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中型水电工程成功削减长江洪峰(论文文献综述)
武菲[1](2019)在《三峡工程决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举世瞩目。同时,它也是一项颇具争议的特殊的工程。从1918年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的设想,到1992年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兴建三峡工程议案,三峡工程经历了漫长坎坷的决策过程。本文将以三峡工程的决策为切入点,以时间为主线,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系统梳理三峡工程决策的历史过程,探讨三峡工程上马曲折的历程背后的原因,厘清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焦点所在,揭示中共做出工程决策的历史背景,并最终总结出三峡工程决策带给我们的经验与启示。论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利用大量未公开的档案资料、亲历者的回忆录、回忆文章,以及文献汇编等资料,呈现三峡工程决策的全过程。同时,尽可能全面地展现工程的支持者与反对者双方的观点,归纳其争论分歧的焦点所在。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主要论述孙中山首次提出的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设想和恽震等人开展的对三峡水力资源的首次勘测、设计工作,以及国民政府开发三峡进行的一些早期工作。第二章是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论述在这一时期三峡工程方案制定的过程,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对三峡工程的指示和决策,制定三峡工程方案的经过,关于三峡工程的最早争论,以及作为三峡工程实战准备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建设。第三章是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这一章主要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三峡工程的重新上马和重新开展论证工作的过程,以及这一时期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第四章是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这一章论述三峡工程在经历一系列争论后重新进入中央决策进程的经过,以及最终交付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过程。第五章是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这一章主要论述三峡工程准备阶段进行的工作和工程建设期的决策及机构设置,以及三峡移民政策。最后是结语。总结三峡工程的决策历程留给我们的经验启示,并尝试针对决策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苗展堂[2](2013)在《微循环理念下的城市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提出近几年来我国多个城市连续遭遇了特大暴雨袭击,约2/3的国土面积正日益遭受不同类型和危害程度的洪涝灾害影响;但同时我国城市发展又普遍面临水资源短缺、干旱灾害频发和地下漏斗扩大的困扰,600座城市中约400座城市面临缺水问题,出现了日益严重的洪涝灾害频发与水资源紧缺并存的矛盾冲突。在这一背景下,学术界开始反思传统雨水基础设施规划中提高重现期以及增大雨水管径以期实现快速排放的雨水资源规划方法,并基本达成了工业化割裂了雨水微循环模式从而引发洪涝与缺水并存的共识。国内外据此展开了雨水资源化和雨洪利用的大量研究,提出了可持续城市排水、低冲击开发模式等相关理论,并建设了一批示范工程,雨水管理正在经历由雨水疏浚到雨水利用的过渡阶段。然而,我国目前采用的雨水基础设施规划方法并没有将这些先进的雨水利用技术结合进来统一考虑,雨水基础设施规划的雨洪排放、雨水回用的雨洪削减与景观水体的雨洪蓄滞处于各自分离状态,缺乏纳入统一系统进行协调规划的研究。为此,本文首先基于微循环理念提出构建统一的雨水生态系统的规划思路,建立起一套微循环理念下的城市水资源规划方法。这一系统综合了雨水基础设施的排水功能、雨水回用设施的雨水利用功能、地下水补充的生态修复功能及城市防洪设施的减灾功能,是融合了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雨水设计策略。与单独的雨水基础设施规划仅解决城市防洪排涝相比,雨水生态系统更强调将雨水作为一种系统资源进行循环利用的概念,能够综合解决水源短缺、水系污染、防洪减灾、生态环境恶化、地下水补充等多种城市问题。其次,本文对雨水生态系统进行了架构,提出应由集流系统、径流系统、渗流系统、储流系统、蓄流系统和净流系统六个子系统要素构成,并对各个子系统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梳理。其中:集流系统将屋面、铺装、植被和水体四种集雨面上降落的雨水汇集起来,提倡由屋顶花园代替防水屋面、由渗透铺装代替不透水硬质铺装、由凹式绿地代替传统花池型绿地并使水体增加调蓄容积;径流系统将集雨面汇集起来雨水通过植被浅沟等设施进行渗透与输送;汇集后的雨水通过雨水花园、渗透管沟、渗滤井等渗流系统入渗地下以补充地下水源和蓄滞雨洪;同时通过雨水樽、雨水储存池等储流系统将雨水储存起来以供冲厕、洗车、灌溉等雨水回用;为实现雨洪的削峰、错峰目的可增加池塘、人工湖面等容量较大的蓄流系统将暴雨径流量蓄存起来延迟排放;如需要提高水质环境,可选择人工湿地、稳定塘等净流系统对雨水进行净化。本文对每一个子系统的设施类型选择、适用范围及其计算方法进行了总结。再次,本文从宏观区域、中观城市、微观社区三个层面提出雨水生态系统的不同规划模式。其中:在宏观区域层面上,各干湿分区应根据不同的降雨量条件采用不同的雨水基础设施规划模式的策略,即:湿润区域城市雨水设施规划应以雨水调峰模式为主,半湿润区域城市雨水设施规划应采用雨水回用模式,而干旱半干旱区域城市雨水设施规划则应鼓励雨水入渗模式。各干湿分区应突出各自区域特色,不应该统一对待。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三种模式各自的设施体系及设计流程。在中观城市层面上,契合城市绿地系统的规模体系构建由小到大的雨水花园、暴雨公园及湿地公园的层级式雨水生态系统,将雨水从源头开始蓄滞、渗透等微循环利用,逐层消纳重现期较高的降雨;同时通过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径流系数的指标控制将整个城市的雨洪量由全局至局部分摊至各个建设地块,实现整个城市的雨洪控制目标。在微观社区层面上,将整个城市分为居住区和道路两个不同特点的区域,分别构建各自的雨水设施规划模式,并尝试提出居住区和道路雨水零排放的新理念,对其所需要的环境和设施条件进行了探讨。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最后以河南省驻马店石庄新社区规划为案例对文中提出的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在石庄新社区规划中通过人车分流设计、竖向错层设计、庭院空间设计等设计理念的运用,实践了将规划、市政、景观进行同步统一考虑的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方法,构建了由小至大的庭院级雨水花园、组团级雨水花园和社区级雨水花园三个层次设施系统组成的石庄新社区雨水生态系统。然后运用本文总结的子系统计算方法对石庄新社区中采用的植被浅沟、雨水花园、雨水樽等低冲击开发设施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实证验算,并从雨水管道覆盖面、雨水流程设置、雨水资源化程度、径流污染程度和社区洪峰强度五个方面与运用传统方法编制的雨水基础设施规划进行了比较分析,使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方法的优势得以验证。据此本文还以世界范围内广泛采用SWMM模型软件为平台,建构了石庄新社区中的居住庭院和停车庭院雨水生态系统模型,对其相关参数进行了设定,剖析了其流程和特点,对模拟结果进行了评价分析,得出了一年一遇洪峰流量和径流总量可完全削减的结论,从而从模型模拟的角度实证了社区雨水生态系统的洪峰削减能力。
李天元[3](2014)在《基于Copula函数的设计洪水计算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洪水事件(过程)一般具有多个方面的特征属性,因此必须进行多变量联合分析,才能全面刻画洪水事件的内在规律。论文综述了单变量洪水频率分析方法及其在考虑历史洪水信息的频率分析、防洪风险分析以及梯级水库设计洪水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概述了多变量洪水频率分析计算的发展历程和Copula函数在多变量洪水频率分析中的应用,针对考虑历史洪水信息的频率分析、两变量设计洪水估计、两变量防洪风险分析、梯级水库设计洪水推求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有:(1)系统地介绍了Copula函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主要介绍了水文领域常用的和新出现的几种Copula函数的构建方法,总结了Copula函数的结构形式、参数估计、类型选择及尾部相关性。(2)提出了可考虑历史洪水信息的二维频率分析方法。基于Copula函数对传统分步法(IFM)进行改进,提出了可考虑历史洪水信息的二维极大似然法,即改进的分步法(MIFM)。三峡水库的应用结果表明,MIFM方法推求的边缘分布设计值与三峡水库原设计值相差不大,所得联合设计值均大于传统IFM方法,结果偏安全,更加符合工程设计的要求。(3)基于两变量联合分布理论,提出了一种确定重现期等值线边界的新方法,推导了两种具有统计意义的两变量联合设计值组合,即两变量同频率组合和条件期望组合。清江流域隔河岩水库的应用结果表明,与传统单变量设计相比较,两变量设计对防洪安全更有利;该法避免了在选取两变量设计值时的任意性,拓展了多变量洪水频率分析的应用范围。(4)提出了基于联合重现期的两变量防洪风险分析方法。以两变量重现期为防洪标准,通过蒙特卡洛(MC)与Copula函数结合的方法对洪峰、洪量进行联合随机模拟,根据模拟值与实测洪水特征量的相似性来选择典型洪水过程,充分考虑洪水过程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以清江流域隔河岩水库为例,分析研究了汛限水位调整的防洪风险,为水库的防洪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参考。(5)提出了推求梯级水库设计洪水的改进离散求和法。采用Copula函数,构造梯级水库各断面洪水的联合分布,推求条件概率函数的显式表达式,对《规范》中的离散求和法进行改进。该法考虑了各分区洪水之间的空间相关性,通过直接对条件概率曲线进行离散,克服了《规范》离散求和法需要对变量进行独立性转换的不足,避免了误差累计。
