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 Posalux 用于加工发动机活塞的六工位粗加工机

瑞士 Posalux 用于加工发动机活塞的六工位粗加工机

一、瑞士Posalux公司加工发动机活塞六工位粗合机床(论文文献综述)

第一机械工业部组合机床研究所第四研究室[1](1965)在《第五部分 国外组合机床及其自动线实例介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一、组合机床实例介绍1.加工连杆的钻、拉组合机床为了加工连杆上的活塞销孔,美国Cross公司制造了一台回转工作台式的六工位钻、拉组合机床(见图46)。机床上集中了很多工序,每个工位上装卡4个连杆,机床同时对20个连杆进行加工。除完成钻孔、扩孔和两端面

李震帅[2](2015)在《复杂曲面高效磨削专用机床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导气箍是一种具有复杂曲面的零件,其外表面的抛光,一直以来采用人工加工,给企业带来了许多麻烦。面对导气箍的复杂曲面难加工和加工效率低这样的挑战,我们需要研发出一种更加高效自动化的机械设备,多工位砂带磨削组合机床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本论文以一次装夹完成导气箍零件外表面的全部抛光为对象展开研究和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对待加工的导气箍零件进行了,简要介绍、工艺分析、定位分析、生产纲领及类型的计算和确定。了解各种抛光方法的特点,根据企业要求,结合零件具体情况,确定了采用砂带、砂轮组合磨削的抛光方式,同时给出了该加工单元的总体方案为基于回转台的六工位加工方案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式。(2)建立了六工位机床关键部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采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建模,建模的对象主要包括:回转工作台、动力部件动力头、滑台、支承座、底座、夹具和控制系统。(3)根据砂带磨削理论和导气箍零件曲面磨削加工的特性,设计了磨削力可调节的砂带磨削机构。并对该机构的张紧部分、驱动电机、接触轮、气动系统等主要部件的选型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建立机构的简要模型,以抛光力执行单元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了 PID控制方法,用Simulink进行仿真分析和验证该磨削机构的实时控制特性。(4)建立了六工位砂带磨削组合机床的关键部件有限元模型,对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的前处理,包括模型整合、硬点建立、网格划分。对床身系统和回转工作台的模态分析和静力分析,对其固有频率和在工作情况下的应力、位移变形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确定了其工作的可靠性。(5)根据多体动力学理论,运用ADAMS软件系统地研究了六工位加工单元的动力学特性和加工平稳性。以其中的第3工位即砂带竖向磨削工位为例,具体介绍仿真过程,以此来查看刀具、夹具、工件间的运动干涉仿真结果,观察了磨头的Mag加速度、速度等变化情况,从而验证整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行性。

张春艳[3](2013)在《立磨行星减速器箱体结构优化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装备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传统的单一功能的机床已经不能满足制造业高效率高精度的要求。单一工艺(如车、铣等)的多工序集成加工在经济上比较合理,技术上也较易于实现,而跨工艺的多工序集成加工,如车削、激光加工集成;铣削、电火花加工集成等,实施起来则还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与工艺和工序变换过程中,所需刀具自动交换装置和定位夹紧结构的设计有难度,但多工序精密集成加工装备的研制和开发将是整体装备制造业的共同目标。在分析了风电行业中典型加工件“回转支承”传统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在原有立式车削机床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增加镗铣功能,磨削功能,激光淬火功能,打破传统单一工艺加工机床的概念,将冷加工与热处理集成一体,满足了不同功能辅件及刀具的互换要求,可实现一次装夹完成零件的车削、铣削、磨削及淬火加工。本文就沈阳机床厂的VTM3501401g立式车铣磨及淬火复合加工中心的关键技术问题展开研究,对关键部件的结构做以优化设计以得到较高的稳定性和加工精度。研究中运用了静压技术,功能部件互换技术、横梁仿形加工预变形技术,双电机消隙技术等关键技术。对如下关键部件做以分析和设计:(1)高精度工作台主轴、镗铣滑枕及工作台恒流静压结构的设计。同时运用双电机消隙技术对C轴改进和运用仿形加工预变形技术设计横梁。另外还研究了对适应多功能辅件的互换性接口进行设计(2)多工位车刀盘装置山分度适配器和多工位刀夹组成。本文在吸收原有多工位刀夹优点的基础上将其改进,试用于开发的立式乍铣磨及淬火复合加工中心。(3)针对立式车铣磨及淬火复合加工中心对万能磨削装置进行了设计。(4)激光淬火装置的结构和电气的设计该设备以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高,能耗低,环保等优势必将替代传统单一加工设符。可用于单件加工,也适用于批量加工,可一次装夹完成如:增速箱端盖、回转支承、大型轴承、发动机缸体、行星架、前置泵体等典型零件的加工,适用于风电能源、军工重型机械、铁路及交通、航空航天、船舶等行业。符合高精数控加工设备的主要发展趋势。

二、瑞士Posalux公司加工发动机活塞六工位粗合机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瑞士Posalux公司加工发动机活塞六工位粗合机床(论文提纲范文)

