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化学精制技术专业座谈会 电化学精制技术经验交流小结(论文文献综述)
贾群坡[1](2019)在《新型咪唑啉基和苯并咪唑基硼酸酯衍生物的合成与缓蚀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地沟油的资源化、回收利用方式主要是将其水解成高级脂肪酸,再加工成肥皂、生物柴油等产品。但对于水解后的副产物甘油的利用率普遍较低,本文以地沟油水解副产物甘油为原料制备出了高附加值的咪唑啉类以及苯并咪唑类缓蚀剂。本文以地沟油水解副产物甘油为原料,先与硼酸反应合成硼酸双甘油酯,再在2,2,6,6-四甲基哌啶-N-氧化物(TEMPO)、溴化钠为催化剂,以次氯酸钠为氧化剂,将硼酸双甘油酯催化氧化为硼酸双甘油酸酯中间体。再用中间体与乙二胺、二乙烯三胺、β-羟乙基乙二胺、邻苯二胺、N-甲基邻苯二胺盐酸盐反应,采用阶梯升温法(一锅法),二甲苯为携水剂,经酰胺化-环化脱水缩合合成了5种新型咪唑啉类缓蚀剂。分别是:双(2-咪唑啉基)乙二醇硼酸酯(jia-1)、双(1-N-胺乙基-2-咪唑啉基)乙二醇硼酸酯(jia-2)、双(1-N-β-羟乙基-2-咪唑啉基)乙二醇硼酸酯(jia-3)、双(2-苯并咪唑基)乙二醇硼酸酯(jia-4)、双(1-N-甲基-2-苯并咪唑基)乙二醇硼酸酯(jia-5)。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五种缓蚀剂的最佳合成条件。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质谱、元素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新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静态失重法,研究了五种缓蚀剂在盐酸介质中对Q235碳钢的缓蚀性能。探讨了缓蚀剂浓度、腐蚀时间及温度对缓蚀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HCl酸洗液中,当5种化合物浓度为100 mg/L时,腐蚀温度为60℃、腐蚀时间为6h的条件下,得到的最大缓蚀率均超过97%;5种药剂对Q235酸性腐蚀的缓蚀能力的次序为:jia-2>jia-1>jia-3>jia-4>jia-5,说明当缓蚀剂分子中含有胺乙基时,缓蚀能力最好;对比试验表明,新型缓蚀剂比市售水溶性咪唑啉具有更好的缓蚀效果,缓蚀率提高了1%4%。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分别测定了5种新型缓蚀剂的极化曲线及交流阻抗谱(EIS)。由极化曲线图可知,随着缓蚀剂浓度的增加,阴、阳极极化曲线的腐蚀电流密度均明显越小,五种缓蚀剂都是以抑制阴极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由交流阻抗谱可见,Nyquist图呈单一时间常数的弥散容抗弧,添加五种缓蚀剂后溶液电阻和电荷转移电阻均显着增大。随着缓蚀剂浓度的增加,容抗弧的半径越大,缓蚀效果越好。电化学所得的缓蚀率的结果与静态失重法相吻合。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缓蚀剂分子在Q235钢表面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计算得到△G0ads均为负值,且绝对值大于40 kJ/mol,说明吸附过程为自发进行的,属于化学吸附为主。五种缓蚀剂在Q235表面上的吸附主要为通过电荷共享或转移形成共价键的化学吸附。扫描电镜法(SEM)形貌观测结果表明,五种缓蚀剂均为吸附膜型缓蚀剂。
陈钱[2](2019)在《磁强化催化氧化技术及其用于难降解废水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化工行业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化工行业流程繁多,工艺复杂,产品多样化,化工废水具有生产量大,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的特点,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开发高效和低成本化学废水处理的新技术已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之一。本文以精制棉生化尾液和电镀混合废水这两类难降解化工废水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COD、浊度、色度和氨氮/COD、Ni2+、Cu2+以及Cr6+浓度作为主要污染指标,对应选择芬顿、磁场强化芬顿、亚铁活化过硫酸钠、磁场强化亚铁活化过硫酸钠以及微电解耦合磁场强化芬顿工艺作为处理方法,探究其处理这两类废水的可行性;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确定各工艺的最佳处理参数,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针对精制棉生化尾液(有机废水):利用芬顿氧化法进行处理,在初始p H=3、m(H2O2)/COD=1.5、n(H2O2):n(Fe2+)=5.0以及反应时间40min条件下,整体处理效果最佳:COD值、浊度值、色度值、氨氮值去除率分为90.0%、93.8%、90.0%、38.7%。在芬顿氧化法最佳处理参数基础上,采用磁场强化芬顿氧化法进行处理,在t=30min和磁化电流A=150A条件下,整体处理效果最佳:COD值、浊度值、色度值、氨氮值去除率分为92.5%、94.83%、92.9%、39.3%。利用亚铁活化过硫酸钠氧化法进行处理,在初始p H=6、m(S2O82-)/COD=3.0、n(Fe2+)/n(S2O82-)=1.0、反应时间40min条件下,整体处理效果最佳:COD值、浊度值、色度值、氨氮值去除率分为84.6%、95.6%、78.8%、35.6%。在亚铁活化过硫酸钠氧化法最佳处理参数基础上,采用磁场强化亚铁活化过硫酸钠氧化法进行处理,在t=20min和A=125A条件下,整体处理效果最佳:COD值、浊度值、色度值、氨氮值去除率分为89.9%、96.7%、88.0%、38.7%。(2)针对电镀混合废水(重金属废水):利用芬顿氧化法进行处理,在初始p H=3、m(H2O2)/COD=2.0、n(H2O2):n(Fe2+)=2.0以及反应时间50min条件下,整体处理效果最佳:COD、Ni2+、Cu2+、Cr6+去除率分为88.6%、80.9%、86.5%、35.9%。在芬顿氧化法最佳处理参数基础上,采用磁场强化芬顿氧化法进行处理,在t=35min和A=100A条件下,整体处理效果最佳:COD、Ni2+、Cu2+、Cr6+去除率分为91.6%、83.4%、89.2%、33.5%。依托磁场强化芬顿氧化法处理出水,利用微电解进行处理,在初始p H=3、反应时间3h以及充分曝气条件下整体处理效果最佳:COD值为35.23mg/L,去除率55.9%;Ni2+浓度为0.24mg/L,去除率98.7%;Cu2+浓度值为0.42mg/L,去除率91.3%;Cr6+浓度值为7.24mg/L,去除率97.3%。芬顿系统类的整体处理效果好于亚铁活化过硫酸钠氧化系统,两类氧化方式在磁场强化条件下处理效率均有较大程度提升;单独的芬顿和磁强化芬顿氧化技术均能使该精制棉生化尾液处理达标,却只能使该电镀混合废水处理出水COD指标达到一定排放标准;磁强化芬顿和微电解耦合氧化技术处理该电镀混合废水效果较理想,其处理出水虽然只有Ni2+和Cr6+含量未达一级排放标准,但其整体去除率也分别高达99.8%、98.2%,浓度分为0.24mg/L、7.24mg/L。
苗俊辉[3](2020)在《小分子给体/高分子受体型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活性层材料》文中提出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柔性、质量轻、可溶液加工的特点,是非常有应用潜力的光伏技术。高效率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大多采用高分子给体和小分子受体的共混物作为活性层,另一方面,以小分子给体和高分子受体的共混物作为活性层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形貌热稳定性好的优点,但是能量转换效率偏低(PCE<6%)。其原因在于,已有的小分子给体和高分子受体共混得到的薄膜的相分离尺寸很大。本论文面向小分子给体/高分子受体型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提升,针对活性层相分离尺度大的问题,通过分子设计,开发出中心核带有大位阻的小分子给体材料、溶液聚集性质可调的高分子受体材料。本论文不仅将小分子给体/高分子受体型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提高到9.5%,是目前的国际最高值,而且实现了可在150℃高温下工作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内容包括如下三个方面:(一)中心核带有大位阻的小分子给体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基于拉电子-推电子-拉电子(A-D-A)结构的小分子给体材料,通过修饰中心核D单元上的取代基、末端基团A单元以及π桥联单元上烷基链取代位置,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小分子给体材料。研究了其化学结构和光电性质、共混相分离形貌、小分子给体/高分子受体型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性能之间的关联。1)中心核D单元上的取代基。