徐长江[4](2016)在《设计洪水计算方法及水库防洪标准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江河流域的治理开发保护规划、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都与设计洪水紧密相关。设计洪水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设计洪水标准确定;二是设计洪水的估计方法。论文概述了国内外大坝防洪安全设计洪水标准,系统介绍了国内外设计洪水估算方法,重点开展了不同设计洪水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洪水频率区域综合分析、基于copula函数的设计洪水过程线推求研究和多水库防洪系统设计洪水的地区组成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有:(1)概述了国内外水库大坝工程的防洪安全设计洪水标准,分析评价了洪水标准的等级划分情况、主要考虑因素、表示方法和最高量值,针对我国水库大坝工程防洪安全设计洪水标准与国外相应防洪标准存在的诸多差异,提出了在国际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关于防洪安全设计洪水标准确定的建议。(2)系统介绍了国内外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及频率洪水分析中常用的几种分布函数和参数估计方法。以某国际水电项目为例,开展了设计洪水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开展洪水设计时,样本资料系列的代表性非常重要;同时也要认识到历史洪水具有可能提高样本资料代表性和可能损害系列代表性的两面性。(3)阐述了洪水频率区域分析的主要方法和最新进展。以汉江上游流域为例,基于P-Ⅲ型分布的增长曲线,开展了洪水频率区域分析。研究表明:对于基础资料短缺和无资料地区,为满足工程实践对稀遇设计洪水的现实需求,洪水频率区域分析是一条有效途径。(4)基于多变量联合分布理论,提出了一种设计洪水过程线推求的新方法。采用Copula联结函数构建洪水过程的洪峰和多个时段洪量的多维联合分布函数,采用条件概率分析洪峰和洪量的内在联系,推导洪峰洪量条件期望组合和最可能组合的通用计算公式。丹江口水库的应用结果表明:条件最可能组合方法得到的丹江口水库洪峰与洪量关系估计精度最高,结果合理可行;基于条件最可能组合开展设计洪水过程线推求,为水库的设计洪水过程线计算提供了一种新途径。(5)提出了推求多水库防洪系统设计洪水的最可能洪水地区组成法。采用Copula联结函数构造多水库防洪系统边界条件下各分区洪水的联合分布,考虑各分区洪水之间的空间相关性,从联合概率密度最大的原则出发,推导多水库防洪系统边界条件下设计洪水最可能洪水地区组成法的通用计算公式。清江流域多防洪水库的应用实例研究表明:最可能洪水地区组成法适用于各分区与设计断面洪水具有任意相关的情形,且组成方案唯一,是推求多水库防洪系统边界条件下设计洪水地区组成的有效方法。
张俊宏[5](2014)在《丹江口水库下游河道对汉江调水响应机制及航道整治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江是长江中游最大的支流,是连通长江航道的主要水运干线。然而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后,汉江丹江口水库下游河段来流量开始减小、来流过程也发生较大变化,坝下河道将进入新—轮的重新调整。因此,在新形势下汉江航运优势发挥也将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本文在系统分析调水前后汉江中下游来水来沙特性的基础上,对汉江丹江口坝下河道演变的复杂响应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汛后航槽尺度恢复需水量的概念并根据统计资料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适用于汉江调水后复杂水沙条件下航道整治参数的计算模式。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可归纳如下:(1)研究得出调水后汉江中下游河道径流变化主要特征有:非汛期流量减小幅度较大,退水期中水流量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枯季流量与现状基本持平,汉江中下游将出现长低水历时;中小洪峰大幅削减甚至消失,年内径流变化表现出严重的不均衡性。(2)调水对河道演变的影响无论从空间上还是从时间上都是从上游逐渐向下游发展的,河段上游部分的河床冲淤幅度明显大于下游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冲淤变化逐渐向下游发展,呈现出了典型的时空演替现象,同时也表现出河床冲淤变形的累积效应。此外河段冲淤变化还表现出典型的深槽与浅滩冲淤变化的空间分异特性。流量过程的改变不仅对典型浅滩河段的冲淤变化幅度有着重要影响,而且对河道沿程水位、水深等也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随着上游来流水动力条件的减弱,汉江中下游局部河段的岸滩崩塌等横向调整强度会有所缓解。(3)以汉江下游兴隆至仙桃河段为例,分别采用冲淤分析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ANN)计算了汛后航槽恢复需水量,并与调水前后非汛期的退水时段来流量进行了对比,得出自然演变难以达到设计航槽尺度要求的结论,并提出汉江下游河道必须进行必要的航道整治工程进行人工干预,改变河道输水输沙的断面形态,促进汛后中枯水河槽的形成才能实现并维持设计航槽尺度的即期目标。(4)在对调水后长江水位顶托影响范围变化分析的基础上,将汉江中下游河段分为不顶托河段、顶托变化段以及常年顶托段。针对不顶托河段和顶托时间为枯水期的顶托变化河段,分别提出了有效时段输沙能力法和枯水期水位保证率法的整治水位计算方法,对于顶托时间为退水期的顶托变化河段,可采用比降法、水位相关法以及枯水水面线法等综合计算。(5)针对汉江下游的悬移质造床河段,根据挟沙水流输移的能量耗散以及输沙平衡特性,提出了浅滩河段整治线宽度的计算方法,同时提出了基于断面最大输沙率的整治参数组合优选判别方法。并给出了调水后航道整治建筑物结构与布置的相关建议。
邴建平[6](2018)在《长江—鄱阳湖江湖关系演变趋势与调控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通江湖泊,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与保护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受气候变化、自然地理条件和人类活动等多重因素影响,长江与鄱阳湖江湖关系持续演变,尤其是近十几年演变加剧,给湖区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带来较大影响,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定量识别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等要素对江湖水情的影响,分析三峡水库运行下江湖关系新变化趋势及适应性调控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本文在系统总结和归纳国内外对江湖关系演变与调控效应相关研究的方法、成果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形成江湖关系演变趋势与调控效应研究理论框架和技术方法体系,围绕江湖水情时空演变特征与趋势、江湖洪水遭遇规律、江湖水量交换关系、控制性水库对江湖水情的调控效应等方面展开全面系统的定量辨识研究,为保障鄱阳湖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科学理论依据。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采用数理统计、Mann-Kendall检验、Pettitt检验及小波分析等水文演变趋势分析方法,揭示长江中游干流和鄱阳湖的流量、水位、江湖冲淤、河道水位流量关系、江湖水位关系、湖泊调蓄洪水能力等水系统要素的长历时时空演变特征及趋势。三峡水库运行以来,长江中游干流9~11月流量明显减少,12~次年3月流量增加;九江站枯水河床冲刷下切,水位特征受上游来水和河道冲刷综合影响而改变。鄱阳湖出湖水量减少幅度小于入湖水量,但枯水期出流加快,9~11月最大倒灌流量减少;入湖水量长历时变化趋势不显着,出湖水量呈现微弱的上升趋势。鄱阳湖水位变化受五河和长江来水的双重影响,湖区都昌站附近水位变化幅度最大,都昌以上距离湖口越远影响越小。鄱阳湖湖口与长江干流水位相关关系较好,三峡水库运行后,水位相关关系未发生明显变化,而湖口站14m以下水位时星子水位明显降低。长江对鄱阳湖的顶托或倒灌作用减弱,从而减弱了对长江洪水的调蓄作用。江湖水情变化受降水偏少、河床冲刷和采砂、三峡水库运行等综合影响,2003年为主要突变点。(2)基于Copula函数研究江湖不同量级洪水遭遇概率,定量评估人类活动影响下多因素对洪水遭遇的影响。长江干流发生100年一遇洪水时,鄱阳湖发生100年、50年、10年一遇出湖洪水的概率分别为19.0%、27.3%和53.8%。在长江发生一定洪水条件下,鄱阳湖低重现期洪水发生的可能性比高重现期洪水的可能性大,鄱阳湖调蓄降低了长江洪水与鄱阳湖出湖洪水遭遇概率。三峡水库削峰作用降低了鄱阳湖与长江洪水遭遇概率约7.0%。(3)基于顶托强度指数、倒灌强度指数及水量交换系数等特征指数概念和方法,系统分析复杂的江湖水量交换关系及交换强度变化,探讨主要驱动因素影响程度。鄱阳湖汛期7~9月多年平均顶托强度27.5%,平均倒灌强度8.3%,水量交换以“湖分洪”状态为主;枯水期12~次年4月多年平均顶托强度8.8%,水量交换以“湖补江”状态为主。当长江中游来水较五河来水15.7倍偏丰时,水量交换以“湖分洪”为主;当长江中游来水较五河来水6.8倍偏少时,水量交换以“湖补江”为主;其他来水情况表现为“稳定”状态。江湖调控是驱动江湖水量交换关系变化的主因,三峡水库运行以来,12~次年3月湖口顶托强度增加6.0%,汛期削峰作用降低湖口顶托强度4.8%,倒灌强度减弱2.3%。(4)构建长江中游复杂江湖关系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数学模型,定量识别三峡水库正常运行对于江湖天然水文过程和江湖关系的影响程度。三峡水库蓄水期(9~11月),长江中游干流九江站流量减少、水位降低,尤以10月最为显着,平均流量减少3340m3/s;三峡水库补水期(12~次年5月)流量总体增加、水位升高,枯水期1~3月补水作用明显,平均流量增加800~1550m3/s;汛期大洪水洪峰有所削减。三峡水库运行改变了江湖水量交换过程,鄱阳湖9月平均出湖流量增加14.6%,而10月出流减少9.6%,12~次年5月出流减少0.1~5.0%,6~7月出流增加2.7~7.4%,8月出流减少4.6%,7~10月倒灌流量有所减少。湖区水位过程受长江干流来水和江湖水量交换变化而发生显着改变,涨水阶段水位偏高,退水阶段水位偏低,消落速度加快,枯水出现时间提前,枯水历时加长,水文节律变为洪旱急转的情势。三峡水库蓄水期降低湖区水位效应可影响至康山,枯水期补水抬高湖区水位作用仅能影响到都昌附近。湖区星子站10月平均水位降低1.04m,1~3月平均水位升高0.17~0.32m,湖区水面面积和湖容相应变化。湖区近年水文节律变化特征已成为常态化趋势,对湖区供水和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影响。(5)采用水动力数学模型和动湖容模拟调节,研究拟建鄱阳湖枢纽及与三峡水库联合调控对江湖水情的调节效应。鄱阳湖枢纽科学调控后,汛期对江湖水情影响较小,枯水期可有效恢复和科学调整江湖关系,改善了湖区的水资源利用形势和水生态环境,并可对长江下游干流起到一定的补水作用。鄱阳湖枢纽汛末蓄水期(9月1日~15日),湖口出湖流量平均减少值占大通站同期流量的5.6%,而湖区星子水位较现状平均升高0.78m。江湖关系恢复期(9月16日~10月底),为三峡水库主要蓄水期,星子水位较现状平均升高2.59m,湖区水位、下降速度可基本恢复到三峡水库运行前的情势。科学调整江湖关系期(11~次年2月),11月湖口出湖流量平均增加714m3/s,星子水位较现状平均升高2.72m,较三峡水库运行前的水位抬高0.7m;长江干流最枯水期12~次年2月,出湖流量变化较小,而星子水位可平均升高2.94m,较2003年以前的平均水位抬高2.36m。
