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盐速食蔬菜复合保鲜技术初探

低盐速食蔬菜复合保鲜技术初探

一、低盐方便菜组合保鲜技术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韩帅波[1](2021)在《盐环境来源微生物多相分类及嗜盐古菌基因组适应性与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盐环境中的微生物因其独特的生理代谢类型和特殊的生命演化地位,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新疆阿尔金山无人区由于高山阻隔,气候恶劣,人迹罕至,其中古老而原始的微生物资源一直以来鲜有报道。本文以新疆阿尔金山高海拔盐湖为重点,以包括其在内的8个盐湖(阿牙克库木湖、卡尔敦湖、龙尾错、销库尔咸湖、玛纳斯湖、巴里坤湖、运城盐湖和吉林碱湖)为研究对象,研究盐湖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并挖掘其中嗜盐微生物资源,对分离到的6株嗜盐微生物进行了多相分类学研究。此外,对38株嗜盐古菌模式菌株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并对其中一株的基因组环境适应性和基因演化进行了深入探讨。本论文运用非培养的宏基因组方法,对阿牙克库木湖和玛纳斯湖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在阿牙克库木湖中,细菌是优势类群,红杆菌目在目水平丰度最高,而在玛纳斯湖中,嗜盐古菌是优势类群,盐红菌属在属水平丰度最高。运用可培养的方法,共分离纯化得到403株嗜盐微生物,包括191株嗜盐古菌和212株嗜盐细菌,其中嗜盐古菌疑似新分类单元8个,嗜盐细菌疑似新分类单元17个。在群落分析中,发现玛纳斯湖和运城盐湖,销库尔咸湖与运城盐湖的嗜盐古菌群落结构较为类似;卡尔敦湖、阿牙克库木湖和龙尾错这三个高海拔盐湖的细菌群落结构相似,优势类群均为海杆菌属菌株,而海杆菌属的物种大部分直接或间接来自海洋,在远离海洋、人迹罕至的高原盐湖中发现如此之多的海杆菌属菌株,可能是继喜马拉雅山脉发现海洋鱼类化石后,青藏高原海洋起源假说的又一力证,在地球物种演化研究上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对分离自不同盐环境的6株嗜盐微生物进行了多相分类学研究,建立了2个新属(Salilacivita gen.nov.和Ayaqqumibacter gen.nov.)和6个新种(Salilacivita planktonica、Ayaqqumibacter halotolerans、Wenzhouxiangella salilacus、Rhodohalobacter barkolensis、Marinobacterium zhoushanense和Terasakiella brassicae)。在属和种的水平增加了新的分类单元,丰富了嗜盐微生物资源,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物种材料和参考信息。对38株嗜盐古菌模式菌株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共获得9个高质量基因组完成图和29个草图,极大地丰富了嗜盐古菌模式菌株的基因组数据资源,并对其中Salinigranum rubrum GX10T基因组的环境适应性与基因演化进行了深入分析。菌株GX10T的基因组由一个环状染色体和5个环状质粒组成。在其基因组中存在大量K+和Na+转运蛋白编码基因以及相容性溶质的吸收和合成相关的基因,使其能够保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平衡。偏酸性的蛋白质等电点使得其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在高盐环境下依旧能够保持稳定的结构。该菌株拥有光修复、切除修复、错配修复和重组修复等完善的DNA修复系统,可以对紫外辐射导致的受损DNA进行修复。该菌株基因组中含有大量重金属抗性和代谢相关的基因,可能有助于降低重金属对菌体的毒害作用。其基因组中含有多个CRISPR位点和多种类型的Cas蛋白编码基因,共同组成CRISPR-Cas系统,来降解侵入细胞内的噬菌体和外源DNA,维持基因组的稳定。运用基于系统发育树的方法,对该菌株中的新基因进行注释和分析,发现大部分新基因形成于热原菌纲和嗜盐菌纲的物种分化过程中。此外,该菌株基因组也还存在有编码丝氨酸蛋白酶、α-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脂肪酶、酯酶、内切葡聚糖酶等工业用酶和PHA合成途径的全部基因,表明菌株GX10T还具有较大的生物技术应用潜力。新疆高海拔盐湖嗜盐微生物资源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非培养和可培养方法揭示了其微生物群落组成以及特有的群落类型,加深了对特殊环境下微生物分布的认识。对6株疑似新分类单元进行了多相分类学研究,丰富了嗜盐微生物物种资源。对38株嗜盐古菌模式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为后续分类学、比较基因组学和生物技术利用奠定数据基础。对菌株S.rubrum GX10T的环境适应性和基因演化分析,则进一步加深了对生命在极端环境下生存机制和演化历史的理解。

亓浩然[2](2021)在《针对90后健康饮食行为的冰箱体验设计》文中指出过去十年,卫生范式发生了重大转变。疾病的年轻化、慢性病患者人数的增加,人们对健康保健观念逐渐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管理,向往健康的饮食行为。本课题来源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与青岛海尔集团的校企合作项目——青年人群冰箱体验设计研究,目的是探讨青年人群所关注的健康饮食新体验。针对未来用户需求的洞察提出具备商业与应用价值的健康设计策略,并输出全新的冰箱创新设计方案。在理论研究环节,文章首先从健康饮食的定义展开,对影响健康饮食行为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梳理。其次,明确了健康饮食行为促进的概念发展及构成,为挖掘用户的健康饮食需求、了解用户的生活方式奠定了理论基础,针对用户需求提出健康饮食行为的设计干预机会点,创建理想的健康饮食体验。接下来,探究冰箱体验的相关要素,明确了在促进健康的背景下,冰箱角色的转变,主要从产品功能、家庭定位、社会角色三方面入手。最后,通过对国内外现有冰箱产品的比较分析并结合前文的理论分析,初步总结出冰箱健康体验的三个设计机会点,分别是情感化体验、智能化体验、娱乐化体验,指导接下来的设计策略输出和设计实践过程。在调研与策略输出环节,采取问卷调研、入户调研和深度访谈的方式,对90后青年人群进行观察研究,洞察“90后”家庭饮食行为及冰箱使用体验的痛点及需求点。将冰箱的相关体验分为五个阶段:冰箱采购、冰箱使用、售后服务、饮食行为、健康管理。在不同的阶段针对用户不同的需求进行归类分析,输出设计机会点,提出相对应的设计策略指导后续的设计实践。在设计实践环节,对冰箱产品进行了健康定义,围绕饮食行为的健康监测和管理进行冰箱设计,结合设计策略构建健康的家庭饮食行为体验,解决了用户冰箱使用时的健康需求。最终实现课题研究的目标,以健康饮食行为为目标,以体验设计为手段,实现让用户的健康饮食行为从“瞬间吸引”产生动机到“持续坚持”的健康变化过程,让用户拥有舒适、愉悦的健康生活体验,帮助90后青年群体养成了健康饮食行为的习惯,促成了健康的生活方式转型。

刘娜[3](2021)在《河套平原盐碱地不同材料隔层水盐调控及培肥增产机制与效应》文中研究指明内蒙古河套平原盐分上行表聚现象严重,对农作物生长造成危害。土壤中铺设秸秆和砂层均是盐碱地改良的有效措施。但多数研究是围绕单一材料隔层的厚度和层位开展,对秸秆和砂层以及砂层粒径水盐调控效应差异研究较少,对秸秆和砂子组合建立的隔层改良效果也不明确。为此,本研究采用室内土柱模拟试验和田间定位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1)通过土柱入渗和蒸发模拟试验,以无隔层处理(CK)为对照,研究了砂层粒径(细SC1:1~2 mm;中SC2:3~4mm;粗SC3:5~6 mm)对水盐运移的影响,对比了不同粒径砂层和秸秆隔层(JG)水盐调控效果,同时对比分析了单一隔层(JG:秸秆隔层;SC:混合粒径砂层)和组合隔层(JS:秸砂组合隔层)土壤水盐调控作用;(2)通过三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无隔层处理(CK)、秸秆隔层(JG)、砂隔层(SC)和秸砂组合隔层(JS)对土壤水盐运移、土壤孔隙、土壤养分、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结构以及食葵产量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上述系统研究,揭示不同隔层处理对土壤水盐调控与培肥增产的机制和效应,为在河套平原盐碱地构建长期有效的水盐调控隔层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了隔层水盐调控作用,揭示了砂层粒径以及单一材料隔层和组合隔层水盐调控效应。铺设隔层处理减缓了湿润峰运移速度,入渗结束后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比CK显着高17.36%~26.02%,土壤含盐量比CK显着低9.72%~20.52%(P<0.05)。随砂层粒径增大减渗淋盐作用增强,SC3处理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最高,盐分最低,其次是JG处理。单一秸秆隔层和秸砂组合隔层处理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高于单一砂层,盐分低于单一砂层。隔层还具有阻碍毛管水上升,抑制潜水蒸发和盐分上返的作用,潜水蒸发试验结束后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和全盐含量CK分别比铺设隔层处理显着高16.95%~38.13%和51.49%~78.71%(P<0.05),45~6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和全盐含量铺设隔层处理显着高于CK(P<0.05)。砂层随粒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JG处理作用弱于SC3,但强于SC1和SC2。单一秸秆隔层和秸砂组合隔层的抑制作用优于单一砂层。2、明确了不同隔层田间水盐调控效应及其与土壤孔隙的关系。2018-2020年春灌后铺设隔层处理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比CK显着高4.85%~16.78%,土壤全盐含量比CK显着低7.00%~17.01%(P<0.05),其中JG和JS处理0~40 cm土层土壤全盐含量显着低于SC,2019年和2020年JS处理淋盐效果最好,0~40 cm土层土壤全盐含量最低。食葵生育中后期隔层均能抑制地下水蒸发将盐分有效阻隔在隔层以下,食葵整个生育期土壤盐分层化比(S040 cm:S40100 cm)均保持在1以下,至收获期盐分蒸发通量JG、SC和JS处理分别比CK显着低23.17%~58.37%、24.61~40.63%和27.99%~56.33%(P<0.05)。进一步探究隔层孔隙结构变化及其对水盐调控作用的影响发现铺设隔层处理均不同程度增加土壤总孔隙度,降低土壤孔隙连通度。其中JS总孔隙度分别比CK、JG和SC高254.90%、31.32%和99.21%。土壤中总孔隙度增加和孔隙连通度降低能抑制盐分上返,当量直径<5mm孔隙对盐分的淋溶有促进作用,对盐分的上返有抑制作用。3、探究了隔层培肥效应及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G和JS处理显着增加2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和速效养分(P<0.05),40~60 cm土层土壤增幅最明显,2018年增幅最大。JG和JS处理40~60cm土层养分增幅最大分别为土壤有机碳20.72%和15.20%,全氮23.81%和16.33%,碱解氮23.64%和16.36%,速效钾16.42%和14.60%,速效磷31.91%和23.40%。JG和JS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影响不显着,2018年Shannon指数略高于CK。SC显着降低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P<0.05)。JG和JS提高了绿弯菌门和酸杆菌门等参与土壤碳氮循环的细菌群落的相对丰度,砂层处理提升了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2018年土壤水分是影响细菌群落分布的重要因子,2019年土壤p H和水分是影响细菌群落分布的重要因子。4、从水盐调控作用、培肥效应及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揭示了隔层增产效应。铺设隔层处理均能显着增加食葵出苗率,其中SC出苗率最高,但增产作用不明显,2019年甚至籽粒减产9.61%。2018年JG籽粒增产效果最显着,增幅达18.67%,2020年JS增产效果最显着,增幅达24.14%(P<0.05)。食葵籽粒产量受土壤盐分、根际微生物和土壤肥力的共同影响,总体来说0-40 cm土层土壤盐分降低,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增加和20-60 cm土层土壤肥力增加对食葵籽粒增产有促进作用。综上土壤中铺设隔层具有明显的水盐调控作用,秸秆隔层埋设初期水盐调控作用最明显,秸砂组合隔层后期水盐调控作用优于秸秆。秸秆和秸砂组合隔层均具有培肥土壤,改善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加食葵产量的作用。

