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有机过氧化物教学的若干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赵卫平,李婵,洪金,林鹏飞,雷颖虎[1](2021)在《大熊猫酶标孕酮的制备与检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的妊娠诊断是其繁殖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通过酶联免疫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大熊猫尿液中与妊娠相关的激素是准确判断是否受孕的一种非损伤性检测方式。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 HRP)是ELISA试剂盒显色体系的主要成分之一,其与抗原或者抗体结合可以形成酶标抗原或酶标抗体从而应用于ELISA试剂盒中。本试验旨在合成可用于孕酮(Progesterone, P4)检测的ELISA试剂盒的HRP酶标的P4-HRP偶联物。通过两步法合成,首先对11α-羟基孕酮(11α-hydroxyprogesterone,11α-OH-P4)进行化学修饰,在4-二甲氨基吡啶(4-Dimethylaminopyridine, DMAP)的催化作用下,与琥珀酸酐偶联形成11α-羟基孕酮半琥珀酸酯(11α-hydroxyprogesterone hemisuccinate,11α-OH-P4-HS),后通过碳化二亚胺法,使11α-OH-P4-HS与HRP偶联形成酶标抗原P4-HRP偶联物。通过鉴定,该两步试验制备了产率为78.64%的11α-OH-P4-HS,以及酶标记率为22.9%的P4-HRP。本研究最终成功合成酶标记的孕酮,可用于后续开发检测试剂盒。
宋佳谕,陈宇眺,洪晓富,闫川[2](2021)在《外源芸苔素内酯对不同基因型杂交稻开花期耐热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明确不同基因型杂交稻对高温耐受性的差异及芸苔素内酯(BR)对提高不同类型杂交稻耐热性的作用效果,本研究以杂交籼稻、偏籼型籼粳杂交稻和偏粳型籼粳杂交稻各2个品种为材料,在开花期设置常温、高温和高温下喷施0.15%BR 3种处理,分析其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花粉活力和抗氧化能力等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温导致杂交稻的结实率、单株产量和花粉活力显着下降,其中杂交籼稻耐热系数为0.73,显着高于偏粳型籼粳杂交稻(耐热系数0.47)。而高温下喷施BR可以显着提高水稻结实率、单株产量和花粉活力,杂交籼稻、偏籼型和偏粳型杂交稻恢复系数分别为1.23、1.43和2.00,以偏粳型杂交稻的缓解效果最明显。喷施BR降低了高温处理下不同基因型杂交稻的超氧阴离子含量,并提高了甲基乙二醛酶(GlyⅠ)活性及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含量(GSH),同时改变了抗氧化酶相关基因OsAPX1、OsCATB、OsGPX3和OsGLYI8的表达水平。综上可知,杂交籼稻常温下产量表现低于籼粳杂交稻,但具有较强耐热性,高温下喷施BR对杂交籼稻产量下降的缓解效果明显低于籼粳杂交稻;籼粳杂交稻尤其是偏粳型,尽管对高温表现敏感,但与BR的相互作用可有效抵御高温胁迫,喷施后产量可接近或达到常温对照水平。本研究结果为提高杂交水稻开花期耐高温能力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郑静,张敏,王金杰,万洁琼,尹学博[3](2021)在《一流本科教育背景下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基于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背景,对目前分析化学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从优化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分析化学教学体系的构建,通过课程思政、案例教学和引入"互联网+"信息技术教学资源,以及构建立体化线上教学资源,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参考.
