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西南山区的泥石流分区与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陈玥[1](2021)在《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评价与保护策略 ——以施秉、荔波-环江为例》文中指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拥有无可比拟的自然美和地貌学价值,IUCN明确提出重点关注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系统服务。世界自然遗产作为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应该被保护起来,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威胁遗产地的生态安全。生态脆弱性评价是实现遗产地生态保护的有效措施,对维护遗产地自然景观完整性与人地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生态经济学、遗产保护学、人地协调发展、生态经济平衡、遗产开发与生态保护协同理论,针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特征、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和保护管理等科学问题,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生态环境总体结构和保护管理基本现状的贵州省选择施秉白云岩喀斯特与荔波-环江石灰岩喀斯特为研究区,通过对遗产地野外考察和资料收集,运用模型构建、层次分析、熵权法等研究方法,围绕生态压力、生态状态、生态响应三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重点阐明自然环境因素、人为活动因素与生态脆弱性的联系,构建适用于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的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揭示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特征、动态演变及其机制,提出生态保护管理策略,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1)2010至2020年,施秉遗产地生态压力得分整体上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由0.07减少到0.04;而荔波-环江遗产地生态压力得分增大,由0.24增加到0.26,这主要由荔波-环江遗产地较高的污染压力和旅游压力所致:2010至2020年,荔波-环江遗产地污染压力得分由0.06增加到0.08,旅游压力得分由0.10增加到0.13,污染压力和旅游压力对生态脆弱性综合评分贡献度增大。遗产地周边居民使用的化肥农药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在水循环的作用下流向遗产地及其周边地区,导致植被死亡、植被覆盖度降低、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旅游开发活动加重遗产地生态环境负担,旅游设施的修建对地表植被的破坏难以修复,旅游道路的地表硬化使得土壤透水透气能力减弱,雨水的下渗速率降低,容易在雨季导致低洼处积水,对植被的生长产生威胁。(2)2010至2020年,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生态状态得分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施秉遗产地生态状态得分由0.30减少到0.18,荔波-环江遗产地生态状态得分由0.18减少到0.05:植被、土地、气候是反映生态系统状况的直观因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涉及到整个地球圈。2010至2020年,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气候状态、土地状态、植被状态得分均呈下降趋势,表明遗产地生态环境好转,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加;而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土壤状态得分变化趋势不明显,表明遗产地土壤状况较为稳定。(3)2010至2020年,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生态响应得分均逐年减小,施秉遗产地生态响应得分由0.22减少到0.10,荔波-环江遗产地生态响应得分由0.12减少到0.06:2010至2020年,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管理措施和植被恢复得分均呈下降趋势,表明管理机构对遗产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有所加强和重视。外界干扰超过生态系统的最大承受能力时,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降低,生态环境显现脆弱性特征,很难恢复到原始状态,若不加以人为保护措施的干预,生态环境可能会持续恶化。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内各景区的游客量不一,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程度不同。遗产地管理机构应严格进行管理保护,定期进行生态环境评估,实行轮流开放制度让生态环境脆弱程度高的景点进行生态恢复。(4)2010至2020年,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的生态脆弱性指数均逐渐降低,施秉遗产地生态脆弱性指数由0.59减少到0.32,荔波-环江遗产地的生态脆弱性指数由0.55减少到0.37,生态脆弱程度均呈现中度-轻度-轻度的转变,表明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生态脆弱程度减弱,生态环境好转:生态脆弱性是生态系统的内在属性,与自身的调节能力和外界干扰有关,在一定压力下逐渐显现脆弱性特征。喀斯特世界遗产地因其先天脆弱性和外界干扰而呈现不同级别的脆弱性特征,在对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的生态脆弱性特征、动态演变及其机制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施秉模式、荔波模式和环江模式的生态保护管理策略。未来可借助3S技术手段研究遗产地内各功能分区的生态脆弱性,进一步优化喀斯特世界遗产地评价指标体系及研究方法,完善喀斯特世界遗产地不同功能区的生态保护策略制定。
钟政[2](2021)在《西南典型干旱河谷区松散土体坍滑起动泥石流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干旱有利于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育,这给我们如今的泥石流监测预警、西南干旱河谷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然而,要想防治这类泥石流灾害,首先需要认清干旱河谷区松散土体起动泥石流的特征与力学机制,而对这类泥石流起动的研究,国内外相关成果较少。所以本文从试验出发,试图揭示干旱河谷区松散土体坍滑起动泥石流的力学机制与形成规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干旱条件下边坡的安全系数变化规律。该研究有利于人们认识到:以往在灾害预警预测方面,我们重点关注的是降雨,然而通过试验、以及国内泥石流分布特点来看,前期干旱气候下,土体更易失稳起动泥石流,在今后的灾害防治方面上,需关注前期雨量、气温等因素。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干旱土体起动泥石流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强降雨入渗阶段、超渗产流阶段、颗粒侵蚀阶段、土体坍滑阶段、泥石流起动阶段,并且泥石流起动属于非饱和起动,孔隙水压力及含水量均未达到最大值。(2)在相同的降雨、坡度、体积等条件下,表层为干旱松散土体的边坡较表层无干旱松散土体的边坡而言,更容易起动泥石流,并且起动历时短,规模大。(3)表层为干旱松散土体的边坡更有利于形成坡面径流,其主要原因是土体内部气体起到了作用,形成了封闭气泡,影响了降雨入渗的作用。这种坡面径流在冲刷表层松散颗粒的同时,沿坡面方向会产生剪切力,不断拖拽表层土体,产生裂隙,并且泥石流的起动前兆为土体发生大规模坍滑,土体发生剪胀破坏;而表层无松散土体的边坡则没有此类特征,首先产生的是地下径流,不断掏蚀坡底,使边坡慢慢发生蠕滑。(4)通过模拟现场边坡安全系数可以知道:表层为干旱松散土体的边坡较无干旱松散土体的边坡而言,更容易发生破坏,最小安全系数越低,且最危险的滑移面更浅,表现为浅层失稳破坏。