分别使用噻吩基、苯并噻吩基、9-咔唑基和10-咔唑基,得到一系列小分子给体材料DR3TBDTT、DR3TBDBT、DR3TBDTC和DR3TBD2C,研究发现这些取代基作为位阻基团,随位阻作用增强,小分子给体的π-π堆积能力减弱,电荷传输能力减弱。与高分子受体共混后,相分离形貌由DR3TBDTT:PBN-13体系中小分子给体主导逐渐转变为DR3TBD2C:PBN-13体系中高分子受体主导,因而相分离尺寸逐渐减小。其中,以9-咔唑基为取代基的DR3TBDTC与PBN-13共混因合适的相分离尺寸和有效的电荷传输,可实现8.05%的器件性能。2)末端基团A单元。基于含9-咔唑中心核取代基的分子DR3TBDTC,采用具有不同拉电子能力的氰基乙酸甲酯、乙基饶丹宁、茚满二酮作为末端基团A单元,设计并合成了小分子给体材料DC3TBDTC、DR3TBDTC和DI3TBDTC。研究发现随着末端基团拉电子能力的增强,小分子的最低未占据轨道(LUMO)能级降低,带隙减小,吸收光谱红移,其中乙基饶丹宁为端基的小分子给体具有合适的能级和堆积性质,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最高。3)π桥联单元上烷基链取代位置。在DR3TBDTC分子骨架基础上,通过调整小分子给体π桥联单元上烷基链的取代位置,设计合成小分子BD3T,提升分子骨架平面性,提高分子结晶性,改善电荷传输能力。与高分子受体PBN-13共混,将器件性能提升至8.62%。(二)高分子受体材料的溶液聚集行为与相分离形貌的关联在小分子给体/高分子受体活性层成膜过程中,高分子受体材料的溶液聚集状态,影响相分离过程,进而影响相分离形貌。我们通过在高分子受体中引入氟原子,调控了高分子受体的溶液聚集状态,调控了相分离形貌;通过将高分子受体中的噻吩单元替换为硒吩单元,实现了非卤溶剂加工的小分子给体/高分子受体型有机太阳能电池。1)在高分子受体PBN-14的骨架上引入两个氟原子,设计并合成了高分子PBN-15。氟原子的引入使PBN-15在溶液中的聚集能力强于PBN-14。研究发现,高分子受体与小分子给体BD3T共混成膜过程中,给受体的结晶相互竞争。PBN-14因弱的溶液聚集能力,在成膜时小分子BD3T过度结晶,因此相分离尺寸较大;而PBN-15因在溶液中的聚集趋势强,成膜时可有效抑制小分子BD3T的结晶,因而相分离尺寸较小。基于小分子给体BD3T和高分子受体PBN-15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能量转换效率为9.51%。而且,该器件在150℃条件下热处理72 h,仍能维持原性能的84%,具有优异的形貌热稳定性。2)BD3T:PBN-15体系因高分子受体在溶液中强的聚集性质,需使用卤代溶剂氯苯热加工,在大规模溶液加工中存在困难。为使器件制备过程可控且环保,需在较低温度下加工。对此,我们在PBN-15分子基础上,设计合成含硒酚的高分子PBN-15-Se,由于硒原子大的范德华半径,使PBN-15-Se具有相对松弛的π-π堆积,其溶解性得到提升,可在低沸点溶剂中溶解。将DR3TBDTC与高分子受体PBN-15-Se共混,以非卤代溶剂四氢呋喃(THF)作为加工溶剂构筑活性层,取得7.02%的器件性能,实现了绿色溶剂THF加工小分子给体/高分子受体型有机太阳能电池。(三)硼氮配位键高分子受体材料的结晶性调控为了研究共轭高分子化学结构与结晶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双硼氮桥联联吡啶(BNBP)单元与不同长度的寡聚噻吩单元交替共聚,设计并合成一系列不同骨架柔性的高分子受体材料P-nT(n=1-5)。研究发现,随高分子的寡聚噻吩单元中噻吩数量逐渐增加,骨架柔性增加,高分子的结晶性增加,进而影响其与高分子共混的相分离形貌及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性能。
余文凤[4](2012)在《煤系针状焦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评价》文中提出本论文以中温煤沥青为原料,蒽油和洗油为稀释剂调节煤沥青的软化点,再以混合溶剂离心法脱除软沥青中QI,蒸馏出溶剂得到精制软沥青。考察了不同稀释剂和添加量对软化点的影响,以及溶剂比、芳脂比等因素对精制沥青QI含量和收率的影响。然后,以中温煤沥青、软沥青和精制软沥青为原料延迟焦化制备生焦,考察了原料组成、反应温度等因素对生焦质量的影响。最后,以针状焦、冶金焦和沥青焦作为负极组装成锂离子电池,对三种炭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评价。研究表明:(1)原料预处理的适宜工艺条件:蒽油的添加量为30%,煤油为脂肪族溶剂,洗油为芳香族溶剂,芳脂比0.8,溶剂比大于0.6,在2000r/min的离心速度下离心时间10min,离心温度80℃,此时精制软沥青的QI含量降至0.1%以下,收率较高。(2)延迟焦化最优工艺条件:精制软沥青程序升温至450℃,维持体系压力0.5 MPa,热聚合20h。(3)充放电性能测试表明,针状焦样品的首次嵌锂容量是386mAh/g,经过四十次的循环充放电,嵌锂容量没有衰减,循环效率基本都在99%以上。循环伏安法研究表明,除首次循环曲线外,其余循环曲线都能很好的重合,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交流阻抗谱分析表明,针状焦表面形成的SEI膜薄而致密,锂离子在针状焦负极的扩散内阻小,具有良好的电化学传递性。
王元骅[5](2018)在《氢化煤沥青基碳纤维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煤焦油是煤炭热加工转化过程中的主要液态副产品,含有种类丰富的有机物和大量沥青质组分,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资源。我国炼焦行业每年副产约2000万吨煤焦油,如何有效地实现煤焦油的高附加值利用,为我国经济建设所用,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本文围绕煤焦油中的重要类别——高温煤焦油的深加工之需求,研究开发了一种高温煤焦油全馏段加氢新工艺,这一新工艺技术能够制备得到优良的碳材料前驱体——氢化沥青和具有较高附加值的液体产品;探究了氢化沥青的利用途径,进一步制备得到高品质中间相沥青、沥青基碳纤维和具有核壳结构的异质结纳米碳纤维。这些探索性工作,对高温煤焦油的深加工利用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根据高温煤焦油的物性特点及产品要求,设计并制备出系列催化剂,将其应用到连续反应装置中成功实现了高温煤焦油全馏分催化加氢处理,得到高收率的轻质油品和富含脂肪氢的改性沥青。其中,轻质油品可以直接作为调和油或航空燃油使用,也可经深度处理制取高品质汽/柴油或精细化学品等;所得氢化沥青分子中含有丰富的烷基侧链和环烷结构,同时保留了原分子中的芳环构型,是一种优良的碳材料前躯体。以所得氢化沥青为前驱体合成出中间相沥青,考察了不同氢化沥青、热处理方式和气体吹扫方式对所得中间相沥青性质的影响;利用新中间相法合成出具有广域中间相显微结构的合成沥青,其中间相含量、软化点和H/C等指标已接近或达到日本萘系中间相沥青。进一步以该中间相沥青为原料,采用熔融纺丝工艺制得沥青基碳纤维,直径为10.3μm,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分别达到1634 MPa和120 GPa,超过国内同类产品,接近日本萘系碳纤维。以氢化沥青和聚丙烯腈(PAN)为原料,利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异质结纳米碳纤维,并将其应用到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超级电容器(SCs)和钠离子电池中(SIBs),研究了其作为电极材料的性能特点。在DSSCs中,电池光电转化效率达到6.92%,超过了 Pt电极(6.34%)。以自支撑膜的形式(无导电剂和粘结剂)应用于SC和SIBs中,取得了优良的电化学性能。于SCs中,1 A·g-4电流下具有220.7 F·g-1的比容量,10 A·g-4电流下仍能保有167 F·g-1的比容量,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及倍率性能。于SIBs中,0.1 A·g-1下比容量值达到408 mAh·g-1,1 A·g-1下保有236 mAh·g-1的比容量,同样表现出优良的电池性能。研究表明,由聚丙烯腈基硬碳构成的壳层含有丰富的N、O杂原子、缺陷位和较大的层间距,能为电池提供充足的活性位点和离子存储空间;而核纤维主要由沥青基软碳构成,具有优良的导电能力,可以有效降低电子传输损耗,提高电荷传输效率。这些特点使得该复合纳米碳纤维成为一种优良的电池电极材料。
