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调整意见(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源[1](2021)在《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实践性是地理学科基本属性之一。晚清学校地理课程诞生至今的百年的时间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一直在地理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考察、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既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中学地理课程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是地理教育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途径与手段。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作为培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主要途径,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地理实践教学的诸多因素中,教学内容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同的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决定了相应的活动形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因此,本文通过对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分析,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为地理实践教学提供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文本凝聚了当时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结晶。课程文本承载着国家意志,体现了科学精神,是课程与教学的物质载体。课程文本可以视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点的文字语言表达,具有纲领性和强制性。尽管实践丰富多彩,但是教育实践被要求必须如此执行,实质精神不能偏离课程文本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对课程文本历史考证,揭示我国中学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进程与特点。本研究从课程计划的角度,把握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变化的整体学科背景;从地理课程标准的角度,审视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体系的变化过程与趋势;最后从地理教科书的角度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方面的内容特征。以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作为课程文本研究的时间起点,基于课程文本的视角,聚焦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以时间为线索,依据课程文本的历史演化进程,运用内容分析法探寻晚清至今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和规律。在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梳理过程中,找到课程文本及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相关研究提供详实的历史依据,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和课程文本修订提出合理化建议。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缘起、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进行综合阐述,并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和地理课程文本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一、二、三章围绕课程文本的历史变化过程,展现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脉络。将百年中学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包含晚清政府、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以改革开放为分界包含前后两个时期;21世纪之后为新课改时期。从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科书三个层次的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和要求进行内容分析。从课程名称、课时与科目、课程类型和课程目标四个方面总结不同时期地理课程设置特点;归纳了不同时期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课程要求;分析了教科书内容体系基本特征及审定出版概况;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及其原因。最后综述了各阶段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主要成就和局限。第四章基于百年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过程的历史经验,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形式、实施途径和意义等角度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做出研究和阐述,以此作为阐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依据。第五章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从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四个方面,聚焦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对人教版教科书进行了纵向的历史研究,对现行七版初中教科书和四版高中教科书的实践活动内容特征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找到初中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六章分析和总结了在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课程设置、课程要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课程文本的角度提出了修订建议。最后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转向四个方面提出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建议。
李延杰[2](2021)在《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学体育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做好小学体育教育工作可以为增强我国体育实力做奠基。随着社会发展,上海市对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小学体育课程兴趣化”是上海市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理念,这对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学校体育教学的物质环境。体育教学器材是学校体育物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外活动等开展的物质基础,所以体育教学器材的配备在学校体育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校应重视体育教学器材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优化体育教学器材的配备。本文通过以上海市部分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为研究分析对象,采取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为研究方法,分析了上海市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器材配备的现状,同时分析了影响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的因素,提出了优化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的对策。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和经济的发展,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的配备情况不断得到改善,大部分学校体育教学器材的配备符合上海市制定的《小学体育与健身教学器材配备目录》,基本配备类器材基本符合要求,仅有部分种类的器材达不到配备要求,如鞋板、海绵球、跷跷板等器材,拓展类器材的配备仍有待完善。2.上海市《小学体育与健身教学器材配备目录》的器材标准虽按照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行制定,但仍有部分器材存在成人化、竞技化的问题,阻碍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3.体育教学器材存在安全隐患,主要归结于部分教学器材质量差,维修、保养不及时等。同时,体育器材存在管理不到位,体育器材管理制度不完善,且部分制度落实不到位,缺乏专职管理人员。4.体育教学器材的配备与学生的喜好程度存在一定的出入,如球类、棋牌类等学生比较喜欢的器材数量达不到需求,有些器材因为场地原因达不到配备要求,影响学生参与体育实践活动的主动性。5.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的影响因子主要有信息资源因子、人力资源因子、财力资源因子、物力资源因子、课程资源因子。
