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耕的利弊——必需深耕的是什么样的茶园?(论文文献综述)
韩冬[1](2020)在《日照市岚山区海洋旅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海洋旅游已成为海洋经济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成为很多世界旅游经济强国和旅游产业大国的重要支柱产业,为其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日照市“旅游富市”战略的深入推进,岚山区依托独特海洋旅游资源,重点打造“一根鱼竿钓天下”的旅游休闲产业品牌,推出了“有一种味道叫岚山”的旅游宣传口号,将海洋旅游业上升为岚山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力量。但岚山区旅游业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正由传统的“渔村经济”向现代化海滨城市发展,在发展工业的同时,需要不断提升第三产业的比重,着力优化提升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和发展方向,加快海洋产业结构和经济战略的调整、制定科学有效的海洋旅游发展战略成为该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日照市岚山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交通路网和配套服务日益健全,近年来结合山、海、茶等独特资源要素,大力发展海洋旅游业,旅游消费总额和游客接待人次持续增长。本文基于现有的海洋旅游发展趋势,深入剖析岚山区海洋旅游发展现状并运用SWOT分析理论研究后发现:岚山区具有独特的区位和海洋旅游资源优势,在“旅游富市”战略全面推进和新型旅游方式与产业模式日趋成熟的背景下,外向型经济增长催生出新的消费群体,为岚山区海洋旅游发展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同时,本文通过实地调查、旅游典型案例分析等对岚山区海洋旅游资源、海洋旅游项目建设进行了分析。在借鉴大连市、三亚市和夏威夷等国内外海洋旅游发展较为成熟的旅游区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岚山区实际,找问题、找差距、找方向,发现岚山区海洋旅游发展存在旅游内容单薄、拳头产品不足、旅游配套不完善、宣传力度不够,沿海城市圈竞争愈发激烈,生态环境压力持续增大等问题。为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本文坚持“系统化”规划、“可持续”路径、“特色化”发展等原则,通过旅游发展战略分析,提出岚山区海洋旅游发展对策。通过“海洋旅游+”融合发展,聚焦打造多岛海综合体、航空小镇、官草汪渔村等多彩旅游项目,进一步延长游客游玩时间;聚焦“海钓+旅游”“有一种味道叫岚山”等精品文旅产品开发,着力提升游客消费水平;聚焦完善滨海交通、娱乐游客服务等旅游基础配套,进一步扩大游客群体范围;聚焦主流媒体、旅游产品包装等海洋旅游营销推介宣传,全面提升岚山海洋旅游知名度,让岚山区海洋旅游产业发展迈入新的台阶,从而推动日照市海洋旅游的全面发展。
周鹏翀[2](2020)在《深松对麦玉两熟农田土壤结构及水分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于2018-2019年小麦-玉米生长周年在山东省莱阳市进行。设置三种处理,对照旋耕(RT)、夏季深松(ST-S)、秋季深松(ST-A),其中,旋耕处理的深度为15 cm,深松深度为35 cm。研究不同深松季节处理对土壤耕层结构、团聚体稳定性、有机碳含量、水分利用效率和作物产量等的影响,确定最为合理的深松季节,以期确定可推广、可操作的合理耕层构建技术,对土壤改良和作物增产起到推动作用。研究结果如下:1.深松对土壤耕层结构和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深松耕作可以改善土壤耕层结构,与RT相比,ST-S、ST-A在10-40 cm的平均土壤容重分别降低了5.36%、5.77%,显着降低30 cm以下土层的土壤紧实度,降低固相比,增加液相比和气相比,构建更理想的土壤三相结构,使土壤耕层结构更为合理。不同深松季节影响各层次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分布,与RT相比,深松可以更好地保护土壤表层团聚体稳定性,ST-S和ST-A可以显着提高0-20 cm的大团聚体数目(R0.25),在20 cm以下的土层中,深松处理的团聚体粒径逐渐减小,大团聚体数量逐渐降低。夏季深松和秋季深松均可以显着提高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有利于提高土壤的固碳能力,为作物提供适宜生长的土壤环境。2.深松对作物产量和碳足迹的影响与RT相比,ST-S和ST-A的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分别增加8.52%、13.08%,显着提高小麦玉米产量。两种深松季节对玉米的产量有不同影响,ST-A对玉米的增产效果更好。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体系下,深松可以降低周年粮食碳成本,具体粮食碳成本表现为:ST-A>ST-S>RT,深松可以提高小麦-玉米生产周年的经济效益,其中ST-A处理的周年经济效益最高。3.深松对水分高效利用的影响深松构建合理耕层,促进水分高效利用,可以显着提高农田深层土壤含水量。与RT相比,ST-S和ST-A显着提高了20-40 cm土层的田间持水能力,深松构建的虚实结合耕层可以增加土壤的入渗性能,对深层土壤的扰动可以增加该处理的稳定入渗速率,提高了土壤的保水保墒能力,扩大土壤水库容,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深松可以提高小麦-玉米生产周年的经济效益,其中ST-A处理的周年经济效益最高。综上所述,在小麦-玉米生长周年中,与RT相比,深松耕作构建的虚实结合耕层有效地改良了土壤耕层结构,两种深松季节均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团聚体稳定性、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深松促进土壤水分高效利用、构建稳定的土壤水库提高蓄水能力,合理调控土壤水分空间分布,提高水分利用效率,ST-S和ST-A均可提高作物周年产量,其中ST-S显着增加小麦产量但对玉米产量增产不明显,ST-A可以显着增加小麦玉米产量并降低单位产量的碳排放。两种深松季节对土壤结构均有较好的改良作用,但ST-A处理可以获得更高的作物产量和WUE并有更低的粮食碳成本。综合作物生长周年的各个指标,秋季深松可以构造更合理的耕层,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收益。
周立,潘家恩,张振,狄金华,张聪,李彦岩,王松良,王茜,方平[3](2020)在《“在乡村发现中国”跨学科调研行知录(2019)》文中研究指明当1998年"锵锵三人行"开播的时候,我们萌发一个中国农村跨学科巡游的"三人行"主意。无奈,有时间的时候,没有钱;有钱的时候,没有时间。延宕至今,发现欠缺的,只是一个决心。决心一下,应者云集。三人已是不足,遂有九人行也!中国发展经验,无疑是独特的,甚至是绝无仅有的。乡土中国,已然转变为城乡中国的基本格局,让我们更需要在乡村发现中国。单一学科和单一视角,如盲人摸象、管中窥豹,终是井口那一片天。然一隅之得,亦可成就众人之识。多学科多视角的跨学科调研与对话,成为我们在乡村中重新发现中国,认识和梳理中国农村基本经验与规律的共识。早萌的春芽儿,期待在夏日调研中,绽放一树繁花。
陈正发[4](2019)在《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侵蚀/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南区是我国坡耕地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坡耕地是当地耕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耕地利用存在质量下降、空间破碎化、生态问题频发等问题,为此国家提出了实施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战略,并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作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战略支点。云南坡耕地具有分布面积广、坡度大、土壤侵蚀严重、季节性干旱频发、土壤质量偏低等特点。科学评价云南坡耕地质量状况,分析土壤侵蚀/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空间格局的影响机制是实现坡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通过数据采集、GIS空间建模与分析、模型计算等研究方法,在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驱动力分析基础上,建立省级尺度坡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对云南坡耕地质量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坡耕地质量的空间格局,从区域空间尺度探讨土壤侵蚀、农业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及空间耦合特征;并对区域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进行诊断,建立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体系及集成模式,研究可为云南坡耕地质量建设和水土生态环境整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驱动力云南坡耕地面积为472.55万hm2,占耕地比例69.79%。近35年来坡耕地与林地、草地、水田等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显着的动态转移过程,但转出与转入总体均衡,坡耕地分布重心轨迹呈现出由东北向西南方向移动趋势。坡耕地平均坡度为15.62°,78.96%的坡耕地坡度大于8°,>15°坡耕地比例达48.54%。在坡度级演变过程中,不同坡度分级的坡耕地动态度存在“减小→增大→减小”或“减小→增大→减小→增大”变化过程,<15°坡耕地面积呈增加趋势,而坡度>15°坡耕地面积呈减小趋势,>25°坡耕地动态度波动幅度最大。云南坡耕地分布集聚区呈现为4个显着的分布带,近35年坡耕地核密度分布变化较小,大部分区域坡耕地分布处于低密度区(核密度<12),高密度区(核密度>24)面积占比最小。坡耕地时空演变的主导性驱动力是人口和经济增长需求、玉米和小麦为主体的粮食增产需求、农业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需求,以及农业干旱导致的作物损失,其中人为因素在坡耕地时空演变中处于主导地位。