胡江南[6](2020)在《基于醋酸纤维素的交联型锂离子电池隔膜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锂离子电池是如今使用最为广泛的便携式储能设备,具有质量轻、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和使用电压范围广等优点。隔膜具有隔绝正负极以及为锂离子提供迁移通道的作用,对电池性能的优劣有着较大的影响。作为其中一种类型的隔膜,凝胶聚合物电解质隔膜(GPEs)可有如下特点:对电解液有较强的亲和性,可以储存电解液,同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与电化学性能。它是锂离子电池隔膜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本文采用天然高聚物衍生物醋酸纤维素为基体材料,与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硅及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EGDMA)等配成混合物,通过热引发聚合制备交联结构的复合膜;研究了无机交联剂纳米二氧化硅粒径对膜性能的影响;针对所制备的复合膜在吸收电解液形成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后强度过低的问题,采用纤维素无纺布作为增强支撑层,制备了具有三层结构的增强型交联复合膜。具体研究内容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分别对醋酸纤维素与纳米二氧化硅改性,制备带双键的醋酸纤维素M-CA(侧基带有碳碳双键)以及含双键官能团的纳米二氧化硅M-SiO2(SiO2表面接有乙烯基)。以M-CA为基体材料,M-SiO2为交联剂,PEGDMA为功能调节单体,通过热引发自由基聚合,形成交联结构聚合物,并除去溶剂,制备了基于醋酸纤维素的交联复合膜。探讨交联复合膜中各组分对膜性能的影响,表征膜的物理性能与电化学性能以及组装的电池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同时加入M-SiO2和PEGDMA可以形成较稳定结构膜,即交联膜;醋酸纤维素和M-SiO2可赋予膜优异的热尺寸稳定性,在200℃的高温下加热0.5 h几乎不发生热收缩;当M-SiO2添加量为15wt%时,制备的交联膜(C-CAS15)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其吸液率可达248%,离子电导率为1.54 mS cm-1,拉伸强度为14.30 MPa,并且具备一定的韧性;将C-CAS15作为隔膜组装的电池相比商业PE膜组装的电池具有更好的循环充放电性能与倍率放电性能。(2)采用上述醋酸纤维素和其他组分的配比,选用不同粒径的纳米二氧化硅交联剂,研究不同粒径SiO2对所制备膜的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iO2交联剂的粒径对隔膜的吸液率与离子电导率影响较大,但对膜的热与电化学稳定性基本没有影响;其中在SiO2添加量15 wt%的情况下,粒径50 nm的纳米二氧化硅交联剂制备的交联膜(CAS50)具有更好的性能,即膜的吸液率可达345%,离子电导率可达到2.38 mS cm-1,显示与电极的界面阻抗最小,另外膜的拉伸强度为18.71 MPa,由其组装的电池也表现出较好的循环充放电与倍率放电性能。(3)针对所制备的醋酸纤维素交联膜吸收电解液形成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后的机械强度会大大降低的问题,运用与醋酸纤维素相容性好的纤维素无纺布作为支撑增强层,制备具有三层结构的膜(CCAS),达到增强醋酸纤维素基交联膜的目的;与此同时,进行PP无纺布增强膜(PCAS)相关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素无纺布不仅可有效提高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强度,而且因其本身的多孔性与亲电解液性也提升了电解液的吸收储存,提高了膜的离子电导率;反之,PP无纺布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膜强度,但PP较差的耐热性和对电解液较差的亲和性使得膜的其他性能有所下降。
杨丞磊[7](2016)在《资源化膜电解法再生钠碱脱硫渣研究》文中提出烟气脱硫技术可以分为一次性脱硫工艺和可再生性脱硫工艺,同时这两种工艺还可以进一步分为:湿法烟气脱硫、半干法烟气脱硫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制约烟气脱硫技术尤其是一次性脱硫工艺应用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处理脱硫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废渣。虽然可再生性脱硫工艺能够处置部分烟气脱硫渣,并实现脱硫剂的再生,但是其高昂的装置投入和操作成本制约了此类技术的推广应用。因此,如何处置烟气脱硫产物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膜电解过程,例如电渗析、电解渗析和离子膜电解工艺等,在工业行业尤其是苦咸水脱盐和氯碱工业中已被广泛应用。在过去几十年中,此类技术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工业和实验室研究。研究者们致力于通过这些技术来去除废水或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回收利用废弃物中的有用成分、优化已有技术路线开发新的生产工艺并降低能耗。本研究开发了一种膜电解反应器,可用于从脱硫废渣中有效再生钠碱脱硫剂(NaOH),再生的脱硫剂可以在前置脱硫工艺中循环利用;同时,通过该膜电解过程,硫元素以硫酸的形式得到了回收,并在反应器中产生氢气,收集后可作为清洁能源加以利用。首先,本文建立了三室膜电解反应器再生钠碱脱硫渣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基于多物理场的原理描述了溶液主体相和扩散边界层内的膜电解分离过程,综合考虑了反应器内的扩散传质、电迁移过程、气泡效应、反应器几何尺寸及电极上发生的气体析出反应等因素。借助拉普拉斯变换可以得到所建模型的解析解,模型的数值解则可以通过使用Wofram Mathematica和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求得。模拟结果表明,所有的解析解均与数值解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两组数据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5。经过模型的分析可以发现以下参数对反应器性能的优化具有积极的作用:(1)膜两侧较高的浓度梯度有利于离子的传质;(2)电流密度是控制传质过程与气泡形成的关键参数;(3)较小的电解室内间距有利于提高反应的性能;(4)合适的膜有效反应面积有利于传质,并可以保障系统的高性能。其次,通过引入无因次数,所建数学模型可以用于描述膜电解反应器的物料平衡。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所有的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进一步证明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通过无因次数的分析发现:(1)泵入酸碱稀溶液进入相应的电解室可以有效提升反应器的性能;(2)过高的电流密度有可能导致NaOH浓缩倍率的下降;(3)在紊流区,扩散边界层的平均厚度存在一个阈值,而在层流区扩散边界层的平均厚度将发生剧烈的变化;(4)过大的紊流流速将对传质过程产生明显的阻滞;(5)通过分析无因次数,可以大致确认传质过程的控制步骤;(6)经过无因次数分析,还可以初步得到系统的优化方案。接下来,在上述理论与实验优化研究的基础上,从数值模拟结果中可以得到膜电解反应器的最佳运行参数,并经实验数据验证后发现:在最佳操作参数条件下,钠碱脱硫剂的再生电流效率可达84%,制备硫酸的电流效率达到87%,这些结果均可与氯碱工业的电流效率相媲美。制氢的平均电流效率最高可达92.32%,且氢转化效率为38.90%,十分接近同样条件下41.43%的理论值。最后,能耗与成本分析结果表明,该电化学再生工艺可以用来有效处理脱硫废渣,并且是一种绿色工艺。因为电子是其主要反应剂,几乎没有二次污染;同时反应器可以使用电厂自有的富裕电或低价谷电来作为能源,从而有效降低运行成本。因此,若该技术集成应用于现有的烟气脱硫工艺,可以将原来费用昂贵的化工过程转变为经济高效的资源化技术并产生清洁能源。
槐抗抗[8](2016)在《一种抗氯离子腐蚀的水性丙烯酸树脂涂料研究》文中指出氯离子腐蚀的普遍存在性和高危害性对工业生产及人类生活带来了严重危害。目前传统的防氯离子腐蚀措施主要为涂层防护,但存在所用涂料不够环保且涂层的热稳定性与机械性能皆较差等缺点,因此研制一种抗氯离子腐蚀的水性涂料具有重要意义。以含氯离子的水溶液为介质考察了不同氯离子浓度、温度、时间、压力等对P110钢的腐蚀行为,并用失重法测定腐蚀速率、电化学工作站测试极化曲线,用XRD、EDS研究腐蚀产物,结果表明:随氯离子溶液质量分数(1%到3%)、温度(30℃到80℃)、压力(1MPa到6MPa)的升高,腐蚀速率增加(0.2265 g/m2·h到2.3353 g/m2·h),而随浸泡时间(1 d到7 d)的增多,腐蚀速率降低;影响氯离子腐蚀速率因素的强弱次序依次为压强、浓度、温度、时间;自腐蚀电流密度随前述不同条件的变化规律与腐蚀速率相同;P110钢在以上条件下发生的腐蚀类型主要为点蚀,氯离子腐蚀产物主要为FeCxOy,对腐蚀过程起催化作用。以自制的丙烯酸树脂为成膜物质,高醚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交联剂,改性石墨烯为主填料制备了石墨烯改性丙烯酸树脂涂料,采用五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筛选出了涂料的优选配方,通过可挥发性有机物和甲醛(TVOC和HCHO)检测、化学品浸泡实验、FTIR、TGA和电化学实验等测试了涂料涂层的环保性能、耐化学品腐蚀性能、官能团稳定性能、耐热性能和电化学性能。实验得出:丙烯酸树脂的质量分数为50%、高醚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为10%、改性石墨烯为0.1%、ZnO与Zn3(PO4)2质量比1:1且质量分数为7.5%、其他填料为14.9%、水为15%、助剂(乙二醇、pH调节剂、分散剂、乳化剂、消泡剂、活性稀释剂、成膜助剂)为2.5%时涂料无团聚现象,涂层无裂纹、附着力为一级、铅笔硬度为6H、抗冲击强度为47cm、磨损量为0.0004g,耐磨损量和硬度等机械性能比未用石墨烯改性的丙烯酸树脂涂层提高了1.5倍以上;涂层固化后TVOC和HCHO释放量为国家限制标准的1/5和1/40;涂层经强酸强碱腐蚀和氯离子溶液浸泡后仍有较好的表观稳定性和官能团稳定性;涂层耐热性能比传统改性剂改性的丙烯酸树脂涂料提高了63%以上;涂层自腐蚀电位随氯离子溶液浓度(质量分数从1%到3%)、温度(30℃到70℃)、时间(1 d到5 d)的增大从-0.684 V增大到-0.3986 V,涂层自腐蚀电流密度也有此类似变化规律。改性石墨烯对涂料及涂层性能的改善可能与其所含极性键有关。
