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及其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王彦[1](2013)在《Hp相关性慢性胃炎证素研究及中医药治疗的疗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 CG)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可分为慢性浅表性、萎缩性和特殊类型胃炎三大类。其发病率高,在各种胃病中居于首位,约占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90%以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长期感染后,部分患者可发生胃黏膜萎缩和肠化,根除Hp可使胃黏膜炎症消退,慢性炎症程度减轻,成为治疗慢性胃炎的关键环节之一。随着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中医药有望为Hp感染治疗开辟一条新的途径。诸多中药实验证实,很多中药具有很强的抗Hp作用,临床研究亦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显着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并且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还可以降低西药治疗中的副作用,本研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医药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地评价;并采用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该病的的中医证候分布及证素分布特点,为该病中医证素辨证提供理论依据;对中医药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进行疗效评价研究。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文献综述,第一篇介绍了祖国医学对Hp相关性慢性胃炎病因病机的认识、证候的研究进展、中医的治则治法及部分中药的Hp体外抑菌实验研究的概况,并详述了导师魏玮教授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经验体会。第二篇从Hp生物学特征、对慢性胃炎的影响、致病机制、诊断、治疗、耐药性等方面探讨了西医对该病的研究现状。第三篇对近年来研究热点证素辨证作了概述,从证素的历史沿革、证素特征、证素辨证的优势、证素辨证的思维过程等方面予以介绍。第四篇介绍了导师魏玮教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经验体会。第二部分:中医药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Meta分析目的:对中医药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地评价。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中文和外文文献数据库,中文检索词包括中医药、经方、验方、中医、中药、草药、中成药、幽门螺旋杆菌、慢性胃炎等,英文检索词为"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rbal-medicine,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helicobacter pylori, chronic gastritis",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提取资料、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2软件(Cochrane Collaboration)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文献506篇,其中中文文献490篇,英文文献16篇。运用NoteEx-press软件排除重复的题录共192条,通过阅读文章题目和摘要排除明显无关的文献,初步纳入148篇。下载并阅读文献全文,排除重复发表的文章2篇,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36篇及试验组干预措施为中西医结合的研究92篇,最终纳入中文文献18篇。偏倚风险评估显示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普遍较低,具有高度的偏倚风险。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Hp根除率方面,单纯中药治疗与西医二联疗法、三联疗法、四联疗法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提示中药治疗具有与西医抗Hp治疗相同的功效,在复发率方面,18篇文献中仅1项研究对患者进行了跟踪随访,报告了Hp阴转后的复发率。在治愈率方面,中医疗法较西医或者中医非特异性治疗有更高的治愈率。在好转率方面。中药与二联疗法、三联疗法、四联疗法及非特异性治疗比较好转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中医证候的改善方面,中医在胃痛、痞满、嘈杂、暖气、纳差方面疗效明显,与西医治疗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方面,仅4篇文献报告了不良反应结局,大多数研究报道的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减轻或消失,未报道患者是否因不良反应退出研究。倒漏斗图结果显示中药与二联疗法、三联疗法以及四联疗法的比较发表的文献较对称,发表偏倚较小,而中药与非特异治疗比较发表的文献呈不对称,提示存在发表偏倚。结论:中医药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文献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总体较低,尚不能对中医药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疗效做出肯定的结论,仍需要通过实施规范的RCTs研究进一步证实中医药的疗效。第三部分:Hp相关性慢性胃炎证候及证素分布特点的临床研究目的:明确Hp相关性慢性胃炎中医证候、证素分布特点,为该病中医证素辨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临床收集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客观认真的填写临床观察表,建立数据库,运用因子分析提取证型和证素,结合专业知识归纳总结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证候及证素分布规律。结果:915慢性胃炎患者中,共纳入375例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CSG患者307例,CAG患者68例,通过因子分析得出证候分布为:脾胃湿热证(34.1%)、肝胃郁热证(24.3%)、脾胃虚弱证(28%)、胃阴不足证(6.4%)、胃络瘀阻证(7.2%)。本研究所提取的证素包括病位类证素3个,病性类证素7个,病位证素为脾、胃、肝,病性证素有虚实之分,实证为湿、热、气滞、血瘀,虚证以气虚、阳虚、阴虚为主。结论:①脾胃湿热证、肝胃郁热证、脾胃虚弱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阻证是Hp相关性慢性胃炎常见的证型,病位证素为脾、胃、肝,病性证素为湿、热、气滞、血瘀、气虚、阳虚、阴虚。②Hp相关性慢性胃炎中,湿、热、气虚为发病较高的证素,CSG与CAG证素分布在阴虚、血瘀之间有差异。③Hp相关性慢性胃炎中医证型发病与性别无关,与年龄相关,CSG患者年龄分布以50一59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大,CAG患者则60岁以上年龄组患病率最高。④Hp相关性慢性胃炎饮食结构与发病有密切关系。⑤证素分布与胃镜下炎症分布部位、病理分级之间无相关性。第四部分:辨证论治联合“标准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评价研究目的:对中医药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进行疗效评价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将92例Hp相关性慢性胃炎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组为西药标准三联疗法10天;试验组B组为西药配合汤药2周;C组为西药配合汤药4周。主要疗效指标:Hp根除率。次要疗效指标:①中医证候疗效;②单项中医证候疗效;③治疗前后SF-36量表比较。结果:①A组根除率为70%,B组根除率为81.25%,C组为78%,三组Hp根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三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B组与C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B组、C组治疗后患者的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生命活力VT、社交功能SF和心理健康MH六个维度的积分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生理功能PF和情感职能RE维度积分提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后,只有躯体疼痛BP维度的积分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躯体功能PF、躯体职能RP、总体健康GH、生命活力VT、社交功能SF、情感职能RE和心理健康MH七个维度积分提高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中医辨证联合西医标准三联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可提高Hp的根除率,优于单纯西药组,②中西医结合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优于单纯西药组,但B组、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尚不能认为中药疗程28天优于14天;③临床治疗中,SF-36量表对中医药疗效进行评价,可克服中医辨证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生活质量应作为疗效评价的效果指标。
