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白族的自然崇拜及其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段丽莎[1](2020)在《白族神话绘本故事的编制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聚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内的白族有非常丰富的民族语言、艺术、习俗、信仰和丰富多彩的神话故事。神话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产物,集中体现了该民族的思想观念、艺术体现、价值观、生活习惯、爱情、亲情、本主信仰以及对现实问题的处理方式等;这些也是影响着不同年龄阶段的白族人民。但是,在白族神话故事中很多情节有描述血腥和残忍的部分,不适合幼儿直接阅读;那么如何把白族神话故事中有益的部分进行改写,以合适幼儿园教育呢?本研究旨在找到白族神话故事和现今幼儿园教育的融合点,改编白族神话故事,创作出适合幼儿阅读、易于接受和理解的绘本故事及动画绘本,进而创新白族神话故事的表现形式,并在白族幼儿教育中继承白族文化的精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白族神话的收集和分类。由于白族神话故事类型和数量众多,需要系统收集和分类。本研究使用文献研究法对白族文化、神话故事、幼儿绘本教育和心理相关的文献进行收集、鉴别和整理,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2)白族神话故事的改写。神话故事进行改写时,首先,确定故事主题:结合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和幼儿园教育目标,按类别提取出白族神话故事中蕴含的传统价值观,继而确定故事编写的主题。其次,提取故事核心思想和文化元素。通过主题筛选白族神话故事,提取故事的核心思想和文化元素,作为神话改写的依据。其中把神话故事中涉及到血腥的、残忍的部分弱化或筛除,避免影响儿童身心发展。最后,改写故事。结合幼儿实际生活,分析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编写出适合幼儿阅读的故事。(3)绘本的编制与动态化。绘制的绘本主要以纸质绘本和电子绘本两种方式呈现。(1)纸质绘本编制要考虑整体布局、画面呈现和色彩的搭配。绘本设计考虑空间结构、人物关系和创景绘制;依据白族神话故事中提取出的白族文化元素设计画面。绘本绘制考虑阅读的对象的年龄特征进行颜色、白族文化元素选取和语言的表达复述形式的选择;确认绘画风格和画面布局设计等,最后形成完整的绘本输出成册。(2)电子化绘本利用动画的形式,让幼儿更能明白和理解绘本中人物关系、情感的变化和故事的发展,是幼儿更能融入绘本故事的情境中,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与画面产生共情。电子化绘本的制作是在纸质绘本的基础之上进行动画的脚本设计,对画面切换、走位和布局进行设计,最终输出成品。(4)白族神话绘本在幼儿教育的应用与评价。通过教学设计,实施,将绘本运用到实际幼儿教学中。通过课堂观察和教师对绘本使用情况的评价,得出:绘制中的白族神话符合幼儿的审美,也能够让幼儿在绘本教学中理解本民族的文化元素和民族语言,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是,重组了白族神话故事中蕴含的传统价值观与中国核心素,结合幼儿园教育目标对白族神话故事进行改写,确保提倡的价值体系得到修改和补充;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示,依据新故事编制绘本和动画绘本,并在实际幼儿园教学中试用。经过教学实践表明,本研究所编写的新型绘本有一定的教学价值,也能促进幼儿对白族文化精华的认识、接受、继承。所以文化能够更好的流传下来必须要与时俱进,跟随社会的潮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作出让后代容易接受也能主动的传承和继承白族文化。
金东朝[2](2003)在《中国云南大理白族传统宗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主崇拜是白族宗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传统的宗教信仰,它曾经乃至现时还广泛地渗透到白族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构成白族社会文化的一个鲜明特色。本文试图通过对这种信仰及其渊源流变、表现形式以及其在文化中的渗透作一个研究,异以此作为入口来透视白族的文化生活,希望通过这种研究最终能找到一条透视理解白族本主及其文化的有效途径。 白族作为中国境内一个发展程度较高的一个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还建立过自己的政权,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一个比较活跃的民族。本文开始,对白族历史、现状及文化作了一个简略介绍,由此转入对本主崇拜的初步介绍,介绍了本主的概念、分类及相关民间传说。这构成了本文第一章的内容。 作者对本主有极大兴趣,也为此作了大量资料搜集,异先后在大理白族地区专为本主崇拜作了数次调查,但是对于本主崇拜,作者始终是一个旁观者。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作者从另一种角度,即客观的角度,对白族本主的形成发展过程作一个细致分析,希望从中找到一个理解白族人民本主崇拜的深刻体验的入口。对本主起源、形成过程的分析,构成了本文第二章的内容。 第三章主要涉及的是本主与外来宗教之间的关系。本主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受到巫教、佛教、道教以及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当这些强势的外来影响渗透浸入时,本主崇拜非但没有被其吞没,反而对其兼容并蓄,促使了自身的发展壮大,这是作者感兴趣的问题之一。 任何一种宗教形式都有其实物表征及话语表现,这既是宗教信仰存在的方式,也是其传承的载体,对本主崇拜也不例外。在第四章,本文将说明本主崇拜如何物化于本主庙及神像身上的;人们是如何展开本主崇拜的活动的;以及 本主崇拜的组织形式及祭祖等等,这既是本主崇拜的实际存在,也是本主的话 语体系。在这里,话语体系不仅指本主崇拜的组织活动形式,也指那种使本主 崇拜变得神秘,具有神圣化色彩的思想体系。作者试图通过对此体系的分析, 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本主的这种物质及话语体系是如何延续了本主崇拜,又如 何延影响了白族人民的文化生活,由此我们进人下一章。 甲,,_。,_,_,。,__,、,_.、__t,、_一,、。_、,。,、—..—。 一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宗教信仰,本主早己渗透到白族日常生活的各个方 面,可以说,白族文化生活无不或深或浅地带有本主的影响。本主对文学艺术 的渗透,使白族人民的文学艺术与其他民族相比具有极明显的区别性特征;在 教育与伦理方面,本主崇拜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构成本文 的最后一章。 综合以上五章的内容,作者发现: 第一,本主崇拜本身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其本身没有很多戒条,没有各式 各样名目繁多的宗派之见,因此在遭遇异文化时就不会因文化之间的隔膜而对 异文化采取排斥的态度。 第二,本主崇拜以其自身特有的表现形式及话语体系融汇了其它宗教的因 子,这避免了本主崇拜沦入无本之木的危险境地。这种独特的物质表现及话语 体系是本主崇拜的核心,这也是其保存至今的内在原因。 第三,本主崇拜源自于白族及其先民的原始宗教,一开始就有一种根深的 基础,就是白族文化的一种根本存在。在其发展过程中,虽广泛吸收外来因素, L时B终未脱离开其在白族社会经济中的根基,反而借助外来势力将此根基更深 的扎入白族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使之成为白族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因素。 作者认为这三个原因构成白族本主崇拜之所以深刻影响白族文化,并保存 至今的主要原因。
