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和之后的科学编辑

我之前和之后的科学编辑

一、我前后的几任《科学》主编(论文文献综述)

王伟[1](2019)在《《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文中指出《科学》杂志的创刊发行在近代中国的科学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1915年1月到1949年5月,35年间《科学》杂志共出版31卷,合计350期,留下了约3000万字的宝贵思想财富。从20世纪90年代起,对《科学》杂志的相关研究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时至今日,关于它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均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从传播学的视角剖析其科学传播理念形成、内容变迁和特色效果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本研究基于1915-1949年的《科学》杂志的传播活动和发刊内容,将其置于中国近代科学发展与时代变动及社会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之下,运用科学传播最新理论,从传播主体自身行为和社会行为的角度,在梳理杂志自身科学传播活动的基础上,分析多元化的传播主体社会角色的形成和变迁,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和演化路径,科学传播内容与实践的互动变迁关系,以及科学传播采用的方式和策略,最后对科学传播的效果进行考察。本研究主旨是通过对《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过程、传播主体、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策略以及传播效果的全方位考察,力图展示中国近代科学传播活动从知识价值传播到科学文化建构演变的一个缩影,为当代科学传播活动提供思想指导和历史借鉴,既具一定的历史意义,又具一定的现实意义。具体研究共分为7章: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理论概念、思路方法和观点内容,进而指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第2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历程。以《科学》杂志基于中国社会现实的传播目标入手,通过对杂志不同时期传播发展过程背后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因素分析,指出《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活动与中国社会现实之间,经历了一个传播观念表达、传播范式形成、传播优先解谜、传播危机反应和传播理念转型的发展过程。第3章,《科学》杂志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社会角色变迁。通过选取《科学》杂志的组织管理者群体、编辑部长群体和撰稿科学家群体中的代表人物,对其在科学传播实践过程中的教育背景、发刊情况、发刊内容和传播特点进行量化分析,指出《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是一场由留美学生为主体的自然科学家群体发起,由政治家、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共同参与并推动的一场致力于科学启蒙的传播实践活动。多元化的传播主体在推进中国近代科学传播发展的同时,在共同具有的“精神特质”的指引下,自身科学家的社会角色得以确立,并普遍经历了一个从科学传播、科学研究、科学教育到科学管理的多重社会角色变迁历程。第4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与演进。通过对《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提出及发展过程分析,指出“求真致用”的科学传播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特征与科学文化价值特征的融合统一。《科学》杂志在推进科学传播理念的实现过程中,通过栏目体裁和内容编排等外在的表现形式,客观展示了科学名词本质观念和科学社会兴趣的变迁过程;通过传播思想和传播内容等具体的实践,“求真”理念推进了科学本质观念在社会的变迁,“致用”理念推进了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具体实践。第5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变迁。以1915-1949年《科学》杂志的发刊内容为基础,按照科学传播实践与社会互动的不同阶段,将其分为传播观念表达到范式形成、范式形成到优先解谜、优先解谜到危机反应、危机反应到理念转换四个不同的时期,在对发刊概况、出刊内容等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在发刊内容变迁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全面的科学普及思想、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传播思想、“抗战救国”下的传播思想和“科学建国”下的传播思想等不同特征。第6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方式和策略选择。通过对“中国有无科学”问题的多维度探讨、“整个科学”本质观念的传播和科学的“科学”的思想传播,推进科学传播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建构;通过积极回应社会热点、推进科学信息交流、创设科学传播机构,推进科学传播社会地位的权威性确立;通过推进科学在共同体内部传播、科学向共同体外部传播和科学与国际传播交流的实践,实现科学传播在社会实践的渐进性拓展。第7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效果评析。从当代科学与传播实践中面临的“危机”入手,通过对《科学》杂志在传播实践中产生的“科学主义”特征进行分析,指出“科学主义”忽视了传播作为人的社会活动现实,从而使科学自身与传播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冲突的必然。这种内在的冲突启示当代科学传播既要遵循科学原则,更要遵循传播原则,应该走一条科学与人文发展的实践道路。最后,在对第2-7章研究结论进行概括的基础上,对本研究做出整体的评价,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设想。

王伟,王幼军[2](2020)在《刘咸时期《科学》杂志的传播内容和特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杂志记载中国近代学人运用科学精神和方法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建议和主张,今天看来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刘咸作为《科学》杂志的首个专职主编,在传播理念、内容编排、组稿发刊环节,向专业化和职业化方向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本文运用科学社会学视角,采用文献分析方法,对刘咸时期《科学》的栏目设置、编排特点和发刊内容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力图展现这一时期杂志的整体传播情况。