胡伏莲,张声生[2](2018)在《全国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共识》文中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994年幽门螺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胃癌发生的Ⅰ类致癌因子,胃癌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降低胃癌的发生率。中国是幽门螺杆菌高感染率国家,同时也是胃癌高发国家,幽门螺杆菌感染不仅是一个临床问题,更是一个公共卫生层面的健康管理大问题,本共识的制定对我国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防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刘文波[3](2014)在《健脾清热化湿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目的:运用健脾清热化湿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病人,通过研究证明:(1)健脾清热化湿汤能否有效提高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2)健脾清热化湿汤的运用能否降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病人血清IL-8的水平。2、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患者,共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健脾清热化湿汤+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缓释片)和对照组(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缓释片)各30例,疗程为14天。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停药1月后分别检查胃镜、病理,检测幽门螺杆菌以及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心电图。3、结果:临床症状疗效:治疗组对上腹痛、上腹胀、反酸、嗳气、纳差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胃镜疗效观察:治疗组痊愈率36.33%,显效率46.67%,有效率16.67%,无效率3.33%;对照组痊愈率16.67%,显效率36.67%,有效率33.33%,无效率13.33%。虽然治疗组胃镜疗效与对照组胃镜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组总体有效率为96.67%(29/30),优于对照组的86.67%(26/30)。组织学炎症改善效果观察:治疗组痊愈率20.00%,显效率43.33%,有效率30.00%,无效率6.67%;对照组痊愈率20.00%,显效率20.00%,有效率40.00%,无效率30.00%。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组织学炎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观察: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0.0%(21/3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8水平的比较: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IL-8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8水平比较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血清IL-8水平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并且其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对60例病人按幽门螺杆菌感染程度分级后,血清IL-8水平随着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的加重而不断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安全性比较:治疗组没有出现特殊不适症状;对照组有腹胀2例、恶心1例、腹泻2例,两组各项复查指标均未见异常。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健脾清热化湿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具有较好的安全性。4、结论:(1)健脾清热化湿汤能够改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病人的临床症状;(2)健脾清热化湿汤能够协助三联疗法改善病人胃镜和组织学的炎症表现;(3)健脾清热化湿汤能够协助三联疗法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4)健脾清热化湿汤联合三联疗法能显着改善血清IL-8水平;(5)血清IL-8水平随着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的加重而不断升高;(6)健脾清热化湿汤的应用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胡伏莲,张声生[4](2018)在《全国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共识》文中研究指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994年幽门螺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胃癌发生的I类致癌因子,胃癌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降低胃癌的发生率。中国是幽门螺杆菌高感染
陈智龙[5](2015)在《健脾袪湿清热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疗效评价及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临床研究部分对健脾祛湿清热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前瞻性研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及其相对最新指南推荐西药治疗方案的优缺点,为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实验研究部分:实验一:对以健脾祛湿清热为主要治法的健脾祛湿清热方采用拆方法进行体外抗幽门螺杆菌抑菌实验揭示该方对幽门螺杆菌的抑杀机理及其体外抑菌能力的药物来源。实验二:对健脾祛湿清热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的疗效机理从分子水平进行研究与探索。方法:临床部分:采用随机单盲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证属脾虚湿热证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进行分组。两组分别为中药+三联组与四联组。在进行根除治疗前,对患者年龄、性别、症状积分、患者报告临床结局量表(Patient-Reported Outcome, PRO)量表积分、SF-36(the short-form 36 item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生活质量量表积分进行问卷调查与记录。中药十三联组给予阿莫西林胶囊1g 2次/日,餐后服;克拉霉素分散片0.5g,2次/日,餐后服;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20mg,2次/日,餐前服;健脾祛湿清热方1剂/日,水煎,分二次温服。四联组给予阿莫西林胶囊1g2次/日,餐后服;克拉霉素分散片0.5g,2次/日,餐后服;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20mg,2次/日,餐前服;枸橼酸铋钾胶囊0.22g,2次/日,餐前服。各患者治疗疗程以10天为1疗程。待各位受试者服完1疗程后结束治疗。并间隔至少4周进行13C/14C呼气试验、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的复查以明确根除情况。