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加本刊举办的“金川奖征文电话”

欢迎参加本刊举办的“金川奖征文电话”

一、欢迎参加本刊举办的“金川奖杂文征文”(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1](2014)在《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文中研究表明文学评奖是文学价值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文学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评奖制度的建构总是与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文化政策、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展开的大规模文学评奖实践活动密不可分。自“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首次以制度化的形式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正式确立以来,以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已经成为了 20世纪中国文学制度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文学评奖的动态化发展和评奖制度建构自身的缺陷,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研究始终没能摆脱视角狭窄、对象单一、系统研究相对匮乏的格局和主观性、盲目性、随意性的研究倾向。本论文以埃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主要依据,以“重回历史现场”的姿态,在深入挖掘评奖史料、展开理论思辨的基础上,将研究视野伸向整个20世纪的文学评奖活动之中,既填补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历史源起”研究的诸多学术空白,又在质疑学界已有共识的基础上对理论偏误进行了“纠偏”;既对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演进、修正进行了全景式的考察,又对这种变化背后凸显的、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博弈、此消彼长进行了富有建构性的研究,同时,对因此而形成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主导原则、审美偏向、制度性缺陷等从学理上给予了必要的辨析。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本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等三个方面入手,力图找寻中国现代、“十七年”时期文学评奖与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之间的关联性。(1)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本节在打破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地域区隔”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文学评奖中民间奖励机制、文艺组织奖励机制、个人资助机制的丰富实践进行系统、翔实论述的同时,就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未能真正形成评奖制度、国家共识的个中缘由进行了理论阐明。(2)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本节通过对《文艺报》试刊号第1-13期的搜集、整理、研读,从“无果而终”的构想和“广开言路”的求索两个方面入手,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鲜为人知的学术“盲点”——与第一次文代会同时进行的“文艺作品评选活动”展开论述,扭转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中认识偏误的同时,填补了新中国文艺体制研究的一个空白。(3)“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本节主要通过“墙外花开”、“墙内凋敝”两种截然对立的景象,既肯定了中国当代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性影响”,又从一个侧面说明文学评奖作为“十七年”时期文学批评的一种陪衬,始终未能建构起制度化的文学价值评判方式。第二章,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本章主要从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两个方面,在丰富翔实的史料钩吊中,深入探寻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与新时期国家全新的现代性文化想象和文化意志之间;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生动活泼的文艺局面,缓和文艺界内部分歧之间;与新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合法性论证之间的密切联系。(1)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本节以新时期文学体制重构为突破口,进一步挖掘了文学组织恢复、文学刊物复刊、文艺政策调整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所起的重要作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本节以“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的相继创立为核心,从创设缘由、制度设想、实践操作、意义价值等角度入手,对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通向文学现代性并兼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透析。其中,对“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创立”的系统性研究、对“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从《设想》到《启事》以及评选中“三次篇目调整全过程”背后复杂机制成因的探求是本章力求有所突破的“难题”。第三章,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两个方面入手,运用数据统计学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轨迹进行了系统的阐明。(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本节主要通过奖项设置、评委组成、评选机制等三个方面的制度性变化,对中国作家协会以介入性探索的方式改革文学评奖制度所作的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本节主要通过对“非文学因素”的介入导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既对评奖制度屡遭僭越进行学理批评,又对评奖审美范式发生的可喜变化持以肯定。尤其是对第九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7-1988)、第五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1988)合法性地位的认识、辨析上所作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扭转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认识偏误的作用。第四章,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格局、变局三个维度着手,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本节主要从公共生态与自身存在两个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困局的出现进行了学理思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本节以20世纪90年代的“评奖热”为出发点,对官方政府奖、文学传媒奖、民间机构奖等多元文学评价主体共同构筑的文学价值评判新体系作出宏观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判断。对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全国性文学评奖中凸显出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文学自主性、文学精英话语与读者大众趣味、市场资本话语与文学独立性等评价元素之间的相互博弈进行了富有理论思辨的界说。(3)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本节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选条例》的细致比较中,对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修正过程中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的利弊作出了一分为二的判断。

李诠林[2](2006)在《台湾现代文学史稿(1923-1949)》文中研究表明台湾现代文学作品的语言载体有汉语文言、国语(白话)、方言(客家语、闽南语、台湾少数民族语言)和日语等多种样态。本文尝试从文本创译用语的角度构建台湾现代文学史,运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研究台湾现代文学进程中的独特的语言转换现象。 本文以语言转换为经脉,以台湾光复为界限,将台湾现代文学史分为台湾现代文学史的日据时段(1923.1.1-1945.8.15)和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学(1945.8.16-1949.5.20)两个大部分(上下篇)进行论述;其中日据时段部分又分为两个小阶段(1937年6月日据当局废止台湾中文报刊及报刊汉文栏之前与其后)。并按文学本体与文学外围文化及两者的融混共生形态(主要表现为文艺论争)将两个大部分(上下篇)分别划分为文学外围书写、文学的内部考察、文学内外的纠葛缠绕三个论述角度与层次。 文学外围的社会制度等文学的周边文化关系和外围书写(如流散写作)是台湾现代文学史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映摄着台湾现代文学的中华文化意涵。 文学内部的边缘书写(如女性文学、地下写作、民间写作等)、语言转换(如中——日文间的转换、文言——国语间的转换、方言——文言及方言——国语间的转换等)、文化隐喻(如叙事结构的隐喻、人物形象的隐喻、背景的隐喻等)则显示了台湾文学追求进步、坚守中华文化的韧性抗争精神。 日据时段的文艺论争与光复初期的文艺论议组成了文学外围事象与文学内部事象沟通的桥梁,实时控导着台湾现代文学的中华文化本质发展方向。 经过对台湾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周边文化、作家作品及文学流派、文学思潮等的全方位扫描,本文认为,边缘书写、语言转换、文化隐喻,以及对中华文化的坚韧持守是台湾现代文学史最具规律性的文学现象。