刘敏[3](2013)在《民国时期《科学》杂志研究》文中提出一个民族的科学态度、思想、信仰和精神,总与该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中华民族从鸦片战争以后逐渐认识到了这一点,也认识到在传播科学知识和思想的过程中,杂志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知识人自清末开始创办科学杂志,如《科学世界》(1903)、《科学一斑》(1907)等,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杂志均遭遇昙花一现,未能延续发展的厄运。但中华民族从未间断过追求创办科学杂志的梦想。1915年,留美学生任鸿隽、赵元任、秉志、胡明复、周仁、杨铨等在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创办了《科学》,1918年随着科学社的回国,《科学》也在国内生根成长,直至今天。《科学》是民国时期具有极大影响力的科学期刊。它在极其艰苦、动荡不安的环境中,以“为学之道,求真致用两方面当同时并重”、“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帜志”的理念诞生并发展,这体现了当时热血知识青年奋发图强、救国图存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展现了他们的勇敢和才智。《科学》作为传递最新科学信息、传播科学知识、宣传先进科学思想和方法、刊载国人研究成果和弘扬科学精神的阵地,为民国时期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科学人才的培养做出了永垂史册的贡献。它为后世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精神财富,我们通过《科学》这一窗口,能够回眸和反思民国时期学人对科学的态度、思想、信仰和精神,从而温故知新,继往开来。通过《科学》管窥民国时期科学研究和发展的水平,为研究民国时期科学史研究提供不可或缺的条件。《科学》虽为留美学生创办发行,但因其创办者的社会背景和教育经历等原因,办刊之初就受到世界科学界的关注,它不仅为中国学者提供了科学交流的平台,同时大量翻译刊登欧美和日本学者的论著。就这一层面而言,《科学》不仅记录了中国科学的发展史,也记录了世界科学的发展史,它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科学》从战火纷争中一路走来,杂志发行的背后,是强有力的编辑、作者群体的支撑,充分体现了一支有组织的团队的力量。它启示我们,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注重团队理念和团结精神,有组织地发挥一个团队的力量是至关重要的。《科学》刊载的文章范围宽泛,既包括自然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又包括对科学的性质、作用、历史、教育以及科学与社会关系的探讨,本文主要以后者为研究对象。以《科学》中文章为第一手资料,宏观上对民国《科学》的办刊历程、栏目设置和主编的办刊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以新的时空观审视民国《科学》所折射的科学观,包括其作者群对科学本质、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等的认识。从时间上,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结合近现代科学思想,纵向回顾《科学》中科学观的发展历程;从空间上,结合同时期国内外学者的相关观点,横向审视这一科学观,从而对其有较全面的认识。以《科学》为中心,论述民国时期科学史研究状况,分析这一时期科学史的研究特点和研究方法。论文共分为7章:第1章,绪论。明确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阐述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创新之处。第2章,《科学》发展概述。介绍《科学》的创刊缘起,通过对1915-1949年间《科学》办刊历程地详细梳理,厘清其办刊宗旨和栏目设置的变迁情况,总结在不同主编时期杂志办刊风格的变化。第3章,《科学》中关于科学的讨论。包括:1.何谓科学。论述国人思维中的“科学”以及《科学》中对科学内涵的讨论。2.科学精神。讨论的问题包括“什么是科学精神”和“科学家与科学精神”。3.科学的分类。以汤姆生《科学之分类》和任鸿隽《智识的分类及科学的范围》两篇文章为基础,解读前人提出的科学分类的观点。4.科学方法。通过对比《科学》中涉及的科学方法,总结出演绎法和归纳法在当时颇受科学研究者的重视。第4章,科学与文明。包括:1.科学与和平。讨论了科学与和平的辩证关系。2.科学与工业。《科学》中对科学与工业的关系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科学为工业之母”,另一种认为科学与工业之间是理论与实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3.科学与农业。介绍科学兴农的观点和科学在农业领域的具体应用。4.科学与社会。认为科学的发展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社会体制的健全又可促进科学的研究。第5章,《科学》中的科学教育。包括:1.科学教育。《科学》的作者们认为科学教育的内容既包括对科学知识的教授,又包括对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的传播;民国时期的科学教育存在诸如科学图书和仪器的缺乏、教师的数量和素质等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中小学科学教育中不足之处的讨论,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介绍了贤妻良母式的女子科学教育,其目的是使女子在家庭生活中更好地相夫教子。2.科学教育方法。包括科学教学法和数学、地理、植物学等学科教学法。3.中国科学教育的发展导向。应当切实改进“生活化”的科学教育,努力推进“大众化”的科学教育,迅速建立“中国化”的科学教育。第6章,《科学》中的科学史研究。包括:1.数学史研究。对《科学》中数学史类文章进行了概述,总结了数学史研究具有注重史料和通过书信进行学术交流等特点。2.天文学史研究。对《科学》中天文学史方面的文章进行了梳理,重点介绍了新城新藏和饭岛忠夫对中国古代天文学史的争论。3.化学史研究。阐述了《科学》中化学史的研究状况,重点对曾昭抡、丁旭贤、王琎的化学史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4.科学史研究特点。第7章,结语。阐述了《科学》对当时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及对今天科学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交代了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继续研究的问题。

董成雄[4](2016)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解读和传承建构》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和文化之魂,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是一座丰厚的精神宝库。中央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1)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冲击导致世界各民族精神家园日渐荒芜的当下,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重大。本文围绕着如何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文化学的结构功能理论,对传统文化进客观性的结构梳理和系统性的功能分析,在对传统文化作全局性把握的基础上筛选出若干适应当代中国文化建设需求的优秀文化元素,以此提出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传承的初步设想。全文分成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引言部分对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等进行了说明,对学界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和述评。正文分六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从广义的“文化”概念入手,通过对人的四重存在(人是历史的存在,是社会的存在,是文化的存在,是传统的存在)关系的分析,阐述优秀传统文化是四重存在长期互动的产物。在分析传统与现代的内在关联基础上总结经典作家和我党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第二章对传统文化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的历史回顾,指出“理性”精神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道”就是理性精神的价值凝练,“文以载道”则是“道”这个核心概念的逻辑开展:它首先展开为天道(自然理性)和人道(社会理性)的二元结构,再从解读“天道”这一自然理性推导出“人道”的社会理性,延伸为以“史鉴”为特征的历史理性,扩大为以“器艺”所包含的技术理性,综合为“众妙皆道”的文化理性。最后,各种思想文化百虑一致,殊途同归,皆务为治,共同发挥“治道”的文化功能。第三章着重阐述近代在西风的冲击下,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生存的危机和转型的挑战,清末、民国、新中国、改革开放等几个历史阶段文化探索转型的一波三折表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在终极目标与时代价值的适度张力的作用下,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才能实现现代化转型。第四章分析转型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着传承意识淡薄,传承方式缺乏创新,文化教育薄弱,缺乏稳固的保障体系等困境。因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关键在于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目标,创新传承方式。第五章着重总结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古代和社会转型期传承中的经验,介绍了台湾等境外地区传统文化的经验和世界其他国家对本民族文化传承的经验,意在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提供有益的借鉴。第六章提出一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的思路。通过文化选择的优秀文化元素经过文化比较和文化采借,作出了一定的文化调适,在经过文化整合与文化再解释,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最后通过提升传承主体的文化自觉,丰富传承方式,构建传承保障体系,在世界范围内开展文化交流与传播,增强我国先进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实现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结论指出本文探索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意在解决两个体系(即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与现代传承体系)的结构及实现时代衔接的问题。但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和个人的局限性,不足之处还需在今后的社会实践中继续探索。

