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药物的进展

基因工程药物的进展

一、遗传工程药物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于杨,李怡美,伟人悦,柴梦佳,刘忠华,张宇[1](2021)在《猪iPSCs来源的血管内皮细胞对小鼠下肢缺血的修复作用研究》文中认为该研究利用小鼠下肢缺血模型以及动物活体成像、HE染色、免疫组化、TUNEL染色和Real time-PCR技术,探讨了病理条件下猪诱导多能性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来源的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的组织修复功能。研究结果显示,猪iPSC-ECs的分布范围在移植初期迅速减小,7天后仅个别小鼠能够检测到荧光示踪信号;细胞移植28天后,猪iPSC-ECs处理组的组织形态良好,总血管密度为(7.66±1.28)%,显着高于猪胎儿成纤维细胞(porcine fetal fibroblasts,PFFs)处理组和EGM-2培养液处理组,缺血组织的凋亡细胞比例为(25.83±2.32)%,显着低于另外两组;体外研究表明,低氧条件下猪iPSC-ECs的促血管生成和抗凋亡基因的表达水平多高于PFFs,其表达模式与内源性猪血管内皮细胞(aortic endothelial cells,AOCs)类似。由此可见,猪iPSC-ECs在修复小鼠下肢缺血的过程中,不仅参与了受损组织的血管生成,还可能通过旁分泌机制发挥抗凋亡、促修复的作用。猪血管内皮细胞的获得及其功能研究不仅能够为人类血管内皮细胞移植提供实验数据,也将为心血管药物筛选平台的建立、血管内皮分化和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刘伟,王磊[2](2021)在《基于专利视角的全球人冠状病毒相关技术竞争力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出现新冠病毒疫情以来,新冠肺炎已蔓延至几乎所有国家,新冠病毒大流行成为一场全球健康危机。世界各国该领域科研人员快速响应进行紧急科研攻关,再次掀起了对人冠状病毒的攻克热潮。专利文献作为技术信息最有效的载体,几乎囊括了全球最具经济价值的技术情报。本文从专利视角出发,运用专利计量和专利地图可视化分析方法,从人冠状病毒专利市场布局和创新能力、申请机构竞争力、主要发明人竞争力、专利对抗分析等多方面展示国际竞争态势,为我国后续进行相关专利布局和研发提供参考。

何斐[3](202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PDX模型的建立和鉴定及HDST药敏检测技术在口腔鳞状细胞癌PDX模型上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构建和鉴定口腔鳞状细胞癌异种移植模型(patient-derived xenograft,PDX)。2.在PDX模型上对比HDST药筛方案与NCCN指南推荐的PF化疗方案用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疗效,明确HDST技术所推荐化疗方案疗效是否优于PF化疗方案。方法:将手术切除后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经特殊处理后,利用接种针移植技术接种于免疫缺陷小鼠皮下,构建出口腔鳞状细胞癌PDX模型并接种传代,P1-P3代用于存种、鉴定。通过HE染色及免疫组化两种方式来鉴定PDX模型的肿瘤组织与原始患者肿瘤组织的组织形态学的一致性及分子表型的相似性。然后用P4-P6代肿瘤模型组织接种至免疫缺陷小鼠皮下,待瘤体体积生长至100-200mm3区间时,进行药物干预实验。使用HDST药筛方案筛选出每个PDX模型最敏感的两种化疗药物组成HDST化疗方案,并与NCCN指南推荐的PF化疗方案分别作用于PDX模型,通过定期测定给药后肿瘤长(L)、宽(W),并根据公式计算出瘤体体积,比较各组肿瘤生长差异,从而对比两种方案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P4代的口腔鳞状细胞癌PDX模型肿瘤组织的HE染色及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DX模型肿瘤组织的病理学特征和分子表型特点与原始肿瘤组织基本一致。在进行药物干预实验后,三组进行比较,PF化疗方案组及HDST化疗方案组的肿瘤体积较对照组均有缩小,且HDST化疗方案组的肿瘤体积小于PF化疗方案组,且两组计量资料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出了口腔鳞状细胞癌异种移植模型(PDX模型),保留了患者肿瘤组织的临床病理特性,且可以进行稳定传代。建立的口腔鳞状细胞癌PDX模型对口腔鳞癌的临床研究、患者的个性化治疗以及抗肿瘤新药物的研发有重大意义。在口腔鳞状细胞癌PDX模型中,PF化疗方案的肿瘤体积增长速度大于HDST化疗方案并且形态学特征上也更具侵袭性,说明HDST药敏检测技术给出的化疗方案优于NCCN指南中的PF化疗方案。

陈莹,李谦[4](2021)在《特殊酵母工业应用专利发展态势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特殊酵母作为区别于传统酵母之外的一类生物资源,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基于incoPat数据库收录的专利数据,以特殊酵母工业应用领域的专利为研究对象,从专利分析的角度,揭示了全球特殊酵母工业应用领域技术创新的发展态势、技术分布、主要申请机构、研究热点以及各类特殊酵母的应用优势等。结果表明:全球特殊酵母工业应用领域的专利公开数量在2001~2020年期间整体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并在2019年达到峰值;专利保护区域主要为美、中、韩、日、欧等国家或地区,其中国内外申请机构的研发侧重点各有不同,以帝斯曼、纳幕尔杜邦、诺维信等为代表的国外工业生物技术公司注重特殊酵母基础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以江南大学为代表的国内科研院校比较注重毕赤酵母应用技术的开发。重点分析了特殊酵母工业应用领域近年来各类特殊酵母在不同技术分支和创新程度上的差异,旨在为我国特殊酵母工业应用领域科研决策和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曾令江[5](2021)在《莨菪碱脱氢酶催化机制及莨菪碱代谢工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莨菪碱(Hyoscyamine)是茄科药用植物产生的代表性抗胆碱天然药物,其消旋体为着名药物阿托品(Atropine)。莨菪碱和阿托品均属于托品烷生物碱(Tropane alkaloids,TA),莨菪碱在临床上广泛用于胃肠道不适、止痛解痉、治疗癫痫、晕车晕船等。茄科药用植物是工业化生产提取莨菪碱的唯一有效来源。其中,颠茄(Atropa belladonna L.)、草本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三分三(Anisodus acutangulus)和澳洲毒茄杂交种(Duboisia×hybrid)等是生产莨菪碱的主要药材。颠茄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且人工种植面积最大的莨菪碱的药用原料植物。然而,莨菪碱在这些茄科药用植物中的含量很低,这也成为莨菪碱工业化利用的主效限制因子,直接导致其有效供给不足、价格居高不下。因此,开展莨菪碱的生物合成研究,鉴定合成莨菪碱的关键酶和相关基因,阐明关键酶的活性及其催化机制,对于拓展关于TA生物合成的认识具有重要科学意义;采用代谢工程育种技术培育莨菪碱高产的颠茄,能够从源头上降低莨菪碱生产成本和解决药物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具有重要经济价值。根据已有研究,科学家推测莨菪醛(Hyoscyamine aldehyde)是莨菪碱生物合成的直接前体,其可能会被特定的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还原生成莨菪碱,该酶有可能是提高莨菪碱产量的关键酶。