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雷击的防治

森林雷击的防治

一、森林雷击火的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杜春英,李帅,刘丹,李秀芬,于成龙[1](2010)在《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雷击火发生的时空分布》文中研究说明森林火灾是森林植被区最为重要的扰动因子,而雷击火是森林火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兴安岭地区频繁的森林火灾己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沉重压力和巨大威胁。利用地理信息技术、SPSS统计软件和m atlab等工具,分析了1966-2006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雷击火发生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上述41年间,该地区共发生森林雷击火560起,6月份是雷击火的高发期,而一天中15,16时又是雷击火的高发时段,且雷击火的发生存在着24 a的显著周期震荡和12 a,2 a的次显著周期震荡。同时,雷击火火场质心呈显著的带状分布,并有向东南偏移的趋势。此项研究可为大兴安岭林区科学有效地开展森林防火工作提供参考。

张瑞宾[2](2020)在《北京市风沙源治理二期林业工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北京市风沙源治理二期林业工程是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本研究以工程区内的土壤有机碳为研究对象,基于73个样地的调查数据,从植被、地形和土壤三个方面,探究土壤有机碳含量与11个立地环境因子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回归模型,并运用最大熵模型预测立地环境的改变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从改变立地条件的角度探寻提升本工程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在植被因子方面,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林分类型、林分密度的相关性不显著,与草灌生物量和枯落物量均呈显著负相关。(2)在地形因子方面,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坡度和坡向的相关性不显著。(3)在土壤因子方面,土壤有机碳含量与p H呈显著负相关,与速效氮含量、速效钾含量和速效磷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主成分分析提取的5个主成分因子(F1:土壤养分因子;F2:土壤化学性质因子;F3:碳源因子;F4:植被因子;F5:地形因子)能够有效地表征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回归模型的表达式为:y=13.35F1+2.17F2-4.41F3-1.28F4-5.20F5+35.23。(5)最大熵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速效氮含量和速效钾含量是影响存在概率的主要因子,提高速效氮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后,各样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突破调查平均值的概率显著提高。

李华[3](2005)在《黑龙江大兴安岭森林雷击火环境及预测预报》文中研究表明选定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作为研究区域,对雷击火发生的火环境及形成机制的气象因子、可燃物因子和地形因子进行分析。根据历史雷击火的火灾记录和有关气象资料,结合野外调查和气象数据,研究分析发生雷击火的气候背景、雷暴火发生的天气系统活动和气象要素的变化;通过野外调查和实地观测,研究雷击火疤残留木和可燃物大小、状态、载量、含水率和类型对雷击可燃物发生燃烧的影响:在野外雷击火火烧迹地的基础上,研究分析地形、地势、坡度、坡向、坡位和海拔高度对雷击火发生的影响;对大兴安岭林区进行雷击火烧迹地调查,搜集雷击火历史资料和雷击木的火疤数据,研究分析雷击火发生的季节、时间分布规律和随地域分布变化的规律。综合考虑雷击火发生与气象、可燃物和地形因子的关系,建立雷击火数据库,采用数学物理方法,建立雷击火发生预测预报模型,并进行历史资料回归检验和实际应用。 雷击火作为天然火源是一种难以控制的自然现象,其形成机理极为复杂。雷击火有地理、时间和地形分布特征。我国大兴安岭林区是雷击火主要发生区,对雷击火的研究表明特殊可燃物、干雷暴的天气和较高的地形构成了雷击火发生的火环境。长期干旱降水少,可燃物失水严重,森林中积累丰富的可燃物,雷暴发生后干燥的植被容易引火燃烧,起火之后,遇上盛行的大风就能使火灾迅速蔓延。雷击火与雷暴的活动密切相关,雷暴,特别是干雷暴出现时,遇到降水少、地面温度增加,相对湿度降低,可燃物干燥的情况,就很容易引起火灾。森林火灾多发地区,雷击火常常也多。大兴安岭纬度越高,雷击火越多,N51°以北为该林区雷击火发生最集中区域。一次干雷暴天气过程,可以同时引起多起雷击火,它们之间的距离最远可达150km。雷击火多发生在6~8月,雷击火的发生时段主要集中在下午的14~17时。雷暴,特别是干雷暴出现时,遇到降水少、地面温度增加,相对湿度降低,可燃物干燥的情况,就很容易引起火灾。森林火灾多发地区,雷击火常常也多。雷击火作为天然火源是一种难以控制的自然现象,其形成机理极为复杂,在预防扑救雷击火对策上,应加强预测预报、实时监测和及时扑救等方面的工作。

