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调整与发展的探讨

乡镇企业调整与发展的探讨

一、调整和发展乡镇企业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先军,杨梅[1](2021)在《中国乡村工业百年发展历程:成就、经验与未来》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乡村发展,从领导革命斗争到经济建设进程中,都将发展乡村工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积极推进。总体来看,百年来我国乡村工业发展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从革命根据地发展军需工业满足革命斗争需要的乡村工业开始,到计划经济时期的乡村"五小"工业发展,到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以及进入本世纪之初城市工业的兴起和乡村工业的"退让",再到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新型工业化发展,百年来乡村工业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经过百年的发展,乡村工业有序发展,成为推动我国工业化的重要驱动力量和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乡村工业不仅是助推全面脱贫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持力量,也是支撑乡村市场成为新发展格局下助推"双循环"的重要腹地。百年来我国乡村工业的发展,是在党的领导下不断突破和创新的结果,其中,需求牵引是激发农民发挥创新精神的重要驱动力,企业家是乡村工业发展的内源动力,开放合作是保证城乡互促和工农融合的重要动力。为推进新时期我国乡村工业的更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应当在发展视角、体制机制、发展模式等方面不断创新,同时加大政策支持,为乡村工业发展补齐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短板"。

萧冬连[2](2021)在《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历史和机制分析》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是考察中国经济增长和体制转轨的一个重要事件。究竟有哪些因素推动了乡镇企业出乎意料的高速发展?本文从历史和机制两个角度进行了探讨。概括地说,乡镇企业的兴起是农民对城乡二元体制的自我突围;财政分权体制下基层政府有扶持乡镇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长期短缺的经济和局部市场的形成以及国际市场的开拓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机会;计划体制的松动和双轨制的形成为乡镇企业从市场获取生产资料和融资提供了条件;充足而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是乡镇企业独有的两大资源优势;独特的经营机制和产权结构使乡镇企业在与国有企业竞争中处于优势。上述各种因素的耦合,包括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结构性因素和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机遇,成就了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景观。

邢成举,李小云,石宝峰,吴雨霞[3](2021)在《城乡关系变迁、工业扶贫变革与共同富裕道路的构建》文中认为在城乡关系的不同阶段,工农关系差异显着。工业扶贫是城乡关系与工农关系优化的本质要求,也构成了新中国70多年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提供就业、增加收入、收入转移与福利供给等,工业扶贫推动中国农村经济实现了整体的进步和提升,农村贫困问题得到显着缓解。在不同阶段,工业扶贫具有不同的特征与内涵,从间接性溢出效应减贫,到直接性就业吸纳减贫,再到工业反哺农业的开发式扶贫,最终到全面介入的工业精准扶贫,工业扶贫走出了一条脱胎于乡村而后又以高质量多样化方式回馈乡村的扶贫发展之路。在新的阶段,工业扶贫不仅不可弱化,反而应该通过更多方面的政策与制度进行扶持,这不仅是持续相对贫困治理的需要,也是新时期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更是构建共同富裕道路的内在要求。

郑有贵[4](2021)在《城乡“两条腿”工业化中的农村工业和乡镇企业发展——中国共产党基于国家现代化在农村发展工业的构想及实践》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基于工业的地区布局、服务农业发展、推进农村现代化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和国家现代化发展,提出在农村发展工业的战略构想,成功探索出农村工业化发展道路,探索出一条城乡"两条腿"工业化发展道路。以工业为主的乡镇企业,产业由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拾余补缺"的"五小工业"向全面发展拓展,地域布局由散落乡村转向城镇和产业园集中,规模由发挥"船小好掉头"优势到为增强竞争力而组建乡镇企业集团。农村工业的崛起,缘于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发展工业的战略主张,缘于在走共同富裕道路下构建起的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统筹和积累机制下乡镇企业能够成功起步,缘于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给乡镇企业打开发展空间,缘于广大农民发扬"四千四万"精神投身乡镇企业的创业发展。

