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野栽型水稻三系选育总结(论文文献综述)
何胜[1](2020)在《超级稻天优998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解析》文中指出为解析天优998高产优质的遗传基础,利用其母本天丰B(天丰A同核异质的保持系)和父本广恢998为亲本,构建了包含215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作图群体。调查生长期动态数据、考察重要农艺性状的表型数据;通过测序构建了高密度的遗传连锁图谱,利用区间作图定位方法,对群体的株高、分蘖数、有效穗数、千粒重、整精米率、垩白、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等产量和米质相关性状进行了QTL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除了部分日期的分蘖数、稻草重(早季)、收获指数、精米率、糙米千粒重和精米长均值在RIL群体中呈连续偏态分布外,其他形状如株高、抗倒伏力、有效穗数、千粒重、整精米率、垩白、透明度、直链淀粉含量和糊化温度等在RIL群体中均呈连续正态分布,说明这些性状均为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2.在RIL群体中定位到了控制茎秆性状的24个QTLs,其中影响株高的QTLs有17个,抗倒伏力有7个,它们分布在第1、2、6、7、10、11和12号染色体上,贡献率介于2.33%-19.09%之间。3.在RIL群体中定位到控制分蘖性状的QTLs13个,其中影响有效穗数的QTL 9个,最高苗数的QTL 4个,它们分布在第2、4、5、6、10、11和12号染色体上,贡献率范围为1.15%-9.30%。4.在RIL群体中定位到了控制千粒重和每穗粒数等性状的83个QTLs,其中影响千粒重(除20个稻米千粒重,还包含糙米千粒重14个和精米千粒重8个)的有42个,每穗粒数有15个,单株产量有7个,生物产量由5个,收获指数有14个,它们分布在除了第8号染色的11个染色体上,贡献率介于2.83%-28.25%之间。5.在RIL群体中定位到了控制加工品质性状的13个QTLs。其中影响糙米率的QTL有3个,精米率6个,整精米率4个,分别分布在第4、5、6、7、8、10和12号染色体上,贡献率介于4.10%-10.66%之间。6.在RIL群体中定位到了控制外观品质性状的37个QTLs,其中影响糙米长的有10个,糙米宽有10个,精米长有6个,精米宽有6个,垩白度有3个,透明度2个,他们分布在第1、2、3、5、6、8、10和11染色体上,贡献率介于2.83%-23.35%。7.在RIL群体中定位到了控制蒸煮品质性状的45个QTLs,其中影响胶稠度的的2个,直链淀粉含量的5个,最高粘度的1个,热浆粘度的4个,崩解值的2个,冷胶粘度的8个,消减值的3个,回复值的5个,峰值时间的8个,糊化温度的7个,它们分布在第2、3、4、5、6、7、8和10号染色体上,贡献率介于1.81%-69.48%之间。在本试验定位发现的QTLs中有大量与前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如第6号染色体bin1285-bin1305区间内同时存在控制大部分米质相关性状的QTLs,即与前人报道的Wx基因功能类似区间相同,这证明了本试验方法的正确性和结果的可靠性。本研究还发现了一些的未见前人报道的QTLs,如同Wx基因在6号染色体上的qHI6-2、qHI6-5、qHI6-6、qTGW6-2等控制千粒重和收获指数等的QTLs,该区域内存在数量多、贡献率大、表达稳定且尚未见前人报道,后期可进一步验证和精细定位研究。
毛一剑[2](2019)在《东乡野生稻产量相关性状有利QTL挖掘及穗长QTL qPL7-25精细定位》文中研究说明东乡野生稻是我国独有的目前在世界上分布最北的普通野生稻,是十分宝贵的种质资源。本研究以重测序的东乡野生稻、广陆矮4号及其重组自交系为研究对象,利用第三代分子标记SNP标记为基础构建的物理图谱,在富阳和陵水两个环境下,对东乡野生稻的13个产量相关性状的QTL进行分析,挖掘出了25个来自东乡野生稻的有利产量QTLs。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一个来自东乡野生稻的控制穗长的有利产量QTL qPL7-25进行精细定位,分析了其候选基因,以期为后续研究者利用东乡野生稻进行品种改良或进一步进行分子育种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累计检测到了60个QTLs,在12条染色体中均有分布。其中qPBN1-8、qPL7-25、qGD12-14等9个QTLs在两个环境及联合检测中均能稳定检测到。另外,有25个QTLs是来自于东乡野生稻的有利QTLs,包括控制一次枝梗数、枝梗比、单株穗数、单株产量的QTLs各1个,分别能解释表型变异的7.87%、7.28%、11.02%、10.67%;控制二次枝梗数、每穗颖花数、结实率的QTLs各2个,分别能解释表型变异的6.97-7.54%、5.89-6.70%、9.19-12.72%;控制总枝梗数、穗长、着粒密度的QTLs各3个,分别能解释表型变异的5.63-8.77%、6.17-18.66%、5.97-7.27%;控制千粒重的QTLs6个,分别能解释表型变异的7.28-29.95%。另外,除了qGYPP7-10、qNSPP5-22、qTGW8-24等三个QTLs外,本研究在东乡野生稻上定位到的产量相关性状的QTLs与前人在东乡野生稻上定位到同性状或相似性状的QTLs没有相同或相近位置,应该是东乡野生稻上定位到的新的QTLs。2、初定位检测到一个新的控制穗长的QTLqPL7-25,它是一个在富阳和陵水环境均能稳定表达的主效QTL,位于第7染色体M234-M235标记区间,其物理区间范围为24.55-25.55 Mb,在富阳和陵水环境下分别能解释表型变异的18.66%、13.06%,增效等位基因来自于东乡野生稻。进一步构建以广陆矮4号(GLA4)为背景的近等基因系NIL-qPL7-25,并发展成包括1800个单株的NIL-qPL7-25×GLA4 F2群体进行精细定位。