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与发展的主旋律——第四届上海科技博览会巡礼(论文文献综述)
朱建国,朱念[1](1997)在《创新与发展的主旋律——第四届上海科技博览会巡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创新与发展,为科技与经济的腾飞予以导向和示范。上海科技博览会作为’97
李小妹[2](2011)在《我国省部产学研平台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要求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建设省部产学研平台是我国科技管理领域的战略性创新,是政府推动区域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转变政府职能以及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实践。作为科技资源高效配置的有效载体,由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共同搭建的省部产学研平台,能够有效促进产学研合作、实现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区域科技公共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省部产学研平台是一种科技政策工具,是促进产学研合作信息结构重组的中介。实践中,省部产学研平台发展迅猛,日益凸显出政府主导性、省部协同性、综合服务性和建设导向性的基本特征。从组织形态、组织结构和组织管理角度可将其划分为不同模式。省部产学研平台分布具有明显的地理差异及省域差异,综合类平台所占比例较大,科技部、农业部、教育部等是参与主办平台较多的部委。省部产学研平台的产生和发展是对区域经济、技术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矛盾进行理性分析、统筹把握的必然结果。省部合作框架建立、地方政府间竞争与合作、区域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区域产学研合作发展诉求是推动平台建设的主要动力因素。省部产学研平台的网络设计应分析地方政府关联因素、判断平台建设外部形势、确定平台战略目标、选择平台合作伙伴以及确定平台网络类型。为保证完成有效的科技公共服务递送,确定平台的核心工作流程是必须的,包括梳理诊断科技创新资源需求、搜集筛选项目来源、保障实时对接以及提供跟踪服务。平台的治理工具分为自愿性工具、混合性工具和强制性工具,要实现将平台建设成为结构合理、运转良好、收效显着的区域科技公共服务载体的政策目标,必须选择正确的治理工具组合。良好的省部产学研平台运行机制应当是平台参建者、参与者等相关利益主体彼此间所形成的良好、顺畅的行为关系以及相应、适宜的制度安排。平台运行机制包括四种,一是互动协调机制,通过政府间、政府与产学研合作主体间的协调互动,达到各方相互理解与协调,进而采取互助合作建设平台的策略行为;二是合作信任机制,通过合作者之间的价值观念协调、目标认定以及制度健全来维护合作信任;三是资源整合机制,通过发挥资源吸纳“竞争点”的优势以及统筹考虑国家战略与区域规划的整合策略,高效整合科技资源;四是制度保障机制,决策参与制度、信息管理制度与整体联动工作制度的建立是平台建设的重要保障。为指导省部产学研平台的建设实践,提出了完善对策。构建多元主体供给模式,实现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的合理分工与协同合作;协调政府间关系,在条块结合的政府组织结构体系中,准确界定中央部委与省级政府的职能,发挥省级政府的战略主动性;从有效集成平台网络、培养网络化管理人才两方面提高政府的网络化治理能力;借鉴公共部门平衡计分卡模型,对平台建设实施战略管理并对其运行绩效进行全面评估。
吴晶晶[3](2016)在《上海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与科技自古就如影随形,文化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前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声;而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会给文化的发展样式、传播方式、表现形式等带来革命性变化,科技既是文化的有机因子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也是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与载体。当今经济发展进入后工业时代,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提供了强有力的创新动力,推动了产业边界的消失文化,与科技融合已经成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以及推动经济转型的关键。历史经验表明,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互动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主旋律。当代科学已达到了一个分水岭,若要继续迅速进步,它们就必须统一起来,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可以开创一个新的复兴。这也意味着在科技迸发出强大力量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可能会重新获得其生命力,迸发出新的活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熠熠生辉。作为一个肩负着面向世界、服务全国、联动长三角重任的上海,目前正致力于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这就意味着上海必须充分激发城市的创新活力,发挥城市的创新功能。因此,上海就必需科学判断未来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承接国家任务,贯彻落实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理念,积极推动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本文以上海为典型,选取其文化与科技融合为对象展开研究,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和文化与科技融合理论梳理。第二部分采用回归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分析和评价上海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发展状况。第三部分提出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以及和构建如何构建这样一个推动机制。第四部分提出了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机制有序运行的对策建议。最后是对文章的总结和展望。
