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皮肤病的产前诊断

遗传性皮肤病的产前诊断

一、遗传性皮肤病能产前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亓俊凤[1](2020)在《一例有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家系基因检测及产前诊断》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有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hidrotic ectodermal dysplasia 2,HED2),又称Clouston综合征,发病率约为1/10万,具有高度的外显率和可变的表现度。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外胚层起源的组织发育障碍,如甲发育不良、毛发稀少或完全缺如、掌跖角化过度等。该病最先由Nicolle和Hallipre于1895年报道,Clouston于1929年报道了一法裔加拿大人大家系,后该病被命名为Clouston综合征并逐渐为人所知,此后,国内外陆续有研究者对该综合征进报道。Kibar等于1996年利用基因连锁分析确定了 HED2的染色体定位13q11±12.1,Lamartine等于2000年进一步证实编码人缝隙连接蛋白30的GJB6基因发生错义突变为该综合征的致病原因。迄今为止,已发现GJB6的G11R、A88V、V37E、D50N4种突变、GJA1(V41L)突变、GJB2(R127H)突变及 GJB6(N14S)突变结合 GJB2(F191L)突变与HED2发病相关。因其表型多样,临床需与具有相似症状的先天性厚甲、先天性少毛症、掌跖角化病等疾病鉴别诊断。目的通过对一外胚层发育不良的家系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并对患者妻子进行产前诊断以提供妊娠指导,完善HED2的临床表型或基因库,为其后续潜在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线索。方法收集该外胚层发育不良家系的临床资料,收集该家系2例患者及4例健康个体外周血样本及先证者孕19W配偶羊水,提取样本中的DNA并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对目标基因进行扩增,通过高通量测序检测先证者HED2、PC、CA、PPK相关致病基因,筛查该家系的致病突变。对其他家庭成员及胎儿就检测出的基因突变进行Sanger测序,以验证该突变为该家系的致病原因并对胎儿进行产前诊断。结果家系中先证者以毛发稀疏为主要表现伴有轻度甲发育不良,其父亲具有甲发育不良、毛发稀疏、掌跖角化过度三联征,且父亲的临床表现重于先证者。先证者的配偶、母亲、妻子、儿子及其姐姐均为正常表型。基因检测示先证者GJB6基因发生G11R突变,其他相关基因未发现致病性突变,其父亲携带相同突变,其配偶、母亲、妻子、儿子及其姐姐均未检测到此突变。产前诊断示胎儿未检测到 GJB6(G11R)突变。结论本研究通过基因测序,明确该家系所患疾病为HED2,进一步验证了 GJB6(G11R)错义突变是导致HED2的分子机制之一。妊娠中期产前诊断提示胎儿非HED2患者的可能性极大。该综合征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基因检测联合产前诊断是阻止致病基因传递的有效方法。

