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饱和-非饱和三维流场核素迁移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肖鑫[1](2014)在《排水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及排水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雨天路面的行车能力一直备受关注。传统的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路面因为结构致密不易渗水,其主要通过路表径流的方式排走降水,导致行车时路表积水在路面与轮胎之间形成一层水膜,容易使车辆产生溅水、喷雾、夜间眩光甚至漂移、侧滑等现象,严重影响行车稳定性与安全性。排水性沥青路面被认为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措施。研究表明,排水沥青路面的排水特性通过渗透性表示,渗透性与集料级配、集料形状、试件厚度、压实方式、空隙率、空隙尺寸与数量、空隙形状以及水流路径等有关,沥青混合料设计中的较小改变都将引起渗透性发生巨大的变化。要保证排水沥青路面良好的排水功能,就得先准确地评价排水沥青路面的渗透性以及渗透性与沥青混合料组成之间的关系,掌握空隙尺寸、连通性与空间分布对水流特性的影响。但是目前对沥青混合料渗透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立沥青混合料渗透性与空隙率之间的关系。实践证明,以此关系来预测沥青混合料的渗透性精确度是不够的。因此,开展排水沥青混合料空隙分布特征与渗透性之间的研究非常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渗流基本理论,为进行渗流计算分析提供理论支撑;其次,进行排水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提出最佳的嵌挤型集料骨架结构;同时利用X-ray CT与图像处理技术从细观角度深入而系统地分析排水沥青混合料的内部空隙特征,并利用数值模型进一步阐述空隙特征与渗透性之间的关系,研究水在沥青混合料结构内部的流通特征;最后利用计算结果分析不同降雨量下排水沥青路面的排水能力,提出控制地表径流目标空隙率的方法。本文进行的主要工作如下:1、为能更好地协调排水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与排水性之间的矛盾,对现有的设计方法与级配进行改进与完善,把“粗骨料空隙填充法(CAVF)”设计方法引入到排水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当中,并利用此方法设计了三种不同空隙率的排水沥青混合料。2、基于X-ray CT与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排水沥青混合料中的空隙,分析空隙的空间分布特性,包括空隙率、连通空隙率、比表面积与弯曲度值,确定了排水沥青混合料纵横向的连通空隙路径,并计算出了该连通路径的弯曲度值与最小截面面积。3、基于排水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细观分布特征与混合料性能建立渗透分析方程,并利用此方程预测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渗透能力。4、建立了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渗流数值模型,并采用有限体积法分析水在排水沥青混合料结构内部的流动特征,包括空隙结构中的压力分布、流速分布情况等。研究空隙直径大小、空隙弯曲程度与最小截面尺寸对水流特性的影响,并分析排水沥青混合料的各向异性渗透性能。5、分析了排水沥青路面的产流机制与方式,在此基础上进行排水沥青路面渗流分析并研究了排水沥青路面的渗透计算模型,通过渗透计算模型计算特定降雨强度下排水沥青路面的渗透量。其次进行渗透计算模型的应用,计算排水沥青路面能应对的极限降雨强度,并根据广东省的降雨特征与路面参数,初步提出目标空隙率的确定方法。6、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科技成果与工程实例,以及本文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排水沥青面层结构设计与应用的几点建议。
余根坚[2](2014)在《节水灌溉条件下水盐运移与用水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资源危机问题已经成为仅次于全球气候变暖的世界第二大环境问题,水资源紧缺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发展节水灌溉是解决农业用水危机的有效途径。大型灌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通过研究,揭示大型灌区综合节水技术及其节水灌溉条件下水盐运移规律,提出相应的综合调控技术及用水管理模式,对于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水土环境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地下水位过高和表层土壤盐分积聚是造成灌区作物产量低下的主要原因,单纯地依靠减少灌溉用水量而不辅之以必要地控制地下水位的措施,不仅不能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相反,在减少灌水量的同时,由于调控地下水位的不利,会引起表土盐分的增加。目前,一些灌区灌溉引用水量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考虑到田间洗盐所需,但在达到该目的的同时,过量引水一方面明显抬高了当地的地下水位,加重了土壤次生盐碱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大量的灌溉退水、农田排水和经排水系统下泄的渠道弃水在直接排入下游的同时,也将大量盐分带入下游水体,致使下游水体水质变差。本文从我国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托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大型灌区节水灌溉综合技术和管理措施研究”,以河套灌区沙壕渠灌域为研究对象,探讨大型灌区节水灌溉条件下土壤水盐的运移特征和平衡情况,分析灌溉用水、排水及土壤盐分组成的变化,探讨节水灌溉条件下土壤有害盐分迁移变化特征;评价分析节水灌溉条件下土壤水盐的响应关系,提出大型灌区节水灌溉的综合调控技术和用水管理措施。本文以田间试验为基础,在对试验区内获得的水盐监测、土壤基本参数测定和田间灌溉试验成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定量研究河套灌区不同秋浇定额下盐分迁移变化规律。