张玉[4](2021)在《发酵牛肉干发酵工艺优化及品质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牛肉干营养美味方便,但传统工艺产生的牛肉干普遍存在质地坚硬、质量不稳定等缺陷,且我国发酵肉制品行业起步较晚,发酵牛肉干的开发主要还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市面产品较少。本研究以牛臀肉为原料,通过筛选发酵剂、优化发酵工艺与调味料配方等拟开发一种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安全健康的发酵牛肉干产品,并对其发酵特性、品质、风味物质进行了探索研究,为发酵牛肉干新产品的研发和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理论基础。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菌种的基本发酵特性研究表明,乳酸片球菌、清酒乳杆菌及木糖葡萄球菌均可用于制备发酵牛肉干;通过不同菌种组合对发酵牛肉干理化特性和感官品质影响的对比研究,从产酸快、有利于风味物质形成及降组胺的角度综合考虑,确定本研究中制备发酵牛肉干的发酵剂为木糖葡萄球菌和清酒乳杆菌。2.发酵牛肉干发酵特性研究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牛肉的pH值、水分活度、亚硝酸盐残留量显着降低,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明显增加,组胺含量与硫代巴比妥酸值缓慢增加,大分子蛋白质得到降解,牛肉质构与色泽得到改善;当菌种配比(木糖葡萄球菌:清酒乳杆菌)为1:3、2:1、3:1,接种量为106-107CFU/g,发酵时间为16-32 h,发酵温度为32-42℃时,发酵牛肉的品质较好。3.基于模糊数学感官评价结合响应面法对发酵牛肉干发酵工艺优化及微生物预测模型研究表明,发酵牛肉干的pH值(Y1)、综合评分(Y2)及牛肉发酵后的乳酸菌数(Y3)、葡萄球菌数(Y4)、菌落总数(Y5)与菌种配比(X1)、接种量(X2)、发酵温度(X3)、发酵时间(X4)之间关系的多元二次回归方程分别为:Y1=4.4-0.029X1-0.034X2-0.16X3-0.025X4-0.018X1X2+0.026X1X3+0.066X1X4+0.00325X2X3-0.05X2X4-0.018X3X4+0.023X12-0.038X22+0.19X32-0.086X42Y2=77.17+0.3X1+0.72X2-0.14X3+0.31X4-0.61X1X2-1.44X1X3-0.52X1X4-0.83X2X3-1.94X2X4+0.34X3X4+0.33X12+1.09X22-0.23X32+1.15X42Y3=12.19-0.00173X1+0.061X2-0.012X3-0.092X4+0.018X1X2+0.083X1X3+0.073X1X4+0.16X2X3+0.039X2X4-0.2X3X4-0.37X12-0.052X22-1.22X32+0.079X42Y4=10.1-0.091X1+0.047X2+0.1X3-0.092X4-0.0098X1X2-0.22X1X3-0.1X1X4-0.014X2X3-0.13X2X4+0.054X3X4-0.22X12-0.16X22-0.98X32-0.2X42Y5=12.14-0.034X1+0.09X2-0.024X3-0.12X4+0.021X1X2+0.23X1X3+0.087X1X4+0.032X2X3+0.039X2X4-0.16X3X4-0.32X12-0.055X22-1.22X32+0.072X42发酵牛肉干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木糖葡萄球菌:清酒乳杆菌=1:3、接种量为107CFU/g、发酵时间为16 h、发酵温度为32℃,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发酵牛肉干综合感官评分为85.21。4.发酵牛肉干调味料配方优化研究表明,在食盐1-2%、葡萄糖0.5-1.5%、亚硝酸钠0.009-0.012%、白砂糖2-3%、酱油1-5%、料酒1-3%、辣椒粉0.5-1.5%、十三香0.5-1%范围内时,发酵牛肉干品质较好;调味料配方正交最优组合为食盐1%、葡萄糖0.5%、酱油3%,此时发酵牛肉干综合感官评分为85.63。5.发酵牛肉干不同加工阶段品质特性研究表明,与发酵前相比,牛肉发酵后pH值、水分活度、亚硝酸盐残留量、硬度、咀嚼性均显着降低;乳酸菌与葡萄球菌成为优势菌种,肠杆菌的生长受到一定抑制;红度值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显着增加,且鲜味氨基酸占比最高;游离脂肪酸以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为主,其中油酸占比最大;发酵后检出47种挥发性化合物,高于发酵前42种,提高了牛肉干中醛、醇、酚、酯、酸、含氮及其他化合物的种类和相对含量。

李玲[5](2021)在《新型甲氧苄啶耐药基因的鉴定、耐药机制及泛耐药菌的耐药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抗生素使用与细菌耐药性增长的问题已成为21世纪人类在医药健康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合成并投入临床应用的甲氧苄啶(TMP),作为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的竞争性抑制剂,通过阻止二氢叶酸还原为四氢叶酸,干扰细菌叶酸代谢达到抑制细菌生长的目的。四氢叶酸是细菌体内重要的一碳单位,参与DNA、RNA和某些氨基酸的合成。因为细菌不能利用体外四氢叶酸,二氢叶酸还原酶的还原是四氢叶酸从头合成的必要步骤,因此甲氧苄啶等抗叶酸药物对原生生物以及细菌作用的靶向性好,对宿主影响较小。但同其他抗生素一样,由于甲氧苄啶在医疗卫生和畜牧养殖业中的长期和过度使用,临床甚至自然环境中发现的甲氧苄啶耐药细菌的数量和比例逐渐增加,编码甲氧苄啶耐药二氢叶酸还原酶的dfr基因数量已达四十余种。dfr耐药基因常常与整合子、质粒等可移动遗传元件相关联,这对于耐药基因的转移、扩散以及多重耐药、泛耐药甚至全耐药菌株的形成提供了便利和可能。因此分离鉴定临床或环境中的新型dfr基因及其遗传结构对于判断甲氧苄啶耐药的分子遗传机制以及扩散转移风险有现实意义。本文按照基因-蛋白-结构的思路对甲氧苄啶耐药的二氢叶酸还原酶进行系统性分析,探究新型二氢叶酸还原酶对甲氧苄啶耐药的具体机制,为新药开发以及临床上甲氧苄啶高水平耐药的消减提供策略支持和研究方向。水环境因其在生物圈中独特的地位,已成为了耐药基因和耐药菌发展和传播的绝佳场所,其中蕴藏了大量新型基因和新的耐药基因组合。本实验室前期工作已从水环境中发现了四种新型dfr基因,一种来源于嗜水气生单胞菌,三种来源于变形杆菌属,都是能够引起水生生物或人畜患病的条件致病菌。经过一系列的生物信息学和生化结构分析,对四种新型dfr基因进行了从基因型到表型到功能结构的系统性研究并提出有关甲氧苄啶耐药机制的科学问题。此外,本文还对临床粪便样本中分离得到的一株包括甲氧苄啶在内的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及实验结论如下:1、四种新型dfr基因介导对甲氧苄啶和复方新诺明的高耐药表型。根据美国CLSI药敏实验标准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携带dfr基因的原始菌株Proteus vulgaris LK4,Proteus penneri LTe9,Proteus vulgaris LK8 和Aeromonas hydrophila Sam7-TMC1对甲氧苄啶和复方新诺明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原始菌株表现出对甲氧苄啶(MIC ≥1024 mg/L)和复方新诺明(MIC≥64/1216 mg/L)的高耐药表型。为验证新型dfr基因的作用,使用GB/dir同源重组的方法将四种dfr基因分别从原菌株中克隆并连接到pACYC184质粒的catI基因下游(共用catI基因的启动子),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统一启动子表达水平及菌株的遗传背景后,测定含有dfr基因的转化菌株对甲氧苄啶和复方新诺明的最小抑菌浓度,转化菌株也表现出类似的高耐药性。通过原始菌株及构建的重组质粒转化株的药敏实验,可以得出甲氧苄啶的高耐药表型是由新型dfr基因介导的结论。2、通过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树分析,三个复杂1型整合子中发现的dfr基因编码新型A家族DHFRs,1型整合子中携带的dfrB7基因编码B家族第七个DHFR。测序分析新型dfr基因的遗传结构,这三个dfr基因分别位于复杂1型整合子的ISCR1元件下游,整合子携带三种不同的耐药基因阵列。使用MAGE 7.0软件,将新型dfr基因编码的蛋白序列与已知的TMP耐药DHFRs一起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来源于Proteus vulgaris LK4,Proteuspenneri LTe9和Proteus vulgaris LK8的三个dfr基因编码与A家族DHFRs共聚的新型蛋白,并照规则分别命名为DfrA42、DfrA43、DfrA44。另外,进化树的聚类结果也验证了Aeromonas hydrophila Sam7-TMC1 1型整合子中发现的dfrB7基因编码B家族的DfrB7。3、体外酶活实验表明,相比染色体上敏感型DHFR,A家族耐药DHFRs的酶学相关参数差异不大,B家族DHFRs的酶活催化效率显着降低,因此酶的催化活性提高不是导致TMP耐药的原因。使用大肠杆菌T7表达系统(pET15b(+)质粒)对四种新型TMP耐药DHFRs、A、B家族代表性的DfrA1、DfrB1以及大肠杆菌DH5α染色体上folA基因编码的EcDHFR进行异源表达和纯化。纯化的蛋白分别进行NADPH:二氢叶酸(DHF)的氧化还原酶活测定,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拟合不同DHF浓度下A340吸光度的衰减率,根据米氏方程计算出酶学相关参数。A家族耐TMP的DfrA1、三种新型DHFRs与敏感型EcDHFR在催化效率(Kcat)和底物亲和力(Km)上没有明显区别。B家族的DfrB1、DfrB7相比EcDHFR,底物亲和力相近,但转化数(kcat)有200-400倍的降低,导致催化效率(Kcat/Km)的显着降低。因此,不能得出TMP耐药性是由于耐药DHFRs的酶活性或催化效率高的结论。4、对新型DHFRs的甲氧苄啶耐药机制提出三种假设:一是由强启动子等引起DHFRs的过表达,消减了 TMP的抑制作用;二是耐药DHFRs表现更高的催化活性,少量酶即可维持细胞代谢所需;三是抑制剂TMP与耐药DHFRs的结合受限,无法进行竞争性抑制。研究发现TMP与新型DHFRs的亲和力降低更有可能是耐药原因。使用等温滴定量热仪PEAQ-ITC进行常温298K下的等温滴定量热(ITC)实验,比较TMP对耐药DHFRs和敏感的EcDHFR结合力的大小。未检测到B家族DfrB1、DfrB7与TMP的结合。相比敏感的EcDHFR,TMP对A家族的三种新型耐药DHFRs的平衡解离常数KD值显着降低了 10-40倍。因此,尽管A、B家族耐药DHFRs存在显着差异但都对TMP表现低亲和力的特性。通过以上实验结果,推测A、B家族DHFRs通过第三种假设,即显着降低与TMP的结合或者完全不与之结合的方式实现耐药性。5、筛选优化二元复合物DfrA44·NADPH、DfrA44·TMP和三元复合物DfrA44-NADPH·TMP的蛋白晶体,X射线衍射后收集并解析DfrA44的晶体结构,DfrA44是一个包含6个α螺旋和8个平行或反平行β折叠的典型的罗斯曼折叠结构。使用 Crystal screen Kit、PEGRx screen Kit、PEG/Ion Kit 晶体筛选试剂盒,通过悬滴法在晶体筛选板上进行筛选和优化,获得合格晶体后进行X射线衍射,收集数据并进行结构的解析和修正。分析DfrA44.TMP二元复合物和DfrA44·NADPH.TMP三元复合物的结构,发现TMP与DfrA44的相互作用主要由结合腔底部的氢键网络、中部的疏水作用以及开口处弱的氢键作用三部分以及π-π相互作用等组成。比较发现NADPH对DfrA44的整体结构以及TMP结合DfrA44的影响不大,但NADPH的结合会使底物结合通道的开口缩短2.9 A,TMP上苯环2-甲氧基团发生反转。因为P52与TMP的2-甲氧基团距离急剧缩小(从4.9 A到1.9 A),强烈的空间位阻效应导致TMP苯环上2-甲氧基团发生了反转以增加3 A的距离。6、TMP结合通道入口处结构的变化可能是DfrA44对TMP耐药的原因。DfrA44·NADPH.TMP三元复合物结构分别与已报道的TMP敏感和耐药DHFRs结构进行比较后发现,各DHFRs中TMP结合方式相似性很高,DfrA44与TMP敏感型DHFRs的不同似乎在TMP结合入口处。DfrA44的TMP入口表现得更小更疏水。由此推论DHFRs底物结合通道入口的大小和疏水性强弱可能是TMP耐药的重要原因。但这一假设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数据支持。7、从结肠癌病人粪便样品中分离到一株对包括甲氧苄啶在内抗生素的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命名为Klebsiellapneumoniae2-1。全基因组测序鉴定出携带两个环形质粒,通过对遗传结构和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该菌株的泛耐药表型是由携带的两个多重耐药质粒上的耐药基因造成。分离于结肠癌病人粪便样本的K.pneumoniae2-1菌株对除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最后一道防线”之称的替加环素和新增的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联合抑制剂外的所有抗生素均有耐药性。通过全基因组测序,确定K.pneumoniae 2-1菌株中含有一个5.23 Mb的染色体和两个大小分别为246 kb和90 kb的环形质粒。基于复制子序列类型和PlasmidFinder数据库确定两个质粒分属IncHI1B和IncA/C2家族。通过相似质粒的基因比较及接合转移实验结果,确定较大的pKP21HI1质粒是一个接合转接缺陷型质粒,属于不相容质粒HI1B类群的一个新序列类型。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和抗生素耐药基因分析表明,虽然K.pneumoniae 2-1的染色体序列与参考菌株K.pneumoniae HS11286基因组相比发生了大量变化,但均不涉及耐药性,因此K.pneumoniae2-1的泛耐药表型主要是由于两个多重耐药质粒的存在。本研究揭示了对现有抗生素表现泛耐药的K.pneumoniae 2-1的遗传基础和耐药机制,并发现质粒在细菌的强耐药表型中起到关键作用。综上所述,对环境和临床样本中分离和发现的新型耐药基因和强耐药表型菌株的研究对于已有耐药基因库的丰富和抗生素耐药现状与前景的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一系列生化实验,对甲氧苄啶耐药细菌中四种新型dfr耐药基因进行了鉴定、分类、表达纯化、二氢叶酸还原酶酶活力测定、甲氧苄啶结合力检测等系统性研究并从生化和结构角度探究了甲氧苄啶耐药的具体机制。结果表明,甲氧苄啶耐药机制可能受包括NADPH、TMP结合位点或特殊功能区等多个残基的影响,推论耐药二氢叶酸还原酶的甲氧苄啶结合位点处氨基酸发生突变,使得甲氧苄啶的亲和力降低,减弱了对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作用。此外,分离鉴定了临床样本中甲氧苄啶耐药的K.pneumoniae2-1,并对其泛耐药表型进行了遗传结构和分子机制研究,得出多重耐药质粒上丰富的耐药基因导致菌株泛耐药表型的结论,并提出可以通过消减和控制多重耐药质粒实现阻碍强耐药性菌株出现的应对策略。

