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共图书馆读者队伍的新成份——待业青年读者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徐天兰[1](2019)在《中央苏区共青团工作研究》文中认为中央苏区共青团工作是共青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结合中央苏区青年群众特点,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争取革命战争胜利而开展的工作。其中包括共青团开展的团组织建设工作、宣传教育工作,扩红拥军工作以及共青团支援前线的工作等。中央苏区共青团工作是中央苏区革命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中央苏区青年群众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涵盖了中央苏区范围内针对共青团工作的各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形成了较系统的中央苏区共青团工作机制;改变了当地当时青年的心理和精神面貌,甚至是青年群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鼓舞了苏区青年的革命斗志,为革命军队的主要力量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中央苏区共青团坚持为革命战争服务,注重针对青年开展政治素养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军事理论与技能教育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组织青年开展扩大红军、争取白区青年、优待红军等方面的扩红拥军工作,组织青年群众开展“礼拜六”、耕田、植棉、节省钱粮、拾捡肥料、收集子弹壳、捐粮食、捐钱物、买债券等工作。中央苏区共青团为中央苏区革命战争做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为日后的共青团工作,尤其是为当今的共青团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充分调动广大青少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更好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文立足于对中央苏区时期共青团工作的研究和探索,通过对中央苏区共青团工作的回顾和总结,挖掘其历史经验并得出在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的新启示。论文包括导语和结语在内,分七章进行论述。导语部分,就本论文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相关概念,研究思路与方法进行了阐述,为论文的展开论述做好铺垫。主体部分共五章,分别是第二章到第六章。第二章从中央苏区共青团的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少先队和共产儿童团工作等方面来阐述中央苏区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第三章从中央苏区共青团开展的政治素养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及军事理论与技能等方面工的作来阐述中央苏区共青团宣传教育工作。第四章研究中央苏区共青团扩红拥军工作。对中央苏区共青团在苏区和白区扩大红军工作及优待红军工作等方面进行中央苏区共青团扩红工作探讨。第五章研究中央苏区共青团支援前线的工作。对中央苏区共青团开展的“礼拜六”运动、耕田运动、植棉运动、节省钱粮、拾捡肥料、收集子弹壳、捐钱物、买债券等工作进行分析。第六章探讨中央苏区共青团工作经验教训及当代启示。对中央苏区共青团工作积累的历史经验、教训以及当代启示进行探索。最后一章,是结语与展望。着重阐述本论文的研究成果,研究可改进的和可提升之处,以及今后的研究动态和方向。
吴文俊[2](2017)在《上海失业问题及其治理研究(1949-1957)》文中研究表明建国初期,是一个社会全面转轨的历史时期,城市存在诸多社会问题,其中失业问题尤为突出。上海则是失业人口最为庞大,失业程度最为严重的城市。1949-1957年,上海失业人员累计登记人数达67万之多,失业人员主要由失业职工、失业知识分子、旧政权遗留之公教人员、城市贫民、求职的失学青年和家庭妇女等群体构成。上海失业问题呈现出失业类型复杂化、失业人员区域、行业分布不均衡以及成份构成多元性等特征。新生上海的失业问题,是由历史和现实双重因素交织所致。解放前,战争频仍的侵扰和长期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国内反动统治的残酷盘剥,使旧上海的社会经济遭受了严重破坏,交通梗阻、生产萎缩、财经短绌、百业凋敝,大批职工和公教人员流离失业。1949年5月解放时,旧上海遗留的失业人口竟有42万之多。解放后,因“封锁和轰炸”以及原有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剧烈改组,上海又产生了一批新的失业人员。新旧失业叠加在一起,形成了1950年、1952年上海两次迅猛的失业洪峰。上海危急的失业问题,对失业人员及其家属的生存构成了极大威胁,给经济恢复和发展、人民政权巩固、社会秩序稳定造成了诸多弊害;同时也因其固有的“中心地位”,对新中国的政权稳固业已产生了剧烈冲击。因此,全面解决上海失业问题,既是保证接管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期间城市社会稳定之内在需求,亦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能力的一场考验,更是对社会主义新中国是否具有制度优越性的强力回应。面对严峻的失业压力和处境维艰的失业民众,上海党政不畏艰难,毅然承担起解决失业问题的历史使命,带领上海人民展开了一场失业治理“攻坚战”。