韩世杰[5](2014)在《甘肃辛亥革命研究》文中提出甘肃辛亥革命是近代甘肃,乃至西北地区较为重大的历史事件,对甘肃社会的长远发展及民众的生产生活均影响深远。由此,甘肃才开始真正摆脱封建专制统治,进入近代民主社会。这是甘肃社会近代化的开端,也是甘民启蒙觉醒的起点。通过辛亥革命的洗礼,甘肃由蒙昧落后开始走上一条民主共和的新兴之路,为其日后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论文试图探析甘肃辛亥革命的全貌及革命发展迟缓的原因,以期揭示其伟大的历史功绩和意义,填补区域性辛亥革命史研究的些许不足。以下是本论文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绪论,共分四节,即“选题旨意”、“学术史回顾”、“研究方法与思路”、“资料来源”。主要介绍本论文的选题主旨,回顾甘肃辛亥革命的研究现状,进而确定本文的研究重点与难点。首先较为全面的揭示辛亥革命在甘肃演进的全貌,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其发展滞后的原因,最后总结甘肃辛亥革命的社会影响及历史意义。第一章,甘肃辛亥革命的时代背景,共分三节,即“辛亥革命前的甘肃社会”、“辛亥革命前甘肃各地的历次农民起义”和“辛亥革命前民主革命思想在甘肃的传播”。着重论述甘肃辛亥革命爆发的社会背景、阶级条件及民众的思想意识形态。第一节,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风俗等方面阐述辛亥革命前甘肃社会的主体概貌及其特点,并解析革命爆发的契机。第二节,主要论述辛亥革命前甘肃所爆发的一些小规模的农民起义,并分析其失败的原因。由此探析革命在甘肃爆发的阶级条件及群众基础。第三节,重点介绍辛亥革命前同盟会在甘肃的一些革命活动及民主革命思想在全省的传播情况,进而阐述该省的新军、会党、学生等对民主革命思想的接受与宣传,以便进一步揭示辛亥革命前甘肃社会的实况和具体的革命环境。第二章,辛亥革命在甘肃,共分五节,即“陇东地区的革命风潮”、“河西一带的反清起义”、“陇南及天水地区的数次革命”、“宁夏起义”、“西宁起义”。主要阐述甘肃辛亥革命发展演变的概况,并分析各地起义的异同及相继失败的原因。第一节,着重论述陇东地区的几次重大起义。譬如,“胡家店起义”、“早胜镇起义”等,进而分析该地区的革命动态。第二节,论述河西一带的两次革命,即“凉州起义”、“肃州起义”,并探析两次起义失败的动因。第三节,为本章核心章节,探析甘肃辛亥革命的高潮——“秦州起义”的相关概况,并介绍陇南地区的历次小规模起义。最后,综述甘肃辛亥革命最终失败的原因。第四节,重点探讨宁夏地区革命发展的情况,并分析“宁夏起义”的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第五节,阐述“西宁起义”的具体脉络,并探究当时青海地区的革命态势。第三章,革命进程迟缓的缘由,共分四节,即“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保守闭塞的人文与社会”、“先进的革命力量薄弱”、“甘肃当局全力抵制镇压”。主要从主客观两方面解析甘肃辛亥革命发展缓慢的原因。前两节是客观因素,后两节是主观因素。第一节,论述甘肃的自然地域条件,进而分析其不利于革命发展的先天因素。第二节,分析近代甘肃社会的特性,并从中探究革命爆发的巨大阻力。第三节,探析本省及外省的革命志士对甘肃辛亥革命的贡献及努力。主要从进步官绅、革命党人、学生、会党人士、新军和民众等方面予以研究,探寻甘肃革命力量的特点与不足。第四节,研究甘肃当地的一些顽固派对革命的打击与迫害,着重从封建官吏、地方军阀及旧士绅三方面进行论述。第四章,社会影响:民国初年甘肃的变与不变,共分五节,即“封建势力与地方军阀相互固结”、“社会经济缓慢前行”、“文教事业初步发展”、“城市及家庭日益褪旧换新”。主要从民初甘肃社会的概况分析此次革命的深远影响,并以近代化为视角从一些历史细节入手,辨析甘肃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学术地位。最后以期能较为中肯的对其予以评述。结语:辛亥革命对甘肃社会近代化的作用及意义。统贯全文,总述甘肃辛亥革命对民初甘肃社会的有力冲击和激流涌荡,指出其虽发展进程稍缓,但仍有伟大的历史功绩。特别是首启甘省近代化之门,顿促千余年专制陈腐之气日益消散,使大量进步事物逐渐传入省内,不仅推动了该省政治、经济的前进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令甘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些许变更,为日后甘肃的长远发展奠定了一个较为坚实的根基。

蒋海升[6](2006)在《“西方话语”与“中国历史”之间的张力 ——以“五朵金花”为重心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话语”凭借经济、政治、科学实力做后盾,形成一种笼罩全球的“话语霸权”,物质实力相对弱小的的民族和国家在强势“西方话语”的全方位渗透下日益“失语”。“西方话语”对中国的渗透事实上从20世纪初期就已经开始了,而在历史研究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20世纪以来人们对中国史的描述基本上是以“西方话语”为中介进行的。如何在“西方话语”的包围中重建本土史学、重现属于中国自身的历史,是目前学术界关注的问题之一。在20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界享有盛名的“五朵金花”问题的讨论,实质就是使用“西方话语”对“中国历史”进行解析而产生的分歧,体现了“西方话语”与“中国历史”之间的张力,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对于越来越频繁地接受“西方话语”冲击的中国史学研究不无裨益。 所谓“五朵金花”,是指在1949年以后,特别是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中国大陆史学界围绕着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汉民族形成问题等五个基本理论问题展开的大规模讨论和争鸣。回顾“五朵金花”问题讨论的兴衰过程,考察其与西方话语的广泛联系,有助于推进对20世纪学术史、特别是当代50年学术史的研究,对当前的学术研究亦能提供一些借鉴。“五朵金花”在这里是被看作学术史研究的一个个案,而非在“历史理论”意义上要求回答、解决的几个命题:如果说当年“五朵金花”所讨论的问题是“思辨”性质的问题的话,那么这里则是在“史”的意义上的问题探讨。换句话说,这里不是在本体论意义上参与五个命题的讨论,而是在知识论意义上去探寻这五个问题提出的过程,去分析它们身上体现的“西方话语”与“中国历史”之间的张力。 “五朵金花”是以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为依托分析中国历史而产生的一组命题。而马克思主义最初只是众多进入中国的西方社会思潮的普通一种。在西潮汹涌的背景下,绵延2000余年的中国正史体系被打破了,并被一步步拖入西方话语系统,新史学思潮蔚然兴起。外来观念、术语改变了中国人对历史的描述,最终控制了对中国历史的表达。20世纪前半期“西方话语”与“革命话语”的交织,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动了中国共产主义历史话语系统的形成,并最终取得了史学界的核心地位。1950年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知识分子改造运动,以及此后开展的一系列思想批判运动,为“五朵金花”的盛开奠定了思想基础,提供了理论土壤。“五朵金花”在这种语境下应时而生、应势而起,并受既定理论预设的限制。特定社会环境下的“革命”诉求成为“五朵金花”