随后采集患者症状积分、PRO量表积分、SF-36生活质量量表积分、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部分:实验一:运用牛津杯法、液体稀释法考察健脾祛湿清热方及其寒性与非寒性药物组对H. pylori的最低抑菌浓度与最低杀菌浓度。实验二:在复制KM小鼠H. pylori感染模型的基础上,将模型小鼠分为健脾祛湿清热方组、三联抗生素治疗组、健脾祛湿清热方联合三联抗生素组和模型对照组,并分别进行干预和治疗。治疗结束后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NO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各组小鼠胃组织中iNOS的表达量。结果:临床研究:72例入组患者最终完成治疗与复查、问卷者67例,脱落5例。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中药+三联组91.7%,四联组93.5%,两组间比较提示无显着性差异(P值>0.05)。症状量表积分:两组症状量表积分均显着下降(中药+三联组 P=0.000,四联组P=0.000)。中药+三联组比四联组下降幅度更大(12.333±5.539 vs 5.161±4.769),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三联组对于症状量表中所有项目均有明显的减轻(P<0.05),而四联组仅对于嗳气、反酸烧心、胃胀相关症状有改善。组间治疗后对比发现中药十三联组对于胃痛及胃胀、嗳气症状的改善效果均较四联组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三联组总有效率(91.7%)明显高于四联组(41.9%),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PRO量表积分比较:两组在整体概况、反流、消化不良、排便及自我评价5个维度的评分相对治疗前均下降明显,统计学检验具有显着性差异(P值均<0.05)。中药+三联组与四联组在治疗前后对心理与社会两个维度的无明显改善作用(P<0.05)。四联组对于社会维度积分的改善与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对治疗后各维度组间比较的过程中发现中药+三联组在整体概况(12.94±2.110 vs 18.52±3.010)、消化不良(20.33±3.993 vs 27.71±3.298)、排便(11.08±2.062 vs 15.55±3.453)3个维度方面改善程度较大,明显高于四联组(P<0.05)。而另在反流与自我评价两个维度方面的差别虽同样具有显着性差异,但其差别较小。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与中药汤剂服用体积较大,口感差有关。其给药体积大有可能增加其反流的机率,与饱食对反流的作用相仿。但目前尚无针对中药汤剂体积对反流症状影响的研究结果。SF-36生活质量量表积分比较:中药+三联组BP、GH、VT、SF、RE、MH维度积分于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显着性意义(P<0.05)。其中BP(4.200±2.777)、GH(6.050±3.005)、VT(4.250±3.290)、SF(3.222±3.373)4个维度积分提升程度最大。中药+三联组RP维度积分治疗前后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PF维度积分治疗前后有小幅度的下降(治疗前21.611±1.9165 vs治疗后20.056±1.7557),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四联组PF、BP、GH、SF、RE、MH6个维度积分变化趋势与中药+三联组-致。VT、RE维度积分无显着变化(P>0.05)。两组PF、RP、RE、SF四个维度积分于治疗后无显着性差异(P>0.05)。其余的BP、GH、VT、MH四个维度积分均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其中中药+三联组以BP(10.386±1.6381 vs 8.052±2.2919)、 GH(18.950±2.0825 vs 13.800±1.9294).VT(17.056±2.5740 vs 13.194±1.7967)三个维度积分均值高出四联组最多。本次研究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口苦、黑便、症状加重为主。皮疹及其它严重不良反应均未出现。实验研究:实验一:全方组、非寒性中药组、寒性中药组和三联抗生素组的抑菌环直径分别为14.30 mm±1.12 mm.3.13mm±0.82 mm.13.93 mm±0.95 mm.23.25 mm ±1.33mm,全方组的MIC为7.81 mg/mL,MBC为15.63 mg/mL.实验二:对模型小鼠的胃组织进行染色、观察后发现:小鼠胃内幽门螺杆菌大量定植、胃黏膜出现慢性的炎症性改变与不同程度的损伤。模型小鼠血清中NO浓度与胃黏膜内iNOS的表达量明显增加;给予健脾祛湿清热方治疗的模型小鼠在胃黏膜病理切片的慢性炎症评分、血清内NO浓度和胃黏膜内iNOS的表达量三个方面出现明显减少的变化。该作用与抗生素使用与否无相关性。结论:实验研究:健脾祛湿清热方对幽门螺杆菌具有体外抑菌能力,其主要抑菌能力可能来自组方中的寒性药物;健脾祛湿清热方可明显降低幽门螺杆菌感染模型小鼠血清NO水平、胃黏膜内iNOS水平,对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小鼠胃黏膜炎症损伤具有减轻作用的机理。临床研究:健脾祛湿清热方联合三联根除疗法与四联根除疗法对脾虚湿热型幽门螺杆菌患者根除效果相同。且对此类患者胃肠疾病症状、整体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可产生显着的积极作用。健脾祛湿清热方值得在根除幽门螺杆菌临床工作中进行应用与推广。
谈丽华[6](2019)在《黄连中黄连碱及表小檗碱抗幽门螺杆菌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黄连中小檗碱、药根碱、表小檗碱、巴马汀和黄连碱抑制幽门螺杆菌(H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及抑制脲酶的作用,并尝试以洋刀豆脲酶(Jack bean urease,JBU)为模式酶,探讨黄连碱及表小檗碱抑制幽门螺杆菌脲酶(Helicobacter pylori urease,HPU)的潜在作用机理,以期为黄连治疗H.pylori感染相关性疾病提供基础的研究资料。方法:1.黄连五种生物碱抑制H.pylori作用研究采用琼脂稀释法,分别以克拉霉素和甲硝唑为阳性药,测定黄连中五种生物碱抑制H.pylor的最小抑菌浓度。2.黄连五种生物碱抑制脲酶作用研究采用靛酚蓝显色法,以乙酰氧肟酸为阳性对照,测定黄连中五种生物碱抑制JBU及HPU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3.黄连碱、表小檗碱抑制脲酶机理研究分别以HPU和JBU为研究载体,运用分子对接试验、生物碱-硫醇试剂-脲酶相互作用试验、脲酶Ni2+竞争性抑制剂保护试验及脲酶再活化试验,探讨黄连碱及表小檗碱抑制脲酶的动力学及抑制位点。结果:1.抗H.pylori作用研究黄连中五种生物碱抑制H.pylori的最小抑菌浓度在25-100 μg/mL之间。其中,黄连碱作用效果最佳,其次是小檗碱,表小檗碱,巴马汀和药根碱。2.对脲酶活性抑制作用研究黄连中五种生物碱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HPU及JBU的活性,其抑制HPU的IC50值在2.96-4631.98 μM之间,抑制JBU的IC50值在2.23->10000 μM之间。其中,表小檗碱抑酶作用最强,远远优于标准脲酶抑制剂乙酰羟肟酸,其次是巴马汀、黄连碱、药根碱和小檗碱。3.黄连碱抑制脲酶机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黄连碱抑制HPU及JBU的模式均为混合型;黄连碱可通过与HPU的Ni2+及巯基基团结合,从而影响HPU的活性,而JBU结构中的巯基基团与黄连碱抑制JBU的活性密切相关;此外,黄连碱对两种脲酶的抑制作用具有可逆性,加入二硫苏糖醇可恢复二者的活性。4.表小檗碱抑制脲酶机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表小檗碱抑制HPU及JBU的模式分别为可逆的反竞争性抑制类型及竞争性抑制类型;表小檗碱抑制HPU及JBU的作用可能与其与脲酶氨基酸上的巯基结合有关,而与Ni2+无关。结论:结果显示,黄连中五种生物碱均能有效的抑制H.pylori及脲酶的活性。但是这五种生物碱抗H.pylori与脲酶的作用强弱却存在差异,抗菌作用效果依次为:黄连碱>小檗碱>巴马汀、表小檗碱、药根碱,而抑酶作用效果却是:表小檗碱>巴马汀>.黄连碱>药根碱>小檗碱。各生物碱抑制脲酶机理也有不同,黄连碱为可逆的、作用于脲酶Ni2+及巯基基团的混合型脲酶抑制剂;而表小檗碱则为可逆的、作用于脲酶巯基活性基团的反竞争性HPU抑制剂及竞争性JBU抑制剂。结果提示,黄连碱、表小檗碱能通过靶向脲酶活性位点以抑制脲酶活性,且脲酶为黄连碱及表小檗碱抑制H.pylori的作用靶点之一。
