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黄紫莹[1](2021)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Th9、Th17细胞比例和PD-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检测初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患者Th9、Th17细胞比例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的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Th9、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和PD-1在MDS中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初诊MDS患者26例(较低危15例,较高危11例),正常对照组15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9、Th17细胞比例及PD-1在Th9、Th17、Treg细胞上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9(interleukin-9,IL-9)、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 )水平。结果:在较高危MDS组,Th9细胞比例(3.04±0.43%)高于较低危组(2.30±0.27%)和对照组(0.74±0.35%),P<0.05;Th17细胞比例(1.21±0.48%)低于较低危组(4.57±0.49%)和对照组(2.45±0.67%),P<0.05;较低危组与对照组相比,Th9、Th17细胞比例升高(2.30±0.27%vs 0.74±0.35%,4.57±0.49%vs 2.45±0.67%,P<0.05)。较高危组与对照组相比,PD-1在Th9、Th17、Treg细胞上的表达均明显升高(13.85±1.07%vs 4.57±0.85%,9.93±1.89%vs 4.85±1.64%,17.72±1.16%vs 5.25±1.18%,P<0.001);较高危组与较低危组相比,PD-1+Th9、PD-1+Th17和PD-1+Treg表达均明显升高(13.85±1.07%vs 10.61±1.55%,9.93±1.89%vs 6.88±1.45%,P<0.05;17.72±1.16%vs 14.30±1.33%,P<0.001);较低危组与对照组相比,PD-1在Th9、Th17、Treg细胞上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P<0.05,P<0.001)。在较高危组中,IL-9、IL-10、TGF-β 水平高于较低危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IL-17水平低于低危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较低危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细胞因子IL-9、IL-10、TGF-β 水平升高(P<0.05),IL-17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10)。MDS患者Treg细胞上PD-1表达与IL-10、TGF-β 呈正相关,与IL-17呈负相关;Th17细胞上PD-1表达与IL-17呈负相关;Th9细胞上PD-1表达与TGF-β 呈正相关。结论:1.MDS患者Th9/IL-9、Th17/IL-17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MDS的发病。2.PD-1在Th9、Th17、Treg细胞上表达升高,并与疾病危险度分层呈正相关,提示PD-1有望成为MDS分层与预后指标。3.高危MDS中细胞因子IL-9、IL-10、TGF-β 水平升高,低危MDS中IL-17水平升高,且与PD-1表达存在相关性,提示不同危险度分层的MDS均存在免疫异常,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刘亨晶[2](2021)在《可溶性Sema4D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文中提出目的:探讨sSema4D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初始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0例作为试验组,选择32例抗病毒已产生病毒学应答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病毒学应答组,同时选择3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就诊后给予抗病毒治疗,于治疗0W、治疗4W、12W当日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低速离心法离心所有组别患者的外周血,收集其血清,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采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ALT、AST,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定量,ELISA检测所有组别血清中s Sema4D、TNF-α、IFN-γ、IL-10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中CD4+T和CD8+T细胞百分比。结果:1.对照组血清中sSema4D的表达为1475.40±187.76 pg/ml,病毒学应答组为1321.09±197.36pg/ml,试验组治疗0W时为1146.73±254.51 pg/ml。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0W、病毒学应答组s Sema4D的表达显着降低(P<0.05);与试验组治疗0W比较,病毒学应答组的s Sema4D水平明显升高(P<0.05)。2.试验组治疗0W及治疗4W、12W后s Sema4D表达分别为1146.73±254.51 pg/ml、1214.70±144.14 pg/ml、1269.35±168.96 pg/ml。试验组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ALT逐渐恢复,HBV DNA降低,s Sema4D的表达逐渐升高,与治疗0W比较,治疗12周时具有显着性(P<0.01)。3.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试验组TNF-α的表达逐渐降低,与治疗0W相比,治疗4周、治疗12周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FN-γ和IL-10的表达逐渐增高,与治疗0W相比,治疗4W、治疗12W均具显着性差异(P<0.01)。4.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试验组CD4+T和CD8+T细胞百分比显着增高,与治疗0W相比,治疗12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试验组治疗0W时sSema4D的表达与ALT、HBV DNA呈负相关(P<0.05),与IFN-γ和IL-10呈正相关(P<0.05),与TNF-α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试验组抗病毒治疗前后s Sema4D的水平与CD4+T和CD8+T细胞百分比均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1.sSema4D低表达可能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有关。2.sSema4D可联合ALT、HBV DNA作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程振兴[3](2020)在《循环组蛋白与急重症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病机制相关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指机体受到休克、创伤、感染、烧伤等严重打击后,短时间内同时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或系统功能障碍或衰竭、不能维持自身的生理功能,从而影响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临床综合征。依受损器官数量差异,MODS患者病死率维持在30%-100%之间。MODS的特征是多个脏器同时、而非依次发生功能障碍,MODS的介质至今仍未明确。凝血激活、微循环衰竭、缺氧以及细菌毒素都被认为是MODS的潜在介质,但其真正作用尚未得以充分证明。正常情况下,位于细胞核内的组蛋白(histones)是DNA包装、基因调控过程所必需的结构性蛋白质;在多种原因导致的细胞损伤过程中,细胞核内的染色质分解后将组蛋白释放到细胞外形成胞外组蛋白(extracellular histones)。若机体在短时间内发生广泛性组织损伤或细胞死亡,随即产生的大量胞外组蛋白进入血液循环即为循环组蛋白(circulating histones)。目的:胞外组蛋白会损伤单器官。本研究将阐述循环组蛋白是否以第二次打击的方式介导创伤、急性胰腺炎、脓毒症等原发性急重症时MODS的发生与发展,与此同时我们还对急重症模型小鼠的高浓度循环组蛋白的来源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总体来说,我们主要通过将临床研究、体外实验以及建立创伤、急性胰腺炎和脓毒症等急重症动物模型相结合的方式阐明循环组蛋白在临床常见急重症时MODS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通过体内、外实验对脓毒症模型小鼠高水平循环组蛋白的来源进行初步探讨。1.循环组蛋白在急重症患者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检测最终纳入的420名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急重症患者入院时血浆组蛋白状况并通过一定方法换算出各自相应的血浆组蛋白浓度;检测纳入病人的肝、肾功能、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氧合指数等多脏器功能指标,及时采集病人入院时的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入院后48h-72h的MODS发生情况以及住院后28天内的病死情况等临床数据,统计分析循环组蛋白浓度与急重症患者上述各项临床数据之间的关系。