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瓜杂种优势的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梁肇均,陈林,王瑞,何晓明,林毓娥[1](2021)在《广东黄瓜育种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黄瓜属于葫芦科黄瓜属,喜温,不耐热,在世界各地广泛栽种。黄瓜是广东省出口北运的重要蔬菜,年种植面积达4万hm2以上。概述了广东黄瓜品种选育和相关应用基础研究的历程和进展,包括品种资源收集与创新利用、新品种选育和相关技术研究等,详细阐述了广东高校和科研院所在黄瓜雌性系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黄瓜抗病育种及相关基础、黄瓜耐热育种及抗逆相关基础、黄瓜其他育种相关基础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目前广东黄瓜在品种选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建议广东黄瓜育种单位加强资源收集鉴评,重视特色资源的挖掘利用和选育多样化品种,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
张毅[2](2021)在《甘蓝型油菜耐低温配合力分析与耐低温基因的功能研究》文中认为长江流域冬油菜种植区是我国重要的油菜生产基地,低温冷害是限制该区域油菜产量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导致秋、冬季油菜苗期生长迟缓,生长量不足,易遭受秋季突然降温和冬季冻害而引起重大损失。目前,耐低温性相关的遗传机理与分子机理在油菜的研究也不多,探讨油菜耐低温冷害种质的遗传规律,旨在为耐低温性油菜品种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本研究针对长江流域面临的低温冷害问题,筛选低温耐性优异的种质资源,并通过对低温胁迫下各萌发性状的研究,探讨油菜耐低温胁迫的遗传规律,拟南芥中Lhcb被报道参与植物对逆境胁迫的响应,为了探究甘蓝型油菜中Lhcb是否响应低温胁迫,利用耐低温优异种质C18、敏感品种中双6号的转录组数据筛选到响应低温胁迫的Lhcb基因,对Lhcb家族基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开展功能验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课题组前期筛选到的10个低温耐性不同的甘蓝型油菜品种为亲本,按照NCⅡ配制杂交组合,对低温胁迫下各萌发性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以及平均发芽时间)的遗传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筛选鉴定出9℃下耐低温种质P2(宁油18)、P7(2007R13)、P10(C18),可作为油菜低温耐性遗传改良中的候选亲本;(B018×沪油17)×C18的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值较高,在9℃下各萌发性状表现优异,是耐低温性较强的组合。遗传参数分析表明,相对发芽指数的狭义遗传力较大,而广义遗传力相对较小,应在早代选择;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和相对平均发芽时间的狭义遗传力较低,而广义遗传力相对较高,应在育种晚期高世代选择。此外,本研究通过对所选亲本的低温耐性综合比较分析发现,P10(C18)的抗低温能力最强,P3(ZS6)对低温最敏感。(2)本研究以耐低温优异种质C18、敏感品种中双6号在低温前后的转录组数据为基础,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拟南芥中捕光天线蛋白(Lhcb)基因在甘蓝型油菜中的同源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筛选出35个甘蓝型油菜BnLhcb基因。对所筛选出的基因家族成员的结构、序列特征、蛋白理化性质和染色体位置等基本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甘蓝型油菜中共有35条Lhcbs蛋白,蛋白质长度为234 aa~329 aa,可分为8个亚家族。同一亚组内BnLhcbs编码的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均比较相同。35条BnLhcbs蛋白基因分布在15条染色体上,C01、C06、C10、A01和A04染色体均无BnLhcb基因分布,其中A染色体8条,C染色体7条,其余每条染色体分布着1~4个BnLhcb基因。甘蓝型油菜BnLhcb基因所含的外显子数目从1到6个之间,且甘蓝型油菜同一亚组内的Lhcb基因具有完全一致的基因结构。通过比较BnLhcbs家族成员在耐低温优异种质C18、敏感品种中双6号甘蓝型油菜中低温胁迫下的表达量发现,有9个基因(BnLhcb2.1、BnLhcb2.2、BnLhcb2.3、BnLhcb2.5、BnLhcb2.6、BnLhcb2.7、BnLhcb3.4、BnLhcb6.1和BnLhcb6.2)在C18(抗性材料)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ZS6(敏感材料),其中BnLhcb3.4在两个材料中差异最显着,表明该基因可能在油菜响应低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选择了BnLhcb3.4基因进行下一步的功能研究。(3)为了验证BnLhcb3.4的耐低温功能,本研究克隆到BnLhcb3.4基因,在油菜原生质体中瞬时表达BnLhcb3.4-GFP融合蛋白,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表明BnLhcb3.4蛋白定位于叶绿体。构建了BnLhcb3.4的超表达载体,并成功转化拟南芥,获得纯系T3代以及拟南芥同源基因lhcb3的T-DNA插入突变体,利用上述材料与野生型拟南芥一同进行低温胁迫处理(-5℃,2 h),室温恢复生长5天,对其存活率、光合参数、生理生化指标以及低温响应相关基因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5℃低温胁迫处理2 h,室温恢复生长5 d,超表达BnLhcb3.4植株的存活率显着高于WT和lhcb3植株;BnLhcb3.4通过提高转基因拟南芥中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脯氨酸)的含量,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电解质渗透率、丙二醛)的含量,提高拟南芥的低温耐性;BnLhcb3.4显着提高低温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这些基因主要包括ABA信号转导途径关键基因,CBF信号转导途径关键基因。以上结果表明,BnLhcb3.4在拟南芥对低温胁迫的应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为油菜耐低温育种提供基因资源。
