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变的热传导问题

相变的热传导问题

一、有相变的热传导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郭白奇,刘慈群[1](1977)在《有相变的热传导问题》文中指出 (一)、问题的提出 很多工程实际问题存在着有相变的热传导现象.例如:冻土地区铁路地基的融化和冻结;铸造工业中铸件的熔化和固结;焊接工艺;航空工程中的烧蚀等都需要解决有相变的热传导问题。因为这是一个非线性问题,除了少数特殊情况外,对大多数有实际意义的多维情况,是很难找到它的分析解的。因此只能寻求它的数值解。即使如此,要研究

曾铖[2](2019)在《叠片结构软包锂离子电池模块设计及热仿真研究》文中认为恶劣的环境问题迫使多国政府在新能源领域采取行动,电动化已成为汽车发展的重要趋势。电池作为纯电动汽车核心部件,其使用寿命是影响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尤其是电池过热影响其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对电池的产热机理进行分析并采取散热措施。本课题采用37Ah叠片结构软包NCM锂离子电池,主要工作如下:(1)深入了解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和基本性能参数,展开了温度、倍率及循环次数对电池基本性能参数的影响,研究了温度、SOC对电池内阻、开路电压的影响,完成了不同环境下单体电池在不同放电倍率下的测温实验,获得相应的数据。(2)根据电池模块设计遵循的原则比较两种方案的优缺点,分析并串联的优越性,并确定试制模组时电池串联与并联的焊接方式。(3)深入研究锂离子电池产热机理,学习了传热学基本理论,构建单体电池的三维物理模型,拟合各倍率下电芯、正负极耳的生热功率公式,编写热仿真内热源代码,查阅文献理论计算该款电池热物性参数,并对锂离子电池在不同环境和不同放电倍率下进行热仿真,与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仿真结果。(4)研究了电池模块三种散热方式,并详细了解相变冷却散热方式的基本理论及Fluent中专门用于相变冷却仿真的solidificationmelting模块。仿真结果有效地验证了相变材料在自然环境下对电池模块的散热效果:低倍率放电时保证电池模块温度场均匀性,高倍率下比无相变材料电池模块整体下降6℃。

和延年[3](2019)在《桥梁基础冻胀变形对高速铁路行车安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的不断延伸,运营环境日趋复杂,比如东北的高寒冻土区、西北的大风区、西南的高原高地震区以及华北的软土地区等。严寒地区受低温冻胀影响,产生桥梁基础冻胀变形,影响高速行车安全。本文以我国严寒地区设计运营的第一条高速铁路―哈大高铁为背景,研究各冻结条件下土体冻胀变形与基础结构冻胀力以及冻胀变形发展机制,阐明车辆各项动力特性指标随冻结条件与车速的变化规律,提出桥梁基础冻胀变形安全阈值。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以高铁沿线广泛分布的粉质黏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冻土参数的基础上,建立多场耦合冻土有限元模型,研究低温冻结过程中相变潜热对冻胀指标的影响以及冻土的出现、发展和演变规律。分析结果显示:在土体冻结过程中,相变潜热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冻结时长内,土体冻结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温度急剧下降阶段、温度降幅逐渐减小阶段、和趋于平稳阶段;含水率越大,第一阶段持续时间越长。(2)依据土质与冻结条件,建立考虑冻结过程中存在未冻水的桥梁基础冻胀有限元模型。参考哈大高铁沿线实际运营环境,以土体含水率和冻结温度为控制变量,量化土体和桥梁基础结构冻胀变形发展规律。通过参数分析,阐明含水率和冻结温度对冻胀变形和冻胀力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土体及桥梁基础结构冻胀变形主要出现在竖向;土体受低温荷载作用有限;冻胀变形出现在距地表深度较浅的局部范围内;受桥梁基础结构的影响,靠近基础结构的土体冻胀变形量小于远离基础端;冻土温度随埋深变化呈“指数”分布,承台板对下卧土体具有一定的保温作用,相同埋深处承台底下卧土体温度要高于非承台底部分;承台底板的法向冻胀应力关于承台中线呈对称分布,且应力沿承台横向呈“W”形分布,承台边缘与中部桩基孔处法向冻胀应力较大;温度和含水率作为影响冻胀的两个重要因素,均对土体的冻胀过程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冻结深度、土体及桥梁基础结构冻胀变形均随冻结温度呈现出正相关变化,温度越低,冻结深度以及模型整体的变形量越大;受相变潜热的影响,冻结深度随含水率呈现出一定的负相关性;冻结深度未超过承台底埋深时,基础结构冻胀变形量随含水率增大而逐渐增加,但增幅较小,冻结深度超过承台底埋深后,在基底法向冻胀力作用下基础结构冻胀量出现激增。(3)以ANSYS与SIMPACK联合仿真的方法建立高速列车-桥梁耦合振动模型,计算并分析桥梁基础冻胀各工况下列车通过冻胀变形区域时的动力响应,探究车辆各项动力特性指标随冻结条件(冻结温度与含水率)以及车速的变化规律。依据车辆动力特性指标限值(车体竖向加速度),提出桥梁基础结构冻胀安全阈值。分析结果表明:列车动力响应指标中车体竖向加速度对桥梁基础结构冻胀引起的上抬变形较为敏感,响应在基础冻胀区域有明显增长,峰值大多出现在轨面“折角”变形区域;土体冻结温度变化对基础冻胀引起的车体竖向加速度影响作用较为明确,随地表冻结温度降低,列车通过冻胀变形区域时,车体竖向加速度逐渐增大;冻结深度未超过基底埋深时,相同的冻结温度条件下,含水率越大,列车通过变形区域时的车体竖向加速度越大,但加速度幅值随冻土含水率增幅较小;当冻结深度足够大时,桥梁基础结构在下卧冻土法向冻胀力作用下出现较大冻胀变形,致使车体过桥时竖向加速度出现激增;车体横、竖向加速度均随车速的增加逐渐增大,且车体的竖向加速度随桥墩上抬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轮重减载率、脱轨系数与桥墩上抬量及车速改变呈正相关变化,轮对横向水平力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大,但随桥墩上抬量的变化规律并不明显。基于车体竖向加速度指标限值确定的桥梁基础冻胀变形阈值为14.4 mm。

