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个意大利桃杏李优良砧木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王久照,姜继元,兖攀[1](2020)在《新疆西梅栽培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梅的果实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储藏器官。新疆是西梅主要产区之一,为使西梅的果实具有较高的品质和产量,在适宜砧木选择、优良品种搭配、建园模式、高效栽培树形、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文章在综述目前西梅栽培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新疆生产现状,总结了提高西梅果实品质和产量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
欧昱岑[2](2020)在《川渝地区主栽脆李品种的品质及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李是我国重要栽培果树,其中脆李系列品种品系为川渝地区分布范围广、栽培面积大且产量较多的主要果树种类之一。脆李作为李树品种的重要一大类,具有较好的品种多样性,也存在一定的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现象。有的地方品种尚无正式品种名称。长期以来,对它们的研究报道较多都只停留在栽培管理、植物学性状的研究上,对其亲缘关系的研究鲜有报道。各品种之间是否存在亲缘关系也尚未知。不利于川渝地区的脆李资源保存与利用。该研究旨在挖掘地方良种资源,研究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同时给脆李种质资源的收集、科学分类、资源开发利用、优良品种选育(如亲本的选择、选配等)以及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研究依据和参考。本试验选取了20个川渝地区主栽脆李品种,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各品种间进行分子水平上的研究,并希望通过分子层面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来探究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同时结合植物学性状、生理品质等分析各品种间的差异。试验从70对引物中筛选出了15条多态性较好的引物,采用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对20份李种质进行基因分型;通过PopGen32软件评估15对SSR引物的多态性、供试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MVSP软件构建20份材料的树状聚类分析图。测定并比较各品种果实的主要外观指标如:果重、横纵径、色泽、硬度及营养成分如:可溶性固形物、糖、酸、Vc含量。通过Microsoft Excel和SPSS18.0软件分析各品种间的指标差异以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15对引物在20个样品中共获得130个等位变异基因(Na),平均等位基因数为8.67。整个群体有效等位变异数(Ne)有63.91个,平均数为4.26个。期望杂合度(He)平均值为0.748,观测杂合度(Ho)平均值为0.831,Shannon’s指数多样性指数(I)平均值为1.495。品种间存在较好的遗传多样性。2.20个品种的遗传一致度变化范围在0.158-0.919之间。其中澳得罗达和万州青脆李遗传一致度最低,亲缘关系较远,与奈李的遗传一致度最高,亲缘关系较近。金翠李和茂县大李的遗传一致度最高,亲缘关系最近。在遗传聚类图谱中,供试品种主要分为两大类。其中澳得罗达与奈李、脆红李与茵红李的亲缘关系最近,江安青脆李、大白李、金翠李、茂县大李亲缘关系也很近。综合SSR标记分析结果,可知部分青脆李间有较近亲缘关系,但不存在同物异名现象。此研究也证实了国外引进李品种和中国李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3.果实主要外观性状指标测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均为离核、脆肉性状。根据果皮色泽可分为4类,红皮李(澳得罗达、凤凰李)、红绿皮李(茵红李、脆红李、渝北晚熟李)、红黄皮李(黄甘李)、青黄皮李(14个)。根据果形指数可分为3类,根据单果重可分为4个梯度。果皮色泽分类结果与SSR聚类分析结果相似。4.主要生理品质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果实中的总糖含量越高,还原糖含量就越高,Vc含量也随之升高。果实色差中的a*值与总糖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r=-0.469*)。果重大的横纵径也较大,色差测量结果中的L*、a*、b*三个值间也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果实的含糖量越高、总酸含量越低时,果实的糖酸比越高。研究表明,果实的糖酸比与果实风味有正向相关关系,当果实的糖酸比越高时,果实品质也会更佳,风味更好。5.结合主要外观品质、主要营养成分等综合指标看,大白李、蜂糖李、粉黛脆李、巫山脆李、江安青脆李、凤凰李、金翠李的果实综合品质在供试品种中较高,且他们的成熟期分得较开,(中早熟的大白李、中熟的巫山脆李、中晚熟的粉黛脆李,晚熟的金翠李)故可在生产、选种上多进行推广。
吴晨阳[3](2018)在《甜柿品种‘太秋’适宜砧木的筛选及利用研究》文中提出试验分别以甜柿品种’太秋’和采集自江苏的18份柿属植物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供试材料种子的休眠及萌芽特性,评价了不同种质资源作为砧木和授粉品种对接穗品种’太秋’生长结果及果实品质变化的影响,比较了 ’太秋’与供试材料不同砧穗组合嫁接亲和性的变化,探讨了嫁接时期和方法对提高’太秋’嫁接苗成活率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供试柿属植物种子对低温层积的反应存在两种类型,一类无需低温层积也能正常萌芽,另一类则需低温层积解除休眠后才能萌芽,需冷量最高为1200h,最低为240h;层积温度10~11℃能够有效解除供试材料种子的自然休眠;温度31℃可促进柿属种子的萌发;GA3对柿属种子的休眠解除和萌发有促进作用;2、不同嫁接时期和方法对’太秋’嫁接成活率有显着影响,’太秋’枝接宜在2月中旬进行,9种砧穗组合的平均成活率为86.7%,3月中旬对’太秋’采用嵌芽接,9种砧穗组合的平均成活率可达88.3%;3、不同砧木上’太秋’的萌芽期最大可相差15d,单位结果母枝上的雌花枝数量最多可相差8根以上,嫁接在’大别山1’和’高邮1’上的’太秋’雌花枝数量较多;不同砧木上’太秋’果形大小和糖酸组分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以’大别山1’、’高邮1’、’溧阳1’和’禅寺丸’为砧木的果形较大,以’高淳1’、’高淳2’、’高邮1’、’禅寺丸’和’仪征1’为砧木的果实葡萄糖含量较高,以’大别山1’为砧木的果实柠檬酸和奎宁酸含量较低;4、’大别山1’与’太秋’的异花授粉坐果率为95.82%,’太秋’自花授粉坐果率可到达90.1%,3种供试授粉组合对’太秋’的果形指数、单果重,以及果实中柠檬酸和奎宁酸含量未见显着影响,但’太秋’自花授粉显着增加了果实中葡萄糖、果糖和麦芽六糖含量,’大别山1’有希望成为’太秋’的适宜异花授粉树;5、综合考虑供试砧木对接穗品种’太秋’的嫁接亲和性、果实生长和品质形成等的影响,’大别山1’和’高邮1’可作为’太秋’甜柿专用砧木的候选株系进一步观察利用。