吴媛媛[2](2020)在《靶向捕获测序检测Ⅰ型神经纤维瘤基因突变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背景Ⅰ型神经纤维瘤(Neurofibromatosis 1,NF1)是临床上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率在1/2500至1/3000之间。患者常见的临床表型为皮肤咖啡斑、腋窝或腹股沟等褶皱部位雀斑样色素沉着、皮肤神经纤维瘤以及虹膜Lisch结节等。该病主要是由于NF1基因突变异常导致的多系统损害。目前为止,已经报道了约2700多种NF1基因的突变,包括错义突变、无义突变、插入或缺失突变以及剪切位点突变等,大部分突变都是导致截短的神经纤维瘤蛋白。近年来,针对基因检测方法,下一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的发展为检测相关基因的突变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手段,其中,Panel靶向捕获测序是针对所研究疾病相关基因进行外显子靶向捕获和大规模平行测序来筛选出致病基因。目的应用靶向捕获测序联合一代Sanger测序检测以咖啡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个家系和两个散发病例的相关皮肤病基因,帮助临床诊断,探讨其发病机制。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查询,进一步了解Ⅰ型神经纤维瘤的发病机制,为日后临床研究新的疾病治疗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也为患者的遗传咨询、产前诊断等打下基础。方法1.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抽取患者及亲属的外周血。2.提取外周血DNA,经纯化后利用Roche公司的Kapa Illumina HTP建库试剂盒、Seq Cap文库接头试剂盒、Seq Cap EZ杂交增强试剂盒以及涵盖569个与遗传性皮肤病密切相关的基因靶向探针试剂盒进行建库捕获,通过Illumina Hiseq X Ten测序平台进行测序,并通过数据分析、变异注释后得到突变位点。3.针对靶向捕获测序得到的突变位点进行特异性引物设计,应用一代Sanger测序对突变位点进行验证,并用Chromas 2.6软件以及相关生物学软件分析测序结果。结果1.临床表现上,患者均以咖啡斑为主,未有其他临床表现,皮肤镜和皮肤CT检查显示皮损部位色素沉着。2.测序结果显示,家系1中,在37号外显子上第5072位碱基和5073位碱基之间插入了35个碱基(TATAACTGTAACTCCTGGGTCAGGGAGTACACCAA)的序列,导致基因移码突变,并在其父亲身上也检测出同样的突变位点。散发病例1为exon30:c.4110+1G>T,在30号外显子发现一个剪切位点的突变,使用Ensembl数据库对基因外显子碱基进行比对,发现该突变位点位于30号和31号外显子之间的内含子的第一位碱基上,采用Human Splicing Finder对外显子剪切位点进行预测,显示突变为位点位于剪切位点受体处,突变可能破坏原有剪切受体。散发病例2为exon28:c.C3826T,28号外显子编码区第3826位碱基由C突变为T,该突变为无义突变,会导致肽链延伸至第1276位氨基酸位置时提前终止。结论靶向捕获测序结合一代测序可准确、快速、经济的检测出已知致病基因的突变位点。通过对1个家系和两个散发病例的基因检测,使已有临床表型的患者明确了临床诊断,发现了新的基因突变位点,丰富了Ⅰ型神经纤维瘤的致病基因突变谱。对Ⅰ型神经纤维瘤的发病机制进行研究总结,也为临床疾病治疗、疾病咨询以及产前诊断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梁波[3](2020)在《遗传性非综合征性鱼鳞病临床表现及致病基因分析》文中指出研究背景遗传性非综合征性鱼鳞病(Inherited nonsyndromic ichthyosis)系先天性鱼鳞病,病变仅局限于皮肤。按其遗传方式、形态学和组织学的不同该病可分为常见鱼鳞病、角蛋白鱼鳞病(Keratinopathic ichthyosis,KPI)、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鱼鳞病(Autosomal recessive congenital ichthyosis,ARCI)。环状表皮松解性鱼鳞病(Annular epidermolytic ichthyosis,AEI)是角蛋白鱼鳞病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是一种罕见的完全外显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不仅仅表现红斑、水疱等表皮松解性鱼鳞病典型表现,躯干部位也会出现银屑病样环状红斑,部分患者也伴有掌跖角化,目前国际上仅有10例家系报道。