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测定工艺创新成功

氟测定工艺创新成功

一、氟测定工艺革新成功(论文文献综述)

齐庆杰[1](2002)在《煤中氟赋存形态、燃烧转化与污染控制的基础和试验研究》文中提出氟化物是大气污染物控制的污染物种,煤燃烧是大气氟污染的最大潜在污染源。本文首次系统地就我国煤中氟的分布与赋存特性,煤燃烧过程中的氟化物生成机理、析出特性、转化规律,燃烧除氟机理与技术等—系列基础问题进行基础理论与试验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燃烧除氟新技术;研究具有先行性、创新性和实用性,对于开拓燃煤微量元素污染物研究的新领域,支持有关法规和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探索与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燃煤氟污染治理新技术。解决燃煤氟污染问题,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煤及其燃烧产物氟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煤中氟分布与赋存特性研究;煤燃烧过程中氟化物生成机理、析出特性与燃烧转化特征研究;燃烧固氟反应机理与影响因素试验研究和燃烧固氟技术的工业性试验研究。 本文首先介绍了燃煤引起的大气氟污染的特征与生物效应,综述了煤中氟赋存形态、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研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然后给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煤中氟的测定被公认为是十分困难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在全面分析与评述煤中氟测定的各种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对比研究了高温燃烧水解法、碱熔法和氧弹法等国内外几种标准方法的测量精度;对高温燃烧水解—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精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对煤燃烧产物飞灰、底灰、煤渣及烟气中氟测定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温燃烧水解—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是煤及其燃烧固态产物中氟含量测定的首选方法。改进了工业污染源烟气氟化物监测分析方法,建立了适合燃煤锅炉烟气氟化物监测的分析方法。 首次系统、详细地研究我国煤中氟的分布与赋存特性。通过对18个省、自治区116个煤样的氟含量测定,获得我国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等主要动力煤种氟含量的分布特征;研究了石煤和煤矸石的氟含量分布特征;对煤中氟的区域性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浮沉试验、浸提实验和数理统计等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我国煤中氟的赋存特性,内容包括:煤中氟与灰分、矿物成分之间的关系;煤中氟的可选性与有机亲和性;煤中氟与氯、硫和磷之间的关系;煤中氟的可溶性;对煤中氟的来源、成因和赋存形态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我国从褐煤到无烟煤的主要动力煤种的煤中氟含量近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规律,煤中氟含量范围为17~1800μg/g,大部分煤的氟含量在50~200μg/g,煤中氟含量平均值为208μg/g,约为世界平均值的2.5倍;不同煤种的氟含量都存在相当的差异;煤中氟含量与灰分含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并存在指数增长关系:Fad=141.69exp0.02629A(?),表明煤中氟主要以无机矿物形式存在。本项研究果对丰富煤中微量元素研究的成果、合理配置与利用煤炭资源、正确进行燃煤氟化物环境影响评价与控制、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在国内外首次对燃煤过程中氟化物生成特性进行探索性实验和机理研究。建立了模拟固定床的管式炉煤燃烧氟化物析出试验装置和研究方法;通过燃烧试验确定了影响燃煤氟析出过程的影响因素和影响关系;探索了煤中氟在不同类型燃煤工业与电站锅炉燃烧产物中的分布与燃烧转化特征;提出了燃煤过程中气态氟化物生成机理;初跟立燃煤过程中氟析出的动力学模型c结果表明:煤中氟析出率跳烧温度的升高而逐湘加,在不同温度区间,温度对排放率的影响具有腿性;煤中氟析出不仅与燃烧温度有关,而且也与其在炉内的停留时间有关;氧化性气氛对氟化物生成影响不大,还原性气氛对氟化触成有一定影响;燃煤烟气中水蒸气的存在可明显栅煤中氟的析出;脚、煤的粒度对煤中氟析出有一定的影响;煤中SIOZ的存在会促进煤中氟的析出,而CaO。MgO等存在会抑制煤中氟的折出。燃煤过程中氟析出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可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来描述。煤粉炉燃煤过程中约有卯%以上的氟以气态氟形式(HF、SM)析出;层燃炉约有80%左右的氟以气态氟形式析出。本项创新成果对揭示煤中氟的燃烧转化规律、进行燃煤大气氟污染治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燃烧过程中脱胞污染物是解决燃煤氟污染问题的有效措施,也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氟污染治理的崭新的技术方向。①首次提出燃烧固氟技术原理;并首姻腋拟固定床的管式炉燃烧试验研究燃烧过程中钙基吸收剂对气态氟化物的抑制与固定作用及影响因素,系统探索燃烧硼、停留时间、钙基吸收剂的添加量、种类、粒径及微观结构等对固氟效果的影响规律。髓过钙基吸收剂和添加剂的筛选,开发了几种耐高温多元眺固釉。③首瞅化学反应热力学和动力酮方面分析钙基吸腻燃烧固氟机理。账为燃煤过程中钙基固舰燃烧固氟的最终产物o岛,其高温稳定性对固氟效朗重要影响,本文首蜕用气态氟化物驱吸收分析法对CaF晶体珊在不同煽气含量条件下的高温稳定性进行了实验和机理崛。髓赃行工业链条炉燃烧固氟工业性试验,采用开发的耐高温固氟剂获得72.5-80.5%的脱氟率,并提出了两段燃烧固氟技术。⑤进行了流化床燃烧固氟试验,获得66.7刁0刀%的脱氟率。本项创新成