岳丽昕[3](2021)在《大白菜杂种优势形成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大白菜是我国大面积种植的蔬菜,生产上以一代杂交种为主。但是,大白菜杂种优势形成的机理尚不清楚,杂交种选育很大程度上依赖育种者的经验,育种效率低。因此,探索大白菜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机理,对提高大白菜育种效率及阐明杂种优势形成机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筛选14份大白菜亲本配制组合,分析各性状的杂种优势;选取两个代表性F1组合,利用不同方法对其F2分离群体的单株重进行QTL定位;结合转录组测序,比较不同耐热性大白菜在高温胁迫处理下的表现,鉴定了参与高温胁迫的关键基因。结果如下:1、利用14份大白菜优良骨干亲本,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91个F1组合,对亲本及组合开展11个性状的田间调查,结果发现:91个组合在28天苗期生长量、单株重、叶球重、生育期(商品成熟期)等四个性状均表现显着的杂种优势,最大超亲优势值分别为241.84%、118.14%、120.69%和-207.79%,说明白菜杂交育种可显着提高产量并缩短生育期。2、对亲本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获得2,444,676个高质量SNPs。基于全基因组SNPs差异和亲本间纯合差异SNPs位点的不同方法,计算亲本间的遗传距离(GD),遗传距离GDtotal和GDhomo的变幅分别为0.222~0.379和0.211~0.365。通过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GDhomo与28天生长量的中亲优势(r=0.262)和超亲优势(r=0.234)、球重的超亲优势(r=0.214)呈显着正相关(p<0.05),说明遗传距离可以部分预测大白菜杂种优势。3、利用QTL-seq和Graded Pool-seq在产量强优势组合的F2群体(418株)中检测到4个控制单株重的QTLs:q PW1.1,q PW5.1,q PW7.1和q PW8.1。连续两年的遗传连锁分析结果表明:1)q PW8.1定位在标记A08_S45(18,172,719)和A08_S85(18,196,752)之间,约23.5 kb,解释了8.6%的单株重和23.6%的白菜总球叶数的表型变异;还包含一个可能控制单株重杂种优势的杂合区段。2)q PW1.1和q PW7.1解释的单株重表型变异分别是11.7%和10.7%,且q PW7.1表达易受环境影响。3)q PW5.1在着丝粒区域具有显着信号,推测其高杂合性造成的“假超显性效应”和来自亲本‘XJD4’的增效等位基因是影响大白菜产量杂种优势的可能原因。4、以亲本“玉田包尖”配制的大白菜组合具有显着杂种优势,且正反交F1、957株F2的单株重、球高等性状的遗传明显偏向该亲本,说明亲本“玉田包尖”为强优势亲本,具有较强的性状遗传力。确定单株重为“玉田包尖”类白菜的优势性状之一;采用QTL-seq和Graded Pool-seq将包尖组合单株重QTL定位在A09染色体。5、筛选耐热亲本‘268’和热敏亲本‘334’,分别对其进行高温胁迫与对照处理,结合转录组测序分析,获得11,055和8,921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对所有DEGs进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获得7个与高温胁迫高度相关的关键共表达模块和核心基因;高温胁迫后,耐热大白菜‘268’中谷胱甘肽代谢和核糖体生物发生途径显着上调,光合作用途径被抑制;而热敏大白菜‘334’中核心基因HSP17.6、HSP17.6B、HSP70-8、CLPB1、PAP1、PYR1、ADC2和GSTF11表达水平显着升高,参与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及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
董艺,冯羽飞,许忠民,王世民,唐鸿吕,黄炜[4](2021)在《SSR标记遗传距离与结球甘蓝杂种优势的关系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利用SSR标记对23份春甘蓝自交系和29份秋甘蓝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春甘蓝自交系在遗传相似系数0.61处可以划分为极早熟和早熟2个类群。秋甘蓝自交系在遗传相似系数0.58处可以分为中晚熟群、中早熟群和中熟群3个类群。从上述材料中挑选15份代表性材料作为亲本,采用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105个杂交组合,对其进行杂种优势分析,同时探究SSR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不同类群间杂交或同一类群不同亚群间杂交产生的后代杂种优势较强,遗传距离与全株质量中亲优势的相关性达显着正相关,表明基于SSR分子标记划分的类群对于杂种优势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价值。此外还发现,在105个杂交组合中,全株质量中亲优势最强的10个组合的组配方式均为春甘蓝×秋甘蓝,表明春甘蓝×秋甘蓝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杂种优势利用模式。
董艺[5](2021)在《甘蓝自交系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群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就开始了对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为提高育种效率,进行杂种优势早期预测的研究十分必要。本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结果对23份春甘蓝自交系和29份秋甘蓝自交系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结果从中挑选15份代表性材料作为亲本,采用完全双列杂交法Ⅱ组配105个杂交组合(F1),分析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同时探究遗传距离与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比较五种杂种优势群划分方法(亲本聚类法、分子标记法、产量特殊配合力法、一般配合力法、杨氏简法特殊配合力法)对甘蓝的划分效果,为今后甘蓝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一定的参考,以期加快甘蓝杂交育种进程。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SSR核心引物对23份春甘蓝和29份秋甘蓝自交系进行聚类分析,相近球型和熟性的自交系基本上被划分在同一类群或同一亚群,其中23份春甘蓝自交系可以划分为2个类群,分别为极早熟群和早熟群。29份秋甘蓝自交系可以分为3个类群,分别为中晚熟、中早熟、中熟群。