AEI是由KRT1或KRT10基因突变引起的,突变位点包括KRT1基因上的p.I479T和p.I479F,KRT10基因上p.I446T和p.A156P。寻常型鱼鳞病(Ichthyosis vulgaris,IV)是遗传性非综合征性鱼鳞病中最常见的一类,在中国人群中患病率约为2.29%,临床特征表现为手臂和腿部伸侧表面覆盖有细小的灰褐色鳞片,皮损通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遗传模式被认为是常染色体“半显性”遗传模式,编码微丝蛋白原的FLG基因突变是导致寻常型鱼鳞病主要遗传易感因素,目前有50多个变异位点被报道,FLG突变不但是寻常型鱼鳞病的致病基因,FLG功能缺失突变与特应性疾病(包括特应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发展中也有显着的相关性,也是特应性皮炎最重要的遗传风险因素。板层状鱼鳞病(lamellar ichthyosis,LI)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鱼鳞病中表现较为温和的一种,已报道的致病基因包括ABCA12,ALOXE3,ALOX12B、CERS3,CYP450,NIPAL4/ICHTHYIN,PNPLA1,谷氨酰胺转胺酶1基因(Transglutaminase 1,TGM1),其中,TGM1和ABCA12的突变被频繁报道。随着高通量测序的快速发展,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Whole-exome sequencing,WES)技术更加成熟,已经广泛应用在遗传性皮肤病研究领域。与Sanger测序技术相比,WES更加高效和经济。鉴于遗传性非综合征性鱼鳞病具有复杂的表型异质性及遗传异质性,全外显子测序技术是目前重要的研究方式和诊断工具。目的根据先证者临床症状与既往遗传学研究基础,对一组遗传性非综合征性鱼鳞病家系完善临床检测,通过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联合一代测序进行突变筛查,完成基因诊断及相关遗传咨询,加深对遗传性非综合征性鱼鳞病一组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致病基因的理解,明确其遗传学病因,丰富基因突变数据库。方法(1)选择临床诊断疑似环状表皮松解性鱼鳞病家系1例、明确寻常型鱼鳞病家系5例、疑似板层状鱼鳞病家系1例,共7例家系纳入课题组研究,所有入组成员抽提外周血DNA,填写知情同意书,补充临床照片及相关信息。(2)在AEI家系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不同,进行表型异质性分析,选择5例患者,3例对照;在5例IV家系中选择典型患者和对照共计11例;在LI家系中选择先证者1例。使用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技术,通过纯化、捕获、测序等一系列步骤得到原始数据,对原始序列数据进行分析,通过质量评估,变异位点分类步骤过滤筛选出与疾病相关的有害变异位点或基因,重点分析已报道的FLG基因在寻常型鱼鳞病家系中突变情况;KRT1,KRT10基因在环状表皮松解性鱼鳞病家系中突变情况;TGM1基因在板层状鱼鳞病家系中突变情况。(3)通过Sanger测序把筛选致病基因突变在家系内扩大样本量进行测序验证,研究基因型-表型共分离情况。结果(1)AEI家系中发现所有9例患者KRT1基因上都发生已知错义突变,c.1436T>C,突变位于KRT1的螺旋2B高度保守的螺旋终止基序中,这种突变会导致角蛋白1(p.I479T)的479位发生异亮氨酸到苏氨酸的取代,同时通过皮肤影像学,病理诊断,免疫组化检测,临床表现结合基因检测,AEI诊断明确。(2)通过对5例寻常型鱼鳞病家系的分析,进行了FLG突变研究,在家系中发现已知致病变异5个,分别是c.3321del A(p.S1107fs),c.12064A>T(p.K4022X),c.4544C>A(p.S1515X),c.4420C>T(p.R1474X),c.2476C>T(p.R826X)。发现未见报道的FLG变异1个,c.11227C>T((p.R3743X)。(3)LI家系中检出已知TGM1基因突变,c.C424>T(p.R142C),结合临床表现,LI诊断明确。结论(1)国际上首次报道了1例表型异质性AEI家系,这同时也是已报道AEI家系中成员最多的1例,填补了环状表皮松解性鱼鳞病基因突变谱。(2)通过对5例IV家系的分析,丰富了寻常型鱼鳞病FLG基因突变的研究。同时本研究发现了一个新的致病突变位点,丰富了遗传性非综合征性鱼鳞病致病基因突变谱。(3)报道了藏族LI 1例,临床明确诊断,丰富了对LI疾病的认识。(4)对于遗传性非综合征性鱼鳞病,使用WES技术联合Sanger测序能够高效、迅捷鉴定出疾病致病突变,为进一步产前筛查和及时治疗干预提供了理论基础。