魏长东[6](2021)在《转型升级背景下F农产品加工企业财务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全球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的今天,企业如何能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需要其仔细审视外部市场环境,结合自身内部情况,形成符合企业需要的发展战略。而财务战略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基础与核心,需要企业持续关注。本文重点关注榨菜这一农产品加工细分行业,首先对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和F公司自身的发展情况、战略环境、面临的发展问题进行描述。然后结合榨菜行业发展背景和公司自身情况,分别对融资、投资、营运、股利分配进行现状分析,利用相关财务指标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在通过现状分析掌握行业发展全貌的基础上发现榨菜产品消费场景正在不断变化,其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并结合PEST分析法、SWOT分析法、波士顿矩阵分析法、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法等分析方法对公司财务战略进行深度研究、做出详细评价,指出其中的成功之处和伴随的相关风险。根据公司财务战略存在进一步的优化空间而探索建立转型升级背景下基于公司战略定位的财务战略优化框架,从融资、投资、营运和股利分配四个维度对公司财务战略进一步优化提出相应切实可行的建议,建议主要围绕丰富融资模式、加大智能化数字化制造的投入、供应链整合产业链转型升级、强化新模式营销体系、人才激励等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展开。最后通过归纳总结,以F公司为例,一方面尝试为其后续发展和财务战略改良建言献策,另一方面作为榨菜行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业代表性企业对重庆农产品加工业有典型的示范效应其财务战略的成功之处也将给整个榨菜行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一些经验和启示,为相关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实施和优化提供一个借鉴的思路。在转型升级背景下农产品加工业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正从传统生产逐步走向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智能化和数字化,在此背景下本文重点研究以F公司为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财务战略,把传统的战略制定与智能化的战略制定结合起来,并纳入创新驱动、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一并考虑,补充了财务战略相关理论内容并结合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拓展了实践外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前瞻推广性。

王梦琦[7](2021)在《复合精油微胶囊抑菌膜的制备及其在低钠盐腊肉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对食品防腐形式也有了新的要求,除了要求其能达到防腐保质的目的之外,还要求其兼具绿色、安全、无潜在毒副作用,不加重环境负担等其他优点。因此将包装材料与绿色抗菌活性物质复合,制备新型活性抑菌包装膜的食品防腐保质手段,既能够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健康和安全的需求,又可以减少食品包装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本论文研究了不同植物精油的抑菌作用以及肉桂精油和牛至精油复配后的协同抑菌效果。将肉桂精油与牛至精油复配后制得复合精油,分析复合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组成和稳定性。后续实验以复合精油作为芯材微胶囊化,再将复合精油微胶囊混入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乳清蛋白成膜基质中得到具有抑菌效果的复合精油微胶囊抑菌膜。将制备好的成膜液涂抹于低钠盐腊肉表面,可以达到延长低钠盐腊肉货架期的目的。主要实验结论如下:1、通过滤纸片法、二倍稀释法筛选出对供试菌具有较好抑菌活性的肉桂精油、牛至精油、高良姜精油、竹叶精油四种精油,通过棋盘稀释法(Checkerboard Method)确定了肉桂精油和牛至精油联用具有良好的协同抑菌效果,在使用过程中通过6:4的体积比进行复配可以获得最佳抑菌效果。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复合精油中主要化学成分有γ-松油烯、芳樟醇、反式肉桂醛、百里酚、丁香酚等,是复合精油发挥抑菌效果的主要活性物质。2、研究加热温度和紫外照射时间对复合精油抑菌效果的影响,分析复合精油的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数据结果与空白样品相比,发现复合精油在不同温度(40℃、60℃、80℃、100℃、120℃)和不同时间(40 min、80 min、120 min、160 min、200min)紫外照射处理后,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效果,表明复合精油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3、分别测定阿拉伯胶和明胶在不同pH值下的电势并确定微胶囊复凝聚过程的最佳pH为3.0。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了精油在壁材溶液中分散的最佳转速为10000 r/min。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包埋率和得率作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试验分析确定制备复合精油微胶囊的最佳参数:壁材比为1.06:1,芯壁比为1.44:1,复凝聚温度为53.40℃,固化时间为6.44 h,预测在此条件下可以达到的包埋率为90.85%,得率可以达到91.70%。在实际实验中根据优化结果设定微胶囊制备过程中壁材比为1:1,芯壁比为1.5:1,复凝聚温度为53℃,固化时间为6.4 h,在此工艺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制备的复合精油微胶囊包埋率为89.61%,得率为89.78%,与预测数据吻合度高,证明该响应面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4、将通过响应面优化条件制备得到的微胶囊进行扫描电镜分析,观察其微观结构发现,微胶囊的粒径在20-30μm之间、呈略带凹陷的不规则圆形。相较壁材和空囊的微观形态,复合精油微胶囊的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从侧面验证了复合精油微胶囊的形成。分析壁材物理混合物、空囊和微胶囊样品的傅里叶红外曲线、热重曲线、差示扫描量热曲线的变化,结果表明复合精油被成功包覆进壁材内部形成微胶囊,整体结构稳定。5、以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乳清蛋白作为成膜基质材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和主观加权法(AHP)分析优化得到的方案为甘油添加量为0.5 m L,微胶囊颗粒添加量为1.5 g,干燥温度为40℃,得到的微胶囊复合膜的抗拉强度(TS)为18.8 Mpa、膜的断裂伸长率(E)为61.14%、氧气透过量为3.5 cm3·cm/cm2·s·Pa、透明度为43.79。6、观察空白膜、精油膜和微胶囊抑菌膜在电子显微镜下的表面形态,发现空白膜表面光滑平整。精油膜表面裂纹较多,油滴有所聚集未均匀分散。微胶囊复合膜表面较为粗糙,略有突起,但整体形态均匀稳定。分析空白膜、精油膜和微胶囊抑菌膜的傅里叶红外曲线和热重曲线变化,结果表明抑菌膜中微胶囊颗粒均匀分布在基质材料的网络结构中,没有破坏原本成膜基质之间的氢键和作用力,反而与成膜基质材料形成的新的作用力,制得的微胶囊抑菌膜结构稳定,有较强的抑菌效果。7、将微胶囊抑菌膜涂覆在低钠盐腊肉表面后,与未经任何包装处理的空白组相比,贮藏期间低钠盐腊肉的pH、硫代巴比妥酸(TBARS)和菌落总数的变化趋势均较为平缓,说明微胶囊抑菌膜的涂覆对低钠盐腊肉有防腐保鲜的效果;相较空白涂膜组,微胶囊抑菌膜组的低钠盐腊肉在贮藏后期也没有出现明显升高,说明抑菌膜中的复合精油微胶囊表现出了较好的缓释效果,可以获得较长时间的防腐保鲜效果。