李娜[4](2009)在《陕西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新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苹果树是世界范围内栽培最广泛的果树之一。中国自1992年起苹果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其中渤海湾和西北黄土高原最符合苹果优势区域的要求。陕西省是中国两大苹果产业优生带之一,陕西洛川是中国唯一农业气候区主要气象指标全部符合苹果生长最适宜区七项指标要求的优生区。2003年至今陕西苹果栽培面积和产量稳居全国首位,目前已超过800万亩。陕西苹果产业已成为陕西省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苹果树腐烂病是广泛分布在世界各苹果产区的一种病害,尤其近年来在中国陕西省危害程度和发生面积日趋严重,不同品种从幼树到老龄树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可使树势衰弱,常造成死枝、死树,甚至毁园现象。为此本论文对陕西苹果树腐烂病进行了的系统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腐烂病的分布和发生规律;发生危害程度与相关因素的关系、腐烂病病原菌的研究、苹果树腐烂病无公害防治新技术及综合防治方案的制定。所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近年来陕西省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危害程度逐年加重,造成的产量损失巨大;其中陕北丘陵沟壑区和渭北高原沟壑区危害最为严重(平均病株率32.5%),其次为渭北台塬西部区(平均病株率24.7%),渭北台塬东部区发生危害情况最轻(平均病株率14.6%)。2.对苹果树腐烂病的周年发生调查表明,3月份开始有新病斑出现并开始扩展,数量占全年的70%;5~6月份出现发病高峰,7月份病斑数量及扩展突然锐减;8、9月份出现秋季发病高峰;10月份下旬基本停止,11月份到次年3月份为休眠期,无新病斑出现和扩展现象。3.陕西等地苹果树腐烂病10年以上结果树的大枝干上发病最严重;其发生危害程度除受栽植密度、树龄、土壤类型、果园地貌特征、管理水平等因素影响外,还与品种相关,因此从抗腐烂病品种方面来防治该病值得进一步推广。4.经分析发现,11~12月和来年3~4月降水情况与苹果树腐烂病发生率呈负相关,因此首次从改变土壤水分的角度进行该病的防治,经过2年的滴灌和沟灌试验,结果表明:适时适当的土壤持水量对该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抑制作用,分别使新病斑的发生率相对减少28.0%和16.0%,旧病斑的复发率分别相对低16.7%和13.3%;单果大小、质量有所提高,产量分别相对提高11.3%和7.5%。5.针对苹果树腐烂病多年来的发病和防治情况,系统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进一步完善了该病的综合防治计划。6.首次利用贴药,即“腐必贴”的形式进行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其对苹果树伤口的平均愈合率达50.6%,且优于目前防治苹果腐烂病的其它方式,为腐烂病的防治,促进和保护苹果无公害生产提供了新的途径。
曹东伟[5](2006)在《李属樱亚属植物分子亲缘地理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樱亚属(Subgenus cerasus)隶属于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种类繁多,多生长于地球的北温带地区。樱亚属植物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近年受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严重,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本文在广泛收集樱亚属植物材料的基础上,首次用PCR-RFLP分子标记技术对该亚属植物进行了分子亲缘地理学研究。 首先,通过走访该领域专家、翻阅资料、查阅标本、及对云南、贵州、四川等11个省市25个代表性地点的野外实地调查,较为全面、系统地报道了樱亚属植物的生存环境、生长状况和人为干扰等情况,为对该亚属植物进行全面研究补充了基本资料。调查结果显示,云南、四川、贵州、湖北、陕西等省是野生樱桃的主要产区。野生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园林部门和科研单位缺乏相应宣传,人们对资源的认识不够,幼树多放任丛生,容易受到人为砍伐及破坏;资源利用不够,优良品种选育跟不上生产需要;产区缺乏科学管理,高新技术难以推广。 其次,探讨了中国樱桃、毛樱桃等10个种间亲缘关系。系统发育树显示,托叶樱桃和毛樱桃亲缘关系最近;微毛樱桃、华中樱桃和盘腺樱桃亲缘关系比较近;郁李、细齿、多毛樱桃、山樱花和中国樱桃也能聚为一大类。说明中国野生樱亚属还存在有物种隔离,种间缺乏基因交流,已出现了显着的遗传分化和生殖隔离,樱亚属植物在很久以前就产生了分化,中国樱桃、多毛樱桃、郁李、细齿樱桃和山樱花较为原始,托叶樱桃、盘腺樱桃、华中樱桃和微毛樱桃较为进化。 第三,本研究中,42种引物/酶组合在樱亚属40个居群中,共检测到21种cpDNA单倍型。单倍型间的遗传距离和聚类关系表明,采自云南、四川、贵州等地的中国樱桃是比较古老的单倍型。根据cpDNA单倍型计算得出,毛樱桃cpDNA总的遗传多样性HT=0.0340,微毛樱桃cpDNA总的遗传多样性为HT=0.0217,中国樱桃cpDNA总的遗传多样性为HT=0.1400,多毛樱桃cpDNA总的遗传多样性为HT=0.0166,山樱花cpDNA总的遗传多样性为HT=0.0192。 根据单倍型分布格局和所属山系,将40个居群划分为20个地理单元,利用
陈子萱[6](2004)在《两种美国扁桃砧木组培快繁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扁桃(Amygdalus communis L.),又名巴旦杏,俗称美国大杏仁,是蔷薇科、李亚科、桃属、扁桃亚属植物。既是优良的木本油料树种,也是干果树种,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扁桃的繁殖方式主要是嫁接繁殖,因此,选择优良的砧木就极为重要。我国主要是从美国引进扁桃的嫁接树,要大力发展扁桃产业,仅靠引进价格太高,优良的砧木的快速繁殖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桃砧Nemaguard和Lovell是美国生产上主要应用的品种,在甘肃引种后生长良好,适宜在本地种植。本试验以两种砧木嫁接树基部萌发的枝条为外植体,进行了组培快繁的研究,对外植体的采取、初代培养、继代培养、壮苗培养、生根培养和移栽整个过程进行试验研究,初步建立了适于生产扁桃优良砧木的组培快繁过程。 本试验于2003年3月7月采取嫁接树基部萌发的一年生和当年生枝条,带回实验室清洗消毒,剪成单芽茎段接种到初代培养基中诱导芽萌发。结果表明,Nemaguard以4月取材萌发率最高,而Lovell则是6月取材的萌发率高,分别为67.8%和78.1%。对两种砧木4月采集的外植体消毒时间进行试验得出,酒精的最佳消毒时间Nemaguard和Lovell分别为30秒和20秒,而升汞的消毒时间都为8分钟为最佳。