(2)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辨识基于“要素-需求-调控”理论框架,云南坡耕地评价指标体系由有效土层厚度、耕层厚度、土壤容重、土壤质地、土壤pH值、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10℃积温、田块规整度、连片度、降雨量、灌溉保证率、田面坡度14个指标构成,以30m×30m栅格(像元)为评价单元,采用综合权重作为指标权重,以加权和法计算坡耕地质量指数(SIFI),对坡耕地质量变化特征进行评价。验证结果表明,坡耕地质量评价结果具有合理性。云南坡耕地质量指数SIFI分布在0.360.81之间,均值为0.59,大部分评价单元SIFI<0.6,不同评价单元SIFI差异显着。坡耕地5种主要土壤类型SIFI大小关系为:赤红壤>红壤>紫色土>黄壤>黄棕壤;SIFI变化与高程有关,在01000m高程内SIFI随高程增加呈增长趋势,在>1000m高程内SIFI随高程增加而减小。分别采用等距5等级划分法和10等级划分法对坡耕地质量等级进行划分。基于5等级划分法,云南坡耕地质量以“中等”、“较高”等级为主;基于10等级划分法,坡耕地质量等级以6等地、5等地、7等地、4等地为主,不同分区坡耕地质量等级的洛伦兹曲线均呈“S”型分布格局。两种质量等级划分结果均表明,云南坡耕地质量等级偏低。高斯模型可较好拟合坡耕地质量指数空间分布的变异函数,坡耕地质量指数空间分布处于中等自相关,气候条件、土壤属性、水分条件、空间形态等结构性因素对坡耕地空间异质性起主要作用。坡耕地质量等级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为0.8489,其空间分布存在显着的聚合特性,LISA集群类型以HH聚集和LL聚集为主。坡耕地质量等级冷热点分布差异显着,热点区主要分布在滇中区、南部边缘区,冷点区主要分布在滇西北区、滇东北区和滇西南区的部分区域。水分条件、光热条件、土壤侵蚀、土壤属性特征是影响云南坡耕地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土壤侵蚀、干旱缺水是制约云南坡耕地质量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3)土壤侵蚀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云南坡耕地土壤侵蚀量为376.57×106 t.a-1,平均侵蚀模数为7986.31 t/(km2.a),侵蚀面积比例为89.37%,多年平均流失土层厚度为7.31 mm/a;坡耕地土壤侵蚀主要来源于1525°、>25°、815°坡度级坡耕地上。随着坡度增加,对应坡度级坡耕地侵蚀面积比例、侵蚀强度、侵蚀量均呈现增加趋势,坡耕地土壤侵蚀、养分流失是区域侵蚀产沙和养分流失的主要来源。坡耕地质量指数与土壤侵蚀模数、流失土层厚度、养分流失模数呈显着负相关,二者可用指数函数较好拟合,流失土层厚度、有机质流失模数、土壤侵蚀模数对坡耕地质量指数的影响作用较大。流失土层厚度、土壤侵蚀模数主要通过影响坡耕地有效土层厚度、土壤容重等参数变化而影响坡耕地质量,土壤养分流失则通过影响坡耕地有机质、全氮、有效磷等养分含量变化而影响坡耕地质量,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主要通过9条路径完成,其影响总效应为-0.525。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空间耦合度均值为0.821±0.219,总体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坡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对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呈出显着的空间耦合响应特征;水土保持与坡耕地质量的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771±0.141,总体上处于良好的耦合协调状态,坡耕地土壤侵蚀治理与坡耕地质量提升之间存在较强的协调发展关系。(4)农业干旱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云南多年平均年有效降雨量为941.04mm,主要集中在夏季,有效降雨量分布呈现自西南向东北方向递减趋势。夏季作物生育期除4、5月外,大部分区域水分盈亏量大于0,而冬季作物生育期大部分区域水分盈亏量小于0。年尺度农业干旱主要处于“中旱”、“轻旱”和“正常”三个干旱等级,以“轻旱”区所占面积最大,中旱区所占面积最小;季节性干旱以春旱、冬旱为主,其干旱等级主要为“重旱”,夏季以水分盈余为主,秋季则以“中旱”、“轻旱”为主。坡耕地质量指数与年尺度、季节性干旱指数(水分盈亏指数)均呈显着正相关,二者可用线性函数较好拟合,干旱等级越高坡耕地质量越低;不同季节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程度大小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农业干旱过程主要通过影响坡耕地的水分供给能力和土壤容重、pH值等土壤物理性状变化而影响坡耕地质量高低。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主要通过3条路径完成,其总效应值为-0.608。农业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空间耦合度均值为0.955±0.091,大部分评价单元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坡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对农业干旱空间分布呈现出显着的空间耦合响应特征;不同区域农业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空间耦合度存在较大差异性,南部边缘区、滇西南区、滇东北区耦合度较高,而滇中区、滇西区耦合度相对较低。(5)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诊断及调控模式云南坡耕地质量障碍类型以侵蚀退化型、干旱缺水型、有机质缺乏型、养分贫乏型为主,不同分区障碍因素组合及其表现存在差异性。依据特征响应时间(CRT)和因子障碍度(OD)对因子的可调控性和调控优先度进行划分。坡耕地质量可调控因子由耕层厚度、土壤容重、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灌溉保证率、田面坡度构成,其中,田面坡度、土壤有机质、灌溉保证率、有效磷、速效钾、pH值为优先调控因子。坡耕地质量调控的目标是使可调控因子处于适宜范围,包括理想状态和实际状态两种情景模式。理想状态下云南坡耕地质量调控潜力为0.347,其质量等级可从现状的“中等”提升到“高”等级;实际状态下坡耕地质量调控的潜力为0.198,其质量等级可从现状“中等”提升到“较高”等级,实际状态调控潜力可作为坡耕地质量调控的参考依据。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由耕作措施、土壤培肥措施、工程措施、种植模式措施、林草措施构成,不同调控措施的保水、保土、保肥、改善耕层结构、增产效应存在差异,保水效应值在0.1570.521之间,保土效应值在0.1990.984之间,保肥效应值在0.1480.659之间,增产效应值在0.0310.655之间。根据不同分区坡耕地利用特征及障碍类型差异,集成了四种调控模式:“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土壤培肥”型模式(适用于滇中区、滇东南区)、“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生态退耕”型模式(适用于滇西南区、滇西区)、“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型模式(适用于南部边缘区),以及“生态退耕+坡改梯+土壤培肥”型模式(适用于滇东北区、滇西北区)。
熊乐[5](2019)在《岳阳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性质,这使得它有着许多先天性的不足,其中重要的一点便是资源过于分散,直接影响着财政支农的效益,阻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因此政府作为公共产品的主要供给者,需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客观评价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现状,科学规划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方案,这将有益于提升财政支农效果,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动力。论文首先对国内外财政支农资金及整合的研究内容进行全面分析,依托我国当前支农资金整合的大背景,选择岳阳市作为研究对象,对财政支农和资金整合的相关概念及理论进行阐述。同时,借助复合指标法,对岳阳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情况进行简单的效果评价,再根据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整合项目和一个整合试点县进行案例的实证分析,并运用归纳总结法对岳阳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成效和问题进行总结。从目前我国整合实际情况来看,财政支农资金的最大效益还远远没有达到,财政支农收益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本研究最后为如何优化资金整合提出了相关建议。论文主要的创新点在于首次对岳阳市的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情况进行系统的阐述与详细的梳理,提出财政支农资金的整合有利于社会资本向农业领域集聚,并建议运用互联网手段改进资金整合。为今年岳阳市政府即将出台的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方案提供了最新的思路。