张德丰[4](2012)在《X65管线厚板控冷过程的相变效应研究与数值模拟》文中认为当今,在石油、天然气的输送中,管道运输因具有经济性、安全性、连续性等明显优势而获得广泛应用。由于高强韧性的X65管线厚板是现今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长输管道建设的主体材料,因此,其生产工艺已成为相关领域内最具活力的一个研究热点。控制冷却是X65管线厚板常见的热处理工艺,目前普遍采用的控制冷却工艺常为三段式控冷,即管线厚板要先后经历“无水空冷”、“层流水的连续冷却”和“出水空冷”三个阶段方完成控冷过程。由于X65管线厚板控冷时因上下表面的不对称控冷会在板厚方向产生不对称分布的高值残余应力,进而形成严重的横向翘曲,受到板宽较窄的限制,残余应力和横向翘曲难以用矫直方式彻底消除,这不仅严重影响了该产品的板型质量,同时由于长输管道常处于低温、高压、易腐蚀等极端恶劣环境,较高的残余应力还为X65管线在后续使用时诱发应力腐蚀开裂埋下安全隐患。因此,研究并有效控制X65管线厚板控冷时产生的残余应力,对提高该产品的板型质量、延长使用寿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X65管线厚板控冷过程的高温、连续等特性,将生产中断进行现场实验研究,成本过高;以及受到板厚的限制,X射线衍射、中子散射等传统检测手段又无法对板内的温度、应力和应变进行连续而整体的分析;且目前也没有相对成熟的理论可对控冷过程进行直接计算;因此,本研究采用基于有限元的数值模拟方法对X65管线厚板的控冷过程进行研究。尽管此前的材料科学工作者对同类问题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但他们常将控冷过程中由相变引起的相变潜热、相变膨胀、TRIP效应(TRIP-Transformation Induced Plasticity)等相变效应予以一定程度的简化甚至忽略。因此,他们研究时使用的模型并不完全适用于X65管线厚板控冷过程。本研究首先确定了X65管线厚板控冷时由奥氏体A-针状铁素体F相变诱发的相变潜热、相变膨胀和TRIP效应等相变效应的影响,进而通过理论研究明确了用于描述各相变效应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开发USDFLD、HETVAL、UEXPAN和TRIP子程序拓展了ABAQUS软件分析相变效应的功能;接着开发了考虑上述相变效应的2个有限元模型,并进行15组模拟实验初步明确了模拟控冷时考虑相变效应的必要性;接着用根据X65管线厚板实际的控冷工艺开发的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具体研究并明确了相变潜热、相变膨胀和TRIP效应等相变效应对控冷的影响和机制;最后通过将参照的与实际的控冷工艺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确定了实际使用的不对称控冷工艺对控冷的影响,进而提出优化的控冷工艺,并评估了优化工艺减小残余应力的效果;主要结论如下:(1)开发的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因考虑了X65管线厚板控冷时涉及的弹塑性变形、热膨胀、传导、对流、辐射和相变效应(包括相变潜热、相变膨胀(?)TRIP效应)等目前所知的所有相关物理影响因素,可用于研究X65管线厚板的控冷过程。(2)相变效应对X65管线厚板的控冷具有重要影响,模拟时必须考虑。相变潜热使相变期间的板温升高52.7℃、使中部和下表面的温降分别减缓50%、25%,使控冷结束的板温升高44℃。相变膨胀通过产生(723MPa,-479MPa)的组织应力影响板厚方向的应力,该应力甚至可逆转中部和下表面附近的应力状态,而相变潜热主要通过小幅减小应力峰值、TRIP效应主要通过迁移压应力峰分别影响板厚方向的应力。相变膨胀和相变潜热通过产生均值为正的总体应变以减小板厚方向的负总体应变,而TRIP效应则相反,但均使总体应变趋于均匀。(3)实际生产使用的不对称控冷工艺是产生高值残余应力的重要原因,而优化的控冷工艺可显着降低残余应力。实际生产使用的不对称控冷工艺使X65管线厚板形成了不对称分布的温度、应力、应变,进而在板厚方向产生峰值为(350MPa、-272MPa)的残余应力,而优化的对称控冷工艺使厚板中部的压应力峰值和下表面的拉应力峰值分别减小114MPa、116MPa)。

马彦军[5](2019)在《基于相变的动力电池散热设计与仿真》文中提出新能源汽车是环境污染和能源威胁的有效解决途径之一,作为电动车的主要动力来源,锂离子动力电池性能的好坏、寿命的长短与温度直接相关。电池温度过高会导致容量衰减,寿命缩短,严重时会有热失控引发安全事故风险。电池温度一致性过差也会导致性能降低。通过仿真,本文研究了基于相变的电池热管理系统。本研究基于电动车日常工况设计了一种低成本、轻量化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制备了膨胀石墨/石蜡复合相变储能材料,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仿真了实际工况下电池的散热情况,通过四种不同热管理评价工况验证了该热设计的有效性,并研究了放电倍率、相变材料厚度、环境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散热系统有优良的散热效果,能够保证总能耗为38.4k Wh的电池组最高温度处于合适的温度范围,温度差也保持在合理范围。0.5mm厚度、总质量1.02kg的相变材料就能使得以1C平均倍率放电的动力电池最高温度不超过45℃,较好地平衡了散热效果与增重的矛盾。同时本研究利用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线积分的电池一致性评判方法。本研究可以作为日常工况下热管理系统设计和分析的参考。微型多旋翼无人机的发展为锂离子动力电池带来另外一个重要的应用场景。由于无人机起飞、悬停、加速时电池放电倍率极高,电池生热严重,而无人机空间狭小、增重敏感,其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是难点。本研究针对某民用四旋翼无人机设计了一种新型被动式电池热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热管的高导热作用和无人机机身的强制对流把电池产生的热量通过低热阻通道疏散到外部环境中,不需要增加任何额外能耗。本研究利用有限元数值仿真手段对热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通过热阻研究验证了该热管理系统可以使得电池最高温度和温度差控制在合理温度区间内,本研究也分析了对流换热系数、放电倍率、机身热导率对系统温控作用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优化的方法以最低的电池最高温度和最小热管理系统质量为双目标进行结构优化,使得在增重32.18g的情况下电池以3C倍率放电时的最高温度控制在36℃以内。