赵仕林[2](2002)在《四川氟碳铈矿环境友好湿法冶炼工艺及理论研究》文中提出稀土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之一,基于目前氟碳铈矿湿法生产稀土工艺中,国内外都普遍存在着“片面资源观-氟非资源”和“化学材料利用率低,稀土生产环境污染严重”的两大缺陷,本文就四川氟碳铈矿湿法冶炼进行了环境友好工艺及理论的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下列三种理论。 1.改变了只有稀土才是资源,而氟是杂质的传统观点。在氟碳铈矿中氟也是资源,只有将氟资源转化内化于稀土冶炼工艺中,成为不可缺少的一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稀土生产的氟污染问题。 2.改变了把稀土生产系统独立于环境之外的传统观念。只有将资源转化的物质生产体系与自然环境的物质系统紧密相联,才能在稀土生产的过程中实现对环境的友好。 3.改变了只重视矿资源的转化,轻视化学材料的节约和循环利用,忽视资源转化过程对自然环境产生“负载”的传统生产观念。提出了资源转化过程的绿色化三原则: 1)资源转化的绿色化学充分条件。应是尽可能将反应物的全部原子转化成目标产物,实现资源转化的“零排放”。当其不能满足该条件时,则要求反应物中原子能循环利用或反应物的消耗量最小,逼近于“零排放”。 2)资源转化的再生循环原则。在资源转化系统中,单元工艺间尽可能构成“源”和“汇”的关系,从而实现资源转化系统的闭合循环。 3)资源转化的环境负载最小化原则。在资源转化的过程中,尽可能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减降废物的数量和毒性,使资源的物质生产系统对环境的影响最小。 这些理论不仅适用于稀土的冶炼,也广泛适用于湿法冶金。 根据国内外氟碳铈矿湿法生产稀土的现状,创新性地建立了以下三种环境友好湿法冶炼稀土工艺。 环境友好工艺(一)。针对现行四川氟碳铈矿湿法冶炼稀土的“三高”问题,用资源转化的绿色原则,对产生废物量最大的三个单元“分离工艺”、“除Fe、Th工艺”和“碱转工艺”进行了改造。筛选出绿色还原剂“LY”,使H2SO4和Na2SO4大部分循环利用,减少了在“分离工艺”中化学材料的使用和废弃物的排放;四少11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新建了“络合除Fe、Th工艺”,并将该工艺与硫酸饰复盐沉淀的洗涤结合为一步一。省去了原“盐酸优溶”和“碳按沉淀”两步工艺,免除了盐酸和碳按的大量使用,提高了Ceo:的收率;根据碱转的动力学分析,对原碱转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提出的新参数可使Na0H用量减少了5既,碱转时间由4h缩短为lh。经绿色化改造后的新工艺,对年产50OtCeq的稀土厂,可节约原材料费用343.8万元,削减排放废物58%以上,降低稀土精矿省耗率8%。对现行稀土厂不需进行设备改造,即可应用环境友好工艺(一)进行生产,具有很高的工业应用价值。 环境友好工艺(二)。立足于矿中氟的资源回收,重新进行丁工艺原理的探索和路线的设计,探索出一条湿法冶炼的新工艺。该工艺虽还处在理论探索的阶段,但创新地实现了“矿中的氟也是资源,将氟的转化内含于稀土冶炼过程”;同时,为配合工艺的需要,新建了三种测氟方法。 环境友好工艺(三)。根据本文提出的环境友好工艺新理论,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实验探索。用氟化物分离硫酸介质中RE’+和Ce卜的理论和实验依据研究出发,创新性地建立了“含氟稀土硫酸介质中Ce’+与RE3+的氟化物绿色分离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01133722.2,公开号CN.362529A),并结合环境友好工艺(一)的成果,即绿色还原剂“LY”、“络合除Fe、Th工艺”和“碱转新参数”,系统性地研究了全部工艺过程的配套参数。最终创建了四川氟碳矿环境友好湿法冶炼工艺。新工艺比之于现行工艺,把原需市购的7种化学材料减少为4种,并且每种化学材料都大大减少了用量;缩短两步工艺步骤;提高Ce02收率25%,降低矿耗23%;对年产500tCe02稀土厂可节约原材料费用543.28万元;并使整个工艺系统形成闭合循环,从根本上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基本达到了稀土生产对环境友好的目的。环境友好工艺(三),给四川稀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希望。 本文所建的三种环境友好湿法冶炼稀土的新工艺,尚未见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

盛军杰[3](2004)在《HF气体干法吸附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氟化物是大气污染物控制的污染物种,煤燃烧是大气氟污染的最大潜在污染源。本文针对国内燃煤电厂烟气氟污染,首次提出了烟气干法脱氟技术来治理燃煤氟污染。从实验验证和理论分析结合的方法,阐明了跟干法吸附效果相关的实验因素以及相关理论,对吸附剂的开发提供了明确的思路,研究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对于治理我国的燃煤氟污染,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燃煤引起的大气氟污染的特征与危害,综述了煤污染控制研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然后给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 其次在全面分析与评述煤中氟测定的各种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对比研究发现,高温燃烧水解——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是吸附剂中氟含量测定的首选方法。 然后对吸附剂的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对吸附效果的各种相关因素进行了相关实验。 其次,对实验后的吸附剂进行了浸提试验,进一步分析了吸附的内在机理。 然后,对吸附结果进行了吸附相关理论分析和数学模拟,得出了与实验结果相关的几个重要模拟量。 最后,用压汞仪和SEM电镜扫描对吸附剂进行了微观物化分析,验证了实验结果。

镇江磷肥厂化验室[4](1971)在《氟测定工艺革新成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根据伟大领袖毛主席"综合利用大有文章可做"的教导,镇江磷肥厂在上级革委会直接领导下和化工部的亲切关怀下,与上海化工研究院协作,今年从含氟尾气中制成冰晶石。在冰晶石生产过程中,氟测定是个重要项目,由于操作比较繁琐,时间长,化验跟不上生产要求。在党的九届二中全会公报鼓舞下,化验室的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毛主席哲学著作,遵循毛主席关于"打破洋框框,走自己工业发展的道路"的伟大教导,在

任婷艳[5](2011)在《预处理方式对磷石膏复合水泥耐水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磷石膏是硫酸与磷矿石反应制磷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是一种工业副产石膏资源,可以用其制备建材,这是磷石膏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将经过不同预处理的磷石膏与粉煤灰、生石灰、普通硅酸盐水泥、外加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磷石膏复合水泥,研究预处理方式对磷石膏复合水泥耐水性的影响。主要的预处理方式有四类:(1)将原始磷石膏在45℃烘干后,在110℃-700℃煅烧2 h;(2)将原始磷石膏在120℃蒸养15 h后,在250℃-800℃煅烧2 h;(3)将原始磷石膏与石灰按一定比例混合陈化24 h后在不同温度煅烧;(4)将原始磷石膏在蒸压釜中120℃-180℃蒸养2 h-6 h。分析预处理后磷石膏中的杂质含量、pH、矿物组成和晶体形貌。结果表明,磷石膏经过预处理后,可溶性杂质的去除比较明显,特别当煅烧温度达到700℃以上或者蒸养温度达到180℃以上时,基本去除了可溶性磷、氟的影响,总氟含量也大幅度降低。同时磷石膏经过预处理后其晶型及晶体结构发生了变化。按照胶砂比1:3制备磷石膏复合水泥胶砂试块,重点考察其软化系数、静水溶蚀率和动水溶蚀率等耐水性能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煅烧或蒸养温度的升高,磷石膏复合水泥的强度增大。经过45℃烘干后不同温度煅烧处理得到的磷石膏复合水泥,和120℃蒸养15 h后不同温度煅烧得到的磷石膏复合水泥,在磷石膏掺量为33%时,随着煅烧温度的提高,软化系数降低,动水、静水溶蚀率降低,但当磷石膏的煅烧温度达到800℃时又略有增加。不同温度不同时间蒸养磷石膏制备的复合水泥在磷石膏掺量为52%时,软化系数保持在0.50-0.60之间。综合各种性能指标得到较理想的预处理方式为:45℃烘干后700℃煅烧2 h、120℃蒸养15 h后700℃煅烧2 h、180℃蒸养4 h。同时对比研究了这三种较优预处理条件下,磷石膏掺量变化对复合水泥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磷石膏掺量的增加,复合水泥抗折抗压强度先增后减,磷石膏掺量在80%或90%时,强度达到了峰值。180℃蒸养4 h磷石膏复合水泥的凝结时间最短,同一磷石膏掺量下的强度和软化系数都最高,所以180℃蒸养4 h是最为理想的预处理方式。磷石膏复合水泥经过动水、静水溶蚀后,强度损失率较高,动水溶蚀率随着磷石膏掺量的增加,逐渐增大,当磷石膏掺量为100%时,动水溶蚀率达到11.79%。180℃蒸养4 h磷石膏掺量为80%时复合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为38.0%,初凝时间为2 h:10 min,终凝时间为3 h:20 min,自然养护至7 d时抗折抗压强度分别为4.0 MPa和20.9 MPa,养护至28 d时抗折强度高于11.7 MPa,抗压强度为47.3 MPa,软化系数为0.50,动水溶蚀率1.06%,静水溶蚀率0.27%。XRD和SEM分析显示,预处理磷石膏中各种石膏相的水化,粉煤灰的二次水化,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水化,以及钙矾石的形成是复合水泥强度形成的原因,同时钙矾石和C-S-H相互交联搭接形成骨架结构,将磷石膏和粉煤灰颗粒连接,使得硬化体结构更为坚固;并且这些低溶解度的物质包裹在磷石膏和粉煤灰颗粒表面,阻止了他们的溶解,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硬化体的耐水性。