赵玉华[4](2019)在《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可以看到,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兴起与进步往往伴随着对外开放。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虽然发展路径有所不同,但均无例外地实行了对外开放。随着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对外开放已成为不可改变的潮流。正确认识和全面梳理我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将会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是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对外开放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到中国的具体实践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亿万人民,经过数十年艰辛探索和实践开拓,经过规律总结和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的辉煌理论成果。任何一个理论、思想体系都不会凭空产生,都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也不例外。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对外开放思想。首先,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莫尔、欧文、圣西门、傅立叶等人在其作品中较早地表达了交往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吸收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基础上,创造性地建立了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其次,马克思恩格斯在诸多着作中阐述了对外开放思想。他们在研究人类社会历史进程、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中,运用了大量的“分工”“交往”“世界市场”“世界历史”等词汇对开放进行了定义和表述。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整个世界联为一个整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带来国际交往、民族交往和个人交往的扩大,从而构成了丰富的对外开放思想,这一切极其珍贵的思想,成为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渊源。再次,列宁在领导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开放事业中对马克思开放思想进行了继承与实践,形成相关的对外开放理论,加上苏联及东欧国家探索社会主义开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这一切都为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启迪和宝贵经验。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中,经过驰而不息、接力传承的努力奋斗,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寻求、不断改进、不断创新的理论体系。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对外开放思想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型运用,是基于中国具体国情基础上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完善丰富起来的思想理论。从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的主体看,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分别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几代领袖人物和领导集体高瞻远瞩的伟大决策与深刻的开放思想、党的历史文献起草者的政治智慧、国内学界众多着名学者和广大研究专家的学术探索成果、勇于实践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劳动成果。从发展历程来看,社会主义对外开放在中国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形成了不同历史阶段的对外开放思想内容。从各个历史时期,全面梳理和总结对外开放思想的发展历程,能使我们清晰地把握对外开放思想的特征,促进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发展。在七十年的中国社会主义开放思想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思想脉搏发展的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即建国初期的探索中的开放思想;历史转折时期的改革中的开放思想;21世纪前后的调整中的开放思想和新时代新常态中的开放思想这样的四个思想发展阶段。这四个阶段充分显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开放思想不断完善、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开放事业中的时间演进和思想传承。是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对外开放思想宝库的不断丰富,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开放事业和思想的贡献。思想需要实践的验证和丰富,实践需要理论的支撑和发展。自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带来了开放观念的增强、对外贸易的繁荣、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开始深入融入世界经济,不断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构建自由贸易区,进而加速“互联互通”建设、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等,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丰富和发展对外开放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潮流下,我们面临着更大的机遇与挑战,面临着改革时代的新要求,进一步全面梳理和掌握对外开放的发展进程、规律、特征、成就,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认识中国现实国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推动社会主义对外开放在新的征程上更进一步的前进。