王志鹏,申镇,蒋振雄,汪璐,马新雨,尹晟,王鹏,郑少庸,张军[4](2021)在《将医学知识引入基础化学教学之探索:以牙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医学向来是化学和生命科学密不可分的兄弟学科和下游学科,很多化学原理在医学中得以体现。同时,众多化学发现、物质和技术也被应用于医学发展。对于生理学与医学相关问题的认知和讨论具有加深学生对对应基础化学理论认识的作用,从客观理性和直观感性上促进其对化学理论联系实践的感知。以牙科医学为例,探索将医学知识与基础化学教学相结合,系统讨论其中涉及的若干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问题,希为相关学科的教学提高素材与借鉴。
范鹤龄,王浩晨,陈伟益,陆建明,孙雪冰,朱清,李长江,张荣萍[5](2021)在《酵素对热区土壤理化性状和作物生长的影响》文中指出为探索酵素堆肥和液肥在热带土壤和作物生产上,调节土壤理化性质、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和对自然与生物不良环境抗性的效果,采用盆栽与大田相结合,系统研究了酵素堆肥的材料种类、施用量、生物有机肥种类、酵素液及其材料种类等,对热区土壤和辣椒、黄瓜作物的果实生长、防御酶活性、对干旱、冷害和虫害等的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酵素处理的土壤有机质高达2.55%~3.87%,提高了土壤速效氮、磷、钾的含量、pH以及田间持水量,降低了容重,堆肥材料以花生秸秆最好,改良效果随施用量的增大而增大;(2)酵素堆肥处理的辣椒果重比传统方法提高53%~92%,果实的Vc含量是传统施肥处理的1.12倍以上,经济系数达48%以上,比传统施肥法高8%~28%;与海南有机肥相比,酵素堆肥处理的辣椒果重提高了24%;酵素液使黄瓜的果重增加了20%~38%;(3)酵素堆肥和液肥处理提高了辣椒植株的防御酶活性,干旱和冷害下的萎蔫率和萎蔫指数显着低于化肥处理,降低了黄瓜的虫害指数,差异均显着。研究得出,酵素堆肥和液肥既能改良热区土壤的理化性状,又能实现热带作物优质、高产、高抗、安全、生态,在热带地区实现减肥减药和现代化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吴泽邦[6](2021)在《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中学化学核心概念教学研究 ——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文中认为
陈磊[7](2021)在《虾青素对拜城油鸡生产性能、蛋品质、抗氧化性能及免疫性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雪[8](2021)在《职前生物学教师搜题软件使用方式对SMK水平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
余克非[9](2020)在《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优势降解菌的筛选及复合菌剂配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市绿化事业快速发展,园林绿化废弃物产量持续增加,如何实现废弃物的高效处置已成为我国市政绿化的主要问题。堆肥是目前园林绿化废弃物最经济实用的处理方法,但废弃物中木质素、纤维素含量高,其难降解性延长了堆肥周期,提升木质素、纤维素的降解效率是实现高效处置的关键。复合菌剂在木质素、纤维素降解方面具有显着优势,但目前从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中筛选出的木质素、纤维素降解功能菌相对较少;复合菌剂鲜有报道;现有菌剂大都被设计为堆肥初期添加,菌剂中微生物难以适应堆肥环境变化导致菌剂效果减弱。为筛选出木质素、纤维素降解功能菌,配制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专用复合菌剂,探究菌剂最适添加时间及相关机理,提升木质素、纤维素降解效率。通过传统培养方法从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不同阶段筛选出木质素、纤维素降解功能菌,通过16S r DNA和ITS序列分析鉴定菌株类别,采用统计学方法优化微生物发酵条件及产酶条件,并对微生物优化组合制成复合菌剂,将菌剂添加到堆肥不同阶段探究对堆肥的影响,筛选最适添加时间,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菌剂中的微生物功能,影响菌剂效果的关键因素等。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木质素、纤维素降解功能菌的筛选:从高温期堆肥中筛选出了两株降解功能菌,记为B1、B2。从腐熟期堆肥中筛选出了三株降解功能菌,记为B3、B4、A。经16S r DNA和ITS序列分析,辅以形态学观察,B1-B4均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A鉴定为曲霉属(Aspergillus sp.)。对抗实验和抑菌圈实验结果表明,B1、B2;B3、B4、A之间不存在拮抗作用。