另外采集10名健康献血者的血液以分离血浆或血清用于相关的体外实验。2.胞外组蛋白对多种器官来源细胞的毒性作用首先,分别使用添加不同剂量小牛胸腺组蛋白后的健康人血清、含不同浓度组蛋白的急重症患者血清处理人源性内皮细胞系EA.hy926,选择抗组蛋白单链抗体(anti-histone single chain variable fragment,ahsc Fv)、非抗凝肝素(non-anticoagulant heparin,Heparin)作为胞外组蛋白拮抗剂;然后,使用含高浓度循环组蛋白的急重症患者血清处理以下不同器官来源细胞以进一步观察循环组蛋白对组织细胞的非特异性毒性作用:小鼠心肌细胞(HL-1)、原代人肺支气管-肺泡上皮细胞(HSAEp C)、人永生化肝细胞(THLE-3)及原代人肾皮质上皮细胞(HRCE)。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处理后各种细胞的PI阳性率(细胞死亡率),以判断胞外组蛋白的细胞毒性作用。3.循环组蛋白在急重症模型小鼠MOD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选择野生型C57BL/6j以建立各类急重症的小鼠模型。采用重物自由落体撞击并控制撞击次数法建立轻、中、重三种不同损伤程度的小鼠肢体闭合性创伤模型;通过腹腔注射4次、12次雨蛙素以及胆总管逆行注射胆酸盐法(taurocholate,TCL)诱导轻、中、重三种不同胰腺损伤程度的小鼠急性胰腺炎模型;选择在结扎75%长度的盲肠后制造两个或四个肠内容物溢出穿刺孔的方式建立小鼠次重度、重度盲肠结扎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模型;以静脉注射ahsc Fv或肌肉注射Heparin干预以上各模型小鼠,评价抗组蛋白治疗能否减轻这些小鼠的多脏器功能损伤。以WB法检测急重症模型小鼠的血浆组蛋白浓度,通过检测血浆ALT、BUN、cTnT来反映各模型小鼠肝、肾功能及心肌损伤情况,通过显微镜下肺组织(H&E染色)损伤评分法评估各模型小鼠肺损伤情况;经H&E染色、抗激活型Caspase-3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各模型小鼠心、肝、肺、肾、肠、胸腺、脾脏等多脏器组织病理学特点;统计分析上述急重症模型小鼠循环组蛋白水平与多器官损伤之间的相关性,评价抗组蛋白治疗对重度CLP模型小鼠建模后72h生存率的影响。4.急重症模型小鼠的循环组蛋白来源的初步探讨为判断胸腺、脾脏对小鼠脓毒症时循环组蛋白来源的贡献,除常规使用WT C57BL/6j小鼠建模外,我们还要用到WT BALB/c小鼠及缺乏胸腺的BALB/c nude小鼠,同时需在以上小鼠完成脾脏切除术后再进行诱发脓毒症的相应处理。由于在脾脏切除术后继续对实验小鼠进行CLP操作会造成额外的损伤,进而可能影响脓毒症的自然发病过程;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依然在细菌性脓毒症的病因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定量细菌腹腔注射法建立小动物脓毒症模型具有操作简便、效果明显且稳定的特点,我们故在此通过腹腔注射大肠杆菌K-12的方式对脾脏切除后的C57BL/6j小鼠诱发脓毒症。由于缺乏胸腺的BALB/c nude小鼠自身具有免疫缺陷性,这些小鼠的经细菌性腹膜炎(CLP术或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导致脓毒症的病程可能不利于揭示循环组蛋白水平的变化特点,在此情况下使用造模成分明确且效果可靠、即腹腔注射LPS成为诱导BALB/c nude小鼠发生脓毒症的首选替代方法。将凋亡标记蛋白Annexin-V与荧光素m-Cherry联合形成Annexin-V/m-Cherry耦合物,因此在近红外激发光下m-Cherry的荧光强度标志着凋亡信号的强弱。通过近红外成像技术比较脓毒症模型小鼠在静脉注射m-Cherry/Annexin-V后多脏器的荧光强度;腹腔注射大肠杆菌K-12后的C57BL/6j小鼠在不同时间点接受皮下注射泛Caspases抑制剂Z-VAD-FMK;向健康的C57BL/6j小鼠尾静脉注射小牛胸腺组蛋白以探讨高浓度的循环组蛋白是否会引起脾细胞发生过度凋亡;经H&E染色、抗激活型Caspase-3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各种方式处理后小鼠的多脏器组织病理学特点;比较野生型BALB/c、BALB/c nude及脾脏切除后的BALB/c nude小鼠在接受腹腔注射LPS后40h左右的生存率。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细胞坏死而并非细胞凋亡过程能够释放组蛋白到细胞外。糖皮质激素不仅是引发淋巴细胞凋亡的典型信号,也是临床通过诱发凋亡治疗骨髓瘤、白血病等恶性血液肿瘤的常用化疗药物。为明确细胞在发生凋亡过程中是否会直接释放组蛋白到细胞外,我们在体外实验中先采用水溶性糖皮质激素处理人B淋巴细胞系Daudi细胞、人T淋巴细胞系Jurkat细胞,然后经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种细胞的凋亡情况,通过WB法检测并比较细胞培养上清中组蛋白H3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1.循环组蛋白在急重症患者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总体看来,所有纳入ICU的急重症病人入院时循环组蛋白浓度[24.7(8.0,46.7)μg/ml]明显高于健康献血者[1.3(0,2.1)μg/ml]。按病因对纳入病人分类后可见,重度创伤、重症胰腺炎、脓毒症患者入院时循环组蛋白水平较其他病种患者的显着升高,但这三种疾病患者之间循环组蛋白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earman秩相关性检验表明,纳入病人入院时循环组蛋白水平与肝功能[ALT(rs=0.545;P<0.0001)]、肾功能[BUN(rs=0.496;P<0.0001)]、呼吸功能[Pa O2/Fi O2(rs=-0.360;P=0.015)]损伤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c Tn T(rs=0.607;P<0.01]升高之间均存在正相关性;入院伴发MODS或住院28天内死亡病人的入院时循环组蛋白浓度明显偏高{[30.1(7.3,63.2)μg/ml vs.10.8(4.3,30.1)μg/ml;P<0.0001]、[32.7(14.4,66.9)μg/ml vs.20.1(6.7,40.5)μg/ml;P<0.0001]}。另外,纳入病人入院时循环组蛋白浓度不仅能预测入院后48h-72h之间MODS发生情况,还有助于推断病人住院后28天病死率。2.胞外组蛋白对多种器官来源细胞的毒性作用健康人血清在加入外源性组蛋白后会对人内皮细胞系EA.Hy926产生剂量依赖性的毒性作用,当用组蛋白浓度≥30ug/ml的病人血清处理EA.hy926细胞后,其存活率也显着降低;与此相反,用胞外组蛋白拮抗剂ahsc Fv或Heparin处理均可显着降低胞外组蛋白对EA.Hy926内皮细胞的毒性作用。用含50μg/ml小牛胸腺组蛋白的健康人血清或组蛋白含量也超过50μg/ml的急重症病人血清处理不同器官来源的细胞(小鼠心肌细胞、人肝细胞、人肾皮质上皮细胞和人支气管-肺泡上皮细胞)后,这些细胞的存活率均明显下降。3.循环组蛋白在急重症模型小鼠MOD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循环组蛋白的浓度—时间曲线表明,中度创伤、次重度CLP及TCL胰腺炎模型小鼠的循环组蛋白浓度峰值时间分别为建模后8h、16h、16h;各类疾病模型小鼠在各达峰时间的循环组蛋白浓度随病情加重而升高。经相关性分析后发现,各类疾病模型小鼠的循环组蛋白浓度与受损的肝功能(ALT)、肾功能(BUN)及升高的肌钙蛋白I(cTnT)、肺组织损伤评分得分(lung injury score,LIS)均呈正相关;ahsc Fv、Heparin抗组蛋白治疗能显着改善重度创伤、重度CLP及TCL胰腺炎模型小鼠的ALT、BUN、cTnT、LIS等受损脏器功能指标;其中,无论在建模前还是建模后开始抗组蛋白治疗,重度CLP模型小鼠的72h存活率均得以显着改善。多脏器组织切片抗激活型Caspase-3免疫组化检测发现,重度创伤、重度CLP及TCL胰腺炎模型小鼠的胸腺与脾脏存在细胞过度凋亡现象。4.急重症模型小鼠的循环组蛋白来源的初步探讨经腹腔注射适量大肠杆菌K-12能成功诱导野生型C57BL/6j小鼠发生脓毒症,同时细菌注射后10h循环组蛋白浓度达到较高水平(322.8±100.6μg/ml),此后其值持续升高,峰值时间约在注射细菌后16h左右(478.2±166.4μg/ml),且在24h仍处于高水平(424.8±154.1μg/ml)。多脏器近红外成像结果表明,从腹腔注射细菌后4h开始,C57BL/6j小鼠胸腺与脾脏的凋亡信号已明显升高,其中胸腺的凋亡信号一直持续升高到注射细菌后24h,脾脏凋亡信号高峰时间是细菌注射后8h;脏器组织切片H&E染色与抗激活型Caspase-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后24h左右C57BL/6j小鼠的胸腺与脾脏淋巴细胞数大幅减少,两者均存在大面积细胞凋亡现象,而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均未见明显的实质细胞凋亡;统计学分析发现,脓毒症模型小鼠的脾脏凋亡细胞数目与循环组蛋白浓度升高呈正相关(r=0.78;P<0.001)。将一定剂量的小牛胸腺组蛋白经尾静脉注射到C57BL/6j小鼠体内,循环组蛋白升高水平与小鼠发生严重脓毒症时相似,但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并未显示脾脏淋巴细胞凋亡增加,据此推断模型小鼠脾脏与胸腺细胞凋亡是循环组蛋白的来源,而不是循环组蛋白作用结果。皮下注射泛Caspases抑制剂Z-VAD-FMK能阻断细胞凋亡,循环组蛋白浓度也相应降低,提示细胞凋亡促进了循环组蛋白浓度的升高。我们还发现,脾脏切除后的C57BL/6j小鼠再经腹腔注射大肠杆菌K-12诱发脓毒症时,其循环组蛋白水平较未切除脾脏组显着降低(137.4.57±31.2μg/ml vs.53.8±21.8μg/ml;P<0.001);与WT BALB/c nude小鼠比较(84.57±13.51μg/ml),胸腺缺失(BALB/c nude小鼠)(33.49±7.59μg/ml)或胸腺缺失联合脾脏切除(BALB/c nude小鼠+脾脏切除术)(13.47±3.27μg/ml)能有效降低经腹腔注射LPS诱发脓毒症时的循环组蛋白水平并显着改善建模后实验小鼠的40h存活率。体外培养的Daudi细胞(B淋巴细胞系)、Jurkat细胞(T淋巴细胞系)均随氢化可的松剂量依赖的、不同程度的细胞凋亡(Annexin V+),蛋白质免疫印迹法也证实未经糖皮质激素处理的淋巴细胞上清未见明显的组蛋白H3条带,而糖皮质激素处理的两种淋巴细胞上清液存在氢化可的松剂量依赖的、浓度高低不等的组蛋白H3。结论:1.重度创伤、重症胰腺炎及脓毒症等急重症患者入院时的高水平循环组蛋白与MODS进展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2.添加外源性组蛋白后的健康人血清或含高水平循环组蛋白的急重症患者血清均对多器官来源的细胞产生由组蛋白介导的、非细胞特异性的毒性作用;抗组蛋白处理能有效抑制这种细胞毒性效应。3.在实验小鼠发生重度创伤、TCL胰腺炎(重症胰腺炎)、重度CLP(重度脓毒症)等多种原发性急重症后,循环组蛋白通过直接作用、以第二次打击的方式同时损伤多个脏器从而参与介导了MODS的发生与发展;抗组蛋白治疗有效改善以上急重症模型小鼠的MODS,显着提高重度脓毒症模型小鼠的存活率。4.胸腺与脾脏是脓毒症模型小鼠高水平循环组蛋白的重要来源,具体机制主要涉及脓毒症时胸腺与脾脏细胞的过度凋亡。