李洁[5](2008)在《多维视野下的世博会建筑表达》文中指出本论文依次从社会文化、技术和艺术的角度,以较为详实的史实为基础,分析了自世博会创办以来,其展馆建筑的发展历史及其与社会文化、技术和艺术美学发展的关联性、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三元价值体系的假设,从而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建筑的价值追求目标提出要求,同时对照分析历史上世博会中国馆的问题及其成因,试提出提高中国馆技术和艺术水准的策略。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研究的意义和内容并概述世博会发展历史,界定世博会建筑的内涵。这是全文的概论和总述。第二部分从社会文化视野以及传播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世博会是近现代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和载体,从世博会与近现代国际社会文化传播、世博会与地方文化传播、世博会建筑与权力文化、世博会建筑与当代多元文化四个角度论证世博会影响及推动近现代国际社会文化和举办国家及城市本土文化的发展;世博会建筑体现国家权力文化和权力形象并展现当代多元文化;世博会建筑作为展示文化理念和技术进步的工具,与场地规划、展品一道记录了近现代国际社会文化形态的变迁、民族意识的觉醒、全球化引起的文化危机及人们反思推动可持续发展文化理念的传播。第三部分从建筑形态学的角度出发,研究技术进步下世博建筑形态及其演化规律。把世博建筑视为被不同技术应用的对象,将建筑技术作为展现科技进步的一个维度,分析世博建筑形态的转变过程,从而折射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第四部分从艺术美学的角度出发,在分析近现代建筑思潮、艺术美学的变迁和世博会建筑艺术形态发展的基础上,探讨近现代艺术美学与世博会建筑的互动影响。第五部分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综合但松散的三元价值体系的假设——社会文化价值、技术价值和艺术美学价值,指出在复杂多元的实践面前,世博会建筑的追求价值和评价体系应是多元的。针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建筑的价值追求目标,对应于社会文化价值、技术价值和艺术美学价值分别提出了要求,世博会建筑设计应为多维而综合的设计,且各个价值维度的消长可以多种多样。同时论文对应解读历史上世博会中国馆建筑,认为其在建筑技术的运用、建筑内涵的挖掘、建筑形态艺术性等方面都缺乏高度和深度,论文从社会文化心理、技术和艺术的角度分析中国世博会建筑形态出现的原因,并提出改变这种状态的策略。
邓绍根,马庆[6](2010)在《新中国60年世博会报道风云——以人民日报对历届世博会报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上海世博会,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世博会,是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成功举办的又一次国际盛会。全世界的目光再度聚焦中国,上海世博会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截至2010年7月10日,世博开园第71天,累计参观人数达到了2500万人次。世界人民通过上海世博会更能领略到新中国60年发展的新成就、新风貌。在新中国60年的风云征程中,中国媒体也对世博会日益关注,报道也逐渐回归新闻本位,体现中国特色。因此,笔者以人民日报的世博会报道为代表,通过人民日报对历届世博会的报道,展示新中国媒体60年世博会报道风云。
田超[7](2003)在《核心能力战略及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毫无疑问,企业核心能力理论追寻的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最为本质的东西。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以Intel、Microsoft、Sisco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新技术型公司的快速发展,以及GE、IBM、SONY等一大批老牌企业不断更新、颇具发展后劲的现实,也愈加清晰地使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捕捉到了企业成长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就短期而言,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公司的竞争优势,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公司的核心能力。这一理论不仅打破了传统的"企业黑箱论",并对数十年居于主导地位的现代企业理论提出了挑战,把经济学和管理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从本质上认识和分析企业,又植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内部事项。企业的主要任务也由简单的获取超额利润转向了培育核心能力以取得长期竞争优势。作为20世纪90年代迅速兴起的一种新式的企业理论和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显示出独特的生命力。经济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而战略管理理论与实践则引导其走向实用的、解释企业内部本质的发展方向,二者的完美结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企业分析理论和框架。论文在对核心能力理论进行全面和系统的梳理与回顾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未来走向与趋势,致力于进行研究系统的创新,提出了一个基于四个核心能力元的全新的核心能力战略理论研究体系,即提出可以从文化核心能力、知识核心能力、组织核心能力和战略实施能力四个方面去理解、把握并进而在实践中培育、构建核心能力。从重要性上来讲,这四个方面是以文化核心能力 以核心理念为灵魂)为内核的多层次关系,不仅在逻辑上有主次之分,同时兼顾了相互之间的互动与契合,并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意义。在后面的四章里,论文分别对四个核心能力元进行了具体深入的研究,分别提出相应的次级能力元构成体系,并开发出各自的概念群与研究模型,在每一章都提出了有创意的思想或研究方法。