谷训涛[7](2011)在《论贡赐体系中的漠北回纥与唐朝关系(629-843)》文中研究指明贡赐体系是唐朝处理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主要措施。在“贡赐关系”的研究中,我们更注重双方的互动性。在贡赐体系下的漠北回纥与唐朝关系中,政治方面既有唐朝在漠北设置羁縻州统辖铁勒诸部的举动,又有回纥建立汗国后请求册封可汗而唐朝予以册封的行为。军事方面既有唐朝维护回纥酋长父子继承制的干预行为,又有回纥听从唐朝调遣、与唐军一起先后翦灭突厥汗国、薛延陀汗国、西突厥和后突厥汗国的重大行动,而且安史之乱后回纥助唐平安史之乱、与吐蕃力争北庭以保持西域通道畅通。经济方面既有回纥与唐朝的朝贡贸易,又有唐朝对回纥平叛的赏赐,尤其是安史之乱后唐朝出于各种原因与回纥的大规模绢马贸易更是影响深远。文化方面既有回纥向唐朝的请婚和唐朝的赐婚,又有摩尼教在漠北和中原地区的传播。和亲与互市这两条纽带使两者关系紧密起来,基本维持了两者间和平、友好的贡赐关系。册封、朝贡是回纥与唐朝相互确认两者贡赐关系与主从关系的标志,羁縻府州是唐朝前期贡赐体系的基础性和稳定性因素,而互市成为唐中后期维系贡赐体系的稳定性、决定性因素。安史之乱后回纥助唐平叛至顿莫贺上台前的20多年,回纥与唐朝成为兄弟之国,此一时期回纥在双方关系中处于强势地位,唐朝贡赐体系颇为残破,但没有丧失殆尽,回纥人对国家认同感是一直隐隐约约存在的,这种国家认同感作为潜流延续着回纥与唐朝的贡赐关系。一旦回纥内忧外患更需要唐朝的时候唐朝的贡赐体系就很快恢复正常了。顿莫贺上台后主动恢复与唐朝的友好和平关系。788年咸安公主和亲回纥标志着双方由兄弟之国重新恢复到君臣之序的关系。此后的回纥可汗都保持了与唐朝的友好关系。在回纥汗国存在的近100年中,回纥也曾多次犯边,在唐朝内地劫杀民众,但这是支流。贡赐体系中回纥与唐朝关系的特征有等级性与不平等性、和平性与怀柔性、互惠性与互利性、回纥对唐朝国家认同感与对本民族认同感的并存。

段治文[8](2004)在《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变革》文中研究指明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问题,学术界较多的是侧重在对科技史的研究,而对科学文化史尤其是对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史的研究却很少。本文尝试突破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范围,力图从思想文化史角度,依据科学发展的战略思想、科学发展的体制建构以及科学文化观念变迁等三个层次,对当代中国的科技发展的历程进行新的观照。 新中国的建立结束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无序、散漫和缺乏目标的状态,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本文在探讨中国近代科技的源起及其历史文化缺陷基础上,分三个阶段按三个层次系统分析了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科技建制以及科学文化观的变迁。其中包含了一系列重要的具有新意的探索:比如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及政策环境上,文章系统分析了建国以来三代领导集体的视野和重要探索;在科技发展建制上,文章第一次系统总结了当代中国科学体制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这就是建国初期新体制的建立、50年代后期开始的中国式“大科学”体制以及改革开放进程中市场导向的科技体制初步形成;在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上,文章第一次揭示了科技大潮与社会主义思潮两次历史性合流的过程;在科学技术发展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上,文章更是首次提出了当代中国社会的科学文化观经历了“人民科学观”、政治化科学观以及理性化科学观三种形态的历史转换,等等。 通过对中国科学发展历程的文化思考,本文认为:经过长期曲折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已成全社会的共识,深入人心,中国不可能再回到以往那种不重视科学以致反科学的老路上去。但是,值得我们重视的是,目前中国不仅科技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民众科学素养状况仍是国家竞争力的重大制约因素;而且在如何发展中国科学技术的问题上更是存在严重问题,突出表现在科技发展仍存在严重的体制性障碍,制约科学发展的传统的文化因素仍未得到根本突破。探索中国本土科学技术发展的出路,推动中国原创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等,仍是今日中国的严峻课题。 在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仅要实现科技全球化与科技本土化的融合,以营造科技发展的良好的战略与文化环境;而且要实现科学社会化与社会科学化,以构建科学与社会互动的良性机制;更要通过科学教育化与教育科学化,冲破传统的制约科学发展的文化观念,以铸造面向未来的具有科学素养的国民。这是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科学文化发展方面的必由之路。

尚华[9](2006)在《李秉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晚清时期重要的地方官员,李秉衡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影响。在长期的理政过程中,他时刻奉行勤政、恤民、爱国的原则,被人们视为清官的典范。长期以来,史学界对他持全面肯定的态度,而忽略了其顽固保守、反对洋务而对中国近代化进程所造成的阻碍。本文拟用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来重新审视李秉衡,将其放入近代化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从而给其一个全新的、准确的历史定位。政治方面。李秉衡注意整顿吏治,极大扭转了官场的不良习气;为节省资金,他还积极进行机构改革,将各局或裁或并,为国家节省下大量资金;每逢发生灾情,他总是积极赈灾济民;在治国方面,李秉衡十分重视人才的作用;同时,他还主张勤俭治国。然而,囿于自己的识见,李秉衡坚决反对任何兴办洋务、学习西方的变革,这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了极大的阻碍作用。经济方面。李秉衡重视农业生产,禁止破坏农田,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每逢水灾便积极治河赈灾,减轻灾民的困苦;同时,他还注意减轻商人负担,力争在不加重对商人剥削的情况下增加国家的税收;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李秉衡还注重对关税的治理,且成效显著。然而,由于受儒家思想的束缚,李秉衡极力反对学习西方、兴办洋务,如反对修铁路、开矿、设邮局、兴西学等,这都反映了他思想中落后的一面。军事方面。李秉衡严格治军,注意加强军队内部建设,固结军心,选拔清廉的将官以减轻军队内部的腐败。在军饷匮乏的情况下,他积极支持朝廷裁军节饷的举措,这在当时皆起到一定作用。然而,思想保守的他却反对重建海军,仍然沿袭传统的练兵方式,这对实现军队的近代化无疑是极为不利的。同时,他还亲自参加并指挥了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及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其中的表现有得有失。文化教育方面。由于自小即接受正统的儒家思想教育,李秉衡十分尊崇儒学在中国的传统地位,注重加强对传统书院的建设,非常重视科举考试,极力反兴西学。这种意识成为其盲目排外的思想基础。外交方面。为维护清政府及儒家思想在中国的统治地位,李秉衡十分排斥洋人和西方文化,这在其处理教案时表现得淋漓尽致。为驱逐洋人出中国,他还十分支持义和团的排外斗争。结果,这反而授列强以侵华之口实,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为维护国家利权,李秉衡在外交场上态度强硬,然而,这却并未能挽救清

