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两结合”创作方法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汪介之[1](2012)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的理论行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概念和定义的出现,不仅是20世纪俄罗斯—苏联文学中的一件大事,而且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中国文学的观念、理论批评和创作,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纵观"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文坛近70年的理论行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文学在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它的接受和评价是截然不同的。中国文学为认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实质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命运,是检测中国文学和俄苏文学关系的一张晴雨表,并从特定层面显示出20世纪中国文学自身演变发展的一个侧面。
于宁志[2](2012)在《一九五八年的中国文坛》文中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1958年的中国大陆文坛。这一年的文坛发生了很多新现象,如新民歌运动、诗歌道路问题的讨论、文艺大跃进、“共产主义文艺”、“三史”写作、“两结合”创作方法等,它们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流变的链条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学界对这一年的复杂性和重要性缺少必要的关注。因此,选择“1958年的中国文坛”这一课题,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第一、“再批判”、“共产主义文艺”、“三史”写作、“党委、群众、作家”三结合的集体创作方式等是人们较少关注的现象,本课题将1958年的文学作为一个整体,充分关注被学界忽视的问题,具有填补性意义。第二、选择这一课题,将有利于凸显1958年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提醒人们重视1958年的影响和重要作用。第三、以1958年的中国文坛作为研究对象,透过一个年头看一个时代,也有利于探寻一种新的文学史结构与叙述方式。第一章考察1958年文坛发生的一系列文艺批判运动:对“双百”时期“毒草”的批判、对“修正主义文艺思想”的批判、“再批判”等。批判的矛头直指“写真实”、“个人主义思想”、“文学的独立性”等问题,而批判的目的是通过惩戒越规者,重新确立文艺规范。第二章梳理文艺大跃进运动的过程,勾勒“大跃进文艺”的面貌和特征,研究革命回忆录、“三史”写作、“三结合”写作模式、“共产主义文艺”等新现象。“大跃进文艺”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并产生了“共产主义文艺”的萌芽,它在打击“资产阶级文学”和“修正主义文学”之后继承了“双百”文学以前的无产阶级文学和社会主义文学传统,并决定着此后近20年文学运动的方向和基本形态。第三章检视诗歌发展道路问题的讨论。首先,描述新民歌引发的大讨论的过程和基本情况;其次,分析一元派和多元派争论的分歧和焦点;最后,阐述这次讨论的影响和意义。这场讨论抛弃了五四以来新诗几十年建立的基础,扭转了五四新诗和新文学的发展方向;消解了外国诗歌对中国新诗的影响,堵住了诗歌向外国学习和借鉴之路,切断了中国新诗和新文学借助于世界资源以实现现代化的路程。第四章将关注的重点投向文艺大跃进运动的理论成果——“两结合”创作方法”。第一节叙述“两结合”提出的过程、依据以及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关系;第二节概括“两结合”的实质,即突出“革命的浪漫主义”,以此扼制了“双百”文学中刚刚出现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使文学成为合格的政治工具。第三节审视“两结合”指导下的文学创作,指出这种文学成为“文革”中“假大空”文学的先导。第五章考察新规范制约下的边缘、异类与潜在创作。许多注重艺术个性营造、表现复杂个人情感、塑造丰富人物形象的作品因为不符合“规则”而受到批评,说真话的精神和批判的声音既不准公开出现,“清醒者”的创作只好转入地下。后来者需要打捞他们的声音,倾听他们的言说。本文以“1958年的中国文坛”为研究对象,关注了“再批判”、对“修正主义文艺思想”的批判、“共产主义文艺”、“三史”写作、“三结合”创作方式、1958年的潜在创作等学界较少关注的现象,并概括了它们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和功能。论文阐述了1958年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流变中的位置和作用,使人们对当代文学的发展、分期有更深入的认识。另外,解剖一个历史结点,以一个年头透视一个时代的研究方法也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文学史写作方法,可以为文学史的研究提供一个例证。
