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粤—215中型半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论文文献综述)
张煜忠[1](2021)在《玉米秸秆与土壤混合物成型系统研究》文中认为
高利伟[2](2019)在《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供应链损失和浪费特征及其减损潜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立了一套量化作物产后损失的计算方法,重点分析了2010年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产后损失特征及其减损潜力。结果显示,我国作物产后损失率较高,产后综合损失率分别为6.9%、7.8%和9.0%,平均损失率7.9%,要高于发达国家作物产后损失水平。总损失中储藏环节损失最高,损失占比达到40.3%,其次是收获环节,为31.4%,运输和干燥环节损失较小,分别为11.1%和17.2%。农户层面作物储藏和收获环节是作物产后减损的重点。情景分析结果显示,通过改进产后不同环节技术条件,可以有效的减少作物产后损失,最优情景下,三大粮食作物产后损失均可以降低到4%以下。基于拉萨历年餐饮食物消费调研数据(2011年、2013年和2015年),对比分析了政策出台前后拉萨市餐饮食物浪费特征变化,揭示了政策因素对拉萨餐饮业食物浪费的干预效果及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政策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餐饮食物浪费,干预效果明显。与政策出台前相比(2011年),除蛋类以外,2013年和2015年拉萨市餐饮食物浪费总量、动物食品浪费总量以及植物食品浪费总量均显着下降(P<0.05)。其中,拉萨市餐饮浪费在2015年较2013年基础之上食物浪费总量和植物食品浪费总量均表现出显着差异,动物食品浪费总量未表现出显着差异,但是仍呈现出下降趋势。不同规模餐饮业食物浪费结果显示,政策对餐饮食物浪费的干预效果主要表现在大、中型餐馆。尤其是大型餐馆,食物浪费总量、动物食品浪费总量以及植物食品浪费总量均显着下降。小型餐馆干预效果不明显。可见,大、中型餐馆减少食物浪费潜力较大,未来应该加强大中型餐馆食物浪费研究,探索影响食物浪费的因素,引导我国城镇餐饮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立了一套食物流动足迹的核算方法,重点对比分析了食品足迹、饲料足迹、工业产品足迹、种用足迹以及损失足迹等5种足迹特征。结果显示,食品链足迹和饲料链足迹所占比重较高,二者之和所占足迹占到总足迹(三种粮食作物均值)的77.6%~80.3%。其次是总损失足迹,谷物平均损失足迹为15.3%,工业产品链和种用链中足迹占比最小。食物损失足迹主要分布在作物产后环节和食品链环节,三种作物产后损失率分别为6.8%、8.9%、10.2%,分别占到总损失率的56.1%、50.8%、68.6%,2010年三种作物损失数量总计达到4324.6万t,占到供应链总损失的58.1%。食品链环节损失率分别3.8%、8.0%、0.6%,分别占到总损失率的31.6%、45.9%、4.1%,2010年损失数量总计达到2119.8万t,占到供应链总损失的28.5%。三种作物在供应链中的不同环节减损潜力差异较大。其中产后环节减损潜力最大,其次是食品链,减损潜力最小的为饲料链。最优情景下,三种作物总损失足迹较基准年减少38.1%。产后综合情景下,三种作物产后损失足迹减少37.6%:食品链综合情景下,三种作物损失足迹减少35.9%;饲料链减损潜力最小。可见未来产后环节和食品链是开展供应链上减损工作的重点环节。
张振华[3](2019)在《联合收割机割台液压升降系统设计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联合收割机等大型高端农业装备快速发展,与之配套的高性能的电液比例元件及系统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国内支撑高端农业装备的电液基础件研究较少。国内联合收获机割台升降控制方式大部分采用手动操作控制,控制精度低,其液压系统多采用开心定量泵,费力且不节能。本文对联合收割机割台液压系统进行设计研究,本研究对联合收割机向着智能化发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在传统联合收割机机液式多路阀的基础上,改进设计了一款电液比例多路阀,其性能具有大负载、细分位移输出特性。利用AMESim软件对其定差减压阀、双向平衡液压锁、主阀等结构进行了仿真分析,将各个部分进行搭建,建立了电液比例多路阀整体仿真模型。利用Maxwell软件对比例电磁铁进行了设计分析,得到了其水平力-位移特性数据。从结果可以看出,比例电磁铁衔铁的有效行程在2mm-5mm之间,电流有效部分在0mA-1200mA之间。在这个范围内,比例电磁铁工作时,结果准确可靠。利用AMESim软件将建立的电液比例多路阀、负载敏感泵仿真模型进行了搭建,建立了联合收割机割台液压升降系统仿真模型;将得到的比例电磁铁水平力-位移数据作为先导信号输入系统仿真模型,得到了液压系统的压力、流量与割台动作曲线。从仿真结果看出,割台升降液压系统响应迅速,所设计的电液比例多路阀结构合理。提出了基于位波综合控制与模糊PID控制相结合的割台升降控制方法,使用割台位置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共同检测割台高度,将得到的数据传输到单片机中与实际切割高度进行比较,采用模糊PID算法进行控制处理,自动调整割台高度。基于该控制方法,对割台液压升降控制系统进行了硬件电路设计。对电液比例多路阀进行了试制与试验,测试了阀的主要性能。试验结果发现,当输入电流从600 mA按照步长200mA增大到1200mA时,电液比例阀输出流量呈线性增大,比例特性明显。将试制的电液比例阀进行了装机,把位波综合控制与模糊PID控制相结合的割台升降控制方法导入联合收割机控制系统,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能够实现割台升降的高精度控制,适应收割机多变的作业环境。
宁世祥[4](2018)在《我国典型产区花生收获机械化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花生是世界也是我国重要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我国花生种植规模和产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然而,花生收获机械化水平2016年仅为33.91%,与美国等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为探明阻碍我国花生收获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本文结合国家重点专项“智能化油料作物收获技术与装备研发”(2016YFD0702100)的实施,主要针对辽宁省、山东省、河南省、广东省、四川省等花生主产区为研究对象。本文在文献综述、实地调研和对国家花生产业体系部分岗位专家问卷的基础上,进行了花生生产及收获机械化状况、发展环境和种植模式等制约因素分析,通过AHP模型将制约我国花生收获机械化多种因素进行了权重分析和排序,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分析了世界花生生产及其收获机械化现状和发展历程,研究了花生机械化收获模式以及机械技术的研究现状,为深入探讨我国花生收获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2)在分析我国花生生产与收获机械化发展概况基础上,探讨了我国花生种植分布与花生收获机械化特点,进行各种花生收获机械分类及花生收获方式的机械原理和特点分析,对美国和中国花生种植模式和机械化收获方式进行了对比。(3)通过对辽宁、山东、河南、广东和四川主要花生产区的实地调研,弄清了具有显着地域特点的花生种植模式、生产与收获机械化情况,分析了当地花生机械化收获模式。(4)应用AHP层次分析法对选定的18个影响因子进行了定性分析,从中确定制约我国花生收获机械化发展主要因素和重要程度关系,它们是收获机械价格、种植方式、植株配置方式、地块规模、土地使用价格、栽培方式、劳动力价格、收获机械作业性能等。分析结果表明,收获机械价格(0.1846)、种植方式(0.1443)、植株配置方式(0.1394)是制约我国花生收获机械化发展的三大主要原因,权重均在0.1以上。(5)根据计算分析结果,从农艺因素、收获技术与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市场因素等四个大方面对18个影响因子的成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我国典型产区花生机械化收获提出合理的建议与对策。