杨林军[3](2013)在《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文化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历史文化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各种文化现象的地域系统及其形成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文化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和文化史的分支学科,具有交叉性学科的特点。当前,“主题研究学说”、“文化地理学说”是该领域研究的主流,对历史文化地理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国内多从区域、断代(时间段)、文化本体三个层面来研究文化地理,成果丰硕。从国内研究成果看,汉族地区的历史文化地理成果最多,而以少数民族地区的成果很少。本研究打破传统的行政区划局限,以纳西族活动区域为对象,以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为断限,从纳西族整体观来研究文化演变的时空关系,并讨论三个文化亚区的差异特征和综合文化区与周边文化区互动的关系。域内文化因子的数量和大小是文化区划分的重要指标。从声韵母、声调、词汇来考察,纳西语分布呈现出以无量河(水洛河)、金沙江相连成线为界限,分作东、西两个方言区,随着社会发展有不断分化的趋势。纳西象形文字是“迄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对研究文字形成有着重大的意义。纳西象形文字包括东巴文、哥巴文、玛丽马萨文、阮可文等,除东巴文外都具有地域性的特点。根据东巴经书书写风格、东巴字与哥巴字使用数量来看,纳西象形文书写的经书可分作四个分布区,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东巴教是纳西族所特有的宗教,对祭司称呼不同可分作东巴、达巴,他们分布区与东、西方言区一致。三多神信仰以“拿喜”一支为主,丽江、永宁、白地形成明显的不同土主神信仰的区域,这些自然神经历了自然物到人物形象塑造的过程。藏传佛教对纳西族地区的影响很大,先后创建30余座寺院。滇西北地区以噶玛噶举派为主,形成十三大寺院;东部地区则以格鲁派为主,蒗蕖保留了3座萨迦派寺院。明代,汉传佛教一度在丽江处于独尊地位,道教对纳西族地区的影响也明显。外来宗教在纳西族地区都走上了世俗化的道路,是多种宗教在纳西族地区能够共融共存的原因。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风俗渐被汉俗等外来习俗所浸染,形成为多元化的地域性风俗,在纳西族祭天、岁时节庆方面都有体现。历任流官以“移风易俗”为己任,在纳西族地区推行土葬习俗,在坝区、河谷和交通要道形成以土葬为主,山区、半山区则保留了传统的火葬习俗,地域分布与汉文化辐射强弱成正比例关系。在丧葬仪式中,死者的灵魂都要送回到祖居地。这包含了纳西族先民对地理空间的记忆,是研究纳西族迁徙路线的重要依据。这时期,纳西族婚姻家庭制最具有特点,泸沽湖畔的走婚母系制、俄亚的多偶双系制、丽江的一大一妻父系制,成为研究人类婚姻家庭制的“活化石”。这些婚俗由地理环境、行政制度、域内经济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从纳西族生产生活的时空变迁来看,服饰是一个民族的表征,是人类发展的“指针”。纳西族服饰时空变化突出,各区域间差异明显,明代显现出以丽江、永宁为主的服饰文化区,清代形成了丽江、白地、永宁三个服饰文化区。毛、皮和麻是这时期最重要的服饰材料,纳西先民就地取材,设计多样化的民族服饰,与周边的藏、白、彝、傈僳等民族在服饰上体现出交融的特点。纳西族地区引进外来物种促成了域内不同的饮食习惯,也促进了区域内社会结构变化。纳西族饮食文化体现出民族性和地域性两大特点。早期纳西族以“木楞房”为主体民居建筑,随着对外交流和宗教建筑引入,引发了民居建筑大发展,形成了“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蛮楼、闷楼等多样式的民居格局。这些民居建筑的变化多受当地的气候、材料、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制约。通过对以上文化因子的考察,本文探讨纳西族地区综合文化区及三个文化亚区的划分依据。丽江、白地、永宁三个文化亚区间差异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有:地理环境、政治势力和行政区划、交通发展及民族融合等。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受汉文化的全面影响,表现在丽江洞经音乐、壁画、汉文化教育等方面。历史上纳西族与藏、白、普米等周边民族间一直以来关系密切,文化互动突出,这种地缘性的互动关系一直延续至今。总之,纳西族蔚为大观的民族文化,是在历史时期不断吸纳外来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的文化层在纳西族地区交融、变异、沉积,形成了以纳西族文化为“标签”的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文化综合体。
杨明[4](1983)在《试论白族的自然崇拜及其特点》文中指出 白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兄弟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和怒江州碧江、福贡两县、丽江专区兰坪县、昆明市郊等地,贵州省的水城、威宁、纳雍、赫章、安顺及云南宣威等县的“七姓民”,最近贵州省进行民族识别、批准自愿申请返本归源为白族。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人数,全国有白族一百一十三万一千一百二十四人。解放前,大部分白族地区已进入封建社会,只有碧江、福贡的白族(勒墨人)“处于父系家庭公社末期阶段”,各白族地区仍然保留着明显的原始宗教的遗迹。 研究白族的自然崇拜,对研究白族的社会思想史,对白族人民摆脱宗教信仰的束缚,对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对加速白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都是十分重要的。