刘永进[6](2019)在《贵州民族地区特色小镇融资模式研究 ——以下司古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特色小镇建设建设的深入,地方政府投资于特色小镇力度逐步增强,各地陆续推出特色小镇项目,但特色小镇需要的资金量较大,而地方财政资金短缺、社会资本进入顾虑大等问题,阻碍特色小镇的发展。传统的、单一的融资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地方政府开发建设特色小镇,因此,选择合适的融资模式是保障特色小镇建设开发资金的关键。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不仅包括对景区的改造建设,同时还有对当地产业的扶持开发,并且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当地居民收入低,还需要满足这部分人群的资金需求。因此如何满足各方的金融需求,破解民族地区融资问题成为当前特色小镇建设的主要问题,探寻出一种符合当地各方利益的融资方式、满足各方资金需求的融资模式非常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特色小镇的发展状态及常用的六种融资模式,进而结合贵州实际情况,以凯里市下司古镇为例,并基于对下司古镇进行了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分析总结下司古镇的融资模式,从下司古镇的景区建设、个体商户和古镇居民三方的融资需求以及资金渠道进行总结,得出各方目前的融资模式,并对下司古镇项目融资进行收益评估测算,得出下司古镇项目在9年5个月可以达到正的收益,但收益情况受政策等影响较大。在总结各方融资方式的基础上,对下司古镇的融资方式进行优劣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最后提出以“PPP+股权股份+互联网”的多方参与的融资模式,共同进入民族地区特色小镇开发运营中,使特色小镇的各方均能获得资金支持,促进城镇化并加快脱贫。金融不仅需要支持小城镇的硬件设施,同时还需要满足镇内居民的金融需求,通过将社会资本与城投以及互联网等进行结合,优势互补,以促进小镇全面发展,实现旅游大发展,达到增加镇内居民收入,促进城镇化的目标。在论文的最后提出结论与展望。
丁梦娇[7](2019)在《酸性植烟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其腐解调控研究》文中指出作物秸秆添加到土壤中可以降低土壤酸度,改良土壤酸化。但秸秆全量还田后不能在短时间内转化成腐料,聚积在土壤中的未腐熟秸秆越来越多,引起土壤腐殖质组分、碳结构发生变化。腾冲高有机质酸性植烟土壤长年秸秆还田,但土壤pH仍呈逐年降低趋势。为明确长年秸秆还田酸性植烟土壤有机碳特征,通过纤维素降解菌促腐还田秸秆,解决秸秆还田酸性植烟土壤碳组分不合理的问题,进一步改良植烟土壤酸化,提高烤烟品质、产量产值。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分析不同秸秆还田量的酸性植烟土壤(腾冲长年全量秸秆还田、永安水稻收获后部分根茬还田、昌宁秸秆不还田)酸度指标及有机碳的差异,结果可以看出腾冲酸性植烟土壤潜在酸含量低,盐基饱和度高,常年秸秆还田,有机质逐年升高,但烤烟生长季土壤pH值呈逐年降低趋势。土壤中胡敏酸占可提取腐殖物质的比例(PQ)、HA/FA值、E4值及红外出峰波段1630 cm-1处的rA值和积分后相对面积均显着高于昌宁鸡飞镇及永安西洋镇土壤,E4/E6值、△logK值及A2920/A1630值腾冲取样土壤较其他两地区低,说明腾冲取样土壤腐殖物质组成HA相对含量高,有机碳结构较复杂。(2)分析腾冲土壤酸碱性与有机碳结构、腐殖质组分之间的关系。以腾冲同一土壤有机质、养分含量水平下,不同pH值的植烟土壤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低有机质含量土壤的HA/FA值会随着pH的增高而逐渐降低,说明活性高的碳组分逐渐增多,稳定性高的碳组分逐渐减少。高有机质含量的土壤,pH与HA/FA、PQ值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随着酸性的增强,HA/FA逐渐增大,稳定性高的腐殖质组分增多。同一有机质含量水平,随着pH升高,红外A2920/A1630逐渐升高。说明在一定pH范围内,同一有机质含量水平,稳定性腐殖质组分增多,土壤pH降低。(3)分析三个烟区的酸性植烟土壤添加不同类型秸秆培养过程有机碳的变化。与空白处理相比,添加秸秆显着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及腐殖质各组分有机碳含量,土壤碳结构缩合度和氧化度呈降低趋势。培养至96 d,三地区土壤腐殖质组成、碳结构较简单化的处理分别为永安添加油菜秸秆、腐熟玉米秸秆及腐熟水稻秸秆,昌宁添加腐熟水稻秸秆、腐熟玉米秸秆,腾冲空白、添加腐熟玉米秸秆、腐熟水稻秸秆,说明相比较未腐熟秸秆还田,腐熟的秸秆还田在较短时间内更易分解,不易使腐殖质组分变复杂,碳结构亦较简单化。秸秆还田配施纤维素腐解菌剂达到促腐秸秆的效果较好。(4)从腾冲高有机质酸性植烟土壤中分离出一株降解纤维素的耐酸性芽孢杆菌属。对其进行多项分类学鉴定,结果表明,菌株Bacillus aciditolerans YN-1T与菌株Bacillus onubensis 0911MAR22V3T、Bacillus humi LMG22167T、Bacillus timonensis10403023T、Bacillus sinesaloumensis P3516T和Bacillus cheonanensis PFS-5T相似度分别为98%、97.5%、97.4%、97.1%和95.9%。菌株YN-1T细胞脂肪酸谱显示具有众多支链脂肪酸;主要成分是iso-C15:0(17.6%),anteiso-C15:0(43.1%)和C16:0(12.2%)。鉴定的极性脂质是diphosphatidylglycerol,phosphatidylglycerol,phosphatidylethanolamine。菌株YN-1T的主要甲基萘醌是MK-7,它是芽孢杆菌属成员的主要甲基萘醌成分。生理生化分类学和表型数据表明菌株YN-1T代表芽孢杆菌属中的新物种。(5)挖掘菌株Bacillus aciditolerans YN-1T纤维素降解机理,对其功能基因组学进行分析。菌株YN-1T的基因组注释共有4,023个基因参与到183个代谢通路中。主要的代谢通路有代谢途径、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ABC转运、不同环境中的微生物代谢、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双组分系统和碳代谢等。基因组中编码CAZymes基因的数量共有126个。占比最高的是糖基水解酶GHs(60个),其次是碳水化合物酯酶CEs(31个)。糖基转移酶GTs、多糖裂解酶PLs、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酶类CBMs和辅助模块酶类AAs注释基因的个数分别为20个、5个、7个和3个。基因组注释包含有糖基水解酶亚家族基因,为菌株YN-1T能够降解纤维素提供了依据,分别为GH1(2个)、GH3(5个)和GH43(3个)。(6)分析配施YN-1T菌剂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3 d后各样本中的优势菌门分别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拟杆菌门和芽单胞菌门。样本中微生物种类的Chao1指数、ACE指数和Shannon丰富度指数显示各处理间无显着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随着时间推移,总的细菌丰度及多样性均无显着性变化,特别是添加了微生物菌剂的处理组与只添加秸秆的处理组无明显差异。聚类分析表明相近时间采集的样品被聚为一类,不会对原有的微生物群落结构造成很大的影响。通过微生物多样性、相对丰度及土壤pH分析可知,未腐熟水稻秸秆+微生物菌剂、腐熟水稻秸秆+微生物菌剂及腐熟水稻秸秆添加的效果较好。(7)通过大田试验,验证水稻、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和配施微生物菌剂还田,对酸性植烟土壤改良效果及烤烟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佳还田量。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配施纤维素分解微生物菌剂,有利于水稻、玉米秸秆的分解,酸性土壤pH的提高。添加秸秆及添加秸秆+菌剂处理的烤烟发病率、病情指数都低于CK处理;水稻、玉米秸秆还田配施纤维素分解菌剂烤烟病情指数低于单一秸秆还田处理。与CK相比,添加秸秆配施菌剂的处理,可以提高烤后各部位烟叶钾、总糖及还原糖的含量,其中下、中部烟叶达到显着水平,且能降低烤后各部位烟叶氯含量;中部烟叶和上部烟叶添加菌剂的处理比不添加菌剂的处理烟碱含量偏低;玉米秸秆还田配施菌剂80 kg/667m2处理烤烟产值显着高于40 kg/667m2还田量的处理,与CK相比,水稻、玉米秸秆还田及配施菌剂还田能显着增加上中等烟比例,提高均价,从而提高烟叶产值。
刘海洋[8](2018)在《镇江地区机械化茶园建植与管理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原产于我国,属于被子植物门(Division 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Class Dicotyledoneae)、山茶目(Order Theales)、山茶科(Family Theaceae)、山茶属(Genus CamelliaL.)。我国是茶叶生产的发源地,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茶树最早的国家,历史悠久,茶类众多,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茶园面积达300万hm2,居世界首位。但相比其他茶叶大国,我国茶叶生产机械装备比较落后,在茶园管理机械方面,我国远远落后于日本、印度、肯尼亚等主要产茶国。从国内外茶园管理机械化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茶园机械化管理是发展茶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虽然近年来,我国茶园管理机械得到了大量的研制和生产,但因茶园的老化、茶树栽培和管护与现有机械不相适应,茶园机械化操作难度很大,甚至一些机械进得了田头进不了茶园。虽然科研人员对茶园机械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生态茶园、无公害茶园也制定了相关的规程和标准,但在机械化茶园规划与建设上鲜有研究,本课题围绕镇江地区机械化茶园规划与建设为中心开展研究,从机械化茶园规划、栽植品种、固定设施配套、茶园防护及鲜叶采收机械化方面加强研究。本课题加强机械化茶园的规划与建设研究,对实现茶园全程的机械化操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孙少石[9](2018)在《电信诈骗犯罪及其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电信诈骗与公安打防之间的互动为对象,探讨在互联网兴起的背景下,以电信诈骗为代表的网络犯罪的特征、手法、组织形式、它对公安传统刑侦体制带来的挑战,以及公安的回应。电信诈骗于1997年始于中国台湾地区,至2008年在台湾岛内泛滥成灾,从2004年开始,电信诈骗从台湾传入大陆,并在大陆迅速发展蔓延。目前,已经形成若干个有地域特征的职业犯罪群体,他们与台湾的诈骗团伙构成两大派系,对大陆实施诈骗。近十年来,电信诈骗的增速远远高于其他犯罪类型,以20~30%的速度快速增长,社会损失惨重,其危害性已经不容低估。依托于互联网及各种社交软件,电信诈骗犯将一个完整的犯罪过程切割成若干个环节,派生出提供通讯线路和专业洗钱的灰色产业生态。这些环节之间通过外包或者众包,分工不断细化,效率得以提高,同时犯罪风险得以分散。