吴秀敏[6](2006)在《我国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基于四川消费者、生产者行为的实证分析》文中认为对优质、安全农产食品的需求是国内外消费者的普遍行为取向,然而,与猪肉有关的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猪肉质量安全问题,无论是对消费者的健康还是对猪肉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都已经构成了威胁,它还直接影响到生猪产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猪肉的质量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和紧迫。因此,对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在实践上可以为我国猪肉乃至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指导。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不少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还缺乏对猪肉质量安全及其管理体系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应用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管制经济学、契约经济学、博弈论等,结合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这一宏观命题的探讨,必须建立在对微观经济主体——消费者、生产者、屠宰加工企业行为的分析基础上。基于此,本研究总的思路是在对猪肉质量安全市场进行理论分析和借鉴国外猪肉质量安全保障实践的基础上,从消费者需求行为的分析入手,探讨安全猪肉的供给问题,最后探讨我国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由于四川是中国生猪生产、猪肉消费和出口的主要省份之一。因此,在对消费者需求行为和养猪户的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实证研究中,分别以四川省的城市消费者、养猪户为例进行研究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本文的研究内容大致分为五个部分,由十一章组成。其中,第三、四、五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 第一部分,导论与文献综述。包括第1、2章;第1章,导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和意义、界定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的基本思路。第2章,文献综述。主要对食品安全、猪肉市场、博弈论及其应用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回顾与评述。 第二部分,理论分析与实践借鉴。包括第3、4、5章。第3章,猪肉质量安全市场的经济学分析及政府管制。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4章,典型国家的猪肉质量保障体系及兽医管理体制。第5章,猪肉的特性及影响猪肉质量安全的因素分析。主要从食品科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消费者需求行为的实证分析。即第6章,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及有关信息的需求行为分析——对四川城市消费者的实证分析。主要内容包括我国猪肉的需求情况(数量上的需求)、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的认知、对安全猪肉的购买情况、对安全猪肉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信息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等。

靳延平[7](2009)在《中国原料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为例》文中认为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乳品作为我国人均消费量增长最快的食品之一,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我国奶业在高速发展,但连接发生的乳品安全事件充分暴露了生鲜乳生产环节的“短板”,奶源已成为乳业发展的瓶颈。原料乳(即生鲜乳,以下同)的质量安全攸关消费者的健康、生命,攸关公众对经济和社会安全的预期,攸关奶农及相关产业农民的收入。“三聚氰胺”事件的爆发,给我国奶业带来了巨大冲击。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奶业正逐渐恢复。但长期以来积累的许多深层次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因此,对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在实践上可以为我国生鲜乳乃至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指导。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食品及乳品安全问题进行了不少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还缺乏对生鲜乳质量安全及其管理体系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为了从源头上探索消除生鲜乳质量不安全因素的对策和措施,本文在对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借鉴国外生鲜乳质量安全保障实践的基础上,以我国生鲜乳需求行为的分析为切入点,探讨安全生鲜乳的供给问题,进而探讨我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由于内蒙古是我国乳品生产、加工、消费的主要省区之一,呼和浩特市已被命名为“中国乳都”,因此,以呼和浩特市的消费者、奶户(场)、乳品加工企业为例,在分析内蒙古及呼和浩特市奶业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本文基于对微观经济主体——消费者的需求、奶牛养殖户的质量安全管理行为、奶站的行为——的分析来把握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这一宏观命题,分别对消费者的需求行为和生产者的质量安全管理行为进行实证研究,从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管理体制、检验检测体系、认证和质量追朔体系、信息体系、预警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竞争机制、技术支撑体系和服务体系的角度,提出了我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措施。通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和建议:经过分析,揭示出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需要政府干预和市场手段的有机结合;在今后一定时期内,我国奶牛养殖方式的基本国情还将是以散养为主,我国生鲜乳重量安全政策的制定要此为基础;提高奶农组织化程度不可急于求成;我国对生鲜乳质量安全的管理以政府部门为主,已基本构建了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为奶业通过整顿向更高层次迈进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建议全社会都要把生鲜乳生产作为一项战略资源来抓,政府在本级财政预算内安排“奶农安全生鲜乳发展基金”,分散与规模化要辩证统一,大力发展有计划、分层次、多元化的的养殖组织,发展无公害奶业和有机奶业,提升政府监管生鲜乳重量安全的执行力。

范乐天,刘培[8](2020)在《高等院校工科专业的“三结合”体制初探》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70年代的教学、生产劳动、科学研究三结合体制是"教育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源头是马列原典对生产实践的重视,本质上是国内经验对苏式教育体制的改造。"三结合"体制对高等院校工科专业的影响十分复杂,其狭隘的实用主义摒弃学术训练中的模拟成分,给教学工作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但是另一方面,参与"三结合"的不少中青年教师也得到了科研历练,产出了一些有分量的科研成果,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文革"时期科技工作者青黄不接的境况。

杜芳[9](2014)在《鸡枞菌和云芝中α-半乳糖苷酶的研究》文中提出α-半乳糖苷酶是一类可以催化水解含有α-半乳糖苷键物质的酶类,因此被应用在饲料、食品等领域用来降解α-半乳糖苷类抗营养因子,该酶广泛地分布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现已筛选出不少产α-半乳糖苷酶活性高的微生物菌株,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本论文从多种食用菌的子实体中检测到α-半乳糖苷酶,以高活性的α-半乳糖苷酶的食用菌的子实体和发酵液作为研究对象,提取出子实体和发酵液中的α-半乳糖苷酶,并研究其酶学性质及对寡糖类物质的降解效果,同时研究具有α-半乳糖苷酶活性的菌糠作为饲料的可行性。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综合运用各种纯化手段,从鸡枞菌子实体中提纯一种α-半乳糖苷酶,该酶是一种分子量为72 kDa的单亚基蛋白,纯化倍数为146倍,比活为3135 U/mg。该酶作用底物pNPG的最适pH为5.0,在酸性条件下稳定性好,最适反应温度为60℃,较耐热,在60℃下孵育2小时,相对酶活保持在90%以上。重金属离子Cd2+和Hg2+对酶活性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化学修饰剂NBS的修饰结果表明色氨酸(Tryptophan)是该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通过薄层色谱和DNS法检测鸡枞菌α-半乳糖苷酶对棉籽糖类家族的降解效果,6小时内可以将10 mg/mL的寡糖混合物完全降解为半乳糖和蔗糖,故此酶可以应用在食品和饲料中用于去除棉籽糖类胀气物质,有利于人和动物的健康。由于鸡枞菌不能人工栽培,菌丝体也较难培养,选取另一种子实体中含有α-半乳糖苷酶的食用菌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发酵液中产酶的情况,经过筛选,当豆饼粉添加到发酵培养基中时,可以诱导云芝发酵液中产生α-半乳糖苷酶,通过正交试验,对云芝产α-半乳糖苷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最终确定了云芝发酵产酶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豆饼粉2%,半乳糖1%,MgSO40.1%,KH2P040.05%,发酵条件为250mL三角瓶中装入50mL的培养基,26℃/180rpm,培养时间为7天。从该发酵液中纯化出该α-半乳糖苷酶,该酶的分子量70kDa, FPLC和SDS-PAGE的共同结果表明该酶是一个单亚基蛋白,反应的最适pH为3.0,耐酸,最适反应温度为60℃,温度低于50℃时活性稳定。Pb2+和Fe3+对酶活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Cd2+,Cu2+, Hg2+对该酶的活性也有20%-50%的抑制作用,其他离子对酶活的影响不明显。云芝发酵液对瓜尔豆胶有非常好的降解效果,这是发酵液中各种降解酶协同作用的结果。以玉米芯为主要碳源,豆饼粉既为氮源又为诱导物进行云芝和平菇的栽培,云芝为液体接种,平菇原种接种,研究食用菌菌糠中α-半乳糖苷酶的变化,并对其作为饲用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添加豆饼粉的平菇子实体和菌糠中α-半乳糖苷酶的活性都高于未添加豆饼粉的平菇子实体和菌糠中酶的活性,而且未出菇的云芝菌糠中α-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可以达到303 U/g。平菇菌糠和云芝菌糠中均未检测到黄曲霉毒素B1,重金属汞、镉、氟、铅、砷的含量也都达到国家饲料卫生标准的要求。以上实验结果表明,食用菌子实体和发酵液中的α-半乳糖苷酶耐酸耐热,性质稳定,对半乳糖苷类物质有很好的降解效果,并且添加豆饼粉的平菇菌糠和云芝菌糠中也有高活性的α-半乳糖苷酶活性,尤其是平菇作为一种大量栽培的食用菌,每年菌糠的产量非常高,可以作为饲料或饲料添加剂,既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又能提高动物的消化能力,而且又避免菌糠的大量丢弃。