并验证发现不同类群间杂交或同一类群不同亚群间杂交产生的后代杂种优势较强,全株质量中亲优势最强的10个组合的组配方式均为春甘蓝×秋甘蓝,表明春甘蓝×秋甘蓝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杂种优势利用模式。2.杂种优势分析发现F1在质量上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筛选出6个产量杂种优势较强的组合。AD02、AD06、AD15用作亲本其后代的产量杂种优势较强,在未来育种实践中可以将这3个自交系作为核心亲本加以利用。3.筛选出6份配合力良好的材料,12个性状的特殊配合力和杨氏简法计算的特殊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的关系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其中杨氏简法特殊配合力与超标优势的相关性更强。特殊配合力与全株质量、单球质量、外叶质量、株高等产量构成性状超亲和中亲优势的相关性更强。4.分子标记用于杂种优势预测的效果好于表型性状。分子遗传距离与全株质量中亲优势的相关性达显着正相关,表明基于SSR分子标记的遗传距离对甘蓝全株质量中亲优势早期预测具有一定的价值。其与全株质量杂种优势的对应关系表明73.33%符合在一定范围内,遗传距离越远杂种优势越强的规律。并且发现处于中等遗传距离的双亲杂交产生强杂种优势的可能性更大。5.比较五种杂种优势群划分方法,发现产量特殊配合力法是甘蓝杂种优势群划分的最佳方法,其次是一般配合力法、SSR分子标记法和杨氏简法特殊配合力法,效果最差的是亲本聚类法。产量特殊配合力法将15个亲本自交系划分为三大类群,第一类群包括AD01、AD02、AD03、AD06、AD07;第二类群包括AD10、AD08、AD09、AD11、AD13;第三类群包括AD04、AD05、AD12、AD14、AD15。
何利明[6](2021)在《水曲柳杂种优势分析及抗寒优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M),作为我国东北重要的大径级用材的白蜡树属树种,应用场景广泛。针对水曲柳生产中优良种质缺乏、幼年苗木易受寒害和虫害的问题,开展了以水曲柳为母本,同属的大叶白蜡(Fraxinus americana Linn.,A)、绒毛白蜡(Fraxinus velutina Torr.,V)、小叶白蜡(Fraxinus sogdiana Bunge.,S)和水曲柳为父本的种间(MA、MV和MS)、种内(MM)杂交育种。本研究在前人种间杂交获得杂种种子与苗木的基础上,开展了 100个杂交组合涉及15个母本和17个父本的种内杂交。在系统地完成了杂交结实效果分析、杂种子一代(F1)的种子性状和苗木的多性状(寒冷适应性、生长和抗虫性)优势分析和优良多性状杂种种质的选育后,对杂种F1诸多杂种优势中影响成材的抗寒性优势形成机制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杂交结实的效果分析:通过采种和育苗获得了 24165粒种内杂交的种子和55个杂交组合的F1苗木。高压静电场处理(20 KV、间距10 cm、30 min)下种间杂交结实有了显着性提高(种子和苗木数提高了 22.4~517.5%和190.3~927.8%),并由此提出高压静电场处理花粉的促进种间杂交结实技术。2、F1的多性状杂种优势分析:杂种F1的种子性状表现出杂种优势(种间千粒重母本杂种优势(HFPs)达到10.5~14.2%)。连续多年的子代测定的结果显示,种间F1均可以在东北地区正常越冬,并表现出显着的生存率和生长杂种优势(生存率和材积最高HFPs可达35.6%和29.6%);MS的抗虫性HFPs为9.7%。表明种间杂交的育种策略在水曲柳抗性遗传改良中是可行的且效果显着。同时,通过14种曲线方程的回归分析与方程适应性检测,建立了杂种F1的树高生长和种间F1的杂种优势估计模型。3、杂种优良多性状的选育:选育了优良多性状(结实数和千粒重(良种推广中代表性繁殖性状)与苗木的适应性、生长、抗虫和抗寒)的杂种种质,并评价了其选育效果。1)结实数和千粒重选育:亲本分别超出总均值的45.6~98.8%和11.6~26.3%;34个杂交组合分别超出总均值的43.1~167.8%和11.6~26.6%。2)适应性、生长和抗虫性选育:选育了优良适应性的亲本和杂交组合,亲本生存率最高超均值27.0%(MV);25个杂交组合HFPs最高为85.2%(MV)。选育了优良生长和抗虫性的亲本、杂交组合和单株,亲本的材积遗传增益最高为16.8%(MV)、抗虫性遗传增益为2.1%(MS);25个杂交组合的材积HFPs最高为164.7%(MV)、抗虫性HFPs为43.3%(MS)和15.9%(MM)。优良通直度27个MM单株的材积最高超均值167.5%;抗虫性优良27个MM和8个MS单株的抗虫性超均值181.7%和67.1%。3)抗寒杂交组合选育:基于生存率,综合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选育了 4个优良抗寒的种内杂交组合(2×8、2×90,6×1、1×1)。从多个方面评价了高抗寒代表组合2×8的抗寒性优势,其中:3年生生存率HFPs达到了62.6%;帽儿山越冬后的3年生的典型单株无明显分枝,而对照分枝较多;嫁接无性系的新生枝以及叶片同样表现抗寒优势。4、基于DNA序列差异(核遗传)的杂种F1抗寒性杂种优势形成机制解析:从抗寒F1(2×8)与母本(2ck)间多个水平上的差异解析了种内F1的抗寒杂种优势机制:1)适应性和生长差异:2×8实生苗的适应性和生长性状上均存在显着的杂种优势(6年生生存率和材积、5年生通直度的HFPs为63.1%、66.5%和7.7%)。2)生理生化指标抗寒系数差异:2×8的渗透系统(可溶性糖HFPs为292.0%)、膜系统(相对电导率的 HFPs 为 13.7%)、ROS(Reactive oxygen species)系统(POD(过氧化物酶)活性的HFPs为155.6%)和ABA(脱落酸)含量(HFPs为67.9%)上均有显着杂种优势体现。3)基因表达差异:寒冷处理后的基因表达中,2×8的CBF(C-repeat binding factor)依赖途径(节律基因 FmLHY(LATE ELONGATED HYPOCOTYL)、FmCBF1和 FmCOR413(Cold-regulated 413)的 HFPs 为 160%、109%和 495%)、ABA 途径(FmPYR1(Pyracbactin Resistance 1)的 HFPs 为 109%)、ROS 相关基因(FmPOD(POD 合成酶基因)HFPs为155%)和6个抗寒响应WRKYs中(FmWRKY21和FmWRKY40的HFPs为289%和240%),均表现出显着杂种优势。4)抗寒转录因子DNA序列差异:2×8的FmCBF1、FmWRKY40和FmWRKY7基因的 CDS 区域内分别有一个 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T-A)、18 bp 片段缺失和58 bp片段插入;FmWRKY7基因启动子中有一个SNP(G-A)。由此,解析杂种F1抗寒杂种优势具体机制为:杂交重组了不同杂交亲本的基因资源,跟母本对照相比,在DNA重组过程中,引起了某些重要的抗寒转录因子,如FmCBF1、FmWRKY40和FmWRKY7的基因或者上游启动子的DNA序列产生了变异(如缺失,插入或点突变)。而这些变异,调节了这些在水曲柳幼苗中关键转录因子如FmCBF1、FmWRKY40和FmWRKY7等基因的转录与表达效率。同时,在“分子大开关”节律基因的共同调控下,CBF途径中关键基因(如FmCIHK、FmICE1等)、寒冷胁迫响应基因CORs(FmCOR413等基因)、ROS和ABA相关基因的高表达,进而引起了一系列生理指标(渗透系统、膜系统和ROS系统)以及内源激素(ABA等)的含量的上调来应对寒冷胁迫,从而形成抗寒性杂种优势。本研究根据水曲柳杂交结实效果提出了高压静电场处理花粉促进种间杂交高效结实技术;F1的多性状杂种优势分析确认了通过引进花粉的种间杂交育种策略在克服其他三种白蜡树属树种在东北地区难以存活的引种瓶颈、同时引进它们的优良性状来进行水曲柳遗传改良的可行性:优良多性状的水曲柳杂种种质的选育为国家和黑龙江省的大径级用材林建设提供了优良材料和选育策略;通过抗寒关键基因序列变异、基因表达和生理生化分析解析了杂种F1的抗寒机理,并在亲子代间的关键转录因子DNA序列差异上有所突破,为水曲柳抗寒性遗传改良和杂种优势机制的进一步揭示奠定基础。