宋凤明[9](2017)在《钢在固液混合浆体中的磨蚀失效行为及疏浚用耐磨蚀钢研制》文中研究说明磨蚀广泛存在于矿山机械、水轮机及矿浆、砂浆、粉煤灰等输送管道中,其破坏既有空蚀痕迹又有磨损痕迹,破坏程度比单纯的磨损或空蚀严重得多。在吹填造陆过程中,输送管道承受严重的磨蚀破坏,Q235B材质制作的疏浚管一般3年即报废。本文以海水浆体疏浚工况下钢铁材料的磨蚀失效为研究目标,建立了钢铁材料实验室磨蚀性能评价体系,系统对比分析了材料特性、工况条件对钢铁材料磨蚀性能的影响及材料磨蚀失效的方式、机理,为耐磨蚀材料的研制及选材提供了依据。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性成果如下:设计了新的磨蚀试验装置,形成疏浚工况条件下的磨蚀评价方法,建立了钢铁材料磨蚀性能的实验室评价体系。新设计的磨蚀试验装置具有良好的数据重现性,并能够测量磨蚀过程中的各磨蚀分量,试验结果与实际工况相吻合。该体系的建立为钢铁材料磨蚀机理的研究及耐磨蚀钢种的研制奠定了基础。磨蚀失重 W(mg/km)与温度 T(℃)基本呈线性关系,可以总结为W=k×T+a。其中a为常数,k为温度的系数。温度低于20℃时,k值约为0.5;20~40℃范围内,k值则约为3。研究了试验钢成分、力学性能对耐磨蚀性能的影响。耐候钢中较多的耐蚀元素促进了表面保护性锈层的形成,这些锈层在磨损作用下极易被反复去除从而促进材料表面的磨蚀失重。少量的Cr有利于试验钢腐蚀电位的提高,从而抑制腐蚀的发生,有助于耐磨蚀性能的改善;C易在钢中形成大量的导体碳化物,这些碳化物在基体中充作阴极促进腐蚀的发生从而增加材料的磨蚀失重、降低耐磨蚀性能。钢的磨蚀失重与强度呈线性关系,磨蚀失重(mg/km)W=-0.0086Rm+24.02,抗拉强度提高到约1500 MPa时有望实现普碳钢两倍的耐磨蚀性能。不同类型组织的耐磨蚀性能基本为:F<F+P<F+M+γ<M。在兼顾耐蚀性能的基础上提高强度有望实现耐磨蚀性能的大幅度提高。研制了具有良好耐磨蚀性能的超高强BMS-1钢,其抗拉强度超过 1400 MPa,耐磨蚀性能约为Q235B的2倍。磨蚀失重与速度呈近似指数关系:W=KVn。在模拟混凝土的碱性浆体中,速度从2.2 m/s提高到3.3 m/s后,几种试验钢的n值从1.01~1.30上升到1.55~1.83;而在海水浆体中,由于腐蚀失重占有较高的比例,n值相应有所降低,除了 BW300TP外,n值降低幅度随着强度的提高而增加,这也反映了磨蚀失重中磨损失重占有主要地位。磨蚀试样表面几乎均存在数量不等的磨蚀坑,磨蚀坑在十数秒内形成。其中普碳钢表面的磨蚀坑数量较少,高强钢表面存在较多的磨蚀坑,局部甚至出现磨蚀坑相互接触连成一片,磨蚀表面还可以观察到有较多的犁沟及片层存在;试样背面在腐蚀作用下形成条状磨蚀沟槽。普碳钢的犁沟深且宽,而高强钢的犁沟则浅而窄。普碳钢的磨蚀失效方式包括犁沟、片层和磨蚀坑的形成,其中固体颗粒的嵌入及片层剥落是磨蚀坑形成的两个原因;高强度钢的磨蚀失效方式主要是磨蚀坑和片层的形成。此外,普碳钢试样表面有明显的变形层存在,这些变形层在后续颗粒的冲击下出现裂纹并形成磨蚀坑,导致材料的流失。所以普碳钢具有更高的磨蚀失重。以Q235B、Q345B两种普碳钢和BW300TP、BMS-1两种高强钢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模拟海水浆体中试验钢磨蚀分量的变化规律及腐蚀与磨损的交互作用。海水浆体疏浚环境下材料的磨蚀失重以磨损失重为主,纯磨损失重占磨蚀总失重的比例均超过57%;纯腐蚀失重所占比例很小,BMS-1的交互作用失重占总磨蚀失重的30.6%。速度降低到1.1 m/s后,纯腐蚀失重占总磨蚀失重的比例显着提高,而BW300TP和BMS-1中纯磨损失重只占总磨蚀失重的10.6%和39.5%,而交互作用失重比例分别提高到79.62%和42.3%。模拟混凝土浆体的碱性介质中,磨损失重在磨蚀失重中的比例更高。因此在碱性浆体中,材料的磨损性能提高对磨蚀性能的改善更为重要。纯腐蚀或纯磨损速率的提高均促进磨蚀过程中腐蚀与磨损交互作用的提高,其中腐蚀起到主导性的作用。磨蚀性能的改善除了提高强度外,还应适当抑制腐蚀,从而降低腐蚀与磨损的交互作用。研究了 BMS-1高强钢的制管加工及焊接工艺。根据对卷管过程中设备的受力分析,计算了 BMS-1制管时设备的受力载荷及功率,提出了基于钢板回弹量计算卷板时上工作辊位移量的方法;采用弱搭配焊接工艺,在满足疏浚要求的同时实现了 BMS-1钢的高质量制管。疏浚现场的磨蚀性能对比试验表明,样管的磨蚀性能与实验室结果一致,耐磨蚀性能达到现有普碳钢的2倍。
崔晓宁[10](2020)在《鲁科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的对比研究 ——2019年版与2004年版比较》文中提出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教学用书,教材是体现课程标准和课程理念的重要载体,是教学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课程标准、课程理念的更新,必将带来教材的改变,进而影响到一线高中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鉴于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关系以及教材的功能,在新教材使用之初,对2019年版与2004年版两版教材(必修)进行深入对比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课程改革方向,认识课程理念的变化、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新教材的出现对一线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和全新挑战,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教学参考和启示,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本论文运用教材分析模型,展开对鲁科版新旧高中化学教材(必修)的对比研究。根据构建的教材分析模型,重点从内容组织、内容的选择和内容呈现方式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这也是本论文的主要部分。为保证研究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并秉承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研究将对一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一线教师对不同版本化学教材的认识、看法以及教学实践反馈,探讨对新旧教材的认识及教学建议,对研究起到启发指导和补充作用。最后,总结两版本教材三维度下的差异和特点,并在对双方的优缺点进行客观、中立分析基础上,获得对教材的整体认识,提出相应实践建议。本文共分为6章,各章具体内容安排如下:第1章,引言:分别总结陈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相关文献综述以及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创新点等。第2章,鲁科版新旧教材(必修)内容组织对比分析:研究首先从章和节两个层次对两版本教材的内容编排体系以及各章节内容删减、顺序调整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之后分别从化学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STSE内容(Science-TechnologySociety-Environment)和化学实验四个具体方面对教材相关内容的具体组织形式,包括知识点删减以及编排顺序安排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两版教材的内容组织上的异同点。第3章,鲁科版新旧教材(必修)内容选择对比分析:分析两版教材的内容的选择,包括每一章节教材文本内容的变化以及分析典型具体变化在课程标准中的依据,总结新旧化学教材在内容选择上的差异,特别是总结新教材的“新意”,评价各版本教材对课程标准的反映情况。第4章,鲁科版新旧教材(必修)内容组织对比分析:从教材内容的呈现维度出发,分别从教材栏目、图表、习题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其中对教材栏目的研究依次按新旧版本教材栏目数量及类型统计、新旧版本栏目对比研究和对比结论总结三步骤展开;两版本教材图表方向对比,对研究内容的不同点进行统计,可以采用表格方法,总结两版本教材在图表设置方面的优缺点;最后对教材中的习题设计进行对比研究,首先在运用数据图对两版本教材中的习题类型和习题数量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两种具体类型的习题:探究型习题和STSE型习题进行研究,最后总结获得两版本教材在习题设计上的特点。第5章,化学教师对鲁科版新旧教材的认识情况调查研究:研究将对一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一线教师对不同版本化学教材的认识、看法以及教学实践反馈,探讨对新旧教材的认识及教学建议。第6章,结论与展望:总结两版本教材的差异和特点,在客观、中立地分析新旧教科书的优缺点的基础上,获得对教材的整体认识,并提出相关实践建议。
二、电化学精制技术专业座谈会 电化学精制技术经验交流小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化学精制技术专业座谈会 电化学精制技术经验交流小结(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咪唑啉基和苯并咪唑基硼酸酯衍生物的合成与缓蚀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缓蚀剂 |