姚惠[4](2019)在《HIV感染进程中外周血CD4+PD-1+、CD8+PD-1+T细胞和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的分布特性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及其引发的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病程进展与免疫系统的功能密切相关。作为免疫负刺激分子,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PD-1)在T细胞上的表达上调与T细胞功能耗竭紧密相关;在病毒的慢性感染和肿瘤发生中,PD-1在CD4+、CD8+T细胞群体上均呈现异常上调表达,并对机体的抗病毒和抗肿瘤免疫应答产生负性调节作用。此外,以表达叉状头转录因子 3(Forkhead transcription factor p3,Foxp3)为特征的 CD4+CD25+调节性 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其也以CD4+CD25high为特征)对机体的抗病毒和抗肿瘤免疫应答也发挥着显着的抑制作用。然而,CD4+PD-1+、CD8+PD-1+T细胞群体和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在HIV感染及AIDS患者外周血中的分布特性及其临床意义尚不完全清楚。因此,该研究分析了以CD4+T细胞计数(细胞个数/mm3)为主要标准(WS 293-2008)进行分期的Ⅰ期(HIV阳性,CD4+T细胞≥ 500),Ⅱ 期(HIV 阳性,200<CD4+T 细胞≤500)到Ⅲ期(HIV 阳性,CD4+T 细胞<200)患者感染进展过程中CD4+PD-1+、CD8+PD-1+T细胞和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的分布特性,并探讨了它们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健康志愿者、HIV/AIDS患者外周血,利用红细胞裂解液裂解红细胞,然后采用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数量,采用多色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和分析CD4+PD-1+、CD8+PD-1+T细胞群体和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采用酶免化学发光法检测HIV感染的血清学标志;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IV-RNA。数据统计及相关性分析采用GraphPad Prism 7.0软件。[结果]结果表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D4+T细胞比例在HIV/AIDS Ⅱ期和Ⅲ期患者外周血明显下降,CD8+T细胞比例在HIV/AIDS Ⅰ期,Ⅱ期和Ⅲ期患者外周血明显上升;在HIV/AIDS Ⅰ期,Ⅱ期和Ⅲ期患者中,CD4+T细胞比例呈逐期明显下降,而CD8+T细胞比例呈逐期明显上升;HIV/AIDS患者CD4+T细胞比例与CD4+T细胞绝对计数呈显着正相关,CD8+T细胞比例与CD4+T细胞绝对计数呈显着负相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HIV/AIDS Ⅱ期和Ⅲ期患者CD4+T细胞中CD4+PD-1+群体的比例显着增加,且同时明显高于Ⅰ期患者;HIV/AIDS患者CD4+PD-1+群体的比例与CD4+T细胞绝对计数呈显着性负相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HIV/AIDS各期患者CD8+T细胞中CD8+PD-1+群体的比例均显着增加,但在不同分期间无差异;HIV/AIDS患者CD8+PD-1+群体的比例与CD4+T细胞绝对计数间无明显相关性。与健康对照组相比,HIV/AIDS各期患者CD4+CD25hig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均显着增加,但在不同分期间无差异;HIV/AIDS患者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与CD4+T细胞绝对计数呈现一定程度的负相关性。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CD4+PD-1+和CD8+PD-1+群体的比例与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比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本研究证实了 CD4+PD-1+、CD8+PD-1+T细胞及CD4+CD25hig调节性T细胞比例在HIV/AIDS患者外周血中发生了上调,并进一步揭示了 PD-1在CD4+T细胞的上调表达及Treg比例增加与HIV感染进展呈正相关;提示HIV/AIDS患者体内PD-1的表达上调和Treg 比例的失衡可能增强了机体抗HIV感染免疫能力的免疫抑制作用,从而加剧了疾病的进展;为HIV感染、AIDS的进展提供了潜在的实验室诊断指标和临床干预治疗的新靶点。
王欣[5](2018)在《联合阻断免疫检查点PD1和VISTA分子在放射治疗小鼠CT26结肠癌模型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检测T细胞激活抑制物免疫球蛋白可变区结构域(VISTA)分子和CD8,CD33,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叉状头转录蛋白3(FOXP3)等分子在K-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外显子不同变异的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构建BALB/C小鼠肠癌细胞CT26双移植瘤模型,比较正常小鼠组,荷瘤对照组,CA170治疗组与大剂量单次照射组以及大剂量单次照射联合CA170治疗组不同组别瘤体和脾脏多个细胞因子表达和治疗后移植瘤体中免疫细胞的比例以及瘤体退缩的指标,探讨大剂量单次照射和VISTA和PD1信号通路联合阻断在在BALB/C小鼠双移植瘤模型诱导远隔效应可能的机制。方法:1.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VISTA和CD8,CD33,PD1,FOXP3等分子在K-RAS基因外显子不同变异的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2.培养小鼠肠癌细胞系CT26,构建BALB/C小鼠双移植瘤模型,采用液相悬浮微球蛋白分析技术检测不同治疗前后的小鼠模型的多个细胞因子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模型治疗前后移植瘤体内和脾脏免疫细胞比例的变化;游标卡尺测量瘤体比较瘤体退缩的指标。结果1、结直肠癌间质细胞表达VISTA,CD33,结直肠癌间质中的淋巴细胞表达FOXP3分子,PD1分子和CD8分子。2、VISTA,CD33,CD8分子表达在KRAS基因突变组和野生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VISTA,CD8及CD33分子在左右半结肠癌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大剂量X射线联合CA170治疗显着缩小小鼠第1和第2瘤体(P<0.05);X射线大剂量照射联合CA170相对单药CA170治疗和放射显着提高了小鼠第1肿瘤瘤体内的细胞因子CCL2/MCP-1,IL-1β,IFN-γ表达,降低了 VEGF,M-CSF的表达(P<0.05)。X射线大剂量照射联合CA170相对单药CA170治疗显着提高了小鼠第2肿瘤瘤体内的细胞因子CCL2/MCP-1,IL-1β,IFN-γ表达(P<0.05)。X射线大剂量照射联合CA170相对放射显着提高了小鼠第2肿瘤瘤体内的细胞因子CCL2/MCP-1,IL-1β,IFN-γ表达(P<0.05),降低了 VEGF 的表达(P<0.05)。5.CA170联合放射治疗或单药CA170治疗增加了 CD3+/CD8+的小鼠第1和第2肿瘤内TIL的浸润和扩增。结论1.KRAS基因突变的结直肠癌组织中抑制性免疫微环境的形成可能与MDSCs高表达VISTA分子且因MDSCs抑制TIL功能有关。2.大剂量X射线照射联合CA170治疗可以显着放大大剂量X射线照射导致的天然免疫系统的活化并促进了宿主获得性抗肿瘤免疫的产生并显着地抑制小鼠CT26细胞移植瘤的生长。