汪红兵[7](2016)在《李乾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健脾清化方治疗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脾虚湿热证)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李乾构教授,全国着名的中医脾胃病专家,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三、四、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和学术经验工作继承指导老师,自1964年7月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一直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至今已52年。李老师从中、西医两方面,对消化疾病在理论、临床、基础研究都有一个较系统完整的认识。在消化疾病西医研究的同时,不辍于中医临床,在临证中重视脾胃之气,兼顾调肝之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调肝理脾”的学术思想,丰富发扬了脾胃学说的有关内容,并一定程度上引领我国中医脾胃病学术事业的发展。近20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中医师承教育,且在此方面的成就已逐渐显露,脾胃病学属于中医学发展重要方面,更能凸显中医学在医学领域的优势,其中所取得的成就亦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目前,中医师承教育正在努力发展并完善,我们师承人员通过不断的解读经典、跟师学习,对名老中医的经验进行整理、挖掘,从而使名老中医积累数十年的临证心得广泛流传,丰富传统医学这一祖国宝库。[研究目的]探索李乾构教授治疗脾胃病“调肝理脾”理论学术思想渊源,凝练并继承老师相关学术理论及临床经验,探索、学习、传承名老中医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提高自我学术水平和专业技能,丰富和发展中医学脾胃病理论学术思想及临床运用范围,为更好地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铺下奠基石。[研究方法]通过跟随李乾构教授出门诊,整理李乾构教授医案、讲课资料、个人笔记、论文着作,收集治疗验方、分析用方思路,独立临床实践,进一步学习应用李乾构教授临床辨证及相关疾病治法用药的经验,结合中医古籍的检索,完成李乾构教授学术渊源概述、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总结两部分研究工作。在研究后期,通过随机选取病房和门诊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患者80例,采用“健脾清化方”联合补救三联与标准补救三联对照研究,比较临床疗效,检验跟师成果,完成临床研究部分工作。[研究结果]主要包括三部分:分别为李乾构教授学术渊源概述、李乾构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总结、李乾构教授健脾清化方治疗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脾虚湿热证)的临床研究。第一部分李乾构教授学术渊源概述本部分通过对李乾构教授学术生平、“调肝”与“理脾”学术思想的学术渊源两大方面的论述,呈现李老师治疗脾胃病“调肝理脾”独特学术思想的形成过程,并结合其在临证中,认为治疗脾胃病不仅需要从调理脾胃入手,更需遵从肝、脾、胃同调,凝练出脾虚为脾胃病基本病机,升降为脾胃基本功能,治疗上主张健脾温阳、顾护中气,养脾胃之阴与燥润并用,肝之疏泄与脾之运化的相互为用这一独具特色的“调肝理脾”临床经验。第二部分 李乾构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总结通过对导师每周临床小讲课中内容及跟师体验的总结,结合古代医籍及现代期刊文献里面相关“调肝理脾”理论的研究,将临证中导师所运用的相关理论及临床经验进行较全面的凝练。1.学术思想分别从调肝和理脾两方面介绍”调肝理脾”学术思想的理论基础,包括从肝脾失调的病因病机论述调肝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重视肝脾(胃)同治;及从脾虚的病因病机论述脾虚为消化系统疾病的根本原因,详细说明了理脾法在消化疾病中的运用,并凝练李乾构教授临证中对脾胃病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治法方药的特点,认为脾胃病的主要病因为外感内伤、饮食情志、劳倦过度及他脏病变等,病位在脾、胃、肠,涉及肝、肾等多个脏腑,病机主要有运化失司、升降失调等,病理表现主要是脾胃的升降、运化、受纳、统摄等功能失常及肝脏疏泄、调达气机功能失常。其治疗脾胃病包括“治脾十五法、治胃十五法、治泻十法、治胆八法”,进而将这些治法升华为“调肝四法、理脾四法、肝脾同调四法”,形成完整的独具特色的“调肝理脾”理论。2.临床经验分别论述了“调肝四法、理脾四法、肝脾同调四法”在具体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包括:清肝和胃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和肝制酸治疗消化性溃疡;健脾清化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健脾理气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调肝理脾法治疗脂肪性肝病;肝脾同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补益心脾法治疗失眠;调肝运脾法治疗肥胖病等。并分别从病因病机、具体治法、医案举例等三方面详细阐述“调肝理脾法”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运用,体现了脾胃病“调肝理脾”这一基本治疗原则,并结合现代医学病理机制解释相关理论,说明老师“调肝理脾”学说具有科学性,符合现代医学发展规律,使之更浅显易懂,适用于临床。第三部分健脾清化方治疗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脾虚湿热证)的临床研究目的:观察健脾清化方治疗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脾虚湿热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健脾清化方联合西药补救三联对耐药Hp的根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80例耐药Hp感染性胃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健脾清化方联合补救三联治疗,对照组予标准补救治疗方案治疗,疗程共4周。观察两组证候积分变化,总体疗效以及Hp感染清除率和根除率。结果:(1)两组证候总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两组间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两种方法在改善耐药Hp感染性胃炎(脾虚湿热证)临床症状方面均有显着作用,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两组治疗后组间各证候积分比较显示用药后4周后在胃脘痞胀、主症其他症状、胃脘灼热、恶心呕吐、大便粘滞、伴随其他症状方面,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疗效(P<0.05)。(3)两组治疗总体疗效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81.08%。(4)治疗组对耐药Hp清除率为86.84%,根除率为73.68%;对照组对耐药Hp清除率为75.68%,根除率为51.35%,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清化方联合补救三联对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脾虚湿热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对根除耐药Hp具有良好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研究结论]本论文凝练导师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明确“调肝理脾”理论在中医学的学术渊源,探讨在“调肝理脾”理论指导下辨治脾胃疾病的临床基础,升化“调肝理脾”理论;并在临床中进行拓展运用,从健脾清化角度进一步研究对耐药HP感染中医药的优势靶点,从而证明此理论的临床应用价值。
吴承芳[8](2019)在《安胃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寒热错杂证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在四联疗法基础上联合安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寒热错杂证患者,观察安胃汤对幽门螺杆菌根除、复发以及对治疗过程中、治疗后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安胃汤是否能通过影响幽门螺杆菌的根除、复发及改善肠道菌群失衡以提高临床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次课题研究共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80例,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0例。A组使用四联疗法+安胃汤治疗14天:泮托拉唑40mg(2次/d,餐前半小时口服)+枸橼酸铋钾600mg(2次/d,餐前半小时口服)+阿莫西林1000mg(2次/d,餐后口服)+克拉霉素500mg(2次/d,餐后口服)。安胃汤由制半夏12g、黄连5g、干姜3g、乌药7g、丹参10g、百合20g、白芍15g、薏苡仁20g、木香7 g、甘草5g组成。每日一剂,温开水冲服。