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院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及其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杨文哲[1](1992)在《我院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及其特点》文中指出为了加强对实验室工作的指导与管理,推动实验教学改革,我院自1991年5月经过半年多的酝酿准备,特别是在学习全国第二次实验室工作会议精神的基础上,制定了我院实验室评估方案,并于今年三月开展了全院实验室评估工作。下面谈谈我院评估指标体系的结构及其主要特点。
徐芳,龚旭,李晓轩[2](2018)在《科研评价改革与发展40年——以基金委同行评议和中科院研究所综合评价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科学的春天"至今已40年,科研评价也经历了改革与发展的40年。在回顾我国科研评价发展的三个阶段基础上,分别阐述了基金委项目评审的同行评议和中科院研究所综合评价这两个具有代表性和时代性特征的科研评价实践,进而总结我国科研评价改革与发展40年来取得的成绩,以及在新时代面临的挑战。
陈敬全[3](2004)在《科研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战以来,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改善人类生活、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科学研究领域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重点和焦点领域,成为综合国力中决定性和关键性的因素。在这种背景下,科学研究活动已经不再仅仅是科学家“好奇心”驱动的个人行为,而是政府战略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政府在科学研究领域投入的急剧增长,科研评价已经不只是科学系统自身关注的重要问题,而成为政府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合理有效的科研评价机制对于优化科研资源的配置、激发研究人员的创新潜力、营造科技创新环境以及推进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科学研究领域的评价活动依赖于合理规范的评价环境和机制,更需要与科学研究的特点相适应的评价方法。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科研评价的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对科研评价方法展开系统研究。论文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研究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科研评价方法,并结合实际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论文从科研评价的信息基础出发,将科研评价方法分为三类:基于专家知识的主观评价方法、基于统计数据的客观评价方法和基于系统模型的综合评价方法。论文按照这种分类分别对同行评议方法、德尔菲法、文献计量方法、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等科研评价方法展开研究。之所以对这些方法展开重点研究,是因为同行评议方法和文献计量方法是科研评价的特征方法,而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方法也是在科研评价活动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方法。全文共七章,可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引言(第一章)和科研评价概述(第二章)。引言部分阐述了科研评价方法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系统分析了国内外科研评价方法研究和应用的现状和问题,指出了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之间的空白,分析了这种空白存在的原因,并以此为出发点,阐述了本文研究的指导思想,构建了论文研究的内容体系。第二章介绍了科研评价的几个发展阶段,分析了科研评价的几种主要模式,提出了科研评价应该遵循的原则,并在一般意义上阐述了科研评价的数据收集和检验方法以及评价结果的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方法。第二部分对同行评议方法(第三章)和德尔菲法(第四章)等基于专家知识的主观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对于同行评议方法,论文结合国内外同行评议的实践情况,讨论了同行评议方法实施的几种主要形式及其主要优缺点;分析了同行专家选择的主要原则;探讨了同行评议实施过程中的规范与约束问题;并对网络环境下的同行评议方法的发展作了展望。对于德尔菲法,在介绍了德尔菲法的特点与实施步骤之后,论文讨论了德尔菲法的问卷设计和数据处理方法,探讨了德尔菲法的变型方法,并比较了德尔菲法和一般专家调查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最后,作者结合一个实例详细介绍了德尔菲法的应用过程,并对实例进行了评析。第三部分重点研究了基于统计数据的客观评价方法——文献计量方法(第五章)。作者首先介绍了常用于科研评价实践的文献计量指标及其数据源,然后对文献分布规律、科学生产率和引文分析方法和指标等进行了研究,并对文献计量向信息计量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探讨。之后,作者介绍了文献计量方法在科研评价中的主要应用,并提出了几个应该注意的问题:①文献计量方法比较适合宏观和中观评价;②应该注意不同学科的引文差异和评价对象的规模对结果的影响;③要保证数据源的客观性和代表性;④警惕文献计量指标的滥用和对某些指标的片面强调。最后,作者进行了两项实证研究,第一项实证研究提出了学科自引率和自被引率的概念,并将其用于对学科的发展评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二项实证研究对我国627所高校的自报科研绩效评估指标和源生科研绩效评估指标的分布规律作了拟合研究,研究结果肯定了国内以前的同类研究的结论,即高校的自报科研绩效评估指标的客观性较差;同时也指出了国内有关研究中的“排序-频度”分布拟合方法的瑕疵与不足,并提出了更科学的科研指标分布拟合方法——“等级-频度”分布拟合,并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这种拟合方法的科学性。第四部分研究了基于系统模型的综合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第六章)和综合评价法(第七章)。实际上,层次分析法也是一种综合评价法,但其独特的建模思想和较高的应用价值使作者觉得有必要对其单列一章进行研究。在第六章,作者详细介绍了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实施过程,探讨了层次分析法的群组决策方法,并提出了一种简明的群组决策专家定权方法,并通过实证研究进行了验证。在实证研究中,作者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高校科研实力指标体系,验证了层次分析法用于科研评价实践的有效性。对于一般综合评价方法,第七章从指标体系的建立、指标权重的确定、基础指标评价值的确定、评价数据合成模型四个方面对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作者重点研究了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对确定权重的不同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各自的缺陷与不足。最后,作者进行了两项实证研究。第一项实证研究对主成分分析法用于综合评价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在经过严谨的分析后,作者提出了主成分分析法并不适用于综合指标评价的新观点,其原因是对数据的相关性判断并不能代表对指标的价值判断。在第二项实证研究中,作者用综合指标评价法对627所高校的科研实力进行了排序,并在研究中强调了“规模与效率并重”的思想。本论文是武汉大学教改研究项目《高校学科专业评价与调整对策研究》(武大教字[2003]193)和武汉大学社科研究项目《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竞争力评价研究》(武大科文字[2003]31号)的成果之一。