马福明[5](2016)在《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史及其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机械化代表着一个国家和地区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机械化,而农业现代化又是我国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黑龙江垦区的农业机械化事业在我国大农业生产实践中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是新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面旗帜,达到了与世界接轨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引领者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黑龙江垦区在用机械化创造农业先进生产力的同时,也为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经验,特别对周边地区的农村农民发挥了极大的示范带动作用。农业机械的大规模使用和先进装备的引进,还为我国的农业机械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指向性的参考和借鉴。论文对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史阶段进行分析,梳理了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概括归纳了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成效与教训,并在此基础上对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在历史分析的基础上,论文着重总结了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史经验,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挥着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以及助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作用。以此为基础阐述了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启示,并尝试提出了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师丽娟[6](2016)在《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工程是将工程技术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农业生产、加工以及农村生活与生态环境维护和改善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工程技术对实现农业现代化起着重要作用。中外农业工程学科以其研究对象的相同而具有一定的共性,又因中国农业工程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较晚而致中外学科所关注具体问题及发展阶段产生一定的差异。分析比较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发达国家农业工程学科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可为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为此,论文以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历史演进为主线,从纵横两个维度对农业工程学科发展历程进行全方位研究,基于国内外学科发展规律,建构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创新发展框架,为学科科研队伍建设与优秀人才培养提供支撑,以此推动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运用积累变革规范理论,系统分析了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创建、发展及变革历程,归纳总结了学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研究表明,中外学科遵循相同的发展规律,学科发展过程呈现出周期性波浪式前进的态势,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2)运用内生型与外生型发展理论,分别对中外学科启动时间、形成条件、推动力量、发展路径等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研究表明,欧美农业工程学科属于先发内生型发展模式,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属于后发创新型发展模式。(3)利用科学计量学方法与可视化知识图谱技术,从科学研究视角可视化揭示并比较分析了中外学科知识结构及其演化过程。研究表明,中外农业结构不同造就学科研究各有侧重;动力与机械等学科传统研究领域中外出现关注度相对下降现象;中国追赶国际学科前沿的步伐明显加快,但智能农业等新兴研究主题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中国学科创新动力虽明显加强,仍需在原始创新方面进行重点突破。(4)运用文献研究与实证分析方法,对中外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发展与演变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两种模式的有机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应立足地域需求,创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国外通识教育强调知识的广度,课程内容更趋多元化,国内则强调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的教育。中国应通过强化基础理论教学,文理并重,积极推进通识教育课程改革。(5)探讨了中外高等工程教育最新变革趋势以及农业工程学科创新发展面临的环境。研究表明,中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与欧美CDIO工程教育模式指导思想高度一致,二者为农业工程学科创新发展提供了方向。农业工程学科的创新应遵循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提高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通过深化企业与高校合作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陈辰洲[7](2016)在《杂交水稻机械化种子生产相关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杂交水稻机械化种子生产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研究,相关的水稻种植的知识也得以向外传播,水稻制种的领域扩大,质量和产量也相应得到大幅度提高。特别是我国处于产业转型的阶段,大量劳动力流入城镇,这对水稻机械化制种的推广应用提出更为迫切的要求。我国杂交水稻传统制种技术已经有将近50年的发展历程,相应的机械化过程的起步却比较滞后。在美国、日本等国水稻的机械化程度已基本普及的时候,我国机械化进程还处于研究推广阶段。因为我国地貌多样、各地经济发展状况不一,我国的农业科学工作者提出各种机械化制种的解决方案,并着手于各个层面进行可行性探索研究。在本研究中,我们以母本直播、父本两行栽插的传统种植方式的机械化为研究背景,探究了为实现其机械化得满足的相关条件,包括适宜大田直播的种子的发芽率与整齐度的调节,秧龄期的改变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机械和人工插秧后水稻生长的农艺性状的对比,以及研究了几个水稻品种种子纯度方便、快捷、安全的纯度检测技术。通过对相应实验数据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初步确定此种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是可行的。机械化对水稻种植的要求比较高,我们一方面要尽量满足机械化相应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要调整相应的技术,使其在一定程度上也更适应我们的水稻制种过程。