初代培养以MS为基本培养基,扁桃砧木Nemaguard以MS+6-BA0.5mg/L +GA30.2mg/L为最佳诱导培养基,Lovell则以MS+6-BA2.0mg/L+GA30.1mg/L为最佳诱导培养基。其诱导成活率分别为73.3%和80%。继代增殖培养时,选用MS为基本培养基效果优于MS-R、GS和H培养基。细胞分裂素在嫩茎的增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6-BA增殖效果较KT好,附加1.0mg/L6-BA对两种砧木的增殖效果较好。附加低浓度赤霉素可以提高两种砧木的有效新梢率,浓度太高会减少其增殖倍数,对Nemaguard以0.1mg/L较为适宜,对Lovell来说,赤霉素会明显降低其增殖倍数,不宜于使用。生长素也可以提高增殖效果,生长素中IAA较IBA和NAA效果好,附加0.1mg/LIAA对Lovell的增殖效果较好,而不适于用于Nemaguard。同时本试验使用不同浓度LH和CH对两种砧木增殖效果进行研究,表明LH效果优于CH,以100mg/L浓度较佳。对蔗糖浓度进行试验,结果以3%为最佳。试验结果表明:Nemaguard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1.0mg/L 6-BA+0.1mg/L GA3+100mg/L LH;Lovell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1.0mg/L 6-BA+0.1mg/L IAA + 100mg/L LH。在27℃左右,2500Lx,24小时光照条件下培养,Nemaguard 40左右继代一次,Lovell 30天左右继代一<WP=7>次,增殖倍数分别为3.05和3.83,有效新梢率分别为67.8%和78.3%。壮苗培养能够促进茎长粗长高,为下一步生根提供壮苗,可进一步提高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经试验最适壮苗培养基为MS+0.3mg/L 6-BA+0.1mg/L GA3+ 0.1mg/L IAA。 在生根培养阶段,本试验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生长素以诱导生根,结果表明:在各种生长素不同浓度处理中,以0.5mg/L IBA效果最好,生根率高,且根数多。在诱导生根初期进行黑暗处理能明显提高生根率,其中以暗培养10天处理最好,Nemaguard和Lovell生根率分别达到80%和68.2%。附加0.1%AC对生根有促进作用,而滴加碳素墨水对生根却产生抑制。用100mg/LIBA溶液浸泡嫩茎基部60分钟后,转到无激素的1/2MS培养基中初期暗培养10天,Nemaguard和Lovell的生根率分别达到61.5%和53.3%。将嫩梢先在1/2MS+1.0mg/L培养基中培养6天,再转接到无激素的1/2MS培养基中继续培养,Nemaguard和Lovell的生根率均达到50%。 试管苗移栽时,先在自然光下闭瓶炼苗一周,再开瓶炼苗3天,移栽于大棚沙床上,沙床下铺电热线加温,沙床周围上部用玻璃封闭,注意保温保湿,适时遮光。移栽成活率达80%以上。 对两种砧木不定根发生发育的组织学和细胞学进行研究,两种砧木生根过程中取其茎段基部,进行常规石蜡切片,对生根部位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两种砧木不定根根原基起源于形成层与射线交接处,根的发生与愈伤组织形成没有直接关系。 本试验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经过12次继代培养的试管苗与初代材料进行遗传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经过离体快繁能够保持两种扁桃砧木的遗传稳定性,可用于扁桃良种砧木的快速繁殖。
臧德奎[7](2004)在《桂花品种分类研究》文中提出桂花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但品种分类一直比较混乱。本文对我国桂花品种进行了系统研究。 在分析形态演化和变异规律的基础上,制定了描述术语规范;对品种分类原则和分类等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木犀属品种分类方案,包括桂花、格树、华东木犀、齿叶木犀和山桂花五个种系(品种系统),其中桂花分为4个品种群,共记载177个品种。 对桂花四个品种群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形态学研究,提出四季桂品种群介于木犀属的圆锥花序组和木犀组之间,可能为杂交起源并在形态和习性上表现出原始性状;其他三个品种群以银桂品种群原始,丹桂品种群进化,花色演化途径为白色或淡黄白色→黄色→橙黄或橙红色,而并非过去普遍认为的“金桂品种群原始、由金桂花色变浅形成银桂、花色变深形成丹桂”。发现了四季桂品种的“叶片两型”现象。对四个品种群的学名进行了考证并作了分类处理,分别为四季桂品种群Osmanthus fragrans Siji Group,银桂品种群O.fragrans Albus Group,金桂品种群O.fragrans Luteus Group,丹桂品种群为O.fragrans Aurantiacus Group。 对我国桂花品种进行了系统分类和整理,详细记载了各品种的形态特征,根据ICNCP对品种名称进行了考证,记载桂花品种157个(四季桂18个、银桂57个、金桂45个、丹桂37个),编制了品种分类检索表,归并了44个名称,纠正错误鉴定,命名了46个新品种;柊树品种12个、山桂花品种3个、齿叶木犀品种3个、华东木犀品种2个,订正了部分格树品种的名称。 对12种木犀属植物和41个桂花品种进行了孢粉学研究。结果表明,木犀属的花粉具有3孔沟,属于N3P4C5型,表面具有网状雕纹,极面观三裂圆形,花粉形状主要有球形、长球形和椭圆形三种,影响分类的主要指标为花粉大小、形状和沟长占极轴长的比例。不同种的花粉形态和大小具有显着的差别,可以作为分种的重要依据;品种的花粉性状与其他特征并无相关性,但与野生种相比较为狭长,而且四季桂和丹桂的花粉普遍较大。 野生桂花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曾经是广泛分布的,目前在长江以南不少地区仍然存在小面积处于野生状态的群落。桂花栽培品种起源于中国,品种形成的方式主要有微小变异的累积、芽变和杂交等方式。桂花品种在花期、花色、花型、花梗长度、花香、花朵大小、株形、枝姿、叶片形态等方面存在着丰富的变异。 木犀属植物可划分为三种地理分布类型:北美洲分布(占6.90%)、热带亚洲分布(占13.79%)和东亚分布(占75.86%),我国是木犀属的现代分布和演化中心,而且特有现象极为明显,拥有18个特有种(占该属总种数的62.07%,占中国木犀属种类的75.00%)。
田建保,陈秋芳[8](2004)在《两个意大利桃杏李优良砧木介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忠华[9](2003)在《阿月浑子在我国适生区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阿月浑子是世界珍贵干果及木本油料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随着在我国的引种栽培,研究和确定阿月浑子在我国的适生区域已是发展我国阿月浑子生产的主要任务之一,这对避免阿月浑子在我国的盲目引种及为引种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气候相似论、因素论及生态因子综合分析法等理论,在对阿月浑子在我国的气候生态适生区、土壤适生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们对阿月浑子生态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情况,对阿月浑子在我国的适生区域进行规划,最后,对阿月浑子在我国的引种和发展提出建议。 