首先,失业治理的模式与保障方面。马克思的失业理论及其解决设想,为上海失业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苏联“消灭失业”的具体模式和其他城市(沈阳和北京)治理失业的可鉴经验,为上海失业治理指引了实践路径;各方力量联动,通过设立上海市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上海市处理失业知识分子委员会和上海市劳动就业委会,计划并指导一切失业救济和就业安置事宜,为上海失业治理提供了组织保障;依据中央政策方针,上海制定并颁行了正确的失业登记、失业救济、就业安置等政策法令,为失业治理提供了制度保障;通过各界捐助、劳资征缴和政府拨给三种途径筹集失业救济基金,为上海失业治理提供了物质保障;采用失业登记统计和入户访问、当面询问、侧面证实等调查形式掌握和研究失业人员的具体状况,为失业治理提供了信息保障。其次,失业治理的历程与措施方面。上海党政通过“包下”旧政权遗留的公职人员、严控私营企业任意解雇职工、遏制盲目流入上海的农村人口等“堵源”举措,防止新失业人员的产生;通过发放救济粮款、举办工赈工程、组织生产自救、动员回乡生产、实施转业训练、开展职业介绍等“疏导”举措,既救济了失业人员的生活亦为他们创造了获得就业的条件;通过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治本”举措,创造了就业岗位,畅通了就业渠道,从根本上解决失业人员实现就业的出路。此外,针对烈军工属、少数民族等特殊失业群体,上海党政在施行一般失业治理措施的基础上,还结合其自身特点运用了特殊治理举措。总之,在党政主导和社会力量协作下,通过多措并举、标本兼治的综合治理,至1957年上海基本消除了严重的失业压力,取得了显着的治理成效。具体言之,保障了失业人员的生存与发展;稳定了上海社会秩序;密切了上海党群关系;促进了上海经济发展;开创了“劳动最光荣”的文化新风尚。然而,在肯定其成效和有效经验的同时,失业治理过程中产生的弊端及教训仍值得深思。
王灿[3](2015)在《1931-1933年左翼文学的宣传策略 ——以丁玲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1930年代左翼文学在上海兴起并得到蓬勃发展,与消费文化、都市大众传媒语境、国民党控制下的传媒环境密切相关。而整个1930年代,左翼文学运动的发生与演进是在极为复杂、特殊的政治文化语境中进行的,在当时社会上一直不是主流的意识形态。为了更好宣传左翼革命话语,争夺文化话语权,左联积极推进文艺大众化运动,打造左翼明星作家丁玲。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化思潮席卷全球,丁玲积极响应左翼文化的感召,创作实现了重大转型,放弃了莎菲式自我剖析的个性化写作方式走向了充满激情的大众化写作,由“小资”女作家转型成“革命”大众女作家,并且执掌了左联期刊宣传阵地《北斗》。本论文主要以1931年丁玲迅速完成文学创作、文化身份的“左转”,以及1933年丁玲被捕事件的发生为切入点,从明星效应角度来探讨1930年代左翼文学的宣传推广策略。1931年丁玲创作的重大转型、1933年丁玲被捕事件发生后在文学、社会领域引发了持续性的“丁玲热”,不同政治背景的媒体、个人都从自身立场对此做出了反映,对丁玲形象进行了多维角度的生产和想象。左翼媒体更是成功将丁玲塑造成一个为革命而“献身”的左翼文化偶像,赢得了大众的同情,无数有志青年在此影响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这种借“明星效应”将商业资本、市民趣味与左翼意识形态话语有机结合的宣传策略,有效地将左翼革命理念渗透到市民阶层和青年大众中,提升了自身的社会影响力。本论文整体由三部分构成:第一章介绍1930年代左翼文学的宣传语境,第二章讨论明星作家丁玲如何完成创作及文化身份的“左转”,积极参与1930年代左翼文学的生产,讨论她如何在左联机关刊物《北斗》展开左翼话语的宣传;第三章探讨“丁玲事件”中不同政治背景的传播媒体对左翼明星作家丁玲形象的建构和消费,把握“明星效应”将商业资本、市民趣味与左翼意识形态话语有机结合的宣传策略及效果。
刘涛[4](2015)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诚信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诚信是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历久弥新的道德范畴,是整体性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理念,是标识中国共产党政党伦理和政党形象的核心道德元素。诚信作为基本道德观念,内嵌于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政党文化之中,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全过程,是中国共产党塑造并生成组织内聚力和社会公信力的伦理诉求和道德映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政党伦理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后急需重新建构,加强中国共产党组织诚信建设并重塑政治诚信的良好形象是新的时代提出的重大战略性课题。因此,诚信作为中国共产党理论话语体系的重要话语资源日益成为党代会报告文稿中的高频词。目前学术界对诚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诚信基本理论、中国古代和西方诚信思想以及社会具体生活领域进行理论层面、微观层面和实证层面的研究,而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诚信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刚刚起步,整体而系统性的研究成果尚属少见。