杨龙伟[3](2021)在《高位滑坡远程动力成灾机理及减灾措施研究》文中认为高位滑坡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高山峡谷地区,具有急剧突发、破坏性强和致灾范围广等特点,危害巨大。加强对高位滑坡远程动力成灾机理研究,可以揭示滑坡动力冲击及远程堆积等运动演化过程,指导开展高位滑坡减灾措施制定。本文选取2017年6月24日发生的四川省茂县新磨滑坡为例,基于野外地质调查、遥感影像分析、理论推导、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仿真等方法,对新磨高位滑坡的易滑地质结构、孕灾演化、冲击加载、远程堆积、早期识别和减灾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通过对国内外典型的高位滑坡地质灾害进行分析,总结了高位滑坡灾害的定义、分类和特征,阐释了软弱结构带、锁固段和冻融黄土等西部地区的高位滑坡易滑地质结构的控灾特征,分析了地震、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作用下的高位滑坡诱发机制,最后总结了高位滑坡链式成灾模式。(2)基于野外地质调查、遥感影像分析和室内试验,分析了研究区内工程地质条件和古滑坡分布情况,查明了新磨滑坡地层主要为变质砂岩夹杂板岩的复理石建造,其崩滑体形态呈现“U”字形,且裂缝发育。岩体结构在地震和优势节理切割作用下成网状,形成震裂山体,最后在长期自重和降雨等因素下出现溃曲破坏。微观试验结果显示线性擦痕、矿物定向聚集排列和微裂隙发育,表明滑体运动剧烈、碰撞解体效应明显。(3)基于溃曲结构破坏方程和Hoek-Brown强度准则,分析了新磨滑坡溃曲段临界长度变化趋势。利用峰值残余降原理计算了新磨滑坡启动速度和运动速度。基于势能转化原理和块体模型建立了有无初速度的两种新磨高位滑坡动力冲击力计算模型,分析了坡度和堆载体积对动力冲击力的影响。计算了动力冲击荷载下新磨古滑坡的稳定性,当加载滑体体积约100×104m3~150×104m3时,古滑坡体失稳滑动。(4)基于无人机航拍图和数字图像识别技术方法,对新磨滑坡各区域的块体粒径和分形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滑程越远,滑体的破碎化程度越高,并在滑坡前缘堆积区域发现有大型堆积平台、运动脊和块石定向排列等远程堆积地貌特征。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时频分析等方法,研究表明新磨滑坡地震信号以低频为主。基于滑坡破碎地质特征和动力分析等,提出新磨高位远程滑坡动力灾害分区方法:高位滑坡急剧启动区、冲击加载区、破碎运移区和散落堆积区。(5)利用经验法、连续体法和离散元法等数值技术方法,重构了新磨滑坡运动演化全过程,计算了滑体的运动速度、堆积体厚度和典型特征点的运动规律,其中离散单元法更适用于模拟动力冲击、铲刮和裹挟等动力学特征。基于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分析了块石粒径、质量和坡度等因素对滑坡碎屑流的堆积范围和运动速度等影响,提出了远程滑坡碎屑流的运动模式。(6)通过野外详细地质调查和多期多源遥感调查方法,建立基于坡体结构、岩体类型和地形地貌等方面的新磨高位滑坡灾害的早期识别地质指标,提出了基于易滑地质结构和“空-天-地”一体化空间遥感监测,耦合易滑溃曲地质强度指标分析的早期识别方法,有效指导分析高位滑坡从孕灾到临灾的演化过程,总结了高位滑坡风险防控技术思路,为高位滑坡防灾减灾提供重要支撑。
白永健[4](2020)在《深切河谷土石混合体滑坡细观结构及灾变过程研究 ——以丹巴河段土石混合体滑坡为例》文中提出我国西南山区受青藏高原第四纪以来持续隆升作用和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长江及其支流等强烈切割,形成典型深切高中山峡谷区。区内发育大量的由冰水堆积、崩滑流堆积、冲洪积等组成的土石混合体斜坡,其中不少已发生变形并演化成滑坡。这类土石混合体滑坡具有物质成因类型多,发育演化机制复杂,变形破坏发展趋势难以预测,致灾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对山区城镇及重大基础设施危害大,以这类滑坡为研究对象,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作者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的资助下,利用高精度遥感、现场调查、工程勘察、地质测绘、数码图像采集、长期现场监测、三轴剪切试验等技术手段对大渡河丹巴河段土石混合体滑坡进行全面分析,采用定性分析、定量计算、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大渡河丹巴河段河谷演变,土石混合体形成、细观结构及力学特性,和土石混合体滑坡的时空分布规律、灾变过程、早期识别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和进展如下:(1)系统揭示了大渡河丹巴河段土石混合体滑坡发育特征。采用资料收集、野外现场详细的工程地质勘测、三维系统监测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丹巴河段45处土石混合体滑坡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形成地质时代和危害性等进行分析。并结合建设街滑坡、甲居滑坡、梭坡滑坡、中路乡滑坡等典型土石混合体滑坡的发育特征、宏观坡体结构、细观物质结构等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厘定和查清了深切河谷土石混合体滑坡的概念、形成条件和年代、发育特征及灾害效应。(2)实现了深切河谷土石混合体细观结构量化分析进而构建了典型土石混合体细观结构模型。土石混合体作为深切河谷区一类特殊的岩土体,成因机制多样,细观空间结构复杂。对丹巴河段深切河谷土石混合体进行了宏观-细观-微观多尺度结构观测,宏观结构可分为类土结构、类石土结构、类石结构,随着粗颗粒含石量的提高、颗粒接触面嵌合度增大,胶结性越好,土石混合体稳定性越好。细观结构主要从颗粒和孔隙发育特征进行观测,颗粒平面形态、排列、接触、数量、粒径等特征及参数差异大。对描述细观结构包括颗粒粒组、形态、接触、孔隙形态和粒间作用等15个要素进行明确定义,采用17个量化参数加以表达。基于6处探槽图像分析和36个样的颗分试验、3个CT扫描,12个电镜扫描(SEM)等测试成果的分析,对典型土石混合体空间结构及胶结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构建了典型土石混合体细观结构模型。(3)深入研究了土石混合体灾变过程及其细观结构的响应。土石混合体是一类颗粒尺度和结构性状高度离散性的特殊地质体,导致其力学行为具有独特性。对描述土石混合体强度特性、剪胀剪缩性、应力应变关系、硬化软化特性等细观力学特性的11个指标的定义及12个量化参数进行系统梳理,并构建了土石混合体细观力学特性指标体系。通过对研究区典型土石混合体抗剪强度试验、变形试验获取细观结构力学参数,并结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对土石混合体的强度和力学参数随含石量和加载围压的变化的响应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引入沈珠江土石混合体二元介质理论,和细观力学均匀化理论,综合分析细观结构变化与力学和变形特性的相关性,探讨土石混合体强度与变形特性之间的本构关系。(4)总结了深切河谷地貌演化过程,典型土石混合体斜坡变形破坏模式及滑坡灾变过程。基于大渡河丹巴河段深切河谷演化过程,典型土石混合体宏观坡体结构和细观物质结构及力学特性,总结了层状敞口型、块石土锁口型、块石土条带型、碎石土敞口型等四种典型土石混合体滑坡灾变演化及地质力学模式。并基于GPS、In SAR干涉雷达探测和深部位移测量三维系统监测成果资料分析,对甲居土石混合体滑坡灾变过程进行UDEC数值模拟,对其稳定性及发展趋势采用FLAC3D进行数值模拟预测,结果表明,滑坡变形破坏模式表现为浅表层失稳破坏和坍塌,深层多级多期多滑面蠕滑变形破坏。(5)构建了深切河谷土石混合体滑坡早期识别方法及指标体系。深切河谷土石混合体滑坡早期识别方法,主要有高精度遥感、In SAR干涉雷达测量,机载Li DAR和无人机航空影像等星载、机载、地面多尺度多平台多层次“星-空-地”等识别技术。指标选择考虑可操作性、层析性、普适性原则。选择丹巴河段深切河谷区土石混合体获取孕灾环境识别指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地表建构筑物等)、斜坡空间几何结构识别指标(斜坡坡度、坡高、坡形、坡体结构等)、土石混合细观颗粒结构识别指标(土石混合体成因、颗粒形态、颗粒粒度分布、颗粒接触关系、颗粒孔隙形态)等三大类13个指标构建深切河谷土石混合体滑坡早期识别指标体系。运用该识别体系对丹巴河段进行深切河谷土石混合体滑坡早期识别验证,圈定土石混合体滑坡45处,并选取典型土石混合体甲居滑坡进行早期识别验证。
陈发虎,吴绍洪,崔鹏,蔡运龙,张镱锂,尹云鹤,刘国彬,欧阳竹,马巍,杨林生,吴铎,雷加强,张国友,邹学勇,陈晓清,谈明洪,王训明,包安明,程维新,党小虎,韦炳干,王国梁,王五一,张兴权,刘晓晨,李生宇[5](2020)在《1949—2019年中国自然地理学与生存环境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自然地理学是一门以基础研究见长的自然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地理学家根据国家需求和区域发展在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同样取得显着成效,为国家重大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规划,宏观生态系统与资源环境保护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总结了1949—2019年中国自然地理学在自然环境区域差异与自然区划、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自然灾害致灾因子和风险防控、荒漠化过程与防治、黄淮海中低产田改造、冻土区工程建设、地球化学元素异常和地方病防治、自然地理要素定位观测、地理空间分异性识别和地理探测器等方面的实践与应用,指出了未来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方向。