李述训,吴通华[6](2004)在《冻土温度状况研究方法和应用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析讨论了冻土温度状况研究中相关问题,包括构成多年冻土层的岩性、含水量、结构和构造,决定多年冻土温度状况动态变化的地面温度与气温间的关系,地中热流,研究区域的确定以及取决于地层的岩性、含水量、结构和构造、容重的热量在地层内传播过程的热物理参数.在分析物理学、地学和气候学等学科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笔者认为:1)在研究冻土温度状况问题中,研究区域应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时间尺度确定,由于多年冻土层内不同深度上的温度和热流(或温度梯度)随时间的不同影响深度也不同,研究数十年时间尺度的多年冻土温度状况问题,一般应取多年冻土下限处的地中热流(或温度梯度)作为问题的下边界条件;2)以气温积温(或气温)与地面温度积温(或地面温度)比值所定义的N系数不仅存在年变化、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并在求解时必须已知地面冻结(或融化)的持续时间,而在目前对于不同地面条件缺乏定量描述气温与地面温度间关系的实验基础.因此,在缺乏比较严格的地面条件定量描述的情况下,应用气温与地面温度之差描述二者间的关系可能更为简单;3)在青藏高原地区,由于不同区域地形、地面条件、地层岩性以及地中热流等存在着很大差异,因而,不同区域多年冻土的热状况也不同.所以,不能简单地以气温等值线进行多年冻土制图,更不能以此

高祥骙[7](2018)在《避难硐室围岩蓄冷—相变蓄热耦合降温系统运行特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范围内对能源的需求都呈现增长态势。我国目前的能源供应仍以煤炭为主,而地下煤炭的开采工作使得矿工随时面临着各种事故造成的危险。矿井避难硐室是在矿难发生后为矿工提供的一个安全避难场所。由于矿井下可能存在瓦斯气体逸出,为避免二次爆炸,矿难发生后必须切断电力系统,导致密闭硐室内的降温需求难以用常规方式满足。目前应用在避难硐室内的四种降温方法及其系统都有缺陷,难以在控温的同时满足安全、可靠、稳定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矿井避难硐室的围岩蓄冷-相变蓄热相结合的耦合降温方法。首先研究了深埋硐室围岩的传热机理,并提出了间歇蓄冷方案,然后建立了耦合降温系统模型,并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控温过程的影响。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对耦合降温系统进行了优化。本文提出的耦合降温系统安全可靠、结构简单,平时无需维护,运行时无需电力支持,解决了本质安全条件下无源环境中避难硐室内降温的难题,为避难硐室内人员避险提供了安全的温度环境,这对于缓解矿工的紧张情绪,增加矿工的被救几率具有重要作用。围岩蓄冷-相变蓄热耦合降温系统运行包含两个时期:平时的围岩蓄冷时期和矿难发生后的控温时期。针对围岩蓄冷时期的围岩传热问题,本文首次利用积分变换法求解出了更为简单的围岩温度分布表达式,通过将其无因次化,揭示了各无因次量对围岩内部温度分布的影响,并利用Matlab软件编写了相应的计算程序,给出了需要确定的计算参数。更进一步地,推导了围岩蓄冷量的工程计算式,极大地方便了工程计算。基于围岩蓄冷量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包括围岩参数以及送风参数在内等因素对蓄冷过程的影响,提出了优化参数,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数据参考。通过围岩蓄冷的运行特性分析,发现围岩在长期蓄冷过程中存在蓄冷能力下降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首次提出了围岩连续/间歇蓄冷模式。对于硐室围岩间歇蓄冷问题,本文发展了硐室围岩间歇蓄冷的数值计算模型,探究了间歇因子及间歇周期对围岩长期蓄冷过程的影响。针对不同蓄冷时期的工程要求,提出了以快速、节能、方便为目标的分段组合式间歇蓄冷模式,为围岩蓄冷的工程应用提供了数据参考和科学支撑。其次,本文建立了耦合降温系统传热简化计算模型。在耦合降温系统中,参与热交换过程的主体包括围岩、室内热源、空气以及相变降温装置。围岩内壁面、室内空气以及相变降温装置之间的换热过程相互耦合、相互影响,必须进行统一计算。然而围岩传热尺寸大,而非定型相变降温装置传热范围尺寸小,且内部存在复杂的导热、对流和熔化过程,无法建立全场模型进行计算。因此,本文以耦合性作为切入点,提出了以非定型相变降温装置为主模型,周围环境为子模型的求解方法。该方法同时考虑到了整场求解以及相变降温装置独立求解的要求,又能极大地缩短计算时间。对于该耦合降温模型,本文还展开了实验进行验证。再次,本文针对不同相变降温装置组成的耦合降温系统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对基于相变板的耦合降温系统,建立了人体热忍耐时间评价指标,分析了包括围岩蓄冷温度、相变温度、材料板尺寸以及材料板数量在内的因素对硐室控温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基于相变板的围岩蓄冷-相变蓄热耦合降温系统能在96小时内有效地控制室内温度,但相变板的释冷量与室内负荷在时间上存在强不匹配性,因此建议在运用围岩-相变板耦合控温时应充分考虑全系统全过程的换热,尽量选择具有较低温度的冷源进行蓄冷,并需要对相变板参数进行优化。而相较于相变板,相变座椅具有更加复杂的换热边界条件,且基于相变座椅的耦合降温系统不占用生存空间,但计算结果表明该系统仅能在40小时左右保障室内温度不超过控制温度,因此需要与相变板结合才能满足96小时的控制要求。最后,对于相变板和相变座椅各自在硐室控温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足,本文对相应的耦合降温系统分别进行了优化,考虑了不同蓄冷温度下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通过模拟预测,在达到控温要求的同时以节省相变材料用量为目的,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案。以此为基础,将两种相变降温装置的优化降温结果进行了对比,并结合围岩蓄冷期运行优化过程,最终得到了适用于矿井避难硐室的围岩蓄冷-相变蓄热耦合降温系统优化配置方案,为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选择提供了科学的参考和依据。