孙丹,姚树人,韩焕金,陈小华[4](2006)在《雷击火形成、分布和监测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与引发雷击火密切相关的雷暴和闪电的形成机理,干旱状况、雷暴天气、可燃物状况和地形所构成的雷击火发生的火环境,雷击火以及由雷击火引起森林火灾的地理分布、时间分布,采用气象雷达和雷电单站定位相结合、用闪电计数器结合火险天气指标、雷电探测系统、多站闪电定位系统、利用气象卫星遥感技术等方法进行雷击火的监测预报诸多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

穆焕文[5](1986)在《森林雷击火的防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每年森林雷击火的次数有着明显增长的趋势。这是由于静电电荷源(如:石油管道、电力线、船舶、飞机等等)的激增造成的。所产生的电荷多次的被气流、蒸发、降水等从地面转移到空中和从空中到地面,这时,它们中的大部份消散为低浓度,而不形成强放电,其余的集中到平均高度2-4公里、等温线为0-10℃的积云中,也就是这些电荷成为森林雷击火的根源。需提醒的是云地电势差经常达到5.1010伏。气象学家把云中的电荷浓度分成五级(R2,R4,R 6,

白夜,李晖,王博,贾宜松,武英达[6](2019)在《森林雷击火成因与防控对策》文中指出归纳整理国内外雷击火典型案例,深入剖析雷击木特征、雷击火发生机理、时空分布特点,结合森林消防队伍灭火实战经验,从火灾发现定位、火情预判、接近火场、安全扑救等4个方面总结雷击火防控难点,并提出相应对策,对雷击火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雷击火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韩宏亮[7](2012)在《大兴安岭北部林区雷电监测定位和雷击火预警系统设计》文中提出大兴安岭北部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国有林区,由于雷电天气频繁,该区域容易发生雷击火,引发大面积森林火灾,给国家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灾难。为了解决长期困扰林区的雷电侵害问题,降低雷电和雷击火造成的损失,必须建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防雷防火系统。本文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和电场数字化技术,设计了大兴安岭北部林区雷电监测定位和雷击火预警系统。该系统具备雷电监测定位和雷击火预警功能,采用雷电定位仪和地面电场仪,建设若干监测子站和预警站,在大兴安岭北部林区形成立体防护体系,为林区防雷工作提供预报、监测和预警信息。系统建成后,将能够及早发现雷电和雷击火的发生,避免雷击火蔓延,最大程度减少火险损失。根据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具体的设计逻辑,本文共分为六部分:(1)绪论部分,说明雷电监测定位和雷击火预警系统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2)研究区域概况部分,分析大兴安岭北部林区自然状况、雷暴和雷击火发生状况(3)雷电及监测预警的理论基础,阐释雷电形成机理、破坏形式、雷电危害、雷击火引燃条件等雷电相关理论。介绍ADTD雷电定位仪和DNDY地面电场仪,以及由这两种仪器为核心的雷电监测定位和雷击火预警系统(4)设计大兴安岭北部林区雷电监测定位系统(5)设计大兴安岭北部林区雷击火预警系统。(6)归纳本研究的全部设计内容,形成科学合理的结论。

姚树人[8](2004)在《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发生、监测与扑救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大量收集国内外雷击火研究成果和野外调查,综合论证了雷击火这一难以控制的自然现象,他的形成机理的复杂性、预测预报的多因子性以及在引发森林火灾方面预防、监测与扑救的特殊性。论述了雷击火与雷暴的活动密切相关。雷暴,尤其是干雷暴的出现时,遇到森林火灾多发地区,雷击火常常也多。雷击火有其地理、时间和地形分布特征。雷电作为一个随机干扰因子引发森林火灾,使得对雷击火的预防、监测与扑救变得更加困难。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预防和监测雷击火的综合方法,结合大兴安岭林区森林可燃物的不同类型论证了在扑救森林火灾时应采取的扑救方法以及应引起高度重视的扑火人员安全等问题。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森林类型的改变,环境的恶化,尤其是2002年夏季在我国发生了有史以来的,因雷击火引发的特大森林火灾,再次告诫我们要深入研究雷击火发生机理,以便提高预防、监测与扑救雷击火手段的重要性。论文提出了在我国雷击火发生占38%的大兴安岭林区因采取的科学防范措施的建议。在预防、监测与扑救雷击火的对策上,应高度重视和加强雷击火形成机理、预测预报以及实时监测、扑救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张景忠,张铁森,张俊玲[9](1995)在《国外先进的预报防治雷击火技术》文中研究表明国外先进的预报防治雷击火技术张景忠,张铁森,张俊玲(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阿城市土地局)雷电是由大气中雷暴云运动而产生的,全世界每年雷击共约20亿次。据美国西部林区统计,每9次雷击就会产生1次雷击火。自本世纪40年代起,为了更好地预防雷击火,一些...