旷新年[3](2014)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文中研究指明引言1920年,列宁制止了"无产阶级文化派"想创造一种"无产阶级文化"并使之独立于党的控制之外的尝试。1932年4月,《真理报》发表了联共(布)中央《关于改组文学艺术团体》的决议,解散了"拉普",决定建立统一的作家协会。1932年5月,格隆斯基批评和取消了"拉普""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提出了新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口号。他说:"不应该把事情看成这样,似乎作家先得接受唯物辩证法的培训,然后才能写作。我们向作家们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写真实,毫无虚
崔志远[4](2004)在《关于“两结合”创作方法的历史考察与反思》文中研究表明1958年,毛泽东提出"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两结合"旋即取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成为指导我国文艺创作的基本方法。在我国,形成"两结合"创作方法的内在原因是试图摆脱苏式文艺理论的控制,建立自己的创作方法体系。但由于缺乏充分的理论准备和冷静的研究心态,人们对"两结合"的阐释和论证存在种种理论失误。"两结合"作为一种创作方法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值得怀疑。
党圣元,李昕揆[5](2019)在《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文艺观念的发展与走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新中国70年发展历程中,我国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观走过了"革命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两结合""现实主义大讨论"以及"现代性视野中的现实主义反思"等若干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称谓,这是受社会和政治与意识形态影响制约的结果,并且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文艺创作和批评。典型和真实性是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最核心的两个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现实主义理论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核心特征。习近平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三化"问题,是马克思现实主义文艺创作和理论批评未来需要去面对和探索的问题,即在新时代条件下,要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王俊[6](2014)在《革命样板戏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京剧改良运动从清末开始,以社会改良与革命的内容介入戏曲戏剧改良。经过清末民初、五四运动时期,直到1930年代至1940年代延安解放区而最终趋向大众化和革命化。中国的戏曲戏剧改良道路也走过了从启蒙排满,推动民族民主革命到要推倒旧戏的形式,以一种全盘性的反传统的态度来对待旧戏,企图将其推倒重建,试图实现文化上革新的尝试。不过这种努力的成效并不明显,旧戏仍然还是按照自己既有的方向继续前进。真正使京剧改良出现重大转机的时期是1940年代延安时期,这时的文艺大众化推动了京剧改革。由于抗战的需要,反映抗战的主题成为京剧舞台的主要内容,而舞台上的主角这时也被工农兵所取代。戏剧革命和政治革命的紧密程度在此时得到进一步加强。延安时期戏改的许多做法在1949年之后的新中国京剧改革中被继承。1964年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之前,京剧现代戏已经成为京剧演出舞台最主要的形式。江青在大会上以《谈京剧革命》的讲话登上政治舞台,《谈京剧革命》也成为指导京剧革命的方针,这次观摩大会成为文革样板戏的前奏。从1964年直到文革开始的这一段时间,主要的样板戏剧目都已经基本成型。以上这些是本论文论述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样板戏剧本改编现象的探讨是本论文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中主要围绕从革命现代戏到样板戏修改和演变过程来展开讨论,对江青和样板戏命名之间的关系,样板戏各个剧本来源的艺术形式的探究,以及在样板戏的创作和改编中的“两结合”和“三突出”策略的运用和样板戏主题多角度考察都成为在研究样板戏改编的时候重要考察对象。此外,在文革期间,为了更广泛的传播样板戏,样板戏的改编不仅仅只限于的京剧的舞台,对于样板戏进行电影化的改编也是文革期间江青所着力推行的,样板戏电影的改编所遵循的“还原舞台,高于舞台”的原则,在拍摄的过程中充分的利用了各种电影语言,按照“三突出”的要求来处理样板戏中的各种人物。