田明飞[3](2020)在《H省中小学教育装备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文中认为
梁炜莹[4](2020)在《未来中学特色课程教育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中学教育体制的改革发展,国内普通中学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了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组成的“三级课程体系”。自此,地方和学校选修课逐渐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出现在各中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当中。这类具备地方特色、校本特色以及具有一定活动课程性质的中学选修课程,俗称为中学特色课程。然而,传统中学对于校园教育空间的设计,仍停留在以国家课程授受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体系层面内。随着近年来中学特色课程受重视程度的提升和开展规模的逐步扩大,传统的中学教学用房空间愈发无法适应中学特色课程不断创新的教学模式和不断改良的教学内容。在此背景下,传统中学校园纷纷针对新开设的特色课程,调整和改造原有的教学用房空间。新建的中学校园,也纷纷针对未来可能开展的特色课程内容,采用更具创新适应性的教育空间设计。针对中学特色课程开展的教育空间设计,逐渐成为近年来各中学校园教育空间设计的热点。论文在实地调研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和总结了当前中学特色课程的主流开课类型和授课模式,并提出对应类型课程所需要的空间功能和环境氛围。在问题导向下,论文由整体到局部,从校园总体空间组织、平面功能组织、教学空间单元具体布局和校园公共空间设计等多个层面,逐层分析针对特色课程开展需求,未来中学校园需要准备怎样的教学空间和教育环境,并通过建筑学的设计手段,去满足功能的需求、营造合适的氛围。论文最后通过具体的项目实践,作为理论的践行和检验,将中学特色课程教育空间设计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具体实践当中,并总结设计要点和设计趋势,供未来更多相似的项目参考。
梁钰颖[5](2020)在《困窘与求索:1912-1937年山西科学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教育是近代以来伴随着科学的传入而兴起的一种以自然科学知识为内容的教育,是近代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方向。民国以来,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在我国建立,并逐渐实现了由学术领域向社会生活领域的传播,科学大众化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趋势,因此与科学大众化相适应的科学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民国以后我国科学教育逐渐发展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山西基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积极发展科学教育,并逐渐实现了建制化,在促进山西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解放了民众思想,加快了山西的现代化进程。1912-1937年,山西的科学教育是在清末科学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清末“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颁布,科学教育在修业年限、课程方面有较为具体的规定,为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且随着西方科学知识的不断传入、教会学校的兴办都为山西科学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与示范作用。进入民国后,科学在社会发展中所显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而山西出于社会的需要积极发展科学教育。民国前期山西科学教育的发展处在传统向现代发展的过渡阶段,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虽遇到一些问题,但也在积极发展与探索,并逐渐走向现代化。在小学阶段,山西科学教育的发展是随着义务教育的推广逐渐发展起来的,因而山西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的特点在于其推广度得到了提高,但质量却由于现实因素没有跟上步伐,尤其是乡村小学的科学教育非常落后,在师资、设备、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比较欠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不断进步,1920年代后科学教员短缺、科学教育设备落后等情况有所缓解,小学科学教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中学阶段,山西科学教育相较于小学阶段发展较好。中学科学教育在师资、课程设置、教科书的使用等教育教学方面有显着的提高,但在科学教育设备、教学方法等方面受传统旧教育的影响较大,特别是部分县立、私立中学几乎没有得到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1920年代后山西中学科学教育随社会的发展在整体上都有所提升,中学科学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大学阶段,山西科学教育发展较为平稳。民国山西高等科学教育是在清末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而民国山西高等科学教育起点高,开始早,发展势头较猛,尤其是师资状况、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发展较好,虽由于经费等原因使得而科学教育设备等方面有所欠缺,但也在逐渐改善,总体来说发展较为平稳。而且从山西高等科学教育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山西高等科学教育培养了一大批科技、教育人才,为山西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通过对1912-1937年山西科学教育的考察,再现了民国前期山西科学教育的基本面貌与发展特点,为之后科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与教训,同时通过对山西科学教育的考察见证了科学在培养人才、发展经济、解放思想方面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以及科学文化在山西的发展与传播过程,展现了山西社会的现代化历程。
陈志昆[6](2020)在《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是儿童进行探究学习的一种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是儿童提升科学素养的重要方式,同时保证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教学效果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为了开齐开好小学科学课程实验,人们对实验所需的条件包括实验室建设条件、实验教学条件进行总结研究,但是现有研究仍不够完善,将两者人为孤立进行研究,并且缺乏对其内在联系的梳理。理清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是研究必然趋势,同时对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进行的研究是实验开出率、实验教学效果的保障,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学生提升科学素养也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科学本质理论、实验室建设条件理论、实验教学条件理论等理论进行梳理,概括出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理论分析框架——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载具”框架,并根据此理论框架,设置调查内容。通过数据分析出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存在的问题有实验室硬件配置缺失、管理粗犷封闭;教师实验教学理念偏差、技能欠缺、能力提升被动乏力;学生实验学习目的模糊、学习方式被动、学习效果不佳。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小学科学课程实验复杂、物质条件要求高;实验室建设缺乏正确理念指导、缺乏专项资金落实、缺乏系统管理保障;教师缺乏科学本质教学意识、缺乏系统实验教学素养。针对问题及原因,提出建立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载具”模型这一解决对策。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载具”模型从理论、实践两个角度提出对策改进已有现状。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载具”模型在已有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以科学本质观、大课程观、兰本达科学教育理论作为针对现实基础的改进策略理论参考,从创建理念体系、实验室建设条件实践、实验教学条件实践三方面提出具体改进策略。