(2)复杂曲面高效磨削专用机床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的来源
        1.1.2 课题的目的
        1.1.3 课题的意义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组合机床简介
        1.2.2 抛光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砂带磨削技术
    1.3.本文研究的内容
第2章 零件加工特征分析及整机方案设计
    2.1 零件的加工特征分析
        2.1.1 导气箍零件简介
        2.1.2 抛光方法的选择
        2.1.3 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
        2.1.4 零件的加工定位分析
        2.1.5 零件的加工生产纲领及类型
    2.2 整体方案设计
    2.3 回转台的设计研究
    2.4 柔性夹具设计研究
    2.5 动力部件设计研究
    2.6 底座与支承座
    2.7 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2.7.1 要求分析
        2.7.2 整体解决方案
        2.7.3 实施方案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变压力砂带磨削机构的设计
    3.1 砂带的磨削过程
        3.1.1 砂带磨削运动
        3.1.2 砂带的磨削机理
    3.2 机构整体结构的设计
    3.3 张紧机构的设计
    3.4 机构关键部件的选择
        3.4.1 驱动电机的选择
        3.4.2 接触轮的选择
        3.4.3 轴承的选择
        3.4.4 直线导轨的确定
    3.5 机构控制系统概述及工作原理
        3.5.1 气动系统
        3.5.2 电控系统
        3.5.3 系统程序的流程图设计
    3.6 机构砂带抛光力控制技术
        3.6.1 抛光力控制系统的建模与分析
        3.6.2 数学模型的建立及稳定性分析
        3.6.3 系统的仿真及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整机关键部件有限元分析
    4.1 有限元分析概述
    4.2 机床基础元件CAE分析
        4.2.1 回转工作台和床身三维建模
        4.2.2 材料模型
        4.2.3 边界条件
    4.3 回转工作台及床身的静力分析
        4.3.1 总变形分析结果
        4.3.2 应力分析结果
    4.4 回转工作台及床身的模态分析
        4.4.1 模态分析基本理论
        4.4.2 模态分析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整机动力学仿真
    5.1 多体系统分析软件——ADAMS
        5.1.1 虚拟样机技术
        5.1.2 软件ADAMS及一般分析流程
    5.2 多刚体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5.3 加工单元动力学仿真分析的方法和内容
    5.4 仿真前处理—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5.4.1 加工单元模型的建立和导入
        5.4.2 各个零件的材料属性
        5.4.3 添加连接和驱动
    5.5 加工单元动力学仿真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立磨行星减速器箱体结构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的来源与背景
        1.2.1 立式车削机床典型零件加工的现状
        1.2.2 立式车削机床的行业需求
    1.3 立式车削多功能复合机床的发展方向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1.4.1 课题的研究内容
        1.4.2 课题的研究意义
2 立式车铣磨及淬火复合加工中心关键结构设计方案
    2.1 机床总体方案设计
        2.1.1 典型加工工件的传统工艺分析
        2.1.2 典型加工件对机床复合功能的需求
        2.1.3 机床总体方案各参数的确定
    2.2 高精度工作台主轴结构设计
        2.2.1 立式车铣磨及淬火复合加工中心工作台主轴要求
        2.2.2 工作台主轴支撑结构确定
    2.3 高精度镗铣滑枕结构设计
        2.3.1 高精度镗铣滑枕主要结构形式
        2.3.2 高精度镗铣滑枕设计
    2.4 工作台底座恒流静压导轨结构设计
        2.4.1 恒流静压技术简介
        2.4.2 工作台结构形式和主要参数的确定
        2.4.3 受力及流量计算
        2.4.4 泵及泵用电机的选型
    2.5 C轴双电机消隙技术应用
        2.5.1 C轴双电机消隙技术应用背景
        2.5.2 C轴双电机消隙方案设计
    2.6 横梁仿形加工预变形技术应用
    2.7 适应多功能辅件互换性管路设计
        2.7.1 滑枕整体及内冷通道布置
        2.7.2 水气切换应用
3 多工位车恨盘装置方案设计
    3.1 多工位车刀盘装置应用的背景技术及优势
    3.2 多工位车刀盘装置结构设计
        3.2.1 分度适配器设汁
        3.2.2 多工位刀夹设计
    3.3 多工位车刀盘装置工作原理
4 万能磨削在立式车削机床上的应用研究
    4.1 万能磨削在立式车削机床上的应用的背景和意义
    4.2 万能磨削装置工作原理
        4.2.1 万能磨削装置的结构
        4.2.2 万能磨削装置的工作原理
5 激光淬火装置在立式车削机床上的应用
    5.1 激光淬火和立式车铣机床上的应用的背景和意义
    5.2 激光淬火装置整体结构及工作原理
        5.2.1 激光淬火装置整体结构
        5.2.2 激光淬火工作原理
    5.3 激光淬火电气控制原理及功能设计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瑞士Posalux公司加工发动机活塞六工位粗合机床(论文参考文献)

  • [1]第五部分 国外组合机床及其自动线实例介绍[J]. 第一机械工业部组合机床研究所第四研究室. 国外组合机床, 1965(S5)
  • [2]复杂曲面高效磨削专用机床的关键技术研究[D]. 李震帅. 东北大学, 2015(07)
  • [3]立磨行星减速器箱体结构优化设计[D]. 张春艳. 大连理工大学, 2013(09)

标签:;  ;  

瑞士 Posalux 用于加工发动机活塞的六工位粗加工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