经刚果红染色法、苯胺蓝褪色法、愈创木酚显色法鉴定,B1-B3能同时产生纤维素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B4仅能产生纤维素酶,A仅能产生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或锰过氧化物酶。(2)发酵条件优化: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微生物发酵条件,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为:发酵周期20小时(B1-B4)/48小时(A),接种量4%(B1、A)/3%(B2-B4),转速200rpm,培养温度37℃(B1-B4)/28℃(A),初始p H值7,培养基:玉米浆粉20g/L(B1-B4)/17g/L(A),葡萄糖7g/L,糖蜜12g/L,黄豆饼粉17g/L。较优化前,所有菌株的生物量及木质素、纤维素降解酶活力均得到显着提升,其中,生物量提升了38.60-128.37%,纤维素酶活力提升了84.50-187.31%,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力提升了86.47-221.90%,锰过氧化物酶活力提升了50.48-277.78%。(3)复合菌剂的配制:通过正交实验对B1、B2优化组合配制高温期复合菌剂,结果表明,当B1、B2的比例为6:3,添加量为15%时木质素、纤维素降解能力相对较强;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模型对B3、B4、A优化组合配制腐熟期复合菌剂,通过逐步回归法得出回归方程:y=11.99+2.26z1+1.33z2+3.71z3+0.13z1z3+0.16z2z3-0.36z12-0.15z22-0.67z32。经极值法求得三株菌的最佳添加量B3:2.97×104 cfu/g,B4:6.69×106 cfu/g,A:1.83×105 cfu/g,即为腐熟期复合菌剂配方。受菌株间协同作用的影响,菌株复合后的降解能力较复合前有了显着提升。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菌株A以及A与B4之间的协同作用是木质素降解的主要因素,B3、B4、A以及彼此之间的协同作用是纤维素降解的主要因素。(4)菌剂效果验证:以1m3体系进行堆肥,将高温期和腐熟期复合菌剂分别应用于高温期和腐熟期堆肥探究对堆肥的影响。结果表明,受高温环境对微生物活性及酶活性的抑制,以及原生微生物对菌剂效果的掩盖,高温期和腐熟期复合菌剂均无法在高温期对堆肥产生显着影响,但均能在腐熟期显着提升木质素、纤维素降解酶活力,促进木质素、纤维素降解,腐熟期复合菌剂还能强化腐殖化过程。与不添加菌剂的处理相比,菌剂在腐熟期对纤维素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漆酶的酶活力提升分别达27.67-112.68%、37.29-126.93%、10.70-70.80%、33.37-80.26%,对木质素、纤维素降解率的提升分别为1.70-10.37%、4.60-13.14%,对腐殖酸含量的提升为7.80%。该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菌剂效果的关键因素,推荐将菌剂添加到腐熟期提升菌株对堆肥环境的适应性,确保菌剂效果。研究从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中筛选出了5株木质素、纤维素降解功能菌,扩充了相关种质资源。研制了1种专用复合菌剂,改善了目前相关菌剂缺乏的现状。提出了在腐熟期添加菌剂能够确保菌剂效果的观点,改善了目前多数菌剂在堆肥初期添加,容易造成菌剂效果减弱的现状,并充分证实了温度是影响菌剂效果的关键因素。复合菌剂的应用最终改善了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效率低的问题。
教育部[10](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二、关于有机过氧化物教学的若干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有机过氧化物教学的若干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大熊猫酶标孕酮的制备与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2 主要仪器 |
1.3 方法 |
1.3.1 孕酮-半琥珀酸酯的合成 |
1.3.2 11α-OH-P4-HS的鉴定 |
1.3.3 孕酮酶标抗原的制备 |
1.3.4 酶标抗原的鉴定 |
2 结果 |
2.1 孕酮-半琥伯酸酯的鉴定 |
2.1.1 孕酮-半琥珀酸酯的 TLC鉴定 |
2.1.2 孕酮-半琥珀酸酯的合成产率 |
2.2 酶标抗原的鉴定 |
2.2.1 酶标抗原紫外扫描鉴定 |
2.2.2 免疫学鉴定 |
2.2.3 酶标记率 |
3 讨论 |
(2)外源芸苔素内酯对不同基因型杂交稻开花期耐热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产量及其构成 |
1.3.2 花粉活力 |
1.3.3 AsA、GHS含量和GlyⅠ活性测定 |
1.3.4 RNA提取和实时荧光定量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