陈启文[7](2016)在《大河上下》文中研究表明遥想一条万里巨川的诞生,那该是一个庄严而浩大的仪式,自然也是天地造化。引子遥想一条万里巨川的诞生,那该是一个庄严而浩大的仪式,自然也是天地造化。但黄河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又是一个让人类费尽猜测的千古之谜。这一谜团近年来已被中国地理学家揭开了,并且向世人再现了在地球造山运动中大地重新塑形和黄河逐渐形成的过程。科学的阐释过于深奥,这里我尽可能把它转化为简明扼要的常识。第一阶段
洪文婷[8](2012)在《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洪水灾害是20世纪造成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面临着严峻的洪水风险。近些年来,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治水的思路从侧重事后抗洪抢险的危机管理向倡导系统性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转变。作为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受重视的程度日渐增加。国际上,以美国和欧盟为代表的国家与地区正在稳步推进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工作的完善。国内“推进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作为一项重点工作首次被写入《全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十二五”期间,这项工作将向纵深推进。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既是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理论中迫切需要研究的前沿问题,也是防洪减灾实践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选择这一主题进行相对系统深入的理论探讨,以期对我国的防洪减灾工作提供些许有益的建议。围绕“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这一主题,本文主要研究了四方面的内容:一是明确了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分析的研究基础;二是系统地回顾总结了中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历史变迁;三是测算评价了中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绩效;四是在参考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完善中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政策建议。关于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研究基础,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构建。一是对研究对象“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通过对洪水风险、风险管理与制度等概念进行系统的阐释,本文认为,所谓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是指通过建立专门的洪水管理组织机构,有针对性地制定洪水风险管理法律制度与法规条例,采用具体的制度安排,在对洪水灾害进行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等风险处理方法,对现在、未来及残余的洪水灾害风险进行管理的行为规则。广义来看,一项正式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应该包括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与法律制度等内容。二是对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进行阐释。基于制度变迁过程中存在着时滞、路径依赖以及连锁效应等现象,在研究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完善的问题时,必须对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演变过程作长期地、系统地分析,从中找出其独特的发展轨迹,并对现行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进行深刻的剖析,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较低的制度完善成本并能为各方接受的未来新型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以降低新制度安排的实施成本。明确了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基础的前提下,论文从“历史变迁”、“绩效评价”以及“政策建议”等三个方面对中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展开具体的研究。关于中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历史演变与现实状况,论文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回顾总结。一是从历史角度看,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理念经历了从“人类服从自然”到“人类改造自然”再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三个阶段的转变,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古代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政策也由工程措施转向非工程措施。二是从现实角度看,在经历了“工程治理”、“加强管理”和“体系建设”等三个洪水灾害风险管理阶段后,中国已经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用于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规则(或惯例),包括: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上下分级管理,部门分工负责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体制;以防洪工程体系、预防预警机制、应急响应机制和损失补偿机制为核心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机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为主要内容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法制,以及各种现代化洪水灾害风险管理技术。关于中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绩效评价,本文主要利用指数分析、模型实证分析与案例比较分析等三种方法进行了探讨。一是设计了用于评估中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绩效的指数。这一指数由四个部分组成:洪水风险识别指数,用来对洪水风险进行客观评估以及衡量洪水风险的主观感知;洪水风险减轻指数,用来衡量洪水灾害的预防和缓解措施情况;洪水灾害管理指数,用来衡量洪水灾害的响应和恢复情况;洪水治理与财务保障指数,用来衡量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化的程度和洪水风险转移的情况。二是运用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对中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考虑到用于指数分析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组成要素及其相关指标的确定,需要进行主观判断,整个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庞大的调查项目,在既有研究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本文借助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作为基础框架,通过对比洪水灾害发生后与未发生洪水灾害状态下的经济增长变动情况来分析洪水灾害管理制度的绩效。研究发现:1990年至2010年的二十年间,除1998年之外,在其他年份中,没有发生洪水灾害时的潜在经济增长率要低于实际经济增长率,换句话说,洪水灾害的发生会造成中国实际经济增长率高于潜在即无灾时的经济增长率。因此,我们可以相应地推论认为:至少部分地得益于洪水灾害管理制度的良好表现(正的制度绩效),我国即使在连年遭受洪水灾害时,仍能在短期内实现经济增长。