有鉴于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以改革开放为时代背景,以中国共产党诚信建设理论与实践为中心问题,力求较为系统深入地研究其思想基础、时代环境、建设历程、价值理念、建设方略、基本经验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以期为当前包括党员干部诚信建设在内的中国共产党组织诚信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全文包括导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其中,导论部分主要说明本文的选题意义、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研究的重点难点以及可能的创新点,为论文的全面展开奠定基础。在具体章节结构安排上,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中国共产党诚信思想的溯源。在探究诚信的含义与特征、功能与评价以及相关概念辨析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党的诚信思想进行追根溯源,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思想是党的诚信思想的文化基因,马克思主义诚信思想是党的诚信思想的理论基石,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诚信意识是党的诚信思想的基础,而毛泽东的诚信思想则是中国共产党诚信理论的奠基之作。这些思想素材,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诚信建设的重要思想理论基础。第二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诚信建设的环境考量。改革开放以来,就国内而言,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队伍和地方党组织诚信伦理生成的经济体制、组织态势、道德理念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就国际而言,党面临的国际政治环境由于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国家及地区政党政局动荡而更加复杂;中国共产党的诚信建设以反思历史、审视现实为契机,扎根于现实中国社会的诚信场景图式之中。第三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诚信建设的历史进程。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有序化更替,中国共产党的诚信建设在宏观视阈中经历了四个基本阶段,即起步阶段、推进阶段、拓展阶段和深化阶段,不断解决影响组织诚信的一系列核心基本问题。第四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诚信价值观的理论架构。就诚信价值观的基本构成而言,包括价值意义、价值主体、价值理念、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启以来,加强党的诚信建设对于党员健康人格、和谐党内生活、塑造政治形象、促进经济发展、营造社会风气等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党的诚信道德行为主体包括作为个体、群体、整体意义的诚信道德行为主体以及党的媒体。党的诚信价值理念内容丰富,主要包括思想理论、制度价值、政策执行、执政效能、执政方式、政治人格等基本方面。从完善评价标准与要素、评价主体与途径等方面建构了党员干部队伍和地方党组织的诚信评价体系。第五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诚信建设方略。党内诚信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文章从现状和原因两个方面,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内诚信缺失的现实样态;较为全面地归纳了这一时期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诚信思想与党内诚信建设实际相结合、重点治理与全面治理相结合、惩治失信与预防失信相结合、党内失信治理与社会失信治理相结合的诚信建设原则;详细探讨了我们党从党与社会互动的视角坚持多措并举系统推进党员干部队伍和地方党组织诚信建设的具体措施;系统研究了党内诚信建设的价值认知机制、行为激励机制、监督约束机制和运行保障机制。第六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诚信建设的基本经验。紧紧围绕党员干部队伍和地方党组织诚信道德生成的认识前提、价值依据、实践环节、情感依托、理性探索等关键要素,将党的诚信建设的基本经验归纳为坚持思想教育、人民利益、调查研究、人文关怀、制度设计五个方面。第七章,当代新境遇下中国共产党诚信建设的现实思考。这是文章的落脚点。从时代、空间、范畴三位一体的视野分析当代中国社会境遇及其诚信伦理境遇,在此基础上阐明当代中国共产党诚信建设的价值指向,并探寻当代中国共产党深入推进组织诚信建设的有效实践路径。