苟秉调,张高原,范太伟,杨晶晶,袁岳,魏兵强[7](2020)在《低温弱光胁迫下辣椒叶片生理指标的杂种优势预测》文中研究指明以辣椒亲本及其杂交种F1为试材,利用相关性与灰色关联法分析了低温弱光胁迫下辣椒苗期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SP)、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SS)、脯氨酸(Proline,Pro)等指标,以期筛选出较优良的能预测辣椒杂种优势的生理指标和评价辣椒杂种优势较明显的度量标准。结果表明:7个生理指标中预测辣椒杂种优势的优劣顺序是CAT > Pro > SP > POD > SS > SOD > APX;除SP具有负向杂种优势外,POD、SOD、CAT、APX、SS及Pro均具有正向杂种优势,且离中优势是评价辣椒杂种优势的优良度量标准,在今后预测杂种优势及杂交育种中可着重考虑。
虞夏清,任晓政,陈劲枫[8](2020)在《新型光皮长黄瓜重要性状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文中指出为研究新型光皮长黄瓜重要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情况,筛选出优异的亲本和组合,以11个黄瓜材料为亲本,运用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18个杂交组合,对2个质量性状和10个数量性状进行杂种优势、变异系数、配合力和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果形指数、果实长度和单果质量的广义和狭义遗传力的效应值均较高,单性结实能力、单株瓜数的广义和狭义遗传力均较低‘。NAU337’和‘NAU002’是综合性状比较优良的亲本。组合‘NAU020’ב85311’‘、8316’ב85311’在果实长度等方面均表现优良,是新型光皮长黄瓜的潜在优良组合。
邵晨旭[9](2020)在《羽衣甘蓝杂交配组与制种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acephala),以异花授粉为主,杂种优势明显,为我国北方地区晚秋及初冬重要的园林花卉。目前国内生产所用的种子主要依赖进口,生产制种主要以人工授粉为主,效率低下、产量不足,制种成本高,因此,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羽衣甘蓝杂交种,探求低成本、高效率的制种技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课题组多年纯化选育出的雄性不育系和自交系为试验材料,运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杂交组合,对沈阳地区秋季羽衣甘蓝露地的播种期进行了试验;对羽衣甘蓝各观赏性状的杂种优势、配合力和遗传力进行了分析,选择出性状优良的羽衣甘蓝杂交组合及亲本;进行了沈阳地区羽衣甘蓝春季天然授粉试验,探究了沈阳地区蜂媒授粉代替人工授粉的可行性以及蜜蜂授粉技术。试验取得的结果如下:(1)对4个不同播种期的羽衣甘蓝生长情况和变色程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沈阳地区于6月25日~7月10日进行播种的羽衣甘蓝,在“十一”期间,植株生长充分,心叶丰富且鲜艳,观赏效果较好。(2)羽衣甘蓝观赏性状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杂交F1代株高呈负向中亲优势(-4.41%),外叶数(14.54%)、心叶数(4.42%)、外叶开展度(5.82%)和心叶开展度(1.95%)具有中亲优势,对于羽衣甘蓝杂种优势利用具有重要意义。(3)对羽衣甘蓝观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进行了分析,选出5个一般配合力较好的羽衣甘蓝亲本以及7个特殊配合力较好的杂交组合。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植物材料不同,各性状的遗传力也不同。在2个不完全双列杂交配组中,外叶叶形指数和心叶叶形指数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在早代可以选择出性状优良的杂交组合;株高、外叶开展度和心叶开展度受非加性效应控制,需在高代选择;而外叶数和心叶数2个性状,在2×7配组中,受非加性效应控制,不能稳定遗传;在2×6配组中,容易受环境影响,需作为辅助性状选择杂交组合。(4)对沈阳地区羽衣甘蓝春季天然授粉技术进行探究,结果如下:沈阳地区羽衣甘蓝于11月1日~11月15日在温室大棚内进行播种可提供用于春季天然授粉的植物材料;采用1:2~1:4的父母本配比,天然蜜蜂授粉均可获得较多的杂交种子,在1:2的父母本配比下,种子的饱满程度则优于1:3和1:4的种子;蜜蜂授粉与人工授粉相比,结实情况和角果长度相差不大,而授粉效率大大提升,种子的饱满程度蜜蜂授粉也要优于人工授粉。
秦智伟,张君鸣,辛明,单宝成,周秀艳[10](2020)在《黄瓜CsHSP20基因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文中认为以5个黄瓜自交系为亲本,按照同亲回归方法,将"D0708-2"作为共同父本,分别与其他4个自交系"D1101-1-2、D0528-2、D1104-2-4和D1158-2"杂交,以黄瓜产量杂种优势显着组合"D1104-2-4×D0708-2"为试验材料,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得到在亲本和F1代差异表达基因克隆。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黄瓜HSP基因全长CDS,分析该基因编码蛋白理化性质、鉴定亲水性与疏水性、亚细胞定位、预测蛋白质结构和比对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区全长1 820 bp,编码212个氨基酸,编码蛋白属于alpha-crystallin-Hspsp23-like super-family,属于亲水蛋白,亚细胞定位于线粒体中,不存在明显信号肽且不具有跨膜结构。与南瓜亲缘关系最为接近,属于一个分支。根据其编码蛋白将该基因命名为CsHSP20。结果为进一步开展CsHSP20基因功能及其在黄瓜杂种优势中作用研究奠定基础。
二、黄瓜杂种优势的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瓜杂种优势的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广东黄瓜育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黄瓜品种资源的收集与创新利用 |