霍贺[3](2014)在《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到“新自由主义”—胡秋原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胡秋原是一位具有相当影响和极具研究价值的人物。他少年时期受新文化运动自由、民主和科学价值观的影响,奠定了思想上的自由主义底色。进而钟情于五四后期在中国广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和其他激进革命学说,视其为救国救民之道,并一度投身于革命风潮之中。但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和对自由理念的痴迷,又让他在民族危机日益严峻、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的现实面前,陷入迷惘与困顿。为此,作为文化人的他,从文艺和史学理论方面的路径入手,对自己思想上的迷惘作一厘清。他首先参与“文艺自由论辩”,成为“人道主义文艺观”的主要提倡者;继而以《读书杂志》为阵地,组织开展了在民国思想史、学术史上颇具影响的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抗战爆发后又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之中,在此期间,他从比较中西文化的视角探索抗战建国之道,提出了超越传统、超越西化、超越俄化,走中国自己发展道路的主张。因他对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政权抱有深刻的疑虑和不信任,1949年离开大陆去了台湾,此后多年致力于文化和文化史方面的研究,但仍不忘情政治,并以其特有的家国情怀对中国的发展进行不懈的思索,也是台湾思想文化界颇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大陆改革开放后,他也是最早来大陆探访的文化名人之一。可以说,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许多重要问题上,胡秋原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在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理应据有其一席之地。然而,尽管他在思想文化界颇为活跃,也有一定影响,但却是个不得志的“失败者”。他毕生对“超越之路”理想的求索,希望调和两个极端、谋求“中间道路”的愿景,一直处在不断碰壁之中。不过,也正因为这样,胡秋原的命运和遭遇,实际上也成为中国历史上那个时代很多像他那样抱此理想的一代知识人命运的写照。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像胡秋原这样立场暖昧不明的“中间人士”,一个政治上的失意人和失败者,以往学界关注和研究都相当薄弱,对他们历史所起的作用和价值也缺少公正客观的评说,笔者主要为弥补此缺陷而作。对胡秋原及其思想的研究既是本文的重点,也是考察的基本视角。本文对胡秋原思想的研究,以系统梳理其思想形成和发展演进的脉络为基线展开,重点考察他从“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到“新自由主义”的思想演变过程,展现其对中国出路的思考和探索。他的历史哲学或探索中国出路的哲学视角:大体以1932年出版的《唯物史观艺术论》、1935年自立思想后撰写的《历史哲学概论》、1953年完成的《古代中国文化与中国知识分子》为标志;经历了“先超越期”、“超越前期”、“超越后期”三个阶段;分别呈现出“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文化史观”和“理论历史学和超越前进论”三种观念形态,其思想演进轨迹由折衷调和,逐渐转向“自立体系”。在“先超越期”,受新文化运动洗礼的胡秋原,崇尚自由民主,不满现状,与当时大多数具有挽救民族危亡情怀的热血青年一样,对俄国十月革命后开创的社会主义充满憧憬,被传播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所吸引,成为社会主义的追随者,进而投身革命运动的洪流,以期实现救国理想。然而,大革命的种种挫折,让胡秋原对其一度追随的“主义”产生怀疑,他开始独立思考中国社会问题,探究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他认为自由、民主、人道主义的价值与马克思主义并不冲突,试图对当时被认为是截然对立的两种思潮——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进行折衷调和,提出了“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主张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与“自由主义的价值观”相结合,以求重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他以“自由人”相标榜,指出“文艺至死是自由的民主的”,引发了“文艺自由论辩”。在“中国社会史论战”中,他企图修正唯物史观,提出了从秦至清的中国是“专制主义”社会的观点。在“超越前期”,胡秋原的研究兴趣由文艺史转向社会史。1934—1937年间,通过对欧美和苏俄的四年考察,他认为无论是西方对外侵略的帝国主义,还是苏俄的武力革命和一党专政的社会主义模式,都不是中国立国的前途。基于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立场,他放弃了马克思主义,转向新自由主义,并自立文化史观,以构建其历史哲学。他从文化层面探索新中国建设的理论依据,痛感百年来的传统派、西化派、俄化派在立国问题上的各执一端,提出新文化的发展方向既不是“旧文明的复活”,也不是“全盘西化或苏维埃的文明”,而是“由中国创造,为中国进步,表现中国特点的现代文明”。中国应当建立的是独立自由、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的现代宪政国家。抗战胜利后,针对当时知识分子堕入现实主义的倾向,胡秋原认为急需一种精神革命加以纠正,这也促使他在思想上再次转向。在综合前两期思想的基础上,他对新自由主义文化史观进行修正,构建“超越后期”的历史哲学,他称之为“普遍的历史哲学或理论历史学”。至此,胡秋原的思想基本成熟和定型。此后他又将该理论应用于考察中外历史,分析历史因革损益和兴衰成败,探求国家与社会出路,进而得出所谓文化上的“超越前进论”,即中国需要超越传统、超越西化、超越俄化而前进,这是他学术思想的归宿。胡秋原的历史哲学与文化思想,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但他立足民族文化,会通中西,发扬自尊精神,探索建设民主宪政国家的努力,则是后人应当重视的。

陈叙[4](2004)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报纸副刊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长在文学与新闻,文化与报业结合处的副刊是中文报纸的民族传统。一方面,副刊从诞生之日起便成为文学、文艺的传播载体,参与建构并推动着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从补白到报屁股到报纸不可缺少的“四大件”之一(新闻、评论、副刊、广告),副刊又成为报纸文化品位的标识,成为报业竞争的另一个战场。副刊的两栖性使它充分感应着报业的发展和文化的脉动,受到二者深刻的制约,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社会文化的变迁轨迹。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社会文化转型加深加剧的时代,也是报纸副刊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奠定的精英化的文人副刊传统在90年代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曾经在中国现代报业史和文学史上创造了辉煌的文艺副刊逐渐走向边缘和分化。市场化取向下,对版面营利能力的考量往往使副刊处于尴尬的状态,对副刊的砍伐一度成为90年代中后期报业的一种急功近利的行为,报纸越来越厚,而副刊的文化空间却受到极大的挤压。一方面,90年代以来副刊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和芜杂化的状态;另一方面,生存的危机和焦灼使副刊的研究成为热点,但绝大多数研究停留在微观的操作层面,缺乏系统性,理论话语较为陈旧,研究中也存在一定的混乱和误区,如对副刊界定的混乱,对增强副刊新闻性的认识误区等等。 副刊这样一个已具百年历史的报业文化形态,是否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媒介消费环境和受众的信息消费习惯,它经历了怎样的调整与转变,这一切都亟待梳理和深入研究。基于此,本文以90年代的中国报纸副刊作为研究对象,从副刊的交叉特性出发,将之放置于90年代的社会文化语境和传媒生态中进行立体透视。从文学、文化的视角和传播的视角对之进行考察,以把握90年代副刊深层次的发展规律,反思其在转型与调整中的缺失,思考其在报纸传媒中的功能定位和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及其未来的发展走向,澄清一些理论误区,从而更好地承接副刊的民族传统,指导副刊实践。论文本着宏观考察与微观审视,理论演绎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全文主要涉及到文化转型、媒介生态这两大影响副刊变迁的动因,以及在二者制约下90年代副刊总体的发展趋向;传统文艺副刊式微现象的剖析;副刊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以及在其制约下编、读、写三者身份的变化和副刊文体的新发展;副刊形态的多元化;对90年代副刊发展的反思与前瞻等五个方面。 本文的论述表明,20世纪90年代报纸副刊的发展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由精英主导的文人副刊向大众文化副刊发展。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转型的深入都极大地动摇了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奠定的精英化的副刊传统。又具体体现在副刊内容、功能和文化趣味的变迁上。副刊越出传统的文艺范畴而与日常生活呈现出同构性,向着新闻化、娱乐化、时尚化、主题化的方向发展。从偏于严肃教化的文化教育园地到市民文化的建构到中产阶级身份的书写,娱乐功能得到极大的张扬。 2、从新闻改革的急先锋到报业兴盛的边缘落寞再到对报业文化品格的塑造,这是90年代以来副刊在报纸内部位置的变动历程。90年代初期,副刊边缘化的特质使它成为新闻改革的急先锋,掀起了周末版的热潮,甚至于形成“以副压正”的现象。90年代中后期,来自商业性专刊和新闻版的挤压以及对版面营利能力的衡量,使副刊处于边缘化状态。新世纪以来,随着报业竞争过渡到品牌竞争阶段,副刊对报业文化品位的提升作用得到重新认识。 3、副刊的新闻化与新闻的文学化也是90年代副刊发展中呈现出的一种现象,归根结底,仍是全球化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影响下资讯娱乐化的一种体现。 4、90年代副刊的生产由自主性的精神生产向着市场化生产转移,受众需求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由编者的单向度运作向受众、作者的多方参与发展,策划性的增强使副刊由单一的来稿加工向话题设置拓展。副刊的市场化运作培养了新型的自由撰稿人群体,副刊编者也由传统的文化人向深谙市场规律的新型文化媒介人转型。副刊文本生产也向着市场化、大众化、消费化发展,出现了大特写、时评、新媒体散文等易于参与和易于消费的文体形式。 5、从单一的副刊形态到雅俗分流,多元共存的副刊格局。由精英文化主导的传统文艺副刊式微,随着报业格局的调整,尤其是90年代中期都市报的兴起,副刊的形态也趋向多元。 论文在揭示90年代副刊发展特点的同时,也对其发展和转型中的缺失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如副刊写作的快餐化,创新力不足,副刊文化空间的局促。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操控下的低俗与媚俗倾向等等,并指出副刊在冲破狭隘的文人圈子的同时又要警惕落入中产文化趣味的自我陶醉中。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1、首次对90年代以来的中国报纸副刊发展进行系统研究。此前,对90年代报纸副刊变迁的研究主要是单篇文章,而且主要是副刊从业人员从微观的操作层面进行的研究,系统性和理论性有所欠缺。2、本论文选取了交叉性的视野,注重从副刊的边缘特性出发,从文学、文化和传播的视角来研究副刊的变迁。3、对业界较为流行的“大副刊”概念,笔者从反思的角度提出了不