就由此带来电信诈骗没有传统作案现场可言的问题,同时造成了没有物理痕迹可供勘察和提取的后果,让诈骗犯在自身无需空间位移的前提下,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实施远程侵害。电信诈骗的这种犯罪手段天然地决定了它的犯罪组织形态必定有别于传统的金字塔形式,表现为各个环节之间松散、混沌、非结构的特征。面对这一颠覆时空维度的犯罪,公安机关长期以来处于疲于奔命的被动局面。对于承担一线打击任务的县级公安来说,持续的客场作战让他们在案侦经费、警力部署、对外协作等方面上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扭曲和紧张。结果就是,公安机关普遍不会打击、不敢打击,甚至不想打击电信诈骗。由于击中了公安的软肋,电信诈骗逐步成为犯罪的洼地。这就是为什么近些年,在暴力犯罪和传统侵财类犯罪平稳和收敛的情况下,左右全国刑事案件发案走势的是电信诈骗的原因。在公安系统单打独斗已经无力应付局面的情况下,穷则思变。首先是中央政府开始制定国家层面的行动计划,通过系统性的制度调整扭转颓势,即综合施策。其中的核心在于银行、通讯两大与电信诈骗紧密联系的系统与公安系统的协同,在本文中以银行和警方的协作作为主线展开。通过对案件侦办平台和反诈骗中心的机制梳理,呈现银行是如何向公安机关开放银行卡的查询、止付、冻结权限的,建立了紧急止付和快速冻结工作机制。公安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有跨地区才能搜集线索和反制诈骗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公安完全受诈骗犯摆布的窘境。另一方面,公安自身也在组织调整。公安机关的领导管理体制是“双重领导、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这一体制内嵌于一个更为基础性的治理模式:行政发包制。这种以行政治理任务层层下达和指标分解为特征的治理模式的集中表现就是属地管辖,反映在公安侦查上,即总是以本辖区作为基地展开打击、防控。这一制度安排对于明晰属地责任无疑是有意义的,但同时它也难以避免地造成各管一摊、各自为战的局面。对于传统犯罪问题或者治理问题,由于空间跨度低,这一制度大致行而有效地运作,但对于电信诈骗这一同时牵扯多个地方受害者、公安的犯罪,以行政发包制为底色的侦查模式自然表现出一种无所适从,县级公安处在一个上下左右缺乏有力支援的孤岛上,换言之,透过电信诈骗,我们应该看到传统治理模式正在经受社会整体变迁带来的挑战。那么,作为回应,公安部开始推动强化上级公安对下级公安在组织、指挥、技术、专家、对外协助等方面的支撑,形成集约作战的新机制,以全国一盘棋对冲电信诈骗这张犯罪黑网。这隐含的是对以行政发包制为内核的传统治理模式的调整。通过对电信诈骗和政府打击治理互动的复盘,一条暗线贯穿始终,那就是集权与分权:互联网加剧了经济自由化的程度,电信诈骗或者网络犯罪是这一过程的产物,它将自由以极端的形式彰显出来,但在这个局面中,其实公安、银行、通讯各个系统也出现了过度分权以至于资源支离破碎的状况。因此看似是对立的两个面向,但二者有内在的相通性。换言之,着眼于电信诈骗问题的解决,却不仅仅局限于电信诈骗,在治理社会问题过程中,制度自身也在收敛和矫正。本研究系法律的经验研究,以事实分析带动推理论证。通过长期、沉浸地在公安机关的调研,对电信诈骗现象、公安侦查、公安管理制度、警银合作等方面做通盘、系统性把握,全景式呈现公安系统与电信诈骗的博弈格局。尽管本研究针对的是当下的一种犯罪现象,也许这个现象本身只是昙花一现,但可以预期,在互联网的推动下,网络犯罪在数量、规模还会增加,其手段、形式还会翻新,因此以电信诈骗这一现象作为样板,提取与反思政府因应网络犯罪、新型问题的治理经验,居危思危,是本研究更为长远的立意与抱负。
皇甫睿[10](2018)在《从传统到现代:生态扶贫语境下的生计变迁研究 ——以湘西保靖县黄金苗寨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凸显,作为世界经济强国的中国,近年来提出“生态扶贫”的扶贫方针与政策,受到世人的关注。“生态扶贫”概念的提出有其特定的历史和现实背景,同时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若要正确理解“生态扶贫”的内涵,找到合适的“生态扶贫”路径,首先应该对此前的扶贫理论、指导思想、扶贫手段等进行全方位的梳理。此前中国的相关决策者、执行者和专家学者从扶贫理论的建构到扶贫路径、手段的选择与实施,都做出了富有成效的努力,同时也获得了一定成就。此前的相关研究,主要受西方发展经济学“现代化理论”的影响深远,该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应该接受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文化价值观等,完成“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走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并将这样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扶贫实践,进而衍生出“梯度理论”、“工业反哺农业”、“传统-现代二元对立”等相关理论指导思想,辐射出农业的现代化、工业化发展模式,以及“企业公司+农户”的帮扶措施等。然而,面对的结果却是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仍然没有获得根本上的解决,反而还伴生了更多的社会问题。那么,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思想是否适用于中国国情,是否适用于中国的农业发展和“生态扶贫”实践,则值得深入探讨与反思。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产生于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将第三世界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作为其研究对象,旨在拉拢、控制这些国家站在自己阵营,以在与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对峙中获得有利地位,甚至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而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多民族融合的社会主义国家,西方发达国家控制下的第三世界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着本质的区别。发展经济学应用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显然都不合时宜。当下,中国的十四个连片贫困特区大部分位于少数民族地区,也基本处于传统的第一产业区,其生态系统和文化系统存在显着的差异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推行的扶贫开发必然是凭借汉文化对异文化区域所从事的开发活动,必然涉及跨民族、跨文化、跨区域的活动事项。从生态民族学的视角来看,不同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与稳态延续,是各民族成员在其所处的生态系统中,在超长的历史时段内,为满足当事民族全体成员生存与繁衍的需求,凭借各民族文化在对当事民族的生态系统进行不断适应、改造与利用的产物。这样的民族共同体,即为斯图尔德所称的“文化生态”共同体。“文化生态”共同体是一个个相对独立完整的自为体系,必然表现为在自身特有信息系统的节制下,不断从外界获取物质与能量,而进行的有序、有节制的交换与重组。各民族的文化系统正是其自身特有的信息系统,是维系整个共同体自为体系自我运行的内生动力,也是“文化生态”共同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网状交织的粘合剂。这样的文化系统同时也会受到所处自然生态系统的制约与模塑,而不会肆意干预其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因而,该文化系统中共同体成员的观念意识,一方面会受到所处自然生态系统的制约,另一方面则会引导共同体成员选择某种资源利用方式(经济样式),从而使得共同体内部逐渐形成与之相适应和匹配的技术系统和组织系统。这样的“文化生态”共同体必然具有特定的地域性、特定的民族归属性、整体性、功能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历史证明,“文化生态”共同体能够稳态延续上千年的基本前提是,以其特有文化为主导,推动共同体内部的有序运行,并维系其共同体基本结构的稳固。可见,这些地区的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绝对不是纯经济问题,也绝对不能凭借单一的经济手段或措施来加以解决。论文主要由七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针对当前扶贫工作中遗留的负面问题进行阐述,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和国内外动态进行文献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生态扶贫”的全新理解和认识。第二至第五部分,将湘西保靖县黄金苗寨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视为一个完整的“文化生态”共同体,以其几百年的生计变迁为切入口,分别从历史进程、生态背景和文化变迁的三个维度,深入分析该苗族村寨每一次生计变迁的内外部动因和时代背景,探明变迁前后两种生计方式之间的传承、变化关系,揭示生计变迁后相应社会制度框架下的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最终发现,当这个“文化生态”共同体当面临来自外部力量的冲击,其力度与方式没有触碰共同体的内部核心结构,共同体的文化系统则有自主能力随即做出相应的调整,在传统生计的基础上适当吸收、改造外来文化因子为其所用,这样并不会阻碍或扰乱共同体内部的自行运行,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也并不明显。而当外来因素对这些特定区域、特定人群所拥有文化系统的核心结构改变或破坏,传统生计自然遭到摒弃,那么共同体内部的自我运行则会受阻,表现为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显着。特别是在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指导下,在中国形成的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发展思路,应用于农业发展和扶贫实践工作,会导致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陷入恶性循环之中。通过结合历时态和共时态的研究分析,一步步破除西方的发展主义神话,揭示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在中国扶贫开发中的虚伪面具。