B组使用四联疗法治疗14天:泮托拉唑40mg(2次/d,餐前半小时口服)+枸橼酸铋钾600mg(2次/d,餐前半小时口服)+阿莫西林1000mg(2次/d,餐后口服)+克拉霉素500mg(2次/d,餐后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作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统计,检测在治疗足疗程后4周的根除率,对Hp阴性的患者于12周再次检测Hp以了解复发情况,运用肠道菌群粪便涂片检查方法分析治疗第7天和第14天肠道菌群失衡程度,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结果:(1)临床总体疗效:A组总有效率高达92.21%,B组总有效率为8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A组临床总体疗效比B组优。(2)症状改善情况:a.症状总积分组内比较,A组和B组治疗后的症状总积分显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症状总积分组间对比,较B组治疗后的症状总积分,A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单项症状积分组内对比,A组除纳呆改变不明显外,其余各单项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得到改善(P<0.05);B组纳呆、口淡不渴两个症状与治疗前相比P>0.05,胃脘胀闷、胃脘疼痛、食入胀满、大便溏烂、口干口苦与治疗前相比较症状明显改善(P<0.05)。d.单项症状积分组间对比,两组部分症状A组改善情况优于B组(胃脘疼痛、食入胀满、胃脘胀闷、大便溏烂P<0.05),其余症状两组改变无明显差异。(3)Hp根除率和复发率情况:治疗结束4周后,A组根除率为97.37%;B组根除率为80.00%。两组患者Hp根除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12周后,A组复发率为0,B组复发率为15.63%。两组患者Hp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B组Hp复发率高于A组。(4)治疗过程和治疗后肠道菌群失调分析:治疗第7天时A组有1例患者出现Ⅰ度肠道菌群失调,1例患者出现Ⅱ度肠道菌群失调,B组有18例患者出现Ⅰ度肠道菌群失调,1例患者出现Ⅱ度肠道菌群失调,在统计学方面两者差异有意义(P<0.05);治疗第14天时A组有1例患者出现Ⅱ度肠道菌群失调,B组有9例患者出现Ⅰ度肠道菌群失调,1例患者出现Ⅱ度肠道菌群失调,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用药安全性分析:本次临床试验期间A组患者没有出现任何药物不良反应,B组有3例患者出现轻度腹泻。结论:安胃汤联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Hp AG寒热错杂证患者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此方法不但提高了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降低了其复发率,而且对使用PPI、抗生素治疗的肠道菌群具有调节作用。治疗安全性可靠,可在临床大力推广。
史佳佳[9](2019)在《半夏泻心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临床分组试验,比较半夏泻心汤联合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感染(Hp阳性)脾胃湿热证临床实践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观察其在Hp根除率、患者临床症状、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的治疗情况。方法试验所有病例来自2017年8月到2018年12月就诊于本院的患者,共10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予半夏泻心汤,14天为一疗程,联合四联疗法7天为一疗程。对照组予四联疗法,14天为一疗程。均停药1月后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观察Hp根除率、中医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情况。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结果(1)两组患者Hp根除率治疗组94%,对照组8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中医证候总积分疗效方面总有效率分别为94%、7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中医单项症状分析可得,主症四项上腹痞满、上腹疼痛、口干口苦、口中异味及次症嗳气吞酸、肢体困重、恶心呕吐三项,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次症食欲减退、小便黄两项,得出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本次试验共发生3例不良事件,治疗组1例患者出现腹泻;对照组共2例,其中头晕1例、恶心1例。上述患者由于整体症状较轻,未达到试验脱落标准,未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结论(1)两组Hp根除率比较,治疗组根除率高于对照组,经数据分析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对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均有疗效,但治疗组在中医总体症状改善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可推广到临床实践应用中。(3)与单用四联疗法相比,脾胃湿热证患者中医症候总体疗效以及单项症状(上腹胀满、上腹疼痛、口干口苦、口中异味、嗳气吞酸、肢体困重、恶心呕吐)方面疗效较显着。(2)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经数据分析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对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均有疗效,且安全、有效。
宋贵发[10](2015)在《抗幽门螺杆菌方四联方案对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补救治疗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简称Hp)根除失败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简称FD)患者补救治疗领域,中西医结合研究尚属空白。本研究通过对抗Hp方理论研究、抗Hp方对Hp阳性的FD患者治疗的临床研究、抗Hp方四联方案对Hp根除失败的的FD患者补救治疗的临床研究,为Hp根除失败的FD患者补救治疗探索一套高效而合理的治疗方案。研究方法:本研究共分三部分。研究一:研究一为理论研究。探讨中医消化系统疾病,尤其是Hp阳性FD患者的治疗大法,服务于临床,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研究二:抗Hp方对Hp阳性的FD患者治疗的临床研究。纳入50例Hp阳性FD患者,随机分为抗Hp方组,标准三联组。观察各组Hp根除率及各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缓解情况。研究三:抗Hp方四联方案对Hp根除失败的的FD患者补救治疗的临床研究。纳入132例经Hp根除治疗失败的FD患者。随机分为标准三联方案组(A组)、新抗生素组(B组)、抗Hp方四联方案组(C组)、铋剂四联方案组(D组),疗程10天,对比新抗生素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的差异,以及中药抗Hp方、铋剂在Hp根除中的作用,探索新的治疗方案。观察指标:观察各组Hp根除率。评价各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缓解情况、胃镜下粘膜异常改变、病理改变情况、舌像、胃电图、IL-8、IL-18的影响,吸烟、饮酒、口腔Hp感染与Hp根除疗效的关系,各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研究结果:研究一:“胃-肝-心-肺”和“胃-脾-肺-肾”两条代谢途径,相辅相成,构成了中医脏腑生理模型。中医消化疾病临证理论模型可概括为“一个核心,两条途径,三个特色”。一个核心,即以脾为核心;两条途径即“胃-肝-心-肺”和“胃-脾-肺-肾”两条代谢途径;三个特色即临证处方的“补脾胃散阴火升阳汤”模式、消化道粘膜为“内脏之表”说、黄芪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特殊作用。抗Hp方由半夏泻心汤与芪连舒痞方合方加减而成,根据中医消化疾病临证理论模型进行组方,取得方剂学创新成果。研究二:1.Hp根除结果采用卡方检验,中药组10例阴性,根除率41.7%,西药组14例阴性,根除率60.9%。Hp根除结果表明,无论是从符合方案数据分析还是意向性分析,中药组的Hp根除率与西药组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抗Hp方具有良好的根除Hp作用。2.从症状量表来看,中药组改善患者症状较西药组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药组25例,失访1例,西药组25例,失访1例,不良反应退出1例。两组肝肾功治疗前后均未见明显异常,两组相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三:1.Hp根除: A组根除率41.9%,B组根除率72.7%,C组根除率87.5%,D组根除率84.4%。Hp根除率结果显示,无论从符合方案数据分析还是意向性分析,C、D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B组与A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临床症状改善:根据患者治疗前、疗程结束、疗程结束1月时候的症状积分统计结果显示,对于嗳气、腹痛、腹胀、烧心症状,各组症状积分均有下降的趋势。