罗利群[5](2011)在《人神交往中的教育 ——对一个白族村落馈赠礼俗的教育解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开始有了人的教育,人创造了教育,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为达到某些人的目的而使教育的本质逐渐被歪曲,进而被异化,异化了的教育继续培养人,人又被教育异化。围绕教育形成的这个不合理但真实存在的链条,背后自有它十分复杂的社会背景和原因,但从教育自身来看,则是教育“未能把持好自身应有的属性,失却了它原本应该有的、也是可能有的主体性、独立性和超越性”的问题,因此,在种种教育异化现象背后,教育究竟是什么,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个有关教育的本质问题,成为了笔者在本研究中欲致力于思考、探寻和试图回答的问题。本研究之所以选择人神交往之馈赠礼俗,对其进行教育解读,以管窥教育之本质,主要源于以下两点认识:一、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功能不是孤立地在自己内部凭空地生长起来、单独地以自己的存在直观地表现出来的,人只有通过处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并在这种关系中才能存在。作为具体的个人,不过是在与历史、文化、自然、社会交往中的生命存在。在现代哲学视野中,交往是人与外部世界关系实际展开的基本的现实形式,是人存在的根本方式,是人的全部本质、功能形成和发展的根源和基础,同时又是人的本质、功能在对象性活动中表现、确证和实现的现实舞台。而以礼物为媒介的馈赠正是这一舞台的具体展演和实际表述,它已化为一种习俗,渗入到人们的无意识层面,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而无处不在。作为一种“总体性社会事实”,正如莫斯所言,礼物能够“绽现出全部各种制度:宗教、法律、道德和经济”,因而从中可以洞察出社会运作的普遍性特点,推知一个社会文化的运作逻辑,所以通过人们看似无意实则对人类生活具有本质意义的礼物交换,我们其实可以透视由于约定俗成而对个人成长产生的根本影响。二、以胡塞尔为代表的现象学派认为,人不仅生活,而且得为生活寻求力量。在人自己的力量与另一力量遭遇之处,宗教遂生。由于异己力量的无处不在,由于人为生活寻求力量的不可避免,因此宗教不可避免,无处不在。而且“宗教,任何一种形式的宗教,无论它是高级的或是低级的,都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所有功能的基础。”可以说,宗教一经产生,便无处不在,便要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而对人类的精神生活产生深远和持久的影响。在莫斯看来,礼物交换是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而以实践的视角来透视礼物交换这一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考察其对个人精神成长所具有的本质意义,并由此解读和阐释教育,探索教育之本质,迄今为止在研究领域中还处于空白。本研究之所以选择白族村落西中村为研究个案,首先是因为历史上,洱海地区作为云南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政治中心,见证了风云际会的五百年历史,在我国西南边疆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而西中村所属的甸南一带,从南诏与唐王朝、吐蕃的争夺之地,到元世祖忽必烈征大理国时的驻跸之地,始终处在“剑湖人”所开创的文明的核心地带,成为白族文化比较完整的保留之地。迄今为止,原始自然崇拜、本民族原始宗教、外来的人为宗教在这里同时并存,且彼此交织,互不排斥,多元宗教共生共荣,为研究人神交往之馈赠礼俗,并对之给予教育解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通过馈赠礼俗这一实践的视角对人神之间的交往进行教育人类学考察,借助教育解释学研究工具,对人神交往之馈赠礼俗进行教育解读,揭示人神交往中的教育,由此阐释教育,探寻教育及其本质。为实现研究目的,研究以描述一解释为研究范式,综合运用了文献法、女性主义田野研究方法和解释学方法,并将研究内容分为了四个部分:一、描述西中村之习俗发生所依托的外部文化生态环境;二、对西中村人神交往之馈赠礼俗进行教育人类学考察;三、借助教育解释学工具对西中村人神交往之馈赠礼俗给予教育解读;四、阐释什么是教育,探寻教育之本质。首先,本研究从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包括人口与行政简况、社会变迁与经济发展、社会分层及其近来的变化、宗教信仰等几方面对西中村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状况给予了描述,社会习俗的养成离不开特定的生存空间,特定的地域与社会结构环境为民族文化习俗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其描述是认识和理解当地馈赠礼俗文化并加以教育解读所必不可少的基础性环节。然后,本研究将视线投入到西中村一年四季的家庭生活中,通过岁时节庆与非岁时节庆的馈赠两个方面,对西中村人神交往之馈赠礼俗进行考察,并通过祭祀活动中的祭祀对象、祭祀过程中馈赠者的态度、馈赠方式、方法和馈赠物品及其形成的馈赠体系,窥视西中村非岁时节庆人神交往之馈赠礼俗。紧接下来,本研究借助教育解释学研究工具,从教育要素之教育主体、教育情境、教育语言、教育行动四个方面,对人神交往之馈赠礼俗给予了教育解读,并对人神交往之馈赠礼俗于人的生存和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了审视。以本研究的观点看,在专论意义及其理解的解释学的视野中,理解都是对某种意义的理解,而意义的理解总归是人在理解,是主体在理解,情境是主体(理解者)在场的情境,没有语言,意义无法生成,但语言的本质不是表达先前的某个东西,而是主体在行动中建立的一种合作关系,参与者各自的行动都被这种伙伴关系加以修正和调节,语言参与者就是社会行动者,意义就在他们的行动中生成,情境、语言、行动都因主体而关联,并最终生成意义,因而主体是意义生成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因此,通过教育主体的透视,本研究发现,西中村在人与自然及人与人这两对关系的处理中,其主体都表现出一种“主体间(inter-subjective)"的关系。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在西中村,“人依附于自然”,天人混沌不分,其原始宗教和民族宗教,表现出人们在认识上尚未把自己和自然界区分出来,特化出来,而是把人同自然界特别是同动物混同,其思维方式,是主客体混同的。从西中村外来的人为宗教的情况看,其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界限并不清晰,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参与者都是理解者,都是经验的建构者,主持者和执行者并不以为自己在履行教育者的职能,而所谓的受教育者也不以为自己在接受教育,所有的参与者都是主体,教育即在一种参与者的主体间性中而得以完成。从社会性别的角度看,在西中村,其教育语言中所蕴含的以“母”为大为本意识,颠覆了传统社会性别在文化和权力建构中的不对称、不平等的关系,打破了长期以来人们所形成的有关男女性别的刻板印象,把男女两性从刻板印象的封闭系统中解放出来,恢复人们简化了的社会知觉,从而使社会性别关系达到了一种更加对称、平等与和谐的状态,也使主体间形成一种自由与平等的关系成为可能。