倪长虹[10](2008)在《大兴安岭雷击火发生规律及预防对策的研究》文中指出雷击火有其独特的时间、空间发生规律。本文通过对大兴安岭近40年的雷击火数据进行整理,利用excel、spss和arcgis等软件对该地区雷击火基础数据和气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通过现有国内外雷击火研究成果和大兴安岭地区的相关数据,综合论证了雷击火这一难以控制的自然现象,形成机理的复杂性,发生规律的独特性,预报监测的困难性及建立预警系统的必要性。大兴安岭地区林火火因和发生频率研究表明:大兴安岭地区起火原因很多,在有火因记录的1494次森林火灾中,雷击火545次,占37%,是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地区年发生火灾37次左右,雷击火年发生13.6次,87年前雷击火发生频率占总发生的33%,而87年后占到了59%,增加了26个百分点,雷击火破坏所占比重也大幅度上升,毁林面积由原来的1%上升到3.4%。大兴安岭雷击火时空研究表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几乎每年都有发生,并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往往经过几年低发生后,引发大频率的雷击火灾,87年前雷击火的发生频率的周期是4年,87年后雷击火发生频率增加为2年一周期;雷击火主要发生在每年的夏秋两季,且主要集中在5、6月份,这两个季节发生雷击火403次,占全部雷击火灾的72.5%左右;雷击火发生的时段主要是日间,且集中在早上10点到下午5点。雷击火发生较分散,该地区各地都有雷击火灾发生。阿木尔,呼中、塔河、松岭、新林五地是雷击火高发区,占雷击火发生的58.9%。大兴安岭地区气象条件对雷击火影响分析表明:雷击火与气象因子中平均降水、相对湿度、平均风速成负相关,与夏季平均温度成正相关。降水量对雷击火的发生是一个控制因子,当降水在400mm以下时雷击火频繁发生,当降水超过500mm时,雷击火发生很少;温度是影响雷击火发生的关键因子,当夏季温度在14℃以下发生雷击火的几率是很小的,仅占8%。而气温在14-20℃之间是雷击火高发段,占68%,大部分雷击火在这一温度下发生。当温度高于20℃时候,雷击火发生减少。通过对比国内外雷击火发展历史及监测预报研究概况,阐述雷击火早期预警系统的组成及其主要功能。国内的雷击火监测预报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有待快速提高。雷击火早期预警系统结合了卫星监测、瞭望台监测、地面巡护三种方式,形成立体防护网,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预报、监测和损失等大量数据信息,将有利于避免大火和特大火灾的发生,减少火灾损失。

二、森林雷击火的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森林雷击火的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雷击火发生的时空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及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获取
    1.3 研究方法
        1.3.1 功率谱分析
        1.3.2 林火质心运动
2 结果与分析
    2.1 雷击火发生的时间特点
        2.1.1 以年、月、日为尺度的发生特点
        2.1.2 雷击火发生功率谱分析
    2.2 雷击火发生的空间特点
        2.2.1 空间分布
        2.2.2 雷击火的质心运动
3 结论