张乐[8](2015)在《长沙县水稻收割机推广现状与选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政府对农业机械化高度重视,对农业投入的不断增加,长沙县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总体水平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促进了长沙县的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很大程度上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本研究是在分析国内外收割机的研究现状和调查长沙县收割机推广的机型、推广的数量、购机补贴情况等的基础上,对整个推广的情况有一个具体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长沙县收割机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包括:自然条件问题、收割机的投入成本高,利用率低、农业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收割机的工作条件、售后服务跟不上、推广经费不足、宣传力度不够,认识不足、管理和培训体系滞后等七个方面: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包括:加快农田的基本设施建设,推行粮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利用率、增大作业量、加大科研能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价格等七个方面,希望这些措施和建议对长沙县收割机的推广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运用模糊评判法对长沙县收割机进行了选型。根据水稻联合收割机的选型原则,确定选型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作业性、经济性、通过性、适应性、可持续性、可维修性、安全性等,并根据专家评判意见,进行权重的确定,得出评判矩阵,最后得出评判结果,即收割机优劣的排列顺序。得出的结论认为,对于长沙县连片的稻田,可以选用井关4LBZ-145C、洋马4LBZJ-140D(AG600)、久保田4LZ-2.5CPRO688Q)收割机。对于小片的稻田,可以选用国产的中天龙舟4LZ-2.2、福田雷沃4LZ-1.8收割机。在运用模糊评判法结果的基础上,对长沙县收割机进行了优化配置。采用非线性规划配备法,以每年的作业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作业量,作业时间,机型数量,非负整数为约束条件,建立了长沙县水稻收割机优化配置的一般模型,运用MATLAB进行求解,得到了长沙县收割机的优化配置方案,对现有的机型数量进行调整,可以为长沙县的收割机的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马边防[9](2015)在《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现代化大农业是黑龙江省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导模式。2009年黑龙江省提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战略构想,2012年颁布《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2013年国务院正式批复《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几年来,黑龙江省在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推进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粮食产量已经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一,每年生产了全国1/10的粮食,1/6的商品粮,1/3的调出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用突出。但是,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付出了沉重的农业生态资源环境代价,很大程度上依赖传统的高碳农业发展模式所取得的。目前,黑土地质量持续下降,地下水资源超量开采,环境污染由点到面蔓延,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必须推动农业发展由主要追求数量增长真正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主要拼生态、拼环境真正转到注重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低碳农业发展道路。《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我国是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而农业既是我国温室气体排放大户,又是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产业。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7%,其中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量分别占全国排放量的50.15%和92.47%[1]。如果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不能取得有效进展,到本世纪后半期,我国小麦、水稻和玉米的年产量最多可下降37%。同时,我国粮食生产的自然波动,也将从过去的10%增加到20%,极端不利年景甚至达到30%以上[2]。实现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既事关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战略布局,更事关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黑龙江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研究为题,检视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现状,定量分析20年来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碳排放情况,研究现代化大农业碳减排潜力及实现形式,在总结国际低碳农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低碳化模式和实现路径,并就政府如何引导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本研究来源于本人主持的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东北地区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11BJY102)。本研究以黑龙江省农业(种植业)生产为研究边界。研究主体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3章)主要阐述现代化大农业和低碳农业理论。首先,阐述现代化大农业的科学内涵,提出其“六大”特征。其次,进一步界定低碳农业的概念与特征,对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再次,阐明支撑本研究不断深入的四方面理论,即外部性理论、生态农业理论、环境经济学理论和农业多功能性理论。最后,分析评价现代化大农业进展情况。第二部分(第4章)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碳排放的实证分析。该部分是全文分析的重点和基础。根据搜集到的1993-2013年连续20年的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条件、生产方式数据,从农业投入品、农用机械、土壤耕作、水利灌溉、农作物生长等五个层面,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柴油、灌溉、翻耕、水稻种植等七种碳源,运用碳排放加权求和数学模型,对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碳排放进行定量分析。同时,根据计算得出的低碳农业系列评价指标,以全国同类指标为参照对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基础进行评价。第三部分(第5章)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潜力分析。该部分从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特点入手,分析土地高度规模化经营给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方式带来的深刻改变,全面分析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潜力。并从提升农业机械作业效率实现农机直接碳减排和以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方式实现农机间接碳减排两个方面,对各种具体方法的减排机理和减排效果进行分析测算。