张学军[4](2020)在《罕见性遗传性皮肤病的研究现状及展望》文中指出罕见性皮肤病虽然发病率较低,但是由于种类繁多、危害性大而日益被国内外学者所重视。其中严重的罕见性遗传性皮肤病不仅影响美观、危及生命,而且影响下一代,因此国内外学者不断深入地研究此类疾病,发现了多个罕见性遗传性皮肤病的致病基因及突变位点,某些疾病的基因治疗也取得了一定进展,遗传性罕见性皮肤病的遗传咨询正在不断开展和深入。但目前仍然有部分疾病的发病机制未被阐明,遗传咨询和基因治疗面临较多挑战,国内外学者仍需要加强合作和交流,加大加深在此类疾病上的研究力度和深入,为早日阐明罕见性皮肤病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治疗干预提供重要的借鉴依据。

阿苏瑞,刘芳芳,李睿亚,段妍[5](2019)在《高通量测序在遗传性皮肤病中的应用及前景》文中指出遗传性皮肤病一直是皮肤病临床诊断、治疗中的难点。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遗传性皮肤病有330多种,其中大多数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目前,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研究常见遗传性皮肤病突变基因及易感基因,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基因诊断的依据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对近些年关于高通量测序在遗传性皮肤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分析阐述。

肖生祥[6](2016)在《遗传性皮肤病与妊娠》文中认为遗传性皮肤病包括单基因遗传性皮肤病和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经典遗传性皮肤病即单基因遗传性皮肤病,其遗传方式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X连锁显性遗传。经典遗传性皮肤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预防遗传性皮肤病的主要措施是减少患病胎儿出生。文中在介绍遗传性皮肤病的分类基础上,探讨不同种类和不同遗传方式的遗传性皮肤病在妊娠时应采取的对策。

林志淼,尹菁华,汪慧君,杨勇[7](2014)在《两个无先证者标本的火棉胶样婴儿家庭的产前诊断》文中提出目的:在2个无患儿生物学标本的火棉胶样婴儿家庭中确定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并为其提供产前诊断。方法:收集已逝火棉胶样婴儿临床病史,依据引起该病的候选致病基因进行排序,在患儿父母中逐一进行候选致病基因突变位点检测。确定突变位点后,分别在孕11周和孕18周时进行胎儿绒毛膜及羊水穿刺,对胎儿DNA进行致病突变位点检测,确定其基因型及患病情况。结果:两个家庭中分别分娩过2例和1例火棉胶样婴儿,均在出生不久后夭折,未能获取患儿任何生物学标本。笔者在家庭1的健康父母中分别发现TGM1基因c.C427T及c.1106delG杂合突变;在家庭2的健康父母中分别发现ALOX12B基因c.1463G>A和c.1642C>T杂合突变。再次怀孕后,家庭1的胎儿绒毛膜组织标本未检测到TGM1的任一致病突变位点:家庭2的胎儿羊水标本中检测到c.1463G>A突变,但未发现c.1642C>T突变,诊断该胎儿为健康携带者。两个家庭胎儿出生后均为健康婴儿。结论:虽然多数火棉胶样婴儿病情危重,可导致早夭,但可根据该病的候选致病基因排查结果在缺乏患儿DNA标本的家庭中进行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

任力,王冰清[8](2014)在《分子病理学技术在遗传性皮肤病诊断中的应用及前景》文中研究说明遗传性皮肤病是皮肤病临床诊断、治疗中的难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遗传性皮肤病有300多种,其中大多数发病机制不明确。分子病理学是分子生物学与传统病理学的交叉学科,运用分子病理学技术可以较好地阐释遗传性皮肤病基因变异与临床表现的关系,对遗传性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及其他技术的发展,分子病理学技术已经被临床作为遗传性皮肤病诊断的重要工具。

