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化细胞生物学与进化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必然发展方向(论文文献综述)
李靖炎,吴传芬[1](1993)在《进化细胞生物学与进化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必然发展方向》文中提出 一、进化观点在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上的意义进化观点是现代生物学的最基本观点。此点是得到了公认的。但是抽象地认可往往并没有多大实际意义。对于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来说,进化观点究竟有多大的实际意义,依然还是一个问题。
高习习[2](2019)在《细胞起源研究在中国》文中研究表明细胞起源研究,是生命起源研究的重要部分,也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基础理论问题。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曾说“细胞起源要研究一下”,为此,国家组织了专门的队伍去研究这一问题,投入了许多时间与精力。但因各种原因,我国在这方面的成就却不大,这其中原因值得总结。另外,从科学史角度出发,对细胞起源研究在中国这一课题的研究,目前还处于空白。本文研究运用查阅档案、访谈当事人、分析文献的方法,详细梳理了细胞起源研究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从三个人物主要的科学工作入手,分别是苏联的勒柏辛斯卡娅的“新细胞学说”、贝时璋的“细胞重建学说”、李靖炎的真核细胞起源研究。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贝时璋最早进行细胞起源研究是从1932年发现丰年虫中间性开始,前后跨时70年,最终提出细胞重建学说;苏联勒柏辛斯卡娅的新细胞学说作为我国1950年代“全面学习苏联”的产物传入后,对细胞重建研究和李靖炎在20世纪后半叶真核细胞起源研究各起到了不同的作用。本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一是勒柏辛斯卡娅的“新细胞学说”在中国的传播。首先简要介绍了“新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在苏联的兴衰;接着重点讲述了勒氏“学说”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及此学说对中国科研的影响、武兆发等人对勒氏“学说”的批判。最后讲述了对此现象所引起的思考。二是贝时璋的“细胞重建学说”的发展。首先结合史料,对整个细胞重建学说的研究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其次分析了此学说与新细胞学说的关系;最后讨论了学术界不同学者对此学说的态度。经过研究发现,此学说的研究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曾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与批评。另外,对于此学说的研究结果至今仍存在不少疑点,实验证据缺乏科学说服力,并且也尚未被学术界所认可。对于在现今世界,细胞是否还可由非细胞物质形成这一问题,仍需要科学界的不懈努力。三是李靖炎对真核细胞起源的研究。真核细胞的产生,是生物进化史上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李靖炎曾因对“新细胞学说”的痴迷,花费了几年的宝贵时间,但好在他及时纠正错误,重新确立了新的研究方向,即真核细胞的起源研究。按照时间顺序,他对真核细胞起源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文革”时期,依靠进化生物学的特点对国际上已有的大量科学成果进行理论分析而进行研究;二是改革开放以后,结合进化生物学的理论思考和细胞生物学的实验方法进行研究;三是他1996年离休后,到美国再次用进化生物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他所取得的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认可。他还最早在国内提出“进化细胞生物学”这一新的学科,被称为“我国研究真核细胞起源问题的生物学家,国内’进化分子细胞生物学’和’进化分子生物学’的倡导者。”1950年代,贝时璋与李靖炎都曾是勒氏的追随者。在当时举国崇拜苏联、学习苏联的氛围中,二人的这种态度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当勒氏“学说”被国内外完全否定后,两人却有着截然相反的态度。贝时璋固执己见,继续沿着他和勒氏共同开创的道路前进,其结果是,缘木求鱼一辈子,这方面的工作一直没能得到局外同行的承认。李靖炎改弦易辙、及时回头,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取得一个又一个的重要成果。