本文认为核心能力理论是战略管理理论的一个最新成果和目前的主流企业理论,因此,每一章都提出了基于核心能力理论的次级能力元战略管理模式,这也是目前核心能力理论研究深化的最新发展趋势。 在前面理论继承与理论发展的基础上,最后一部分是实证及应用研究。用四万余字、全书四分之一的篇幅,对我国企业核心能力的现状进行了全景式的分析,提出了在新的国内外环境下,发展我国企业的核心能力所应该采取的战略思维和战略方法。这对于我国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深入研究,以及对于我国企业的成长和壮大,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颜春[8](2008)在《中国服装三十年 ——新时期中国服装发展史研究之一(1978-1992)》文中指出全文结合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我国经济文化转型的社会背景,以真实鲜活的历史事件为出发点,找出了十五年里起着重要作用的决策因素,探究了新时期服装业从起步到规模化发展的历史规律。改革开放的前十五年里,虽然受意识形态、政治风云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严重,中国服装业仍是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十五年。其发展历程的梳理和思考,不仅清晰了新时期服装业的历史轨迹,更对产业未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从经济学、服饰文化学的观点出发,对已总结出的三条规律分别展开论述。结合典型事例,记录下了市场经济作用下,服装国有、私营、外资企业的发展;“以服装为龙头”地位的确立,行业和媒体如何发挥其积极效应;再认识服装特点,服装科技、博览会、设计、模特各领域繁荣服装产业。结尾处结合2008产业现状及中国服装协会工作报告内容,总结了这三条规律的延伸及发展,并指出直到现在它们仍然发挥积极作用。
本刊编辑部,花而,胡江路,刘晶,林达,Alex,Sky,耿伟,PET杨[9](2008)在《寻找2008全球会奖地标》文中指出国际会奖旅游市场上风云变幻,但对中国会奖组织者来说,有哪些将成为2008年指引方向的全球会奖地标呢?《商务奖励旅行》希望通过对这些标志性事件的寻找,来预见2008年全球会奖行业的最新动向,以期给更多关心会奖行业的读者带来一幅更清晰的全球会奖业蓝图。
程桔华,刘继文,崔艳华,郝洪才,姜胜福,史瑞江,魏伟,徐中伏[10](2013)在《聚焦生态文明 把握产业先机——中关村创新论坛暨中国产业园区与企业发展论坛纪实》文中指出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下称科博会)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六届。她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科技盛会,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每届科博会期间举办的各大主题论坛也已成为科博会的一道靓丽风景,就像"中关村创新论坛",多年来,紧紧围绕"创新"这一时代主旋律,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观念、新思维的交流和碰撞,同时也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创新与发展的主旋律——第四届上海科技博览会巡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新与发展的主旋律——第四届上海科技博览会巡礼(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省部产学研平台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 论文创新点 |
2 省部产学研平台相关研究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3 省部产学研平台释义及发展现状 |
3.1 省部产学研平台的概念界定 |
3.2 省部产学研平台的特征 |
3.3 省部产学研平台的模式 |
3.4 省部产学研平台的发展现状 |
4 省部产学研平台建设的动力源 |
4.1 省部合作框架建立 |
4.2 地方政府间竞争与合作 |
4.3 区域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
4.4 区域产学研合作发展诉求 |
5 省部产学研平台的设计与治理工具 |
5.1 平台网络体系规划与设计 |
5.2 平台核心工作流程确立 |
5.3 平台建设的治理工具 |
6 省部产学研平台的运行机制 |
6.1 互动协调机制 |
6.2 合作信任机制 |
6.3 科技资源整合机制 |
6.4 制度保障机制 |
7 省部产学研平台的完善对策 |
7.1 构建多元主体供给机制 |
7.2 调整政府间关系 |
7.3 提高政府网络化治理能力 |
7.4 评估平台运行绩效 |
8 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上海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4 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学理性分析 |
2.1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内涵 |
2.1.1 文化的科技要素 |
2.1.2 科技的文化要素 |
2.1.3 文化与科技融合 |
2.2 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机制 |
2.2.1 机制 |
2.2.2 动力机制 |
2.2.3 运行机制 |
2.3 基于协同创新理论视角分析 |
2.4 融合模式 |
2.4.1 理论层面的融合模式 |
2.4.2 实践层面的融合模式 |
第三章 上海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分析评价 |
3.1 历史回溯 |
3.1.1 世界文化与科技融合史 |
3.1.2 上海文化与科技融合史 |
3.2 上海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线性分析——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例 |
3.2.1 数据选择 |
3.2.2 模型的选择 |
3.2.3 结论分析 |
3.3 上海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评价 |
3.3.1 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及赋权 |
3.3.2 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测算 |
3.3.3 结论分析 |
第四章 上海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比较研究 |
4.1 上海、北京、深圳、杭州的政策比较 |
4.1.1 人才政策 |
4.1.2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其他政策 |