依据模糊数学原理,选择影响阿月浑子生长发育的9个气候因子,采用海明距离及欧几里得距离相似优先比法,分别计算我国147个城市与阿月浑子中亚类群和地中海类群原产地综合气候条件的相似程度,结合我国阿月浑子引种栽培成功实例和经验,分划出阿月浑子中亚类群及地中海类群在我国的3类适宜气候生态引种栽培区。研究结果表明,加权区划的效果好于平权区划的效果。 依据灰色系统理论,创造性的采用灰色聚类分析法,选择土壤质地、碳酸钙含量及PH值3个土壤因子作为聚类指标,分析我国60个土壤区及3个土壤带中52种主要土壤类型对阿月浑子生长的适宜程度,根据灰色聚类的结果将52种土壤类型划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4个等级。然后以土壤区内是否含有适宜阿月浑子栽培生长的土类、并且以土壤类型适宜程度最高的等级为标准,来判断该区是否是阿月浑子的适宜栽培区,从而划分出阿月浑子在我国的3类适宜土壤引种栽培区。 采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对8个引种点阿月浑子的生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阿月浑子中亚类群在喀什的适应性最好,在其它引种点的适应性依次为:保定>临汾>甘谷>昆明;(2)阿月浑子地中海类群在引种点涉县的适应性最好,在其它引种点的适应性依次为:甘谷>保定>临汾>廊坊。(3)阿月浑子中亚类群的抗寒性好于地中海类群;(4)阿月浑子及其砧木的抗寒性顺序依次为:黄连木>新疆阿月浑子>Kerman>大西洋黄连木>UCB Ⅰ>PG Ⅰ。 依据模糊数学原理,以及阿月浑子的气候生态适生区及土壤适生区的区划结果,采用计算加权海明距离的方法综合分析气候因素和土壤因素,并结合阿月浑子生态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情况、阿月浑子在我国的引种实践以及对一些主要条件的考虑,分别区划了阿月浑子中亚类群及地中海类群在我国的适生区域,将我国广大地域划分为阿月浑子中亚类群及地中海类群栽培生长的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及不适宜区。 根据所区划的阿月浑子在我国的适生区域,考虑我国引种的历史和现状,我国博士学位论文:阿月浑子在我国适生区域的研究现阶段可在喀什地区、华北平原、华北山区、西北黄土高原区发展阿月浑子中亚品种的生产,在上述这些地区中环境条件较好的地方可种植地中海品种;在西昌市、滇东高原、汉中盆地及鄂西山区的河谷丘陵地我们可发展地中海品种的生产;在东部亚热带区,在充分利用小地形、小气候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引种栽培中亚品种和地中海品种。在引种栽培的同时,应注重育种及栽培技术的研究。
张建国[10](2002)在《国外李品种引进筛选及区域化栽培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李为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 Linn.)植物,其果实色泽艳丽,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成熟期各异,供应期长;除了鲜食外,还可以加工制干、果脯、蜜饯等;而且适应性强,管理方便,产量易形成,零星或成片都能栽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我国,能够成为商品的李品种不多见,我国的李栽培品种不仅货架期短(仅有5-7天),而且上市集中在7-8月份,市场供应期集中,易给生产者带来经济损失。为加快我国李生产的发展,全国很多单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来自美国、日本、意大利、捷克等国的优良李品种,极大地改善了我国的李栽培品种构成,提高了李鲜果的市场竞争能力。特别是一些晚熟品种具有个大、味甜、品质优、外观美、在常温下货架期长等突出特点,可以加速发展,以提高对“洋水果”的竞争力。但在引种工作中也存在着品种区域适应性筛选、配套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滞后等问题。本研究针对这些问题和河南省洛阳市李生产现状,自1998开始引进15个国外李品种进行区域适应性及综合性状筛选试验,从中从中筛选出了适合洛阳市栽培的优良品种10个。研究成果丰富了洛阳市及豫西地区的李生产品种,将鲜果供应期提前到6月上旬,延后到9月下旬,考虑到晚熟品种的耐贮性,大大延长李鲜果的市场供应期。筛选出国外李品种均具有花期抗低温的优良特性,特别在2002年春季花期温度变化剧烈、花期出现低温的情况下,引进的品种普遍开花结果正常,表现出极好的丰产性,这一特点对存在着早春晚霜的我国北方地区尤为重要。同时针对筛选出的系列品种的品种特性,进行了区域性配套丰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总结出一套包括高接换优、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主要病虫害防治等在内的综合丰产栽培技术。本技术条件下,定植后第二年开始少量见果,第3年达到7500kg/hm2,第4年产量为16000kg/hm2,第5年为28000kg/hm2。按4元/kg计,分别创效益1.5万元、3.2万元、5.4万元。本研究成果已在2002年9月通过河南省洛阳市科委组织的科技鉴定,技术水平属于省内先进水平,专家组建议该项成果在洛阳及条件相似的地区加以推广。
二、两个意大利桃杏李优良砧木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个意大利桃杏李优良砧木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西梅栽培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砧木选择 |
1.1 西梅的几种砧木介绍 |
1.1.1 毛樱桃。 |
1.1.2 山杏。 |
1.1.3山桃。 |
1.1.4 毛桃。 |
1.1.5 榆叶梅。 |
1.1.6 欧李。 |
1.1.7 四元砧、五元砧。 |
1.2 砧木在西梅上的表现 |
2 西梅品种 |
2.1 女神 |
2.2 法兰西 |
2.3 斯坦勒 |
2.4 苏格 |
2.5 大玫瑰 |
2.6 红西梅 |
3 栽培模式 |
3.1 建园工作 |
3.1.1 砧木种子处理。 |
3.1.2 整地及播种。 |
3.2 嫁接管理 |
4 整形修剪 |
4.1 树形结构 |
4.1.1自然开心形。 |
4.1.2 疏散分层形。 |
4.1.3 细长纺锤形。 |
4.1.4 自然圆头形。 |
4.2 修剪技术 |
4.2.1 幼树期修剪。 |
4.2.2 盛果期修剪。 |
4.2.3 衰老树修剪。 |
5 土肥水管理 |
5.1 土壤管理 |
5.2 肥料管理 |
5.3 水分管理 |
6 病虫害防治 |
(2)川渝地区主栽脆李品种的品质及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李的经济和生态价值 |
1.2 李在我国的产业分布及育种现状 |
1.3 国外引进李品种在我国的栽培现状 |
1.4 果树品系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主要遗传标记类型 |
1.4.1 形态学标记 |
1.4.2 细胞学标记 |
1.4.3 生物化学标记 |
1.4.4 DNA分子标记分类 |
1.5 分子标记在果树上的研究进展 |
1.6 分子标记在李品种上的研究进展 |
1.7 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在果树上的研究进展 |
1.8 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在李上的研究进展 |