汤占利[9](2011)在《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COL7Al基因突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pidermolysis bullosa, EB)是表皮与真皮分离的在临床上有多种表现的一组遗传性皮肤病的总称,根据超微结构显示组织分裂的准确位置,EB可分为四种主要类型:单纯型EB(epidermolysis bullosa simplex, EBS);交界型EB(junctional epidermolysis bullosa, JEB);营养不良型EB(dystrophic epidermolysis bullosa, DEB)和Kindler综合征(Kindler syndrome)。EBS:裂隙发生在基底的角质形成细胞内,是角蛋白5、14或plectin蛋白异常所致;JEB:裂隙主要发生在透明板,是lamina-332,整联蛋白a 6β4或ⅩⅦ型胶原异常所致;DEB:裂隙发生在致密板下锚丝纤维水平,是Ⅶ型胶原异常所致;而Kindler综合征患者的裂隙可以发生于表真皮交界处的任何结构部位,主要由于粘着斑相关蛋白Fermitin家族同源物1蛋白异常所导致。DEB的表皮松解部位发生于致密板下带,根据遗传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常染色体显性(DDEB)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RDEB)两种类型。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表明DEB是由位于基底膜致密板下带锚丝纤维的主要组成部分---Ⅶ型胶原基因COL7A1突变导致。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性表皮松解症(dystrophic epidermolysis bullosa pruriginosa, DEBP)是DEB的一种少见临床亚型。DEBP患者可于出生后早期表现为DEB的临床表型,并随着年龄增长,伴随着水疱或大疱性损害减少,逐渐出现痒疹样损害;患者也可以出生后无任何临床表现,逐渐于双胫前缓慢出现痒疹样改变,伴有轻度的甲营养不良性改变;少数患者可在成年后才出现典型的DEBP皮损而无任何其他DEB的临床表现;极少数DEBP患者还可以在典型临床表现的基础上出现白色丘疹样皮疹。DEBP可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隐性遗传,但多数病例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目前,已报导引起DEBP的突变包括错义突变、移码突变以及剪切位点突变。其中,引起COL7A1基因编码的Ⅶ型胶原三螺旋区的甘氨酸替代的杂合错义突变为DEBP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这是由于Ⅶ型胶原蛋白结构特征是Gly-Xaa-Yaa连续重复,由于甘氨酸是最小的氨基酸,对于胶原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当甘氨酸被其他种类的氨基酸替代后,可能干扰Ⅶ型胶原的三螺旋结构域的形成,妨碍其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使皮肤基底膜致密板下带锚纤维(其主要成分为Ⅶ型胶原)不能维持正常的功能,导致DEBP发生。但引起DEBP患者剧烈瘙痒并最终在反复搔抓刺激下出现痒疹样改变的具体原因尚不清楚。本研究拟对收集到的3例临床表型差异较大的DEBP病例进行COL7A1基因突变的研究,进一步探讨DEBP患者临床表型与基因型之间可能的关联,丰富DEBP突变的数据库,为患者家系的产前诊断奠定基础。目的检测三例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者的COL7A1基因突变情况。方法1、收集三例患者临床资料,病例1为17岁男性,出生后反复于手、足等摩擦部位出现水疱及大疱,消退后留有轻度增生性瘢痕。随年龄增大,患者摩擦性水疱逐渐减轻,但缓慢于双胫前、背部、上肢伸侧出现扁平丘疹及结节,伴有剧烈瘙痒,家族中其母亲及多位亲属有类似情况,否认父母近亲结婚。病例2和病例3均为成年女性,青春期后发病,主要表现双胫前、背部逐渐增多的结节,伴有剧烈瘙痒。病例2有家族史,病例3为散发病人。查体:三例患者均可见到双胫前、背部多发的淡粉红色或褐色扁平丘疹及结节,表皮剥蚀,部分表面伴有明显角化,其中病例1皮疹较为广泛多发,并且伴有腹部多发肤色扁平肤色或者白色丘疹及增生性瘢痕。三例患者均可见到甲变薄,远端萎缩甚至缺如。三例患者的皮肤组织病理均提示:角化过度,棘层肥厚,表皮下轻度裂隙,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2、电镜检查标本制备:环钻钻取病例1及病例3胫前结节处皮损一块(3mm),立即用5%戊二醛溶液固定,送至电镜室行透射电镜检测。3、DNA的提取取患者及其亲属外周血5ml,2%EDTA抗凝,以低渗溶血以及酚—氯仿抽提法提取DNA。4.PCR扩增及DNA测序根据COL7A1基因序列设计72对特异性引物扩增3例患者全部外显子,同时扩增患者亲属及150例无关正常人对照的相应突变外显子。扩增条件:94℃预变性5min;94℃变性45s,56℃-62℃退火1 min,72℃延伸1min,共35个循环;72℃后延伸10min。1.5%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查PCR产物;所有PCR产物经纯化后送至北京天一辉远测序公司测序。结果病例1及2有家族史,病例3为散发患者。病例1和3皮损透射电镜显示部分区域锚纤维丝轻度减少,病例1可见致密板下裂隙。以三例患者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所有72对引物在各自的条件下分别扩增出各自的产物,包括所有118个外显子的编码序列以及侧翼序列。所有产物纯化后测序结果与Ensembl网站所公布的COL7A1基因序列进行对照,发现病例1的COL7A1基因编码外显子的第6734位核苷酸发生G→T杂合突变,使位于85号外显子2245位密码子发生GGT→GTT突变,导致Gly2245Val杂合突变,其母亲及家族中其他患者带有该突变,其父亲未检测到该突变;病例2的COL 7A1基因编码外显子的第6859位核苷酸发生G→A杂合突变,使位于87号外显子2287位密码子发生GGA→AGA突变,导致Gly2287Arg杂合突变,家族中其他患者带有该突变;病例3的CIL7A1基因编码外显子的第5318位核苷酸发生G→T杂合突变,使位于42号外显子1773位密码子发生GGT→GTT突变,导致Gly1773Val杂合突变,其未患病的父母未检测到该突变,提示其为新发突变。突变在病例1和2家族中的患者均呈现共分离现象。所有突变均由反向测序得到验证。150例无关正常人对照均未发现这三种突变。结论COL 7A1的p.G2245V、p.G2287R和p.G1773V甘氨酸替代突变,可能是引起这三例患者临床表型的病因,进一步证实甘氨酸替代突变在DEBP中的重要致病意义;其中p. G2245V、p.G1773V为两种未报道过的新突变,这丰富了DEBP的临床表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关系研究,并为此三例患者家族的产前诊断奠定了基础。