4.2 上海、北京、深圳、杭州的指标比较 |
4.2.1 人才资源 |
4.2.2 发展规模 |
4.2.3 财力投入 |
4.2.4 产业竞争力 |
4.2.5 展示平台 |
4.2.6 结论分析 |
第五章 上海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动力机制与运行机制 |
5.1 动力机制要素 |
5.1.1 利益的驱动力 |
5.1.2 政策的推动力 |
5.1.3 市场的拉动力 |
5.1.4 科技的推动力 |
5.2 运行机制要素 |
5.2.1 创新人才 |
5.2.2 资源配置 |
5.2.3 融合环境 |
5.2.4 政策保障 |
5.3 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 |
5.3.1 确定分析指标矩阵 |
5.3.2 无量纲化处理 |
5.3.3 求两级最大差和两级最小差 |
5.3.4 计算灰色关联系数和关联度 |
5.3.5 结论 |
第六章 上海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机制建构 |
6.1 目标与原则 |
6.1.1 目标 |
6.1.2 原则 |
6.2 动力机制的建构 |
6.2.1 利益驱动机制 |
6.2.2 政策引导机制 |
6.2.3 市场导向机制 |
6.2.4 科技推动机制 |
6.3 运行机制的建构 |
6.3.1 人才保障机制 |
6.3.2 资源配置机制 |
6.3.3 融合环境机制 |
6.3.4 政策保障机制 |
第七章 大力推进上海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对策建议 |
7.1 加强人才的培育和引进 |
7.2 完善财政投入政策 |
7.3 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
7.4 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
7.5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7.6 努力搭建成果转化和展示平台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第一章 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社会改革理想的对外交往思想 |
一、莫尔《乌托邦》中的城邦交往观 |
二、康帕内拉《太阳城》中的城邦交往观 |
三、安德里亚《基督城》中的城邦交往观 |
第二节 近代空想社会主义交往关系思想 |
一、圣西门“实业制度”中的对外交往思想 |
二、傅立叶“和谐社会”中的对外交往思想 |
三、欧文“新和谐公社”中的对外交往思想 |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外交往思想的经典文本 |
一、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世界历史思想 |
二、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世界历史与交往理论 |
三、马克思《哲学的贫困》中的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思想 |
四、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中的全球化进程思想 |
五、马克思《资本论》中的世界市场和自由王国思想 |
第四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外交往思想的观点梳理 |
一、生产力的发展与交往关系扩大是相伴随的 |
二、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三、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将各民族之间紧密联系起来 |
四、地域性的封闭不可能产生社会主义 |
五、共产主义是一种世界历史现象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思想回溯 |
第一节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实践 |
一、列宁一国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对外关系实践 |
二、斯大林时期苏联对外关系实践的演变 |
第二节 列宁社会主义对外关系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生存不下去的 |
二、在目前情况下应当把自己的生存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 |
三、我们的革命只有在得到全世界工人支持的时候才能取得胜利 |
四、社会主义要以庞大的资本主义文化所获得的一切经验为基础 |
五、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交往中要反对大国沙文主义 |
第三节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政策与实践 |
一、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思想与政策思路 |
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实践演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设探索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关系思想 |
第一节 新中国对外关系实践的持续探索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对外关系实践(1949 年-1956 年) |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对外关系实践(1956 年-1966 年)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对外关系实践(1966 年-1976 年) |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对外关系理论 |
一、毛泽东对外关系思想的主要着作 |
二、毛泽东对外关系思想的观点梳理 |
第三节 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对外关系思想 |
一、周恩来对外关系论述 |
二、刘少奇对外关系论述 |
三、陈云的对外关系论述 |
四、张闻天对外关系论述 |
五、李先念对外关系论述 |
第四节 我国学术领域对外关系思想的探讨 |
一、孙冶方的对外关系观点 |
二、卓炯的对外关系观点 |
三、薛暮桥的对外关系观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 |
第一节 历史转折时期对对外关系的理性反思 |
一、历史转折时期对外关系的环境 |
二、历史转折时期对外关系的反思 |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的对外开放战略措施 |
