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熟早籼育种应重视株高的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王丹英[1](2008)在《水稻品种演替过程中植株形态与氮肥利用效率的变化》文中研究说明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近些年我国水稻的单产超过6t hm-2,比世界平均水平高65%,其中品种改良对我国水稻产量的增加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水稻品种的演进过程中,产量、株型和氮利用效率均发生变化。本文以不同时期早籼常规稻、晚粳稻和杂交稻为材料,研究水稻品种改良过程中植株形态和氮利用效率的变化,以期为水稻育种和栽培提供指导。本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有:1、水稻株型的演变特征通过在同一生态条件下的种植试验,比较不同时期水稻品种的产量及植株形态。本文的研究表明,早籼稻随品种的演变,产量逐步提高。这主要是收获指数的提高,其关键在于每穗粒数的增加,每穗粒数的改良则是着粒密度的增加所致,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随品种演变变化不大。杂交籼稻随着品种的演变,单丛有效穗数下降,单丛产量和生物量有所降低,株高、千粒重、每穗粒数略有上升。浙江省晚粳产量增加最快的阶段是60年代,此阶段的水稻品种类型可分为穗粒兼顾型和穗数型,70年代后产量增幅较慢,品种多为穗粒兼顾型。在植株形态中,近代晚粳稻品种(的剑叶长度、上3叶的叶基角小于早代品种,倒3叶长度、剑叶和倒3叶的宽度大于早代品种;近代品种较矮,各节间长度均小于早代品种,但茎秆密度和单位叶鞘重于早代品种;着粒密度高于早代品种。2、不同时期水稻品种产量对氮肥用量的响应通过不同施氮量处理,研究氮肥用量对不同时期水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粳稻产量施氮肥的处理显着高于不施氮的处理,在氮肥对晚粳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上,早代品种(育成年份1985年以前)施N量150kg hm-2时的产量和有效穗数高于255kg hm-2,而近代品种(育成年份1985年后)的产量在施N量150kg hm-2和255kg hm-2时的产量无显着差别,即早代品种适宜施氮量低于近代品种。杂交籼稻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显着增加,其中近代育成的杂交稻品种,产量增加幅度大于早期品种。3、水稻品种氮利用效率的演变通过不同氮肥试验,研究粳稻和三系杂交水稻品种改良过程中N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晚粳稻品种演替过程中,N肥的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和生理利用率在所有施氮水平均略有上升,氮肥的吸收利用率在施氮量75kg hm-2和150kg hm-2时,随品种的演替先下降后上升,在高施氮量下,近代育成品种N肥吸收利用效率高于早代品种。三系杂交籼稻品种演替过程中N肥利用效率的变化与施氮量有关,在施氮量75kg hm-2时,氮肥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吸收利用率和生理利用率均下降,而在施氮量为255 kg hm-2时,则不同年代育成品种的氮肥利用效率无明显变化。粳稻品种氮肥的农学利用效率与偏生产力与抽穗前后氮素的积累量相关性不显着,而杂交稻氮肥的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和吸收效率与抽穗前、抽穗后和整个生育期的氮积累量、产量、干物质量显着正相关。
郑家奎[2](2004)在《香型杂交水稻的育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水稻生产肩负着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满足人们需要的双重任务。因此,水稻产量与品质的结合成为水稻育种将来的主要方向。实践已经证明,杂种优势利用是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而香稻是人们喜爱的主食,香型杂交稻育种由此逐渐成为水稻育种的趋势之一。虽然香型杂交稻的育种实践已进行了20年,但除在技术上育成了有限的少数组合外,还无人系统地研究过香型杂交稻育种的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本文从资源、杂种优势、遗传、配合力和选育等方面开展了研究,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香稻资源的评价与遗传多样性研究恢保关系测定和农艺经济性状的评价结果,19份为保持系,12份为恢复系,2份表现半恢复。据此将香稻资源分为保持系和恢复系(半恢划入恢复系)两类。遗传变异分析结果,香稻保持系和恢复系资源的遗传变异系数均大于相应的对照,表明了香稻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利用潜力。香稻资源的产量构成有其各自的特点,保持系单株产量与结实率达显着相关,恢复系产量与结实率相关极显着。各性状作用于产量的大小、方式为,保持系以每穗粒数、着粒密度和穗长的直接作用为大,且直接和间接作用均重要,恢复系以结实率和每穗粒数作用较大且以直接作用为主。聚类分析结果,33个香稻材料可分为4类,第一类以穗大粒多为特点,第二类则以高有效穗和高结实率为特色,第三类则穗粒结构较为协调,综合农艺经济性状较好,第四类则为特大穗,单株穗数少,千粒重小。