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波土壤含水测定仪(论文文献综述)
王世晗[1](2019)在《有机污染土壤微波处理实验研究与设备设计》文中提出我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许多原有的工业用地被逐步开发为居住用地或商业用地,部分废弃用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我国污染场地修复整体起步较晚,土壤修复技术和工程实践经验也存在不足之处,目前主要依靠引进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但国外先进技术不能够完全适应我国污染土壤现状。微波修复具有热效率高、环境友好的特点,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论文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两种方法对微波处理过程中热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模拟了在不同输入功率、不同频率以及不同波导位置下的电场和样品中的温度分布情况。模拟结果表明当反应腔中放置介质后,电场强度下降了 28%,且微波功率、微波频率以及波导位置等因素都会对微波腔体中的电场强度和温度分布产生影响。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规律一致,证明了数值模拟所建立的模型具有可信性。论文中首先对二甲苯污染土壤分别进行了微波、超声波方法单因素和响应曲面法优化工艺参数实验,优化得到两种方法的最优工艺参数:当微波功率为530 W,辐照时间为3.4 min,含水率为32.88%,预测结果为79.745%,实验平均去除率为81.25%,两者相对误差为1.89%;当超声功率为400 W,超声波时间为11 min,含水率为30%,预测结果为83.52%,实验平均去除率为82.97%,两者相对误差为0.66%。结果表明响应曲面法建立的二次回归方程拟合性较好,可用于准确预测给定工艺参数条件下的修复效果。然后使用不同微波-超声波耦合作用方式对二甲苯、石油和原油三种有机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并比较其修复效果,发现微波-超声波耦合作用方式修复效果较好,其中微波-超声波耦合作用对汽油与原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具有非常明显的提升作用,两者的去除率分别从单纯微波作用的33.96%和12.5%提升到72.9%和29.27%,去除率增长了超过100%。并且使用红外光谱法对汽油和原油污染土壤修复前后污染物变化进行了机理分析。在微波作用过程中添加粉煤灰和活性炭作为敏化剂,对比研究其对修复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粉煤灰添加量为15%时二甲苯的去除率可达到98.42%,污染土壤中二甲苯浓度小于315mg/kg时,修复后土壤可满足《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中A级标准。在汽油和原油污染土壤微波修复中,粉煤灰对修复效果的提升作用明显。在此基础上结合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设计了一种有机污染土壤微波处理设备,该设备可用于进行不同工艺参数下微波对土壤的修复效果的验证,集成化程度高,并且可进行工业化应用试验。通过三维建模及数值模拟优化得到四个波导输入为最佳输入形式,其最佳结构尺寸:长度为50 mm,宽度为15 mm,高度为6 mm。本论文使用微波-超声波耦合作用方式进行实验,为提高微波修复方法的修复效果提供了更宽广的研究方向;在微波修复过程中添加粉煤灰显着提高了有机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有利于推进粉煤灰的资源化利用;所设计的连续型有机污染土壤微波处理设备,为微波修复方法和设备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凌菁[2](2018)在《烘干失重法快速预估检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分含量是决定物质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重要指标。烘干失重法水分测定具有精度高,应用范围广的优势,是众多行业固体试样水分含量测定的标准方法和仲裁依据。传统烘干失重法依据试样干燥前后的质量差计算物质水分含量,耗时费电,一次测量需要12小时。长期以来,测量准确性和快速性之间的矛盾一直是烘干失重法水分测定仪的应用局限。为了突破烘干失重法水分测定仪耗电费时的技术瓶颈,国内外学者通过两个方面对烘干失重法进行了改进:(1)利用红外、微波加热的方法提高干燥箱的热效率;(2)将智能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传统烘干失重法的数据分析与处理过程,在试样未完全烘干状态下准确“计算”物质的水分含量。众多研究成果表明,被测试样的干燥特性作为物质的固有属性,单纯改进热源的方法无法从根本上提升传统烘干失重法的检测效率;另一方面,烘干失重法水分含量预估融合方法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在试验对象广泛性,建模机理分析及预估算法准确性方面存在较多不足,未有成熟的技术和产品问世。本论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预估节能型粮食水分快速测定仪”(61663039)的资助下,针对传统烘干失重法耗时费电的应用局限,提出一种基于烘干失重法的自适应水分含量预估融合方法,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不同品类被测试样烘干失重过程可预估性特征提取;2)分型式(类胶体多孔介质型和类毛细管多孔介质型)预估模型建立;3)基于阻尼因子自适应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的水分含量预估融合方法设计;4)预估型烘干失重法水分快速测定仪的设计实践。烘干失重法水分测定作为一种“无筛选”水分测定方法,其被测对象的广泛性是该方法的最大优势,也是建立预估融合方法的最大难点。本文以干燥动力学、热力学理论为基础分析含水试样干燥特性曲线的阶段性特征,借鉴干燥动力学理论对物质干燥特性的分类方法,筛选典型试样进行全面的烘干失重法水分测定试验研究,将烘干失水曲线、失水速度曲线作为考察指标,分析试样品类、烘干温度、试样粒径、初始水分含量及初始质量对试样干燥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烘干失重法水分测定的典型试样进一步细化为类胶体多孔介质型和类毛细管多孔介质型,同时确定降速干燥阶段的稳定性和升速干燥阶段的差异性是试样烘干失重过程可预估性的主要特征,以此为后续烘干失重法预估模型的建立及预估融合算法的设计奠定了扎实的理论支持与试验参考。针对类胶体多孔介质型被测试样升速干燥阶段极短难以“捕捉”,降速干燥阶段耗时长、耗能大,水分逸失重心位于降速干燥阶段的特点。通过深入研究红外干燥过程含水试样水分扩散的不可逆输运机制及主要驱动力,将Luikov理论和Fick扩散定律应用于烘干失重法预估模型建立,分析理论的应用范围、边界条件,建立基于Luikov理论的降速干燥阶段预估模型,选取典型试样验证并分析模型的拟合优度并建立预估模型参数与干燥条件(烘干温度、初始水分含量、初始质量和试样粒径)之间的回归方程;针对类毛细管多孔介质型试样烘干失水时间较短、水分逸失重心位于升速干燥阶段的特点,以干燥全过程失水量变化曲线的数值解析特征为切入点,从失水速度和加速度的角度,构建基于改进幂指数形式的干燥全过程预估模型,打破降速干燥阶段建模的限制,进一步提高预估过程中实测数据利用率,同时分析模型的参数对烘干失水曲线及失水速度曲线的影响,通过实测数据验证模型的拟合优度。