三是比较分析了1998年与2010年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绩效。1998年大洪水和2010年大洪水分别是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10年代最大的两场大洪水,通过哈多德-多马模型测算得出前者的洪水风险管理绩效为负,后者为正。论文进一步对两个年份洪水灾害情况以及当年的洪灾管理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工程防洪机制和损失补偿机制的两方面的制度差异,正是导致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本文主要在参考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通过考察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典型国家和地区的洪水灾害管理制度,探讨各国或地区在洪水风险管理体制、法律法规体系以及各种洪水管理机制建设方面的具体做法,论文得出结论:一套成功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应该包括统一的灾害管理行政体制,完善的灾害管理法律体系,运用非工程措施管理洪水风险以及加强对突发性洪水的应急管理等内容。最后论文给出了完善中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政策建议。即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应在坚持综合减灾原则、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原则与“软硬兼施”原则的前提下,通过优化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体制、机制、法律,进一步完善现有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提升制度绩效,包括建立洪灾行政管理体制、洪灾工程防御机制、防汛应急管理机制、洪灾风险转移机制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与我国金融、保险市场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洪水巨灾风险保险体系,加强保险在洪水灾害风险转移中的作用,开发长期洪水保单,发展洪水再保险,运用资本市场新技术实现对洪水风险的多层次转移,从而弱化重大洪水灾害对国家财政的临时性冲击。论文的创新主要有四点:第一,论文首次对洪水灾害风险、洪水灾害风险的管理、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等概念、内涵及相关内容进行了系统地梳理,理顺了洪水管理与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关系,明确地对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进行了界定。第二,论文对中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详尽、全面、系统地回顾与总结,高度概括出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三个阶段及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四个方面。第三,论文首次将“风险管理指数”这一国际上衡量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绩效的前沿方法应用于洪水灾害风险管理领域,构建了“洪水灾害风险管理指数”。第四,论文引入“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通过比较无灾时的经济增长率与实际经济增长率,对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绩效进行了量化分析。论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时间和资源的限制,在分析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绩效时,没有针对“洪水灾害风险管理指数”的各项指标深入细致地评价,整合出总体的评价结果,而是更多地采用理论分析和模型实证,这一不足有待今后改进。
张强[9](2020)在《堰塞湖溃决洪水反演数值模拟与风险分析》文中认为我国有着世界上最丰富的自然条件,与之共存着众多自然灾害风险。随着近几年全球气候的变化,我国不断遭受着洪水、干旱、滑坡、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困扰,同时可能伴随着次生灾害,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威胁我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滑坡是较为常见的自然灾害,滑坡一旦发生在河流两岸,往往会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2008年汶川地震共形成34处堰塞湖。201 8年我国在金沙江流域和雅鲁藏布江流域先后在同一位置发生两次规模巨大的堰塞湖险情,对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堰塞湖的溃决一般会形成巨大的破坏性洪水过程,而目前对于堰塞湖的预测及防范没有有效的手段,准确预测堰塞湖溃决洪水过程及破坏性洪水向下游演进过程对于下游抢险救灾工作起着决定性的意义。本文以白格堰塞湖为研究对象,融合了堰塞湖溃决理论、二维洪水演进理论及水库调洪理论建立了堰塞湖溃决及梯级水电站洪水计算模型。通过对白格堰塞体材料的分析,反演计算了白格堰塞湖溃决洪水过程,提出了适用于金沙江上游类似材料组成的堰塞湖溃决计算参数。运用建立的洪水计算模型对白格堰塞湖反演计算,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并对今后可能再次出现的白格堰塞湖溃决洪水过程进行预测研究,并模拟了下游在建梯级水电站的洪水过程,分析了下游梯级水电站建设期的风险。同时对于已经采取人工干预的堰塞残留体进行分析,验证了人工清除残留体工作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本文以白格堰塞湖实测溃决洪水过程为依据,运用DB-IWHR溃坝洪水计算程序对白格堰塞湖进行了溃决洪水反演分析,提出了针对“10.10”白格堰塞湖无实测溃决资料的反演计算方法,结合“11.03”白格堰塞湖材料特性和实测溃决流量过程反演了其溃决过程,并提出了适用于金沙江上游类似材料组成的堰塞湖溃决计算参数。(2)基于DB-IWHR溃坝洪水理论和GAST洪水演进程序的基础上,结合水库调洪计算方法,建立了梯级水库洪水模拟模型,并通过“11.03”白格堰塞湖实测洪水过程资料进行了验证。模型堰塞湖处洪峰流量误差仅为0.1%,下游拉哇水电站处洪峰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为2.8%,其它水电站洪峰流量误差较小,梯级水库洪水模拟模型在拉哇处虚拟模拟水位最高水位差1.68 m,在实际工程中模拟结果相对保守,更偏安全。(3)白格滑坡体处于持续蠕变状态,可能一次性滑坡失稳的最大方量220万m3~340万m3,估算滑坡体形成堰塞体高程为2952.5m,本文在考虑5年一遇的洪水重现期标准基础上对白格堰塞湖溃决洪水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下游在建梯级水电站进行了风险分析。(4)“11.03”白格堰塞湖溃决后对堰塞残留体进行了人工干预,最大一次性滑坡失稳可能形成的堰塞体堆积高程为2944.5m,在“5年一遇洪水”工况下,本文对潜在形成的堰塞湖溃决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并模拟了下游在建梯级水电站的洪水过程,对下游在建梯级水电站进行了风险分析,验证了人工清除残留体工作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预测分析了可能再次形成白格堰塞湖的风险。(5)本文融合了 DB-IWHR溃坝洪水分析理论、GAST洪水演进模型和水库调洪理论建立了梯级水库洪水模拟模型,该模型可快速进行溃坝洪水过程分析和下游梯级水库洪水过程,计算准确、快速。GAST模型采用了 GPU加速技术,在白格至苏洼龙200km的大尺度空间,计算时间仅40多分钟,计算效率及精度大大提高。该模型可适用于堰塞湖下游存在梯级水电站时快速进行洪水分析,为制定紧急应急抢险方案提供理论指导。
范继辉[10](2007)在《梯级水库群调度模拟及其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长江上游为例》文中认为流域水电能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一直是水文学与水资源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问题,而大型流域的水库群联合调度是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关键问题,本文以长江上游为对象,开展了流域生态环境健康的水库群模拟调度研究;同时,长江上游水库群合理调度对于维护三峡水安全和保障三峡工程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也对长江上游水库群不同调度方式下三峡梯级水库的响应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论文在掌握了大量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流域水库联合调度以及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的环境影响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综述;对长江上游梯级开发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掌握了该区域水库建设的现状与布局;将河网汇流模型与水库调度进行耦合建立了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模拟系统;利用该模型对长江上游水库群不同调度方式进行动态仿真模拟,分析了各种调度方式下三峡梯级水库的响应、河流径流变化情况等;并初步对流域水库群调度后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对调度对河流生态基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最后对长江上游水电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概括起来,本论文的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1、收集整理了相关的水库参数与水文站历史流量数据,并进行了分析调查了长江上游水电开发现状及已有的水电规划,收集了大型水库特征参数,对未来长江上游梯级水电工程的格局进行了分析;收集和整理长江上游主要水文控制站的历史流量数据,分析了径流变化趋势。