郑子钰[6](2020)在《西藏拥巴乡怒江河段隧道进出口量化选址研究》文中指出拟建交通工程昌都至林芝段的跨怒江特大桥为线路控制性桥位,其桥位选取以地质条件为基础,受控于岸坡位置和隧道洞口位置。为此,本文针对怒江特大桥选址,进行工程地质定性分区研究,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信息量法、修正灰色聚类法并基于python语言和Arc Gis软件进行量化选址研究为确定怒江特大桥进出口位置提供重要依据。主要成果如下:(1)查明了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和自然地理条件。以地形地貌和地层岩性为主要依据,将研究区划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区Ⅰ、Ⅱ、Ⅲ,查明了各分区工程地质特征。在各分区选取典型岸坡进行分析评价。(2)采用三种量化方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加权信息量法、修正灰色聚类法)评价岸坡稳定性,对传统的信息量法和灰色聚类法进行了修正。通过层次分析法权重与信息量值相乘,得到加权信息量进行稳定性判定。在传统灰色聚类法基础上,通过变异系数法权重赋予指标权重,并与聚类权相乘得到最终权重。(3)建立了岸坡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10个评价因子:人类工程活动、风化作用、河流作用、工程地质岩组、坡度、坡高、坡体结构、断裂密度、灾害规模及分布密度。基于地表水文定义划分研究区岸坡单元。基于上述评价因子进行综合处理,得出优选岸坡。(4)创立了隧道洞口工程适宜性评价体系,包括9个评价因子:岩性、坡度、坡面走向、高程、与山脊线距离、仰坡危岩体规模、与断层距离、与现有公路距离、与对岸相应位置间最短距离。采用栅格单元作为洞口适宜性评价的评价单元。将优选岸坡地形图通过Arcgis生成10m×10m的DEM栅格模型。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修正灰色聚类法,运用python语言,得到适宜性分区结果,并在Arcgis中表达栅格适宜性等级。(5)在优选岸坡上赋予洞口位置,通过评价优选岸坡的工程地质条件,研究岸坡整体稳定性分区,查明危岩体及孤石发育现状及对洞口的威胁,并对该洞口位置进行了综合评价,与洞口工程适宜性评价结果对比,验证该洞口位置合理性。循环该步骤,得到优选洞口位置。
王欣[7](2020)在《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区工程地质特征及分区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位于环青藏高原东南缘,是整个昌都-思茅地块的轴部区域,也是三江并流的核心区。其复杂的地质环境条件,加上近年来各类基础工程建设的跟进,在该区域开展工程地质特征研究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有鉴于此,本文在《深切峡谷区地质环境演化规律及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的基础上,以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为研究对象,针对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单因素的特征分区研究。结合峡谷特征,对其形态类型及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随后对深切峡谷区地质灾害多发这一现象进行了主控因素的统计分析及易发性分区研究。最后对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区进行了基于GIS的综合工程地质分区评价。主要研究进展有:(1)详细收集整理了区域地质背景资料,得到各区县的气象水文统计信息,并对区域地形地貌、地层建造、构造单元进行了相应的区划。在新构造运动分析的基础上统计了历史地震信息,为后续工程地质特征单因素分析奠定基础;(2)对研究区工程地质特征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的特征分析,得到各单因素的栅格初步分区图。着重对峡谷地貌特征进行了横、纵剖面形态上的分析,并结合Hack、SL等地貌参数对河流进行陡缓段的划分。然后对其形态类型及特征进行总结概括;(3)对典型地质灾害的主控因素进行定性的地质分析,并对各类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发现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与深切峡谷区范围密切相关。通过信息量值计算,熵权法计算权重得到地质灾害的分布主要受控于地震、坡度、断裂、道路、水系、降雨等因素。易发性分区结果显示: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占总面积的40.9%,却有91.21%的地质灾害点发育,并且主要分布于澜沧江深切峡谷干流水系两岸3km范围以内。另外,非对称V型河谷为地灾高发的河谷形态;(4)在各单因素工程地质条件栅格分区图的基础上,选择地形坡度、工程地质岩组、不同地质构造影响范围、地震峰值加速度、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变速率、年平均降雨量8个影响因子构建了研究区工程地质分区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组合权重计算发现断裂构造、工程岩组、地形地貌三个影响因素所占权重最大。采用基于GIS与组合权重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进行了工程地质条件的分级分区评价。最后对各河段、各河谷类型的工程地质特征进行概括总结,得到了分区-分段-分河谷类型的工程地质评价结果。本文采用的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对其它流域深切峡谷区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分区结果为后续工程勘察及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提供了一定参考。
王钟文[8](2020)在《基于动力过程的山区小流域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区小流域的泥石流定量化风险评估不仅可以为泥石流工程防护措施的设计及部署提供具体直观的参数信息,还可以为泥石流灾害的监测、预警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目前由于缺少高效并且准确的动力学数值计算模型以及规范全面的定量化的风险评估标准,导致泥石流的风险评估大多停留在了定性的层面上,难以实现从定性到定量化的技术突破。为此,本文基于深度积分连续介质力学的方法开展泥石流灾害动力学过程的研究,定量计算出泥石流全运动过程的动力学参数,耦合泥石流淤埋深度与冲击动量参数构建泥石流强度双因子评价标准,结合概率分布特点,完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标准,并以经济易损度为易损性的定量化评价指标,综合构建了一套较为全面的基于动力过程的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体系,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灾害的风险评估之中,为山区泥石流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论文所取得的成果如下:(1)编程实现考虑侵蚀的泥石流动力学模型针对于目前泥石流动力学模型的研究现状,采用基础的深度积分连续介质理论的动力学模型,基于Massflow数值仿真平台,以Fortran语言为编程手段,结合Mc Dougall和Hungr提出的经验侵蚀公式,编程实现考虑基底侵蚀的动力学模型,同时将泥石流流量曲线的读取和计算编入计算平台,实现考虑基底侵蚀效应的泥石流动力学计算,定量化提供泥石流的流速、流深等参数。(2)构建定量化泥石流风险评估体系以泥石流的流深以及动量分别考虑泥石流淤埋破坏以及冲击破坏能力,提出泥石流强度的双因子定量化评价标准,结合泥石流概率分布特征,将20年一遇、50年一遇、100年一遇的泥石流强度分布图耦合为统一的泥石流危险性分布图。将泥石流潜在承灾体基于土地使用类型进行分类,分别进行经济价值计算,并采用转换函数进行标准化,以达到实现以经济易损性为核心评价指标的易损性定量化评估。最后,采用联合国颁布的泥石流风险计算公式,将泥石流的危险性评估结果以及易损性评估结果进行耦合,最后构建一套较为全面的泥石流定量化风险评估体系。(3)风险评估体系的实际案例应用—泥湾沟与九寨沟流域针对于泥湾沟案例,首先以其历史上实际发生的灾害开展动力学模型验证性工作,然后分别定量化预测其20年一遇、50年一遇、100年一遇的泥石流爆发情况,完成其危险性评估;将承灾体划分为城镇、农田以及道路分别进行易损性评价,最后完成泥湾沟地区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泥湾沟沟口的不合理的排导槽设计以及城镇布局加剧了潜在泥石流的风险,泥湾沟沟口潜在受灾区内20%占比为泥石流高风险区(城镇及道路)、39%的区域为中风险区域(近沟农田)、41%的区域为低风险区。九寨沟流域为多沟分布的流域,分别以同流域内的则查洼沟以及下季节海子沟作为模型验证案例,其准确率达到78%;其次采用相同的计算参数对树正沟流域进行不同重现期的泥石流灾害预测,将承灾体划分为城镇、海子以及道路区域,完成其定量化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树正沟沟口潜在影响区内高风险区占比达21%(树正寨),中风险区占比49%(树正寨及树正群海),低风险区占比为30%(道路空地)。通过对泥湾沟以及九寨沟流域的风险评价,表明研究点内高中风险区达到59%及其以上,因此需完善流域内的拦挡工程措施以及加强监测预警工作。