2 黄瓜新品种选育与相关技术研究 |
2.1 黄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
2.2 黄瓜抗病育种相关研究 |
2.2.1 黄瓜抗病育种研究 |
2.2.2 黄瓜主要病害流行预测等研究 |
2.3 黄瓜耐热育种及抗逆相关研究 |
2.4 黄瓜其他育种相关基础技术研究 |
2.4.1 黄瓜幼苗培育及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
2.4.2 黄瓜基因组及再生体系等研究 |
2.4.3 黄瓜品质等研究 |
3 黄瓜育种主要存在问题 |
3.1 对本地黄瓜特色资源挖掘深度不足 |
3.2 利用现代育种技术起步较晚 |
4 展望 |
4.1 加强黄瓜资源收集鉴评,重视特色资源的挖掘利用 |
4.2 改进并完善黄瓜育种技术手段,选育多样化品种 |
(2)甘蓝型油菜耐低温配合力分析与耐低温基因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植物低温耐性的遗传机制 |
1.3 植物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机制 |
1.3.1 植物对低温胁迫的感知 |
1.3.2 植物低温信号的转导 |
1.3.3 植物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 |
1.4 捕光色素蛋白在植物抗逆响应中的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油菜萌发期低温耐性的遗传效应分析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2.3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低温胁迫对油菜萌发期主要性状的影响 |
2.3.2 低温胁迫下萌发期主要性状的配合力方差分析 |
2.3.3 低温胁迫下亲本萌发期主要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分析 |
2.3.4 低温胁迫下萌发期主要性状特殊配合力分析 |
2.3.5 低温胁迫下萌发期主要性状的遗传参数估算 |
2.3.6 低温胁迫下萌发期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油菜Lhcb基因家族成员鉴定及表达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BnLhcbs候选基因的鉴定 |
3.1.2 BnLhcbs理化性质分析 |
3.1.3 BnLhcbs染色体定位与基因结构分析 |
3.1.4 BnLhcbs基因家族的进化树分析 |
3.1.5 BnLhcbs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油菜Lhcb基因家族成员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
3.2.2 油菜Lhcb蛋白的理化性质分析 |
3.2.3 油菜Lhcb基因家族成员的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分析 |
3.2.4 低温胁迫下油菜Lhcb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BnLhcb3.4 基因提高植物低温耐性 |
4.1 试验材料 |
4.1.1 植物材料 |
4.1.2 菌株及载体 |
4.1.3 试验试剂 |
4.1.4 引物合成及测序 |
4.1.5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4.2 主要实验方法 |
4.2.1 油菜叶片总RNA的提取 |
4.2.2 目的基因扩增 |
4.2.3 PCR产物的纯化与回收 |
4.2.4 BnLhcb3.4 基因的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4.2.5 拟南芥的遗传转化与转基因植株的筛选鉴定 |
4.2.6 冷冻胁迫处理 |
4.2.7 叶绿素荧光相关参数的测定 |
4.2.8 状态转换测定 |
4.2.9 生理相关指标测定 |
4.2.10 油菜原生质体的转化 |
4.2.11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BnLhcb3.4 基因编码油菜PSⅡ捕光天线LHCB3 |
4.3.2 BnLhcb3.4 基因正调控植株的低温耐性 |
4.3.3 BnLhcb3.4 基因提高了拟南芥转基因植株的渗透保护能力和生物膜的稳定性 |
4.3.4 BnLhcb3 亚细胞定位分析 |
4.3.5 BnLhcb3.4 基因促进低温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分析 |
4.3.6 BnLhcb3.4 基因促进ABA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 |
4.3.7 ABA对超表达BnLhcb3.4 拟南芥转基因植株的影响 |
4.3.8 BnLhcb3.4 基因对拟南芥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4.3.9 BnLhcb3.4 基因对低温胁迫前拟南芥q S和 q T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大白菜杂种优势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杂种优势的研究及其遗传机理 |
1.1.1 植物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
1.1.2 杂种优势的三个经典假说 |
1.1.3 其他假说 |
1.2 杂种优势预测 |
1.2.1 配合力法 |
1.2.2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 |
1.2.3 其他预测方法 |
1.3 杂种优势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
1.4 BSA基因定位的发展及应用 |
1.5 大白菜产量性状研究 |
1.5.1 大白菜的产量构成及其相关性 |
1.5.2 大白菜产量性状的研究进展 |
1.6 大白菜耐热性研究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技术路线 |
1.7.1 研究目的 |
1.7.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大白菜骨干亲本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表现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亲本及F_1的田间性状表现 |
2.2.2 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 |
2.2.3 各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