刘闵豪[8](2021)在《杜仲ARF基因家族分析与EuARF19.2功能验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杜仲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拥有多种用途。叶片是杜仲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佳原材料,杜仲叶片生长发育相关基因的研究对杜仲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生长素响应因子(Auxin response factor,ARF)是一类能够在叶片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巨大调控作用的转录因子。利用杜仲全基因组测序数据,挖掘杜仲ARF基因家族成员,筛选调控杜仲叶片生长发育的ARF基因进行功能研究,不仅能够填补杜仲ARF基因研究的空白,为杜仲其他基因家族的研究提供借鉴,还能为杜仲叶片生长性状的遗传改良奠定基础。本研究利用杜仲全基因测序数据,鉴定杜仲ARF基因家族的成员,结合杜仲小RNA测序和转录本全长测序信息,通过表达量分析对杜仲ARF基因家族成员进行功能预测,从中选出可能调控杜仲叶片生长发育的关键基因EuARF19.2,构建EuARF19.2植物表达载体,进行拟南芥的遗传转化验证其功能,最后优化杜仲愈伤组织再生体系,构建农杆菌介导的杜仲叶片愈伤组织遗传转化系统,进行EuARF19.2在杜仲的遗传转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杜仲基因组中共鉴定出18个杜仲ARF基因,这些EuARFs可以归属到5个亚族中,同亚族的EuARFs蛋白具有相似的理化性质与蛋白结构,可能行使相似的功能。EuARFs的表达分析显示EuARFs在正常生长条件下不同发育阶段(幼嫩和成熟)的器官(根、茎和叶)中均有表达,其中EuARF19.2在叶片中的表达显着高于其他EuARFs,说明EuARF19.2对杜仲叶片生长可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2)EuARF19.2表达量与植株叶面积表型的关联性分析显示,EuARF19.2在叶片发育早期的表达与叶片成熟后的叶面积显着正相关,表明EuARF19.2能够调控叶片形态发育,促进叶面积增大。IAA处理下带芽茎段叶片的EuARF19.2表达量分析显示,添加外源IAA,EuARF19.2上调表达,表明EuARF19.2能够响应外源IAA。(3)获得了EuARF19.2的cDNA全长序列,构建了pBI121-EuARF19.2植物表达载体,进行了农杆菌介导的拟南芥遗传转化,通过卡那霉素(Kanamycin,Kan)筛选与PCR验证,最终筛选获得转EuARF19.2 T3代阳性拟南芥植株。T3代阳性转基因植株的表型分析证明EuARF19.2的表达对拟南芥的叶面积增大有促进作用。(4)优化了杜仲叶片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筛选获得愈伤组织诱导最适导培养基为MS+8.1μmol·L-1 NAA+4.4μmol·L-1 6-BA,诱导率达到100±0%;愈伤组织继代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0.27μmol·L-1 NAA+6.7μmol·L-1 6-BA,增殖系数为304±36%,褐化率为16±4%,继代周期为18~20d;不定芽诱导最适合培养基为3/4MS+0.27μmol·L-1 NAA+4.4μmol·L-1 6-BA,不定芽诱导率为83±10%;芽苗复壮最适培养基为3/4MS+0.054μmol·L-1 NAA+4.4μmol·L-1 6-BA,芽生长长度为2.47±1.33cm。(5)以GUS瞬时表达率为标准评价了转化因子对农杆菌介导杜仲叶片愈伤组织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获得了最适转化因子组合为:预培养5 d、侵染时间10 min和共培养3 d,筛选培养基为3/4MS+0.054μmol·L-1 NAA+4.4μmol·L-1 6-BA+200mg·L-1Cef+70 mg·L-1Kan。通过获得的遗传转化体系,进行了pBI121-EuARF19.2的遗传转化,获得了4个转pBI121-EuARF19.2抗性芽。PCR分析和GUS组织化学染色都表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抗性芽基因组中,表型观察与EuARF19.2表达量的分析推测EuARF19.2的过量表达能够增大杜仲叶面积。

任晶晶[9](2021)在《抗性淀粉对低脂低盐乳化肠风味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肉制品的低脂低盐化是肉类产品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能够改善肉制品凝胶、持水、质构等品质特性,并赋予肉制品一定的健康功能。RS如何影响低脂肉制品的风味,值得探索。本研究以肉制品低脂低盐化为目标,试验研究RS添加量(0~3%)、种类(RS2、RS3)和蒸煮温度(80℃、100℃、120℃)对低脂低盐猪肉乳化肠风味的影响,并从凝胶特性、微结构、氧化水解特性等角度,探究其风味变化的机理。结果表明:(1)添加RS2、RS3和提高蒸煮温度(80℃、100℃、120℃),均可改善低脂低盐猪肉乳化肠的气味和滋味;RS-低脂低盐猪肉乳化肠的主要呈味核苷酸为鲜味核苷酸IMP,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为葵醛、壬醛、庚醛、肉豆蔻醛和仲辛酮。(2)添加RS2能显着提升鲜味核苷酸AMP、GMP和IMP的含量(P<0.05),抑制乳化肠中“苦杏仁味”苯甲醛的生成,降低其苦味氨基酸的TAV值、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苦味核苷酸I的含量(P<0.05),显示出优于RS3的增味效果。(3)添加的RS通过增加猪肉糜粘度,延迟了低脂低盐乳化肠中风味化合物的释放、增加了风味化合物的保留量;通过改善凝胶持水能力,促进了醛、酮、醇类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富集;通过促进密实凝胶微结构的形成,对挥发性风味化合物产生了物理阻滞保留作用,这些物性变化利于增强产品的风味感知和改善产品的感官风味品质。(4)提高蒸煮温度(80℃、100℃、120℃),虽然通过增加GMP的含量、降低苦味核苷酸I的含量和苦味氨基酸的总量,改善了低脂低盐乳化肠的感官气味和滋味评分,但也会导致产品质构劣变、凝胶结构粗糙、AMP、IMP、PUFA含量显着降低(P<0.05)、脂质和蛋白质过氧化(TBARS值和羰基值显着增加)等质量问题。不同种类的RS及其添加量、加工温度都会通过影响乳化肠的氧化降解和风味缓释作用,进而影响低脂低盐猪肉乳化肠的气味和滋味等感官性质;而选择抗性淀粉RS2可以对低脂低盐肉制品产生风味补偿作用,利于开发风味改善的健康肉制品,满足消费者的高质量肉制品需求。