余杰[3](2010)在《中国蕈菌产品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一个创业者和企业管理者的角度,通过研究创业而带出对课题的研究。并使企业管理有机地和科学研究结合在一起。在实践中使自己的企业和事业越来越强大。而相应的产品也开始走出中国市场,进入国际市场。作者通过本项研究,发觉它的市场前景广阔,并在研究中提出了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在第一章和第四章的论题背景研究中,作者通过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介绍了本研究项目的起源和历史,产品的"神奇"之处和价值,食疗的魅力;并尝试从更高的角度去看待东西方医学的不同,和探讨其存在的相同性。在第一章(宏观背景研究)和第四章(微观背景研究)中,作者从"发展蕈菌资源,造福人类健康"的企业宗旨入手,介绍了研究的目的和范围。以菌物食品将成为本世纪人类的三大食品之一为假设,探讨了人类退休年龄延长的可能性和使用天然药物来替代西药的可能性。并指出本研究的重要性,给人们所带来的新理念,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待一些保健品所宣传的理念,并加以区别。最后,作者也给出本文的局限性和创业中所遇到的问题。在微观上,本世纪是"信息、生物和纳米技术"领先发展的世纪,目前社会上的主要创新都围绕着这三点在进行。回顾了玛西蒙产品的研究历史,价值观和价值点。在第二章中,作者对自己的研究课题所涉及到的领域进行了文献回顾,这使大家看到,本研究所涉及领域宽阔,涵盖了企业战略管理、生命科学、中医学,药理学、纳米科技和信息科学等相关学科。本研究有机地把上述课题科学地融在了一起。在第三章的研究方法中,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特别强调了信息处理过程中的标准化问题和信息安全问题。并在附录中把自己企业的《项目命名标准和说明书》附在了文章的后面。在第五章中,作者推出了企业创新中的新名词"远进化类食品"(Far-Evolutionary Food),并指出该名词在2008年5月于中国上海举办的《BioFach 2008 China》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上,被北京玛西蒙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推上市场。而"太空食品"则根据蕈菌产品的特点,将成为该公司在食品发展方向上的另一大目标。在第六章中,作者明确指出了中国蕈菌产品的未来和发展方向。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指出蕈菌类产品是我们未来的主要天然功能性食品,它可以协助人类克服目前遇到的很多疾病和亚健康问题。并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对创业和创业者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在第七章中作者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中国政府在如何扶持中小企业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出于对本项目研究更深层次的考虑,建议中国对蕈菌产品要早做战略部署,并制定相应的国际标准,保护好自己的知识产权。
生命科学和技术综合专题组[4](2004)在《2020年中国生命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文中提出 科学之舟行驶于未知的汪洋大海里,航向、进展之预测必然具有不确定性(X);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必将是前所未有的,生命科学的广度、深度、多样性和多变性,以及预测者知识结构必然的局限性,使得这一领域预测的不确定性更高(X2);更何况生命科学技术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由此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市场放大器的畸变,使得预测的风险尤甚(X2)。鉴此,我们的总体思路是:以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趋势为背景,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生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趋势与未来的需求相结合,以未来的需求为主导,来构思今后15~20年我国生命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战略。
张尚宏[5](1995)在《从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看生物基因组的进化》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分析各类真核生物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的大小与结构,得出这两种细胞器基因组都有小基因组与大基因组两种形式以及与之对应的结构特点,从而都是通过两种进化途径从它们各自祖先的基因组发展成为现代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的结论。比较细胞器基因组与核(类核)基因组的存在和性质,发现类似的两种途径同样可以说明核(类核)基因组的进化。结合这三种基因组的起源问题,提出了一个生物基因组起源和进化的统一模式。
韦恒[6](2016)在《基于ESI的学科情报分析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运用情报工具开展学科情报分析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也体现了情报学服务其它学科的能力。本文结合大数据思维与情报分析流程,从学科数据采集、学科数据处理筛选、学科情报分析、学科情报利用、情报用户的反馈五个方面构建基于ESI的学科情报分析模型,并从学科产出力、学科影响力、研究主题、学科环境四个方面搭建学科情报分析指标体系,为图情人员有效开展学科情报服务和相关机构了解学科发展现状进行学科评估与管理决策提供分析流程。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是二十一世纪的新兴学科,对于研究人类健康、治疗疾病与生物进化具有重大价值,但国内进入ESI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学科全球前1%的高校还很少。