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7月30日毛主席关于江西共产劳动大学的批示

1961年7月30日毛主席关于江西共产劳动大学的批示

一、毛主席一九六一年七月三十日关于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指示(论文文献综述)

汪东兴[1](1995)在《教育为兴国之本──回忆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文中提出教育为兴国之本──回忆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汪东兴对任何一个人、一件事、一件东西,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有不同的看法,这是很自然的,能够理解的。对于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这样一所曾是全国地方最大、学生最多、国家花钱最少的学校来说,其...

哈经雄,胡传章[2](1981)在《董必武年谱(1886-1975)》文中研究说明 1886年 3月5日(农历正月三十日),出身于湖北省黄安县城南街(今红安县城南正街)一个穷教员家里。董必武乳名乐益,学名贤琮,又名用威,字洁畲,号璧伍,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后,为了决心革命,摈弃原号,用谐音必武。曾化名碧吾。 1890年五岁随父亲董基文(号采臣)在黄安县城内东街广善庵私塾读书。

汪东兴[3](1997)在《关于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回忆─—兼忆毛主席对它的关怀》文中研究说明

四川大学校图书馆 历史系[4](1977)在《为共产主义事业光辉战斗的一生——缅怀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文中研究指明 敬爱的周总理离开我们一周年了。在这难忘的日子里,全国人民心潮起伏,哀思滚滚,无不沉浸在深深的怀念之中。去年,周总理逝世后,由于万恶的“四人帮”的阻挠破坏,尽管悲痛的巨澜席卷全国,悼念的深情笼罩大地,可是在他们控制的报刊上不准发表哀悼周总理的文章和缅怀周总理的回忆录。在以华国锋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之后,

赖正维[5](2002)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福建老区问题》文中指出“文革”期间,福建也与全国各地一样,各种群众组织林立,其中引人注目的是遍布全省各地所谓老区农民组织。福建老区农民运动的兴起时期极短,来势异常迅猛,波澜壮阔,遍及全省,两起两落,结局悲壮。农民参加“文革”在全国并不罕见,但公开打着老区农运旗号却唯有福建,并且老区组织中又集结了大量原地下党及游击队等老区干部,因而被蒙上一层神秘色彩。“文革”中老区问题是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这个建国以来长期未解决的历史问题在“文革”特定背景下以大规模农民运动形式爆发,然而矛盾并未解决,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这个长期困扰我党的历史问题才真正得到解决。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分析历史现象的科学方法为指导,依据已收集的丰富历史档案资料,拟对这一过程作较为深入的探讨。

四平师院教育学科教研室[6](1977)在《毛主席从事教育活动和论述教育问题大事年表》文中研究表明 英明领袖华主席在党的十一大政治报告中提出要真正搞好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任务。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必须认真学习毛主席的教育思想,全面地、准确地理解和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教育思想体系。毛主席的教育思想体系是教育领域的指导思想。为了帮助全院师生员工更好的学习和

黄启兵[7](2006)在《我国高校设置变迁的制度分析》文中指出本文以时间为叙述线索,以大量第一手资料为史料来源,以制度分析为理论基础,以高校设置的重大事件为标志,梳理了晚清以来我国高校设置制度的变迁历史,总结归纳其特点,分析其成败得失,提出我国高校设置的制度化路径。 晚清以来,我国高校设置的制度化分别经历了晚清时期的制度初建,民国前期的制度反复,民国后期的渐趋成熟,共和国时期的制度初建、制度颠覆、制度重建四个大的时期。纵观近百余年来我国高校设置的制度化历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从制度的起源来说,我国高校设置制度是移植外生与精英设计,具有“政治论”导向的特点;从其变迁过程来说,各个利益主体经过多元博弈下的冲突与协调,路径曲折:从整个发展历程来看,我国高校设置呈现出若干历史的烙印,如院校之间的分分合合、高师独立与融合的纷争、重点大学制度、分区布局原则、部门办学的冲突、私立高校的兴衰、教会大学的立案等等;从高校设置制度的特点来说,其制度变迁充满激进色彩,其制度导向充满了工具主义,其制度产生充满了理性设计与理想主义,充满了借鉴模仿的痕迹,其制度空间时而弹性时而刚性,其制度传承既有断裂也有绵延,对制度的重视程度既有制度神话也有制度虚无。 我国高校设置的历史变迁告诉我们:现今的高校设置方式都有其历史的渊源,都打上了历史的烙印,高校设置不可能割断历史,只能在历史中延续。同时,它也告诉我们:我国的高校设置需要制度化生存,尤其需要在具有连续性、一般性、开放性、本土化的制度中生存,要注重互动博弈的制度,警惕理性设计的自负,防止高校设置中的制度神话与制度虚无。