张秋亮[10](2020)在《草鱼肌球蛋白超螺旋结构的分子动力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肌球蛋白的杆状尾部是典型的双链超螺旋结构(coiled coil),肌球蛋白coiled coil的结构与功能决定了肌球蛋白在溶液中的溶解性能(或聚集性能)、形成粗丝的能力及肉类蛋白的凝胶特性。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肌球蛋白coiled coil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肌球蛋白coiled coil的生物学功能方面,而关于肌球蛋白coiled coil的自组装、解离的分子机制,以及环境条件对coiled coil、coiled coil多聚体(多个coiled coil的聚合体)的三维结构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影响机理等相关研究却罕有报道。本文以草鱼肌球蛋白coiled coil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氨基酸序列、构建coiled coil分子模型;采用拉伸动力学手段探究coiled coil相互堆砌的模式以及肌球蛋白从粗丝结构中解离的动力学过程;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考察环境条件对coiled coil及其多聚体结构的影响以及NaCl离子在肌原纤维模拟结构中的扩散特性。本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鱼肉类制品在加工和储藏过程中肌球蛋白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的分子机理,为鱼肉产品的品质控制奠定新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Coiled coil的氨基酸序列及其分子结构草鱼肌球蛋白尾部S2(Myosin subfragment 2,S2)和LMM(Light meromyosin,LMM)片段与鲢鱼、鲤鱼、鳜鱼、罗非鱼及黄花鱼的相关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相似性超过90%。S2和LMM片段的氨基酸序列形成coiled coil的概率几乎达到100%,但在序列中出现了4处间隔点(skip)。氨基酸序列中的skip残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肌球蛋白杆部的“柔性”,使得LMM片段的弯曲自由度要高于S2片段,有利于肌原纤维粗丝中的肌球蛋白的柔性堆砌。在coiled coil疏水核心区域(a、d位置)分布的疏水性氨基酸占疏水性氨基酸总数的60.4%,coiled coil分子表面(b-c、e-f-g位置)则主要分布着极性氨基酸残基,草鱼肌球蛋白S2和LMM片段至少在氨基酸组成上差异不大。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的混合建模方法(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 Hybrid Modeling,LSSVM-HM)构建的草鱼肌球蛋白coiled coil三维结构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其他建模方法相比,LSSVM-HM方法构建的coiled coil结构在拉曼构象分析、残基侧链局部势能分布及Qmean6 z-score等结构评估方法下表现更佳。通过与已经解析的同源蛋白晶体结构的三维空间比对验证,LSSVM-HM构建的coiled coil主链和侧链的准确性明显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构建的coiled coil结构共有1099个残基,其中S2片段的超螺旋半径为5.17?,每圈超螺旋含有99个残基,螺距为13.3 nm,alpha-螺旋链的夹角为25.2°,而LMM片段的超螺旋半径为4.89?,每圈超螺旋含有103个残基,螺距为14.8 nm,alpha-螺旋链的夹角为22.4°,表现出S2片段“粗而短”,LMM片段“细而长”的形貌特征。S2和LMM片段的alpha-螺旋链的结构参数无明显的差异,alpha-螺旋链每圈含有的残基数量为3.53个、每个残基在主轴方向的增量为0.14 nm以及alpha-螺旋链的半径平均值则为2.25?。2 Coiled coil的堆砌模式及其解离的分子机制采用拉伸动力学手段研究coiled coil分子间的作用力及其堆砌模式、以及不同环境条件下coiled coil从多聚体结构中解离的动力学过程。Coiled coil分子间接触面的电荷差异性与分子间相对转角密切相关,coiled coil在旋转一圈(0o~360o)的范围内等间距存在6个电荷差异峰值,静电相互作用是形成和稳定粗丝结构的主要的作用力。当相对转角为60o倍数时,coiled coil二聚体分子间静电作用力最大,结构最稳定,此时coiled coil分子间的轴向错位约有18个氨基酸残基。肌原纤维粗丝结构中coiled coil的堆砌模式为:处于中心位置的coiled coil与附近六个呈等六边形排列的coiled coil相互平行堆砌,堆砌间距为2 nm,coiled coil分子间相对转角为60o倍数且彼此轴向错位约18个残基。用拉伸动力学方法将七聚体结构中心的coiled coil分子沿着其它coiled coil所形成的环形通道逐渐拉离七聚体,以模拟肌球蛋白从肌原纤维粗丝中解离的过程。温度、NaCl浓度及H+/OH-浓度(Concentration of H+or OH-,Cab)等环境条件对移动coiled coil所受到的轴向拉伸应力和拉伸势能有显着影响。移动coiled coil所受到的拉伸应力和拉伸势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NaCl浓度为0.5M及H+/OH-浓度为5.0时(T=300K),移动coiled coil所受到的拉伸应力(<600KJ?mol-1?nm-1)和拉伸势能(0.78?105KJ/mol)达到最小,其它的NaCl浓度和H+/OH-浓度将使得移动coiled coil所受到的拉伸应力和拉伸势能变大。更高的温度(280K~340K),适宜的NaCl浓度(0.5M)和H+/OH-浓度(5.0)将有利于肌球蛋白从粗丝结构中解离出来。3环境条件对coiled coil及其多聚体结构参数及溶剂化能力的影响采用分子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温度、NaCl浓度及H+/OH-浓度等环境条件对模拟体系中coiled coil和coiled coil七聚体的结构参数及溶剂化能力的影响。随着温度升高coiled coil结构的收缩程度变大,而七聚体则发生了明显的膨胀,较高温度(>320K)导致七聚体构象变化,处于不稳定状态,320K是coiled coil及其七聚体构象改变的起始温度。温度为300K(26.8℃)时,coiled coil及其七聚体的溶剂化自由能最大,在水中处于最稳定状态。升高温度将削弱氢键和离子键作用,导致coiled coil及其七聚体与水分子的溶剂化作用呈下降趋势;随着NaCl浓度增加,水溶液中coiled coil分子结构的收缩程度变大。而七聚体的结构在低盐条件(<0.2 M)下有小幅度的收缩,较高盐浓度下(0.4M~0.8M)七聚体结构存在明显的膨胀。极高NaCl浓度(>0.8M)下,coiled coil及其七聚体结构发生了盐致构象变化,coiled coil结构产生剧烈的收缩,而七聚体结构在模拟过程中coiled coil的有序堆砌模式遭到了破坏。低盐环境下coiled coil及其七聚体分子的溶剂化能力较弱,NaCl浓度为0.2M时,coiled coil及其七聚体分子的溶剂化自由能最小,coiled coil及其多聚体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差容易相互聚集。而在较高盐浓度下,提高NaCl浓度能够明显的增加coiled coil及其七聚体分子的溶剂化自由能,在不导致盐致构象变化的情况下,0.6M左右的NaCl浓度是coiled coil单体存在于溶液中或是coiled coil多聚体解离的最佳离子环境;H+/OH-浓度7.0时coiled coil及其七聚体结构较为稳定,H+/OH-浓度远离中性时coiled coil及其七聚体均出现明显的先收缩而后膨胀的现象,极酸或极碱可能破坏了蛋白分子内的离子键和氢键,使得蛋白结构不可逆的构象变化。H+/OH-浓度5.0时coiled coil及其七聚体分子的溶剂化自由能最小,H+/OH-浓度5.0为草鱼肌球蛋白coiled coil的等电点,coiled coil及其七聚体结构最终的收缩幅度最大。随着溶液酸碱环境偏离p I 5.0,分子的溶剂化自由能呈逐渐增加的趋势,coiled coil及其七聚体在偏酸性或碱性的溶液中也更加稳定。4 NaCl离子在肌原纤维蛋白中的扩散特性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NaCl离子在肌原纤维模拟结构中的扩散特性。NaCl离子与coiled coil带电残基的静电相互作用是其扩散迁移的主要阻力。模拟实验中NaCl离子使得肌原纤维模拟结构发生了膨胀,coiled coil分子间隙变大,盐离子与带电残基的静电作用力降低。Fick第二定律的双边平板模型能够很好的用来描述NaCl在肌原纤维模拟结构中的扩散分布。垂直于肌原纤维和平行于肌原纤维两个方向上,NaCl的扩散存在异向性。垂直于肌原纤维和平行于肌原纤维方向的NaCl扩散系数Dx和Dy均随着模拟时间的延长呈现下降趋势,随着温度升高,Dx和Dy的值增大。NaCl的扩散系数Dy(16.7×10-9~120×10-9m2/s)值大于Dx(2.91×10-9~88.8×10-9 m2/s)。改进型Arrhenius方程能够极好的拟合NaCl扩散系数Dx或Dy与温度及模拟时间的关系,NaCl的垂直方向扩散活化能(6.144 KJ/mol)要大于平行方向扩散活化能(5.510 KJ/mol),表明NaCl在垂直于肌原纤维方向扩散比在平行于肌原纤维方向扩散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草鱼片腌渍实验计算出的NaCl扩散系数和扩散活化能与本文模拟实验的结果基本一致,研究表明,采用分子动力学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NaCl在肌原纤维蛋白中的扩散系数和扩散活化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二、低盐方便菜组合保鲜技术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盐方便菜组合保鲜技术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盐环境来源微生物多相分类及嗜盐古菌基因组适应性与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盐环境与微生物
        1.1.1 盐环境的多样性
        1.1.2 盐环境中微生物的多样性
        1.1.3 微生物的耐盐或嗜盐机制
        1.1.4 嗜盐微生物的应用
    1.2 微生物多相分类学
        1.2.1 微生物分类学的发展
        1.2.2 微生物多相分类学的研究内容
        1.2.3 组学时代微生物多相分类学的挑战
    1.3 高通量测序技术
        1.3.1 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
        1.3.2 微生物基因组研究
        1.3.4 宏基因组研究
    1.4 嗜盐古菌
        1.4.1 古菌——生命的第三域
        1.4.2 嗜盐古菌概述
        1.4.3 嗜盐古菌的基因组研究
        1.4.4 基因组中新基因的起源与演化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内容概述
第二章 典型盐湖的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环境和样品
        2.1.2 培养基
        2.1.3 菌株的分离与保藏
        2.1.4 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
        2.1.5 多样性指数计算方法
        2.1.6 宏基因组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阿牙克库木湖群落结构分析
        2.2.2 玛纳斯湖群落结构分析
        2.2.3 其他盐湖可培养微生物多样性
        2.2.4 盐湖可培养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
        2.2.5 盐湖可培养微生物群落结构比较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6 株盐环境来源微生物多相分类学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菌株来源
        3.1.2 菌株的培养与保藏
        3.1.3 多相分类学研究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菌株WM3~T的多相分类学研究结果
        3.2.2 菌株B3~T的多相分类学研究结果
        3.2.3 菌株15181~T的多相分类学研究结果
        3.2.4 菌株15182~T的多相分类学研究结果
        3.2.5 菌株63075~T的多相分类学研究结果
        3.2.6 菌株W635~T的多相分类学研究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嗜盐古菌基因组适应性与演化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菌株来源
        4.1.2 测序方案的选择
        4.1.3 菌株Salinigranum rubrum GX10~T基本信息
        4.1.4 菌株GX10~T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4.1.5 基因组DNA的提取和检测
        4.1.6 测序和组装
        4.1.7 基因组注释及分析
        4.1.8 菌株GX10~T新基因注释与分析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测序所获得的基因组
        4.2.2 菌株GX10~T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4.2.3 菌株GX10~T测序和组装结果
        4.2.4 菌株GX10~T基因组基本特征
        4.2.5 菌株GX10~T基因COG功能注释
        4.2.6 菌株GX10~T对高盐环境的适应分析
        4.2.7 菌株GX10~T对强辐射环境适应机制分析
        4.2.8 菌株GX10~T CRISPR-Cas系统相关基因
        4.2.9 菌株GX10~T基因组中重金属抗性与代谢相关的基因
        4.2.10 菌株GX10~T新基因的起源与演化
        4.2.11 菌株GX10~T基因组中嗜盐酶相关基因
        4.2.12 菌株GX10~T基因组中PHA合成相关基因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细菌多相分类学鉴定方法
附录 Ⅱ 嗜盐古菌模式菌株基因组圈图
附录 Ⅲ 新基因注释用到的代码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含待发表)
致谢