1.2.1 缓蚀剂简介 |
1.2.2 缓蚀剂分类 |
1.3 咪唑啉类缓蚀剂 |
1.3.1 咪唑啉缓蚀剂的结构 |
1.3.2 咪唑啉缓蚀剂合成方法 |
1.3.3 咪唑啉缓蚀剂研究进展 |
1.4 苯并咪唑类缓蚀剂研究现状 |
1.5 地沟油综合利用简述 |
1.6 课题研究内容与创新 |
1.6.1 课题研究内容 |
1.6.2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双甘油酸硼酸酯中间体的合成 |
2.1 实验仪器与药剂 |
2.2 甘油的制备、提纯与浓度测定 |
2.2.1 粗甘油的制备与提纯 |
2.2.2 精制甘油浓度测定 |
2.3 双甘油硼酸酯的制备 |
2.4 双甘油酸硼酸酯中间体的制备 |
2.4.1 制备方法 |
2.4.2 结构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咪唑啉基和苯并咪唑基硼酸酯衍生物的合成 |
3.1 双(2-咪唑啉基)乙二醇硼酸酯(jia-1)的合成 |
3.2 双(1-N-胺乙基-2-咪唑啉基)乙二醇硼酸酯(jia-2)的合成 |
3.3 双(1-N-β-羟乙基-2-咪唑啉基)乙二醇硼酸酯(jia-3)的合成 |
3.4 双(2-苯并咪唑基)乙二醇硼酸酯(jia-4)的合成 |
3.5 双(1-N-甲基-2-苯并咪唑基)乙二醇硼酸酯(jia-5)的合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缓蚀剂的结构表征 |
4.1 红外光谱解析 |
4.2 UV光谱测定结果与解析 |
4.3 NMR谱图测定结果与解析 |
4.4 质谱测定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缓蚀剂的性能评价 |
5.1 缓蚀性能的评价方法 |
5.1.1 静态失重法 |
5.1.2 电化学法 |
5.1.3 扫描电镜法 |
5.1.4 对比试验 |
5.2 静态失重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1 Jia-1静态失重实验结果 |
5.2.2 Jia-2静态失重实验结果 |
5.2.3 Jia-3静态失重实验结果 |
5.2.4 Jia-4静态失重实验结果 |
5.2.5 Jia-5静态失重实验结果 |
5.3 缓蚀剂电化学实验结果 |
5.3.1 极化曲线测试结果 |
5.3.2 交流阻抗谱的测试结果 |
5.4 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 |
5.5 缓蚀剂在金属表面吸附性能 |
5.6 对比试验结果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磁强化催化氧化技术及其用于难降解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工业废水的产生与危害 |
1.1.1 精制棉废水的来源与危害 |
1.1.2 电镀废水的来源与危害 |
1.2 工业废水的现有处理技术 |
1.2.1 有机工业废水现有处理技术 |
1.2.2 重金属工业废水的现有处理技术 |
1.3 高级氧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3.1 光催化氧化法 |
1.3.2 芬顿(Fenton)氧化法 |
1.3.3 电化学氧化法 |
1.3.4 臭氧氧化法 |
1.3.5 湿式催化氧化法 |
1.3.6 辐射氧化法 |
1.3.7 活化过硫酸盐氧化法 |
1.4 磁场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装置及流程 |
2.2.1 实验装置 |
2.2.2 工艺流程 |
2.3 实验分析与检测 |
2.3.1 浊度测定 |
2.3.2 氨氮测定 |
2.3.3 色度测定 |
2.3.4 化学需氧量(COD)测定 |
2.3.5 金属离子浓度测定 |
第3章 精制棉生化尾液的处理研究 |
3.1 芬顿(Fenton)处理实验 |
3.1.1 实验原理 |
3.1.2 实验方法 |
3.1.3 初始pH值对处理后水样各项参数的影响 |
3.1.4 过氧化氢投加量对处理后水样各项参数的影响 |
3.1.5 FeSO_4与H_2O_2物质的量比对处理后水样各项参数的影响 |
3.1.6 反应时间对处理后水样各项参数的影响 |
3.1.7 小结 |
3.2 磁场强化芬顿实验 |
3.2.1 实验原理 |
3.2.2 实验方法 |
3.2.3 磁化反应时间对处理后水样各项参数的影响 |
3.2.4 电流强度对处理后水样各项参数的影响 |
3.2.5 小结 |
3.3 亚铁活化过硫酸钠氧化处理实验 |
3.3.1 实验原理 |
3.3.2 实验方法 |
3.3.3 初始pH值对处理后水样各项参数的影响 |
3.3.4 过硫酸钠投加量对处理后水样各项参数的影响 |
3.3.5 硫酸亚铁与过二硫酸钠物质的量比对处理后水样各项参数的影响 |
3.3.6 反应时间对处理后水样各项参数的影响 |
3.3.7 小结 |
3.4 磁场强化亚铁活化过硫酸钠处理实验 |
3.4.1 实验原理 |
3.4.2 实验方法 |
3.4.3 磁化反应时间对处理后水样各项参数的影响 |
3.4.4 电流强度对处理后水样各项参数的影响 |
3.4.5 小结 |
3.5 膜过滤实验 |
3.5.1 实验原理 |
3.5.2 实验方法 |
3.6 章节总结 |
第4章 电镀混合废水的处理研究 |
4.1 膜过滤处理实验 |
4.1.1 实验原理 |
4.1.2 实验方法 |
4.1.3 前膜过滤处理对水样各项参数的影响 |
4.2 芬顿(Fenton)处理实验 |
4.2.1 实验原理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初始pH值对处理后水样各项参数的影响 |
4.2.4 过氧化氢投加量对处理后水样各项参数的影响 |
4.2.5 FeSO_4与H_2O_2物质的量比对处理后水样各项参数的影响 |
4.2.6 反应时间对处理后水样各项参数的影响 |
4.2.7 小结 |
4.3 磁场强化芬顿处理实验 |
4.3.1 实验原理 |
4.3.2 实验方法 |
4.3.3 磁化反应时间对处理后水样各项参数的影响 |
4.3.4 电流强度对处理后水样各项参数的影响 |
4.3.5 小结 |
4.4 以磁场强化芬顿处理为依托的微电解实验 |
4.4.1 实验原理 |
4.4.2 实验方法 |
4.4.3 初始pH值对处理后水样各项参数的影响 |
4.4.4 是否曝气对处理后水样各项参数的影响 |
4.4.5 反应时间对处理后水样各项参数的影响 |
4.4.6 小结 |
4.5 章节总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专利 |
致谢 |
(3)小分子给体/高分子受体型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活性层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有机太阳能电池简介 |
1.1.1 有机太阳能电池 |
1.1.2 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结构 |
1.1.3 有机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 |
1.1.4 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参数 |
1.2 有机太阳能电池发展历程、类型及发展要求 |
1.2.1 有机太阳能电池发展历程 |
1.2.2 基于富勒烯受体的有机太阳能电池 |
1.2.2.1 基于富勒烯受体的高分子给体材料 |
1.2.2.2 基于富勒烯受体的小分子给体材料 |
1.2.3 基于非富勒烯受体的有机太阳能电池 |
1.2.3.1 高分子给体/小分子受体型有机太阳能电池 |
1.2.3.2 全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 |
1.2.3.3 全高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 |
1.2.3.4 小分子给体/高分子受体型有机太阳能电池 |
1.2.4 有机太阳能电池发展要求 |
1.3 小分子给体/高分子受体型有机太阳能电池 |
1.3.1 小分子给体/高分子受体型有机太阳能电池特点 |
1.3.2 小分子给体/高分子受体型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材料 |
1.3.3 小分子给体/高分子受体型有机太阳能电池面临的挑战 |
1.4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 |
第2章 实验试剂、测试仪器和测试方法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与测试方法 |
2.3 器件制备与测试 |
2.3.1 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制备与测试 |
2.3.2 单载流子器件制备与测试 |
第3章 中心核带有大位阻的小分子给体材料 |
3.1 引言 |
3.2 分子设计思路 |
3.3 小分子给体材料的中心核上位阻基团的影响 |
3.3.1 分子设计 |
3.3.2 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3.3.3 DFT理论计算 |
3.3.4 吸收光谱和能级 |
3.3.5 薄膜堆积结构和载流子传输性质 |
3.3.6 有机太阳能电池 |
3.3.7 中心核上位阻基团对相分离形貌的影响 |
3.3.8 活性层电荷传输和复合行为 |
3.3.9 本部分小结 |
3.4 小分子给体材料中末端基团的影响 |
3.4.1 分子设计 |