王子荣[5](2006)在《百花园里竞芳菲——大理州文学艺术50年巡礼》文中研究表明如果按照惯例把文学艺术比作花朵,那么大理地区的文学艺术正是“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作为开发较早的边疆民族地区,大理的文学艺术源远流长。早在遥远的秦汉时期,这里就已流传着脍炙人口的《行人歌》;特别是汉时,大理人张叔、盛览负笈蜀中,受教于大文学家司马相如门下,他们学成归来设馆教学,习染浸淫,使大理文风渐成鼎盛。南诏大理国出现以后,洱海地区的文学艺术在中华民族的艺术宝库中更为显得耀眼。如《全唐诗》中就入选

田根胜[6](2003)在《近代戏剧的传承与开拓》文中提出本课题主要从承传与开拓的宏观视角,对近代戏剧文化的转型作连续性和统一性考察,旨在揭示近代戏剧发生的背景、新变的特征、理论观念、创作规律及舞台实践,从而,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给近代戏剧以实事求是的定位。 全文从“表演与风格”、“编剧与创作”、“理论与观念”三个方面九个部分进行论述: 引论:近代戏剧的生成及特征。在密切联系生成近代戏剧的政治、经济、地域等因素的同时,在中国近代文化的大背景下,揭示其多方面的特征和贡献。 第一章:戏剧表演风格与审美观念的近代变革。道咸及同光年间,京都剧坛以程长庚为首的前后“三杰”次第崛起,使乾嘉以来以旦角为主要行当、以家庭小戏为主要剧目的乱弹,和以优雅婉丽之声为主要风格的昆曲折子戏日益为人们所不满。以老生为主要行当、以历史大戏为主要剧目、以“喊似雷”之“黄腔”为主要风格的皮黄剧种应运而生并日臻成熟。讲求气势、展露时代心声的表演风格和欣赏观念迅速成为主流。 第二章:延续与变迁:京派与海派。京剧传入上海以后,从经营方式到艺术风格都发生深刻变化。从京剧传入到19世纪末,京、徽、梆子同台竞演、融合汇通,形成南派京剧;20世纪初前后,上海的京剧界人士开始比较自觉地建立和完善自己的艺术风格,明确提出京剧改良的要求,积极介入和参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海派京剧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渐由附庸而蔚为大国,与“京朝派”分庭抗礼,形成独具魅力的海派艺术。 第三章:传统剧目的新变。本章从近代京剧剧目之来源的宏观角度,着力探讨近代戏剧对传统的继承,以及在融会贯通过程中的开拓创新。其新变特征不仅表现在历史题材的大量发展上,而且更表现在以艺人为中心的编剧体制的形成,以舞台演出为主体剧本型态的确立,以及经过一大批杰出艺人的整理加工与艺术创造,演出“文本”趋于成熟和定型。 第四章:艺人新编历史剧的风行。本章主要探讨艺人历史剧源流及其主题倾向:大众价值观念与艺人历史剧创作;大众审美价值与艺人历史剧创作;类型化倾向在艺人历史剧创作中的极端发展。 第五章:近代时事剧创作的繁盛。鸦片战争以后,内乱外患,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继承以天下为己任的优良传统,直面社会现实,时事剧在沉寂了一百多年以后,又以各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再度崛起,风行剧坛。近代前期的时事剧作品,大都体现出封建正统道德观念和价值评判标准,且多触及“内乱”,涉及“外患”的作品不多,这与后期时事剧更多地关注“外患”恰好形成鲜明的对照。另一方面,前期时事剧大多局限于传奇杂剧等文人案头剧,后期则包括传奇杂剧、时装京剧、文明新剧等。 第六章:戏曲理论家视野中的近代戏剧观念。处在新旧、中西文化交流的关口,近代戏曲理论家立足传统,以全新的视角,对“戏曲”、“悲剧”、“意境论”、“骈史观”等极具戏曲范畴论性质的戏剧观念进行阐释。 第七章:高台教化、新民救亡与戏剧改良。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矛盾和深重的民族危机,一大批社会革新家倡言戏剧的教化作用,提出戏剧改良主张,在社会思想、审美观念及思维方式等方面推动近代戏剧观念的更新。 第八章:舞台实践观念的开拓与更新。近代戏剧舞台性因素的加强,推动了戏剧表演理论与观念的突破和更新。吴梅推重“场上之曲”,并标举“声歌之道”;齐如山总结“无声不歌,无动不舞”为中国戏曲原理;汪笑侬把戏剧改良行之于舞台实践;新剧理论家倡言新剧改良。 余论:近代戏剧的地位与影响。