经对定位群体穗长表型分析,表明qPL7-25是一个单孟德尔因子,且长穗对短穗为显性。进而利用新开发的9个InDel标记,将qPL7-25定位于InDel-24591和InDel-24710之间的119kb区间内,物理区间范围为24591-24710kb。通过近等基因系比较分析,来源于东乡野生稻的QTL位点除增加穗长外,对粒长、稻米长宽比,每穗颖花数、每穗实粒数和单株产量均有正向增效作用,可以同步提高产量和改善稻米品质。3、qPL7-25的精细定位区间共有14个开放阅读框,其中包括两个功能已知蛋白GL7因子(控制粒长粒宽)和GL7负调因子。利用Genvestigator软件对上述基因进行时空表达分析,LOCOs07g41200基因(与GL7等位)的表达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组织特异性上,都与穗部发育的关键时期呈现正相关。经对低表达GL7品种日本晴、高表达GL7品种P13、东乡野生稻和广陆矮4号进行GL7基因编码序列和启动子区测序分析,在编码区上东乡野生稻和广陆矮4号没有导致氨基酸改变的SNP差异,而在5’UTR和启动子上存在着SNP和InDel差异,特别是在-111到-101区域(转录起始位点为+1),与日本晴相比东乡野生稻的GL7启动子上存在着11bp的缺失,高表达GL7品种P13在此处存在8bp的缺失,而广陆矮4号在此处与GL7低表达的日本晴在序列上是一致的。另外,在幼穗分化期,东乡野生稻的GL7表达量要显着高于广陆矮4号,且两者在GL7基因启动子区和5’UTR区基因分型也不同。结果表明,在东乡野生稻上的等位基因LOCOs07g41200极有可能就是qPL7-25。
尹晴[3](2019)在《三个新选育两用核不育系特征特性研究》文中指出为明确三个新选育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农艺性状、不育起点温度、异交特性和稻米品质配合力等性状,本研究以目前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两用核不育系C815S为对照,对新育成的不育系阳S、浩S和166S的特征特性进行分析,利用这三个不育系为母本,与五山丝苗、E33、粤农丝苗、华占等四个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其稻米品质性状配合力,主要结果如下:(1)长沙5月初播种,阳S与对照C815S的播始历期相当,株型紧凑;浩S的播始历期长于对照,主茎叶片数较多、倒一节节间长度较短、每穗总粒数较多、着粒密度较大、穗较长、农艺性状优良;166S的播始历期与对照相当、株高较矮、叶片较宽、分蘖能力较强、每穗总粒数较多、穗长长于对照。(2)阳S花时集中,颖花开放高峰期集中在11:00-13:30,中午12:30达到开花高峰,该不育系包颈率较低、柱头活力较高;浩S的花时相对分散,开放高峰期在11:00-13:00,该不育系开颖历期较长、颖间距较大,柱头双边外露率和柱头总外露率均极高,柱头活力较强,包颈率略高于对照,异交特性十分优良;166S的开花高峰时段为9:00-11:00,开花高峰期较早,在9:30达到开花高峰,午前开花率较高,柱头活力较强,包颈率偏高,制种时需要采取合理措施解除包颈。(3)阳S不育起点温度低于22.5℃,166S不育起点温度介于22.5℃和23.5℃之间,两者育性较低;浩S不育起点温度略高于23.5℃,不育起点温度偏高,下一步将通过扩大种植群体和增压选择,降低该不育系的不育起点温度和制种风险。(4)稻米品质性状配合力分析表明,糙米率、整精米率、粒长、长宽比、垩白度、垩白粒率、碱消值和直链淀粉含量等8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说明这8个性状的遗传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影响;糙米率、精米率、粒长、长宽比、碱消值和直链淀粉含量等性状主要受不育系基因加性效应影响,垩白度和垩白粒率等性状主要受恢复系基因加性效应影响,整精米率和胶稠度等性状主要受非加性效应影响。不育系阳S、166S和恢复系五山丝苗、粤农丝苗相对容易配出稻米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良好的杂交组合。
曹黎明,程灿,周继华,储黄伟,牛付安,袁勤[4](2018)在《上海杂交粳稻产业发展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概述了上海地区杂交粳稻的研究历史与应用现状。上海是最早开展杂交粳稻研究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杂交粳稻种植比例最高的省市。在水稻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下,上海杂交粳稻研究重点是高效应用分子技术辅助培育优质,特别是优质食味、适于全程机械化、抗病抗逆的强优势新组合,并提出了上海杂交粳稻种业发展的对策。
叶世伟[5](2018)在《水稻骨干亲本桂朝2号的控制产量性状QTLs的遗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是人类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都是以水稻作为主食。而持续增长的人口与日益减缩的耕地面积之间的矛盾正在日趋尖锐,如何提高单位面积的作物产量已经成为育种学家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分子标记的不断开发、遗传图谱的构建以及生物信息方法的发展,使得借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将产量性状相关的有利位点导入到优质品种中,达到快速、高效获得高产、优质新品种得以实现。筛选控制水稻产量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来提高作物产量的方法已经成为国际上水稻育种项目的研究重点。