3.4.2 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3.4.3 DFT理论计算 |
3.4.4 能级和吸收光谱 |
3.4.5 有机太阳能电池 |
3.4.6 活性层形貌表征 |
3.4.7 活性层的激子解离、电荷传输与复合行为 |
3.4.8 本部分小结 |
3.5 小分子给体材料中π桥联单元上烷基链位置的影响 |
3.5.1 分子设计 |
3.5.2 DFT理论计算 |
3.5.3 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3.5.4 结晶性和载流子传输性质 |
3.5.5 吸收光谱和能级 |
3.5.6 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 |
3.5.7 本部分小结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溶液聚集性质可调的硼氮配位键高分子受体材料 |
4.1 引言 |
4.2 高分子受体的溶液聚集性质的影响 |
4.2.1 材料的基本性质 |
4.2.2 PBN-14和PBN-15的溶液聚集行为差异 |
4.2.3 PBN-14和PBN-15的器件性能表征 |
4.2.4 高分子的溶液聚集能力对共混相分离形貌的影响 |
4.2.5 活性层电荷传输与复合行为 |
4.2.6 可在150 ℃下工作的小分子给体/高分子受体型有机太阳能电池 |
4.2.7 器件高温稳定的原因揭示 |
4.2.8 本部分小结 |
4.3 非卤溶剂加工的小分子给体/高分子受体型有机太阳能电池 |
4.3.1 PBN-15-Se的合成 |
4.3.2 PBN-15-Se的基本性质 |
4.3.3 PBN-15-Se的吸收光谱和能级 |
4.3.4 PBN-15-Se的器件性能表征 |
4.3.5 活性层电荷传输与复合行为 |
4.3.6 活性层形貌表征 |
4.3.7 本部分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硼氮配位键高分子受体材料的结晶性调控 |
5.1 引言 |
5.2 分子设计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高分子的合成 |
5.3.2 DFT理论计算 |
5.3.3 高分子的能级和吸收光谱 |
5.3.4 高分子的结晶性 |
5.3.5 高分子的持续长度 |
5.3.6 高分子的电荷传输 |
5.3.7 全高分子太阳能电池器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4)煤系针状焦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2 针状焦概述 |
1.2.1 针状焦生产技术的发展历程 |
1.2.2 针状焦的成焦机理研究 |
1.2.3 煤系针状焦的性能指标及其显微结构 |
1.3 针状焦的生产工艺研究 |
1.3.1 原料预处理 |
1.3.2 延迟焦化 |
1.3.3 煅烧 |
1.4 针状焦的应用研究 |
1.4.1 高功率和超高功率石墨电极 |
1.4.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1.4.3 电化学电容器 |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任务 |
1.5.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5.2 本课题拟解决的问题 |
第2章 原料预处理 |
2.1 实验原料和化学试剂 |
2.2 实验设备及装置 |
2.3 原料分析 |
2.3.1 原料的组成分析 |
2.3.2 原料的FT-IR表征 |
2.3.3 原料的~1H-NMR表征 |
2.3.4 SEM表征 |
2.4 实验原理 |
2.4.1 煤沥青流变性能的调节 |
2.4.2 煤沥青的净化精制 |
2.5 实验方法 |
2.6 实验结果及分析讨论 |
2.6.1 煤沥青软化点的调节 |
2.6.2 芳脂比对精制沥青QI含量和收率的影响 |
2.6.3 溶剂比对精制沥青QI含量和收率的影响 |
2.6.4 脂肪族溶剂种类对精制沥青QI含量和收率的影响 |
2.6.5 芳香族溶剂种类对精制沥青QI含量和收率的影响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延迟焦化制备针状焦工艺条件的探索 |
3.1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3.2 原料分析 |
3.2.1 原料的组成分析 |
3.2.2 FT-IR分析 |
3.2.3 1H-NMR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原料组成对生焦质量的影响 |
3.3.2 反应温度对生焦质量的影响 |
3.3.3 热聚时间对生焦质量的影响 |
3.3.4 体系压力对生焦质量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化学性能评价 |
4.1 实验原料、试剂与主要设备 |
4.2 实验原理 |
4.3 实验方法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充放电性能测试 |
4.4.2 循环伏安法(CV) |
4.4.3 交流阻抗(EIS)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氢化煤沥青基碳纤维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碳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
1.1.1 易石墨化碳材料 |
1.1.2 难石墨化碳材料 |
1.2 沥青的来源及基本性质 |
1.2.1 石油系沥青 |
1.2.2 煤焦油沥青 |
1.2.3 煤液化残渣萃取物 |
1.3 煤焦油沥青的改性 |
1.3.1 加氢处理 |
1.3.2 氧化交联 |
1.3.3 热缩聚处理制备中间相沥青 |
1.3.4 其它处理方式 |
1.4 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1.4.1 熔融纺丝制备沥青基碳纤维 |
1.4.2 纳米碳纤维 |
1.5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表征方法 |
2.3.1 红外光谱 |
2.3.2 氮气物理吸附 |
2.3.3 拉曼光谱 |
2.3.4 X射线衍射 |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2.3.6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
2.3.7 核磁共振 |
2.3.8 气相色谱质谱连用分析 |
2.3.9 元素分析 |
2.3.10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2.3.11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3.12 透射电子显微镜 |
2.3.13 四探针法测试电阻值 |
2.3.14 沥青的族组成测定 |
2.3.15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组装及电化学检测测试 |
2.3.16 超级电容器的组装及电化学测试 |
2.3.17 钠离子电池的组装及电化学测试 |
3 高温煤焦油全馏分加氢精制及合成中间相沥青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催化剂的制备 |
3.2.2 原料油预处理 |
3.2.3 加氢反应 |
3.2.4 中间相沥青制备及纺丝过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催化剂的结构 |
3.3.2 加氢反应条件对氢化沥青性质的影响 |
3.3.3 高温煤焦油全馏分加氢精制 |
3.3.4 合成中间相沥青及反应因素考察 |
3.3.5 沥青基碳纤维的制备 |
3.4 本章小结 |
4 静电纺丝制备共轴纳米碳纤维及机理探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共轴纳米碳纤维制备过程 |
4.2.2 DFT计算 |
4.2.3 结构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共轴纳米碳纤维结构分析 |
4.3.2 共轴纳米碳纤维结构成因探究 |
4.4 本章小结 |
5 共轴纳米碳纤维的电化学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组装与性能测试 |
5.2.2 超级电容器的组装与性能测试 |
5.2.3 钠离子电池的组装与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共轴纳米碳纤维作为电极在DSSCs中的应用 |
5.3.2 共轴纳米碳纤维作为电极在SCs中的应用 |
5.3.3 共轴纳米碳纤维作为电极在SIBs中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基于醋酸纤维素的交联型锂离子电池隔膜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锂离子电池 |
1.2.1 发展简史 |
1.2.2 结构部件 |
1.2.3 工作原理及应用 |
1.3 锂离子电池隔膜介绍 |
1.3.1 隔膜概述 |
1.3.2 性能要求 |
1.3.3 制备工艺 |
1.3.4 隔膜的种类及研究 |
1.4 研究课题的意义和内容 |
1.5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基于SiO_2和醋酸纤维素锂离子电池交联隔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醋酸纤维素与纳米SiO_2的改性 |