第六部分针对前面的论述研究,对黄金村今后的扶贫发展路径提出建议。最后一部分得出结论,西方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西方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并不适用于中国的农业发展和“生态扶贫”;中国的“生态扶贫”应该从国情出发,摆脱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的束缚,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人类本身就置身于千差万别的文化系统和生态系统之中。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不是要将各民族文化化异为同,也不是求同存异,而是在承认并尊重各民族文化间存在的差异性和特殊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擅长的方式和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来参与人类现实整体性、多元一体化的宏伟叙事。传统的并不都是糟粕,对贫困地区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吸收和保留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在共同体成员所生息的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有序运行的基础上,去考虑如何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接轨,而不是为其寻找一个并不适合的“替代方案”。以此为鉴,旨在为当下的“生态扶贫”提供全新的思路与有效借鉴,促进“生态扶贫”终极目标的实现,以及推动现代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
二、深耕的利弊——必需深耕的是什么样的茶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耕的利弊——必需深耕的是什么样的茶园?(论文提纲范文)
(1)日照市岚山区海洋旅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海洋旅游 |
2.1.2 旅游发展战略 |
2.2 基础理论 |
2.2.1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旅游区位理论 |
2.2.3 旅游系统理论 |
2.2.4 SWOT分析法 |
第3章 日照市岚山区海洋旅游概况 |
3.1 基本概况 |
3.1.1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1.2 旅游业发展概况 |
3.2 海洋旅游发展概况 |
3.2.1 海洋旅游资源 |
3.2.2 海洋旅游重点项目建设状况 |
第4章 日照市岚山区海洋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
4.1 海洋旅游发展的优势分析 |
4.1.1 区位优势 |
4.1.2 资源优势 |
4.2 海洋旅游发展的劣势分析 |
4.2.1 旅游内容单薄,游客逗留时间短 |
4.2.2 拳头产品不足,游客旅游消费低 |
4.2.3 客群吸引力不强,旅游知名度低 |
4.3 海洋旅游发展的机遇分析 |
4.3.1 “旅游富市”战略的全面推进 |
4.3.2 新型旅游方式与产业模式日趋成熟 |
4.3.3 外向型经济增长催生新的消费群体 |
4.4 海洋旅游发展的威胁分析 |
4.4.1 沿海城市圈竞争激烈 |
4.4.2 生态环境压力大 |
第5章 国内外海洋旅游发展模式借鉴 |
5.1 大连—城市海洋融合发展旅游模式 |
5.2 三亚—创新全域旅游发展模式 |
5.3 夏威夷—海洋旅游—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协调融合发展模式 |
第6章 日照市岚山区海洋旅游发展战略 |
6.1 海洋旅游发展战略目标 |
6.2 海洋旅游发展战略原则 |
6.2.1 坚持“系统性”规划 |
6.2.2 坚持“可持续”路径 |
6.2.3 坚持“特色化”发展 |
6.3 海洋旅游发展战略选择 |
6.3.1 可持续化发展战略 |
6.3.2 融合发展战略 |
6.3.3 信息化发展战略 |
6.3.4 全时全域化发展战略 |
6.4 岚山区海洋旅游发展战略措施 |
6.4.1 聚焦打造多彩海洋旅游项目,延长游客游玩时间 |
6.4.2 聚焦精品海洋文旅产品开发,满足游客消费需求 |
6.4.3 聚焦完善海洋旅游基础配套,扩大游客群体范围 |
6.4.4 聚焦海洋旅游营销推介宣传,提升旅游知名度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深松对麦玉两熟农田土壤结构及水分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深松耕作研究现状与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1.2.2 深松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1.2.3 深松对作物产量和农田碳足迹的影响 |
1.2.4 深松对土壤水分高效利用的影响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1 土壤容重 |
2.3.2 土壤紧实度 |
2.3.3 土壤三相比 |
2.3.4 土壤团聚体 |
2.3.5 土壤有机碳 |
2.3.6 产量测定 |
2.3.7 碳足迹分析 |
2.3.8 土壤含水量 |
2.3.9 土壤入渗性能 |
2.3.10 土壤田间持水量 |
2.3.11 作物耗水量与水分利用效率 |
2.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深松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3.1.1 深松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3.1.2 深松对土壤紧实度的影响 |
3.1.3 深松对土壤三相比的影响 |
3.1.4 土壤容重、紧实度、三相比、GSSI和 STPSD的相关性 |
3.1.5 深松对水稳性团聚体分布的影响 |
3.1.6 深松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
3.2 深松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3.3 深松对产量的影响及碳足迹分析 |
3.3.1 深松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3.3.2 不同深松季节处理下小麦季的碳足迹 |
3.3.3 不同深松季节处理下玉米季的碳足迹分析 |
3.3.4 麦玉两熟农田下不同深松季节处理的粮食碳成本 |
3.4 深松对土壤水分利用的影响 |
3.4.1 深松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4.2 深松对土壤田间持水量的影响 |
3.4.3 深松对土壤入渗的影响 |
3.4.4 深松对作物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5 深松耕作的经济效益分析 |
4 讨论 |
4.1 深松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4.1.1 深松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4.1.2 深松对土壤紧实度的影响 |
4.1.3 深松对土壤三相比的影响 |
4.1.4 深松对土壤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 |
4.2 深松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4.3 深松对作物产量及碳足迹的影响 |
4.4 深松对土壤水分利用的影响 |
4.4.1 深松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4.4.2 深松对田间持水量的影响 |
4.4.3 深松对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 |
4.4.4 深松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 结论 |
5.1 土壤物理性质和土壤有机碳含量 |
5.2 作物产量和碳足迹分析 |
5.3 水分高效利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在乡村发现中国”跨学科调研行知录(2019)(论文提纲范文)
一、周立:一方人造就一方水土 |
(一)西南三省市行程 |
(二)丽江老君山的村寨银行 |
(三)由仆人思维、主人思维,走向管家思维 |
二、潘家恩:走进乡建北碚 |
(一)近代乡村建设的百年探索 |
(二)北碚的乡村建设经验 |
(三)百年乡建的汇聚与传承 |
三、张振:历史乡建研究:片思断想 |
四、狄金华:西南乡村发展中的外部主体与地方社会 |
(一) |
(二) |
(三) |
五、张聪:从海归视角看乡建与新移民 |
(一)视角与问题 |
(二)历史展开的可能性 |
(三)现实村庄的接触 |
(四)行动与经验 |
(五)结论 |
六、李彦岩:贵州湄潭农村改革中的产权固化与产业活化———以“四确五定促三变”为例 |
(一)“四确五定”是在村集体层面的产权固化 |
(二)“三变”带来乡村产业活化,以业“活”人,以人“活”村 |
(三)“四确五定促三变”实践面临的挑战 |
七、王松良:为了美好生活的大理的“风花雪月” |
(一)相遇大理的“风花雪月” |
(二)让生态学与经济学在乡土文化保护和传承中实现对话 |
(三)为了美好的生活 |
八、王茜:反向奔跑———青年深耕乡土的理想与现实 |
(一)跨越流动空间的身份转换 |
(二)地缘-血缘-业缘多重资源整合 |
(三)发育多元共生的“地方性”与“公共性”文化 |
九、方平:还种于民的乡土实践 |
(一)双重脱嵌:中国种业的市场深化 |
(二)双重回嵌:参与式育种的实践历程 |
(三)双重嵌入:还种于民与中国乡村的巨大活力 |
(4)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侵蚀/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坡耕地质量涵义及分析 |
1.1.1 坡耕地的概念 |
1.1.2 坡耕地质量的涵义 |
1.1.3 耕地质量研究热点分析 |
1.2 坡耕地质量评价 |
1.2.1 坡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1.2.2 坡耕地质量评价方法 |
1.3 坡耕地质量影响因素 |
1.3.1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
1.3.2 水分条件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