(2)针对90后健康饮食行为的冰箱体验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与研究背景
        1.1.1 冰箱产品体验设计的发展现状及未来方向
        1.1.2 促进健康饮食成为冰箱发展的聚焦点
        1.1.3 健康饮食行为的冰箱体验设计研究价值
    1.2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健康饮食行为设计的研究现状
        1.2.2 冰箱领域的研究现状
        1.2.3 体验设计的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课题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健康饮食行为及冰箱体验设计的相关研究
    2.1 健康饮食的定义及延展
        2.1.1 健康饮食的定义及延展
        2.1.2 健康饮食行为的影响因素
    2.2 健康饮食行为促进的相关研究
        2.2.1 行为促进理论研究
        2.2.2 健康饮食行为促进
        2.2.3 健康饮食行为的设计干预
    2.3 冰箱体验的相关研究
        2.3.1 冰箱的新生活定位
        2.3.2 体验的组成及模式研究
        2.3.3 技术搭建体验新舞台
    2.4 冰箱体验升级促进健康饮食行为
        2.4.1 冰箱的健康体验研究
        2.4.2 健康体验中冰箱的角色转变
        2.4.3 国内外冰箱体验设计案例分析
        2.4.4 冰箱体验设计促进健康饮食行为
    2.5 本章总结
第三章 健康饮食行为促进的冰箱调查研究
    3.1 健康饮食行为促进的冰箱调研内容
        3.1.1 目标人群聚焦
        3.1.2 健康饮食行为促进的冰箱调研目的
        3.1.3 健康饮食行为促进的冰箱调研方法
        3.1.4 健康饮食行为促进的冰箱调研流程
    3.2 90 后冰箱健康饮食行为问卷调研
        3.2.1 问卷调研设计与制作
        3.2.2 问卷调研的结果和分析
    3.3 90 后冰箱健康饮食行为入户观察
        3.3.1 90 后冰箱健康饮食行为入户调研记录
        3.3.2 90 后冰箱健康饮食行为入户调研的洞察导出
        3.3.3 90 后冰箱健康饮食行为入户调研阶段性总结
    3.4 90 后冰箱健康饮食行为深度访谈
        3.4.1 90 后冰箱健康饮食行为用户深度访谈的准备
        3.4.2 90 后冰箱健康饮食行为用户深度访谈的记录
        3.4.3 90 后冰箱健康饮食行为用户深度访谈的洞察导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针对90 后健康饮食行为的冰箱体验设计策略
    4.1 健康饮食行为促进的冰箱体验洞察导入
        4.1.1 健康饮食行为促进的洞察聚类与归纳
        4.1.2 健康饮食行为促进的设计方向导出
    4.2 健康饮食行为促进的冰箱体验设计策略
        4.2.1 情感体验设计策略
        4.2.2 多维度信息体验设计策略
        4.2.3 人际互动体验设计策略
    4.3 健康饮食行为促进的冰箱体验定义与构建
        4.3.1 典型用户画像构建
        4.3.2 冰箱体验构建与故事描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针对90 后健康饮食行为冰箱体验设计实践
    5.1 项目简介
    5.2 健康饮食行为促进的冰箱体验设计构建
        5.2.1 健康饮食行为促进的冰箱体验的定义、目标与核心价值
        5.2.2 健康饮食行为促进冰箱的体验设计内容框架
    5.3 健康饮食行为促进的冰箱产品设计方案
        5.3.1 健康饮食行为促进的冰箱产品功能定义
        5.3.2 健康饮食行为促进的冰箱产品功能概念探索
        5.3.3 健康饮食行为促进的监测技术分析
        5.3.4 健康饮食行为促进的冰箱设计风格探讨
        5.3.5 健康饮食行为促进的冰箱外观设计
        5.3.6 健康饮食行为促进的冰箱CMF设计
        5.3.7 健康饮食行为促进的冰箱产品最终方案展示
    5.4 健康饮食行为促进的冰箱应用平台设计方案
        5.4.1 健康饮食行为促进的冰箱应用平台信息架构设计
        5.4.2 健康饮食行为促进的冰箱应用平台低保真原型设计
        5.4.3 健康饮食行为促进的冰箱应用平台高保真原型设计
    5.5 设计方案评估
    5.6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课题研究局限性
    课题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表格与图片来源
附录二:健康饮食行为促进的冰箱体验设计调查问卷
附录三: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3)河套平原盐碱地不同材料隔层水盐调控及培肥增产机制与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隔层控盐技术的发展及水盐调控机制
        1.2.2 基于CT扫描技术的土壤孔隙结构研究进展
        1.2.3 盐碱地改良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3 研究切入点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室内土柱模拟试验
        2.1.1 土壤水分入渗和潜水蒸发试验
        2.1.2 毛管水运动蒸发试验
        2.1.3 样品测定
    2.2 田间试验
        2.2.1 研究区概况
        2.2.2 试验设计
        2.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2.3 计算公式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不同隔层处理对土壤入渗特性及水盐分布的影响
    3.1 秸秆隔层和不同粒径砂层土壤入渗特性及水盐分布
        3.1.1 秸秆隔层和不同粒径砂层土壤入渗特性
        3.1.2 入渗结束后秸秆隔层和不同粒径砂层土壤水盐分布
        3.1.3 入渗结束后各处理土体盐分平衡
    3.2 单一材料隔层和组合隔层土壤水分入渗特性及水盐分布特征
        3.2.1 单一材料隔层和组合隔层土壤入渗特性
        3.2.2 入渗结束后单一材料隔层和组合隔层土壤水盐分布
        3.2.3 入渗结束后个处理土体盐分平衡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隔层处理对土壤潜水蒸发及水盐分布的影响
    4.1 秸秆隔层和不同粒径砂层对毛管水上升特性及水盐分布
        4.1.1 秸秆隔层和不同粒径砂层毛管水上升特性
        4.1.2 秸秆隔层和不同粒径砂层毛管水上升结束后水盐分布
    4.2 秸秆隔层和不同粒径砂层对潜水蒸发特性及水盐分布的影响
        4.2.1 秸秆隔层和不同粒径砂层土壤水分蒸发特性的影响
        4.2.2 秸秆隔层和不同粒径砂层蒸发过程中土壤水分动态分布
        4.2.3 秸秆隔层和不同粒径砂层蒸发过程中土壤盐分动态分布
    4.3 单一隔层和组合隔层潜水蒸发特性和水盐分布特征
        4.3.1 单一隔层和组合隔层土壤潜水蒸发特性
        4.3.2 单一隔层和组合隔层潜水蒸发过程中土壤水分动态分布
        4.3.3 单一隔层和组合隔层潜水蒸发过程中土壤盐分动态分布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隔层处理土壤水盐动态变化及孔隙结构特征
    5.1 不同隔层处理下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
        5.1.1 春灌前后土壤水分分布
        5.1.2 食葵生育期土壤水分动态分布
    5.2 不同隔层处理下土壤盐分的动态变化
        5.2.1 春灌前后土壤盐分分布
        5.2.2 食葵生育期土壤盐分动态分布
        5.2.3 土壤盐分分层比变化
        5.2.4 盐分淋洗通量和蒸发通量
    5.3 不同隔层处理孔隙形态特征和参数分析
        5.3.1 不同隔层土壤目视特征
        5.3.2 不同处理土壤孔隙特征分析
        5.3.3 土壤孔隙特征参数与土壤水盐相关性分析
    5.4 讨论
        5.4.1 不同隔层处理对土壤水分运动的影响
        5.4.2 不同隔层处理对土壤盐分运动的影响
        5.4.3 不同隔层处理对土壤孔隙结构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不同隔层处理对土壤有机碳、养分和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6.1 不同隔层处理对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的影响
        6.1.1 不同隔层处理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6.1.2 不同隔层处理对土壤全氮的影响
        6.1.3 不同隔层处理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6.2 不同隔层处理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细菌群落的影响
        6.2.1 不同隔层处理对根际土壤细菌OTU数目的影响
        6.2.2 不同隔层处理根际土壤细菌门水平群落生物多样性
        6.2.3 不同隔层处理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
        6.2.4 影响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环境因子分析
    6.3 讨论
        6.3.1 不同隔层处理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6.3.2 不同隔层处理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不同隔层处理对食葵产量的影响及增产因素的分析
    7.1 不同隔层处理对食葵产量的影响
    7.2 食葵增产因素分析
    7.3 讨论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发酵牛肉干发酵工艺优化及品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牛肉干研究进展
    1.3 发酵肉制品研究进展
        1.3.1 发酵肉制品概述
        1.3.2 肉品发酵剂
        1.3.3 品质特性
        1.3.4 风味物质
        1.3.5 安全性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菌种的基本发酵特性及筛选研究
    2.1 材料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样品制备
        2.2.2 菌种发酵特性试验设计
        2.2.3 发酵剂筛选试验设计
        2.2.4 指标测定方法
        2.2.5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菌种生长特性分析
        2.3.2 菌种产酸特性分析
        2.3.3 菌种耐盐性分析
        2.3.4 菌种耐硝性分析
        2.3.5 菌种耐热性分析
        2.3.6 菌种耐酸性分析
        2.3.7 菌种其他发酵特性分析
        2.3.8 菌种间拮抗性分析
        2.3.9 菌种筛选对比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发酵牛肉干发酵特性研究
    3.1 材料与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样品制备
        3.2.2 单因素试验设计
        3.2.3 指标测定方法
        3.2.4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各因素对牛肉发酵中pH值的影响
        3.3.2 各因素对牛肉发酵中Aw值的影响
        3.3.3 各因素对牛肉发酵中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3.3.4 各因素对牛肉发酵中TBARS值的影响
        3.3.5 各因素对牛肉发酵中亚硝酸盐残留量的影响
        3.3.6 各因素对牛肉发酵中组胺含量的影响
        3.3.7 各因素对牛肉发酵中蛋白质分子量的影响
        3.3.8 各因素对牛肉发酵中质构特性的影响
        3.3.9 各因素对牛肉发酵中色泽的影响
        3.3.10 各因素对牛肉发酵中感官评分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发酵牛肉干发酵工艺优化及微生物预测模型研究
    4.1 材料与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样品制备
        4.2.2 响应面试验设计
        4.2.3 指标测定方法
        4.2.4 模糊数学综合感官评价模型的建立
        4.2.5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模糊数学感官评价
        4.3.2 响应面发酵工艺优化分析
        4.3.3 响应面微生物预测模型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发酵牛肉干调味料配方优化研究
    5.1 材料与设备
    5.2 试验方法
        5.2.1 样品制备
        5.2.2 试验设计
        5.2.3 指标测定方法
        5.2.4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食盐对发酵牛肉干品质的影响
        5.3.2 葡萄糖对发酵牛肉干品质的影响
        5.3.3 亚硝酸钠对发酵牛肉干品质的影响
        5.3.4 白砂糖对发酵牛肉干品质的影响
        5.3.5 酱油对发酵牛肉干品质的影响
        5.3.6 料酒对发酵牛肉干品质的影响
        5.3.7 辣椒粉对发酵牛肉干品质的影响
        5.3.8 十三香对发酵牛肉干品质的影响
        5.3.9 调味料配方正交优化试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发酵牛肉干加工中理化特性与风味品质研究
    6.1 材料与设备
    6.2 试验方法
        6.2.1 样品制备
        6.2.2 试验设计
        6.2.3 指标测定方法
        6.2.4 数据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发酵牛肉干基本营养成分分析
        6.3.2 发酵牛肉干质构特性分析
        6.3.3 发酵牛肉干色泽分析
        6.3.4 发酵牛肉干理化性质分析
        6.3.5 发酵牛肉干微生物指标分析
        6.3.6 发酵牛肉干游离氨基酸组成分析
        6.3.7 发酵牛肉干游离脂肪酸组成分析
        6.3.8 发酵牛肉干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5)新型甲氧苄啶耐药基因的鉴定、耐药机制及泛耐药菌的耐药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词汇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抗生素耐药性、耐药菌和耐药基因
    1.2 抗生素耐药的生化机制
    1.3 甲氧苄啶耐药性
        1.3.1 甲氧苄啶作用原理
        1.3.2 甲氧苄啶耐药基因与二氢叶酸还原酶
        1.3.3 甲氧苄啶获得性耐药机制
    1.4 肺炎克雷伯菌的多重耐药性与遗传机制
        1.4.1 肺炎克雷伯菌与抗生素耐药性
        1.4.2 抗生素多重耐药、泛耐药、全耐药表型的遗传结构分析
    1.5 论文的立题依据
第二章 新型甲氧苄啶耐药基因的分类、鉴定、异源表达和纯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1.1 实验菌株与载体
        2.1.1.2 培养基与试剂配置
        2.1.1.3 耗材与仪器设备
        2.1.2 实验方法
        2.1.2.1 药物敏感性实验
        2.1.2.2 新型DHFR的序列比对与进化树分析
        2.1.2.3 重组质粒构建
        2.1.2.4 重组质粒的转化
        2.1.2.5 表达型重组质粒的构建
        2.1.2.6 dfr基因所编码DHFR在E.coli BL21(DE3)中的诱导和表达
        2.1.2.7 dfr基因所编码DHFR的分离和纯化
        2.1.2.8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2.1 新型dfr基因结构及所编码二氢叶酸还原酶的家族分类
        2.2.2 新型二氢叶酸还原酶的序列比对分析
        2.2.3 新型dfr基因与dfr对照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
        2.2.4 新型dfr基因在原始菌株与构建菌株的耐药性表型
        2.2.5 DHFR表达载体的构建
        2.2.6 亲和层析分离纯化目标蛋白
        2.2.7 凝胶过滤层析分离纯化蛋白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耐TMP的新型二氢叶酸还原酶耐药机制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1.1 实验样品
        3.1.1.2 实验试剂配制
        3.1.1.3 仪器设备
        3.1.2 实验方法
        3.1.2.1 二氢叶酸还原酶酶活测定
        3.1.2.2 等温滴定量热法(ITC)
    3.2 结果与分析
        3.2.1 TMP耐药与敏感DHFR酶活力参数的测定与比较
        3.2.1.1 EcDHFR酶活力及相关参数测定
        3.2.1.2 TMP耐药的A家族DHFR酶活力及相关参数测定
        3.2.1.3 TMP耐药的B家族DHFR酶活力及相关参数测定
        3.2.2 等温滴定量热法测定TMP与DHFR的结合解离常数
        3.2.2.1 TMP与EcDHFR的结合解离常数测定
        3.2.2.2 TMP与A家族新型DHFR的结合解离常数测定
        3.2.2.3 TMP与B家族DHFR的结合解离常数测定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新型耐药DfrA44的蛋白结构解析与关键位点猜想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1.1 实验样品
        4.1.1.2 实验试剂与试剂盒
        4.1.1.3 耗材及仪器设备
        4.1.2 实验方法
        4.1.2.1 DfrA44蛋白晶体的筛选与优化
        4.1.2.2 硒代甲硫氨酸DfrA44蛋白的表达纯化
        4.1.2.3 Se-DfrA44蛋白晶体的筛选与优化
        4.1.2.4 DfrA44各晶体的衍射与数据收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DfrA44与Se-DfrA44蛋白的分离与纯化
        4.2.2 DfrA44的结晶结果
        4.2.2.1 DfrA44·NADPH二元复合物结晶
        4.2.2.2 硒代DfrA44·NADPH二元复合物结晶
        4.2.2.3 DfrA44·NADPH·TMP三元复合物结晶
        4.2.3 DfrA44与TMP相互作用的结构和分析
        4.2.4 DfrA44对TMP耐药的结构猜想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全基因组与质粒的基因结构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1.1 实验菌株
        5.1.1.2 培养基与抗生素配制
        5.1.1.3 仪器设备与试剂
        5.1.2 实验方法
        5.1.2.1 纸片扩散法检测药物敏感性
        5.1.2.2 琼脂稀释法测定药物MIC值
        5.1.2.3 碱裂解法提取大质粒
        5.1.2.4 质粒的接合转移实验
        5.1.2.5 质粒的转化
        5.1.2.6 全基因测序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5.2 结果与讨论
        5.2.1 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K.pneumoniae 2-1的鉴定
        5.2.2 K.pneumoniae 2-1的遗传特征及分型
        5.2.3 K.pneumoniae 2-1基因组与质粒的耐药性分析
    5.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阐及答辩情况表