2、建立了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模型利用长河段马斯京根分段连续演算法,采用“演-合-演”或“合-演-合”的方法,对长江上游河网进行汇流计算模拟,并用历史数据对其参数进行了率定,建立了河网汇流模型;根据各水库的设计目标和特征参数,拟合了各水库的库容曲线,提出了一种水库调度图的制定方法,建立了水库调度模型;将水库调度模型与河网汇流模型进行耦合,建立了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模型。3、利用模型对长江上游水库群不同调度方式进行动态仿真模拟利用模型对长江上游水库群不同组合、不同蓄水时间等调度方式进行了模拟仿真;分析了对径流过程和三峡水库蓄水发电的影响;结果表明上游水库群蓄水将减少三峡水库的年径流总量,汛后蓄水时间减少尤为明显,但却增加三峡枯季的入库流量,从而保证三峡总弃水量减少,高水头发电时间增加,有利于三峡蓄水发电;此外错开汛后上游水库群与三峡梯级的蓄水时间,也将有利于三峡水库效益的发挥。4、对三峡提前汛后蓄水时间进行了研究近年来三峡来沙量减少,为三峡提前汛后蓄水提供了可能;长江上游降雨量与径流量的降低,尤其是汛后,有必要提前三峡汛后蓄水时间;利用模型对改变三峡汛后提前蓄水时间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提前三峡汛后蓄水时间可以更好的保证三峡蓄水到正常高水位,有利于发挥三峡梯级效益,同时又没有增加三峡防洪风险,因此提前三峡汛后蓄水时间是可行的。5、对水库群不同调度规则对河流生态基流的影响进行分析采用最枯月平均流量法对长江上游各河段的生态基流进行了计算,并利用模型对水库群不同调度规则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对河流生态基流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水库调蓄作用,增加了河流的枯季径流量,从而能更好的保证下游河道的生态基流。此外,本论文还对长江上游水电开发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二、大中型水电工程成功削减长江洪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中型水电工程成功削减长江洪峰(论文提纲范文)
(1)三峡工程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 |
第一节 国人的三峡设想与首次勘测 |
一、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设想 |
二、首次勘测三峡水力资源 |
第二节 美国人的三峡开发计划与夭折 |
一、潘绥计划 |
二、萨凡奇计划 |
三、三峡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
四、萨凡奇计划的中止 |
第二章 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 |
第一节 毛泽东描绘三峡蓝图 |
一、水利是工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 |
二、“毕其功于一役” |
三、中苏合作开展查勘 |
第二节 林李之争与三峡决策 |
一、最初的争论 |
二、南宁会议上的“御前争论” |
三、周恩来查勘三峡与成都会议 |
第三节 三峡工程第一次筹建热潮 |
一、“积极准备充分可靠”:三峡科研大协作 |
二、200米蓄水位的初步设计工作 |
三、“有利无弊” |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实战准备——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兴建 |
一、葛洲坝水利枢纽的提出 |
二、建设中的波折 |
第三章 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 |
第一节 重提三峡工程 |
一、坝址选择 |
二、纷争再起 |
三、邓小平的三峡之行 |
第二节 三峡工程第二次筹建热潮 |
一、三峡工程加速上马与“翻两番”战略目标 |
二、审查通过150米蓄水位方案 |
三、用改革的办法建设三峡 |
第三节 关于工程近期能否上马的争论 |
一、蓄水位之争 |
二、党内外的争论 |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重新论证 |
一、开展重新论证 |
二、论证中的论争 |
第四章 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 |
第一节 三峡工程重新进入决策进程 |
一、历史的插曲:围绕《长江长江——三峡工程论争》一书的争论 |
二、江泽民视察长江 |
三、“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
四、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 |
五、审查通过175 米蓄水位方案 |
第二节 表决定案 |
一、三峡宣传热 |
二、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三峡工程议案 |
第五章 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 |
第一节 施工准备阶段 |
一、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与施工 |
二、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
第二节 工程建设期 |
一、一期工程建设 |
二、二期工程建设 |
三、三期工程建设 |
第三节 三峡移民政策 |
一、实施优惠政策 |
二、外迁移民安置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2)微循环理念下的城市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资源紧缺与洪涝灾害频发并存 |
1.1.2 雨水利用新设备与技术日益成熟 |
1.1.3 雨水基础设施规划方法亟待完善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灰色基础设施 |
1.4.2 绿色基础设施 |
1.4.3 生态基础设施 |
1.4.4 雨水生态系统 |
1.5 论文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城市雨水利用研究进展与相关理论综述 |
2.1 国内外城市雨水利用研究评述 |
2.1.1 雨水利用技术研究 |
2.1.2 雨水利用建设实践 |
2.1.3 雨水利用政策与法规 |
2.1.4 雨水利用的发展方向 |
2.2 微循环理念解析 |
2.2.1 微循环概念本原及内涵拓展 |
2.2.2 基于微循环理念的雨水生态系统提出 |
2.3 城市雨水生态系统规划理论依据 |
2.3.1 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SUDS)理论 |
2.3.2 低冲击开发模式(LID)理论 |
2.3.3 源分离生态卫生排水系统理论 |
2.3.4 城市基础设施共享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传统城市雨水基础设施规划方法存在的问题 |
3.1 城市水资源系统循环 |
3.1.1 城市水资源系统构成 |
3.1.2 工业化前后水资源系统循环变化对比 |
3.1.3 城市雨水资源系统循环 |
3.2 城市传统雨水基础设施规划方法 |
3.2.1 城市传统雨水资源系统规划方法 |
3.2.2 以排为主的雨水基础设施规划理念 |
3.3 传统规划方法对雨水资源微循环方式的影响 |
3.3.1 微循环的渗透通道(吸)隔断 |
3.3.2 微循环的供水链条(呼)过度拉伸 |
3.3.3 微循环的净化功能(免疫)堵塞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循环理念下城市雨水生态系统构成要素解析 |
4.1 城市雨水生态系统架构 |
4.1.1 雨水生态系统基本功能 |
4.1.2 雨水生态系统要素架构 |
4.2 集流子系统 |
4.2.3 集流系统类型选择 |
4.2.4 集流雨量计算方法 |
4.3 径流子系统 |
4.3.1 径流系统类型选择 |
4.3.2 径流水力计算方法 |
4.4 渗流子系统 |
4.4.1 渗流系统类型选择 |
4.4.2 渗流系统适用范围 |
4.4.3 渗流面积计算方法 |
4.5 “储流子系统 |
4.5.1 储流系统类型选择 |
4.5.2 储流系统适用范围 |
4.5.3 储流容积计算方法 |
4.6 “蓄流子系统 |
4.6.1 蓄流系统类型选择 |
4.6.2 蓄流系统适用范围 |
4.6.3 蓄流容积计算方法 |
4.7 “净流子系统 |
4.7.1 净流系统类型选择 |
4.7.2 净流系统适用范围 |
4.7.3 净流面积计算方法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循环理念下城市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模式研究 |
5.1 宏观层面:区域雨水微循环系统规划模式 |
5.1.1 干旱半干旱区域入渗模式 |
5.1.2 半湿润区域回用模式 |
5.1.3 湿润区域调峰模式 |
5.1.4 三种模式特点比较 |
5.2 中观层面:城市雨水微循环系统规划模式 |
5.2.1 契合绿地系统的层级式规划模式 |
5.2.2 结合径流系数的雨水系统生态控制方法 |
5.3 微观层面:社区雨水微循环系统规划模式 |
5.3.1 居住区雨水微循环系统 |
5.3.2 道路雨水微循环系统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微循环理念下社区雨水生态系统规划实证研究 |
6.1 基于规划案例的社区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架构 |
6.1.1 驻马店石庄新社区规划案例编制背景 |
6.1.2 契合雨水微循环方式的社区规划理念 |
6.1.3 层级式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架构 |
6.2 基于规划案例的社区雨水生态系统实证研究 |
6.2.1 驻马店新社区雨水生态系统实证验算 |
6.2.2 基于传统方法的社区雨水基础设施规划 |
6.2.3 与传统雨水基础设施规划方法差异比较 |
6.3 基于 SWMM 模型的社区雨水生态系统模拟评价分析 |
6.3.1 SWMM模型主要功能及应用简介 |
6.3.2 社区雨水生态系统模型流程及特点 |
6.3.3 社区雨水生态系统模型参数设定 |
