
4.3.1 调度指挥原则及常用策略 |
4.3.2 自动列车运行调整-ATR |
4.3.3 列车间隔调整分析 |
4.4 列车运行调整的优化方法 |
4.4.1 问题的提出及分析 |
4.4.2 城轨乘客流的研究分析 |
4.4.3 城轨运输能力的分析 |
4.4.4 优化数学模型的构造 |
4.4.5 遗传算法对该问题的求解 |
4.4.6 数值算例 |
4.4.7 客流安全及客流调控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城轨列车运行调度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组成结构分析 |
5.1.1 系统层次划分 |
5.1.2 系统网络构建 |
5.1.3 系统组成设备及功能 |
5.2 仿真软件设计 |
5.2.1 系统模块划分 |
5.2.2 系统模型建模 |
5.2.3 仿真程序的基本流程 |
5.3 仿真调度软件的实现 |
5.3.1 车站及区间线路图铺画实现 |
5.3.2 列车运行仿真实现 |
5.3.3 自动进路控制(ARS)的实现 |
5.3.4 列车自动追踪(ATT)实现 |
5.3.5 列车运行图铺画与调整 |
5.3.6 系统实现 |
5.4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基于WEB 的城市轨道交通信息集成平台研究 |
6.1 信息集成平台的实现技术 |
6.2 信息集成平台的总体设计方案 |
6.2.1 平台的建设目标 |
6.2.2 软件体系的构建原则 |
6.2.3 信息集成平台体系结构的建立 |
6.3 信息的需求分析及其管理流程 |
6.3.1 信息需求内容分析 |
6.3.2 信息需求特征分析 |
6.3.3 信息访问方式 |
6.3.4 信息管理流程 |
6.4 基于AGENT 和XML 的系统集成框架实现 |
6.4.1 系统实现方案 |
6.4.2 Agent 的构成与功能描述 |
6.4.2 Agent 的结构模型和语义描述 |
6.4.3 Multi-Agent 通信协作模型设计 |
6.4.4 异构数据集成实现 |
6.5 数据仓库构建 |
6.5.1 数据仓库体系结构 |
6.5.2 数据仓库主题域分析 |
6.5.3 维与粒度的设计 |
6.6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本文的总结和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与进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城市轨道交通常用术语中英文对照表 |
本文图表名称及页码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基于协同思想的高速铁路行车调度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依托课题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 |
1.1.4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调度技术理论研究现状 |
1.2.1 列车运行图编制理论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列车运行调整理论研究综述 |
1.2.3 协同化思想研究综述 |
1.2.4 研究文献综述小结 |
1.3 论文结构安排 |
1.4 论文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1 论文研究思路 |
1.4.2 论文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相关基础理论与方法 |
2.1 列车运行图编制与调整相关理论 |
2.1.1 列车运行图编制过程 |
2.1.2 列车运行调整 |
2.2 建模相关理论 |
2.2.1 通用建模理论 |
2.2.2 数学规划建模理论 |
2.2.3 周期事件规划问题模型 |
2.3 协同思想相关理论 |
2.3.1 满意优化理论 |
2.3.2 群体动力学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基于区域协同的列车运行图编制研究 |
3.1 乘客在线路间换乘现状分析 |
3.2 乘客在列车间换乘时间分析 |
3.2.1 理想的换乘情况描述 |
3.2.2 实际的换乘情况分析 |
3.2.3 实际的换乘情况描述 |
3.3 基于区域协同的列车运行图编制模型的统计学理论基础 |
3.3.1 列车延迟时间的概率分布 |
3.3.2 换乘等待时间的概率分布 |
3.3.3 换乘等待时间的期望 |
3.3.4 加权的换乘等待时间的期望 |
3.4 基于区域协同的列车运行图编制模型建立 |
3.4.1 可换乘列车对 |
3.4.2 模型的前提和假设 |
3.4.3 非周期运行图模型的建立 |
3.4.4 周期运行图模型的建立 |
3.5 实例计算与分析 |
3.5.1 非周期运行图模型实例计算与分析 |
3.5.2 周期运行图模型实例计算与分析 |
3.6 本章总结 |
4.基于多目标协同的列车运行调整研究 |
4.1 需要协同考虑的评价指标 |
4.2 满意优化理论与满意度函数 |
4.3 模型建立 |
4.3.1 模型中的参数定义及说明 |
4.3.2 模型假设 |
4.3.3 模型的目标函数 |
4.3.4 模型的约束条件 |
4.4 模型求解算法 |
4.4.1 遗传算法介绍 |
4.4.2 遗传算法流程 |
4.4.3 针对模型改进的遗传算法流程 |
4.5 实例计算与分析 |
4.6 本章总结 |
5.基于区域间协同的行车调度技术研究 |
5.1 区域之间的行车调度问题 |
5.2 研究对象及理论 |
5.2.1 边界车站 |
5.2.2 群体动力学及势能场理论 |
5.3 模型建立 |
5.3.1 模型研究思路 |
5.3.2 模型假设 |
5.3.3 基于区域间协同的列车运行图优化模型 |
5.3.4 基于区域间协同的列车运行调整模型 |
5.4 模型求解算法 |
5.4.1 免疫遗传算法求解运行图优化模型 |
5.4.2 模拟退火算法求解列车运行调整模型 |
5.5 实例计算与分析 |
5.5.1 运行图优化实例计算 |
5.5.2 列车运行调整实例计算 |
5.6 本章总结 |
6.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工作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详细摘要 |
四、使用电子计算机的行车指挥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城际铁路调度指挥关键问题研究[D]. 贺金金. 西南交通大学, 2014(09)
- [2]高速铁路行车调度风险预警系统设计[D]. 任璐.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2)
- [3]智能高速铁路行车指挥仿真系统的研究[D]. 王壮锋.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2003(04)
- [4]基于替代图理论的列车运行计划优化编制及评价方法研究[D]. 赵宏涛.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4(04)
- [5]城际铁路CTC中心系统实施方案研究[D]. 梁朝辉.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5(01)
- [6]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行车指挥知识获取与决策的应用研究[D]. 黄康.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2003(04)
- [7]非正常条件下高铁列车调度指挥人因可靠性研究[D]. 吴海涛. 西南交通大学, 2014(11)
- [8]智能行车调度指挥系统数据信息平台的研究[D]. 陈乐.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9(08)
- [9]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智能集成系统研究[D]. 李为为. 北京交通大学, 2006(05)
- [10]基于协同思想的高速铁路行车调度技术研究[D]. 李智.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