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暗期光间断中光质对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伍素辉,李合生[1](1995)在《光质对光敏核不育水稻叶绿素蛋白复合体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光敏核不育水稻(PGMR)农垦58s光敏感期内进行暗期光间断(R、R+FR、R+FR+R)以及暗期无间断(SD)处理后,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从58s的叶绿体内分离出6条色素带。依其迁移率分别命名为CPI、LHCp ̄1、CPa、LHCp ̄2、CPa’、FC。经R和R+FR+R间断暗期后,CPa’的吸收峰只有痕迹,而R+FR和SD处理,CPa’的吸收峰很明显。在同样条件下,农垦58无论用何种光质间断暗期都没有出现CPa’。因此,认为CPa’是与育性表达有关并受光敏色素调节的叶绿素蛋白复合体。R间断暗期后,CPa的吸收峰明显偏向短波光。LHCP ̄1、LHCP ̄2的吸收光谱在红区和蓝区均为双峰曲线,表明其叶绿素b含量较高。
王春台,刘学群,涂文忠[2](1998)在《不同光质间断暗期对农垦58s叶片细胞膜透性及外渗液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短日照(10h)长暗期(14h)生长条件下的农垦58s幼苗,暗期红光间断处理后4d,其叶片细胞膜透性,外渗液中蛋白质、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明显比远红光处理的低。处于育性转换敏感期的叶片短日照(10h)处理11d后其细胞膜透性,4d后外渗液中蛋白质含量高于长日照(14h)处理的,而短日照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则低于长日照处理的。
马霓[3](2003)在《短光敏感雄性不育水稻的育性光温反应特性及遗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周期敏感雄性核不育水稻资源的发现,开创了我国的两系法杂交稻研究与利用,使我国的水稻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继续领先于国际水平。两系杂交水稻的理论与技术成为我国发展新的超级杂交稻的主要基础。 在对光敏不育水稻的研究与育种中,国内外又相继发现或育成了一些新的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资源,这些新的资源有可能作为两系杂交稻的育种工具,发展两系杂交种新类型。弄清这些新资源的遗传生理特性是利用新资源的理论基础。 江西省宜春农业专科学校教师高一枝报导称他们在籼粳杂交后代中育成了一种与现有光敏不育水稻育性光温反应特性不同的新不育系,其主要特征是在短日低温下不育,在长日高温下可育。因涉及材料保护和研究条件等原因,数年来对该不育材料的基础研究只局限在小范围内进行,发表的报导不多,在已有的研究报导中仍不能确定该材料是反光敏还是反温敏的类型。由于长光高温不育型不育系在遇低温时其不育性不稳定,在大面积生产中存在潜在风险性,研究者和育种家在对现有不育系特性进行改造的同时,开始关注这种长日高温可育、短日低温不育的新核不育资源,如果该资源的短光敏感不育特性能被确认,希望用其在华南或东南亚国家短光照条件下制种,而在华中长江流域长日高温下繁殖,开发两系杂交稻新类型。 本研究试图对这种新的不育资源进行育性生态生理和不育性的遗传基础研究,探讨其利用价值,并利用遗传研究群体选育新的不育系。试验以短光低温不育水稻D38S和E5-2S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在武汉地区自然条件下的育性转换特性、人控光温下的育性光温反应、与不同常规稻和现有光温敏不育系配组研究其遗传表现,经3年工作获得以下结果: 1.D38S是一份光敏性典型的籼型短光敏雄性核不育系。在武汉地区自然条件下一年中有明显的从不育—可育—不育的育性转换规律,在不育期间,实生苗花粉育性为0.32%,自交结实率为0.00,在夏季长日高温下,花粉可育度达到45.24%,平均结实率达28.28%,单株变幅为17.22%—64.54%。无性繁殖的稻蔸再生苗育性转换和实生苗没有区别。在自然长日高温下的高可育季节,进行人工短光照处理,可以诱导高度不育。E5-2S在夏季长日高温下的花粉育性为48.28%,平均结实率达51.04%。通过分析自然条件下育性变化趋势还可以看出:温度高低对育性有影响,可育度会随温度的升高而上升,达到最高值后又逐渐下降。 2.在人工光温生长箱中,采用几种不同的光照长度和温度组合处理后表明:D38S和ES一25表现为长日可育,短日不育。同样,高温加强长光可育性,低温加强短光不育性。但极端高温和低温同样导致生理不育,如:D38S在35℃/LD(14.sh)处理条件下花粉高度败育,ES一25在30℃下的育性低于同期的自然条件下的育性,因此可育最适温应低于30℃。当对D38S、NSO88S进行发育和育性光周期处理时,D38S的育性与NSO88S反应方向相反,而在发育光周期上两类不育系的反应方向相同;暗期光间断有着和LD(14.sh)处理相同的效应,同株不同分孽在LD和SD(10.oh)下存在明显的光照处理差异,说明同株分萦间不存在光信号传递。 3.短光低温敏不育性属于隐性遗传,由核基因控制,F2分离表现为l一2对基因遗传模式,因不同组合有所差异。供试常规品种均能使其育性恢复。与现有光、温敏不育系杂交的F1均表现常规稻育性,表明短光不育系和长光敏不育系的不育基因不等位。 4.在遗传研究群体D38S/C407、ES一25/华粕粘、ES一25/培矮645、D38S/N50885等组合及回交后代中获得了一批新的短光敏不育株系,这些株系的育性转换更为明显和彻底,生育期及农艺性状更接近实用标准。同时获得的具有培矮645遗传背景的短光敏不育株系,将与培矮645组成近等基因系,为研究两种光周期反应相反的光敏不育基因打下了基础。