张林[4](2004)在《科技项目评估技术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技项目评估技术是科技项目评估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是评估可信度的技术保证,它是包括评估准备、评估设计、信息获取、评估分析与综合、撰写评估报告等评估活动全过程的集成性技术方法体系,主要由评估程序与方法、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模型、评估专家等四大要素组成。设计出一套科学、先进的科技项目评估技术方法体系,实现科技项目评估技术的创新,对于推动我国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技管理水平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科技项目评估技术的创新,实际上就是评估程序与方法、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模型、评估专家支持系统的综合集成性创新。本文在明确科技项目评估技术的概念和性质后,以科技项目评估要素辨识系统为整体研究框架,首先针对传统的科技项目评估程序与方法存在的评估流程脱节、评估方法僵化等缺点,设计了全过程、系统性的科技项目评估链和综合集成评估方法,为评估活动全过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技术平台;其次,遵循“目标导向、分类实施、客观公正、注重实效”的原则,与科技项目评估链、综合集成评估方法相匹配,构建了了对科技项目全过程、全方位监控的评估指标系统,并创新了评估指标系统的设计方法;然后,引入基于AHP的模糊评价法、熵权模糊综合评判法、理想解法、BP人工神经网络等先进的建模技术,创新了科技项目的综合评估模型,提高了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并对各种评估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为模型的选取提供了参考依据;最后,通过评估专家支持系统的建设,为科技项目评估技术方法体系的运行提供了保障机制,其中,筛选评估专家构建评估专家库,遴选评估专家组成特定项目的评估专家委员会或专家组,以及对评估专家业绩的评价,是科技项目评估专家支持系统建设的三个至关重要的关键环节。 通过某典型案例的应用研究,验证了科技项目评估技术创新的可行性,并就科技项目评估技术创新及应用中的关键点和难点,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对策和建议。
许彦红[5](2008)在《某医学院校实验中心筹建方案的决策与实施》文中认为现代社会中,项目管理己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构成要素,项目管理是管理科学的一部分重要内容,通过对重大项目决策的可行性研究,以及建设目标、建设计划、建设过程、项目质量等多方面的科学管理和控制,为企业的壮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本文结合实际工作,对医学实验室建设项目实施组织和管理,从项目目标、实验教学、实验室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评估了实验室建设项目的实施情况,在机能学创新实验室建设项目中引入项目管理的科学理论,为基础医学实验创新教育平台项目建设的科学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应用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指出了高校实验室建设采用项目管理的必要性,在分析实验室建设项目与一般建设项目区别基础上,提出了结合我院实际的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方式。在机能创新实验室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与过程管理过程中,对机能创新实验室建设项目进行了科学评价,为后续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提供了经验。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项目的实施,对现有的机能学三个学科实验室进行了科学整合和系统建设,完善了机能实验室功能,提高了实验室管理水平,促进了实验室开放和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有力地支持了我院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并为医学技能培训等新业务的开展提供了综合实验平台,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王莉[6](2005)在《基于Internet的医学信息服务研究 ——网络环境下医学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文中指出随着Internet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进步,基于Internet的网络信息服务将成为医学信息服务的主要方式。在整个信息服务业中,医学信息服务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信息服务资源异常丰富,信息服务用户非常广泛。在网络环境下,医学信息服务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可利用的服务资源等都有别于传统条件下的信息服务。作为提供医学信息服务的主要机构,医学图书馆必须转变服务模式,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化的垂直信息服务模式。 本文在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医学信息服务的特点与我国医学网络信息服务现状以后,对医学图书馆的基于Internet的医学信息服务服务模式及相关问题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1.基于Internet的医学信息服务概述。首先对与医学网络信息服务相关的概念做了界定,然后介绍了Internet在医学信息服务中的应用和网络环境下医学信息服务的特点,最后对我国网络医学信息服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2.基于Internet医学信息服务的方式。分别介绍了面向内容、面向主题和面向用户的各种服务方式,并对各种方式的特点做了进一步的论述。 3.基于Internet医学信息服务的资源。介绍了网络医学信息资源的类型、特点,还有获取这些资源的途径,如搜索引擎方式、医学网站的数据库方式等。此外还列出了Internet上一些重要的医学信息资源。 4.基于Internet医学信息服务模式。在分析了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的特点、网络环境下传统医学信息服务面临的挑战之后,提出将垂直信息服务模式应用于医学信息服务。在对垂直信息服务做了介绍之后,着重对个性化信息服务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代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型。 5.基于Internet医学信息服务的质量评估。首先列举了美国学者伯固特和麦克卢尔提出的几种网络信息服务质量评估的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图书馆学网络信息服务质量的层次结构分析评价模型。 6.基于Internet的医学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策略。在分析了医学网络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后,就我国医学图书馆在今后应才取的发展策略做了一些简单的探讨。