在田间尺度上,利用HYDRUS模型构建土壤水流及溶质运移数值模型并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不同灌水方式对玉米田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和不同灌溉用水管理措施下的农田水盐动态变化趋势,从而确定合理的水管理方案。在区域尺度上,采用Visual-MODFLOW模型定量分析地下水流运动,对在现状和改进后的用水管理方案下的地下排水进行预测和评价,为制定合理的农田水管理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田间试验和模型分析,定量研究节水灌溉条件下秋浇、灌水定额、灌水方式和灌排结合等方法对土壤水盐运移、农作物产量的影响,以期得出保持灌区节水、增产、农业可持续的节水灌溉综合调控技术和用水管理措施,为灌区农业节水可持续发展和水土环境改善提供技术支撑。基于以上研究思路、目标和方法,通过研究,本文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1)沙壕渠灌域在不同灌溉时期和不同土壤深度的土壤盐分表现为强变异特征: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大,土壤EC值的空间变异程度减小,从空间自相关性来看,土壤EC值均为中等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土壤盐分空间变异性由上层到下层逐渐减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大,土壤盐分空间自相关尺度逐渐减小,空间相关性减弱,表层土壤的空间分布格局连续且均匀;土壤盐分随浅层地下水埋深的增大而减小,二者之间呈指数关系,控制农田土壤盐渍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控制灌区地下水埋深。(2)大定额秋浇未必能够带来好的土壤盐情,大定额下表土盐分仅随水分入渗下移至下部土层,表土含盐量减少,深层含盐量增加,进入冻结期后,随着水分的上移,盐分积聚在上部土层,返盐比较严重,局部土层含盐量甚至超过秋浇前,造成表土积盐,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秋浇定额选择1800-2250m3/hm2,既达到了保墒洗盐的效果,又达到了节水的目的。(3)不同灌水定额条件下田间水盐分布及小麦产量影响分析表明,不同灌溉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从不同的土壤深度来看,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大,土壤含水量有增大趋势;1m土体内,播种前的土壤盐分平均值均高于收获后的土壤盐分平均值,土壤盐分总体呈减小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小麦的覆盖度较大,蒸发作用对土壤盐分上升的影响减小;畦灌小麦产量并没有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大而增大,从追求单位面积上的产量最大化的角度来说,应合理确定小麦全生育期的灌水定额。(4)在对试验区内的水盐监测数据、土壤基本参数和田间灌溉试验成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区域土壤水盐数值模型HYDRUS对田间不同灌水模式下区域土壤水盐运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灌水方式和灌水定额对土壤平均含盐量影响显着,且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大土壤盐分减小的趋势增大。相同灌水定额下,沟灌处理的土壤含盐量均较畦灌处理低,在1m土体内沟灌条件下土壤盐分平均值比畦灌条件下土壤盐分降低24%,收获后畦灌的盐分累积现象大于沟灌的盐分累积现象,这说明了沟灌对于控制土壤盐分的累积效果好于畦灌。(5)基于HYDRUS模型模拟预测区域不同灌溉方案下土壤水盐的变化,通过情景方案的模拟分析,在0-60cm根层内土壤盐分从夏灌前到秋浇后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即在生育期结束后根层土壤盐分达到最大值,秋浇后由于灌溉淋洗作用使根层土壤盐分达到最小。当生育期灌溉定额为3150m3/hm2时,秋浇灌溉定额只要大于2250m3/hm2,根层土壤盐分没有明显增加,且秋浇灌溉定额为2250m3/hm2的根层土壤盐分降低最快;当生育期灌溉定额为4050m3/hm2时,秋浇灌溉定额只要大于2250m3/hm2,根层土壤盐分没有明显增加,同时秋浇灌溉定额为2250m3/hm2的盐分降低最快;当生育期灌溉定额大于4950m3/hm2时,秋浇灌溉定额需要大于2700m3/hm2,根层土壤盐分才没有明显增加。结合有关对作物产量和灌水量关系的研究成果和沙壕渠灌域实测的主要作物种植比例,建议研究区较优的作物生育期灌溉定额为3500~4050m3/hm2,秋浇灌溉定额为1800~2250m3/hm2。(6)利用区域地下水模型Visual-MODFLOW对不同水管理方案下的地下排水量进行模拟分析表明,现状灌溉方案下的总排水量为122mm,占灌溉用水量的16.7%,建议灌溉方案下的总排水量85mm,占灌溉用水量的12.7%。与现状方案相比,建议方案下的作物生育期内地下水位下降了53cm,秋浇期间的平均地下水位下降了20cm,年均地下水位保持在230cm左右;同时建议方案下的排水量由122mm减小到85mm,减少了30.3%。显而易见,通过控制地下水位和采取节水灌溉措施,均可减少灌溉产生的深层渗漏量,从而减少了渗漏水进入排入沟中的水量。因此,较为合理的水管理方案是生育期综合罐溉定额为3500~4050m3/hm2,秋浇灌溉定额为1800~2250m3/hm2,同时将地下水埋深控制在至少大于200cm的位置,并将灌溉用水管理与农田排水措施及其它有益的手段相结合达到节水、增产、减排,改善农田水土环境。(7)综合田间试验和模型模拟分析节水灌溉条件下秋浇、灌水方式、灌水定额、灌溉制度和灌排结合等方法对土壤水盐运移、农作物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推荐采用的节水灌溉综合管理措施为:灌溉方式上,采用沟灌灌水方式;灌水定额上,选择675m3/hm2的每次灌水定额;灌溉制度上,生育期灌水6次、综合灌溉定额为3500~4050m3/hm2,秋浇灌溉定额为1800-2250m3/hm2进行节水灌溉;在有盐碱化问题的河套灌区,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节水、控盐、增产、减排和农业水土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张勇[3](2014)在《稀疏裂隙岩体三维饱和水流—传热及热应力半解析计算方法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高放射性核废物地下深埋处置、石油和天然气及其它矿产资源的开采、地热能源的开发等众多工程领域,都涉及裂隙岩体中的水、热、力及化学等多场耦合问题。