何沣燊[7](2020)在《中小学STEM教育的要素解析及其关系探究》文中提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创新型国家的根基,通过创新的教育模式推动教育创新、培养创新人才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STEM因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素养上巨大的潜力引起了学界的热烈探讨、教学一线的积极尝试。我国从国家到各地方政府都出台了政策文件为相关的工作提出要求、提供指引。我国中小学在开展STEM教育时,各构成要素发挥不同的作用,要素间形成不同的关系,要素之间的关系以一定的形式组合,形成不同的运行机制,使STEM教育在学校中的开展呈现不同的路径。国内已有的STEM教育研究中,对中小学开展STEM教育的研究集中在对各个构成要素的讨论,且主要集中在某几个要素与教学效果的关系的讨论,缺乏较为全面的STEM教育要素讨论及各个构成要素的关系的探索。本研究通过梳理STEM教育的国内外政策规划、相关理论和经典案例,并结合前期研究对我国中小学开展STEM教育教学活动的访谈,对中小学开展STEM教育的主要构成要素和子要素进行解析;设计调查中小学开展STEM教育要素的问卷和访谈提纲,并实施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采用量化和质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学校STEM教育各要素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影响,各要素及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通过聚类分析探讨了要素情况不同的学校开展STEM教育的差异;提出了中小学STEM教育各要素关系模型。研究发现,(1)中小学开展STEM有七个主要要素,分别是内外政策、目标、经费资源、空间环境、师资人员、课程活动、评价体系。(2)对七个主要要素构成的子要素进行了探索和阐释。(3)七个主要要素情况的不同对STEM教育学生兴趣和学习表现有显着的影响。(4)STEM教育要素情况的不同使中小学开展STEM教育呈现出六种类型。(5)提出了政策影响目标、政策与目标作为指引,经费资源支持空间环境和师资人员建设和发展,共同支持课程活动开设,评价体系形成反馈的整体关系模型。
蒋祖存[8](2019)在《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是我国教育管理体制的重要改革内容,也是国务院要求优先开展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领域之一。2018年,国务院印发《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通知,将义务教育服务纳入到央地共同财政事权范围,支出责任由央地政府按项目、按比例分担。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发展迅速,但运行中出现了基层政府反映原有划分格局不合理,致使支出责任“越位、错位、失位”、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过大,导致基层政府出现“等、靠、要”思想、政府义务教育支出责任与财政保障能力匹配程度不足等问题。为此,本文以我国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历史逻辑、运行现状、存在问题展开研究,力图为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提供路径遵循和对策建议。本文综合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对我国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问题进行研究,试图回答的核心问题就是“当前划分格局是否科学”、“当前划分格局为什么不科学”、“今后如何划分才能更科学”。根据研究的需要,本文的导论部分讨论了论文的缘起与意义、思路和内容、方法和技术、研究创新点进行了论述;第一章内容为文献综述、事权与支出责任的概念界定以及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二章内容对我国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逻辑进行了梳理,并指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章内容构建了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类别框架,并对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第四章内容为义务教育支出责任与财政保障能力的匹配性测度;第五章内容为国外发达国家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有益经验介绍;第六章内容为优化我国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进路与建议。概念界定与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分类框架为全文的语义起点。事权就是政府依据国家宪法规定、依附政府职能产生、所拥有管理国家具体事务的权力和责任,而支出责任是政府为履行职能而承担的财政事权的支出义务和保障。根据教育部门的机构职责、教育事权的权力配置、财政经费的支出结构,政府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分为教育行政管理、学校经费管理、教育教学研究与指导。其中教育行政管理分为为规划布局、办学条件标准、办学行为规范、教学内容管理四类事权与支出责任;学校经费管理分为人员经费管理、基本建设经费管理、学生资助经费管理、教材经费管理四类事权与支出责任;教育教学研究与指导细分为教育教学研究、教育教学业务指导、教育教学质量检测三类事权与支出责任。历史分析是理解当下问题的基础,本文对我国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管理体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985年以来,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主要呈现出中央统筹、地方负责,省级统筹、分级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制度逻辑;财政管理体制呈现出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地方负责、以县为主,财政保障、省级统筹的制度逻辑。历史经验表明,中央统一领导与地方积极参与是重要保障,强化管理责任与落实分工负责是重要举措,城乡一体发展与追求公平均衡为发展关键。现阶段我国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还存在政府间部分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不尽合理、省以下部分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不够清晰、政府间部分划分清晰的事权落实不够到位、支出责任的分担机制设计对地方激励不足等主要问题。为了解我国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实践基础,本文对义务教育三大类事权与支出责任的现实运行状况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教育行政管理与教育教学研究与指导两类事权与支出责任按照各自行政隶属关系作为本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政预算支出。学校经费管理事权主要由中央负责宏观政策制定、省政府负责中观统筹,县市乡政府负责具体实施。在支出责任安排上,人员经费管理支出差不多全部由地方政府负担。公用经费支出责任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分地区分比例支出(西部地区为8∶2、中部地区为6∶4、东部地区为5∶5)。教材费用管理实行中央全额承担国家规定课程,地方课程由地方承担。中央与地方按区域财力水平分类负担基建经费支出责任。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经费中央与地方各负担50%,营养餐改善计划经费由地方主要承担,中央适当补贴,校车补助经费由地方全额负担。为了证明我国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匹配性不足这一核心观点,本文构建了义务教育支出责任与财政能力保障匹配性测度体系作为定量考察维度。结果表明:在义务教育财政性经费支出结构中,中央政府承担比例由1996年的1.5%增长至2015年的10%左右,剩下的全部由地方政府承担;纵向政府间义务教育支出责任与财力保障日益匹配。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构建省级政府义务教育预算内拨款预测模型,与我国31个省的义务教育预算内拨款实际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义务教育支出责任与财力保障比较匹配的有16个省份,剩下的15各省份,义务教育支出责任与财力保障匹配程度较低。对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讨论,需要归纳和比较域外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本文分别对法国(中央集权型)、美国(地方分权型)、日本(央地共担型)三个国家的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进行了分析。发现它们都确定了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分类框架和划分方案,并以公共事务的内在属性为义务教育事权划分的基本依据,辅之以政府财权相匹配作为公共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这一重要手段、对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作出动态调整。本文运用规范研究的方法,基于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优化进路。首先是改变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思路,改变“重结果、轻过程”、“重原理、轻实践”、“重行政、轻司法”倾向。其次是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要遵循科学的划分原则。第三是为清晰划定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划分与事权划分的具体方案。最后是配套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划分与事权划分优化的配套对策。本文在吸收和借鉴目前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学界对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匹配研究的研究深度,其创新点有如下三点:一是搭建了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分类框架。本文综合考虑教育部门的机构职责、教育事权的权力配置、财政经费的支出结构三个方面的因素,搭建了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分类框架,尽量从理论层面保持行政与财政口径统一。该分类框架具备一定的普适性,分类方法也较为科学,可以作为今后较长一段时间研究我国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关问题的指导性框架。二是构建了支出责任与财力保障匹配性的测度方法。本文构建了一个政府间义务教育支出责任与财政能力保障的匹配关系及测度体系。比较了中央与地方政府间义务教育支出集中度与财政收入集中度的变动趋势,预测了中央与地方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匹配性。此外还构建了地方政府义务教育预算内拨款预测模型,对地方政府义务教育预算内拨款的实际值与预测值进行了匹配性判断,论证了我国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不匹配的现实典型问题。三是提出了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进路。本文提出“思路调整、基本原则、具体方案、配套政策”为优化政府间义务教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优化进路。强调了在顶层设计的布局谋篇上要转变思路,在具体实践中要遵循科学的划分原则,具体方案的执行中还要辅之以保障配套措施。优化进路即有宏观的统筹指导,亦有微观上的具体操作。配套措施中提出了动态调整机制、财政保障制度、转移支付制度、国外经验借鉴等配套对策建议。