施紫越[9](2020)在《湖南省湘西州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泥石流活动最强烈、频繁的国家之一,山区地带特有的能量梯度(复杂的地质构造、集中的降水程度等)使其成为泥石流活动的主要分布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属武陵山区的中心腹地,日益增加的泥石流隐患威胁着山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针对湘西州泥石流的研究还未见详细报道,迫切需要进行泥石流的危险性评价。本文基于野外调查数据,结合经验公式、地貌参数、模型应用、ArcGIS统计评价等方法,对湘西州泥石流的发育特征、影响因素、危险性区划等进行了系统梳理,得到了如下结论:(1)基本阐明泥石流的发育特征:泥石流最集中于龙山县、花垣县和保靖县,主要分布在沅水、武水河谷及其支流两侧;每年的6月、7月、8月是泥石流暴发的高频期,5月、9月是泥石流暴发的低频期;泥石流均由暴雨引发,以沟谷型发育为主,目前多处于壮年期,活跃性较强。(2)初步明确泥石流的影响因素:高程2001000m,坡度2040°、沟谷密度1.11.4km-1的陡坡地带;12181357mm的年降水量;断裂带与次级断裂的破碎集中带;风化较为强烈的寒武系灰岩与白云岩,志留系页岩与粉砂岩,二叠系、奥陶系、震旦系页岩、硅质岩,白垩系砂岩与泥岩,青白口系板岩等基岩;矿山活动产生的废渣堆积;地震活动的累计影响。(3)构建基于信息量、信息量—BP神经网络耦合和最大熵模型的危险性评价体系,引入理论检验和野外检验方式,结果表明最大熵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度,适用于湘西州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性评价。(4)划分泥石流危险性区域:认为年降水量、地层岩性、坡度和断裂构造是影响泥石流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泥石流危险性总体呈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大的态势,主要表现为片状和条带状特征;将泥石流危险区划分为极高危险区、高危险区、中危险区、低危险区、极低危险区等5个区域。(5)探讨泥石流的防治措施:将泥石流防治区分为8处重点防治区、3处次重点防治区和8处一般防治区,建议在工程建设时做好泥石流灾害的全面风险评估,进一步完善群测群防监测网络。对于受泥石流灾害威胁严重、但不宜采用工程措施治理的居民点,结合相关扶贫与生态移民的政策,实行主动避让、易地搬迁。加强各社区内泥石流的防灾宣传、知识培训与相关演练,使灾害的防治转化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
张顾萍[10](2020)在《近20年横断山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驱动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横断山区作为西南诸河重要的生态屏障,对我国西南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对人类赖以生存的陆地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植被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调节气候、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建设加快,区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显着,加之横断山区独特的地质环境,使得该地区植被变化十分复杂。科学探索该区域植被覆盖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深入分析植被与气候和非气候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横断山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趋势及对气候的响应研究在时空尺度方面较粗,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存在较大差异,对影响植被覆盖的非气候因素研究也相对薄弱。因此,本文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典型地区Landsat遥感影像、气候、植被类型、地形、土地利用及其他辅助数据,采用非参数Sen趋势分析和Mankendall检验、偏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分析(GRA)、残差趋势分析等方法,从多个时间尺度(月、季节、生长季)和多个空间尺度(像元、县域、生态区)研究了横断山区2000-2018年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了植被覆盖变化的气候驱动力和非气候驱动力,并对比了NDVI与EVI在植被覆盖时空演变和驱动力研究中存在的差异。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植被覆盖时空差异显着。生长季年均NDVI和EVI分别为0.47和0.25,因地形、纬度差和植被类型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研究区2000-2018年间植被覆盖呈增加趋势,增速最大的为阔叶林生态区、其次是草甸生态区、针叶林生态区和雨林生态区。低海拔、坡度较小的地区植被改善和退化更加显着。NDVI与EVI均值的差异表现为低覆盖区差异较小、高覆盖区差异较大;生长季年均NDVI和EVI随海拔和坡度的变化差异较小,而随坡向的变化差异较大;NDVI对低覆盖区植被变化趋势更加敏感,EVI对高覆盖区的植被变化趋势更加敏感。(2)研究区植被与气候的相关性较复杂。总体上与气温呈正相关,与降水呈微弱负相关、与相对湿度负相关性最强。高纬度地区植被与气温多呈正相关(春季最明显),低纬度地区多呈负相关(夏季最明显);降水和相对湿度对植被的影响随季节变化差异较大。地形会改变植被与气候的关系,河谷地区植被与气温多呈负相关、与降水和相对湿度多呈正相关,以夏季最为明显。EVI与气候的正相关性更强、而NDVI与气候的负相关性更强,但会因气候类型和季节不同而存在差异。(3)研究区影响植被的主导气候因子为气温,纬度和地形会改变植被与气候的关系。河谷地区,降水和相对湿度是影响植被的主导气候因子(夏秋季节最明显),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逐渐成为影响植被生长的主导气候因子;高纬度地区植被主要受气温和降水驱动;在低纬度地区,气温和相对湿度是主要驱动因子。低覆盖植被区NDVI受气候的影响普遍强于EVI,高覆盖植被区EVI受气候的影响更强,但气候因子、植被类型和季节会改变这种关系。(4)植被对气候的响应存在0-4个月或更长的滞后期,高纬度地区植被对气温的响应最快,其次是降水和相对湿度;低纬度地区植被对降水的响应最快,对温度响应最慢;河谷地区植被对气候的响应普遍快于高海拔地区。总体上对气候响应由快到慢的植被类型依次为沼泽>草甸>灌木>林地>栽培植被,但会因植被指数和气候因子不同而存在差异。高纬度地区NDVI受气温的滞后性作用强于EVI,而受降水和相对湿度的滞后性作用更弱;低纬度地区,气候对NDVI的滞后性普遍强于EVI。(5)非气候因素是影响研究区植被覆盖的重要成因。研究区植被覆盖受气候主导而显着改善的区域面积最大,其次是非气候主导的显着改善区、气候和非气候共同主导的显着改善区,而气候和非气候共同主导而显着退化的区域面积最小。非气候因素总体表现出对植被的正向促进作用远大于逆向抑制作用,且对低海拔地区植被的影响要强于高海拔地区。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但人类活动在植被覆盖改善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远大于消极作用。除人类活动外,地质灾害、火灾等也是植被受非气候因素显着退化的原因之一。
二、中国西南山区的泥石流分区与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西南山区的泥石流分区与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评价与保护策略 ——以施秉、荔波-环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一)生态脆弱性与生态保护 |
(二)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脆弱性与生态保护 |
(三)生态脆弱性研究进展 |
二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四)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特征 |
(一)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环境特征 |
1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整体特征 |
2 施秉遗产地环境特征 |
