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建设与人口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致江[1](2019)在《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调查》文中认为水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水族人口规模为41.18万人,主要聚居于黔桂交界的龙江与都柳江上游,贵州省三都县是我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全国约63%的水族人口聚集于此。研究发现,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民族人口政策、民族教育政策、民族经济政策等的支持下,水族人口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具体表现为人口素质逐步提高、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升、人口产业结构与人口职业结构不断优化、人口流动日益加剧。但是,水族人口发展与全国、汉族、少数民族人口平均发展水平相较仍有差距,不仅面临人口增长速度锐降、人口身体素质较差、人口文化素质较低、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性别比失调与人口单向流迁等内部非均衡发展问题,而且存在人口城镇化率低、人口产业结构滞后、人口职业结构不合理、人口相对贫困、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等外部非均衡发展问题。水族人口非均衡发展问题的原因既与以往计划生育政策过严、民族政策不完善有关,又与水族地区自然环境脆弱、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相连,同时也与社会流动带来的民族文化变迁相接,是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与政策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完善人口发展战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人口均衡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的主要指向。当下,水族人口虽然存在一系列非均衡发展问题,但同时亦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创造了生育空间,民族政策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经济发展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绿色发展理念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向引领。为实现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首先,应强化水族人口内部均衡发展的政策支持。全面贯彻落实二孩生育政策,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综合应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积极化解人口老龄化风险;其次,应加快水族经济发展步伐。重点提升人口城镇化水平,优化人口职业结构,推进人口产业结构均衡发展。再次,应优化水族人口均衡发展的社会环境。提升人口社会保障水平,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战略,加强医疗卫生事业建设。最后,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这不仅对水族人口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会对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均衡发展产生一定的参照示范作用,更重要的是对实现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发展、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路宽[2](2019)在《江苏省乡村人口-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发展空间分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振兴战略强调了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并指出农业发展的主导地位。江苏省作为我国快速城镇化地区,在城镇化推动下,乡村内部结构朝着复杂化方向转变,传统的只注重单一系统发展的模式已不再适用,需了解乡村多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以探讨新型发展模式。此外,区域差异问题一直是江苏省整体发展所面临的重要挑战,在此背景下乡村发展的区域差异状态同样需要得到深入探索。本文站在乡村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视角探究江苏省农业主导下的乡村发展空间分异状态,旨在落实乡村振兴以农业为主导的战略需求,并为江苏省乡村整体优化发展提供理论借鉴。本文应用基于熵值法的发展指数评价公式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自2000至2015年的乡村人口、经济、社会各子系统以及综合发展指数进行了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站对江苏省乡村发展水平进行详细分析。基于发展指数利用基于熵值法的耦合协调度分析法对人口-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度以及两两子系统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并应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结合江苏省整体发展水平状态对耦合协调水平进行空间分异分析,结果表明:(1)江苏省乡村人口-经济-社会处于初级耦合协调阶段,发展状态较好;(2)三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空间演变是一个高高集聚区逐渐成为主导且不断北移的过程,整体呈现出显着的苏南-苏中-苏北空间分异状态,其中苏南地区高水平稳定发展,苏中地区中等水平阶段化发展,苏北地区低水平快速发展;(3)两两子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存在差异,其中人口-社会高水平缓慢发展,人口-经济中等水平稳定发展,经济-社会低水平快速发展;(4)两两子系统耦合协调水平在苏南-苏中-苏北梯度差异格局下,主要表现出北部、东部以及南部沿线部分地区发展较好的空间格局状态。根据耦合协调水平空间分异特征,本文应用城镇化率与耦合协调度进行了相关性分析,论证了城镇化是耦合协调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且积极影响大于负面效应,其与多要素共同作用影响着乡村耦合协调发展空间分异特征的形成。之后从全省角度针对不同影响因素分别进行了成因分析,对各区城镇化的作用效应分别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从全省以及各区角度提出基于耦合协调发展的乡村整体优化策略。
王恒[3](2013)在《中国城市人口安全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八大也提出要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赢得主动。“中国梦”的提出,要求维护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为民众谋幸福。这一切目标的实现,都要依靠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推进城镇化,是中国发展的需要,对未来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我国近年来城市化发展迅速,产业集聚带动了人口集聚,城市人口规模迅速膨胀,并持续增长,对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并且由于我国城乡差距较大,农民工纷纷涌入城市务工,加剧了城市的资源环境压力并导致了很多经济、社会问题。一边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边是城市的管理机制无法跟上城市高速发展的节奏而产生的“城市病”,如何保障城市人口在城市中安全幸福地生活,是城市人口安全问题研究必须要解决的内容。城市人口安全问题的研究,不仅对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还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人口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在一定时间与一定地域内实现其生命活动并构成社会活动主体的,具有一定数量、质量和构成的社会群体。人口范畴有两重属性,既有生物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但人口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作为人口理论研究对象的人口,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的社会群体,而不是脱离社会生产方式的超历史的抽象的生物群体。人口范畴还是包括数量、素质、构成、分布等各种规定性的统一体。生活在一定社会的人口,既有量的规定性,也有质的规定性。人口的本质是社会关系,可以分解为人口内部系统和人口外部系统两个方面,它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关系的复合体。人口安全、城市人口安全的基本概念就建立在对人口的双重属性和人口的内外部关系的有机复合体上。因此,在研究城市人口安全问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城市人口安全既包括城市人口内部系统的安全,也包括城市人口外部系统的安全;(2)安全状态既是相对的,又是动态的;(3)人口安全是相对于人们抵御人口风险的能力而言。人们抵御人口风险的能力越强,人口越安全;(4)城市人具有的特定的社会特征,如天生的异质性、生存在人工环境中、高密度聚居、角色和个性的功能化和人际交往的实利性与自主性等特点,是塑造城市性格与城市文明的基础性条件;(5)城市人口安全的主体是城市居民,只有城市人口普遍感受到并认可的安全才是真正的城市人口安全。城市人口安全某种意义上来讲又可以用城市人口幸福指数来进行衡量;(6)城市人口安全问题的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其理论框架包括了风险社会理论、城市生态学理论、城市社会学理论、城市人口管理理论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五个方面。研究城市人口安全问题,不仅要研究人口内部的规模、素质、结构、分布四个方面,还要研究城市人口安全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这四个方面的关系问题。这些要素互相渗透、互相制约,共同作用于城市人口安全的内外部系统。我国的城市人口安全问题,从城市人口规模上看,数量庞大,有超过一半以上的人口都居住在城市,并且还有上亿的农民工。在对未来20年城市人口规模预测中,我们发现:2010-2030年间,在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和人口总量稳步增长的双重影响下,我国城市人口将呈快速增长态势变动。城市社会将成为主流社会形态,城市人口还将持续增长。城市人口的规模庞大,使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缺少休养生息的时间、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压力巨大、城市中需要就业的劳动力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未来城市人口规模的变动趋势,会对城市的发展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从我国结构性城市人口安全问题来看,最突出的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合理;二是城市老龄化程度严重;三是城市人口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调。