本文研究了饱和稀疏裂隙岩体三维水流-传热过程中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半解析计算方法,并用该方法计算分析了高放核废物地质处置库近场裂隙岩体的温度与热应力分布特征。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1)单裂隙岩体三维饱和水流-传热模型中温度场的半解析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由分布热源、饱和单裂隙和两侧无限大岩石构成的三维水流-传热简化模型,建立了单裂隙岩体三维饱和水流-传热问题中温度场的半解析计算方法,编写了相应的计算程序,与仅考虑岩石沿裂隙面法向一维热传导的解析解进行了对比;计算分析了分布热源作用下饱和单裂隙岩体的三维渗流-传热特征及其对裂隙水流速、岩石热传导系数和热源热流集度的敏感度。单裂隙岩体三维水流-传热半解析计算方法与解析法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但由于半解析计算方法考虑了岩石的三维热传导,计算所得裂隙水上游温度相对较低,下游温度相对较高;在裂隙水的流动传热作用下,分布热源对裂隙水温度和岩石温度的影响在裂隙水流的下游区域比较显着。(2)稀疏裂隙岩体三维饱和水流-传热模型中温度场的半解析计算方法和算例分析:提出了由分布热源、饱和稀疏裂隙和岩石构成的简化模型,建立了稀疏裂隙岩体三维饱和水流-传热问题中温度场的半解析计算方法,编写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并通过三个算例分析了不同条件下饱和稀疏裂隙岩体受分布热源作用影响的三维水流-传热特征。结果表明,裂隙几何分布对稀疏裂隙岩体中的温度分布和演变具有重要影响;在无内热源的单裂隙岩体模型中,裂隙附近岩石的热传导可由沿裂隙法向的一维热扩散方程来近似;在多裂隙岩体模型中,当受其它裂隙或热源的影响很小时,裂隙附近岩石中沿裂隙法向的一维热传导在传热过程中起主导作用。(3)单裂隙岩体三维饱和水流-传热模型中热应力和位移的半解析计算方法和算例分析:针对单裂隙岩体三维水流-传热简化模型,建立了岩石的热弹性控制微分方程,根据Goodier提出的热弹性位移势法,将模型的热应力和位移分成两部分:由温度场变化引起的特解(温变应力和位移)和为满足边界条件得到的通解(约束应力和位移),并分别建立了相应的半解析计算方法。编制了计算程序,与仅考虑岩石沿裂隙面法向一维热传导的解析解做了对比,并研究了热应力与位移的分布特征。半解析解与解析解基本吻合,但半解析法考虑了岩石的三维热传导,因此两者的温度分布存在微小差异,热应力分布也存在微小差异;在距离分布热源较近的区域,岩石受热膨胀作用明显而产生较大的压应力,而离分布热源较远的区域,岩石需要满足变形协调条件,因此会产生拉应力。(4)稀疏裂隙岩体三维饱和水流-传热模型中温变应力和位移的半解析计算方法和算例分析:建立了稀疏裂隙岩体三维水流-传热简化模型中温变应力的半解析计算方法,并编制了计算程序,分析了不同条件下饱和稀疏裂隙岩体受热源作用影响下的热应力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裂隙网几何特征和热源分布是影响热应力分布的重要因素;分布热源在裂隙的垂直投影位置处裂隙面上的法向主应力出现峰值。(5)核废料处置库近场裂隙岩体水-热-力半解析计算分析:利用上述稀疏裂隙岩体三维饱和水流-传热作用下温度和热应力的半解析计算程序,计算分析了核废物处置库近场裂隙岩体的温度、热应力和位移分布特征,研究了裂隙水流速和分布热源间距对温度、热应力和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分布热源的影响下,处置库近场岩石中的温度、热应力和位移在前期急剧上升并达到峰值,之后,由于热源热流强度的降低,近场岩石中的温度、热应力和位移缓慢下降;裂隙水的流动传热作用将处置库近场岩石的热量向下游传递,从而降低了近场岩石的温度,减小了近场岩石中的热应力和位移,裂隙水流速越快,对近场岩石中温度、热应力和位移的影响越明显;热源间距越小时,处置库近场温度和裂隙-岩石交界面上法向主应力及法向位移值越高;当热源间距小于一定值时,不同热源间传热作用的叠加将使处置库近场的温度和裂隙-岩石交界面上法向主应力和位移峰值急剧增大。
于涛[4](2012)在《可溶性污染物在层状土中的迁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污染物在土体中的迁移规律的研究是近年来环境岩土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对于了解污染物对地下水与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环境评估和制定污染治理措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多孔介质污染物迁移特性为基础,以压实粘土、粉质壤土、砂质壤土和可溶性重金属离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研究污染物迁移的影响因素,深化污染物在层状土体的迁移特性的认识。研究内容包括数值模拟和机理分析两个方面。本文针对污染物迁移模型建立的条件,建立一维和二维的迁移扩散模型,利用数值分析方法分别对污染物在单层饱和土体、双层饱和土体、双层和三层非饱和土体中的迁移模型进行求解。基于数值计算的结果,本文对模型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分析参数变化对污染物迁移的影响并且研究了饱和土体层序对污染物穿透通量时程曲线的影响并且建立污染物在三层非饱和土体迁移的一维数学模型,通过改变不同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对比分析了水分和污染物在夹层土体中的迁移特性。另外还通过改变降雨边界条件对污染物在双层非饱和土体的二维迁移进行研究。