2.2.4 遗传参数估计与分析 |
2.2.5 大白菜杂种优势表现 |
2.3 讨论 |
2.3.1 配合力对杂交育种的影响 |
2.3.2 遗传效应对杂交育种的影响 |
2.3.3 大白菜产量、生育期表现显着优势 |
第三章 SNP标记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田间表型鉴定与数据分析 |
3.1.3 欧式距离计算与表型聚类分析 |
3.1.4 亲本的DNA提取与重测序 |
3.1.5 数据质控与变异检测 |
3.1.6 基于SNP标记计算遗传距离和亲本的聚类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基于表型数据的聚类分析 |
3.2.2 亲本表型均值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 |
3.2.3 亲本重测序与SNP标记开发 |
3.2.4 基于SNP标记计算亲本间遗传距离 |
3.2.5 基于SNPs的聚类分析 |
3.2.6 SNP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 |
3.3 讨论 |
3.3.1 SNP遗传距离有助于准确聚类 |
3.3.2 SNP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 |
3.3.3 双亲表型均值与杂种优势之间的相关性 |
第四章 矮桩组合单株重杂种优势QTL定位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田间性状调查与数据分析 |
4.1.3 单株重梯度混池的构建与测序 |
4.1.4 数据质控与群体变异检测 |
4.1.5 GPS关联分析 |
4.1.6 SNP-index分析和ED分析 |
4.1.7 分子标记开发与连锁分析 |
4.1.8 候选基因预测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大白菜单株重的遗传特性 |
4.2.2 单株重与其他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4.2.3 单株重QTL的定位分析 |
4.2.4 单株重QTL验证及候选基因预测 |
4.2.5 杂合区段可能是导致单株重杂种优势的原因 |
4.3 讨论 |
4.3.1 与单株重相关的杂种优势QTL分析 |
4.3.2 A05 着丝粒高杂合的原因及解释 |
4.3.3 三种QTL分析方法的比较 |
4.3.4 QTL“一因多效”现象与性状间的相关性 |
第五章 包尖组合单株重杂种优势QTL定位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田间性状调查与数据分析 |
5.1.3 单株重梯度混池的构建与测序 |
5.1.4 数据质控与群体变异检测 |
5.1.5 GPS关联分析 |
5.1.6 SNP-index分析 |
5.1.7 分子标记开发与连锁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包尖大白菜优势性状的确定 |
5.2.2 亲本、F_1、F_2分离群体的田间性状表现 |
5.2.3 优势性状-单株重QTL的定位分析 |
5.2.4 单株重候选区间的验证 |
5.3 讨论 |
5.3.1 混池的数量及大小对定位结果的影响 |
5.3.2 “玉田包尖”类白菜表现偏向遗传 |
5.3.3 单株重候选区间的验证分析 |
第六章 大白菜耐热性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试验材料与高温胁迫处理 |
6.1.2 取样与转录组测序 |
6.1.3 转录组分析 |
6.1.4 差异表达分析 |
6.1.5 基因功能注释与富集分析 |
6.1.6 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及可视化 |
6.1.7 q RT-PCR验证候选hub基因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大白菜品种高温处理表型 |
6.2.2 转录组测序分析 |
6.2.3 不同高温胁迫处理下的DEGs比较 |
6.2.4 DEGs的功能注释与富集分析 |
6.2.5 基因共表达网络的构建 |
6.2.6 基因共表达网络确定七个响应高温胁迫的关键模块 |
6.2.7 关键模块的GO和 KEGG富集分析 |
6.2.8 与高温胁迫及其恢复处理相关的hub基因 |
6.2.9 候选hub基因的表达验证 |
6.3 讨论 |
6.3.1 利用WGCNA分析构建与高温胁迫相关的共表达网络 |
6.3.2 长期胁迫与短期胁迫机制的差异 |
6.3.3 HSPs和 HSF在高温胁迫中的作用 |
6.3.4 光合作用在高温胁迫中的作用 |
6.3.5 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在高温胁迫中的作用 |
6.3.6 自噬相关基因可能在高温胁迫中起保护作用 |
第七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附录F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SSR标记遗传距离与结球甘蓝杂种优势的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田间试验及性状调查 |
1.3 引物来源及PCR程序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SSR分子标记聚类分析 |
2.2 杂种优势分析 |
2.3 甘蓝15个亲本自交系杂交F1的平均超亲优势和中亲优势 |
2.4 SSR标记类群划分的初步验证 |
2.5 SSR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5)甘蓝自交系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群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杂种优势 |
1.1.1 杂种优势理论 |
1.1.2 甘蓝杂交育种概况 |
1.2 十字花科作物杂种优势预测 |
1.2.1 生理生化法 |
1.2.2 利用群体遗传学方法预测 |
1.3 杂种优势群划分 |
1.3.1 杂种优势群理论 |
1.3.2 甘蓝杂种优势类群划分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甘蓝亲本自交系遗传分群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引物来源及PCR程序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SSR分子标记聚类分析 |
2.2.2 类群划分的初步验证 |
2.3 讨论 |
第三章 甘蓝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分析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田间试验及性状调查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表型性状变异分析 |
3.2.2 性状相关性分析 |