李名梁[7](2007)在《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和市场化日趋强化的环境下,我国的许多大学在办学中陷入“迷失”困境和“趋同”误区。如何办出大学特色,促进大学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实践证明,办学特色已成为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高等教育注重特色发展也成为一种世界趋势。研究办学特色问题不但有助于推动我国大学的变革,而且有利于我国大学避免“千校一面”的现象,寻求个性化发展,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本文综合运用系统科学、组织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的理论,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系统性与重点性相结合等多种方法,将大学视为一个典型的组织系统,基于对大学的组织特性和系统特性的两维度分析,从大学的社会职能与组织运行的角度,探讨了大学办学特色的概念、特征、功能效用及其形成过程,揭示了大学办学特色的主要构成因素、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利益主体的特色效用偏好,从整体上初步建构了大学办学特色形成理论。在分析大学社会职能历史演进以及梳理大学办学特色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大学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围绕组织的使命、目标和任务在运行、发展和变革过程中通过与社会环境的长期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持久稳定的、独特的发展方式。同时,本文提出了大学办学特色形成的两种机制,即“和谐耦合”的微观机制和“内外互动”的宏观机制。从微观上,揭示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过程是一个“设计优化”的控制机制与“能动致变”的演化机制相互耦合的过程;从宏观上,揭示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大学在内部分析与外部分析相结合、分类定位与战略规划相结合条件下的特色建设的过程。在以上定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以多元统计分析和R统计软件的应用为工具,本文从实证角度论述了大学办学特色的主要构成因素以及影响特色形成的关键因素。同时,构建了大学组织不同利益主体的特色效用函数,并强调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必须关注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偏好,以提高特色建设的经济特性。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本文最后提出了促进大学办学特色形成的学科发展战略、形象识别战略和整合营销传播战略,并给出若干政策建议。
林顺英[8](2008)在《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保障》文中认为自1999年起,我国高等教育开始扩招,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是人们日益增长物质文化需求的需要,同时也是高校自身稳定与发展的需要。它成功地使我国高等教育在2002年以前所未有的步伐跨上了新的发展平台。教学质量决定着人才的培养质量,决定着人才的竞争能力,也决定着高校的前途和命运,是高校的生命线。提高质量,是时代的要求,是现实的呼唤,是民心的所向。现阶段,对于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来说,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之间的矛盾是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即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如何保证与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研究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法、案例分析法、比较法、数理统计法、逻辑法等研究方法,以所收集的信息资料为理论基础,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为宗旨,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为背景,以精英阶段为参照,证实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阶段的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总体水平有所下降;在梳理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借鉴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四个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的成功经验;从对教学质量受控系统的论述为切入点,运用帕累托分析法截取现阶段影响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的10个主要因素,即师资队伍、学风、教学方法与手段、生源质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质量控制、硬件设施、教育经费、教育思想观念、校园文化,并结合北体大、沈阳体院、成都体院3所体育院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情况对10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全面剖析,找出现阶段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论述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质量特征的基础上,从观念、师资、教学改革、硬件设施、质量监控5个方面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保障发展的基本思路,并建构了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目的旨在为21世纪初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的深化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以解决由于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之间的矛盾给专业发展带来的困扰;同时,建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提出保障发展的基本思路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王蕾[9](2016)在《中美大学综合评价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同时作为培养人才与研究科学的机构,高等院校在现代社会,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社会各方例如政府、高校本身抑或家长与学生,都出现了了解各高校质量与水平的需求,大学综合评价研究日趋活跃。然而,当前国内有关大学综合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评价指标体系上,而没有对不同主体间的大学评价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基于高等教育评价主体多元化的趋势,系统研究不同主体间的大学评价,并选取在大学评价方面已日趋成熟的美国作为参考对象,从比较中发现我国大学综合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而寻求问题解决的对策。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等方法,以综合评价为切入点,深入系统地对比分析中美两国大学综合评价的实际情况。文章首先根据大学评价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情况,将大学综合评价划分为大学认证、大学排行与大学自评三种类型。其次,系统阐述中美两国大学综合评价的历史沿革,并从价值取向、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与评价方法四个维度,全面多角度地对中美两国的大学认证、大学排名以及大学自评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最后,从价值取向、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方法四个方面对比中美两国大学综合评价存在的差异,分析差异的原因,并得出启示与建议。通过深入地分析和比对研究中美两国的大学综合评价,发现中美两国大学综合评价存在差异的原因在于:在价值取向方面,美国偏向于个体价值取向与工具理性,而中国则更多偏向于社会价值取向与目的理性;在评价主体方面,美国以社会评价为主,而中国则更多倚靠于政府评价;而就评价内容而言,美国更多地关注人,其“人本思想”十分明显,而我国则更偏重社会性和学术性等方面;评价方法上,美国更具多样与灵活性,中国更具统一性与规范性。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完善我国大学综合评价的建议包括:确立个性且定位准确的价值取向,构建管、办、评分离的主体模式,贯彻学术与人本并重的评价指标以及完善评价方式与数据的搜集应用。