本文以江苏高校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为案例进行学科情报分析。文章主要内容:首先,对国内外学科评估理论方法与ESI评估机理进行综述,其次,通过基于ESI的计量评估与专家评审的相关性以及中国大陆高校ESI学科数与一级博士点数的相关性对本文研究进行可行性分析,以此论证运用ESI进行学科评估的科学性;再次,构建基于ESI的学科情报分析模型与分析指标体系;最后,运用学科情报分析模型,从研究绩效和研究主题等方面对江苏高校ESI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科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运用ESI评估学科水平与专家评审具有高度相关性,基于ESI的学科情报分析模型具有一定普适性。江苏省高校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学科论文产出力和论文影响力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基金论文比高于全球样本高校;研究主题侧重遗传学方向,研究特色明显,学科交叉研究占比较少。建议江苏高校继续加大对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相关学科投入,制定ESI学科定标比超策略,大力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关注国际研究热点与前沿,同时应重视新方法、技术研究,以全面提升该学科实力与国际影响力。
燕可郁[7](2020)在《生命科学前沿知识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部分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生命科学前沿知识包含了科学知识、科学过程和方法、STS三个维度的内容,通过充分挖掘前沿知识的内涵,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科学前沿的引入可以展现生物科研的相关工作,为个人学习深造和职业规划提供帮助。首先,通过解读新课标对生命科学前沿知识的要求,并对近五年高考试卷中前沿知识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阐述科学前沿与高中生物教学相结合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对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学教科书必修部分生命科学前沿知识的整理和分析,深入挖掘科学前沿的教育价值,将教科书的素材资源充分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其次,本研究总结了生命科学前沿知识的来源与途径,归纳和统计了2005年至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和化学奖中生命科学领域的获奖情况以及美国《科学》杂志评选的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为生命科学前沿知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提供素材,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更新。以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学教科书必修部分为例,从知识层面对生命科学前沿知识与高中生物教学进行整合。最后,依据新课标对前沿知识的要求,分析科学前沿与高中生物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案例,归纳生命科学前沿知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原则:科学性与教育性原则、相关性与有效性原则、适度性与适量性原则、时效性与开放性原则、主体性与层次性原则。根据科学前沿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的意义与作用,总结科学前沿的应用策略:用于新课导入、探究新知、课内拓展、课外延伸、习题背景、专题讲座、第二课堂、研究性学习、选修课程,并设计相应的教学片段。依据新课标对生命科学前沿知识的要求,以常规课《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和《人类遗传病》以及拓展课《从非典到新冠——认识传染病》为例,设计生命科学前沿知识综合应用于高中生物必修部分的教学案例,为一线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教育部[8](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王琴芳,彭朝辉,张哓志,陈培拉,岳文,裴雪涛,解志刚,吕明,郭宁,黄坚,王升启,曾长青,汪建,于军,何大澄[9](2004)在《2020年中国生物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文中认为 一、农业领域的生命科学技术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及现代生物技术的兴起是20世纪生命科学领域最伟大的事件。在世纪之交,基因组学研究的一系列突破又推动生物技术进入了更加迅猛发展的新阶段。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生物技术在内的农业生物技术已经成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强大动力,不仅能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将成为21世
