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络合物稳定常数的归纳和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邹志磊[1](2021)在《金属离子对微细粒黑钨矿、绿泥石及石英分散凝聚行为的影响》文中指出由于微细粒矿物表面溶解度大、生产用水及碎矿与磨工艺的影响,常常会引入大量的难免金属离子。这些难免金属离子在矿物表面吸附,会改变矿物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影响矿物颗粒的分散凝聚行为,进而影响矿物的浮选。本文以微细粒黑钨矿、绿泥石及石英为研究对象,选用不同金属离子,系统的研究了金属离子的价态、浓度及p H值对矿物分散凝聚行为的影响规律。并通过Zeta电位测试,DLVO理论计算,吸附量实验、XPS测试及金属离子水解组分分析,阐明了金属离子对矿物分散凝聚行为影响的机理。由金属离子对矿物的分散凝聚影响的实验可知:金属离子的价态对三种矿物分散凝聚行为的影响较大。一价的金属离子钾、钠对三种矿物的分散凝聚行为几乎没有影响;二价、三价的金属离子加入后,在一定的p H范围内均能显着破坏三种矿物的分散稳定性,并且随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大,矿物团聚现象越明显。FBRM及光学显微镜结果显示:金属离子存在的条件下,黑钨矿及绿泥石形成了致密的团聚体结构,搅拌对黑钨矿和绿泥石的分散凝聚行为的影响不大,但是搅拌对石英颗粒的团聚体有较为明显的影响。浮选实验表明:以油酸钠为捕收剂,矿物的团聚可以显着的提高微细粒矿物的浮选速率。Zeta电位的测量结果表明:Pb2+、Mn2+、Fe2+及Al3+的加入对三种矿物表面的电位影响较大,均能使矿物表面的Zeta电位出现整体正移。DLVO理论计算很好的解释了三种矿物在去离子水体系中的分散凝聚行为;引入金属离子后,在一定p H范围内虽然可以较为明显的降低矿物颗粒间的势垒,但并没有完全消除矿物颗粒间势垒,金属离子的加入使得矿物颗粒间的作用力变得更为复杂,因此并不能很好的解释金属离子加入导致矿物颗粒间显着的凝聚现象。金属离子在矿物表面的吸附实验结果显示:金属离子在矿物表面的吸附量越大,矿物团聚的越明显。金属离子水解组分计算及XPS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带正电荷的金属离子的羟基络合物及其氢氧化物沉淀是促进三种矿物凝聚的主要成分,带正电荷的羟基络合物主要通过静电架桥作用使得三种矿物发生团聚;氢氧化物沉淀主要通过沉淀网捕作用使得三种矿物聚沉团聚。
韩子建[2](2021)在《电活化过硫酸盐体系强化处理电路板络合铜废水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赵国智[3](2021)在《基于罗丹明衍生物的席夫碱荧光探针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荧光探针领域的发展非常迅速,通过设计合适的荧光探针实现对目标物或目标环境的检测成为科研工作不可或缺的一个分析方法。相较于传统的检测方式,荧光分析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和易操作性使其成为检测待分析物更好的选择,基于重金属离子污染尤其是汞离子的污染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危害,一系列汞离子荧光探针分子已经被成功制备用来识别复杂体系中的汞离子,然而目前报道的汞离子探针依然不能充分满足检测需求,因此仍需进一步提高荧光探针的选择性、灵敏度及复杂环境的适应性。检测需求日益复杂,因此根据具体识别环境设计相宜的汞离子探针成为关键。本文基于荧光物质发光原理、荧光探针识别机理以及科研工作者的相关探索,针对汞离子设计了五个基于氧杂蒽结构的荧光探针:FLHC、R6GHC、RhoBdoHC、Rho BHC和Rho16HC,对于合成的五个荧光探针,本文均通过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以及高分辨质谱进行了结构的表征与分析以确定合成的产物结构无误。五个荧光探针在识别汞离子后的最大荧光发射波长分别为530 nm、555 nm、558nm、595 nm和640 nm,不同的波长可以适应不同的检测需求。该系列探针为螺内酰肼衍生物,具有特殊的共轭结构,荧光性能较强,其识别部位的电子分布与空间非常适合与汞离子发生相互作用,通过对并对探针分子识别汞离子前后的光学性能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可以发现加入汞离子后荧光素螺环能快速发生开环,日光下及紫外灯照射下均出现肉眼可见的颜色变化,且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出现较强的吸收峰,荧光光谱也出现显着的发射峰,本文也分别对探针的选择性、抗干扰能力、检测限、络合常数、p H干扰、结合机理以及可视化应用进行了研究,可以证明五个探针在识别汞离子的能力上均表现优异。该系列探针均可与Hg2+以1:1的结合比进行相互作用,通过打开螺内酰肼的螺环使共轭体系得到恢复,从而实现荧光从“关”到“开”的变化。其选择性实验、抗干扰实验可以证明五个探针对Hg2+的特异性识别能力也是比较优秀的,可以在复杂的环境中实现对Hg2+的选择性识别。通过荧光滴定实验测定了五个探针的检测限分别为10.4 n M、12.5 n M、16.2 n M、8.01 n M和15.4 n M,这是令人比较满意的结果。五个探针与汞离子的响应均可以通过肉眼识别出来,基于配置溶液仍需一些繁琐的步骤,为简化其操作步骤。将滤纸浸入荧光探针的溶液,充分浸泡并在空气中干燥后得汞离子试纸。实验观察,当未接触汞离子溶液时,所得试纸日光下无色,在紫外灯下为蓝色;当接触汞离子溶液后,所得试纸无论在日光下还是紫外下均可以发生显着的颜色变化。由此可以实现更便捷的汞离子检测。基于荧光探针Rho16HC识别汞离子后的荧光发射波长较长,且其荧光能量较低且不易受到背景干扰,荧光探针Rho16HC在活细胞中的应用被进一步研究。吸收了荧光探针Rho16HC的RAW 264.7细胞在经过汞离子溶液培养后,显示出了强烈的红色荧光,由此可以说明荧光探针Rho16HC可以成功应用于活细胞中外源性汞离子的检测,这表明探针在生物应用上也具有一定的潜力。
严海波[4](2021)在《铂族元素在含氯流体中的热液活动性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铂族元素(PGE),即钌、铑、钯、锇、铱、铂,作为关键战略资源长期以来被研究勘察,并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生活及军事国防工业上。PGE具有极强的亲硫性和化学惰性,通常可以作为基性-超基性岩浆过程的地球化学示踪剂。但越来越多的地质现象和实验研究表明PGE在热液环境下具有一定的活动性,并且主要以氯络合物形式进行迁移。然而,目前对于PGE及其络合物的高温高压热力学性质和流体活动性却知之甚少。因此,明确PGE及其络合物在流体中的热力学性质和活动性,不仅有助于从基本理论上深刻理解PGE在深地、深海的分布和循环,也促进对PGE基本地球化学性质的新认识,继而丰富相关的成矿理论。本研究采用多角度的科学思维结合多层次的高温高压实验模拟方法来进行创新性的攻关研究,包括:1)采用PGE-Cl络合物水解法来研究PGE在热液中的迁移、分异、沉淀过程;2)采用PGE氧化物溶解度法来研究PGE的溶解和络合作用;3)采用橄榄岩-流体之间的水岩作用来研究PGE在自然过程中的活动性及迁移能力。本研究首先开展了不同温度、压力、时间下K2Pt Cl6、K2Pd Cl6、K2Ru Cl6、K2Os Cl6、K2Ir Cl6、K3Rh Cl6等PGE-Cl络合物的水解实验。时间序列实验结果均显示PGE-Cl络合物在200℃和100 MPa条件下24小时内可达到水解反应平衡,并且水解反应行为主要受反应温度、压力、初始物浓度等因素控制。温度的升高(200~600℃)和压力的增强(50~300 MPa)皆能促进PGE-Cl络合物水解行为,其中温度的影响更为显着,而高初始物浓度相对会抑制PGE-Cl络合物水解程度。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计算拟合,本研究首次获得了不同PGE-Cl络合物的累积水解平衡常数(Kh)随温度(T,开尔文)变化的表达式(100 MPa,NNO):Ln Kh=(39.87±3.192)-(48671±2096)/T(K2Pt Cl6),Ln Kh=(45.24±5.664)-(49079±3583)/T(K2Pd Cl6),Ln Kh=(42.95±4.13)–(56205±2594)/T(K2Ru Cl6),Ln Kh=(38.32±2.74)–(47560±1657)/T(K2Os Cl6),Ln Kh=(46.61±3.82)–(46455±2361)/T(K2Ir Cl6),Ln Kh=(36.26±2.90)–(40591±1804)/T(K3Rh Cl6)。再根据范德霍夫和吉布斯自由能等热力学方程,本研究获得了不同PGE-Cl络合物水解体系的??、??、??和部分PGE离子的水解常数(α)、PGE-Cl络合离子的形成常数(β),如Pt4+的水解常数(α)和Pt Cl62-的形成常数(β)。据此,通过热力学计算模拟获得了不同Cl浓度、温度和p H条件下PGE-Cl络合物在流体中的最大迁移能力。结果显示,PGE-Cl在流体中的最大迁移能力随着流体p H降低而增大,随着流体Cl浓度增加而呈指数增加,随着体系温度提高而呈现起伏变化;最佳迁移条件为中低温酸性高氯或高温弱碱性高氯流体,最大迁移量可达数万ppm。横向对比PGE-Cl络合物之间流体迁移能力差异,结果表明PGE-Cl的流体稳定性顺序为Ru-Cl>Pt-Cl、Os-Cl>Pd-Cl>Ir-Cl、Rh-Cl,而流体稳定性受温度影响的顺序为:Ru-Cl>Pd-Cl>Pt-Cl>Os-Cl>Ir-Cl>Rh-Cl。