其中C组改善暖气、腹胀、烧心的作用经秩和分析,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尤其是对于腹胀、烧心症状改善在治疗后1月仍然很明显。D组改善腹痛的作用经秩和分析,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这种差异在疗程结束时最明显,在治疗后1月消失。3.胃镜图像改善情况:各组对胆汁反流、充血水肿、糜烂改善明显,其中C组对胆汁反流、充血水肿、糜烂改善最为明显,有效率分别达到了71.4%、72.7%、68.4%,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B组、D组与对照组相比并无统计学差异。各组对于粘膜粗糙、粘膜下血管透见、运动异常改善较差,总体疗效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4.病理改变:各组对炎症改变均有效果,其中C组对炎症改善有效率达到了61.3%,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B组、D组与对照组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对于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改善较差,总体疗效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5.舌象改变: C组对舌质、舌苔有效率分别达到了67.9%、61.5%,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B组、D组对舌质、舌苔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6.胃电图改变:各组对患者胃电图主功、主频均有改善,其中C组改变最明显,与A组相比,C组对胃电图主功、主频及异常胃电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治疗前C组胃电图7例正常(21.9%),治疗后24例正常(75%),与A组相比,p<0.017,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7.白介素改变:结果显示各组对IL-8、IL-18均有改善。C、D组对IL-8降低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C、D组对IL-18降低结果经秩和检验,秩次较A组、B组增高,但是各组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8.吸烟、饮酒、口腔Hp感染与Hp根除疗效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饮酒因素与胃内Hp根除结果无关,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口腔Hp感染与胃内Hp感染根除之间有相关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9.不良反应:本研究共脱落4例,A组脱落2例,C组、D组各脱落1例。其中D组脱落的1例发生了不良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皮疹等。各组肝肾功治疗前后均在正常范围,各组肝肾功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10.半年后随访结果:半年后对获得Hp根除的患者进行随访,各组复发数量较少,且组间比较并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回顾既往结果发现,复发的患者9例中有7例为口腔Hp阳性的患者。研究结论:综合以上实验结果,我们认为,抗Hp方组方严谨合理,理论支撑充分。抗Hp方单用即可取得与西药标准三联组相同的Hp根除效果。而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则较西药标准三联组具有优势。抗Hp方四联方案能够提高Hp根除失败患者根除率,改善临床症状、胃镜粘膜异常、病理炎症,改善胃肠动力、纠正胃肠节律紊乱,消除局部炎症,降低炎性因子,改善局部循环,加快粘膜修复。回归分析及半年后随访结果提示口腔Hp感染与胃内Hp感染根除之间有相关性。抗Hp方四联方案安全性良好。抗Hp方四联方案为Hp根除失败的FD患者理想方案。
二、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及其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及其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Hp相关性慢性胃炎证素研究及中医药治疗的疗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HP相关性慢性胃炎中医药诊治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证素辨证概述 |
参考文献 |
综述四 魏玮教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经验体会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中医药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Meta分析 |
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HP相关性慢性胃炎证候及证素分布特点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辨证论治联合“标准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评价研究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不足与展望 |
附表 |
Meta分析常用概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全国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中国幽门螺杆菌治疗现状与挑战 |
第二部分“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问题 |
第三部分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优势 |
第四部分反复治疗失败患者的“个体化整体评估” |
第五部分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治疗的中西医整合、“病-证”整合、标本兼治 |
附录1中医药辨证论治方案[76] |
一:治疗原则 |
二:证治分类 (主证必备, 次症≥2项, 参考舌象) |
(一) 脾胃湿热证 |
(二) 脾胃虚弱 (寒) 证 |
(三) 寒热错杂证 |
附录2“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评价推荐方案 |
(3)健脾清热化湿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1 前言 |
2.临床资料 |
3 研究方法 |
3.1 治疗及分组方法 |
3.2 观察指标及方法 |
3.3 疗效判定标准 |
3.4 统计学处理 |
3.5 病例标准 |
4 结果 |
4.1 两组治疗前后各症状积分及总症状积分比较 |
4.2 胃镜疗效 |
4.3 组织炎症改善 |
4.4 幽门螺杆菌根除率 |
4.5 两组治疗前后 IL-8 的比较 |
4.6 安全性比较 |
5 分析与讨论 |
5.1 现代医学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认识 |
5.2 IL-8 与 Hp 相关性慢性胃炎的关系 |
5.3 中国传统医学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认识 |
5.4 健脾清热化湿汤方药探讨 |
6 结论 |
7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临床观察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4)全国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幽门螺杆菌治疗现状与挑战 |
2“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问题 |
3 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优势 |
4 反复治疗失败患者的“个体化整体评估” |
5 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治疗的中西医整合、“病-证”整合、标本兼治 |
附录1中医药辨证论治方案[76]: |
一、治疗原则 |
二、证治分类 (主证必备, 次症≥2项, 参考舌象) |
(一) 脾胃湿热证 |
(二) 脾胃虚弱 (寒) 证 |
(三) 寒热错杂证 |
(5)健脾袪湿清热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疗效评价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幽门螺杆菌感染现代医学研究现状 |
1.1.1 幽门螺杆菌生物学特征 |
1.1.2 流行病学特征 |
1.1.3 幽门螺杆菌与临床疾病 |
1.1.4 幽门螺杆菌根除方案 |
1.1.5 耐药性 |
1.1.6 幽门螺杆菌与一氧化氮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