西中村人类个体发展的“主体间性”,是个体生命的共在性要求,个体生命的共在性,要求生命个体之间必须具有“主体间”的关系。只有确立生命个体的主体间性,才能避免主体的“我”把自然或他人当作客体,作为手段和工具,实现“我”的目的,才能消解“主体”在客体面前的霸权,消除主体对客体的支配和统治,才能既使每个人成为平等的自由人,又使人与人之间结成一个“自由联合体”。人类个体的“主体间性”是其生命本然的要求,是对“监禁”在主体性中的异化生命的解放,因此,主体间性是生命个体的又一本质。本研究通过描述、考察和分析与阐释几个环节,对人神交往中的教育进行了揭示,在研究的最后一部分,本研究追溯了前人对教育之本质所给予的思辨,并从根源上对宗教的产生及其功能进行了推究,同时又将礼物馈赠——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所给予的教育解读进行了理论上升和总结,综合几方面的结果得出了本研究的最终结论——教育即生命之涌现。随后,本研究对民族教育的社会责任与使命及今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进行了思考。本研究以人神交往之馈赠礼俗为对象,以白族村落西中村为个案,从实践的视角出发对教育进行了阐释,尝试对教育究竟是什么,也即教育的本质——什么是真正的教育给予了回答,并基于此,对民族教育的社会责任进行了思考。这一研究获得的结论与思考,毕竟只是一个个案研究的结果,教育是开放的阐释,每个人都有权给予自己的理解和回答,教育究竟是什么,尚需在后续研究中通过更多的案例加以验证与阐释,才能作出更完满的回答。
李娜[6](2019)在《民间信仰与生存实践 ——碑格彝族濮拉人的民族志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村落、社区为基点,以民族志书写为基础,运用人类学宗教研究的理论视角和彝族宗教研究的成果,通过对云南省开远市碑格乡的彝族濮拉人最具有代表性的三类民间信仰的深入研究,籍此对民间信仰与民众生活加以呈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碑格彝族濮拉人民间信仰的文化内涵、以及这些民间信仰在现代社会如何与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现实结合在一起等问题。首先,濮拉人的自然崇拜与旱作农耕的社会生活。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以及社会生产力极低的条件下,濮拉人对大自然的依赖常把自然界的事物人格化,崇拜着天地日月等各种自然神灵,这些神灵与人们旱作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山区绝大部分仍以旱作农耕作为主要生计来源的濮拉村民来说,土地、阳光、雨水对农作物的生产至关重要,这是他们崇拜天地日月等自然神灵的根源所在。至今濮拉人还保留着传统的祭年和祭龙仪式,仪式中的年树(年神)和龙树(树神)是天地的象征,其整个祭祀过程是人们崇天敬地的仪式反映,同时也是他们旱作农耕社会生活的一种符号表达。从濮拉人的生存状况出发,人们对自然神明的心态和行为可归结为一种民间宗教,其中包含着人与自然互为依存的初步认知和信仰习俗。祭年和祭龙仪式是濮拉人协调与自然相互关系的一种生存智慧,其仪式行为背后蕴含的是人们对丰产丰收和人畜增殖的期盼和诉求,同时也是辛勤耕作的濮拉人对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其次,濮拉人的祖灵崇拜与父系血缘的延续。濮拉人的祖灵崇拜建立在父母灵魂不灭的信念基础之上,人们认为父母生前是世上对自己最关怀的人,死后必定会处处保佑着自己的子孙。基于这样的观念,濮拉人产生了一套严密的丧葬仪式,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一,葬礼具有随地点、状态、身份变化的过渡意涵。其二,葬礼中的象征符号承载着濮拉人的历史信息,是人们族群记忆的重要体现。其三,葬礼中仪式主体的性别分工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主家男性成员在整个仪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以死者儿子为主体的仪式行为,还是葬礼中实质性的礼物流动,都在发挥着维系父系血缘社会结构的文化功能。另从家族的外部来看,葬礼中村民们的相帮互助多以男性家长的名义进行,由此也强化各父系血缘家族与社区的整合,增强了村寨社区的凝聚力。在祖灵的关照下,父系血缘纽带是维持濮拉家庭、家族乃至村落社会运转的内部机制。最后,濮拉人的鬼魂信仰与疾病治疗的抉择。鬼魂在碑格濮拉人的疾病观念居于主导地位。濮拉人鬼与魂的区别是,魂指活人,鬼指死人;如果魂离开了人体,人就要生病;如果鬼附着在活人身上,人也要生病。为解除疾病带来的困扰,濮拉人叫魂和驱鬼仪式一直盛行不衰,这种需求使通过驱除鬼魂为人治病的仪式专家(贝玛和锁斋)应运而生。日常生活中,濮拉人遇到身体不适,请贝玛和锁斋治病是他们疾病治疗的首选,在其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人们才会去医院就医,对传统治疗的依赖反映出他们对地方知识和信仰体系的认同,这也是濮拉人求医行为背后的文化逻辑。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濮拉人在依赖传统治疗的同时,并没有对现代医疗拒而远之,而是将两者相辅相成、并行不悖,在“神药两解”中交替选择是人们在解决生命困扰的疾病治疗实践中发展出来的较为明智的抉择方式。
张盈盈[7](2016)在《彝族文献中的神谱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彝文古籍作为彝族文化的集中体现者,是研究彝族历史、文字、文学、天文历法、宗教、哲学、医药、教育等方面的重要文献资料。但现实情况是彝文古籍以每年百卷的速度流失,即使是收集起来的彝文文献,也存在自然损毁的状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彝文文献的价值和拯救彝文文献的紧迫性,有关彝文文献的研究成果丰硕。但纵观目前的研究现状,学界的研究重点依然停留在对彝文文献的整理、翻译上。本人在研读这些彝、汉翻译作品时,发现彝文文献中存在着大量的神名,这些神名有些和汉族民间的神名相似,有些和道家的神名相似,有些和佛家的神名相似,有些带有明显的彝族人名特征。彝族历来以原始宗教信仰为主,主要表现为祖先崇拜、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彝文文献中出现的神名是彝族信仰体系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彝族的神名数量可观、体系庞大。通过这些神名,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彝族历史、宗教信仰、风俗禁忌以及彝族与其他民族的融合等,值得关注和研究。但目前还未曾有学者对彝族的神谱做过系统的整理、分析。鉴于此,本文在搜集整理了近200本彝文文献的基础上,尝试将各类彝文文献中出现的神名辑录出来,并对这些神名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根据神的主要职责进行分类,列出神谱。在神谱中,列出神名,附上彝文写法、国际音标注音,叙述神名的出处来源、职责及相关传说等。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根据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神谱》、南朝道士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和中国民间神谱研究情况,给出“神谱”的定义:神谱是分门别类的对古代神话传说故事中记载的有关各路神仙的形象、职责、事迹所作的记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神谱在宗教信仰、民俗及民族融合等方面的研究价值。