王婕妤[10](2019)在《JC公司技术人员激励机制改进研究》文中提出JC公司是一家国有独资检测公司,面对飞速变化的经济环境,推陈出新的社会背景,该公司越来越注重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的技术人员,技术人员逐渐地在公司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然而,较高的技术人员离职率,业务部门频繁提出的关于更好地激励技术人员的烦恼都迫使JC公司将如何更好地激励技术人员发挥所长,稳定地与公司共同成长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虽然目前学术界关于激励的研究很多,但是,如何切实地运用到具体公司身上仍然是个问题。JC公司需要紧密联系本公司和员工的实际情况,来了解现行的激励制度是否有效,并准确定位高效的激励因素,制定出贴切、合理的激励制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也不乏一些企业在员工激励方面斥巨资但依旧人才流失严重,主要症结在于一些管理者忽视了工作软环境的重要性,简单地将金钱激励当做“救命稻草”,不能形成合理的有效的激励机制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归属感。针对技术密集型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出现的这些问题,通过以JC公司公司为典型,总结出一些JC公司公司技术人员管理上的独到之处,也同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做出一些提议,期望能通过对JC公司激励机制的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或是对这些问题提供解决的思路。。本文在国内外关于激励机制的相关理论基础上,以技术密集型企业——JC公司为例来采用文献研究法、员工访谈法、调查问卷法的方法,对JC公司的技术人员激励机制情况分析。本文一共含有五个章节,第一,论述为何要进行这个题材研究,以及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学习、翻阅、借鉴国内外关于激励机制的理论相关知识,为之后的改进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第三,介绍JC公司的基本状况和技术人员激励机制现状,分析目前的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第四,介绍激励改进思路及原则、激励制度的完善方案、激励效果的优化设计等建构特点;第五,注重激励机制的保障措施,并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本文有利于JC公司的激励措施进行优化,从而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最终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二、氟测定工艺革新成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氟测定工艺革新成功(论文提纲范文)

(1)煤中氟赋存形态、燃烧转化与污染控制的基础和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燃煤大气氟污染的特征与生物效应
        §1.2.1 燃煤大气氟污染的特征
        §1.2.2 燃煤大气氟污染的生物效应
    §1.3 煤中氟赋存形态、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研究现状与问题
        §1.3.1 煤中氟赋存形态研究现状与问题
        §1.3.2 煤中氟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研究现状与问题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2 本文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煤及其燃烧产物中氟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2.1 引言
    §2.2 煤中微量元素氟的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2.3 高温燃烧水解—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值影响因素研究
        §2.3.1 高温燃烧水解—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量系统与方法
        §2.3.2 影响煤中氟测定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2.3.3 高温燃烧水解—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量精度与适用范围
        §2.3.4 高温燃烧水解法与其它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2.4 煤燃烧产物中氟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2.5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我国煤中氟分布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我国煤中氟的分布特征
        §3.2.1 褐煤、烟煤和无烟煤中氟含量的分布特征
        §3.2.2 不同煤种中氟含量的分布特征
        §3.2.3 不同省份煤中氟含量的分布特征
        §3.2.4 不同矿区、矿井和煤层煤中氟含量的分布特征
    §3.3 我国煤中氟富集原因初步分析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煤中氟赋存形态研究
    §4.1 氟的地球化学与环境化学特征
    §4.2 煤中氟与灰分和矿物成分之间的关系
        §4.2.1 煤中氟与灰分之间的关系
        §4.2.2 煤中氟与煤的矿物成分之间的关系
        §4.2.3 煤中氟的可选性与有机亲和性
    §4.3 煤中氟与煤中其它组分之间的关系
        §4.3.1 煤中氟与氯之间的关系
        §4.3.2 煤中氟与硫之间的关系
        §4.2.3 煤中氟与磷之间的关系
    §4.4 煤中氟的浸提实验研究
        §4.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5 煤中氟的来源、成因与赋存形态
        §4.5.1 煤中氟赋存形态的基本模式
        §4.5.2 煤中含氟矿物的来源、成因与赋存形态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煤燃烧过程中氟化物生成特性的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装置与研究方法
    §5.3 煤燃烧过程中氟化物生成规律实验研究
        §5.3.1 煤燃烧过程中氟化物析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5.3.2 燃烧温度对氟化物析出的影响
        §5.3.3 停留时间对氟化物析出的影响
        §5.3.4 燃烧气氛对氟化物析出的影响
        §5.3.5 水蒸气含量对煤中氟析出的影响
        §5.3.6 不同煤种的燃煤氟析出特征
        §5.3.7 煤的粒度对燃煤氟析出的影响
        §5.3.8 煤中其它矿物成分对燃煤氟析出的影响
    §5.4 煤中氟在静态燃烧产物中的分布与燃烧转化特征研究
    §5.5 煤中氟在工业与电站锅炉动态燃烧产物中的分布与燃烧转化特征
        §5.5.1 煤中氟在燃烧产物中的总量分配模式
        §5.5.2 煤中氟在不同粒度飞灰中的分布特征
    §5.6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煤燃烧过程中氟化物生成特性的理论研究
    §6.1 引言
    §6.2 燃煤过程中氟化物生成机理研究
    §6.3 氟磷灰石高温热分解特性与动力学
    §6.4 燃煤过程中氟析出的动力学模型
    §6.5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煤燃烧固氟技术与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7.1 燃煤过程中钙基吸收剂燃烧固氟技术的提出
    §7.2 燃煤过程中CaO对氟析出的固定作用试验研究
        §7.2.1 试验材料、装置与方法
        §7.2.2 CaO燃烧固氟反应的验证实验
        §7.2.3 燃煤过程中CaO对氟析出的固定作用
    §7.3 影响燃烧固氟效果的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7.3.1 吸收剂种类对燃烧固氟效果的影响
        §7.3.2 吸收剂的粒径对燃烧固氟效果的影响
        §7.3.3 吸收剂的孔隙结构对燃烧固氟效果的影响
    §7.4 钙基固氟剂的开发
        §7.4.1 不同种类钙基物料的固氟效果比较
        §7.4.2 耐高温固氟剂的初步研究
    §7.5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煤燃烧固氟反应机理研究
    §8.1 引言
    §8.2 煤燃烧固氟反应过程
    §8.3 CaO-HF固氟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8.4 CaO-HF固氟反应动力学
        §8.4.1 CaO-HF固氟反应动力学模型
        §8.4.2 CaO-HF固氟反应动力学模型计算与结果分析
    §8.5 碳酸钙热分解机理试验研究
        §8.5.1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8.5.2 CaCO_3热分解动力学参数计算和分解机理
    §8.6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九章 CaF_2高温热分解机理和实验研究
    §9.1 引言
    §9.2 实验材料、装置与方法
    §9.3 CaF_2的高温分解机理与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9.3.1 CaF_2的高温分解反应验证实验
        §9.3.2 CaF_2的高温分解的影响因素
    §9.4 CaF_2的高温分解的动力学
    §9.5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十章 煤燃烧过程中氟排放规律与燃烧固氟技术的工业性试验研究
    §10.1 引言
    §10.2 燃煤锅炉烟气氟化物监测析方法的研究
    §10.3 工业链条炉燃烧固氟试验研究
        §10.3.1 试验装置与方法
        §10.3.2 链条炉燃煤过程中氟化物排放特性
        §10.3.3 固氟剂全预混燃烧固氟试验结果与分析
        §10.3.4 固氟剂两段燃烧固氟试验结果与分析
    §10.4 流化床燃烧固氟试验研究
        §10.4.1 试验装置与方法
        §10.4.2 煤在沸腾流化床燃烧过程中氟化物的析出特性
        §10.4.3 沸腾流化床燃烧固氟试验结果与分析
    §10.5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本文结论及进一步工作展望
    §11.1 本文结论
    §11.2 本文创新点
    §11.3 进一步工作展望
附录
致谢