端传妹[7](2012)在《媒介生态与现代文学的发生—《小说月报》(1910-1931)》文中研究说明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名刊《小说月报》(1910——1931)在现代文学发生的历史语境中占有独特地位:它是当时最有实力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发行的纯文学期刊,它是当时唯一一个通过“革新”转型成功的文学期刊,它也是中国现代文学最重要的文学团体之一——文学研究会的代会刊。作为文学、媒介、出版机构共同塑造的现代刊物,它为研究现代文学产生之初的媒介环境和现代文学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本论文以现代文学发生时期媒介生态研究视角结合《小说月报》的微观分析,试图为深入理解现代文学的发生提供新的视角。论文共分为四章进行论述:导论。论文首先回顾了《小说月报》现有的研究成果。然后,论述了印刷媒介作为社会变迁的“酵素”,媒介的出现是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及技术发展的必然,人为的因素只不过是适应了这一必然的趋势。第一章,从《小说月报》1911——1931存在期的文化和出版环境出发,通过对民初上海文化生活的描述、出版环境改变之下文人生存方式的改变描绘出《小说月报》在发生之初的媒介生态环境,对现代文学发生中的媒介和出版因素进行了分析。第二章,论文探讨了《小说月报》转型前后作为一份成功的文学期刊的不变因素。从杂志本身的特质、对读者的培养和商务印书馆的机构运作三个方面,全面探讨《小说月报》作为一份现代文学杂志的成功因素。第三章,论文主要分析《小说月报》的编辑群体。作为《小说月报》转型的显在变因,《小说月报》的五位编辑以各自鲜明的编辑特色和不同的办刊理念共同塑造了《小说月报》。《小说月报》的转型成功不是取决于某一位编辑而是五位编辑共同作用的结果。第四章,论文主要对《小说月报》作为纯文学期刊的文学策略进行了研究。语言问题是用以划分《小说月报》不同阶段的显在标志、翻译文学是革新后的《小说月报》重点所在、《小说月报》与文学研究会的紧密关系是其成为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杂志的重要原因。从这三个角度去研究《小说月报》,是希望通过对具体问题的研究对现代文学发生及其蕴含的历史经验进行新的反思。结语。主要总结了《小说月报》对当代文学期刊的启示。

王文奇[8](2011)在《乡村影像的传播与认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过半的国家,“乡村影像”关涉电影对农村与农民的表达,它涵盖了“农村题材电影”,并因表达对象的群体属性而获得了一种特定的文化身份,从而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类别,在中国电影史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本文选择以乡村影像的传播与认同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了传播学和影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乡村影像这一文化产品的传播实践进行了分期对比研究,力图解析乡村影像在中国社会语境中的实践功能和发展问题。本文以乡村影像生产较为发达的20世纪30年代、新中国十七年及80年代初期作为主要的考察时段,同时也将新时期以来乡村影像的边缘化走势纳入研究范围。文章认为,乡村影像的繁荣期均对应于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段,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以“社会启蒙”、“政治动员”和“文化反思”为主的传播目标,但乡村影片的观众认同度却不能与其社会价值形成直接的正比关系,观众对影片的认同是建立在“思想性”和“娱乐性”的双重维度上,体现了作为“大众”艺术产品的乡村影像的接受特性。从具体的时段来看,30年代的乡村影像成为国难背景下由左翼电影人主导的面向都市中小市民的社会启蒙文本,它以通俗情节剧为载体,为其注入新鲜的现实信息,借助于影评舆论的辅助,关注农村衰败,启发民智,但受到观众喜爱的影片可谓进步而不激进,体现了都市观众的接受习惯和文化立场。新中国十七年,乡村影像为新的国家权力意志进行意识形态宣传和政治动员,这些影片勾勒了农业社会主义景观,并通过国家力量推动电影在农村的普及,但农民观众们对说教意味太浓、故事乏味的农村片表现出了疏离,这一局面在十七年中后期得到了改善,农村喜剧、戏曲片、斗争戏以及一些具有个性和情趣的“农村新人”影片共同构成了观众“喜闻乐见”的局面,从而出现了政治框架下宣传和娱乐互动的融通景观。80年代初期,“农村片”一度和农村改革的热潮形成对应,并准确地通过个体和家庭叙事视角表现农村变迁,引发时代共鸣。而随着中国现代化重心向城市转移,家庭视听媒介电视的普及,乡村影像在电影消费文化潮流中被边缘化,从商业领域退却并向精英立场转化,乡村影像成为对乡土世界进行文化反思的小众文本,在知识界和跨国传播中得到重视。国家管理者作为保障农民观众的文化权益举措的“农村题材电影”扶助政策以及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仍面临供需不对位的尴尬局面。由于中国农村社区将长期存在,乡村影像并未失去为农民群体发出声音和进行对话的文化职能,因而,如何借助于影像的文化特性,推进乡村的身份认同,仍是一个需要关注和探索的问题。