3 荔波-环江遗产地环境特征 |
(二)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特征 |
1 自然环境脆弱 |
2 人文环境脆弱 |
四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与模型 |
(一)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2 评价模型的选择 |
3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 评价指标说明 |
(二)指标数据来源与处理 |
1 指标数据来源 |
2 数据标准化处理 |
3 指标权重的计算 |
4 生态脆弱性指数计算 |
五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评价与分析 |
(一)生态脆弱性指数计算结果与等级划分 |
1 生态脆弱性指数计算结果 |
2 生态脆弱性等级划分 |
(二)生态脆弱性对比分析 |
1 生态压力分析 |
2 生态状态分析 |
3 生态响应分析 |
4 生态脆弱性指数分析 |
六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保护管理机制与策略 |
(一)生态保护管理机制 |
1 环境预警机制 |
2 生态补偿机制 |
3 问责评估机制 |
(二)生态保护管理策略 |
1 建立监测与反馈体系,提高生态弹性 |
2 严控旅游面积开发,减少生态压力 |
3 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强健生态响应措施 |
4 建立社区共管机制,协调人地矛盾 |
(三)施秉模式 |
(四)荔波模式 |
(五)环江模式 |
七 结论与讨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西南典型干旱河谷区松散土体坍滑起动泥石流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干旱河谷区泥石流研究现状 |
1.2.2 泥石流起动机制研究现状 |
1.2.3 干旱与泥石流时空耦合关系研究现状 |
1.2.4 干旱对泥石流发育的影响机制研究现状 |
1.2.5 泥石流形成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2.6 现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干旱环境下地质灾害发育概况 |
2.1 干旱河谷总体空间分布状况 |
2.2 干旱河谷区泥石流形成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松散固体物质 |
2.2.3 水源条件 |
2.3 泥石流分布特征 |
2.4 区域地质概况 |
2.5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 |
2.5.1 岷江干旱河谷气象水文 |
2.5.2 地形地貌 |
2.5.3 地层岩性 |
2.5.4 地质构造 |
2.5.5 人类活动及社会经济 |
2.5.6 地震活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干旱河谷区松散土体坍滑起动泥石流试验与力学机制分析 |
3.1 松散固体物质 |
3.2 试验观测系统 |
3.2.1 孔隙水压力传感器 |
3.2.2 含水率传感器 |
3.2.3 数据采集仪 |
3.3 试验土料的制备 |
3.4 土体基本参数 |
3.4.1 液塑限试验 |
3.4.2 土体比重测定 |
3.4.3 力学性质 |
3.5 试验土体含水量配置 |
3.6 试验坡度的选择 |
3.7 降雨条件的设计 |
3.8 干旱土体的制备 |
3.9 试验设计 |
3.10 试验现象分析 |
3.11 试验数据分析 |
3.11.1 边坡土体孔隙水压力变化 |
3.11.2 边坡土体含水率变化 |
3.12 无干旱松散土体表层边坡起动泥石流试验 |
3.13 干旱松散土体起动泥石流力学机制分析 |
3.13.1 干旱对土颗粒之间粘聚力的影响 |
3.13.2 干旱后土体起动形成泥石流的机制分析 |
3.13.3 干旱土体破坏过程中土体受力分析 |
3.13.4 干旱影响泥石流发育的机制分析 |
3.1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降雨条件下干旱松散土体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及防灾建议 |
4.1 基于数值模拟的泥石流启动与边坡安全系数分析 |
4.1.1 SEEP/W板块的基本介绍 |
4.1.2 SLOPE/W模块的基本介绍 |
4.2 边坡安全系数理论 |
4.3 模型的建立和基本参数的设置 |
4.3.1 模型建立 |
4.3.2 基本参数的设定 |
4.4 数值模拟 |
4.4.1 表层干旱土体边坡数值模拟 |
4.4.2 表层天然土体边坡数值模拟 |
4.5 两种土体表层下边坡稳定性比较 |
4.6 干旱河谷区泥石流灾害防治与建议 |
4.6.1 干旱河谷区泥石流防治 |
4.6.2 防灾减灾建议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课题及论文发表) |
(3)高位滑坡远程动力成灾机理及减灾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高位远程滑坡典型实例列举及机理分析 |
1.2.2 国内高位远程滑坡典型实例列举及机理分析 |
1.2.3 高位远程滑坡动力学研究 |
1.2.4 灾害冲击力研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高位远程滑坡成灾地质环境综述 |
2.1 引言 |
2.2 高位远程滑坡典型案例 |
2.2.1 瑞士Elm滑坡 |
2.2.2 加拿大Frank滑坡 |
2.2.3 菲律宾Guinsaugon滑坡 |
2.2.4 西藏波密易贡滑坡 |
2.2.5 四川大光包滑坡 |
2.2.6 西藏白格滑坡 |
2.3 高位远程滑坡定义、分类和特征 |
2.3.1 高位远程滑坡定义 |
2.3.2 高位远程滑坡分类 |
2.3.3 高位远程滑坡特征 |
2.4 高位远程滑坡易滑地质结构分析 |
2.4.1 软弱结构带控制型 |
2.4.2 锁固段破裂触发型 |
2.4.3 冻融黄土型 |
2.5 高位远程滑坡诱发因素 |
2.5.1 地震因素 |
2.5.2 降雨因素 |
2.5.3 人类工程活动 |
2.6 高位远程滑坡链式成灾模式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磨高位远程滑坡地质环境研究 |
3.1 新磨滑坡基本概况 |
3.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3.2.1 地理位置 |
3.2.2 区域地质背景 |
3.2.3 区域构造背景 |
3.2.4 降雨气候 |
3.2.5 流域内地质灾害发育概况 |
3.3 新磨滑坡地质环境研究 |
3.3.1 构造型式 |
3.3.2 地层岩性 |
3.3.3 地形地貌 |
3.3.4 水文地质特征 |
3.3.5 地震活动及古滑坡 |
3.4 新磨滑坡基本特征分析 |
3.4.1 滑坡类型 |
3.4.2 崩滑体边界及平面形态 |
3.4.3 岩体特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磨高位远程滑坡滑源区多期多源遥感信息研究 |
4.1 引言 |
4.2 滑坡灾害遥感调查方法研究 |
4.2.1 无人机航拍技术 |
4.2.2 光学卫星遥感技术 |
4.2.3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
4.3 新磨滑坡灾害演化过程 |
4.3.1 滑前地质调查分析 |
4.3.2 多源遥感调查分析 |
4.3.3 地质强度指标GSI演化 |
4.4 滑源区遥感灾害调查探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磨高位远程滑坡碎屑流动力启动-冲击机理分析 |
5.1 引言 |
5.2 高位滑坡溃曲破坏机制 |
5.2.1 溃曲破坏地质模型 |
5.2.2 溃曲力学机制分析 |
5.3 新磨高位滑体运动速度计算 |
5.3.1 启动速度 |
5.3.2 运动速度 |
5.4 块体堆载冲击力计算模型 |
5.4.1 模型建立 |
5.4.2 控制方程建立及求解 |
5.4.3 冲击力影响因素 |
5.4.4 古滑坡复活稳定性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磨高位远程滑坡成灾过程动力学特征及分区研究 |
6.1 引言 |
6.2 新磨高位滑坡动力堆积地貌特征研究 |
6.2.1 颗粒识别方法 |
6.2.2 粒径曲线分析 |
6.2.3 破碎分形程度 |
6.2.4 地貌堆积特征 |
6.3 震动信号反演分析 |
6.3.1 地震信号获取 |
6.3.2 地震信号处理方法 |
6.3.3 信号结果分析 |
6.4 高位滑坡动力灾害分区探讨 |
6.4.1 急剧启动区 |
6.4.2 冲击加载区 |
6.4.3 破碎运移区 |
6.4.4 散落堆积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新磨高位远程滑坡碎屑流动力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
7.1 计算方法 |
7.1.1 经验法 |
7.1.2 连续体法 |
7.1.3 离散元法 |
7.2 结果分析 |
7.2.1 运动状态分析 |
7.2.2 运动速度分析 |
7.2.3 堆积体状态分析 |
7.2.4 典型点动力学特征分析 |
7.2.5 动力学效应分析 |
7.3 数值计算总结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高位远程滑坡碎屑流运动堆积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