此外,已有研究报道莨菪碱在莨菪碱6β-羟化酶(Hyoscyamine 6β-hydroxylase,H6H)催化下被转化为山莨菪碱并可进一步环氧化为东莨菪碱。因此阻断H6H介导的催化反应也是一种潜在的提高莨菪碱在植株中积累的代谢工程策略。本研究从颠茄中鉴定了一个在其侧根中高表达的乙醇脱氢酶基因并命名为莨菪碱脱氢酶基因(Hyoscyamine dehydrogenase,HDH),对HDH催化活性和催化机制进行了研究,为采用代谢工程育种技术培育莨菪碱高产颠茄提供了一个重要基因;进一步研究HDH在颠茄莨菪碱生物合成中的代谢功能;考察了敲除Ab H6H基因对颠茄莨菪碱生物合成的影响。通过研究取得了以下结果:1.莨菪碱脱氢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采用表达相关性分析,从颠茄转录组中筛选获得了一个HDH候选基因的EST序列(aba_locus_4635),随后采用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Amplification of c DNA Ends,RACE)获得了该候选基因1098 bp的全长c DNA。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HDH属于氧化还原酶家族,编码1个含有366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其理论分子量为39 k Da。数字表达谱分析结果显示,HDH的组织表达模式与颠茄中已报道TA生物合成基因具有高度相似性,表现为在侧根中高水平表达。基于实时定量PCR的表达分析结果显示,HDH在颠茄侧根和主根中表达,在茎段和叶片中不表达;其在侧根中的表达量远高于在主根中的表达量。为进一步研究HDH在侧根中表达情况,从颠茄中克隆了1493 bp的HDH启动子(p HDH)片段。用p HDH驱动GUS报告基因表达,获得了转基因颠茄发根。对转基因颠茄发根的GUS染色和切片结果发现,p HDH主要在中柱鞘和内皮层特异性表达,这与TA生物合成途径中的PPAR和H6H等基因在中柱鞘表达结果具有高度相似性。上述关于HDH生物信息学和组织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极有可能是莨菪碱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脱氢酶基因。2.莨菪碱脱氢酶的催化功能研究为研究HDH的催化功能,在大肠杆菌中重组并纯化获得了6×His-HDH重组蛋白,其分子量约为42.9 k Da,与HDH计算分子量吻合。HDH的底物(莨菪醛)极不稳定,很容易发生Retro-Claisen缩合反应。因此,莨菪醛不能在实验室制备也没有标准品可供购买。本研究采用体外连续催化的方法鉴定HDH还原莨菪醛功能:首先在酵母中表达CYP80F1并提取含有该酶的微粒体蛋白,在反应体系中加入海螺碱后,能够检测到莨菪醛(m/z为288.1584)的生成;在含有莨菪醛的该反应体系中加入纯化的重组HDH,能检测到莨菪碱的生产;而在对照反应体系中,未能检测到莨菪碱的生成。上述研究结果表明HDH能够将莨菪醛还原为莨菪碱。为进一步研究HDH作为还原酶的催化特性,使用莨菪醛的结构类似物苯乙醛作为底物对HDH的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HDH发挥还原酶催化活性的最适p H和温度分别为6.4和40°C。在最适反应条件下,HDH对苯乙醛的Km为44.46±10.73μM,kcat为228.4±21.39 min-1,kcat/Km为5.14 min-1.μM-1。由于HDH属于氧化还原酶家族,理论上能够氧化莨菪碱生成莨菪醛。以莨菪碱为底物,在反应体系中加入纯化的HDH,能够检测到莨菪醛。HDH发挥氧化酶催化活性的最适p H和温度分别为10.4和45°C。在最适反应条件下,HDH对莨菪碱的Km为33.36±4.69μM,kcat为7.49±0.51 min-1,kcat/Km为0.22 min-1.μM-1。通过比较HDH催化还原反应和催化氧化反应的kcat/Km,发现HDH的还原效率是其氧化效率的23.36倍。对HDH氧化莨菪碱的平衡常数测定结果表明,在p H 7.2(植物细胞生理p H)条件下HDH氧化活性很低。催化效率和平衡常数分析结果表明在植物细胞的生理p H条件下,HDH主要发挥还原酶功能。3.莨菪碱脱氢酶的催化机制研究为研究HDH将莨菪醛还原为莨菪碱的催化机制,采用结构生物学方法获得了分辨率为2.4?的HDH晶体结构。对HDH晶体结构分析发现,其是一个锌离子依赖的长链脱氢酶,包含两个结构域:一个由Rossman折叠组成的NADP(H)结合结构域;一个底物结合结构域。HDH催化活性中心包含一个由锌离子、Cys52、His74、Glu75和Cys168组成的四面体结构。Met124,Leu282和Ala305三个非极性氨基酸通过构型依赖的范德华力控制底物结合,构成了底物结合口袋。Ser54和Cys100两个极性氨基酸与底物的羰基形成氢键,是催化还原莨菪醛的关键残基。进一步采用点突变分析关键残基的功能,H74A点突变后,HDH对莨菪碱和苯乙醛均失去了催化活性;S54A还原苯乙醛的活性消失,其氧化活性极显着下降;C100G/Y/F三个点突变均保留了极低的催化活性。HDH点突变结果表明,Cys100可能与底物羰基形成氢键,从而稳定底物的朝向;Ser54在底物还原过程中,可能参与了质子传递。利用氘标记的[4-2H]NADPH研究了还原醛基的氢原子来源,只有以[4R-2H]NADPH作为辅因子时,才能检测到氘标记的还原产物,结果表明NADPH上的pro-R氢原子参与HDH催化的还原反应。4.过表达莨菪碱脱氢酶的代谢功能研究为研究HDH在莨菪碱生物合成代谢中的功能,采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了过表达HDH的颠茄发根。采用PCR对相关发根进行了检测,以区分对照发根和转HDH发根。在工程菌C58C1(p Ri A4、p BI121-HDH)中能够检测到423 bp的rol B基因片段、795 bp的NPTII片段和1184 bp的35S::HDH基因片段,在转HDH的发根也检测到上述相应基因片段。在对照农杆菌中C58C1(p Ri A4、p BI121)中能够检测到423 bp的rol B基因片段、795 bp的NPTII片段,但没有检测到1184 bp的35S::HDH基因片段;在用p BI121作为对照质粒转化的发根中,检测到rol B和NPTII的相应片段,而未能检测到35S::HDH片段。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转HDH基因发根中HDH表达量比对照得到了极大程度提高。分子检测结果表明,HDH基因整合到颠茄基因组中,同时其表达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意味着HDH介导的催化步骤得到强化。为了分析过表达HDH对颠茄TA合成的影响,采用LC-MS检测颠茄发根培养物中TA含量。结果显示对照发根中莨菪碱、山莨菪碱和东莨菪碱含量分别为1.35mg/g(DW)、0.69 mg/g(DW)和0.43 mg/g(DW);过表达HDH的不同发根株系中莨菪碱、山莨菪碱和东莨菪碱含量分别为1.83~4.03 mg/g(DW)、1.16~1.73 mg/g(DW)和0.62~1.28 mg/g(DW)。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在颠茄发根中过表达HDH能够有效促进莨菪碱、山莨菪碱和东莨菪碱的合成。虽然发根是代谢工程研究的有力工具,但由于其规模化培养技术并不成熟而难以实现商业化应用。本研究进一步采用农杆菌EHA105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培育获得了过表达HDH的颠茄植株。通过分子检测,鉴定出过表达HDH的转基因颠茄株系。过表达HDH颠茄植株中莨菪碱含量均得到显着提高。上述研究结果表明,HDH是一个能够有效提高颠茄植株中莨菪碱含量的重要基因。5.敲除莨菪碱6β-羟化酶提高莨菪碱含量的代谢工程研究莨菪碱6β-羟化酶(H6H)催化莨菪碱的6β-羟化转化为山莨菪碱,并能进一步将山莨菪碱环氧化为东莨菪碱。因此,敲除该基因可能会导致莨菪碱的积累水平提高。本文采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颠茄H6H基因,并研究了敲除该基因对莨菪碱含量变化的影响。