(2)四川氟碳铈矿环境友好湿法冶炼工艺及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国内外氟碳铈矿湿法冶炼工艺研究现状与进展
    1.1 国内外湿法冶炼氟碳铈矿工艺的发展动态
        1.1.1 氧化焙烧-盐酸浸出法
        1.1.2 酸碱联合法
        1.1.3 氧化焙烧-硫酸浸出法
        1.1.4 硫酸强化焙烧法
        1.1.5 烧碱法
        1.1.6 加碳氯化法
        1.1.7 电解法
        1.1.8 合金法
        1.1.9 结论
    1.2 四川氟碳铈矿湿法冶炼工艺现状与进展
        1.2.1 氧化焙烧-稀硫酸浸出-沉淀分离
        1.2.2 烧碱分解
        1.2.3 氧化焙烧-稀硫酸浸出-还原沉淀
        1.2.4 浓硫酸焙烧-碳酸盐沉淀
        1.2.5 纯碱焙烧-稀硝酸浸出
        1.2.6 氧化焙烧-稀硫酸浸出-萃取分离
        1.2.7 纯碱焙烧-稀硫酸浸出-萃取分离
        1.2.8 氧化焙烧-预先分离处理-稀硫酸浸出-萃取分离
        1.2.9 氧化焙烧-稀盐酸优先浸出
        1.2.10 HCl-NaOH分解法
        1.2.11 铝盐浸出
        1.2.12 结语
2 自然资源物质转换的绿色化学理论研究
    2.1 物质转化充要条件
        2.1.1 传统化学物质的转化充要条件及其环境效应
        2.1.2 绿色化学的物质转化充要条件及其环境效应
        2.1.3 绿色化学物质转化的充要条件应用示例
    2.2 论绿色化学的物质转化理论基础
        2.2.1 化学转化体系与自然环境系统
        2.2.2 绿色化学的物质转化理论基础
        2.2.3 结语
3 四川氟碳铈矿环境友好湿法冶炼工艺研究(一)
    3.1 氟碳铈矿现行湿法冶炼中废弃物的产生、组成和含量分析
        3.1.1 废弃物产生的原因
        3.1.2 废物的组成和含量分析
    3.2 氟碳铈矿现行湿法冶炼中绿色化改造的研究
        3.2.1 实验部分
        3.2.2 改变还原剂-H_2SO_4、Na_2SO_4循环作用
        3.2.3 LY作还原剂的环境经济效应分析
        3.2.4 改变除Fe、Th工艺-节约化学材料和减少工艺步骤
        3.2.5 环境经济分析
        3.2.6 改变碱转工艺参数-降低NaOH消耗
        3.2.7 碱转工艺新参数的环境经济效益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结果
        3.3.2 讨论
4 四川氟碳铈矿环境友好湿法冶炼工艺研究(二)
    4.1 氟碳铈矿的分类、性质与组成
        4.1.1 稀土氟碳酸盐分类
        4.1.2 氟碳铈矿物的性质
        4.1.3 氟碳铈矿的组成
    4.2 湿法冶炼工艺中氟的测定方法研究
        4.2.1 氟含量测定方法综述
        4.2.2 稀土硫酸介质中氟含量的低压离子色谱法测定
        4.2.3 稀土生产硫酸废液含氟量的测定
        4.2.4 CeO_2产品中微量氟的低压离子色谱法测定
        4.2.5 稀土产品中微量F~-和SO_4~(2-)样品预处理与LPIC测定
    4.3 四川氟碳铈矿环境友好湿法冶炼工艺研究(二)
        4.3.1 稀土湿法冶炼中氟污染治理和氟资源化的进展
        4.3.2 稀土湿法冶炼中环境友好工艺设计及原理
        4.3.3 工艺实验研究
        4.3.4 新工艺存在的实际问题
5 四川氟碳铈矿环境友好冶炼工艺研究(三)
    5.1 氟化物分离Ce~(4+)与RE~(3+)方法的提出
    5.2 氟化物分离Ce~(4+)与RE~(3+)的依据
        5.2.1 氟化物分离法的理论依据
        5.2.2 氟化物分离方法的实验依据
    5.3 MF分离RE~(3+)与Ce~(4+)的工艺原理与设计
        5.3.1 MF分离RE~(3+)与Ce~(4+)的工艺原理
        5.3.2 MF分离RE~(3+)与CE~(4+)的工艺路线设计
    5.4 络合除Fe、Th的工艺原理与设计
        5.4.1 络合除Fe、Th的工艺原理
        5.4.2 络合除Fe、Th工艺的设计
    5.5 碱转工艺原理与设计
    5.6 四川氟碳铈矿环境友好冶炼工艺研究
        5.6.1 氟碳铈矿的氧化焙烧工艺参数
        5.6.2 硫酸浸取工艺参数研究
        5.6.3 MF分离Ce~(4+)与RE~(3+)的工艺参数研究
        5.6.4 络合除Fe、Th工艺参数研究
        5.6.5 碱转及MF回收的工艺参数研究
    5.7 四川氟碳铈矿环境友好冶炼工艺(三)路线
    5.8 经济环境效益分析
        5.8.1 经济效益分析
        5.8.2 环境效益分析
6 结论
    6.1 四川氟碳铈矿环境友好湿法冶炼新工艺(一)
    6.2 四川氟碳铈矿环境友好湿法冶炼新工艺(二)
    6.3 四川氟碳铈矿环境友好湿法冶炼新工艺(三)
    6.4 环境友好工艺的理论创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3)HF气体干法吸附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燃煤大气氟污染的特征与生态效应
        1.2.1 燃煤大气氟污染的特征
        1.2.2 燃煤大气氟污染的生物效应
    第三节 煤中氟污染控制研究现状与问题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2 本文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第二章 HF吸附技术中氟浓度测量方法的研究
    引言
    第一节 煤中微量元素氟的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2.1.1 间接测定方法
        2.1.2 直接方法
    第二节 高温燃烧水解-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值影响因素研究
        2.2.1 高温燃烧水解--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量系统与方法
        2.2.2 影响氟测定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2.2.3 高温燃烧水解-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量精度与适用范围
        2.2.4 高温燃烧水解法与其它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第三节 各种形态物质中氟离子的测量
    第四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干法脱氟技术和影响因素研究
    引言
    第一节 吸附实验材料、装置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装置
        3.1.3 氟离子计算测量方法
    第二节 吸附剂对HF吸附效果的研究
        3.2.1 吸附剂单位饱和吸附量
        3.2.2 HF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3.2.3 环境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3.2.4 空塔流速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第三节 活性炭的吸附浸渍试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含氟吸附剂浸提试验
    引言
    第一节 浸提试验材料与方法
    第二节 试验结果与分析
        4.2.1 水溶性氟化物
        4.2.2 碱浸提态氟化物
        4.2.3 酸浸提态氟化物
        4.2.4 盐浸提态氟化物
    第三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HF气体干法吸附的理论研究
    引言
    第一节 吸附基本理论
        5.1.1 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
        5.1.2 吸附基本理论
    第二节 吸附剂理化特性和吸附模拟曲线
        5.2.1 吸附剂物理和化学特性
        5.2.2 等温吸附曲线参数计算
        5.2.3 吸附量曲线模拟
    第三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吸附剂微观物化分析
    引言
    第一节 压汞仪实验装置的介绍
        6.1.1 压汞仪分析试验装置
        6.1.2 孔结构的压汞测试原理
        6.1.3 压汞仪分析中的各种参数的定义及计算理论
        6.1.4 压汞测量误差分析
    第二节 吸附剂的孔隙结构分析
        6.2.1 吸附剂的粒径与孔容分布
        6.2.2 吸附剂的描述孔特性的主要宏观参数的研究
        6.2.3 吸附剂的孔径范围及其他重要参数
    第三节 吸附剂的微观形态分析(SEM扫描)
    第四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全文总结和对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第一节 全文总结
    第二节 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附录
致谢