结合多元混合模拟计算,本研究认为流体温度、p H和Cl浓度对不同PGE-Cl络合物的迁移能力有着不同的制约作用,并且制约因素之间不是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此外,通过对PGE-Cl络合物的水解实验产物进行分析,我们获得了一系列独特形貌结构的PGE氧化物纳米颗粒。基于多层嵌套式实验方法,本研究对Pt O2、Pd O、Ru O2、Os O2、Ir O2、Rh2O3等PGE氧化物进行了溶解度实验研究,设置实验条件为饱和蒸气压、温度(150~350℃)、流体HCl浓度(0.001~0.1 mol/L)和Na Cl浓度(0.04~4 mol/L)。时间序列实验表明在150℃和饱和蒸气压条件下,Pt O2溶解反应可以在7天内达到平衡,远远大于PGE-Cl络合物水解反应的平衡时间,可能由于溶解反应过程涉及到非均相反应。实验结果均显示PGE氧化物的溶解反应主要受温度、流体Cl浓度和p H等因素控制,其中高Cl浓度和低p H会极大促进PGE氧化物的溶解反应,有利于PGE-Cl络合离子稳定存在于流体中,温度升高对PGE氧化物溶解反应也有一定促进作用。根据热力学计算和范特霍夫方程,本研究得出PGE在溶液中均以六配位的PGE-Cl络合离子稳定存在,并且还获得了不同PGE氧化物的溶解平衡常数(Ks)表达式:Pt O2:Ln Ks=-(46.78±4.08)+(41406±2185)/T,Pd O:Ln Ks=-(20.95±6.81)+(20097±3466)/T,Ru O2:Ln Ks=-(57.19±9.93)+(42966±5103)/T,Os O2:Ln Ks=-(49.05±4.51)+(43234±2350)/T,Ir O2:Ln Ks=-(37.67±5.28)+(31318±2800)/T,Rh2O3:Ln Ks=-(14.40±4.86)+(21588±2575)/T以及对应溶解体系的??、??、??和部分PGE离子的水解常数(α)、PGE-Cl络合离子的形成常数(β)。通过热力学模拟计算,本研究认为PGE-Cl络合离子在流体中的最大迁移能力主要受控于流体的温度、p H和Cl浓度等因素,并且能大量迁移的适宜流体为酸性高氯流体,迁移量最高可达数万ppm。对比PGE氧化物溶解平衡常数,本研究获得了PGE-Cl在流体中的稳定性顺序为:Pt-Cl>Os-Cl>Ru-Cl>Ir-Cl,稳定性受温度影响的顺序为:Ru-Cl>Pt-Cl>Os-Cl>Ir-Cl>Rh-Cl,这与水解实验结果具有一致性。综合可得,Pt-Cl和Os-Cl因流体稳定性较强,相对更容易随流体迁移,而Ir-Cl和Ru-Cl因稳定性较差或者温度影响显着,而不容易随着流体迁移。含氯流体交代地幔橄榄岩的实验研究被用来进一步验证天然样品中PGE的流体活动性,实验压力为饱和蒸气压~200 MPa,体系温度为200~650℃,流体HCl浓度为0.001~0.091 mol/L,Na Cl浓度为0.005~0.1 mol/L。结果表明PGE在含氯流体中具有较好的活动性,高温相对有利于PGE的溶解迁移,并且PGE各元素被含氯流体萃取的能力具有一定差异,其中Pt、Pd、Os的流体迁移能力大于Ru、Rh、Ir。综合可知,PGE-Cl络合物水解实验和PGE氧化物溶解实验的结果均表明PGE在含氯流体中具有良好活动性,迁移能力主要受控于流体温度、Cl浓度和p H等因素控制,其中Cl浓度起着主导作用,最佳适宜迁移条件为酸性高氯流体,迁移量最高可达数万ppm。同时,地幔橄榄岩的水岩反应实验进一步证实了PGE在自然样品中也具有良好的流体活动性以及PGE之间的迁移能力差异。据此,我们可以来探讨热液地质作用过程中PGE的溶解、迁移、沉淀以及成矿机制,同时为铂族矿稀少提供一种可能的解释,更为铂族元素运移和矿床形成提供理论基础。
袁芳[5](2021)在《锰强化草酸还原六价铬的效果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铬是现代社会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但由于对含铬三废(废渣、废水、废气)不合理的控制甚至将其随意排放至环境中,导致我国多个地区地下水和土壤受到严重的六价铬污染。治理六价铬污染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将高毒性Cr(Ⅵ)还原转化成低毒的Cr(Ⅲ)。地下环境里广泛存在着许多小分子有机酸、金属离子和矿物颗粒,这些天然存在的物质对Cr(Ⅵ)的迁移转化和毒性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草酸是地下环境中常见的小分子有机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与重金属发生络合、螯合或溶解作用,是土壤中重要的有机配体;Mn2+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金属离子,在地下环境的地球化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另外一种普遍存在于地下环境中的物质是水钠锰矿,这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氧化锰矿物,广泛参与地球化学过程,深刻影响着重金属铬的迁移转化。这些物质既是友好安全的环境要素,又对六价铬的存在形式和迁移转化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选择草酸、Mn2+和水钠锰矿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探究锰强化草酸还原Cr(Ⅵ)的效果和规律,并研究其机理。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探究Mn2+强化草酸还原Cr(Ⅵ)的效果规律和机理。Mn2+可显着强化草酸还原Cr(Ⅵ),强化过程分为缓慢诱导期和自动加速期,均符合拟一级动力学,加速期的反应速率常数是诱导期的6倍。环境因素对Cr(Ⅵ)还原的影响如下:随着体系初始p H增大,Cr(Ⅵ)的还原速率逐渐减小;草酸和Mn2+浓度分别上升时,明显加速了Cr(Ⅵ)的还原;常见的金属阳离子中,Fe3+可以促进Cr(Ⅵ)的还原,Al3+几乎完全抑制Cr(Ⅵ)的还原;常见的几种阴离子对Cr(Ⅵ)还原的影响不大。在Mn2+/草酸反应体系中引入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Mn2+强化草酸还原Cr(Ⅵ)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分析反应过程中Mn2+、Mn3+、Mn4+的含量变化,推断在反应的不同阶段Mn2+、Mn3+发挥的不同作用。通过三次循环实验,证实了还原过程中Mn2+/草酸/Cr(Ⅵ)和Mn3+/草酸/Cr(Ⅵ)两种中间体络合物的重要作用,并且测定了Cr(Ⅵ)还原的最终产物为Cr(Ⅲ)。第二部分,探究水钠锰矿强化草酸还原Cr(Ⅵ)的效果规律和机理。首先实验室制备酸性水钠锰矿并对其进行物相表征,分析其组成和性质。在水钠锰矿和草酸存在的体系中,Cr(Ⅵ)的还原过程符合拟一级动力学。环境因素对Cr(Ⅵ)还原的影响如下:随着体系初始p H增大,Cr(Ⅵ)的还原速率逐渐减小;水钠锰矿添加量逐渐增大时,Cr(Ⅵ)的还原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草酸浓度增大,Cr(Ⅵ)的还原速率随之增大;常见的阴阳离子中,Fe3+抑制了60%左右的Cr(Ⅵ)还原,Al3+完全抑制Cr(Ⅵ)的还原;常见的几种阴离子对Cr(Ⅵ)的还原无明显影响。水钠锰矿/草酸体系还原Cr(Ⅵ)的过程可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水钠锰矿的吸附作用使得Cr(Ⅵ)吸附在矿物表面,在矿物表面和草酸发生还原反应。另一方面是草酸作为配体协助溶解水钠锰矿,使锰离子持续被溶出,在溶液中发生Cr(Ⅵ)的还原反应。通过Cr(Ⅵ)还原循环实验,可得出结论,草酸是主要的电子供体和络合物配体。对反应后的产物进行分析,体系中Cr(Ⅵ)被完全还原为Cr(III)。综上所述,本文探究了金属离子Mn2+和常见锰矿物水钠锰矿强化草酸还原Cr(Ⅵ)的效果及机理,对明晰铬在地下环境中存在形式和迁移转化规律有重要作用,也对六价铬污染的修复治理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张志恒[6](2021)在《铝同晶替代水铁矿的磷吸附特性及CD-MUSIC模拟》文中认为水铁矿是土壤中典型的弱晶质氧化铁,对环境中各种污染物质和营养元素的吸附性能极强,是影响环境中营养物质、微量元素和污染物迁移的重要矿物,因此对水铁矿界面反应的研究具有重要环境意义。铝同晶替代水铁矿是土壤中的普遍现象,铝替代会影响水铁矿理化性质及其对环境阴离子的吸附特性。土壤中铁氧化物等活性组分能强烈固持磷酸盐,造成土壤总磷含量高但有效磷匮乏的现状,研究磷酸盐在铝同晶替代水铁矿上的吸附行为及其机理对充分了解磷的环境行为至关重要。CD-MUSIC模型被广泛用于描述离子在铁氧化物表面的吸附行为,铝替代对水铁矿晶粒大小、结晶度、表面位点类型和亲和性等有显着影响,进而导致模型参数变化。本研究合成四种不同铝替代量的水铁矿,采用XRD、TEM和ICP-OES等技术表征铝同晶替代水铁矿的结构及化学组成;通过电位滴定和批量等温吸附实验获取样品的表面电荷信息和不同p H下铝同晶替代水铁矿对磷酸盐的吸附数据;结合CD-MUSIC模型拟合铝同晶替代水铁矿的质子和磷酸盐吸附数据,得到表面磷酸盐络合物的形态分布;进行原位流动红外实验获取铝同晶替代水铁矿表面磷酸盐络合物的红外光谱,采用分峰拟合和2D-COS分析进一步定量验证样品表面磷酸盐络合物的形态。本研究的主要结果为:1.均匀沉淀法合成的四种铝同晶替代水铁矿样品F-0、F-10、F-20和F-30的实际铝替代量分别为0、11.6、19.1和25.6 mol%。TEM结果表明铝同晶替代未改变水铁矿颗粒的形貌,均为弱结晶强团聚的不规则形状。随铝替代量增加,水铁矿纳米颗粒的结晶尺寸变小、表面电荷密度增加、样品PZC升高。2.铝替代提高了水铁矿对磷酸盐的吸附量。F-0、F-10和F-20样品的磷酸盐吸附量差别不大,当铝替代量达到30%时样品对磷酸盐的吸附量显着增加。水铁矿对磷酸盐的吸附量随p H升高而降低。3.磷酸盐在水铁矿表面主要存在单齿、去质子化双齿和质子化双齿三种配位形态,p H、磷浓度和铝替代均可影响水铁矿表面磷酸盐络合物的形态分布特征。双齿络合物在高p H条件下易发生去质子化反应;随p H升高双齿络合物逐渐向单齿络合物转化;较低磷酸盐吸附量不利于双齿络合物发生质子化反应;铝替代未改变水铁矿表面磷酸盐络合物的类型,但其提高了双齿络合物的比例,降低了单齿络合物的比例。