2.2.3 基于醋酸纤维素的交联隔膜的制备 |
2.2.4 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的制备 |
2.2.5 表征与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改性前后醋酸纤维素与纳米SiO_2的表征 |
2.3.2 组分PEGDMA与M-SiO_2对膜性能的影响 |
2.3.3 M-SiO_2添加量对膜性能的影响 |
2.3.4 微观形貌 |
2.3.5 膜的电解液亲和性 |
2.3.6 隔膜的离子电导率 |
2.3.7 膜的热尺寸稳定性 |
2.3.8 电化学稳定性 |
2.3.9 电池循环充放电性能与倍率放电性能 |
2.4 结论 |
第三章 纳米SiO_2粒径对交联复合膜性能影响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醋酸纤维素与不同粒径纳米SiO_2的改性 |
3.2.3 不同粒径SiO_2交联复合膜的制备 |
3.2.4 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的制备 |
3.2.5 表征与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粒径纳米SiO_2改性物的表征 |
3.3.2 不同膜的吸液率、离子电导率与界面阻抗 |
3.3.3 不同粒径纳米SiO_2对膜拉伸强度的影响 |
3.3.4 不同膜的热尺寸稳定性与电化学稳定性 |
3.3.5 不同膜的电池循环充放电与倍率放电性能 |
3.4 结论 |
第四章 纤维素无纺布增强交联复合膜的制备与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醋酸纤维素与纳米SiO_2的改性 |
4.2.3 纤维素无纺布增强膜的制备 |
4.2.4 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的制备 |
4.2.5 表征与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微观形貌 |
4.3.2 膜的机械强度 |
4.3.3 膜的吸液率 |
4.3.4 离子电导率 |
4.3.5 膜的热性能 |
4.3.6 膜的电化学稳定性 |
4.3.7 电池性能 |
4.4 结论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撰写与发表的文章与专利 |
致谢 |
(7)资源化膜电解法再生钠碱脱硫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二氧化硫的来源与危害 |
1.2 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与问题 |
1.2.1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
1.2.2 干法烟气脱硫技术 |
1.2.3 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 |
1.2.4 其他烟气脱硫技术 |
1.2.5 本节小结 |
1.3 烟气脱硫渣处置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1 烟气脱硫渣在农业中的利用 |
1.3.2 烟气脱硫渣用于制备建筑材料 |
1.3.3 烟气脱硫渣处置所面临的问题 |
1.3.4 烟气脱硫渣处置技术的发展趋势 |
1.3.5 本节小结 |
1.4 膜电解技术在资源化循环利用中的运用及优势 |
1.4.1 在废水处理技术中实现资源回收和利用 |
1.4.2 与烟气脱硫技术耦合再生脱硫剂 |
1.4.3 再生酸碱溶液 |
1.4.4 膜电解技术的优势 |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技术路线与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技术路线与可行性分析 |
1.5.3 研究内容 |
第2章 资源化膜电解法再生脱硫渣的数学模拟 |
2.1 引言 |
2.2 膜电解反应器原理 |
2.3 模型假设 |
2.4 膜电解再生脱硫渣系统的建模 |
2.4.1 膜电解反应器电位分布 |
2.4.2 传质过程模拟 |
2.4.3 流体流场模拟 |
2.4.4 气泡效应模拟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资源化膜电解法再生脱硫渣数学模型的理论验证及分析 |
3.1 引言 |
3.2 模型的理论验证及分析 |
3.2.1 溶液主体相浓度分布 |
3.2.2 扩散边界层内浓度分布 |
3.2.3 液相传质方程小结 |
3.2.4 溶液主体相粒子浓度分布的理论验证与分析 |
3.2.5 离子膜传质过程的影响 |
3.2.6 扩散边界层内粒子浓度分布的理论验证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资源化膜电解法再生脱硫渣数学模型的因次分析 |
4.1 引言 |
4.2 实验装置与分析方法 |
4.2.1 实验装置 |
4.2.2 化学试剂及分析方法 |
4.3 无因次数的选取及其意义 |
4.4 模型的因次分析 |
4.4.1 三室膜电解反应器物料衡算 |
4.4.2 物料衡算模型的实验验证及因次分析 |
4.4.3 膜电解反应器相似模拟的基本原则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资源化膜电解法再生脱硫渣数学模型的实验验证与优化 |
5.1 引言 |
5.2 实验装置与分析方法 |
5.2.1 实验装置 |
5.2.2 分析方法 |
5.3 模型的实验验证 |
5.3.1 电位分布的实验验证及分析 |
5.3.2 再生钠碱脱硫渣的实验验证与分析 |
5.3.3 再生电流效率的理论与实验分析 |
5.3.4 膜电解反应器的操作条件优化 |
5.3.5 中试装置验证试验 |
5.4 能耗与经济效益预估 |
5.5 案例的理论计算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膜电解法制氢的性能优化与分析 |
6.1 引言 |
6.2 实验装置与分析方法 |
6.3 理论探究与实验分析 |
6.3.1 膜电解法制氢电位分布的理论及实验分析 |
6.3.2 膜电解法再生脱硫渣制氢的操作参数优化 |
6.3.3 亚硫酸根离子的影响 |
6.4 能耗及经济效益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建议 |
7.3 创新与特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学术成果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8)一种抗氯离子腐蚀的水性丙烯酸树脂涂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氯离子腐蚀及腐蚀规律研究现状 |
1.2.2 石墨烯改性涂料的研究现状 |
1.2.3 丙烯酸树脂涂料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氯离子对P110钢的腐蚀研究 |
2.1 概述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药品和仪器 |
2.2.2 实验基体材料 |
2.2.3 氯离子腐蚀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氯离子腐蚀速率的影响因素 |
2.3.2 氯离子对钢铁的腐蚀产物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涂料主要成分的制备及表征 |
3.1 概述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 |
3.2.2 实验仪器 |
3.2.3 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 |
3.2.4 高醚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制备 |
3.2.5 石墨烯的预处理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水性丙烯酸树脂的表征 |
3.3.2 高醚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表征 |
3.3.3 改性石墨烯的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涂料配方设计与涂层制备 |
4.1 概述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4.2.2 实验基体材料 |
4.2.3 涂料配方设计 |
4.2.4 涂层制备方法 |
4.2.5 涂层性能测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涂层机械性能测试结果 |
4.3.2 涂层机械性能多指标综合评分结果 |
4.3.3 优选涂层的电化学实验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涂层基本性能研究 |
5.1 概述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 |
5.2.2 涂层环保性能测试 |
5.2.3 耐化学试剂腐蚀测试 |
5.2.4 电化学测试 |
5.2.5 热重分析 |
5.2.6 红外光谱分析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涂层环保性能测试结果 |
5.3.2 涂层耐化学试剂浸泡性能测试结果 |