(2)北京市风沙源治理二期林业工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森林土壤有机碳的研究
    2.2 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因子
        2.2.1 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的研究
        2.2.2 植被因子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的研究
        2.2.3 地形因子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的研究
        2.2.4 土壤理化性质对有机碳含量影响的研究
        2.2.5 经营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的研究
    2.3 最大熵模型的研究
3 研究区概况
    3.1 地理位置
    3.2 气候
    3.3 水文
    3.4 土壤
    3.5 植被
4 研究内容与方法
    4.1 研究内容
    4.2 研究方法
        4.2.1 样地的选取
        4.2.2 样地调查
        4.2.3 土样处理及指标测定
        4.2.4 相关性分析
        4.2.5 主成分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2.6 最大熵模型
    4.3 技术路线
5 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立地环境因子的关系
    5.1 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植被因子的关系
        5.1.1 林分类型
        5.1.2 林分密度
        5.1.3 草灌生物量
        5.1.4 枯落物量
    5.2 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5.2.1 海拔
        5.2.2 坡度
        5.2.3 坡向
    5.3 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5.3.1 土壤pH
        5.3.2 土壤速效养分
    5.4 土壤有机碳含量回归模型的构建
        5.4.1 立地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5.4.2 立地环境因子主成分分析
        5.4.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6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提升策略
    6.1 模型基础数据构建
    6.2 模型模拟精度及结果分析
    6.3 提升策略的制定及效果预测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3)黑龙江大兴安岭森林雷击火环境及预测预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和文献综述
    1.1 森林雷击火环境
    1.2 森林雷击火分布
    1.3 森林雷击火预防扑救
    1.4 小结
2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
    2.2 研究方法
3 雷击火的时间地理分布
    3.1 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历史
    3.2 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时空分布
    3.3 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地形分布
    3.4 小结
4 雷击火发生火环境
    4.1 雷击火形成过程
    4.2 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发生气象条件
    4.3 干雷暴路径
    4.4 小结
5 偃松林雷击火
    5.1 自然概况
    5.2 研究方法
    5.3 数据分析
    5.4 结果分析
    5.5 小结
6 雷击火预测预报
    6.1 雷击火发生条件
    6.2 雷击火预测模型
    6.3 雷击火预测分析
    6.4 雷击火预测应用实例分析
    6.5 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4)雷击火形成、分布和监测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雷击火形成机理的研究
    1.1 与引发雷击火密切相关的雷暴和闪电的形成机理
    1.2 雷击的引火机理
2 雷击火的分布研究
    2.1 地理分布
    2.2 时间分布
3 雷击火监测预报的研究
4 结语

(6)森林雷击火成因与防控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雷击木特征
2 雷击火发生机理
3 雷击火时空分布特点
4 雷击火典型案例剖析
    1) 美国亚利桑那州亚内尔山雷击火。
    2) 葡萄牙大佩德罗冈山区雷击火。
    3) 我国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立尔村雷击火。
    4) 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
5 雷击火防控难点
    1) 发现定位难。
    2) 火情预判难。
    3) 接近火场难。
    4) 安全扑救难。
6 雷击火防控对策
    1) 科学划分防雷区域防范等级。
    2) 加强雷击火预测预报。
    3) 人工作业影响天气。
    4) 人工影响闪电。
    5) 加强林区灭火专业化队伍建设。
    6)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7 展望