周丽[10](2010)在《贵州省高等医学院校设备管理系统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家加大了对教育和科技投资的力度,高校的设备数量也大大增加。由于学校扩大了招生规模,学生数量迅速地增长。在设备方面的投资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科研发展的需要。尤其对西部高校来说,教学科研经费与其他地区相比明显不足。目前高校购买设备的资金由原来单一的国家无偿拨款,变为多渠道筹集资金,包括国家财政拨款、社会无偿捐赠、各类政策性融资(如外国政府贷款、世界银行贷款)和非政策性融资(如商业银行贷款、其他金融机构借款)等等。只要是从融资渠道进入的资金都是有资金成本的,而且到期必须还本付息。因而如何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以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显得更为重要,也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随着学校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的加强,设备在教学和科研中起的作用更显重要,尤其对医学院校来说,医学基础试验、临床试验和科学研究都依赖于设备,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科研能力的提高也都离不开设备。因而如何使所投入的设备获得高产出、充分发挥其投资效益是设备管理的最终目标,对高校来说高产出就是培养出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具体到高等医学院校来说就是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理论知识、熟练实践能力以及勇于创新的医学人才。因而在当前形势下加强高等医学院校设备管理的研究和探索显得尤其重要,对于提高高校自身的实力、教学科研能力、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影响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对设备管理现状的分析和探讨,发现设备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从加强设备管理系统内部结构和运行环境的优化方面对设备管理系统优化研究。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对设备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以及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目的与意义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设备管理系统概述。通过对设备管理系统的基本内涵进行分析,对其管理特点、内部结构进行了深入剖析,有利于把握设备管理的工作重点,使设备管理者对设备管理系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为设备管理系统优化内容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部分:设备管理现状分析。通过对贵州省高等医学院校设备使用部门进行有关设备管理的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以及结合设备管理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为下一步优化对策提供了依据。第四部分:现阶段设备管理系统优化对策。主要从设备管理内部结构的优化、运行环境的优化以及设备管理系统管理意识、模式、方式和方法的优化进行分析研究。
二、我院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及其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院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及其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2)科研评价改革与发展40年——以基金委同行评议和中科院研究所综合评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科研评价政策与实践的发展与演进 |
2作为科研评价基石的同行评议制度建立与发展:以NSFC为例 |
2.1 同行评议系统的建立与完善 |
2.2 同行评议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
2.3 同行评议的研究与改进 |
3 科研综合评价的发展与演进:以中科院研究所评价为例 |
3.1 蓝皮书评价体系 (1993—1998) |
3.2 二元评价体系 (1999—2004) |
3.3 综合质量评估体系 (2005—2010) |
3.4 重大成果产出导向评价体系 (2012年至今) |
4 我国科研评价的挑战与机遇 |
(3)科研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综述 |
1.2.1 国内外的科研评价实践 |
1.2.2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
1.2.3 简评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安排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作者所做的主要工作 |
2 科研评价概述 |
2.1 科研评价的兴起与发展 |
2.2 相关概念辨析 |
2.2.1 科学研究 |
2.2.2 价值与评价 |
2.2.3 科研评价 |
2.3 科研评价的模式 |
2.3.1 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 |
2.3.2 线性评价与非线性评价 |
2.3.3 规模评价与效率评价 |
2.4 科研评价的基本原则 |
2.5 科研评价的分类 |
2.6 科研评价的信息收集 |
2.6.1 信息收集的方法和途径 |
2.6.2 评价信息的检验 |
2.7 科研评价结果的检验 |
2.7.1 科研评价结果的信度检验 |
2.7.2 科研评价结果的效度检验 |
3 同行评议方法 |
3.1 同行评议概述 |
3.2 同行评议的主要形式 |
3.3 同行评议专家的选择 |
3.3.1 谁是同行? |
3.3.2 同行专家的选取原则 |
3.4 同行评议的规范与约束机制 |
3.4.1 对同行评议的组织者和管理人员的规范和约束 |
3.4.2 对同行评议专家的规范和约束 |
3.4.3 对同行评议结论的约束 |
3.5 网络环境下的同行评议 |
4 德尔菲法 |
4.1 德尔菲法及其特点 |
4.2 德尔菲法的实施步骤 |
4.3 德尔菲法的问卷设计 |
4.4 德尔菲法的数据处理 |
4.5 经典德尔菲法与变型德尔菲法 |
4.6 德尔菲法与一般专家调查法的比较 |
4.7 应用实例 |
4.7.1 实例介绍 |
4.7.2 评析 |
5 文献计量方法 |
5.1 文献计量学概述 |
5.2 科研评价的文献计量指标 |
5.3 科研评价的文献计量方法 |
5.3.1 文献分布规律研究 |
5.3.2 科学生产率研究 |
5.3.3 引文分析方法 |
5.4 文献计量方法的发展——信息计量 |
5.5 文献计量方法在科研评价中的应用 |
5.5.1 文献计量方法的主要应用 |
5.5.2 几个应该注意的问题 |
5.6 实证研究 |
5.6.1 实证一:通过自引率和自被引率评价学科发展状况 |
5.6.2 实证二:科研指标的分布拟合及应用 |
6 层次分析法 |