蔡义东[4](2003)在《水稻反温敏两用核不育系go543s的应用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go543s是一种具有“低温不育、高温可育”育性转换特性的新种质,属于反(向)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临界温度值较高,其应用前景丝毫不逊色于当前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正向光温敏核不育系。本研究对go543s的育性转换光温特性、遗传基础、育性敏感部位、生理生化指标及go543s制种地的选择等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 go543s的感光级别为Ⅱ级,感光性弱,而感温级别为Ⅲ级,感温性中等。 2 go543s 2002年在长沙地区的育性转换总趋势是:不育期→可育期→育性波动期→可育期→育性波动期→可育期→不育期,育性波动明显地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因此,go543s在长沙地区制种和繁殖都存在风险。 3 人工气候室的光温试验表明,go543s的育性转换主要受温度的控制,与光照长短关系不大。 4 go543s育性转换临界温度值是29.5℃,而其可靠应用临界温度,即可育起点温度为29.0℃。温度诱导g543s育性转换的敏感期是从雌雄蕊形成期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其中花粉母细胞形成期是最敏感时期。 5 go543s的不育性属于隐性遗传,受细胞核基因控制,不表现明显的细胞质效应,符合2对独立主基因控制的遗传模式,但涉及到微效基因的修饰作用。同时,go543s不育基因的表达可能与杂交父本的遗传背景有关。 6 研究表明,穗尖距泥面3~21cm的发育中的幼穗是真正感受温度变化而使育性发生改变的敏感部位。 7 低温处理下,go543s叶片内还原糖和蔗糖的含量始终高于高温处理下还原糖和蔗糖的含量,go543s败育过程中还原糖和蔗糖含量的动态变化表明,花粉发育不能及时得到叶内碳水化合物的供应,营养缺乏导致了小孢子的败育。 8 低温处理下go543s各时期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始终显着高于高温处理下POD活性,而低温处理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大部分时期高于高温处理的,表明低温下POD活性增强及SOD活性的变化与花粉小孢子不育密切相关。 9 低温处理诱导go543s不育花药的游离氨基酸总量显着低于高温诱导的可育花药的游离氨基酸总量,不同温度处理下脯氨酸(Pro)含量差异最为显着。因此,低温处理下游离氨基酸总量缺乏,尤其是脯氨酸含量的严重匾乏,导致了gO543S ’J’抱子败育。 10 gO543S幼穗中吼噪乙酸(IAAL赤霉素(GA3\玉米素(ZT)在低温下匾乏或严重匾乏,脱落酸(ABA)在低温下有积累现象;而叶片中IAA、ABA、ZT在低温下存在积累现象,GA3在低温下匾乏,表明低温下内源激素的平衡关系被打破,从而改变了花粉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引起了花粉小拖子败育。 11 研究表明,gO543S在湖南桂东、汝城两县高海拔地区制种绝对安全、可靠,没有任何风险,同时把在上述两地制种的育性敏感期安排在7月5日至7月30日,可以提高gO543S制种的产量和纯度。
李合生,陈吉平,卢世峰,刘学群[5](1990)在《暗期光间断中光质对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 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简称HPGMR)具有长日诱导不育,短日诱导可育,F1恢复可育的基本特性,并具有明显的育性转换时期。但光敏色素是植物接受光信息的色素蛋白,HPGMR的育性转换是否与光敏色素有关,尚不清楚。李合生等简报了HPGMR农垦58S为材料进行暗期红光(R)/远红光(FR)间断的诱导——逆转效
范优荣[6](2016)在《水稻光敏感雄性核不育基因pms1的克隆与功能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水稻是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的主粮,如何提高水稻产量一直是各国科学家致力于解决的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50年前袁隆平先生提出了杂交稻的构想,并随后将之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杂交稻的生产经历了从三系稻到两系稻的发展,两系稻占我国杂交稻种植面积的比例越来越高。相对于三系不育系,两系不育系恢复系广、配组更为自由,大大简化了杂交过程,应用潜力巨大。两系不育系是指光温敏雄性不育系,其育性受到温度和光照长度的影响:光敏不育系在长日照下不育、短日照下可育;温敏不育系在高温下不育、低温下可育。粳稻品种农垦58S是第一个被发现也是研究和应用最广泛的光敏雄性不育系,以农垦58S为基因源培育出了大批优良的光温敏雄性不育系。为了更好地利用两系不育系,有必要分离控制光温敏雄性不育性的基因并阐明其分子作用机理。pms1是农垦58S中控制光敏雄性核不育的主效基因,我们构建了农垦58S与明恢63的高世代回交群体以图位克隆pms1基因并对其进行功能分析,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以往的认识不同,通过对农垦58S与明恢63回交F2群体的结实率和基因型分析表明,光敏感雄性核不育基因pms1是一个不完全显性基因。在长日照下BC5F2群体中纯合的农垦58S pms1位点表现为完全不育;纯合的明恢63 pms1位点表现为完全可育;而杂合基因型的育性呈现出从不育到可育连续分布的趋势,并且绝大部分植株育性低于60%。明恢63纯合、杂合及农垦58S纯合这三种基因型单株数的比例符合1:2:1的单基因分离比。2.在确定了pms1显隐性的基础上对6841个BC5F2群体单株用两端分子标记pj23和Fssr进行基因型分析,共得到88个重组单株。再利用新开发的11个分子标记进一步缩小定位区间。由于杂合基因型单株与农垦58S纯合基因型单株间育性的重叠,为了定位的可靠性,仅利用杂合基因型和明恢63纯合基因型发生交换的重组单株进行精细定位。最终将pms1定位于分子标记P4和P6之间4.0 kb的范围内,左右各1个重组单株,分子标记P5与pms1共分离。3.