周龙燕[8](2014)在《瞿秋白生平研究史(1921-2013)》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对中国90年来瞿秋白生平研究学术史的回顾与梳理、总结与评述,目的是为今后的瞿秋白生平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以促进瞿秋白生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本文的研究思路是:运用整体与个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瞿秋白生平研究的研究历程和研究成果作纵、横两条线的勾勒和铺陈,厘清瞿秋白生平研究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现瞿秋白生平研究的全貌;将学界的瞿秋白生平研究放置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深入探讨各个阶段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和深层原因,特别探讨中国共产党对瞿秋白的历史性评价与瞿秋白生平研究之间的关系;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对90年瞿秋白生平研究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对瞿秋白生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今后的瞿秋白生平研究进行展望。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评述民国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1921年10月-1949年9月)。这一阶段属于瞿秋白生平研究的起步阶段。瞿秋白生平研究在中国最早开始于1921年10月10日《申报》上登载的一篇署名天我(江亢虎)的旅俄通讯,这是国内目前发现的最早有关瞿秋白报道的史料。该阶段的瞿秋白生平研究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瞿秋白生平事迹的报刊报道;第二类,悼念、纪念及回忆文章;第三类,瞿秋白的传记文章。总体而言,这段时期的研究成果相当有限,大都是悼念性、纪念性文章,仅有的几篇传记也相当的简明扼要。从总体特征考察,这一阶段在瞿秋白生平研究的发展历程中,还算不上真正自觉的研究,但其在研究史上的意义和价值却不能因此轻忽或低估。理由有三:第一,这段时期见诸于报刊的不带政治色彩的客观报道,是极其宝贵的原始资料,他们是瞿秋白生平研究赖以进行和深入的根本基础;第二,这一阶段距离瞿秋白牺牲的时间不太远,亲人、朋友、战友们撰写的悼念、纪念及回忆文章误记误忆的情况比较少,这些文章的记述真实可信,是瞿秋白生平研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第三,这段时期为瞿秋白写作简明传记的作者多与瞿秋白有着最直接的接触,对瞿秋白非常了解,他们传记中提供的史料都非常珍贵,对瞿秋白的评价也相对客观,他们的观点对后来者的研究或多或少都产生了影响。第二章评述建国后十七年的瞿秋白生平研究(1949年10月-1966年5月)。这一阶段属于瞿秋白生平研究的步入正轨阶段:由不自觉走向自觉,由分散、零碎走向有一定的体系和规模。1955年中国共产党给予瞿秋白政治生涯的公正、肯定评价给学界的瞿秋白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在此大背景下,学界的瞿秋白生平研究开始走上现代学术发展的正轨,进入到自觉研究阶段。这一阶段,杨之华为宣传、研究瞿秋白做了大量的工作,成为瞿秋白生平研究当之无愧的重要开拓者;丁景唐从挖掘和考证瞿秋白生平史料和研究资料开始,逐步走上有系统的瞿秋白研究之路,他所从事的瞿秋白生平史料、资料的整理、研究和考证工作在整个瞿秋白生平研究史中属开创之举,有筚路蓝缕之功。丁景唐也因此而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瞿秋白生平研究的奠基人;这一阶段,温济泽撰写的传记文章较之前更为详细、具体,曹子西、上官艾明还开始了写作瞿秋白传记着作的尝试。凡此种种,说明此阶段的瞿秋白生平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绩并初具规模,但大陆尚未出现整部的、正规的瞿秋白传记。第三章评述“文革”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1966年5月一1976年10月)。这一阶段属于瞿秋白生平研究的黑白颠倒的阶段。“文革”十年,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理论研究、学术研究也遭到破坏。瞿秋白因为一篇《多余的话》而被诬陷为“叛徒”,瞿秋白一生历史不断地被诬蔑和抹黑,学界逐步展开的瞿秋白生平研究遭受严重的干扰和破坏。