曹怀明[9](2004)在《大众媒体与文学传播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传播学阐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演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文学传播形态的某种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产业化为取向的大众媒体,其外部环境及内部格局均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大众媒体与文学的关系也在不断地调整中出现了新的局面。大众媒体已不仅仅是文学的载体或介质,它形构了新的文学传播语境,在拓展文学生产与传播空间的同时,也引发了作家、编辑、受众等文学群体的变动,并在文学话语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本论文共分四章来展开上述大众媒体与文学关系新变的论述。第一章考察作为传播者的媒介组织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自身的状况,文化产业的商品化、组织化、技术化特征对文学生产的影响。文学产业化过程中出现的许多新的现象,不能简单地归功或寻咎于市场,应该在文学、国家和市场相互交织的复杂语境中来认识和理解。大众媒体依侍强大的舆论影响力和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通过新闻话语设置议题,为公众架构文学形象和有关文学的想象,同时也给出文学在整个文化和社会空间的位置。大众媒体还通过命名、评奖和媒体批评等方式制导文学传播,使文学成为实现自身利益的话语资源。大众媒体的权利扩张和与日俱增的影响力使一些作家将介入媒体视为改变文学及自身边缘化地位的有效方式,这导致作家群体价值取向上的分化。在大众传播语境下,编辑的功能凸显,新媒介文化人群体浮出水面,他们不直接生产意义,但创造价值,所以在文学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二章分析作为大众媒体传播内容的文学话语。文学话语在与新闻话语争夺符号权利的斗争中,处于劣势,文学话语经常被新闻话语遮蔽,后者对前者的入侵、渗透也更为全面内在。在这种情势下,文学话语或是主动的拥抱或是无奈地投降,这集中地体现在文学话语对新闻话语亦步亦趋的跟进上。新闻话语所构成的巨大压力还使文学表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即更写实化和更虚构化。通过对两种话语复杂关系的剖析认为,文学必须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与社会发生关联,这是一种有主体性追求的话语的应有品格。大众传播语境引发了文学话语内部的诸多分裂与变异。一是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融合有了新的内涵,即纯文学放下架子自我还原,大量文本己很难用“雅”或“俗”来概括,由此可以期待一种新的大众文学形态的出现。二是随着大众媒体的视觉化转型,文学从外部的媒介形式到内在的叙事方式注意从图像的符号体系中吸收富有表现力的因素,从而具有了视觉文化的某些特征。三是大众媒体在将文学置入一种新的传播语境的同时,也打破了文学类内部既有的规范和秩序,形成了与80年代形貌迥异的文学版图;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在90年代以来的命运变迁清楚地表明了文学与大众媒体之间依存与被依存、推动与被推动、塑造与被塑造、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 第三章论述大众媒体在文学传播中所具有的不同功能及各自所面临的问题。报纸副刊既属大众传播同时又是文学的媒介,这是它的独特性。报纸不管是对文学新闻还是文学作品的传播,均在反映文学的外在生态层面,而非文学的主体,但它却是文学在社会文化结构中消长沉浮的一面镜子,也是人们感知文学状况的一扇窗口。文学期刊是纯文学生产与传播最具体制化特征,同时也是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形式,它所形构的文学空间是其他任何媒体所无法取代的。但文学期刊从外部环境、内部格局还有产业状态,都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在文学生产的能力和文学传播效力上也受到了多种挑战。在分析评述了文学期刊力图摆脱困境的经验和教训后,论文指出,扩大发行提升传播力、细分读者市场和培育期刊品牌,是文学期刊的生存之道。与文学期刊相比,文学出版的市场化产业化程度较高,营销策划、品牌经营不仅是出版社打拚市场的招数,而且为文学传播增加了新的因素,文本本身的商品性质和消费功能被放大,作家在创作时更注重寻求能增加卖点的因素,读者更多地靠发行中介的解释和媒体的引导来决定自己的阅读行为。在经济效益的压力下,文学出版主要迎合大众阅读趣味,对具有探索精神而少有市场效应的文学作品缺少关注和支持。影视对文学的传播既体现在对小说、剧本等的改编上,也体现在影视自身的文学性追求上。90年代以后,文学与影视的主从关系开始发生变化,这一方面是因为导演们注重影视自身的美学精神和主体意识的张扬,另一方面也是影视的大众文化及产业属性使然。文学的网络传播冲击了既有的文学传播秩序,网络创作与阅读活动的后现代特征和网络本身极大的发表空间,使文学对期刊、书籍等印刷媒介的依赖有所松弛,但由于作为网络文学的特质的互动性不足等原因,网络文学传播与其应有的革命性相符的文学观念与价值体系来路尚远。 第四章分析文学受众与文学市场、文学表现的关系。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关系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文学受众在文学传播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论文从不同的层面对文学受众群体及其文学阅读取向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后指出,文学内容和形式的演变越来越为受众需求所左右,作家也越来越看重自己的作品在市场上的成功。作为“内容”的文学及其物化形态的媒?

陈清茹[10](2004)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研究》文中提出尽管晚清小说在整体上都体现了新旧小说更替的过渡性特征,但它在各个时期的发展是不均衡的,有渐进,亦有突变;1903年则是当时小说界激情迭起,小说数量突飞猛进的一年,前时涌动的小说暗流如火山迸发,冲击着中国传统小说的方方面面,迎来了晚清小说创作和翻译的第一个高潮。 (一) 1903年前(1840—1902)的小说创作 以往学术界对这六十多年的作品很少提及,即使提到也总是评价很低。它们确实与“小说界革命”后的作品迥然相异,没有后来小说与时事结合紧密,情绪激昂,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和时代色彩的特点。但此期小说也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是铁板一块,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小说也在逐渐孕育着变化,特别是1895年以后,由于洋务运动的开展及西学的影响,此期小说在创作观念、小说载体、传播方式等方面显现出迥异于传统的面貌。再者这一阶段也出现了不少佳作,如《三侠五义》、《海上花列传》都曾得到鲁迅、胡适等人的高度评价,即使把它们放在整个小说史上也毫不逊色。更重要的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旧小说的传统题材受到冲击,现实因素不断增强,新思想慢慢渗入小说,这些都促使传统小说内部不断增添新的因子。 (二) 1903年小说的繁荣 如果说自1895年到1902年的新式小说还属于星星之火的话,那么1903年的小说在此基础上终于酿成燎原之势。这一年的小说在数量上创下了历史的最高纪录,共有147部小说,超过此前数十年小说的总和。除了十几部小说与传统内容有关外,其余都是新小说。更值得重视的是提倡了数年的政治小说终于在这一年开始登上中国小说舞台,社会小说、科学小说也如雨后春笋般地破土而出,大批历史演义更是以焕然一新的面目登场亮相,这些小说新类型的建立对后世影响很大,也是这一年小说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与广大文人的积极参与密不可分,他们以前虽然没有从事小说创作的经验,但在“小说救国”口号的感召下,这一年不约而同的走向小说创作的道路,成为当时创作的新生力量,为小说繁荣格局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 1903年小说的嬗变 1903年的小说在继承以前小说的基础上,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一,形式的嬗变。小说在语言、结构、叙述方式等方面均发生明显的改变,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其二,思想内容的嬗变。1、崭新的主题。排满革命思想、军国民精神、地方自治思想、国民改造问题和崇商思想等都是崭新的内容,是以往传统题材无法涵盖的。2、崭新的形象。少年英雄、新型商人、腐败官员、假革命等群体形象,以前所未有的面目出现在时代大潮中,从他们身上看到与传统的决裂。其三,审美观念的擅变。1、对传统小说由否定到肯定,态度发生转变。由于民族的危机使当时人陷入既渴望学习西方又固守中国传统文化的矛盾中,因而不可能对西洋小说和中国小说有一个清醒冷静的认识,导致错位和误解现象。以前的否定,现在的肯定,都是以西方的标准,从政治角度重新解读作品。2、从“现世界”到“理想世界”。“新小说”的开山之作一一 《新中国未来记》的诞生,打开了小说的新局面,作品所展现的对未来的想象寄托着作者的政治理想,这一格局从此成为晚清政治小说的主要表达方式。3、从传世之文到觉世之文。小说不再追求传世的效果,不再把流传千秋万代作为目的,而是以淋漓尽致地叙说,能够打动人、改变人作为最高宗旨。4、以小说不像小说为美。1903年的小说以宣传和鼓动为创作目的,以开启民智和振作国民精神为目标,导致对议论前所未有的重视,把小说当作政论文和教材来看待,小说不像小说遂成为最高的典范。其四,小说载体的革命。1903年登载小说的报刊层出不穷,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盛况,共有29种报刊刊登了80部报刊小说。这些报刊大多{匕革命人士或者政治倾向比较激进的文人创办,当时小说政治色彩比较浓厚也就不言而喻。 (四)1903年小说的接受和影响 1903年小说具有开拓性,在许多方面树立了新的典范,为开创中国小说的新途径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作为“小说界革命”的具体实践,1903年小说的状况直接决定以后小说的走向和趋势。社会小说得到社会各方面的积 极回应,继续保持繁荣的局面,遂成为晚清最繁荣的小说类型;政治小说只是 得到少数同仁的关注和喜爱,再者由于小说家后继乏人,以后逐渐淡出历史舞 艺入 口0