徐全生[8](1982)在《相变问题的一个新的数值解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符 号 意 义c 热容量,是比热与密度的乘积[卡/厘米3·度],k 导热系数[卡/厘米·秒·度],λ 相变潜热[卡/厘米3],uf 相变温度[℃],x 空间变量[厘米],y 无量纲空间变量,t 时间变量[秒],u 温度,微分方程((1)—(8))的解[℃],v 温度,微分方程((11)—(18)的解[℃],

邓力[9](2006)在《固体食品流态化超高温杀菌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杀菌技术的领域性分析发现,低酸性、高水分活度、长架寿固体食品的杀菌缺少一种杀菌品质明显优于传统杀菌釜杀菌技术的先进杀菌技术。这种情况造成了固体食品的热敏性成分利用率低和杀菌加工范围限制,还成为中国传统食品工业化的技术瓶颈。流态化固体食品超高温杀菌技术可能解决这一问题,该技术具有全新的技术原理:在无蒸发条件下流态化加热食品颗粒,达到杀菌条件后,再通过减压蒸发冷却或流态化冷却,实现超高温杀菌过程,并通过小量食品的快速杀菌来实现工业生产所需要的效率,是目前唯一一种最终产品是纯粹固体的主食固体食品超高温杀菌技术原理。通过对流态化固体食品超高温杀菌的流体力学、传热学、品质变化动力学、微生物致死动力学和传质学分析,得到相关传递过程和杀菌核心参数基本控制方程,确定和推导出适用的理论基础和计算公式。在完成气固和液固流态化操作条件及表面换热计算后,通过Matlab6.5和ANSYS8.0软件编程以解析或数值方法求得颗粒内部温度分布和可溶性成分浓度分布,在此基础上进行品质变化动力学、微生物致死动力学和传质学分析计算,获得流态化固体食品超高温杀菌的主要技术特征、特性参数和应用范围。发现流态化固体食品超高温杀菌技术具有较宽的流态化操作范围,气固流态化的主要流型为聚式,而液固流态化的流型为散式,同时液固流态化的形成受到两相密度差的限制;流态化对流加热具有流体颗粒表面换热系数高并且所有颗粒换热均匀一致的优势,其内部热传导受表面换热系数和颗粒直径影响很大,直接影响到杀菌品质,直径越大,杀菌品质越差。采用减压蒸发,直径0.25-1.50cm颗粒在7.74-137.6sec/145℃即可达到目标F值;通过不同表面换热系数对杀菌时间影响关系的数值模拟和非线性数据拟合发现,无因次杀菌时间和Bi数存在双曲函数关系,可以用于参数估计,并揭示了颗粒食品对流加热杀菌的内在规律。对液固流态化过程中的传质估算表明,食品中的可溶性成分的传质损失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构想并设计制造了流态化固体食品超高温杀菌原理验证设备,该设备具有液固流态化超高温杀菌、常压及真空减压冷却、流态化冷却等功能。通过Visual Basic6.0编程实现核心杀菌操作的自动控制以及压力/温度/F值/C值的采集计算和实时显示。对首次出现的F值/C值的实时采集计算精度问题进行了解析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测量误差对采集精度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并得到保证采集精度的最大步长。在原理验证设备上采用静态热电偶法采集以油脂为流动相的液固流态化超高温杀菌过程中马铃薯试样颗粒中心温度,通过LDSD法计算出表面换热系数hfp值。测算数值与预测值接近,说明本文有关预测计算方法是合理的。通过建立流态化固体食品超高温杀菌的优化数学模型,由Matlab软件编程计算,得到典型条件下最优杀菌技术参数以及相应杀菌效果。与现有固体食品热杀菌技术,重点与连续式液体颗粒无菌工艺进行比较,流态化固体食品超高温杀菌技术具表面换热系数高、杀菌参数推算和热处理效果评价数学模型较简单、工艺灵活等优点,尤其是彻底解决了颗粒停留时间分布(RTD)问题。

吴雯,米振莉,苏岚,孙蓟泉,陈银莉[10](2016)在《相变对两相区连续退火带钢温度和屈曲变形的影响》文中认为以低碳铝镇静钢对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对连退炉内加热段和缓冷段中带钢相变对带钢温度分布和带钢屈曲变形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在两相区进行连续退火热处理的钢种,在加热段,相变能有效抑制由带钢热应力引起的横向诱导压应力的增大,并且降低带钢温度和横向温差,从而抑制带钢发生屈曲变形,在760820℃退火时,相变对带钢屈曲变形的抑制作用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再减小;在缓冷段,相变减弱了带钢热应力减小横向诱导压应力的作用,并且升高带钢温度,从而使带钢容易发生屈曲变形;退火温度越高,发生相变的带钢越容易屈曲变形。