6.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6.2 实施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6.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6.2.2 构造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 |
6.2.3 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
6.2.4 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
6.3 层次分析法的群组决策问题 |
6.4 实证研究:层次分析法在建立高校科研实力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
6.4.1 高校科研实力评价模型的建立 |
6.4.2 专家意见调查表的设计 |
6.4.3 数据处理及结果 |
6.4.4 讨论与总结 |
7 综合评价方法 |
7.1 综合指标体系的建立 |
7.2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7.2.1 直接打分法 |
7.2.2 强制打分法 |
7.2.3 环比法 |
7.2.4 主成分分析法 |
7.3 确定基础指标评价值的方法 |
7.3.1 定性指标评价值的确定 |
7.3.2 定量指标评价值的确定 |
7.4 综合评价的数据合成模型 |
7.4.1 加权求和法 |
7.4.2 加权秩和比法 |
7.4.3 模糊综合评价法 |
7.4.4 TOPSIS法 |
7.5 实证研究 |
7.5.1 实证一:主成分分析法的应用研究 |
7.5.2 实证二:高校科研实力的综合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中国高校科研实力评价指标体系调查问卷 |
附件二:第二次调查使用的问卷调查表(改进型) |
致谢 |
(4)科技项目评估技术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科技项目评估要素辨识系统 |
1.3 科技项目评估技术的概念及性质 |
1.4 科技项目评估技术创新的研究框架 |
1.5 课题支撑 |
第二章 科技项目评估程序及其方法创新 |
2.1 传统科技项目评估程序与方法 |
2.2 科技项目评估链与整体评估模型 |
2.3 科技评估综合集成评估方法创新 |
2.4 非共识项目的立项评估 |
第三章 科技项目评估指标系统及其设计创新 |
3.1 科技项目评估指标系统的内涵及类别 |
3.2 我国科技项目评估指标系统设置中的误区 |
3.3 科技项目评估指标系统的设置 |
3.4 应用技术 |
第四章 科技项目评估模型及其技术创新 |
4.1 评估指标的采集和检验 |
4.2 评估指标的转换和定值 |
4.3 基于层次分析和模糊评判法的评估模型 |
4.4 基于熵权模糊综合评判法的评估模型 |
4.5 基于理想解法的评估模型 |
4.6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BP算法的评估模型 |
4.7 科技项目评估模型的比较分析 |
第五章 科技项目评估专家支持系统研究 |
5.1 科技项目评估专家支持系统的运作模式 |
5.2 评估专家库的构建 |
5.3 评估专家的遴选 |
5.4 评估专家的业绩评价 |
第六章 应用研究 |
6.1 样本概况介绍 |
6.2 评估过程 |
6.3 评估结论及报告 |
6.4 分析与启示 |
附件1: 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指南项目立项评估指标体系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某医学院校实验中心筹建方案的决策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目的 |
1.2.2 意义 |
1.3 国内外医学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现状 |
1.3.1 实验室管理方面的现状 |
1.3.2 项目管理的现状 |
1.3.3 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础理论概述 |
2.1 项目管理基础理论 |
2.1.1 项目管理概述 |
2.1.2 项目、项目管理的概念及特征 |
2.1.3 项目管理的基本职能 |
2.1.4 项目管理的内容 |
2.1.5 项目管理的意义及作用 |
2.2 决策理论与方法 |
2.2.1 投资决策理论 |
2.2.2 多目标评价决策法(层次分析法) |
2.3 高校实验室建设实行项目管理的必要性 |
第三章 医学实验室建设标准的研究 |
3.1 一般实验室建设与医学实验室建设的差异 |
3.1.1 一般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
3.1.2 医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
3.1.3 两者之间的差异 |
3.1.4 高校医学实验室建设及其管理特征 |
3.2 我国医学实验室目前存在的问题 |
3.3 国家医学实验室质量标准体系 |
3.3.1 质量管理的定义和内涵 |
3.3.2 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和内涵 |
3.4 我院医学实验室建设规范和标准的确立 |
第四章 创新实验室建设的过程管理与项目后评估 |
4.1 我校医学实验中心的标准化建设 |
4.1.1 建立“标准化”理念 |
4.1.2 实验室标准化内容 |
4.2 我校医学创新教育平台建设方案的提出 |
4.2.1 医学创新教育平台建设的重要性 |
4.2.2 医学创新教育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 |
4.2.3 医学创新教育平台建设原则 |
4.2.4 医学创新教育平台建设的实施措施 |
4.2.5 机能创新实验室建设结果的预期分析 |
4.3 方案的预算和实施 |
4.3.1 机能创新教学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4.3.2 确定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模式 |
4.3.3 用多目标决策评价法对投资建设方案进行测算和决策 |
4.3.4 建设方案的预算 |
4.3.5 建设方案的实施 |
4.4 加强我校医学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
4.5 我校实验室建设项目后的检验和评估分析 |
4.5.1 实验室建设项目后评估的意义 |
4.5.2 实验室建设项目后评估指标体系的确立 |
4.5.3 实验室建设项目后评估的内容 |
4.5.4 机能创新实验平台建设成效总结评估 |
第五章 基础医学实验中心的定位与发展 |
5.1 实验中心的定位 |
5.2 实验中心与学科发展及课程建设的关系 |
5.3 保持和提升实验教学中心的自身发展活力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研究的主要科研课题 |
附录3 “深蓝易思”多媒体网络教室系统简介 |
附录4 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简介 |
(6)基于Internet的医学信息服务研究 ——网络环境下医学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0 引言 |
0.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 研究方法与拟解决的相关问题 |
0.2.1 研究方法 |
0.2.2 拟解决的相关问题 |
0.3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基于INTERNET的医学信息服务概述 |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 INTERNET在医学信息服务中的实际应用 |
1.3 网络环境下医学信息服务的特点 |
1.4 我国基于INTERNET的医学信息服务现状 |
2 基于INTERNET医学信息服务的方式 |
2.1 面向用户的服务方式 |
2.2 面向内容的信息服务方式 |
2.3 面向主题的信息服务方式 |
3.INTERNET上的医学信息资源 |
3.1 网络医学信息资源的主要类型 |
3.2 医学网络信息资源的主要特点 |
3.3 INTERNET信息资源的获取 |
3.3.1 使用搜索引擎检索 |
3.3.2 医学网站的数据库检索 |
3.3.3.Internet上的着名医学资源介绍 |
4.基于INETRNET的医学信息服务模式——垂直信息服务模式 |
4.1 垂直信息服务模式的提出 |
4.1.1 垂直信息服务概念 |