我国的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不合理,既有自然条件影响的因素,也有历史原因,因此城市规划和拆迁仍是其主要的解决措施。我国的老龄人口规模巨大,老龄化发展迅速,大城市的人口老龄化情况更为严重。由于我国的老龄化问题是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产生的,我国的养老保障、养老服务业等明显滞后,城市老龄人口的物质赡养和精神慰藉都存在很大的风险问题。我国城市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现象近年来越趋明显,远远超过了107的正常值。从地域分布上来看,不仅东南沿海城市出现失调现象,中部和西北部城市也都出现了失调现象。城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必然导致城市人口性别结构失调和婚姻挤压的出现,诱发破坏家庭稳定和社会稳定的潜在风险,可考虑适当调整城市地区的人口生育政策。我国城市人口安全问题中除人口规模安全问题和人口结构安全问题这两个主要问题外还包括城市外来流动人口安全问题、城市贫困人口安全问题、城市人口健康安全问题、城市灾害事故、食品安全等问题。城市外来流动人口中,农民工占了大多数,由于他们没有城市户籍,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不平等待遇,使他们很难融入城市生活。他们为城市做出贡献的同时,也给城市的社会治安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等带来了一些隐患。由于农民工社会地位与稳定就业之间存在一定相关关系,因此,要解决城市外来流动人口带来的城市人口安全问题,可以考虑首先解决他们的身份问题、社会地位问题。城市中的各种人口安全问题,受人口发展的惯性影响,一旦出现人口安全问题,可能要一代或者几代人的努力才能使它重回安全轨道,其成本和风险都无比巨大,因此必须保持前瞻性,做好城市人口安全预警。城市人口安全预警体系的构建,要遵循客观性、全面性、系统性、实用性等原则,建立城市人口安全的数据库,并在数据库的基础上做好城市人口安全监测与评估,为城市人口安全的决策提供数据的支持。在现有的人口安全预警指标和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研究基础上构建城市人口安全预警体系的指标子系统时,要注意城市人口安全与农村人口安全、区域人口安全的不同特点,选取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相关指标,以便针对性的为城市人口安全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因为城市人口安全预警体系主要针对城市人口,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又高于全国和农村的平均水平,因此部分指标的安全警戒值需要根据城市的数据进行调整。安全警戒值的确认对风险程度的判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对城市人口安全问题,除了要做好问题的提前预警外,还要针对问题的根源进行治理,如重视城市人口发展战略、加强小城镇、城市群的建设、完善城市人口安全的相关政策、完善保持城市人口安全的保障体系等。同时在政策调整时,要以人为本,保障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只有全体城市居民都感觉安全幸福的城市才能真正保障他们的人口安全,实现“中国梦”,走向小康社会。
翁有利[4](2012)在《长春人口发展与城市变迁研究(1800-1945)》文中指出本文主要探讨1800—1945年长春人口发展与城市起源发展变迁问题。城市起源发展变迁,必须依赖一定数量的人口,人口发展是其先决条件。工业化以前,人口发展主要是农业人口的聚集和发展。人口的生存、发展依赖一定的自然资源环境和社会环境,尤其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近代以前长春的自然资源环境和社会环境,一方面促进人口发展;一方面影响和制约人口发展,延缓人口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变迁的速度。1800年,长春厅设治于当时长春堡所辖的新立城,长春厅是长春城市的第一块地域街区,它的设置标志着长春城市的起源。随着长春厅人口、经济的不断发展,1889年,长春厅升格为长春府。长春厅出现后,随着外国帝国主义势力的侵入,长春又出现了“俄国宽城子铁路附属地”、“日本南满铁路附属地”、商埠地和东站区等地域街区。这些街区人口不断发展,行政设治与行政职能不断扩充,奠定后来长春城市发展的整体基础。1800—1945年,长春城市的地域辖属,经历了长春厅、长春府、长春县以及伪满新京特别市等几个不同时期;每个时期,人口经济都有很大程度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人口城市化和城市发展变迁。伪满新京特别市时期,是光复前长春人口城市化和城市发展变迁速度最快时期,依据马克思殖民统治“双重使命”的原理分析,日本殖民统治者,大兴土木,在长春进行大规模的城市规划建设,吸纳大量的城市人口,一方面致使长春城市沦为殖民地,但另一方面,客观上对长春人口发展与城市变迁起了一定的助推作用。人口城市化不仅需要人口数量,同时也需要人口质量。人口的数量增减,人口的质量优劣,都直接影响城市化的进程。1800—1945年长春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流动、人口迁移、人口分布、人口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职业结构等)、人口的身体素质、人口的文化素质,以及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规划的发展,第一产业人口(农业人口)向第二、第三产业人口(城市人口)转化,第一产业经济(农业经济)向第二、第三产业经济(城市经济)转化等等;都对长春人口城市化和城市发展变迁产生重要影响。
米瑞华[5](2015)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境内段)人口空间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战略部署为国家生产力布局适度调整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提供了预期。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要素将更加集聚。国内外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交通运输、经济、文化、旅游、地缘、生态、考古等方面,关于丝绸之路人口空间结构的系统研究较少。人是经济建设的主体,同时又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要素布局要以人口空间结构特征为基本依据之一,以使产业布局具有良好的人力资本环境和经济效率,同时权衡使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成果为更多人所享受的社会治理目标。当下,我国人口结构失衡情况日益突出,甚至超越人口数量矛盾成为我国未来人口生态建设的主要问题。而人口空间结构研究使人口结构矛盾和人口一经济压力凸显于地图空间中,为经济、社会治理工具的合理开发提供依据。而该领域研究的缺失必然会对政策制定形成误导,导致地方政府只以局部人口数量和结构的总量和均量值作为政策依据,而难以察觉区域人口构成在整个经济带中的地位、特色及其影射的经济潜力和社会治理重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面临水资源、土壤沙漠化等环境约束,需要吸取古代人类大规模开垦活动的经验和教训,使城镇化、工业化过程能够适应当地的基础生态环境而得以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慎重考察产业布局和人口空间结构的历史、现状及趋势。古丝绸之路人口空间结构变动过程研究中,以文献研究、人口数据空间化、归纳分析等方法,对两汉、隋唐、辽宋、元、明、清代等六个历史时期的人口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模拟,分析了影响古丝绸之路沿线人口分布变动的重要因素,并对每一历史时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进行简单的概况。在此基础上,提炼繁荣时期丝绸之路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研究发现古丝绸之路在西北边疆拉锯式收缩扩张的政治周期中,其人口分布几经聚散,人口构成不断更替,生产力和文化在盛唐时期最为发达,丝绸之路沿线商旅延绵,起点城市长安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际化大都市,但随着唐末爆发的连绵战争,以及西域政权割据、气候变化、政治经济中心南移、海运兴起等各种影响因素,长安城迅速衰落,丝路沿线人口生态环境也不断恶化。丝绸之路繁荣昌盛时期往往具有起点城市人口密集、丝路沿线人口空间分布连续、途径地区生产力和文化先进等人口空间结构特点,而丝绸之路萧条时期则正相反。当下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处于国内外政治环境和经济秩序稳定的关键发展期,“以古鉴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应重视西安作为经济增长极的作用、人口适度集聚于适宜发展区、充分向西开放、重视向西道路交通建设,并依靠科技手段保护环境和恢复生态。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现状研究,以人口密度格网化方法和人口构成趋势面分析方法,绘制人口密度格网分布图和人口构成空间分布图,通过地图叠加比较了各省、地区的人口空间分异情况;采用因子分析法约减人口空间结构变量以减少信息冗余和共线性,在此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得到研究区域的人口区划,以充分解释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现状的关键特征。研究发现2010年丝绸之路人口密集区集中分布在陕西关中、甘肃陇中、陇东南及河西走廊、青海西宁和海东地区、宁夏银川平原、以及新疆天山南北坡、伊宁平原、塔里木盆地外缘的绿洲地带等。人口格网密度分布反映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各个区域人口承载力的有限性和差异性,且这种差异化格局的存在具有长期性、客观性和稳定性。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自然构成、年龄构成、教育构成、人均收入、产业构成、城镇化水平等26个人口专题地图,反映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人口属性分布各具特征,空间分异较大,各省区、各地区人口发展所处阶段具有差异性,陕甘等地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青、宁、新三省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尚处在人口快速惯性增长阶段,尤其是南疆三地州、青海玉树、果洛等州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受教育年限较低、人均收入较低,是人口压力相对较大的地区;西安、乌鲁木齐等五大省会城市高素质人力资本聚集,外来人口比重大,第三产业人口比重大,是人口城镇化的主要承接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甘青新交界处等矿区人口以第二产业人口为主,人均收入最高,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大,性别比最高,人口迁移流动较大;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约减变量以消除重复和冗余信息,得到“年龄结构因子”、“家庭规模因子”、“医疗卫生因子”、“民族因子”、“教育因子”、“收入与城市化因子”六个主成分,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将360个区县聚为“人口快速增长的农业贫困区”、“水土流失型农业人口迁出区”、“人口较快增长的农业发展区”、“率先进入老龄化的综合发展区”、“外来人口聚集的高收入资源区”、“人口城镇化的重点承载区”六大人口区划,便于准确直观的把握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的关键特征,并为预测和优化建议等人口规划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动力机制研究方面,主要采用边际理论分析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家庭决策过程,并分析人口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对城乡经济发展的效应,考虑新型城镇化、道路交通建设、互联网贸易和新物流、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相关制度改革、资源环境约束等因素对人口空间结构的影响,并以数学模型表达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动力机制。