二、有相变的热传导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相变的热传导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2)叠片结构软包锂离子电池模块设计及热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电动汽车及车用动力电池综述
        1.2.1 电动汽车综述
        1.2.2 车用动力电池综述
    1.3 动力电池模块热分析研究
        1.3.1 动力电池热分析研究必要性
        1.3.2 国内动力电池模块热分析研究现状
        1.3.3 国外动力电池模块热分析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1 叠片结构NCM锂电池容量影响因素分析
        1.4.2 叠片结构NCM锂电池热特性研究
        1.4.3 动力电池模块设计
        1.4.4 单体电池热分析及相变材料冷却仿真研究
第2章 锂电池工作原理及热特性分析
    2.1 锂离子电池介绍
        2.1.1 锂电池的基本术语
        2.1.2 锂电池的结构
        2.1.3 锂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2.2 NCM锂电池容量影响因素
        2.2.1 温度对NCM锂电池容量的影响
        2.2.2 放电倍率对NCM锂电池容量的影响
        2.2.3 循环次数对锂电池容量的影响
    2.3 锂电池热特性分析
        2.3.1 锂电池产热机制
        2.3.2 温度、SOC对 NCM锂电池内阻的影响
        2.3.3 温度、SOC对 NCM锂电池OCV的影响
    2.4 锂离子电池单体温升特性
        2.4.1 电池单体绝热温升实验
        2.4.2 电池单体自然环境下温升实验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纯电动汽车电池模块设计
    3.1 电池模块的简介
    3.2 电池模块设计要求
    3.3 电池模块设计
        3.3.1 方案1 的设计
        3.3.2 方案2 的设计
        3.3.3 两种方案的比较
    3.4 电池模块的电连接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锂电池单体热仿真分析
    4.1 传热学基础知识
    4.2 导热微分方程推导
    4.3 锂电池热模型研究
        4.3.1 锂电池热模型介绍
        4.3.2 电芯热物性参数的计算
        4.3.3 仿真软件Fluent特点介绍
        4.3.4 电池单体的模型建立与绝热仿真
        4.3.5 自然散热条件下电池单体热仿真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池模块散热仿真研究
    5.1 电池模块散热方式选择
    5.2 相变冷却基本理论
    5.3 电池模块自然环境下热仿真分析
        5.3.1 Solidification\Melting模块介绍
        5.3.2 相变材料选择
        5.3.3 电池模块自然环境下相变冷却仿真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桥梁基础冻胀变形对高速铁路行车安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2.1 冻胀机理及发展规律研究
        1.2.2 基础冻胀作用研究
        1.2.3 基础附加变形对行车安全的影响研究
    1.3 现有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冻土多场耦合分析
    2.1 冻土的冻胀特性
        2.1.1 冻胀评价指标及冻土分类
        2.1.2 土体冻胀机理
    2.2 土体的冻胀力
        2.2.1 冻胀力的物理本质
        2.2.2 冻胀力的方向
        2.2.3 冻胀力的计算方法
    2.3 土体冻胀的影响因素
    2.4 冻土水分、传热、应力三场的耦合关系
        2.4.1 基本假定
        2.4.2 冻土水热力耦合基本方程
    2.5 ABAQUS热应力耦合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天然冻土多场耦合模型分析
    3.1 模型建立
        3.1.1 几何模型及边界条件
        3.1.2 冻土热参数简介与选取
    3.2 模型假定与流程分析
        3.2.1 模型假定
        3.2.2 计算流程
    3.3 结果分析
        3.3.1 冻结深度分析
        3.3.2 冻胀量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速铁路桥梁基础冻胀变形模型建立与分析
    4.1 桥梁基础冻胀变形模型建立
        4.1.1 单元类型及模型尺寸
        4.1.2 本构关系及参数选取
        4.1.3 接触面相互作用力学模型
        4.1.4 边界条件的确定
        4.1.5 模型基本假定
        4.1.6 模型建立过程
    4.2 计算结果分析
        4.2.1 工况分析
        4.2.2 冻深及冻胀变形分析
        4.2.3 冻胀力分析
        4.2.4 冻结温度和含水率对冻胀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速铁路桥梁基础冻胀变形对行车安全响应研究
    5.1 车-桥耦合振动机理及模型建立
    5.2 车-桥耦合振动模型建立
        5.2.1 车辆模型的建立
        5.2.2 桥梁模型的建立
        5.2.3 轨道不平顺的定义和数值模拟
    5.3 车-桥耦合振动模型的建立
    5.4 车辆动力性能评价标准
    5.5 桥墩不均匀冻胀上抬引起的轨道附加不平顺
        5.5.1 桥墩不均匀冻胀上抬对轨面几何形态的影响
        5.5.2 桥墩不均匀冻胀上抬对轨道不平顺的影响
    5.6 冻胀变形引起的列车动力响应分析
    5.7 桥梁基础不均匀冻胀上抬阈值
    5.8 桥梁基础冻胀变形控制措施
    5.9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论文成果总结
    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已发表论文
    所参与的科研项目