肖桂玲[5](2010)在《公共图书馆读者队伍的新成分——待业青年读者服务的思考》文中提出在当今倡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形势下,图书馆创新开展待业青年服务活动很有必要,而图书馆开展这项工作具备独特的优势,开展这项工作还有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孙志军[6](2004)在《现代旧体诗的文化认同与写作空间》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创作于1917年—1949年间的旧体诗为研究对象。在本文中它们被称为“现代旧体诗”。“现代”在这里被约定为一个“时间概念”,它不包含“现代的”、“现代性”之类的性质判断与价值认定。 伴随着新文学传统的确立,旧体诗被逐渐逐出主流话语。在“中国现代文学”的认知框架中,现代旧体诗的精神价值与审美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不但如此,现代旧体诗的实际存在都被忽视了。事实上,在五四以后,仍有不少人从事旧体诗创作,围绕现代旧体诗的相关活动也很丰富,它具有超出人们想象的活力。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失踪者”,旧体诗能够为我们揭示出许多有关于现代文学、文化的重大命题。从精神主旨看,旧体诗反映了现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繁复景观,而且比较集中地书写了一些被现代“新文学”抛弃的生活体验和精神意趣,展现它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现代中国的精神生活,并能够为我们重新思考“现代性”“现代文学”提供依据。从艺术层面看,隐含在旧体诗中的审美要素,在“现代化”大潮中,依然有它的价值。从写作的角度看,旧体诗的写作姿态有别于“新文学”,考察它有助于我们理解传统样式的写作在现代中国所遭遇的压力以及存在的意义。 有鉴于旧体诗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选择了这一研究对象。本文主体部分为四章: 第一章考察的是旧体诗的文化语境。本文认为,在亦新亦旧的年代里,具备旧体诗写作能力的诗人广泛存在,他们构成了旧体诗写作的发生基础。旧体诗写作受到了时代文化语境规约。本文认为在五四时期旧体诗与新诗争斗体现了“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复杂关系,本文通过描述它们之间被忽视的争斗细节,以期突出新旧之间的暖昧。“民族”因素,一直影响着中国作家的写作。“民族”也因此成为了我们讨论现代中国文学无法绕开的话题。旧体诗更多地负载着“民族”的信息,更容易寄托“民族”的想象,本文因此从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危机两个角度,简述了旧体诗创作所受的影响。从语言的层面看,文言和白话势力的消长构成了旧体诗写作的基本背景,旧体诗写作也能反映文言、白话遇合之际的矛盾与困惑。本文描述了文言文在作家表达中的地位,以及依附于文言的思维方式,为旧体诗写作勾画了一个语言背景,试图为现代旧体诗研究探索一些“语言思路”。 第二章分析“守护的旧体诗人”和“怀乡的旧体诗人”两大旧体诗写作群体的文化认同。新文化运动之后,旧体诗写作遇到了挑战。在“守护的旧体诗人”中,有的人坚守着旧体诗的既有规范,有的人对旧体诗进行适应性改造,两类人的不同选择,意味着他们有不一样的危机意识和适应能力,本文对此作了描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决定他们从事旧体诗写作的现实依据,以及他们体现在旧体诗写作中的身份确认和文化认同。“怀乡的旧体诗人”兼擅新、旧文学创作。本文描述了他们从事旧体诗写作的基本情形,分析了人际交往、职业身份等现实因素对他们旧体诗写作的影响,从传统艺术审美方式、旧体诗的艺术表现力的角度分析了篡博士学位论文I)OCT()RAIJI)!SSliRI,八11()N他们从事旧体诗写作的原因,从“现代文学”的缺失、传统如何进入现代的角度分析了他们旧体诗写作的意义。 第二章考察现代旧体诗的写作空间。随着新文学主流地位的确立,现代旧体诗经历了一个从中心到边缘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既相关于中国文学现代化的总体趋势,也相关于一种特定的写作态度和写作需要。就总体趋势而言,旧体诗中心地位的丧失和边缘地位的形成,意味着文学现代化改变了既有的文学版图和文化权势结构;就写作态度与需要而言,旧体诗从中心滑向边缘,未尚不是一种主动退守。“从中心到边缘”,是现代旧体诗发展的大动向,但滑入边缘的旧体诗,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也会被重新带入中心地带。本章描述了和分析了旧体诗被边缘化的表征;通过描述旧体诗的唱酬活动、旧体诗在精神交往中的贡献、自遣性的旧体诗写作,分析了小群体空间、私人空间与旧体诗写作的关系;通过描述乡村旧体诗社的活动,展示诗社对旧体诗写作空间的营造;通过描述“怀安诗社”对旧体诗的改造和“新华日报”对旧体诗的利用,分析被带入中心(前景)的“旧形式”在性质和功能上的变化。 第四章简述了旧体诗的一类精神取向。现代旧体诗作数量非常庞大,体现在旧体诗中的主体精神非常丰富,本文只从有限的层面入手,探究旧体诗中的某些精神主题,把它们归为两人类。文章注重的不是描述的全面性,更重视的是通过“旧格调”和“真精神”两个范畴,来描述和让析现代中国精神,试图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新旧”、“优劣”等二元判断。 由于旧体诗多数属于“自娱白乐”的创作,本论文根据研究对象的这一特性,主要采取文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中,高度重视对原始资料的阅读、抄录和整理,目的是使自己的立论建立在较为丰富、充足的资料基础上。
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办公室[7](1989)在《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会员成果目录》文中提出 1989年5月23日是省图书馆学会成立十周年纪念日。为了展示十年来会员的科研成果,学会办公室根据会员个人的填报材料,整理编辑了这个成果目录。目录主要收录了会员在出版社、刊物上正式出版发表的论着或在地市以上学术研讨会上交流过的论文。凡属工作成果,如:书目索引、咨询课题、工作改革建议等均不予收入。目录中的款目以着者为标目,内容包括着者单位、成果名称、出版社或刊物名称、出版或发表年代、卷期。款目按作者汉语拼音音序排列,同一作者下的成果按出版或发表时间排列。