随后,在验证分型预估融合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LM算法的烘干失重法水分含量预估融合方法。针对传统LM算法阻尼因子定值更新导致的初值依赖性强、收敛性弱的问题,将信赖域法搜索技巧应用于阻尼因子的自适应更新,同时建立预估起止时刻的自适应判别机制,完成基于阻尼因子自适应LM算法的串行迭代结构预估算法设计,在试样未达到完全烘干的状态下估算试样的水分含量。应用最优化理论证明了水分含量预估融合算法的全局收敛性,通过试验和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执行效率以及准确性,通过与参考方法的对比验证了自适应LM算法的计算精度,同时对算法抗噪性进行考察与分析。最后,将预估融合算法设计与烘干失重法水分快速测定仪的设计相结合,以DSP+MCU的结构方式在嵌入式系统平台实现预估型烘干失重法水分快速测定仪的设计。参照国家标准《JJG 658-2010烘干法水分测定仪》对正常工作状态下仪器的示值误差、重复性及水分测定结果误差等计量性能指标进行检验,分析并计算预估型烘干失重法水分快速测定仪的测量不确定度。检验结果表明,预估型烘干失重法水分快速测定仪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其中全量程内示值误差优于0.005g,重复性误差优于0.008g(极差法),常规模式下水分含量测定误差优于0.5%,预估模式下水分含量测定误差优于0.5%,均满足国家标准《JJG 658-2010烘干法水分测定仪》规定的高准确度等级水分测定仪。
李琦[3](2011)在《被动微波遥感反演土壤水分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壤水分在全球气候环境变化中具有重要作用,被动微波遥感不受光照条件限制,能够全天候工作,而且能够穿透植被,并对土壤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是众多监测土壤水分技术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然而目前对于土壤表面粗糙度影响下的土壤水分监测研究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分析了被动微波遥感反演土壤水分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前人相关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基础之上,基于土壤的微波辐射特性,通过双波段(C、Ku)微波辐射计对不同水分、不同表面粗糙度的土壤微波辐射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土壤湿度与土壤的微波发射率、土壤粗糙度与微波遥感指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建立了上壤湿度与微波发射率、粗糙度与微波遥感指数间的经验模型。实验结果发现:①在土壤表面平整时,上壤湿度与上壤微波发射率呈线性负相关,即随着土壤湿度的增加,土壤微波发射率线性下降。②在入射角为30°-50°范围内,无论是垂直还是水平极化,30°入射角时微波对土壤测湿灵敏度最大,表明在入射角30°的水平极化下微波反演土壤水分的效果最好。③随着土壤表面粗糙度的增加,微波极化指数MPDI与微波发射率极化差△e均有迅速下降、趋于平稳、再缓慢上升的趋势,其随粗糙度变化呈现二次曲线相关关系。研究结果为星载被动微波遥感反演土壤水分研究和模型建立提供了一定的实验理论依据。
陆明,刘惠斌,王晨光,卢玉[4](2017)在《新型TDR土壤水分测定仪SOILTOP-200的开发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SOILTOP-200土壤水分测定仪区别于其它TDR技术同类产品,采用频域频率步进体系及矢量接收技术,应用离散傅立叶逆变换(IDFT)实现对土壤体积含水率的TDR测量。通过对安徽潮土、江西红壤、东北黑土等多种不同土壤的实验室测量,以及天津市静海县、河南省、吉林省等多地域不同土样的田间测量与人工法数据的比对证实,SOILTOP-200土壤水分测定仪在未经率定使用本机预埋缺省公式的前提下,能够精确测量土壤含水率,实验室测量误差均低于±2%,野外测量误差也基本达到±2%以内。因此,SOILTOP-200土壤水分测定仪可作为快速、可靠及有效测定田间土壤含水量的仪器。
韩耀忠[5](2012)在《通过微波技术干燥污泥制备污泥燃料炭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数量和规模迅速增长,随之产生了大量的剩余污泥,污水污泥的有效处理处置问题越来越受广泛地关注。污水污泥的资源化利用被认为是减少污泥量最跟本的出路。在本文中,探讨了通过微波干燥技术将污泥制成污泥燃料炭的可行性研究。脱水污泥样来源于烟台市辛安河污水处理厂。本文分析了微波辐射时间、微波输入功率和微波辐射强度(污泥重量)对干燥过程效率的影响,以及脱水污泥中的细胞结构形态在微波辐射下的变化,还进行了微波能耗对污泥焦炭热值升高(ΔNCV)的影响实验研究。最后,在污泥焦炭中加入不同配比的煤粉或木屑来获得能满足热值超过12500J/g的经济性污泥燃料炭。得到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污水厂脱水污泥的基本性质分析为挥发份54.10%,灰分34.92%,含水率72.70%,含水率65.37%(离心后),表明污泥样具有典型的高含水率、高挥发份、高灰分和脱水性能差的特点。②微波干燥技术能够有效地实现脱水污泥减量化、脱水干化和无害化处置目的。与常规热干燥相比,微波干燥能够更快速经济、高效节能的处理污泥。微波辐射时间越长、微波输入功率越高、脱水污泥重量越少、污泥含水率越低,微波干燥脱水污泥的效果越好。可以将污泥的最终含水率降至10%左右。③随着微波辐射时间的延长,脱水污泥内的细胞结构逐渐发生形态变化,依次出现皱襞、细胞壁破裂、细胞轻微聚合、破碎的细胞形成紧密的聚合现象。在800W微波功率下分别辐射100.0g脱水污泥30秒、60秒、90秒、120秒,且在90秒后,大部分细胞壁破裂,细胞的结构形态严重变化,故污泥的脱水性能明显得到改善。④微波干燥污泥过程中伴随加热温度的变化分为预热加速干燥、匀速干燥和降速干燥3个不同的阶段。实际上,虽然每个干燥阶段所需要的时间不同,但综合不同条件下的微波干燥脱水污泥速度发现,最终都是与单位质量脱水污泥的平均能耗相关,这3个阶段的大概分界点为能耗值为1.0±0.2KJ/g和3.0±0.2KJ/g两处。⑤在800W微波输入功率下微波干燥100.0g脱水污泥,干化污泥的NCV随其含水率η降低而逐渐升高,得到线性关系式: NCV=115.1η+11280J/g。⑥单位质量污泥所受微波辐射强度越强,干燥效率越好,本实验中的最佳条件为800W输入功率下干燥100.0g的脱水污泥。为了使微波能量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和避免污泥焦炭因挥发性物质散失带来的NCV损失,在干化污泥含水含率低于18%时停止微波干燥,在总能耗为2.92KJ/g左右时ΔNCV达到峰值,微波生产污泥焦炭的最佳能量利用效率是在能耗值为2.902.95KJ/g的范围内。在800W条件下干燥100.0g脱水污泥大约6分10秒制备出污泥焦炭,此时污泥焦炭的含水率η为18.66%,能耗为2.96KJ/g,NCV为9100J/g。⑦单独的污泥焦炭最大NCV值为10000J/g,并不能满足燃料燃烧标准12500J/g,需要最少加入14.66%的煤粉或51.90%的木屑作为添加剂才能制成NCV′≥12500J/g的污泥燃料炭,两种添加剂的费用分别为137.42元/吨和215.8元/吨,从添加剂的热效率和费用方面对比,煤粉明显优于木屑。⑧利用微波干燥技术制备污泥燃料炭具有很大的工业产品化发展前景,但是微波干燥脱水污泥的过程中会产生臭味气体,并伴有脱水污泥在微波炉腔内着火的风险,需要实施进一步的研究以解决这些问题。