神谱形成的土壤是原始宗教信仰,原始宗教信仰主要有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神灵崇拜等。一般认为自然崇拜出现最早,约在新石器时代就已产生,崇拜范围包括天、地、日、月、星、山、石、海、湖、河、水、火、风、雨、雷、雪、云、虹等天体万物及自然变迁现象。那时生产力低下,人们将对生产生活中影响较大或危害较大的自然物和自然力赋予神力加以崇拜,表现出近山者拜山、靠水者敬水的地域特点,反映出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丰产富足的实际需要。鬼魂崇拜、祖先崇拜都是基于“人的灵魂不灭”论。祖先崇拜基本皆是崇拜男性祖先,因此推测祖先崇拜是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产物。神谱直接反映了人类的生活面貌。神谱虽然记录的是神的职责、品性、职位、形象等,但归根究底,神的特征是人们根据已有的经验想象出来的,因此,神性就是人性。神谱中神的种类、多寡直接反映当地人的生活状况。人们对神灵形象的幻想体现了人们的审美喜好。一个民族的神谱直接影响这个民族民俗的形成。神谱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融入、剔除、糅合各类神名,是一个民族内部文化多元融合的体现。目前,国内的神谱研究主要倾向于中国民间神谱研究和道教神谱研究,兼及少数民族神谱研究。第二章,阐述了彝族神谱产生的历史背景、地理背景、经济背景和文化背景,分析了神谱对大众生活中婚嫁、丧葬、节日等的影响,提出研究彝族神谱可以帮助了解彝族的历史、宗教信仰原貌、风俗禁忌以及与其他民族的融合,并对出现彝族神名的文献类型进行了归纳,指出宗教类文献、文学类文献、历史类文献是神名出现较为集中的彝文文献。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将彝族的神名分为创世神、天神、地神、生活守护神、自然神、冥间神、毕摩神、工匠神、祖先神、恶神、动物神、植物神、道教神、佛教神等十四类,分十三节对各类神进行综述,并列出神谱,标明出处、记载神职。在此部分中,先是对彝文文献中各类神的基本情况进行综述,然后列出神谱录,尽量给出神名的彝文写法及国际音标注音。对彝族影响较大的神,如土主、龙王、火神等,详细列出相关神话传说和民间祭祀情况。第六章,针对彝族创世史诗中神名数量大而集中的特点,单独介绍《阿黑西尼莫》、《查姆》、《梅葛》、《勒俄特依》、《阿细的先基》5部创世史诗中的神谱。简单介绍创世史诗的内容及流传状况,列出其中的神谱录,并对每一部史诗中的神谱绘制神谱关系图,以更清晰的展现彝族神谱的面貌。
陈永香[8](2000)在《论彝族的土地祭祀》文中研究指明 在彝族众多的自然物崇拜中,土地崇拜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信仰,与此相对应,也就产生了对土地的祭仪。从调查材料看,祭仪的形式多样,较为复杂。本文试图对此作一番梳理,探寻其观念的产生和发展的脉络。
刘虎飞[9](2019)在《身体建构与传统的重构:云南省河口县瑶族度戒仪式变迁研究》文中指出度戒仪式是瑶族重要的人生礼仪,学术界关于度戒仪式的研究,多侧重从宗教、仪式过程、传统社会文化功能等方面进行研究,缺乏对当前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变迁研究。本研究从传统重构角度对度戒仪式进行全面地分析,阐述了仪式在继承其民族文化信仰、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等方面的意义,着重探讨了仪式中身体建构使民族集体记忆、民族认同得以强化的作用。传统的重构具体表现在仪式内容、传承方式、表现形式、性质和社会文化功能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变迁的原因是在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因素的使然。身体是仪式的核心要素,是度戒仪式重要文化传统继承、实践与发展的媒介和基础,在传统的继承和文化重构中发挥着主体性的关键作用。身体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继承传统文化精神内核,在传统重构过程中,突破固有文化认识,融合时代因素以适应社会发展,使继承方式更加多元化,仪式内容丰富多样化,保持发展活力。身体建构的社会化过程加强了传承的文化认知意识,从而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发展民族传统文化。
蔡小旭[10](2015)在《南诏大理国原始宗教与政治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原始宗教仍然作为其固有信仰存在着,它往往反映着一个民族、一个地域最初的信仰状态,是乡土文化的根基所在。在一个民族地域信仰体系中,原始宗教是宗教历史发展过程中最为古老的一种形态,具有初始的、固有的、本土性的意义。然而,人们对于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宗教研究历来关注的是外来宗教,而作为其本土性宗教的原始信仰却关注较少,研究成果更少见。本论文是以南诏大理时期原始宗教在洱海区域的发展与演变为切入点,关注原始宗教与不同时期社会政治的关系。以期呈现原始宗教与政治交流的历史图景及其特点,以及原始宗教适应社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本文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南诏大理原始宗教崇拜对象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阶段系统地阐释南诏大理时期原始宗教与政治的互动关系。第二部分以苍山神祠、罗刹阁、铁柱庙、《大理与三十七部会盟碑》等重要遗迹、遗物为田野调查对象,对其建筑、神只、碑刻等现状进行描述,收集相关文献文物记载,从现存考古、文献资料等来论证原始宗教与政治的关系。第三部分论述原始宗教与政治的互动与交流。原始神权与政权的交流有三个特点:相融合一、王权神授、适应性互动;原始宗教适应社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一是自身内部的保守与改革,二是形成多元宗教文化格局。
二、试论白族的自然崇拜及其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白族的自然崇拜及其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白族神话绘本故事的编制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的目的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访谈法 |
1.4.3 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白族神话与绘本故事的研究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白族神话 |
2.1.2 白族文化元素 |
2.1.3 绘本编制 |
2.2 白族神话研究现状 |
2.2.1 白族神话的思想起源 |
2.2.2 白族神话中文化观念的变迁 |