贺勇[5](2012)在《膨润土对重金属离子的阻滞特性研究》文中认为以蒙脱石为主要成分的膨润土作为工程屏障材料,具备化学屏障和机械屏障的双重功能。在填埋场和核废物处置库建设中,膨润土通常被用作最合适的衬垫材料来构筑工程屏障系统。膨润土工程屏障性能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物理特性及化学吸附特性,因此有必要开展膨润土对重金属离子的阻滞特性研究。本文以室内试验为基础,分析了多种因素(固液比、pH值、离子强度、温度等)影响下重金属离子Cr(Ⅲ)在高庙子膨润土上的吸附、解吸附特性及其机理。同时,基于渗透、弥散和阻滞作用,探讨了压实膨润土工程屏障对重金属污染物的阻滞机理。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建立污染物运移过程的三维对流-弥散计算模型,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重金属污染物Cr(Ⅲ)在地下水环境中的迁移特性,研究了压实膨润土工程屏障对Cr(Ⅲ)的阻滞效果。通过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 pH值、离子强度等因素对膨润土吸附Cr(Ⅲ)有很大的影响,在试验条件下最大吸附量可达4.68 mg/g。高庙子膨润土对重金属离子Cr(Ⅲ)的吸附模式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式,且该吸附反应是吸热过程;2)高庙子膨润土在处理Cr(Ⅲ)废水时,具有较好的再生能力,可以重复利用;pH值是影响膨润土对Cr(Ⅲ)解吸特性的重要因素,在适宜的pH值范围内,解吸率随着溶液pH值的增大而减小,在pH=1的强酸性条件下解吸率可达89.4%;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越不利于解吸附的进行,该解吸反应为放热过程;3)数值分析研究表明,重金属污染物Cr(Ⅲ)在研究区域中发生了显着迁移,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重金属污染物的扩散范围逐渐增大;当在污染源周围设置压实膨润土工程屏障后,重金属污染物被控制在工程屏障上游区域内迁移,工程屏障对重金属污染物的阻滞效率可达99%,阻滞效果显着。
陈松[6](2012)在《尾矿库重金属的污染机理及其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二五”以来国家对重金属污染物的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尾矿库重金属污染长期以来倍受人们关注,采矿活动后留下的废弃物都以尾矿的形式堆积起来。尾矿中含有选矿后遗留的化学试剂、生活垃圾以及各种理化效应下产生的重金属污染物。随着金属污染物迁移转化,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同时重金属会在动物、植物及其人体内不断富集,对他们带来长期而久远的危害。对尾矿重金属的污染轨迹的分析和污染的动态模拟,能使整个重金属污染过程直观清晰,为重金属污染的预测和控制提供了依据。本论文查阅和收集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在对前人已取得研究成果的系统学习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现场调研及结合实际的室内模拟等研究手段,对尾矿库的特点、尾矿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尾矿重金属污染数学模型、尾矿不同区域的污染规律、不同条件下的污染模拟结果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对重金属的危害性进行了阐述,用鱼刺图法分析了尾矿库重金属污染物的产生过程。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在尾矿库重金属污染规律和流体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进展,归纳了适用于尾矿重金属污染模拟研究的应用软件及特性。(2)简介了国内外尾矿库及尾矿堆的类型及特点,从尾矿重金属矿物的演化特性、氧化机制、迁移-转化循环等方面研究了尾矿重金属的污染轨迹;由前人研究结果归结出,尾矿中主要金属矿物的氧化难易程度依次为:磁黄铁矿>闪锌矿>镍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3)提出了重金属污染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参照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运用Darcy定律、重金属溶解过程的数学模型、重金属离子随地下水运动的数学模型和多孔介质中的溶质运移模型,建立了尾矿重金属污染数学模型,并且对数学模型进行了改进,最后给出了定解条件。(4)对研究矿区进行了不同方式的采样,应用X-衍射实验和ICP-AES成分检测手段对采集的样品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地点不同采样方式下,尾矿重金属的分布规律。所采样品重金属污染物浓度分布具有以下特点:Fe元素的浓度分布与其他元素相比有较大差异,而垂直方向比横向方向的浓度变化更显着,为下一步数值模拟提供了一定依据。(5)通过实验测定(LS-pop (Ⅲ)型激光粒度仪)、理论分析、公式计算(Ergun半经验公式和Blake-Kozeny方程)等方式,获取了模拟所需的主要参数:矿物粒径和比表面积、研究区域的粘性阻力系数和内部阻力系数、矿物导热系数。建立了尾矿重金属污染的三维网格物理模型,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初始化。(6)在室内环境下,应用FLUENT软件模拟了不同区域、不同流速、不同化学模型(Eddy-Dissipation模型、Laminar Finite-Rate模型和EDC模型)、不同湍流模型(标准湍流模型和RNG湍流模型)、不同压力速度耦合方法(SIMPLE算法和PISO算法)等情况下的污染物的浓度分布特征。同时对比分析了不同区域相同模拟条件下的污染物浓度分布规律。
荣冠[7](2005)在《岩土介质非饱和渗流分析及工程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饱和非饱和渗流现象是岩土介质中普遍客观存在的地下水运动规律,由于其对岩土体稳定性、地下水资源利用、污染控制、石油天然气开采等工程问题均具有重要影响,同时近十来年由于国内外在上述领域工程需求增加,使饱和非饱和渗流研究正成为岩土工程的热点问题。本文首先对岩土体饱和非饱和渗流、渗流场与应力耦合作用和降雨入渗条件下边坡稳定性方面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岩土介质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及非饱和渗透试验、饱和非饱和渗流有限元模拟、降雨入渗及其对边坡岩体稳定性影响、渗流与变形耦合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和探讨的内容有: 1.对多孔介质饱和渗流基本理论进行了简要论述,给出了多孔介质饱和渗流基本微分方程。阐述了非饱和土水势、多孔介质土水特征曲线和各种经验公式及非饱和渗透系数的影响因素等。研究了不同特征裂隙的渗透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裂隙岩体的渗透特性,介绍了裂隙岩体REV的概念。