蔡辰[6](2018)在《微波处理头孢菌素菌渣肥料化效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抗生素菌渣是抗生素生产企业在发酵提取抗生素活性成分后产生的半固体废弃物。目前我国年排放湿菌渣量超过200万吨,其含水率高达90%,极易变质发臭,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处置,会造成大气、水及土壤环境污染,加剧细菌的耐药性,危害人体健康。自2008年菌渣被列入我国《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以来,高昂的焚烧处理费用已严重制约了抗生素制药行业的健康发展。由于头孢菌素是我国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抗生素品种,其菌渣量在所有抗生素菌渣中所占比例最高,解决其环境问题迫在眉睫。本研究基于头孢菌素菌渣含有丰富的有机质等营养成分和其残留抗生素在环境中具有不稳定、易分解的特点,建立以微波辐射处理头孢菌素菌渣工艺和菌渣肥料化的资源化途径,引入耐药基因作为评估指标,综合评价菌渣资源化利用的环境效益和环境风险,旨在为我国头孢菌素菌渣的安全资源化利用及抗生素菌渣处理与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的编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微波辐射技术对头孢菌素菌渣的菌丝体破壁和残留抗生素降解两方面进行处理效能研究,同时考察肥效有机质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温度显着影响头孢菌素菌渣的处理效能,使菌渣固体溶解率提高到3%,破坏菌丝体细胞壁,提高了肥效有机质的释放(77%148%)。残留的抗生素去除率可达到99.9%,降解路径分析表明主要中间产物均失去了抗菌活性,降低了后续处置的环境风险。提出优化后的工艺参数:菌渣初始含水率90%,以700 W功率快速升温到100?C,后调整为恒温模式并持续15 min。研究微波辐射对头孢菌素菌渣脱水效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微波辐射时间和温度显着影响头孢菌素菌渣的脱水性能,不同脱水性指标表现出的变化规律相异,即毛细吸水时间随着微波辐射时间先增加后下降,而菌渣滤饼含水率持续上升。在微波辐射过程中,菌渣胞外聚合物的释放和粒径尺寸的变化与菌渣脱水性能指标均呈现出较高的拟合度(R2>0.90,P<0.01)。然而微波辐射不能破坏菌渣基质中的结合水,并使菌渣粒径dp90指数下降了48.2%63.9%,使菌渣滤饼的空气干燥时间增加了3 h。整体上,微波辐射处理菌渣并没有显着提高菌渣的脱水效能和滤饼的干燥效率。将微波处理菌渣以肥料化利用为资源化途径,考察菌渣肥施用后土壤荧光有机物质的演变规律,并评估可能引发的土壤环境风险。结果表明,具有荧光吸收的类蛋白质有机成分逐渐消失而类腐殖酸有机成分持续增加,区域V出现了2个新的荧光峰,且该区域的积分值增加了93.4%,PV,n/PIII,n指数在培养结束时达到1.94。此外,在菌渣肥施入土壤的培养过程中,土壤pH和电导率有所提高而土壤有机碳和土壤有机氮缓慢下降,与土壤荧光指标表现出显着的相关性(M2=0.2875,r=0.8441,P<0.001,999次转置)。菌渣肥施入土壤没有显着提高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可能引入的抗生素在土壤中的持久性较低(半衰期为0.30.8 d),培养初期产生的植物毒性随时间逐渐消失。考察头孢菌素菌渣肥施入土壤中抗性基因的变化规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模拟影响耐药基因变化的机制。结果表明,鲜菌渣施入显着地提高了土壤中β-内酰胺耐药基因的检出数(2倍)和水平转移的风险(2倍),但处理后的菌渣肥没有诱发产生新的耐药基因,降低了诱发耐药和基因水平转移的风险。然而,菌渣肥施入显着改变了土壤中可能作为耐药基因宿主的细菌类群的分布变化(Bacteroidetes、Actinobacteria、Proteobacteria和Firmicutes),在培养过程中土壤性质的变化和残留抗生素或代谢产物的引入同样对土壤耐药菌施加了选择性压力。通过土壤中耐药基因的变化补充评价菌渣肥施入土壤的安全性,为抗生素菌渣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和标准制定提供依据。
高婷婷[7](2010)在《基于IEM的裸露随机地表土壤水分反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地球系统中,地表土壤水分是陆地和大气能量交换过程中的重要因子,并对陆地表面蒸散、水分运移、碳循环有很强的控制作用。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水循环的重要组成,土壤水分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也是研究植物水分胁迫、进行旱情监测、农作物估产等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大面积监测土壤水分在水文、气象和农业科学领域具有较大的意义,土壤水分监测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大范围的实时土壤水分监测是世界公认的难题。传统测量方法、光学遥感以及被动微波遥感在大面积土壤水分动态监测中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表明,主动微波能够弥补其他方法在土壤水分监测中的不足,为大面积的实时土壤水分监测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研究证明,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得到的地表后向散射系数与地表介电常数有直接相关关系,从而能够在水文模型要求的精度范围内有效提取地表土壤水分信息。星载SAR系统目前正向多极化,多角度方向发展。多极化、多角度SAR数据在土壤水分动态监测中有很大的潜力。本研究利用IEM模型模拟和分析地表的微波散射特性,提出了用多极化SAR数据反演地表水分的经验模型。本研究首先利用IEM模型模拟了不同频率不同极化方式下后向散射系数与雷达系统参数以及地表参数之间的响应关系,揭示雷达后向散射系数随这些参数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选择雷达数据反演土壤水分的理想的最优雷达系统参数。分析雷达后向散射系数与土壤含水量、地表粗糙度参数(均方根高度、相关长度、组合粗糙度)之间的关系,利用最小二乘法和非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利用雷达后向散射系数反演较光滑地表土壤含水量的经验模型。最后,利用获取的RADAR-SAT2数据,将建立的土壤水分反演的经验模型在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进行应用与验证,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土壤水分反演经验模型反演的土壤水分与实测值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决定系数达到0.886,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土壤水分反演经验模型在裸土以及稀疏植被覆盖地区能够得到较好的应用效果。