朱乐东[7](2021)在《生物酶作用下典型有机氯代污染物的降解和代谢活化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机氯代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多种环境介质中,在空气、水、土壤、沉积物和生物群样品中都可检测到它们的存在。环境中的有机氯代污染物来自于化工废水、农药的生产和使用、工业材料的使用、垃圾焚烧以及氯消毒的副产物等。有机氯代污染物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加剧了人类健康风险、危害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多样性。研究有机氯代染物降解和代谢的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其中,生物法是从不同的菌株中提取出可以处理污染物的酶来解决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理解酶催化外源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转化机制,对于评价环境污染物的转化归趋、清洁生产、毒理效应以及健康风险等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酶及酶催化反应的方法多种多样,可分为实验研究和计算模拟研究两类。其中计算模拟以量子化学方法为基础,可以在微观尺度上研究反应机理,探索环境污染在酶作用下的转化路径和产物分布。同时可以捕捉和定性实验方法中无法检测到的活性中间体,减少实验方法的盲目性,增强对酶催化反应的理解和应用。分子动力学(MD)和量子力学与分子力学联用(QM/MM)的方法是研究酶及酶催化反应的重要工具。本文采用MD、密度泛函理论(DFT)和QM/MM的方法研究了典型氯代有机污染物的转化归趋,通过计算模拟对它们的降解和代谢机理进行了预测分析。探讨了酶中关键氨基酸的作用,并结合Rosetta软件为设计高效的酶变体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酶催化反应机制的微观研究,补充验证了实验方法的结果,完善了对酶催化反应的认识并促进了其在环境领域的应用。详细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四部分:一、粘康酸内酯化酶对氯代粘康酸的内酯化机机理氯代粘康酸是氯苯在降解过程中重要的有毒中间产物。本论文使用QM/MM方法,在原子水平上研究了粘康酸内酯化酶(aanti-MLE)对两种同分异构的氯代粘康酸(2-cis,cis-氯代粘康酸和3-cis,cis-氯代粘康酸)的内酯化降解过程。反应的机理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分子内的成环反应,第二步是氢转移过程。同一种底物在酶空间的摆放位置不同会影响反应的机制,所以在研究中提出了两种氯代粘康酸在anti-MLE作用下的四种反应模型,并提供了反应中不稳定中间体的构型。结合单点能计算绘制出四种反应模型的势能剖面图,并指出了两种氯代粘康酸在酶环境中的优势反应路径。结合DFT计算,对比了非酶环境与酶环境下的催化反应能垒,验证了酶促反应的高效性和专一性。利用氨基酸静电影响分析,为后续设计高效酶变体提供了理论指导,3-cis.cis-氯代粘康酸中的氨基酸残基Arg51、Gln294以及2-cis,cis-氯代粘康酸中的Asn193,可以作为修饰酶的定向突变对象。本论文明确了氯代粘康酸的降解机理,完善了氯苯及其衍生物的降解路径,同时也为高效酶变体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二、非血红素2,3双加氧酶的催化反应机理联苯2,3-二加氧酶(BphA)是有氧降解联苯及多氯联苯过程中的第一个Rieske型酶,在环境中芳香族污染物的降解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本论文采用QM/MM方法研究了工程酶BphAEII9催化下联苯和4,4’-二氯联苯的降解转化机理。研究了[FeⅢ-OOH]2+作用下的的双加氧过程,反应过程包含三个步骤,第一步生成环氧化中间体的步骤是协同反应机理,并为整个双加氧反应的速控步,经过第二步反应生成了碳正离子中间体,最后一步是含铁络合物与碳正离子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氨基酸静电影响的分析并结合Rosetta氨基酸耐受序列分析,提出可以通过对氨基酸 Phe227、Val287、His323、Leu333、Ile336、Arg340 和Thr341进行突变修饰,将它们作为未来定向突变研究的重点目标,以提高联苯类化合物在环境中的降解效率。本论文补充完善了 BphA降解联苯类化合物的机理,为BphA的酶工程研究提供了突变位点和候选残基的参考。三、P450酶活性中心催化转化2,2’,3,3’,6,6’-六氯联苯的机制研究细胞色素P450酶(CYPs)在多氯联苯(PCBs)的生物转化中起重要作用。本论文应用MD模拟,QM/MM和DFT方法研究了 CYP2B6催化PCB136的代谢活化和转化过程。发现PCB136首先被Compound I催化转化,在Cα和Cβ位点发生的亲电加成会生成不同的活性中间体,酮式中间体或者环氧化中间体。苯环碳原子上的π亲电加成反应是反应的速控步,且发生在Cβ的亲电加成能垒比Cα上的高10.9 kcal/mol,Cα是亲电加成反应的优势位点。并探究了生成的活性中间体在不同活性氧簇自由基作用下进一步转化为毒性更强的羟基化产物的过程,预测的主要产物与前人的产物检测实验结果相符。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静电相互作用等多种分析阐明了十个氨基酸残基在底物识别和反应中的关键作用,其中氨基酸残基Val367对亲电加成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计算也补充证实了实验上卤素-π相互作用是CYP2B6对卤代环境污染物的高亲和力和选择性代谢重要因素的猜想。在忽略周围氨基酸残基作用的前提下,形变能-相互作用能分析中,π亲电加成反应仍具有较高的形变能。对于存在相似反应机理的PCB136降解研究,本论文的结果指出,可以通过导入基因突变以降低反应中较高的形变能来指导微生物降解PCBs的研究。四、P450酶活性中心催化双氯芬酸的研究双氯芬酸(DCF)作为一种新兴环境污染物,带来了亟待解决的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全球环保主义者关注的主题。本论文利用MD模拟、氨基酸相互作用分析以及蛋白虚拟突变设计,研究了提升对DCF降解效率的酶变体突变候选残基。通过计算替换氨基酸后蛋白质-配体复合物的自由能变化来评估残基间的相互作用对复合物稳定性的贡献,复合物的稳定性也决定着DCF的降解效率。采用MD模拟确定了 5个结构柔性区域,通氨基酸相互作用网络(RIN)结构和中心度分析选定扰动残基的序号,结合Rosetta确定突变位点并计算突变体与野生型酶的自由能变化情况,在270个突变体中选定了R70A/G/K、F82V/S/K/N/E/Q、V85A/H、L1 77V、L178Y、R190M/Q、A241G/I/D/E/M 和 T245H/EW 等 25 个具有明显提升作用的突变候选。为提升CYP105D7对DCF的降解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且为分子改造实验提供了候选残基。
张月[8](2021)在《呈味核苷酸与EGCG及其蛋白络合物的相互作用对滋味的影响》文中认为滋味是茶叶感官品质的重要影响因子之一,是茶叶中水溶性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涩味和鲜味对整体滋味的影响最大。茶叶涩味主要来源于EGCG,鲜味主要来源于氨基酸类物质,但在实际研究中,生化成分含量与感官审评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矛盾,较多茶叶中EGCG含量较高却无明显涩味,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却无明显鲜味。有研究显示,白茶萎凋过程中呈味核苷酸含量大幅增加且参与了白茶鲜味呈现,但其呈味机理鲜有报道。本文旨在探究呈味核苷酸与EGCG及其蛋白络合物的相互作用,以期阐明茶汤的呈味机理。为茶叶加工技术改良、茶饮料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多种方法对茶叶中呈味核苷酸与EGCG和蛋白络合物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滋味影响,探究其相互作用产生的机理,进一步了解茶汤中鲜味和涩味,从而对全面解释茶叶滋味提供新的角度,为茶业加工提供理论支持和新的发展思路,在茶风味食物与饮料的研发过程中对EGCG涩味的掩盖提供新的方法。