这种对样板戏的银幕化,使样板戏在传播的时候更加便捷和广泛,强化了样板戏中的一些理念,这成为文革结束之后样板戏某种程度上“回潮”的原因之一。文革结束之后的1980年代至今,样板戏虽然不再是戏剧戏曲舞台上的主角,但也没有消失于历史的幕后。样板戏在1980年代经过重新包装以后再次流行,以及新世纪之初,随着“红色经典”的兴起,样板戏被重新的影视化,都是“后样板戏时代”重要的文化现象。而此时的样板戏改编“热潮”的出现,更多的是大众消费文化推动的结果。可以说,在不同的时代,支配样板戏改编的力量都和时代政治文化变化紧密的联结在一起的。在本论文的写作中,笔者着力探究的是自晚清直到文革以来驱动京剧以及样板戏改良和革命内在的动力,尤其是文革时期样板戏的改编。另外本文所要关注的就是“后样板戏时代”对样板戏题材影视剧改编的文化思考。本文主要就是这两个方面,分五章进行探讨。在正文前的绪论中,主要从论文选题的意义,研究的现状以及具体的论文写作概要这三个方面来说明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戏曲形式,样板戏在中国戏曲改良的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它的出现之于文革文艺的意义,以及它在改编的时候所突出的理念如何支配样板戏的改编。正文分为五章,主要阐述晚清开始的戏曲改良和样板戏的改编,其中样板戏的改编包括了样板戏剧本的改编、样板戏的电影化改编以及样板戏的电视化。其中样板戏的剧本改编是重点论述和分析的部分。其中,本文的第一章,论述了晚清开始的戏曲改良运动,延伸到五四运动时期,直至延安时期的京剧现代戏的改革。晚清的戏剧改良,关注的是戏曲内容方面,这种情况出现是因为戏曲改良者们试图以社会改良的内容进入戏曲,并借此进行启蒙,以便于推动民族民主革命的开展。而延安时期的京剧改良运动则是走向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开展京剧现代戏演出的前奏,建国后戏曲工作的基本体制和改革方向在此时都已经基本确立。第二章,论文将重点讨论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后1949年到1964年间的京剧改革与实践。其中包括了新中国戏剧戏曲工作的体制化和组织化,以及1964年的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前后京剧革命的实践。对新中国戏剧戏曲工作的组织化的介绍为了说明新中国戏曲改革拥有组织上和体制上的保证,而京剧现代戏的演出是从实践上保证戏改的现代戏方向。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这一章集中探讨从京剧现代戏到样板戏的修改和演变。本章先对样板戏命名进行了探究,并对其与江青的关系加以梳理。在对样板戏的剧本来源进行探究的时候,对于样板戏各类剧本进行了分类,梳理各自的改编情况,并指出样板戏剧本改编的意义。对于样板戏创作和改编的总策略,本文主要是从“两结合”和“三突出”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释,论述了这两个原则如何贯彻到样板戏的改编之中。而改编之后成型的样板戏如何体现文革的精神实质,在这一章里主要从阶级斗争、政治文学化和领袖崇拜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说明样板戏与文革的同质性。第四章涉及到的是对样板戏拍摄和改编成电影的探讨。样板戏电影的拍摄,依据的是江青提出的“还原舞台,高于舞台”的原则,使用电影镜头语言对样板戏中的人物重新塑造。对不同类型的人物,不同的环境,在使用镜头的时候都判然有别。运用这些手法拍摄的样板戏电影,是对样板戏的再塑造,也是对文革的进一步强化,尤其是电影作为一种当时较为新式的传播手段,对于影像化的样板戏的普及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是文革结束之后人们对样板戏“怀旧”时的影像依据。本论文的第五章是关于文革结束之后的样板戏现象。比较多关注到的是样板戏在“红色经典”出现背景下样板戏被改编的情况,在样板戏和大众消费文化结合之后,样板戏如何再一次演变成为样板戏影视剧改编的热点,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何在?大众消费文化对于普通民众消费趣味的投合与引导,其价值与意义何在?都是现在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旷新年[7](2014)在《从畸变到遁逝——浪漫主义在当代中国》文中研究说明"五四"时期有过短暂的浪漫主义潮流,1930年代,逐渐形成了独尊现实主义的趋势,1950年代,甚至产生了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的公式。1958年,在毛泽东有关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观点的基础上概括出了"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提高了浪漫主义的地位,有利于将浪漫主义作为文学史上的一个独立流派来加以认识,但在大跃进的背景下,"两结合"创作方法的提倡导致了虚假、浮夸等弊病,引起了浪漫主义的畸变。"文革"结束后,由于对"文革"虚假的浪漫主义的反拨,提出了"恢复现实主义传统"的口号,浪漫主义受到普遍的诟病和排斥。由于社会现实和思想文化的变化,浪漫主义逐渐从文坛遁逝。