研究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经济要素空间格局对人口空间结构的回归系数较为显着。经济规律通过作用于人口的自然变动(出生率、死亡率及二者速度差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机械变动(当前主要是人口城镇化)而对人口空间结构变动发挥作用;人口城镇化促使城镇人口增长、就业增加、技术进步及市场扩大,并促使农村地区劳动力减少、人均收入提高及农业技术进步。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主要有:新型城镇化和互联网贸易促进人口城镇化的同时,平抑人口密度阶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减小人口空间位移成本,促进人口点、轴状聚集;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将促使人口向西安等区域特大城市加速聚集;制度改革将减轻人口迁移流动的“配重”,促进人口向城镇聚集;资源环境对人口空间结构变动形成约束条件;基于以上分析设计一个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简单模型,以简明的表达其变动机制。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预测部分,主要采用人口灰色动态预测方法预测人口,并基于格网化和趋势面方法进行预测值的空间化,基于预测结果给出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分布的经济效率评价和优化建议。研究发现2010~2020年间,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快速增长,增长较快的区域主要为大中型城市、资源工业型经济热点地区、以及新疆、青海的少数民族聚居区;2020-2030年间,陕西、甘肃大部分区县进入人口拐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部分区县仍处于人口惯性增长阶段;大中城市人口聚集,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城市空间扩展;2030~2040年间,人口迁移的主流仍然是农业地区向城镇聚集,但迁移总量较前一个预测期略低,陕甘地区人口老龄化非常严重,人口规模持续减少,宁青新三省区将成为人口主要迁出区;大城市“郊区化”现象普遍出现;2040~2050年间,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城镇化过程基本实现,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各级城市或城镇中,人口聚集度非常高,农村人口继续向城市转移的规模非常小,城乡二元的界限模糊,由于人口老龄化、人口密度过大、以及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人口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在各大中城市普遍出现。2050年人口格网密度分布图的空间基本形态与2010年相似,但大中城市人口密度有大幅增加,沿丝绸之路经济带形成明显的珠串状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以国际化大都市西安为起点,人口分布沿丝绸之路主干道(主要是陇海—兰新—北疆—南疆铁路)具有明显的点轴状特征,人口增长较快的城市主要有西安、成阳、宝鸡、榆林、延安、兰州、武威、金昌、嘉峪关、张掖、酒泉、西宁、格尔木、银川、吴忠、石嘴山、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石河子、昌吉、奎屯、伊宁、库尔勒、喀什等区域中心城市,茫崖、若羌、哈密等过去人口密度较低的城市由于南疆铁路环线的建成通车而导致人口较快增长,而陕南地区、甘南、陇南、玉树、果洛、西海固、南疆三地州等地区将成为主要的人口迁移疏散区;由于少子化、老龄化及人口城镇化等原因,陕甘宁等地的中小城镇、经济小县人口持续减少,且分布更加聚集,西北广大农村地区人口密度降低。研究认为人口空间结构应当与自然、经济等人口立地条件相适应,当人口空间结构与立地条件不相适应时,应通过生产力布局调整、加大迁移便利性等途径优化人口空间结构,建议以自由贸易区、内陆港等政策倾向为途径,充分培育西安、乌鲁木齐等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增长极,加快丝绸之路沿线重要的城市群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优化,重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加速人口快速增长的南疆地区的铁路建设,人口迁移和科学生育并举缓解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结构失衡问题,以利于人口密度和人口构成伴随着生产力布局的变动而匹配优化,依靠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市场规律,以较小的社会成本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效率提高、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人口空间结构优化目标。
杨文[6](2017)在《城市发展质量及其空间分异研究 ——基于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全球范围内展开了大规模的城市化运动,城市数量和规模快速增长,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后城市化阶段,而发展中国家则处于起步或快速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为我国的城市化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据统计,我国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 9%提高到2016年的57. 35%,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然而,不同区位的城市在发展上存在着巨大差异,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发展远远优于西部内陆地区。在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本文以区位理论、空间理论和城市连绵区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内外学者有关城市发展质量评价及空间分布的研究成果,采用2005-2014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发展质量和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探索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城市发展质量指标体系建构和二手数据收集,运用熵值法计算2005-2014年285个城市的发展质量指数,根据评价结果绘制出城市发展的空间格局地图,用空间自相关模型探讨以发展质量为基础的城市空间分异特征,最后选择苏州市和南充市作为案例城市,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变迁和对外空间联系两个角度来探讨城市发展质量水平较高或较低的原因。本文就城市发展质量及其空间分异特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城市整体发展质量在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对城市发展质量的贡献最大,不同发展质量等级城市发展主要限制性因素存在明显的差异。首先,城市发展总体上具有稳定性,大部分城市处于平稳发展状态;其次,城市发展质量与城区人口规模不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而与户籍人口城市化率具有线性关系,城市发展质量滞后于人口城市化水平;最后,高、中、低质量等级城市发展质量限制性因素分别为生态环境、人口发展和公共服务。(2)城市发展质量总体上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呈现“沿海高内陆低”的空间分布规律,由此在不同的区域空间内形成了不同规模类型的城市群。首先,城市发展质量在空间上存在全局正自相关关系;第二,根据局部自相关的LISA聚类图,形成具有显着“H-H”聚集特征的高质量城市群,包括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第三,具有显着“L-L”聚集特征的地区分布较广、范围较大,形成低质量城市连绵区;第四,已形成具有显着“H-L”聚集特征的城市群,包括长株潭、成渝、关中等城市群。(3)城市空间发展由向外蔓延转为内部空间优化,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的跨区域联系和要素的跨空间配置对处于低发展水平的城市日显重要。首先,苏州市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空间发展呈“T字型”向东延伸,对外空间联系较强,与上海市形成了紧密的双向互动关系;第二,南充市城市空间发展逐渐由向外扩展转变为内部空间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趋于合理,多中心格局初步形成,但是对外空间联系较弱,在成渝城市群中受成都和重庆的辐射影响有限。基于以上研究结论,笔者对城市发展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不同发展水平城市采取不同发展战略,低质量城市着重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中等质量城市应提高人口发展质量,高质量城市着眼于改善生态环境;第二,城市群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不同发展水平的城市都应积极培育和推动不同类型城市群的发展,为城市群中单个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第三,加强城市与城市、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的跨区域协作,建立和健全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通过改善制度环境和交通基础设施,实现跨区域城市间发展要素的优化配置。