于观留[10](2019)在《坦布苏病毒感染对鸭胚成纤维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坦布苏病毒(Tembusu virus,TMUV)感染,是于2010年4月份发生在我国江浙地区的一种新发病毒性传染病,其主要引起产蛋鸭体温升高、食欲下降、卵泡变性出血、卵黄性腹膜炎、产蛋大幅下降以及雏鸭头颈震颤、共济失调和四肢麻痹等典型症状。该传染病具有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以及感染率高等特点。至今,已造成我国大多数省份的养鸭场发生感染,严重影响着我国水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深入探究病毒感染所诱导宿主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改变及有关信号通路网络的调控机制,不仅有助于理解病毒在细胞内、外的信号传递,以及转录后的调节过程,自身与其他信号分子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还可对宿主细胞代谢及相关疫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有较为全面的认识。然而,目前对于TMUV与其宿主细胞互作机制的研究甚少,对于该病毒所诱导宿主细胞生物学功能影响机制更是缺乏了解。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以鸭胚成纤维细胞(DEF)为研究对象,利用在流行病学调查中所分离的蚊源TMUV(TMUV-SDMS)作为国内该病毒优势株的代表株,运用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qRT-PCR和RNAi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细胞及分子水平上深入探究TMUV感染对DEF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筛选并验证该病毒感染与宿主细胞互作的关键基因或蛋白,探讨了TMUV-SDMS所诱导DEF凋亡与坏死的致死机理,为阐明该病毒逃逸宿主防御机制、探寻抗病毒新靶点等提供数据支持。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方面:一、TMUV遗传演化分析本项研究在流行病学调查中所分离到的11株TMUV分离株(包括鸭源、鸡源、鹅源、麻雀源和蚊源)的基础上,对NCBI数据库67株TMUV代表株的同源性比对、进化树分析、蛋白质三级结构和糖基化位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已有17个省份出现了TMUV的感染,且该传染病的爆发具有秋季高发的季节性特点;由以上78株病毒代表株的同源性比对和进化树分析可知,该病毒NS1基因的核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均明显低于其E基因、NS3基因和NS5基因的核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TMUV主要演化为马来西亚(1955)、马来西亚(2012)、泰国(2013)和中国分离株I和中国分类株II(TMUV优势株)五大分支;根据以上病毒代表株蛋白质高级结构和糖基化位点分析,该病毒E蛋白在148151处氨基酸位点存在着由无规则卷曲到α螺旋的变异,在380381处和393397处存在着β折叠片段的延长的变异,在154处氨基酸糖基化位点存在着由NYSA到NYPV、NYSV和NYPA的突变;此外,该病毒NS1蛋白在180182处氨基酸位点存在着由无规则卷曲到α螺旋的结构变异,在175处氨基酸糖基化位点存在由NTTD到NITD的突变。以上结果表明,当前我国TMUV优势株为中国分离株II,且总体变异程度较小;蚊源TMUV(TMUV-SDMS)可作为国内TMUV优势株的代表株。二、TMUV-SDMS在DEF中的感染及样品RNA-Seq分析本研究选用最早感染TMUV蚊源细胞(C6/36)对TMUV-SDMS进行增殖培养,随后将增殖培养后的TMUV-SDMS接种至生长密度为70%80%的原代DEF中。将感染该病毒的DEF细胞和未感染该病毒的DEF细胞分别设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于感染后的12 h和24 h时分别提取总RNA,并对其进行质检(A260/A280>1.5,A260/A230>1.0,RIN>7)。运用Illumina HiSeq 2000TM平台对以上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采用RPKM(Reads Per Kilobase of exon model per million mapped sequence reads)方法对Unigene进行计算,按照表达量倍数变化(Fold Change)和表达量变化显着性(P value)筛选Unique(差异基因的筛选标准为差异倍数Fold change>2且P<0.05)。最后,在全基因组背景下,运用超几何运算将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分别向GO功能分类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经过质控后的各组样品得到的clean data,Q20和Q30质控率均在94.0%以上,由此表明本研究中所获得的转录组测序数据质量较高。在病毒感染12 h时,共筛选出911个差异基因,其中83.96%(764/911)的差异基因上调表达,16.04%的差异基因下调表达(147/911);在病毒感染24 h时,共筛选出3008个差异基因,其中59.54%(1791/3008)的差异基因上调表达,40.46%的差异基因下调表达(1217/3008)。通过对以上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分类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可知,这些差异基因行使的生物学功能主要为免疫系统、细胞生长与坏死、信号转导和信号分子与交互等方面。