王雅芬[8](1985)在《对阅览部读者服务工作的两点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必须具备多方面的条件,诸如领导必须重视这项工作,配备充实的人力、物力、财力;图书的采购收藏必须与读者服务工作相适应,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图书馆的业务,了解馆藏等。除上述条件外,加强读者队伍的建设,不断地改善服务方式与手段,也是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谨就加强读者队伍建设和实行开架借阅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刘秀云,郭岚[9](1983)在《公共图书馆读者队伍的新成份——待业青年读者初探》文中指出 待业青年读者是公共图书馆不断增大的读者队伍的新成份之一。为待业青年读者创造学习条件,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有良好的知识基础,是关系到社会安定团结、青年前途、国家发展的大事。待业青年读者十分渴望到图书馆学习。我馆待业年青读者由82年8—12月的日平均505人次上升到83年1—6月的日平均998人次。不仅有“量”变,还有“质”变。大多数待业青年读者幅度不等地提高了知识水平,有的考上了大学。思想觉悟也有所提高,由初到馆时不遵守纪律、撕书、扯报、到主动协助维持秩序、整理桌椅。读者增加迅速,馆舍小,需要排队等候进阅览室。我们为待业青年读者保留一部分座位,减少他们等候时间。待业青年读者群既有与其它读者相同的共性,又有其特性,还有每个人不同的个性,要区别对待,帮其所需。待业青年读者思想觉悟、文化水平不
二、公共图书馆读者队伍的新成份——待业青年读者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共图书馆读者队伍的新成份——待业青年读者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中央苏区共青团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关于中央苏区的研究现状 |
1.2.2 当前中央苏区共青团研究的现状 |
1.2.3 中央苏区共青团研究述评 |
1.3 中央苏区共青团概述 |
1.3.1 苏区与中央苏区 |
1.3.2 共青团的初创 |
1.3.3 中央苏区共青团的发展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2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4.3 选题特点与方法 |
第2章 中央苏区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 |
2.1 中央苏区共青团的制度建设工作 |
2.1.1 中国共产青年团章程建设 |
2.1.2 共青团代表大会制度建设 |
2.1.3 颁布共青团工作决议大纲 |
2.2 中央苏区共青团队伍建设工作 |
2.2.1 团支部工作 |
2.2.2 团组织工作 |
2.2.3 团监督工作 |
2.3 苏区少先队、儿童团的工作 |
2.3.1 苏区少年先锋队工作 |
2.3.2 共产儿童团工作 |
2.3.3 团领导下的少先队、共产儿童团 |
第3章 中央苏区共青团开展的宣传教育工作 |
3.1 政治素养教育 |
3.1.1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
3.1.2 党团性质与宗旨教育 |
3.1.3 斗争形势与策略教育 |
3.2 文化知识教育 |
3.2.1 消减文盲教育 |
3.2.2 农业知识教育 |
3.2.3 体育卫生等其他教育 |
3.3 军事理论与技能教育 |
3.3.1 军事理论教育 |
3.3.2 军事技能教育 |
3.3.3 军事训练教育 |
第4章 中央苏区共青团扩红拥军工作 |
4.1 苏区扩大红军的工作 |
4.1.1 党对团的扩红政策 |
4.1.2 鼓动青年参加红军 |
4.1.3 反对“开小差”工作 |
4.2 白区共青团扩红工作 |
4.2.1 明确白区斗争任务 |
4.2.2 争取白区青年群众 |
4.2.3 开展白区革命斗争 |
4.3 优待红军工作 |
4.3.1 拥戴红军模范 |
4.3.2 慰劳红军工作 |
4.3.3 优待红军家属 |
第5章 中央苏区共青团支援前线工作 |
5.1 耕田植棉运动 |
5.1.1 “礼拜六”运动 |
5.1.2 耕田运动 |
5.1.3 植棉运动 |
5.2 节省运动 |
5.2.1 节省钱粮 |
5.2.2 拾捡肥料 |
5.2.3 收捡子弹壳 |
5.3 募捐运动 |
5.3.1 捐粮食 |
5.3.2 捐钱物 |
5.3.3 买债券 |
第6章 中央苏区共青团工作经验教训及启示 |
6.1 中央苏区共青团工作历史借鉴 |
6.1.1 围绕党的中心工作 |
6.1.2 围绕青年群众实际 |
6.1.3 围绕时事政治主题 |
6.2 中央苏区共青团工作的经验教训 |
6.2.1 工作路线出现偏差 |
6.2.2 工作方式存在粗暴 |
6.2.3 工作预期超出实情 |
6.3 中央苏区共青团工作的当代启示 |
6.3.1 党带领青年赢得青年 |
6.3.2 团心系青年心向青年 |
6.3.3 勇做新时代筑梦青年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上海失业问题及其治理研究(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上海失业问题概况 |
第一节 失业的规模与程度 |
一、失业人数总量 |
二、失业率 |
三、在全国失业人口中的占比 |
第二节 失业人员的分布与结构 |
一、区域分布 |
二、行业分布 |
三、成份构成 |
第二章 上海失业问题成因 |
第一节 历史遗患之因 |
一、解放前“上海工人多失业” |
二、旧上海失业救济的应付与残局 |
第二节 经济衰落之因 |
一、接管上海:百业凋敝的烂摊子 |
二、“封锁轰炸”加重了失业危机 |
第三节 社会转轨之因 |
一、新旧经济改组阵痛 |
二、社风巨变的冲击波 |
三、“五反”运动副作用 |
第四节 人口膨胀之因 |
一、存量巨大:旧上海的人口遗产 |
二、1950 年代劳动力人口的增量压力 |
第三章 上海失业问题影响 |
第一节 失业与经济贫穷 |
一、“失业为贫穷之母” |
二、失业群体的“吃” |