罗平[7](2015)在《欠发达地区人口均衡发展研究 ——以云南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均衡人口是近几年人口理论的新研究领域,人口的均衡发展也成为宏观人口的发展目标和人口实践的创新领域。基于这一理论体系的建构将有助于推进人口理论的发展特别是有助于中国人口实践提供新的理论支持,既为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发展模式提供具有新的道路选择,也为未来云南社会发展提供均衡人口的新内涵。与全国人口转变形势一致,云南人口转变处在新时期、新任务和新挑战的关口,需要重新审视人口发展的长远战略与微观支持的可持续性。面向未来的云南人口实践需要具有时代创新的理论与观念体系中得到科学与客观的解释,而人口均衡发展理论对人口行为的价值评判、逻辑思辨与机理解释突破了传统人口理论的一些本质性缺陷,将人类人口行为的认知提升到新高度,也由此获得学界与社会实践应用的积极回应。云南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发展的进程、水平与阶段以及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性,都具有自身的特性。因此,需要在均衡人口理论的指导下对云南人口系统的内部关系、外在关联,以及问题与趋势加以客观判断和新的阐释,以期获得对云南人口发展未来走势的科学把握。因此,本研究认为人口均衡发展应该成为解决云南人口问题、推进人口发展战略选择的目标模式。以此为题具有理论创新意义和突出的实践应用针对性。这一新生的理论架构与概念体系的解释、分析与批判性思维,将有助于推进和完善我国人口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基于对均衡人口理论的梳理和总结,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第一,从人口发展历史角度简要概括了人类人口理论研究史的重要观点,综合梳理当前均衡人口研究中的主要观点和理论,构建起了欠发达地区均衡人口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将人口与其生活其中的环境,所拥有的资源,所处的社会制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分析,该框架将均衡人口发展的均衡度分为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两大部分。第二,借鉴经典的人口转变理论,从人口数量、人口素质(包括健康素质和文化素质)和人口结构(包括人口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三个方面分别阐述其理论观点。借助云南省历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研究分析云南省人口内部的均衡性。第三,从人口均衡的分析框架出发,分析云南均衡人口的外部关系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分别分析了云南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社会方面关系自2000年以来的变化情况。第四,参照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我们根据某些技术方法构建了均衡人口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涵盖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各个系统共计25个指标,并利用非主观赋权法--商权法对各个指标进行赋值。第五,构建评价模型,运用2000年至2012年十三年的数据测度各年的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度并利用协调度模型,通过计算云南、全国平均及广东不同发展水平均衡人口发展度E、均衡度D、以及可持续发展度SD。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各个地区各自均衡人口发展水平。通过定性定量的比较分析,对于欠发达地区的云南省得到如下结论:1、作为欠发达地区的云南地区,人口均衡发展的过程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各个指标状况都处于“不协调—基本协调—协调”的改进过程中。2、作为实证研究,我们同时研究了在同一政策环境下处于欠发达、中等收入以及高收入地区人口均衡发展状态。结果表明,无论云南,还是全国乃至较为发达的广东地区,人口均衡发展的程度都不高,基本都处于濒临失调的阶段,还没有达到协调的程度,所以要达到实现人口均衡型社会的目标,即便是辅以相关政策的改变,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3、经济发展水平并非是人口均衡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虽然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但其人口均衡发展度可能是一样的,欠发达地区甚至可能更高。这说明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都可以寻求人口的均衡发展,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人口均衡发展是一个动态均衡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4、较高的人口均衡发展度只是表明;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区域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及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匹配。虽然云南的人口均衡发展度与全国平均和广东地区差别并不大,但其体现的是一种低水平的协调,而实际发展水平包括人均收入,人口预期寿命以及平均受教育等这些体现人口发展水平的具体指标,仍然存在巨大差异,并没有脱离其欠发达的境遇。
游珍[8](2017)在《基于人地关系视角的中国边境城市协调发展路径研究》文中认为边境城市是边境地区主要人口集聚地和重要经济集聚区,在维护边境稳定、促进边境地区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特殊战略意义。论文从协调发展理论基础和作用机理分析出发,基于人地关系视角,运用系统评价模型以及地理学中的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建立了一套边境城市协调发展评价体系,以与中国陆地边境线相接的21个边境地级市为研究区范围,通过实证评价,提出中国边境城市协调发展的路径建议。本文在如下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1)提出了整体性和系统性是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并将影响协调发展的因素归纳为发展基础和发展水平两大子系统,认为两大子系统相互作用并互相调控,子系统各要素间配合得当、和谐一致,是城市协调发展的核心。该观点的提出对于当前碎片化的城市协调发展研究是一个重要进步。(2)基于以上理论分析,采用“密度、分割、距离”三维分析、人地关系、“五大发展理念”及系统论框架,构建了集“发展整体特征、发展基础、发展水平、协调发展类型识别”三定量一定性的边境城市协调发展评价体系,丰富了多学科背景的边境城市协调发展研究。(3)基于构建的协调发展评价体系,实证研究了中国边境城市的整体发展特征、发展基础、发展水平、及协调发展类型,并提出差异化的协调发展发展路径。整体发展特征实证研究表明,边境城市整体发展层面面临“密度、分割、距离”三重挑战,三个维度与全国的综合比值为0.62,其中,密度维度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最大;发展基础实证评价表明,边境城市约八成区域为人居环境临界适宜和一般适宜的过渡地区,水土资源保障程度较高,整体不构成其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但区域差异明显,20052014年边境城市社会发展综合指数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90%,社会发展基础较弱,边境城市发展基础可划分为三个类别;发展水平实证研究表明,边境城市发展水平呈高低水平两头小、中等水平中间大的“纺锤形”结构,空间分布格局与城镇化水平有较强吻合性,20052014年不同发展水平的边境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均在提高,不同发展水平的边境城市在五个方面的演进特征各不相同;根据发展基础类型和发展水平级别的协调关系,将21个边境城市分为三种类型,认为以人口适度集聚与适度疏散来置换发展空间,是促进边境城市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长期路径选择。
逄锦波[9](2007)在《青岛市人口迁移的经济社会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口迁移是人口变动的主要形式之一,与人口自然变动不同,人口迁移主要指人口机械变动。人口迁移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口经济学现象,自人类社会之初即已存在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它是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统计学等各个学科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我国特殊的户籍制度决定了我国人口迁移现象既有着与国外人口迁移相同的规律,又具有明显的自身特点。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我国人口迁移无论从迁移规模上还是从迁移规律上,都具有了与以往不同的特点。作为我国第一批开放的沿海14城市之一,青岛市在人口迁移上既具有与全国人口迁移类似的规律,又具有自身的显着特点。在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视野下,从人口经济学角度研究青岛人口迁移具有较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论文介绍了课题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对国内、国外人口迁移理论及人口迁移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和总结,说明了课题的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框架,并在简述此前人口迁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人口迁移的概念作了相应的界定,希望以此作为开展论文研究的学理起点。论文主体部分分析了青岛市人口迁移的历史状况和现状特征,进而分析了青岛市迁移人口的空间分布及其效应、动力机制及其成因、经济社会影响等,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一个时期青岛市人口迁移规模和适度迁移人口规模作了预测,并提出了调控迁移人口适度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建议。论文力争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选题思路等方面都实现一定的可能创新价值,特别是通过对青岛市人口迁移现象的分析,得出了一些具有可能创新价值的结论和观点,将有助于有效地对青岛迁移人口实施监管,并为其他一些地区提供可能的借鉴。
蒋若凡[10](2010)在《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研究 ——以四川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一切人口问题的核心和实质内容都是发展问题。获得自由、充分和全面的发展,这是一切人口问题的核心诉求。人口发展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良好的人口发展,关系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中国能否实现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的转变,关系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科学的、有效的人口管理是推动和实现人口发展的重要途径。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政府转型的不断深化;科学的人口发展观要求从“人口增长的视野”转变为“人口发展的视野”;人口发展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影响因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计划生育改革与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在这种背景之下,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单纯以控制人口增长为目的、以行政制约手段为主的传统人口管理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这个问题在未来时期如何解决?笔者借鉴了西方治理理论中关于建立政府、市场、公民社会三者相互依赖与多元合作的公共事务治理模式的理论精髓,尝试性地提出了强调由政府引导、培育、鼓励市场、中介组织、以及公众参与到人口发展的社会事务中,逐步形成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的多元主体治理格局,并通过有效服务、公共产品的提供代替原有强制干预的行政管制手段,最终实现人口和谐、科学发展的人口管理新模式——人口发展政府治理模式。本研究首先以人口发展的界定作为契入点而展开研究,涉及人口发展概念诊释、同近似概念的特征甄别等一系列内容要素的研究。