用SSR引物分析了29个香稻材料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213对引物中具多态性的引物24对,染色体7、8、11的SSR多态性较高,染色体9上的SSR多态性最差。24对SSR引物共检测到71个等位位点,其中每一个等位位点等位基因变幅为2—6个,平均每个引物检测到2.96个等位基因。引物多态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120—0.672,平均为0.371。等位基因频率变幅为0.034—0.931,平均为0.388;遗传多样性指数(Hs)变幅为0.128—0.704,平均为0.424;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Ht)变幅为0.774—0.936,平均为0.851,表明所研究材料的遗传多样性丰富。聚类分析结果,全部材料可以分为3类,分类结果与系谱和来源基本一致。表明SSR标记分类能区分品种间的遗传差异。2、香稻与香稻杂交、香稻与非香稻杂交的杂种优势分析及其与遗传距离的相关性杂种优势的表现研究结果,香稻与香稻杂交的单株产量的平均优势和超亲优势的变幅分别为-30.26—89.53%和-33.13—77.32%,平均分别达到51.72%和42.77%。<WP=6>其产量杂种优势明显。香稻与非香稻杂交单株产量的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变幅分别为-7.51—37.87%和-17.52—30.80%,平均分别为16.21%和平均为7.53%,但变幅大,优势组合也有利用价值。单株产量优势与其它性状优势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香稻与香稻杂交超亲优势的每穗粒数与单株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偏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对产量优势贡献较大的是结实率和每穗粒数的优势,以直接作用为主。香稻与非香稻杂交的生物产量与单株产量的优势间相关性达极显着,偏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均表现单株干物重的作用最大,收获指数次之,每穗粒数有重要作用。表明全香型杂交稻育种中,应以保证结实率的基础上提高每穗粒数的优势为主,在自然参合型杂交稻育种中,首要地是提高生物产量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在保证结实率的情况下增加每穗粒数优势。对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无论香稻与香稻杂交还是香稻与非香稻杂交,无论是表型遗传距离还是分子遗传距离,其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间均无相关性,本研究结果显示,香型杂交稻育种中,遗传距离不能预测产量杂种优势。3、香味性状的遗传模式研究对14份香稻材料的遗传模式研究结果,其香味基因均受隐性基因控制。不同材料的香味遗传模式分为三种:泸香90A等9份材料属单隐性基因控制香味;川香29A等3份受两对独立基因控制香味;1378A和香恢9162的香味属双基因互作遗传模式。在两个非香稻遗传背景下,4份香稻材料的遗传模式表现一致,1份材料(泸香90A)的遗传模式不一致,分别表现单隐性基因遗传和两对基因互作遗传模式。根据这一研究结果,结合前人的研究,提出了香味性状受“主效基因+微效基因+剂量效应”遗传系统控制的推测。香味基因的等位性研究结果,泸香恢2号与6个香型不育系的香味基因是等位的。泸香恢1号与2个不育系的香味基因相互等位,但与4份不育系确的香味基因不等位。4、香型杂交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遗传力与群体遗传变异规律研究研究表明,香型杂交稻性状的形成,除千粒重外,既受一般配合力制约,又受特殊配合力影响,千粒重主要受亲本一般配合力控制。不育系宜香A和1178A、恢复系泸恢H82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为较大正值,用其作亲本易获得产量高的强优势组合;泸香恢2号的播抽期的一般配合力表现较大负值,表明有利于选配早熟组合;其它亲本在主要性状上各有特色。播抽期、单株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在遗传上加性效应居主导地位;单株产量<WP=7>的Vg值为77.91%;每穗粒数的Vg值和Vs值几乎各占一半。单株产量、播抽期、每穗粒数和结实率等性状恢复系起主要作用;单株穗数和千
周吉忠[3](2009)在《浙南早籼“温305”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农业除提供食物的基本功能之外,还有小气候调节,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机能。但是,近几年单一追求产量经济利益最大化,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推广节能、绿色、环境友好型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通过选育抗病、在中等肥力、较为粗放耕作条件下能获得稳定相对高产的早籼品种,并探索这类品种在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减少人力、机械等工时投入,使用有机肥,节水等高产高效栽培条件下,获得适度高产的栽培技术,是使浙南地区的早稻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值大幅降低,甚至能对环境进行修复,提高早稻生产经济和社会效益,或在早稻生产经济效益小幅度降低的前提下,获得高回报的社会效益的有效途径。