将农垦58S中包含有该4.0 kb的基因序列互补转化到近等基因系NIL(MH)中,能降低受体长日照下的育性,短日照下无影响;反之,将对应来自于明恢63中的序列转化到农垦58S中没有表型的改变,说明该区域内确实包含有pms1的候选基因。4.采用RACE的方法在定位区间内分离到一条全长c DNA,将此转录本命名为PMS1T。在长日照下抑制农垦58S中PMS1T的表达能够恢复育性,NIL(MH)中抑制PMS1T的表达对育性无影响;在NIL(MH)中超量表达PMS1T也能导致育性下降。这些结果都表明PMS1T就是控制光敏雄性不育的基因pms1。5.对PMS1T表达谱分析发现PMS1T在与花粉发育相关的组织中表达量较高,在营养生长器官中表达量很低,并且在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形成期和花粉母细胞形成期的幼穗中优势表达,这三个时期也正是光敏感雄性不育的敏感时期。q PCR结果表明在这三个时期中长日照下农垦58S中PMS1T的表达量低于NIL(MH)及短日照下的农垦58S和NIL(MH)。6.PMS1T在农垦58S和明恢63中的长度分别为1,453 bp和1,388 bp,两者相差65bp。在PMS1T的5’端还存在两个SNP位点S1和S2,SNP S2和分子标记P5与pms1共分离。在多个水稻品种中对这几个序列差异进行比较测序表明SNP S2是造成光敏雄性不育的功能性突变。7.PMS1T没有intron,位于基因间区,没有基因注释。预测有三个短的ORF,将农垦58S这三个预测ORF的起始密码子ATG后面插入碱基“G”,分别互补转化NIL(MH),仍然能够正常发挥功能,降低NIL(MH)的育性,说明PMS1T不编码蛋白,是一个长链非编码RNA。8.5’RLM-RACE和降解组测序数据证实了PMS1T能够被mi R2118剪切。对长、短日照下农垦58S和NIL(MH)雌雄蕊形成期、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和减数分裂期幼穗进行Small RNA-seq分析发现PMS1T能够从mi R2118剪切位点开始形成18对21 nt phasi RNA。这些PMS1T-phasi RNA的表达量在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和减数分裂期幼穗中高于雌雄蕊形成期,其中4s phasi RNA和6s phasi RNA的量远高于其他phasi RNA。比较分析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幼穗中的PMS1T-phasi RNA,在长日照下的农垦58S中表达量高于其他三种材料。同时发现PMS1T-phasi RNA的表达量与PMS1T转录本的表达量呈负相关。此外还分析了长日照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幼穗中PMS1T-phasi RNA在转基因植株中的表达量。在超量表达农垦58S PMS1T转基因植株中,phasi RNA的表达量在阳性植株中高于阴性植株;与此相吻合的是,农垦58S PMS1T抑制表达的转基因阳性单株中phasiRNA的表达量低于阴性单株。这些结果表明PMS1T-phasi RNA与光敏雄性不育相关。转基因结果进一步证实失去了完整mi R2118识别位点的农垦58S PMS1T不能发挥正常功能来降低NIL(MH)长日照下的育性,表明phasi RNA参与了光敏雄性不育的调控。PMS1T是到目前为止鉴定到的第一个具有生物学功能的PHAS基因,证明了这类小RNA对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同时也加深了我们对于光敏感雄性核不育机理的理解。
陶华[7](2005)在《梗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鉴定及淡绿叶色遗传》文中研究指明以光温敏核不育系为基础的两系法杂交水稻,因其恢复谱广、无细胞质效应且一系两用等优点开辟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新途径,在生产上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光温敏核不育系在敏感期内若遇上低温天气则会发生育性恢复而自交结实,从而使制种的纯度降低,严重制约了两系法杂交水稻的发展。因此,选育不育临界温度低、育性相对稳定的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探讨不育系育性转换规律、育性遗传规律及生理生化特性,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利用来自2个淡绿叶色标记的粳稻光温敏核不育系(TS1、TS3)和4个正常粳型恢复系的F2、F3代群体以及秀水63与浙农大11S(ZAU11S)回交后代新选育的几个光敏核不育系为试验材料,采用日产SPAD-502型叶绿素仪,测定F2群体中各单株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和以5%的自然结实率作为F2群体中淡绿叶株和正常绿叶株及不育株和可育株的划分标准,分析了淡绿叶色和育性的遗传规律;在杭州自然条件下,对新选育的光温敏不育系育性转换特性进行了探讨并利用AMMI(additive main effects and multiplicative interaction)和线性回归等模型鉴定了不同核不育系对光温的敏感性;还对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生理生化特性及花粉败育机理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淡绿叶色遗传受2对基因控制,其中1对基因对另1对基因有抑制作用,作者认为,淡绿叶标记性状是缺少显性抑制基因(Ⅰ)控制所致;不育性的遗传由2对主效基因及一些微效多基因共同影响;控制叶色和育性的基因各自独立遗传。同时,本研究国内首次应用累积分布曲线基因分析方法分析TS1/Waa24F3群体淡绿叶色性状遗传,且符合AB2对基因模型理论曲线。 2.应用AMMI模型、线性回归模型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9个光温敏核不育系和2个对照,在2003年4月9个播期环境条件下,花粉和种子育性的变化动态。研究表明,两个育性指标在基因型、播期及其互作效应上都存在极显着差异:花粉和种子育性的主效应和互作效应分析结果不尽相同,鉴于粳型光敏核不育系,染败与正常花粉难以区分,作者认为测定种子育性更为合理;基于AMMI模型的基因型主效应和互作效应分析可以明确划分不育系的不育期、育性转换期和可育期,并将光敏型与温敏型不育系区分开来,能为不育系的研究和利用提供