8.1 滑槽物理模型试验概况 |
8.1.1 试验装置 |
8.1.2 试验样品 |
8.1.3 试验工况 |
8.1.4 试验步骤 |
8.2 试验结果分析 |
8.2.1 碎屑流运动过程分析 |
8.2.2 堆积体形态特征分析 |
8.2.3 运动速度分析 |
8.3 远程运动模式探讨 |
8.3.1 碎屑层流运动模型 |
8.3.2 块石撞击流运动模型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高位远程滑坡风险防控对策研究 |
9.1 高位滑坡风险防控思路 |
9.2 高位滑坡早期监测预警 |
9.2.1 高位滑坡早期识别地质指标 |
9.2.2 “空-天-地”一体化监测 |
9.3 高位滑坡灾害治理技术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深切河谷土石混合体滑坡细观结构及灾变过程研究 ——以丹巴河段土石混合体滑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石混合体概念及成因研究 |
1.2.2 土石混合体细观结构特征研究 |
1.2.3 土石混合体细观力学特性研究 |
1.2.4 土石混合体滑坡失稳机理研究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主要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技术路线 |
1.3.3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大渡河丹巴河段地质环境条件 |
2.1 气象水文 |
2.2 地形地貌 |
2.2.1 大渡河地形地貌 |
2.2.2 丹巴河段地形地貌 |
2.3 地层岩性 |
2.4 地质构造 |
2.5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第3章 大渡河丹巴河段土石混合体及滑坡发育特征 |
3.1 深切河谷土石混合体形成过程 |
3.1.1 丹巴河段河谷演化过程 |
3.1.2 丹巴河段斜坡演化过程 |
3.1.3 深切河谷土石混合体形成过程 |
3.2 丹巴河段土石混合体滑坡总体特征 |
3.2.1 土石混合体滑坡时空分布特征 |
3.2.2 土石混合体滑坡堆积体结构特征 |
3.3 丹巴河段典型土石混合体滑坡 |
3.3.1 甲居土石混合体滑坡 |
3.3.2 建设街土石混合体滑坡 |
3.3.3 中路乡土石混合体滑坡 |
3.3.4 莫洛土石混合体滑坡 |
3.4 小结 |
第4章 土石混合体细观结构特征及量化参数研究 |
4.1 丹巴河段土石混合体多尺度结构特征分析 |
4.1.1 土石混合体多尺度结构分析方法 |
4.1.2 土石混合体宏观结构分析 |
4.1.3 土石混合体细观结构分析 |
4.1.4 土石混合体微观结构分析 |
4.2 土石混合体细观结构特征指标及量化参数 |
4.2.1 颗粒粒度分布 |
4.2.2 颗粒形状特征 |
4.2.3 颗粒接触关系 |
4.2.4 颗粒孔隙形态 |
4.3 土石混合体细观结构模型构建 |
4.4 小结 |
第5章 土石混合体细观力学特性及参数研究 |
5.1 土石混合体细观力学特性指标及量化参数 |
5.1.1 强度特性 |
5.1.2 应力应变特性 |
5.1.3 剪胀与剪缩特性 |
5.1.4 硬化软化特性 |
5.2 土石混合体强度特性直剪试验 |
5.2.1 试验方案 |
5.2.2 剪切变形特性分析 |
5.2.3 抗剪强度特性及参数分析 |
5.3 土石混合体变形三轴剪切试验 |
5.3.1 试验方案 |
5.3.2 变形特征及破坏模式分析 |
5.3.3 剪切变形力学特性分析 |
5.3.4 土石混合体强度参数分析 |
5.4 土石混合体剪切变形应力应变关系 |
5.5 土石混合体细观结构对滑坡变形的响应 |
5.6 小结 |
第6章 深切河谷土石混合体灾变过程及稳定性分析 |
6.1 土石混合体滑坡灾变过程研究 |
6.1.1 宏观坡体结构灾变过程分析 |
6.1.2 土石混合体细观结构灾变过程分析 |
6.1.3 土石混合体滑坡稳定性分析 |
6.2 甲居典型土石混合体滑坡灾变过程分析 |
6.2.1 古滑坡形成演化过程分析 |
6.2.2 复活滑坡灾变过程分析 |
6.3 甲居滑坡灾变过程三维系统监测分析 |
6.3.1 甲居滑坡监测网布设 |
6.3.2 监测结果分析 |
6.4 甲居滑坡灾变过程及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
6.4.1 滑坡灾变过程及成因机制数值模拟分析 |
6.4.2 基于变形破坏稳定性分析理论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
6.5 小结 |
第7章 深切河谷土石混合体滑坡早期识别方法 |
7.1 土石混合体滑坡早期识别方法 |
7.1.1 遥感解译 |
7.1.2 现场调查 |
7.1.3 专业监测 |
7.2 土石混合体滑坡早期识别指标体系 |
7.2.1 指标选取原则 |
7.2.2 指标体系构建 |
7.2.3 典型土石混合体滑坡早期识别调查分析 |
7.3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1949—2019年中国自然地理学与生存环境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自然地理学实践与应用研究进展 |
2.1 综合自然区划服务国家国土空间开发利用 |
2.1.1 经典综合自然区划服务国家农业生产 |
2.1.2 生态地理区划服务国家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
2.1.3 综合区划服务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
2.1.4 未来风险区划服务全球变化应对 |
2.2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服务中国人地关系协调发展 |
2.2.1 土地资源的调查和研究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支撑 |
2.2.2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及其生态效应 |
2.3 自然灾害过程和风险评估研究服务国家减灾救灾需求 |
2.3.1 初步形成泥石流学科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减灾技术在国内外减灾中产生良好成效 |
2.3.2 灾害风险研究逐步从单灾种向多灾种综合风险转变 |
2.3.3 综合气候变化灾害风险评价体系逐步形成 |
2.3.4 灾害风险评估支撑了国家防灾减灾管理 |
2.4 荒漠化过程研究与防治技术研发促进国家荒漠化治理科学化 |
2.4.1 石漠化过程与防治研究为西南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
2.4.2 沙漠化和土壤风蚀研究直接服务西北地区的沙漠化防治 |
2.4.3 水土保持研究为东部季风区农业和生态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
2.4.4 塔里木盆地水资源调控与生态屏障建设 |
2.5 地理综合研究推动黄淮海平原风沙盐碱地中低产田改造取得良好效果 |
2.5.1 盐碱地改良技术应用 |
2.5.2 风沙地改良技术应用 |
2.6 冻土工程研究为中国冻土工程与寒区大型建设提供科学支撑 |
2.6.1 青藏铁路冻土路基工程 |
2.6.2 青藏公路冻土路基工程 |
2.6.3 哈尔滨—大连季节冻土区高速铁路冻土路基工程 |
2.7 化学元素异常地理分布和机理研究服务国家地方病防治 |
2.7.1 发现低硒带,确定环境病因,为克山病和大骨节病防治提供有效途径 |
2.7.2 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病与环境图集》,系统揭示中国地方病分布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
2.7.3 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鼠疫与环境图集》,系统揭示了鼠疫流行的时空流行规律,阐明了鼠疫疫源地的类型、分布及其长期赋存机制 |
2.7.4 建立了环境砷氟暴露与地方性砷氟中毒的剂量与效应关系,为地方性砷氟中毒防治和国家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提供了科技支撑 |
2.8 空间定位观测与监测保障自然地理过程的创新研究 |
2.8.1 自然地理定位观测站建设推动地理学过程的定量化研究 |
2.8.2 定位观测和监测系统科技成果有力支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
2.9 空间分异的度量与统计归因地理探测器 |
3 展望 |
(6)西藏拥巴乡怒江河段隧道进出口量化选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岸坡(边坡)变形破坏机理研究 |
1.2.2 岸坡稳定性评价研究现状 |
1.2.3 地质选线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工程地质条件 |
2.1 气象水文 |
2.1.1 气象 |
2.1.2 水文特征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层岩性及工程地质岩组 |
2.3.1 地层岩性 |
2.3.2 工程地质岩组 |
2.4 地质构造 |
2.4.1 昌都至林芝段地质构造 |
2.4.2 研究区地质构造 |
2.5 水文地质条件 |
2.6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