许琦[8](2018)在《含油污泥清洗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是世界性难题,从含油污泥中回收原油是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热点。油泥回收的方法主要有萃取、热解、热脱附等,上述处理方法虽处理效果好,但运行成本高且部分技术有一定安全风险和二次污染,应用的限制较多。清洗法是油泥处理运行成本较低的方法,工艺简单、投资少,其核心是清洗剂优选、处理设备的设计及工艺参数的优化。本文以油泥清洗绝干残渣的含油率为指标,针对新疆油田火烧山油泥采用清洗技术实现矿物油的回收,并设计处理工艺。本文采用JJ-6S恒速六联水浴电动搅拌器进行清洗技术研究,采用两种方法探究清洗最佳工况参数;采用五点法筛选单一药剂;采用正交实验法进行多种药剂复配;添加辅剂复配新药剂;进行二级清洗;利用GC-FID、FT-ICR MS等手段进行清洗效果及油泥的表征分析;最后进行三相处理、工艺流程设计及经济性核算等。本文研究表明:(1)火烧山油泥清洗最佳工况参数:清洗温度70℃,固液比1:5,搅拌速率400 r/min,搅拌时间20 min,pH值为9,离心转速3000 r/min,离心时间10 min,工况参数影响排序:搅拌时间>温度>固液比>搅拌转速。(2)火烧山油泥含水率、含油率、含固率分别为28.31%,14.43%,57.26%,绝干油泥含油率20.13%;单一药剂筛选清洗残渣(绝干)含油率低于2%的有5种药剂;两种复配药剂AHYXQ2-1,三种复配药剂AHYXQ3-1、AHYXQ3-2,添加辅剂的四种复配药剂AHYXQ4-1,清洗残渣(绝干)含油率分别达到1.55%,0.32%,0.73%,0.22%;一级清洗去油率>87%,二级清洗去油率>93%。(3)清洗效果表征分析结论:SEM分析得出处理前后表观结构由连续相变为分散相,碳分布分析得出清洗药剂可以去除C15至C24的部分石油烃组分,GCFID分析得出清洗剂可以去除正十七烷之前的大部分烷烃,四组分分析得出清洗剂可以去除部分饱和烃和芳烃物质,XRF分析得出处理前后元素含量总体持平。(4)火烧山油泥浸出液毒性分析显示无机金属及十六种多环芳烃均处于限值之内;XRD分析显示油泥固相中石英占比超过了38%,黏土矿物为19.2%;FT-ICR MS检测出N1、N1O1、HC和O1类化合物;工艺流程设计及经济性研究表明油泥清洗技术在油泥资源化利用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具有较好经济价值。
殷超,周忠发,谭玮颐,王平,冯倩[9](2018)在《基于微波与光学遥感的石漠化地区土壤剖面含水率反演模型研究》文中提出土壤水是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定量遥感估测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壤含水率,可为石漠化治理和生态恢复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撑.通过Sentinel-1A和Landsat 8影像数据,运用水云模型提取灌木林地和疏林地的土壤后向散射系数,并计算旱地与有林地的TVDI.并结合实测数据,利用拟合分析对不同深度土壤含水率进行建模,从而对土壤含水率进行反演.结果表明VH极化二次曲线模型和VH极化三次曲线模型分别适用于灌木林地05 cm和510 cm深度的土壤含水率反演,其R2和RMSE分别为0.87、0.87和4.57%、4.29%.疏林地05 cm和510 cm深度土壤含水率反演宜选用VH极化指数回归模型和VH极化下的线性回归模型,各模型的R2与RMSE分别为0.736、0.72和9.77%、11.28%.三次曲线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适用于旱地和有林地的土壤含水率的反演,各模型的R2与RMSE在05 cm深度分别为0.85、0.69和2.88%、4.02%,在510 cm分别为0.76、0.23和3.5%、6.37%.
郑彬彬[10](2019)在《微波协同过氧化氢改善污泥脱水性能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活性污泥法是城镇污水处理应用最广的污水处理技术,随着污水收集及处理能力的提高,剩余污泥产量也不断增加。污泥的处理尤其是污泥脱水性能的改善已经成为本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研究以污水厂浓缩池污泥为对象,利用微波联合过氧化氢的方法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研究了H2O2投加量、微波功率、微波反应时间和样品pH等四个影响因素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并推断了可能的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微波联合过氧化氢调理污泥效果优于单一的微波调理或者过氧化氢调理。结合能耗与破壁脱水性能,确定了微波联合过氧化氢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最佳条件为:pH=7、H2O2投加量0.15 mL/g、微波时间4 min、微波功率595 w。此条件下,污泥含水率可降至64.43%,且污泥粒度可作为污泥脱水性能的主要响应指标。(2)对微波联合过氧化氢调理污泥进行了简单的经济分析,处理每吨干污泥处理运行费用为14282.7元,后期污泥处置费用为5905.9元;虽然比传统的调理方式运行费用高,但该方法能有效降低后续污泥处置的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3)研究了上清液中有机物成分的变化规律,发现微波联合过氧化氢使得多糖蛋白质释放的同时,亲水的极性基团也得以脱离;发现荧光物质含量与污泥脱水性能的相关性。(4)结合上清液中荧光物质含量、官能团分布、污泥形貌变化,推断了微波联合过氧化氢调理污泥可能的机理为:过氧化氢通过其强氧化性主要改变污泥絮体的稳定性,释放间隙水。在此基础上,微波破壁,释放内部结合水,同时释放的蛋白质、多糖等物质将分散的小颗粒聚集成大颗粒,从而提高了污泥的脱水效果。
二、微波土壤含水测定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波土壤含水测定仪(论文提纲范文)
(1)有机污染土壤微波处理实验研究与设备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
1.2.2 微波技术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
1.2.3 添加剂在微波技术中的应用 |
1.2.4 微波设备的发展情况 |
1.2.5 数值模拟在微波中的应用 |
1.2.6 本课题组微波技术研究及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微波场中电场及温度分布数值模拟 |
2.1 模型的建立 |
2.1.1 模型简化假设和边界条件 |
2.1.2 控制方程 |
2.1.3 物理模型 |
2.1.4 网格的划分 |
2.2 模拟结果和分析 |
2.2.1 不同介质对电场分布的影响 |
2.2.2 不同功率的影响 |
2.2.3 不同频率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波热效应实验研究 |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1.2 微波热效应实验方法 |