6.3.4 社区雨水生态系统模拟评价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7.3.1 研究不足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表出处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基于Copula函数的设计洪水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现行洪水频率分析计算方法及评述 |
1.2.1 单变量分布线型及参数估计 |
1.2.2 考虑历史洪水信息的频率分析 |
1.2.3 防洪调度风险分析 |
1.2.4 梯级水库设计洪水计算 |
1.3 多变量洪水频率分析计算方法 |
1.4 Copula函数在多变量洪水频率分析中的应用 |
1.4.1 在洪水峰量联合分布中的应用 |
1.4.2 在洪水地区组成规律与遭遇风险中的应用 |
1.4.3 在洪水过程随机模拟中的应用 |
1.4.4 在设计洪水及水库防洪安全中的应用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2章 Copula函数基本理论与方法 |
2.1 Copula函数的基本定义和属性 |
2.2 水文领域常用的几种Copula函数 |
2.2.1 Archimedean Copula函数 |
2.2.2 椭圆型Copula函数 |
2.2.3 Plackett Copula函数 |
2.2.4 经验Copula函数 |
2.2.5 藤(Vine)Copula函数 |
2.3 参数估计 |
2.3.1 Kendall相关性系数法 |
2.3.2 极大似然法 |
2.3.3 椭圆Copula的参数估计 |
2.4 Copula函数的选择 |
2.4.1 Copula函数的拟合检验 |
2.4.2 Copula函数的拟合优度评价 |
2.5 Copula函数的尾部相关性 |
2.5.1 尾部相关系数 |
2.5.2 估计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3章 考虑历史洪水信息的二维频率分析 |
3.1 考虑历史洪水信息的一维极大似然估计 |
3.2 考虑历史洪水信息的二维极大似然估计 |
3.2.1 分步法(Inference Function for Margins,IFM) |
3.2.2 改进的分步法(Modified IFM,MIFM) |
3.2.3 边缘分布经验频率 |
3.2.4 二维联合分布经验频率 |
3.3 实例研究 |
3.3.1 三峡水库历史洪水资料 |
3.3.2 确定边缘分布阈值 |
3.3.3 边缘分布参数估计 |
3.3.4 Copula函数选择与拟合效果 |
3.3.5 基于Copula函数的条件概率 |
3.3.6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多变量设计洪水计算方法研究 |
4.1 基于Copula函数的洪水峰量联合分布 |
4.2 两变量联合重现期 |
4.3 两变量联合边界点的确定 |
4.4 两变量联合设计值 |
4.5 实例研究 |
4.5.1 清江隔河岩水库设计洪水成果 |
4.5.2 基于Copula函数的峰量联合分布 |
4.5.3 确定联合边界点 |
4.5.4 推求联合设计值组合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基于联合重现期的防洪风险分析 |
5.1 多变量联合重现期讨论 |
5.1.1 多变量重现期的定义 |
5.1.2 第二重现期 |
5.1.3 多变量重现期比较分析 |
5.2 基于联合重现期的防洪风险分析 |
5.2.1 防洪风险的定义 |
5.2.2 设计洪水联合随机模拟 |
5.2.3 考虑洪水过程线的随机性 |
5.2.4 两变量防洪风险模型 |
5.3 应用实例 |
5.3.1 两变量设计值边界的确定 |
5.3.2 两变量防洪风险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梯级水库设计洪水计算方法研究 |
6.1 洪水地区组成的数学描述 |
6.2 离散求和法 |
6.2.1 独立性检验 |
6.2.2 单库防洪系统 |
6.2.3 梯级水库防洪系统 |
6.3 基于Copula函数的改进离散求和法 |
6.3.1 Copula函数 |
6.3.2 基于Copula函数的条件概率 |
6.3.3 推求水库下游洪水概率分布 |
6.4 实例研究 |
6.4.1 清江流域中下游梯级水库概况 |
6.4.2 受水布垭水库影响的隔河岩断面设计洪水 |
6.4.3 受水布垭~隔河岩梯级水库影响的高坝洲断面设计洪水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7.2 展望 |
附录 |
致谢 |
(4)设计洪水计算方法及水库防洪标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库防洪标准 |
1.2.2 洪水抽样方法 |
1.2.3 分布线型 |
1.2.4 经验频率公式 |
1.2.5 参数估计方法 |
1.2.6 设计洪水过程线 |
1.2.7 历史洪水和古洪水 |
1.2.8 洪水频率区域分析 |
1.2.9 设计洪水地区组成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国内外水库防洪标准比较与评价 |
2.1 中国水库防洪设计标准 |
2.2 前苏联水库防洪设计标准 |
2.3 洲防洪设计标准 |
2.3.1 日本 |
2.3.2 印度 |
2.4 欧洲防洪设计标准 |
2.4.1 英国 |
2.4.2 德国 |
2.4.3 西班牙 |
2.5 南美洲防洪设计标准 |
2.6 北美洲防洪设计标准 |
2.6.1 美国 |
2.6.2 加拿大 |
2.7 国内外水库防洪设计标准比较与评价 |
2.7.1 防洪标准的划分 |
2.7.2 防洪标准的主要考虑因素 |
2.7.3 防洪标准的表示方法 |
2.7.4 防洪标准的量值 |
2.8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国内外设计洪水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 |
3.1 国内外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方法概述 |
3.1.1 中国设计洪水 |
3.1.2 亚洲设计洪水 |
3.1.3 大洋洲设计洪水 |
3.1.4 欧洲设计洪水 |
3.1.5 南美洲设计洪水 |
3.1.6 北美洲设计洪水 |
3.1.7 非洲设计洪水 |
3.1.8 方法比较与评价 |
3.2 频率洪水分析常用分布函数和参数估计方法 |
3.2.1 P-Ⅲ分布和参数估计方法 |
3.2.2 LogP-Ⅲ分布和参数估计方法 |
3.2.3 Gumbel分布和线性矩法 |
3.3 设计洪水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 |
3.3.1 流域简介 |
3.3.2 P-Ⅲ/CF模型设计洪水计算成果 |
3.3.3 P-Ⅲ/LM模型设计洪水计算成果 |
3.3.4 Gumbel/LM模型设计洪水计算成果 |
3.3.5 LogP-Ⅲ/MM模型设计洪水计算成果 |
3.3.6 设计洪水成果比较分析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洪水频率区域综合分析 |
4.1 洪水频率区域综合分析的主要方法 |
4.1.1 指标洪水法 |
4.1.2 偏态系数加权法 |
4.2 洪水频率区域分析的原则和关键问题 |
4.2.1 洪水频率区域分析的原则 |
4.2.2 洪水频率区域分析的关键问题 |
4.3 汉江流域上游洪水频率区域综合分析 |
4.3.1 流域概况 |
4.3.2 基于P-Ⅲ分布的洪水频率区域分析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基于Copula函数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 |
5.1 Copula函数基本理论与方法介绍 |
5.1.1 Copula函数的基本定义和属性 |
5.1.2 水文领域常用的几种Copula函数 |
5.1.3 参数估计方法 |
5.2 推导条件最可能组合的计算通式 |
5.3 推导条件期望组合的计算通式 |
5.4 条件概率函数的置信区间 |
5.5 拟合性检验和评价指标 |
5.5.1 x~2检验法 |
5.5.2 Cramer-von Mises统计量自举法 |
5.5.3 Kolmogorov-Smirnov(K-S)检验方法 |
5.5.4 AIC信息准则法 |
5.5.5 均方根误差和相对误差评价指标 |
5.6 实例研究 |
5.6.1 推求单变量设计值 |
5.6.2 构建联合分布函数 |
5.6.3 推求峰量组合设计值 |
5.6.4 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 |
5.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多水库防洪系统的设计洪水地区组成研究 |
6.1 最可能地区组成法的数学描述 |
6.2 最可能地区组成法的通用计算公式 |
6.2.1 基于Copula函数的多维联合分布 |
6.2.2 通用计算公式推导 |
6.3 清江梯级水库概况 |
6.4 高坝洲断面设计洪水地区组成研究 |
6.4.1 各分区洪水的边缘分布 |
6.4.2 三维Copula函数的建立 |
6.4.3 受水布垭-隔河岩梯级防洪水库影响的高坝洲断面设计洪水 |
6.5 宜都断面设计洪水地区组成研究 |
6.5.1 各分区洪水的边缘分布 |
6.5.2 四维Copula函数的建立 |
6.5.3 受水布垭-隔河岩-高坝洲水库调洪影响的宜都断面设计洪水 |
6.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丹江口水库下游河道对汉江调水响应机制及航道整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调水前后坝下河道水沙输移特性 |
2.1 建库前汉江中下游河道的水沙特性 |
2.2 丹江口水库蓄水前后来水来沙变化特性 |
2.3 调水后的坝下河道水沙特性 |
2.4 汉江中下游复杂水沙条件的影响因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河道演变及其对水沙变化的响应机制 |
3.1 调水前坝下河道演变特性 |
3.2 调水对坝下河道冲淤影响机理研究 |
3.3 坝下河道纵横断面对调水后水沙变化的响应 |
3.4 调水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河道演变及航道影响预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调水后径流变化对航道条件的影响分析 |
4.1 季节性少沙河流输沙用水量及其适用条件研究现状 |
4.2 不同时段来流变化对航道条件的影响分析 |
4.3 设计航槽尺度恢复与维护的河道边界和水沙条件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坝下河段航道整治对策研究 |
5.1 整治水位的确定 |
5.2 整治线宽度的确定 |