吴光福[5](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赣南乡村发展的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于鑫[6](2021)在《苏南工业型传统村落空间演变特征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苏南地区自古以来是中国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的先行地区。受农村工业化的影响,乡村地区长久以来显现出半城镇化和农村工业化特征。传统村落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空间单元,也由封闭到逐渐开放。自解放后乡村工业化的苏南模式到1990年代外向型经济的新苏南模式,苏南传统村落在产业变革中发生巨大变化,部分村落呈现出农村用地高度非农化、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进入到新世纪,乡村工业经济在与城市经济竞争逐渐处于劣势,同时,长期工业化发展导致村庄人居环境问题突出。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背景下,工业型传统村落迎来转型契机。基于这一现实背景,本文对苏南工业型传统村落进行空间演变特征及机制的分析和总结,有助于对广大沿海工业型传统村落的发展和转型提供参考意义。为此,本文按照“村落发展背景系统梳理——空间演变特征解析——空间演变机制研究——发展趋势预测和对策引导”的逻辑展开研究。第二章,按照工业化发展阶段,依次从产业、人口和空间建设三个维度进行村庄空间演变的背景梳理,回顾村庄发展历程。第三章,挑选6个典型村落,以村庄集中建成区为研究范围,从村落规模环境、空间结构及传统空间单元三个维度对村庄演变进行分析。在历时性的梳理中,苏南地区工业型传统村落演变过程中既存在趋同的普遍空间规律,同一时段又存在独特的地方性空间特征。在第四章,从资本与权力作用的角度建立起“作用因素——作用力分析——作用机制”三步分析框架,剖析村庄空间演化内在机制。本文认为苏南工业型传统村落以资本的空间不平衡发展为内在逻辑,以权力的理性作用为保障推动,在自然禀赋、人口土地等影响因素下演化发展。第五章,根据现阶段村庄发展类型预测其发展趋势,提出空间引导策略。综上,以国有资本、境外资本和民营资本为代表的资本力量作为驱动因素,以制度政策、区划调整和城市规划所代表的权力因素为保障,在村庄行政等级、空间区位及传统村落资本遗存情况的影响下,以人口流动和乡村土地置换为途径对空间进行建设、功能置换,呈现出以工业空间为表征的第一循环、以工业园区、居住小区为表征的第二循环和以消费空间为表征的第三次循环,在传统村落集中建设区空间上呈现出“老村-新村”之间“潮汐演替”的演变特征。

张瑞涛[7](2021)在《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逻辑及创新发展的新制度经济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继我国家庭承包经营制之后又一次制度变迁。到2020年底全国已有近八成地区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核心任务,剩余20%左右未改革农村地区将于2021年收官完成。那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首要解决什么问题?其改革的内在逻辑与特征何在?方式又是什么?农村改革仅是手段,发展集体经济才是最终目的。那么改革的创新发展空间何在?面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力求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视角给予解释,并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为基层持续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实践指导。因此,对产权制度改革逻辑和创新发展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作者2018年—2020年对11省(市)18县(市、区)的实地调研,采用座谈、深度访谈、实地走访等多种形式获取的资料,基于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研究框架下,综合运用社会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和产权科层结构模型研究方法,主要研究:第一,基于科层视角理论剖析产权制度改革。第二,阐释产权制度改革的逻辑与特征。基于11省(市)18县(市、区)的调研从清产核资及量化资产、界定成员等各环节和试点的整个过程阐释本轮(2015年以后)产权制度改革的逻辑与特征。第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方式。基于制度变迁理论框架并以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和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典型案例分析产权制度改革方式。第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发展路径,即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新方式。以陕西省高陵区等四个地区为例,重点分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联营制‖创新发展路径。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农村集体资产―嵌套性‖规则体系及其双向互动机制说明,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首先要明确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采用产权科层理论分析发现,(1)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产权科层规则构成―嵌套性制度体系‖,通过正向促进和反向反馈的双向机制形成动态良性循环制度体系,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2)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产权改革与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产权改革产权科层结构在国家主体这一科层存在差异。第二,产权制度改革的做法是核查资产—确定资产主体—以股权形式分配到人—成立农村集体经济。内在逻辑是集体组织成员化、集体资产资本化,资本(财产)随成员走,成员随股份走。(1)界定成员:确定了产权制度改革的主体。(2)产权制度改革最根本的步骤是清产核资。产权制度改革具备目标任务结构层层深入,制定的相关政策富有弹性,以及评估体系系统性整体特征。但也不能忽视政策试点方式―政策势差‖带来―副作用‖的可能性。第三,制度环境是影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变迁的重要因素,制度环境的动态变化引致―潜在收益‖的产生,为创新制度提供可能性。多层次主体协作结构是决定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高度与质量的重要因素。多层次参与主体尤其是初级行动团体通过识别―潜在收益‖、判断制度变迁成本收益的高低、选择制度变迁方式等一系列操作实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新均衡,进而获得―潜在收益‖。多层次主体参与产权制度改革,各主体各司其职高效协作,一方面高质量完成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另一方面―捕获‖最大量制度绩效。根据经验以及所处结构中的位置不同,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不均衡的程度和原因敏感度不同,以此形成差异化制度变迁方式。本研究借鉴杨瑞龙等(2000)和吴红宇(2004)阐释的对我国制度变迁具有较强解释力的制度变迁模式分析两地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方式。榆阳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属于复合型;来安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属于单一型。第四,―联营制‖创新发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即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的关键是突破村(组)本身的封闭性,前提条件是产权归属清晰,借助置换或整合手段使集体资产形成规模效应,并运用规模效应和政策倾斜形成虹吸效应吸引社会企业入驻,并将农村资产以股份形式加入涉农龙头企业、村(组)与村(组)合作、村企联合建设、扶贫开发等多种方式联合发展集体经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创新使农村地区形成广义上的经济增长极,通过扩散效应和虹吸效应由内向外扩散带动经济发展。但四种创新发展模式存在各自的不足,其他地区在借鉴时要综合考虑实际情况与所选模式的契合性,以便发挥各种模式的优势。根据以上结论,本研究得到如下政策启示: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加强集体组织带动作用;构建动态政策支持保障系统,发挥产权制度改革的外溢效应;全面开展配套改革,形成农村综合改革联动效应;纵深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将集体产权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等多项政策启示。