针对颠茄H6H第二外显子DNA序列设计了g RNA序列5’-TGGATTACCAGAAAAGCTGATGG-3’,并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 Cas9-H6H。在该表达载体中,g RNA由拟南芥U6启动子驱动表达;Cas9来源于酿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由35S启动子驱动表达。经根癌农杆菌EHA105介导遗传转化获得了颠茄转基因植株,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在15株再生植物中,有11株为阳性转基因植物;转基因颠茄中H6H基因突变位点检测结果表明:11株转基因植物中,4株未发生编辑,7株被成功编辑,突变率约为63.6%;其中H9、H14和H15是纯合突变;H1为双等位突变;H4、H6和H8为单链突变。进一步对3个纯合突变的转基因颠茄植株进行生物碱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在纯合突变植株中均未检测到山莨菪碱和东莨菪碱,在根和叶中均出现莨菪碱的积累;在H9、H14和H15根中莨菪碱含量相对于野生型颠茄分别增加了3.68、4.21和4.28倍。在H9、H14和H15叶片中莨菪碱的含量分别比野生型增加了0.61、0.76和2.22倍。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在颠茄植株中敲除H6H有效的阻止了莨菪碱向山莨菪碱和东莨菪碱的转化,从而增加了颠茄中莨菪碱的积累。综上所述,本研究包括两大部分研究内容:(1)莨菪碱脱氢酶(HDH)的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研究;(2)莨菪碱的代谢工程研究。第一部分研究发现HDH在颠茄侧根中高水平表达并主要定位于中柱鞘和内皮层;HDH具有典型的氧化还原酶催化特征,既能将莨菪醛还原为莨菪碱,又能将莨菪碱氧化为莨菪醛,但在植物细胞生理p H条件下主要发挥还原酶的功能;酶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HDH是莨菪碱合成中的限速酶;HDH蛋白质晶体结构解析、关键氨基酸位点的突变和氘标记NADPH的饲喂示踪研究揭示了该酶的催化机制,其活性中心是一个由Zn2+、His74、Glu75、Cys52和Cys168组成的四面体结构;Met124、Leu282和Ala305三个非极性氨基酸构成底物结合口袋;His74、Ser54和Cys100是维持HDH催化活性的重要氨基酸;NADPH C4位的pro-R氢原子参与HDH催化的还原反应。第二部分研究发现过表达HDH能够提高颠茄发根和植株中莨菪碱的含量;敲除H6H能够阻断莨菪碱转化为山莨菪碱和东莨菪碱,并导致莨菪碱的积累和含量提高。HDH的表达分析和催化机制研究,对于完善TA生物合成的理论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开展莨菪碱的代谢工程研究并获得莨菪碱高含量的新材料,为解决莨菪碱药物资源供应问题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余东[6](2020)在《第三代杂交水稻ptc1普通核不育系种子繁殖体系构建及应用》文中指出水稻作为我国单产最高的粮食作物,是实现国内粮食基本自给、保证口粮绝对安全的重要基石。在不断提高水稻单产过程中杂种优势的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水稻杂种优势利用途径经历了以细胞质雄性不育为基础的第一代杂交稻技术和以环境敏感型核不育为基础的第二代杂交稻技术,目前正向以普通核不育为基础的第三代杂交稻育种技术迈进。普通核不育水稻具有育性稳定、不育彻底和易于配制强优势杂交组合的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杂种优势利用遗传工具,但其种子的批量繁殖问题长期制约了普通核不育系在生产上的应用。本文通过克隆普通核不育突变体的育性控制基因,利用育性控制基因及相关不育突变体构建不育系种子的批量繁殖技术体系,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建立新型普通核不育系定向培育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之上,再利用繁殖和创制的新型不育系,通过广泛杂交测配选育强优势第三代杂交水稻组合。主要结果如下:1.从恢复系R299辐射诱变后代中鉴定一个无花粉型普通核不育突变体,并明确其育性控制基因为PTC1。遗传互补试验证明野生型PTC1基因能完全恢复ptc1突变体的育性,说明该基因及其突变体适合用于第三代杂交水稻不育系种子繁殖体系的构建。2.利用R299背景的ptc1普通核不育突变体和PTC1基因,结合胚乳荧光标记技术和转基因花粉失活技术分别构建了二基因遗传工程繁殖系和三基因遗传工程繁殖系,两种繁殖系都能满足普通核不育系种子的批量繁殖。分析繁殖系和不育系植株的不同混植比例对生产不育系种子产量和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二基因繁殖系与不育系的最佳混植比例为3:7,三基因繁殖系与不育系的最佳混植比例为2:8,但从整体上分析三基因繁殖系的不育系种子繁殖产量和繁殖效率都要优于二基因繁殖系。3.利用一系列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遗传工程繁殖系的分子特征进行安全评价,结果表明二基因繁殖系和三基因繁殖系的外源T-DNA区在水稻基因组上都能稳定遗传且外源T-DNA区的插入位点对繁殖系自身无不良影响;目的基因都在水稻预期的组织部位稳定表达,经生物信息学分析所表达的蛋白序列与已知的毒蛋白、过敏源和抗性营养因子无高度同源的氨基酸序列。上述结果从分子特征证明遗传工程繁殖系的转基因生物安全风险较低。4.根据PTC1基因序列设计靶位点构建了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建立了快速定向培育了普通核不育系的技术体系。利用该定向培育技术获得了华占-SGMS和TFB-SGMS两个普通核不育系,两个不育系的柱头外露率都超过60%,满足不育系高异交结实率的要求。5.利用恢复系背景的299-SGMS和华占-SGMS的普通核不育系选育了5个第三代杂交水稻高产苗头组合,分别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5.98%-27.7%,证明“恢”变“不”是培育不育系的有效方式之一。同时,恢复系变不育系的成功经验也进一步表明普通核不育系不仅能打破“恢保”关系限制,而且也能打破“恢不”关系的限制。6.开发了一种无缝堆累的酶促组装技术,攻克了结构复杂、酶切位点较多的大分子DNA片段的克隆难题,利用该技术将7.09kb的育性恢复基因PTC1组装至载体,为遗传工程繁殖系的顺利构建奠定了基础。7.开发了CDL-PCR分离侧翼序列的方法,利用该方法精准高效地获得了繁殖系转基因插入位点,为繁殖系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分子证据。

邹婉侬[7](2020)在《基于专利数据挖掘的全球生物技术育种技术及产业竞争态势分析》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部署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抢占科技制高点。加强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大力实施种业自主创新工程。”农业生物技术被称作为未来农业革命性技术,作为常规育种技术的重要补充已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已被农业大国作为核心竞争力,成为制胜种业市场的新武器。专利信息分析是对专利文献信息进行组合、加工和分析,并结合统计学方法和技巧,使信息转化为具有总揽全局及预测功能的专利竞争情报,可对行业技术领域内的各种发展趋势、竞争态势进行综合了解,为行业、地区及企业的战略发展决策带来有价值的参考。