基于已有的裂隙非饱和渗流试验资料,研究了岩石裂隙开度分布规律,进行了裂隙非饱和水力参数拟合及理论分析,同时对岩石裂隙非饱和渗流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2.根据渗流基本理论分析推导了连续介质三维饱和非饱和渗流问题微分方程以及渗流基本边界条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饱和非饱和渗流方程Galerkin有限元格式。推导的饱和非饱和渗流有限元求解中以压力水头为基本未知量,将稳定与非稳定、饱和与非饱和渗流场统一起来进行研究,整个渗流场采用一个支配方程,自由面只是正压区与负压区的分界面,计算中不须进行自由面迭代。饱和非饱和渗流有限元求解相应的缺点有:非饱和参数不易确定、计算精度不易控制、由于负区与正区方程类型不同导致求解和收敛困难。针对上述问题讨论了求解中材料非饱和参数选取及逸出面的处理、非线性迭代技术及收敛标准和初始压力水头边界的确定等问题。 在三维饱和非饱和渗流有限元程序进行验证的基础上,对某库区边坡岩体库水位升降条件下的渗流场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反映:随着水位的上升,渗流场总体变化规律为,负压区范围逐渐变小,正压区压力水头变大,部分岩体由非饱和状态变为饱和状态,零压线上升明显滞后于库水位的上升。由于边坡初始压力水头(对应含水量)和岩土材料非饱和渗透参数的差异性,使负压区水头和零压面的变化较复杂。水位下降时,零压面随库水位下降而迅速下降,负压区也随之增大,正、负压区压力水头均逐渐变小。地下水流速矢量方向总体为斜坡倾斜方向,且零压面附近流速最大。
李春江,秦耀东[8](1997)在《饱和-非饱和三维流场核素迁移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文中认为根据饱和-非饱和三维流场溶质运移模型和特征,提出了三维流场溶质运移模型分裂迎风特征和格式;给出了格式的稳定性条件和迎风元判别式;将理想模型的解析解与数值解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格式对求解对流占优问题效果好,能有效克服数值弥散和解的振荡。本文给出的数学模型和分裂迎风格式被用于某地中低放废物处置场选址评价中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二、饱和-非饱和三维流场核素迁移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饱和-非饱和三维流场核素迁移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排水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及排水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OGFC 与排水沥青面层的应用态势 |
1.2.2 沥青混合料的空隙分布特性研究 |
1.2.3 沥青混合料渗透性研究 |
1.3 以往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拟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渗流的基本理论 |
2.1 渗流的几个基本概念 |
2.2 渗透性基本定律 |
2.2.1 达西定律 |
2.2.2 渗透率张量 |
2.2.3 适用范围 |
2.3 渗透模型研究 |
2.3.1 经验分析模型 |
2.3.2 概率分析模型 |
2.3.3 形态分析模型 |
2.3.4 数值模型 |
2.4 渗流基本方程 |
2.4.1 运动方程 |
2.4.2 连续性方程 |
2.4.3 渗流微分方程 |
2.4.4 渗流微分方程的扩展 |
2.4.5 积分方程 |
2.4.6 定解条件 |
2.5 渗流数学模型与求解 |
2.5.1 有限体积法的基本理论 |
2.5.2 渗流微分方程的离散化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
3.1 排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分析 |
3.1.1 国外排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
3.1.2 国内排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
3.1.3 排水沥青混合料设计的技术要点 |
3.1.4 现有排水沥青混合料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
3.2 粗骨料空隙填空法(CVAF)概述 |
3.3 原材料技术性能 |
3.4 实验方案 |
3.5 最佳油石比 |
3.6 混合料拌和与压实温度确定 |
3.7 混合料性能验证 |
3.7.1 水稳定性研究 |
3.7.2 高温稳定性研究 |
3.7.3 渗水性研究 |
3.7.4 抗滑性研究 |
3.8 不同空隙率的排水沥青混合料设计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 X-ray CT 的排水沥青混合料空隙特征分析 |
4.1 X-ray 断层成像技术 |
4.1.1 X-ray 计算断层(XCT)基础 |
4.1.2 X-ray 衰减规律 |
4.1.3 工业 CT 基本组成 |
4.1.4 重建技术算法 |
4.1.5 滤波反投影算法 |
4.2 排水沥青混合料 CT 图像分析 |
4.3 空隙结构基本特性 |
4.3.1 空隙率 |
4.3.2 连通空隙率 |
4.3.3 比表面积 |
4.3.4 弯曲度 |
4.4 排水沥青混合料空隙分布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空隙细观分布特征与混合料性能建立渗透分析方程 |
5.1 利用空隙分布特征计算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渗透系数 |
5.2 利用常规实验参数计算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渗透系数 |
5.2.1 集料表面积的影响 |
5.2.2 沥青含量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排水沥青混合料渗流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
6.1 渗透模型的建立与验算 |
6.1.1 程序选择 |
6.1.2 渗透模型的建立 |
6.1.3 数学模型的验证 |
6.2 细观空隙特征对水流特性的影响 |
6.2.1 空隙当量直径的影响 |
6.2.2 空隙弯曲度的影响 |
6.2.3 空隙吼道的影响 |
6.3 排水沥青混合料渗透系数的各项异性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排水性沥青路面排水能力分析及目标空隙率确定 |