唐厚权[8](2021)在《百年来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变迁研究 ——以村民从业选择为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整合桂东北民族村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聚焦桂东北民族村寨20世纪前、1900-1949年、1949-1978年、1979-2000年这四个重大历史时期,分析桂东北民族村寨从业选择的演变趋势,从而理顺从业选择与乡村产业转型的关系。根据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将桂东北民族村寨划分为山区民族村寨和坝区民族村寨。在20世纪前,山区民族村寨以“刀耕火种”的粗放型农业经营方式为主,辅以杉、松、竹木、茶等林木种植,培育林副产品,形成了农林兼具的产业结构。坝区民族村寨立足稻米为主的粮食生产,手工业和商业仅有零星发展,形成了以传统农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这两种类型的产业结构为桂东北民族村寨的产业变迁奠定了基础。进入20世纪后,国际国内市场的力量促使村民从业分途。山区民族村寨和坝区民族村寨从业选择朝着三个方向转变:一是出现林农、粮农、糖农等专业型农户、手工专业户和商贩;二是村民身兼多职,在市场导向下组织生产;三是地主、富农和商人合股投资手工业和矿业。民族村寨村民从业选择的三重转变,激发了民族村寨产业结构的三重初变。产业三重初变,具体表现为桂东北民族村寨农业商品化和市场化趋势加强,以林产品加工,食品加工和纺织为中心的特色手工业获得发展,农村地区商贸经济繁荣。尽管山区民族村寨和坝区民族村寨都历经产业初变,但是坝区民族村寨转型力度强于山区民族村寨。新中国成立以来,桂东北民族村寨通过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最终形成了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集体化经济体制。村民成为人民公社的一员,其从业选择完全受到人民公社的管理和调配。从业选择由此激变为从业改造,并连锁引发产业激变,突出表现在农村经济集体化和村民参与社会主义工业化。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市场经济活力得到充分迸发,打破了限制村民自由从业的枷锁。桂东北民族村寨村民从业多元化和自由化,村民务农、外出务工、从事“非农”职业以及回乡创业构成了村民的从业选择。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促使村民从业选择带动村寨产业转型。村民脱离传统农业,逐渐从事旅游业,村寨由传统农业向旅游业转型;扎根于本土的村民,从事现代生态农业,村寨由传统农业转向现代生态农业;村民从农村流向城市,从事各种“非农”职业,村寨由传统农村经济转向城镇化;村民“离土不离乡”,村民进入乡镇企业谋生,村寨由传统农业转向乡镇企业。回望百年来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变迁之路,可以归纳为四条发展路径,即从传统农业走向旅游业;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生态农业;从传统农业转向城镇化;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工业。这四条路径是由历史上劳动力大规模的流动、市场对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以及劳动生产力的解放所驱动而形成的。同时,百年来民族村寨产业转型任务艰巨,劳动力专业化水平低、劳动力市场流通不活跃以及劳动生产力的萎靡仍然制约着产业转型。笔者认为,传统时代农业或农林兼具的产业结构,在很长时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构成了桂东北地区传统产业结构的基础。20世纪以来,产业结构发生三重变迁,分别体现在农业商品化和市场化,农村特色手工业发展和农村商贸经济逐渐兴旺。50年代到70年代末的集体化运动,展现了制度安排对农村劳动力的管控,延缓了劳动分工和产业转型,产业激变为农村经济集体化和村民参与社会主义工业化。1978年以后,桂东北民族村寨传统农业或农林兼具的产业结构分别向现代产业转型,传统农村经济向现代城市经济转型。百年来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变迁的历史进程,揭示了传统产业虽在当代仍然延续,但随着村民从业选择的改变,呈现出渐次衰败的状态,而现代产业则踏着时代浪潮,迎头赶上,呈现出繁荣兴旺的状态。