2.3 绘本故事的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4 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绘本的研究 |
2.5 神话应用于教育的相关理论依据 |
第三章 白族神话故事的提取与塑造 |
3.1 白族神话教育启示 |
3.1.1 白族神话中蕴含的传统价值观 |
3.1.2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
3.1.3 核心素养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关系 |
3.1.4 白族神话传统价值观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关系 |
3.1.5 白族神话故事改编 |
3.2 白族神话故事中文化元素的提取 |
3.2.1 白族神话故事分类 |
3.2.2 白族文化元素提取 |
3.3 白族神话故事改编—《分享的喜悦—金鸡和黑龙的故事》 |
3.3.1 故事主题选定 |
3.3.2 故事寓意 |
3.3.3 神话故事的教育价值升华分析 |
3.3.4 改编的故事内容 |
3.3.5 故事脚本 |
第四章 改编的白族神话故事绘本编制 |
4.1 白族神话绘本编制 |
4.1.1 白族神话故事绘制成绘本的意义 |
4.1.2 绘本制作的一般步骤 |
4.1.3 《分享的喜悦—金鸡和黑龙的故事》纸质绘本绘制步骤 |
4.1.4 《分享的喜悦—金鸡和黑龙的故事》样图 |
4.2 白族神话绘本故事转化为动态化的作用 |
4.2.1 动态化电子化绘本对幼儿的影响 |
4.2.2 静态绘本转化为动画形式 |
4.3 电子化绘本设计 |
4.3.1 电子绘本形式选定 |
4.3.2 软件应用 |
4.3.3 Animate动画的制作流程 |
4.3.4 Animate动画的绘本脚本设计 |
4.3.5 动画角色设计 |
4.3.6 音频素材加工 |
4.3.7 动画制作设计 |
4.3.8 输出 |
第五章 白族神话绘本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
5.1 绘本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5.2 《分享的喜悦—金鸡和黑龙的故事》绘本教学设计 |
5.2.1 教学目标 |
5.2.2 学情分析 |
5.2.3 教学重难点分析 |
5.2.4 主要教学过程 |
5.3 教学评价 |
5.3.1 评价方式设计 |
5.3.2 评价结果分析 |
第六章 总结 |
6.1 研究总结和创新点 |
6.2 不足与期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中国云南大理白族传统宗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汉文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前人成果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白族及本主概况 |
第一节 白族简介 |
一. 一般情况 |
二. 历史概述 |
三. 文化习俗 |
第二节 本主概况 |
一. 本主崇拜 |
二. 本主之分类 |
三. 本主的传说与特点 |
第二章 本主的变迁 |
第一节 本主产生的背景 |
一. 自然崇拜 |
二. 图腾崇拜 |
三. 英雄(祖先)崇拜 |
第二节 形成本主的过程 |
一. 本主与原始宗教 |
二. 本主和农耕文化 |
三. 本主与龙文化 |
第三章 本主与外来宗教 |
第一节 佛教与本主 |
第二节 道教和本主 |
第三节 儒家文化与本主 |
第四节 宗教混合现象 |
第四章 本主的崇拜活动 |
第一节 本主庙与神像 |
一. 本主庙 |
二. 神像 |
第二节 本主之组织仪式 |
一. 社祭组织 |
二. 祭祀目的 |
三. 祭祀仪式及法具 |
四. 禁忌 |
第三节 祭祀文体 |
一. 祭文.诰.神疏与本主经 |
二. 神贴封号.寄名贴.神签及甲马 |
第五章 本主对白族生活文化的影响 |
第一节 本主于民族特性.习俗 |
一. 本主与民族特性 |
二. 本主与生活习俗 |
第二节 本主和文学艺术 |
一. 本主与民间文学 |
二. 本主和民间艺术 |
余论 |
主要参考书目 |
(3)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意义及研究思路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一章 纳西族历史文化回顾 |
第一节 纳西族生存地理环境 |
一、山脉与水系并列 |
二、平坝与高原湖泊共存 |
三、立体气候与植被多样性共生 |
第二节 纳西族族源、族称讨论 |
一、纳西族族源之讨论 |
二、纳西族族称之演变 |
第三节 历史时期纳西族分布与变迁 |
一、唐以前纳西族分布与变迁 |
二、唐至元时期的纳西族分布与变迁 |
三、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分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语言文字地理研究 |
第一节 纳西语的空间分布及其方言区 |
一、历史时期纳西语的文献记载 |
二、纳西语的分异与空间分布 |
三、东、西部纳西语方言差异的地理因素 |
第二节 纳西族象形文创制及发展的地理机理 |
一、纳西象形文字创制的背景 |
二、纳西象形文发展的地理机理 |
第三节 东巴经书的形成及其外来文化元素 |
一、东巴经书内容及现存经书的地理分布 |
二、东巴经书的地理分布及其特征 |
三、东巴经书中外来文化元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宗教信仰地理研究 |
第一节 东巴教及纳西族民间信仰的地域差异研究 |
一、东巴教及其形成的地理分析 |
二、纳西族三多神信仰的分布及其特征 |
三、纳西族民间信仰及其分布特征 |
第二节 藏传佛教渗入纳西族地区的地理考察 |
一、明末清初藏传佛教在纳西族地区的传播 |
二、改土归流后藏传佛教的传播与分布 |
三、藏传佛教对纳西族社会生活的影响 |
第三节 汉传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的传播与分布 |
一、汉传佛教在纳西族地区传播与分布 |
二、道教在纳西族地区传播与分布 |
三、基督教在纳西族地区传播与分布 |
四、外来宗教在纳西族地区的世俗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风俗文化地理研究 |
第一节 纳西族岁时节庆习俗及地域差异 |
一、纳西族祭天习俗探析 |
二、纳西族传统岁时节庆的变迁 |
三、纳西族岁时节庆的时空分布及其差异特征 |
第二节 纳西族丧葬文化的分布及其变迁 |
一、纳西族丧葬习俗的时空分布及差异特征 |
二、纳西族丧葬习俗中的送魂路线探讨 |
第三节 纳西族婚姻家庭的地域差异及其特征 |
一、历史时期纳西族婚姻家庭讨论 |
二、走婚制和母系家庭的分布及地域特征 |
三、多偶制及家庭形态的分布及特点 |
四、一夫一妻制的分布及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地区生产生活时空变迁研究 |
第一节 纳西族服饰文化的分布与变迁 |
一、历史时期纳西族服饰款式与流变 |
二、纳西族服饰的毛、皮、麻文化 |
三、纳西族服饰文化特点 |
四、纳西族服饰与汉、藏、彝、白等周边民族服饰交融的地理透析 |
第二节 纳西族饮食文化演变及其特征 |
一、纳西族地区外来物种传入和影响 |
二、纳西族地区饮食习惯及时空差异 |