首先采用SDS-PAGE法探究IMP、GMP、EGCG对唾液蛋白的沉淀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确定IMP、GMP会与EGCG发生络合,通过粒径分析法探究了呈味核苷酸与EGCG及其蛋白络合物的混合溶液的稳定性和对主要粒子直径的影响,同时,利用光谱法分析了IMP、GMP与EGCG相互作用类型,对EGCG-BSA荧光淬灭类型、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最后通过电子舌技术采集IMP、GMP对EGCG涩味信号的影响和感官审评相结合,判断IMP、GMP对EGCG滋味的改变。主要结果如下:1、首先配制EGCG、IMP、GMP、EGCG-IMP、EGCG-GMP和EGCG-IMP-GMP六个样品溶液分别与唾液样品反应,体外模拟EGCG、呈味核苷酸与唾液在人口腔中的相互作用。结果证实EGCG可以与唾液蛋白络合形成沉淀,单一IMP、GMP不沉淀唾液蛋白。SDS-PAGE法探究IMP、GMP、EGCG对唾液蛋白的沉淀作用表明:单一IMP、GMP均可促进EGCG与唾液蛋白发生络合反应,IMP和GMP同时存在时对EGCG与唾液蛋白的促进作用更强。2、为分析呈味核苷酸IMP和GMP与EGCG络合作用的影响,试验固定EGCG浓度为2×10-5 mol/L,添加不同IMP、GMP浓度作为试验样品,采用激光纳米粒度分析仪对IMP、GMP与EGCG混合液进行粒径分析。通过粒径分析法探究了呈味核苷酸与EGCG及其蛋白络合物的混合溶液的稳定性和对主要粒子直径的影响,随IMP、GMP浓度增加,会与EGCG及BSA-EGCG发生络合反应,增大溶液中粒子直径,且可以使EGCG-IMP,EGCG-GMP,EGCG-IMP-GMP溶液更加稳定。根据以上结果推测呈味核苷酸也是茶汤醇厚度的重要贡献成分。3、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对IMP、GMP与EGCG单一成分和混合液的结构(包括构型、构象)进行测定、定性及定量分析。进一步证实IMP、GMP会与EGCG发生络合,IMP、GMP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但均可改变EGCG的核磁共振波谱,产生一定程度的位移及氢键的互相作用,IMP、GMP同时存在时与EGCG结合效应更强。4、为探究呈味核苷酸IMP、GMP与EGCG相互作用的结合类型、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利用光谱法对IMP、GMP、EGCG、EGCG-BSA及其混合溶液进行了光谱测定,对IMP、GMP与EGCG相互作用的紫外吸收光谱结果进行计算分析,IMP,GMP与EGCG间只存在一种相互作用,推测是非共价结合可能为氢键结合。EGCG-IMP结合常数为0.01086,EGCG-GMP结合常数为0.10835,EGCG-IMP-GMP结合常数为0.03915。荧光发射光谱结果计算分析可得,呈味核苷酸IMP、GMP不能单独与BSA发生反应,但当两者同时存在时会降低BSA的荧光强度;GMP会率先与BSA-EGCG中的EGCG结合恢复BSA的荧光强度;IMP、GMP同时存在时对BSA及BSA-EGCG产生静态荧光淬灭,结合常数分别为0.6639、1.4932,结合位点数分别为1、1.5。5、以0.05 mg/m L的EGCG标准品溶液为试验水平,选取光谱反应差异显着的三个混合液样品进行电子舌检测,通过电子舌技术采集分析IMP、GMP对EGCG涩味信号的影响。试验水平下,随呈味核苷酸浓度增加,苦味和涩味均有上升,涩味升高程度明显大于苦味,但涩味回味值有降低趋势。IMP对EGCG涩味增加的幅度最大,IMP-GMP混合对EGCG涩味增加幅度最小,但整体看来,IMP对涩味值增加最小,GMP次之,IMP-GMP最大。由此推测呈味核苷酸对茶叶中鲜味的影响主要来源于与谷氨酸钠的协同增鲜效应。6、对三种滋味物质单体进行感官审评发现EGCG涩味较强,浓度高时微苦,回甘快;人舌对IMP甜味感知快,但持续时间较短;GMP在较低浓度时可产生涩感,浓度较高时产生甜味,回甘出现较慢且随时间延长增加。设置三组不同浓度的混合溶液进行感官审评,了解呈味核苷酸对EGCG滋味的影响,发现IMP、GMP的添加均可降低EGCG涩味,较高浓度IMP、GMP同时加入时混合溶液入口即甜,涩味减弱,回甘、生津效果好。
王齐[9](2021)在《基于过硫酸盐/甲酸盐氧化—还原去除水体中Cu-EDTA及Cr(Ⅵ)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电镀,化学镀和印染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了提高表面活性剂的活性,大量的有机络合剂如乙二酸四乙酸(EDTA)等被广泛的应用,EDTA和重金属离子很容易排放到废水中,废水中的EDTA分子很容易与重金属离子螯合,产生稳定的重金属络合物。重金属络合物对环境和微生物的毒性比重金属离子强,并且可生化性差,传统的水处理方法不能使它很好地去除。有效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络合物和重金属离子成为燃眉之急。近年来,过硫酸盐氧化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难降解的污染物处理方面,但是传统的过硫酸盐活化方法存在着额外的化学物质添加或能源消耗的问题。本文提出内源活化过硫酸盐的体系来去除Cu-EDTA和过硫酸盐/甲酸钠的氧化还原系统来同时去除Cu-EDTA和Cr(Ⅵ)。主要围绕目标污染物的降解规律,活性氧物质的种类鉴定与贡献分析,目标污染物的降解机理和降解途径。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使用内源活化过硫酸盐用以去除溶液中的Cu-EDTA。通过硫酸盐的用量,Cu-EDTA的初始浓度,Cu2+和EDTA的添加量和溶液初始p H值来探究Cu-EDTA的降解特性。发现内源活化过硫酸盐系统可以高效降解溶液中的Cu-EDTA。经过90 min的氧化处理,Cu-EDTA的降解效率可以达到90.98%。增加过硫酸盐的用量,向反应体系中加入额外的Cu2+有利于Cu-EDTA的去除;增加Cu-EDTA的浓度,向反应体系中加入额外的EDTA不利于Cu-EDTA的去除;酸性条件下Cu-EDTA的去除效果更好。(2)通过电子顺磁共振光谱(EPR)对反应过程中的活性氧物种进行了鉴定,通过自由基淬灭实验探究活性物种的贡献。使用电子激光粒度仪和p H计分析了溶液Zeta电位和p H值的变化,使用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离子色谱(IC)对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和副产物进行鉴定,对沉淀物质分别进行了能量色散X射线(EDX),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进行分析,对Cu-EDTA产生的中间体活化PS的效果进行了验证。发现活性氧物质SO4·-,·OH,和1O2在Cu-EDTA的去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反应是Cu-EDTA诱导并经过中间体加强的过硫酸盐活化系统,Cu-EDTA在活性氧物种的作用下逐步分解为小分子酸,并释放Cu2+,最终分解为H2O和CO2。(3)过硫酸盐/甲酸钠的氧化还原系统可以同时去除溶液中的Cu-EDTA和Cr(Ⅵ)。通过反应温度,甲酸钠用量和过硫酸盐用量来探究该反应过程中Cu-EDTA和Cr(Ⅵ)的去除规律。在温度为60℃条件下,过硫酸盐的用量为20 mmol L-1,甲酸钠的用量为10 mmol L-1时,经过90 min处理,Cu-EDTA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3%,Cr(Ⅵ)的去除率可以达到100%。通过电子顺磁共振光谱(EPR)和自由基淬灭实验对该反应过程中的自由基种类和贡献进行了分析。使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FTIR检测处理后污染物的结构变化,使用GC-MS对该反应过程产生的中间产物进行了鉴定,通过XRD,FTIR和XPS对沉淀物质进行分析,发现氧化性的自由基SO4·-,·OH,和1O2在Cu-EDTA的去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还原性自由基CO2·-主要负责反应溶液中Cr(Ⅵ)的去除,Cu-EDTA被氧化分解为小分子酸,最终被分解为H2O和CO2,而Cr(Ⅵ)还原为Cr3+。