桂朝2号是广东省农科院用朝阳早18和桂阳矮49杂交选育而成,具有高产、抗性佳等优势,是80年代水稻育种中重要的骨干亲本之一,但目前控制桂朝2号的高产性状的QTL并不明确。本课题以桂朝2号和桂阳矮49为亲本,通过单粒传代法构建重组自交系群体。分别考察了分离群体的株高、抽穗期、粒长、粒宽、千粒重、穗长、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每穗总粒数共9个重要的产量相关农艺性状的表型数据,并利用酶切位点相关DNA测序技术(restriction site-associated DNA sequencing,RAD-Seq)检测群体的基因型,共开发了1778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分子标记,以SNP标记为基础构建bin框架图,共获得1688个bin标记,以此标记来构建遗传图谱,总图距为721.40cM,bin标记的平均遗传间距为0.43cM。结合群体的表型数据和基因型数据进行了QTL定位,共获得了29个控制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QTLs,包括3个抽穗期QTLs,3个株高QTLs,5个粒长QTLs,6个粒宽QTLs,6个千粒重QTLs,1个穗长QTL,1个一次枝梗数QTL,5个二次枝梗数QTLs,3个每穗总粒数QTLs。与此同时,对桂朝2号、桂阳矮49和朝阳早18发育早期的幼穗早期进行了RNA-seq分析。这些研究为桂朝2号高产性状基因的精细定位和进一步解析桂朝2号高产性状的机理,以及未来借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将这些QTL应用到水稻育种当中奠定了基础。
陈启文[6](2017)在《袁隆平的世界》文中指出第一章人就像一粒种子追溯一个生命的诞生追溯一个生命的诞生,如同探悉一粒种子。一切早已不再是悬念,只是我接下来叙述的前提。这是一个命定为种子而生的人,一个命定要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人。通过一粒种子,可以追溯物种的起源。"万物的原则,起始于根基",这是古希腊数学家、
盛文涛,吴俊,柏斌,饶友生[7](2017)在《野生稻种质在水稻高产育种上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野生稻种质拥有许多优良的性状和基因,与栽培稻的亲缘关系最近,是栽培稻遗传改良的重要候选资源。文章通过综述野生稻种质在常规稻、三系杂交稻、两系杂交稻上的应用研究进展,并结合生产实践对水稻高产育种方向提出了建议:在科研体制上应加强顶层设计,允许实施一定数量的中长期育种项目,为培育重大品种创造环境;对于普通野生稻的利用,宜选择具有所需优异性状的栽培稻作亲本进行回交、复交或选择不同野栽杂交后代中的优良株系进行兄妹交,使各亲本的优良基因结合于同一栽培品种上;通过胚拯救、转基因、花粉管导入或穗茎注射野生稻DNA、MAS等方法相结合、构建野生稻外源种质渗入的近等基因系和染色体片段替换系等生物技术手段,充分利用其优异性状;利用骨干亲本材料与野生稻种质资源构建遗传材料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同时利用MAS技术在骨干亲本材料中进行高产QTL遗传效应验证,从而促进遗传育种科研项目在实践中推广应用。
胡标林[8](2015)在《应用水稻野栽组合分析稻米矿质含量QTL》文中研究表明矿质元素在人体内具有很多细胞结构和新陈代谢功能,矿质元素缺乏造成人体功能紊乱,从而影响到人体健康。提高粮食作物可食用部位的矿质含量可有效缓解人类矿质元素缺乏症。稻米是人类主要粮食之一,研究其矿质含量遗传机理对稻米矿质含量改良和解决人体矿质失衡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海南陵水和浙江杭州种植协青早B(协B)//协B/东乡野生稻BC1F5回交重组自交系(BIL)群体,开展糙米和精米矿质含量QTL定位。构建了BC2F4:5群体,开展糙米矿质含量和4个农艺性状QTL定位。主要结果如下:1、测定了陵水糙米和杭州糙米及精米6种矿质含量,其中,Mg、Zn、Fe、Mn和Cu含量采用ICP-AES法,Se含量采用ICP-MS法。结果显示,杭州试验精米Mg、Fe和Mn含量均值比糙米含量降低了65.3%、64.9%和58.6%,Zn、Cu和Se含量均值分别较糙米中降低了28.4%、18.2%和3.8%;相关分析表明,Zn、Mn、Cu和Se含量在糙米和精米间呈极显着正相关,其余2种元素含量在糙米和精米间未呈显着相关。2、应用含149个DNA标记、覆盖基因组1306.4 cM的遗传图谱,采用WinQTL Cart 2.5的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稻米矿质含量QTL分析。共鉴定到24个稻米矿质含量QTL,包括2个共同控制糙米及精米Zn和Se含量QTL,17个糙米矿质含量QTL和5个精米矿质含量QTL。单个QTL解释陵水和杭州糙米矿质含量表型变异分别为5.3-16.7%和5.1-28.2%,而对精米矿质含量表型变异贡献率为5.2-56.8%。其中,13个糙米矿质含量QTL和7个精米矿质含量QTL的增效等位基因均来自东乡野生稻。11个QTL未见报道,丰富了稻米矿质含量基因源;15个QTL聚集于6条染色体上的7个QTL簇中,其中控制3种元素含量QTL分别位于第6染色体上的1个QTL簇,控制2种元素含量QTL分别位于第3、4、7、9和12染色体上的6个QTL簇,表明不同元素涉及有共同遗传生理机制。3、采用ICP-AES法测定BC2F4:5群体糙米Mg、Ca、Zn、Fe、Mn和Cu含量,并考察了抽穗期、千粒重、粒长及粒宽。相关分析表明,糙米Ca含量与抽穗期、千粒重和粒宽间以及Mn含量与抽穗期间均呈显着负相关,说明提高稻米某些矿质含量可能导致某些农艺性状下降,应在育种中予以注意。4、采用WinQTL Cart 2.5的单标记分析法进行QTL分析,共检测到糙米矿质含量QTL 34个以及抽穗期、千粒重、粒长和粒宽QTL 28个,分别位于第1、4、6、8、9、11和12条染色体上。在34个糙米矿质含量QTL中,20个为未报道的QTL。除第6染色体长臂上区间RM20591-RM340的QTL效应方向一致外,其余10个QTL区间的加性效应方向均不同,说明对某些性状有利的野生稻等位基因可能对另一些性状不利。有必要利用标记辅助选择减少这种不利关联的现象。