(6)转型升级背景下F农产品加工企业财务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2.3 简要评述
    1.3 概念界定
        1.3.1 农产品加工业
        1.3.2 转型升级
        1.3.3 高质量发展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之处
第2章 企业财务战略概述
    2.1 财务战略的内涵
        2.1.1 财务战略的定义
        2.1.2 财务战略的类型
    2.2 财务战略的理论基础
        2.2.1 竞争优势理论
        2.2.2 差异化战略理论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4 生命周期理论
    2.3 财务战略的分析工具
        2.3.1 PEST分析法
        2.3.2 SWOT分析法
        2.3.3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
        2.3.4 波士顿矩阵分析法
第3章 行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F公司发展现状
    3.1 转型升级背景下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3.1.1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
        3.1.2 农产品加工业的转型升级
    3.2 F公司发展概况
        3.2.1 F公司简介
        3.2.2 F公司的业务构成
        3.2.3 F公司2019 年的财务绩效
    3.3 F公司的战略环境
        3.3.1 F公司的外部战略环境
        3.3.2 F公司的内部战略环境
    3.4 转型升级中F公司发展问题
第4章 F公司财务战略分析与评价
    4.1 F公司融资战略
        4.1.1 融资战略现状分析
        4.1.2 融资战略PEST分析
        4.1.3 融资战略评价
    4.2 F公司投资战略
        4.2.1 投资战略现状分析
        4.2.2 投资战略的SWOT分析
        4.2.3 投资战略的波士顿矩阵分析
        4.2.4 投资战略评价
    4.3 F公司营运管理战略
        4.3.1 营运管理战略现状分析
        4.3.2 营运管理战略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4.3.3 营运管理战略评价
    4.4 F公司股利分配战略
        4.4.1 股利分配战略现状分析
        4.4.2 股利分配战略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4.4.3 股利分配战略评价
第5章 转型升级背景下F公司财务战略的优化策略
    5.1 基于公司战略定位的财务战略优化框架
        5.1.1 公司战略定位与财务战略目标
        5.1.2 财务战略的优化思路与原则
    5.2 F公司融资战略优化策略
        5.2.1 合理开展债务融资
        5.2.2 运用行业政策适度申请优惠贷款
        5.2.3 强化公司社会效应最大限度争取政府补贴
    5.3 F公司投资战略优化策略
        5.3.1 提升研发水平扩展产品系列
        5.3.2 完善数字化生产与流通
        5.3.3 稳健实施横向扩张战略
        5.3.4 巩固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
    5.4 F公司营运管理战略优化策略
        5.4.1 加强对成本与费用的管理
        5.4.2 合理配置各层级渠道资源
        5.4.3 强化新零售丰富营销体系
        5.4.4 审慎平衡量价关系
        5.4.5 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
    5.5 F公司股利分配战略优化策略
        5.5.1 适度引入员工持股和股利激励机制
        5.5.2 适当降低股利支付率减少资本成本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复合精油微胶囊抑菌膜的制备及其在低钠盐腊肉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精油的概述
    1.2 植物精油的抑菌机理
        1.2.1 影响细胞壁膜系统功能
        1.2.2 影响蛋白质和脂质的表达
        1.2.3 影响基因的表达
    1.3 复合植物精油协同抑菌效果
    1.4 微胶囊技术
        1.4.1 植物精油的微胶囊化
        1.4.2 复凝聚法制备微胶囊
    1.5 活性包装膜的概述
        1.5.1 抗菌活性包装膜
        1.5.2 羧甲基纤维素钠抗菌活性包装膜的研究现状
    1.6 低钠盐腊肉
第2章 引言
    2.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2.2 主要研究内容
        2.2.1 植物精油抑菌活性和稳定性的研究
        2.2.2 复合精油微胶囊工艺优化及结构表征研究
        2.2.3 复合精油微胶囊抑菌膜的制备、表征及其在低钠盐腊肉中的应用
    2.3 研究技术路线
第3章 精油抑菌活性和稳定性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的测定
        3.2.2 植物精油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
        3.2.3 复合精油抑菌活性研究
        3.2.4 复合精油最佳复配体积比的测定
        3.2.5 复合精油化学组成成分分析
        3.2.6 复合精油稳定性的研究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复合精油微胶囊制备工艺优化及其结构表征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明胶与阿拉伯胶在不同pH值下电势测定结果
        4.2.2 复合精油微胶囊制备单因素试验
        4.2.3 响应面法优化微胶囊制备工艺条件
        4.2.4 复合精油微胶囊表征结构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复合精油微胶囊抑菌膜的制备、表征及在低钠盐腊肉中的应用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1.3 数据处理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甘油添加量对微胶囊抑菌膜物理特性的影响
        5.2.2 微胶囊添加量对微胶囊抑菌膜物理特性的影响
        5.2.3 干燥温度对微胶囊抑菌膜物理特性的影响
        5.2.4 正交试验设计分析和AHP法多指标权重分析
        5.2.5 膜的扫描电镜结果分析
        5.2.6 膜的傅里叶红外结构分析
        5.2.7 膜的热重变化分析
        5.2.8 膜的抑菌效果研究
        5.2.9 贮藏期低钠盐腊肉pH的变化
        5.2.10 贮藏期低钠盐腊肉硫代巴比妥酸的测定
        5.2.11 贮藏期低钠盐腊肉贮藏期间菌落总数的测定
    5.3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附件1 缩略语表

(8)杜仲ARF基因家族分析与EuARF19.2功能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生长素响应因子(ARF)研究进展
        1.2.1 ARF的作用机制
        1.2.2 ARF的蛋白结构
        1.2.3 ARF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1.2.4 miR160/miR167对ARF的调控
    1.3 植物基因的功能验证
    1.4 杜仲的遗传转化
        1.4.1 植物遗传转化的方法
        1.4.2 杜仲的组织培养及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1.5.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杜仲ARF基因家族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主要仪器与试剂
        2.1.3 杜仲ARF基因家族的鉴定
        2.1.4 杜仲ARF基因家族系统进化树分析
        2.1.5 杜仲ARF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1.6 miRNA靶基因结合位点预测
        2.1.7 EuARFs基因表达分析
        2.1.8 RNA的提取
        2.1.9 反转录与qRT-PCR
    2.2 结果与分析
        2.2.1 EuARF蛋白的鉴定及理化性质
        2.2.2 EuARF蛋白的系统进化
        2.2.3 EuARFs的基因结构
        2.2.4 EuARFs蛋白的保守结构域和基序
        2.2.5 EuARF基因受miR160/167 调控的靶位点
        2.2.6 EuARFs和 eu-miR160/167 的表达模式
    2.3 讨论
        2.3.1 EuARFs的进化
        2.3.2 EuARFs的蛋白结构
        2.3.3 miRNA的调控预测
        2.3.4 EuARFs的功能预测
    2.4 小结
第三章 杜仲EuARF19.2 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主要仪器和试剂
        3.1.3 杜仲杂交后代叶片数据测定
        3.1.4 杜仲杂交后代叶片的EuARF19.2 表达分析
        3.1.5 IAA处理下杜仲萌发芽的EuARF19.2 表达分析
        3.1.6 RNA提取与qRT-PCR分析
        3.1.7 EuARF19.2 cDNA全长的克隆
        3.1.8 农杆菌介导的拟南芥遗传转化
        3.1.9 T3代拟南芥阳性转基因植株叶片的表型测定与EuARF19.2的表达量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EuARF19.2 表达与植株叶面积的关联性
        3.2.2 EuARF19.2对IAA的响应
        3.2.3 EuARF19.2 表达载体的构建
        3.2.4 T3 代阳性拟南芥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3.2.5 T3 代拟南芥转基因阳性植株叶片的表型与EuARF19.2 表达量
    3.3 讨论
        3.3.1 杜仲叶片生长发育模式
        3.3.2 EuARF19.2对IAA的响应
        3.3.3 EuARF19.2 对叶片生长发育的调控
    3.4 小结
第四章 杜仲叶片愈伤组织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与EuARF19.2的遗传转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主要仪器与试剂
        4.1.3 叶片愈伤组织再生体系优化
        4.1.4 愈伤组织抑菌剂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4.1.5 农杆菌介导的杜仲叶片愈伤组织遗传转化转化因子试验
        4.1.6 抗性芽的筛选与检测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愈伤组织诱导最适培养基
        4.2.2 愈伤组织增殖的最适培养基
        4.2.3 不定芽诱导与复壮最适培养基
        4.2.4 头孢霉素与卡那霉素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4.2.5 农杆菌介导的杜仲叶片愈伤组织遗传转化的转化因子
        4.2.6 抗性芽的获得
    4.3 讨论
        4.3.1 杜仲叶片愈伤组织再生体系
        4.3.2 影响杜仲叶片愈伤组织遗传转化的因子
        4.3.3 转EuARF19.2 杜仲抗性芽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缩略词
附录
    附表2-1 AtARF、OsARF与PeARF的蛋白序列号
    附表3-1 一号家系2015 年叶片数据
    附表3-2 一号家系2016 年叶片数据
    附表3-3 一号家系2017 年叶片数据
    附表3-4 一号家系2018 年叶片数据
致谢
个人简历