三、纳西族饮食文化中的民族特性与地域特点 |
第三节 纳西族民居建筑分布及其特征 |
一、纳西族民居建筑的演变 |
二、纳西族民居建筑的空间分布及地理特征 |
三、纳西族民居建筑的空间布局和艺术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文化区演变研究 |
第一节 纳西族综合文化区形成及文化亚区的特点 |
一、纳西族综合文化区的形成 |
二、纳西族文化亚区的划分及其特点 |
第二节 纳西族文化区形成的综合分析 |
一、地理环境是纳西族文化区形成的客观条件 |
二、政治势力、行政区划是纳西族文化区形成的“双刃剑” |
三、交通状况是纳西族文化区接受外来文化的制约因素 |
四、民族融合是推动纳西族文化多元化的主导因素 |
第三节 纳西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时空互动研究 |
一、汉文化对纳西族文化区的全面影响 |
二、纳西文化与周边文化的互动研究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
后记 |
(4)试论白族的自然崇拜及其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白族自然崇拜的起源 |
白族自然崇拜的遗迹 |
白族自然崇拜的特点 |
(5)人神交往中的教育 ——对一个白族村落馈赠礼俗的教育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教育是什么?——问题的提出 |
(一) 把持教育:对教育异化现象的思考 |
(二) 回归生活:对学校教育的反思 |
(三) 教育:开放的阐释 |
(四) 作为人存在的根本方式:对馈赠之交往活动的认识 |
二、前人的研究 |
(一) 人类学交换理论的发展 |
(二) 中国语境中的礼物交换研究 |
(三) 中国本土之宗教教育研究 |
(四) 综合评论 |
三、研究设计 |
(一) 研究对象的选择 |
(二) 研究者身份说明 |
(三) 研究方法 |
(四) 论文的逻辑框架 |
第二章 西边中部的村庄——田野工作点概述 |
一、西中村的自然环境概貌 |
二、西中村的社会环境概貌 |
(一) 人口、行政简况 |
(二) 社会变迁与经济发展 |
(三) 社会分层及其近来的变化 |
(四) 宗教信仰 |
第三章 走向田野——西中村人神交往之馈赠礼俗的教育人类学考察 |
一、岁时节庆的馈赠礼俗 |
二、非岁时节庆的馈赠礼俗 |
(一) 馈赠的对象 |
(二) 馈赠者的态度 |
(三) 馈赠的方式与方法 |
(四) 祭物 |
(五) 馈赠体系 |
第四章 大德曰生——人神交往之馈赠礼俗的教育解读 |
一、教育解释学视野下人神交往之馈赠礼俗的教育要素分析 |
(一) 教育主体 |
(二) 教育情境 |
(三) 教育语言 |
(四) 教育行动 |
二、人神交往之馈赠礼俗的教育意义阐释 |
(一) 教育解释学之教育意义的表述 |
(二) 与万物共生——人神交往之馈赠礼俗的教育意义之"意味" |
第五章 "精神鸦片"——人神交往之馈赠礼俗的理性审视 |
一、对人生观的可能影响 |
二、对价值观的可能影响 |
三、对认知发展的可能影响 |
第六章 结论与思考 |
一、结论:教育即生命之涌现 |
(一) 前人对教育之本质进行思辨的结果 |
(二) 从根源上对宗教的产生及其功能进行推究的结果 |
(三) 对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礼物馈赠——加以教育解读后的结论 |
二、思考 |
(一) 民族教育的社会责任及使命 |
(二)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民间信仰与生存实践 ——碑格彝族濮拉人的民族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点理由 |
(三)田野过程与方法 |
二、相关文献回顾 |
(一)人类学宗教研究 |
(二)彝族宗教研究 |
(三)关于濮拉人的研究 |
三、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人类学宗教研究的理论视角 |
(二)彝族宗教研究成果的借鉴 |
(三)宗教民族志的方法论 |
(四)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的结合 |
第一章 濮拉人的生存世界 |
第一节 开远的自然人文背景 |
一、自然生态环境 |
二、区位背景和历史沿革 |
三、人口民族和彝族支系 |
四、彝族传统文化 |
第二节 调查点碑格彝区概况 |
一、自然生态环境 |
二、区域历史背景 |
三、村落构成及族群归属 |
四、濮拉人的经济状况与生存境况 |
第三节 濮拉人的文化习俗 |
一、语言服饰 |
二、饮食起居 |
三、婚恋家庭 |
四、岁时节日 |
小结 |
第二章 濮拉村落社会中的仪式专家:贝玛与锁斋 |
第一节 贝玛溯源 |
第二节 碑格贝玛的现状 |
一、贝玛的产生及传承 |
二、贝玛的社会职能 |
三、贝玛的地位与作用 |
第三节 神秘诡异的锁斋 |
小结 |
第三章 濮拉人的自然崇拜与生产实践 |
第一节 濮拉人的自然神灵与信仰习俗 |
一、天地、日月和四季的由来 |
二、山、石、火、树崇拜 |
三、其他信仰习俗 |
第二节 濮拉人的生产实践 |
一、濮拉人的一天 |
二、濮拉人的生产实践方式 |
三、濮拉人生产实践方式的结构与特点 |
第三节 崇天敬地的仪式实践 |
一、祭年仪式 |
二、祭龙仪式 |
小结 |
第四章 濮拉人的祖灵崇拜与丧祭实践 |
第一节 濮拉祖先的由来 |
一、洪水神话叙事 |
二、叙事结构 |
第二节 灵魂不灭的观念 |
第三节 取悦祖先灵魂的葬仪 |
一、葬礼的基本要素 |
二、葬礼的程序 |
第四节 濮拉人丧葬仪式文化内涵分析 |
一、仪式的过渡意涵及象征意义 |
二、仪式象征符号与族群记忆 |
三、仪式中的性别分工与父系血缘的延续 |
第五节 对祖先灵魂的祭祀 |
一、春节祭祖 |
二、清明祭祖 |
三、七月半祭祖 |
四、冬至祭祖 |
小结 |
第五章 濮拉人的鬼魂信仰与疾病治疗实践 |
第一节 濮拉人的疾病观念 |
一、自然因素病因 |
二、超自然因素病因 |
三、锁斋的“病” |
第二节 濮拉人的疾病治疗实践 |
一、忙碌的锁斋 |
二、贝玛和锁斋的治疗经验 |
三、濮拉民众的治疗体验 |
四、濮拉人的治疗抉择与文化认同 |
第三节 疾病治疗的仪式调解 |
一、叫魂仪式 |
二、驱鬼仪式 |
三、叫魂和驱鬼仪式的文化内涵分析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7)彝族文献中的神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神谱录体例说明 |
第一章 神谱概述 |
一、神谱的定义 |
二、神谱的研究价值 |
三、国内对中国神谱的研究成果 |
第二章 彝族神谱及研究概况 |
一、彝族神谱产生的背景 |
二、神谱对大众生活的影响 |
三、彝族神谱的研究价值 |
四、出现彝族神名的文献类型 |
第三章 彝族神谱录整理(上) |
第一节 创世神 |
一、创世神综述 |
二、创世神谱录 |
第二节 天神 |
一、天神综述 |
二、天神谱录 |
第三节 地神 |
一、地神综述 |
二、地神谱录 |
第四节 生活守护神 |
一、生活守护神综述 |
二、生活守护神谱录 |
第四章 彝族神谱录整理(中) |
第一节 自然神 |
一、自然神综述 |
二、自然神谱录 |
第二节 冥间神 |
一、冥间神综述 |
二、冥间神谱录 |
第三节 毕摩神 |
一、毕摩神综述 |
二、毕摩神谱录 |
第四节 工匠神 |
一、工匠神综述 |
二、工匠神谱录 |
第五章 彝族神谱录整理(下) |
第一节 祖先神 |
一、祖先神综述 |
二、祖先神谱录 |
第二节 恶神 |
一、恶神综述 |
二、恶神谱录 |
第三节 动物神 |