刘淼[9](2021)在《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建设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处于从出口和投资驱动型转向创新和内需驱动的关键时期,而城镇化的提质转型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抓手。但须警惕的是:第一,人口老龄化和出生率下降的现实国情导致“人口红利”的机会窗口趋于关闭,城乡人口流动逐渐放缓。城镇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城镇化建设如何持续促进要素集聚,扩大城市内需,实现地区经济增长值得深思。第二,快速发展的土地城镇化造成城市能源资源消耗剧增、环境承载压力加大,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第三,传统的城镇化建设思路扭曲市场机制的要素配置效率,不利于城市经济效率提升。此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日益复杂,而国内经济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城市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趋紧。城镇化建设与转型在加速要素集聚、提升地区经济辐射能力、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等方面能否以及如何发挥支撑作用,以实现城市生态效率持续改善,亟待深入考察和研究。同时,长江经济带建设作为我国重大发展战略之一,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发展原则下厘清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建设和城市生态效率的发展现状、变化趋势及时空关联,科学把握城镇化发展与城市生态效率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影响机制,对于探索绿色、集约、高质量的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推动经济稳定、高效、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论文首先在系统梳理城镇化建设和生态效率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深刻阐释了城镇化建设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内在影响机理,建立了较为科学、全面、体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城市生态效率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立足长江经济带11省区市的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基于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DEA模型测度城市生态效率;在时空尺度下对2007年至2018年间城市生态效率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并利用空间可视化技术和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描述探讨城市生态效率水平地域差异和空间相关性,以揭示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规律。同时,基于我国特殊制度背景,厘清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沿革,并利用核密度估计和空间可视化技术考察不同度量标准的城镇化建设的动态演进和时空分布特征。其次,采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IV-2SLS)和工具变量三阶段最小二乘法(IV-3SLS)实证检验城镇化建设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关系、影响机制,并通过构建经济-地理空间权重矩阵和空间联立方程模型,采用广义空间三阶段最小二乘法(GS3SLS)实证分析了城镇化建设对城市生态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和空间交互作用。最后,基于定性分析和命题检验,提出城镇化建设提升城市生态效率的优化政策。基于理论阐释和实证研究,本文的核心观点为:长江经济带以城镇化建设为抓手提升城市生态效率的过程中存在“路径依赖”:无论是直接影响还是间接影响,现阶段仍以传统的城乡流动型人口城镇化和空间扩张型土地城镇化为主。但是传统城镇化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而社会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对城市生态效率的正向影响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同时,周边城市生态效率和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均能显着改善本地的生态效率水平。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2007—2018年我国长江经济带各区域城镇化建设不均衡,整体层面不存在趋同态势,但表现出“双峰”或“多峰”的俱乐部趋同特征。具体地,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的土地城镇化水平在逐步提高的同时,其分布始终保持俱乐部趋同现象;长江经济带的人口城镇化水平已呈现出高水平的集中特征,城市之间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绝对差距在不断缩小;长江经济带的社会城镇化水平提升缓慢,城市之间的绝对差距在逐渐扩大,低水平的集中度在逐渐下降,高水平的集聚现象在逐步形成;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存在极化现象,但仍主要表现为低水平集聚状态。基于Arc GIS的空间可视化技术,发现长江经济带各区域城镇化建设水平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呈现为典型的“中心—外围”特征,具体表现为以省会城市或下游地区沿海发达城市为核心,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及成渝城市群为集聚面,形成点面结合的“中心城市—城市群—经济带”城镇化发展模式。(2)2007—2018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效率水平呈波动性上升趋势,整体表现为下、中、上游地区梯度递减的空间格局。2007—2018年期间,我国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地级市及以上城市的生态效率平均值存在显着差异,不存在条件收敛。整体上只有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的城市生态效率得到显着提升,下游地区得到微弱改善,上游地区有所恶化。2007—2018年期间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中等及以上水平的城市分布逐渐呈现为较明显的俱乐部趋同态势,具体以长江下游地区沿海城市、武汉城市圈、长沙城市圈及成都都市圈为典型;但长江上游地区的云南、贵州两省区,以及长江中游地区的江西省等的城市生态效率普遍明显降低。(3)未考虑城镇化的内生性问题时,城镇化建设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关系呈非线性的“U”型,现阶段影响为正。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及新型城镇化均与城市生态效率呈“U”型的非线性影响关系,而社会城镇化与城市生态效率不存在非线性影响关系。经计算发现,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及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分别达到3.61%、47.57%及9.03%之后开始对城市生态效率提升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而现阶段多数城市的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及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基本达到甚至越过“U”型的拐点,因此现阶段城镇化建设对城市生态效率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关系。考虑到城镇化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创新性地选用城市商品房销售价格作为城镇化建设的工具变量,发现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及新型城镇化均对城市生态效率具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具体而言,人口城镇化建设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效应最大,土地城镇化次之,社会城镇化再次之,新型城镇化最小。(4)城镇化建设通过产业结构优化、人力资本积累及产业集聚的传导机制显着促进城市生态效率水平的提高,但在地方政府制度竞争调节作用下城镇化不利于城市生态效率的改善。人口城镇化通过以上三种传导机制提升城市生态效率的效果最为明显,土地城镇化次之,社会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效果最差。同时,地方政府之间存在普遍竞争,在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及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分别约有83.33%、40.28%、63.19%及81.02%的观测值处于制度竞争大于其临界值阶段,即对于大多数城市而言,在城镇化建设中地方政府制度竞争的调节作用下,城镇化建设不利于城市生态效率的改善。(5)城镇化建设对城市生态效率具有显着的空间效应。就长江经济带全域的而言,周边城市的生态效率水平提升能显着促进本地生态效率的改善,并且周边城市的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及新型城镇化发展均能显着提升本地生态效率水平。就长江经济带各区域差异性而言,下游和上游城市的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效率之间空间溢出及空间交互作用的影响方向和显着性与长江经济带整体估计结果一致,但上游城市的空间影响强度更大;而中游城市的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效率之间的空间影响相对更小,且多数空间效应未得到显着发挥。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揭示了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建设在提升城市生态效率、推动长江经济带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实践中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长江经济带各区域的城镇化发展不均衡,且当前仍以传统的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为主,社会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低下、进程缓慢;二是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效率呈现低水平的空间集聚特征,尤其是上游地区的城市生态效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三是,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高素质人力资本的积累效应及与产业结构优化联动发展等渠道改善城市生态效率的功效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四是,以制度竞争为代表的地方政府间横向盲目同质化竞争不利于城镇化提质增效,从而阻碍城市生态效率水平改善;五是,城市群(尤其是中西部城市群)的资源集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城镇化建设对城市生态效率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和空间交互作用仍有较大释放空间。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分别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优化建议:稳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促进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建设提质转型;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转型,实现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的高水平空间集聚;以城镇化转型发展为抓手,加快产业集聚与结构升级、人力资本形成与积累,从而提升经济带城市生态效率;引导地方政府间避免恶性博弈,形成优势互补的良性协作关系和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和辐射作用,促进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协同改善等。本文的边际贡献主要为:第一,本文从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集聚及人力资本积累等角度解释城镇化对生态效率的影响路径,并创新性地基于文本分析设计地方政府城镇化建设的“制度竞争”指标,进而讨论地方竞争的调节作用,以避免陷入仅仅简单验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存在性的研究窠臼。第二,基于空间视角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城镇化建设对城市生态效率的溢出效应和交互作用,从而为长江经济带各区域间生态效率的协同均衡发展提供了经验基础。第三,本文创新性地采用城市商品房销售价格作为城镇化的工具变量以缓解其内生性问题,提高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增强了研究结论的真实性。第四,依托详实的长江经济带城市层面数据资料,突显出我国在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中“中心城市—城市群—经济带”的发展特征,更符合我国区域发展战略要求,更契合我国权力下放实施差异化城镇化建设策略,研究结论也更科学合理。