陈镇[9](2014)在《长、短光周期敏感雄性不育水稻育性差异蛋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杂交水稻技术极大的提高了我国粮食的产量,以光温敏核不育水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两系法杂交水稻已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两系法杂交水稻使用的不育系育性受光温条件决定,生产中要求其在不育条件下完全败育作为母本进行杂交种子生产,而在可育条件下恢复育性用于繁殖自身,对这种受光温条件精细控制的育性转换特性及机理的研究是两系法杂交水稻应用的技术基础。目前存在两种育性光温反应完全相反的不育系:长光高温不育型和短光低温不育型,这为研究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育性变化机理提供了独特的材料。对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基础研究工作持续了40多年,涵盖了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各个领域,但对其育性调控机理至今没有完全阐述清楚,短光敏核不育水稻是一类新的种质资源,对它育性转换机理的研究开展的还比较少。本研究采用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选用长光敏感不育特性典型的农垦58S,短光敏感不育特性典型的D52S为材料,在严格的育性诱导条件下,比较两类育性光反应特性完全相反的材料在不育和可育条件下剑叶、叶鞘及幼穗的蛋白质表达谱,通过质谱鉴定,生物信息学分析,qPCR及Western Blot验证等来分析雄性育性转换过程中发生的基因表达事件,旨在为揭示长、短光敏核不育水稻的育性转换机制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线索,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武汉7月份相同自然温度条件下,对D52S和农垦58S在育性转换敏感期分别进行14.5 h长光照、10h短光照处理后统计花粉可染率及自交结实率,结果显示D52S在长光条件下花粉可染率为89.06%,结实率可达54.84%,经短光照处理后花粉完全败育。农垦58S在长光条件下花粉可染率和结实率均为0,在短光照处理条件下花粉可染率达84.68%,后期结实率为25.43%。说明这两个材料是由光周期主导的育性转换特性完全相反的光敏核不育系。2.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了两个不育系在不同光周期处理条件下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剑叶、叶鞘及幼穗的蛋白表达谱,通过质谱技术成功从D52S三个组织中鉴定到53个差异蛋白点,从农垦58S三个组织中鉴定到40个差异蛋白点,其中有13个蛋白在两个品种中都出现且它们在各自品种不育及可育条件下的变化趋势一致。生物信息学及蛋白功能聚类分析将这93个差异蛋白点划分为8个类别:代谢相关蛋白、次生代谢相关蛋白、能量相关蛋白、胁迫与防御蛋白、蛋白合成与加工、信号转导与调控、细胞结构与生长和功能未知蛋白。对不同组织的差异蛋白点进行整理分析显示光周期诱导育性转变的一个复杂的蛋白调控网络。3.利用qPCR技术对在不同光周期处理下差异表达明显且稳定的类黄酮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9(4CLL9),查尔酮合酶(CHS)以及糖代谢过程中的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ase)和蔗糖合酶1(SUS1)进行转录分析,发现CHS和4CLL9的表达量在D52S和农垦58S不育及可育幼穗中均有明显差异,说明这两个基因与育性的表现密切相关,可能是参与光敏育性转换过程的重要因素。4.通过Western Blot实验进一步验证CHS,4CLL9在两个水稻品种不育及可育状态下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CHS和4CLL9在D52S可育幼穗中的表达量均高于不育幼穗,4CLL9在农垦58S内同样也是在可育株中表达量高。分别测定比较两个不育系幼穗发育Ⅵ期,Ⅶ期不育及可育株中类黄酮的含量,发现在Ⅵ期不育幼穗中的类黄酮物质含量高于可育幼穗,但是在Ⅶ期无论是在D52S还是在农垦58S中,可育幼穗中的类黄酮物质含量都明显高于不育幼穗,提示CHS和4CLL9蛋白的表达变化对类黄酮物质合成含量的影响可能具有滞后性。结合2D, qPCR及Western Blot的实验结果表明可育水稻中CHS和4CLL9的蛋白表达量与植株类黄酮含量成正相关,说明CHS和4CLL9的确与植株育性的转换密切相关。本研究获得了育性光反应特性完全相反的两种光敏核不育水稻在不同育性条件下大量差异表达的蛋白数据,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光周期诱导育性转换的机制提供了参考信息。