二、欢迎参加本刊举办的“金川奖杂文征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欢迎参加本刊举办的“金川奖杂文征文”(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制度与文学制度研究
    二、文学评奖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
    三、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四、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与基本设计
第一章 “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
        一、民间奖励机制的形成
        二、文艺组织奖励机制的发挥
        三、个人资助机制的产生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
        一、“无果而终”的构想
        二、“广开言路”的求索
    第三节 “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
        一、“墙外开花”
        二、“墙内凋敝”
第二章 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
        一、文学组织的恢复
        二、文学刊物的复刊
        三、文艺政策的调整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
        一、“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
        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创立
        三、茅盾文学奖的创立
        四、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初步建立
第三章 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
        一、奖项设置的扩容与新创
        二、评委组成的专业化与年轻化改革
        三、评选机制的革新与奖评机制的形成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
        一、制度“拐点”出现的缘由
        二、被僭越的评奖制度
        三、“反向”的艺术高峰
第四章 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
        一、公共生态与制度危机
        二、自身存在与制度危机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
        一、多元评价主体的共生
        二、多元评价标准的交锋
    第三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
        一、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
        二、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
        三、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
        四、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2)台湾现代文学史稿(1923-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英文摘要
引论
    一、本课题领域的学术史回顾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三、本课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四、本论文的基本结构及框架
上篇 台湾现代文学史的日据时段(1923.1.1-1945.8.15)
    第一编 文学的外围:周边文化中的边缘书写
        第一章 日据时期台湾现代文学史背景
        第一节 日据时期的台湾社会概况
        第二节 文学社团、流派及与之关联的报刊
        第三节 文学周边的中华文化民间薪传
        第二章 离岛写作与归岸之响
        第一节 概述
        一、离岛写作——“流散美学”(Diaspora aesthetic)现象
        二、陆、岛文化人的同声相应
        第二节 离台内渡写作
        一、台湾作家的内渡写作
        二、民间书写的内渡
        第三节 离台赴日写作
        第四节 台湾作家及民间艺人在其他国家、地区的写作
        第五节 岛外文化人的台湾题材写作及对台交流
        第一编小结 映摄中华文化意涵的台湾现代文学外围书写
    第二编 文学的内部:语言暴政下的痛苦言说
        第三章 日据时段的台湾现代文言作品
        第一节 概述
        一、文言诗歌发展脉络
        二、文言散文发展脉络
        三、文言小说、戏剧等的产生与发展
        四、文言楹联
        第二节 赖和与陈虚谷、杨守愚等人的文言创作
        第三节 吴浊流与叶荣钟等人的文言创作
        第四节 连横等人的文言创作
        一、连横、洪弃生、林幼春、胡殿鹏
        二、王松、施天鹤
        三、蔡惠如、谢星楼、庄嵩、张汉、黄赞钧、黄水沛
        第五节 石中英、黄金川等女性文言诗人
        第四章 日据时段的国语(白话)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国语(白话)文学生长脉络
        二、国语(白话)新诗源流
        三、国语(白话)小说创作
        四、国语(白话)散文创作
        五、戏剧、文学评论等其它国语(白话)文学形式
        第二节 赖和、杨守愚、周定山等人的国语(白话)文学创作
        第三节 张我军与杨云萍等人的国语(白话)文学创作
        第四节 吴漫沙等人的通俗国语(白话)文学创作
        第五章 日据时段的台湾现代日语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日语诗歌创作发展脉络
        二、日语小说创作发展脉络
        三、日语散文、戏剧等其它文学形式发展脉络
        第二节 杨逵、吕赫若、龙瑛宗、张文环、翁闹等人的日语作品
        第三节 杨炽昌、张彦勋、吴新荣、王白渊、陈奇云等日语诗人
        第四节 吴浊流、叶荣钟、杨云萍等人的日语创作
        第五节 女性作家及其日语通俗文学创作
        第六章 日据时段的台湾现代方言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台湾方言之源流及其分布概况
        二、方言歌诗、口传民间故事、传说、谜猜等民间文学形式发展脉络
        三、方言小说发展脉络
        四、方言戏曲、散文、戏剧及其他文学形式发展脉络
        五、闽南语流行歌
        第二节 方言歌谣(含少数民族的歌诗)
        第三节 闽南语流行歌、报告文学等通俗文学创作
        第四节 台湾民间方言戏曲
        一、日据时段台湾现代民间方言戏曲的发展
        二、歌仔和歌仔册
        三、歌仔册个案抽样析赏——《金快运河记新歌》
        第七章 日据时段的台湾现代翻译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张我军的日文中译
        第三节 黄宗葵、刘顽椿、吴守礼等的中文日译
        第二编小结:语言转换、文化隐喻与韧性抗争
    第三编 文学内外的纠葛
        第八章 各种文艺思想的交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新旧文学论战沿革及意义
        第三节 乡土文学和台湾话文论战沿革及意义
        第四节 大众及左翼文艺的倡导
        第五节 台湾作家与来台日本人的文学论战
下篇 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学(1945.8.16-1949.5)
    第一编 文学的外围:光复之喜与恶政之怨
        第九章 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学史背景
        第一节 光复初期的台湾社会概况
        第二节 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学社团与相关报刊
        第三节 融汇于中华文化主流的光复初期台湾文学周边文化
        第十章 彼岸之念与此岸之思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在大陆的台湾文化人和在台湾的大陆文化人
        一、台湾文化人在大陆
        二、大陆文化人在台湾
        第三节 范泉、《文艺春秋》与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学之关联
        第一编小结:光复初期庶民写作和官方意识形态:融合—分流—交织
    第二编 文学的内部:回归的欢喜与转换的阵痛
        第十一章 光复初期台湾文言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言诗歌
        第三节 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言散文
        第十二章 光复初期国语(白话)文学
        第一节 概述:光复初期国语(白话)文学的复苏
        一、创作用语由日文向中文转换的困难与适应
        二、两岸国语(白话)文学的汇流
        三、光复初期国语(白话)文学创作概况
        第二节 光复初期的国语运动
        第三节 光复初期的国语(白话)小说家
        一、钟理和
        二、吕赫若、周青
        三、欧坦生和杨梦周的小说创作
        第十三章 光复初期台湾日语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光复初期的日语小说创作
        一、吴浊流
        二、杨逵等小说作家
        第三节光复初期的日语诗歌创作
        一、光复初期台湾女性作家的日语诗歌
        二、陈千武及银铃会诸诗人的日语诗歌
        第十四章 光复初期台湾方言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光复初期的闽南语流行歌
        第十五章 光复初期台湾现代翻译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许寿裳、黎烈文等的翻译文学活动
        下篇第二编小结:语言转换的艺术与中华民族身份的认同
    第三编 文学内部的论议与文学外部的纷扰
        第十六章 光复初期的文艺争鸣
        第一节 光复初期文学论议的起因及其范围
        第二节 关于台湾新文学诸问题的讨论
        一、《新生报》“桥”副刊上关于台湾文学方向的论议
        二、《台湾文化》对两岸新文学传统的兼容
        三、论议的结果——促使两岸文学汇流的进步现实主义
结论 台湾现代文学:语言转换中的中华文化脉搏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致谢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3)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到“新自由主义”—胡秋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与分析
        一、大陆地区
        二、港台地区
    第三节 当前的不足与本文的创新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青年时代的问学与求索
    第一节 少年志向
        一、家世与家学
        二、明道救世
        三、科学报国
    第二节 追溯与调适:青年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的思考
        一、初识马克思主义
        二、普列汉诺夫的信徒
    第三节 “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提出和阐述
        一、“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提出的背景
        二、“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小结
第二章 “文艺至死是自由的、民主的”——“自由人”的文艺思想
    第一节 “人性论”与“阶级论”之间:胡秋原与“普罗文学运动”
        一、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文艺自由论辩”的背景
        二、“文艺自由论”的先声:“革命文学运动”中人道主义的诉求
    第二节 错位的文学对抗:“自由人”与“文艺自由论辩”
        一、艺术正确与历史困境:“自由人”的文艺观
        二、话语夹缝中的思与辩:“自由人”与“左联”的“战争与和平”
    小结
第三章 超越左右的尝试及其理论探讨——以“读书杂志派”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读书杂志》的创办、宗旨与社会影响
        一、《读书杂志》的筹办和发行
        二、“读书杂志派”及其思想倾向分析
        三、道不同不相为谋——“读书杂志派”与“左联”的分歧
    第二节 超越左右的理论探讨——“读书杂志派”与“中国社会史论战”
        一、“中国社会史论战”缘起
        二、“读书杂志派”的社会史观
    第三节 书生问政——“读书杂志派”对中国出路的探索
        一、“读书杂志派”与“闽变”
        二、和而不同——“读书杂志派”与“第三党”在“闽变”中的思想分歧
        三、对中国出路的初步思考
    小结
第四章 比较中西文化——自创“文化史观”
    第一节 比较中西文化思考中国出路
        一、基于民族主义的立场辨析西方文化的价值
        二、对苏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批判
        三、对中国近代文化危机的思考
    第二节 对“新自由主义”的诠释和“文化史观”的构建
        一、为何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转向“新自由主义”?
        二、“文化史观”的构建
    第三节 践行书生问政
        一、全民抗日的主张
        二、抗战建国的诉求
    小结
第五章 “超越前进论”——思想的归宿
    第一节 观望与选择
        一、武汉观望与离开大陆的心态
        二、婉拒中共邀请北上的原因
        三、栖身香港对中国前途的再思考
    第二节 新自由主义文化史观的再诠释
        一、思想核心:理论历史学
        二、思想归宿:超越前进论
    小结
结论: 独立人格与自由主义——胡秋原思想再评价
参考文献
后记