俞曦[6](2018)在《乙肝患者外周血CD8+CD28-和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的分布特性及其临床意义的比较分析》文中提出[目的]CD8+CD28-T细胞是一群免疫抑制性细胞亚群,目前发现其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等病毒的慢性感染和肿瘤发生中均呈现增加现象,并对机体的免疫应答产生调节作用。然而,该细胞群体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virus B,HBV)感染引起的疾病进展过程中的特性,及其与临床病症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此外,在乙肝的进展过程中,该抑制性细胞亚群与表达叉状头转录因子 3(Forkhead transcription factor p3,Foxp3)为特征的 CD4+CD25+调节性 T 细胞(也以CD4+CD25high为特征)的分布特性及其临床意义之间的差异,也尚不清楚。因此,该研究分析了这两群免疫调节性T细胞亚群在HBV感染进展过程,从慢性阶段到以肝硬化和肝细胞癌为特征的晚期阶段中的分布特性,并比较了它们与临床病症间相关性的差异。[方法]采用多色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了健康志愿者、乙肝慢性和晚期阶段患者外周血CD8+CD28-and 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检测结果以>5×102 copies/ml判断为阳性;采用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aminase,ALT)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数据统计及相关性分析采用GraphPad Prism 6.0 软件。[结果]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乙肝慢性和晚期阶段患者外周血中CD8+CD28-和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均发生增加,但两病例组间无显着性差异。在乙肝感染的慢性阶段,CD8+CD28-调节性T细胞亚群与ALT、AST水平呈负相关,但与HBV DNA载量无显着相关性;而在此阶段,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与HBV DNA载量、ALT和AST均呈现正相关性。在乙肝感染进展的晚期阶段,CD8+CD28T细胞与HBV DNA载量、ALT和AST的水平无相关性,而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与HBVDNA载量和ALT水平呈负相关。[结论]首次证实CD8+CD28T细胞在HBV感染过程中明显增加,并在HBV感染的慢性阶段对免疫介导的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CD8+CD28-和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可能在HBV感染的不同阶段,参与调节抗病毒免疫应答和缓解肝脏免疫损伤。这些发现为HBV感染者提供了潜在的临床诊断指标和临床治疗的干预靶点。
陈青[7](2017)在《PD-L1信号在肾小管间质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与目的:近年来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在人群中占到10%以上。CKD均存在肾小管间质病变,有研究发现肾小管损伤的严重程度与肾功能降低间的相关性比肾小球病变与肾功能降低的相关性更加显着。肾小管间质中的许多种类细胞(成纤维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巨噬细胞以及血管平滑肌细胞等)均能够产生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这是发生肾间质纤维化的关键因素。这些均提示肾小管—间质病变与CK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T细胞在肾小管间质的浸润是小管—间质病变的共同病理表现,而且活化的T细胞能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参与肾间质损害。已知肾小管上皮细胞与淋巴细胞之间的异常作用是导致肾脏免疫炎性损伤的重要因素。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II类分子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不仅是T细胞作用的牺牲品,也可以作为抗原递呈细胞主动调节T细胞活性。大多数研究表明,在特定的刺激条件下肾小管上皮细胞上不表达经典的协同刺激分子B7-1、B7-2,但可表达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而PD-1(程序性死亡-1共刺激分子)是B7/CD28超家族中继CTLA-4之后发现的第二个抑制性受体,PD-1与PD-L1结合后,通过PD-1的信号传导途径负性调节T、B细胞的活化与增殖,因此有推测调节肾小管上皮细胞PD-L1的表达可能有助于改善免疫炎性损伤。特发性的肾病综合征(idiopathic nephrotic syndrome,INS)是儿科常见疾病,以大量蛋白尿为特征,大量蛋白尿可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肾小管功能受损,故INS常伴随着小管-间质的病变,且小管间质性病变程度决定着INS患者的预后。故本文以INS患儿以及小鼠小管间质肾损伤模型肾组织为研究对象,探索PD-1/PD-L1信号系统在小管间质性肾损伤中的表达分布特点以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建立小管间质性肾损伤模型——叶酸模型,选择8周龄CD1雄性小鼠,腹腔注射5%Na HCO3建立正常对照模型(con组),腹腔注射叶酸(溶解于5%Na HCO3,浓度为24mg/m L,剂量为240mg/kg)建立叶酸肾损伤小鼠模型,检测尿液中尿蛋白/肌酐比值,选取比值>0.2的小鼠作为模型组(FA组),实验第7天处死小鼠取肾,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肾脏病理变化,Masson染色法观察小鼠肾脏间质病变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标本中PD-1/PD-L1的表达情况,比较两组间表达差异。2.观察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收集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3年至2016年间39例做过肾脏穿刺检查的特发性肾病综合征(INS)患儿的肾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PD-1/PD-L1的表达情况;回顾性研究上述39例INS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合免疫病理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1.小管-间质病变模型中,HE染色:Con组无明显异常;FA组小鼠肾脏可见炎症细胞浸润,小管轻度扩张,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空泡样变性,部分可见小管缩小,间质区增宽;Masson染色:Con组无明显异常,FA组小鼠肾间质病变范围显着;免疫组化:Con组未见PD-1或PD-L1阳性表达;FA组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胞膜及胞浆可见PD-L1阳性表达;FA组的间质浸润的淋巴细胞上可见PD-1阳性表达,也主要在胞浆中表达。2.INS病例组T淋巴细胞总数(CD3+)与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CD3+CD4+T细胞的百分比较对照组减少,CD3+CD8+T细胞百分比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PD-L1表达组的CD3+CD8+T细胞的百分比低于无PD-L1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INS患者肾活检标本中无PD-1表达,肾活检标本的近端小管与远端小管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上有PD-L1阳性表达,呈局灶性或散在性分布,主要在胞浆和(或)胞膜表达。对照组肾组织中未见PD-1、PD-L1阳性表达。4.INS患者中无PD-L1表达组患儿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严重小管间质损伤的比例高于PD-L1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叶酸模型的肾组织中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的PD-L1和间质浸润的淋巴细胞上的PD-1表达上调,说明PD-1/PD-L1途径可能参与了小管间质损伤的过程;2.INS患者肾组织中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PD-L1上调,且无PD-L1阳性表达患者较有PD-L1阳性表达患者更有可能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及严重小管间质损伤;3.肾病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表现为CD3+CD8+T百分比例增加,而肾组织无PD-L1表达患者较有PD-L1表达患者存在更高的CD3+CD8+T细胞水平。
邓旭[8](2016)在《白细胞介素-33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33(IL-33)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80例NSCLC患者、46例肺良性疾病(LBD)患者血清,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作为健康对照组(HC),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IL-33含量,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同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二元Logistic回归比较IL-33和CEA对NSCLC的诊断价值;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肺癌组织芯片中90例癌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组织中IL-33蛋白的表达,并采用χ2检验分析IL-3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分析IL-33表达与患者总生存期(OS)的关系;同时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验证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结果NSCLC患者血清IL-33含量显着高于LBD患者(P<0.01)和HC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SCLC患者血清IL-33含量与患者性别(P<0.01)、病理类型(P<0.05)、TNM分期(P<0.05)、分化程度(P<0.05)均呈显着相关,而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IL-33在NSCLC诊断中的敏感性(93.67%)和准确性(85.32%)均高于CEA的20.00%和39.09%,但特异性较CEA低。两者联合诊断NSCLC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处于较高水平。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L-33蛋白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1.36%(45/88),显着高于肺癌组织的17.24%(15/87)(P<0.01);肺癌组织中IL-33蛋白表达水平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总生存期均无明显相关(P>0.05)。RT-PCR实验亦证实,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IL-33mRNA的表达量显着低于癌旁组织。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IL-33的表达与患者性别、病理类型、TNM分期及分化程度均呈显着相关,且IL-33在NSCLC诊断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均高于CEA,IL-33和CEA联合检测有助于NSCLC诊断。