王彩先[10](2014)在《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水稻育种成就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水稻育种是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农业科学院桂东南分院的传统强项,本文回顾了建所以来水稻育种取得的主要成就,特别是"九五"以来,本所通过科研强所,不断引进科技人才,与各界科研院(所)交流合作,广泛收集优异种质资源,创新育种手段,共选育出水稻新品种102个,其中41个品种通过广西品种审定。通过对所取得的成就进行总结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水稻育种的展望,为玉林乃至广西水稻生产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野栽型水稻三系选育总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野栽型水稻三系选育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超级稻天优998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水稻高产优质的概念及研究进展 |
1.1.1 水稻高产的概念与意义 |
1.1.2 水稻优质的概念 |
1.1.3 水稻高产的研究进展 |
1.1.4 水稻优质的研究进展 |
1.2 水稻高产构成因素的研究现状 |
1.2.1 茎杆性状 |
1.2.2 分蘖性状 |
1.2.3 穗部性状 |
1.3 水稻品质性状研究现状 |
1.3.1 外观、碾磨品质性状 |
1.3.2 蒸煮、营养品质性状 |
1.4 分子标记与QTL研究进展 |
1.4.1 分子标记 |
1.4.2 全基因组重测序(WGS) |
1.4.3 QTL定位研究 |
1.5 水稻重要农艺经济性状QTL研究进展 |
1.5.1 茎杆性状QTL |
1.5.2 分蘖性状QTL |
1.5.3 每穗粒数与千粒重等性状QTL |
1.5.4 外观、碾磨品质性状的QTL |
1.5.5 蒸煮、营养品质性状的QTL |
1.5.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材料种植与性状考察 |
2.2.1 材料种植 |
2.2.2 产量性状考察 |
2.2.3 品质性状考察 |
2.3 DNA提取及基因型分析 |
2.3.1 DNA提取 |
2.3.2 测序程序 |
2.4 各性状的QTL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测序和SNP检测结果 |
3.1.1 测序 |
3.1.2 SNP检测 |
3.1.3 Bin分析及遗传图谱的构建 |
3.2 亲本及RIL群体株型相关性状的表型与变异 |
3.2.1 亲本及RIL群体茎秆性状的表型分析 |
3.2.2 亲本及RIL群体分蘖性状的表型分析 |
3.2.3 亲本及RIL群体穗粒数与千粒重等性状的表型分析 |
3.2.4 亲本及RIL群体碾磨品质性状的表型分析 |
3.2.5 亲本及RIL群体外观品质性状的表型分析 |
3.2.6 亲本及RIL群体蒸煮品质性状的表型分析 |
3.3 QTL分析结果 |
3.3.1 茎秆性状QTL分析 |
3.3.2 分蘖性状QTL分析 |
3.3.3 穗粒数与千粒重等性状QTL分析 |
3.3.4 碾磨品质性状QTL分析 |
3.3.5 外观品质性状QTL分析 |
3.3.6 蒸煮品质性状QTL分析 |
4 讨论 |
4.1 QTL定位结果与已报道的QTL比较 |
4.1.1 茎秆性状QTL比较 |
4.1.2 分蘖性状QTL比较 |
4.1.3 穗粒数与千粒重等性状QTL比较 |
4.1.4 碾磨品质性状QTL比较 |
4.1.5 外观品质性状QTL比较 |
4.1.6 蒸煮品质性状QTL比较 |
4.2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东乡野生稻产量相关性状有利QTL挖掘及穗长QTL qPL7-25精细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研究进展 |
1.1.1 水稻产量相关性状剖析及性状之间的相关性 |
1.1.2 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与基因克隆 |
1.2 东乡野生稻研究进展 |
1.2.1 东乡野生稻基本信息 |
1.2.2 东乡野生稻研究进展 |
1.3 分子技术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东乡野生稻产量相关性状QTL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材料种植 |
2.1.3 性状考查 |
2.1.4 图谱构建 |
2.1.5 QTL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富阳与陵水两个种植环境的差异性 |
2.2.2 双亲及RIL群体产量相关性状的表型特征 |
2.2.3 RIL群体产量相关性状的频率分布 |
2.2.4 RIL群体产量相关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2.2.5 单环境下检测到的产量相关性状QTLs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
2.2.6 MCIM法检测到的产量相关性状QTLs及其与环境互作 |
2.2.7 MCIM法检测到的上位性QTLs及其与环境互作 |
2.3 讨论 |
2.3.1 以SNP标记为基础构建的物理图谱在QTL定位中的利用 |
2.3.2 东乡野生稻中产量相关性状有利QTL的发掘 |
2.3.3 不同环境对性状QTL的影响 |
2.3.4 QTL遗传的一因多效和基因紧密连锁 |
第三章 控制穗长的主效基因qPL7-25 的精细定位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近等基因系构建 |
3.1.2 材料种植 |
3.1.3 性状考查 |
3.1.4 DNA提取及PCR反应 |
3.1.5 分子标记开发及精细定位 |
3.1.6 数据处理 |
3.1.7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1.8 表达量分析 |
3.1.9 基因分型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NIL-qPL7-25 的表型分析 |
3.2.2 qPL7-25 的精细定位 |