刘咸[10](1986)在《我前后的几任《科学》主编》文中研究表明 我是1925年参加中国科学社的,那年我刚从东南大学毕业。在大学学习期间,我就经常阅读科学社出版的《科学》杂志,我敬仰的师长秉志先生、胡先骑先生又都是中国科学社的老社友,我心里早就对这个科学团体十分羡慕。因此,一毕业留校当了助教,就经陈桢先生介绍加入了该社。我接任《科学》主编则是1934年底的事。那时《科学》问世已有二十个春秋了。《科学》的第一任主编是杨铨(杏佛)先生,当时叫编辑部长。杨杏佛先生毕业于康

二、我前后的几任《科学》主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前后的几任《科学》主编(论文提纲范文)

(1)《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课题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1.3 研究评述与意义
    1.2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思路和方法
        1.2.1 理论概念
        1.2.2 基本思路
        1.2.3 研究方法
    1.3 本课题研究主要观点及内容
        1.3.1 主要观点
        1.3.2 主要内容
    1.4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1.4.1 重点难点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历程
    2.1 以“科学救国”为价值信念的缘起
    2.2 以“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为解谜的实践
        2.2.1 传播观念表达阶段(1915-1918):首倡“科学”和“民权”
        2.2.2 传播范式形成阶段(1919-1927):“科学家”与“革命家”联姻
        2.2.3 传播优先解谜阶段(1928-1937):中国科学化运动的实践
        2.2.4 传播危机反应阶段(1938-1945):为“抗战救国”服务
        2.2.5 传播理念转型阶段(1946-1949):“科学建国”的观念表达
    2.3 小结:有目的的社会行动,未预料到的结果
第3章 《科学》杂志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社会角色变迁
    3.1 《科学》杂志的组织管理者群体评析
        3.1.1 理事会会长(社长)群体社会角色评析
        3.1.2 董事会会长群体代表评析
    3.2 《科学》杂志的编辑部长(主编)群体社会角色评析
        3.2.1 首任编辑部长杨铨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2.2 任职最长编辑部长王琎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2.3 首个专职编辑部长刘咸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2.4 代理编辑部长卢于道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2.5 “最后一任”编辑部长张孟闻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3 《科学》杂志的撰稿科学家(编辑)群体代表评析
        3.3.1 胡明复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3.2 秉志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3.3 李俨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4 小结:多元化传播主体的形成与“精神特质”
        3.4.1 作为职业的自然科学家群体的社会角色的形成
        3.4.2 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精神特征”
第4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与演进
    4.1 理念与科学传播理念
        4.1.1 理念
        4.1.2 科学传播理念
    4.2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提出和演进
        4.2.1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传统价值源泉
        4.2.2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科学价值源泉
    4.3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表现形式
        4.3.1 内容的编排:科学名词本质观念的变迁
        4.3.2 栏目的体裁:科学名词社会兴趣的变迁
    4.4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演变与实现路径
        4.4.1 “求真”理念下推进科学本质观念的演变
        4.4.2 “致用”理念下推进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演变
    4.5 小结:科学传播理念与科学主义
第5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变迁
    5.1 《科学》杂志的传播内容概述
    5.2 传播观念表达到范式形成转变的《科学》杂志(1-6 卷)
        5.2.1 出刊概况
        5.2.2 出刊内容
        5.2.3 传播特点:全面的科学普及思想
    5.3 传播范式形成到优先解谜转变的《科学》杂志(7-18 卷)
        5.3.1 出刊概况
        5.3.2 出刊内容
        5.3.3 传播特点: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传播实践思想
    5.4 传播优先解谜到危机反应转变的《科学》杂志(19-25 卷)
        5.4.1 出刊概况
        5.4.2 出刊内容
        5.4.3 传播特点:“抗战救国”下的传播实践思想
    5.5 传播危机反应到理念转换的《科学》杂志(26-31卷)
        5.5.1 出刊概况
        5.5.2 出刊内容
        5.5.3 传播特点:“科学建国”思想的全面表达
    5.6 小结:“全方位”的科学普及与启蒙
第6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方式与策略选择
    6.1 科学传播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建构
        6.1.1 对“中国有无科学”问题的多维度解答
        6.1.2 对“整个科学”本质观念的全面传播
        6.1.3 对科学的“科学”思想的传播
    6.2 科学传播社会地位的权威性确立
        6.2.1 积极回应社会热点,建构话语权威
        6.2.2 推进科学信息交流,建构知识权威
        6.2.3 创设科学传播机构,建构体制权威
    6.3 科学传播社会实践的渐进性拓展
        6.3.1 推进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传播交流
        6.3.2 推进科学向共同体外部传播交流
        6.3.3 推进科学向国际社会的传播交流
    6.4 小结:科学传播的方法学派特征评介
第7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效果评析
    7.1 当代科学传播实践的双重危机
        7.1.1 “科学”的危机
        7.1.2 “传播”的危机
    7.2 科学传播实践中对科学的重构
        7.2.1 从传统传播理论视角审视《科学》杂志传播下的“科学”
        7.2.2 从现代传播媒介视角审视《科学》杂志传播下的“科学”
    7.3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冲突与融合
        7.3.1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冲突
        7.3.2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融合
    7.4 小结:科学传播实践,回归“科学”与“人文”
结语及下一步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科学》杂志第1卷索引详目(示例)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刘咸时期《科学》杂志的传播内容和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 刘咸时期《科学》杂志的发刊概况
    1.1 刘咸与《科学》杂志
    1.2 刘咸的办刊宗旨和理念
2. 刘咸时期《科学》杂志栏目设置和内容编排
    2.1 栏目设置
    2.2 内容编排
3. 刘咸时期《科学》杂志的传播特点
    3.1 科学与战争关系的深入探讨
    3.2 科学本质思想与观念传播的深化
    3.3 科学研究向服务抗战的实践转向
4. 小结