以上结果表明,TMUV-SDMS可诱导DEF免疫系统、细胞生长与坏死、信号转导和信号分子与交互等生物学功能的改变。三、TMUV-SDMS感染对DEF免疫系统的影响在本研究中,由RNA-Seq所提示的信息可知,免疫相关的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RIG-I-样受体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造血细胞系、细胞质DNA识别信号通路等。通过对以上信号通路中的差异基因按照表达量的高低进行进一步分类汇总可知,在TMUV-SDMS感染DEF早期和中期时,宿主细胞内与免疫相关信号通路中的模式识别受体(如RIG-I、MDA5和TMEM173)被激活,导致细胞因子(如IFNα、IL-6、IL-12、CCL19和CCL20),转录因子和信号分子(如IRF7、NF-kB和STAT1)和抗原呈递蛋白(如CD44和CD70)的大量产生,由此初步揭示了宿主细胞应对该病毒感染的天然免疫转录谱。四、TMUV-SDMS感染对DEF细胞凋亡与坏死影响结合RNA-Seq所提供的信息,本研究运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术和JC-1探针等技术定性和定量检测了TMUV-SDMS感染对DEF细胞生长与坏死的影响。结果显示,TMUV-SDMS感染不仅可以导致DEF细胞在感染12 h和24 h后的细胞活性显着降低(P<0.01),还可以诱导DEF细胞显着的凋亡与坏死、S+G2M期的停滞以及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P<0.05或P<0.01)。通过对本研究中细胞凋亡与坏死相关差异基因的汇总分析可知,这些差异基因主要定位于内源性的线粒体途径和外源性的死亡受体途径。以上结果表明,TMUV-SDMS感染可诱导DEF细胞S+G2/M期停滞,这可能是因CDC20B过表达所致;且该病毒感染主要是通过内源性的线粒体途径和外源性的死亡受体途径诱导DEF凋亡与坏死。五、DEF细胞生长与坏死关键基因的筛选与验证为了进一步确定TMUV-SDMS与DEF互作的关键基因,阐明其在调节该病毒感染所诱导DEF细胞生长与坏死过程中所行使生物学功能。本项研究根据RNA-Seq所提供的信息,选择在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中表达量最高且具有调节线粒体膜通透性、控制CytC和凋亡因子释放等作用的B淋巴细胞瘤2A1抗凋亡基因(BCL2A1)作为目的基因,运用RNAi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究其在调节细胞周期、细胞凋亡与坏死等细胞生长与坏死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BCL2A1具有调控宿主细胞G2M期以及细胞凋亡和坏死作用;且该靶基因与BCL2、CDC20B和MCL1等还具有密切关系(即:与BCL2有拮抗作用,与CDC20B、CytC和MCL1等有协同关系),但具体作用机制还需今后进一步探究。本研究从分子水平探讨了TMUV感染对DEF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深入揭示了该病毒所诱导DEF凋亡与坏死的具体机制,研究结果对于丰富TMUV感染宿主转录谱、阐明该病毒逃逸宿主防御机制和探寻靶向线粒体抗病毒药物研发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二、进化细胞生物学与进化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必然发展方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进化细胞生物学与进化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必然发展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2)细胞起源研究在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2 前人研究 |
3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
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2章 勒柏辛斯卡娅的“新细胞学说” |
1 勒柏辛斯卡娅及其“新细胞学说”在苏联的兴衰 |
1.1 勒柏辛斯卡娅其人 |
1.2 “新细胞学说” |
1.3 苏联的科学批判运动 |
1.4 勒氏“学说”在苏联的兴衰 |
2 学习苏联运动 |
3 勒氏“学说”在中国的传播 |
4 勒氏“学说”对中国科研的影响 |
5 武兆发等对勒氏“学说”的批判 |
6 小结 |
第3章 贝时璋的“细胞重建学说” |
1 个人简介及其学说 |
1.1 个人简介 |
1.2 “细胞重建学说” |
2 “细胞重建学说”的研究过程 |
2.1 前期——发现“中间性” |
2.2 中期——成立“细胞重建研究组” |
2.3 后期——在争议声中结题 |
3 与勒氏“学说”的关系 |
4 学术界对“细胞重建学说”的评论 |
5 小结 |
第4章 李靖炎的真核细胞起源研究 |
1 个人学术简介 |
2 1962年参加“细胞学术讨论会” |
3 新的研究方向的确定—真核细胞起源研究 |
4 进化细胞生物学的提出 |
5 小结 |
结语 |
附录1 文建凡研究员访谈录 |
附录2 王贵海研究员访谈录(节选) |
附录3 王韫明教授访谈录 |
附录4 王文教授访谈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其他研究成果 |
(6)基于ESI的学科情报分析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目的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目的 |
1.2 学科评估理论与方法 |
1.2.1 学科及其分类 |