杨勇[10](2010)在《遗传性皮肤病的产前诊断-现状与展望》文中指出遗传性皮肤病有近千种,其中一些重型遗传性皮肤病,如重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着色性干皮病以及板层状鱼鳞病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皮肤外观及功能,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目前这些疾病虽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可以通过产前诊断阻断疾病在家系中遗传。1980年国际上应用胎儿皮肤活检结合组织学检测实施了首例遗传性皮肤病的产前诊断,近十余年来基于DNA检测的产前诊断已经在多个国家陆续开展,2002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也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此项工作。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辅助生育技术等的不断进展,着床前遗传检测以及无创性产前诊断可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遗传性皮肤病能产前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遗传性皮肤病能产前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一例有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家系基因检测及产前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综述 有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靶向捕获测序检测Ⅰ型神经纤维瘤基因突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1.1 疾病概述
    1.2 Ⅰ型神经纤维瘤的发病机制
    1.3 Ⅰ型神经纤维瘤的临床表现
    1.4 辅助检查方法
    1.5 Ⅰ型神经纤维瘤的诊断
    1.6 Ⅰ型神经纤维瘤的治疗
2.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仪器
    2.4 分析软件及电子信息库
    2.5 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3.1 研究对象临床资料
    3.2 测序结果
4.讨论
    4.1 临床表现
    4.2 NF1基因突变与临床表型的相关性
5.结论
6.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课题综述 Ⅰ型神经纤维瘤发病机制相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3)遗传性非综合征性鱼鳞病临床表现及致病基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遗传性鱼鳞病临床研究
    1.2 遗传性非综合征性鱼鳞病遗传学研究
    1.3 本课题的研究设计方案
2.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实验使用试剂
    2.3 实验仪器与耗材
    2.4 相关分析软件和电子数据库
    2.5 实验方法及数据分析
3.结果
    3.1 环状表皮松解型鱼鳞病家系发现致病基因
    3.2 寻常型鱼鳞病家系发现致病基因
    3.3 板层状鱼鳞病家系发现致病基因
4.讨论
    4.1 KRT1 基因对AEI的致病作用
    4.2 FLG基因对Ⅳ的致病作用
    4.3 TGM1基因对LI的致病作用
    4.4 一代测序结合WES技术在遗传性非综合征性鱼鳞病中的应用
5.结论
6.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课题综述 表皮松解性鱼鳞病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4)罕见性遗传性皮肤病的研究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罕见遗传性皮肤病概述
2 罕见性遗传性皮肤病分子发病机制的研究
3 罕见性遗传性皮肤病的治疗
4 罕见性遗传性皮肤病的遗传咨询