才智[10](2021)在《两种大环芳烃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研究》文中指出超分子化学的日新月异离不开主-客体化学的研究发展,而主-客体化学的发展重心是新型大环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以及功能化的开发。基于以上背景,我们设计合成出了三种新型的主体大环化合物,分别为甲氧基新型柱[5]芳烃(Me P[5]L)、乙氧基新型柱[5]芳烃(Et P[5]L)以及乙氧基新型柱[6]芳烃(Et P[6]L)。与传统的柱[5]芳烃和柱[6]芳烃结构相比,设计合成出的三种新型柱芳烃少了两个修饰位点使其空腔骨架上具有一个未修饰的亚苯基结构。并且,我们以卤代烷烃和腈类化合物作为客体分子研究了Me P[5]L的主-客体性质及键合模式。随后,通过对OHP[5]L进行全功能化修饰成功合成出水溶性的新型柱芳烃(CWP[5]L和CP[5]L),并进一步探究了CWP[5]L与磺酸盐类化合物的主-客体作用与键合模式。最后,基于组内报道的斜塔[6]芳烃,我们设计合成出了四苯乙烯双修饰的共轭荧光大环(TPE-LT6),并进一步探究了荧光方面的性质。第一部分,我们首先合成出了甲氧基柱[5]芳烃和乙氧基柱[5]芳烃的片段结构,并分别将其与斜塔[6]芳烃的中间体进行成环反应,成功合成出甲氧基新型柱[5]芳烃(Me P[5]L),乙氧基新型柱[5]芳烃(Et P[5]L)和乙氧基新型柱[6]芳烃(Et P[6]L)。此外,我们成功培养出了Me P[5]L和Et P[5]L的单晶结构。随后基于Me P[5]L通过脱甲基反应得到全羟基修饰的新型柱[5]芳烃结构(OHP[5]L),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研究了OHP[5]L结构中未修饰亚苯基和全羟基柱[5]芳烃(OHP[5]A)结构中修饰亚苯基的旋转自由能。计算结果表明未修饰亚苯基的存在使新型柱芳烃的空腔结构具有了自适应性的特点。以Me P[5]L作为主体分子,卤代烷烃和腈类化合物作为客体分子利用核磁滴定探究了Me P[5]L的主-客体性质以及键合模式。结果表明Me P[5]L与所选客体分子之间均是1:1键合模式,且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通过对比Me P[5]L与不同客体分子之间的键合能力,发现客体分子的大小和官能团的种类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发挥关键作用。第二部分,基于第一部分工作中得到的OHP[5]L,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全功能化修饰,合成出了带有8个吡啶基团的阳离子水溶性新型柱[5]芳烃(CWP[5]L)以及全羧基修饰的阴离子水溶性新型柱[5]芳烃(CP[5]L),并且培养出了全烷基溴修饰的新型柱[5]芳烃(Br P[5]L)的单晶结构。随后,选择了5个具有不同长度的烷基链的磺酸盐作为客体分子,以CWP[5]L作为主体分子,进一步探索了水体系中CWP[5]L的主-客体性质。为了探究新型柱芳烃较传统柱芳烃的优势,我们还合成出了带有10个吡啶基修饰的柱[5]芳烃(CWP[5]A)。然后,采用核磁滴定的方法分别计算出了CWP[5]L和CWP[5]A与磺酸类客体分子之间的键合常数。结果表明,CWP[5]L与磺酸盐类化合物有强键合作用,且作用强度整体上强于CWP[5]A。此外,随着客体分子尺寸的增加,键合作用明显增强,证实未修饰亚苯基的存在使主体空腔具有了自适应性,通过增强主体空腔对客体分子的匹配能力,进而增强主体分子与客体分子间的下相互作用。第三部分,基于组内报道过的斜塔[6]芳烃,我们合成出了四苯乙烯(TPE)双修饰的共轭荧光大环化合物:四苯乙烯功能化斜塔[6]芳烃(TPE-LT6)。通过对其荧光性质的探究我们发现TPE-LT6具有明显的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质,并且该性质对溶剂的极性显示出了一定的依赖性。与此同时,我们还测出了TPE-LT6的荧光量子产率及荧光寿命。我们相信TPE-LT6作为荧光材料将会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二、络合物稳定常数的归纳和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络合物稳定常数的归纳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金属离子对微细粒黑钨矿、绿泥石及石英分散凝聚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黑钨矿资源现状 |
1.2.1 黑钨矿简介 |
1.2.2 钨矿的资源分布 |
1.3 微细粒黑钨矿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1 微细粒级黑钨矿浮选研究现状 |
1.3.2 微细粒级黑钨矿选择性分散絮凝的研究现状 |
1.4 金属离子对矿物分散凝聚行为的研究综述 |
1.4.1 金属离子的主要来源 |
1.4.2 金属离子对矿物的活化及抑制作用 |
1.4.3 金属离子对矿物分散凝聚的作用 |
1.4.4 金属离子对矿物分散凝聚影响的消除 |
1.5 FBRM在分散凝聚领域中的应用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的原料、器材、药剂及研究方法 |
2.1 试验的原料 |
2.2 试验的主要药剂及仪器 |
2.3 试验的研究方法 |
2.3.1 激光粒度测试 |
2.3.2 矿浆浊度值测定 |
2.3.3 聚焦光束反射测量仪测试及光学显微镜观测 |
2.3.4 矿物浮选实验 |
2.3.5 Zeta电位测试 |
2.3.6 金属离子吸附试验测定 |
第三章 黑钨矿、绿泥石及石英分散凝聚行为的研究 |
3.1 pH值对黑钨矿、绿泥石及石英分散凝聚的影响 |
3.2 一价金属离子对矿物分散凝聚行为的影响 |
3.2.1 一价金属离子对黑钨矿分散凝聚行为的影响 |
3.2.2 一价金属离子对绿泥石分散凝聚行为的影响 |
3.2.3 一价金属离子对石英分散凝聚行为的影响 |
3.3 二价金属离子对矿物分散凝聚行为的影响 |
3.3.1 二价金属离子对黑钨矿分散凝聚行为的影响 |
3.3.2 二价金属离子对绿泥石分散凝聚行为的影响 |
3.3.3 二价金属离子对石英分散凝聚行为的影响 |
3.4 三价金属离子对矿物分散凝聚行为的影响 |
3.4.1 三价金属离子对黑钨矿分散凝聚行为的影响 |
3.4.2 三价金属离子对绿泥石分散凝聚行为的影响 |
3.4.3 三价金属离子对石英分散凝聚行为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属离子对矿物团聚体粒径及浮选动力学的影响 |
4.1 金属离子对矿物团聚体粒径的影响 |
4.1.1 一价金属离子对矿物团聚体粒径的影响 |
4.1.2 二价金属离子对矿物团聚体粒径的影响 |
4.1.3 三价金属离子对矿物团聚体粒径的影响 |
4.2 金属离子对黑钨矿、绿泥石及石英浮选动力学的影响 |
4.2.1 金属离子对黑钨矿浮选动力学的影响 |
4.2.2 金属离子对绿泥石浮选动力学的影响 |
4.2.3 金属离子对石英浮选动力学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属离子对矿物分散凝聚行为影响机理研究 |
5.1 金属离子对矿物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 |
5.1.1 金属离子对黑钨矿表面电位的影响 |
5.1.2 金属离子对绿泥石表面电位的影响 |
5.1.3 金属离子对石英表面电位的影响 |
5.2 颗粒间相互作用力的计算 |
5.2.1 去离子水体系中矿物相互作用的DLVO势能 |
5.2.2 不同金属离子体系中矿物相互作用的DLVO势能 |
5.3 金属离子在矿物表面吸附量 |
5.3.1 金属离子在黑钨矿表面的吸附量 |
5.3.2 金属离子在绿泥石表面的吸附量 |
5.3.3 金属离子在石英表面的吸附量 |
5.4 XPS分析 |
5.5 金属离子的水解组分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基于罗丹明衍生物的席夫碱荧光探针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荧光探针概述 |
1.1.1 荧光探针的识别机理 |
1.2 氧杂蒽系列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
1.3 汞离子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
1.4 论文选题意义和研究思路 |
第2章 基于荧光素衍生物汞离子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药品与试剂 |
2.3 荧光探针FLHC的制备及其表征 |
2.3.1 荧光探针FLHC的合成路线 |
2.3.2 荧光探针FLHC的结构表征 |
2.4 荧光探针FLHC的性能分析 |
2.4.1 荧光探针FLHC的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
2.4.2 荧光探针FLHC的荧光光谱研究 |
2.4.3 荧光探针FLHC检测汞离子时与其他金属离子的竞争能力 |
2.4.4 荧光探针FLHC与汞离子的检测限及络合常数的研究 |
2.4.5 荧光探针FLHC在检测汞离子时的p H的影响 |
2.4.6 荧光探针FLHC对汞离子检测的络合机理的探究 |
2.4.7 荧光探针FLHC对汞离子的可视化检测 |
2.5 小结 |
第3章 基于罗丹明6G衍生物汞离子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药品与试剂 |
3.3 荧光探针R6GHC的制备及其表征 |
3.3.1 荧光探针R6GHC的合成路线 |
3.3.2 荧光探针R6GHC的结构表征 |
3.4 荧光探针R6GHC的性能分析 |
3.4.1 荧光探针R6GHC的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
3.4.2 荧光探针R6GHC的荧光光谱研究 |
3.4.3 荧光探针R6GHC检测汞离子时与其他金属离子的竞争能力 |
3.4.4 荧光探针R6GHC与汞离子的检测限及络合常数的研究 |
3.4.5 荧光探针R6GHC在检测汞离子时的p H的影响 |
3.4.6 荧光探针R6GHC对汞离子检测的络合机理的探究 |
3.4.7 荧光探针R6GHC对汞离子的可视化检测 |
3.5 小结 |
第4章 基于Rhodol衍生物黄光汞离子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药品与试剂 |
4.3 荧光探针RHOBDOHC的制备及其表征 |
4.3.1 荧光探针RhoBdoHC的合成路线 |
4.3.2 荧光探针RhoBdoHC的结构表征 |
4.4 荧光探针RhoBdoHC的性能分析 |