然后界定出本文研究对象——狭义的人口发展,即人口自身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不同的制度安排(包括政府管理制度)必然会对人口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在界定狭义人口发展概念的基础上,本文尝试从制度角度对人口发展进行了重新定义。随后,通过人口转变理论这一解释工具揭示出建国后我国政府主导的外推型人口发展模式所诱发的人口问题以及呈现出的人口管理弊端。在市场、公民社会、政府的共同转型作用背景之下,论文提出了人口发展政府治理这一新概念,并对其内涵、特征、功用及任务作出了详尽的阐述与逐一的分析。进一步地,作者从宏观的角度对人口发展政府治理进行了制度体系的全面设计,力图完善这一模式,内容包括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指导思想;治理理念、职能、体制、主体、手段上的目标取向;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组织机构重新设计;政府、公民社会组织、社区三位一体的立体网络治理运行机制;以及涵盖人才资源、资金投入、公益宣传和数字技术的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多元保障”体系。在论文的后半部分,以我国人口大省四川为例,首先对四川人口发展的现状作出分析,然后使用“离散人口发展方程”构筑模型对未来四川人口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期探究出四川人口发展过程中现在和未来的人口问题并加以治理。其中包括:四川人口总量的政府治理、四川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政府治理、四川人口老龄化的政府治理、促进人口城乡有序转移的政府治理、四川人口整体素质提升的政府治理,笔者都分别进行了治理对策上的研究。经过详细论述“数量第一,结构第二”这样一个在我国人口学界具有争议论调之后,笔者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数量与结构并举,四川人口自然结构的治理应是当前四川人口发展政府治理不容忽视的重点”的建议。论文的最后特别以人口老龄化和出生性别比偏高这一突出的人口自然结构问题进行了更加细化的研究,并结合治理元素分别提出了政府治理的具体措施和对策。总之,立足于人口发展的角度,借鉴治理的理论精髓,去研究人口发展管理制度并提出人口发展政府治理模式是极富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二、城市建设与人口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建设与人口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人口均衡发展研究 |
(二)少数民族人口研究 |
(三)水族研究 |
(四)研究现状简评 |
三、研究方法、理论基础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理论基础 |
(三)创新之处 |
四、田野调查点概况 |
(一)水族传统文化 |
(二)田野点基本情况 |
(三)调查过程 |
第一章 水族人口变动的历史考察 |
一、水族人口数量与人口再生产类型 |
(一)人口数量 |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 |
二、水族人口素质 |
(一)人口文化素质 |
(二)人口身体素质 |
三、水族人口自然结构 |
(一)人口性别结构 |
(二)人口年龄结构 |
四、水族人口经济社会结构 |
(一)人口城乡结构 |
(二)人口产业结构 |
(三)人口职业结构 |
五、水族人口迁移 |
第二章 水族人口非均衡发展问题及其缘由 |
一、水族人口内部非均衡发展问题及其缘由 |
(一)人口增长速度锐降 |
(二)人口素质偏低 |
(三)人口性别比失调 |
(四)人口老龄化严重 |
(五)人口单向流迁 |
二、水族人口外部非均衡发展问题及其缘由 |
(一)人口城镇化率较低 |
(二)人口产业结构滞后 |
(三)人口职业结构不合理 |
(四)人口相对贫困 |
(五)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 |
第三章 实现水族人口均衡发展的机遇与路径选择 |
一、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面临的机遇 |
(一)二孩政策创造了生育空间 |
(二)民族政策提供了政策支持 |
(三)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
(四)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
(五)绿色发展理念提供了科学的方向引领 |
二、实现水族人口均衡发展的路径选择 |
(一)强化水族人口内部均衡发展的政策支持 |
(二)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
(三)优化水族人口均衡发展的社会环境 |
(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调查问卷(节选) |
附录二 :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访谈提纲(部分) |
附录三 :田野调查相关照片 |
附录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江苏省乡村人口-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发展空间分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振兴以农业为主导的战略需求 |
1.1.2 江苏省乡村多系统整体优化的现实需求 |
1.1.3 江苏省区域差异的历史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数据来源 |
1.3.3 研究内容 |
1.3.4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乡村性理论 |
2.1.2 耦合协调理论 |
2.2 研究综述 |
2.2.1 耦合协调研究 |
2.2.2 乡村空间分异研究 |
2.2.3 乡村发展评价体系研究 |
第三章 乡村发展水平分析 |
3.1 评价指标构建及测算 |
3.1.1 指标体系构建 |
3.1.2 测算结果 |
3.2 人口发展水平分析 |
3.2.1 整体水平呈空间集散格局 |
3.2.2 阶段性趋势下快速发展地区组团式集聚 |
3.2.3 整体精明收缩下各区模式存在差异 |
3.3 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
3.3.1 整体水平呈梯度格局 |
3.3.2 阶段性趋势下发展速度两极分化 |
3.3.3 均呈高效、现代化模式发展 |
3.4 社会发展水平分析 |
3.4.1 整体水平圈层式发展 |
3.4.2 阶段性趋势下发展速度呈“山形”格局 |
3.4.3 生活水平不断进阶 |
3.5 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
3.5.1 整体水平半包围式发展 |
3.5.2 线性趋势下发展速度两极分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苏南-苏中-苏北耦合协调水平空间分异分析 |
4.1 初级耦合协调阶段下线性优化 |
4.1.1 整体位于初级耦合协调阶段 |
4.1.2 趋于线性优化 |
4.2 耦合协调发展空间分异 |
4.2.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4.2.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4.3 两两子系统差异化互动下的梯度空间格局 |
4.3.1 两两子系统差异化互动 |
4.3.2 呈苏南-苏中-苏北梯度格局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城镇化差异的成因分析 |
5.1 整体影响因素 |
5.1.1 城镇化主导 |
5.1.2 多要素综合 |
5.2 苏南地区:高水平城镇化带来正负双面效应 |
5.2.1 正面效应:促进系统高效发展与良性互动 |
5.2.2 负面效应:要素过度流失带来发展瓶颈 |
5.3 苏中地区:中等水平城镇化带来积极作用 |
5.3.1 保障城乡要素合理流动 |
5.3.2 保障乡村较好的发展基础 |
5.4 苏北地区:低水平城镇化带来正负双面效应 |
5.4.1 负面效应:发展基础及后续动力均不足 |
5.4.2 正面效应:资源集聚为系统良性互动提供基础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耦合协调的乡村优化发展策略 |
6.1 整体优化策略 |
6.1.1 实施农业协同与现代化发展,注重经济-社会协调互动 |
6.1.2 加强人才吸引与培养,注重人口-经济良性互动 |
6.1.3 加强各项设施建设,优化人口-社会耦合协调水平 |
6.2 各区优化策略 |
6.2.1 苏南地区:优化城镇化发展,提升人口、经济水平 |
6.2.2 苏中地区:稳步城镇化发展,注重人口-经济、经济-社会高效互动 |
6.2.3 苏北地区:加强城镇化,提高三系统互动关系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中国城市人口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论 |
1.1 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内容框架及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内容框架 |
1.2.3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西方对城市人口安全的研究 |
1.3.2 国内对城市人口安全的研究 |
1.4 可能的创新尝试 |
2. 中国城市人口安全的理论探讨 |
2.1 关于城市人口安全的内涵和外延 |
2.1.1 关于人口的基本认识 |
2.1.2 关于人口安全的基本认识 |
2.1.3 关于中国城市人口安全的认识 |
2.2 城市人口安全的理论基础 |
2.2.1 城市人口安全与风险控制理论 |
2.2.2 城市人口安全与城市生态学 |
2.2.3 城市人口安全与城市社会学 |
2.2.4 城市人口安全与城市人口管理 |
2.2.5 城市人口安全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
2.3 城市人口安全的研究要素及其关系 |
2.3.1 城市人口安全的要素及其关系 |
2.3.2 城市人口安全的内部要素 |
2.3.3 城市人口安全的外部要素 |
3 中国城市人口增长规模及风险评估 |
3.1 城市人口规模现状 |
3.2 未来我国城市人口数量预测 |
3.2.1 城市人口预测方法选择和相关参数设定 |
3.2.2 2010-2030年城市人口数量预测 |
3.3 城市人口规模持续扩大的风险研究 |
3.3.1 城市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压力巨大 |
3.3.2 城市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
3.3.3 城市人口规模庞大对城市的经济压力 |
4. 中国结构性城市人口安全问题及防控 |
4.1 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的人口安全问题及防控 |
4.1.1 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的现状 |
4.1.2 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不合理带来的城市人口安全风险 |
4.1.3 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不合理的主要应对措施 |
4.2 城市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的人口安全风险 |
4.2.1 城市人口老龄化现状 |
4.2.2 城市老龄化给城市人口安全带来的风险 |
4.2.3 城市老龄化的主要应对措施 |
4.3 城市人口出生性别比的数据表象与可能的人口安全风险 |
4.3.1 城市人口出生性别比的现状 |
4.3.2 城市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调可能导致的城市人口风险 |
4.3.3 城市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调的主要应对措施 |
5. 中国城市人口安全的综合性问题分析 |
5.1 城市外来流动人口对城市人口安全的考验 |
5.1.1 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现实状况 |
5.1.2 城市外来流动人口引起的城市人口风险问题 |
5.1.3 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思考 |
5.2 城乡人口发展差距、贫困人口问题对城市人口安全的考验 |