一、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确立 |
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的提出 |
三、“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
四、开放型经济特区的建立与发展 |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中对外开放思想的丰富内容 |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
二、邓小平时代主题理论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
三、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
四、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
第四节 我国经济学家对对外开放思想的研究探索 |
一、于光远对外开放观点 |
二、许涤新对外开放观点 |
三、刘国光对外开放观点 |
四、萧灼基对外开放观点 |
五、厉以宁对外开放观点 |
第五节 中国学术界对邓小平开放思想的研究探索 |
一、关于邓小平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判断 |
二、关于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三、对邓小平对外开放战略的研究 |
四、对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内涵及特点的研究 |
第六节 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对外开放的实践成果 |
一、开放信念的不断增强 |
二、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
三、经济体制改革有了突破 |
四、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升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20 世纪90 年代至党的十八大前中国对外开放思想的发展 |
第一节 21世纪前后中国对外开放面临的新挑战 |
一、全面改革深入化 |
二、开放观念多元化 |
三、国际环境复杂化 |
四、开放格局立体化 |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对外开放的贡献 |
一、对外开放要以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基点 |
二、对外开放要以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动力 |
三、对外开放要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标 |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对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意义 |
一、经济社会发展是对外开放的目的 |
二、以人为本是对外开放的核心立场 |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
四、统筹兼顾是对外开放的根本方法 |
第四节 20 世纪90 年代至党的十八大前我国对外开放战略 |
一、强调“走出去”对外开放战略 |
二、丰富经济特区“对外窗口”思想 |
三、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思想 |
四、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思想 |
五、和谐世界理念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
第五节 20 世纪90 年代至党的十八大前国内学术界对对外开放的探讨. |
一、我国学界对国际形势对中国对外开放的影响研究 |
二、我国学界关于树立新开放观研究 |
三、我国学界对对外开放三十年整体研究 |
第六节 21世纪初中国对外开放实践的开拓 |
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二、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 |
三、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环境 |
一、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 |
二、中国经济由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轨道 |
三、世界范围内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显现 |
四、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日趋突出 |
第二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对外开放思想的发展 |
一、中国梦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
二、新发展理念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
四、新型大国关系理念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
五、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理念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
第三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对外开放思想的贡献 |
一、走出去的战略思想更明确 |
二、全球化应对的思维更确定 |
三、对外开放依托文化传统的思路更鲜明 |
四、由近及远的开放战略考量更周密 |
第四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学术界对扩大对外开放的理论探讨 |
一、关于全球化问题与对外开放 |
二、关于参加全球治理体系与对外开放 |
三、关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对外开放 |
四、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与对外开放 |
第五节 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实践的深化 |
一、加速“互联互通”建设 |
二、“一带一路”建设取得进展 |
三、扩大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