范优荣,曹晓风,张启发[8](2016)在《光温敏雄性不育水稻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50年前,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生产的设想,在中国科学家的努力下得以实现并应用.半个世纪以来,杂交水稻在中国和多个国家得到了广泛的种植,为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近20年来,以光温敏两用雄性核不育系为基础的两系杂交稻在水稻生产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科学家发现了多个具有实用价值的光温敏雄性不育系,并开展了系统研究,对两系法杂交稻的广泛推广发挥了关键作用.近年来,几个重要的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被成功克隆,并初步阐明了其作用的分子机理,对于培育新型优良的不育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杂交水稻在中国的发现和研究现状,以庆祝50年前袁隆平先生提出杂交水稻生产的设想.
刘晨[9](2018)在《茉莉酸参与光周期诱导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两系法杂交水稻为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而探明两用不育系育性转换机理则是该技术的理论与应用基础。本研究从光敏感核不育材料育性转换的转录组差异结果中获得了茉莉酸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信息,对长光不育型水稻农垦58S、短光不育型水稻D52S进行光周期育性诱导,在穗发育的Ⅴ、Ⅵ、Ⅶ期对叶片JA总含量及JA合成途径关键酶LOX、AOS、AOC和OPR的酶活性进行测定,并且利用qPCR技术测定这4个关键酶基因的表达水平差异,试图分析茉莉酸与光周期诱导育性转换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光周期处理能够有效地诱导农垦58S和D52S的育性发生变化,两个材料的花粉育性变化结果相反;农垦58S在自然长光(14h)时花粉为不育,而短光(10h)处理后的花粉可育;短光处理后D52S表现为不育,自然长光条件下D52S表现可育。2.获得两个材料在不育和可育光周期下的转录组数据。光周期处理会使两材料产生44个共有的差异基因,但两材料中得到的差异基因数目不同,且上下调的趋势也不一致:以显着性检验的p-value值<0.05和FC≥2为标准筛选差异基因,并以可育材料作为参照,D52S中共得到1036个差异基因,其中451个下调,585个上调;农垦58S中共得到140个差异基因,其中39个上调,101个下调。此外,从转录组数据和GO富集结果中也筛选到了JA合成途径的差异基因LOX、AOS、AOC和OPR。3.光周期处理后农垦58S短光可育叶片中的JA含量在减数分裂期(Ⅵ期)比长光不育叶片高;两材料中各时期JA含量均有显着差异,说明长、短光周期在水稻的生长发育时期会不断地对植物体内的JA合成代谢进行调节。喷施MEJA可以使农垦58S和D52S的花粉碘染率变为不育材料的39.24倍和118.6倍;农垦58S中可育材料的花粉碘染率是喷施SHAM的34.47倍,D52S喷施SHAM后则变为了完全不育;喷施MEJA后可以提高LOX、AOS、AOC和OPR的酶活性及JA含量,但SHAM处理没有降低这些酶的活性和JA含量,推测这一结果可能与取样时期较后有关,SHAM的抑制作用不明显。4.qPCR结果表明,光周期处理下,两材料叶片中的LOX、AOS、AOC和OPR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主要在Ⅴ期和Ⅵ期可育比不育材料表达量高;当喷施MEJA或SHAM后,分别使这四个基因的表达水平一致升高或降低,即当这四个基因表达量升高时材料可育,表达量降低时材料不育,推测这两个处理主要通过调节JA合成途径基因的表达来实现对育性的调控。本研究获得了长、短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农垦58S和D52S在光周期处理下、外源喷施MEJA和SHAM后的JA含量、茉莉酸合成途径的相关酶活性、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变化,初步证实了茉莉酸参与了光敏核不育材料的育性转换过程,但仍需要今后大量研究来明晰其内在的机理。
胡旺顺[10](2001)在《IEF/SDS-PAGE技术及其在光温敏雄性不育水稻育性相关蛋白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经典的IEF/SDS-PAGE技术进行了许多改进,实验结果如下: 采用极端不平衡电极液配方可以明显扩展pH的分布范围,尤其是碱性部分pH分布,有效地抑制了阴极漂移现象; 调整覆盖液和样品溶液的pH值,可以改善IEF胶中的pH分布; 确立了一套密封的等电聚焦体系,可以减少电泳系统对CO2吸收,从而抑制等电聚焦中的阴极漂移现象; 建立了一个比较耐高电压的电泳系统,最高电压可达2500V,这对提高IEF的分辨率和重复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还建立了一套挽救性的双银染程序,可以提高银染的分辨率; 从本文的电泳图谱可以看出,用载体两性电解质进行蛋白质双向电泳,完全可以达到较好的分辨效果; 利用改进的IEF/SDS-PAGE技术,对供试不育系水稻育性敏感期幼穗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分析,发现: 不育系幼穗中大部分的蛋白质在育性敏感期内的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温度条件下都稳定表达; 不育系育性敏感期幼穗蛋白质的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其变化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与幼穗发育时期有关的蛋白质,在特定的发育时期,不育系在可育和不育温度条件下特异性出现或缺失的蛋白质很可能与该发育时期有直接关系,安湘S中在幼穗发育第Ⅴ期特异缺失的蛋白质点共有6个,表明幼穗发育进入第Ⅴ期以后,缺失第Ⅳ期中的部分蛋白质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这些缺失的蛋白质分子量和pI分布比较广泛;在幼穗发育第Ⅴ期特异性出现的蛋白质点共有7个,其分子量和pI分布比较集中(MW50-65kD,pI5.0-6.1)。