3.1.3 石英砂和硅藻土不同含水率实验方法 |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功率下微波热效应实验结果 |
3.2.2 不同位置下微波加热实验结果 |
3.2.3 家用微波炉加热实验结果 |
3.2.4 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 |
3.2.5 石英砂和硅藻土热效应实验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机污染土壤修复实验研究 |
4.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1.2 绘制标准曲线 |
4.1.3 污染土壤制备 |
4.1.4 单因素实验方法 |
4.1.5 响应曲面法实验方法 |
4.1.6 敏化剂添加量实验方法 |
4.1.7 不同作用方式对不同污染土壤修复实验方法 |
4.2 微波法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1 含水率的影响 |
4.2.2 处理量的影响 |
4.2.3 辐照时间的影响 |
4.2.4 微波功率的影响 |
4.2.5 响应曲面法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6 敏化剂添加量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超声波法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含水率的影响 |
4.3.2 处理时间的影响 |
4.3.3 超声波功率的影响 |
4.3.4 响应曲面法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微波-超声波耦合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不同作用方式对比 |
4.4.2 对不同污染物修复效果对比 |
4.4.3 污染物去除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有机污染土壤微波处理设备设计 |
5.1 微波处理设备概述 |
5.2 微波处理设备设计 |
5.2.1 系统设计 |
5.2.2 进料系统选型与计算 |
5.2.3 微波加热热工计算 |
5.2.4 微波处理系统设计计算 |
5.3 微波反应腔三维建模及数值模拟 |
5.3.1 模型的建立 |
5.3.2 不同波导个数对微波传导的影响 |
5.3.3 波导长度对微波传导的影响 |
5.3.4 波导高度对微波传导的影响 |
5.3.5 土壤介质位置与厚度的影响 |
5.3.6 不同处理时间的模拟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2)烘干失重法快速预估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水分含量检测方法 |
1.3 烘干失重法 |
1.4 烘干失重法水分测定仪 |
1.4.1 烘干失重法水分测定仪的分类 |
1.4.2 烘干失重法水分测定仪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现有烘干失重法水分测定仪的应用局限 |
1.6 传统烘干失重法的技术改进 |
1.6.1 仪器衡量装置的改进 |
1.6.2 仪器恒温干燥箱加热效率的提高 |
1.6.3 智能信息处理方法的应用 |
1.7 预估型烘干失重法水分快速检测技术的需求 |
1.8 论文研究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烘干失重法水分测定过程可预估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烘干失重法水分测定原理 |
2.2.1 烘干失重法水分测定过程 |
2.2.2 红外辐射与吸收的基本理论 |
2.2.3 试样质量在线称量原理 |
2.3 烘干失重法水分检测可预估性理论分析 |
2.3.1 被测试样中的水分与结合方式 |
2.3.2 被测试样的干燥动力学分类方法 |
2.3.3 试样干燥特性曲线阶段性特征分析 |
2.4 烘干失重法水分测定可预估性试验分析 |
2.4.1 材料与方法 |
2.4.2 试样品类的影响 |
2.4.3 初始水分含量的影响规律 |
2.4.4 烘干温度的影响规律 |
2.4.5 试样粒径的影响规律 |
2.4.6 初始质量的影响规律 |
2.5 烘干失重过程预估特征参数提取 |
2.6 预估型烘干失重法水分含量快速检测方法的构想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Luikov理论的降速干燥阶段预估模型 |
3.1 引言 |
3.2 烘干失重法红外干燥传热与传质模型建立 |
3.2.1 被测试样的结构与参数 |
3.2.2 烘干失重法红外干燥过程热-质传递 |
3.2.3 含水试样湿分扩散过程与驱动力 |
3.3 降速干燥阶段理论传质模型建立 |
3.3.1 基于Luikov 理论的模型建立 |
3.3.2 预估模型参数τ回归分析 |
3.3.3 模型的拟合优度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改进幂指函数的干燥全过程预估模型 |
4.1 引言 |
4.2 被测试样烘干失水过程的数值解析 |
4.3 现有失水量预估模型的数学解析 |
4.4 全干燥过程预估模型的建立 |
4.5 全干燥过程预估模型的解析与验证 |
4.5.1 全干燥过程预估模型数值解析 |
4.5.2 模型参数分析 |
4.5.3 模型拟合优度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烘干失重法水分快速检测预估融合方法 |
5.1 引言 |
5.2 水分含量预估描述 |
5.3 阻尼因子kl与LM方法的收敛性 |
5.3.1 阻尼因子自适应更新策略 |
5.3.2 阻尼因子自适应LM方法的收敛性证明 |
5.4 基于阻尼因子自适应LM算法的水分含量预估融合 |
5.4.1 预估算法起点的自适应判定策略 |
5.4.2 预估算法终点自适应确定 |
5.4.3 算法参数初值设定 |
5.4.4 算法实现步骤 |
5.5 预估算法的误差分析 |
5.5.1 算法验证试验平台 |
5.5.2 阻尼因子自适应LM算法验证 |
5.5.3 水分含量预估融合算法准确性验证 |
5.5.4 预估融合算法抗噪性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预估型烘干失重法水分快速测定仪设计实践 |
6.1 引言 |
6.2 仪器系统构成与技术指标 |
6.2.1 预估型烘干失重法水分快速测定仪系统构成 |
6.2.2 水分测定仪的主要指标 |
6.3 基于DSP的称重与预估单元设计实践 |
6.3.1 称重模块硬件设计 |
6.3.2 DSP与ADC和MCU的通信接口设计 |
6.4 温度检测与控制子系统设计实践 |
6.4.1 温度检测电路设计 |
6.4.2 温度控制电路设计 |
6.5 仪器软件设计 |
6.5.1 预估运算模块软件设计 |
6.5.2 功能管理软件模块设计 |
6.6 仪器性能测试 |
6.7 预估型烘干失重法水分快速测定仪不确定度分析 |
6.7.1 预估型烘干失重法水分快速测定仪系统误差来源分析 |
6.7.2 质量称量装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析 |
6.7.3 烘干装置部分引入的不确定度分析 |
6.7.4 不确定度合成 |
6.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预估型烘干失重法水分快速测定仪原理图 |
附录 B 预估型烘干失重法水分快速测定仪检测试验现场 |