第四部分(第6、7、8、9章)为国外发展低碳农业的经验借鉴,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的总体思路、路径选择,以及对策建议。首先,分析总结典型国家和地区发展低碳农业值得借鉴的经验做法。其次,提出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总体思路。包括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基本原则和低碳化模式。再次,提出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路径。最后,提出推进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五部分(第10章)是本研究的几个重要结论和创新之处。主要结论包括:现代化大农业是黑龙江省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导模式;实现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必须转变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直接减排和间接减排作用。主要创新点:提出了以先进农机制造技术和低碳农业生产技术为支撑,以提升农机作业效率和实现农机农艺深度融合为手段,农业机械直接减排与间接减排并行的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模式与实现路径。
张儒[10](2014)在《多功能秸秆还田机设计及其秸秆深施装置性能的试验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东北地区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致使耕地黑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与蓄水保墒能力降低,耕地日益贫瘠,粮食产量不断减少,威胁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同时,我国年秸秆产量丰富,但是秸秆的利用率较低,大部分秸秆用于废弃和焚烧,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秸秆还田具有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微生物和酶的活性、增加粮食产量等作用,可以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减少水土流失有效解决因秸秆废弃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秸秆还田还对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解决我国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严重、秸秆焚烧污染环境等问题,结合农机、农艺的要求研发设计了多功能秸秆还田机,该机主要包括秸秆捡拾装置、秸秆喂入装置、秸秆切碎装置、根茬粉碎装置、秸秆深施装置等,可一次进地完成秸秆捡拾、秸秆切碎、根茬粉碎和秸秆深施作业,并针对其秸秆深施装置的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设计的过程中结合了运动分析、动力分析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法。整机的传动系统采用机械传动与液压传动相结合的方式,控制系统采用机-电-液一体化的控制方式,整机的动力源为75kW的柴油机,作业速度为4~6km/h,适用于东北地区垄作和平作耕地作业,垄作作业时作业幅宽为3垄(垄距600~700mm);整机的秸秆捡拾装置采用三链条双抓取式捡拾装置,捡拾幅宽1350mm;秸秆喂入装置采用两对喂入辊喂入形式,每对喂入辊直径分别为150mm和180mm,喂入辊线速度为2.85m/s;秸秆切碎装置的切碎器采用平板滚刀式切碎器,切碎滚筒转速1480r/min,秸秆切碎长度为10~30mm;根茬粉碎装置的灭茬刀辊转速404r/min,灭茬深度8~12cm;秸秆深施深度为20-35cm,秸秆深施量可通过控制深施装置输送螺旋的转速进行调整。秸秆深施装置作为整机的关键装置,其性能直接影响秸秆深施还田作业的质量和作业效率。为进一步优化和设计秸秆深施装置结构、选择合适的秸秆深施作业参数,选择深施螺旋转速、秸秆切碎长度、秸秆含水率和输送管径为考察因素,选择秸秆深施装置输送的秸秆体积流量即秸秆深施量为试验指标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秸秆深施量随秸秆含水率和秸秆切碎长度的增大逐渐减小,随深施螺旋转速、输送管径的增大而增大;且四个因素对秸秆深施量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输送管径、秸秆长度、秸秆含水率和深施螺旋转速。论文以多功能秸秆还田机设计为主,对其主要工作装置进行结构设计并确定其工作参数。通过对整机的设计、分析研究以及对其秸秆深施装置的性能试验研究,得到影响整机性能的一些作业参数,为合理使用该机提供技术指导,也为研发人员设计新型多功能秸秆还田机提供新的思路,对提高秸秆还田机综合性能的研究有着借鉴的价值。
二、南粤—215中型半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粤—215中型半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供应链损失和浪费特征及其减损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粮食安全问题仍是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 |
1.1.2 食物损失和浪费问题正在成为全球乃至中国粮食安全的潜在威胁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食物损失和浪费研究综述 |
1.4.1 食物供应链中的损失和浪费概念和术语 |
1.4.2 食物损失和浪费测度 |
1.4.3 食物浪费的调查方法 |
1.4.4 食物损失和浪费现状 |
1.4.5 食物损失和浪费减损潜力研究 |
1.4.6 中国食物损失和浪费研究进展 |
1.5 研究方案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4 技术路线 |
1.5.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后损失特征及减损潜力分析 |
2.1 前言 |
2.2 研究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主要粮食作物产后损失率分析 |
2.3.2 2010年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后损失分析 |
2.3.3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后损失历史变化 |
2.3.4 谷物产后环节减损情景分析 |
2.4 讨论 |
2.5 结论与展望 |
第三章 中国消费端食物浪费特征及减损潜力研究 |
3.1 前言 |
3.2 资料与方法 |
3.2.1 数据来源 |
3.2.2 相关界定 |
3.2.3 抽样方法及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拉萨市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变化特征分析 |
3.3.2 拉萨市不同规模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特征分析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第四章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供应链损失特征及减损潜力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食物流动足迹边界界定 |
4.2.2 食物流动足迹概念框架 |
4.2.3 数据搜集 |
4.2.4 2010年主要粮食作物损失 |
4.2.5 主要粮食作物流动足迹计算过程 |
4.2.6 供应链减损敏感性分析 |
4.2.7 供应链减损情景设置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供应链食物足迹流动特征 |
4.3.2 供应链食物损失特征 |
4.3.3 供应链食物足迹流动数量特征 |
4.3.4 供应链食物损失足迹流动数量特征 |
4.3.5 供应链食物减损敏感性分析 |
4.3.6 供应链食物减损情景分析 |
4.4 讨论 |
4.5 结论与展望 |
第五章 中国供应链主要粮食作物减损的政策建议 |
4.1 提高农户科学储粮意识,有效减少农户储粮损失,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
4.2 提高作物机械化作业收获质量,减少作物收获损失 |
4.3 重视农业科技政策在减少作物产后损失中的重要作用 |
4.4 树立大食物安全观,加强供应链食物损失和浪费的立项 |
4.5 加强食育教育,特别是针对青少年儿童节约食物的教育 |