5.3 整治参数组合效应分析 |
5.4 典型滩段航道整治参数的试验研究 |
5.5 优化整治建筑物平面布置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长江—鄱阳湖江湖关系演变趋势与调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江湖水系统理论研究进展 |
1.2.2 江湖关系演变趋势研究进展 |
1.2.3 江湖关系变化驱动机制研究进展 |
1.2.4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江湖关系演变趋势分析与调控模拟方法 |
2.1 江湖关系演变趋势分析与调控模拟理论框架 |
2.2 江湖关系的水文演变趋势分析方法 |
2.2.1 演变趋势分析方法 |
2.2.2 洪水遭遇定量评价方法 |
2.2.3 水量交换效应研究方法 |
2.3 江湖关系的水动力模拟模型 |
2.3.1 长江中游一维水动力模型构建 |
2.3.2 江湖关系二维水动力模拟模型构建 |
2.4 鄱阳湖枢纽调控模拟方法 |
2.4.1 模拟调节计算方法 |
2.4.2 湖区水位面积、容积曲线 |
2.5 本章小结 |
3 长江-鄱阳湖水情演变特征与趋势分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长江中游流域概况 |
3.1.2 鄱阳湖流域概况 |
3.2 长江中游干流水情变化 |
3.2.1 径流变化特征 |
3.2.2 水位变化特征 |
3.2.3 水位流量关系变化 |
3.2.4 水情变化趋势 |
3.3 鄱阳湖水情时空变化 |
3.3.1 入出湖径流变化特征 |
3.3.2 湖区水位变化特征 |
3.3.3 江湖水位相关关系变化 |
3.3.4 水情变化趋势 |
3.4 鄱阳湖调蓄洪水能力变化响应 |
3.4.1 鄱阳湖对入湖洪水调蓄分析 |
3.4.2 鄱阳湖对长江洪水调蓄分析 |
3.4.3 洪水调蓄能力年际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长江-鄱阳湖洪水遭遇研究 |
4.1 江湖洪水遭遇的联合概率分布 |
4.1.1 边缘分布与函数拟合 |
4.1.2 洪水遭遇重现期及概率 |
4.2 江湖洪水遭遇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鄱阳湖来水影响 |
4.2.2 三峡水库调节影响 |
4.2.3 湖区调蓄影响 |
4.2.4 影响贡献率评估 |
4.3 本章小结 |
5 长江-鄱阳湖水量交换研究 |
5.1 江湖水量交换关系分析 |
5.1.1 长江水顶托特征变化 |
5.1.2 长江水倒灌特征变化 |
5.1.3 江湖水量交换综合分析 |
5.2 江湖水量交换的驱动因素分析 |
5.2.1 江湖来水差异驱动 |
5.2.2 三峡水库调节影响驱动 |
5.2.3 湖区容积变化驱动 |
5.3 本章小结 |
6 长江-鄱阳湖江湖关系调控效应研究 |
6.1 三峡水库运用对长江-鄱阳湖江湖关系的影响 |
6.1.1 三峡水利枢纽概况及调度方案 |
6.1.2 江湖关系水文过程对三峡水库调度的响应 |
6.2 长江-鄱阳湖江湖关系对鄱阳湖调控的响应 |
6.2.1 鄱阳湖水利枢纽概况及调控方案 |
6.2.2 汛期枢纽工程对江湖水情的影响 |
6.2.3 调控期枢纽工程对江湖水情的调控效应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博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8)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引言 |
一、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
三、 论文的研究思路 |
四、 论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相关界定 |
第一节 洪水灾害风险与损失 |
一、 洪水灾害风险因素 |
二、 洪水灾害风险事件 |
三、 洪水灾害风险损失 |
第二节 洪水灾害风险的管理 |
一、 灾害管理的内涵 |
二、 灾害管理的模式 |
三、 洪水管理与洪水灾害风险管理 |
第三节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 |
一、 制度的概念与构成 |
二、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界定 |
第二章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制度经济学的基础Ⅰ:制度变迁理论 |
一、 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 |
二、 制度变迁存在的现象 |
三、 制度变迁的相关模型 |
第二节 制度经济学的基础Ⅱ:制度绩效 |
一、 制度绩效分析的框架 |
二、 制度绩效的决定因素 |
第三章 中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历史变迁 |
第一节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历史演变 |
一、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理念的转变 |
二、 古代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政策 |
第二节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现实状况 |
一、 现代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阶段 |
二、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制度框架 |
第四章 中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绩效分析 |
第一节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绩效指数设计 |
一、 风险管理指数的理论框架分析 |
二、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指数的构建 |
第二节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绩效的实证分析 |
一、 自然灾害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效应分析 |
二、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的应用 |
第三节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绩效的比较分析 |
一、 1998 年与 2010 年洪水灾害比较 |
二、 1998 年与 2010 年洪灾管理比较 |
三、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机制的差异 |
第五章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国际借鉴 |
第一节 国际社会洪水灾害风险管理背景 |
一、 洪水管理理念产生的背景 |
二、 国际社会洪水管理的趋势 |
第二节 典型国家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 |
一、 美国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 |
二、 日本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 |
三、 欧盟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 |
第三节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与教训 |
一、 建立统一的灾害管理行政体制 |
二、 建立完善的灾害管理法律体系 |
三、 运用非工程措施管理洪水风险 |
四、 加强对突发性洪水的应急管理 |
第六章 完善我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战略目标 |
一、 现实目标 |
二、 客观原则 |
三、 路径选择 |
第二节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体制优化 |
一、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体制约束 |
二、 完善洪水管理的行政组织体系 |
第三节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机制优化 |
一、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机制约束 |
二、 形成有效的洪水灾害管理机制 |
第四节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法律优化 |
一、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法律约束 |
二、 健全洪水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五节 建立多层次洪水灾害风险转移机制 |
一、 自然灾害风险转移的条件 |
二、 自然灾害风险的转移方式 |
三、 构建多层次风险转移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附件 |
(9)堰塞湖溃决洪水反演数值模拟与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堰塞湖溃决理论及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1.2.2 洪水演进理论及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1.2.3 梯级水库溃决洪水计算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创新之处 |
1.4 技术路线图 |
2 堰塞湖溃决洪水数值模拟理论 |
2.1 堰塞湖溃决数值模拟 |
2.1.1 溃口水流计算模型 |
2.1.2 冲刷侵蚀模型 |
2.1.3 侧向扩展模型 |
2.2 GAST洪水演进模型计算方法 |
2.2.1 控制方程 |
2.2.2 数值方法 |
2.3 梯级水电站洪水演进模型计算方法 |
3 白格堰塞湖溃决洪水模拟与反演分析 |
3.1 白格堰塞湖概况 |
3.2 “10.10”白格堰塞湖溃决洪水反演分析 |
3.2.1 “10.10”白格堰塞湖实测溃决过程 |
3.2.2 “10.10”白堰塞湖溃决洪水反演分析 |
3.3 “11.03”白格堰塞湖溃决洪水反演分析 |
3.3.1 “11.03”白格堰塞湖实测溃决过程 |
3.3.2 “11.03”白格堰塞湖溃决反演分析 |
3.3.3 堰塞湖溃决洪水演进模拟分析 |