第2章 引言 |
2.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2.1 不同李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2.2.2 不同李品种的植物学性状分析 |
2.2.3 不同李品种成熟期果实的内在品质分析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川渝地区主栽脆李的SSR分子标记分析 |
3.1 试验材料 |
3.1.1 材料来源 |
3.1.2 仪器与试剂 |
3.2 试验方法 |
3.2.1 李品种叶片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3.2.2 李品种DNA的提取 |
3.2.3 Total DNA样品检测质量与要求 |
3.2.4 供试李品种的SSR分析 |
3.3 统计分析 |
3.4 结果分析 |
3.4.1 DNA质量检测 |
3.4.2 引物筛选 |
3.4.3 SSR扩增产物的多态性 |
3.4.4 不同品种间遗传一致度分析 |
3.4.5 20个李品种的SSR聚类分析 |
3.5 讨论与小结 |
第4章 川渝地区主栽脆李果实品质性状分析 |
4.1 试验材料 |
4.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4.3 实验方法 |
4.4 数据分析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不同李品种果肉及果皮色泽分析 |
4.5.2 不同李品种成熟期分析 |
4.5.3 不同李品种果实大小分析 |
4.5.4 不同李品种果肉质地分析 |
4.5.5 不同品种李果实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及分析 |
4.5.6 李果实各生理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
4.6 讨论与小结 |
第5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致谢 |
(3)甜柿品种‘太秋’适宜砧木的筛选及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柿种质资源概述 |
2 柿砧木资源及其应用概况 |
2.1 柿砧木资源 |
2.2 柿砧木的应用概况 |
2.2.1 国外柿砧木的应用概况 |
2.2.2 国内柿砧木的应用概况 |
3 柿主栽品种及育种栽培现状 |
3.1 柿主栽品种 |
3.1.1 涩柿类 |
3.1.2 甜柿类 |
3.2 柿育种现状 |
3.3 柿果生产现状 |
4 种子休眠研究进展 |
4.1 种子休眠的原因 |
4.1.1 种皮或果皮障碍 |
4.1.2 种子中存在萌发抑制剂 |
4.1.3 种胚未发育成熟 |
4.2 解除种子休眠的方法 |
4.2.1 低温层积处理 |
4.2.2 化学方法 |
4.2.3 物理方法 |
4.3 柿种子休眠研究进展 |
5 柿嫁接技术研究进展 |
5.1 影响柿树嫁接成活的主要原因 |
5.1.1 砧木与接穗的亲和性 |
5.1.2 砧木和接穗的质量 |
5.1.3 嫁接的时间和方法 |
5.1.4 代谢产物 |
6 本试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柿属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柿属植物种子需冷量的测定 |
1.1.1 试验材料 |
1.1.2 试验方法 |
1.2 层积温度对柿属植物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
1.2.1 试验材料 |
1.2.2 试验方法 |
1.3 促进柿属植物种子萌发最适温度的研究 |
1.3.1 试验材料 |
1.3.2 试验方法 |
1.4 生长调节剂对柿属植物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
1.4.1 试验材料 |
1.4.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柿属植物种子需冷量的测定 |
2.2 层积温度对柿属植物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
2.3 促进柿属植物种子萌发最适温度的研究 |
2.4 生长调节剂对柿属植物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太秋'嫁接育苗技术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柿属植物实生苗主要生长指标调查 |
2.2 春季不同时期枝接对'太秋'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
2.3 夏季绿枝嫁接对'太秋'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
2.4 不同时期和方法对'太秋'芽接成活率的影响 |
2.5 '太秋'嫁接苗地上部形态指标比较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砧木对'太秋'生长结果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与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砧木对'太秋'萌芽与开花习性的影响 |
2.2 不同砧木对'太秋'新梢生长量的影响 |
2.3 不同砧木对'太秋'单株坐果率变化的影响 |
2.4 不同砧木对'太秋'果径变化的影响 |
2.5 不同砧木对'太秋'果实品质的影响 |
2.5.1 不同砧木对'太秋'果实形态指标及单宁含量的影响 |
2.5.2 不同砧木对'太秋'糖组分含量变化的影响 |
2.5.3 不同砧木对'太秋'酸组分含量变化的影响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授粉品种或株系开花生物学特性观察及人工授粉对'太秋'果实发育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柿授粉品种或株系开花生物学特性比较 |
2.1.1 开花习性观察 |
2.1.2 柿花粉萌发率比较 |
2.1.3 柿花粉生活力观察 |
2.2 授粉品种或株系对'太秋'果实发育的影响 |
2.2.1 授粉品种或株系对'太秋'坐果率的影响 |
2.2.2 授粉品种或株系对'太秋'果径生长变化的影响 |
2.2.3 授粉品种或株系对'太秋'果实品质的影响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4)陕西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新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苹果树腐烂病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苹果的分布和腐烂病的发生情况 |
1.2.2 中国苹果树腐烂病发生情况 |
1.2.3 苹果树腐烂病病原学的研究 |
1.2.4 苹果树腐烂病的侵染循环 |
1.2.5 苹果树腐烂病流行因素 |
1.3 苹果树腐烂病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
1.3.1 化学防治 |
1.3.2 生物防治 |
1.3.3 抗病品种资源的研究 |
1.3.4 苹果树腐烂病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