曹丽娟[9](2013)在《负性共刺激分子在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Treg的表达特性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由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导致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 B, CHB)为世界范围内的传染性疾病,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BV感染诱发机体产生以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t lymphocyte,CTL)特异性免疫应答为主的多种抗病毒免疫反应。当病毒不能有效清除而持续复制,将会导致HBV感染慢性化,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其主要原因可能是HBV特异性CTL的免疫应答减弱。CTL的免疫功能缺失与抑制性受体分子的上调表达、抑制性细胞因子的产生、抗原递呈失调以及调节性T细胞(T regulatory, Treg)的负性调控有关。Treg主要亚群的表面标志为CD4+CD25+,胞内表达的Foxp3是其特异功能性分子。研究表明CD4+CD25+FoxP3+Treg可对多种免疫细胞发挥抑制效应,通过抑制HBV特异性的CD4+和CD8+T细胞的活性,使病毒得不到彻底清除而持续感染,导致乙型肝炎的慢性化。Treg的增殖及其免疫抑制功能与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有关。共刺激分子受体通过与其相应配体相互作用,介导正性或负性共刺激信号,调节T细胞的增殖、细胞因子的产生、细胞毒性以及细胞的凋亡和存活等来控制T细胞的活化。BTLA与PD-1都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负性共刺激受体分子,分别与其配体HVEM和PD-L1相互作用产生负性共刺激信号,抑制T细胞的活化、增殖及其免疫学功能。研究表明PD-1介导的负性共刺激信号通路在慢性丙肝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感染患者中,通过抑制Treg的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的磷酸化,阻断IL-2的作用,从而负性调控Treg的增殖,但PD-1在CHB患者Treg的表达特性及其对Treg的调控作用目前尚无报道。此外,BTLA和HVEM在Treg上的表达特性、对Treg的调控作用、BTLA/HVEM变化对Treg的影响及其在CHB中的意义目前也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了CD4+CD25+FoxP3+Treg在慢性乙肝患者中的比率及其表面负性共刺激分子PD-1、PD-L1、BTLA、HVEM的表达特性,并分析了Treg数量与慢性乙肝临床指标的相关性,以及分析了Treg表达的上述负性共刺激分子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探讨了PD-1、BTLA/HVEM对Treg的调节作用和PD-L1参与构成Treg的抑制性功能,及其对HBV慢性感染的影响,从而初步揭示了负性共刺激分子在Treg的表达特性及其意义,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指标。一、慢性乙肝患者CD4+CD25+FoxP3+Treg与其表面PD-L1的检测及其与临床指标相关性的分析【目的】通过检测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占CD4+T细胞的比率,及其表面PD-L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探讨Treg及PD-L1作为Treg抑制性功能分子对慢性乙肝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等血清标志;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采用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的指标;分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CD4+CD25+FoxP3+Treg荧光标记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并用GraphPad Prism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显着高于健康人(P <0.05),并与慢性乙肝患者血清ALT及AST呈现正相关(P <0.05),但与HBV-DNA载量无较好的相关性;PD-L1在慢性乙肝Treg中的表达较健康人显着上调,且与Treg比率、肝损伤的血清标志物ALT、AST均呈显着的正相关,与HBV DNA没有显着相关性。【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Treg数量的增加并与肝损伤指标呈正相关性,这可能是由于其对HBV特异性CTL的免疫抑制作用的增强,从而使HBV持续感染并继续恶化;PD-L1在CHB患者Treg上调表达并与Treg比率及肝损伤指标呈正相关,其可能参与了Treg对HBV特异性CTL的免疫抑制功能,有利于病毒的持续感染,促进慢性乙肝的发生发展。二、负性共刺激分子PD-1、BTLA和HVEM在慢性乙肝患者CD4+CD25+FoxP3+Treg的表达特性及其与临床指标相关性的分析【目的】通过分析PD-1、BTLA和HVEM在CHB患者CD4+CD25+FoxP3+Treg的表达及其与Treg数量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探讨PD-1/PD-L1、BTLA/HVEM对Treg的负性调控作用及其变化对慢性乙肝的影响,为临床诊断和干预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4色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FoxP3+Treg表面PD-1、BTLA与HVEM的表达,利用Flowjo软件分析流式测定结果,及采用GraphPad Prism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D-1在慢性乙肝Treg中的表达较健康人显着下调且与Treg比率、肝损伤的血清标志物ALT、AST均呈显着的正相关,与HBV DNA没有显着相关性;BTLA和HVEM在慢性乙肝Treg中的表达较健康人显着下调,且BTLA与HVEM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与Treg比率、PD-1、PD-L1及肝损伤的血清标志物ALT、AST均呈显着的正相关,与HBV DNA没有显着相关性。【结论】PD-1的慢性乙肝患者Treg的表达下调可能有助于乙肝患者体内Treg的扩增;BTLA和HVEM的表达也呈现同步下调,其与PD-1负性信号可能协同参与了对Treg的调控作用,该负性共刺激分子与肝损伤指标呈相关性的免疫学作用机理则尚待进一步探讨。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阐明了CHB患者外周血Treg占CD4+T细胞的比率增加;Treg表达的负性共刺激分子PD-1、BTLA/HVEM相对于健康人呈下调,但随着Treg数量的增加逐步上调,且与肝损伤指标呈正相关性;PD-L1在CHB患者呈现上调,且与Treg比率、肝损伤指标呈正相关性;从而表明负性共刺激分子PD-1、BTLA/HVEM可能参与了对Treg自身的调控,PD-L1可能构成了Treg抑制性功能的表面分子之一,并对慢性乙肝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谭媛[10](2010)在《肿瘤转移相关基因S100A6、Rab5a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和处理是宫颈癌治疗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为了探讨宫颈鳞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机制,我们选取了肿瘤转移相关基因Rab5a,从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检测其在宫颈良性病变组(子宫肌瘤全宫切患者)、宫颈癌未合并淋巴结转移组(鳞癌I。到Ⅱb期可手术者)、宫颈癌合并淋巴结转移组(鳞癌Ⅰ。到Ⅱb期可手术者)患者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S100A6和Rab5a与宫颈鳞癌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分为三组,A组(对照组):宫颈良性病变组(子宫肌瘤全宫切患者);B组:宫颈癌未合并淋巴结转移组(鳞癌Ⅰa到Ⅱb期可手术者);C组:宫颈癌合并淋巴结转移组(鳞癌Ⅰ。到Ⅱb期可手术者)。