(3)民国时期《科学》杂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问题
    1.3 文献综述
        1.3.1 中国科学社社员的回忆
        1.3.2 国内学者的研究
        1.3.3 国外学者的研究
    1.4 创新之处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第2章 《科学》发展概述
    2.1 中国科学社
        2.1.1 留美学生与中国科学社
        2.1.2 中国科学社发展概述
    2.2 《科学》的创刊及发展历程
    2.3 《科学》栏目变迁情况概述
        2.3.1 杨铨时期(1915-1921)
        2.3.2 王琎时期(1922-1934)
        2.3.3 刘咸时期(1934-1941)
        2.3.4 卢于道时期(1942-1943)
        2.3.5 张孟闻时期(1944-1949)
第3章 《科学》中的科学探讨
    3.1 何谓科学
        3.1.1 国人意识中的“科学”
        3.1.2 科学内涵的讨论
    3.2 科学精神
        3.2.1 何谓科学精神
        3.2.2 科学家与科学精神
    3.3 科学的分类
    3.4 科学方法
    3.5 唯科学主义
第4章 科学与文明
    4.1 科学与和平
        4.1.1 科学与战争
        4.1.2 科学——战争——和平
    4.2 科学与工业
        4.2.1 科学与工业的讨论
        4.2.2 “科学与工业”专题座谈会
    4.3 科学与农业
    4.4 科学与社会
        4.4.1 科学与社会发展
        4.4.2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4.4.3 《科学》中的广告
第5章 《科学》中的科学教育
    5.1 科学教育
        5.1.1 科学与教育
        5.1.2 科学教育的讨论
        5.1.3 中小学科学教育
        5.1.4 女子科学教育
    5.2 科学教育方法
        5.2.1 科学教育方法讨论
        5.2.2 学科教育方法讨论
    5.3 中国科学教育的导向
第6章 《科学》中的科学史研究
    6.1 数学史研究
        6.1.1 数学史研究概述
        6.1.2 数学史研究特点
    6.2 天文学史研究
        6.2.1 天文学史研究概述
        6.2.2 新城新藏和饭岛忠夫对中国古代天文学史的争论
    6.3 化学史研究
    6.4 科学史研究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科学》的贡献及影响
    7.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4)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解读和传承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特色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1章 文化:从传统到现代的理论阐释
    1.1 文化的一般阐释
        1.1.1 文化的本质涵义
        1.1.2 文化的特征
        1.1.3 文化的结构
        1.1.4 文化的功能
    1.2 传统与现代的互动:文化生命的延续
        1.2.1 传统的含义与特征
        1.2.2 现代的含义与特征
        1.2.3 传统与现代的互动
    1.3 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的生命延续
        1.3.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传统文化观
        1.3.2 中国共产党人的传统文化观
第2章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逻辑进程
    2.1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2.1.1 夏商时期传统文化的孕育
        2.1.2 两周时代传统文化的繁荣
        2.1.3 秦汉以降中国传统文化的定型
    2.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逻辑展开
        2.2.1 理性精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品格
        2.2.2 文以载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用关系
        2.2.3 天人合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二元结构
        2.2.4 道洽政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逻辑推进
    2.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功能
        2.3.1 建构与导向
        2.3.2 互动与整合
        2.3.3 教化与培育
        2.3.4 传承与创新
        2.3.5 认同与归属
第3章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彷徨
    3.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近代困惑
        3.1.1 西方世界的崛起和世界的变局
        3.1.2 两个世界的撞击与磨合
        3.1.3 从“师夷长技”到“中体西用”
        3.1.4 从“君主立宪”到“国民革命”
    3.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境遇
        3.2.1 艰难曲折的社会转型
        3.2.2 多种路向的上下求索
        3.2.3 民族的新生与文化的迷茫
    3.3 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误读
        3.3.1 复古主义思潮的兴起
        3.3.2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冲击
        3.3.3 功利主义思潮的侵蚀
        3.3.4 经院主义思潮的流行
    3.4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
        3.4.1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指向
        3.4.2 时代主题的转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呼唤
        3.4.3 优秀传统文化转型的路径选择
第4章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代的传承困境
    4.1 传承的内涵与原则
        4.1.1 传承的含义
        4.1.2 传承的原则
    4.2 当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
        4.2.1 传统文化传承意识淡薄
        4.2.2 传统文化传承人才队伍亟待加强
        4.2.3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薄弱
        4.2.4 传统文化传承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4.3 传承困境下的启示
        4.3.1 文化自觉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关键
        4.3.2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目标
        4.3.3 创新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魂
第5章 境内外国家和地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借鉴
    5.1 中国境内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借鉴
        5.1.1 古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经验
        5.1.2 转型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实践和成就
    5.2 境外国家和地区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经验
        5.2.1 台湾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经验
        5.2.2 韩国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经验
        5.2.3 国际组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有益支持
    5.3 境外国家传承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经验
        5.3.1 法国传统文化传承经验
        5.3.2 日本传统文化传承经验
第6章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传承建构
    6.1 在文化发明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6.1.1 通过文化比较拓宽优秀传统文化的视野
        6.1.2 通过文化采借不断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
        6.1.3 进行文化整合,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文化体系
        6.1.4 开展文化再解释,不断提升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
    6.2 提升传承主体的文化自觉,发挥传承主体的作用
        6.2.1 以文化认同为基础不断增强人的文化自觉性
        6.2.2 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6.2.3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长效机制
        6.2.4 重视传承组织建设,发挥示范引领和表率带动作用
    6.3 丰富传承方式
        6.3.1 发挥教育基础性作用,建立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机制
        6.3.2 开发和完善媒介传承方式
        6.3.3 发挥文化场馆的传承作用
    6.4 加强传承的制度化建设,构建完善的传承保障体系
        6.4.1 加强文化立法,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提供法律保障
        6.4.2 建立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制约机制
    6.5 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传统文化在国际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6.5.1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6.5.2 树立文化安全意识,抵御文化霸权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甘肃辛亥革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旨意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资料来源
第一章 甘肃辛亥革命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辛亥革命前的甘肃社会
    第二节 辛亥革命前甘肃各地的历次农民起义
    第三节 辛亥革命前民主革命思想在甘肃的传播
第二章 辛亥革命在甘肃
    第一节 陇东地区的革命风潮
    第二节 河西一带的反清起义
    第三节 陇南及天水地区的数次革命
    第四节 宁夏起义
    第五节 西宁起义
第三章 革命进程迟缓的缘由
    第一节 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
    第二节 保守闭塞的人文与社会
    第三节 先进的革命力量薄弱
    第四节 甘肃当局全力抵制镇压
第四章 社会影响:民国初年甘肃的变与不变
    第一节 封建势力与地方军阀的固结
    第二节 社会经济缓慢前行
    第三节 文教事业初步发展
    第四节 城市及家庭日益褪旧换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甘肃临时军政府职官表
硕士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奖励情况
后记