4.4.1 荧光探针RhoBdoHC的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
4.4.2 荧光探针RhoBdoHC的荧光光谱研究 |
4.4.3 荧光探针RhoBdoHC检测汞离子时与其他金属离子的竞争能力 |
4.4.4 荧光探针RhoBdoHC与汞离子的检测限及络合常数的研究 |
4.4.5 荧光探针RhoBdoHC在检测汞离子时的p H的影响 |
4.4.6 荧光探针RhoBdoHC对汞离子检测的络合机理的探究 |
4.4.7 荧光探针RhoBdoHC对汞离子的可视化检测 |
4.5 小结 |
第5章 基于罗丹明B衍生物汞离子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5.2.1 实验仪器 |
5.2.2 实验药品与试剂 |
5.3 荧光探针RHOBHC的制备及其表征 |
5.3.1 荧光探针Rho BHC的合成路线 |
5.3.2 荧光探针Rho BHC的结构表征 |
5.4 荧光探针RHOBHC的性能分析 |
5.4.1 荧光探针Rho BHC的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
5.4.2 荧光探针Rho BHC的荧光光谱研究 |
5.4.3 荧光探针Rho BHC检测汞离子时与其他金属离子的竞争能力 |
5.4.4 荧光探针Rho BHC与汞离子的检测限及络合常数的研究 |
5.4.5 荧光探针Rho BHC在检测汞离子时的p H的影响 |
5.4.6 荧光探针Rho BHC对汞离子检测的络合机理的探究 |
5.4.7 荧光探针Rho BHC对汞离子的可视化检测 |
5.5 小结 |
第6章 基于Rhodol衍生物红光汞离子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6.2.1 实验仪器 |
6.2.2 实验药品与试剂 |
6.3 荧光探针RHO16HC的制备及其表征 |
6.3.1 荧光探针Rho16HC的合成路线 |
6.3.2 荧光探针Rho16HC的结构表征 |
6.4 荧光探针RHO16HC的性能分析 |
6.4.1 荧光探针Rho16HC的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
6.4.2 荧光探针Rho16HC的荧光光谱研究 |
6.4.3 荧光探针Rho16HC检测汞离子时与其他金属离子的竞争能力 |
6.4.4 荧光探针Rho16HC与汞离子的检测限及络合常数的研究 |
6.4.5 荧光探针Rho16HC在检测汞离子时的p H的影响 |
6.4.6 荧光探针Rho16HC对汞离子检测的络合机理的探究 |
6.4.7 荧光探针Rho16HC对汞离子的可视化检测 |
6.4.8 荧光探针Rho16HC对细胞中汞离子的荧光成像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二、获奖情况 |
(4)铂族元素在含氯流体中的热液活动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PGE的性质 |
1.3 PGE流体活动性地质记录 |
1.4 PGE热液实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1 PGE溶解度研究 |
1.4.2 PGE的热液迁移络合物种型研究 |
1.4.3 PGE流体活动性研究进展总结 |
1.4.4 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1.5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6 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实验技术与分析测试 |
2.1 实验原理及设计 |
2.1.1 络合物水解实验 |
2.1.2 氧化物溶解实验 |
2.1.3 水岩反应实验 |
2.2 实验设备 |
2.2.1 水热高压釜实验设备 |
2.2.2 马弗炉实验设备 |
2.2.3 活塞圆筒实验设备 |
2.3 分析测试 |
2.3.1 ICP-MS元素分析 |
2.3.2 LA-ICP-MS元素分析 |
2.3.3 离子色谱分析 |
2.3.4 激光拉曼测试 |
2.3.5 扫描电镜和能谱测试 |
2.3.6 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 |
2.3.7 XRD分析测试 |
2.3.8 EPMA分析测试 |
2.3.9 样品主微量分析测试 |
2.3.10 溶液pH分析测试 |
第3章 热力学计算模拟 |
3.1 平衡常数计算 |
3.1.1 累积水解平衡常数计算 |
3.1.2 溶解平衡常数计算 |
3.2 单一络合物流体活动性模拟 |
3.3 多元络合物流体活动性模拟 |
第4章 PGE-Cl络合物水解行为及规律的实验研究 |
4.1 Pt-Cl络合物水解行为及规律实验研究 |
4.1.1 初始络合物K_2Pt Cl_6性质 |
4.1.2 K_2Pt Cl_6水解平衡时间 |
4.1.3 反应压力对K_2Pt Cl_6水解行为影响 |
4.1.4 反应温度、氧逸度对K_2Pt Cl_6水解行为影响 |
4.1.5 K_2Pt Cl_6水解体系吉布斯自由能 |
4.1.6 Pt Cl_6~(2-)的形成常数和Pt~(4+)水解常数 |
4.1.7 Pt-Cl流体迁移制约因素 |
4.1.8 Pt-Cl络合物流体活动性模拟 |
4.1.9 Pt-Cl络合物流体活动性地质意义 |
4.1.10 Pt-Cl络合物水解沉淀 |
4.1.11 Pt-Cl络合物水解小结 |
4.2 Pd-Cl络合物水解行为及规律实验研究 |
4.2.1 初始络合物K_2PdCl_6性质 |
4.2.2 K_2PdCl_6水解平衡时间 |
4.2.3 反应压力、初始浓度对K_2PdCl_6水解行为影响 |
4.2.4 反应温度对K_2PdCl_6水解行为影响 |
4.2.5 K_2PdCl_6水解体系吉布斯自由能 |
4.2.6 Pd-Cl络合物流体活动性模拟 |
4.2.7 Pd-Cl络合物水解沉淀 |
4.2.8 Pd-Cl络合物水解小结 |
4.3 Ru-Cl络合物水解行为及规律实验研究 |
4.3.1 初始络合物K_2RuCl_6性质 |
4.3.2 K_2RuCl_6水解平衡时间 |
4.3.3 反应温度对K_2RuCl_6水解行为影响 |
4.3.4 K_2RuCl_6水解体系吉布斯自由能 |
4.3.5 Ru-Cl络合物流体活动性模拟 |
4.3.6 Ru-Cl络合物水解沉淀 |
4.3.7 Ru-Cl络合物水解小结 |
4.4 Os-Cl络合物水解行为及规律实验研究 |
4.4.1 初始络合物K_2Os Cl_6性质 |
4.4.2 K_2Os Cl_6水解平衡时间 |
4.4.3 反应温度对K_2Os Cl_6水解行为影响 |
4.4.4 K_2Os Cl_6水解体系吉布斯自由能 |
4.4.5 Os-Cl络合物流体活动性模拟 |
4.4.6 Os-Cl络合物水解沉淀 |
4.4.7 Os-Cl络合物水解小结 |
4.5 Ir-Cl络合物水解行为及规律实验研究 |
4.5.1 初始络合物K_2Ir Cl_6性质 |
4.5.2 反应温度对K_2Ir Cl_6水解行为影响 |
4.5.3 K_2Ir Cl_6水解体系吉布斯自由能 |
4.5.4 Ir-Cl络合物流体活动性模拟 |
4.5.5 Ir-Cl络合物水解沉淀 |
4.5.6 Ir-Cl络合物水解小结 |
4.6 Rh-Cl络合物水解行为及规律实验研究 |
4.6.1 初始络合物K_3RhCl_6性质 |
4.6.2 反应温度对K_3RhCl_6水解行为影响 |
4.6.3 K_3RhCl_6水解体系吉布斯自由能 |
4.6.4 Rh-Cl络合物流体活动性模拟 |
4.6.5 Rh-Cl络合物水解沉淀 |
4.6.6 Rh-Cl络合物水解小结 |
4.7 PGE-Cl络合物流体迁移规律 |
4.7.1 PGE-Cl络合物累积平衡常数对比 |
4.7.2 PGE-Cl络合物流体迁移因素制约 |
4.8 PGE-Cl络合物水解总结 |
第5章 PGE氧化物在含氯流体中的溶解度实验研究 |
5.1 Pt O_2溶解度实验研究 |
5.1.1 Pt O_2溶解反应平衡时间 |
5.1.2 HCl、Na Cl和温度对Pt O_2溶解反应的影响 |
5.1.3 Pt O_2溶解平衡常数 |
5.1.4 Pt O_2溶解体系吉布斯自由能 |
5.1.5 Pt Cl_6~(2-)的形成常数和Pt~(4+)水解常数 |
5.1.6 Pt O_2溶解行为的活动性模拟 |
5.1.7 Pt O_2溶解度实验小结 |
5.2 Pd O溶解度实验研究 |
5.2.1 HCl、Na Cl和温度对Pd O溶解反应的影响 |
5.2.2 Pd O溶解平衡常数 |
5.2.3 Pd O溶解体系吉布斯自由能 |
5.2.4 Pd O溶解行为的活动性模拟 |
5.2.5 Pd O溶解度实验小结 |
5.3 RuO_2溶解度实验研究 |
5.3.1 HCl、Na Cl和温度对RuO_2溶解反应的影响 |
5.3.2 RuO_2溶解平衡常数 |
5.3.3 RuO_2溶解体系吉布斯自由能 |
5.3.4 RuO_2溶解行为的活动性模拟 |
5.3.5 RuO_2溶解度实验小结 |
5.4 OsO_2溶解度实验研究 |
5.4.1 HCl、Na Cl和温度对OsO_2溶解反应的影响 |
5.4.2 OsO_2溶解平衡常数 |
5.4.3 OsO_2溶解体系吉布斯自由能 |
5.4.4 OsO_2溶解行为的活动性模拟 |
5.4.5 OsO_2溶解度实验小结 |
5.5 IrO_2溶解度实验研究 |
5.5.1 HCl、Na Cl和温度对IrO_2溶解反应的影响 |
5.5.2 IrO_2溶解平衡常数 |
5.5.3 IrO_2溶解体系吉布斯自由能 |
5.5.4 IrO_2溶解行为的活动性模拟 |
5.5.5 IrO_2溶解度实验小结 |
5.6 Rh_2O_3溶解度实验研究 |