1、用Trizol一步法提取三组宫颈组织总RNA,后逆转录为cDNA;2、设计S100A6和Rab5a特异性片段的引物,经PCR、扩增、纯化、回收等一系列步骤,将特异性片段与DH-5a载体连接,构建S100A6和Rab5a特异性片段质粒;3、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三组宫颈组织中的S100A6和Rab5a mRNA的表达量;4、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三组宫颈组织中S100A6和Rab5a蛋白的表达情况,C组同时检测该两种蛋白在宫颈鳞癌原发肿瘤和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5、记录并整理数据,用SPSS 13.0软件分析实验结果。结果1、成功提取宫颈组织总RNA,1%琼脂糖电泳清晰可见RNA的28S、18S和5S带型。Takara公司逆转录试剂盒,成功将RNA逆转录为cDNA,结果可以观察到清楚明亮的DNA条带;2、通过特异性序列比对及测序,证实成功构建了S100A6特异性片段质粒;3、通过特异性序列比对及测序,证实成功构建了Rab5a特异性片段质粒;4、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三组宫颈组织中S100A6 mRNA的表达情况。A组13例,阳性表达10例,阳性率为76.9%;B组25例,阳性表达22例,阳性率为88%;C组25例,阳性表达23例,阳性率为92%。阳性率三组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就mRNA表达量比较,三组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5、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三组宫颈组织中Rab5a mRNA的表达情况。A组13例,阳性表达11例,阳性率为84.6%;B组25例,阳性表达22例,阳性率为88%;C组25例,阳性表达23例,阳性率为92%。阳性率三组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就mRNA表达量比较,三组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6、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三组宫颈组织中S100A6蛋白的表达情况,A组10例,阳性表达1例,阳性率为10%;B组30例,阳性表达7例,阳性率为23.3%;C组30例,原发肿瘤阳性表达16例,阳性率为53.3%,转移淋巴结阳性表达11例,阳性率为36.7%。C组中原发肿瘤与转移淋巴结阳性率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A组与B组阳性率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A组与C组、B组与C组阳性率有显着性差异(P<0.05);7、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三组宫颈组织中Rab5a蛋白的表达情况,A组10例,阳性表达0例,阳性率为0%;B组30例,阳性表达4例,阳性率为13.3%;C组30例,原发肿瘤阳性表达11例,阳性率为36.7%,转移淋巴结阳性表达1例,阳性率为3.3%。C组中原发肿瘤与转移淋巴结阳性率有显着性差异(P<0.05),A组与B组阳性率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A组与C组、B组与C组阳性率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S100A6 mRNA的表达量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而上调,并且与宫颈鳞癌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2、Rab5a mRNA的表达量上调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3、S100A6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表达明显升高,与宫颈病变恶性程度提高、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4、Rab5a蛋白在宫颈组织中的表达与宫颈鳞癌的形成及浸润转移呈正相关;5、S100A6和Rab5a两个基因与宫颈鳞癌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评估宫颈鳞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指标之一。6、S100A6和Rab5a两个蛋白的表达与宫颈病变恶性程度提高、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可以作为评估宫颈鳞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二、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Th9、Th17细胞比例和PD-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概述 |
1.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分型及分层 |
1.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免疫反应 |
1.3.1 先天免疫信号的异常激活 |
1.3.2 免疫紊乱 |
1.3.3 Th17 细胞 |
1.3.4 Th9 细胞 |
1.3.5 细胞因子水平异常 |
1.4 程序性死亡受体1 |
1.5 本研究科学假设及依据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病例资料 |
2.1.2 正常对照组 |
2.2 实验材料 |
2.2.1 仪器设备 |
2.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
2.3.2 PBMC体外刺激 |
2.3.3 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9 细胞比例及PD-1在Th9 细胞上的表达 |
2.3.4 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 细胞比例及PD-1在Th17 细胞上的表达 |
2.3.5 流式细胞术检测PD-1在Treg细胞上的表达 |
2.3.6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人静脉血血清IL-9、IL-17、IL-10、TGF-β |
2.4 实验结果分析及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不同危险度分层MDS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h9及Th17 细胞比例 |
3.2 MDS组与对照组外周血Th9、Th17、Treg细胞上PD-1 表达 |
3.3 MDS患者与对照组外周血血清IL-9、IL-17、IL-10、TGF-β 水平 |
3.4 MDS患者PD-1 表达与细胞因子相关性 |
第四章 讨论 |
4.1 Th9 细胞与IL-9 |
4.2 Th17 细胞与MDS |
4.3 Th9、Th17、Treg细胞上PD-1 的表达 |
4.4 细胞因子IL-17、IL-10、TGF-β 在MDS中的研究 |
4.5 PD-1 表达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 |
4.6 实验不足与展望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可溶性Sema4D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实验材料及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耗材 |
1.4 实验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收集临床资料 |
2.2 分离血清及PBMC |
2.3 ELISA |
2.4 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CD8~+T的相对数量 |
3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三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
2 CHB患者血清中s Sema4D的表达 |
3 CHB患者生化指标、病毒学指标的变化 |
4 CHB患者免疫学指标的变化 |
4.1 CHB患者血清中TNF-α、IFN-γ、IL-10的表达 |
4.2 CHB患者T细胞亚群的检测 |
5 sSema4D与生化指标、病毒学指标的相关性 |
6 sSema4D与免疫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6.1 sSema4D与TNF-α、IFN-γ、IL-10的相关性分析 |
6.2 sSema4D与T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Sema4D在自身免疫性和感染性疾病中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循环组蛋白与急重症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病机制相关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循环组蛋白在急重症患者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胞外组蛋白对多种器官来源细胞的毒性作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循环组蛋白在急重症模型小鼠MOD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急重症模型小鼠的循环组蛋白来源的初步探讨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全文讨论 |
全文结论 |
本研究创新之处(详见学术成果之已发表论着2) |
文献综述 细菌 DNA、免疫细胞死亡与脓毒症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4)HIV感染进程中外周血CD4+PD-1+、CD8+PD-1+T细胞和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的分布特性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研究背景 |