3.2.3 qPL7-25 候选基因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4.1 主要结论 |
4.1.1 产量相关性状是数量性状,表型由基因与环境互作决定 |
4.1.2 RIL群体产量相关性状之间存在复杂的相关性 |
4.1.3 东乡野生稻中确实存在着丰富的产量相关性状的有利QTL |
4.1.4 控制穗长的QTLqPL7-25 精细定位 |
4.1.5 qPL7-25 极有可能是控制穗长和粒长/粒宽的GL7 优异等位基因 |
4.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三个新选育两用核不育系特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研究 |
1.2.1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发现 |
1.2.2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选育利用 |
1.2.3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选育的标准和方法 |
1.3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制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1.3.1 选育低不育起点温度水稻两用核不育系 |
1.3.2 防止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漂移 |
1.3.3 科学安排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制种基地和时段 |
1.3.4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种创新 |
1.4 稻米品质相关研究 |
1.4.1 稻米品质性状构成 |
1.4.2 稻米品质性状遗传研究 |
第2章 三个新选育两用核不育系农艺性状分析 |
2.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播始历期 |
2.2.2 叶龄和分蘖 |
2.2.3 上三叶形态特征 |
2.2.4 地上部节间形态特征 |
2.2.5 穗部性状 |
2.3 讨论与小结 |
第3章 三个新选育两用核不育系异交特性研究 |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日开花动态 |
3.2.2 开颖习性 |
3.2.3 柱头外露率与包颈率 |
3.2.4 柱头活力 |
3.3 讨论与小结 |
第4章 三个新选育两用核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鉴定 |
4.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与小结 |
第5章 三个新选育两用核不育系稻米品质性状配合力分析 |
5.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测定项目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供试组合稻米品质 |
5.2.2 供试组合配合力方差 |
5.2.3 稻米品质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方差 |
5.2.4 稻米品质性状特殊配合力(SCA)分析 |
5.3 讨论与小结 |
第6章 总结 |
6.1 农艺性状 |
6.2 异交特性 |
6.3 不育起点温度 |
6.4 稻米品质性状配合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上海杂交粳稻产业发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杂交粳稻研究历史与应用现状 |
2 上海杂交粳稻研究历史与发展现状 |
3 上海杂交粳稻产业发展展望 |
3.1 上海杂交粳稻育种 |
3.1.1 现代分子生物技术 |
3.1.2 优质杂交粳稻育种 |
3.1.3 适宜机械化直播 |
3.1.4 籼粳交杂种优势利用 |
3.2 上海杂交粳稻种业发展对策 |
3.2.1 加强优质杂交粳稻种质创新 |
3.2.3 建立优质杂交粳稻绿色生产技术体系 |
3.2.4 建立优质杂交粳稻稻米产业化生产体系 |
(5)水稻骨干亲本桂朝2号的控制产量性状QTLs的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水稻骨干亲本 |
1.1.1 水稻骨干亲本的定义及其研究 |
1.1.2 水稻骨干亲本桂朝2号及其研究 |
1.2 数量性状定位 |
1.2.1 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 |
1.2.2 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
1.2.3 作图群体 |
1.2.4 QTL定位 |
1.3 水稻产量性状的研究进展 |
1.3.1 水稻产量性状的构成要素 |
1.3.2 穗部性状的研究进展 |
1.3.3 粒型性状的研究进展 |
1.3.4 株型相关QTL的研究 |
1.3.5 抽穗期相关QTL的研究 |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水稻实验材料 |
2.1.2 试剂、产品和服务 |
2.1.3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田间种植 |
2.2.2 水稻叶片基因组DNA的提取(CTAB法) |
2.2.3 表型观察与统计 |
2.2.4 RAD文库构建和测序 |
2.2.5 序列比对及SNP开发 |
2.2.6 遗传图谱的构建 |
2.2.7 QTL定位 |
2.2.8 RNA-seq取材方法 |
第三章 实验结果和讨论 |