赵晓宁,新乔,任熙俊[9](2018)在《新中国教育技术装备体系建设和发展》文中研究表明1 1949—1976年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生产和管理1949年至"文革"前17年及至改革开放初期,是教育技术装备事业获得初步发展的时期,教育技术装备体系基本形成。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教育装备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一是新中国成立初对旧教育实行改造政策,接管和整顿旧学校,恢复重建人民教育事业,收回了教育主权,保留了旧学校的教育装备资源;二是通过
罗琳[10](2016)在《陕西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计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城镇化进程的推动下,以县域为单位的基础教育设施布局调整在我国已开展了10余年。近年来,伴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诉求日益强烈,普通高中办学规模日趋扩大,并逐渐向人口集中的县城发展,在校生规模超过3000人以及办学规模50班以上的学校确已大量存在。尤其是广大西部地区由于资源受限、资金不足,设施不达标,已把新建超大规模高中作为提高办学标准、满足社会教育需求的重要一步。但由于目前超大规模高中建设所依据的仍是2002年颁布的《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其中此标准仅适用于48班以下的办学规模。由于缺乏相应规模建设标准的指导,使得超大规模高中新建、改扩建陷入一片盲目状态。大多数西部地区的学校用地紧张、财政投入有限、校舍空间环境严重不足,从而影响了在校师生的学习生活。大量已建及潜在的超大规模高中校园空间环境亟待改扩建及更新,建筑空间环境计划研究已迫在眉睫。基于此,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建筑学、计划学等理论与方法,鉴于西部地区幅员辽阔,研究时间及精力所限,论文拟以陕西县域超大规模高中为研究对象,首先以现行校园设计标准规范为依据对国内外高中教育及校园规划设计展开广泛的资料收集及总结归纳,从而提炼要点与参考模式;接着通过对超大规模高中空间环境计划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典型既有校园使用现状的调查访谈,归纳了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的特征、类型与主要存在问题,确立校园用地规模成为影响校园空间环境计划的主要因子;其次以校园用地类型为研究依据,针对校园规划布局模式、建筑空间内容构成及适宜面积、大小、数量、校内外空间环境互用等问题展开研究,主要通过以下三个层面的逐级研究形成了相应的研究成果:一、宏观层面上,对已有超大规模高中的校园规划结构及布局模式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适应超大规模办学的校园空间适应性规划结构形态和空间布局模式,构建了超大规模办学校园用地规模的适应性指标体系,确立满足弹性办学需求的基本用地指标和规划用地指标;在“学社融合”理念指导下,以统筹建设为原则,提出作为公共财政投入建设的公立高中与周边文体、公共服务设施等空间资源有效利用的开放共享规划设计模式。二、中观层面上,基于对用地类型的分类,探讨了超大规模办学背景下适宜中学生交往的校内主要广场、庭院、绿化等环境规划指标体系;同时针对不同用地类型的学校,提出适应其办学规模的空间规划模式以确立空间构成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三、微观层面上,通过建立指标计算方法与公式,调节影响因子的级别与系数,提出了超大规模高中主要校舍空间的建筑面积、数量、大小等配置参考,形成具有地域针对性的动态量化指标,进而构建了节地型超大规模高中的规划模式、用地规模、建筑密度、容积率等重要指标参考。笔者期望以上研究思路及结论对已有及潜在的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提供可参考的模式与设计依据,进而为更新完善现有高中校园建设标准探讨研究方法、提供基础数据,从而节约成本,提高空间及设施的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升办学效益,推进学校向社会开放,促进地区教育健康发展,最终构建学习型社会。
二、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调整意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调整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1)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是实现地理实践活动目标的基本保证 |
(二)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与规律的研究薄弱 |
(三)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存在问题 |
二、研究背景 |
(一)时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倡导地理实践活动 |
(二)国际共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修订引发课程改革 |
(三)学科要求:课程文本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现状 |
(二)课程文本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五、研究思路 |
(一)跨学科的研究范式 |
(二)“理论-历史-现实”的三维分析框架 |
(三)以课程文本为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载体 |
(四)以确定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依据为逻辑线索 |
六、研究方法 |
(一)多维联动的研究方法原则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初创 |
一、20 世纪50 年代前课程文本概况 |
(一)学制的变革推动课程文本发展 |
(二)课程文本修订的历史沿革 |
二、晚清政府时期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 |
(一)地理课程设置中朦胧的地理实践活动意识 |
(二)官民合作的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实践活动 |
(三)晚清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的反思 |
三、民国时期北洋政府课程文本首次出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一)新学制后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出现在课程文本中 |
(二)教科书编写有所突破但仍未见地理实践活动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现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
四、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基本确立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体系基本形成 |
(二)地方志为主的教科书仍缺少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三)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不做具体规定 |
五、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从无到有 |
(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未落实到行动层面 |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 |
一、20 世纪50 年代后课程文本概况 |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课程文本更新 |
(二)教学计划和地理教学大纲新变革 |
二、改革开放前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课外自然地理内容体系 |
(一)借鉴苏联经验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技能技巧的培养 |
(二)以苏联教材为蓝本的地理教科书有一定实践活动内容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 |
三、改革开放后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内外结合的内容体系 |
(一)地理课程秩序的恢复与现代地理课程体系的确立 |
(二)教科书活动栏目注重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 |
(三)观察和调查为实践活动主要形式及其实施 |
四、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 |
(二)不同时期局限性因素的克服促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改革 |
一、21 世纪以来课程文本修订概况 |