(4)X65管线厚板控冷过程的相变效应研究与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管线钢的研究背景
        1.1.1 国内外对石油、天然气的巨大需求
        1.1.2 管道输送石油、天然气具有的优势
        1.1.3 管道运输业的历史沿革与发展前景
        1.1.4 现代管道运输业对管线钢的新要求
        1.1.5 管线钢的基本组织形态与生产工艺
    1.2 管线钢的研究现状
        1.2.1 最新的研究进展
        1.2.2 近期研究的主要方向
        1.2.3 应力腐蚀开裂的研究难点
    1.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内容与意义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内容
        1.3.3 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研究的总体思路和方案设计
    2.1 研究的总体思路
    2.2 研究的方案设计
        2.2.1 选取有限元分析软件
        2.2.2 相变效应的理论研究
        2.2.3 相变效应的基础性模拟研究
        2.2.4 X65管线厚板控冷时相变效应的研究
        2.2.5 X65管线厚板控冷工艺的研究与优化
第三章 热力耦合分析的基础理论
    3.1 有限元的理论概述
        3.1.1 有限元的历史沿革
        3.1.2 有限元分析的步骤
        3.1.3 有限元的形变描述
        3.1.4 有限元的本构方程
        3.1.5 有限元的刚度矩阵
        3.1.6 有限元软件的选用
    3.2 材料的弹塑性行为
        3.2.1 胡克弹性定律
        3.2.2 塑性屈服准则
        3.2.3 塑性流动准则
        3.2.4 塑性强化准则
        3.2.5 增量本构模型
    3.3 材料的传热学计算
        3.3.1 热传导方程
        3.3.2 热对流方程
        3.3.3 热辐射方程
        3.3.4 热应力计算
第四章 相变效应的理论研究
    4.1 相变效应及影响
        4.1.1 固态相变及分类
        4.1.2 相变潜热及影响
        4.1.3 相变膨胀及影响
        4.1.4 TRIP效应及影响
    4.2 相变效应的理论模型
        4.2.1 相变潜热的理论模型
        4.2.2 相变膨胀的理论模型
        4.2.3 TRIP效应的理论模型
        4.2.4 热膨胀的理论模型
        4.2.5 相变动力学的理论模型
        4.2.6 考虑相变效应后的本构模型
    4.3 子程序的开发
        4.3.1 开发计算相变动力学的子程序
        4.3.2 开发计算相变潜热的子程序
        4.3.3 开发计算相变膨胀和热膨胀的子程序
        4.3.4 开发计算TRIP效应的子程序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相变效应的基础性模拟研究
    5.1 模型的建立
        5.1.1 本构模型
        5.1.2 几何模型
        5.1.3 相变动力学模型
        5.1.4 相变潜热模型
        5.1.5 边界条件
    5.2 相变效应的模拟研究
        5.2.1 模型一的模拟结果及验证
        5.2.2 模型二的模拟结果及验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X65管线厚板控冷时相变效应的研究
    6.1 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6.1.1 模型的建立
        6.1.2 模型的验证
    6.2 相变潜热的影响
        6.2.1 相变潜热对温度的影响
        6.2.2 相变潜热对应力的影响
        6.2.3 相变潜热对总体应变的影响
        6.2.4 相变潜热对弹性应变的影响
        6.2.5 相变潜热对经典塑性应变的影响
        6.2.6 相变潜热对膨胀应变的影响
        6.2.7 相变潜热对TRIP应变的影响
    6.3 相变膨胀的影响
        6.3.1 相变膨胀对应力的影响
        6.3.2 相变膨胀对总体应变的影响
        6.3.3 相变膨胀对弹性应变的影响
        6.3.4 相变膨胀对经典塑性应变的影响
        6.3.5 相变膨胀对膨胀应变的影响
        6.3.6 相变膨胀对TRIP应变的影响
    6.4 TRIP效应的影响
        6.4.1 TRIP效应对应力的影响
        6.4.2 TRIP效应对总体应变的影响
        6.4.3 TRIP效应对弹性应变的影响
        6.4.4 TRIP效应对经典塑性应变的影响
        6.4.5 TRIP效应对膨胀应变的影响
        6.4.6 TRIP效应对TRIP应变的影响
    6.5 相变效应的综合影响
        6.5.1 相变效应对温度的总体影响
        6.5.2 相变效应对应力的总体影响
        6.5.3 相变效应对总体应变的总体影响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X65管线厚板控冷工艺的研究与优化
    7.1 现有的控冷工艺
        7.1.1 控冷工艺对温度的影响
        7.1.2 控冷工艺对应力的影响
        7.1.3 控冷工艺对总体应变的影响
        7.1.4 控冷工艺对弹性应变的影响
        7.1.5 控冷工艺对经典塑性应变的影响
        7.1.6 控冷工艺对膨胀应变的影响
        7.1.7 控冷工艺对TRIP应变的影响
    7.2 优化的控冷工艺
        7.2.1 控冷工艺对温度的影响
        7.2.2 控冷工艺对应力的影响
        7.2.3 控冷工艺对总体应变的影响
        7.2.4 控冷工艺对弹性应变的影响
        7.2.5 控冷工艺对经典塑性应变的影响
        7.2.6 控冷工艺对膨胀应变的影响
        7.2.7 控冷工艺对TRIP应变的影响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主要的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研究
附录B ABAQUS子程序编码
    程序1:简化的USDFLD子程序
    程序2:真实的USDFLD子程序
    程序3:真实的HETVAL子程序
    程序4:简化的UEXPAN子程序
    程序5:真实的UEXPAN子程序
    程序6:真实的TRIP子程序
附录C X65管线厚板的材料物性参数
    附表1:X65管线厚板的化学成分
    附表2:X65管线厚板的弹性模量
    附表3:X65管线厚板的应力、应变
    附表4:X65管线厚板的温度不相关参数
    附表5:X65管线厚板的热传导系数
    附表6:X65管线厚板的等压热容
    附图1:X65管线厚板的初始温度
附录D ABAQUS的INPUT文件
    文件1:模型一的INPUT文件
    文件2:模型二的INPUT文件
    文件3:模型三的INPUT文件

(5)基于相变的动力电池散热设计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基于相变的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
        1.2.1 锂离子电池的产热机理和温度特性
        1.2.2 基于热管的热管理系统
        1.2.3 基于相变储能材料的热管理系统
    1.3 论文研究方法、意义及主要内容
        1.3.1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1.3.2 本文主要内容
第2章 锂离子电池传热特性和热管理系统仿真数值理论基础
    2.1 锂离子电池传热特性
    2.2 有限元仿真数值理论基础
    2.3 各部件仿真
        2.3.1 锂离子电池热模型
        2.3.2 相变材料模型
        2.3.3 热管模型
第3章 基于轻量化相变材料的电池热管理系统研究
    3.1 膨胀石墨/石蜡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制备
    3.2 锂离子电池热特性实验及分析
        3.2.1 实验过程
        3.2.2 实验分析
    3.3 基于轻量化相变材料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
        3.3.1 问题引出
        3.3.2 散热设计
        3.3.3 热管理系统验证
        3.3.4 倍率的影响
        3.3.5 工况的影响
        3.3.6 相变材料厚度的影响
        3.3.7 环境温度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热管的无人机热管理系统研究
    4.1 问题引出
    4.2 热管理系统研究
        4.2.1 散热设计
        4.2.2 对流换热系数计算
        4.2.3 热管理系统有效性验证
        4.2.4 放电倍率的影响
        4.2.5 机身热导率的影响
    4.3 响应面结构优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冻土温度状况研究方法和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冻结和融化过程的基本特征
3 冻土热状况研究的数学描述
4 相关问题的讨论