李艳群[10](2021)在《城乡融合发展思想及其中国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乡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实现城市和乡村的融合状态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四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大幅增强,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国家大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受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城乡之间发展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社会资源向城市倾斜、城乡差距扩大等问题日渐显着,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短板日益凸显,阻碍了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因此,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中国共产党开始寻求新型城乡关系发展的新路径。党的十九大上,首次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系,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关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提出“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并且强调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明显缩小居民生活水平和城乡发展差距、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远景目标之一。从我国采取的这一系列措施中可以看出,城乡关系已经成为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课题。所以,处理好城乡关系,不仅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新中国的城乡融合发展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为基础,结合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形成的,对于当前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推进具有现实性的指导意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了城乡之间的经济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在结合我国具体实际的情况下,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形成了丰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理论。当我们从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归纳和总结城乡关系思想时,可以发现我国城乡关系思想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乡兼顾互助思想,到改革开放后的城乡互助发展思想,再到城乡协调发展思想,然后演变为统筹城乡发展思想,直到新时代的城乡融合发展思想,这些城乡关系发展思想一脉相承,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在当代中国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了归纳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以及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概括和归纳了马克思恩格斯以及西方学者城乡关系思想的相关内容,在结合城乡融合发展的相关概念以及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思想的基础上,明确了中国城乡融合发展思想的演变历程,探索了新时代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应用,并分析了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中国城乡融合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经过分析可知,我国城乡关系思想的演变历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的实践进程。通过对我国城乡关系发展思想的历史脉络进行概括和梳理,得出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必须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以及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等观点,不仅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向前推进,也能够为我国今后城乡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所以,本文通过对中国城乡融合发展思想的历史演进及其对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思想的实践应用进行研究,为我国制定科学有效的城乡融合发展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此来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的形成。

二、调整和发展乡镇企业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调整和发展乡镇企业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乡村工业百年发展历程:成就、经验与未来(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百年来中国乡村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根据地的乡村工业和民族工业大发展(1921—1948年)
    (二)计划经济时代乡村“五小”工业曲折发展(1949—1977年)
    (三)以社队企业和乡镇企业为代表的乡村工业崛起(1978—2001年)
    (四)乡村工业“退让”和城市快速工业化的交融阶段(2002—2011年)
    (五)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新型工业化(2012年至今)
三、百年来中国乡村工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一)乡村工业有序发展,成为推动中国工业化的重要力量
    (二)农民收入有序增长,农村地区历史性实现了全面脱贫
    (三)乡村经济快速增长,成为支撑“内循环”的“纵深腹地”
四、百年来中国乡村工业发展的历史逻辑与经验
    (一)强调党的领导是乡村工业发展的基本前提
    (二)注重发挥市场牵引驱动乡村工业内生发展
    (三)积极发挥企业家在乡村工业发展的内源动力功能
    (四)注重开放合作推动城乡互促和工农融合
五、乡村振兴背景下驱动乡村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转变发展视角,以新型工业化推动城乡融合均衡发展
    (二)完善市场机制,推动乡村市场发展
    (三)强化特色发展,走特色化乡村工业发展之路
    (四)坚持绿色发展,助推“双碳目标”实现
    (五)坚持融合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和产村融合,以城乡互促、区域联动促进乡村工业和城市工业融合发展
    (六)加大政策支持,补齐乡村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短板