(一)重修课程文本是构建中国特色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
(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 |
二、21 世纪以来多样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各具特色 |
(一)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求 |
(二)各具特色的地理教科书有种类丰富的活动栏目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联系实际反映时代特征 |
三、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教科书的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教学 |
(二)教科书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
第四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历史经验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一)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认识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特点 |
(一)能动性 |
(二)实践性 |
(三)真实性 |
(四)发展性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一般特点 |
(二)初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三)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 |
(一)地理观察与观测 |
(二)地理考察与实习 |
(三)地理实验与制作 |
(四)地理调查与参观 |
五、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
(一)学科课程 |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
(三)课外活动与研学旅行 |
六、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
(一)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
(二)对学生认识和智力发展的价值 |
第五章 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方法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基本思路 |
(二)基于言语信息符号的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分析框架 |
(三)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研究模型 |
(四)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的计算方法 |
(五)中学地理教科书选择与活动栏目解读 |
二、人教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历史研究 |
(一)同一年代不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二)不同年代相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三、现行各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比较研究 |
(一)七版初中实验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二)四版高中 2019 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四、基于内容特征分析的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一)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第六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与教学建议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
(一)课程设置欠缺对初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整体规划 |
(二)课程要求的学理论证和历史考证不充分 |
(三)课程实施的阻力是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不完善 |
(四)课程评价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关照较少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的课程文本修订建议 |
(一)课程计划联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
(二)课程标准加强对核心概念变化的说明提供理论支持 |
(三)教科书精选可操作的实践活动内容实现意义建构 |
(四)课程文本发挥育人合力完善地理实践活动评价与考核制度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
(一)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追求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
(二)以学科大概念为引领结构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 |
(三)以真实情境中活动体验与主体性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 |
(四)以社会交互性发展为主的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研究的文献来源 |
2.2 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研究的文献数据分析 |
2.2.1 文献年代分析 |
2.2.2 文献类型分析 |
2.3 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研究的发展阶段及特征 |
2.3.1 萌芽阶段 |
2.3.2 起步阶段 |
2.3.3 快速发展阶段 |
2.4 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4.1 有关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的概念界定的研究 |
2.4.2 有关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的特征研究 |
2.4.3 有关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的作用研究 |
2.4.4 有关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的存在问题研究 |
2.4.5 有关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的发展对策研究 |
2.5 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相关理论 |
2.5.1 体育教学器材配备概念 |
2.5.2 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的基本方式 |
2.5.3 体育教学器材配备调整方法 |
2.5.4 体育教学器材的稀缺性 |
2.5.5 体育教学器材配备优化内涵 |
2.6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的政策要求分析 |
4.1.1 教育部《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要求 |
4.1.2 上海市《小学体育与健身教学器材配备目录》的要求 |
4.1.3 上海市小学体育课改对体育器材配备的要求 |
4.2 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现状 |
4.2.1 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基础配置现状 |
4.2.2 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拓展配置现状 |
4.3 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使用与管理现状 |
4.3.1 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使用现状分析 |
4.3.2 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管理现状分析 |
4.4 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4.1 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存在的问题 |
4.4.2 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存在问题的成因 |
4.5 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的影响因素分析 |
4.5.1 信度分析 |
4.5.2 效度分析 |
4.5.3 信息资源因子 |
4.5.4 人力资源因子 |
4.5.5 财力资源因子 |
4.5.6 物力资源因子 |
4.5.7 课程资源因子 |
4.6 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的发展对策 |
4.6.1 协调课程资源与器材配备,提高器材利用率 |
4.6.2 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完善器材管理制度 |
4.6.3 优化体育资源配备,改善体育教学器材经费投入 |
4.6.4 严格落实相关政策,加强对学校体育器材配备重视度 |
4.6.5 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资源运用水平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未来中学特色课程教育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必要性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必要性 |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2.1 研究的对象 |