基于此,本文以技术创新理论和竞争情报理论为指导,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在明确世界与我国种业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科技创新指数等分析指标,综合测算世界各国种业综合竞争指数,明晰我国种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地位;通过专利数据统计分析,从宏观层面多角度分析全球农业生物技术发展动态并运用专利组合分析等方法对专利数据进行深入挖掘,测算主要国家农业生物技术综合竞争地位,对各国目标市场及技术领域布局进行诊断分析;针对热点竞争领域进行专利信息分析,重点梳理基因编辑技术及其发展路线,剖析其专利布局与竞争态势;再从下游对转基因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产业化情况及竞争态势进行阐述,针对基因编辑具体产品从下游产品推出上游研发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最后对相关问题与结论进行讨论,为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相关政策建议,并提出展望。本文得出结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通过对当前国际种业发展态势分析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实现了技术和资源的整合。中国的综合竞争力指数排名世界第9位,我国种业产业化与市场化程度低,缺乏市场化研发导向及海外市场的投入是制约我国种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但也体现出未来我国种业竞争力提升的潜力巨大。(2)从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研发态势及竞争格局分析结果来看,全球农业生物技术发展主要以美国、中国、日本为主,总体呈显着增长的态势,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已挤入世界前列,发展态势迅猛,但仍为专利技术的输入国。中国的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单位以科研院校为主体,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全球性专利布局,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竞争力。(3)从热点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及竞争态势分析结果来看,全球转基因技术研发呈现下降趋势,中国的转基因技术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快。我国受政策影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进程。作为新兴热点领域,基因编辑技术体系的原始专利均在美国,近年来中国的专利申请增长速度已经超过美国,但专利整体质量和经济价值相对较低。与美国相比,我国研发最终成果还停留在模式作物创制,没有有机整合形成完整化的产业技术体系。

姚梦依,钱嘉宁,狄玉昌,陈润,白嘉诚,张雪莲[8](2020)在《新型抗结核活性化合物H37Ra的耐药菌筛选及其菌落表型》文中认为ATB-152E和ATB-152J为本实验室前期研究获得的具有良好抗结核活性的两种结构类似的小分子化合物,本文就其作用靶标及耐药机制进行探索。采用含药平板涂板筛选以及平板划线培养法逐步提高化合物浓度,分别筛选出结核分枝杆菌ATB-152E和ATB-152J耐药菌株。选取有代表性的耐药菌株,用微孔法测定结核分枝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对它们的菌落形态、生物膜形成等表型进行观察并与野生株进行比较。通过不断提高化合物筛选浓度最终筛选到ATB-152E耐药菌株17株、ATB-152J耐药菌株15株,这两种化合物的耐药频率均为10-7。生长表型结果显示,与野生株结核分枝杆菌相比,ATB-152E耐药菌菌落褶皱变多,ATB-152J耐药菌菌落形态更为扁平,褶皱变少。耐药菌的生物膜形成所需时间与野生株也存在差异,提示活性化合物耐药菌的突变可能导致细菌脂质代谢异常。ATB-152E和ATB-152J耐药菌的获得,为后续深入探索这两种具有良好抗结核活性化合物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马诗雯[9](2020)在《合成生物学的伦理学反思 ——一种责任伦理视角》文中认为合成生物学是新兴生物科学技术中具有重大潜力的一个分支领域。它旨在通过重新设计和改造现有的生物系统,或者从头设计与构建新的生物部件、装置和系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自然和生命本质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生产和发展出有利于人类美好生活的生物技术产品。合成生物学在生物能源与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应用价值,因此受到科学技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重视。然而,由于合成生物学涉及对生物系统和生物体的操作,因而存在着潜在的风险与伦理问题。正因如此,合成生物学自诞生起,就引起学界对其伦理问题的极大的关注。合成生物学的伦理研究,就是为了在追问合成生物学的伦理问题及其产生的语境的基础上,探讨如何规范和促进合成生物学的负责任发展。基于这一背景,文章将责任伦理学作为探讨合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框架。首先,文章在对合成生物学的学科内涵及其哲学思想进行概述的基础之上,追问合成生物学为什么会产生伦理问题。借助于“构物致知”与“构以致用”这两种技术研究范式,分析了合成生物学的主要特征,讨论了合成生物学集科学、技术与工程一体化的学科特点。其次,通过对汉斯·尤纳斯(Hans Jonas)和汉斯·伦克(Hans Lenk)的相关责任伦理思想进行概括与分析,从“责任”这一核心概念出发,构建了合成生物学的责任伦理研究框架,围绕责任伦理可以为合成生物学研究带来怎样的启示,为什么要开展合成生物学的负责任创新等问题展开讨论。第三,深入合成生物学的伦理问题,针对合成生物学两类不同的伦理问题,即概念性与非概念性的伦理问题,区分不同的责任类型。文章将概念性的伦理问题与合成生物学的“叙事”和“隐喻”相结合,指出对合成生物学的伦理担忧与关于合成生物学的不同叙事视角和叙事方式,比如“隐喻”的运用相关。而这些伦理担忧和争议实际上主要是一种对未来风险的“推测”和“预设”。合成生物学的非概念性伦理问题,包括安全性、风险与机遇的公平分配等,与其他技术伦理学问题相比,并不是全新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根据其不同的伦理类型有针对性地开展责任伦理的研究。第四,根据合成生物学责任伦理研究的理论框架,要求以前瞻性的责任视角看待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因此对合成生物学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测和展望离不开相关的技术评估。除了考虑风险评估外,对一些概念性的伦理争议还应当借鉴远景评估的模式。在此基础上,对于合成生物学实践当中的责任问题,有必要将合成生物学的伦理监管及其责任体系结合在一起加以分析,依据不同的责任主体,尝试提出合成生物学伦理监管的责任体系,就相关责任归属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基于我国合成生物学伦理监管的相关法规与条例,提出了合成生物学研发行为的基本伦理原则和伦理规范,针对合成生物学研发人员提出了相应的社会责任和行动规范建议。讨论如何在责任伦理的指导下促进我国合成生物学研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王梦雪[10](2020)在《细胞叠套结构(cell-in-cell structure)介导细胞间mRNA传递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哺乳动物细胞间mRNA传递的现象发现已久,由于缺乏有效的研究模型和手段,细胞间mRNA传递的机制以及mRNA在到达受体细胞后是否翻译成蛋白质并发挥其生物学功能仍有待研究。