本章小结 |
结论: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发展的启迪 |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核心力量 |
二、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根本保障 |
三、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活力源泉 |
四、走向世界是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坚定信念 |
图表清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多维视野下的世博会建筑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世博会发展历史 |
1.3 世博会分类 |
1.4 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目的 |
1.5.3 研究框架 |
1.6 研究方法 |
1.7 相关理论基础 |
1.7.1 传播学理论一般知识 |
1.7.2 形态学理论一般知识 |
第二章 社会文化视野的世博会及建筑 |
2.1 世博会与国际社会文化传播 |
2.1.1 世博会与国际社会文化的建构 |
2.1.2 世博会与国际社会文化的变迁 |
2.2 世博会与地方文化传播 |
2.2.1 世博会与举办国家技术和文化的宣传 |
2.2.2 世博会与举办城市本土文化的“认同” |
2.3 世博会建筑与权力文化 |
2.3.1 张扬强权文化的世博会建筑 |
2.3.2 树立国家权力形象的世博会建筑 |
2.4 世博会建筑与当代多元文化 |
2.4.1 回归地方文化的世博会建筑 |
2.4.2 体现生态关怀的世博会建筑 |
2.4.3 融合娱乐休闲文化的世博会建筑 |
2.5 小结 |
第三章 技术视野的世博会建筑形态演进 |
3.1 科技与展览建筑形态发展 |
3.1.1 技术与现代建筑形态发展 |
3.1.2 展览建筑的形态和技术 |
3.2 世博会建筑形态的发展历程 |
3.2.1 体量 |
3.2.2 围护体系 |
3.2.3 形式特征 |
3.3 世博建筑构形的技术成就 |
3.3.1 结构技术:支撑体系的建立 |
3.3.2 材料技术:表皮和骨架的完善 |
3.3.3 设备技术: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建立 |
3.4 小结 |
第四章 艺术视野的世博会建筑 |
4.1 古典复兴运动中的世博会建筑 |
4.1.1 混乱的思潮 |
4.1.2 水晶宫和历史主义风格主导的世博会建筑 |
4.2 现代主义建筑发展时期的世博会建筑 |
4.2.1 纷繁的艺术思潮 |
4.2.2 逐渐摆脱历史主义风格的世博会建筑 |
4.3 现代主义建筑成熟时期的世博会建筑 |
4.3.1 主要的美学流派及其特征 |
4.3.2 技术主义美学主导的世博会建筑 |
4.4 当代多元化发展时期的世博会建筑 |
4.4.1 当代建筑艺术及美学概述 |
4.4.2 百花齐放的世博会建筑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语境下的世博会建筑 |
5.1 多维而综合的设计 |
5.1.1 三元价值论的假设 |
5.1.2 不同价值角度的实践 |
5.2 2010上海世博会建筑:实现理想的努力 |
5.2.1 社会文化领域 |
5.2.2 建筑技术领域 |
5.2.3 艺术美学领域 |
5.3 世博会与中国馆 |
5.3.1 历史上的世博会与中国馆 |
5.3.2 中国馆建筑形态产生的原因 |
5.3.3 身负重任的2010年中国馆 |
5.3.4 现代建筑的中国表达 |
5.4 小结 |
一、参考书目 |
二、参考文献 |
三、外文参考资料及文献 |
四、参考硕博论文 |
五、图片索引 |
附录A 历届重要世博会概况 |
附录B 历届世博会背景主要大事表 |
附录C 部分世博会建筑技术图纸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6)新中国60年世博会报道风云——以人民日报对历届世博会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世博会报道政治化 |
世博会报道的新起点 |
世博会报道, 回归新闻本位 |
(7)核心能力战略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核心能力理论:溯源及演进 |
1.1 核心能力理论的兴起和概念界定 |
1.1.1 核心能力理论的兴起 |
1.1.2 核心能力概念界定 |
1.1.3 核心能力概念演进及评述 |
1.2 理论渊源: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交叉融合 |
1.2.1 核心能力理论产生的经济学脉略 |
1.2.2 核心能力理论产生的管理学脉略 |
1.2.3 核心能力理论的战略管理理论脉络 |
1.2.4 核心能力理论的知识经济理论和创新理论渊源 |
1.3 核心能力理论的发展与走向 |
1.3.1 共同命题和理论假定 |
1.3.2 核心能力理论的历史演进 |
1.3.3 核心能力理论与资源基础论的对比分析 |
1.3.4 核心能力理论的八个主要流派 |
1.3.5 核心能力理论最新发展 |
1.3.6 核心能力理论的研究意义 |
1.3.7 研究误区和理论走向 |
第二章 核心能力理论体系构成和战略内涵 |
2.1 核心能力理论体系构成 |
2.1.1 概念辨析:资源、才能、能力、核心能力 |
2.1.2 核心能力体系的四维构成模型 |
2.1.3 模型体系的特征 |
2.2 核心能力的识别与测度 |
2.2.1 核心能力的内部识别与测度指标 |
2.2.2 核心能力的外部识别和测度方法 |
2.2.3 核心能力的定性识别与测度步骤 |
2.2.4 核心能力的模糊综合定量测度 |
2.3 核心能力的管理体系 |
2.3.1 核心能力的培育 |
2.3.2 核心能力的部署运用 |
2.3.3 核心能力的多层次竞争 |
2.3.4 核心能力的流失防范与巩固 |
2.3.5 核心能力的创新管理 |
2.4 核心能力与战略管理 |
2.4.1 对战略概念的理解 |
2.4.2 战略管理理论回顾与评价 |
2.4.3 核心能力的战略特征与互动 |
2.4.4 核心能力理论与战略管理理论的耦合 |
第三章 文化核心能力战略 |
3.1 文化:企业角度的内涵 |
3.1.1 对文化的理解 |
3.1.2 文化差异与管理模式 |
3.1.3 企业文化的内涵、类型和层次 |
3.1.4 文化管理兴起的背景和原因 |
3.1.5 企业文化对组织使命的作用 |
3.2 核心理念与核心能力 |
3.2.1 核心理念的概念和结构层次 |
3.2.2 作为能力内核的核心理念的功能 |
3.2.3 核心理念的能力元构成 |
3.3 文化核心能力的战略管理框架 |
3.3.1 文化核心能力管理的理论基础 |
3.3.2 企业战略管理模型:战略-文化-结构 |
3.3.3 文化核心能力的发展战略 |
第四章 知识核心能力战略 |
4.1 知识:企业角度的理解 |
4.1.1 东西方文化对知识概念的理解 |
4.1.2 知识与信息辨析 |
4.1.3 企业知识的内涵和类型 |
4.1.4 企业知识类型的复合界定 |
4.1.5 企业知识的构成和本质特征 |
4.1.6 企业知识创造的SECI模型 |
4.2 核心知识与知识核心能力战略 |
4.2.1 从知识的角度回顾企业能力理论 |