(7)大兴安岭北部林区雷电监测定位和雷击火预警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目的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大兴安岭北部林区自然状况
    2.2 大兴安岭雷暴状况
    2.3 大兴安岭雷击火状况
第三章 雷电及监测预警的理论基础
    3.1 雷电相关理论
        3.1.1 雷电形成过程
        3.1.2 雷电破坏形式
        3.1.3 雷击火引燃条件
        3.1.4 雷电的危害
    3.2 雷电监测预警设备
        3.2.1 ADTD雷电定位仪
        3.2.2 DNDY地面电场仪
    3.3 雷电监测定位和雷击火预警系统
第四章 大兴安岭北部林区雷电监测定位系统设计
    4.1 功能设计
    4.2 结构设计
        4.2.1 雷电监测定位子站
        4.2.2 数据处理中心
        4.2.3 通信传输
    4.3 布局设计
    4.4 系统工作流程
    4.5 技术性能指标
        4.5.1 系统总体技术指标
        4.5.2 雷电探测仪技术指标
        4.5.3 雷电监测子站技术性能指标
        4.5.4 数据处理中心技术指标
    4.6 雷电监测子站建设方案
        4.6.1 选址原则
        4.6.2 环境要求
        4.6.3 设备安装要求
        4.6.4 供电要求
    4.7 系统的防雷设计
第五章 大兴安岭北部林区雷击火预警系统设计
    5.1 功能设计
    5.2 结构设计
        5.2.1 硬件部分
        5.2.2 软件部分
    5.3 布局设计
    5.4 系统工作流程
    5.5 技术性能指标
    5.6 雷击火预警站建设方案
    5.7 系统的防雷设计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发生、监测与扑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国内外对雷击火的研究现状
        1.1.1 对雷击火形成机理的研究
        1.1.2 对雷击火监测预报的研究
        1.1.3 对雷击火的分布研究
        1.1.4 对雷击火扑救的研究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地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我国雷击火主要发生地区概况
        2.1.1 大兴安岭林区概况
    2.2 大兴安岭呼中区概况
    2.3 研究方法
3 研究地雷击火概况
    3.1 雷击火时空分布特点
    3.2 雷击火与气候的关系
4 雷击火的发生机理
    4.1 资料收集
    4.2 野外测定方法
        4.2.1 雷击可燃物测定
        4.2.2 地形测定
    4.3 数据分析
        4.3.1 GIS分析
        4.3.2 雷击火发生频率计算
        4.3.3 拟合曲线分析
    4.4 结果分析
        4.4.1 雷击火发生时间分布
        4.4.2 可燃物
        4.4.3 气象条件
        4.4.4 地理因素
5 雷击火的监测与预防
    5.1 雷击火的监测
        5.1.1 闪电探测原理
        5.1.2 闪电定位系统
        5.1.3 大兴安岭林区的多站闪电定位系统
        5.1.4 单站雷电传感器
        5.1.5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
        5.1.6 利用其它工具探测
    5.2 雷击火的预防
6 雷击火扑救方法
    6.1 发生干雷暴后应采取的措施
    6.2 次生林或过伐林雷击火扑救方法
    6.3 荒山草地雷击火扑救方法
        6.3.1 火头离林缘较近时的扑救方法
        6.3.2 火头离林缘较远时的扑救方法
    6.4 原始林雷击火扑救方法
        6.4.1 原始林雷击火蔓延的特点
        6.4.2 火强度特点
        6.4.3 林火种类特点
        6.4.4 林火熄灭的特点
        6.4.5 扑救方法
    6.6 扑救火灾应注意的问题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10)大兴安岭雷击火发生规律及预防对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森林火灾概况
        1.1.1 国内外森林火灾概况
    1.2 雷击火研究概况
        1.2.1 国外和我国的雷击火研究概况
    1.3 雷击火监测预报情况
        1.3.1 国外雷击火监测预报情况
        1.3.2 国内雷击火监测情况
    1.4 立题依据和目的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2 实验地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1.1 大兴安岭林区地理位置及自然状况
    2.2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采取的技术路线
        2.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2.2.2 研究主要采取的技术路线
    2.3 雷击火地形成机理
        2.3.1 引发雷击火密切相关的雷雨云和闪电形成机理
        2.3.2 雷击火形成机理
3 大兴安岭雷击火发生规律及预防对策的研究
    3.1 雷击火发生规律和气象条件分析
        3.1.1 林区林火和林业资料
        3.1.2 资料处理
        3.1.3 大兴安岭地区雷击火发生规律
        3.1.4 大兴安岭地区林火级别和森林损失分析
        3.1.5 大兴安岭雷击火数据统计分析
        3.1.6 大兴安岭地区气象条件分析
        3.1.7 可燃物
    3.2 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预防对策的研究
        3.2.1 国内外雷电网络探测系统分析
        3.2.2 人工引雷
        3.2.3 雷击火早期预警系统的研究
    3.3 本章小结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森林雷击火的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雷击火发生的时空分布[J]. 杜春英,李帅,刘丹,李秀芬,于成龙. 自然灾害学报, 2010(03)
  • [2]北京市风沙源治理二期林业工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研究[D]. 张瑞宾.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黑龙江大兴安岭森林雷击火环境及预测预报[D]. 李华.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5(12)
  • [4]雷击火形成、分布和监测研究综述[J]. 孙丹,姚树人,韩焕金,陈小华. 森林防火, 2006(02)
  • [5]森林雷击火的防治[J]. 穆焕文. 国外林业, 1986(01)
  • [6]森林雷击火成因与防控对策[J]. 白夜,李晖,王博,贾宜松,武英达. 林业资源管理, 2019(06)
  • [7]大兴安岭北部林区雷电监测定位和雷击火预警系统设计[D]. 韩宏亮. 北京邮电大学, 2012(03)
  • [8]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发生、监测与扑救的研究[D]. 姚树人. 东北林业大学, 2004(04)
  • [9]国外先进的预报防治雷击火技术[J]. 张景忠,张铁森,张俊玲. 林业科技, 1995(01)
  • [10]大兴安岭雷击火发生规律及预防对策的研究[D]. 倪长虹. 东北林业大学, 2008(02)

标签:;  ;  ;  ;  

森林雷击的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