在育性敏感期晚期,检测到幼穗发育第Ⅵ期新出现的蛋白质点有8个,而点(MW10kD,pI6.48)的缺失是第Ⅵ期最明显的变化之一;在培矮64S中没有检测到明显与发育时期密切相关的蛋白质变化; 另一类蛋白质变化可能与育性转换有关,有四种: 一种是不育系在可育条件下特异性缺失的点,在安湘S中共发现这类蛋白质点有42个,主要分布在2个大区(MW10-31kD,pI4.0-6.5、MW32-45kD,pI4.6-7.5)以及MW45kD,pI4.3附近,它们主要是中分子量和小分子量的蛋白质;培矮64S中在育性敏感期前期的幼穗中发现这类蛋白质点有共13个,其中最明显的缺失在MW30kD,pI4.3、MW22kD,pI5.5-5.9以及MW25-40kD,pI6.1-6.5等三个区域;在育性敏感期后期这类变化的蛋白质点有12个,分子量都比较小,主要分布在15-20kD左右,最明显的还有30kD,pI4.3附近的2个点的缺失; 第二种是不育系在不育条件下特异性缺失的点,在安湘S育性敏感期早期中共发现10个这类蛋白质点,它们的分子量主要分布在15-55kD,pI分布较分散,在培矮64S中发现这类蛋白质点1个(MW30.35kD,pI4.8),这种缺失现象要比在可育条件下的这种变化要少; 第三种是不育系在可育条件下新出现的蛋白质点,在安湘S中检测到1个 博士学位论文IEFSDSPAGE技术及其在光温敏球性不育水稻育性相关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此类蛋白质点(MW6.0 kD,洲 6刀L而在培矮 645中没有检测到此类变化; 第四种是不胄系在高诅不百如下新出现的蛋白质点,安湘S育性敏感期 早期,检测到此类变化的蛋白质点 1个(MW44.7 kD,pl4.4人后期检测到 6 个这类蛋白质点,在培矮645中育性敏感期早期检测到此类蛋白质点6个,后 期检测到2个新出现的蛋白质点; 安湘S和培矮645的幼穗在育性敏感期不同培养温度条仲下蛋白质的变化 呈现一定的规律:在可育条件下出现明显的蛋白质点的缺失现象,主要分布在 中分子量和小分子量范围(一般在IG50kDL其中以小分子量的蛋白质点为主; 比较安湘S和培矮645在不育、可育条件下特异性出现的蛋白质点,二者没有 共同的变化,分析它们的缺失蛋白质变化,发现在两个区域存在相似的变化, 分别是不育系在可育温度条件下在pI6,18左右,分子量36皿kD区域以及在28kD 左右,pI4.4左右区域出现了相似的缺失; 安湘S和培矮645在育性敏感后期不育条件下都出现了较前期更加显着的 新增蛋白质点的变化。
二、暗期光间断中光质对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暗期光间断中光质对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3)短光敏感雄性不育水稻的育性光温反应特性及遗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两系法杂交水稻 |
1.2 长光敏核不育水稻的研究进展 |
1.2.1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育性转换 |
1.2.2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遗传研究 |
1.2.3 不育系的选育 |
1.2.4 超级稻育种 |
1.3 短光低温敏核不育水稻的研究进展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材料处理 |
2.2.2 短光敏不育性的鉴定与育性转换条件研究 |
2.2.3 不同光敏不育基因的等位性研究 |
2.2.4 短光敏不育性的遗传特性研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短光敏不育性的鉴定与育性转换条件研究 |
3.1.1 短光低温敏不育系的光温反应特性分析 |
3.1.2 发育与育性光周期反应试验 |
3.1.2.1 LD、SD下N5888S、D38S的发育进程 |
3.1.2.2 暗期光间断对发育进程和育性的处理效应 |
3.1.2.3 同株不同分蘖间不同光照处理的差异 |
3.1.2.4 D38S在武汉自然条件下的育性表现 |
3.2 不同光敏不育基因的等位性研究 |
3.3 短光低温敏不育水稻的遗传研究 |
3.3.1 F1育性的恢复情况 |
3.3.2 F2的育性及稃尖颜色的分离 |
3.3.3 F2可育群体和不育群体在武汉的育性表现 |
3.3.4 F2不育株的F3代育性表现 |
3.3.5 培矮64S/E5-2SF2育性分离调查 |
3.3.6 BC1育性分离 |
3.3.7 新短光敏不育株系的选育 |
4 讨论 |
4.1 关于短光敏不育水稻育性的遗传研究方法问题 |
4.2 短光敏不育性的实用化与新不育系的选育 |
4.3 短光敏不育系的利用途径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4)水稻反温敏两用核不育系go543s的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文献综述 |
前言 |
第一章 Go543s育性转换的光温特性研究 |
1.1 引言 |
1.2 材料与方法 |
1.3 结果与分析 |
1.4 讨论 |
1.4.1 关于育性转换临界温度值鉴定的问题 |
1.4.2 关于反温敏两用核不育系育性转换临界温度的确定 |
1.4.3 go543s育性转换的特点 |
1.4.4 关于go543s的繁殖问题 |