7.1 排水沥青路面的产流机制与方式 |
7.2 排水沥青路面渗流分析 |
7.2.1 入渗强度 |
7.2.2 排水沥青路面渗透计算模型 |
7.3 渗透计算模型的应用 |
7.3.1 极限降雨强度计算 |
7.3.2 设计降雨强度下路面的排水能力 |
7.3.3 根据实际降雨量确定目标空隙率 |
7.4 排水沥青面层设计与应用的几点建议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节水灌溉条件下水盐运移与用水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灌区节水灌溉技术和管理经验 |
1.3 国内外水盐运移研究情况 |
1.3.1 土壤水盐运移研究情况 |
1.3.2 土壤水盐运移基本理论 |
1.3.3 土壤水盐运移模型 |
1.3.4 土壤水盐运移数值模拟研究 |
1.4 国内外灌区土壤盐渍化防治技术 |
1.4.1 国内外灌区土壤盐渍化情况及防治技术 |
1.4.2 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情况及防治技术 |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气象条件 |
2.2 水文地质条件 |
2.3 土地资源 |
2.4 水资源状况 |
2.5 引排水情况 |
2.6 地下水埋深情况 |
2.7 生态环境 |
2.7.1 农业生态环境现状 |
2.7.2 区域土壤盐分的演变 |
2.8 试验设计 |
第三章 灌区土壤水盐空间变异规律 |
3.1 试验布置与监测 |
3.2 区域土壤盐分的空间变异性分析 |
3.2.1 地质统计学方法的基本原理 |
3.2.2 土壤EC样本统计分析 |
3.2.3 土壤EC值的空间变异特征分析 |
3.3 区域地下水埋深空间分布 |
3.4 区域地下水埋深对土壤盐渍化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秋浇定额对田间水盐的影响 |
4.1 试验布置和监测 |
4.2 不同秋浇定额对土壤水盐的影响 |
4.2.1 秋浇前后土壤水分状况 |
4.2.2 秋浇前后土壤盐分变化状况 |
4.2.3 秋浇前后土壤全盐量变化 |
4.2.4 秋浇前后土壤盐分淋失量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灌水定额对田间水盐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
5.1 试验布置和监测 |
5.2 灌水定额对水盐分布的影响 |
5.3 灌水定额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土壤水盐运移数值模拟与评价 |
6.1 HYDRUS软件介绍 |
6.1.1 土壤水力函数 |
6.1.2 作物腾发和根系吸水 |
6.1.3 边界条件 |
6.1.4 其它设置 |
6.1.5 软件输出 |
6.2 数学模型建立 |
6.2.1 土壤水分运动基本方程 |
6.2.2 土壤溶质运移基本方程 |
6.2.3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
6.3 模型率定与检验 |
6.3.1 试验布置和监测 |
6.3.2 输入数据与参数 |
6.3.3 模型率定与检验 |
6.4 模型应用与分析 |
6.4.1 不同灌水模式下土壤水盐运移模拟 |
6.4.2 不同水管理措施对土壤水盐动态影响的模拟与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节水灌溉条件下区域排水数值模拟 |
7.1 Visual-MODFLOW模型介绍 |
7.1.1 地下水流运动方程 |
7.1.2 模型方程离散化 |
7.1.3 差分方程求解 |
7.2 模型率定与检验 |
7.2.1 试验布置与监测 |
7.2.2 输入数据与参数 |
7.2.3 模型率定与检验 |
7.3 地下排水模拟与评价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建议 |
8.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及在职博士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稀疏裂隙岩体三维饱和水流—传热及热应力半解析计算方法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体水-热耦合研究现状 |
1.2.2 岩体热-力耦合研究现状 |
1.2.3 水-热-力耦合研究现状 |
1.2.4 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裂隙岩体三维水流-传热模型与半解析计算方法 |
2.1 传热机制 |
2.2 单裂隙岩体三维水流-传热模型及半解析计算方法 |
2.2.1 概念模型及控制方程 |
2.2.2 半解析计算方法 |
2.2.3 与解析解的对比 |
2.2.4 岩石和裂隙水温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 稀疏裂隙岩体三维水流-传热模型及半解析计算方法 |
2.3.1 概念模型与控制方程 |
2.3.2 半解析计算方法 |
2.3.3 饱和稀疏裂隙岩体水流-传热特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裂隙岩体三维水流-传热中热应力的半解析计算方法 |
3.1 热弹性力学基本理论 |
3.2 单裂隙岩体三维水流-传热中热应力的半解析计算方法 |
3.2.1 概念模型及控制方程 |
3.2.2 热弹性位移势及对应位移和应力的半解析计算方法 |
3.2.3 约束位移-应力和总位移-应力的半解析计算方法 |
3.2.4 与解析解的对比 |
3.2.5 单裂隙岩体水流-传热问题中热应力分布特征 |
3.3 稀疏裂隙岩体三维水流-传热问题中热应力的半解析计算方法 |
3.3.1 概念模型及控制方程 |
3.3.2 热弹性位移势及对应位移和应力的半解析计算方法 |
3.3.3 稀疏裂隙岩体水流-传热问题中温变应力分布特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核废料处置库近场裂隙岩体水-热-力半解析计算分析 |
4.1 处置库近场裂隙岩体水流-传热及热应力计算模型 |
4.1.1 计算模型 |
4.1.2 分布热源放热功率函数 |
4.1.3 裂隙水的热物理参数 |
4.1.4 花岗岩的热物理及力学参数 |
4.2 处置库近场裂隙岩体温度与应力分布特征 |
4.2.1 温度分布特征 |
4.2.2 温变应力分布特征 |
4.2.3 温变位移分布特征 |
4.3 处置库近场岩体温度、应力和位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裂隙水流速对温度、应力和位移的影响 |