一、前言 |
二、HIV感染的免疫应答与病程进展 |
1.HIV感染、进展及艾滋病的形成与发生 |
2.HIV感染和艾滋病患者免疫应答的特性和功能状态 |
三、HIV感染与CD4~+,CD8~+ T细胞上PD-1表达的关系 |
1.共抑制分子与T细胞耗竭 |
2.PD-1的生物学特性 |
3.PD-1/PD-L1介导的T细胞耗竭在HIV感染中的作用 |
四、HIV感染与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的关系 |
五、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 材料与试剂 |
1.1 研究对象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方法 |
2.1 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PD-1表达的检测 |
2.2 CD4~+CD25~(high) T细胞亚群的流式细胞术检测 |
2.3 HIV血清学检测和病毒载量检测 |
2.4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研究病例的临床基本数据 |
3.2 HIV/AIDS患者外周血CD4~+ T免疫细胞亚群的分布特点及其与CD4~+ T细胞绝对计数的关系 |
3.3 HIVAIDS患者外周血CD8~+ T免疫细胞亚群的分布特点及其与CD4~+ T细胞绝对计数的关系 |
3.4 PD-1在HIV/AIDS各期患者CD4~+ T细胞上表达分析及其与CD4~+ T细胞绝对计数的关系 |
3.5 PD-1在HIV/AIDS各期患者CD8~+ T细胞上表达分析及其与CD4~+ T细胞绝对计数的关系 |
3.6 HIV/AIDS各期患者中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分布特点 |
3.7 HIV/AIDS各期患者中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与CD4~+ T细胞绝对计数、PD-1在患者CD4~+和CD8~+ T细胞上表达水平的关系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调节性T细胞在HIV感染中的特性、作用及其作为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 |
1.调节性T细胞(Tregs)的表型和功能 |
2.Treg在机体内的动态平衡 |
3.淋巴结内的Tregs |
4.Treg的免疫抑制机制 |
5.Tregs在HIV/SIV感染中的作用 |
5.1 在HIV/SIV感染中Tregs细胞比例的变化 |
5.2 Treg在HIV感染中的抑制作用 |
5.3 Tregs作为HIV/SIV的宿主 |
6.调节性T细胞的控制疗法 |
6.1 通过靶向CD25剔除Treg |
6.2 通过靶向CCR4剔除Treg |
6.3 利用环磷酰胺剔除Treg |
参考文献 |
附录:缩写词表 |
致谢 |
(5)联合阻断免疫检查点PD1和VISTA分子在放射治疗小鼠CT26结肠癌模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ract |
研究背景 |
第一部分 VISTA等免疫分子在K-RAS基因变异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引用文献 |
附图 |
第二部分 联合阻断免疫检查点PD1和VISTA分子在放射治疗小鼠CT26结肠癌模型的研究 |
材料 |
实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引用文献 |
缩略语对照表 |
致谢 |
(6)乙肝患者外周血CD8+CD28-和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的分布特性及其临床意义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研究背景 |
一、前言 |
二、HBV感染及其转归 |
三、乙肝免疫缺陷和免疫逃逸 |
四、调节性T细胞的种类、特征及其与疾病发展的关系 |
五、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1 材料与试剂 |
1.1 研究对象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方法 |
2.1 乙型肝炎标志、病毒载量和相关生化指标的血清学检测 |
2.2 CD8~+CD28~-与CD4~+CD25~(high) T细胞亚群的流式细胞术检测 |
2.3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研究病例的临床基本数据 |
3.2 慢性乙肝和乙肝晚期阶段CD8~+CD28~-调节性T细胞分布特性的分析 |
3.3 慢性乙肝和乙肝晚期阶段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分布特性的分析 |
3.4 慢性乙肝阶段CD8~+CD28~-、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与HBV DNA载量、ALT和AST相关性的比较分析 |
3.5 乙肝晚期阶段CD8~+CD28~-、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与HBV DNA载量、ALT和AST相关性的比较分析 |
4 讨论 |
三、结论 |
四、参考文献 |
五、附录:缩写词表 |
六、致谢 |
(7)PD-L1信号在肾小管间质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一、基础实验 |
1.主要仪器、材料和试剂配置 |
2.模型制备及样品采集 |
3.监测指标及方法 |
二、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研究对象 |
2.方法 |
三、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一、基础实验 |
1.各组小鼠肾脏形态 |
2.小鼠尿液的检测结果 |
3.HE染色结果 |
4.Masson染色 |
5.免疫组化结果 |
二.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结果 |
1.研究对象一般情况及两组间比较 |
2.肾小管有无PD-L1表达各组尿蛋白定量及尿蛋白谱的比较 |
3.肾小管有无PD-L1表达各组血生化、D-二聚体的比较 |
4.肾病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以及有无PD-L1表达分组间的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比较 |
5.肾小管上皮细胞有无PD-L1表达分组间其他病理参数的比较 |
讨论 |
一、PD-1、PD-L1及PD-L2 分子的概述 |
二、PD-1/PD-L在叶酸模型的小管间质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
三、肾病综合征患者肾组织中的PD-1/PD-L1表达情况 |
四、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综述 共刺激分子B7/CD28家族与肾脏上皮细胞之间的关系 |
1.肾脏上皮细胞与共刺激分子B7/CD28家族的概述 |
2.足细胞上B7-1的表达诱导产生蛋白尿 |
3.PD-1/PD-L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的表达及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
4.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基金资助 |
致谢 |
(8)白细胞介素-33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参考文献 |
材料与方法 |
1.材料 |
1.1 标本收集及临床资料 |
1.2 实验试剂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2.方法 |
2.1 ELISA检测 |
2.2 CEA检测 |
2.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
2.4 染色结果判定 |
2.5 肺癌及癌旁组织中总RNA的提取 |
2.6 总RNA浓度的测定 |
2.7 RT-PCR检测IL-33mRNA的表达 |
3.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NSCLC组、LBD组及HC组血清IL-33含量比较 |
2.NSCLC患者血清IL-33含量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3.IL-33、CEA单独检测对NSCLC诊断价值的评价 |
4.IL-33、CEA两项指标联合检测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
5.IL-33在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
6.肺癌组织中IL-33的表达水平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7.IL-33蛋白表达与NSCLC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 |
8.IL-33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
讨论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汇表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本研究所获的基金资助 |
致谢 |
(9)负性共刺激分子在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Treg的表达特性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研究背景 |
1 慢性乙型肝炎与免疫应答 |
2 调节性 T 细胞与慢性乙肝 |
3 共刺激分子与调节性 T 细胞 |
4 负性共刺激分子在 Treg 中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慢性乙肝患者CD4~+CD25~+FoxP3~+Treg 与其表面 PD-L1 的检测及其与临床指标相关性的分析 |
1. 材料与试剂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负性共刺激分子 PD-1 、 BTLA 和 HVEM 在慢性乙肝患者CD4~+CD25~+FoxP3~+Treg 的表达特性及其与临床指标相关性的分析 |