细胞叠套结构(cell-in-cell structure,CICs)是指一个或多个活细胞钻入另外一个活细胞后形成的细胞套细胞结构,钻入细胞(效应细胞)的主要命运是在被钻入细胞(靶细胞)中死亡(细胞胞内死亡),目前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cell-in-cell的发生机制以及内部细胞的死亡方式上,而对于外部靶细胞命运的研究及效靶细胞间是否存在mRNA等生物分子的传递则因缺少研究模型而长期受限。目的利用Cre-loxP重组酶系统,以cell-in-cell结构为研究模型,研究细胞间mRNA的交流和传递过程及其在靶细胞内是否能够发挥生物学功能,并探讨cell-in-cell在细胞通讯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构建Plvx-IRES-Neo-Cre慢病毒重组质粒,在HEK293FT细胞中包装病毒,将包装好的病毒感染不同的上皮细胞和肿瘤细胞系,经抗生素筛选后,利用免疫荧光筛选和鉴定高表达Cre的细胞,然后建立表达Cre的单克隆细胞株(作为效应细胞);构建携带loxP-DsRed-loxP-eGFP序列的单克隆细胞株(作为靶细胞),使用pcDNA3.1-CMV-CFP;UBC-Cre25nt质粒转染靶细胞并观察其是否能被重组(表达eGFP荧光信号);将效应细胞与靶细胞进行共培养,设置效、靶细胞transwell未接触的共培养细胞组、效应细胞上清液培养的靶细胞培养组作为对照,72h后观察并统计各组eGFP的表达,并分析效应细胞死亡、细胞膜纳米管、Rho-ROCK信号通路对Cre mRNA传递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分选出共培养后发生cell-in-cell结构的细胞,以流式分选后无cell-in-cell结构的靶细胞、未进行流式分选的共培养细胞作为对照,72 h后观察并统计各组eGFP的表达情况,分析cell-in-cell在介导靶细胞发生重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使用活细胞拍摄技术记录发生cell-in-cell结构的靶细胞表达eGFP荧光信号的过程。结果成功构建了携带loxP-DsRed-loxP-eGFP序列的MCF7(人乳腺癌细胞)、PLC/PRF/5(人肝癌细胞)等细胞系以及稳定表达Cre的MCF7、MCF10A(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等细胞系;将效靶细胞进行共培养,72h后观察统计发现:共培养组eGFP信号表达为阳性,transwell组及效应细胞上清液培养的靶细胞组eGFP表达均为阴性,表明细胞间mRNA的传递依赖细胞间接触。经流式细胞分选后发生cell-in-cell结构的细胞组中eGFP阳性率明显高于共培养之后未进行流式细胞分选的细胞组,提示cell-in-cell是介导靶细胞发生基因重组的重要途径;诱导效应细胞死亡的结果表明Cre mRNA的传递主要通过活细胞;膜纳米管及Rho-ROCK通路抑制剂可部分阻滞Cre mRNA的传递。活细胞拍摄技术成功捕捉到靶细胞基因组发生重组并表达eGFP荧光信号的过程,证明cell-in-cell可以介导细胞间mRNA的传递,且来自效应细胞的mRNA可以在靶细胞内翻译成蛋白质进而改变靶细胞的生物学特征。结论mRNA可以通过细胞间接触在活细胞中传递,进入靶细胞后还可翻译成蛋白质发挥生物学功能,且cell-in-cell是介导细胞间遗传信息交流的全新途径。

二、遗传工程药物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遗传工程药物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猪iPSCs来源的血管内皮细胞对小鼠下肢缺血的修复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细胞
        1.1.2 实验动物
    1.2 实验方法
        1.2.1 细胞培养
        1.2.2 活细胞示踪
        1.2.3 小鼠下肢缺血模型的构建
        1.2.4 活体成像
        1.2.5 石蜡包埋与HE染色
        1.2.6 免疫组化
        1.2.7 实时定量PCR
        1.2.8 TUNEL染色
        1.2.9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小鼠下肢缺血模型的建立及细胞移植
    2.2 移植细胞在小鼠体内的定位
    2.3 移植细胞对缺血组织的血管修复作用
    2.4 猪iPSC-ECs移植对缺血组织的抗凋亡作用
    2.5 低氧对猪iPS-ECs的成血管及抗凋亡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3 讨论

(2)基于专利视角的全球人冠状病毒相关技术竞争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人冠状病毒概述
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全球申请趋势分析
    3.2 技术生命周期分析
    3.3 市场竞争力分析
    3.4 创新竞争力分析
    3.5 重点技术竞争力分析
        3.5.1技术IPC构成
        3.5.2 技术IPC申请趋势
        3.5.3 各个国家技术研发重点
    3.6 申请机构竞争力分析
        3.6.1申请机构竞争情况
        3.6.2申请机构竞争趋势
        3.6.3 第一申请机构IPC研发重点
        3.6.4 第一申请机构专利价值度
    3.7 核心专利分析
    3.8 研究主题分析
    3.9 中美专利沙盘对抗分析
4 结语

(3)口腔鳞状细胞癌PDX模型的建立和鉴定及HDST药敏检测技术在口腔鳞状细胞癌PDX模型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试剂
        2.1.1 试剂与耗材
        2.1.2 主要试剂配制
        2.1.3 实验动物
    2.2 肿瘤样本的采集及运输
    2.3 PDX模型的构建
        2.3.1 肿瘤组织移植操作前准备
        2.3.2 PDX模型原代的构建
        2.3.3 PDX模型的序列传代
        2.3.4 PDX模型的鉴定
    2.4 HDST药敏检测技术
        2.4.1 样本的采集及处理
        2.4.2 组织的药物敏感性测试
        2.4.3 药敏结果的判定
    2.5 模型分组及药物干预
    2.6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口腔鳞癌PDX模型的成功建立
    3.2 口腔鳞癌PDX模型保留了原组织的病理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
        3.2.1 口腔鳞癌PDX模型保留了原代肿瘤组织的病理学特征
        3.2.2 口腔鳞癌PDX模型保留了原代肿瘤组织分子表型
    3.3 HDST药筛方案与PF化疗方案在口腔鳞癌PDX模型上的药效对比
        3.3.1 HDST方案的确定及用药方案的确定
        3.3.2 HDST方案的效果优于PF化疗方案
    3.4 HDST药筛方案与PF化疗方案干预后裸鼠体重下降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PDX模型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研究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4)特殊酵母工业应用专利发展态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与方法
2 特殊酵母工业应用相关专利的总体发展态势
    2.1 专利申请态势分析
    2.2 全球地域分布
    2.3 主要申请人分析
    2.4 研究热点以及发展态势分析
3 总结与启示