4.3.2 热源间距对温度、应力和位移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可溶性污染物在层状土中的迁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污染物迁移理论方面 |
1.2.2 污染物迁移试验方面 |
1.3 本文的研究目标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2 多孔介质污染物迁移动力学基本理论 |
2.1 污染物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机理 |
2.1.1 对流作用引起的迁移 |
2.1.2 分子扩散引起的迁移 |
2.1.3 机械弥散引起的迁移 |
2.1.4 水动力弥散 |
2.1.5 对流与弥散的比较 |
2.2 污染物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
2.2.1 吸附解吸作用 |
2.2.2 生物化学反应 |
2.3 本章小结 |
3 污染物迁移问题的数学模型 |
3.1 饱和及非饱和均质介质水分运移数学模型 |
3.1.1 达西定律 |
3.1.2 达西第二定律 |
3.1.3 饱和介质水分运移方程 |
3.1.4 非饱和介质水分运移方程 |
3.2 污染物迁移问题的数学模型 |
3.2.1 问题描述 |
3.2.2 建立控制方程 |
3.2.3 边界条件类型 |
3.2.4 初始条件 |
3.3 本章小结 |
4 污染物迁移模型的解析解及参数分析 |
4.1 瞬时注入问题 |
4.2 定浓度注入问题 |
4.2.1 定浓度持续注入 |
4.2.2 定浓度短时注入 |
4.2.3 注入浓度按指数衰减问题 |
4.3 定通量注入问题 |
4.3.1 定通量持续注入 |
4.3.2 定通量短时注入 |
4.3.3 注入通量按指数衰减问题 |
4.4 参数分析 |
4.4.1 一维瞬时注入模型参数分析 |
4.4.2 一维定浓度短时注入模型参数分析 |
4.4.3 一维定通量短时注入模型参数分析 |
4.4.4 定浓度短时注入与定通量短时注入的比较 |
4.4.5 不同迁移机制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
4.4.6 二维迁移问题数值模拟 |
4.5 本章小结 |
5 污染物在层状土体中污染物迁移研究 |
5.1 污染物在饱和双层土体中的迁移研究 |
5.1.1 问题描述 |
5.1.2 数学模型 |
5.1.3 结果及分析 |
5.2 污染物在非饱和三层土体中的迁移研究 |
5.2.1 问题描述 |
5.2.2 数学模型 |
5.2.3 结果分析 |
5.3 污染物在非饱和双层土体中的二维数值模拟研究 |
5.3.1 问题描述 |
5.3.2 计算结果 |
5.3.3 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膨润土对重金属离子的阻滞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膨润土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 |
1.2.2 重金属污染物迁移及阻滞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膨润土的基本特性 |
2.1 膨润土的基本性质 |
2.1.1 膨润土基本结构 |
2.1.2 矿物成分 |
2.1.3 阳离子交换容量 |
2.1.4 部分膨润土的主要物理指标及化学成分 |
2.2 膨润土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 |
2.2.1 膨润土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 |
2.2.2 膨润土的吸附能力及竞争吸附 |
2.2.3 膨润土与其他吸附剂比较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溶质迁移及污染物的地球化学行为 |
3.1 地下水渗流 |
3.2 溶质迁移 |
3.2.1 重金属污染物来源 |
3.2.2 溶质迁移及对流弥散方程 |
3.2.3 溶质运移方程的解 |
3.3 吸附/解吸附作用 |
3.3.1 膨润土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解吸机理 |
3.3.2 影响吸附的因素 |
3.3.3 吸附模型 |
3.4 重金属污染物的其他地球化学行为 |
3.4.1 溶解及沉淀 |
3.4.2 配合作用 |
3.4.3 氧化-还原 |
3.4.4 污染土的修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膨润土对 Cr(Ⅲ)的吸附、解吸和竞争吸附实验研究 |
4.1 高庙子膨润土的基本特性 |
4.2 高庙子膨润土对 Cr(Ⅲ)的吸附试验 |
4.2.1 实验材料、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2.3 结果与分析 |
4.3 Cr(Ⅲ)在高庙子膨润土上的解吸附试验 |
4.3.1 实验材料、仪器 |
4.3.2 实验方法 |
4.3.3 结果与分析 |
4.4 Cr(Ⅲ)和 Cu(Ⅱ)竞争吸附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压实膨润土工程屏障对污染物迁移的阻滞分析 |
5.1 重金属污染物迁移转化机理 |
5.2 模型模拟软件简介 |
5.3 数值模型建立 |
5.3.1 方程建立 |
5.3.2 模型建立 |
5.3.3 计算参数选取 |
5.4 模型计算结果与分析 |
5.4.1 重金属污染物 Cr(Ⅲ)的迁移 |
5.4.2 压实膨润土工程屏障阻滞效果 |
5.4.3 工程屏障厚度对阻滞性能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教学 |
(6)尾矿库重金属的污染机理及其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重金属及其危害 |
1.2 尾矿重金属污染物的产生 |
1.3 本文研究综述 |
1.3.1 尾矿重金属污染规律研究现状 |
1.3.2 流体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3 适用于尾矿重金属污染模拟研究的软件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
1.4.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本文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尾矿库工程概况及尾矿重金属污染轨迹分析 |
2.1 尾矿重金元素迁移轨迹分析 |
2.1.1 重金属元素随矿物演化迁移分析 |
2.1.2 尾矿中重金属矿物的氧化反应机制 |
2.1.3 尾矿中重金属矿物的其他反应机制 |