(6)“西方话语”与“中国历史”之间的张力 ——以“五朵金花”为重心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上编 流变
    第一章 “五朵金花”问题的生成语境
        第一节 西方话语对中国正史话语体系的取代
        第二节 中国共产主义历史话语系统的形成
        (一) 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
        (二) 共产主义历史话语系统的形成及其核心地位的确立
        (三) 共产主义历史话语系统的构成
    第二章 “五朵金花”问题的兴衰
        第一节 “五朵金花”的萌生(1927-1949)
        (一) 社会形态问题讨论的发端
        (二) 农民战争史研究的启动
        (三) “土地”与“民族”问题的初探
        第二节 “五朵金花”的盛开(1950-1965)
        (一) 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论战
        (二)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论战
        (三) 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论战
        (四) 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问题论战
        (五) 汉民族形成问题论战
        第三节 “五朵金花”的凋零及余响(1966- )
        (一) 凋零及反弹
        (二) 沉寂与反省
下编 探析
    第三章 “西方话语”与“中国历史”(上)
        第一节 “以论带史”的研究路数
        第二节 作为“一般”的“五种生产方式”
        第三节 作为“特殊”的“亚细亚生产方式”
    第四章 “西方话语”与“中国历史”(下)
        第一节 “梦里寻他千百度”的“奴隶”
        第二节 “风马牛”的“封建”
        第三节 “容易招惹是非”的“资本主义”
        第四节 被突出强调的“阶级斗争”
        第五节 含混的“土地所有制”
        第六节 独特的“民族”
    第五章 “西方话语”下的学术硕果
        第一节 “长时段”与“跨学科”
        第二节 社会经济史等领域的开拓
        第三节 “自下而上”的研究视角
余论 “西方话语”与“中国历史”的互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论贡赐体系中的漠北回纥与唐朝关系(629-843)(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来源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有关双方关系的综合性著作和论文
        (二) 关于回纥汗国与唐朝关系的性质研究
        (三) 和亲
        (四) 互市
        (五) 羁縻制度与管理机构
        (六) 治边观念、治边战略与朝贡体系
        (七) 使者
    三、概念辨析
        (一) 贡赐、朝贡
        (二) 藩属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贡赐体系发展阶段
    一、初立期:灭东突厥汗国,唐帝一获天可汗称号
    二、羁縻制度架构期:灭薛延陀汗国,唐帝二获天可汗称号
        (一) 击灭薛延陀汗国
        (二) 设立羁縻府州,唐朝管辖范围直达漠北
        (三) 吐迷度称汗与唐朝平定回纥内乱
    三、范围大拓展期:回纥助唐征服西域诸国
        (一) 灭龟兹,设安西四镇
        (二) 讨平突厥车鼻部,置单于、瀚海两都护府
        (三) 平西突厥,打通丝绸之路
    四、退出漠北期:后突厥汗国的挑战及其覆灭
    五、残破与动荡期:安史之乱后双方成兄弟之国
        (一) 一借回纥兵,收复二京城
        (二) 二借回纥兵,再收东京
        (三) 泾阳之盟,共击吐蕃
    六、调整与恢复期:唐回联军西域抗吐蕃
        (一) 突董事件中的唐回关系
        (二) 咸安公主和亲,恢复君臣之序
        (三) 太和公主和亲回纥,吐蕃与唐朝会盟息兵
    七、漠北回纥与唐朝关系的简要分期
第二章 贡赐体系的维系
    一、朝贡与册封
        (一) 回纥请求册封汗号的原因——以骨力裴罗时期为例
        (二) 朝贡与赏赐的统计与分析
        (四) 唐朝任命回纥官员的原因
    二、经济交往
        (一) 绢马互市贸易
        (二) 因军功、和亲等原因赏赐回纥的交往形式
        (三) 回纥入贡的贸易形式
第三章 贡赐体系中回纥与唐朝关系的特征
    一、等级性与不平等性
    二、和平性与怀柔性
    三、互惠性与互利性
    四、回纥对唐朝国家认同感与对本民族认同感的并存
结语
附录:回纥与唐朝关系大事编年
参考文献
在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后记