2.2 高温和激素处理影响花粉活力 |
2.3 抗氧化能力及相关基因表达 |
3 讨论 |
4 结论 |
(3)一流本科教育背景下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背景 |
2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
2.1 打造分析化学新型教学体系 |
2.2 融思政元素于分析化学课堂 |
2.3 分析化学教学方法手段改革 |
2.3.1 引入案例 |
2.3.2 引入信息技术教学资源 |
3 结 论 |
(4)将医学知识引入基础化学教学之探索:以牙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口腔医学与牙科医学简介 |
1.1 牙科医学与化学 |
1.2 牙齿结构、材质与化学成分的介绍 |
2 牙科中的无机化学 |
2.1 羟基磷酸钙与酸腐蚀 |
2.2 龋齿的形成与含氟牙膏 |
2.3 牙科美白剂 |
3 牙科中的有机及高分子化学 |
3.1 取牙模材料 |
3.2 填充治疗、牙冠与假牙材料 |
3.3 牙冠黏合剂 |
4 牙科中的生物化学 |
4.1 可降解缝合线 |
4.2 牙菌斑与洗牙 |
4.3 抑菌用漱口水 |
5 讨论 |
5.1 羟基磷酸钙的非整数比结构 |
5.2 “点-面”结合教学模式 |
6 结论 |
(5)酵素对热区土壤理化性状和作物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1.3.1 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测定 |
1.3.2 作物萎蔫指数测定 |
1.3.3 作物防御酶活测定 |
1.3.4 土壤理化性状测定 |
1.4 数据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酵素对土壤理化性状的调节 |
2.1.1 酵素堆肥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2.1.2 酵素堆肥对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
2.1.3 酵素对土壤pH的影响 |
2.1.4 酵素堆肥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2.2 酵素有机肥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分析 |
2.2.1 酵素堆肥和液肥对辣椒果实生长的影响分析 |
2.2.2 酵素堆肥对辣椒植株物质分配的影响分析 |
2.2.3 酵素堆肥对辣椒果实内含物的影响分析 |
2.3 酵素对作物的抗逆性的影响分析 |
2.3.1 酵素堆肥和液肥对辣椒抗干旱和低温冷害的影响分析 |
2.3.2 酵素液肥对辣椒防御酶活性的影响分析 |
2.3.3 酵素液肥的材料种类对黄瓜虫害防治的影响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3.1 酵素堆肥对土壤理化性状的调节作用 |
3.2 酵素堆肥和液肥对作物生长的促进作用 |
3.3 酵素有机肥增强作物对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 |
(9)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优势降解菌的筛选及复合菌剂配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堆肥研究现状与分析 |
1.3.1 堆肥基本过程 |
1.3.2 堆肥影响因素 |
1.3.3 堆肥系统 |
1.3.4 堆肥品质评价标准 |
1.3.5 堆肥应用方式 |
1.4 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研究现状与分析 |
1.4.1 园林绿化废弃物概述 |
1.4.2 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的独特性 |
1.4.3 国内外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理的相关政策 |
1.4.4 木质素、纤维素的降解与转化 |
1.5 堆肥菌剂研究现状与分析 |
1.5.1 菌剂概述 |
1.5.2 复合菌剂研制方法 |
1.5.3 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复合菌剂研究进展 |
1.6 存在问题 |
1.7 研究内容 |
1.8 技术路线 |
2 高温期复合菌剂的配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高温期堆肥的制备 |
2.1.2 菌株的分离纯化 |
2.1.3 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
2.1.4 发酵条件优化 |
2.1.5 菌株产酶特征鉴定 |
2.1.6 菌株优化组合 |
2.1.7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菌株的筛选 |
2.2.2 发酵条件优化 |
2.2.3 菌株产酶特征 |
2.2.4 菌株优化组合 |
2.3 小结 |