附录 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D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工作及科研成果 |
(3)被动微波遥感反演土壤水分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被动微波遥感反演土壤湿度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被动微波遥感基础 |
2.1 微波遥感概况 |
2.2 微波遥感的特点 |
2.3 被动微波辐射原理 |
2.3.1 热辐射基本定律 |
2.3.2 亮度温度与发射率 |
2.5 微波辐射计工作原理 |
第3章 土壤水分反演的微波物理基础 |
3.1 土壤水分与土壤介电特性 |
3.1.1 土壤水分 |
3.1.2 土壤介电常数 |
3.2 土壤表面物理特征参数 |
3.2.1 表面粗糙度参数 |
3.2.2 土壤质地 |
3.3 被动微波反演土壤水分模型与算法 |
3.3.1 裸露区的地表反演模型 |
3.3.2 植被覆盖地区的地表反演模型 |
3.3.3 土壤湿度反演算法 |
第4章 实验研究与结果分析 |
4.1 实验设备 |
4.2 微波辐射计定标 |
4.3 地表参数的测量方法 |
4.3.1 土壤温度 |
4.3.2 土壤含水率 |
4.3.3 土壤表面粗糙度 |
4.4 实验一:土壤表面平整时土壤水分的微波辐射特性 |
4.4.1 实验方案设计 |
4.4.2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4.4.3 对实验结果的验证 |
4.5 实验二:不同粗糙度表面下的土壤微波辐射特性 |
4.5.1 实验方案设计 |
4.5.2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学研究经历 |
(4)新型TDR土壤水分测定仪SOILTOP-200的开发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SOILTOP-200土壤水分测定仪的技术原理 |
2 SOILTOP-200土壤水分测定仪的技术特点及优势 |
2.1 通用性强 |
2.2 分辨率高 |
2.3 抗干扰性强 |
2.4 适用性广 |
2.5 数字化信息丰富 |
3 SOILTOP-200土壤水分测定仪的实验室及田间验证 |
3.1 第三方权威机构的实验室检测结果 |
3.2 墒情野外数据的监测验证 |
4 结语 |
(5)通过微波技术干燥污泥制备污泥燃料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污泥的产生来源和分类 |
1.1.1 污泥产生来源 |
1.1.2 污泥的分类 |
1.2 污泥的组成 |
1.3 污泥的特点及危害 |
1.3.1 污泥的特点 |
1.3.2 城市污泥的危害性 |
1.4 传统污泥处置途径 |
1.4.1 土地填埋 |
1.4.2 土地利用 |
1.4.3 污泥投海 |
1.4.4 焚烧技术 |
1.4.5 污泥热解 |
1.5 污泥干燥技术研究现状 |
1.6 污泥处置的资源化利用 |
1.6.1 污泥堆肥 |
1.6.2 污泥建材利用 |
1.6.3 污泥能源化 |
1.6.4 污泥制吸附剂 |
1.7 微波干燥污泥技术的现状 |
1.7.1 微波的性质 |
1.7.2 微波的加热干燥原理 |
1.7.3 微波干燥的优点 |
1.7.4 微波干燥污泥技术的现状 |
1.8 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及创新点 |
1.8.1 研究目的 |
1.8.2 研究内容 |
1.8.3 本课题的技术可行性 |
1.8.4 课题创新点 |
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原料来源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脱水污泥基本性质分析方法 |
2.2.2 微波干燥脱水污泥各影响因素效能实验 |
2.2.3 微波辐射对污泥中细胞结构的影响实验 |
2.2.4 干化污泥热值分析和添加剂配比实验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
3.1 脱水污泥的基本性质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 微波技术干燥脱水污泥各影响因素效能分析 |
3.2.1 微波辐射时间对干燥脱水污泥的影响 |
3.2.2 微波输入功率对干燥脱水污泥的影响 |
3.2.3 脱水污泥重量对微波干燥效果的影响 |
3.2.4 不同初始污泥含水率对微波干燥效果的影响 |
3.2.5 小结 |
3.3 微波辐射对污泥中细胞结构的影响分析 |
3.4 干化污泥热值分析和添加剂配比实验分析 |
3.4.1 干化污泥的热值分析 |
3.4.2 添加剂配比试验结果分析 |
3.4.3 小结 |
4 微波干燥脱水污泥制备污泥燃料炭的经济性评价 |
4.1 脱水污泥微波干燥与普通热干燥的对比 |
4.2 污泥燃料炭经济成本核算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微波处理头孢菌素菌渣肥料化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头孢菌素C及头孢菌素菌渣 |
1.2.1 头孢菌素C(Cepholoprosin C) |
1.2.2 头孢菌素菌渣(Cepholosporin mycelial dreg,CMD) |
1.3 头孢菌素C的检测 |
1.4 抗生素菌渣的处置与资源化 |
1.4.1 提取有用成分和制备吸附剂 |
1.4.2 生物处理 |
1.4.3 联合处理 |
1.4.4 热解技术 |
1.5 微波辐射处理技术 |
1.5.1 微波辐射处理技术基本原理 |
1.5.2 微波预处理生物质废弃物 |
1.6 生物质废弃物的肥料化利用 |
1.6.1 直接土地利用 |
1.6.2 预处理后的肥料化利用 |
1.7 本课题研究内容 |
1.7.1 课题来源 |
1.7.2 本课题研究内容 |
1.7.3 本课题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用头孢菌素菌渣及菌渣肥 |
2.1.2 实验用土壤 |
2.2 实验装置与实验设计 |
2.2.1微波处理头孢菌素菌渣实验 |
2.2.2菌渣的肥料化应用实验 |
2.3 实验仪器与药品 |
2.4 检测方法 |
2.4.1 常规指标检测方法 |
2.4.2 菌渣中头孢菌素C的检测 |
2.4.3 土壤中头孢菌素C的检测 |
2.4.4 DNA提取、定量PCR分析和Illumina测序 |
2.5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章 微波处理头孢菌素菌渣效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微波处理对菌渣的溶解及菌丝体细胞的破坏 |
3.2.1 微波处理对菌渣溶解的影响 |
3.2.2 微波处理对菌丝体破壁效果的影响 |
3.3 微波处理对菌渣中残留抗生素的去除 |
3.3.1 微波条件下头孢菌素C的降解规律 |
3.3.2 微波条件下头孢菌素C的中间产物和降解路径分析 |
3.4 微波处理对菌渣中肥效有机质的影响 |
3.4.1 微波条件下荧光有机质的释放 |
3.4.2 微波处理菌渣过程中各指标的相关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微波处理对头孢菌素菌渣脱水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微波辐射对菌渣脱水性能的影响 |
4.2.1 微波辐射对菌渣过滤和离心脱水性能的影响 |
4.2.2 微波辐射对菌渣滤饼空气干燥特性的影响 |