三、失业群体的“住” |
第二节 失业与新生政权 |
一、失业对巩固新生政权的弊害 |
二、新上海中的失业性破坏力量——以失工闹事为例 |
第四章 上海失业问题治理(上):模式与保障 |
第一节 治理参照:可行的路径指引 |
一、马克思主义失业理论与解决设想 |
二、苏联“消灭失业”的实践模式 |
三、其他城市可鉴经验:沈阳和北京 |
第二节 治理机构:联动的多方力量 |
一、上海市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 |
二、上海市处理失业知识分子委员会 |
三、上海市劳动就业委员会 |
第三节 治理制度:正确的政策法令 |
一、失业登记制度 |
二、失业救济制度 |
三、就业安置制度 |
第四节 治理预备:必要的基础保障 |
一、失业救济基金筹集 |
二、失业登记统计与调查研究 |
第五章 上海失业问题治理(下):历程与措施 |
第一节 堵源式失业治理举措 |
一、“包下”旧政权遗留的公职人员 |
二、防止私营企业产生新失业职工 |
三、遏制盲目流入上海的农村人口 |
第二节 疏导式失业治理举措 |
一、发放救济粮款 |
二、举办工赈工程 |
三、组织生产自救 |
四、动员回乡生产 |
五、实施转业训练 |
六、开展职业介绍 |
第三节 治本式失业治理举措 |
一、1949-1952 年恢复经济的主要措施 |
二、1953-1957 年发展经济的主要措施 |
三、治本式失业治理举措有效实施基础 |
第六章 上海特殊群体失业问题治理 |
第一节 烈军工属群体失业治理 |
一、解放初上海烈军工属的概念及特征 |
二、上海失业烈军工属人数、分布和结构 |
三、上海治理失业烈军工属的特殊举措 |
第二节 少数民族群体失业治理 |
一、解放初上海的少数民族群体及其就业状况 |
二、1954 年上海少数民族群体失业统计与调查 |
三、“民族政策”与上海少数民族群体失业治理 |
第七章 上海失业问题治理评析 |
第一节 失业治理取得显着成效 |
一、保障了失业人员生存和发展 |
二、安定了上海的社会秩序 |
三、密切了上海的党群关系 |
四、促进了上海的经济发展 |
五、开创了上海文化新风尚 |
第二节 失业治理的历史局限性 |
一、“包下来”政策日趋僵化 |
二、安置就业出现了盲目性 |
三、非公就业途径严重受阻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3)1931-1933年左翼文学的宣传策略 ——以丁玲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中国左翼文学研究概况 |
第二节 有关左翼文学宣传领域的研究动态 |
第三节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1930年代左翼文学的宣传语境 |
第一节1930年代国民党控制下的政治文化语境 |
第二节 消费文化与1930年代上海都市大众传媒语境 |
第二章 明星作家丁玲与1930年代左翼文学的生产与宣传 |
第一节 丁玲的明星气质及其社会影响力 |
第二节 丁玲“左转”与30年代左翼文学生产 |
第三节 丁玲执掌左联宣传阵地《北斗》 |
第三章“丁玲事件”中媒介对左翼文化明星丁玲的建构与想象 |
第一节“丁玲事件”中大众传媒对“丁玲”形象的建构 |
第二节“丁玲事件”中的名人效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诚信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1. 学术意义 |
2. 现实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可能的创新点 |
1. 研究的重点 |
2. 研究的难点 |
3.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诚信思想的溯源 |
第一节 诚信基本理论概述 |
一、诚信的含义与特征 |
二、诚信的功能与评价 |
三、诚信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诚信思想的来源 |
一、文化基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思想 |
二、理论基石: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诚信思想 |
三、思想基础: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诚信思想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诚信理论的奠基 |
一、毛泽东诚信观念的初步表达 |
二、毛泽东思想诚信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诚信建设的环境考量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诚信环境变迁 |
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 |
二、党员队伍与干部队伍年轻化态势 |
三、道德权威流失与法制意识无力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诚信参照镜鉴 |
一、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的反思与总结 |
二、苏联共产党诚信建设的教训与思考 |
三、其他国家和地区政党诚信建设的启示 |
第三节 当代中国社会诚信场景模式 |
一、从“传统信仰型”到“革命传统信仰型”诚信模式 |
二、“压力盲从型”诚信模式 |
三、“利益实用型”诚信模式 |
四、“理性自觉型”诚信模式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诚信建设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诚信建设的起步阶段(1978-1989) |
一、以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态度,提倡真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 |