(8)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中国近代科学的源起及其历史缺陷
一、 新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文化基础和新开端
    (一) 统一的人民民主政权建立:科学中国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 新中国科学的重建
        1 科研机构的组建与中国科学新体制的建立
        2 科学人才的集聚与自然科学界的大团结
        3 中国科学发展道路的最初探索
    (三) 科学文化观的第一次转型与民众科学文化发展的新探索
        1 科学文化观的转型与“人民科学观”的历史奠定
        2 自然科学的大众化、通俗化与本士化
        3 对民众科学文化发展的新探索
二、 第一代领袖群体的科技战略思想
    (一) 工业化视野下的科技观
    (二) “向科学进军”的主要思想和实践
        1 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追赶世界科技发展潮流
        2 切实解决好知识分子问题,努力培养大批又红又专的科技人才
        3 科技发展要与中国实际结合,重点发展,迎头赶上
        4 走群众路线,大搞技术革新、技术革命
    (三) 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首次合流与历史迷途
三、 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建立及其影响
    (一) 科学体制的转换与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建立
        1 建国之前中国的科技体制变革
        2 建国以后科学体制的转换与“大科学”体制的建立
    (二) 科学建制国家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1 世界科学建制发展的新动向
        2 中国现代化后发展特点的历史要求
        3 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果
    (三) 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作用和反思
        1 科学规划和政策的制定
        2 科技发展战略的转移
        3 “大科学”体制下取得的突出成果
        4 中国式“大科学”体制并非真正现代的“大科学”体制
四、 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文化观的历史迷途
    (一) 科学文化观的第二次转型与“政治化科学观”的确立
    (二) 科学政治化的背景及原因探析
        1 历史原因:人民科学观的进一步发展与高度政治化的形势
        2 根本原因:整风与反右后全社会政治意识畸形转向并向各领域渗透
        3 现实原因:急于求成,全面大跃进形势的推动
        4 内在原因: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与功利主义科学观的泛起
    (三) 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与民众科学文化的畸形发展
        1 群众性的科技协作网建立
        2 群众性科技革新运动全面开展和畸形演变
    (四) 科学与反科学仅一步之遥
五、 从邓小平到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新发展
    (一) 邓小平的科技战略思想的演进
        1 拨乱反正“从科学和教育着手”: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的开端
        2 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的展开
        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的深化
    (二) 江泽民对科技战略思想的发展
        1 科技动力论: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基础
        2 科教兴国论: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展开
        3 技术创新论: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核心
    (三) 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再度合流
        1 关于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关系的深刻阐述和新认识
        2 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再度历史性汇流的战略展开
六、 中国科技体制的新变革及其影响
    (一) 中国科技体制的转型之路
        1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政策发展的四个阶段
        2 市场导向的科技体制初步形成
        3 科技发展仍存在严重的体制性障碍
    (二) 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体现
        1 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
        2 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科技法制体系
        3 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科技奖励制度
        4 开始建设并初步形成了国家创新体系
    (三) 科技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七、 中国社会的科学文化观的新发展
    (一) 科学文化观的再次转型与“理性化科学观”的初步形成
        1 科学文化观再次转型的历程
        2 对科学的理解进入了一个理性化的时期
    (二) 民众科学文化的新发展与民众科学素养评价
        1 民众科学文化的新发展
        2 民众科学素养状况仍是国家竞争力的重大制约因素
    (三) 制约科学发展的传统的文化因素仍未得到根本突破
八、 21世纪中国科学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其对科学文化发展的新要求
    (二) 科技全球化与科技本土化:营造科技发展的良好的战略与文化环境
    (三) 科学社会化与社会科学化:构建科学与社会互动的良性机制
    (四) 科学教育化与教育科学化:铸造面向未来的具有科学素养的国民
附录一: 科学中国的历程:1949-2004年重要文献编目
附录二: 全国性的科学技术团体一览表
附录三: 作者在中国科技文化史领域发表的相关成果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9)李秉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 选题的意义、价值、作用
    (二) 学术史综述
    (三) 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主要政绩
    (一) 勤俭持政
        1、精简机构
        2、整顿南运局
        3、反兴土木
    (二) 赈灾恤民
        1、安州任上
        2、宁津任上
        3、冀州任上
        4、广西任上
        5、山东任上
    (三) 澄清吏治
        1、抚恤贤员
        2、惩治劣员
    (四) 重视人才
    (五) 理漕治河
        1、漕运
        2、治河
        (1) 预筹治河经费
        (2) 清除积弊
        (3) 治河实例
        (4) 治河策略
        (5) 治河成绩
    (六) 结论
二、传统经济管理措施
    (一) 力阻近代工矿交通事业
        1、禁阻开矿
        (1) 广西任上
        (2) 山东任上
        2、反修铁路
        3、阻设邮局
        4、反行纸币
        5、对机器局建设态度的转变
        (1) 反建广西机器局
        (2) 战事影响下支持山东机器局建设
    (二) 整顿税收
        1、整顿关税
        2、整顿厘金
        (1) 广西任上
        (2) 山东任上
    (三) 结论
三、军事方面
    (一) 参与中法战争
        1、平定叛乱,巩固后防
        2、多方筹备,增援前线
        3、积极备战,扭转战局
    (二) 参与甲午中日战争
    (三) 领导抗击八国联军之役
    (四) 海防建设
        1、注重海防建设
        2、反对兴建海军
    (五) 治理军队
    (六) 裁军节饷
        1、广西任上
        2、山东任上
    (七) 结论
四、文化教育方面
    (一) 兴修乡学,重视书院建设
    (二) 重修府学,以正学风
    (三) 筹集乡闱经费,兴修文闱
    (四) 极力反兴西学
    (五) 结论
五、外交方面
    (一) 处理教案
        1、泰安教案
        2、新泰教案
        3、兖州教案
        4、兰山教案
        5、巨野教案
        6、李秉衡与洋务派对教案态度的比较
    (二) 参与中法勘界
    (三) 反签《马关条约》
    (四) 反对《中东铁路合同》
    (五) 结论
六、朋僚关系
    (一) 朱靖旬
    (二) 马丕瑶
    (三) 于荫霖
    (四) 毓贤、刚毅
七、评价
    (一) 一个保守的传统士大夫
        1、道德品格
        (1) 生活简朴
        (2) 正气浩然
        (3) 关心民众
        2、思想特征
        (1) “天朝上国”的世界观
        (2) 泛道德主义的价值观
        (3) 崇古的历史观
    (二) 李秉衡保守思想的成因
        1、儒家文化的思想熏陶
        2、生活经历与社会地位的影响
    (三) 李秉衡保守思想的历史影响
        1、对洋务事业发展的阻碍
        2、对社会各阶层的影响
    (四) 历史评价
注释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四、我前后的几任《科学》主编(论文参考文献)

  • [1]《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D]. 王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2]刘咸时期《科学》杂志的传播内容和特点[J]. 王伟,王幼军. 今日科苑, 2020(02)
  • [3]民国时期《科学》杂志研究[D]. 刘敏.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10)
  • [4]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解读和传承建构[D]. 董成雄. 华侨大学, 2016(02)
  • [5]甘肃辛亥革命研究[D]. 韩世杰. 西北师范大学, 2014(02)
  • [6]“西方话语”与“中国历史”之间的张力 ——以“五朵金花”为重心的探讨[D]. 蒋海升. 山东大学, 2006(12)
  • [7]论贡赐体系中的漠北回纥与唐朝关系(629-843)[D]. 谷训涛. 云南民族大学, 2011(04)
  • [8]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变革[D]. 段治文. 浙江大学, 2004(03)
  • [9]李秉衡研究[D]. 尚华. 山东师范大学, 2006(09)
  • [10]我前后的几任《科学》主编[J]. 刘咸. 编辑学刊, 1986(04)

标签:;  ;  ;  ;  ;  

我之前和之后的科学编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