在长达十年的“文革”动乱中,声讨瞿秋白的文章主要被收纳在以下材料中:《讨瞿》(彻底搞臭大叛徒瞿秋白资料汇编)(《讨瞿战报》1-14集汇编)(1967年10月由北京政法学院革命委员会出版);《瞿秋白批判集》(《讨瞿专号》汇编)(1968年北京师大革委会井冈红军出版);《讨瞿》1-4集(上海工总司轻工业局文体工业联络站宣传组等单位出版)。这些材料对瞿秋白的批判无非就是歪曲历史事实,对瞿秋白的文章断章取义,进行扭曲和误读,毫无学术价值可言。第四章评述改革开放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上)(1976年10月一1989年12月)。这一阶段属于瞿秋白生平研究的重新恢复阶段。“文革”结束后的两年,在“两个凡是”的错误指导之下,中国共产党在政治、思想上的混乱并未消除。学术界也尚未形成健全、正常的学术氛围,瞿秋白研究依然属于学术禁区。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共中央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为瞿秋白平反昭雪并给予了新的历史评价。在思想解放的大环境下,瞿秋白生平研究开始逐步恢复并健康成长。在学者们打破思想禁锢、努力的探索和开拓下这一阶段的瞿秋白生平研究取得了较大成就:回忆、纪念瞿秋白的文字,开始整理成书,编印出版;瞿秋白研究资料集和研究论文集也相继出版;周红兴的《瞿秋白诗歌浅释》、王铁仙的《瞿秋白论稿》等专题研究专着出版;杨之华撰写、洪久成整理的长篇回忆录《回忆秋白》也得以面世;陈云志、王士菁、周永祥等还进行了瞿秋白传记、年谱写作的尝试。在众多学术成果中,陈铁健的《瞿秋白传》和王观泉的《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瞿秋白传》代表着这一阶段瞿秋白生平研究的最高水平。但总的说来,这一阶段的瞿秋白生平研究主要还是处于推到“四人帮”强加在瞿秋白头上的污蔑不实之词,匡正是非,恢复瞿秋白真实的历史形象阶段。第五章评述改革开放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中)(1990年1月-1999年12月)。这一阶段属于瞿秋白生平研究的蓬勃发展阶段。伴随着纪念瞿秋白英勇就义六十周年、瞿秋白诞辰一百周年等活动的展开,全国掀起一股研究瞿秋白的热潮。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研究基础上,随着大量原始资料的出版发行,特别是学界关于瞿秋白“左”倾盲动和《多余的话》的评价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后,瞿秋白生平研究也有了新的发展。这一阶段,学界在有关瞿秋白生平的专题性研究方面作出了不少新成绩,出版了多部专论着作,如《从天香楼到罗汉岭——瞿秋白综论》、《瞿秋白与他的同时代人》等;在瞿秋白传记写作方面取得了许多新成果,如叶楠的《瞿秋白评传》、鲁云涛的《瞿秋白评传》、许焕隆的《瞿秋白评传》、许京生的《瞿秋白与鲁迅》等;在瞿秋白年谱编纂方面也取得了大丰收,学界出版了两部瞿秋白年谱《瞿秋白年谱新编》、《瞿秋白年谱详编》,还有一本大事记《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瞿秋白大事记述》。但是,瞿秋白生平研究并未全面展开,尚有许多领域有待开发。第六章评述改革开放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下)(2000年1月-2013年)。这一阶段属于瞿秋白生平研究的全盛阶段。进入21世纪,中共中央对瞿秋白“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创性地位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这给新时期的瞿秋白研究指明了方向。伴随着民国档案资料和其他各种史料被逐步地公布和挖掘,特别是联共(布)中央及共产国际绝密档案资料(二十一卷本《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的出版发行,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越发清晰、真实的被还原出来,学术界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站在最新的学术、思想前沿,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瞿秋白生平展开全方位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史实考证方面,丁景唐、丁言模、丁言昭、梁化奎、周一平等一批学者作出了扎实的成绩;在佚文考辨方面,刘小中、丁言模编写的《瞿秋白佚文考辨》问世;在瞿秋白生平专题研究方面,吴之光、张秋实等的研究填补了瞿秋白生平研究的空白;在传记写作、年谱编纂方面,由江苏省瞿秋白研究会主持编写的《瞿秋白传》与刘小中、丁言模编着的《瞿秋白年谱详编》分别代表了当下瞿秋白研究界的最高研究水平:《瞿秋白年谱详编》是迄今为止瞿秋白研究界最为详备的一部年谱,《瞿秋白传》则是瞿秋白研究界最为翔实的一部传记。