1.1.7 挑战与展望 |
1.2 幽门螺杆菌感染祖国医学研究进展 |
1.2.1 临床表现 |
1.2.2 舌脉象研究 |
1.2.3 病因病机研究 |
1.2.4 证候学研究 |
1.2.5 治法研究 |
1.2.6 不足与展望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对象及方法 |
2.2.1 临床资料 |
2.2.2 诊疗标准 |
2.2.3 观察指标 |
2.2.4 统计方法 |
2.3 结果 |
2.3.1 一般情况与基线资料比较 |
2.3.2 临床疗效比较 |
2.3.3 安全性比较 |
2.4 讨论 |
2.5 结论 |
第三章 实验研究 |
3.1 拆方法研究健脾祛湿清热方体外抑菌效果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1.3 结果 |
3.1.4 讨论 |
3.1.5 结论 |
3.2 健脾祛湿清热方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动物实验 |
3.2.1 材料 |
3.2.2 方法 |
3.2.3 结果 |
3.2.4 讨论 |
3.2.5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6)黄连中黄连碱及表小檗碱抗幽门螺杆菌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现代医学研究 |
一、H.pylori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
二、胃肠道疾病与H.pylori感染 |
三、H.pylori感染的药物治疗及机理研究 |
(一) 西医治疗H.pylori感染的研究现状 |
(二) 中医药在治疗H.pylori感染方面的作用 |
1. 单味中药、中药活性成分及复方抗H.pylori研究 |
2. 中药抗H.pylori作用机制研究 |
第二节 脲酶在H.Pylori感染方面的作用 |
一、脲酶在H.pylori致病性方面的作用 |
二、脲酶抑制机理研究 |
(一) 脲酶的结构特征 |
(二) 脲酶的活性位点 |
三、脲酶抑制剂及其抑制机理 |
第三节 黄连抗H.pylori的应用及现代研究进展 |
一、黄连在H.pylori感染相关性胃肠道疾病的药理作用研究 |
二、黄连抗H.pylori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
(一) 黄连碱的生物活性研究 |
(二) 表小檗碱的生物活性研究 |
小结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黄连中主要生物碱抑制H.pylori作用研究 |
一、试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二节 黄连中主要生物碱抑制脲酶作用研究 |
一、试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三节 黄连碱抑制脲酶的作用机理研究 |
一、试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四节 表小檗碱抑制脲酶的作用机理研究 |
一、试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李乾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健脾清化方治疗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脾虚湿热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部分 李乾构教授学术渊源概述 |
1 李乾构教授学术生平 |
2 李乾构教授学术渊源概述 |
2.1 调肝学术思想的学术渊源 |
2.2 理脾学术思想的学术渊源 |
3 调肝理脾学术思想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李乾构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总结 |
第一节 李乾构教授调肝理脾学术思想概述 |
1. 调肝学术思想的理论基础 |
1.1 肝脾失调贯穿消化疾病发病始终 |
1.2 调肝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广泛 |
2. 李乾构教授调肝法运用特点 |
2.1 重视区分肝脾不和和肝胃不和 |
2.2 重视肝脾(胃)同治 |
3. 理脾学术思想的理论基础 |
3.1 脾虚是消化系疾病的根本原因 |
3.2 理脾治法在消化疾病中的应用 |
4. 李乾构教授理脾法运用特点 |
4.1 脾病辨证分虚实寒热 |
4.2 各种理脾法常相兼配合使用 |
第二节 基于调肝理脾思想的李乾构教授诊疗经验总结 |
1 李乾构教授脾胃病基本治法介绍 |
1.1 治脾十五法 |
1.2 治胃十五法 |
1.3 治泻十法 |
1.4 治胆八法 |
2. 李乾构教授调肝理脾学术思想升华 |
2.1 调肝四法(疏肝、清肝、补肝、平肝) |
2.2 理脾四法(健脾、温脾、运脾、清脾) |
2.3 肝脾同治四法 |
第三节 李乾构教授调肝理脾学术思想在消化疾病中的运用 |
1 清肝和胃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 |
2 和肝制酸治疗消化性溃疡 |
3 健脾清化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
4 健脾理气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 |
5 调肝理脾法治疗脂肪性肝病 |
6 肝脾同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
7 补益心脾法治疗失眠 |
8 调肝运脾法治疗肥胖病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李乾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健脾清化方治疗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脾虚湿热证)的临床研究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节 文献综述: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治疗现状概述 |
1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 |
1.1 Hp感染是慢性胃炎主要致病菌 |
1.2 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病理 |
2. 慢性胃炎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 |
2.1 中医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认识 |
2.2 健脾清化法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的治疗 |
2.3 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
2.4 慢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论治与西药抗HP的临床疗效对比 |
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健脾清化方治疗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脾虚湿热证)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临床资料 |
1 一般资料 |
诊疗标准 |
2 诊疗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证候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研究方法 |
3 研究方法 |
3.1 设计方法 |
3.2 样本量 |
3.3 随机分组方法 |
3.4 盲法实施与实施 |
4 治疗方案 |
4.1 治疗组 |
4.2 对照组 |
4.3 治疗疗程 |
4.4 合并用药 |
5 观察指标 |
5.1 生物学指标 |
5.2 疗效性指标 |
6 统计分析方法 |
7 质量控制 |
研究结果 |
8 基线分析 |
9 纳入脱落情况及原因 |
10 疗效评价结果 |
10.1 治疗前后两组各证候积分变化 |
10.2 治疗前后治疗组、对照组组间各证候积分变化及组间差异 |
10.3 两组治疗总体疗效比较 |
研究结论 |
讨论 |
1 本研究背景及意义 |
2 李乾构老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经验及优势 |
3 本研究结果讨论 |
4 本研究本研究创新点 |
5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安胃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寒热错杂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研究对象 |
1 病例来源 |
2 疾病相关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病例纳入标准 |
2.4 病例排除标准 |
2.5 病例剔除、脱落以及中止标准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
1 病例分组方法 |
2 治疗方法 |
3 观察指标 |
3.1 一般情况观察指标 |
3.2 安全性观察指标 |
3.3 疗效观察指标 |
4 疗效判定指标 |
4.1 中医症状疗效评定标准 |
4.2 根除Hp疗效检测 |
4.3 肠道菌群失衡调节疗效判定 |