2.6.1 新构造运动 |
2.6.2 昌都至林芝段历史地震 |
2.6.3 研究区地震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岸坡工程地质分区研究 |
3.1 研究区工程地质定性分区 |
3.1.1 工程地质定性分区原则及依据 |
3.1.2 各区工程地质特征 |
3.2 典型岸坡工程地质分析评价 |
3.2.1 Ⅰ方案岸坡 |
3.2.2 Ⅱ方案岸坡 |
3.2.3 Ⅲ方案岸坡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岸坡稳定性量化分区研究 |
4.1 量化评价理论 |
4.1.1 模糊综合评判法 |
4.1.2 加权信息量法 |
4.1.3 修正灰色聚类分析法 |
4.2 评价指标体系原则 |
4.3 岸坡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 |
4.3.1 岸坡稳定性评价指标的选取 |
4.3.2 岸坡稳定性评价指标的取值和分级 |
4.4 评价单元划分 |
4.5 岸坡稳定性研究 |
4.5.1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岸坡稳定性研究 |
4.5.2 基于加权信息量法的岸坡稳定性评价 |
4.5.3 基于修正灰色聚类分析法的岸坡稳定性研究 |
4.5.4 三种方法结果对比 |
4.6 岸坡稳定性综合分析 |
4.6.1 岸坡稳定性分区量化评价结果分析 |
4.6.2 量化评价结果与工程地质分区比照 |
4.6.3 优选岸坡定性评价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隧道洞口工程选址研究 |
5.1 研究思路与路线 |
5.2 优选岸坡工程地质评价 |
5.2.1 工程地质条件 |
5.2.2 岸坡整体稳定性分区研究 |
5.2.3 危岩体及孤石发育现状 |
5.3 洞口工程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
5.4 评价模型建立暨单元划分 |
5.5 洞口工程适宜性研究 |
5.5.1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洞口工程适宜性评价 |
5.5.2 基于修正灰色聚类分析法的洞口工程适宜性评价 |
5.5.3 两种方法评价结果对比 |
5.5.4 量化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
5.6 贯通线洞口位置综合评价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A.隧道洞口工程适宜性模糊综合评判pyhon源程序 |
B.隧道洞口工程适宜性修正灰色聚类分析pyhon源程序 |
(7)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区工程地质特征及分区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深切峡谷研究现状 |
1.2.2 深切峡谷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
1.2.3 工程地质分区评价研究进展与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水文 |
2.2 区域地形地貌 |
2.3 区域地层建造 |
2.4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2.4.1 大地构造环境 |
2.4.2 区域构造单元及断裂构造 |
2.5 新构造运动与历史地震 |
2.5.1 新构造运动 |
2.5.2 历史地震 |
第3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
3.1 地形地貌 |
3.1.1 平面特征 |
3.1.2 垂直特征 |
3.2 峡谷特征 |
3.2.1 谷底特征 |
3.2.2 谷坡特征 |
3.2.3 河谷形态类型及其特征 |
3.3 地层岩性 |
3.3.1 按地质年代划分 |
3.3.2 按岩石强度划分 |
3.3.3 按岩石类型划分 |
3.4 地质构造 |
3.5 地震活动 |
3.6 降水及水文地质条件 |
3.6.1 降水特征 |
3.6.2 水文地质特征 |
3.7 人类工程活动 |
3.8 构造应力场与地形变 |
3.8.1 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 |
3.8.2 地形变场 |
第4章 澜沧江中游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易发性分区 |
4.1 地质灾害点概述 |
4.2 典型地灾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
4.3 各类地质灾害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
4.3.1 距断裂距离统计 |
4.3.2 距水系距离统计 |
4.3.3 距道路距离统计 |
4.3.4 地灾高程分布统计 |
4.3.5 地灾平均坡度统计 |
4.3.6 地灾降雨量分布统计 |
4.3.7 地灾地震峰值加速度统计 |
4.3.8 地灾工程地质岩组分布统计 |
4.4 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价 |
4.4.1 地质灾害分布图 |
4.4.2 评价因子的选取与分级 |
4.4.3 信息量计算 |
4.4.4 熵权法计算权重 |
4.4.5 基于加权信息量法的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价 |
4.4.6 各河谷类型地灾发育特点 |
第5章 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区工程地质分区评价 |
5.1 工程地质分区评价方法 |
5.1.1 分区原则及依据 |
5.1.2 基于GIS的工程地质分区评价方法及流程 |
5.2 工程地质分区评价指标体系 |
5.2.1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与构建 |
5.2.2 评价指标的简述及量化 |
5.3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5.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权重计算 |
5.3.2 基于CRITIC法的客观权重计算 |
5.3.3 权重的组合 |
5.4 基于GIS的工程地质分区评价 |
5.5 各河谷类型工程地质特征 |
5.5.1 各河段工程地质特征评价结果 |
5.5.2 各河谷类型对应工程地质岩组 |
5.5.3 各河谷类型断裂发育情况 |
5.5.4 各河谷类型水文地质情况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基于动力过程的山区小流域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动力过程的泥石流数值模型研究 |
1.2.2 泥石流危险性数值模拟研究 |
1.2.3 泥石流易损性研究现状 |
1.2.4 泥石流风险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泥石流动力学模型构建 |
2.1 计算理论 |
2.1.1 计算流体力学控制方程 |
2.1.2 动力学边界条件 |
2.2 控制方程的深度积分 |
2.2.1 质量守恒方程的深度积分 |
2.2.2 x,y方向上的动量守恒方程的深度积分 |
2.2.3 z方向上动量守恒方程化简 |
2.2.4 控制方程化简 |
2.2.5 考虑侵蚀的控制性方程 |
2.2.6 控制方程的求解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动力过程的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
3.1 前处理工作 |
3.1.1 地形文件的标准化 |
3.1.2 流量曲线的设定 |
3.1.3 基底摩擦模型的选择 |
3.1.4 基底侵蚀模块构建 |
3.2 泥石流灾害的风险评估方法 |
3.2.1 基于动力过程的泥石流危险性定量化评估 |
3.2.2 基于动力过程的泥石流易损性及风险评估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单沟小流域案例研究—泥湾沟 |
4.1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地质背景 |
4.1.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水文条件 |
4.1.2 研究区地质地貌条件 |
4.1.3 地质构造及地震 |
4.2 泥湾沟泥石流发育特征 |
4.2.1 泥湾沟沟道特征 |
4.2.2 泥湾沟泥石流威胁对象及爆发历史 |
4.3 数值模拟方法 |
4.3.1 泥石流特征值的确定 |
4.3.2 数值模拟模型构建 |
4.4 模拟结果 |
4.4.1 不同重现期的泥石流运动过程分析 |
4.4.2 泥石流的风险性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沟小流域案例研究—九寨沟流域 |
5.1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地质背景 |
5.1.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水文条件 |
5.1.2 研究区地质构造 |
5.1.3 地震 |
5.2 下季节海子沟及则查洼沟灾后基本地质情况 |
5.2.1 下季节海子沟地形地貌及沟道条件 |