梁志善[9](2012)在《天津地区韩人社会研究(1910-1946)》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作为韩国的邻邦,两国自古就在政治、文化、历史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九一零年日本吞并韩国后,数万韩人开始向海外移住,寻求新的生存发展及开展独立运动的空间。这一时期,数万韩人移住到中国的东北及关内地区,如北平、上海、南京、广州等大城市,并逐渐形成了韩人社会。其中,天津地区韩人社会是本论文所要研究讨论的对象。天津的韩人社会,是以一九一九年三一运动为契机,由逐渐移住天津的韩人所形成的。其初期是以法租界为中心,但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后,随着普通韩人的大量移住,逐渐转移到日本租界内。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以前,天津韩人社会人员构成,大部分是独立运动家,此后则以经营小规模商店一般韩人为主。但是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和中日战争后,在韩国经济情况恶化、日本蓄意助长及韩人自身对经济利益的追逐的影响下,从事贩毒、走私等的韩人数量激增。关于天津韩人在独立运动方面的情况的探讨,是以不变团的成立为开始。不变团在上海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领导下,与韩国国内及中国东北地区的韩人独立势力一起开展第二次万岁示威运动及其他宣传活动。除此之外还有学生会、韩民会、天津侨民团等独立团体,领导了天津地区的独立运动。天津地区的这些独立运动大多是在上海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领导下有组织的展开,因此具有归属临时政府的性质。天津地区独立运动势力在一九二九年中国关内地区推动的唯一党运动实际中断的情况下进行组织朝鲜大独立党筹备会活动,与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一起推动了大党的结成。朝鲜大独立党筹备会利用天津地区的独立运动势力及天津地理环境特点,将临时政府和东北地区的韩人势力结合起来,以韩国国内的光州学生运动为契机,再一次为建立唯一党进行积极的准备,尽管唯一党的建立最终依然以失败告终。同时天津地区韩人独立运动家在进行独立运动期间,得到了张伯苓等中国有志人士在多方面的帮助。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加速了对天津的侵略步伐,一九三七年中日战争后,日本占领天津。因此,在外部环境的变化下,天津地区的韩人独立运动势力加入了中国的秘密情报机关,与天津地区的中国秘密要员一起进行情报搜集等工作。但是一九三七年中日战争后,天津地区韩人社会的性质还是出现了变化,原先由韩人独立运动势力主导的天津地区韩人社会开始产生亲日化的倾向。究其原因,首先,日本以“内鲜共学”的名义,进行殖民地教育,这导致天津韩人的思想发生变化。其次,亲日政权的建立,使独立运动势力不能公开地进行活动。当时,以日本势力为依靠,以实现内鲜一体为目标的亲日团体朝鲜人民会主导天津韩人社会。因此直至中日战争结束之前,至少在表面上,天津地区的韩人社会,正如日本舆论界所宣传的那样,呈现出附日、亲日的倾向。一九四五年战争结束后,尽管中国政府为遣返回国的韩人,制订了许多优待政策,但在实际遣返过程中,韩人受到了虐待或是没收财产的待遇。这正是因为日本在侵略过程中,利用韩人进行贩毒、走私,或直接以韩人充当战争兵源,使中韩两国人民之间产生间隙,同时也由于中国人忽视日本殖民统治下韩人的感情,屡屡发生虐待韩人、犯罪等事件,最终只有很少的韩人选择留在天津,并且与战前的韩人社会断绝了联系。