一、动物神综述 |
二、动物神谱录 |
第四节 植物神 |
一、植物神综述 |
二、植物神谱录 |
第五节 道教神、佛教神 |
一、道教神、佛教神综述 |
二、道教神、佛教神谱录 |
第六章 彝族创世史诗中的神谱 |
第一节 《阿黑西尼莫》中的神谱 |
一、《阿黑西尼莫》简介 |
二、《阿黑西尼莫》中的神谱录 |
三、《阿黑西尼莫》神谱关系图 |
第二节 《查姆》中的神谱 |
一、《查姆》简介 |
二、《查姆》中的神谱录 |
三、《查姆》神谱关系图 |
第三节 《梅葛》中的神谱 |
一、《梅葛》简介 |
二、《梅葛》中的神谱录 |
三、《梅葛》神谱关系图 |
第四节 《勒俄特依》中的神谱 |
一、《勒俄特依》简介 |
二、《勒俄特依》中的神谱录 |
三、《勒俄特依》神谱关系图 |
第五节 《阿细的先基》中的神谱 |
一、《阿细的先基》简介 |
二、《阿细的先基》中的神谱录 |
三、《阿细的先基》神谱关系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本文神谱来源文献目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论彝族的土地祭祀(论文提纲范文)
一、土地祭祀观念产生于农业生产 |
二、土地的祭祀仪式 |
1. 血祭 |
2. 牲祭和禽祭 |
3. 普通祭祀 |
三、祭祀的场所和土地神的形象 |
四、土地祭祀的目的 |
(9)身体建构与传统的重构:云南省河口县瑶族度戒仪式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相关研究述评 |
(一) 仪式相关研究 |
(二) 度戒仪式的相关研究 |
(三) 传统的继承与重构的相关研究 |
(四) 身体与仪式相关研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田野点介绍 |
(一) 田野点基本概况 |
(二) 瑶族社会文化特征 |
第一章 度戒仪式基本情况 |
第一节 度戒仪式及其文化构成 |
一、度戒仪式概述 |
二、度戒仪式文化构成要素 |
第二节 度戒仪式的过程 |
一、仪式前的准备 |
二、度戒仪式的主要过程 |
第二章 度戒仪式中的身体建构 |
第一节 度戒仪式中的身体叙事 |
第二节 度戒仪式中的身份转换 |
一、仪式的分离阶段 |
二、仪式的阈限阶段 |
三、仪式的重新整合阶段 |
第三章 度戒仪式对传统的重构 |
第一节 瑶族传统文化的继承 |
一、传统民间信仰的继承 |
二、传统伦理道德的继承 |
第二节 度戒仪式内容的变化 |
一、仪式对传统的重构 |
二、仪式步骤的缩减 |
三、仪式时空的调整 |
四、仪式中现代文化的渗入 |
第三节 度戒仪式方式和性质的变化 |
一、从家庭传承到政府保护 |
二、从传统社区到网络社区 |
三、从民间信仰到文化展演 |
四、从民间传统到国家非遗 |
第四节 度戒仪式社会功能的变化 |
一、从个人的人生历练到族群的认同标志 |
二、传统社会规范与现代社会规范的整合 |
三、民族文化自信的提振手段 |
第四章 度戒仪式发展变迁的原因 |
第一节 外源性因素 |
一、国家非遗保护背景 |
二、生计方式的转变 |
三、新媒体技术的介入影响 |
第二节 内源性因素 |
一、文化持有者的文化自觉 |
二、文化观念更新与提升 |
三、族群认同需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南诏大理国原始宗教与政治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 研究理论 |
(二) 研究方法 |
(1) 文献研究法 |
(2) 田野调查法 |
四、研究综述 |
(一) 中国原始宗教研究 |
(二) 民族原始宗教研究 |
(三) 南诏大理原始宗教研究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南诏大理国原始宗教概况 |
一、宗教领袖 |
二、崇拜对象 |
(一) 自然崇拜 |
(二) 祖先崇拜 |
(三) 图腾崇拜 |
第二章、原始宗教与政治的互动 |
一、祭铁柱(天)与南诏(蒙舍诏)的建立 |
二、苍山会盟与贞元册南诏 |
三、段思平和三十七部会盟与大理国的建立 |
四、罗刹阁及巫佛斗争 |
第三章 南诏大理国原始宗教重要遗物、遗迹 |
一、苍山神祠 |
(一) 苍山神祠现状 |
1、建筑 |
2、祀神 |
(1) 玷苍山昭明镇国皇帝 |
(2) 文昭南诏杜夫子 |
3、碑刻 |
(1) 钟馗造像碑 |
(2) 宋湘碑 |
(二) 有关苍山神祠的文献资料 |
1、《蛮书》之苍山会盟仪式 |
2、《蛮书》之苍山会盟《誓文》 |
(三) 有关苍山会盟的文物资料 |
1、贞元册南诏印 |
2、袁滋摩崖石刻 |
二、罗刹阁 |
(一) 罗刹阁现状 |
1、建筑 |
2、祀神 |
3、碑刻 |
(1) 观音古阁碑刻 |
(2) 重修罗刹阁新建侍香楼碑记 |
(3) 罗刹古阁重修志 |
(二) 关于观音伏罗刹的神话故事 |
(三) 关于罗刹阁的文献记载 |
1、《南诏图传》之“观音七化” |
2、《白古通记》之“观音七化” |
3、《白国因由》之“观音十八化” |
三、南诏铁柱庙 |
(一) 南诏铁柱现状 |
1、建筑 |
2、南诏铁柱 |
(二) 关于铁柱庙的文物资料 |
1、《南诏图传》之“张乐进求祭柱图” |
2、《南诏图传·文字卷》之《铁柱记》 |
(三) 有关铁柱的传说 |
四、大理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 |
(一) 碑刻现状 |
(二) 有关文献记载 |
第四章 南诏原始宗教与政治的互动分析 |
一、原始神权与政权交流的特点 |
(一) 相融合流 |
(二) 王权神授 |
(三) 适应性互动 |
二、原始宗教适应社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
(一) 自身内部的保守与改革 |
(二) 多元宗教文化格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 专着 |
二、 期刊论文 |
三、 史志资料 |
四、 其他类 |
致谢 |
四、试论白族的自然崇拜及其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白族神话绘本故事的编制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 段丽莎.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中国云南大理白族传统宗教研究[D]. 金东朝. 中央民族大学, 2003(03)
- [3]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文化地理研究[D]. 杨林军. 西南大学, 2013(04)
- [4]试论白族的自然崇拜及其特点[J]. 杨明. 贵州民族研究, 1983(04)
- [5]人神交往中的教育 ——对一个白族村落馈赠礼俗的教育解读[D]. 罗利群. 西南大学, 2011(09)
- [6]民间信仰与生存实践 ——碑格彝族濮拉人的民族志研究[D]. 李娜.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7]彝族文献中的神谱研究[D]. 张盈盈.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5)
- [8]论彝族的土地祭祀[J]. 陈永香. 民间文化, 2000(Z2)
- [9]身体建构与传统的重构:云南省河口县瑶族度戒仪式变迁研究[D]. 刘虎飞. 云南大学, 2019(03)
- [10]南诏大理国原始宗教与政治关系研究[D]. 蔡小旭. 云南大学, 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