(2)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历史和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在缝隙中生长
二、调整压力下的发展
三、加速度发展的契机
四、不同的发展模式和地区差异
五、解释“异军突起”之谜

(3)城乡关系变迁、工业扶贫变革与共同富裕道路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工业发展与城乡关系的百年回顾
    (一)工业零落停滞与城市优先的发展阶段
    (二)工业发展起步与城乡分割发展阶段
    (三)工业均衡发展与城乡有限互促阶段
    (四)以工促农和以城带乡的新阶段
    (五)工业深化改革与城乡融合发展阶段
二、工业扶贫的历史阶段及其内涵
    (一)工业起步阶段的间接性溢出效应扶贫
    (二)工业中期阶段的开发式扶贫
    (三)工业后期阶段的反哺性扶贫
    (四)新阶段的工业全面参与式扶贫
三、城乡关系变革中的工业扶贫:启示与反思
四、新阶段工业扶贫工作的展望与共同富裕道路的构建

(4)城乡“两条腿”工业化中的农村工业和乡镇企业发展——中国共产党基于国家现代化在农村发展工业的构想及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展农村工业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在农村发展工业是促进地方工业发展的战略。
    第二,在农村发展工业是服务农业的战略。
    第三,在农村发展工业是促进农村现代化的战略。
    第四,在农村发展工业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整个国家现代化的战略。
二、改革开放初期工业由城市向农村扩散的路径
    (一)在促进城乡经济联合中实现工业由城市向农村扩散
    (二)在走农工商综合经营道路中促进社队企业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三、农村工业、乡镇企业向集中化和规模化发展
    (一)农村工业、乡镇企业地域分布由散落乡村向城镇和产业园区集中
    (二)乡镇企业由发挥“船小好掉头”优势向为增强竞争力而组建乡镇企业集团的规模化发展转变
四、农村工业、乡镇企业的历史性贡献
五、余论

(6)苏南工业型传统村落空间演变特征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
        1.1.1 快速工业化引发传统村落空间特色消失的现实背景
        1.1.2 苏南地区传统村落工业转型的时代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3.1 苏南
        1.3.2 工业型传统村落
    1.4 研究案例和研究层次
        1.4.1 研究案例
        1.4.2 研究层次
    1.5 国内外工业型传统村落空间演变研究综述
        1.5.1 传统村落空间演变研究
        1.5.2 工业发展与镇村空间演变研究
        1.5.3 国内外研究综述总结
    1.6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6.3 研究框架
2 苏南工业型传统村落现状概况及演化脉络
    2.1 苏锡常三市概况
        2.1.1 区位环境概况
        2.1.2 历史人文概况
        2.1.3 经济社会概况
    2.2 工业型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2.2.1 空间集聚特征
        2.2.2 空间区位特征
    2.3 村落发展历程回溯
        2.3.1 工业发展历程
        2.3.2 人口流动历程
        2.3.3 空间建设历程
    2.4 本章小结
3 苏南地区工业型传统村落空间演化特征
    3.1 村落规模与环境演变特征
        3.1.1 村落规模演变
        3.1.2 环境格局演变
    3.2 内部空间结构演变特征
        3.2.1 空间形态演变
        3.2.2 道路街巷演变
        3.2.3 村落中心演变
        3.2.4 总体结构演变
    3.3 传统空间单元演变特征
        3.3.1 传统民居单元演变
        3.3.2 传统公共单元演变
    3.4 小结
4 苏南地区工业型传统村落空间演变机制分析
    4.1 驱动因素:资本强烈驱动
        4.1.1 国有资本
        4.1.2 境外资本
        4.1.3 民营资本
    4.2 保障因素:政府权力干预
        4.2.1 制度政策
        4.2.2 区划调整
        4.2.3 相关规划
    4.3 资本权力作用力分析
        4.3.1 行政等级和空间区位影响资本流入规模和类型
        4.3.2 资本流通效率和传统村落遗存情况决定权力介入程度
        4.3.3 人口逐利和乡村土地稀缺为资本权力提供空间表达途径
    4.4 资本和权力时空作用机制分析
        4.4.1 资本的空间易流入性——村落空间演变的原始动力
        4.4.2 资本的循环——外部空间加速扩张和演变
        4.4.3 资本的再生——从外部的空间扩张到内部的空间更新
    4.5 综合作用机制
5 苏南地区工业型传统村落空间引导对策
    5.1 资本投入趋势
    5.2 权力变化趋势
    5.3 空间引导对策
        5.3.1 精明增长型
        5.3.2 双向调整型
        5.3.3 内生更新型
6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
        6.1.1 主要结论
        6.1.2 创新之处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6.2.1 不足之处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村民调研问卷
致谢