4.1.2 传统的医学图书馆服务模式的特点 |
4.1.3 网络环境下医学信息服务面临的挑战 |
4.2 垂直信息服务模式 |
4.3 垂直信息服务的实施 |
4.3.1 网络环境下开展个性化医学信息服务的要求 |
4.3.2 构建基于智能代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型 |
5 基于INTERNET医学信息服务质量评估 |
5.1 网络医学信息服务质量评估模型 |
5.2 医学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质量的层次结构分析评价模型 |
5.2.1 评价指标的确定 |
5.2.2 评价指标讨论 |
5.2.3 层次结构模型设计 |
5.2.4 讨论 |
6 基于INTERNET的医学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策略 |
6.1 基于INTERNET的医学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 |
6.2 基于INTERNET的医学信息服务的发展策略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7)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崭新形势 |
1.1.2 我国大学的发展面临重大变革 |
1.1.3 我国大学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4 办学特色:大学办学的必然选择 |
1.2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1.2.1 理论意义与学术价值 |
1.2.2 实践意义与实用价值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本文基本概念界定 |
1.3.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4 研究的内容 |
1.4 研究的着力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述评 |
2.1 关于大学社会职能的历史演进 |
2.1.1 农业经济时代:大学是“学者”的乐园 |
2.1.2 工业经济时代:大学是“社会服务站” |
2.1.3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扮演多重角色 |
2.2 关于大学办学特色的研究现状及述评 |
2.2.1 国外研究现状及文献概况 |
2.2.2 国内研究现状及文献分布 |
2.2.3 大学办学特色研究中的若干观点 |
2.2.4 大学办学特色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学办学特色形成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组织系统理论 |
3.1.1 组织系统理论概述 |
3.1.2 组织系统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及应用 |
3.2 战略管理理论 |
3.2.1 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
3.2.2 战略管理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及应用 |
3.3 和谐管理理论 |
3.3.1 和谐管理理论概述 |
3.3.2 和谐管理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及应用 |
3.4 高等教育相关理论 |
3.4.1 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概述 |
3.4.2 高等教育管理理论概述 |
3.4.3 高等教育发展理论概述 |
3.4.4 上述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及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大学办学特色形成机制的现状及反思 |
4.1 我国大学办学特色的现实境况:一个案例的分析 |
4.1.1 五类不同院校专业设置的演变情况概略 |
4.1.2 基于院校专业设置演变的办学特色境况分析 |
4.2 我国大学对待办学特色的现实态度分析 |
4.2.1 大学特色办学意识日益增强 |
4.2.2 大学逐步将办学特色视为学校发展战略 |
4.2.3 大学愈益重视借鉴国外着名大学办学特色的经验 |
4.3 我国大学办学特色存在的若干误区分析 |
4.3.1 大学办学特色总结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
4.3.2 大学办学特色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
4.4 误区存在的认识症结及主要根源分析 |
4.4.1 认识症结 |
4.4.2 根源之一:高度集中的高教管理体制 |
4.4.3 根源之二:刚性统一的大学评价制度 |
4.4.4 根源之三: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观念 |
4.4.5 根源之四:过强过浓的市场意识导向 |
4.4.6 根源之五:不尽完善的大学竞争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学办学特色形成机制的理论建构 |
5.1 组织系统:对大学的释读 |
5.1.1 大学的概念分析 |
5.1.2 大学的组织分类 |
5.1.3 大学组织系统的两维度分析 |
5.1.4 大学组织与企业组织的异同分析 |
5.2 大学办学特色形成机制的基本理论 |
5.2.1 大学办学特色的概念阐释 |
5.2.2 大学办学特色的相关概念分析 |
5.2.3 大学办学特色的特征分析 |
5.2.4 大学办学特色形成的基本原理 |
5.2.5 大学办学特色的功能效应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和谐耦合:大学办学特色形成过程的微观机制 |
6.1 大学办学特色形成过程的微观机制分析框架 |
6.1.1 办学特色:“和谐主题”的判定 |
6.1.2 和谐耦合:微观机制分析框架的提出 |
6.2 设计优化:大学办学特色形成过程的控制机制 |
6.2.1 大学组织结构的设计与完善 |
6.2.2 大学制度条例的规范与完备 |
6.2.3 大学管理机制的选择与创新 |
6.3 能动致变:大学办学特色形成过程的演化机制 |
6.3.1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环境 |
6.3.2 激励与竞争环境 |
6.3.3 道德与公平环境 |
6.3.4 监督与法治环境 |
6.4 和谐耦合:大学办学特色形成过程的双规则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内外互动:大学办学特色形成过程的宏观机制 |
7.1 大学办学特色形成过程的宏观机制分析框架 |
7.2 大学内外部分析 |
7.2.1 大学外部分析 |
7.2.2 大学内部分析 |
7.3 大学分类定位 |
7.3.1 合理分类:大学定位的前提 |
7.3.2 大学定位的主要因素 |
7.3.3 大学定位的基本途径 |
7.4 大学特色建设 |
7.4.1 特色建设的主要内容 |
7.4.2 特色建设的阶段-层级结构模型 |
7.4.3 特色建设的基本原则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大学办学特色形成机制的实证研究 |
8.1 大学办学特色相关问题的调查统计分析 |
8.1.1 调查方法与问卷设计 |
8.1.2 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8.1.3 调查的主要结果及其分析 |
8.2 大学组织利益主体的特色效用函数分析 |
8.2.1 政府及其官员的特色效用函数 |
8.2.2 大学及其工作人员的特色效用函数 |
8.2.3 在读学生的特色效用函数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的大学发展战略及政策意蕴 |
9.1 促进大学办学特色形成的大学发展战略 |
9.1.1 大学学科发展战略 |
9.1.2 大学形象识别战略(UIS) |
9.1.3 大学整合营销传播战略 |
9.2 促进大学办学特色形成的政策意蕴 |
9.2.1 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 |
9.2.2 创新大学评价体系,规范大学排名 |
9.2.3 引入产业运作机制与市场机制,增强大学经营观念 |
9.2.4 改革大学领导班子选任制度,造就优秀的大学校长 |
9.3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10.1.1 论文研究的结论 |