5.3.3 涂层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 |
5.3.4 涂层耐热性能测试结果 |
5.3.5 涂层成分官能团稳定测试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钢在固液混合浆体中的磨蚀失效行为及疏浚用耐磨蚀钢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材料在固液浆体中的磨蚀 |
1.3 磨蚀性能的评价方法及设备 |
1.4 钢铁材料的磨蚀失效研究 |
1.4.1 含沙水流中的磨蚀研究 |
1.4.2 矿山机械的磨蚀研究 |
1.4.3 浆体输送管道中的磨蚀研究 |
1.4.4 腐蚀与磨损的交互作用研究 |
1.5 耐磨蚀用钢的研制现状 |
1.5.1 改善磨蚀性能的主要途径 |
1.5.2 耐磨蚀钢的研制 |
1.6 疏浚行业对耐磨蚀浆体输送管用钢的需求 |
1.7 本课题的研究基础 |
1.8 本课题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
1.8.1 研究目的 |
1.8.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室磨蚀性能评价体系的建立 |
2.1 前言 |
2.2 技术要求 |
2.3 实验室磨蚀性能评价体系的建立 |
2.3.1 现有试验装置存在的问题 |
2.3.2 试验装置结构设计改进 |
2.3.3 试样夹持盘设计 |
2.3.4 试验速度、温度的控制 |
2.3.5 其它设计改进及参数控制 |
2.3.6 试验方法 |
2.4 实验室磨蚀试验装置的运行评价 |
2.4.1 设备可靠性分析 |
2.4.2 试验数据重现性分析 |
2.4.3 电化学保护效果检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试验条件对耐磨蚀性能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浆体中颗粒含量对耐磨蚀性能的影响 |
3.2.1 试验介质及参数 |
3.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 固体颗粒尺寸对耐磨蚀性能的影响 |
3.3.1 试验浆体及参数 |
3.3.2 试验结果及讨论 |
3.4 浆体PH值对耐磨蚀性能的影响 |
3.5 试验温度对耐磨蚀性能的影响 |
3.5.1 试验1 |
3.5.2 试验2 |
3.6 试验速度对耐磨蚀性能的影响 |
3.7 试验行程对耐磨蚀性能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材料特性对耐磨蚀性能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试验方案 |
4.3 试验结果及讨论 |
4.3.1 试样宏观磨蚀形貌 |
4.3.2 成分对耐磨蚀性能的影响 |
4.3.3 力学性能对耐磨蚀性能的影响 |
4.3.4 组织对耐磨蚀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耐磨蚀钢的研制及磨蚀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耐磨蚀钢的研制 |
5.2.1 第一轮实验室研究 |
5.2.2 第二轮试验 |
5.2.3 BMS-1最终成分设计及力学性能 |
5.3 BMS-1钢的磨蚀性能分析 |
5.3.1 试验钢在海水浆体中的耐磨蚀性能 |
5.3.2 试验钢在碱性浆体中的耐磨蚀性能 |
5.3.3 海水浆体与碱性浆体的磨蚀失重对比 |
5.3.4 海水浆体中试验钢的腐蚀电位 |
5.4 磨蚀的微观形貌及失效机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磨蚀中腐蚀与磨损的交互作用研究 |
6.1 前言 |
6.2 海水浆体中的交互作用分析 |
6.2.1 试验钢的磨蚀分量 |
6.2.2 流速对交互作用的影响 |
6.3 碱性浆体中的交互作用 |
6.3.1 试验钢的磨蚀分量 |
6.3.2 速度对交互作用的影响 |
6.4 浆体介质对交互作用的影响 |
6.4.1 低速下介质对交互作用的影响 |
6.4.2 高速下介质对交互作用的影响 |
6.5 温度及粒径对交互作用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疏浚现场的磨蚀性能对比 |
7.1 前言 |
7.2 试验现场的磨蚀工况 |
7.3 试验样管制管方式的选择 |
7.4 试验数据的测量和处理 |
7.4.1 试验数据的测量 |
7.4.2 试验数据的处理 |
7.5 耐腐蚀钢的耐磨蚀性能对比试验 |
7.5.1 耐腐蚀钢的成分及性能 |
7.5.2 试验过程及结果 |
7.6 高强钢的耐磨蚀性能对比试验 |
7.6.1 高强钢B900MS成分及性能 |
7.6.2 B900MS的制管加工 |
7.6.3 试验过程及结果 |
7.7 BMS-1钢的耐磨蚀性能对比试验 |
7.7.1 成分及性能 |
7.7.2 BMS-1制管加工 |
7.7.3 磨蚀对比试验过程及结果 |
7.8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鲁科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的对比研究 ——2019年版与2004年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教材对比研究现状 |
1.2.2 教材分析模型的构建研究 |
1.2.3 文献综述总结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1.3.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鲁科版新旧教材(必修)内容组织对比分析 |
2.1 鲁科版新旧教材体系分析 |
2.1.1 新旧教材章节体系对比分析 |
2.1.2 新旧教材章节体系对比总结 |
2.1.3 新旧教材各章节内容组织对比分析 |
2.2 教材具体内容的组织形式对比分析 |
2.2.1 化学基本理论的组织 |
2.2.2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组织 |
2.2.3 STSE内容的组织 |
2.2.4 化学实验内容的组织 |
2.3 新旧教材内容组织对比总结 |
第3章 鲁科版新旧教材(必修)内容选择对比分析 |
3.1 必修模块教材内容选择的课标要求分析 |
3.2 新旧教材内容选择的具体细节变化及说明 |
3.2.1 化学1内容选择对比研究 |
3.2.2 化学2内容选择对比研究 |
3.2.3 【微项目】讨论 |
3.3 新旧教材内容选择总结 |
第4章 鲁科版新旧教材(必修)内容呈现对比分析 |
4.1 教材中栏目设置统计分析 |
4.2 教材中图表的统计分析 |
4.2.1 新旧教材插图设计对比 |
4.2.2 新旧教材表格设计对比 |
4.2.3 新旧教材图表设计对比总结 |
4.3 教材中习题的统计分析 |
4.3.1 新旧教材习题数目及类型统计 |
4.3.2 新旧教材不同类型习题对比研究 |
4.3.3 新旧教材习题对比总结 |
第5章 化学教师对鲁科版新旧教材的认识情况调查研究 |
5.1 问卷调查研究 |
5.1.1 调查目的 |
5.1.2 调查工具 |
5.1.3 调查实施 |
5.1.4 调查结果 |
5.2 访谈研究设计 |
5.2.1 访谈目的 |
5.2.2 访谈方式 |
5.2.3 访谈对象 |
5.2.4 访谈问题设计 |
5.2.5 访谈研究结果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启示与建议 |
6.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四、电化学精制技术专业座谈会 电化学精制技术经验交流小结(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咪唑啉基和苯并咪唑基硼酸酯衍生物的合成与缓蚀性能研究[D]. 贾群坡.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2]磁强化催化氧化技术及其用于难降解废水的研究[D]. 陈钱. 武汉工程大学, 2019(03)
- [3]小分子给体/高分子受体型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活性层材料[D]. 苗俊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4]煤系针状焦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评价[D]. 余文凤. 华东理工大学, 2012(07)
- [5]氢化煤沥青基碳纤维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王元骅.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6)
- [6]基于醋酸纤维素的交联型锂离子电池隔膜制备与性能研究[D]. 胡江南. 苏州大学, 2020(02)
- [7]资源化膜电解法再生钠碱脱硫渣研究[D]. 杨丞磊. 华东理工大学, 2016(08)
- [8]一种抗氯离子腐蚀的水性丙烯酸树脂涂料研究[D]. 槐抗抗.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3)
- [9]钢在固液混合浆体中的磨蚀失效行为及疏浚用耐磨蚀钢研制[D]. 宋凤明. 东北大学, 2017(01)
- [10]鲁科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的对比研究 ——2019年版与2004年版比较[D]. 崔晓宁. 青岛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