4.6 建立健全的市场食品消费约束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联合收割机割台液压升降系统设计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收割机及其液压系统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2 割台液压升降系统设计分析 |
2.1 引言 |
2.2 割台液压升降系统设计 |
2.3 电液比例多路阀设计分析 |
2.4 电液比例多路阀集成建模 |
2.5 负载敏感变量柱塞泵建模分析 |
2.6 联合收割机割台升降液压系统集成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比例电磁铁设计分析 |
3.1 引言 |
3.2 比例电磁铁工作特性分析 |
3.3 比例电磁铁Ansoft Maxwell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割台液压升降控制系统设计分析 |
4.1 引言 |
4.2 位波综合控制方法设计 |
4.3 割台高度与液压缸位置关系分析 |
4.4 模糊PID控制策略设计 |
4.5 割台液压升降系统联合仿真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割台升降控制系统电路设计 |
5.1 引言 |
5.2 割台升降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5.3 割台升降控制系统硬件电路集成 |
5.4 本章小结 |
6 试验研究 |
6.1 电液比例多路阀试验 |
6.2 联合收割机田间试验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我国典型产区花生收获机械化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世界花生生产与收获机械化发展概况 |
2.1 世界花生生产概况 |
2.2 世界花生收获机械化概况 |
2.3 美国花生生产与收获机械化分析 |
2.3.1 美国花生生产概况 |
2.3.2 美国花生收获机械化概况 |
2.3.3 美国花生收获机械化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花生生产与收获机械化分析 |
3.1 我国花生生产发展概况 |
3.1.1 我国花生生产的国际地位 |
3.1.2 我国花生生产发展历程 |
3.1.3 我国花生种植分布 |
3.2 我国花生收获机械化概况 |
3.3 我国花生收获机械化特点 |
3.3.1 我国花生收获机械化分类和特点 |
3.3.2 我国花生起收机工作原理和特点 |
3.3.3 我国花生联合收获机工作原理和特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美花生种植与机械化收获方式对比 |
4.1 花生种植方式分析的意义 |
4.2 美国花生种植与机械化收获方式 |
4.3 我国花生种植与机械化收获方式 |
4.3.1 我国主要的花生种植方式 |
4.3.2 我国花生收获机械化方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典型产区花生生产与收获机械化分析 |
5.1 辽宁省花生种植与收获机械化分析 |
5.2 山东省花生种植与收获机械化分析 |
5.3 河南省花生种植与收获机械化分析 |
5.4 广东省花生种植与收获机械化分析 |
5.5 四川省花生种植与收获机械化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花生机械化收获方式的选择因素分析 |
6.1 花生收获机械化影响因素的评价 |
6.1.1 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6.1.2 影响因素选取和指标体系的建立 |
6.2 影响因素权重分析 |
6.2.1 确定权重向量 |
6.2.2 一致性检验 |
6.2.3 总排序 |
6.3 评价结果分析 |
6.3.1 农艺因素 |
6.3.2 收获技术与自然因素 |
6.3.3 经济因素 |
6.3.4 市场因素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典型产区花生收获机械化发展对策 |
7.1 加大政策扶持和补贴力度 |
7.2 完善花生收获机械化科研推广体系 |
7.2.1 农机与农艺相匹配,规范花生种植模式 |
7.2.2 提升花生收获机械的适应性 |
7.2.3 提升花生收获机械售后服务水平 |
7.2.4 改善技术培训条件,提升操作水平 |
7.3 加快土地流转进程,扩大种植规模 |
7.4 提升花生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
7.5 规范花生收获机械价格 |
7.6 规范花生收获机械作业价格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5)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史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
(一)农业机械化发展史文献 |
(二)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史文献 |
(三)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发展文献 |
三、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五、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特色 |
(二)创新之处 |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二章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程 |
一、黑龙江垦区概况 |
(一)黑龙江垦区的自然情况 |
(二)黑龙江垦区的主要历史时期 |
二、计划经济时代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
(一)起步发展阶段(1947-1965 年) |
(二)曲折发展阶段(1966-1977 年) |
三、改革开放后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
(一)快速发展阶段(1978-1991 年) |
(二)飞跃发展阶段(1992 年至今) |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三章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特点 |
(一)由旱田装备向水田装备发展 |
(二)由农业产中向产前产后发展 |
(三)由地面作业向空中发展 |
(四)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发展 |
(五)由种植业向畜牧业发展 |
(六)由垦区内向垦区外发展 |
二、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一)地理因素 |
(二)体制因素 |
(三)政策因素 |
(四)人才因素 |
(五)文化因素 |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四章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成效与经验教训 |
一、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成效 |
(一)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户增收 |
(二)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
(三)推动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
(四)带动二三产业和小城镇发展 |
(五)拉动农业机械工业的发展 |
二、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经验教训 |
(一)农机装备结构性矛盾突出 |
(二)高端农机过度依赖进口 |
(三)农机工业发展缺乏核心竞争力 |
(四)农机人才队伍建设滞缓 |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五章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趋势及其启示 |
一、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趋势 |
(一)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 |
(二)创新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 |
(三)新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 |
(四)服务体系进一步发展 |