(5)高通量测序在遗传性皮肤病中的应用及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高通量测序技术
2 高通量测序在遗传性皮肤病中的应用探讨
    2.1 少汗型外胚层发育不良
    2.2 着色性干皮病
    2.3 先天性角化不良
    2.4 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2.5 结节性硬化症
    2.6 皮肤肿瘤
3 展 望

(6)遗传性皮肤病与妊娠(论文提纲范文)

1 遗传性皮肤病的分类
1.1 遗传性角化异常性疾病
1.1.1 鱼鳞病及伴发鱼鳞病的遗传综合征
1.1.2 遗传性掌跖角皮病
1.1.3 红斑角化症
1.1.4 汗管角化症
1.1.5 毛囊角化病 (Darier病)
1.2 遗传性水疱大疱性疾病
1.3 外胚叶和/或中胚叶发育不良
1.4 遗传性毛发疾病
1.5 遗传性色素性疾病
1.6 伴发肿瘤的遗传性疾病
1.7 遗传性代谢异常性疾病
1.8 遗传性血管性疾病
1.9 遗传性真皮发育异常性疾病
1.1 0 其它遗传性皮肤病
2 单基因遗传性皮肤病的遗传方式与妊娠[5-6]
2.1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2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3 性连锁遗传
2.3.1 X连锁隐性遗传
2.3.2 X连锁显性遗传
3 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与妊娠
4 结语

(8)分子病理学技术在遗传性皮肤病诊断中的应用及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分子病理学技术在遗传性皮肤病中应用的意义
    1.1 从基因水平对遗传性皮肤病进行分类
    1.2 个体化指导诊断与治疗
    1.3 预测可能的遗传图谱
2 分子病理学技术在遗传性皮肤病中应用的前景
    2.1 产前诊断
    2.2 基因靶向治疗

(9)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COL7Al基因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EB的主要临床类型
    1.2 锚丝纤维与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1.3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基因突变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外文论文1
外文论文2

(10)遗传性皮肤病的产前诊断-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产前诊断方法
    1.1 胎儿皮肤活检结合组织学检测
    1.2 基于DNA检测的产前诊断
        1.2.1 绒毛膜取样
        1.2.2 羊膜腔穿刺
        1.2.3 着床前遗传检测
        1.2.4 无创性产前检测
2 产前诊断的适应症
3 产前诊断面临的问题
    3.1 伦理学问题
    3.2 法律问题
    3.3 资质问题
    3.4 费用问题
4 问题与展望

四、遗传性皮肤病能产前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 [1]一例有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家系基因检测及产前诊断[D]. 亓俊凤. 山东大学, 2020(02)
  • [2]靶向捕获测序检测Ⅰ型神经纤维瘤基因突变分析[D]. 吴媛媛. 安徽医科大学, 2020
  • [3]遗传性非综合征性鱼鳞病临床表现及致病基因分析[D]. 梁波.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1)
  • [4]罕见性遗传性皮肤病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张学军. 皮肤科学通报, 2020(01)
  • [5]高通量测序在遗传性皮肤病中的应用及前景[J]. 阿苏瑞,刘芳芳,李睿亚,段妍.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9(10)
  • [6]遗传性皮肤病与妊娠[J]. 肖生祥.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2016(05)
  • [7]两个无先证者标本的火棉胶样婴儿家庭的产前诊断[J]. 林志淼,尹菁华,汪慧君,杨勇.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4(09)
  • [8]分子病理学技术在遗传性皮肤病诊断中的应用及前景[J]. 任力,王冰清.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4(06)
  • [9]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COL7Al基因突变研究[D]. 汤占利. 山东大学, 2011(11)
  • [10]遗传性皮肤病的产前诊断-现状与展望[J]. 杨勇.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0(04)

标签:;  ;  ;  ;  ;  

遗传性皮肤病的产前诊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