旷新年[8](2014)在《现实主义:广阔道路,还是窄路?——当代现实主义的境遇》文中指出在理论上,抗战前夕已经形成了独尊现实主义的趋势,20世纪50年代产生了"现实主义和反现实主义"的公式;实际上,30年代以来,在左倾机械论和教条主义影响下,现实主义的薄弱和文学创作的公式化、概念化在第二次文代会前后成为一种共识。在"百花齐放"运动中,秦兆阳等人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定义提出质疑;60年代初,邵荃麟提出"现实主义的深化"的观点;在《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中,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现实主义的深化和写真实作为"黑八论"的重要内容被否定,现实主义失去了合法性。新时期迎来了现实主义的复归。1985年,现代主义崛起,成为文学主流和新的文学评价标准,现实主义及其反映论的、认识论的文学观被颠覆。
崔志远[9](2010)在《重整现实主义的理论武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以来,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文坛长期居于主流地位,现实主义理论作为文学的"第一理论"也始终为文论界所重视。80年代中期以来,一则现实主义理论的在极左时期的极端化导致文学界的逆反心理,二则现代主义文学大潮在中西文化大交流
朱康[10](2018)在《“反映现实”与“反映人民内部矛盾”——《“锻炼锻炼”》与赵树理的批评的政治学》文中提出原发表于《火花》1958年第8期的赵树理的《"锻炼锻炼"》,自被《人民文学》同年第9期转载之后,就一直处在批评的争夺之中。本文试图通过对该小说的批评史的梳理,还原"反映人民内部矛盾"、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两结合"这三个概念之下《"锻炼锻炼"》的理论形象,及其所对应的现实类型:客观性现实、概念式现实与浪漫化现实。
二、关于“两结合”创作方法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两结合”创作方法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的理论行程(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苏联的出现 |
二、30-40年代我国文论界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接受 |
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50年代的命运 |
四、“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两结合”的口号 |
五、新时期以来我国文论界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再阐释 |
(2)一九五八年的中国文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缘起及其意义 |
二、 本课题的研究状况 |
三、 几个需要说明的问题 |
第一章 批判与再批判 |
第一节 铲除“毒草” |
一、 关于反对官僚主义 |
二、 “个人主义思想” |
三、 站稳立场:改造思想感情 |
第二节 对“修正主义文艺思想”的批判 |
一、 对“雪峰派”的批判 |
二、 对秦兆阳等人的批判 |
三、 对国外修正主义思想的批判 |
第三节 再翻历史的旧账 |
一、 “再批判”的发动 |
二、 “以革命者的姿态写反革命的文章” |
三、 “萧军及其《文化报》的毒草丛” |
四、 “再批判”的战略 |
第四节 1958 年知识分子思想改造 |
一、 表态和检讨 |
二、 新的改造运动 |
第二章 文艺大跃进及其成果 |
第一节 “建军”与“练兵” |
第二节 “完全新型的”文艺 |
一、 “群众性” |
二、 “配合政治任务” |
第三节 文学的“无产阶级立场” |
第四节 “三史”与“三结合” |
一、 “三史”与革命回忆录 |
二、 “党委、群众、作家”三结合的集体创作方式 |
第五节 所谓“共产主义文艺” |
一、 产生 |
二、 任务 |
三、 效果 |
第三章 道路设计:新民歌与新诗发展方向 |
第一节 新民歌引发的大讨论 |
第二节 一元派和多元派 |
一、 如何评价新民歌 |
二、 如何评价五四新诗及外来形式 |
三、 如何规划中国诗歌发展的道路 |
第三节 结局和影响 |
一、 辩解和检讨 |
二、 “新格律诗”的探索 |
三、 “另起炉灶” |
第四章 理论成果:“两结合”创作方法 |
第一节 “两结合”的提出 |
一、 口号的提出 |
二、 提出的依据 |
三、 “两结合”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
第二节 “革命的浪漫主义” |
一、 混合而非结合 |
二、 不平等的混合 |
第三节 “两结合”指导下的创作 |
一、 “真实”的“神话” |
二、 “冲天的干劲” |
第五章 边缘、异类与潜在写作 |
第一节 逸出规范的文学 |
一、 个人情感在生活中的位置 |
二、 关于英雄人物 |
三、 关于干部和群众形象 |
四、 知识分子题材 |
第二节 潜行于深处的地火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3)“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引进 |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被确定为“最好的创作方法” |
三、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质疑 |