(7)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逻辑及创新发展的新制度经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1.3.4 数据来源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不足
第二章 文献研究评述
    2.1 产权制度研究
    2.2 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2.3 农村―三变‖改革
    2.4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措施及评价
        2.4.1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措施
        2.4.2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影响因素
        2.4.3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评价
    2.5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经验总结
        2.5.1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模式
        2.5.2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2.5.3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产生问题的原因
        2.5.4 解决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关键问题的路径
    2.6 相关文献评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产权、农村集体产权
        3.1.2 农村集体经济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3.1.3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3.2 理论基础
        3.2.1 产权理论
        3.2.2 科层制与自然资源产权科层理论
        3.2.3 制度变迁理论
        3.2.4 集体行动理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背景与进展
    4.1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背景
        4.1.1 农村地区集体发展存在多重问题
        4.1.2 财产性收入偏低但农民主动参与改革意识增强
        4.1.3 顶层制度设计和试点推动
        4.1.4 农村地区技术水平显着提升
    4.2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历程
        4.2.1 探索改革阶段
        4.2.2 试点改革初始阶段
        4.2.3 试点扩大阶段
        4.2.4 ―扩面提速集成‖阶段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理论分析:基于科层视角
    5.1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嵌套性‖规则特征
    5.2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科层机理分析
    5.3 不同类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科层结构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内在逻辑与特征
    6.1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内在逻辑
        6.1.1 清产核资及量化资产
        6.1.2 界定成员
        6.1.3 股权设置与管理
        6.1.4 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6.2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三变‖改革二者关系
    6.3 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特征
        6.3.1 产权制度改革目标任务结构逐层递进
        6.3.2 产权制度改革相关政策制定富有弹性
        6.3.3 产权制度改革评估体系极具系统性
        6.3.4 产权制度改革具有一定―政策势差‖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方式:基于制度变迁理论视角
    7.1 案例选取和基本情况
        7.1.1 案例选取
        7.1.2 案例基本情况
    7.2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方式的案例分析
        7.2.1 复合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变迁
        7.2.2 单一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变迁
    7.3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方式的案例启示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联营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发展路径探索
    8.1 ―联营制‖内涵机理
    8.2 ―联营制‖实践探索
        8.2.1 ―联营制‖实践模式
        8.2.2 ―联营制‖深度解析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9.1 主要结论
    9.2 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百年来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变迁研究 ——以村民从业选择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现实及理论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百年来职业结构研究
        (二)百年来产业转型和发展
        (三)对目前研究动态的述评
        (四)本文的创新
    三、概念界定
        (一)时间界定
        (二)空间界定
        (三)从业选择和乡村产业转型
    四、资料来源
        (一)调查资料
        (二)文史资料
        (三)地方志
        (四)年鉴
        (五)档案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20 世纪前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从业选择与产业类型
    一、山区民族村寨的劳动力从业选择与产业类型
    二、坝区民族村寨的劳动力从业选择与产业类型
第二章 1900-1949 年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从业多元化与产业初变
    一、1900-1949 年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从业多元化
        (一)市场型专业户
        (二)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的兼业性农民
        (三)合股投资企业
    二、1900-1949 年桂东北各民族村寨产业三重变迁
        (一)农业商品化和市场化
        (二)特色手工业获得发展
        (三)农村地区商贸经济的发展
第三章 1949-1978 年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从业改造与产业激变
    一、1949-1978 年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从业改造
        (一)土地改革时期劳动力从业改造
        (二)三大改造时期劳动力从业改造
        (三)人民公社化时期劳动力从业改造
    二、1949-1978 年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激变
        (一)农村经济集体化
        (二)农民参与社会主义工业化
第四章 1978-2000 年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从业选择与产业转型
    一、1978-2000 年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从业自由化和多元化
        (一)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务农
        (二)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外出务工
        (三)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从业“非农”化
        (四)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回村创业
    二、1978-2000 年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转型
        (一)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转型为旅游业
        (二)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升级为生态农业
        (三)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转型为乡镇企业
        (四)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转型为城镇化
第五章 回望历史: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从业选择与产业转型的启示
    一、百年来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转型的路径
    二、以从业选择透视百年产业转型历程的驱动因素
        (一)劳动力大规模流动推动产业发展
        (二)劳动力合理配置推动产业发展
        (三)劳动生产力的解放推动产业发展
    三、以从业选择透视百年产业转型历程的制约因素
        (一)劳动力专业化水平低效制约产业转型
        (二)劳动力市场流通不活跃制约产业转型
        (三)劳动生产力的萎靡制约产业转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建设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生态效率的相关研究进展
        1.2.2 国内外城镇化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进展
        1.2.3 国内外城镇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1.2.4 国内外城镇化影响生态效率的研究进展