第二章 Go543s遗传基础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Go543s育性敏感部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Go543s生理生化基础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讨论 |
4.4.1 碳水化合物与花粉育性 |
4.4.2 过氧化物酶与花粉育性 |
4.4.3 氨基酸含量变化与花粉育性 |
4.4.4 内源植物激素与花粉育性 |
4.4.5 反温敏核不育生理生化机制的可能模式 |
第五章 Go543s制种地的选择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4 讨论 |
第六章 总结 |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水稻光敏感雄性核不育基因pms1的克隆与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
1.2 植物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
1.2.1 细胞质雄性不育 |
1.2.2 细胞核雄性不育 |
1.2.3 水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研究进展 |
1.2.3.1 光温敏雄性核不育水稻的发现及其光温特性 |
1.2.3.2 水稻光敏雄性核不育基因的定位和克隆 |
1.2.3.3 水稻温敏雄性核不育基因的定位和克隆 |
1.3 Long non-coding RNA研究进展 |
1.3.1 Long non-coding RNA的定义,分类及功能 |
1.3.2 植物lncRNA研究进展 |
1.4 植物phasiRNA研究进展 |
1.4.1 tasiRNA的发现和形成过程 |
1.4.2 phasiRNA的形成和特异表达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水稻材料及田间种植 |
2.2 定位群体的构建 |
2.3 分子标记的开发 |
2.4 转化载体及菌株 |
2.5 遗传转化载体构建及转化 |
2.5.1 互补载体构建 |
2.5.2 抑制载体构建 |
2.5.3 超表达载体构建 |
2.5.4 Target mimicry载体构建 |
2.5.5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
2.6 水稻育性考察 |
2.7 水稻总DNA抽提 |
2.8 水稻材料基因型检测与转基因植株Southern blot拷贝数分析 |
2.9 水稻总RNA抽提 |
2.10 RACE与 5’RLM-RACE |
2.11 基因表达量分析与small RNA表达量分析 |
2.11.1 RT-PCR与qPCR |
2.11.2 Stem-loop RT-PCR与page-northern blot |
2.11.3 RPA (Ribonuclease Protection Assay) |
2.12 Small RNA-seq及PARE文库构建 |
2.13 DNA甲基化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前人定位结果的验证 |
3.2 pms1显隐性关系的确定 |
3.3 pms1的精细定位 |
3.3.1 分子标记的获得 |
3.3.2 图位克隆pms1 |
3.4 pms1候选基因的分离和验证 |
3.4.1 互补转化结果 |
3.4.2 RACE确定pms1转录本 |
3.4.3 抑制PMS1T表达的转化结果 |
3.4.4 超量表达PMS1T的转化结果 |
3.5 PMS1T表达谱分析 |
3.6 PMS1T是一个long non-coding RNA |
3.7 确定pms1的功能性序列差异 |
3.7.1 比较测序确定SNP S2是功能性序列差异 |
3.7.2 65 bp插入对光敏感雄性不育的影响 |
3.8 PMS1T是PHAS基因 |
3.8.1 PMS1T是miR2118的靶基因 |
3.8.1.1 实验验证PMS1T被mi R2118剪切 |
3.8.1.2 miR2118家族表达量分析 |
3.8.1.3 miR2118介导的剪切对光敏感雄性不育的重要性 |
3.8.1.4 Targetmimicry |
3.8.2 PMS1T产生phasiRNA |
3.8.2.1 PMS1T区段产生大量小RNA |
3.8.2.2 比较分析农垦58S和NIL(MH)中PMS1T-phasiRNA的表达 |
3.8.2.3 转基因材料中PMS1T-phasiRNA分析 |
3.8.2.4 PMS1T-phasiRNA的验证 |
3.9 SNP S2与PMS1T-phasiRNA |
3.9.1 SNP S2对miR2118介导的剪切效率的影响 |
3.9.2 PMS1T-phasiRNA可能的靶基因 |
3.10 PMS1T区间DNA甲基化分析 |
4 讨论 |
4.1 pms1的作用机理研究 |
4.2 未来研究方向 |
4.3 应用前景 |
4.4 Small peptide与lncRNA |
4.5 phasiRNA与雄性不育 |
4.6 pms1与pms3间关系的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实验所用引物信息 |
附录Ⅱ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梗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鉴定及淡绿叶色遗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研究进展 |
1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光温生态学研究概况 |
1.1 光温对水稻光温敏不育系育性转换的影响 |
1.1.1 光周期效应对育性转换的影响 |
1.1.2 温度效应对育性转换的影响 |
1.2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分类 |
1.3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光温作用模式的研究 |
2 光温敏核不育基因遗传和等位性研究 |