(5)莨菪碱脱氢酶催化机制及莨菪碱代谢工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药用托品烷生物碱的来源和临床药效
    1.2 托品烷生物碱生物合成
        1.2.1 托品烷生物碱生物合成途径
        1.2.2 组学助力托品烷生物碱生物合成途径解析
        1.2.3 腐胺N-甲基转移酶(Putrescine N-methyltransferase,PMT)
        1.2.4 腐胺N-甲基氧化酶(N-Methylputrescine oxidase,MPO)
        1.2.5 Ⅲ型聚酮合成酶(TypeⅢpolyketide synthase,PYKS)
        1.2.6 托品酮合成酶(Tropinone synthase,CYP82M3)
        1.2.7 托品酮还原酶(Tropinone reductase,TR)
        1.2.8 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L-Phenylalanine:4-hydroxyphenylpyruvate aminotransferase,Ar AT4)
        1.2.9 苯丙酮酸还原酶(Phenylpyruvic acid reductase,PPAR)
        1.2.10 海螺碱生物合成二酶系统:苯乳酸葡萄糖基转移酶(Phenyllactate UDP-glycosyltransferase,UGT1)和海螺碱合成酶(Littorine synthase,LS)
        1.2.11 海螺碱变位酶(Littorine Mutase,CYP80F1)
        1.2.12 莨菪碱脱氢酶/莨菪醛还原酶(Hyoscyamine dehydrogenase/Hyoscyamine aldehyde reductase,HDH/HAR)
        1.2.13 莨菪碱6β-羟化酶(Hyoscyamine6β-hydroxylase,H6H)
    1.3 托品烷生物碱生物合成酶催化机制研究
        1.3.1 腐胺N-甲基转移酶催化机制
        1.3.2 III型聚酮合酶催化机制
        1.3.3 托品酮还原酶I和II的催化机制
        1.3.4 莨菪碱6β-羟化酶催化机制
    1.4 商业化生产托品烷生物碱的瓶颈和技术改良
        1.4.1 商业化生产托品烷生物碱的瓶颈
        1.4.2 代谢工程提高托品烷生物碱产量
        1.4.3 微生物工厂生产托品烷生物碱
第2章 绪论
    2.1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与意义
    2.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2.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3章 莨菪碱脱氢酶基因克隆与功能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植物材料
        3.1.2 质粒与菌株
        3.1.3 常规试剂、耗材
        3.1.4 自配试剂
        3.1.5 培养基的配制
        3.1.6 通用仪器设备
        3.1.7 常规分子生物学方法
        3.1.8 基于转录组挖掘HDH编码基因
        3.1.9 HDH基因全长序列的获取
        3.1.10 HDH基因的表达模式qPCR分析
        3.1.11 颠茄基因组步移文库构建
        3.1.12 HDH启动子克隆与pHDH::GUS载体构建
        3.1.13 pHDH::GUS转基因毛状根获得
        3.1.14 pHDH::GUS转基因毛状根组织化学染色
    3.2 结果与分析
        3.2.1 HDH候选基因的筛选
        3.2.2 HDH候选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3.2.3 候选HDH启动子的表达分析
    3.3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莨菪碱脱氢酶催化活性鉴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质粒与菌株
        4.1.2 试剂
        4.1.3 设备
        4.1.4 HDH蛋白质表达和纯化
        4.1.5 CYP80F1 蛋白质表达以及微体蛋白分离
        4.1.6 HDH催化活性测定
        4.1.7 HDH最适反应条件测定
        4.1.8 HDH酶动力学参数K_m和V_(max)以及反应平衡常数测定
    4.2 结果与分析
        4.2.1 HDH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大肠杆菌异源表达纯化
        4.2.2 HDH催化莨菪醛还原生成莨菪碱
        4.2.3 HDH氧化莨菪碱生成莨菪醛
        4.2.4 HDH最适反应条件
        4.2.5 HDH平衡常数测定
        4.2.6 HDH酶动力学参数
    4.3 小结与讨论
第5章 莨菪碱脱氢酶催化机制解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质粒与菌株
        5.1.2 试剂
        5.1.3 设备
        5.1.4 HDH蛋白质大量诱导以及蛋白质纯化
        5.1.5 HDH蛋白的晶体生长与结构解析
        5.1.6 HDH蛋白的结构分析与分子对接
        5.1.7 HDH点突变以及突变体活性分析
        5.1.8 酶法合成[4-~2H]NADPH
        5.1.9 使用氘代[4-~2H]NADPH还原苯乙醛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获得HDH晶体以及结构解析
        5.2.2 HDH蛋白结构解析
        5.2.3 HDH蛋白的分子对接
        5.2.4 HDH底物结合位点及催化关键残基
        5.2.5 解析HDH催化机制
    5.3 小结与讨论
第6章 过表达莨菪碱脱氢酶基因提高莨菪碱含量的代谢工程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剂与培养基配制
        6.1.2 过表达HDH颠茄毛状根获得和分子检测
        6.1.3 颠茄毛状根中托品烷生物碱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6.1.4 过表达HDH颠茄植株获得及分子检测
        6.1.5 颠茄植株托品烷生物碱提取及含量测定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在颠茄发根中过表达HDH提高莨菪碱含量
        6.2.2 过表达HDH培育莨菪碱含量提高的颠茄植株
    6.3 小结与讨论
第7章 敲除莨菪碱6β-羟化酶基因提高莨菪碱含量的代谢工程研究
    7.1 材料与方法
        7.1.1 AbH6H编码区基因组序列的克隆与sg RNA设计
        7.1.2 AbH6H敲除载体构建和工程菌的获得
        7.1.3 AbH6H敲除转基因植株获得和分子检测
        7.1.4 AbH6H敲除转基因纯合植株生物碱含量检测
    7.2 结果与分析
        7.2.1 AbH6H编码区基因组序列的克隆与sg RNA设计及载体构建
        7.2.2 AbH6H基因组敲除转基因颠茄的获得与分子检测
        7.2.3 敲除AbH6H的颠茄中托品烷生物碱含量分析
    7.3 小结与讨论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结论
    8.2 特色与创新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习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6)第三代杂交水稻ptc1普通核不育系种子繁殖体系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细胞质雄性不育与第一代杂交水稻