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本研究所获的基金资助 |
缩略词表 |
致谢 |
(10)肿瘤转移相关基因S100A6、Rab5a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研究进展 |
1. 概述 |
2. 淋巴结转移是宫颈癌的一个影响因素 |
3. 淋巴系统的生理与解剖 |
4. 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解剖学途径 |
5. 宫颈癌转移细胞特性的基础研究 |
5.1 肿瘤细胞的运动性 |
5.2 肿瘤细胞的粘连性 |
5.3 肿瘤细胞的增殖性 |
6. 宫颈癌的淋巴结转移过程和分子机理 |
6.1 宫颈癌淋巴结转移过程 |
6.2 癌细胞进入淋巴结后的情况和淋巴结的反应 |
6.3 宫颈癌细胞淋巴结转移的生物学特性 |
6.4 恶性肿瘤浸润转移的主要步骤 |
6.4.1 原发恶性肿瘤的浸润 |
6.4.1.1 细胞转化的和肿瘤细胞的增殖 |
6.4.1.2 肿瘤细胞的分离 |
6.4.1.3 粘附并破坏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 |
6.4.1.4 肿瘤细胞运动 |
6.4.2 恶性肿瘤细胞的迁移 |
6.4.2.1 恶性肿瘤细胞粘附到脉管基底膜 |
6.4.2.2 穿过脉管壁进入循环系统 |
6.4.3 恶性肿瘤细胞的转移 |
6.4.3.1 肿瘤细胞逃脱免疫监视在循环系统中生长 |
6.4.3.2 肿瘤细胞锚定粘附并破坏脉管壁 |
6.4.3.3 转移灶的形成 |
6.4.3.4 转移的休眠 |
6.4.3.5 肿瘤细胞转移的器官选择性 |
6.5 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机理 |
7. 肿瘤相关基因 |
7.1 肿瘤转移基因(tumer metastatic genes) |
7.1.1 MTA1基因 |
7.1.2 ras基因 |
7.1.3 c met癌基因 |
7.1.4 ezrin蛋白 |
7.1.5 缺氧诱导因子1(HIF 1) |
7.1.6 S100A6基因(详见后述) |
7.1.7 Rab5a基因(详见后述) |
7.2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
7.2.1 nm23基因 |
7.2.2 MHC基因 |
7.2.3 KAI1基因 |
7.2.4 CDH1基因 |
8. 黏附因子与恶性肿瘤的浸润转移 |
8.1 层粘连蛋白 |
8.2 钙粘蛋白家族(cadherins) |
8.3 整合素(integrins) |
8.4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
8.5 选择素(selectins)家族 |
8.6 CD44 |
9. 血管的生成与肿瘤的浸润转移 |
9.1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
9.2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
10. 蛋白溶解酶与恶性肿瘤浸润转移 |
10.1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 |
10.2 纤维蛋白溶解酶及其调节因子 |
10.3 组织蛋白酶(cathepsins) |
10.3.1 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CD) |
10.3.2 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B) |
10.3.3 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 L,CL) |
11. 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 |
11.1 超声对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 |
11.2 CT对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 |
11.3 MRI对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 |
11.4 PET对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 |
11.5 淋巴造影对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 |
11.6 放射性免疫显像(radioimmunoimaging,R Ⅱ) |
11.7 免疫组化 |
11.8 选择性淋巴结活检及系统性淋巴结清除手术 |
12. 宫颈癌的治疗 |
12.1 手术治疗 |
12.1.1 手术适应证 |
12.1.2 手术禁忌证 |
12.1.3 手术类型 |
12.2 放疗 |
12.3 化疗 |
12.4 淋巴化疗 |
12.5 免疫治疗 |
12.6 生物治疗 |
12.7 基因治疗 |
第二章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S100A6和RAB5A研究进展 |
1. 概述 |
2. Rab5a基因的研究进展 |
3. S100A6基因研究进展 |
4.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 |
第三章 荧光定量PCR研究宫颈癌S100A6和Rab5a mRNA表达情况 |
1. 目的 |
2. 材料和方法 |
2.1 PCR原理和背景 |
2.2 宫颈组织来源 |
2.3 主要试剂和配制 |
2.3.1 主要试剂 |
2.3.2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4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2.5 用具处理 |
3. 实验步骤和方法 |
3.1 不同病变分组的宫颈组织总RNA的提取 |
3.1.1 原理 |
3.1.2 实验步骤 |
3.1.3 总RNA的定量及纯度测定 |
3.2 cDNA合成 |
3.3 引物的设计 |
3.4 质粒的构建 |
3.4.1 Real-time PCR |
3.4.2 DNA测序 |
3.4.3 PCR产物的纯化与回收 |
3.4.4 测序所得序列在Internet上使用NCBI服务器进行分析比对 |
3.4.5 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的制备 |
3.4.6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 |
3.4.7 产物转化至感受态DH-5a |
3.4.8 质粒DNA的快速提取 |
3.5 荧光定量PCR |
3.6 统计学方法 |
4. 结果 |
4.1 总RNA的定量及纯度测定 |
4.2 扩增S100A6、Rab5a基因,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情况 |
4.3 荧光定量PCR检测宫颈标本中S100A6和Rab5a mRNA的表达量 |
4.4 PCR产物比对和所构建质粒的测序结果 |
4.5 荧光定量PCR检测宫颈组织中S100A6 mRNA的表达阳性率 |
4.6 荧光定量PCR检测宫颈组织中的Rab5a mRNA的表达阳性率 |
4.7 荧光定量PCR检测宫颈组织中的S100A6 mRNA的表达量 |
4.8 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宫颈组织中的Rab5a mRNA的表达量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四章 免疫组化技术对宫颈癌S100A6和Rab5a蛋白检验并比较 |
1. 目的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原理 |
2.2 材料 |
2.3 主要试剂和设备 |
2.4 Super PicTure法(一步法)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
3. 结果判定 |
4. 结果 |
4.1 组织免疫组化结果 |
4.2 应用免疫组化检测标本组织中S100A6蛋白的表达情况 |
4.3 应用免疫组化检测标本组织中Rab5a蛋白的表达情况 |
5. 讨论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Th9、Th17细胞比例和PD-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 黄紫莹. 兰州大学, 2021(12)
- [2]可溶性Sema4D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 刘亨晶.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循环组蛋白与急重症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病机制相关性的研究[D]. 程振兴. 东南大学, 2020
- [4]HIV感染进程中外周血CD4+PD-1+、CD8+PD-1+T细胞和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的分布特性及其临床意义[D]. 姚惠. 苏州大学, 2019(02)
- [5]联合阻断免疫检查点PD1和VISTA分子在放射治疗小鼠CT26结肠癌模型的研究[D]. 王欣. 苏州大学, 2018(04)
- [6]乙肝患者外周血CD8+CD28-和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的分布特性及其临床意义的比较分析[D]. 俞曦. 苏州大学, 2018(04)
- [7]PD-L1信号在肾小管间质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 陈青. 苏州大学, 2017(05)
- [8]白细胞介素-33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 邓旭. 苏州大学, 2016(01)
- [9]负性共刺激分子在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Treg的表达特性及其临床意义[D]. 曹丽娟. 苏州大学, 2013(11)
- [10]肿瘤转移相关基因S100A6、Rab5a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 谭媛. 广西医科大学,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