3 不育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
4 分子生物学研究 |
4.1 光温敏核不育蛋白质水平上的特异性研究 |
4.2 育性特异表达基因mRNA的研究 |
5 光温敏不育水稻的应用研究 |
6 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6.1 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育性稳定性 |
6.2 核心种子和遗传提纯 |
6.3 标记去杂法 |
6.4 用化学杀雄及生态技术措施解决杂种纯度和制种问题 |
6.5 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鉴定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生理生化特性 |
1.1 酶与光温敏核不育 |
1.1.1 活性氧清除系统主要酶活性的变化 |
1.1.2 其他酶 |
1.2 物质代谢与光温敏核不育 |
1.2.1 氨基酸 |
1.2.2 碳水化合物 |
1.2.3 核酸 |
1.3 内源激素与光温敏核不育 |
1.4 矿质元素与光温敏核不育 |
1.5 光敏色素与光温敏核不育 |
1.6 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调控机理假说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淡绿叶标记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叶色及育性的遗传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叶色观察 |
1.2.2 育性调查 |
2 结果与分析 |
2.1 F_2群体的叶色分离 |
2.2 F_2群体的育性分离 |
2.3 育性和叶色的联合分离 |
2.4 3个组合F_3株系的叶色与育性的分离 |
2.5 F_3系统累积分布曲线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应用基因型与播期互作效应分析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对光周期和温度的育性敏感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AMMI模型和回归模型对不育系育性方差分析的比较 |
2.2 AMMI模型主效应分析 |
2.3 AMMI模型互作效应分析 |
2.4 AMMI模型和回归模型估算不育系育性稳定性参数的比较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浙农大11S(ZAU11S)回交后代改良系育性转换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杭州2003、2004年6~10月份温度和光照时间变化趋势 |
2.2 光温条件对水稻花粉育性的影响 |
2.3 不育系育性转换期 |
2.4 供试不育系的育性敏感期 |
2.5 不同播期和基因型对不育系农艺性状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育系育性鉴定中育性指标的选择 |
3.2 光周期和温度对光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的影响 |
3.3 不育系育性敏感期和临界温度的判定 |
3.4 供试不育系的综合评价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光温胁迫对光温敏核不育系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方法 |
1.4 花粉育性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供试材料抽穗前3~21d光长和温度的变化 |
2.2 供试材料花粉育性变化 |
2.3 抽穗前3~21d SOD活性的变化 |
2.4 抽穗前3~21d CAT活性的变化 |
2.5 抽穗前3~21d POD活性的变化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A |
附图B |
(8)光温敏雄性不育水稻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发现 |
2 光温敏雄性不育水稻的生物学特性 |
3 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
4 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的克隆和分子机理研究 |
5 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利用 |
6 展望 |
(9)茉莉酸参与光周期诱导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
1.1.1 光周期敏感雄性不育性与两系杂交水稻 |
1.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性的遗传研究进展 |
1.2.1 光温敏核不育系的普通遗传研究 |
1.2.2 光温敏核不育基因定位和克隆 |
1.2.3 育性调控相关的小RNA |
1.3 光周期诱导的雄性不育基础研究概述 |
1.3.1 光温敏光温核不育系的光温类型和划分 |
1.3.2 光温敏光温核不育系的生态生理 |
1.3.3 光温敏光温核不育系的生理生化和细胞学特征 |
1.3.4 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的差异蛋白 |
1.3.5 激素对育性调控的分子生理 |
1.4 茉莉酸对植物育性的影响 |
1.4.1 茉莉酸的生物合成 |
1.4.2 茉莉酸与育性调控 |
1.4.3 茉莉酸与其他激素对植物育性的影响 |
1.5 育性机理研究中的问题 |
1.6 本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技术路线 |
2.3 材料种植 |