        1.2.5 国内外城镇化影响生态效率的研究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之处
2 理论基础与机理阐释
    2.1 城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2.1.1 区位理论
        2.1.2 结构理论
        2.1.3 人口迁移理论
        2.1.4 非均衡发展理论
        2.1.5 城市规划理论
    2.2 生态效率的相关理论
        2.2.1 环境经济学理论
        2.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3 内生增长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中国生态文明观
    2.3 城镇化建设影响城市生态效率的机理阐释
        2.3.1 城镇化建设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关系分析
        2.3.2 城镇化建设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机制分析
        2.3.3 城镇化建设对城市生态效率的空间效应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建设与城市生态效率水平的现实考察
    3.1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
        3.1.1 制度变迁背景下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建设的演变历程
        3.1.2 基于城市层面的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评价指标构建
        3.1.3 基于城市层面的长江经济带城镇化水平的现状分析
    3.2 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效率的发展现状
        3.2.1 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
        3.2.2 基于包含非期望产出SBM-DEA模型的生态效率测度
        3.2.3 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效率水平的时空演变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建设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关系研究
    4.1 模型设定、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4.1.1 模型设定
        4.1.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4.2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4.2.1 基准模型回归
        4.2.2 工具变量回归
    4.3 稳健性检验
    4.4 本章小结
5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建设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
    5.1 影响机制检验模型设定
    5.2 产业结构优化机制检验
        5.2.1 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影响生态效率的产业结构优化机制
        5.2.2 社会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影响生态效率的产业结构优化机制
    5.3 人力资本积累机制检验
        5.3.1 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影响生态效率的人力资本积累机制
        5.3.2 社会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影响生态效率的人力资本积累机制
    5.4 产业集聚机制检验
        5.4.1 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影响生态效率的产业集聚机制
        5.4.2 社会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影响生态效率的产业集聚机制
    5.5 地方政府竞争的调节作用
        5.5.1 政府竞争调节作用的模型设定
        5.5.2 政府竞争调节作用的实证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建设对城市生态效率的空间效应研究
    6.1 空间自相关分析
        6.1.1 空间自相关检验方法
        6.1.2 空间自相关检验结果
    6.2 城镇化建设对城市生态效率的空间交互及溢出效应分析
        6.2.1 空间计量模型设定
        6.2.2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6.2.3 区域异质性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10)城乡融合发展思想及其中国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1.4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2章 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2.1 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
    2.2 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关系理论
        2.2.2 西方学者关于城乡关系理论
        2.2.3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与西方学者城乡关系理论的比较
    2.3 小结
第3章 中国城乡融合发展思想的演变历程
    3.1 对城乡关系的探索时期:城乡兼顾互助思想
        3.1.1 城乡兼顾,平衡发展
        3.1.2 工农并举,正确处理农、轻、重的比例关系
        3.1.3 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3.2 城乡关系发展的深化时期:城乡互动发展思想
        3.2.1 农村改革促进经济发展
        3.2.2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
        3.2.3 发展乡镇企业
    3.3 城乡关系发展的丰富时期:城乡协调发展思想
        3.3.1 高度重视“三农”的发展
        3.3.2 走科教兴农之路
        3.3.3 推进小城镇建设
    3.4 城乡关系发展的统筹时期:统筹城乡发展思想
        3.4.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4.2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3.5 城乡关系的新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思想
        3.5.1 全面深化改革
        3.5.2 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
        3.5.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3.5.4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
    3.6 小结
第4章 城乡融合发展思想的中国实践
    4.1 新时代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取得的成就
        4.1.1 城乡产业融合的基础已经具备
        4.1.2 破除城乡二元制度障碍成效显着
        4.1.3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4.2 城乡融合发展新模式
        4.2.1 城乡统筹规划模式
        4.2.2 以城促乡发展模式
        4.2.3 乡镇企业主导模式
    4.3 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4.3.1 城乡资源配置不合理
        4.3.2 城乡产业融合程度较低
        4.3.3 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矛盾多发
        4.3.4 城乡间公共设施和服务供给差异明显
    4.4 小结
第5章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5.2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5.3 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调整和发展乡镇企业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乡村工业百年发展历程:成就、经验与未来[J]. 李先军,杨梅. 齐鲁学刊, 2021(06)
  • [2]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历史和机制分析[J]. 萧冬连. 中共党史研究, 2021(05)
  • [3]城乡关系变迁、工业扶贫变革与共同富裕道路的构建[J]. 邢成举,李小云,石宝峰,吴雨霞.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4)
  • [4]城乡“两条腿”工业化中的农村工业和乡镇企业发展——中国共产党基于国家现代化在农村发展工业的构想及实践[J]. 郑有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21(04)
  • [5]改革开放以来赣南乡村发展的历程与经验研究[D]. 吴光福. 江西理工大学, 2021
  • [6]苏南工业型传统村落空间演变特征及机制研究[D]. 于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逻辑及创新发展的新制度经济学研究[D]. 张瑞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8]百年来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变迁研究 ——以村民从业选择为视角[D]. 唐厚权.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9]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建设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D]. 刘淼.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10]城乡融合发展思想及其中国实践研究[D]. 李艳群.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标签:;  ;  ;  ;  ;  

乡镇企业调整与发展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