马云[10](2006)在《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扫盲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生命个体赖以发展的需要。正如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局势直接影响着本国各领域的发展一样,成人教育问题也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前进步伐,因此关注成人基础教育——即扫盲教育、尤其是文盲率较高的农村的扫盲教育问题至关重要。 在坚持历史唯物论和引入社会学理论的基础上,本论文以扫盲组织、扫盲教材、扫盲内容、扫盲形式、扫盲师资等问题为主线,从乡村社会控制视角探讨共和国50多年来农村扫盲教育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论文还将采用文献资料、档案资料和口述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展现基层扫盲工作开展的具体场景,借鉴成人学习动机理论以探析特定时期农民不同的学习心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时期农村扫盲教育的横向比较、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扫盲教育的纵向比较,力求深层次解读我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发生生态,刻画其复杂多样、嬗变斑斓又极具张力的社会历史画卷,系统分析和总结扫盲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期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正文部分共六章。 第一章即导论,分别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研究角度、已有研究成果、论文的基本概念及论文的框架结构等问题。 第二章着重论述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共和国成立后,为满足新的经济、政治建设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央政府借鉴革命根据地扫盲教育的经验、师承苏联扫盲教育的体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扫盲教育,并于50多年来不断建构和健全农村扫盲教育的运行系统。遵循共和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而主要按照扫盲教育自身的发展逻辑,本论文将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分为健康起步(1949年—1957年)、“亚健康”发展(1958年—1965年)、“折戟沉沙”(1966年—1976年)、“梅开二度”(文革后—1992年)及“双向导”理念指引(1993年以后)的前进历程。 第三章嵌入社会学视角、尤其是运用社会控制理论,探讨共和国农村社会控制的变迁对农村基层扫盲组织的影响。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央政府建构了高度集权的控制体系,将国家权力触角深入乡村社会,打通了几千年来国家与乡村之间呈现的“内核——边缘”、“中心——边陲”的结构,基层扫盲组织