2.1.4 尾矿重金属元素的释放迁移原理 |
2.1.5 重金属铬的迁移轨迹分析 |
2.2 重金属元素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循环及其影响 |
2.2.1 大气污染 |
2.2.2 水体污染 |
2.2.3 土壤污染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尾矿库重金属污染数学模型及定解条件研究 |
3.1 重金属污染数学模型建立的方法 |
3.1.1 初始条件的确定 |
3.1.2 边界条件类型 |
3.1.3 数学模型建立的要求 |
3.2 DARCY定律 |
3.3 重金属溶解过程迁移转化的数学模型 |
3.4 重金属离子随地下水运动的数学模型 |
3.5 重金属在多孔介质中溶质运移数学模型 |
3.6 污染数学模型的改进与定解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概况及野外样品的采集、处理与分析 |
4.1 野外采样及剖面分析 |
4.1.1 采样区的选取及样品的采集 |
4.1.2 采样区剖面分析 |
4.2 矿样的分析与处理 |
4.2.1 矿物学分析 |
4.2.2 矿样成分鉴定 |
4.2.3 ICP-AES处理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值模拟的理论依据与最优模拟条件研究 |
5.1 主要模拟参数的确定 |
5.1.1 样品粒径与比表面积的测定 |
5.1.2 粘性阻力系数和惯性阻力系数 |
5.1.3 导热系数 |
5.2 多孔介质中的化学反应 |
5.2.1 多孔介质模型理论 |
5.2.2 化学反应模型理论 |
5.3 不同条件下采样柱的污染模拟对比研究 |
5.3.1 采样柱三维物理模型与模拟初始化 |
5.3.2 采样柱中化学反应与混合物组分的定义 |
5.4 不同条件不同采样柱的污染模拟结果分析 |
5.4.1 横向方向不同湍流模型下的模拟结果分析 |
5.4.2 横向方向不同压力速度耦合方法的模拟结果分析 |
5.4.3 垂直方向不同化学模型下的污染物浓度分布 |
5.4.4 垂直方向不同化学模型模拟结果比较 |
5.4.5 垂直方向不同流速下的污染物浓度分布 |
5.5 不同采样柱最优模拟条件下的污染规律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FLUENT的尾矿重金属污染模拟研究 |
6.1 尾矿库中重金属污染物渗流过程的模拟研究 |
6.1.1 重金属污染物渗流过程的物理模型 |
6.1.2 污染物渗流过程的FLUENT模拟结果 |
6.2 尾矿废水中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的模拟研究 |
6.2.1 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的物理模型 |
6.2.2 废水中化学反应与组分的定义 |
6.2.3 废水中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的FLUENT模拟结果 |
6.2.4 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的FLUENT模拟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论文结论及研究展望 |
7.1 全文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论文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奖 |
(7)岩土介质非饱和渗流分析及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非饱和渗流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 |
2.1 多孔介质的渗流理论 |
2.2 裂隙岩体渗流理论 |
2.3 岩石裂隙非饱和渗流试验及机理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3章 饱和非饱和渗流有限元分析 |
3.1 饱和非饱和渗流基本微分方程 |
3.2 饱和非饱和渗流问题的有限单元法 |
3.3 饱和非饱和渗流计算中几个问题的分析 |
3.4 饱和非饱和渗流算例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4章 降雨条件下边坡渗流场计算及稳定性分析 |
4.1 降雨入渗机理分析 |
4.2 降雨入渗的有限元模拟 |
4.3 降雨入渗条件下边坡稳定性分析 |
4.4 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雾化降雨及其边坡稳定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岩土介质渗流与变形耦合研究 |
5.1 饱和非稳定渗流基本微分方程及有限元格式 |
5.2 岩土体应力应变有限元分析 |
5.3 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作用的分析 |
5.4 工程实例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工作和成果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饱和-非饱和三维流场核素迁移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排水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及排水特性研究[D]. 肖鑫.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5)
- [2]节水灌溉条件下水盐运移与用水管理模式研究[D]. 余根坚. 武汉大学, 2014(06)
- [3]稀疏裂隙岩体三维饱和水流—传热及热应力半解析计算方法研究与应用[D]. 张勇. 北京交通大学, 2014(02)
- [4]可溶性污染物在层状土中的迁移规律研究[D]. 于涛. 北京交通大学, 2012(10)
- [5]膨润土对重金属离子的阻滞特性研究[D]. 贺勇. 长沙理工大学, 2012(09)
- [6]尾矿库重金属的污染机理及其数值模拟研究[D]. 陈松. 中南大学, 2012(03)
- [7]岩土介质非饱和渗流分析及工程应用研究[D]. 荣冠. 武汉大学, 2005(05)
- [8]饱和-非饱和三维流场核素迁移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J]. 李春江,秦耀东.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1997(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