4.3 菌渣和微波辐射的特征分析 |
4.3.1 微波辐射菌渣的温度变化规律 |
4.3.2 菌渣的热重分析 |
4.4 胞外聚合物(EPS)对菌渣脱水性能的影响 |
4.4.1 菌渣中EPS的浓度变化 |
4.4.2 EPS对毛细吸水时间(CST)和滤饼含水率(WC)的影响 |
4.5 菌渣粒径对脱水性能的影响 |
4.5.1 微波辐射改变菌渣粒径分布 |
4.5.2 粒径大小对菌渣脱水性能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菌渣肥施入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菌渣肥施入对土壤荧光有机物质的影响 |
5.2.1 菌渣肥施入土壤荧光光谱的演变 |
5.2.2 三维荧光光谱的区域积分特征 |
5.3 菌渣肥施入对土壤化学指标的影响以及与荧光指标的关系 |
5.3.1 菌渣肥施入土壤化学指标的变化 |
5.3.2 土壤化学指标与荧光指标的相关关系 |
5.4 菌渣肥施入土壤的环境风险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菌渣肥施入对土壤中耐药基因影响 |
6.1 引言 |
6.2 菌渣肥施入对土壤中耐药基因的影响 |
6.2.1 β 内酰胺耐药基因检出数和相对丰度的变化 |
6.2.2 β 内酰胺耐药基因的分布模式 |
6.2.3 可移动遗传因子的丰度变化 |
6.3 菌渣肥施入对土壤细菌的影响 |
6.3.1 菌渣肥施入对土壤细菌丰度的影响 |
6.3.2 菌渣处理对土壤细菌群落分布的影响 |
6.3.3 菌渣肥施入对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
6.4 影响土壤基因特征变化的因素 |
6.4.1 β 内酰胺耐药基因、可移动遗传因子和细菌类群的共现模式 |
6.4.2 影响土壤基因变化因子的结构方程模型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基于IEM的裸露随机地表土壤水分反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土壤水分微波遥感研究意义 |
1.3 土壤水分微波遥感国内外现状 |
1.3.1 土壤水分被动微波遥感研究 |
1.3.2 土壤水分主动微波遥感研究 |
1.4 选题依据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雷达遥感基本原理简介 |
2.1 电磁波谱与电磁波的传播 |
2.1.1 电磁波谱 |
2.1.2 电磁波的传播 |
2.2 雷达方程和雷达后向散射系数 |
2.2.1 雷达方程 |
2.2.2 雷达后向散射系数 |
2.3 雷达系统参数 |
2.3.1 波段或频段 |
2.3.2 雷达极化方式 |
2.3.3 角度参数 |
2.3.3.1 入射角 |
2.3.3.2 视角 |
2.3.3.3 俯角 |
2.3.4 视向 |
2.4 雷达图像的几何特征 |
2.4.1 雷达分辨率 |
2.4.2 雷达图像的几何特点 |
2.4.2.1 斜距显示的近距离压缩 |
2.4.2.2 雷达图像的透视收缩和叠掩 |
2.4.2.3 雷达阴影 |
2.5 小结 |
第三章 裸露地表微波散射特征分析 |
3.1 地表参数 |
3.1.1 土壤水分 |
3.1.1.1 土壤水分的表示方法 |
3.1.1.2 土壤水分的测量方法 |
3.1.2 土壤介电常数 |
3.1.3 地表粗糙度参数 |
3.1.3.1 均方根高度 |
3.1.3.2 表面相关长度l |
3.1.3.3 表面自相关函数与粗糙度谱 |
3.2 粗糙表面的散射 |
3.2.1 粗糙表面散射特征的定性描述 |
3.2.2 地表粗糙度的判读依据 |
3.2.3 地表粗糙度参数的测量 |
3.3 散射特征模型 |
3.3.1 理论模型 |
3.3.1.1 基尔霍夫(Kirehhoff)模型 |
3.3.1.2 几何光学模型(GOM) |
3.3.1.3 物理光学模型(POM) |
3.3.1.4 小扰动模型(SPM) |
3.3.1.5 IEM 模型 |
3.3.2 经验模型 |
3.3.2.1 Oh 模型 |
3.3.2.2 Dubois 模型 |
3.3.3 半经验模型 |
3.4 IEM 模型模拟裸露地表后向散射特性 |
3.4.1 后向散射系数对雷达入射角的响应 |
3.4.2 后向散射系数对介电常数的响应 |
3.4.3 后向散射系数对均方根高度的响应 |
3.4.4 后向散射系数对相关长度的响应 |
3.4.5 IEM 模拟裸露地表后向散射特征小结 |
3.5 小结 |
第四章 土壤水分反演算法研究及应用 |
4.1 土壤水分反演模型研究 |
4.1.1 土壤水分反演模型探讨 |
4.1.2 基于IEM 的土壤水分反演模型研究 |
4.1.2.1 后向散射系数与土壤含水量关系分析 |
4.1.2.2 后向散射系数与地表粗糙度参数关系分析 |
4.1.2.3 C 波段后向散射系数与地表粗糙度的关系分析 |
4.1.2.4 C 波段土壤水分反演模型建立 |
4.2 经验模型的应用 |
4.2.1 研究区概况 |
4.2.2 数据描述 |
4.2.2.1 RADARSAT-2 数据 |
4.2.2.2 实测数据 |
4.2.3 土壤水分反演 |
4.2.3.1 雷达图像处理 |
4.2.3.2 土壤水分反演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特色及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参与的项目与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含油污泥清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含油污泥 |
1.1.1 含油污泥的来源 |
1.1.2 含油污泥的种类组成性质及特点 |
1.1.3 含油污泥的危害 |
1.1.4 含油污泥的处理难点 |
1.1.5 含油污泥处理国内外相关标准 |
1.2 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2.1 热处理法 |
1.2.2 生物降解处理法 |
1.2.3 物化法 |
1.2.4 含油污泥主要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1.3 清洗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3.1 清洗处理技术研究核心 |
1.3.2 含油污泥清洗技术新进展 |
1.3.3 清洗机理 |
1.3.4 含油污泥清洗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 文献综述小结 |
第2章 新疆油田火烧山油泥清洗实验研究方法与分析方法 |
2.1 实验样品、仪器、药剂及耗材 |
2.1.1 实验样品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药品及耗材 |
2.2 含油污泥清洗实验方案设计 |
2.2.1 最佳工况参数的确定方法 |
2.2.2 单一药剂筛选方法 |
2.2.3 两种药剂复配方法 |
2.2.4 三种药剂复配方法 |
2.2.5 添加辅剂与二级清洗 |
2.2.6 含油污泥清洗后各项分离物质处理 |
2.2.7 清洗中试工艺设计 |
2.3 含油污泥清洗实验分析方法 |
2.3.1 含油污泥理化性质分析指标 |
2.3.2 含油污泥组成分析指标及方法 |
2.3.3 含油污泥无机物质(元素)分析方法 |
2.3.4 含油污泥矿物油(有机质)分析方法 |
2.3.5 矿物组成分析、扫描电镜分析 |
2.3.6 中间水层COD及电位分析 |
2.4 部分基础实验结果 |
2.4.1 油泥部分理化性质分析 |
2.4.2 含油污泥组成分析 |
2.4.3 多种测油方法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疆油田火烧山油泥清洗实验 |