        1.1.1 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WA-CMS)
        1.1.2 包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BT-CMS)
        1.1.3 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HL-CMS)
        1.1.4 其他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
        1.1.5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应用情况与局限性
    1.2 环境敏感型雄性核不育与第二代杂交水稻
        1.2.1 光周期敏感型雄性核不育(PGMS)
        1.2.2 温度敏感型雄性核不育(TGMS)
        1.2.3 湿度敏感型不育(HGMS)
        1.2.4 环境敏感型雄性不育系的应用情况与局限性
    1.3 普通雄性核不育与第三代杂交水稻
        1.3.1 水稻普通核不育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
        1.3.2 普通核不育水稻繁殖方式
    1.4 无融合生殖与新一代杂交水稻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水稻PTC1普通核不育突变体的鉴定与基因克隆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及种植
        2.2.2 育性和农艺性状调查
        2.2.3 总DNA提取
        2.2.4 分子标记扩增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2.5 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分析与基因定位
        2.2.6 候选基因筛查与测序
        2.2.7 候选基因遗传互补验证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突变体YM237的雄性不育表型特征
        2.3.2 突变体YM237的主要农艺性状与遗传分析
        2.3.3 普通核不育基因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分析与定位
        2.3.4 普通核不育性状候选基因分析与测序验证
        2.3.5 PTC1基因遗传互补载体构建
        2.3.6 遗传互补试验结果
    2.4 小结
第3章 水稻PTC1遗传工程繁殖系的构建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目的基因
        3.2.2 载体构建与遗传转化方法
        3.2.3 候选遗传工程繁殖系筛选
        3.2.4 Southern blot鉴定外源T-DNA拷贝数
        3.2.5 外源T-DNA数字PCR分析
        3.2.6 遗传工程繁殖系繁殖不育系种子的效率分析方法
        3.2.7 转基因成分检测方法
        3.2.8 遗传工程繁殖系外源基因遗传稳定性评价方法
        3.2.9 遗传工程繁殖系外源T-DNA插入位点分析方法
        3.2.10 遗传工程繁殖系外源基因RT-PCR检测
        3.2.11 转基因花粉失活效率评价方法
        3.2.12 外源基因表达蛋白的毒性、过敏原与抗性因子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遗传工程繁殖系构建与鉴定
        3.3.2 普通核不育系种子的繁殖效率分析
        3.3.3 普通核不育系种子转基因成分检测
        3.3.4 遗传工程繁殖系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
    3.4 小结
第4章 不育系定向培育与第三代杂交水稻组合选育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受体材料及恢复系
        4.2.2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
        4.2.3 杂交测配与测产
    4.3 结果与分析
        4.3.1 PTC1基因编辑载体构建
        4.3.2 不育系定向培育与筛选
        4.3.3 第三代杂交水稻组合测配和苗头组合选育
    4.4 小结
第5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5.1 全文总结
        5.1.1 成功构建了水稻ptc1普通核不育种子的批量繁殖体系
        5.1.2 建立了定向快速培育ptc1普通核不育系的技术体系
        5.1.3 利用ptc1普通核不育系选育了第三代杂交水稻高产苗头组合
    5.2 全文讨论
        5.2.1 控制绒毡层降解的PTC1同源基因适宜于作物普通核不育系的构建
        5.2.2 水稻ptc1普通核不育系与智能不育系异同
        5.2.3 水稻 ptc1 普通核不育系进一步打破了不育系遗传背景的限制
    5.3 本研究主要创新与亮点
    5.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博士期间获得的主要成果

(7)基于专利数据挖掘的全球生物技术育种技术及产业竞争态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问题的研究
        1.2.2 关于专利信息挖掘分析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农业生物技术相关概念
        2.1.2 农业生物技术专利的基本内容
    2.2 相关理论
        2.2.1 技术创新理论
        2.2.2 竞争情报理论
第三章 国际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3.1 全球种业发展格局
        3.1.1 世界种业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
        3.1.2 我国种业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
    3.2 基于钻石理论的主要国家种业竞争力分析
        3.2.1 种业国际竞争力指数
        3.2.2 种业国际竞争力指标选取与优化
        3.2.3 种业国际竞争力指数分析
第四章 全球农业生物技术发展动态
    4.1 基于专利数据的全球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分析
        4.1.1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方法
        4.1.2 申请趋势分析
        4.1.3 申请地区分析
        4.1.4 申请人分析
    4.2 基于其他研发成果的全球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分析
        4.2.1 论文成果
        4.2.2 植物新品种保护
    4.3 全球农业生物技术研发热点
        4.3.1 重点研发领域分析
        4.3.2 重点应用领域分析
第五章 全球农业生物技术竞争格局分析
    5.1 综合竞争地位分析
        5.1.1 指标选取与统计
        5.1.2 主要指标分析