(五)走出去战略加快实施 |
(六)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强 |
二、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启示 |
(三)推广应用国内外先进农机技术 |
(二)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农业机械化经验 |
(三)创新现代农机管理模式 |
(四)农业机械化基础上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
(五)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d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述评 |
2.1 积累与变革规范 |
2.2 内生型与外生型发展理论 |
2.3 科学计量学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学科发展模式与规律 |
3.1 农业工程学科的缘起 |
3.2 学科发展阶段性特征 |
3.3 学科发展模式及演进规律 |
3.4 学科发展模式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科学研究视角的学科知识结构演化 |
4.1 数据获取与分析方法 |
4.2 国外可视化结果与分析 |
4.3 国内可视化结果与分析 |
4.4 中外知识结构演化之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演变 |
5.1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 |
5.2 中国农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 |
5.3 中外农业工程课程体系之变迁 |
5.4 中外农业工程课程体系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业工程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
6.1 学科专业、学位制度及专业认证 |
6.2 欧美CDIO工程教育模式 |
6.3 中国特色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
6.4 中国农业工程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变革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进一步研究设想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不足和进一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7)杂交水稻机械化种子生产相关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前言 |
1.1 水稻 |
1.2 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 |
1.2.1 幼苗期 |
1.2.2 秧田分蘖期 |
1.2.3 分蘖期 |
1.2.4 幼穗发育期 |
1.2.5 开花结实期 |
1.3 水稻的机械化种植 |
1.3.1 我国水稻机械化种植的发展近况 |
1.3.2 国外水稻机械化种植的发展状况 |
1.3.3 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分析 |
1.4 杂交水稻的机械化制种 |
1.4.1 杂交水稻的品系 |
1.4.2 国外杂交水稻制种的发展状况 |
1.4.3 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发展 |
1.4.4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的进程 |
1.5 种子纯度检测 |
1.5.1 常规鉴定 |
1.5.2 蛋白质电泳鉴定 |
1.5.3 DNA分子标记鉴定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植物材料和生长条件 |
2.1.1 植物材料 |
2.1.2 生长条件 |
2.2 实验方法 |
2.2.1 种子催芽实验 |
2.2.2 泥土盆中幼苗整齐度实验 |
2.2.3 大田里多品种幼苗整齐度实验 |
2.2.4 种子秧龄期调整实验 |
2.2.5 父本半机械化插秧探讨实验 |
2.2.6 水稻DNA的提取 |
2.2.7 PCR体系和反应条件 |
2.2.8 电泳试剂配制和操作 |
第3章 直播发芽率与整齐度调节研究 |
3.1 外来试剂对杂交水稻种子的发芽率的影响 |
3.2 对幼苗整齐度有影响的试剂的探讨 |
3.3 对不同品种的母本和杂交种直播整齐度的探究 |
3.4 讨论 |
第4章 安全秧龄期控制研究 |
4.1 和水稻结实前植株状态相关的农业性状 |
4.2 和水稻结实及产量相关的农业性状 |
4.3 讨论 |
第5章 父本半机械化插秧技术探究 |
5.1 机械和手工栽插后一些农艺性状的比较 |
5.2 讨论 |
第6章 多个杂交水稻品种种子的分子纯度检测体系研究 |
6.1 种子纯度鉴定图像 |
6.2 讨论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论文展望 |
7.2.1 对不同试剂浸泡种子后对其生理影响的探讨 |
7.2.2 对秧龄期调整后水稻各项农业指标变化实质的探讨 |
7.2.3 对水稻制种过程中全面机械化的探讨 |
7.2.4 对种子纯度检测分子标记法更广泛应用的探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长沙县水稻收割机推广现状与选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问题提出的背景 |
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2.1 国外发展现状 |
2.1.1 国外收割机研究现状 |
2.1.2 发展趋势 |
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2.2.1 国内收割机研究现状 |
2.2.2 发展趋势 |
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4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4.1 研究思路 |
4.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长沙县收割机推广现状研究 |
1 长沙县基本背景情况简介 |
1.1 区域概况 |
1.2 农业概况 |
2 长沙县近五年收割机推广情况 |
2.1 推广机型和数量的基本情况 |
2.2 购机补贴的基本情况 |
2.3 推广资金和推广农田面积的基本情况 |
第三章 长沙县收割机推广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
1 长沙县收割机推广的影响因素分析 |
1.1 自然条件问题 |
1.2 收割机的投入成本高,利用率低 |
1.3 农业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收割机的工作条件 |
1.4 售后服务跟不上 |
1.5 推广经费不足 |
1.6 宣传力度不够,认识不足 |
1.7 管理和培训体系滞后 |
2 长沙县收割机推广发展的对策研究 |
2.1 加快农田的基本设施建设,推行粮田适度规模经营 |
2.2 提高利用率、增大作业量 |
2.3 加大科研能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价格 |
2.4 加强技术力量培训,做好售后服务 |
2.4.1 加强技术力量培训 |
2.4.2 做好售后服务 |
2.5 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力度 |
2.6 加大收割机推广的宣传,提高认识 |
2.7 健全基层管理体系,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
第四章 长沙县水稻收割机选型研究 |
1、选型目标 |
2、选型原则 |
3、选型方法 |
4、选型的步骤 |
5、选型的工作程序 |
6. 模糊综合评判 |
6.1 评判机型的选择 |
6.2 评价指标的设置 |
6.3 数据处理 |
6.4 权重集的确定 |
6.5 模糊综合判断矩阵的确定 |
6.6 模糊综合判断 |
6.7 结果分析 |
第五章 长沙县收割机优化配置研究 |
1 优化配置方法 |
2 最优数学模型 |
3 长沙县收割机优化配置模型的构建 |
4 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不足之处 |
1 研究结论 |
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表1 |
(9)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农业低碳化发展研究述评 |
1.3 本研究的课题来源及主要内容与方法 |