(7)避难硐室围岩蓄冷—相变蓄热耦合降温系统运行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物理量符号及缩写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国内外煤矿安全生产现状
        1.1.2 矿井避难硐室的发展
        1.1.3 矿井避难硐室存在的问题
        1.1.4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矿井避难硐室热环境的形成
        1.2.2 矿井围岩传热特性
        1.2.3 矿井避难硐室现有降温方法
        1.2.4 相变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
    1.3 课题主要工作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耦合降温方法及降温系统数理模型
    2.1 耦合降温方法及系统
        2.1.1 耦合降温方法
        2.1.2 耦合降温系统
        2.1.3 耦合降温方法的扩展应用
    2.2 围岩蓄冷数理模型
        2.2.1 围岩蓄冷物理模型
        2.2.2 围岩蓄冷数学模型的建立
        2.2.3 围岩蓄冷数学模型的求解
    2.3 模型耦合降温系统数理模型
        2.3.1 耦合降温系统物理模型
        2.3.2 耦合降温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2.3.3 耦合降温系统数学模型的求解
    2.4 耦合降温系统传热模型验证
        2.4.1 耦合降温系统传热主体验证
        2.4.2 耦合降温系统实验验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耦合降温系统围岩蓄冷特性
    3.1 围岩连续蓄冷运行特性
        3.1.1 围岩蓄冷量的工程计算方法
        3.1.2 围岩连续蓄冷影响因素分析
    3.2 围岩间歇蓄冷运行特性
        3.2.1 围岩间歇蓄冷模型
        3.2.2 围岩间歇蓄冷运行特性分析
        3.2.3 围岩间歇蓄冷影响因素分析
    3.3 连续/间歇蓄冷的控制策略
        3.3.1 蓄冷期内的控制策略
        3.3.2 保冷期内的控制策略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耦合降温系统控温特性
    4.1 基于相变板的耦合降温系统控温特性
        4.1.1 计算参数设置
        4.1.2 耦合降温系统控温特性分析
        4.1.3 耦合降温系统控温影响因素分析
    4.2 基于相变座椅的耦合降温系统控温特性
        4.2.1 计算参数设置
        4.2.2 耦合降温系统控温特性分析
        4.2.3 耦合降温系统控温影响因素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耦合降温系统优化配置
    5.1 基于相变板的耦合降温系统优化
        5.1.1 相变板尺寸
        5.1.2 相变温度及相变板数量
        5.1.3 蓄冷温度
    5.2 基于相变座椅与相变板的耦合降温系统优化
        5.2.1 参数设置
        5.2.2 耦合降温系统控温特性分析
        5.2.3 耦合降温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5.2.4 耦合降温系统优化
    5.3 耦合降温系统优化配置对比
    5.4 耦合降温系统配置策略
    5.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固体食品流态化超高温杀菌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现代杀菌技术的发展——固体食品高品质杀菌的探索与困境
        1.1.1 现代杀菌技术的发展
        1.1.2 主食固体食品杀菌的意义和特点
        1.1.3 缺少能够处理长架寿主食固体食品的先进杀菌技术
        1.1.4 固体食品现代杀菌技术的优势和局限
        1.1.5 总结
    1.2 超高温杀菌技术
        1.2.1 超高温杀菌的定义
        1.2.2 超高温杀菌高效换热的实现
        1.2.3 无菌包装系统
        1.2.4 无菌工艺
    1.3 液体颗粒无菌工艺发展状况
        1.3.1 概况
        1.3.2 现有的液体颗粒食品无菌工艺种类
        1.3.3 连续式液体颗粒无菌工艺工艺流程、数学模型和研究体系
    1.4 流态化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4.1 流态化技术
        1.4.2 流态化技术在食品工业的应用
    1.5 传统食品工业化迫切需要固体食品先进杀菌技术
    1.6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本方法及理论基础
    2.1 固体食品流态化超高温杀菌技术的基本方法
        2.1.1 高效换热手段——流体颗粒流态化换热
        2.1.2 高效冷却手段
        2.1.3 杀菌流程的形成
    2.2 研究战略
        2.2.1 研究的性质和特征
        2.2.2 研究目的和研究战略
        2.2.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安排
    2.3 固体食品流态化超高温杀菌技术的理论基础
        2.3.1 流体力学基础
        2.3.2 流化床中液体颗粒传热学基础
        2.3.3 加热杀菌品质变化动力学基础与超高温杀菌的技术优势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食品颗粒特性、流体力学和表面传热分析
    3.1 食品颗粒及食品传热介质的流体力学性质及热物理性质
        3.1.1 概述
        3.1.2 固体食品颗粒的热物理性质
        3.1.3 流体传热介质的流体力学和热物理性质
        3.1.4 蒸汽
    3.2 流体颗粒流态化计算与分析
        3.2.1 计算目的和计算条件
        3.2.2 公式和方法
        3.2.3 结果与讨论
    3.3 流体颗粒对流换热计算和分析
        3.3.1 计算目的和计算条件
        3.3.2 公式和方法
        3.3.3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颗粒内部热传导 CFD 分析及热处理效果评价
    4.1 颗粒内部热传导的传热学计算方法
        4.1.1 解析法及其应用
        4.1.2 数值计算方法
    4.2 食品热处理的效果评价方法
        4.2.1 食品热处理效果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4.2.2 热处理效果评价的方法
        4.2.3 本论文热处理效果评价方法的确定
    4.3 使用ANSYS 和Matlab 联合分析计算颗粒热传导温度分布及杀菌过程
        4.3.1 计算目的和计算条件
        4.3.2 计算方法
        4.3.3 结果与讨论
    4.4 表面换热系数对传热和杀菌的影响
        4.4.1 表面换热系数对直径0.5 cm 颗粒的传热和杀菌的影响
        4.4.2 无因次关系方法研究杀菌时间和hfp 的关系
    4.5 颗粒形状对传热和杀菌的影响
        4.5.1 形状对传热的影响
        4.5.2 不同形状物体在流体颗粒换热杀菌过程中的等效尺寸
    4.6 颗粒的热物理性质对传热和杀菌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原理验证设备的研制与数据采集精度分析
    5.1 研制的必要性、目的及国内外研究状况
        5.1.1 原理验证设备研制的必要性
        5.1.2 数据采集系统研究的必要性
        5.1.3 首次出现F 值/C 值计算机实时采集精度研究的必要
        5.1.4 国内外研究状况
        5.1.5 设备研制的过程
    5.2 原理验证设备的研究与制造
        5.2.1 功能、组成及系统原理
        5.2.2 关键设计计算
        5.2.3 主要设备设计选型及安全简述
        5.2.4 自动控制
        5.2.5 结果与使用后评价
    5.3 数据采集系统硬件与原理
        5.3.1 硬件构成
        5.3.2 工作原理、理论和公式
        5.3.3 软件设计
        5.3.4 结果与使用后评价
    5.4 F 值/C 值实时采集的误差分析
        5.4.1 概述
        5.4.2 数值分析基本方法的建立
        5.4.3 数值分析基本方法的应用
        5.4.4 结果
        5.4.5 讨论
        5.4.6 结论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表面换热系数的实验验证及杀菌温度-时间的优化
    6.1 表面换热系数实验验证
        6.1.1 目的和方法
        6.1.2 马铃薯的热物理性质
        6.1.3 温度采集实验
        6.1.4 采用 Matlab 通过实验数据计算hfp
        6.1.5 结果与讨论
    6.2 固体食品流态化超高温杀菌工艺优化
        6.2.1 杀菌工艺优化的原理和方法简要回顾
        6.2.2 固体食品流态化超高温杀菌优化方法
        6.2.3 优化计算目的和计算条件
        6.2.4 结果与讨论
        6.2.5 讨论
    6.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与现有加热杀菌工艺的比较
    7.1 比较的目的、对象和方法
        7.1.1 比较的目的
        7.1.2 比较对象
        7.1.3 比较方法
    7.2 与杀菌釜杀菌技术的比较
        7.2.1 传热特征尺寸分析
        7.2.2 传热学正规状况分析
        7.2.3 杀菌釜杀菌的最优杀菌效果
        7.2.4 小野含气调理杀菌锅杀菌效果
        7.2.5 比较结论
    7.3 液体颗粒无菌工艺及其技术限制
        7.3.1 液体颗粒无菌工艺热处理效果评价计算的倒推
        7.3.2 液体颗粒无菌工艺中的总体传热——Tf 的计算
        7.3.3 hfp 的测量与计算方法
        7.3.4 液体颗粒无菌工艺中的停留时间分布(RTD)
        7.3.5 连续式液体颗粒无菌工艺的主要技术限制
    7.4 固体食品流态化超高温杀菌技术与连续式液体颗粒无菌工艺的比较
        7.4.1 流体颗粒运动分析比较
        7.4.2 传热学分析比较
        7.4.3 杀菌效果的比较分析
    7.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减压蒸发冷却、组份传质损失分析
    8.1 减压蒸发冷却、水分损失热力学计算与冷却方法选择
        8.1.1 减压蒸发冷却问题的描述
        8.1.2 与真空冷却技术的比较
        8.1.3 减压蒸发冷却热质传递控制方程
        8.1.4 减压蒸发冷却的分析研究方法
        8.1.5 水分损失的热力学计算方法
        8.1.6 减压蒸发冷却效果初步实验研究
        8.1.7 冷却方法选择
    8.2 组份传质损失
        8.2.1 问题的提出与描述
        8.2.2 适用机理及控制方程
        8.2.3 食品成分传质损失估算
    8.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九章 总结与前瞻
    9.1 固体食品流态化超高温杀菌技术评价
        9.1.1 技术优势
        9.1.2 技术局限
        9.1.3 气固流态化与液固流态化的比较
    9.2 固体食品流态化超高温杀菌技术的应用
        9.2.1 可能的应用范围
        9.2.2 液固固体食品流态化超高温杀菌技术用于加工传统中式菜肴
        9.2.3 可能产生的效益
    9.3 技术缺陷的克服与技术发展方向
        9.3.1 技术缺陷的克服
        9.3.2 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9.4 技术可行性结论
    9.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主要结论
创新点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附录
    1. 关键程序代码及程序流程
        1.1 球体传热计算ANSYS 命令流
        1.2 体积平均C 值计算程序Matlab 软件代码
        1.3 球体传热与杀菌总结与分析 Matlab 软件代码
        1.4 真空蒸发计算 Matlab 软件代码
        1.5 优化计算程序流程
        1.6 传质分析 Matlab 软件代码
    2. 原理验证设备图纸及标准操作程序
    3. 附表
    4. 试验数据
        4.1 圆柱形马铃薯试样流态化加热温度变化
        4.2 减压蒸发实验