    5.2 主要国家在主要目标市场专利布局分析
        5.2.1 PCT及三方专利申请情况分析
        5.2.2 主要国家技术流向比
    5.3 主要领域全球专利布局分析
第六章 农业生物技术热点领域竞争态势分析
    6.1 转基因技术专利信息分析
        6.1.1 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6.1.2 各国研发能力及主要受理地区分析
        6.1.3 主要申请机构竞争能力分析
    6.2 基因编辑技术及其进展
        6.2.1 锌指核酸酶技术
        6.2.2 TALEN技术
        6.2.3 CRISPR技术
    6.3 植物基因编辑技术专利布局与的竞争态势
        6.3.1 区域布局分析
        6.3.2 主要专利权人分析
第七章 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及竞争态势分析
    7.1 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分析
    7.2 基因编辑作物的产业化和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7.2.1 基因编辑作物产业化现状
        7.2.2 基因编辑作物产业化性状
        7.2.3 基因编辑作物的知识产权分析
第八章 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8.1 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提高竞争实力
        8.2.2 强化知识产权布局
        8.2.3 加强原始创新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新型抗结核活性化合物H37Ra的耐药菌筛选及其菌落表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
        1.1.2 培养基
        1.1.3 仪器
        1.1.4 抗结核活性小分子化合物
    1.2 方法
        1.2.1 耐药菌的筛选
        1.2.2 耐药菌MIC的测定
        1.2.3 耐药菌菌落形态观察
        1.2.4 耐药菌的成膜观察
2 结果
    2.1 耐药菌的筛选
    2.2 耐药菌MIC测定
    2.3 耐药菌与野生株菌落形态的差异
    2.4 耐药菌与野生株成膜能力的差异
3 讨论

(9)合成生物学的伦理学反思 ——一种责任伦理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合成生物学何以成为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2.1. 什么是合成生物学?
        2.1.1. 人类认识生命的里程碑: 从分析还原到合成建构
        2.1.2. 合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2.2. 合成生物学的研究范式
        2.2.1. “构物致知”的合成生物学
        2.2.2. “构以致用”的合成生物学
    2.3. 合成生物学的本质
        2.3.1. 合成生物学的特征
        2.3.2. 科学、技术还是工程?
    2.4. 本章小结
3. 合成生物学责任伦理研究的理论框架
    3.1. 汉斯·尤纳斯的“形而上学”责任伦理
        3.1.1. 未来导向的伦理学
        3.1.2. 责任伦理的理论论证
        3.1.3. 责任伦理对合成生物学研究的启示
    3.2. 汉斯·伦克的责任伦理体系
        3.2.1. 责任类型的划分
        3.2.2. 明晰责任类别对合成生物学研究的启示
    3.3. 负责任创新的责任伦理基础
        3.3.1. 负责任创新的概念及内涵
        3.3.2. 合成生物学的负责任创新
    3.4. 本章小结
4. 合成生物学的伦理问题与责任
    4.1. 合成生物学的概念性伦理问题
        4.1.1. “扮演上帝”的伦理争议
        4.1.2. 合成生物学对生命概念的挑战
        4.1.3. 合成生物实体的道德地位
        4.1.4. 合成生物学对人类尊严的挑战
    4.2. 合成生物学的非概念性伦理问题
        4.2.1. 生物安全风险
        4.2.2. 生物安保风险
        4.2.3. 新物种的挑战
    4.3. 合成生物学的伦理问题与“叙事”
        4.3.1. 围绕合成生物学的不同叙事视角
        4.3.2. 联想、科学想象与共情
        4.3.3. 合成生物学叙事中的隐喻及其伦理意涵
    4.4. 针对不同的伦理问题应该树立不同的责任观
    4.5. 本章小结
5. 负责任地发展合成生物学
    5.1. 合成生物学的未来展望
        5.1.1. 合成生物学的风险评估
        5.1.2. 合成生物学与远景评估
    5.2. 合成生物学的伦理监管及其责任体系
        5.2.1. 合成生物学的伦理监管原则
        5.2.2. 合成生物学伦理监管的责任体系
    5.3. 我国合成生物学研发的伦理与行动规范建议
        5.3.1. 合成生物学研发行为应遵循的基本伦理原则
        5.3.2. 合成生物学研发行为应遵循的伦理规范
        5.3.3. 合成生物学研发人员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5.3.4. 合成生物学研发人员的行动规范建议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细胞叠套结构(cell-in-cell structure)介导细胞间mRNA传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四、遗传工程药物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猪iPSCs来源的血管内皮细胞对小鼠下肢缺血的修复作用研究[J]. 于杨,李怡美,伟人悦,柴梦佳,刘忠华,张宇.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21(11)
  • [2]基于专利视角的全球人冠状病毒相关技术竞争力分析[J]. 刘伟,王磊.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1(04)
  • [3]口腔鳞状细胞癌PDX模型的建立和鉴定及HDST药敏检测技术在口腔鳞状细胞癌PDX模型上的应用[D]. 何斐. 南昌大学, 2021(01)
  • [4]特殊酵母工业应用专利发展态势分析[J]. 陈莹,李谦.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21(04)
  • [5]莨菪碱脱氢酶催化机制及莨菪碱代谢工程研究[D]. 曾令江. 西南大学, 2021
  • [6]第三代杂交水稻ptc1普通核不育系种子繁殖体系构建及应用[D]. 余东. 湖南农业大学, 2020(01)
  • [7]基于专利数据挖掘的全球生物技术育种技术及产业竞争态势分析[D]. 邹婉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8]新型抗结核活性化合物H37Ra的耐药菌筛选及其菌落表型[J]. 姚梦依,钱嘉宁,狄玉昌,陈润,白嘉诚,张雪莲. 微生物与感染, 2020(02)
  • [9]合成生物学的伦理学反思 ——一种责任伦理视角[D]. 马诗雯.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10]细胞叠套结构(cell-in-cell structure)介导细胞间mRNA传递的研究[D]. 王梦雪. 新乡医学院, 2020(12)

标签:;  ;  ;  ;  ;  

基因工程药物的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