3.2.3 农艺性状方差分析 |
3.2.4 超标优势分析 |
3.2.5 超亲优势分析 |
3.2.6 中亲优势分析 |
3.2.7 15 个亲本自交系的平均超亲优势、中亲优势 |
3.2.8 配合力分析 |
3.2.9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 |
3.3 讨论 |
第四章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分析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表型遗传距离分析 |
4.2.2 分子遗传距离分析 |
4.2.3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配合力的相关性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杂种优势群划分方法比较 |
5.1 杂种优势群划分方法 |
5.1.1 系统聚类法 |
5.1.2 多性状一般配合力法 |
5.1.3 产量特殊配合力法 |
5.1.4 杨氏简法特殊配合力法 |
5.1.5 分子标记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杂种优势群划分结果 |
5.2.2 杂种优势群划分方法效果评价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水曲柳杂种优势分析及抗寒优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林木杂交育种及杂种优势机理研究进展 |
1.2.1 林木杂交育种的研究进展 |
1.2.2 杂种优势的机理 |
1.3 水曲柳杂交育种的研究进展 |
1.3.1 白蜡树属树种简介 |
1.3.2 水曲柳育种的研究进展 |
1.3.3 水曲柳杂交育种及杂种优势机制的研究进展 |
1.4 植物抗寒研究进展 |
1.4.1 寒冷胁迫对植物生理的影响 |
1.4.2 植物抗寒途径及抗寒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
1.4.3 植物抗寒性测定和评价方法 |
1.5 本研究的思路、技术路线与目的意义 |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2 目的意义 |
2 水曲柳杂交的结实和种子性状分析与良种选育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水曲柳杂交 |
2.1.2 水曲柳杂交的结实、种子性状和苗木数量统计 |
2.1.3 水曲柳杂交结实与千粒重优良的杂种选育 |
2.1.4 数据分析与作图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种间杂交的结实和种子性状分析与高压静电场处理花粉的影响 |
2.2.2 水曲柳种内杂交的结实与种子性状分析 |
2.2.3 基于结实和种子千粒重性状的优良亲本的选育 |
2.2.4 基于结实和种子千粒重性状的F1杂交组合选育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3 水曲柳杂种F1苗木的杂种优势分析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材料与设计 |
3.1.2 统计分析 |
3.1.3 数据处理与作图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杂种F1适应性的优势分析 |
3.2.2 杂种F1的生长性状优势分析 |
3.2.3 杂种F1的抗虫性优势分析 |
3.2.4 F1树高生长模型的建立及杂种优势预测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水曲柳适应性、生长和抗虫性的杂交良种选育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水曲柳杂交良种选育的材料 |
4.1.2 水曲柳杂交良种的选育方法 |
4.1.3 杂种F1的生长与抗虫性状遗传参数和优良亲本遗传增益估计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水曲柳适应性分析及良种选育 |
4.2.2 水曲柳杂种生长性状分析及良种选育 |
4.2.3 水曲柳抗虫性分析及良种选育 |
4.3 本章小结 |
5 水曲柳种内F1抗寒良种选育及优势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种内F1杂交组合的抗寒相关指标测定 |
5.1.2 种内F1的抗寒性评价和优良选育 |
5.1.3 种内抗寒F1的优势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基于生存率的F1分析和多性状综合优良抗寒杂交组合选育 |
5.2.2 种内F1抗寒性的评价和优良选育 |
5.2.3 基于实生单株生长与生存率的F1分析和优良杂交组合评价 |
5.2.4 基于F1无性系的新生枝和叶片抗寒性分析和优良杂交组合评价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水曲柳种内抗寒F1的生长、生理优势分析 |
6.1 材料方法 |
6.1.1 F1杂交组合实生苗的适应性和生长特征调查 |
6.1.2 F1杂交组合的嫁接无性系的新生枝生长和叶片性状调查 |
6.1.3 寒冷处理下F1杂交组合的生理指标测定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适应性和生长特性优势分析 |
6.2.2 渗透系统抗寒系数的优势分析 |
6.2.3 膜系统抗寒系数的优势分析 |
6.2.4 ROS系统抗寒系数的优势分析 |
6.2.5 内源ABA含量抗寒系数的优势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水曲柳抗寒F1的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核遗传)机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抗寒基因的筛选和基因表达检测 |
7.1.2 FmCBF1和Fm WRKYs基因与启动子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7.1.3 FmCBF1和Fm WRKYs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7.1.4 FmCBF1和Fm WRKYs基因与启动子序列的差异分析 |
7.1.5 实验试剂 |
7.1.6 数据处理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CBF依赖途径关键基因表达的优势分析 |
7.2.2 ABA途径基因的表达分析 |
7.2.3 ROS系统中POD和GSH合成酶基因的表达分析 |
7.2.4 抗寒相关转录因子WRKYs基因表达的差异分析 |
7.2.5 水曲柳WRKY7、21、26和45的克隆、全长鉴定及同源蛋白比对 |
7.2.6 水曲柳WRKY7、21、26和45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7.2.7 水曲柳WRKY7、21和CBF1基因启动子区的克隆 |
7.2.8 水曲柳CBF1和抗寒相关转录因子WRKYs表达模式分析 |