二、从实际出发建构政策,重塑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的制度信任 |
三、以制度理性开展整党活动,建构党与人民群众的互信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诚信建设的推进阶段(1989-2002) |
一、坚持改革开放与惩治腐败并举,以实绩取信于人民 |
二、以“三讲”教育活动为载体,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 |
三、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党员干部道德建设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诚信建设的拓展阶段(2002-2012) |
一、彰显党的公信力:推动科学发展,提升执政能力 |
二、增强党的向心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
三、提升党员干部诚信度: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诚信建设的深化阶段(2012-) |
一、展现“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矢志不移追逐“中国梦” |
二、凝聚党心民心:“老虎”“苍蝇”一起打,探索制度反腐新格局 |
三、做诚信风尚的引领者: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解决“四风”问题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诚信价值观的理论架构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诚信价值的时代彰显 |
一、诚信是党员健康人格的重要标志 |
二、诚信是和谐党内生活的基本要求 |
三、诚信是塑造政党形象的伦理体现 |
四、诚信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 |
五、诚信是营造社会风气的道德支撑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诚信行为的主体结构 |
一、个体:党员干部层面 |
二、群体:各级组织层面 |
三、整体:治国理政层面 |
四、媒体:舆论工具层面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诚信价值的理念意涵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去伪存真 |
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名副其实 |
三、决策及其执行求真务实 |
四、执政效能评价实事求是 |
五、执政方式以诚立信 |
六、政治人格真诚无欺 |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诚信价值的评价机理 |
一、诚信评价标准与要素 |
二、诚信评价主体及途径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诚信建设方略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诚信缺失分析 |
一、诚信缺失的现状 |
二、诚信缺失的原因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诚信建设的基本原则 |
一、马克思主义诚信思想与中国共产党诚信建设实际相结合 |
二、重点治理与全面治理相结合 |
三、惩治失信与预防失信相结合 |
四、党内失信治理与社会失信治理相结合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诚信建设的主要措施 |
一、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筑牢诚信的认识论基础 |
二、大力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个人利益的正当性 |
三、科学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构权力的制度笼子 |
四、依法依纪严肃查处失信行为,提高失信行为成本 |
五、创新党内日常教育和集中教育,提升组织“软”整合效能 |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诚信建设的基础机制 |
一、诚信价值认知机制 |
二、诚信行为激励机制 |
三、诚信监督约束机制 |
四、诚信运行保障机制 |
第六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诚信建设的基本经验 |
第一节 思想教育是诚信生成的认识前提 |
一、思想教育是树立诚信理念的基本前提 |
二、诚信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诚信生成的重要保障 |
三、多层次教育方式的配合是中国共产党诚信生成的有效途径 |
第二节 以人民利益为本是诚信生成的价值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赋予了诚信生成的规律性 |
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赋予了诚信生成的价值性 |
三、政治诚信生态失衡赋予了诚信生成的现实性 |
第三节 坚持调查研究是诚信生成的实践环节 |
一、高度重视调查研究,有益于全面占有信息 |
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有利于斩断失信链条 |
三、调查研究方式的多元化,有助于破解失信顽疾 |
第四节 注重人文关怀是诚信生成的情感依托 |
一、人文关怀是中国共产党推进政党诚信建设的一大历史特色 |