3.1 火烧山油泥清洗最佳工况参数的研究 |
3.1.1 正交试验法研究清洗的最佳工况参数 |
3.1.2 温度对清洗效果影响的研究 |
3.1.3 pH对清洗效果影响的研究 |
3.1.4 固液比对清洗效果影响的研究 |
3.1.5 搅拌转速对清洗效果影响的研究 |
3.1.6 搅拌时间对清洗效果影响的研究 |
3.1.7 离心转速对清洗效果影响的研究 |
3.2 火烧山油泥清洗药剂筛选、复配及辅剂添加 |
3.2.1 清洗药剂筛选 |
3.2.2 两组分药剂复配 |
3.2.3 三组分药剂复配 |
3.2.4 单一药剂、两组分复配药剂与三组分复配药剂清洗实验效果验证与比较 |
3.2.5 添加辅剂及二级清洗 |
3.2.6 火烧山油泥清洗效果展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疆油田火烧山油泥及其清洗效果表征分析 |
4.1 火烧山油泥表征分析 |
4.1.1 火烧山油泥X-射线衍射分析 |
4.1.2 火烧山油泥原油高分辨质谱 |
4.2 火烧山油泥清洗效果表征分析 |
4.2.1 火烧山油泥及清洗残渣的扫描电镜分析 |
4.2.2 火烧山油泥及清洗残渣有机元素(氧)分析 |
4.2.3 火烧山油泥及清洗残渣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结果 |
4.2.4 火烧山油泥及清洗残渣四组分分析 |
4.2.5 火烧山油泥及清洗残渣高温模拟蒸馏分析 |
4.2.6 火烧山油泥及清洗残渣原油全烃气相色谱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清洗技术中试工艺设计、经济性研究及对其它油泥清洗的研究 |
5.1 火烧山油泥清洗处理后各分离相初步处理研究 |
5.1.1 上层油相回收的研究 |
5.1.2 中层水相处理的研究 |
5.1.3 下层固体处理的研究 |
5.2 清洗中试工艺初步设计 |
5.2.1 清洗技术中试工艺方案设计及与其它技术联用的必要性 |
5.2.2 中试工艺设计初步方案 |
5.3 清洗技术经济性研究(成本核算) |
5.4 火烧山油泥有效清洗药剂对其它油泥清洗实验 |
5.4.1 吐哈油田落地油泥清洗效果验证 |
5.4.2 大港油田落地油泥清洗效果验证 |
5.4.3 对其它油泥清洗效果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正构烷烃沸点 |
致谢 |
(9)基于微波与光学遥感的石漠化地区土壤剖面含水率反演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研究区概况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深度土壤含水率与土壤后向散射系数和TVDI |
3.2 拟合分析 |
3.3 最优模型选取与精度分析 |
4 结论 |
(10)微波协同过氧化氢改善污泥脱水性能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污泥的性质及分类 |
1.2.1 污泥的性质 |
1.2.2 污泥的分类 |
1.3 污泥的处理与处置 |
1.3.1 污泥的处理 |
1.3.2 污泥的处置 |
1.4 污泥脱水概述 |
1.4.1 污泥中水分存在形式 |
1.4.2 影响污泥脱水的因素 |
1.5 污泥调理概述 |
1.5.1 物理调理法 |
1.5.2 化学调理法 |
1.5.3 生物调理法 |
1.6 微波法及高级氧化法调理污泥 |
1.6.1 微波法调理污泥 |
1.6.2 高级氧化法调理污泥 |
1.7 课题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
1.7.1 研究目标 |
1.7.2 研究内容 |
1.7.3 技术路线 |
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 实验药品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内容 |
2.3.1 微波、过氧化氢以及微波协同过氧化氢调理污泥对比实验 |
2.3.2 微波联合过氧化氢调理污泥反应条件优化实验 |
2.3.3 微波联合过氧化氢协同调理污泥机理分析实验 |
2.4 实验主要性能参数及测定方法 |
2.4.1 泥饼含水率的测定 |
2.4.2 pH的测定 |
2.4.3 上清液SCOD的测定 |
2.4.4 上清液多糖的测定 |
2.4.5 上清液蛋白质的测定 |
2.4.6 污泥粒径测定 |
2.4.7 Zeta电位测定 |
2.4.8 污泥上清液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2.4.9 污泥SEM照片 |
2.4.10 荧光图谱分析 |
3 微波联合过氧化氢协同改善污泥脱水性能及影响因素 |
3.1 微波、过氧化氢以及微波协同过氧化氢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对比研究 |
3.2 微波协同过氧化氢协同调理污泥的影响因素 |
3.2.1 H_2O_2 投加量对微波联合过氧化氢改善剩余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
3.2.2 微波功率对微波联合过氧化氢改善剩余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
3.2.3 微波时间对微波联合过氧化氢改善剩余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
3.2.4 pH对微波联合过氧化氢改善剩余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
3.2.5 微波协同过氧化氢改善污泥脱水性能最佳条件确定 |
3.3 经济性分析 |
3.4 小结 |
4 微波联合过氧化氢协同调理污泥机理 |
4.1 污泥上清液主要基团分布变化 |
4.2 污泥上清液荧光有机物质分布变化 |
4.3 污泥脱水后形貌变化 |
4.4 微波联合过氧化氢协同调理污泥机理 |
4.5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四、微波土壤含水测定仪(论文参考文献)
- [1]有机污染土壤微波处理实验研究与设备设计[D]. 王世晗.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2]烘干失重法快速预估检测技术研究[D]. 凌菁. 湖南大学, 2018(06)
- [3]被动微波遥感反演土壤水分的实验研究[D]. 李琦. 东北大学, 2011(05)
- [4]新型TDR土壤水分测定仪SOILTOP-200的开发及应用[J]. 陆明,刘惠斌,王晨光,卢玉. 水利信息化, 2017(02)
- [5]通过微波技术干燥污泥制备污泥燃料炭的研究[D]. 韩耀忠. 烟台大学, 2012(02)
- [6]微波处理头孢菌素菌渣肥料化效能研究[D]. 蔡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
- [7]基于IEM的裸露随机地表土壤水分反演研究[D]. 高婷婷. 新疆大学, 2010(02)
- [8]含油污泥清洗技术研究[D]. 许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9]基于微波与光学遥感的石漠化地区土壤剖面含水率反演模型研究[J]. 殷超,周忠发,谭玮颐,王平,冯倩.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18(03)
- [10]微波协同过氧化氢改善污泥脱水性能与机制研究[D]. 郑彬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