7.2.9 抗寒F1与母本间的CBF1和WRKYs基因与启动子序列差异分析 |
7.3 讨论 |
7.4 本章小结 |
创新之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7)低温弱光胁迫下辣椒叶片生理指标的杂种优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与处理 |
1.3 测定指标及计算方法 |
1.3.1 生理指标的测定及杂种优势、隶属函数值计算方法 |
1.3.2 灰色关联分析的建立 |
1.3.3 灰色关联分析中数据的标准化处理[24] |
1.3.4 关联系数及关联度的计算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辣椒各生理指标响应低温弱光胁迫的相关性分析 |
2.2 灰色关联分析 |
2.2.1 灰色关联分析的确立 |
2.2.2 各项指标值的标准化处理 |
2.2.3 关联系数和关联度分析 |
2.3 低温弱光胁迫下辣椒生理指标的杂种优势分析 |
3 讨论 |
(8)新型光皮长黄瓜重要性状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杂交组合配置 |
1.2.2 田间试验设计 |
1.2.3 田间植株管理 |
1.2.4 性状调查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杂种优势分析 |
2.2 配合力分析 |
2.3 遗传参数分析 |
2.4 性状变异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9)羽衣甘蓝杂交配组与制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植物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
1.1.1 杂种优势研究概况 |
1.1.2 杂种优势的遗传机制研究 |
1.1.3 羽衣甘蓝杂种优势的利用 |
1.2 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研究进展 |
1.2.1 配合力分析的作用 |
1.2.2 配合力分析的方法 |
1.2.3 配合力分析的应用 |
1.2.4 遗传力的利用 |
1.3 制种技术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4.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羽衣甘蓝不完全双列杂交配组与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沈阳地区羽衣甘蓝秋季适宜播种时期的确定 |
2.2.2 羽衣甘蓝各观赏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
2.2.3 羽衣甘蓝杂交组合各观赏性状的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 |
2.2.4 羽衣甘蓝杂交配组各观赏性状的配合力与遗传力分析 |
2.3 小结 |
第三章 沈阳地区羽衣甘蓝春季露地天然授粉技术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羽衣甘蓝春季天然授粉适宜的播种期 |
3.2.2 不同父母本配比对羽衣甘蓝天然授粉的影响 |
3.2.3 不同授粉方式对羽衣甘蓝结实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沈阳地区羽衣甘蓝秋季适宜播种时期的确定 |
4.1.2 羽衣甘蓝各观赏性状杂种优势的分析 |
4.1.3 羽衣甘蓝杂交配组各观赏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
4.1.4 沈阳地区羽衣甘蓝春季露地天然授粉技术的确定 |
4.2 讨论 |
4.2.1 羽衣甘蓝观赏性状的杂种优势利用 |
4.2.2 羽衣甘蓝强优势杂交组合的配合力分析 |
4.2.3 羽衣甘蓝观赏性状的遗传力比较 |
4.2.4 不同制种技术的种子产量和品质比较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10)黄瓜CsHSP20基因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药剂 |
1.3 方法 |
1.3.1 黄瓜C15-114RNA提取和检测 |
1.3.2 c DNA第一链合成 |
1.3.3 引物设计 |
1.3.4 Cs HSP20克隆 |
1.3.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黄瓜总RNA提取及检测 |
2.2 基因克隆 |
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1 蛋白质理化性质分析 |
2.3.2 Cs HSP20蛋白跨膜区域 |
2.3.3 蛋白质信号肽 |
2.3.4 Cs HSP20蛋白亚细胞定位 |
2.3.5 蛋白质亲水性与疏水性 |
2.3.6 蛋白质二级和三级结构预测 |
2.3.7 蛋白系统进化树 |
3 讨论与结论 |
四、黄瓜杂种优势的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广东黄瓜育种研究进展[J]. 梁肇均,陈林,王瑞,何晓明,林毓娥.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 [2]甘蓝型油菜耐低温配合力分析与耐低温基因的功能研究[D]. 张毅.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3]大白菜杂种优势形成机理研究[D]. 岳丽昕.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4]SSR标记遗传距离与结球甘蓝杂种优势的关系分析[J]. 董艺,冯羽飞,许忠民,王世民,唐鸿吕,黄炜. 园艺学报, 2021(05)
- [5]甘蓝自交系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群分析[D]. 董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6]水曲柳杂种优势分析及抗寒优势机制研究[D]. 何利明.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7]低温弱光胁迫下辣椒叶片生理指标的杂种优势预测[J]. 苟秉调,张高原,范太伟,杨晶晶,袁岳,魏兵强. 辣椒杂志, 2020(04)
- [8]新型光皮长黄瓜重要性状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J]. 虞夏清,任晓政,陈劲枫. 中国瓜菜, 2020(12)
- [9]羽衣甘蓝杂交配组与制种技术研究[D]. 邵晨旭.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4)
- [10]黄瓜CsHSP20基因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J]. 秦智伟,张君鸣,辛明,单宝成,周秀艳.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