5.6.1 HCl、Na Cl和温度对Rh_2O_3溶解反应的影响 |
5.6.2 Rh_2O_3溶解平衡常数 |
5.6.3 Rh_2O_3溶解体系吉布斯自由能 |
5.6.4 Rh_2O_3溶解行为的活动性模拟 |
5.6.5 Rh_2O_3溶解度实验小结 |
5.7 PGE氧化物溶解机制探讨与总结 |
5.7.1 PGE氧化物溶解机制探讨 |
5.7.2 PGE氧化物溶解度实验总结 |
第6章 含氯流体交代地幔橄榄岩过程中PGE活动性 |
6.1 低温低压下流体交代实验研究 |
6.2 高温高压下流体交代实验研究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锰强化草酸还原六价铬的效果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六价铬污染的来源与危害 |
1.1.2 六价铬污染地下环境现状 |
1.1.3 六价铬在地下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
1.2 有机物还原六价铬研究综述 |
1.2.1 小分子酸还原六价铬研究进展 |
1.2.2 金属离子与黏土矿物强化小分子酸还原六价铬研究进展 |
1.3 选题依据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主要化学试剂 |
2.1.2 主要实验器材 |
2.2 实验方法 |
2.2.1 Mn~(2+)/草酸还原Cr(Ⅵ)反应体系 |
2.2.2 水钠锰矿/草酸还原Cr(Ⅵ)反应体系 |
2.3 分析测试方法 |
2.3.1 分析方法 |
2.3.2 表征方法 |
第3章 Mn~(2+)对草酸还原Cr(Ⅵ)的强化效果及机理研究 |
3.1 不同体系中Cr(Ⅵ)还原效果对比 |
3.2 环境因素对Cr(Ⅵ)还原的影响 |
3.2.1 初始p H对Cr(Ⅵ)还原的影响 |
3.2.2 Mn~(2+)浓度对Cr(Ⅵ)还原的影响 |
3.2.3 草酸浓度对Cr(Ⅵ)还原的影响 |
3.2.4 常见阴阳离子对Cr(Ⅵ)还原的影响 |
3.3 Mn~(2+)对草酸还原Cr(Ⅵ)的强化机理研究 |
3.3.1 Cr(Ⅵ)还原过程中Mn~(2+)/Mn~(3+)的作用 |
3.3.2 反应中间体的作用 |
3.3.3 Cr(Ⅵ)还原产物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钠锰矿强化草酸还原Cr(Ⅵ)的效果及机理研究 |
4.1 合成水钠锰矿的表征分析 |
4.1.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4.1.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4.1.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4.2 水钠锰矿强化草酸还原Cr(Ⅵ)的效果 |
4.3 环境因素对Cr(Ⅵ)还原的影响 |
4.3.1 初始p H对 Cr(Ⅵ)还原的影响 |
4.3.2 水钠锰矿浓度对Cr(Ⅵ)还原的影响 |
4.3.3 草酸浓度对Cr(Ⅵ)还原的影响 |
4.3.4 常见阴阳离子对Cr(Ⅵ)还原的影响 |
4.4 水钠锰矿强化草酸还原Cr(Ⅵ)机理研究 |
4.4.1 体系对Cr(Ⅵ)的还原过程 |
4.4.2 体系中草酸的作用 |
4.4.3 Cr(Ⅵ)还原产物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铝同晶替代水铁矿的磷吸附特性及CD-MUSIC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土壤中的铁氧化物 |
1.2 水铁矿的结构特征 |
1.3 水铁矿的铝同晶替代 |
1.4 磷的环境现状及吸附特性 |
1.5 离子络合反应建模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研究内容及方案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铝同晶替代水铁矿的合成 |
2.4 样品分析及表征 |
2.4.1 样品化学组分测定 |
2.4.2 X射线衍射(XRD) |
2.4.3 透射电镜(TEM) |
2.4.4 电位滴定 |
2.5 铝同晶替代水铁矿对磷的等温吸附 |
2.6 模型构建 |
2.7 原位流动红外分析 |
2.7.1 原位光谱采集 |
2.7.2 二维相关光谱分析(2D-COS) |
2.7.3 红外光谱分峰拟合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样品的结构特性 |
3.1.1 XRD分析及化学组成 |
3.1.2 TEM分析 |
3.2 样品的表面电荷性质 |
3.3 样品的磷吸附特性 |
3.4 CD-MUSIC拟合 |
3.4.1 样品的质子吸附拟合 |
3.4.2 磷的等温吸附拟合 |
3.5 样品表面磷酸盐形态及量化分析 |
3.5.1 表面络合物组分鉴定 |
3.5.2 各组分定量分析 |
4 讨论 |
4.1 铝同晶替代对水铁矿结构和表面性质的影响 |
4.2 铝同晶替代对水铁矿吸附磷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生物酶作用下典型有机氯代污染物的降解和代谢活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有机氯代化合物的环境水平、毒性效应和生物转化过程 |
1.1.1 氯代粘康酸 |
1.1.2 联苯和多氯联苯 |
1.1.3 双氯芬酸 |
1.2 生物酶 |
1.2.1 生物酶简介 |
1.2.2 生物酶的作用机制 |
1.2.3 生物酶的理性设计 |
1.2.4 生物酶与环境 |
1.3 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 |
1.3.1 量子化学方法 |
1.3.2 过渡态理论简述 |
1.3.3 分子力学与分子动力学方法 |
1.3.4 量子力学与分子力学联用方法 |
1.4 论文选题思路及研究内容 |
1.5 论文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粘康酸内酯化酶对氯代粘康酸的内酯化机理 |
2.1 前言 |
2.2 计算方法 |
2.2.1 体系建模与分子动力学模拟 |
2.2.2 DFT计算方法 |
2.2.3 QM/MM计算 |
2.2.4 氨基酸静电影响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分子动力学结果分析 |
2.3.2 氯代粘康酸的内酯化机理与能量信息 |
2.3.3 反应过程与构型信息 |
2.3.4 氨基酸静电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血红素2,3双加氧酶的催化反应机理 |
3.1 前言 |
3.2 计算方法 |
3.2.1 计算模型与分子动力学模拟 |
3.2.2 QM/MM计算 |
3.2.3 范德华表面静电势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分子对接与动力学结果分析 |
3.3.2 双加氧反应机理与能量信息 |
3.3.3 [Fe~Ⅲ-OOH]~(2+)络合物 |
3.3.4 范德华分子表面静电势分析 |
3.3.5 氨基酸静电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450酶活性中心催化转化2,2’,3,3’,6,6’-六氯联苯的机制研究 |
4.1 前言 |
4.2 计算方法 |
4.2.1 计算模型与分子动力学模拟 |
4.2.2 QM/MM方法 |
4.2.3 非共价相互作用分析方法 |
4.2.4 Boltzmann平均能垒 |
4.2.5 形变能-相互作用能模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分子动力学分析 |
4.3.2 亲电加成反应机理 |
4.3.3 活性中间体的转化 |
4.3.4 非共价相互作用分析 |
4.3.5 分子表面静电势和平均局部离子化能 |
4.3.6 氨基酸静电影响分析 |
4.3.7 DIAS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450酶活性中心催化双氯芬酸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计算方法 |
5.2.1 体系模型搭建 |
5.2.2 氨基酸相互作用网络 |
5.2.3 计算蛋白突变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分子动力学分析 |
5.3.2 氨基酸相互作用网络分析 |
5.3.3 虚拟突变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呈味核苷酸与EGCG及其蛋白络合物的相互作用对滋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滋味概述 |
1.2 茶叶中的涩味和鲜味物质 |
1.3 呈味核苷酸的研究进展 |
1.4 滋味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
1.4.1 滋味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1.4.2 滋味物质的相互作用 |
1.5 研究目的意义 |
1.6 研究方案 |
2 药品试剂与方法 |
2.1 药品试剂 |
2.2 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溶液配制 |
2.3.2 SDS-PAGE凝胶电泳法 |
2.3.3 粒径分析 |
2.3.4 核磁共振检测 |
2.3.5 光谱分析 |