(4)20世纪90年代中国报纸副刊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第一节 文化视野中的副刊变迁
        一、文化的变迁与副刊的发展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报纸副刊变迁研究命题的提出
    第二节 副刊:文化与报业结合的独特形态
        一、副刊的界定
        二、副刊研究的两个维度
        三、论文的资料来源、研究思路及篇章结构
第一章 90年代报纸副刊发展的动因分析
    第一节 时代的喧嚣与转型的深入
        一、大众文化全面登堂入室
        二、全球化语境下消费主义的盛行
        三、社会心理及受众审美文化诉求的转变
    第二节 多层媒介环境制约下的报纸副刊
        一、社会变迁对大众传媒体系的影响
        二、极速化传媒时代报纸及副刊的生存空间
        三、报业的市场竞争环境与人文环境
    第三节 90年代以来副刊的发展趋向
        一、精英主导的文人副刊向大众化副刊转变
        二、新闻的文学化与副刊的新闻化
        三、媒介生态环境制约下副刊位置的寻找
第二章 传统文艺副刊式微
    第一节 副刊的文学传统
        一、近代报纸副刊的文学传播意义
        二、作为现代文学生产场中的枢纽
        三、副刊在当代文学生产场中作用的减弱
    第二节 文艺副刊式微的文化透视
        一、90年代文学的边缘化
        二、电子媒体、网络媒体对副刊的冲击
        三、市场化与文艺副刊的局限
    第三节 文学性与新闻性的消长
        一、文学性的泛化与文艺副刊式微
        二、从沉默的文学载体到话语权力膨胀的大众传媒
        三、对副刊文学性与新闻性的思考
        四、文艺副刊的坚守与分化
第三章 由一元到多元的副刊形态
    第一节 报业格局的变迁与副刊形态的多元化
    第二节 作为主流文化阵地的机关报副刊
        一、机关报副刊的历史传统及其功能定位
        二、走向市场的机关报及其副刊的发展
    第三节 晚报副刊的闲和趣
        一、晚报特色及其副刊个性
        二、“以不变应万变”的晚报副刊老字号
    第四节 都市报副刊的大众化品格
        一、快炙人口的大众文化快餐
        二、怀旧情调与市井幽默
        三、世纪之交都市报副刊的新走向
    第五节 行业报副刊的专业化特色
第四章 副刊的生产与接受
    第一节 副刊生产机制的转型
        一、副刊生产的市场化转换
        二、策划性:从来稿加工向大众话题拓展
        三、副刊的经营与运作
        四、来自主流意识形态的调控:中国新闻奖副刊作品奖的设立
    第二节 生产主体和接受主体身份的变迁
        一、报纸副刊的作者群:从文学青年到职业写手
        二、副刊编辑:由传统文人到新媒体知识分子
        三、究竟谁在阅读今天的报纸副刊
    第三节 生产机制转换下副刊文体的选择与创造
        一、副刊文体的特点
        二、生产机制转换下副刊文体的发展
        三、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副刊文体
第五章 反思与前瞻
    第一节 90年代以来副刊发展的文化反思
        一、副刊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及其思考
        二、副刊在报纸中的存在及其必要性思考
        三、副刊的媚俗化与消费意识形态的入侵
    第二节 “解读”时代报纸副刊的走向与思考
        一、“解读”时代的来临及副刊的发展趋向
        二、由单向解读到多元沟通——建构作为公共论坛的报纸副刊
附录:
    1、副刊的应变与超越——访四川日报副刊部主任伍松乔
    2、对成都晚报、天府早报副刊主编的访谈
    3、1998—2002年中国新闻奖副刊作品奖获奖项目
    4、对四川报纸副刊编辑的问卷调查
    5、港台报纸副刊的发展概况
参考文献
本人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声明
后记