四、有相变的热传导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有相变的热传导问题[J]. 郭白奇,刘慈群. 应用数学学报, 1977(04)
  • [2]叠片结构软包锂离子电池模块设计及热仿真研究[D]. 曾铖. 湖南大学, 2019(07)
  • [3]桥梁基础冻胀变形对高速铁路行车安全的影响研究[D]. 和延年. 西南交通大学, 2019
  • [4]X65管线厚板控冷过程的相变效应研究与数值模拟[D]. 张德丰. 昆明理工大学, 2012(12)
  • [5]基于相变的动力电池散热设计与仿真[D]. 马彦军. 清华大学, 2019(02)
  • [6]冻土温度状况研究方法和应用分析[J]. 李述训,吴通华. 冰川冻土, 2004(04)
  • [7]避难硐室围岩蓄冷—相变蓄热耦合降温系统运行特性研究[D]. 高祥骙.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 [8]相变问题的一个新的数值解法[J]. 徐全生. 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 1982(04)
  • [9]固体食品流态化超高温杀菌技术研究[D]. 邓力. 江南大学, 2006(02)
  • [10]相变对两相区连续退火带钢温度和屈曲变形的影响[J]. 吴雯,米振莉,苏岚,孙蓟泉,陈银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标签:;  ;  ;  ;  

相变的热传导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