3.1 表型考察结果与分析 |
3.1.1 双亲产量性状的表型分析 |
3.1.2 RIL群体产量性状的观察与分析 |
3.1.3 各表型之间相关性分析 |
3.2 基因型的处理结果与分析 |
3.2.1 SNP标记的开发以及bin框架图的构建 |
3.2.2 遗传图谱的构建 |
3.3 QTL定位结果分析 |
3.3.1 穗型相关QTL定位结果 |
3.3.2 粒型相关QTL定位结果 |
3.3.3 株型和抽穗期相关QTL定位结果 |
3.4 桂朝2号和双亲穗发育早期全基因表达谱分析 |
3.4.1 QTL区间内候选基因的初步分析 |
3.4.2 结合表达谱分析对二次枝梗数相关QTL内候选基因的分析结果 |
3.4.3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和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本课题使用的全部引物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7)野生稻种质在水稻高产育种上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野生稻资源在水稻常规育种中的应用 |
2 野生稻资源在三系杂交稻中的应用 |
2.1 在三系不育系中的应用 |
2.2 在三系恢复系中的应用 |
3 野生稻资源在两系杂交稻中的应用 |
4 展望 |
4.1 我国育种科研体制对项目实施的限制 |
4.2 选择最优配组方式利用AA型基因组普通野生稻种质 |
4.3 对非AA型基因组野生稻种质的利用策略 |
4.4 加强基础理论与育种实践相结合的研究 |
(8)应用水稻野栽组合分析稻米矿质含量QTL(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矿质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
1.1.1 Mg与人体健康 |
1.1.2 Ca与人体健康 |
1.1.3 Zn与人体健康 |
1.1.4 Fe与人体健康 |
1.1.5 Mn与人体健康 |
1.1.6 Cu与人体健康 |
1.1.7 Se与人体健康 |
1.2 稻米矿质含量遗传差异性及相关性研究 |
1.2.1 不同基因型水稻矿质含量遗传差异 |
1.2.2 不同稻米组织中矿质含量遗传差异 |
1.2.3 稻米矿质含量相关性研究 |
1.3 稻米矿质含量经典遗传研究 |
1.4 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及其研究方法 |
1.4.1 QTL定位方法 |
1.4.2 QTL定位群体类型 |
1.4.3 QTL定位 |
1.4.4 QTL克隆 |
1.4.5 QTL分析在水稻育种的作用 |
1.5 稻米矿质含量分子遗传研究 |
1.5.1 稻米Mg含量QTL |
1.5.2 稻米Ca含量QTL |
1.5.3 稻米Zn含量QTL |
1.5.4 稻米Fe含量QTL |
1.5.5 稻米Mn含量QTL |
1.5.6 稻米Cu含量QTL |
1.5.7 稻米Se含量QTL |
1.5.8 水稻其他组织中矿质含量QTL |
1.5.9 稻米矿质含量分子机理研究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BIL群体糙米和精米矿质含量QTL定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水稻材料与田间试验 |
2.1.2 米粉样品制备 |
2.1.3 Mg、Zn、Fe、Mn和Cu含量测定 |
2.1.4 Se含量测定 |
2.1.5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糙米和精米矿质含量变异 |
2.2.2 糙米和精米矿质含量的相关性 |
2.2.3 糙米和精米矿质含量QTL检测 |
2.3 讨论 |
2.3.1 稻米矿质含量遗传变异 |
2.3.2 稻米矿质含量QTL |
2.3.3 稻米矿质含量QTL的潜在应用价值 |
第三章 BC_2F_(4:5) 群体糙米矿质含量及农艺性状QTL定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次级群体构建 |
3.1.2 田间试验 |
3.1.3 农艺性状考察 |
3.1.4 米粉样品制备 |
3.1.5 糙米Mg、Ca、Zn、Fe、Mn和Cu含量测定 |
3.1.6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BC_2F_(4:5)群体的表型变异 |
3.2.2 糙米矿质含量及农艺性状间相关分析 |
3.2.3 糙米矿质含量及农艺性状QTL分析 |
3.3 讨论 |
3.3.1 群体糙米矿质含量遗传变异及相关性 |
3.3.2 糙米矿质含量与农艺性状QTL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长、短光周期敏感雄性不育水稻育性差异蛋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引言 |
1.2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CMS) |
1.2.1 水稻CMS类型及育性相关基因 |
1.2.2 水稻CMS的产生机制 |
1.2.3 水稻CMS的育性恢复机理 |
1.3 水稻光温敏核雄性不育(PTGMS) |
1.3.1 水稻PTGMS的种质资源及其分类 |
1.3.2 水稻PTGMS的育性转换模式 |
1.3.3 水稻PTGMS的细胞学及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
1.3.4 水稻PTGMS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1.3.5 水稻PTGMS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