1.3.1 本研究的课题来源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研究的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现代化大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
2.1.1 现代化大农业的内涵 |
2.1.2 现代化大农业的特征 |
2.1.3 现代化大农业的制度创新要求 |
2.2 低碳农业内涵与特征 |
2.2.1 低碳农业的内涵 |
2.2.2 低碳农业的特征 |
2.2.3 低碳农业的再认识 |
2.3 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的特征 |
2.3.1 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是规模化的低碳发展 |
2.3.2 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是组织化的低碳发展 |
2.3.3 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是机械化的低碳发展 |
2.3.4 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是科技化的低碳发展 |
2.3.5 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是产业化的低碳发展 |
2.4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4.1 外部性理论 |
2.4.2 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理论 |
2.4.3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4.4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进展情况 |
3.1.1 以大规模为标志的土地规模化经营进程加快 |
3.1.2 以大组织为标志的农业组织化程度持续提升 |
3.1.3 以大农机为标志的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 |
3.1.4 以大科技为标志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效显着 |
3.1.5 以大产业为标志的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
3.1.6 以大产出为标志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着增强 |
3.1.7 以大水利为标志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 |
3.2 现代化大农业在黑龙江省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评价 |
3.2.1 大规模作用评价: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分析 |
3.2.2 大农机作用评价:农用拖拉机保有量变化分析 |
3.2.3 大组织作用评价: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分析 |
3.2.4 大科技作用评价:农业科技支撑作用分析 |
3.3 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的现实要求 |
3.3.1 水土流失严重 |
3.3.2 耕地质量下降 |
3.3.3 资源超采浪费 |
3.3.4 农业污染严重 |
3.3.5 自然灾害频发 |
3.4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碳排放实证分析与评价 |
4.1 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碳排放分析框架 |
4.1.1 农业源温室气体的界定 |
4.1.2 农业生产碳排放边界设置 |
4.2 碳排放测算模型与数据来源 |
4.2.1 农业生产碳排放测算模型 |
4.2.2 碳源碳排放系数选用 |
4.2.3 计算数据来源 |
4.3 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碳排放测算结果分析 |
4.3.1 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碳排放测算结果 |
4.3.2 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碳排放变化趋势分析 |
4.3.3 不同时期农业生产碳排放构成比例 |
4.4 黑龙江省低碳农业发展简要评价 |
4.4.1 碳排放强度、碳生产力分析 |
4.4.2 农业投入品施用强度分析 |
4.4.3 农业机械能源消耗分析 |
4.4.4 基于低碳农业评价指标的判断 |
4.5 本章小结 |
5 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潜力分析与碳减排测算 |
5.1 土地高度规模化经营碳减排潜力分析 |
5.1.1 以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促进碳减排 |
5.1.2 为应用低排放大农机创造基础条件 |
5.1.3 提升低碳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效率 |
5.2 应用大型农业机械碳减排潜力分析 |
5.2.1 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实现碳减排 |
5.2.2 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实现碳减排 |
5.3 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碳减排潜力分析 |
5.3.1 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促进碳减排 |
5.3.2 降低低碳农业交易成本促进碳减排 |
5.3.3 有效解决外部性问题促进低碳农业发展 |
5.4 现代化大农业碳减排机理及测算 |
5.4.1 大型农业机械直接碳减排机理及测算 |
5.4.2 农业机械间接碳减排机理及测算 |
5.5 本章小结 |
6 国外低碳农业发展的比较分析与经验借鉴 |
6.1 典型国家低碳农业发展情况 |
6.1.1 美国低碳农业发展情况 |
6.1.2 加拿大低碳农业发展情况 |
6.1.3 澳大利亚低碳农业发展情况 |
6.1.4 日本低碳农业发展情况 |
6.1.5 欧盟低碳农业发展情况 |
6.2 国外低碳农业发展的共同特征 |
6.2.1 以完备的法律体系保障低碳农业发展 |
6.2.2 制定扶持政策促进低碳农业发展 |
6.2.3 发展规模化机械化精准化农业 |
6.2.4 发挥农业科技的碳减排支撑作用 |
6.2.5 重视利用低碳农业的多元功能 |
6.3 国外低碳农业发展的经验启示 |
6.3.1 完善低碳农业发展的法律体系 |
6.3.2 加大政府政策引导与支持力度 |
6.3.3 增强低碳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力 |
6.3.4 以农业机械化助推低碳农业发展 |
6.3.5 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发展低碳农业 |
6.4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总体思路 |
7.1 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指导思想 |
7.1.1 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指导思想的基本依据 |
7.1.2 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指导思想的基本内容 |
7.2 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基本目标 |
7.2.1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
7.2.2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
7.2.3 提高农产品质量效益,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
7.2.4 实现“一控、二减、三利用、四普及” |
7.3 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基本原则 |
7.3.1 强化农业机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功能 |
7.3.2 发挥农业科学技术碳减排支撑作用 |
7.3.3 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利用 |