1.3.5 其他防治技术 |
1.3.6 苹果树腐烂病防治技术研究展望 |
1.4 防治苹果树腐烂病新方法的研究 |
1.4.1 烯唑醇和EM 菌液概述 |
1.4.2 适时灌溉 |
第二章 陕西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与危害 |
2.1 陕西苹果树腐烂病危害情况调查和发生规律周年动态观察 |
2.1.1 陕西苹果树腐烂病危害情况调查 |
2.1.2 陕西苹果树腐烂病发生规律的周年动态观察 |
2.2 陕西省气象调查 |
2.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2.3.1 陕西苹果树腐烂病发生情况 |
2.3.2 陕西苹果树腐烂病发生规律周年动态 |
2.3.3 苹果树腐烂病与品种的相关性 |
2.3.4 陕西苹果树腐烂病发病情况结果分析 |
第三章 土壤水分含量与腐烂病发生相关性 |
3.1 陕西降水与苹果树腐烂病发生相关性 |
3.2 改变土壤水分的目的和意义 |
3.3 灌溉试验设计 |
3.3.1 试验基地 |
3.3.2 果树适宜灌水量的计算 |
3.3.3 灌溉技术设计 |
3.4 结果统计和分析 |
第四章 苹果树腐烂病防治新技术—“腐必帖”的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苹果树腐烂病防治新剂型——“腐必帖”的试制 |
4.1.2 烯唑醇和EM 菌液室内毒力测定 |
4.1.3 “腐必帖”田间药效试验 |
4.2 结果分析 |
4.2.1 室内抑菌力测定结果 |
4.2.2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
4.3 苹果树腐烂病综合防治对策的制定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李属樱亚属植物分子亲缘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前言 |
1 关于樱亚属植物 |
1.1 长期以来的争议 |
1.2 樱亚属植物生物学性状 |
1.3 樱亚属植物经济价值 |
1.4 樱亚属植物研究现状 |
2 探讨樱亚属亲缘关系所用的方法 |
3 分子亲缘地理学研究进展 |
3.1 分子亲缘地理学简史 |
3.2 植物分子亲缘地理学研究 |
4 本文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樱亚属植物生存现状野外调查 |
1.2 材料的采集与处理 |
2 方法 |
2.1 基因组DNA提取 |
2.2 樱亚属植物总基因组DNA纯度和浓度检测 |
2.3 PCR-RFLP分析 |
2.4 酶切片段的电泳分离 |
2.5 谱带记录及数据处理 |
第三部分 试剂、药品与仪器 |
1 主要试剂配方 |
2 主要药品 |
3 主要实验仪器 |
第四部分 试验结果与分析 |
1 樱亚属植物生存现状 |
2 樱亚属植物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
3 PCR-RFLP反应体系的优化结果 |
3.1 Taq酶量 |
3.2 dNTP浓度 |
3.3 引物浓度 |
3.4 扩增产物量 |
3.5 内切酶酶量 |
3.6 酶切时间 |
4 供试材料的亲缘关系分析 |
5 供试材料的分子亲缘地理学研究 |
5.1 单倍型及其分布 |
5.2 单倍型间的遗传距离 |
5.3 樱亚属植物cpDNA多样性 |
5.4 樱亚属植物地理单元间的相对基因流 |
5.5 樱亚属植物地理单元间遗传变异 |
5.6 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5.7 发生与演化中心及冰期后迁居路线 |
第五部分 讨论 |
1 樱亚属植物的DNA模板制备方法 |
2 野生樱亚属植物的亲缘关系 |
3 野生樱亚属植物叶绿体DNA多样性 |
4 樱亚属植物地理单元遗传结构和基因流 |
5 樱亚属植物起源与居群进化历史 |
6 樱亚属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应用策略 |
第六部分 结论与后续研究及展望 |
1 主要结论 |
1.1 樱亚属植物生存现状 |
1.2 樱亚属植物系统发育关系 |
1.3 樱亚属植物叶绿体DNA多样性 |
1.4 樱亚属地理单元遗传结构 |
1.5 樱亚属植物居群进化历史 |
1.6 樱亚属植物资源保护策略 |
2 后续研究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两种美国扁桃砧木组培快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 录 |
本文所使用的缩略词表 |
摘 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外植体的采集 |
2.2 方法 |
2.2.1 无菌材料的获得 |
2.2.2 培养基的制备 |
2.2.3 初代培养 |
2.2.4 继代增殖培养 |
2.2.5 壮苗培养 |
2.2.6 生根培养 |
2.2.7 移栽 |
2.2.8 试管苗不定根发生发育的解剖学研究 |
2.2.9 遗传稳定性分 |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1 初代培养 |
3.1.1 不同取材时间对成活率的影响 |
3.1.2 不同消毒时间对初代培养萌发率的影响 |
3.1.3 不同激素配比对初代培养芽萌发的影响 |
3.2 继代增殖培养 |
3.2.1 培养基及激素的筛选 |
3.2.2 其他附加成分对扁桃砧木Nemaguard和Lovell增殖的影响 |
3.2.3 不同培养条件对扁桃砧木Nemaguard和Lovell增殖的影响 |
3.3 壮苗培养 |
3.4 生根培养 |
3.4.1 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Nemaguard和Lovell砧木生根的效果 |
3.4.2 黑暗预处理对Nemaguard和Lovell砧木生根的效果 |
3.4.3 黑色培养基对Nemaguard和Lovell砧木生根的效果 |
3.4.5 IBA预处理对Nemaguard和Lovell砧木生根的效果 |
3.4.6 含有生长素的培养基中预培养对Nemaguard和Lovell砧木生根的效果 |
3.4.7 瓶外生根 |
3.5 移栽 |
3.6 试管苗不定根发生发育的解剖学研究 |
3.6.1 不定根发生过程中外部形态观察 |
3.6.2 不定根发生发育的解剖结构观察 |
3.7 遗传稳定性分析 |
3.7.1 田间性状观察 |
3.7.2 SDS-PAGE蛋白质亚基分析 |
4 结论 |
文献综述 |
1 扁桃研究概况 |
1.1 植物考证 |
1.2 原产地及分布 |
1.3 栽培历史 |
1.4 品种和砧木 |
1.5 生物学特性 |
1.6 经济价值 |
2 核果类果树组织培养概况 |
2.1 离体快速繁殖 |
2.1.1 无菌培养的建立 |
2.1.2 增殖培养与壮苗培养 |
2.1.3 生根培养 |
2.1.4 移栽 |
2.2 遗传转化再生植株的研究 |
2.2.1 转化核果类果树中难生根种类,获得易繁殖的转化植物 |
2.2.2 提高抗病性 |
2.2.3 改良生长特性 |
2.2.4 遗传转化技术 |
2.3 胚和子叶培养 |
2.4 细胞悬浮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 |
2.5 体细胞胚的发生 |
2.6 花药培养 |
参考文献 |
致 谢 |
(7)桂花品种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研究历史与现状 |
1.1 中国古代对桂花的记载 |
1.2 国外关于桂花的研究 |
1.3 桂花品种的现代研究概况 |
1.4 桂花品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3 木犀属植物的地理分布与栽培现状 |