1.3.3 种植制度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
1.3.4 耕作利用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
1.4 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 |
1.4.1 水分调控措施 |
1.4.2 土壤管理措施 |
1.4.3 农业措施 |
1.5 结语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2.1.1 研究背景 |
2.1.2 选题意义 |
2.2 研究目标及内容 |
2.2.1 研究目标 |
2.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2.3.1 研究方案 |
2.3.2 技术路线 |
2.4 研究区概况 |
2.4.1 气候及地质地貌 |
2.4.2 土壤类型及植被 |
2.4.3 研究分区及坡耕地利用特征 |
第3章 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驱动力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1.2 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
3.2 坡耕地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 |
3.2.1 坡耕地空间分布特征 |
3.2.2 坡耕地空间转移特征 |
3.2.3 坡耕地分布重心轨迹变化 |
3.3 坡耕地坡度级演变特征 |
3.4 坡耕地核密度时空演变特征 |
3.5 坡耕地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
3.6 小结与讨论 |
3.6.1 小结 |
3.6.2 讨论 |
第4章 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辨识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数据来源及评价单元 |
4.1.2 坡耕地质量评价体系 |
4.1.3 坡耕地质量空间结构分析 |
4.2 坡耕地质量评价及空间分布特征 |
4.2.1 坡耕地质量评价 |
4.2.2 坡耕地质量指数空间分布 |
4.2.3 坡耕地质量等级空间分布 |
4.3 坡耕地质量空间变异特征 |
4.3.1 半方差函数拟合 |
4.3.2 空间变异性特征分析 |
4.4 坡耕地质量空间聚集特征 |
4.4.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4.4.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4.4.3 空间冷热点分析 |
4.5 坡耕地质量影响因素辨识 |
4.6 小结与讨论 |
4.6.1 小结 |
4.6.2 讨论 |
第5章 土壤侵蚀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数据来源 |
5.1.2 RUSLE模型及参数因子分析 |
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特征 |
5.2.1 降雨侵蚀力季节分布 |
5.2.2 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 |
5.3 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 |
5.3.1 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 |
5.3.2 不同坡度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 |
5.3.3 流失土层厚度特征 |
5.3.4 养分流失特征 |
5.4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 |
5.4.1 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的相关性 |
5.4.2 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的因子排序 |
5.4.3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路径 |
5.5 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的空间耦合协调特征 |
5.5.1 空间耦合度分析 |
5.5.2 空间协调度分析 |
5.6 小结与讨论 |
5.6.1 小结 |
5.6.2 讨论 |
第6章 农业干旱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数据来源 |
6.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2 降雨量-盈亏量时空分布特征 |
6.2.1 有效降雨量时空分布 |
6.2.2 水分盈亏量时空分布 |
6.3 农业干旱时空分布特征 |
6.3.1 年尺度干旱空间分布 |
6.3.2 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 |
6.4 农业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 |
6.4.1 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的相关性 |
6.4.2 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的因子排序 |
6.4.3 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路径 |
6.5 农业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的空间耦合特征 |
6.6 小结与讨论 |
6.6.1 小结 |
6.6.2 讨论 |
第7章 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诊断及调控模式 |
7.1 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 |
7.2 坡耕地质量调控优先度及潜力 |
7.2.1 坡耕地质量调控优先度 |
7.2.2 坡耕地质量调控目标 |
7.2.3 坡耕地质量调控潜力 |
7.3 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及效应 |
7.3.1 调控措施体系及作用机理 |
7.3.2 调控措施效应分析 |
7.4 坡耕地质量调控集成模式 |
7.4.1 “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土壤培肥”型模式 |
7.4.2 “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生态退耕”型模式 |
7.4.3 “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型模式 |
7.4.4 “生态退耕+坡改梯+土壤培肥”型模式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8.2.1 研究特色 |
8.2.2 研究创新 |
8.3 本文研究不足之处 |
8.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文章、获奖与参与课题情况 |
(5)岳阳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述评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论文的不足 |
第2章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概念与理论 |
2.1 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1 财政支农资金的基本概念 |
2.1.2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基本概念 |
2.2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相关理论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公共财政理论 |
2.2.3 财政支出效益理论 |
2.2.4 社会整合理论 |
第3章 岳阳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现状及问题 |
3.1 岳阳市概括和财政情况 |
3.1.1 岳阳市概括 |
3.1.2 岳阳市财政一般公共收支情况 |
3.1.3 岳阳市财政支农现状 |
3.2 岳阳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情况 |
3.2.1 岳阳市支农资金整合背景 |
3.2.2 岳阳市支农资金整合主要方式 |
3.3 岳阳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中的问题 |
3.3.1 可用于整合的财政支农资金不多 |
3.3.2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后监管乏力 |
3.3.3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无序化 |
3.3.4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绩效考核方法不准确 |
3.3.5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进程差异大 |
3.4 岳阳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少且拨付不规范 |
3.4.2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监管体制陈旧 |
3.4.3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没有科学的规划和部署 |
3.4.4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绩效考核方法落后 |
3.4.5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观念不强且重视程度不够 |
3.5 岳阳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项目的载体选择 |
第4章 岳阳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效果评价 |