7.3.4 发挥农业的文化休闲功能实现源头减排 |
7.3.5 注重有效解决低碳农业外部性问题 |
7.4 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模式 |
7.4.1 现有低碳农业发展模式的分析 |
7.4.2 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模式建构 |
7.5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路径选择 |
8.1 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实现农业机械直接碳减排 |
8.1.1 优化农机结构发挥大农机节能减排作用 |
8.1.2 改善农机作业方式提高效率实现碳减排 |
8.2 以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实现农业机械间接碳减排 |
8.2.1 发展专用农业机械,实现农机农艺深度融合 |
8.2.2 依托现代农业机械推广低碳农业生产方式 |
8.3 充分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促进农业碳减排 |
8.3.1 大力发展具有大农业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 |
8.3.2 利用低碳农业独特的金融功能促进碳减排 |
8.4 提高农民低碳生产技能促进农业碳减排 |
8.4.1 培育农民的低碳环保意识 |
8.4.2 提升农机操作人员专业技能 |
8.5 本章小结 |
9 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对策建议 |
9.1 确立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战略 |
9.1.1 树立低碳发展理念形成低碳发展共识 |
9.1.2 制定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行动纲要 |
9.1.3 建立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示范基地 |
9.2 实施政策定向调控转变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 |
9.2.1 完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 |
9.2.2 完善新型农机装备支持政策 |
9.2.3 加强农业机械服务体系建设 |
9.3 大力加强低碳农业生产技术研发推广培训 |
9.3.1 加强低碳农业生产技术研发 |
9.3.2 强化低碳农业生产技术推广 |
9.3.3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技术培训 |
9.4 建立低碳农业法律法规体系强化制度机制保障 |
9.4.1 完善低碳农业法律法规体系 |
9.4.2 建立低碳农业生态补偿机制 |
9.4.3 强化低碳农业制度实施机制 |
9.5 夯实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组织化规模化基础 |
9.5.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扶持新型经营主体 |
9.5.2 创新制度机制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发展 |
9.5.3 注重产加销整体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 |
9.6 建立农业碳汇交易机制发展碳汇金融市场 |
9.6.1 构建农业碳汇交易机制 |
9.6.2 积极发展碳汇金融市场 |
9.7 本章小结 |
10 结论 |
10.1 本研究基本结论 |
10.2 本研究创新之处 |
10.3 不足与努力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多功能秸秆还田机设计及其秸秆深施装置性能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CONTENTS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1 土壤培肥 |
1.1.2 粮食增产 |
1.1.3 生态环境改善 |
1.2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现状 |
1.2.2 国外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多功能秸秆还田机总体设计 |
2.1 整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
2.2 传动系统设计 |
2.2.1 秸秆捡拾喂入切碎传动系统设计 |
2.2.2 秸秆深施传动系统设计 |
2.3 控制系统设计 |
2.4 动力匹配 |
2.5 机架设计 |
2.5.1 主机架设计 |
2.5.2 后机架设计 |
2.6 小结 |
3 秸秆捡拾与喂入装置设计 |
3.1 秸秆捡拾装置设计 |
3.1.1 结构设计与工作原理 |
3.1.2 捡拾过程运动分析 |
3.1.3 受力分析 |
3.1.4 主要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的确定 |
3.2 秸秆喂入装置设计 |
3.2.1 结构设计 |
3.2.2 受力分析 |
3.2.3 主要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确定 |
3.3 小结 |
4 切碎装置设计 |
4.1 结构设计 |
4.2 主要工作参数确定 |
4.2.1 切碎滚筒转速的确定 |
4.2.2 定刀配置高度 |
4.3 动刀的受力和有限元分析 |
4.3.1 动刀的受力分析 |
4.3.2 动刀的有限元分析 |
4.4 小结 |
5 根茬粉碎装置设计 |
5.1 灭茬刀辊结构设计 |
5.1.1 灭茬刀设计 |
5.1.2 刀盘设计 |
5.2 灭茬刀运动学分析 |
5.2.1 灭茬刀运动轨迹方程 |
5.2.2 灭茬刀切削速度 |
5.2.3 灭茬刀切削加速度 |
5.3 灭茬装置工作参数的确定 |
5.3.1 刀辊转速 |
5.3.2 切土节距 |
5.4 灭茬刀仿真分析 |
5.4.1 仿真过程 |
5.4.2 仿真结果分析 |
5.5 小结 |
6 秸秆深施装置性能的试验研究 |
6.1 试验 |
6.1.1 试验仪器和设备 |
6.1.2 试验材料 |
6.1.3 试验设计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方差分析 |
6.2.2 不同试验因素对秸秆深施量的影响 |
6.2.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6.3 讨论 |
6.4 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南粤—215中型半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论文参考文献)
- [1]玉米秸秆与土壤混合物成型系统研究[D]. 张煜忠.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1
- [2]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供应链损失和浪费特征及其减损潜力研究[D]. 高利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9(09)
- [3]联合收割机割台液压升降系统设计及分析[D]. 张振华.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4]我国典型产区花生收获机械化及影响因素分析[D]. 宁世祥.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3)
- [5]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史及其影响研究[D]. 马福明.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08)
- [6]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比较研究[D]. 师丽娟.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8)
- [7]杂交水稻机械化种子生产相关技术研究[D]. 陈辰洲. 清华大学, 2016(05)
- [8]长沙县水稻收割机推广现状与选型研究[D]. 张乐.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8)
- [9]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研究[D]. 马边防. 东北农业大学, 2015(03)
- [10]多功能秸秆还田机设计及其秸秆深施装置性能的试验研究[D]. 张儒. 东北农业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