1.2.2 学科评估相关理论 |
1.2.3 学科评估主要方法 |
1.3 利用ESI开展学科评估的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1 国内研究概述 |
1.3.2 国外研究概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论文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工具 |
1.4.3 论文创新点 |
2 运用ESI进行学科评估的可行性分析 |
2.1 基于ESI的计量评估与专家评审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
2.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1.2 结果与分析 |
2.2 中国大陆高校ESI学科数与一级博士点数的相关性分析 |
2.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2 结果与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ESI的学科情报分析模型与指标构建 |
3.1 模型前期准备 |
3.2 基于ESI的学科情报分析模型的整体框架 |
3.3 基于ESI的学科情报分析模型解释 |
3.3.1 ESI、InCites数据库的应用 |
3.3.2 大数据思维 |
3.3.3 学科数据采集 |
3.3.4 学科数据处理筛选 |
3.3.5 学科情报分析 |
3.3.6 学科情报利用 |
3.3.7 情报用户的反馈 |
3.4 基于ESI的学科情报分析指标体系 |
3.4.1 学科产出力指标 |
3.4.2 学科影响力指标 |
3.4.3 研究主题指标 |
3.4.4 学科环境指标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ESI的江苏高校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研究绩效比较 |
4.1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4.2 全球ESI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排名前三高校的分析 |
4.2.1 全球Top3高校ESI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论文统计 |
4.2.2 全球Top3高校ESI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论文年度分布 |
4.2.3 全球Top3高校ESI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论文发文期刊分析 |
4.2.4 全球Top3高校ESI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基金论文分布 |
4.3 中国大陆高校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进入ESI论文计量分析 |
4.3.1 中国大陆进入ESI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高校论文统计 |
4.3.2 中国大陆高校进入ESI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论文年度统计 |
4.3.3 中国大陆高校ESI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发文期刊分析 |
4.3.4 中国大陆高校ESI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基金论文分布 |
4.4 江苏省高校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进入ESI论文计量分析 |
4.4.1 江苏高校ESI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论文统计 |
4.4.2 江苏高校ESI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论文年度发展统计 |
4.4.3 江苏高校ESI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主要发文期刊分析 |
4.4.4 江苏高校ESI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论文基金支持分析 |
4.5 江苏高校ESI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发展省内外比较 |
4.5.1 中国大陆高校ESI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发展情况 |
4.5.2 江苏省内外高校ESI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产出力与影响力比较 |
4.5.3 江苏省内外高校ESI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发文期刊比较 |
4.5.4 江苏省内外高校ESI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基金支持比较 |
4.5.5 江苏省高校与全球Top3高校主要合作高校分析 |
4.5.6 江苏省高校与全球Top3高校主要发文作者分析 |
4.6 江苏省内外高校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高水平论文分析 |
4.6.1 论文被引百分比与高被引论文分析 |
4.6.2 江苏高校国际合作论文分析对比 |
4.7 江苏高校ESI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未来发展预测 |