4.1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效果评价的背景 |
4.2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效果评价体系的建立与测算 |
4.3 岳阳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情况的绩效评价 |
第5章 岳阳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案例分析 |
5.1 岳阳市产业项目实施中的财政支农资金整合 |
5.1.1 岳阳市黄茶产业项目实施中的财政资金整合 |
5.1.2 岳阳市农田水利项目实施中的财政资金整合 |
5.2 岳阳市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案例分析——平江县 |
5.2.1 平江县概况 |
5.2.2 平江县历年财政支农资金情况 |
5.2.3 平江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情况 |
5.2.4 平江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情况评价 |
5.3 结论 |
第6章 优化岳阳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政策建议 |
6.1 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策 |
6.2 完善农业农村公共财政管理体制 |
6.3 优化财政支农投入结构 |
6.4 创新支农资金整合模式 |
6.5 培养高素质的农业干部人才 |
6.6 完善国家顶层设计思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贵州民族地区特色小镇融资模式研究 ——以下司古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关于特色小镇及融资模式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关于特色小镇及融资模式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论文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框架 |
1.4 创新和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1.5 本章小结 |
2 特色小镇项目融资现状及其问题 |
2.1 特色小镇相关简介 |
2.1.1 特色小镇的概念 |
2.1.2 我国特色小镇发展现状 |
2.1.3 特色小镇分类 |
2.1.4 特色小镇的特征 |
2.1.5 相关政策及法规 |
2.2 贵州民族地区特色小镇现状概述 |
2.2.1 贵州建设民族特色小镇概况 |
2.2.2 贵州发展民族特色小镇的优势 |
2.3 特色小镇项目融资特点 |
2.3.1 准经营性项目 |
2.3.2 项目融资特点 |
2.4 特色小镇融资模式及困境 |
2.4.1 特色小镇融资需求概况 |
2.4.2 特色小镇项目主要融资模式 |
2.4.3 特色小镇项目建设的主要融资渠道 |
2.4.4 特色小镇融资存在的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3 下司古镇案例分析 |
3.1 下司古镇简介 |
3.1.1 下司古镇概况 |
3.1.2 下司古镇旅游资源开发背景 |
3.1.3 下司古镇资源特色 |
3.2 下司古镇“产城人”融资特征分析 |
3.2.1 下司古镇产业发展建设融资情况 |
3.2.2 下司古镇城市建设融资情况 |
3.2.3 下司古镇个体商户融资情况 |
3.3 下司古镇融资模式分析 |
3.3.1 银行贷款模式 |
3.3.2 发行债券模式 |
3.3.3 PPP融资模式 |
3.4 下司古镇项目融资平台财务分析 |
3.5 下司古镇项目融资效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下司古镇项目融资模式分析与对策建议 |
4.1 下司古镇融资模式优劣分析 |
4.1.1 下司古镇融资模式优势分析 |
4.1.2 下司古镇融资模式不足之处 |
4.2 下司古镇融资模式优化建议 |
4.2.1 增加引入社会资本力度,加强政企合作 |
4.2.2 引入多方资本,降低投资者风险 |
4.2.3 适当使用“互联网+融资”模式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3-2下司古镇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
附表3-3下司古镇项目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
附录A 现场访谈记录 |
附录B 下司古镇商户贷款金融需求问卷调查表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7)酸性植烟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其腐解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1.1 研究意义 |
1.1.2 研究目的 |
1.2 秸秆添加、有机碳矿化与土壤酸化之间的关系 |
1.2.1 植烟土壤酸化现状 |
1.2.2 有机碳分组及其官能团表征 |
1.2.3 有机碳组分与土壤酸度之间的关系 |
1.2.4 秸秆添加对土壤酸化改良与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
1.2.5 秸秆还田对土壤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
1.3 添加纤维素分解菌对秸秆腐解及应用效果研究 |
1.3.1 纤维素分解菌的腐解机制 |
1.3.2 纤维素分解菌在秸秆还田中的应用 |
1.3.3 纤维素分解菌对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酸性植烟土壤酸度指标及有机碳特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土壤 |
2.1.2 测定方法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土壤理化特征 |
2.2.2 土壤养分和酸度指标垂直分布特征 |
2.2.3 土壤腐殖质特征 |
2.2.4 土壤可见光谱特征 |
2.2.5 土壤红外光谱特征 |
2.3 讨论 |
第3章 腾冲不同pH值植烟土壤有机碳特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测定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植烟土壤基本理化指标分析 |
3.2.2 有机碳及腐殖质组分分析 |
3.2.3 各分组土壤光谱分析 |
3.3 讨论 |
第4章 酸性植烟土壤添加秸秆有机碳特征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土壤材料 |
4.1.2 试验秸秆材料 |
4.1.3 试验处理 |
4.1.4 取样时间 |
4.1.5 测定指标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各类型秸秆特征差异 |
4.2.2 各类作物秸秆添加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4.2.3 各类作物秸秆添加对土壤HA、FA的影响 |
4.2.4 各类作物秸秆添加红外光谱分析 |
4.3 讨论 |
4.3.1 秸秆基本特征 |
4.3.2 土壤有机质变化 |
4.3.3 土壤腐殖质组分影响 |
4.3.4 土壤红外光谱分析 |
第5章 纤维素降解菌(Bacillus aciditolerans)的筛选与鉴定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菌种的筛选和纤维素降解效果试验 |
5.1.2 菌株YN-1T的形态学描述及生理生化鉴定 |
5.1.3 系统发育学特征及基因组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系统发育地位与基因组分析 |
5.2.2 生理生化鉴定 |
5.2.3 对滤纸及秸秆的分解 |
5.3 讨论 |
第6章 Bacillus aciditolerans纤维素降解功能基因组学分析 |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菌株 |
6.1.2 试验主要试剂和仪器 |
6.1.3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原始数据质控 |
6.2.2 全基因组测序与组装结果 |
6.2.3 细菌全基因组序列功能元件分析 |
6.2.4 细菌全基因组生物信息学分析 |
6.3 讨论 |
第7章 纤维素降解菌(Bacillus aciditolerans)对酸性植烟土壤p H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材料 |
7.1.2 试验处理 |
7.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7.1.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秸秆添加配施微生物菌剂对高有机质酸性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
7.2.2 秸秆添加配施微生物菌剂对高有机质酸性土壤pH的影响 |
7.3 讨论 |
第8章 纤维素降解菌(Bacillus aciditolerans)对酸性植烟土壤养分、碳特征、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试验材料 |
8.1.2 试验设计 |
8.1.3 测定项目 |
8.2 结果分析 |
8.2.1 土壤基本理化指标分析 |
8.2.2 烤烟生长 |
8.2.3 烤烟品质 |
8.2.4 烤烟产量产值 |
8.3 讨论 |
第9章 全文总结 |
9.1 结论 |
9.1.1 酸性植烟土壤酸度指标及有机碳特征 |
9.1.2 不同pH值植烟土壤有机碳特征 |
9.1.3 酸性植烟土壤添加秸秆培养过程有机碳特征 |
9.1.4 纤维素降解功能菌筛选、多项分类学鉴定 |
9.1.5 Bacillus aciditolerans纤维素降解功能基因组学分析 |
9.1.6 纤维素降解菌对酸性植烟土壤pH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9.1.7 秸秆还田配施纤维素降解菌对酸性植烟土壤养分、有机碳特征及烤烟生长、产质量的影响 |
9.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9.3 下一步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作者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8)镇江地区机械化茶园建植与管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意义 |