5.2.1 城乡人口发展差距对城市人口安全的考验 |
5.2.2 城市贫困人口问题对城市人口安全的考验 |
5.3 城市人口健康对城市人口安全的考验 |
5.3.1 城市出生缺陷问题对城市人口安全的考验 |
5.3.2 各种疾病和猝死对城市人口安全的考验 |
5.4 城市减灾防灾、应对突发事故能力考验人口安全 |
5.4.1 自然灾害对城市人口安全的考验 |
5.4.2 突发事故对城市人口安全的考验 |
5.5 食品安全考验城市人口安全 |
6. 中国城市人口安全预警体系的研究 |
6.1 城市人口安全预警体系的建立 |
6.1.1 构建城市人口安全预警体系的意义 |
6.1.2 构建城市人口安全预警体系的基本原则 |
6.1.3 构建城市人口安全预警体系的总体框架 |
6.2 城市人口安全预警体系指标的选取 |
6.2.1 已有的人口预警体系指标研究 |
6.2.2 本文的城市人口预警体系指标选取 |
6.2.3 城市人口安全预警体系中指标的安全阀值 |
6.3 指标的处理和警情的预报 |
6.3.1 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
6.3.2 人口预警模型和警情预报 |
7. 中国城市人口安全问题的对策建议与思考 |
7.1 城市人口安全问题的对策建议 |
7.1.1 重视城市人口发展战略 |
7.1.2 以人为本,完善城市人口安全的相关政策 |
7.1.3 完善保持城市人口安全的保障体系 |
7.1.4 重视城市人口安全预警机制 |
7.2 对城市人口安全问题政策措施的一些思考 |
7.2.1 对户籍制度改革的思考 |
7.2.2 “以业控人”需要科学论证,谨慎执行 |
7.2.3 城市新城新区的建设与中心城区的持续拥堵的思考 |
7.2.4 对城市老龄化问题措施的一些思考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1.1 平等是解决中国城市人口安全问题的一剂良方 |
8.1.2 发展是解决中国城市人口安全问题的根本之道 |
8.2 本文的研究不足与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4)长春人口发展与城市变迁研究(1800-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及研究的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的文献基础 |
四、 研究的创新与突破 |
第一章 长春人口生存环境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人口生存的自然资源环境 |
第二节 原始人生存部落 |
第三节 多民族人口的聚居地 |
第四节 长春人口与生存环境的关系及其特点 |
第二章 长春人口与城市地域街区的出现 |
第一节 长春城市的第一块街区——长春厅 |
第二节 长春城市的第二块街区——俄国宽城子铁路附属地 |
第三节 长春城市第三块街区——日本南满铁路附属地 |
第四节 长春城市第四、五块街区——商埠地与东站区 |
第三章 长春人口与城市行政区域设治 |
第一节 长春厅升格为长春府 |
第二节 长春县的行政扩充与人口发展 |
第三节 伪满新京特别市殖民行政扩充与人口发展 |
第四章 长春移民人口与结构布局 |
第一节 长春移民人口增加 |
第二节 长春地区人口分布 |
第三节 长春地区民族人口构成 |
第五章 长春人口素质 |
第一节 长春人口的身体素质 |
第二节 长春人口的文化素质 |
第六章 长春人口、经济与城市化 |
第一节 长春府工商业发展概况 |
第二节 长春县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 |
第三节 伪满新京特别市人口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 |
第七章 长春人口与城市建设发展 |
第一节 沦陷前的人口与城市建设 |
第二节 沦陷时期伪满新京特别市的人口发展与城市规划建设 |
第八章 长春人口城市化与城市发展变迁评析 |
第一节 从外延到内涵——衡量长春人口城市化 |
第二节 影响长春人口城市化和城市变迁的主要因素 |
第三节 长春人口发展及城市变迁的特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光复前长春人口、城市发展大事记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5)丝绸之路经济带(境内段)人口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概念界定 |
1.2.1 人口空间结构定义 |
1.2.2 研究时空范围界定 |
1.2.3 研究区域概况 |
1.3 研究工具、方法和数据来源 |
1.3.1 研究工具和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人口空间结构形成及变动机制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2.2 研究综述 |
2.2.1 丝绸之路人口研究综述 |
2.2.2 人口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
2.3 成果述评 |
第3章 古丝绸之路人口空间结构演变 |
3.1 古丝绸之路人口概况 |
3.2 历史时期西北丝绸之路人口空间分布演变过程 |
3.2.1 两汉时期——丝路开辟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
3.2.2 隋唐时期——丝路兴盛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
3.2.3 辽宋时期——丝路衰退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
3.2.4 元时期——丝路复兴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
3.2.5 明时期——丝路衰退Ⅱ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
3.2.6 清时期——丝路萧条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
3.3 古丝绸之路人口分布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启示 |
3.3.1 古丝绸之路人口分布演变的影响因素 |
3.3.2 古丝绸之路人口分布演变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现状研究 |
4.1 基于土地利用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密度格网分布 |
4.1.1 格网化方法 |
4.1.2 丝绸之路经济带2010年人口密度格网分布图 |
4.2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指标空间分布特征 |
4.2.1 趋势面分析方法 |
4.2.2 人口指标空间分布特征 |
4.3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的省际、区际分异 |
4.3.1 陕西省人口空间分异 |
4.3.2 甘肃省人口空间分异 |
4.3.3 青海省人口空间分异 |
4.3.4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口空间分异 |
4.3.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空间分异 |
4.4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分异指标分析 |
4.4.1 指标分析方法 |
4.4.2 变量选取 |
4.4.3 结果分析 |
4.5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
4.5.1 因子分析方法 |
4.5.2 变量选取与试验过程 |
4.5.3 因子解释 |
4.5.4 聚类分析方法 |
4.5.5 基于聚类结果的人口区划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动力机制 |
5.1 人口空间结构与经济要素布局的空间相关性 |
5.1.1 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经济要素布局现状 |
5.1.2 人口空间结构与经济要素布局的相关关系 |
5.2 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经济学原理 |
5.2.1 人口自然变动的区际差异及其经济学原理 |
5.2.2 人口城镇化的家庭决策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
5.3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 |
5.4 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动力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预测 |
6.1 基于GM(1,1)修正系数模型的人口分布预测 |
6.1.1 灰色理论建模原理及过程 |
6.1.2 系数设定方法 |
6.2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预测结果 |
6.2.1 丝绸之路经济带2010至2050年人口规模变动趋势面 |
6.2.2 丝绸之路经济带2050年人口密度格网分布图 |
6.2.3 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群人口密度变动情况 |
6.4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未来趋势的经济效率评价 |
6.5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优化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局限性和改进方法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城市发展质量及其空间分异研究 ——基于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国内外城市发展研究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城市 |
2.1.2 城市化、城镇化与城市发展 |
2.1.3 城市化质量与城市发展质量 |
2.1.4 城市发展质量空间分异 |
2.2 城市发展理论基础 |
2.2.1 城市区位理论 |
2.2.2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
2.2.3 大城市连绵区理论 |
2.2.4 城市发展阶段理论 |
2.2.5 人口迁移理论 |
2.3 国外城市发展研究 |
2.3.1 城市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 |
2.3.2 城市发展阶段研究 |
2.3.3 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 |
2.3.4 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
2.3.5 小结 |
2.4 国内城市发展质量研究 |
2.4.1 城市发展质量的内涵 |
2.4.2 城市发展质量的评价研究 |
2.4.3 城市发展质量的比较研究 |
2.4.4 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
2.4.5 城市发展的空间分异研究 |
2.4.6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城市发展质量评价 |
3.1 指标体系确定 |
3.2 研究方法 |
3.2.1 熵值法简介 |
3.2.2 熵值法的计算过程 |
3.3 数据来源 |
3.4 结果分析 |
3.4.1 指标权重分析 |
3.4.2 城市发展质量总体评价 |
3.4.3 城市四大方面发展质量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城市发展质量的空间分异特征 |
4.1 城市发展质量的空间格局 |
4.2 城市发展质量的空间关系 |
4.2.1 空间自相关理论 |
4.2.2 城市发展质量的空间自相关检验 |
4.3 “H-H”与“L-L”城市群发展质量比较 |
4.3.1 区域划分、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
4.3.2 比较方法 |
4.3.3 “H-H”与“L-L”城市群发展差异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发展的个案研究 |
5.1 苏州市城市发展 |
5.1.1 苏州市内部空间结构 |
5.1.2 苏州市对外空间联系 |
5.2 南充市城市发展 |
5.2.1 南充市内部空间结构 |