4.7.1 江苏高校ESI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论文数预测 |
4.7.2 江苏高校ESI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未来可能进入高校预测 |
4.8 本章小结 |
5 江苏高校ESI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研究前沿比较分析 |
5.1 全球TOP3高校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研究主题与特色 |
5.2 中国大陆高校ESI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研究主题与特色 |
5.3 江苏高校ESI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的研究主题与特色 |
5.4 江苏省内外ESI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研究特色对比分析 |
5.4.1 江苏省内外ESI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WOS学科类别比较 |
5.4.2 江苏省内外ESI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研究主题比较 |
5.4.3 基于高被引论文的ESI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研究趋势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江苏省ESI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学科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6.1 江苏省高校ESI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的发展特点和优势 |
6.2 江苏高校ESI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的发展不足 |
6.3 江苏省高校ESI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学科发展建议 |
6.3.1 继续加大相关学科投入与支持,扩大学科规模与影响力 |
6.3.2 制定江苏高校ESI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定标比超策略 |
6.3.3 关注国际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热点与前沿,提高成果的国际显示度 |
6.3.4 促进国际国内合作交流,加强与先进机构、专家交流合作 |
6.3.5 扩大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学科交叉研究,向国际高水平期刊投稿 |
6.3.6 改进基金成果管理办法,增加国际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 |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本研究主要涉及期刊介绍 |
附录2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致谢 |
(7)生命科学前沿知识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部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3 高中生物对生命科学前沿知识的要求与内容 |
3.1 新课标对生命科学前沿知识的要求 |
3.2 高中生物学教科书必修部分中生命科学前沿知识的内容 |
3.3 高考试卷中生命科学前沿知识的内容 |
4 生命科学前沿知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原则与策略 |
4.1 生命科学前沿知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
4.2 生命科学前沿知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5 生命科学前沿知识在高中生物学必修部分的开发与应用 |
5.1 生命科学前沿知识的开发 |
5.2 生命科学前沿知识在高中生物学必修部分的应用案例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生命科学前沿知识的整理 |
附录 B 生命科学前沿知识与高中生物学必修部分的整合 |
致谢 |
(10)坦布苏病毒感染对鸭胚成纤维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坦布苏病毒感染的概述 |
1.1.1 坦布苏病毒的生物学分类 |
1.1.2 坦布苏病毒的形态结构 |
1.1.3 坦布苏病毒基因组及编码蛋白特点 |
1.1.4 坦布苏病毒理化特性及培养特点 |
1.1.5 坦布苏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 |
1.1.6 坦布苏病毒感染的致病特性 |
1.2 病毒感染与细胞凋亡调控 |
1.2.1 线粒体通路 |
1.2.2 内质网通路 |
1.2.3 死亡受体通路 |
1.3 病毒感染与细胞周期调控 |
1.4 转录组测序(RNA-Seq)研究进展 |
1.4.1 转录组学和转录组测序概述 |
1.4.2 RNA-Seq原理 |
1.4.3 RNA-Seq在病毒与宿主互作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剂和仪器 |
2.2 试剂配制 |