2.1 目的 |
2.2 意义 |
3 文献综述 |
3.1 机械化茶园发展现状 |
3.2 新建茶园规划 |
3.3 镇江地区常规栽植茶树品种 |
3.4 茶园灌溉 |
3.5 镇江地区主要虫害 |
3.6 茶园肥料管理 |
3.7 茶树分枝习性及修剪生理基础和效应 |
3.8 鲜叶合理采收 |
4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4.1 主要研究内容 |
4.2 研究方法 |
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新建机械化茶园的建植研究 |
1 园地选择土壤试验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试验仪器设备 |
1.4 数据分析 |
1.5 试验小结 |
2 土地区块规划坡度试验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试验仪器设备 |
2.4 数据分析 |
2.5 试验小结 |
3 道路网设计 |
3.1 干道设计 |
3.2 支道设计 |
3.3 步道设计 |
3.4 道路设计小结 |
4 排水蓄水系统设计 |
4.1 隔离沟 |
4.2 纵沟 |
4.3 横沟 |
4.4 沉沙坑 |
4.5 蓄水池 |
4.6 设计小结 |
5 防护林 |
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建机械化茶园的品种选择研究 |
1 镇江地区现有品种调查 |
1.1 调查方法 |
1.2 数据统计及分析 |
1.3 调查小结 |
2 茶树良种的选择与搭配试验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试验仪器设备 |
2.4 数据分析 |
2.5 试验小结 |
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机械化茶园的固定设施设备配置研究 |
1 喷灌配置试验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试验仪器设备 |
1.4 数据分析 |
1.5 试验小结 |
2 防霜机配置试验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试验仪器设备 |
2.4 数据分析 |
2.5 试验小结 |
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机械化茶园的绿色防控及施肥管理研究 |
1 机械化虫害防治研究试验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试验仪器设备 |
1.4 数据分析 |
1.5 试验小结 |
2 杀虫灯防控配置试验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试验仪器设备 |
2.4 数据分析 |
2.5 试验小结 |
3 灭虫板防控配置试验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3 试验仪器设备 |
3.4 数据分析 |
3.5 试验小结 |
4 机械化施肥管理研究试验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3 试验仪器设备 |
4.4 数据分析 |
4.5 试验小结 |
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机械化茶园修剪及鲜叶采收研究 |
1 机械化修剪研究试验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试验仪器设备 |
1.4 数据分析 |
1.5 试验小结 |
2 鲜叶机械化采摘研究试验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试验仪器设备 |
2.4 数据分析 |
2.5 试验小结 |
3 本章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论文发表情况 |
(9)电信诈骗犯罪及其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为何,以及如何研究电信诈骗 |
第一节 引子:徐玉玉事件 |
第二节 问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电信诈骗的总体态势 |
二、电信诈骗简史 |
三、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梳理 |
一、电信诈骗的专题研究 |
二、犯罪的组织结构 |
三、“郡县国家”的新挑战 |
第四节 田野调查与全文安排 |
第一章 电信诈骗的底层驱动逻辑:以基层社会治理为视角 |
第一节 地域化的犯罪 |
第二节 一个草台班子的诈骗故事 |
第三节 茶叶经济、教育与犯罪的关系建构 |
第四节 基层政府的困惑 |
第二章 如何“组装”电信诈骗:对犯罪组织及其形成机理的考察 |
第一节 涌现与电信诈骗 |
第二节 电信诈骗的核心:纪律型组织 |
第三节 电信诈骗的辅翼:松散型组织 |
一、通讯流的形成 |
二、资金流的形成 |
第四节 互联网对犯罪组织形态的改造 |
第三章 基层公安打击电信诈骗为何被动:从公安内部透视 |
第一节 问题视角的切换 |
第二节 电信诈骗的反侦查与犯罪的跨区域 |
一、银行卡 |
二、第三方支付工具 |
三、虚拟充值卡 |
四、水房 |
第三节 制约公安侦办电信诈骗的结构性因素 |
一、经费保障不足 |
二、警力资源受限 |
三、协作制度不畅 |
第四节 重重困局中的公安系统 |
第四章 电信诈骗治理中的系统协同:以警银合作为主线 |
第一节 寻找破局点:解铃还须系铃人 |
第二节 “总对总”的制度理由 |
第三节 协同的常态化经营 |
一、线上协同的侦办平台 |
二、线下互动的反诈骗中心 |
第四节 由治理电信诈骗反观国家治理能力 |
第五章 “典型案例”是如何产生的:公安的破案与“共谋” |
第一节 以攻为守:以专项行动为背景 |
第二节 受害者维权与警察破案并行 |
第三节 杀金:“投资失败”的幕后 |
第四节 “典型案例”的制造过程 |
一、县公安局的选择:挑案子 |
二、市公安局的选择:软化考核 |
三、省公安厅的选择:质量让步于数量 |
第五节 公安的适应与专项行动的扭曲 |
第六章 当刑侦体制遭遇电信诈骗:行政发包制的局限与调整 |
第一节 当刑侦体制遭遇电信诈骗 |
第二节 刑侦体制的制度沿革 |
第三节 公安的“分田到户”与行政发包制的死穴 |
第四节 例证:再看徐玉玉事件 |
第五节 作战新机制:主动上抓一级 |
研究总结: 从社会变迁反思电信诈骗及其治理 |
第一节 问题的再界定 |
第二节 电信诈骗与互联网生态的一体关系 |
第三节 分权的限度及其与有效治理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10)从传统到现代:生态扶贫语境下的生计变迁研究 ——以湘西保靖县黄金苗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由来与现状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相关认识与理论研究 |
第二章 田野点概况 |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当代行政区划 |
第二节 自然生态背景 |
第三节 社会经济背景 |
第四节 田野点选取理由 |
第三章 从“斯威顿”生计到“双轨”式生计 |
第一节 黄金村苗民的传统认知理念 |
第二节 黄金村古茶园复合农耕系统 |
第三节 “改土归流”后的“双轨”式生计 |
第四节 皇权制度下生计变迁带来的贫困与生态问题 |
第四章 从“双轨”式生计到固定农耕生计 |
第一节 统购统销时期湖南茶业的恢复发展 |
第二节 统购统销时期黄金村茶业 |
第三节 统购统销时期黄金村的固定农耕生计 |
第四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生计变迁带来的贫困与生态问题 |
第五章 从固定农耕生计到市场化生计 |
第一节 现代“保靖黄金茶”产业 |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下的现代黄金茶业 |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下生计变迁带来的贫困与生态问题 |
第六章 黄金村生态扶贫路径 |
第一节 古茶园保护 |
第二节 文化持有者主体参与 |
第三节 现代茶业市场开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堂朗公社历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产量(1957-1979) |
附录B 堂朗公社历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产量(1957-1979) |
附录C 堂朗公社历年耕牛、牲猪情况(1957-1979) |
四、深耕的利弊——必需深耕的是什么样的茶园?(论文参考文献)
- [1]日照市岚山区海洋旅游发展战略研究[D]. 韩冬.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2]深松对麦玉两熟农田土壤结构及水分利用的影响[D]. 周鹏翀.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1)
- [3]“在乡村发现中国”跨学科调研行知录(2019)[J]. 周立,潘家恩,张振,狄金华,张聪,李彦岩,王松良,王茜,方平.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4]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侵蚀/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D]. 陈正发. 西南大学, 2019(05)
- [5]岳阳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研究[D]. 熊乐.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6]贵州民族地区特色小镇融资模式研究 ——以下司古镇为例[D]. 刘永进. 贵州财经大学, 2019(03)
- [7]酸性植烟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其腐解调控研究[D]. 丁梦娇.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8]镇江地区机械化茶园建植与管理技术研究[D]. 刘海洋. 扬州大学, 2018(05)
- [9]电信诈骗犯罪及其治理研究[D]. 孙少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
- [10]从传统到现代:生态扶贫语境下的生计变迁研究 ——以湘西保靖县黄金苗寨为例[D]. 皇甫睿. 吉首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