3.4 拉哇水电站洪水过程反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白格堰塞湖溃决对下游在建梯级水电站影响分析 |
4.1 白格堰塞湖下游梯级水电站风险分析概况 |
4.1.1 计算方法 |
4.1.2 白格堰塞湖叠加5年一遇洪水溃决过程计算 |
4.2 白格堰塞湖下游在建水电站风险分析 |
4.2.1 叶巴滩水电站洪水风险分析 |
4.2.2 拉哇水电站洪水风险分析 |
4.2.3 巴塘水电站洪水风险分析 |
4.2.4 苏洼龙水电站洪水风险分析 |
4.3 金沙江上游水电站建设期白格堰塞湖洪水风险评估 |
4.3.1 各电站工程进度 |
4.3.2 2028年前在建水电站风险评估 |
4.4 本章小结 |
5 白格堰塞体部分清除后溃决洪水风险分析 |
5.1 部分堰塞体清除后可能堆积高程计算 |
5.2 部分堰塞体清除后白格堰塞湖溃决洪水风险分析 |
5.2.1 叶巴滩大坝洪水分析 |
5.2.2 拉哇围堰洪水分析 |
5.2.3 苏洼龙围堰洪水分析 |
5.3 保证拉哇围堰安全的堰塞体高程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成果和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梯级水库群调度模拟及其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长江上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能源危机,电力紧张 |
1.1.2 绿色能源——水电 |
1.1.3 我国梯级开发局面已经形成 |
1.1.4 水电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
1.1.5 梯级统一调度,有利于提高水能利用率 |
1.2 研究区选择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现实意义 |
1.3.2 理论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研究综述 |
2.1.1 水电能资源及水电开发概述 |
2.1.2 国内外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现状 |
2.2 水库群联合调度研究综述 |
2.2.1 水库群联合调度概述 |
2.2.2 水库群联合调度的重要性 |
2.2.3 水库群联合调度研究进展 |
2.2.4 水库群联合调度研究小结 |
2.3 流域水电梯级开发对环境的影响研究综述 |
2.3.1 流域水电梯级开发对环境影响概述 |
2.3.2 水电开发对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
2.3.3 流域梯级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
2.3.4 流域水电梯级开发对环境影响研究趋势 |
2.3.5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水电梯级开发情况 |
3.1 研究区基本情况 |
3.1.1 地质条件 |
3.1.2 地貌 |
3.1.3 土壤植被 |
3.1.4 气候 |
3.1.5 自然资源 |
3.1.6 水文 |
3.1.7 自然灾害 |
3.1.8 社会经济状况 |
3.2 长江上游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
3.3 长江上游主要干支流 |
3.3.1 金沙江流域 |
3.3.2 雅砻江流域 |
3.3.3 大渡河流域 |
3.3.4 长江上游(宜宾至宜昌河段) |
3.3.5 嘉陵江流域(含渠江、涪江) |
3.3.6 岷沱江流域 |
3.3.7 乌江流域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
4.1 研究目标 |
4.2 研究内容 |
4.2.1 梯级规划调查与资料收集 |
4.2.2 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模型的建立 |
4.2.3 上游水库群不同调度规则对三峡梯级水库蓄水发电的影响 |
4.2.4 三峡梯级水库不同汛后蓄水时间对发电的影响 |
4.2.5 不同调度方式下梯级水库对水环境的影响 |
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4.4 研究思路 |
4.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4.5.1 研究方法 |
4.5.2 技术路线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资料收集与整理 |
5.1 资料收集 |
5.1.1 水文控制站 |
5.1.2 主要大型水库 |
5.1.3 河流分段情况 |
5.1.4 长江上游河道汇流时间 |
5.1.5 中型水库 |
5.1.6 降雨资料 |
5.2 资料整理 |
5.2.1 水文资料插补 |
5.2.2 格式化数据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模拟系统设计 |
6.1 河网汇流计算模型 |
6.1.1 河网汇流概述 |
6.1.2 模型基本原理 |
6.1.3 模型的结构 |
6.2 水库调度模型 |
6.2.1 模型原理 |
6.2.2 调度计算公式 |
6.2.3 库容曲线拟定与调度规则的制定 |
6.2.4 三峡梯级调度要求及调度规则 |
6.2.5 调度模型建立 |
6.3 水库群调度模拟 |
6.3.1 水库群调度模型 |
6.3.2 大中型水库处理 |
6.3.3 初步规划阶段大型水库调度模式 |
6.3.4 梯级水库的蓄放水顺序 |
6.3.5 预见期内上游水库群的蓄水调度计算方法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长江上游水库群对三峡梯级水库蓄水发电的影响研究 |
7.1 上游水库群组合对三峡来水发电的影响 |
7.1.1 模拟设置 |
7.1.2 模拟结果 |
7.1.3 结果分析 |
7.2 上游水库群蓄水时机对三峡来水发电的影响 |
7.2.1 模拟设置 |
7.2.2 模拟结果 |
7.2.3 结果分析 |
7.3 上游来水预测及其三峡调度计划的制定 |
7.3.1 上游来水预测对三峡梯级水库调度制定的意义 |
7.3.2 不同降雨预报方法下三峡梯级发电情况 |
7.4 结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三峡梯级水库汛后提前蓄水的研究 |
8.1 三峡水库提前蓄水的可能性分析 |
8.1.1 上游主要干支流泥沙量变化趋势 |
8.1.2 长江上游水利工程的拦沙作用 |
8.2 三峡水库提前蓄水的必要性分析 |
8.2.1 长江上游降雨量变化 |
8.2.2 长江上游河川径流变化 |
8.2.3 长江上游水库群建设及蓄水 |
8.3 三峡水库提前蓄水的可行性分析 |
8.3.1 三峡水库蓄水时机对三峡发电影响 |
8.3.2 三峡水库蓄水时机对三峡防洪影响 |
8.3.3 三峡提前蓄水的可行性分析 |
8.4 结论 |
8.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长江上游水电开发对河流生境及水生生物的影响 |
9.1 长江上游水电开发现状 |
9.2 长江上游水电开发的制约因素 |
9.3 长江上游水电开发对水环境的影响 |
9.3.1 梯级水库对生境的影响 |
9.3.2 梯级水库对生物的影响 |
9.4 对策 |
9.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梯级水库对河流径流变化及河道生态需水量的影响 |
10.1 生态需水量的含义与研究方法 |
10.1.1 生态需水量的含义 |
10.1.2 生态需水研究方法 |
10.2 长江上游主要干支流河道内生态需水量估算 |
10.3 不同调度方式对生态需水量的影响 |
10.4 不同调度方式对河流枯季径流量的影响 |
10.5 讨论 |
10.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十一章 长江上游水电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1.1 长江上游水电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1.1 缺乏流域总体规划,综合利用、统筹开发程度较低 |
11.1.2 开发混乱,多龙治水 |
11.1.3 缺乏龙头水库 |
11.1.4 水库调度方式存在不足 |
11.2 对策 |
11.2.1 加强流域统一规划与管理 |
11.2.2 加强流域梯级滚动开发建立河流梯级调度中心 |
11.2.3 加强水电梯级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 |
11.2.4 探索并实施水库生态调度充分发挥水库的生态功能 |
11.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
12.1 总结 |
12.2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12.3 论文中存在的不足 |
12.4 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情况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四、大中型水电工程成功削减长江洪峰(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峡工程决策研究[D]. 武菲.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2]微循环理念下的城市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方法研究[D]. 苗展堂. 天津大学, 2013(12)
- [3]基于Copula函数的设计洪水计算方法研究[D]. 李天元. 武汉大学, 2014(06)
- [4]设计洪水计算方法及水库防洪标准比较研究[D]. 徐长江. 武汉大学, 2016(07)
- [5]丹江口水库下游河道对汉江调水响应机制及航道整治对策研究[D]. 张俊宏. 武汉大学, 2014(06)
- [6]长江—鄱阳湖江湖关系演变趋势与调控效应研究[D]. 邴建平. 武汉大学, 2018(01)
- [7]大河上下[J]. 陈启文. 清明, 2016(02)
- [8]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研究[D]. 洪文婷. 武汉大学, 2012(07)
- [9]堰塞湖溃决洪水反演数值模拟与风险分析[D]. 张强.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10]梯级水库群调度模拟及其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长江上游为例[D]. 范继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