3.1 木犀属的地理分布 |
3.1.1 木犀属植物的水平分布 |
3.1.2 木犀属植物的垂直分布 |
3.1.3 木犀属植物的分布特点 |
3.1.4 我国木犀属植物的分布 |
3.2 桂花的野生分布 |
3.2.1 古代有关野生桂花的记载 |
3.2.2 现知野生桂花群落 |
3.3 木犀属植物的栽培现状 |
4 桂花品种的形态学研究 |
4.1 桂花品种的主要形态特点与演化规律 |
4.1.1 花序类型 |
4.1.2 开花习性和花期 |
4.1.3 花色 |
4.1.4 花型 |
4.1.5 雌蕊发育状况与结实性 |
4.1.6 花朵大小 |
4.1.7 营养器官的主要形态 |
4.1.8 跳枝现象 |
4.2 桂花品种记载标准和描述术语规范 |
4.3 桂花品种调查记载表 |
5 木犀属观赏品种分类系统的探讨 |
5.1 木犀属观赏品种的起源 |
5.1.1 木犀属的起源与演化 |
5.1.2 栽培品种的形成 |
5.2 品种分类原则和分类等级 |
5.2.1 品种分类原则 |
5.2.2 品种分类等级 |
5.3 桂花的品种群分类 |
5.3.1 四季桂品种群与其他品种群的关系 |
5.3.2 银桂品种群、金桂品种群和丹桂品种群 |
5.3.3 品种群学名的考证和订正 |
5.3.4 四个品种群的演化关系 |
5.4 木犀属观赏品种分类 |
5.4.1 木犀属观赏品种分类系统 |
5.4.2 木犀属观赏品种分类系统的说明 |
5.5 关于桂花品种的命名问题 |
6 桂花品种的分类和整理 |
6.1 四季桂品种群 |
6.1.1 四季桂品种群品种分类检索表 |
6.1.2 四季桂品种群品种记载 |
6.1.3 四季桂品种群存疑品种 |
6.2 银桂品种群 |
6.2.1 银桂品种群品种分类检索表 |
6.2.2 银桂品种群品种记载 |
6.2.3 银桂品种群存疑品种 |
6.3 金桂品种群 |
6.3.1 金桂品种群品种分类检索表 |
6.3.2 金桂品种群品种记载 |
6.3.3 金桂品种群存疑品种 |
6.4 丹桂品种群 |
6.4.1 丹桂品种群品种分类检索表 |
6.4.2 丹桂品种群品种记载 |
6.4.3 丹桂品种群存疑品种 |
7 木犀属其他种类的品种分类整理 |
7.1 柊树 |
7.1.1 格树品种分类检索表 |
7.1.2 柊树品种记载 |
7.2 山桂花 |
7.3 齿叶木犀 |
7.4 华东木犀 |
8 木犀属植物和桂花品种的孢粉学研究 |
8.1 材料与来源 |
8.2 研究方法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花粉观察与测量结果 |
8.3.2 主成分分析 |
8.3.2 系统聚类分析 |
9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木犀属观赏品种名录 |
(9)阿月浑子在我国适生区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1.1 世界阿月浑子研究概况 |
1.1.1 阿月浑子的起源和栽培简史 |
1.1.2 阿月浑子的分布 |
1.1.3 阿月浑子的经济价值 |
1.1.4 阿月浑子的生物学特性 |
1.1.5 阿月浑子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
1.1.6 阿月浑子的种类和品种 |
1.1.7 阿月浑子砧木特性的研究 |
1.1.8 阿月浑子开花结实特性的研究 |
1.1.9 育苗及繁殖技术 |
1.1.9.1 播种育苗 |
1.1.9.2 扦插和组培 |
1.1.9.3 嫁接 |
1.1.10 栽培管理 |
1.1.10.1 建园 |
1.1.10.2 整形修剪 |
1.1.10.3 土肥水管理 |
1.1.11 病虫害防治 |
1.1.11.1 病害 |
1.1.11.2 虫害 |
1.1.12 阿月浑子研究展望 |
1.2 我国阿月浑子引种的历史及现状 |
1.2.1 我国阿月浑子引种的历史 |
1.2.1.1 “948”项目执行以前的引种情况 |
1.2.1.2 “948”项目执行以后的引种情况 |
1.2.2 我国阿月浑子引种的现状 |
1.2.2.1 引种栽培的规模及产量 |
1.2.2.2 引进的品种 |
1.2.2.3 现有砧木状况 |
1.2.2.4 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
1.2.3 我国阿月浑子的发展前景 |
1.3 树木引种驯化理论及引种区划的概况 |
1.3.1 树木引种驯化概念 |
1.3.2 国内外主要的树木引种驯化理论 |
1.3.2.1 达尔文的遗传变异学说 |
1.3.2.2 迈依尔的气候相似论 |
1.3.2.3 平行指示植物法 |
1.3.2.4 米丘林的风土驯化论 |
1.3.2.5 栽培植物起源中心理论 |
1.3.2.6 专属引种法和优势种法 |
1.3.2.7 生态历史分析法 |
1.3.2.8 区系发生法 |
1.3.2.9 生态因子综合分析法 |
1.3.2.10 陈俊愉的引种驯化经验总结 |
1.3.2.11 俞德浚的农艺生态学分类法 |
1.3.2.12 贺善安的生境因子分析法 |
1.3.2.13 梁泰然的节律同步论 |
1.3.2.14 李国庆的因素论 |
1.3.2.15 吴中伦的引种驯化理论 |
1.3.3 树木引种区划的概况 |
1.3.3.1 树木引种区划的原则、意义 |
1.3.3.2 树木引种区划的依据 |
1.3.3.3 树木引种区划的方法 |
1.3.3.4 地理信息系统在引种区划中的应用 |
1.3.3.5 我国的树木引种区划 |
1.4 阿月浑子在我国引种区划的现状 |
第二章 阿月浑子在我国气候生态适生区的研究 |
2.1 研究方法 |
2.1.1 气候因子选择 |
2.1.2 资料收集和处理 |
2.1.2.1 阿月浑子中亚类群的气候资料 |
2.1.2.2 阿月浑子地中海类群的气候资料 |
2.1.2.3 我国147个城市(台站)的气候资料 |
2.1.3 统计分析方法 |
2.1.3.1 模糊相似优先比的基本原理 |
2.1.3.2 海明距离相似优先比法 |
2.1.3.3 欧几里得距离相似优先比法 |
2.2 结果分析 |
2.2.1 阿月浑子中亚类群在我国的气候生态适生区 |
2.2.1.1 平权条件下的区划结果 |
2.2.1.2 加权条件下的区划结果 |
2.2.2 阿月浑子地中海类群在我国的气候生态适生区 |
2.3 结论及讨论 |
第三章 阿月浑子在我国土壤适生区的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1.1 阿月浑子原生境的土壤分析及土壤因子选择 |
3.1.2 我国147个城市(台站)土壤资料的收集和处理 |
3.1.3 阿月浑子在我国适生土壤条件的灰色聚类 |
3.1.3.1 方法简介 |
3.1.3.2 数据处理 |
3.2 结果分析 |
3.2.1 土壤类型的灰色聚类结果 |
3.2.2 阿月浑子在我国的土壤适生区 |
3.2.2.1 最适宜区 |
3.2.2.2 适宜区 |
3.2.2.3 次适宜区 |
3.2.2.4 不适宜区 |
3.3 结论及讨论 |
第四章 阿月浑子生态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4.1 试验地(引种点)自然环境条件 |
4.1.1 喀什 |
4.1.2 甘谷 |
4.1.3 涉县 |
4.1.4 北京 |
4.1.5 廊坊 |
4.1.6 保定 |
4.1.7 临汾 |
4.1.8 昆明 |
4.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方法 |
4.2.2.1 生长发育观测 |
4.2.2.2 叶片解剖学特征的比较 |
4.2.2.3 越冬存活的比较 |
4.2.2.4 病虫害发生情况的比较 |
4.2.2.5 种子萌发的研究及比较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生长发育的比较分析 |
4.3.1.1 物候期 |