1.2.2 研究的范围和边界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的方法 |
1.5.2 研究的框架 |
第二章 国内中学特色课程开展需求及对教育空间的适应性要求 |
2.1 特色课程的开展趋势与用房需求 |
2.1.1 特色课程的开展趋势 |
2.1.2 特色课程的用房需求 |
2.1.3 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对相关教学用房的配比要求 |
2.1.4 特色课程专用用房设计要求的空白 |
2.2 中学特色化教育对教育空间的设计需求 |
2.2.1 满足课程授课形式的多元化需求 |
2.2.2 教育空间的开放化、灵活性需求 |
2.2.3 教育空间组织的高效化需求 |
2.2.4 未来中学特色课程教育空间的设计趋势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中学特色课程授课空间的实地调研与分析 |
3.1 调研工作内容 |
3.2 实地调研对象的选取 |
3.3 调研对象的特色课程设置情况 |
3.3.1 调研对象的特色课程开课情况 |
3.3.2 调研对象的访谈情况总结 |
3.4 特色课程教育空间需求的问卷调研 |
3.4.1 问卷调研的内容和对象 |
3.4.2 调研问卷的设计 |
3.4.3 问卷调研结果的统计和分析 |
3.5 调研对象的教育空间使用现状 |
3.5.1 实地调研的基本情况 |
3.5.2 实地调研现场情况总结 |
3.6 调研总体情况的总结与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适应中学特色课程开展的校园建筑布局 |
4.1 常见的中学校园总体布局 |
4.1.1 离散型布局 |
4.1.2 串联型布局 |
4.1.3 集聚型布局 |
4.1.4 垂直复合型布局 |
4.2 中学校园常见的单体平面布局及其创新设计 |
4.2.1 板式平面的创新设计 |
4.2.2 折线式平面的创新设计 |
4.2.3 中庭式平面的创新设计 |
4.2.4 合院式平面的创新设计 |
4.2.5 锯齿式平面的创新设计 |
4.3 适应中学特色课程开展的校园建筑布局 |
4.3.1 公共空间串联布局缩短走班距离 |
4.3.2 营造纵向多元空间提高利用效率 |
4.3.3 学习组团平面提供共享空间 |
4.3.4 适应特色课程开展的未来校园空间规划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适应中学特色课程教育的教学空间布局 |
5.1 从行政班教室到走班教室 |
5.1.1 传统普通教室的设计要求 |
5.1.2 适应走班功能的教室设计 |
5.2 科学技术类教学用房的特色化设计 |
5.2.1 传统科学类专用教室的设计要求 |
5.2.2 实验教室、辅助用房与办公用房的混合布局 |
5.2.3 实验教室的多元化布局 |
5.2.4 地理教室的独立设置和特色化设计 |
5.2.5 科技教室和科技活动室的功能创新 |
5.3 艺术文化类特色课程教学空间设计 |
5.3.1 传统艺术文化类专用教室的设计要求 |
5.3.2 国学特色课程的教学空间设计 |
5.3.3 绘画美术空间和工艺美术空间的分区设计 |
5.3.4 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的多功能复合 |
5.3.5 根据办学条件补充设置乐器教室 |
5.4 生活健康类特色课程空间 |
5.4.1 传统生活健康类公共教学用房的设计要求 |
5.4.2 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空间 |
5.4.3 生命教育组团空间概念的引入 |
5.4.4 阅读特色课的开展空间 |
5.5 多功能教学用房的创新设计 |
5.5.1 传统合班教室、多功能教室空间的设计要求 |
5.5.2 微格教室概念的引入和应用 |
5.5.3 调整阶梯教室的起坡位置 |
5.5.4 风雨操场的特色设计和多功能运用 |
5.5.5 多功能教学用房的开放化设计 |
5.6 中学特色课程教学用房的设计要点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适应中学特色课程模式的教育公共空间氛围营造 |
6.1 教育公共空间的特色化设计策略 |
6.1.1 门厅、架空层的混合功能利用 |
6.1.2 结合公共阶梯的开放空间设计 |
6.1.3 学习组团式布局的公共空间设计利用 |
6.1.4 模糊教室空间与公共空间之间的边界 |
6.1.5 交通空间的装饰设计和扩大利用 |
6.1.6 半地下空间、下沉庭院、屋顶平台的利用 |
6.1.7 边角空间的利用 |
6.2 适应特色课程开展的教育空间氛围营造手法 |
6.2.1 校园风格及色彩系统的设计 |
6.2.2 校园特色文化空间的打造 |
6.2.3 校园特色课程成果的展示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适应特色课程开展的未来教育空间设计实践 |
7.1 DW学校概念性方案设计 |
7.1.1 项目概况及设计需求 |
7.1.2 平面布局设计分析 |
7.2 SM实验中学“未来学校”教学空间改造设计 |
7.2.1 项目概况及设计需求 |
7.2.2 特色空间改造设计 |
7.3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实地调研访谈内容 |
附录二 教师问卷内容 |
附录三 学生问卷内容 |
附录四 实地调研案例现场情况记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5)困窘与求索:1912-1937年山西科学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五、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山西科学教育的时代土壤 |
一、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
(一)巩固政权的需要 |
(二)发展经济的需要 |
(三)破除封建文化的需要 |
二、外来文化对科学教育的推动 |
(一)西方科学知识的传入 |
(二)教会学校的推动与示范 |
三、清末山西科学教育发展概况 |
(一)中小学科学教育 |
(二)高等学校科学教育 |
小结 |
第二章 山西小学科学教育 |
一、科学教育师资状况 |
(一)科学教员数量短缺 |
(二)科学教员学历差异较大 |
(三)科学教员的检定 |
(四)科学教员的培训 |
二、科学科目教科书 |
(一)西式教科书的退出 |
(二)自编、乡土教科书的兴起 |
(三)部审教科书的普及 |
三、科学教育设备 |
(一)科学教育仪器 |
(二)科学教育场地 |
四、科学课程的设置 |
(一)“壬子”“癸丑”学制下科学课程的设置 |
(二)“新学制”下科学课程的设置 |
五、科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
(一)城市小学校教学方法改进 |
(二)农村小学“收效甚微” |
六、科学课程的测试与评价 |
(一)学业成绩评定 |
(二)毕业会考 |
小结 |
第三章 山西中学科学教育 |
一、科学教育师资状况 |
(一)科学教员数量短缺 |
(二)科学教员学历状况 |
(三)科学教员的培训 |
二、科学科目教科书 |
(一)西式教科书的退出 |
(二)自编教科书的出现 |
(三)部审教科书的推广 |
三、科学教育设备 |
(一)部分中学设备完备 |
(二)部分县立、私立中学设备落后 |
四、科学课程的设置 |
(一)“壬子”“癸丑”学制下科学课程的设置 |
(二)“新学制”下科学课程的设置 |
五、科学教育中的教学方法 |
(一)“五步教学法”的机械运用 |
(二)“实验教学法”的探索 |
六、科学科目的测试与评价 |
(一)学业成绩的评定 |
(二)毕业会考 |
小结 |
第四章 山西高等科学教育 |
一、科学专业的师资力量 |
(一)创建初期的师资 |
(二)1920年代师资状况 |
(三)1930年代师资状况 |
二、科学教科书的编写与使用 |
三、科学教育设备 |
(一)科学教育仪器 |
(二)科学教育图书 |
(三)科学教育场地 |
(四)科学教育学会 |
四、科学课程的设置 |
(一)山西大学工学院科学课程设置 |
(二)山西大学理学院科学课程设置 |
(三)并州学院农艺化学系课程设置 |
(四)专科学校科学课程设置 |
五、学生就业情况 |
(一)从事建设行业 |
(二)从事教育行业 |
(三)从政 |
小结 |
第五章 山西科学教育的影响与启示 |
一、山西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一)培养了大量科技人才 |
(二)促进了科学教育的发展 |
(三)提高了民众科学素养 |
二、山西科学教育的特征与启示 |
(一)山西科学教育的特征 |
(二)山西科学教育的启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二、关于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研究文献综述 |
(一)研究文献统计概况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国外文献综述 |
(四)研究现状简评 |
(五)研究趋势 |
三、研究内容 |
(一)核心概念 |
(二)研究的具体内容 |
(三)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理论分析框架 |
一、关于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的理论 |
(一)核心条件——科学本质理论 |
(二)实验室建设条件理论 |
(三)实验教学条件理论 |
二、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要素的提取和归类 |
(一)要素提取 |
(二)要素归类 |
三、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理论分析框架的确认 |
(一)理论分析框架构成要素的确认 |
(二)理论分析框架的价值 |
第二章 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 |
一、调查内容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内容的设计及检测 |
(四)调查实施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一)教师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二)学生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三、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存在的问题 |
(一)缺失、封闭的实验室建设条件 |
(二)偏差、乏力的实验教学条件 |
(三)盲目、被动的实验学习条件 |
四、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存在问题归因分析 |
(一)复杂、苛刻的小学科学课程实验 |
(二)忽视“理念+资金+管理”的实验室 |
(三)教师“意识、素养”偏差 |