5.2.2 南充市对外空间联系 |
5.3 苏州市与南充市发展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与讨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介 |
(7)欠发达地区人口均衡发展研究 ——以云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立题意义与相关研究 |
(一) 立题意义 |
(二) 研究意义 |
二、人口均衡理论文献综述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
(一) 研究方法 |
(二) 论文框架结构 |
四、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均衡人口理论及相关概念体系 |
一、相关概念体系 |
(一) 人口要素 |
(二) 资源要素 |
(三) 经济要素 |
(四) 环境要素 |
(五) 社会要素 |
二、相关理论的发端与进展 |
(一) 人口理论 |
(二) 适度人口理论 |
(三) 人口社会学理论 |
(四)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 |
(五) 人口-资源-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理论 |
(六)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第三章 系统关系、作用机理与动态均衡 |
一、相关系统之间的关系 |
(一) 人口与经济的关系 |
(二) 人口与社会的关系 |
(三) 人口与资源的关系 |
(四) 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
(五) 人口-资源-环境系统关系 |
二、相关系统之间的作用机制 |
(一) 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
(二) 人口-资源-环境系统关系的基本属性 |
(三) 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系统相互作用机制 |
三、均衡人口的系统运行与协调机制分析 |
(一) 人口发展系统的内部均衡机理 |
(二) 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动态均衡机理 |
第四章 人口内部均衡状态的指标比较与分析 |
一、云南人口增长的均衡性比较分析 |
(一) 云南人口自然增长的均衡性评价 |
(二) 云南人口自然增长状况 |
二、云南人口素质的均衡性状况与分析 |
(一) 人口健康素质 |
(二) 人口文化素质 |
三、云南人口结构的基本状况与均衡性指向 |
(一) 人口自然结构 |
(二) 人口社会结构 |
第五章 欠发达地区人口均衡外部指标比较分析 |
一、人口与经济发展 |
二、人口与资源开发 |
三、人口与社会发展 |
四、人口与环境保持 |
第六章 均衡人口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处理 |
一、评价指标的选择 |
(一) 综合评价的原则 |
(二) 挑选评价指标的原则 |
二、数据的处理及赋权 |
三、赋权方法的选择 |
(一) 主观赋权法 |
(二) 客观赋权法 |
四、赋权结果 |
第七章 云南均衡人口发展的评价 |
一、评价模型的构建 |
(一) 发展水平测度 |
(二) 人口均衡发展度评价方法构建 |
(三) 均衡人口可持续发展度构建 |
二、原始数据 |
三、结果与分析 |
(一) 计算结果 |
(二) 发展度分析 |
(三) 行业结构 |
四、均衡人口发展分析 |
五、研究结论 |
第八章 政策意义与建议 |
一、政策意义 |
二、建议与对策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获得的成果 |
致谢 |
(8)基于人地关系视角的中国边境城市协调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人地关系的认识和研究 |
1.2.2 协调发展评价的方法和模型研究 |
1.2.3 城市协调发展研究的现状及分析 |
1.2.4 具体到中国边境地区及边境城市的协调发展研究分析 |
1.2.5 文献评述 |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1.3.1 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协调发展理论基础与机理分析 |
2.1 协调发展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1 人地关系理论 |
2.1.2 区位理论 |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4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2.1.5 非均衡增长理论 |
2.1.6 系统理论 |
2.2 协调发展的系统构成及其作用机理 |
2.2.1 协调发展的概念及其内涵 |
2.2.2 影响城市协调发展的两大系统 |
2.2.3 两大系统相互作用机理 |
2.3 边境城市协调发展研究理论分析小结 |
3 边境城市协调发展评价体系的建立与类型识别 |
3.1 评价体系与类型识别的基本流程 |
3.2 发展整体特征评价模型的构建 |
3.2.1 评价框架 |
3.2.2 评价方法 |
3.2.3 数据来源 |
3.3 发展基础评价模型的构建 |
3.3.1 评价框架 |
3.3.2 评价方法 |
3.3.3 数据来源 |
3.4 发展水平测度模型的构建 |
3.4.1 评价框架 |
3.4.2 五大发展理念解读 |
3.4.3 指标体系构建 |
3.4.4 测度模型构建 |
3.4.5 数据来源 |
3.5 边境城市协调发展类型识别模型的构建 |
4 边境城市的边界效应和发展整体特征实证研究 |
4.1 边界屏蔽效应与边境城市区位特征分析 |
4.2 边境城市整体发展特征的实证分析 |
4.2.1 边境城市的“密度”特征 |
4.2.2 边境城市的“分割”特征 |
4.2.3 边境城市的“距离”特征 |
4.2.4 基于“密度、分割、距离”的边境城市与全国的综合差距 |
4.3 边境城市发展的基本思路 |
4.4 本章小结 |
5 边境城市发展基础评价 |
5.1 边境城市人口分布的自然环境适宜性评价 |
5.1.1 基于地形条件的人居环境适宜性 |
5.1.2 基于气候条件的人居环境适宜性 |
5.1.3 基于水文条件的人居环境适宜性 |
5.1.4 基于地被条件的人居环境适宜性 |
5.1.5 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综合评价 |
5.2 边境城市人口发展的资源保障程度评价 |
5.2.1 基于人水关系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
5.2.2 基于人粮关系的土地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
5.3 边境城市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程度评价 |
5.3.1 基于人口发展的社会发展水平评价 |
5.3.2 人口经济一致性评价 |
5.4 边境城市发展基础类型划分 |
5.5 本章小结 |
6 边境城市发展水平评价 |
6.1 空间序列上的边境城市发展水平测算 |
6.1.1 创新发展维度的测算 |
6.1.2 协调发展维度的测算 |
6.1.3 绿色发展维度的测算 |
6.1.4 开放发展维度的测算 |
6.1.5 共享发展维度的测算 |
6.1.6“五大发展理念”框架下的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6.2 时间序列上的边境城市发展水平的演进分析 |
6.2.1 高发展水平边境城市发展演进分析 |
6.2.2 中高发展水平边境城市发展演进分析 |
6.2.3 中低发展水平边境城市发展演进分析 |
6.2.4 低发展水平边境城市发展演进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边境城市协调发展类型识别与发展路径选择 |
7.1 发展基础与发展水平协调关系识别 |
7.2 差异化的发展路径研究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9)青岛市人口迁移的经济社会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关于人口迁移概念 |
1.2 国内外人口迁移理论及研究综述 |
1.2.1 国外人口迁移理论综述 |
1.2.2 国外人口迁移研究综述 |
1.2.3 国内人口迁移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创新及不足之处 |
1.4.1 可能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青岛市迁移人口的历史和现状特征 |
2.1 我国人口迁移历史简况 |
2.2 青岛人口迁移的历史回顾 |
2.3 青岛人口迁移的现状特征 |
2.3.1 性别及年龄特征 |
2.3.2 迁移人口来源及文化结构 |
2.3.3 迁移原因 |
2.3.4 迁移人口数量变化 |
2.3.5 迁移人口职业分布 |
第三章 青岛市迁移人口空间分布及其效应分析 |
3.1 迁移人口空间分布 |
3.2 迁移人口经济社会特征的空间分布 |
3.2.1 迁移人口性别的空间分布 |
3.2.2 迁移人口文化的空间分布 |
3.2.3 迁移人口职业的空间分布 |
3.3 迁移人口空间分布效应分析 |
3.3.1 总人口空间分布 |
3.3.2 户籍人口空间分布 |
3.3.3 迁移人口空间分布 |
3.3.4 迁移人口空间分布效应 |
第四章 青岛市人口迁移的动力机制及成因分析 |
4.1 人口迁移的动力机制 |
4.1.1 经济高速发展形成的拉力 |
4.1.2 高校扩招形成的特有拉力 |
4.1.3 地缘关系形成的特有拉力 |
4.1.4 城市形象形成的特有拉力 |
4.1.5 农村地少人多形成的推力 |
4.2 人口迁移的成因分析 |
4.2.1 影响人口迁移三因素分析 |
4.2.2 青岛人口迁移成因分析 |
4.3 农村人口迁移主要障碍分析 |
4.3.1 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及特征 |
4.3.2 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主要障碍 |
4.3.3 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面临形势 |
第五章 青岛市人口迁移的经济社会影响分析 |
5.1 人口迁移的正面影响 |
5.1.1 促进宏观经济增长 |
5.1.2 弥补劳动力总量和结构性短缺 |
5.1.3 缓解人口老龄化趋势 |
5.1.4 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
5.2 人口迁移的负面影响 |
5.2.1 恶化城乡社会治安环境 |
5.2.2 增加城市公共服务负担 |
5.2.3 冲击迁入地劳动力市场 |
5.2.4 加重城市资源环境负担 |
第六章 青岛市人口迁移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 |
6.1 未来产业发展分析 |
6.1.1 青岛城市发展格局 |
6.1.2 产业结构发展特点 |
6.1.3 信息产业发展规划 |
6.1.4 二产部门竞争力波士顿矩阵分析 |
6.2 人口迁移与社会保障 |
6.2.1 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之不足 |
6.2.2 完善社会保障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 |
6.2.3 人口老龄化现象提前出现 |
6.2.4 人口发展对社会保障体系提出更高要求 |
6.3 人口迁移与城市公共服务体系 |
6.4 人口发展与资源承载力关系分析 |
6.4.1 我国自然资源承载力分析 |
6.4.2 青岛自然资源承载力分析 |
6.5 人口迁移与环境关系分析 |
6.5.1 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
6.5.2 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
6.6 人口迁移与户籍制度改革 |
6.6.1 户籍制度的关键是限制农村人口进城 |
6.6.2 户籍制度的逻辑起点是市场经济 |
6.6.3 城市社保制度应实现国民待遇统一 |
6.6.4 对户籍制度的评估和建议 |
6.6.5 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新进展 |
第七章 青岛市迁移人口发展规模预测 |
7.1 城市人口发展规模预测 |
7.1.1 人口预测的意义 |
7.1.2 人口预测的方法 |
7.1.3 关于 Logistic人口预测模型 |
7.2 青岛市人口发展规模预测(2006—2020) |
7.2.1 青岛常住人口规模预测(2006—2020) |
7.2.2 青岛市区常住人口规模预测(2006—2020) |