(6)近代戏剧的传承与开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论 近代戏剧的生成及特征
第一章 戏剧表演风格与审美观念的近代变革
    第一节 京秦旋风与男旦风潮
    第二节 风云际会与黄腔崛起
    第三节 德艺双馨与审美趣味的转移
    第四节 时运交移与戏剧观念的进一步变革
第二章 延续与变迁:“京派”与“海派”
    第一节 京派、海派之名与实
    第二节 京徽争胜与南派京剧的形成
    第三节 京剧改良与海派京剧的发展
    第四节 海派文化对传统京剧思维的消解与激活
第三章 传统剧目的新变
    第一节 近代剧目之来源
    第二节 以艺人为中心编剧体制的形成
    第三节 以表演为中心剧本型态的确立
    第四节 舞台演出文本的成熟与定型
第四章 艺人新编历史剧的风行
    第一节 艺人历史剧溯源及其主题倾向
    第二节 大众价值观念与艺人历史剧创作
    第三节 大众审美取向与艺人历史剧创作
    第四节 类型化倾向在艺人创作中的极端发展
第五章 近代时事剧创作的繁盛
    第一节 时事剧沿革及近代士风的转变
    第二节 忧乱伤离:近代前期时事剧创作
    第三节 政治剧曲之丰碑:近代后期时事剧创作
    第四节 报章体的渗透与近代传奇杂剧创作
第六章 戏曲理论家视野中的近代戏剧观念
    第一节 戏曲观
    第二节 近代悲剧观念的变迁
    第三节 意境论
    第四节 骈史观:以诗人之心,行稗官之志
第七章 高台教化、新民救亡与戏曲改良
    第一节 高台教化:传统戏剧教化观
    第二节 以戏救国:近代前期戏剧教化观
    第三节 新民救亡:近代后期戏剧教化观
    第四节 戏曲改良的理论建树
第八章 舞台实践观念的开拓与更新
    第一节 场上之曲与声歌之道:吴梅的舞台实践论
    第二节 无声不歌,无动不舞:齐如山的舞台实践论
    第三节 汪笑侬舞台实践观念的开拓与更新
    第四节 新剧改良的舞台实践论
余论 近代戏剧的地位及影响
附录一: 近代京剧剧目之着录
附录二: 传奇杂剧对京剧的渗透
附录三: 近代戏剧史编年
附录四: 参考书目举要
后记

(7)媒介生态与现代文学的发生—《小说月报》(1910-193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小说月报》(1910——1931)的研究现状
    二、作为“酵素”的印刷媒介与社会变迁
    三、文学传播与媒介转换
    四、本论文的整体框架、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1910——1931的媒介生态与现代文学的发生
    第一节 娱乐生活方式的出现与媒介关系的构建
    第二节 现代传媒影响下的文学场
第二章 《小说月报》的媒介特性与现代文学的发生
    第一节 以图画开启民智
    第二节 《小说月报》对读者群体的培养
    第三节 商务印书馆现代的营销体系
第三章 《小说月报》的编辑群体与现代文学的发生
    第一节 编辑对期刊的主导作用
    第二节 前期《小说月报》的编辑及期刊风格
    第三节 革新后的《小说月报》编辑及期刊风格
第四章 《小说月报》的文学策略与现代文学的发生
    第一节 从“文白混杂”到“白话为尊”
    第二节 从“归化”到“异化”
    第三节 从“人办文学研究会”到“文学研究会办人”
结语
附录:《小说月报》(1910-1920)目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完成的科研项目
后记

(8)乡村影像的传播与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方法的确立
第二章 商业时代的启蒙——一次与农民无关的乡村浮现(1932——1937)
    第一节 三十年代电影的乡村视野
    第二节 影像传播策略:商业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对接
    第三节 乡村影像的认同效应
第三章 国家意识形态的宣传工具——以乡村为中心的政治动员传播模式(1949-1976)
    第一节 "农业题材"电影的"载道"使命
    第二节 农业社会主义影像的宣传策略
    第三节 农村片的传播效果和功能
第四章 边缘乡村和文化明星——新时期以来作为中国乡村认知的影像载体
    第一节 新时期乡村影像创作的支持情境
    第二节 在艺术革新与通俗之间的文本形态及受众分化
    第三节 新时期乡村影像的传播格局
结语:农村影像的发展思考
附录一 文中所涉乡村影像主要片目一览表
附录二 调查问卷及数据
参考文献
后记

(9)大众媒体与文学传播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传播学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传播者:浮出与沉落
    第一节 媒介产业与文学生产
    第二节 大众媒体制导的文学传播
    第三节 作家群体的分化
    第四节 编辑与新媒介文化人
第二章 文学话语:分裂与变异
    第一节 新闻话语与文学话语
    第二节 雅俗融渗
    第三节 视觉转向
    第四节 文类消长
第三章 传播媒介:危机与新机
    第一节 报纸副刊
    第二节 文学期刊
    第三节 文学出版
    第四节 影视与文学
    第五节 网络与文学
第四章 文学受众:走向自主
    第一节 文学受众的整体状况
    第二节 受众需求与文学市场
    第三节 受众的文学消费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10)光绪二十九年(1903)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1903年以前的小说创作
    第一节 传统小说的延续
    第二节 传统小说的蜕变
    第三节 小说传播媒介的丰富
第二章 1903年小说的繁荣
    第一节 1903年小说的创作背景
    第二节 1903年小说作家群体
    第三节 1903年小说的主导类型
第三章 1903年小说的嬗变
    第一节 小说形式的嬗变
    第二节 小说内容的嬗变
    第三节 审美观念的嬗变
    第四节 小说载体的嬗变
第四章 1903年小说的接受与影响
    第一节 1903小说的接受
    第二节 《新小说》对小说杂志的影响
    第三节 1903年小说对后世小说的影响
余论
附录: 1903年小说叙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欢迎参加本刊举办的“金川奖杂文征文”(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D]. 王鹏. 南京大学, 2014(05)
  • [2]台湾现代文学史稿(1923-1949)[D]. 李诠林. 福建师范大学, 2006(01)
  • [3]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到“新自由主义”—胡秋原思想研究[D]. 霍贺. 南京大学, 2014(05)
  • [4]20世纪90年代中国报纸副刊发展研究[D]. 陈叙. 四川大学, 2004(02)
  • [5]百花园里竞芳菲——大理州文学艺术50年巡礼[J]. 王子荣. 大理文化, 2006(06)
  • [6]近代戏剧的传承与开拓[D]. 田根胜. 华东师范大学, 2003(03)
  • [7]媒介生态与现代文学的发生—《小说月报》(1910-1931)[D]. 端传妹.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4)
  • [8]乡村影像的传播与认同[D]. 王文奇.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9]大众媒体与文学传播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传播学阐释[D]. 曹怀明. 山东师范大学, 2004(01)
  • [10]光绪二十九年(1903)研究[D]. 陈清茹.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标签:;  ;  ;  ;  ;  

欢迎参加本刊举办的“金川奖征文电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