(5)预处理方式对磷石膏复合水泥耐水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磷石膏的产生及组成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1.6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2 实验原料与实验方法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方法
    2.3 主要实验设备
3 煅烧法预处理对磷石膏及其复合水泥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方案
    3.3 煅烧预处理方式对磷石膏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
    3.4 煅烧预处理方式对磷石膏复合水泥物理性能的影响
    3.5 煅烧预处理方式对磷石膏复合水泥耐水性的影响
    3.6 煅烧预处理方式对磷石膏复合水泥水化产物及水化过程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4 磷石膏复合水泥配方优化实验
    4.1 引言
    4.2 减水剂对磷石膏复合水泥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
    4.3 复合水泥配方优化正交实验
    4.4 本章小结
5 蒸养预处理对磷石膏及其复合水泥性能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方案
    5.3 蒸养条件对磷石膏特性的影响
    5.4 蒸养预处理对磷石膏复合水泥物理性能的影响
    5.5 蒸养预处理对磷石膏复合水泥软化系数的影响
    5.6 蒸养预处理对磷石膏复合水泥水化产物及水化过程的影响
    5.7 本章小结
6 煅烧和蒸养预处理的对比研究
    6.1 引言
    6.2 不同预处理方式对比研究的实验方案
    6.3 不同预处理方式的对比研究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成果目录