二、毛主席一九六一年七月三十日关于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指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毛主席一九六一年七月三十日关于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指示(论文提纲范文)

(4)为共产主义事业光辉战斗的一生——缅怀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5)“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福建老区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一、 学术研究回顾及本文选题之缘由
    二、 本文的理论依据
    三、 本文的写作思路及资料来源
第一章 老区问题之历史渊源
    第一节 辉煌的历史与特殊的贡献
        一、 卓着的功勋
        二、 巨大的代价与牺牲
    第二节 经济文化的发展与“造血功能”的严重不足
        一、 经济文化的恢复与发展
        二、 “造血功能”的严重不足及其原因
    第三节 政治上的“多灾多难”
        一、 关于“反地方主义”问题
        二、 “七千人大会”及1962年留有“尾巴”的平反工作
        三、 “四清”运动
        四、 1966年省委的工作总结及目标
第二章 “文革”中老区问题产生之背景
    第一节 动乱升级对广大农才寸的冲击
    第二节 红卫兵组织及大串连影响
        一、 各种红卫兵组织及其它“造反组织”的建立
        二、 大串连活动对农村的影响
    第三节 所谓“一月夺权”的推动
    第四节 原老区干部自上而下的推波助澜
第三章 老区农民运动形成、发展与首次高潮(66年底至67年2月)
    第一节 福州郊县农民首先参加“文革”
        —、 “贫下中农赤卫队”的成立与“九·一”大字报风波
        二、 全省第一个农民造反组织及第一张农民大字报
    第二节 各地老区农民活动的兴起及“一月夺权”
        一、 第一次农民开进福州
        二、 第二次农民开进福州
        三、 “一月夺权”风暴
    第三节 老区组织的建立及其特点分析
        一、 连江的老区组织
        二、 罗源的老区组织
        三、 晋江专区的老区组织
        四、 老区组织的特点分析
第四章 老区农民运动第一次受挫(1967年2-4月)
    第一节 “一·二六事件”及《福建前线部队公告》颁布
        一、 “一·二六事件”
        二、 《福建前线部队公告》的颁布
    第二节 “二·四”、“二·五”事件及老区农民第三次进福州
        一、 “二·四”、“二·五”事件
        二、 “二·七”事件及农民第三次开进福州
        三、 批判“经济主义”及“揪高级政治扒手”
    第三节 省军区对老区等“造反派”组织的遏制措施
        一、 省军区对前革造会势力的打击
        二、 省军区对老区组织实行的遏制措施
    第四节 “前革委会”的夭折及其委员中拟用的老区干部
        一、 “前革委会”的筹建
        二、 “前革委会”省委委员中拟用的老区干部
第五章 老区农民运动的平反与再次高潮(1967年4—8月)
    第一节 中央关于福建问题一系列指示及军管会对老区平反措施
        一、 中央关于福建问题的指示及省军管会的成立
        二、 省军管会对老区问题的平反措施
    第二节 老区组织的恢复及其活动
        一、 老区组织重振旗鼓
        二、 全省各专、县部分老区组织
        三、 经费问题
    第三节 全省各地区农民进城情况及“八·一三”事件
        一、 全省各地区农民进城情况
        二、 “八·一三”事件—农民第四次开进福州
        三、 中央为禁止武斗及农民进城所做的种种努力
第六章 老区农民运动二次受挫及易帜后争斗(67年9月—68年12月)
    第一节 老区组织的改旗易帜
        一、 中央及军管会稳定福建局势的措施
        二、 老区组织与省农总司的合并
    第二节 “七二三”协议的签订及省市革委会的成立
        一、 北京学习班及“七二三”协议的签订
        二、 省市革委会的成立
        三、 两届革委会委员中对老区干部之任用及其原因分析
    第三节 悲壮的结局
        一、 对所谓“范黄地下黑司令部”与“八月提纲”的批判
        二、 革委会成立后老区活动的逐渐平息
第七章 拔乱反正 老区问题之最终解决
    第一节 政治上的扬眉吐气
        一、 老区问题之初步解决(1976—1978年)
        二、 老区问题之较彻底解决(1978年—1985年)
    第二节 经济上的致富与文化上的繁荣
        一、 不遗余力的扶贫开发
        二、 老区建设的巨大成就
第八章 与老区组织及活动有关的问题分析
    第一节 中央、军管会及其他“造反派”组织与老区组织的关系
        一、 中央“文革”小组与老区组织
        二、 省军区、军管会与老区组织
        三、 “八·二九”与老区组织
        四、 革造会与老区组织
    第二节 “文革”期间的韩先楚
总结 老区问题带来的思考
    第一节 老区组织的建立及活动带来的社会影响及后果
    第二节 福建地方干部队伍之分析
    第三节 老区问题的经验教训
附一: 福建“文革”前期大事记(1966.5.16—1969.12)
    1966年5月16日前福建部分与“文革”有关大事
        1966年
        1967年
        1968年
        1969年
附二: “文革”时期福建省各群众组织所出版的报刊一览:
附三: 文革期间与老区组织有关的部分资料选编
    一、 “洪乐急电”
    二、 1966年1月28日《福建日报》发表社论《独有英雄驱虎豹——赞福州市郊九九野战兵团》
    三、 1967年3月7日福州军区转发闽侯军分区告《告闽侯地区贫下中农书》
    四、 1967年3月7日凌尚武所做的检查
    五、 1967年3月14日《福建日报》关于“本省召开革命根据地工作座谈会”的报道
    六、 1967年2月拟成立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材料
    七、 1967年6月3日韩先楚在福州军区党委扩大会议上关于老区问题的讲话
    八、 省军管会关于老区组织平反的系列公告
    九、 有关“八·一三”农民进城的资料
    十、 1967年8月17日福建两大“造反派”组织在京达成的四个协议
    十一、 1967年10月福州军区关于支左工作中错误的检查
    十二、 1967年11月省革造会发言人就派代表上京参加毛泽东思想学习班一事发表谈话
    十三、 关于各群众组织收缴武器,制止武斗的两份协议
    十四、 有关1968年成立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资料
    十五、 有关福建省革命造反委员会“自动撤消”的资料
    十六、 1968年10月8日韩先楚在福建省革发会核心小组和常委会议上关于各地农总、农革总、农司三结合问题及生产队是否成立革委会问题的讲话
附四: 论文主要参考文献资料一览
    档案资料
    出版着作、报刊:
中文摘要