4.2.2 核心知识的概念和价值树 |
4.2.3 核心知识的能力创造 |
4.2.4 核心知识战略管理模式:内涵和意图 |
4.2.5 核心知识管理的战略过程 |
4.2.6 惠普公司的核心知识战略管理 |
4.3 核心知识员工的战略管理 |
4.3.1 核心知识管理的人性假定 |
4.3.2 核心知识管理主体的构成和职责 |
4.3.3 核心员工的战略管理 |
第五章 组织核心能力战略 |
5.1 组织核心能力的战略管理 |
5.1.1 核心能力理论中的组织资本 |
5.1.2 组织核心能力与动态能力理论的耦合 |
5.1.3 组织核心能力的概念和内涵 |
5.1.4 钱德勒对组织能力理论的历史贡献 |
5.2 组织核心能力中的组织设计战略 |
5.2.1 组织效应、组织熵与组织设计 |
5.2.2 组织设计的战略原则和战略要素 |
5.2.3 组织结构模式的演变和发展 |
5.2.4 变革时期的组织设计能力战略原则 |
5.3 组织核心能力中的领导力和流程能力 |
5.3.1 领导与管理 |
5.3.2 个人领导力与组织领导力 |
5.3.3 组织领导力的发展战略 |
5.3.4 基于核心能力的流程再造战略 |
第六章 基于核心能力的战略执行能力 |
6.1 基于核心能力的战略管理模型 |
6.1.1 核心能力与战略管理互动的机理 |
6.1.2 基于核心能力的战略管理模型 |
6.1.3 战略执行能力的概念和层次 |
6.2 基于核心能力的公司层战略 |
6.2.1 核心能力与多元化战略 |
6.2.2 核心能力与一体化战略 |
6.3 基于核心能力的业务层战略 |
6.3.1 核心能力与成本领先战略 |
6.3.2 核心能力与差异化战略 |
6.3.3 核心能力与集中战略 |
6.4 基于核心能力的并购重组与战略联盟 |
6.4.1 合并与收购的类型与动因 |
6.4.2 并购价值来源的核心能力分析 |
6.4.3 重组战略与核心能力 |
6.4.4 战略联盟与核心能力 |
6.5 基于能力的战略整合 |
6.5.1 多层次战略与能力的整合 |
6.5.2 三种竞争战略的整合:战略钟 |
第七章 中国企业核心能力战略实证分析及对策 |
7.1 中国企业核心能力的现状 |
7.1.1 对中国企业核心能力的基本判断 |
7.1.2 中国企业建立核心能力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
7.1.3 培育中国企业核心能力的总体战略对策 |
7.2 中国企业的文化核心能力与企业家行为 |
7.2.1 中国企业核心文化现状 |
7.2.2 中国企业的文化变革战略 |
7.2.3 企业家能力与核心能力的契合 |
7.2.4 企业家队伍现状 |
7.2.5 我国企业家能力的培育战略 |
7.3 中国企业的知识核心能力与发展对策 |
7.3.1 我国企业知识核心能力现状和难点 |
7.3.2 我国企业核心知识的发展对策 |
7.4 中国企业的组织冲突与组织变革 |
7.4.1 我国传统企业组织模式面临的挑战 |
7.4.2 我国企业组织结构变革模式 |
7.5 基于核心能力的中国企业资本运作能力 |
7.5.1 中国企业资本运作能力的现状和市场环境 |
7.5.2 基于核心能力的资本运作模式 |
参考文献 |
(8)中国服装三十年 ——新时期中国服装发展史研究之一(1978-199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绪论 |
1.1 综述 |
1.2 缘起及意义 |
1.3 研究视角 |
第2 章 探索市场经济规律大规模发展服装业 |
2.1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禁锢 |
2.2 新时期服装业蓬勃发展的原因 |
2.2.1 国内经济体制变革引发价值观的根本转变 |
2.2.2 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引发对外加工的大量出现 |
2.3 国营企业寻找改革的突破口 |
2.3.1 风口浪尖上的裁缝明星——步鑫生 |
2.4 私营企业成为改革的生力军 |
2.4.1 雅戈尔记录了私营企业如何在改革浪潮中“淘金” |
2.5 与外资“联姻”向服装大国挺进 |
2.5.1 从顺美看合资企业的发展模式 |
2.6 小结 |
第3 章 以服装为龙头推动产业链的壮大 |
3.1 “小马拉大车” |
3.1.1 领导人对服装的极力倡导 |
3.1.2 “掌舵手”组织机构的成立 |
3.2 龙头作用调动起来、发挥出来 |
3.2.1 “民族化与时代感”的思考打破传统设计理念 |
3.2.2 服装媒体的摇旗呐喊、引路指航 |
3.2.3 以科研带动服装生产 |
3.3 小结 |
第4 章 再认识服装特点科学技术与艺术文化齐头并进 |
4.1 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 |
4.1.1 新号型的制定为成衣化大生产先行 |
4.1.2 服装领域高科技的里程碑 |
4.1.3 留为历史遗憾的中国人台 |
4.2 迎进来走出去 |
4.2.1 “传教士”皮尔.卡丹来了 |
4.2.2 “三巨头”CHIC 齐亮相 |
4.2.3 中国开放的大门向巴黎打开 |
4.2.4 到巴黎争得一席之地 |
4.3 不断坚实的设计力量 |
4.3.1 “金剪”奖吹响号角 |
4.3.2 人才辈出的“兄弟”杯舞台 |
4.4 模特的正名之路 |
4.4.1 新中国的第一支时装表演队 |
4.4.2 勇气十足的第一次模特大赛 |
4.4.3 模特表演初露曙光 |
4.5 小结 |
第5 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图片说明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创新与发展的主旋律——第四届上海科技博览会巡礼(论文参考文献)
- [1]创新与发展的主旋律——第四届上海科技博览会巡礼[J]. 朱建国,朱念. 上海机床, 1997(04)
- [2]我国省部产学研平台建设研究[D]. 李小妹.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9)
- [3]上海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机制研究[D]. 吴晶晶.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6(11)
- [4]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发展研究[D]. 赵玉华. 兰州大学, 2019(08)
- [5]多维视野下的世博会建筑表达[D]. 李洁. 同济大学, 2008(07)
- [6]新中国60年世博会报道风云——以人民日报对历届世博会报道为例[J]. 邓绍根,马庆. 新闻与写作, 2010(08)
- [7]核心能力战略及实证研究[D]. 田超. 复旦大学, 2003(03)
- [8]中国服装三十年 ——新时期中国服装发展史研究之一(1978-1992)[D]. 颜春. 北京服装学院, 2008(07)
- [9]寻找2008全球会奖地标[J]. 本刊编辑部,花而,胡江路,刘晶,林达,Alex,Sky,耿伟,PET杨. 商务奖励(旅行), 2008(Z1)
- [10]聚焦生态文明 把握产业先机——中关村创新论坛暨中国产业园区与企业发展论坛纪实[J]. 程桔华,刘继文,崔艳华,郝洪才,姜胜福,史瑞江,魏伟,徐中伏. 中关村,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