5 统计学处理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1 一般情况比较 |
1.1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
1.2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
1.3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
2 疗效比较 |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个单项症状积分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 |
2.3 两组患者总体临床疗效比较 |
3 两组患者治疗后Hp根除率比较 |
4 两组患者Hp清除后复发率比较 |
5 两组患者出现肠道菌群失调比较 |
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用药安全性分析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中医学对Hp AG的认识 |
1.1 病名的研究 |
1.2 病因病机的研究 |
1.2.1 古代医家对Hp AG病因病机的见解 |
1.2.2 近现代中医家对Hp AG病因病机的见解 |
1.2.3 Hp AG的中医证型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
1.3 临床治疗方法的研究 |
2 西医学对Hp AG的研究 |
2.1 Hp AG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
2.2 Hp AG治疗方法的研究 |
2.2.1 一般治疗 |
2.2.2 促胃肠动力药 |
2.2.3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
3 安胃汤方药分析 |
3.1 安胃汤来源、药物组成及功效 |
3.2 安胃汤中单味中药现代药理学分析 |
4 中药对抗生素耐药影响的探讨 |
5 中药对肠道菌群失衡的影响 |
6 疗效分析 |
6.1 中医症状积分变化分析 |
6.2 总体临床疗效分析 |
6.3 Hp根除率和复发率变化分析 |
6.4 肠道菌群失调分析 |
6.5 用药安全性分析 |
7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9)半夏泻心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2.研究方法 |
3.观察指标 |
4.疗效判定标准 |
5.质量控制方法 |
6.数据处理方法 |
7.研究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1.Hp的西医认识及治疗现状 |
2.中医对Hp的认识 |
3.本研究的立题依据 |
4.临床疗效分析 |
5.半夏泻心汤治疗Hp感染作用机理探讨 |
6.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综述 中西医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B |
附表1 |
附表2 |
附表3 |
附表4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抗幽门螺杆菌方四联方案对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补救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一 抗Hp方理论研究 |
一、中医脏腑生理模型构建 |
(一) 中医脏腑生理模型理论阐述 |
(二) 中医脏腑生理模型临床应用 |
二、中医消化疾病临证理论模型的构建 |
(一) 消化系统疾病的核心脏腑问题 |
(二) 脾主卫说 |
(三) 以脾胃升降为核心的内伤辩证体系 |
(四) 消化道粘膜属于内脏之表说 |
(五) 黄芪特殊作用说 |
三、抗Hp方治疗Hp阳性FD患者的理法方药研究 |
(一) Hp阳性FD患者病因 |
(二) Hp阳性FD患者病机 |
(三) 抗Hp方方药具体分析 |
研究二 抗Hp方对Hp阳性的FD患者治疗的临床研究 |
一、研究对象 |
(一) 病例来源 |
(二) 入选标准 |
(三) 排除标准 |
(四) 终止试验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一) 病例分组 |
(二) 观察指标 |
(三) 不良反应评估 |
(四) 统计学处理 |
三、研究结果 |
(一) 人口学信息 |
(二) Hp根除率 |
(三) 患者症状改善情况 |
(四)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四、研究结论 |
研究三 抗Hp方四联方案对Hp根除失败的FD患者补救治疗的临床研究 |
一、研究对象 |
(一) 病例来源 |
(二) 入选标准 |
(三) 排除标准 |
(四) 终止试验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一) 病例分组 |
(二) 本实验主要观察指标 |
(三) Hp根除诊断方法 |
(四) 症状调查表设计 |
(五) 胃镜下粘膜改变、病理改变 |
(六) 舌象改变 |
(七) 胃电图检测 |
(八) IL-8、IL-18检测 |
(九) 口腔Hp检测 |
(十) 不良反应评估 |
(十一) 治疗后随访 |
(十二) 统计学处理 |
三、研究结果 |
(一) 人口学信息 |
(二) Hp根除率 |
(三) 患者症状改善情况 |
(四) 患者胃镜下图像改变 |
(五) 患者病理改变 |
(六) 舌象前后改变表 |
(七) 胃电图改变表 |
(八) 白介素改变 |
(九) 吸烟、饮酒、口腔Hp感染与Hp根除 |
(十) 不良反应 |
(十一) 半年后Hp根除随访结果 |
四、研究结论 |
讨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Hp概述 |
(一) Hp文献回顾 |
(二) Hp与白介素 |
(三) Hp阳性的FD与胃电图 |
(四) 胃Hp与口腔Hp |
(五) Hp与FD |
三、Hp根除失败的补救治疗概述 |
(一) Hp根除失败原因分析 |
(二) Hp的耐药分子机制 |
(三) Hp根除失败的补救策略 |
四、中医药根除Hp研究 |
(一) 中药对Hp的直接杀伤、抑制作用的体外实验 |
(二) 中药复方的体外实验 |
(三) 中医药根除Hp临床研究 |
(四) 中医药对Hp补救治疗临床研究 |
五、抗Hp方的基础与临床 |
(一) 芪莲舒痞方的基础与临床 |
(二) 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与临床 |
(三) 抗Hp方方中其他药物的基础与临床 |
六、抗Hp方对Hp根除失败的FD患者补救治疗机理探讨 |
结语 |
—、取得成果 |
二、课题研究创新点 |
三、存在的问题 |
四、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详细摘要 |
四、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及其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Hp相关性慢性胃炎证素研究及中医药治疗的疗效评价研究[D]. 王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8)
- [2]全国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共识[J]. 胡伏莲,张声生.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8(09)
- [3]健脾清热化湿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D]. 刘文波.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4(12)
- [4]全国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共识[J]. 胡伏莲,张声生.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8(09)
- [5]健脾袪湿清热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疗效评价及实验研究[D]. 陈智龙.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10)
- [6]黄连中黄连碱及表小檗碱抗幽门螺杆菌作用机制研究[D]. 谈丽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李乾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健脾清化方治疗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脾虚湿热证)的临床研究[D]. 汪红兵.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8]安胃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寒热错杂证的临床观察[D]. 吴承芳.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半夏泻心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D]. 史佳佳.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10]抗幽门螺杆菌方四联方案对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补救治疗的临床研究[D]. 宋贵发.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