10.1.2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10.1.3 论文研究存在的不足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关于大学办学特色形成机制研究的问卷调查 |
致谢 |
(8)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保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
1.1.1 时代的呐喊 |
1.1.2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呼唤 |
1.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综合"挑战 |
1.1.4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自身的"终极"追求 |
1.2 文献综述 |
1.2.1 有关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招生问题的研究 |
1.2.2 有关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 |
1.2.2.1 关于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及规格的研究 |
1.2.2.2 关于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1.2.2.3 关于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 |
1.2.2.4 关于21世纪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 |
1.2.2.5 有关高等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国际比较研究 |
1.2.3 有关扩招后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研究 |
1.3 研究相关概念的说明 |
1.3.1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理解 |
1.3.2 质量、教育质量、教学质量 |
1.4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1.1 文献分析法 |
1.4.1.2 调查法 |
1.4.1.3 比较法 |
1.4.1.4 案例分析法 |
1.4.1.5 数理统计法 |
1.4.1.6 逻辑法 |
1.4.2 研究基本思路 |
第2章 精英阶段和大众化初期阶段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办学的规模与基本条件的变化分析 |
2.1 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质量观 |
2.1.1 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理论 |
2.1.2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 |
2.2 精英阶段与大众化初期阶段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办学的规模与基本条件的变化分析 |
2.2.1 两个阶段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规模的变化情况 |
2.2.1.1 专业点设置的发展变化情况 |
2.2.1.2 学生数量的发展变化情况 |
2.2.2 两个阶段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基本办学条件的变化分析 |
2.2.2.1 生源的质量情况 |
2.2.2.2 体育师资队伍情况 |
2.2.2.3 教学设施情况 |
2.2.3 两个阶段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比较 |
2.2.3.1 培养目标的比较 |
2.2.3.2 课程体系的比较 |
2.2.3.3 必修课程设置的比较 |
2.2.3.4 选修课程设置的比较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 |
3.1 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历程 |
3.2 部分发达国家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 |
3.2.1 美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 |
3.2.1.1 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的管理与监控 |
3.2.1.2 政府和社会对高校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估 |
3.2.2 日本高校教学质量保障 |
3.2.2.1 追逐时代步伐,加快课程建设 |
3.2.2.2 改革教育方法,保障教学质量 |
3.2.2.3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系统 |
3.2.2.4 提高教师素质 |
3.2.3 英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 |
3.2.3.1 健全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3.2.3.2 高等教育的准市场化发展 |
3.2.3.3 建立多元化课程设置,注重教学实践,培养适应型教育人才 |
3.2.3.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3.2.4 德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 |
3.2.4.1 院系评估,特色突出 |
3.2.4.2 重视教师整体素质 |
3.2.4.3 加强课程改革,适应时代发展 |
3.3 经验与启示 |
3.3.1 政府对高校教学质量发挥间接的遥控作用 |
3.3.2 各种专业组织、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参与质量保障与评估 |
3.3.3 强调外部保障和内部保障相结合 |
3.3.4 四国高校课程体系改革与发展的特点 |
3.3.4.1 注重课程设置的综合性 |
3.3.4.2 注重课程设置的国际性 |
3.3.4.3 强调课程设置的选修化 |
3.3.4.4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
3.3.4.5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
3.3.5 注重高校教师队伍的质量 |
第4章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4.1 高等教育大众化对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的影响 |
4.2 影响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的要素分析 |
4.2.1 教学活动主体 |
4.2.2 教学活动客体 |
4.2.3 教学实践活动 |
4.2.4 教学活动条件 |
4.3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主要影响因素的现状分析 |
4.3.1 现阶段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
4.3.2 大众化时代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4.3.2.1 师资队伍 |
4.3.2.2 教学方法与手段 |
4.3.2.3 生源质量 |
4.3.2.4 学生学习风气 |
4.3.2.5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
4.3.2.6 教学质量控制 |
4.3.2.7 硬件设施 |
4.3.2.8 教学经费 |
4.3.2.9 教育思想观念 |
4.3.2.10 校园文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教学质量保障 |
5.1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人才质量 |