2.4 材料处理 |
2.4.1 光周期处理 |
2.4.2 外源MEJA及SHAM处理 |
2.5 取样方法 |
2.6 花粉育性的鉴定 |
2.7 总RNA的提取 |
2.8 反转录及PCR检测 |
2.9 荧光定量PCR测定 |
2.10 ELISA样本的提取 |
2.11 茉莉酸(JA)含量的测定 |
2.12 茉莉酸合成途径各关键酶酶活性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光周期对花粉育性的诱导 |
3.2 光敏感核不育材料的转录组测序 |
3.2.1 Illumina二代测序样本分析 |
3.2.2 转录组测序数据的分析 |
3.2.3 转录组数据GO的功能富集和筛选 |
3.2.4 转录组数据的验证 |
3.3 外源喷施MEJA和SHAM对花粉育性的诱导 |
3.4 光敏核不育材料的生理指标测定 |
3.4.1 光周期处理下的JA含量 |
3.4.2 外源喷施处理下的JA含量 |
3.4.3 光周期处理下的LOX、AOS、AOC和OPR酶活性 |
3.4.4 外源喷施处理下的LOX、AOS、AOC和OPR酶活性 |
3.5 差异表达基因的q PCR分析 |
3.5.1 光周期处理后各基因在不同时期的相对表达量 |
3.5.2 外源喷施处理后各基因在不同时期的相对表达量 |
3.6 茉莉酸合成途径关键酶与JA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光周期和外源喷施处理对花粉育性的诱导 |
4.2 光周期与JA合成代谢的关系 |
4.3 JA合成代谢与育性的关系 |
4.4 JA对育性调节的应用价值 |
4.5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4.6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IEF/SDS-PAGE技术及其在光温敏雄性不育水稻育性相关蛋白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 引言 |
2. 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
2.1 光温敏雄性不育水稻遗传学研究进展 |
2.2 光温敏雄性不育水稻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
2.3 光温敏雄性不育水稻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3. IEF/SDS-PAGE在光温敏雄性不育水稻研究中的应用 |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IEF/SDS-PAGE基本技术及其改进 |
1. 引言 |
2. IEF/SDS-PAGE基本技术 |
2.1 主要仪器、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3. 结果分析 |
3.1 基本方案IEF的结果分析 |
3.2 IEF实验方案的改进及结果分析 |
4. 小结 |
5. 讨论 |
5.1 IEF-PAGE中阴极漂移及其对策 |
5.2 IEF重复性和分辨率 |
第三章 光温敏雄性不育水稻育性敏感期育性相关蛋白质IEF/SDS-PAGE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及培养 |
1.2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1 蛋白质分子量标准曲线 |
2.2 安湘S育性敏感期幼穗蛋白质双向电泳分析 |
2.3 安湘S育性敏感期幼穗蛋白质IEF/SDS-PAGE结果分析 |
2.4 培矮64S育性敏感期幼穗蛋白质IEF/SDS-PAGE结果分析 |
3. 小结 |
4.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图表说明 |
四、暗期光间断中光质对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光质对光敏核不育水稻叶绿素蛋白复合体的影响[J]. 伍素辉,李合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5(03)
- [2]不同光质间断暗期对农垦58s叶片细胞膜透性及外渗液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J]. 王春台,刘学群,涂文忠.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8(02)
- [3]短光敏感雄性不育水稻的育性光温反应特性及遗传研究[D]. 马霓. 华中农业大学, 2003(04)
- [4]水稻反温敏两用核不育系go543s的应用基础研究[D]. 蔡义东. 湖南农业大学, 2003(03)
- [5]暗期光间断中光质对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影响[J]. 李合生,陈吉平,卢世峰,刘学群. 湖北农业科学, 1990(01)
- [6]水稻光敏感雄性核不育基因pms1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 范优荣. 华中农业大学, 2016(12)
- [7]梗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鉴定及淡绿叶色遗传[D]. 陶华. 浙江大学, 2005(07)
- [8]光温敏雄性不育水稻的研究进展[J]. 范优荣,曹晓风,张启发. 科学通报, 2016(35)
- [9]茉莉酸参与光周期诱导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研究[D]. 刘晨.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1)
- [10]IEF/SDS-PAGE技术及其在光温敏雄性不育水稻育性相关蛋白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胡旺顺. 湖南农业大学,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