3 高温期菌剂对高温期堆肥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设计 |
3.1.2 理化分析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pH、EC |
3.2.2 铵态氮、硝态氮 |
3.2.3 木质素、纤维素降解酶 |
3.2.4 木质素、纤维素降解率 |
3.2.5 腐殖酸、胡敏酸、富里酸 |
3.3 小结 |
4 高温期菌剂对腐熟期堆肥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设计 |
4.1.2 理化分析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pH、EC |
4.2.2 铵态氮、硝态氮 |
4.2.3 木质素、纤维素降解酶 |
4.2.4 木质素、纤维素降解率 |
4.2.5 腐殖酸、胡敏酸、富里酸 |
4.3 小结 |
5 腐熟期复合菌剂的配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腐熟期堆肥的制备 |
5.1.2 菌株的分离纯化 |
5.1.3 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
5.1.4 发酵条件优化 |
5.1.5 菌株产酶特征鉴定 |
5.1.6 菌株优化组合 |
5.1.7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菌株的筛选 |
5.2.2 发酵条件优化 |
5.2.3 菌株产酶特征 |
5.2.4 菌株优化组合 |
5.3 小结 |
6 腐熟期菌剂对高温期堆肥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设计 |
6.1.2 理化分析 |
6.1.3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温度、pH、EC |
6.2.2 铵态氮、硝态氮 |
6.2.3 木质素、纤维素降解酶 |
6.2.4 木质素、纤维素降解率 |
6.2.5 腐殖酸、胡敏酸、富里酸 |
6.3 小结 |
7 腐熟期菌剂对腐熟期堆肥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实验设计 |
7.1.2 理化分析 |
7.1.3 数据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温度、pH、EC值 |
7.2.2 铵态氮、硝态氮 |
7.2.3 木质素、纤维素降解酶 |
7.2.4 木质素、纤维素降解率 |
7.2.5 腐殖酸、胡敏酸、富里酸 |
7.2.6 GI |
7.3 小结 |
8 结论 |
9 创新性 |
10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附录 F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四、关于有机过氧化物教学的若干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大熊猫酶标孕酮的制备与检验[J]. 赵卫平,李婵,洪金,林鹏飞,雷颖虎. 畜牧兽医杂志, 2021(06)
- [2]外源芸苔素内酯对不同基因型杂交稻开花期耐热性的影响[J]. 宋佳谕,陈宇眺,洪晓富,闫川. 核农学报, 2021(12)
- [3]一流本科教育背景下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J]. 郑静,张敏,王金杰,万洁琼,尹学博.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10)
- [4]将医学知识引入基础化学教学之探索:以牙科为例[J]. 王志鹏,申镇,蒋振雄,汪璐,马新雨,尹晟,王鹏,郑少庸,张军.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1(16)
- [5]酵素对热区土壤理化性状和作物生长的影响[J]. 范鹤龄,王浩晨,陈伟益,陆建明,孙雪冰,朱清,李长江,张荣萍. 中国农学通报, 2021(22)
- [6]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中学化学核心概念教学研究 ——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D]. 吴泽邦.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7]虾青素对拜城油鸡生产性能、蛋品质、抗氧化性能及免疫性能的影响[D]. 陈磊.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8]职前生物学教师搜题软件使用方式对SMK水平的影响研究[D]. 刘雪.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9]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优势降解菌的筛选及复合菌剂配比研究[D]. 余克非.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10]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