7.3 青岛市迁移人口发展规模预测(2006—2020) |
7.3.1 青岛市迁入人口规模预测(2006—2020) |
7.3.2 青岛市迁出人口规模预测(2006—2020) |
7.3.3 青岛市净迁移人口规模预测(2006—2020) |
7.4 青岛市适度人口发展规模预测(2006—2020) |
7.4.1 我国人口容量与适度人口问题研究 |
7.4.2 P—S多目标决策法的基本原理 |
7.4.3 可能—满意度模型 |
7.4.4 城市适度人口影响因素分析 |
7.4.5 青岛市适度人口规模预测(2020) |
第八章 青岛市迁移人口的调控与管理对策 |
8.1 我国人口发展战略及基本思路 |
8.2 迁移人口的调控 |
8.2.1 总量控制 |
8.2.2 结构调整 |
8.2.3 空间优化 |
8.2.4 就业转移 |
8.3 迁移人口的引导 |
8.3.1 建立人口迁移机制体系 |
8.3.2 青岛迁移人口引导措施 |
8.4 迁移人口的管理 |
8.4.1 沿海城市迁移人口管理的原则体系与理论格局 |
8.4.2 沿海城市迁移人口分层级而成系统的进出模式群 |
8.4.3 加强青岛迁移人口管理的建议 |
8.5 迁移人口的保障 |
8.5.1 完善社会整体保障体系 |
8.5.2 强化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
8.5.3 探索迁移人口社会保障措施 |
8.5.4 积极培育和发展人寿保险市场 |
8.6 建立人口安全预警系统 |
8.6.1 对人口安全预警系统的基本认识 |
8.6.2 建立人口安全预警系统的基本原则 |
8.6.3 建立人口安全预警系统的基本思路 |
8.6.4 建立青岛市人口安全预警系统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研究 ——以四川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价值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问题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
1.1.3 价值域的探讨:理论与实践 |
1.1.4 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研究综述及客观评价 |
1.2.1 治理理论的研究概况 |
1.2.2 人口发展理论的研究概况 |
1.2.3 人口问题综合治理的研究概况 |
1.3 逻辑思路、方法与创新 |
1.3.1 本研究的逻辑思路 |
1.3.2 本研究的立论方法 |
1.3.3 本研究的探索与创新 |
2.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提出及理论分析 |
2.1 人口发展概念的诠释 |
2.1.1 人口发展的界定 |
2.1.2 人口发展及相关概念的辨析 |
2.1.3 本研究对于人口发展的定义 |
2.2 建国后我国人口发展推进模式的反思 |
2.2.1 人口发展的推进模式——基于人口转变论的解读 |
2.2.2 我国政府主导外推型人口发展模式的人口经济效应分析 |
2.2.3 外推型人口发展模式所显现的人口管理问题 |
2.3 治理视阈下我国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提出及理论分析 |
2.3.1 治理理论的思想内核 |
2.3.2 治理理论对未来人口发展管理的启示——多元主体与多元参与的契合 |
2.3.2 我国人口发展政府治理提出的背景 |
2.3.4 治理视阈下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内涵阐释及理论分析 |
3.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制度体系设计 |
3.1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指导思想 |
3.1.1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体现了辨证思维的方法 |
3.1.2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体现了制度创新的要求 |
3.1.3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体现了执政为民的理念 |
3.1.4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
3.2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目标取向 |
3.2.1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理念:向以人为本型转变 |
3.2.2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职能:向公共服务型转变 |
3.2.3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体制:向参与开放型转变 |
3.2.4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主体:向多元主体型转变 |
3.2.5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手段:向灵活多样转变 |
3.3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组织机构设计 |
3.3.1 现行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机构设置、职能划分的负效应 |
3.3.2 结论:现行人口管理职能机构从分散走向整合的必要 |
3.3.3 改革现行人口管理组织机构的措施与建议 |
3.4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运行机制设计 |
3.4.1 建立"参与治理"的立体网络机制 |
3.4.2 政府是调控人口发展的宏观主体 |
3.4.3 公民社会组织是人口发展治理的中观纽带 |
3.4.4 社区是人口发展治理的微观基础 |
3.5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多元保障"体系设计 |
3.5.1 建立导向正确的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用人机制 |
3.5.2 健全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投入保障机制 |
3.5.3 打造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公益性宣传"保障机制 |
3.5.4 建设人口发展政府治理"数字化管理"技术保障平台 |
4. 四川人口发展现状、趋势与政府治理研究 |
4.1 四川人口发展现状分析 |
4.1.1 四川人口总量特征 |
4.1.2 四川人口结构特征 |
4.1.3 四川人口素质特征 |
4.2 未来四川人口发展趋势研究 |
4.2.1 人口预测模型的选择、数据处理、检验与参数的设定 |
4.2.2 未来四川人口规模预测:总人口、育龄妇女、出生和死亡人口 |
4.2.3 未来人口年龄结构变动预测分析 |
4.2.4 未来人口城乡结构预测分析 |
4.3 四川人口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政府治理 |
4.3.1 四川人口总量的政府治理 |
4.3.2 四川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政府治理 |
4.3.3 四川人口老龄化的政府治理 |
4.3.4 四川人口城乡有序转移的政府治理 |
4.3.5 四川人口整体素质提升的政府治理 |
4.3.6 数量与结构并举——人口自然结构的治理是四川人口发展政府治理不容忽视的重点 |
5. 四川出生人口性别比政府治理研究 |
5.1 四川与全国各地区出生性别比的比较分析 |
5.1.1 历年我国出生性别比变动趋势与特点 |
5.1.2 全国分孩次出生性别比分析 |
5.1.3 四川出生性别与全国其他地区的比较分析 |
5.2 四川省内出生性别比的基本情况 |
5.2.1 四川各地区出生性别比与总和生育率的变动分析 |
5.2.2 四川各地区分城乡出生性别比与生育率的比较 |
5.2.3 四川各地区分孩次出生性别比的比较分析 |
5.3 四川出生性别比升高的理论解释及治理困境分析 |
5.3.1 文化因素:传统生育文化中的"男孩偏好"依然存在,并对人们的生育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
5.3.2 政策因素:紧缩性生育政策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生育行为的选择 |
5.3.3 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加强了人们对生育行为的性别选择 |
5.3.4 管理因素:管理乏力是性别选择的外部诱因 |
5.4 政府治理出生性别比的具体措施和对策建议 |
5.4.1 治理的主导思路:标本兼治 |
5.4.2 创造良好治理制度、文化环境,弱化"男孩偏好" |
5.4.3 大力发展地区经济,转变人们对孩子性别的价值偏好 |
5.4.4 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 |
5.4.5 生育行为"全程治理"的新型出生性比治理模式 |
6. 四川人口老龄化政府治理研究 |
6.1 四川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口发展现状 |
6.1.1 历年四川人口老龄化变动状况 |
6.1.2 四川老年人口自然结构状况 |
6.1.3 四川老年人口的基本健康、生活状况 |
6.2 未来时期四川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分析 |
6.2.1 未来时期四川老年人口规模、老年人口结构与老年人口的预期寿命变动分析 |
6.2.2 未来时期四川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变动预测 |
6.2.3 老龄化与人口红利及其"拐点"分析 |
6.3 人口老龄化对四川的逆经济社会发展力及治理困境分析 |
6.3.1 老龄化与经济发展 |
6.3.2 老龄化与劳动参与率、就业人口变动分析 |
6.3.3 老龄化与社会福利设施建设 |
6.3.4 老龄化与养老保障 |
6.3.5 四川老龄化治理的困境 |
6.4 政府治理人口老龄化的具体措施和对策建议 |
6.4.1 提高四川人口的人力资本存量,保持劳动力资源的竞争优势 |
6.4.2 建立、健全城乡协调的养老保障体系 |
6.4.3 加强老年人口的社会福利设施建设,积极探索人口老龄化社区照顾模式 |
6.4.4 关注老年产业的发展,引入市场机制以满足老年人口的多样性需求 |
6.4.5 构建老龄化政府治理体系,共同促进四川老龄化事业发展 |
7.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城市建设与人口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调查[D]. 李致江.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2]江苏省乡村人口-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发展空间分异研究[D]. 路宽.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3]中国城市人口安全问题研究[D]. 王恒.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2)
- [4]长春人口发展与城市变迁研究(1800-1945)[D]. 翁有利. 吉林大学, 2012(03)
- [5]丝绸之路经济带(境内段)人口空间结构研究[D]. 米瑞华.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6]城市发展质量及其空间分异研究 ——基于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分析[D]. 杨文.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2)
- [7]欠发达地区人口均衡发展研究 ——以云南为例[D]. 罗平. 云南大学, 2015(09)
- [8]基于人地关系视角的中国边境城市协调发展路径研究[D]. 游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9)
- [9]青岛市人口迁移的经济社会影响及对策研究[D]. 逄锦波. 青岛大学, 2007(01)
- [10]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研究 ——以四川为例[D]. 蒋若凡.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