4.3.1.2 一年生枝生长比较 |
4.3.1.3 阿月浑子各品种高、地径生长的比较及与当地气候变化节律的关系 |
4.3.1.4 阿月浑子砧木品种高、地径生长的比较及与当地气候变化节律的关系 |
4.3.2 叶片解剖学特征的比较 |
4.3.3 越冬存活的比较 |
4.3.3.1 阿月浑子越冬存活的比较 |
4.3.3.2 阿月浑子砧木越冬存活的比较 |
4.3.3.3 阿月浑子及其砧木在各引种点的越冬表现 |
4.3.4 病虫害发生情况的比较 |
4.3.5 种子萌发的研究及比较 |
4.3.5.1 以培养皿为发芽床时种子萌发的研究 |
4.3.5.2 与湿沙混匀时种子萌发的研究及比较 |
4.3.5.3 阿月浑子种子萌发过程中主要贮藏物质含量的初步研究 |
4.4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阿月浑子在我国适生区域的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环境因子选择 |
5.1.2 气候因子和土壤因子相关数据的处理 |
5.1.3 统计分析方法 |
5.1.4 区划适生区域的方法 |
5.2 分区结果及评述 |
5.2.1 阿月浑子中亚类群在我国的适生区域 |
5.2.1.1 最适宜区(Ⅰ) |
5.2.1.2 适宜区(Ⅱ) |
5.2.1.3 次适宜区(Ⅲ) |
5.2.1.4 不适宜区(Ⅳ) |
5.2.2 地中海类群在我国的适生区域 |
5.2.2.1 最适宜区(Ⅰ) |
5.2.2.2 适宜区(Ⅱ) |
5.2.2.3 次适宜区(Ⅲ) |
5.2.2.4 不适宜区(Ⅳ) |
5.3 讨论及建议 |
5.3.1 讨论 |
5.3.1.1 充分估价地形因子的重要性 |
5.3.1.2 正确看待阿月浑子适生区域的指导作用 |
5.3.2 关于发展我国阿月浑子生产的建议 |
5.3.2.1 发展阿月浑子中亚类群生产的建议 |
5.3.2.2 发展阿月浑子地中海类群生产的建议 |
5.3.2.3 果园应因地制宜,以小为主 |
5.3.2.4 重视栽培技术的研究,充分利用和借鉴已有的栽培经验 |
5.3.2.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图 |
图版 |
(10)国外李品种引进筛选及区域化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关键词 |
1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美国的李品种选育与栽培利用概况 |
1.3 我国李品种的选育现状 |
1.4 国外李品种在我国的引进与栽培 |
1.4.1 国外李品种在我国的引进与栽培概况 |
1.4.2 国外李品种在我国各地的适应性研究 |
1.4.3 国外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
1.4.4 国外李引种栽培及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2 国外李品种引进观察试验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栽植及管理情况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 |
2.2.1 15个国外李在洛阳地区的引种表现 |
2.2.1.1 大石早生 |
2.2.1.2 早美丽 |
2.2.1.3 红美丽 |
2.2.1.4 蜜思李 |
2.2.1.5 黑瑚珀 |
2.2.1.6 先锋李 |
2.2.1.7 红肉李 |
2.2.1.8 威克森 |
2.2.1.9 澳得罗达 |
2.2.1.10 拉罗达 |
2.2.1.11 圣玫瑰 |
2.2.1.12 澳李14 |
2.2.1.13 黑宝石 |
2.2.1.14 凯尔斯 |
2.2.1.15 安哥雷诺 |
2.2.2 15个国外李的主要特性比较与筛选 |
2.2.3 结论与分析 |
2.2.3.1 结论 |
2.2.3.2 分析与讨论 |
3 国外李区域化配套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
3.1 国外李不同砧穗组合亲合性对比试验 |
3.1.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1 试验材料 |
3.1.1.2 试验方法 |
3.1.2 结果分析 |
3.1.2.1 大石早生与毛桃、山杏、毛樱桃嫁接亲和力分析 |
3.1.2.2 红肉李与毛桃、山杏、毛樱桃嫁接亲和力 |
3.1.2.3 威克森与毛桃、山杏、毛樱桃嫁接亲和力 |
3.1.3 结论 |
3.2 多效唑(PP_(333))控制大石早生幼树旺长效果试验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1.1 试验园基本情况 |
3.2.1.2 试验方法 |
3.2.2 结果分析 |
3.2.3 结论 |
3.3 李实蜂防治时期试验 |
3.3.1 材料与方法 |
3.3.1.1 试验材料 |
3.3.1.2 试验方法 |
3.3.1.3 调查指标与调查方法 |
3.3.2 结果与分析 |
3.4 细菌性穿孔病药剂效果试验 |
3.4.1 试验设计 |
3.4.2 试验方法 |
3.4.2.1 调查内容 |
3.4.2.2 调查方法 |
3.4.3 结果与分析 |
3.5 李子品种更新研究 |
3.5.1 试验地基本情况 |
3.5.2 材料与方法 |
3.5.3 结果与分析 |
3.5.3.1 不同嫁接时期对成活率的影响 |
3.5.3.2 不同嫁接头数对生长量、早期产量的影响 |
3.5.4 结论 |
4 国外李综合丰产栽培技术总结 |
4.1 试验地自然条件 |
4.2 试验地基本情况 |
4.3 综合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
4.3.1 建园定植 |
4.3.2 肥水管理 |
4.3.3 花果管理 |
4.3.4 整形修剪 |
4.3.5 病虫害防治 |
4.4 国外李主要优良品种的栽培技术要点 |
4.4.1 大石早生、凯尔斯 |
4.4.2 红美丽李、拉罗达 |
4.4.3 密斯李、威克森 |
4.4.4 黑宝石李、红肉李 |
4.4.5 黑琥珀 |
4.4.6 安哥雷诺 |
5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四、两个意大利桃杏李优良砧木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西梅栽培研究进展[J]. 王久照,姜继元,兖攀. 现代农业科技, 2020(19)
- [2]川渝地区主栽脆李品种的品质及遗传多样性分析[D]. 欧昱岑. 西南大学, 2020(01)
- [3]甜柿品种‘太秋’适宜砧木的筛选及利用研究[D]. 吴晨阳. 扬州大学, 2018(01)
- [4]陕西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新技术的研究[D]. 李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
- [5]李属樱亚属植物分子亲缘地理学研究[D]. 曹东伟. 西北大学, 2006(09)
- [6]两种美国扁桃砧木组培快繁的研究[D]. 陈子萱. 甘肃农业大学, 2004(02)
- [7]桂花品种分类研究[D]. 臧德奎. 南京林业大学, 2004(02)
- [8]两个意大利桃杏李优良砧木介绍[J]. 田建保,陈秋芳. 山西果树, 2004(01)
- [9]阿月浑子在我国适生区域的研究[D]. 刘忠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03(02)
- [10]国外李品种引进筛选及区域化栽培技术研究[D]. 张建国. 中南林学院,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