2.3.6 电子舌分析 |
2.3.7 感官审评分析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呈味核苷酸、EGCG单体及混合物对唾液蛋白的沉淀作用比较 |
3.2 呈味核苷酸与EGCG及其蛋白络合物相互作用对溶液粒径的影响 |
3.2.1 呈味核苷酸与EGCG的相互作用对粒径的影响 |
3.2.2 呈味核苷酸与EGCG、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对粒径的影响 |
3.3 IMP、GMP与 EGCG相互作用对核磁共振波谱的影响 |
3.4 光谱法分析呈味核苷酸与EGCG及其蛋白络合物的相互作用 |
3.4.1 各滋味物质单体的紫外吸收光谱 |
3.4.2 呈味核苷酸与EGCG相互作用的紫外吸收光谱特征 |
3.4.3 呈味核苷酸与EGCG相互作用的结合方式及结合常数计算 |
3.4.4 呈味核苷酸与EGCG蛋白络合物相互作用的紫外吸收光谱特征 |
3.4.5 呈味核苷酸与EGCG蛋白络合物相互作用的荧光发射图谱特征 |
3.4.6 呈味核苷酸与EGCG蛋白络合物相互作用荧光淬灭类型,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的计算 |
3.4.7 混合样品物质添加顺序对荧光光谱的影响 |
3.5 呈味核苷酸与EGCG相互作用的电子舌信号特征 |
3.6 呈味核苷酸与EGCG相互作用对滋味的影响 |
4 讨论 |
4.1 IMP、GMP、EGCG对唾液蛋白的沉淀效果 |
4.2 呈味核苷酸与EGCG相互作用对混合体系中化合物粒径的影响 |
4.3 呈味核苷酸与EGCG及其蛋白络合物相互作用的结合方式分析 |
4.4 呈味核苷酸对EGCG涩味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基于过硫酸盐/甲酸盐氧化—还原去除水体中Cu-EDTA及Cr(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络合铜废水的来源、性质及危害 |
1.1.2 含铬废水的来源、性质及危害 |
1.2 水体络合重金属及重金属离子去除技术 |
1.2.1 化学沉淀法 |
1.2.2 离子交换法 |
1.2.3 吸附法 |
1.2.4 还原法 |
1.2.5 膜分离法 |
1.2.6 生物处理法 |
1.3 高级氧化技术 |
1.3.1 Fenton氧化法 |
1.3.2 电化学氧化 |
1.3.3 臭氧氧化法 |
1.3.4 放电等离子体氧化 |
1.4 过硫酸盐氧化法 |
1.5 高级还原技术 |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思路 |
1.6.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Cu-EDTA诱导过硫酸盐的多途径活化及其对Cu-EDTA降解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部分 |
2.2.1 目标污染物简介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仪器 |
2.2.4 实验设计 |
2.2.5 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过硫酸盐剂量的影响 |
2.3.2 Cu-EDTA初始浓度的影响 |
2.3.3 过量Cu~(2+)对Cu-EDTA去除的影响 |
2.3.4 过量EDTA对 Cu-EDTA去除的影响 |
2.3.5 溶液初始pH值对Cu-EDTA去除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u-EDTA诱导过硫酸盐的多途径活化及其对Cu-EDTA降解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装置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仪器 |
3.2.4 实验方法和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自由基的鉴定 |
3.3.2 自由基的作用分析 |
3.3.3 溶液相分析 |
3.3.4 沉淀相分析 |
3.3.5 内源催化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过硫酸盐/甲酸盐体系同时氧化还原Cu-EDTA和 Cr(Ⅵ)的反应过程和机理.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设计 |
4.2.4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溶液温度对Cu-EDTA和 Cr(Ⅵ)去除率的影响 |
4.3.2 甲酸钠的投加量对同时去除Cu-EDTA和 Cr(Ⅵ)的影响 |
4.3.3 过硫酸盐剂量对同时去除Cu-EDTA和 Cr含量的影响 |
4.3.4 氧化和还原性物种的鉴定 |
4.3.5 Cu-EDTA解络合和Cr(Ⅵ)还原的过程和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两种大环芳烃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超分子化学与大环化学简介 |
1.2.1 超分子化学简介 |
1.2.2 大环化学简介 |
1.3 柱芳烃简介 |
1.3.1 柱[n]芳烃的合成 |
1.3.2 柱[n]芳烃的结构特点 |
1.4 柱芳烃的功能化修饰 |
1.4.1 单功能化修饰 |
1.4.2 双功能化修饰 |
1.4.3 单侧全功能化修饰 |
1.4.4 全功能化修饰 |
1.4.5 亚苯基功能化修饰 |
1.5 柱芳烃荧光功能材料 |
1.6 课题的提出与设计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新型柱[5,6]芳烃的设计合成及主-客体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试剂与仪器 |
2.2.2 中间体、Pillar[n]lites及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化合物晶体结构分析 |
2.3.2 化合物OHP[5]L的 DFT理论计算 |
2.3.3 Me P[5]L主-客体性质研究 |
2.3.4 结论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水溶性新型柱[5]芳烃的设计合成及主-客体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试剂与仪器 |
3.2.2 CWP[5]L、CP[5]L和 CWP[5]A的设计与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Br P[5]L晶体结构的分析 |
3.3.2 CWP[5]L的主-客体性质研究 |
3.3.3 化合物CWP[5]A主-客体性质的研究 |
3.3.4 结论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四苯乙烯功能化斜塔[6]芳烃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试剂与仪器 |
4.2.2 四苯乙烯功能化斜塔[6]芳烃的设计与合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四苯乙烯功能化斜塔[6]芳烃荧光性质的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络合物稳定常数的归纳和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金属离子对微细粒黑钨矿、绿泥石及石英分散凝聚行为的影响[D]. 邹志磊.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2]电活化过硫酸盐体系强化处理电路板络合铜废水应用研究[D]. 韩子建.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3]基于罗丹明衍生物的席夫碱荧光探针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赵国智. 齐鲁工业大学, 2021(09)
- [4]铂族元素在含氯流体中的热液活动性实验研究[D]. 严海波.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5]锰强化草酸还原六价铬的效果及机理研究[D]. 袁芳. 吉林大学, 2021(01)
- [6]铝同晶替代水铁矿的磷吸附特性及CD-MUSIC模拟[D]. 张志恒.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7]生物酶作用下典型有机氯代污染物的降解和代谢活化机理研究[D]. 朱乐东. 山东大学, 2021(10)
- [8]呈味核苷酸与EGCG及其蛋白络合物的相互作用对滋味的影响[D]. 张月.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9]基于过硫酸盐/甲酸盐氧化—还原去除水体中Cu-EDTA及Cr(Ⅵ)的研究[D]. 王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10]两种大环芳烃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研究[D]. 才智. 吉林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