四、“两结合”创作方法 |
五、新时期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再阐释 |
结语 |
(5)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文艺观念的发展与走向(论文提纲范文)
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发展的若干历史阶段 |
(一)革命现实主义:1953年之前 |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53~1960年 |
(三)“两结合”:1960~1978年 |
(四)现实主义的复归: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 |
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的若干重要问题 |
(一)典型问题 |
(二)真实性问题 |
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的现状与未来 |
(6)革命样板戏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
三、章节安排与写作概要 |
第一章 清末民初至延安时期京剧改良与改革 |
第一节 晚清民初及五四时期京剧改良运动 |
一、清末民初的戏剧改良运动 |
二、五四时期的戏剧改良运动 |
第二节 延安时期平剧(京剧)现代戏演出和改革 |
一、边区群众性的平剧(京剧)演出活动 |
二、延安时期戏剧革命理论 |
第二章 1949—1964年间京剧改革和实践 |
第一节 新中国戏剧工作的体制化与组织化 |
一、戏曲机构的体制化与组织化 |
二、戏曲改革方针的确立与意义 |
第二节 1964年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前后京剧革命实践 |
第三章 从京剧现代戏到革命样板戏的修改与演变 |
第一节 样板戏命名探源 |
一、样板戏名称的缘起 |
二、江青与样板戏的命名 |
三、样板戏名称的正式出笼与推广 |
第二节 样板戏剧本来源的艺术形式探究 |
一、首批样板戏中战争题材剧本改编概况 |
二、首批样板戏中工农题材剧本改编概况 |
三、一部同名移植剧本 |
四、第二批样板戏剧本改编情况 |
五、样板戏剧本改编的意义 |
第三节 样板戏创作与改编总策略 |
“两结合” |
一、“两结合”的创作方法的提出 |
二、样板戏与“革命浪漫主义” |
三、样板戏与“革命现实主义” |
四、“革命浪漫主义”优先性辨析 |
“三突出” |
一、“三突出”创作原则的提出 |
二、“三突出”在样板戏剧本改编中的运用 |
第四节 样板戏剧本主题的多维考察 |
一、阶级与阶级斗争 |
二、高层政治斗争 |
三、领袖崇拜 |
第四章 样板戏的电影化改编 |
第一节 样板戏电影化的取舍与依据 |
第二节 电影对样板戏的再塑造 |
第五章 “后样板戏时代”的样板戏现象研究 |
第一节 1980年代样板戏的流行 |
第二节 作为“红色经典”的样板戏现象 |
第三节 围绕样板戏改编所产生的争议与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7)从畸变到遁逝——浪漫主义在当代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 |
三、浪漫主义的遁逝 |
四、结语 |
(9)重整现实主义的理论武库(论文提纲范文)
一、艺术创作方法的理论构成 |
二、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内涵 |
三、评析几种重要的文学理论与创作现象 |
1.“两结合”创作方法能成立吗? |
2.“现实主义重构”重构了什么? |
3. 新写实小说得失如何? |
四、关于“两结合”创作方法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的理论行程[J]. 汪介之.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2(01)
- [2]一九五八年的中国文坛[D]. 于宁志. 南开大学, 2012(06)
- [3]“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J]. 旷新年.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4(05)
- [4]关于“两结合”创作方法的历史考察与反思[J]. 崔志远.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1)
- [5]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文艺观念的发展与走向[J]. 党圣元,李昕揆. 江海学刊, 2019(05)
- [6]革命样板戏演变研究[D]. 王俊. 南京大学, 2014(05)
- [7]从畸变到遁逝——浪漫主义在当代中国[J]. 旷新年.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 [8]现实主义:广阔道路,还是窄路?——当代现实主义的境遇[J]. 旷新年. 文艺研究, 2014(06)
- [9]重整现实主义的理论武库[J]. 崔志远. 文艺争鸣, 2010(03)
- [10]“反映现实”与“反映人民内部矛盾”——《“锻炼锻炼”》与赵树理的批评的政治学[J]. 朱康. 现代中文学刊,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