(6)我国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基于四川消费者、生产者行为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基本概念、研究对象
        1.2.1 基本概念
        1.2.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意义与拟解决的基本问题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拟解决的基本问题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供给—需求分析法
        1.5.2 社会调查法
        1.5.3 假设市场评估法(CVM)
        1.5.4 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
        1.5.5 博弈论方法
        1.5.6 案例研究法
    1.6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6.1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1.6.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研究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有关食品安全的研究进展
        2.1.1 有关影响食品质量安全因素的研究
        2.1.2 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特性与质量控制的研究
        2.1.3 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2.1.4 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生产者行为研究
        2.1.5 有关食品质量安全与国际贸易的研究
        2.1.6 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政府管理研究
    2.2 关于农户行为的研究
        2.2.1 集中在农户是否理性的争论上
        2.2.2 对农户的某一具体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2.3 有关猪肉市场的研究
        2.3.1 猪肉供给研究
        2.3.2 猪肉消费研究
        2.3.3 猪肉的国际贸易和国际竞争力研究
        2.3.4 生猪产业组织模式和猪肉供应链的研究
        2.3.5 发达国家在保障猪肉安全方面的经验介绍
    2.4 有关博弈论及其应用的研究
    2.5 简短的评述
3 猪肉质量安全市场的经济学分析及政府管制
    3.1 政府行为的经济学依据
        3.1.1 重商主义的政府行为观
        3.1.2 自由主义的政府行为观
        3.1.3 政府干预主义
        3.1.4 新自由主义
        3.1.5 政府干预理论的发展
        3.1.6 简短的评述
    3.2 关于市场失灵及如何矫正的理论分析
        3.2.1 关于市场失灵的理论分析
        3.2.2 关于矫正市场失灵的理论分析
    3.3 猪肉质量安全市场的经济学分析
        3.3.1 猪肉质量安全信息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
        3.3.2 猪肉质量安全市场信息不对称
        3.3.3 猪肉质量安全市场的外部性问题
        3.3.4 猪肉市场存在的过度竞争问题
        3.3.5 消费者对猪肉的购买决策
        3.3.6 小结
    3.4 猪肉质量安全市场失灵的政府干预与市场手段
        3.4.1 政府管制猪肉质量安全市场的合理性与方法
        3.4.2 解决猪肉质量安全市场失灵的市场手段
        3.4.3 猪肉质量安全市场分析的启示
4 典型国家的猪肉质量保障体系及兽医管理体制
    4.1 典型国家的猪肉质量保障体系
        4.1.1 丹麦的猪肉一体化生产体系
        4.1.2 瑞典的绿色养猪模式
        4.1.3 德国的生猪及猪肉质量保障措施
        4.1.4 日本的优质猪肉产销体系
        4.1.5 美国的PQA体系
        4.1.6 荷兰的IKB体系
    4.2 OIE的官方兽医制度与欧盟、美国等的兽医管理体制
        4.2.1 OIE的官方兽医制度
        4.2.2 美国的兽医管理体制
        4.2.3 欧盟的兽医防疫体制
        4.2.4 澳大利亚的政府兽医管理制度
    4.3 结论及对我国的启示
5 猪肉的特性及影响猪肉质量安全的因素分析
    5.1 猪肉的特性
        5.1.1 猪肉的产品特性
        5.1.2 猪肉的食用品质
        5.1.3 猪肉的消费特性
        5.1.4 猪肉的技术特性
    5.2 食品科学关于食品安全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5.2.1 食品科学对食品安全性的理解
        5.2.2 食品安全性与人类食物链
        5.2.3 影响食品安全性的因素
    5.3 影响猪肉质量安全的因素分析
        5.3.1 农业环境污染对猪肉质量安全的影响
        5.3.2 天然有毒物质对猪肉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
        5.3.3 化学物质残留对猪肉质量安全的影响
        5.3.4 生物性污染对猪肉质量安全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及有关信息的需求行为分析——对四川城市消费者的实证分析
    6.1 我国猪肉的需求状况分析
        6.1.1 我国猪肉的进出口状况
        6.1.2 我国猪肉的国内消费需求概况及消费市场变化特征
    6.2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需求——经典的消费者需求模型及其启示
        6.2.1 古典消费者需求理论
        6.2.2 对产品特性的家庭生产模型和需求模型
        6.2.3 消费的生命周期模型
        6.2.4 启示
    6.3 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的认知、需求及安全猪肉的支付意愿分析
        6.3.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描述
        6.3.2 调查统计与计量分析
    6.4 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信息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4.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描述
        6.4.2 调查统计与计量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我国猪肉的供给状况及猪肉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7.1 我国猪肉的供给状况
    7.2 猪肉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产业链的分析
        7.2.1 猪肉产业链分析框架
        7.2.2 猪肉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7.3 猪肉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资中县的实证分析
        7.3.1 研究方法及样本的选择
        7.3.2 资中县生猪产业链各阶段的状况
        7.3.3 资中县生猪产业链各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7.4 本章小结
8 农户对猪肉质量安全的控制行为分析——对四川养猪户的实证分析
    8.1 农户对猪肉质量安全的控制行为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8.1.1 数据来源
        8.1.2 样本特征描述
        8.1.3 苗猪的来源
        8.1.4 饲料的使用情况
        8.1.5 对兽药的认知及使用状况
        8.1.6 对养殖协会的认知度及养殖协会提供服务的状况
        8.1.7 面临的风险以及防范措施
        8.1.8 对合同生产方式及对有关技术服务的看法
    8.2 养猪户采用安全兽药的意愿的计量经济分析
        8.2.1 研究假设
        8.2.2 养猪户采用安全兽药的意愿的理论模型
        8.2.3 模型运算结果
        8.2.4 结果与讨论
        8.2.5 结论
    8.3 本章小结
9 安全猪肉产业化经营中加工企业与养猪户行为选择的博弈机理及契约选择机理
    9.1 安全猪肉产业化经营中加工企业与养猪户行为选择的博弈机理
        9.1.1 信息不对称与委托—代理问题
        9.1.2 加工企业与养猪户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9.1.3 加工企业与养猪户行为选择的博弈机理
        9.1.4 加工企业与养猪户行为选择的博弈模型
    9.2 安全猪肉产业化经营中加工企业与养猪户之间的契约选择机理
        9.2.1 问题的提出
        9.2.2 G—H—M模型简介
        9.2.3 G—H—M模型在安全猪肉产业化经营中的应用
        9.2.4 结论
    9.3 本章小结
10 我国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10.1 我国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
        10.1.1 猪肉质量安全的管理机构及职能划分
        10.1.2 猪肉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现状
        10.1.3 猪肉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现状
        10.1.4 猪肉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现状
        10.1.5 生猪及猪肉质量安全认证体系的现状
        10.1.6 猪肉质量安全信息服务体系的现状
        10.1.7 猪肉质量安全信用体系的现状
        10.1.8 兽医、兽药管理的现状
        10.1.9 现行的生猪屠宰制度
    10.2 我国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0.2.1 现行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10.2.2 现行猪肉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存在的问题
        10.2.3 现行猪肉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
        10.2.4 现行猪肉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存在的问题
        10.2.5 现行猪肉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存在的问题
        10.2.6 现行猪肉质量安全信息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10.2.7 兽医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0.2.8 生猪屠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0.3 本章小结
11 我国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及相关政策措施
    11.1 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制建设
        11.1.1 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制建设的总体构想
        11.1.2 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制建设的政策建议
    11.2 猪肉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11.3 猪肉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
    11.4 猪肉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11.5 猪肉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建设
    11.6 猪肉质量安全信息体系建设
    11.7 猪肉质量安全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11.8 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措施
        11.8.1 加强有关制度建设
        11.8.2 建立、健全我国动物疫病的防疫体制
        11.8.3 猪肉生产经营企业加强内部质量控制和自身品牌建设
        11.8.4 改变经营方式,提高生猪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参考文献
附录1 第10章的有关附表
附录2 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及有关信息的需求行为调查表
附录3 养猪户的质量安全控制行为调查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中国原料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拟解决的基本问题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目的
        1.2.3 拟解决的基本问题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特色和创新
        1.4.1 研究特色
        1.4.2 研究的创新
2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和动态
    2.1 有关乳制品安全的研究进展
        2.1.1 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因素
        2.1.2 食品质量安全特性与质量控制
        2.1.3 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2.1.4 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生产者行为研究
        2.1.5 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政府管理研究
    2.2 有关饲料营养与乳制品质量安全的研究
        2.2.1 生鲜乳质量与饲料营养的关系
        2.2.2 提高生鲜乳质量的营养调控技术进展
        2.2.3 影响生鲜乳质量安全的营养因素
    2.3 有关农户行为的研究
        2.3.1 集中在农户是否理性的争论上
        2.3.2 对农户的某一具体行为及其影晌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2.4 有关乳及乳制品市场的研究
        2.4.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2.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2.5 有关博弈论及其应用的研究
    2.6 有关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的研究
        2.6.1 国外的研究
        2.6.2 国内的研究
    2.7 小结
3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理论依据
    3.1 基本概念
        3.1.1 食品安全
        3.1.2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与安全食品
        3.1.3 有关牛奶的几个概念
        3.1.4 行为主体
    3.2 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市场的经济学分析及政府管制
        3.2.1 政府行为的经济学依据
        3.2.2 关于市场失灵及如何矫正的理论分析
        3.2.3 生鲜乳质量安全市场的经济学分析
        3.2.4 生鲜乳质量安全市场失灵的政府干预与市场手段
4 国外生鲜乳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4.1 有关国家生鲜乳质量保障体系
        4.1.1 美国乳制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4.1.2 加拿大乳制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4.1.3 欧盟乳制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4.1.4 法国乳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4.1.5 荷兰乳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4.1.6 英国乳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4.1.7 日本生鲜乳及乳制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4.1.8 印度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4.2 OIE 的官方兽医制度与欧盟、美国等的兽医管理体制
        4.2.1 OIE 的官方兽医制度
        4.2.2 美国的兽医管理体制
        4.2.3 欧盟的兽医防疫体制
        4.2.4 澳大利亚的政府兽医管理制度
    4.3 中外原奶质量安全管理比较
        4.3.1 中外原奶质量安全管理的共同特征
        4.3.2 中外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的不同之处
        4.3.3 我国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主要差距
5 消费者对生鲜乳质量安全及有关事项的需求行为分析
    5.1 调查设计
    5.2 样本特征描述
    5.3 对政府的评价情况
    5.4 消费者对企业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的评价
6 奶户对生鲜乳质量安全的控制行为分析
    6.1 数据来源
        6.1.1 样本点的选择
        6.1.2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调查
        6.1.3 样本特征描述
    6.2 奶牛养殖基本情况
        6.2.1 养殖户奶牛购买情况
        6.2.2 奶户奶牛养殖规模情况
        6.2.3 奶户奶牛饲养管理情况
        6.2.4 饲料使用情况
    6.3 对奶牛养殖技术的掌握运用情况
    6.4 对兽药的认知及使用状况
        6.4.1 奶户对兽药效果的认知情况
        6.4.2 兽药的来源及使用状况
    6.5 对政府及社会服务的要求情况
    6.6 对奶业风险的认知情况
7 我国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7.1 我国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
        7.1.1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的管理机构及职能划分
        7.1.2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现状
        7.1.3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现状
        7.1.4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现状
        7.1.5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现状
        7.1.6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技术支撑体系
        7.1.7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信息服务体系的现状
        7.1.8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的现状
    7.2 我国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7.2.1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7.2.2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存在的问题
        7.2.3 生鲜乳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
        7.2.4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认证体系存在的问题
        7.2.5 生鲜乳质量安全信息体系存在的问题
8 完善我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的政策措施
    8.1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8.1.1 加强配套法律建设工作及食品安全保障体制建设
        8.1.2 加强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建设
    8.2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标准体系建设
    8.3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8.4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8.4.1 建立全国性有效实时监控监测网络体系
        8.4.2 检测资源、检测结果共享
        8.4.3 建立第三方中立检验机构和完善牛奶质量一价格体系
    8.5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认证和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8.6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信息体系建设
        8.6.1 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建立检验检测信息共享机制
        8.6.2 加大生鲜乳质量安全的宣传力度
    8.7 生鲜乳质量安全预警机制建设
    8.8 生鲜乳质量安全利益分配机制建设
    8.9 建立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的理性竞争机制
    8.10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8.10.1 加快良种繁育,增加数量提高质量
        8.10.2 加紧奶源基地建设,提高奶产品质量
        8.10.3 大力支持乳品企业的技术更新改造和科技创新
        8.10.4 大力发展优质饲料饲草生产,建立奶牛饲料生产基地
        8.10.5 加强奶牛的科学饲养管理
    8.11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服务体系建设
        8.11.1 制定奶业保护政策
        8.11.2 制定相关的政策,优化投资环境
        8.11.3 完善奶牛疫病防治体制建设
        8.11.4 建立有效的市场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
        8.11.5 加强奶业行业协会的作用,确保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
9 结论和建议
    9.1 结论
    9.2 建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1 消费者对牛奶质量安全及有关信息的需求行为调查
附录2 奶户(场)的质量安全管理行为调查
附录3 我国乳品加工相关安全标准目录(征求意见稿)
参考文献