第三章 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改进策略 |
一、建立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载具”模型 |
(一)涵义 |
(二)特点 |
二、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载具”模型的理论依据 |
(一)科学本质观 |
(二)大课程论 |
(三)兰本达科学教育理论 |
三、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载具”模型建设的具体策略 |
(一)创建理念体系策略 |
(二)实验室建设条件实践指导策略 |
(三)实验教学条件实践指导策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二 :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三 :访谈提纲 |
(7)中小学STEM教育的要素解析及其关系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基础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的基础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STEM教育 |
2.1.1 STEM教育的起源 |
2.1.2 STEM教育的概念界定 |
2.2 国内外相关政策 |
2.2.1 国外相关政策 |
2.2.2 国内相关政策 |
2.3 相关研究及案例综述 |
2.3.1 经费及资源 |
2.3.2 空间环境 |
2.3.3 课程与教学 |
2.3.4 师资与人员 |
2.3.5 评价体系 |
2.3.6 目标 |
2.3.7 要素之间的关系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调查背景 |
3.2 调查方法 |
3.2.1 调查方法的选用和顺序 |
3.2.2 访谈提纲设计 |
3.2.3 问卷设计 |
3.2.4 实地调研材料 |
3.3 调查对象选取 |
3.3.1 访谈调查对象选取原则 |
3.3.2 问卷调查对象 |
第4章 数据收集与分析 |
4.1 数据收集 |
4.1.1 访谈实施情况 |
4.1.2 问卷数据收集情况 |
4.2 数据分析 |
4.2.1 访谈材料质性分析——中小学开展STEM教育各要素子要素 |
4.2.2 问卷调查描述性统计 |
4.2.3 不同要素对学生兴趣与学习表现的影响 |
4.2.4 单个要素对中小学开展STEM教育其他要素产生的影响 |
4.2.5 聚类分析——要素不同情况对开展教学活动的影响 |
4.2.6 认识网络分析——中小学开展STEM教育各要素关系 |
第5章 结果讨论 |
5.1 内外政策要素及与其他要素关系 |
5.1.1 外部政策 |
5.1.2 内部政策 |
5.2 目标要素及与其他要素关系 |
5.2.1 行政目标 |
5.2.2 学生目标 |
5.2.3 教师目标 |
5.3 经费资源要素及与其他要素关系 |
5.3.1 经费来源 |
5.3.2 资源 |
5.4 空间环境要素及与其他要素关系 |
5.4.1 虚、实空间 |
5.4.2 配备工具材料 |
5.5 课程活动要素及与其他要素关系 |
5.5.1 校内STEM课程 |
5.5.2 其他校内STEM活动 |
5.5.3 课后活动 |
5.6 师资人员作用及与其他要素关系 |
5.6.1 学校教师 |
5.6.2 其它人员 |
5.7 评价体系要素及与其他要素关系 |
5.7.1 教学评价方法 |
5.7.2 教师考核办法 |
5.7.3 整体评价 |
5.8 要素关系模型 |
第6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局限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小学STEM教育开展情况访谈提纲 |
附录2 教师版问卷结构 |
附录3 学校版问卷结构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总体思路与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五、研究创新 |
第一章 文献综述、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研究相关的文献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二节 研究相关的概念界定 |
一、义务教育 |
二、教育事权 |
三、支出责任 |
第三节 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 |
一、央、地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的委托与代理 |
二、公共产品层次理论视角下的义务教育事权 |
三、政府财政分权视角下的义务教育支出责任 |
第二章 政府间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历史逻辑与经验启示 |
第一节 义务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逻辑 |
一、中央统筹、地方负责 |
二、省级统筹、分级管理 |
三、分级管理、以县为主 |
第二节 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逻辑 |
一、地方负责、分级管理 |
二、地方负责、以县为主 |
三、财政保障、省级统筹 |
第三节 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经验启示 |
一、重要保障:中央统一领导、地方积极参与 |
二、重要举措:强化管理责任、落实分工负责 |
三、发展关键:城乡一体发展、追求公平均衡 |
第三章 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的类别框架与划分现状 |
第一节 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的类别框架 |
一、分类方法及步骤 |
二、义务教育事权的类别框架 |
三、义务教育支出责任的类别框架 |
第二节 政府间义务教育支出责任规模与落实 |
一、政府间基础教育投入比例 |
二、政府间义务教育投入比例 |
三、“三个增长”比例的落实情况 |
第三节 我国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分项目划分现状 |
一、教育行政管理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
二、学校经费管理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
三、教育教学研究和指导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
第四章 义务教育支出责任与财政能力保障的匹配研究 |
第一节 测度指标的选择及说明 |
一、纵向政府间义务教育支出责任与财政保障能力的测度指标 |
二、横向政府间义务教育支出责任与财政保障能力的测度指标 |
第二节 测度方法的建构及说明 |
一、纵向政府间义务教育支出责任与财政保障能力匹配的测度方法 |
二、横向政府间义务教育支出责任与财政保障能力匹配的测度方法 |
第三节 央地政府财政保障能力分析 |
一、央地政府财政收入占比分析 |
二、省级政府财政保障能力比较 |
第四节 纵向政府间义务教育支出责任与财政保障能力匹配测度 |
一、纵向政府间义务教育支出责任安排及负担比例 |
二、纵向政府间义务教育支出责任与财政保障能力的匹配测度 |
第五节 横向政府间义务教育支出责任与财政保障能力的匹配测度 |
一、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数据结果分析 |
二、预算内拨款预测模型的建构及匹配测度结果分析 |
第五章 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域外经验 |
第一节 中央集权型国家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
一、法国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的划分 |
二、法国政府间义务教育的支出责任 |
第二节 地方分权型国家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
一、美国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的划分 |
二、美国政府间义务教育的支出责任 |
第三节 央地共担型国家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
一、日本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的划分 |
二、日本政府间义务教育的支出责任 |
第四节 域外政府间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总体特点 |
一、路径依赖:事权配置格局的历史逻辑 |
二、法治原则:事权配置机制的重要途径 |
三、积分并存:事权配置结构的基本形态 |
四、合理分权:事权配制改革的根本宗旨 |
第五节 域外政府间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启示 |
一、确定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分类框架和划分方案 |
二、公共事务的内在属性为义务教育事权划分的基本依据 |
三、政府财权相匹配是公共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 |
四、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是系统工程和动态调整过程 |
第六章 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优化进路 |
第一节 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思路调整 |
一、改变“重结果、轻过程”倾向 |
二、改变“重原理、轻实践”倾向 |
三、改变“重行政、轻法制”倾向 |
第二节 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基本原则 |
一、公共产品受益范围原则 |
二、以国家结构形式为前提条件 |
三、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法定原则 |
四、外部性、信息复杂性和激励相容结合原则 |
第三节 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划分与事权划分的具体方案 |
一、中央政府的义务教育事权配置与支出责任的划分 |
二、省级政府的义务教育事权配置与支出责任的划分 |
三、市县政府的义务教育事权配置与支出责任的划分 |
第四节 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划分与事权划分的配套对策 |
一、优化政府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动态调整模式 |