(9)抗性淀粉对低脂低盐乳化肠风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肉制品低脂低盐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1 肉制品低脂低盐化加工研究现状
        1.1.2 肉制品低脂低盐化加工面临的挑战
    1.2 植物多糖在低脂低盐肉制品中的研究现状
        1.2.1 植物多糖对低脂低盐肉制品理化品质的影响
        1.2.2 植物多糖对低脂低盐肉制品感官品质和风味的影响
    1.3 抗性淀粉(RS)的功能及其在低脂低盐肉制品中的应用
        1.3.1 RS的功能
        1.3.2 RS在低脂低盐肉制品中的应用研究
    1.4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意义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主要内容
        1.4.3 研究技术方案图
第二章 RS影响低脂低盐猪肉乳化肠风味的规律
    2.1 材料与仪器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设计
        2.2.1 低脂低盐猪肉乳化肠的制备
        2.2.2 RS-低脂低盐猪肉乳化肠感官品质的实验设计
        2.2.3 RS-低脂低盐猪肉乳化肠滋味和挥发性风味的实验设计
    2.3 检测方法
        2.3.1 感官分析
        2.3.2 呈味核苷酸测定
        2.3.3 呈味核苷酸的TAV值计算
        2.3.4 挥发性风味物质测定
        2.3.5 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计算
    2.4 数据统计方法
    2.5 结果与讨论
        2.5.1 感官品质
        2.5.2 呈味核苷酸
        2.5.3 呈味核苷酸的TAV值
        2.5.4 挥发性风味物质
        2.5.5 关键风味化合物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RS-低脂低盐猪肉乳化肠物性的风味变化机制探究
    3.1 材料与仪器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设计
        3.2.1 低脂低盐猪肉乳化肠的制备
        3.2.2 基于肉糜流变特性的风味变化机制探究实验设计
        3.2.3 基于乳化肠凝胶特性的风味变化机制探究实验设计
        3.2.4 基于乳化肠凝胶微结构的风味变化机制探究实验设计
    3.3 检测方法
        3.3.1 流变特性测定
        3.3.2 色泽测定
        3.3.3 持水性测定
        3.3.4 质构测定
        3.3.5 微观特性检测
    3.4 数据统计方法
    3.5 结果与讨论
        3.5.1 流变特性
        3.5.2 色泽
        3.5.3 持水性
        3.5.4 质构
        3.5.5 微观结构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RS-低脂低盐猪肉乳化肠脂质和蛋白氧化降解的风味形成机制探究
    4.1 材料与仪器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2 实验设计
        4.2.1 低脂低盐猪肉乳化肠的制备
        4.2.2 基于脂质氧化降解的风味形成机制探究实验设计
        4.2.3 基于蛋白质氧化降解的风味形成机制探究实验设计
    4.3 检测方法
        4.3.1 硫代巴比妥酸值测定
        4.3.2 羰基值测定
        4.3.3 游离脂肪酸测定
        4.3.4 游离氨基酸测定
        4.3.5 游离氨基酸的TAV值计算
    4.4 数据统计方法
    4.5 结果与讨论
        4.5.1 硫代巴比妥酸值
        4.5.2 羰基值
        4.5.3 游离脂肪酸
        4.5.4 游离氨基酸
        4.5.5 游离氨基酸的TAV值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10)草鱼肌球蛋白超螺旋结构的分子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第一章 前言
    1.1 分子动力学模拟
        1.1.1 分子动力学设计原理
        1.1.2 分子力场及表达式
    1.2 分子模拟在蛋白质领域的应用
        1.2.1 蛋白质结构解析与同源建模
        1.2.2 蛋白质构象转变的机制及影响因素
        1.2.3 蛋白质分子间及其与小分子的相互作用
    1.3 肌球蛋白序列与结构
    1.4 肌球蛋白coiled coil与肌原纤维粗丝
    1.5 肌球蛋白的盐致解离和盐离子迁移
    1.6 本课题的学术思想
        1.6.1 课题背景和研究目的
        1.6.2 课题的技术路线
        1.6.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草鱼肌球蛋白coiled coil氨基酸序列
    2.1 实验方法与步骤
        2.1.1 序列来源和序列注译
        2.1.2 序列分析方法和工具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草鱼肌球蛋白S2片段的序列同源性
        2.2.2 草鱼肌球蛋白LMM片段的序列同源性
        2.2.3 S2-LMM氨基酸序列形成coiled coil结构的概率
        2.2.4 S2和LMM片段中氨基酸的分布
    2.3 小结
第三章 Coiled coil的结构建模
    3.1 实验方法与步骤
        3.1.1 Coiled coil主链同源建模
        3.1.2 Coiled coil侧链安装
        3.1.2.1 Rotamer扭转角数据库
        3.1.2.2 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
        3.1.2.3 侧链势能函数
        3.1.3 侧链建模程序的实现
        3.1.4 结构优化与质量评估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草鱼肌球蛋白S2-LMM片段的coiled coil结构构建
        3.2.2 Coiled coil结构的拉曼构象图分析
        3.2.3 草鱼肌球蛋白coiled coil残基侧链局部势能分布
        3.2.4 Coiled coil的 Qmean6 z-score评估
        3.2.5 Coiled coil结构的实际验证
    3.3 小结
第四章 肌原纤维中coiled coil的堆砌模式及其解离动力学
    4.1 实验方法与步骤
        4.1.1 拉伸动力学软件和分析工具
        4.1.2 Coiled coil二聚体和七聚体的准备
        4.1.3 Coiled coil分子间接触面的电荷差异性计算方法
        4.1.4 拉伸分子动力学及势能的计算
        4.1.4.1 拉伸分子动力学实现过程
        4.1.4.2 拉伸拉伸势能的计算方法
        4.1.5 不同相对转角的coiled coil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4.1.6 环境条件对多聚体中coiled coil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4.2 结果与分析
        4.2.1 Coiled coil分子间的相互堆砌模式
        4.2.2 Coiled coil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4.2.3 Coiled coil分子间的拉伸势能
        4.2.4 环境条件对多聚体中coiled coil分子间作用力的影响
    4.3 小结
第五章 环境条件对coiled coil的结构与溶剂化能力的影响
    5.1 实验方法与步骤
        5.1.1 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及其工具
        5.1.2 分子动力学实验步骤
        5.1.3 模拟实验安排
        5.1.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5.1.4.1 溶剂化自由能计算
        5.1.4.2 Coiled coil分子长度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温度对水溶液中coiled coil结构及其溶剂化能力的影响
        5.2.2 NaCl浓度对水溶液中coiled coil结构及其溶剂化能力的影响
        5.2.3 H~+/OH~-浓度对水溶液中coiled coil结构及其溶剂化能力的影响
    5.3 小结
第六章 环境条件对coiled coil多聚体结构与溶剂化能力的影响
    6.1 实验方法与步骤
        6.1.1 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及其工具
        6.1.2 分子动力学实验步骤
        6.1.3 模拟实验安排
        6.1.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6.1.4.1 溶剂化自由能计算
        6.1.4.2 Coiled coil分子间平均距离的计算
        6.1.4.3 七聚体分子长度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温度对水溶液中coiled coil多聚体结构及其溶剂化能力的影响
        6.2.2 NaCl浓度对水溶液中coiled coil多聚体结构及其溶剂化能力的影响
        6.2.3 H~+/OH~-浓度对水溶液中coiled coil多聚体结构及其溶剂化能力的影响
    6.3 小结
第七章 NaCl在肌原纤维中的扩散动力学
    7.1 实验方法与步骤
        7.1.1 模拟软件和分析工具
        7.1.2 扩散动力学实验步骤
        7.1.3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7.1.4 模拟实验安排
        7.1.5 腌渍实验材料
        7.1.6 腌渍实验方法
        7.1.7 扩散数学模型
    7.2 结果与分析
        7.2.1 NaCl在肌原纤维模拟体系中的动态分布
        7.2.2 NaCl扩散模型的参数计算
        7.2.3 NaCl扩散系数及其影响因素
        7.2.4 模型参数Cb及其影响因素
        7.2.5 草鱼片盐水腌渍过程NaCl的扩散动力学
    7.3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创新性
    三、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A
    一、草鱼肌球蛋白coiled coil分子结构
    二、典型条件下肌球蛋白从粗丝结构中解离的动力学过程
    三、典型环境条件下coiled coil及其多聚体在模拟过程中结构的变化
附录 B

四、低盐方便菜组合保鲜技术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盐环境来源微生物多相分类及嗜盐古菌基因组适应性与演化研究[D]. 韩帅波. 浙江大学, 2021(01)
  • [2]针对90后健康饮食行为的冰箱体验设计[D]. 亓浩然. 江南大学, 2021(01)
  • [3]河套平原盐碱地不同材料隔层水盐调控及培肥增产机制与效应[D]. 刘娜. 内蒙古大学, 2021(11)
  • [4]发酵牛肉干发酵工艺优化及品质特性研究[D]. 张玉. 吉林大学, 2021(01)
  • [5]新型甲氧苄啶耐药基因的鉴定、耐药机制及泛耐药菌的耐药性研究[D]. 李玲. 山东大学, 2021(11)
  • [6]转型升级背景下F农产品加工企业财务战略研究[D]. 魏长东.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7]复合精油微胶囊抑菌膜的制备及其在低钠盐腊肉中的应用[D]. 王梦琦. 西南大学, 2021(01)
  • [8]杜仲ARF基因家族分析与EuARF19.2功能验证[D]. 刘闵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9]抗性淀粉对低脂低盐乳化肠风味的影响[D]. 任晶晶.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10]草鱼肌球蛋白超螺旋结构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 张秋亮.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低盐速食蔬菜复合保鲜技术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