2.3 坦布苏病毒的遗传演化分析 |
2.3.1 流行病学调查 |
2.3.2 病毒分离 |
2.3.3 遗传进化分析 |
2.3.4 病毒蛋白结构和糖基化位点分析 |
2.4 细胞与病毒 |
2.4.1 细胞 |
2.4.1.1 DEF细胞来源及培养 |
2.4.1.2 C6/36细胞的复苏 |
2.4.1.3 C6/36细胞的传代培养 |
2.4.1.4 C6/36细胞的冻存 |
2.4.2 病毒 |
2.4.2.1 病毒增殖和毒力测定 |
2.5 坦布苏病毒在DEF中的感染 |
2.6 坦布苏病毒感染细胞样品RNA的提取 |
2.7 RNA-Seq分析 |
2.7.1 测序文库构建与测序 |
2.7.2 测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2.7.3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2.7.4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分类与KEGG富集分析 |
2.7.5 qRT-PCR验证RNA-Seq数据可靠性 |
2.8 siRNA-BCL2A1在DEF中的转染 |
2.9 细胞培养上清IL-6、IL-8、IL-12和IFN-α的检测 |
2.10 坦布苏病毒感染DEF后的细胞生物学功能检测 |
2.10.1 细胞活性检测 |
2.10.2 细胞周期检测 |
2.10.3 Annexin-V FITC/PI细胞凋亡检测 |
2.10.4 线粒体膜电位测定 |
2.11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坦布苏病毒遗传演化分析 |
3.1.1 流行病学调查 |
3.1.2 遗传进化分析 |
3.1.3 病毒蛋白结构和糖基化位点分析 |
3.2 坦布苏病毒SDMS株(TMUV-SDMS)在C6/36细胞中的增殖培养 |
3.3 TMUV-SDMS株在DEF中的感染 |
3.4 TMUV-SDMS感染DEF样品的RNA-Seq分析 |
3.4.1 差异基因概况 |
3.4.2 差异基因的GO功能分类 |
3.4.3 差异基因的KEGG信号通路富集 |
3.4.4 免疫相关差异基因的汇总分析 |
3.5 qRT-PCR和ELISA验证 |
3.6 TMUV-SDMS感染对DEF细胞活性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
3.7 TMUV-SDMS感染对DEF细胞凋亡与坏死的影响 |
3.8 qRT-PCR验证凋亡相关差异基因 |
3.9 TMUV-SDMS感染所诱导DEF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 |
3.10 细胞凋亡关键基因(BCL2A1)的干扰验证 |
3.10.1 BCL2A1干扰效率测定 |
3.10.2 siRNA-BCL2A1对TMUV-SDMS感染后的DEF细胞凋亡与坏死的影响 |
3.10.3 siRNA-BCL2A1对TMUV感染后的DEF细胞周期的影响 |
3.10.4 siRNA-BCL2A1对TMUV感染后的DEF凋亡相关差异基因的影响 |
4 讨论 |
4.1 TMUV遗传演化分析 |
4.2 TMUV-SDMS在DEF中的感染及其样品RNA-Seq分析 |
4.3 TMUV-SDMS感染对DEF细胞周期的影响 |
4.4 TMUV-SDMS感染对DEF细胞凋亡与坏死的影响 |
4.5 细胞凋亡与坏死关键基因的验证及互作分析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8 个人简介 |
9 发表的代表性论文 |
四、进化细胞生物学与进化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必然发展方向(论文参考文献)
- [1]进化细胞生物学与进化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必然发展方向[J]. 李靖炎,吴传芬. 大自然探索, 1993(04)
- [2]细胞起源研究在中国[D]. 高习习.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8)
- [3]中国蕈菌产品研究[A]. 余杰. 首届中国蕈菌与健康高峰论坛论文集, 2010
- [4]2020年中国生命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A]. 生命科学和技术综合专题组. 2020年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上), 2004
- [5]从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看生物基因组的进化[J]. 张尚宏. 大自然探索, 1995(02)
- [6]基于ESI的学科情报分析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D]. 韦恒. 江苏大学, 2016(11)
- [7]生命科学前沿知识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部分为例[D]. 燕可郁.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8]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9]2020年中国生物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A]. 王琴芳,彭朝辉,张哓志,陈培拉,岳文,裴雪涛,解志刚,吕明,郭宁,黄坚,王升启,曾长青,汪建,于军,何大澄. 2020年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下), 2004
- [10]坦布苏病毒感染对鸭胚成纤维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于观留.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