5.2.2 地层岩性 |
5.2.3 物源条件 |
5.2.4 历史灾害情况 |
5.2.5 则查洼沟地形地貌及沟道条件 |
5.2.6 物源条件 |
5.2.7 历史灾害情况 |
5.3 下季节海子沟及则查洼沟数值反演模型构建 |
5.3.1 泥石流计算参数的确定 |
5.3.2 泥石流数值模拟模型构建 |
5.4 数值反演结果 |
5.4.1 下季节海子沟反演模拟结果 |
5.4.2 则查洼沟反演模拟结果 |
5.4.3 模拟结果验证 |
5.5 树正沟泥石流风险预测评估 |
5.5.1 树正沟基本特征 |
5.5.2 物源条件 |
5.5.3 历史灾害情况 |
5.5.4 树正沟数值模型构建 |
5.5.5 树正沟泥石流强度评价 |
5.5.6 树正沟泥石流风险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9)湖南省湘西州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泥石流研究进展 |
1.2.2 国内泥石流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水文 |
2.1.4 土壤与植被 |
2.2 研究区地质特征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2.2.3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2.4 区域矿产 |
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1.1 野外实测数据 |
3.1.2 室内分析数据 |
3.2 研究方法 |
3.2.1 危险性评价方法 |
3.2.2 模型检验方法 |
4 湘西州泥石流发育特征分析 |
4.1 泥石流时空分布特征 |
4.1.1 泥石流时间分布 |
4.1.2 泥石流空间分布 |
4.2 泥石流主要类型 |
4.2.1 水体供给类型 |
4.2.2 土体供给类型 |
4.2.3 集水区地貌类型 |
4.2.4 流体性质类型 |
4.2.5 物质组成类型 |
4.3 泥石流小流域特征 |
4.4 泥石流沟谷活跃性特征 |
5 湘西州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
5.1 泥石流危险性分析体系构建 |
5.2 泥石流影响因素分析 |
5.2.1 泥石流与地层岩性的关系 |
5.2.2 泥石流与断裂构造的关系 |
5.2.3 泥石流与地形条件的关系 |
5.2.4 泥石流与降水量的关系 |
5.2.5 泥石流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
5.2.6 泥石流与矿山开采活动的关系 |
5.2.7 泥石流与沟谷密度的关系 |
5.3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因子 |
5.3.1 高程 |
5.3.2 坡度 |
5.3.3 地形起伏度 |
5.3.4 沟谷密度 |
5.3.5 地层岩性 |
5.3.6 断裂构造 |
5.3.7 地震活动 |
5.3.8 采矿影响带 |
5.3.9 年降水量 |
5.4 基于不同模型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
5.4.1 信息量模型应用 |
5.4.2 信息量—BP神经网络耦合模型应用 |
5.4.3 最大熵模型应用 |
5.5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结果检验 |
5.5.1 基于理论方法的检验 |
5.5.2 基于野外调查的检验 |
6 湘西州泥石流危险性区划及灾害防治探讨 |
6.1 泥石流危险性影响因子分析 |
6.2 泥石流危险性空间分布特征 |
6.3 泥石流防治区划及防治措施探讨 |
6.3.1 泥石流防治区划分 |
6.3.2 泥石流防治措施探讨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近20年横断山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植被覆盖的遥感研究进展 |
1.2.2 植被覆盖气候驱动力研究进展 |
1.2.3 植被覆盖非气候驱动力研究进展 |
1.2.4 横断山区植被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2.1.3 生态环境特征 |
2.2 研究方法 |
2.2.1 趋势分析 |
2.2.2 偏相关分析 |
2.2.3 灰色关联分析 |
2.2.4 残差分析法 |
2.3 数据来源 |
2.3.1 MODIS数据来源 |
2.3.2 Landsat影像 |
2.3.3 ASTER-GDEM数据 |
2.3.4 气象数据 |
2.3.5 其他数据 |
第3章 研究区遥感数据处理 |
3.1 MODIS数据处理 |
3.1.1 MODIS数据预处理 |
3.1.2 MODIS-NDVI/EVI时间序列重构 |
3.1.3 多时间尺度NDVI/EVI数据集生成 |
3.2 Landsat数据预处理 |
3.2.1 辐射定标 |
3.2.2 大气校正 |
3.2.3 云检测及处理 |
3.3 典型区遥感图像信息提取 |
3.4 气象数据和其他辅助数据处理 |
第4章 研究区植被覆盖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 |
4.1 生长季植被覆盖的空间分布特征 |
4.2 植被覆盖随地形的分布特征 |
4.2.1 植被覆盖随海拔的变化 |
4.2.2 植被覆盖随坡度的变化 |
4.2.3 植被覆盖随坡向的变化 |
4.3 植被覆盖年际变化特征 |
4.4 植被覆盖变化趋势 |
4.4.1 植被覆盖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特征 |
4.4.2 NDVI与 EVI在植被覆盖变化趋势中的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区植被覆盖变化的气候驱动力研究 |
5.1 气候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 |
5.2 植被覆盖与气候因子的偏相关分析 |
5.2.1 不同时间尺度植被覆盖与气候的相关性统计 |
5.2.2 植被覆盖与气候的相关性空间分布情况 |
5.2.3 偏相关分析中NDVI与 EVI的差异 |
5.3 植被覆盖与气候的灰色关联分析 |
5.3.1 植被覆盖与气候的灰色关联分析 |
5.3.2 植被变化的气候驱动力分区 |
5.3.3 比较NDVI与 EVI在驱动力分区的差异 |
5.4 植被覆盖度与气候的滞后性分析 |
5.4.1 不同气候因子滞后期的空间分布特征 |
5.4.2 滞后期的空间分布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区植被覆盖变化的非气候驱动力研究 |
6.1 植被覆盖受非气候因素影响的残差趋势分析方法 |
6.2 植被覆盖残差趋势结果分析 |
6.3 植被受非气候因子的驱动力分析 |
6.3.1 影响植被覆盖变化的非气候驱动力制图 |
6.3.2 影响植被覆盖的非气候驱动力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结论 |
主要研究进展 |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中国西南山区的泥石流分区与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评价与保护策略 ——以施秉、荔波-环江为例[D]. 陈玥.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8)
- [2]西南典型干旱河谷区松散土体坍滑起动泥石流试验研究[D]. 钟政.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3]高位滑坡远程动力成灾机理及减灾措施研究[D]. 杨龙伟. 长安大学, 2021(02)
- [4]深切河谷土石混合体滑坡细观结构及灾变过程研究 ——以丹巴河段土石混合体滑坡为例[D]. 白永健.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5]1949—2019年中国自然地理学与生存环境应用研究进展[J]. 陈发虎,吴绍洪,崔鹏,蔡运龙,张镱锂,尹云鹤,刘国彬,欧阳竹,马巍,杨林生,吴铎,雷加强,张国友,邹学勇,陈晓清,谈明洪,王训明,包安明,程维新,党小虎,韦炳干,王国梁,王五一,张兴权,刘晓晨,李生宇. 地理学报, 2020(09)
- [6]西藏拥巴乡怒江河段隧道进出口量化选址研究[D]. 郑子钰.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1)
- [7]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区工程地质特征及分区评价[D]. 王欣.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8]基于动力过程的山区小流域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研究[D]. 王钟文.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9]湖南省湘西州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研究[D]. 施紫越.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10]近20年横断山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驱动力研究[D]. 张顾萍.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