二、人文关怀是党的执政理念与执政方式相得益彰的基本要求 |
第五节 制度建设是诚信生成的理性探索 |
一、诚信建设制度化是破解政治失信的重要保障 |
二、诚信建设制度化是诚信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 |
三、相关制度的出台是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有力支撑 |
第七章 当代新境遇下中国共产党诚信建设的现实思考 |
第一节 当代中国社会境遇及其诚信伦理境遇 |
一、时代:深度市场化·社会信息化 |
二、空间:场·圈·位 |
三、范畴:公与私·名与利·德与法·情与理 |
第二节 当代中国共产党诚信建设的价值指向 |
一、现时代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标志 |
二、社会诚信建设的示范者和社会诚信体系的引领者 |
三、建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信仰的关键所在 |
四、坚持求真务实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 |
第三节 当代中国共产党诚信建设的路径选择 |
一、破解泛娱乐化,媒体传播诚信为先导 |
二、强化诚信评价,社会诚信建设为基础 |
三、重塑政治生态,干部诚信建设为重点 |
四、建构刚性约束,法规制度执行为根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公共图书馆读者队伍的新成分——待业青年读者服务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图书馆是待业青年接受社会教育的大学校, 自学成才的沃土 |
二、研究、掌握待业青年读者的工作规律, 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
(一) 加强管理增加投入 |
(二) 观察、分析、研究待业青年读者动态 |
(三) 根据待业青年具体情况不同, 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
(四) 提升专业素质, 熟悉馆藏文献, 更好地提供服务 |
三、加强领导, 改进服务手段, 吸引更多的待业青年读者 |
(6)现代旧体诗的文化认同与写作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概念与存在 |
0.2 研究意义与构想 |
0.3 研究现状与焦点 |
1 “现代中国”:旧体诗的文化语境 |
1.1 亦新亦旧的旧体诗人 |
1.1.1 “守护的旧体诗人” |
1.1.2 “怀乡的旧体诗人” |
1.2 “新/旧”语境中的旧体诗 |
1.2.1 新诗的发生与旧体诗的危机 |
1.2.2 “新”的确立与“旧”的补充 |
1.2.3 “旧瓶新酒”与“利用旧形式” |
1.3 “民族”语境中的旧体诗 |
1.3.1 在民族文化的认同中 |
1.3.2 在民族危机前 |
1.4 “语言”语境中的旧体诗 |
2 守护与怀乡:旧体诗人的文化认同 |
2.1 守护:策略与困境 |
2.2 守护的原因与价值 |
2.2.1 写作习惯与艺术立场 |
2.2.2 身份认同与文化守护 |
2.3 怀乡:文类选择与现实动因 |
2.3.1 文类选择:外在紧张与内在统一 |
2.3.2 “怀乡”的现实动因 |
2.4 传统与现代中的“怀乡” |
2.4.1 新诗的缺失与创造的乏力 |
2.4.2 “旧形式的诱惑”与旧体诗创造 |
2.4.3 在传统文化中的写作 |
3 边缘与中心:旧体诗的写作空间 |
3.1 被边缘化:旧体诗的现代命运 |
3.2 交际与自遣:“我们”的诗与“我”的诗 |
3.2.1 旧诗人的“诗歌交际” |
3.2.2 新文学家的“诗歌交际” |
3.2.3 “后花园”:新文学家的“自遣写作” |
3.3 诗社:旧体诗的群体空间 |
3.3.1 “写作圈子”与“精神共同体” |
3.3.2 组织写作与传播作品 |
3.4 趋向中心:旧体诗的被改造与被利用 |
3.4.1 改造:以“怀安诗社”为中心 |
3.4.2 利用:以“《屈原》唱和”等写作为例 |
4 旧形式中的真精神 |
4.1 介入公众的世界 |
4.2 书写“现代”的个人 |
5 余论 在传统与现代中 |
附录1: 1919-1949年间刊印的旧体诗集 |
附录2: 1949年之后出版的旧体诗集 |
附录3: 1979-2002年间研究论文索引 |
参考文献 |
四、公共图书馆读者队伍的新成份——待业青年读者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央苏区共青团工作研究[D]. 徐天兰. 南昌大学, 2019(01)
- [2]上海失业问题及其治理研究(1949-1957)[D]. 吴文俊. 苏州大学, 2017(04)
- [3]1931-1933年左翼文学的宣传策略 ——以丁玲为中心的考察[D]. 王灿. 湖南大学, 2015(03)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诚信建设研究[D]. 刘涛.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5]公共图书馆读者队伍的新成分——待业青年读者服务的思考[J]. 肖桂玲.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6)
- [6]现代旧体诗的文化认同与写作空间[D]. 孙志军. 华中师范大学, 2004(03)
- [7]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会员成果目录[J]. 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办公室. 黑龙江图书馆, 1989(S1)
- [8]对阅览部读者服务工作的两点建议[J]. 王雅芬. 图书馆学研究, 1985(01)
- [9]公共图书馆读者队伍的新成份——待业青年读者初探[J]. 刘秀云,郭岚. 黑龙江图书馆, 198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