(7)我国高校设置变迁的制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追溯历史与聚焦制度
    一、问题之源
    二、方法之镜
    三、概念界定
    四、文献综述
    五、体系结构
    六、其他问题
第一章:困境中的突围:晚清高校设置的制度分析
    一、旁采泰西:洋务学堂的建立与发展
    二、“西学”东渐:天津中西学堂、南洋公学与京师大学堂的建立
    三、传统的断裂:书院改制与高校设置
    四、新制度的创始:壬寅学制、癸卯学制与高校设置
    五、旧制度的终结:科举制的废除与高校设置
    六、新机构的组建:学部的建立与高校设置
    七、最后的挽歌:存古学堂的兴衰与高校设置
第二章:混乱中的秩序:民国前期高校设置的制度分析
    一、制度的转型与变革:学制演变与高校设置
    二、分区设置与地方兴学:高校设置的地区布局
    三、独立与融合的纷争:高等师范的独立设置问题
    四、兴学与整顿:法政学校、私立大学的兴起与治理
    五、还我主权:收回教育权运动与教会大学立案
第三章 动荡中的规范发展:民国后期高校设置的制度分析
    一、理性设计的限度:大学院、大学区制与高校设置
    二、规范办学的制度化(上):公立高校的整顿与高校设置
    三、规范办学的制度化(下):私立高校的整顿与高校设置
    四、战火中的迁移与调整:抗战期间的高校设置
    五、走在回家的路上:抗战胜利后的高校回迁与调整
    六、红色的高等学校:非国统区的高校设置
第四章:悲欢离合中沉浮:共和国高校设置的制度分析
    一、制度初建与制度绵延:共和国初期的高校设置
    二、制度借鉴与重新洗牌:院系调整与高校设置的单科化
    三、大跃进与大调整: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高校设置
    四、制度虚无中的“教育革命”:“文化大革命”中的高校设置
    五、恢复增设与制度重建:“文化大革命”后的高校设置
    六、制度健全、重中之重与合并狂潮:世纪转折点上的高校设置
第五章:历史的轨迹与制度化生存
    一、制度化历程:我国高校设置变迁路径的制度分析
        1、移植外生、精英设计与“政治论”导向:高校设置制度的起源
        2、冲突与妥协中的多元博弈:高校设置制度的变迁
        3、迂回曲折的发展历程:高校设置的制度化路径
        4、断裂与绵延的交织:高校设置制度变迁中的路径转向与路径依赖
    二、历史的烙印:我国高校设置的若干特点分析
        1、分分合合的演绎:院校的分离与合并
        2、独立与融合的纷争:高等师范院校的设置
        3、重点发展:重点大学制度与学术金字塔
        4、均衡布局:高校地区布局问题
        5、归于一统与分散办学:部门办学问题
        6、两条腿走路与一条腿独行:私立高校的兴衰
        7、外人办学与教育主权:教会大学的立案与消亡
    三、历史的教训与制度化生存:高校设置制度的若干特点分析
        1、激进与渐进:高校设置制度的连续性问题
        2、目标与制度:高校设置制度的一般性问题
        3、刚性与弹性:高校设置制度的开放性问题
        4、移植与本土:高校设置制度的本土化问题
        5、理性设计与互动博弈:高校设置制度的原发性问题
        6、制度神话与制度虚无:高校设置制度的两极化问题
    四、回顾与前瞻:基本结论及今后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8)瞿秋白生平研究史(1921-2013)(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瞿秋白研究之研究的历史回顾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1921.10-1949.9)
    第一节 生平事迹的报刊报道
    第二节 悼念、纪念及回忆文章
    第三节 简明的瞿秋白传记
第二章 建国后十七年的瞿秋白生平研究(1949.10-1966.5)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杨之华的宣传与回忆
    第三节 丁景唐的史实考证与研究
    第四节 传记写作初具规模
    第五节 司马璐与《瞿秋白传》
第三章 “文革”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1966.5-1976.10)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北师大井岗红军与《瞿秋白批判集》
第四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上)(1976.10-1989.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传记及年谱写作的新尝试
    第三节 陈铁健与《瞿秋白传》
    第四节 王观泉与《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瞿秋白传》
    第五节 姜新立与《瞿秋白的悲剧》
第五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中)(1990.1-1999.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瞿秋白生平研究的新突破
    第三节 周永祥与《瞿秋白年谱新编》
第六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下)(2000.1-2013)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吴之光与瞿秋白家世研究
    第三节 张秋实与瞿秋白研究
    第四节 刘小中、丁言模与《瞿秋白年谱详编》
    第五节 王铁仙等《瞿秋白传》
结语
附录:瞿秋白《多余的话》及其研究
    一 概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天津地区韩人社会研究(1910-194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摘要
绪论
    一、选题理由和研究对象
    二、先行研究成果与问题
    三、研究意义
    四、主要资料
    五、主要内容
第一章 韩人的移住与韩人社会的形成
    第一节 韩人的移住
        一、 与天津地区的往来
        二、 移住分期
        三、 移住路线
    第二节 韩人社会的形成
        一、 韩人居住地区的形成
        二、 韩人职业的趋向
        三、 侨民团体的结成
第二章 天津地区韩人独立运动团体的组织变迁与其活动
    第一节 不变团
        一、 不变团的结成
        二、 不变团的具体活动
    第二节 韩民会与天津侨民会
        一、 学生会与民团
        二、 韩民会(韩血团)
        三、 天津侨民会
第三章 朝鲜大独立党筹备会的成立与活动
    第一节 唯一党运动与朝鲜大独立党筹备会的成立
        一、 天津地区唯一党运动与朝鲜大独立党筹备会的成立
        二、 组织的扩大与变化
    第二节 朝鲜大独立党筹备会的活动
        一、 韩国独立青年党的结成
        二、 与新东方社的联系
        三、 《朝鲜之血》的发行
    第三节 朝鲜大独立党筹备会的路线
        一、 “大党”的结成与韩中联合
        二、 义烈斗争与反共主义
第四章 韩中联系活动
    第一节 南开大学与张伯苓支援韩国独立运动
        一、 南开大学与韩人
        二、 张伯苓对韩国独立运动的支援
    第二节 中国情报机关中的韩人
        一、 “CC团”、“力行社”与韩人独立运动家