(8)高等院校工科专业的“三结合”体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三结合”的由来
二 “三结合”体制的推行
三 求“实”的教学改革
四 以“用”带师资、成果
五 小结

(9)鸡枞菌和云芝中α-半乳糖苷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引言
    1.1 α-半乳糖苷酶的定义
    1.2 α-半乳糖苷酶的来源
    1.3 α-半乳糖苷酶的测定及分离纯化方法
    1.4 α-半乳糖苷酶的纯化方法
    1.5 影响α-半乳糖苷酶合成的因素
    1.6 α-半乳糖苷酶的发酵工艺
    1.7 α-半乳糖苷酶的应用
    1.8 α-半乳糖苷类物质的降解
    1.9 大型真菌中生理活性物质
    1.11 菌糠的营养价值
    1.1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鸡枞菌α-半乳糖苷酶的分离纯化、理化性质的研究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云芝发酵液中α-半乳糖苷酶的诱导,纯化及理化性质的研究
    3.1 实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云芝和平菇菌糠α-半乳糖苷酶含量及饲用安全性评价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鸡枞菌子实体中α-半乳糖苷酶的分离纯化、理化性质的研究
    5.2 云芝发酵液中α-半乳糖苷酶的诱导,纯化及理化性质的研究
    5.3 云芝和平菇菌糠α-半乳糖苷酶含量及饲用安全性评价
    5.4 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参与完成专利

(10)JC公司技术人员激励机制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技术人员激励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技术人员
    2.2 技术人员特点
        2.2.1 追求挑战和独立
        2.2.2 追逐专业知识的前沿
        2.2.3 职业选择流动性强
        2.2.4 须与组织相互接纳、磨合共存
    2.3 激励理论
        2.3.1 内容型激励理论
        2.3.2 过程型激励理论
        2.3.3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3 JC公司技术人员激励机制现状
    3.1 JC公司技术人员现状分析
        3.1.1 JC公司简介
        3.1.2 JC公司组织结构
        3.1.3 JC公司技术人员构成情况
        3.1.4 JC公司技术人员离职原因分析
    3.2 JC公司技术人员现有激励机制
        3.2.1 薪酬激励
        3.2.2 福利激励
        3.2.3 职业发展激励
        3.2.4 培训激励
        3.2.5 技术人员现存问题
    3.3 JC公司专业技术人员激励机制问卷调查分析
        3.3.1 问卷调查
        3.3.2 调查结果分析
    3.4 JC公司专业技术人员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3.4.1 技术人员薪酬激励存在的问题
        3.4.2 成因一:对技术人员的精神需求分析不够
        3.4.3 成因二:分配机制不完善、存在不公平问题
        3.4.4 成因三:考核激励作用不明显、激励方式单一
        3.4.5 成因四:技术人员培训计划、制度、内容不完善
4 激励机制改进方案
    4.1 激励机制改进思路与原则
        4.1.1 激励机制改进思路
        4.1.2 激励机制改进原则
    4.2 改进设计方案
        4.2.1 薪酬福利改进方案
        4.2.2 绩效考评改进方案
        4.2.3 职业发展激励
        4.2.4 培训激励
        4.2.5 关怀激励
        4.2.6 文化激励
5 实施保障措施
    5.1 组织保障
    5.2 体系保障
        5.2.1 绩效指标设置要科学规范
        5.2.2 合理分配各因素在考核中的比重
        5.2.3 加强技术人员的参与程度,积极开展技术人员自评
        5.2.4 严格按照绩效管理流程进行
    5.3 制度保障
        5.3.1 评估激励结果
        5.3.2 注重绩效反馈
6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氟测定工艺革新成功(论文参考文献)

  • [1]煤中氟赋存形态、燃烧转化与污染控制的基础和试验研究[D]. 齐庆杰. 浙江大学, 2002(02)
  • [2]四川氟碳铈矿环境友好湿法冶炼工艺及理论研究[D]. 赵仕林. 四川大学, 2002(01)
  • [3]HF气体干法吸附理论与实验研究[D]. 盛军杰. 浙江大学, 2004(04)
  • [4]氟测定工艺革新成功[J]. 镇江磷肥厂化验室. 理化检验通讯(化学分析部分), 1971(01)
  • [5]预处理方式对磷石膏复合水泥耐水性的影响[D]. 任婷艳.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7)
  • [6]我国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基于四川消费者、生产者行为的实证分析[D]. 吴秀敏. 浙江大学, 2006(08)
  • [7]中国原料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为例[D]. 靳延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11)
  • [8]高等院校工科专业的“三结合”体制初探[J]. 范乐天,刘培. 科学文化评论, 2020(06)
  • [9]鸡枞菌和云芝中α-半乳糖苷酶的研究[D]. 杜芳.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1)
  • [10]JC公司技术人员激励机制改进研究[D]. 王婕妤.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1)

标签:;  ;  ;  

氟测定工艺创新成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