二、加强政府义务教育事权与财力匹配的保障制度建设 |
三、规范不同层级政府间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四、因地制宜合理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义务教育发展经验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9)新中国教育技术装备体系建设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1949—1976年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生产和管理 |
2“文革”结束后的恢复、整顿、提高 |
3 教育技术装备生产及管理体制改革 |
4 教育技术装备与教育发展深度融合新格局开始出现 |
(10)陕西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计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现实问题 |
1.1.2 理论问题 |
1.2 研究背景 |
1.2.1 社会背景 |
1.2.2 学科背景 |
1.3 研究对象 |
1.3.1 超大规模高中 |
1.3.2 空间环境计划 |
1.3.3 研究范围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国内研究现状 |
1.5.2 国外研究现状 |
1.5.3 文献综述小结 |
1.6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6.1 研究内容 |
1.6.2 创新点 |
1.7 研究方法 |
1.7.1 文献资料法 |
1.7.2 实地调研法 |
1.7.3 调查分析法 |
1.7.4 规划设计实践 |
1.7.5 成果归纳总结 |
1.8 研究框架 |
1.9 本章小结 |
2 溯本求源:国内外高中教育及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与启示 |
2.1 高中教育办学模式演变历程回溯 |
2.1.1 我国高中办学历程 |
2.1.2 我国高中主要问题 |
2.1.3 国外高中办学历程 |
2.2 教育规模经济相关理论支撑 |
2.2.1“教育规模经济”理论 |
2.2.2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
2.2.3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
2.2.4 研究小结 |
2.3 中学校园规划设计发展历程概述 |
2.3.1 国外中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 |
2.3.2 国内中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 |
2.4 校园规模与规划设计的关联性研究 |
2.4.1 国外校园规模与规划设计的关系 |
2.4.2 国内校园规模与规划设计的关系 |
2.5 国内外研究现状借鉴与启示 |
2.5.1 中学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 |
2.5.2 中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 |
2.5.3 中学校园规模与设计的关系 |
2.5.4 研究小结 |
2.6 本章小结 |
3 理论建构: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计划概念解析 |
3.1 空间环境计划内容 |
3.1.1 布局计划 |
3.1.2 内容计划 |
3.1.3 数量计划 |
3.1.4 面积计划 |
3.2 空间环境计划方法 |
3.2.1 影响因素分析 |
3.2.2 特征描述分类 |
3.2.3 研究模型确立 |
3.2.4 计算公式推导 |
3.2.5 建筑计划研究 |
3.3 空间环境计划依据 |
3.3.1 国外中小学建筑设计标准 |
3.3.2 国内中小学建筑设计标准 |
3.3.3 小结 |
3.4 空间环境计划应用 |
3.4.1 宏观层面——布局选址与用地 |
3.4.2 中观层面——空间构成与模式 |
3.4.3 微观层面——面积配置与大小 |
3.4.4 空间环境计划的其他方面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4 特征梳理:陕西地区超大规模高中现状分析 |
4.1 陕西地区现状梳理 |
4.1.1 社会经济状况 |
4.1.2 基础教育状况 |
4.2 超大规模高中特征分析 |
4.2.1 布局结构影响 |
4.2.2 数量与分类 |
4.2.3 现状主要问题 |
4.3 现行政策条文标准解读 |
4.3.1 教育政策 |
4.3.2 建设标准 |
4.4 超大规模高中实态调研 |
4.4.1 调研对象范围 |
4.4.2 调研内容目的 |
4.4.3 调研基本方法 |
4.4.4 调研基础数据 |
4.5 现状评价及使用反馈 |
4.5.1 基本概况 |
4.5.2 选址布局 |
4.5.3 规模特征 |
4.5.4 使用状况 |
4.6 本章小结 |
5 规模确立:超大规模高中校园用地计划 |
5.1 规划布局模式探讨 |
5.1.1 影响因素 |
5.1.2 布局模式 |
5.1.3 结构形态 |
5.1.4 用地组成 |
5.2 用地现状问题揭示 |
5.2.1 规划布局模式 |
5.2.2 空间现状指标 |
5.2.3 用地布局问题 |
5.2.4 影响因子研究 |
5.3 已有规模指标参考 |
5.3.1 国家标准 |
5.3.2 省市自定标准 |
5.3.3 超过48班标准 |
5.3.4 总结 |
5.4 不同“用地规模”的内涵及其启示 |
5.4.1 影响因子分析 |
5.4.2 相关指标概念 |
5.4.3 指标与空间环境的关系 |
5.5 用地规模体系优化 |
5.5.1 计划依据 |
5.5.2 计划方法 |
5.5.3 已有计划指标 |
5.5.4 指标分析及调正 |
5.5.5 规模与设计优化 |
5.6 本章小结 |
6 构建体系:用地规模影响下的校内空间环境计划 |
6.1 要素方法提炼 |
6.1.1 影响要素 |
6.1.2 特征及问题 |
6.1.3 内容与方法 |
6.2 现行标准剖析 |
6.2.1 国家标准 |
6.2.2 省市自定标准 |
6.2.3 超过48班标准 |
6.2.4 总结 |
6.3 现状细化分类 |
6.3.1 用地余裕型 |
6.3.2 用地适当型 |
6.3.3 用地不足型 |
6.3.4 主要问题分析 |
6.4 空间模式计划 |
6.4.1“微型社区”模式 |
6.4.2“邻里单元”模式 |
6.4.3“教育综合体”模式 |
6.5 建筑设计计划 |
6.5.1 构成内容计划 |
6.5.2 教学空间计划 |
6.5.3 实验空间计划 |
6.5.4 图书办公空间计划 |
6.5.5 生活空间计划 |
6.6 环境设计计划 |
6.6.1 广场尺度 |
6.6.2 庭院空间 |
6.6.3 绿化面积 |
6.6.4 建筑密度计划 |
6.6.5 指标体系优化 |
6.7 本章小结 |
7 内外统筹:用地规模影响下校外空间环境计划 |
7.1 规模扩张分析 |
7.1.1 规模扩张特征 |
7.1.2 现状问题分析 |
7.1.3 典型校外空间 |
7.1.4 典型使用状况 |
7.2 空间布局模式 |
7.2.1 就近选址布局模式 |
7.2.2 过渡新区布局模式 |
7.2.3 资源共享布局模式 |
7.3 规划选址模式 |
7.3.1 核心焦点聚合模式 |
7.3.2 内外统筹协调模式 |
7.3.3 实践场所外延模式 |
7.4 使用共享模式 |
7.4.1 校内优先、学社融合 |
7.4.2 优化分级、开放有别 |
7.4.3 立足共享、校外优先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特征与影响因素 |
8.1.1 发展趋势与影响因素 |
8.1.2 现状特征与类型 |
8.1.3 概念内涵与模式建构 |
8.2 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计划 |
8.2.1 宏观层面 |
8.2.2 中观层面 |
8.2.3 微观层面 |
8.2.4 节地型超大规模高中建设 |
8.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8.3.1 成果创新 |
8.3.2 思路创新 |
8.3.3 理论与方法创新 |
8.4 小结 |
9 研究展望:超大规模高中的可持续建设与模式更新 |
9.1 可持续建设的涵义 |
9.1.1 产生背景 |
9.1.2 特征内涵 |
9.1.3 实践意义 |
9.2 可持续建设的营造 |
9.2.1 用地可持续建设 |
9.2.2 空间可持续利用 |
9.2.3 设施可持续共享 |
9.3 后续研究展望 |
9.3.1 教育理念更新下的校园规划设计研究 |
9.3.2 内外统筹视角下空间环境计划研究 |
9.3.3 既有空间环境更新改造设计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1:已调研的超大规模高中校领导及部分教师访谈摘录 |
附录2:调研问卷及访谈提纲 |
附录3:各省市普通高中建设规范摘录 |
附录4:陕西省各区县中学数据统计 |
附录5:不同办学规模下高中校园主要指标参考及计算方法 |
四、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调整意见(论文参考文献)
- [1]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D]. 王思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 李延杰.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H省中小学教育装备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 田明飞. 华中师范大学, 2020
- [4]未来中学特色课程教育空间设计研究[D]. 梁炜莹.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困窘与求索:1912-1937年山西科学教育研究[D]. 梁钰颖.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D]. 陈志昆. 江苏大学, 2020(05)
- [7]中小学STEM教育的要素解析及其关系探究[D]. 何沣燊.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8]政府间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及优化研究[D]. 蒋祖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9]新中国教育技术装备体系建设和发展[J]. 赵晓宁,新乔,任熙俊.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11)
- [10]陕西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计划研究[D]. 罗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