5.1.1 用发展的、动态的眼光看待大众化时代的人才质量 |
5.1.2 大众化时代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人才质量特征 |
5.1.2.1 思想的先进性 |
5.1.2.2 规格的多样性 |
5.1.2.3 素质的全面性 |
5.1.2.4 视野的国际性 |
5.1.2.5 潜能的创新性 |
5.1.2.6 品格的个性化 |
5.2 建立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保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
5.2.1 建立教学质量保障的重要性 |
5.2.2 建立教学质量保障是时代的必然 |
5.2.2.1 21世纪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
5.2.2.2 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
5.3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保障发展的基本思路 |
5.3.1 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观念是教学质量保障的前提 |
5.3.1.1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
5.3.1.2 树立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教学质量观 |
5.3.1.3 树立全面质量管理观 |
5.3.1.4 进一步提高学校领导的教学质量意识 |
5.3.2 师资队伍是教学质量保障的核心 |
5.3.2.1 处理好专业教师队伍的稳定与流动、培养与引进两个关系 |
5.3.2.2 多渠道、多方位吸收优秀师资,解决专业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的问题 |
5.3.2.3 强化教师的进修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
5.3.2.4 完善教师管理制度,积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
5.3.3 硬件设施是教学质量保障的物质基础 |
5.3.3.1 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切实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
5.3.3.2 加大投入力度,改善硬件设施,保障教学基本需要 |
5.3.4 深化教学改革是教学质量保障的根本动力 |
5.3.4.1 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
5.3.4.2 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
5.3.4.3 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
5.3.5 质量监控是教学质量保障的有力措施 |
5.3.5.1 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监控水平 |
5.3.5.2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
5.3.5.3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特性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中美大学综合评价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大学综合评价的一般研究 |
1.2.2 中美大学综合评价的比较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4.1 大学 |
1.4.2 大学评价 |
1.4.3 大学综合评价 |
第2章 美国大学综合评价 |
2.1 美国大学综合评价沿革 |
2.1.1 萌芽阶段(1885-1910) |
2.1.2 形成阶段(1910-1948) |
2.1.3 发展阶段(1948-1983) |
2.1.4 深化阶段(1983-1996) |
2.1.5 成熟阶段(1996至今) |
2.2 美国大学综合评价现状 |
2.2.1 大学认证 |
2.2.2 大学排名 |
2.2.3 大学自评 |
第3章 中国大学综合评价 |
3.1 中国大学综合评价沿革 |
3.1.1 萌芽阶段(1949—1977) |
3.1.2 形成阶段(1977—1985) |
3.1.3 发展阶段(1986—1989) |
3.1.4 深化阶段(1990至今) |
3.2 中国大学综合评价现状 |
3.2.1 大学认证 |
3.2.2 大学排名 |
3.2.3 大学自评 |
第4章 中美大学综合评价差异性与原因分析 |
4.1 差异性分析 |
4.1.1 价值取向的比较 |
4.1.2 评价主体的比较 |
4.1.3 评价内容的比较 |
4.1.4 评价方法的比较 |
4.2 原因分析 |
4.2.1 政治因素 |
4.2.2 文化因素 |
4.2.3 技术因素 |
第5章 启示与建议 |
5.1 确立个性化和理性化的价值取向 |
5.2 构建管、办、评分离的主体模式 |
5.3 重视学术与人本并重的评价标准 |
5.4 完善评价方式及评价结果的应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贵州省高等医学院校设备管理系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国内外设备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分析 |
四、国内设备管理研究现状 |
第二部分 设备管理系统概述 |
一、系统 |
二、设备管理系统 |
第三部分 设备管理系统现状分析 |
一、设备管理系统各子系统现状分析 |
二、设备管理系统运行环境存在的问题 |
三、设备管理模式和方式存在的问题 |
第四部分 现阶段设备管理系统优化对策 |
一、设备管理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 |
二、设备管理系统运行环境的优化 |
三、设备管理系统管理意识、模式、方式和方法的优化 |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关于高等医学院校仪器设备管理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附件一 专家访谈记录 |
附件二 贵州省高等医学院校仪器设备管理问卷调查表 |
四、我院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及其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我院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及其特点[J]. 杨文哲.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1992(04)
- [2]科研评价改革与发展40年——以基金委同行评议和中科院研究所综合评价为例[J]. 徐芳,龚旭,李晓轩.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8(12)
- [3]科研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D]. 陈敬全. 武汉大学, 2004(02)
- [4]科技项目评估技术创新研究[D]. 张林. 武汉理工大学, 2004(03)
- [5]某医学院校实验中心筹建方案的决策与实施[D]. 许彦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8(05)
- [6]基于Internet的医学信息服务研究 ——网络环境下医学图书馆的信息服务[D]. 王莉. 武汉大学, 2005(05)
- [7]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机制研究[D]. 李名梁. 天津大学, 2007(08)
- [8]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保障[D]. 林顺英. 福建师范大学, 2008(12)
- [9]中美大学综合评价的比较研究[D]. 王蕾. 湖南大学, 2016(03)
- [10]贵州省高等医学院校设备管理系统优化研究[D]. 周丽. 第三军医大学,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