1.3.6 水稻PTGMS育性调控机理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材料的种植及光周期处理 |
2.3 实验材料的采集 |
2.4 水稻花粉的育性鉴定 |
2.5 双向电泳(2-DE)及质谱分析 |
2.5.1 水稻不同组织蛋白样品制备 |
2.5.2 蛋白质样品预处理 |
2.5.3 蛋白质含量测定 |
2.5.4 第一向等点聚焦(IEF) |
2.5.5 第二向SDS-PAGE垂直板电泳 |
2.5.6 蛋白凝胶染色 |
2.5.7 凝胶扫描与图像分析 |
2.5.8 蛋白点的脱色与胶内酶解 |
2.5.9 MALDI-TOF/TOF-MS质谱分析 |
2.5.10 差异表达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6 荧光定量PCR(qPCR) |
2.6.1 总RNA的提取 |
2.6.2 DNase Ⅰ处理及RNA质量检测 |
2.6.3 反转录及产物的PCR检测 |
2.6.4 引物设计及qPCR分析 |
2.7 Western Blot |
2.7.1 人工合成多肽 |
2.7.2 多克隆抗体制备及抗体纯化 |
2.7.3 蛋白样品制备 |
2.7.4 SDS-PAGE |
2.7.5 蛋白免疫印迹分析 |
2.8 类黄酮含量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光周期处理对花粉育性转换的诱导 |
3.2 水稻不同组织双向电泳图像分析及差异蛋白点的质谱鉴定 |
3.2.1 凝胶图像分析与蛋白质谱鉴定 |
3.2.2 D52S和农垦58S差异表达蛋白的比较分析 |
3.3 差异表达蛋白的功能与聚类分析 |
3.4 差异表达蛋白的qPCR分析 |
3.4.1 RNA质量及反转录检测和qPCR条件优化 |
3.4.2 基因表达的相对定量分析 |
3.5 差异表达蛋白的Western Blot分析 |
3.6 类黄酮含量分析 |
4 讨论 |
4.1 D52S的育性光反应特性及应用价值 |
4.2 蛋白质表达差异凝胶图的分析 |
4.3 差异表达蛋白与育性的关系 |
4.3.1 次生代谢相关蛋白 |
4.3.2 能量与代谢相关蛋白 |
4.3.3 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 |
4.3.4 胁迫与防御蛋白 |
4.3.5 信号转导调控与细胞结构生长相关蛋白 |
4.4 光周期诱导育性转变的蛋白调控网络 |
4.5 转录水平、蛋白免疫印迹和类黄酮含量分析 |
5 结论与下一步研究的思考 |
5.1 结论 |
5.2 下一步研究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或待发表论文 |
致谢 |
(10)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水稻育种成就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育种取得的主要成就 |
1.1 科研成果居广西地市级农科所的首位 |
1.2 审定品种多, 新品种示范推广成效大 |
1.3良种良法配套, 科技进村入户, 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
1.4 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 水稻科研事业快速发展 |
2 存在问题 |
2.1 水稻育种整体抗性差、优质育种水平低 |
2.2 科研经费不足、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较少 |
2.3基础设施、设备落后, 新的育种技术手段缺乏 |
2.4 超级稻育种相对滞后 |
3 展望 |
3.1 充分利用优异的种质资源, 实现超级稻育种零突破 |
3.2 提高杂交水稻稻米品质 |
3.3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提高品种的抗性水平 |
3.4 加强种质资源的收集、创新 |
3.5 加强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的集成研究 |
四、野栽型水稻三系选育总结(论文参考文献)
- [1]超级稻天优998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解析[D]. 何胜.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20(07)
- [2]东乡野生稻产量相关性状有利QTL挖掘及穗长QTL qPL7-25精细定位[D]. 毛一剑.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7)
- [3]三个新选育两用核不育系特征特性研究[D]. 尹晴.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4]上海杂交粳稻产业发展与展望[J]. 曹黎明,程灿,周继华,储黄伟,牛付安,袁勤. 中国种业, 2018(09)
- [5]水稻骨干亲本桂朝2号的控制产量性状QTLs的遗传分析[D]. 叶世伟.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6)
- [6]袁隆平的世界[J]. 陈启文. 芙蓉, 2017(02)
- [7]野生稻种质在水稻高产育种上的应用研究进展[J]. 盛文涛,吴俊,柏斌,饶友生. 南方农业学报, 2017(02)
- [8]应用水稻野栽组合分析稻米矿质含量QTL[D]. 胡标林.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5(01)
- [9]长、短光周期敏感雄性不育水稻育性差异蛋白研究[D]. 陈镇. 华中农业大学, 2014(01)
- [10]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水稻育种成就与展望[J]. 王彩先. 中国种业,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