        二、 在情报机构中活动的韩人
第五章 天津地区的韩人教育
    第一节 韩人教育机关
        一、 韩国学校
        二、 中国学校
        三、 日本学校
    第二节 殖民教育的实施
        一、 天津地区的内鲜共学
        二、 战争动员
第六章 天津朝鲜人民会
    第一节 天津地区韩人附日活动背景
        一、 日本的助长与韩人的“便乘欲”
        二、 针对韩人犯罪的增加
    第二节 天津朝鲜人民会的成立与活动
        一、 成立与作用
        二、 附日活动
第七章 战后天津地区韩侨的遣返
    第一节 驻华代表团华北宣抚团天津分团的设立与韩侨问题的交涉
        一、 驻华代表团华北宣抚团天津分团的设立
        二、 与国民政府交涉韩侨问题
    第二节 韩侨管理机构的设立与遣返
        一、 日侨集中管理所里的生活
        二、 韩侨集中管理所的设立与集中管理
        三、 韩侨的遣返
    第三节 韩侨产业处理的问题
        一、 国民政府的敌伪产业处理
        二、 韩侨产业的处理
结论
附录
表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10)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分析
        一 研究现状的回顾
        二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四节 几个重要概念
        一 农村
        二 扫盲教育
        三 社会控制
    第五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二章 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历史轨迹
    第一节 继往开来与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起步:1949年-1957年
        一 建国初期农村扫盲教育的缘起
        二 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起步
    第二节 “政治挂帅”与扫盲教育的“亚健康”发展: 1958年-1965年
        一 “大跃进”与扫盲运动“大跃进”(1958年-1960年)
        二 挫顿后的调整与扫盲教育的缓慢恢复(1961年-1966年)
    第三节 意识形态极端化与扫盲教育的“折戟沉沙”:1966年-1976年
        一 人为之灾与扫盲教育的尽乎停滞
        二 努力抗争与夹缝中的扫盲坚守
    第四节 经济重心与扫盲教育的“梅开二度”:文革后-1992年
        一 扫盲教育正规化 制度化道路的重返及发展
        二 经济建设下的“经济”扫盲观
    第五节 非均衡理念与扫盲教育发展的“表”“里”:1993年-2005年
        一 “两基”初始齐驱与扫盲制度的继续调整(1993年-1996年)
        二 划片推进与扫盲依次攻坚(1997年-2000年)
        三 “双向导”旨趣与扫盲教育的“东”“西”理路(2001年-2005年)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第三章 重建与变迁:农村社会控制与扫盲组织关系探微
    第一节 农村社会强势控制与扫盲教育组织的趋同化:1949年-1957年
        一 强势“硬”“软”控制与国家权力的逐渐下渗
        二 农村扫盲组织的“枝繁叶茂”
    第二节 农村社会控制偏差与扫盲教育组织的“沉”“浮”:1958年-1965年
        一 社会控制过度与教育权力的困顿
        二 扫盲组织的“沉”“浮”:结构及功能泛政治化的凸显
    第三节 农村社会相对失范与扫盲教育组织的解构:1966年-1976年
        一 农村社会控制的相对失序与教育危机
        二 “东风无力百花残”:扫盲组织形态及功能的解构
    第四节 文革后农村社会控制重建与扫盲教育组织的多维呈现
        一 社会控制体系的重构与乡村秩序的重建
        二 现代农村扫盲组织的“差序格局”
第四章 农村扫盲教育的范式转型(上):扫盲教育理念与教育内容
    第一节 教育理念转型:扫盲教育思想重心的从低到高
    第二节 扫盲教育内容及教材分析
        一 扫盲教育内容的解析
        二 扫盲教材解读
第五章 农村扫盲教育的范式转型(下):形式 师资及农民学习心理
    第一节 多样的扫盲学习形式
        一 集中学习
        二 分散学习
    第二节 扫盲师资及教师教学心理
        一 扫盲师资的选择与培养
        二 扫盲教师心理剖析
    第三节 学习心理与动机:农民学习心理解读
        一 主动性参与扫盲
        二 被动性参与扫盲
第六章 新世纪农村扫盲教育理念和发展路向的若干思考
    第一节 新世纪农村扫盲教育理念的指向
        一 50多年来农村扫盲教育的成效及局限
        二 建国以来农村扫盲教育的经验及其对当代扫盲教育实践的启示
        三 新世纪扫盲教育的新理念
    第二节 扫盲教育路径的比较与整合
        一 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扫盲教育发展的不同理路
        二 扫盲教育发展路径的整合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毛主席一九六一年七月三十日关于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指示(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为兴国之本──回忆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J]. 汪东兴. 江西教育科研, 1995(01)
  • [2]董必武年谱(1886-1975)[J]. 哈经雄,胡传章.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S1)
  • [3]关于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回忆─—兼忆毛主席对它的关怀[J]. 汪东兴. 当代中国史研究, 1997(01)
  • [4]为共产主义事业光辉战斗的一生——缅怀敬爱的周恩来总理[J]. 四川大学校图书馆 历史系.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7(01)
  • [5]“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福建老区问题[D]. 赖正维. 福建师范大学, 2002(02)
  • [6]毛主席从事教育活动和论述教育问题大事年表[J]. 四平师院教育学科教研室. 四平师院, 1977(03)
  • [7]我国高校设置变迁的制度分析[D]. 黄启兵. 南京师范大学, 2006(12)
  • [8]瞿秋白生平研究史(1921-2013)[D]. 周龙燕. 扬州大学, 2014(10)
  • [9]天津地区韩人社会研究(1910-1946)[D]. 梁志善. 复旦大学, 2012(02)
  • [10]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D]. 马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2)

标签:;  

1961年7月30日毛主席关于江西共产劳动大学的批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