本论文围绕上述目的,早籼品种“温305"为材料,开展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一是采用直播、手工移栽、机械移栽ⅠI(12cm×30cm).机械移栽Ⅱ(16cm×30cm).机械移栽Ⅲ(24cm×30cm)5种不同方式,随机区组3次重复的设计,研究了直播与移栽、手工移栽与机械移栽、高密度机械移栽(Ⅰ+Ⅱ)与低密度机械移栽(Ⅲ)、高密度机械移栽Ⅰ与高密度机械移栽Ⅱ之间该品种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差异。二是在直播栽培方式下,采用3次重复的裂区设计研究了播期(主区)和播量(副区/13.4m2)对温305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三是在面积为200m2(8m×25m)的大区试验中,设置免耕抛秧、翻耕抛秧和翻耕移栽3个处理,研究了免耕栽培与翻耕栽培对温305性状和效益的影响。四是采用4种施肥方式各3次重复、小区面积30m2的设计,研究了免耕栽培方式下不同施肥方式对温305性状和效益的影响。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温305"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机插Ⅰ、直播和机插Ⅱ分别比手工移栽增产16.3%、14.2%和11.8%,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机插Ⅲ比手工移栽减产12.7%。机插Ⅰ和机插Ⅱ产量差异不显着,但两者均极显着高于机插Ⅲ的产量。面积为500m2的大区比较试验,直播田比移栽田产量高568kg/hm2,高8.1%。二、3个播期(A1:4月1日;A2:4月5日,A3:4月10日)的平均单产分别为365.0、469.1和423.4kg/667m2。A2单产最高,比A1增产22.2%;A3次之,比A1也增产14.0%,其产量差异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3个播量(B1:3.0kg/667m2; B2:4.5kg/667m2;B3:6.0kg/667m2)的平均单产分别为406.1、418.6和432.7kg/667m2。B3的单产最高,比B1增产6.1%,比B2增产3.0%,B1和B2产量差异不显着。三、免耕抛植与翻耕手栽比较,每667m2有效穗多1.24万、总粒数少1.3粒/穗,结实率高1%,实收产量高14.5kg/667m2,增产幅度2.8%;株高、穗长、实粒数性状差别很小。免耕抛植较翻耕手栽每667m2生产成本减少126元,用工减少1.5个,生产效益增加153元。四、水稻专用复混肥料平衡施肥法产量最高,平均每667m2产量443.2kg,比单质肥料前重后轻施肥法(当地习惯施肥法,对照)增加38.2kg,差异显着。单质肥料平衡施肥法和水稻专用复混肥料前重后轻施肥法与习惯施肥法相比,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但差异未达显着水平。与对照相比,水稻专用复混肥料平衡施肥法每667m2产值增加70元,纯收入增加33.9元;单质肥料平衡施肥法每667m2产值增加37元,纯收人增加14元;复混肥料前重后轻法每667m2产值增加29元,纯收人增加15元。五、根据试验提出“温305"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要点是:免耕直播栽培;施肥总量为Nllkg、P2O54kg、K2O10kg,基肥:分蘖肥:壮杆肥:穗肥:粒肥为3:3:1:2:1;适宜播种期在4月5日前后,播种量6kg。试验证明,与常规手插相比,实际增效132.9元/667m2。同时减少了农药和化肥使用量,降低了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许旭明[4](2009)在《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衍生系遗传基础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F1蕴藏着巨大的杂种优势。有效利用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是全球产稻国稻作科技的一个热点。从育种实践的角度,创制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衍生系谱、揭示其遗传基础,对培育实用型强优势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指导价值。本文在评述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性状遗传育种、籼粳亚种分类、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以一个历时21年4个育种阶段,涉及18个亲本和39个不同阶段育成的籼粳交衍生系谱为研究材料,从分子水平上揭示其籼粳分化与杂种优势关系、遗传多样性与系谱亲缘关系;从遗传生态学角度分析不同育种阶段衍生系产量相关性状的改良效果、育成品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及其与环境互作效应、评价其育种利用价值,旨在为进一步有效利用水稻籼粳杂交衍生系及其杂交稻配组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58个籼粳特异ILP分子标记结合程氏形态指数法,检测了包括18个亲本、39个衍生系和2个对照品种的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衍生系谱的籼粳分化度。以籼粳属性判别值(Di)和籼(粳)稻成分指数值分别作为判别不同籼粳类型多态性条带和籼粳类型划分的定性指标。发现供试材料基因组DNA在所检测位点上均存在籼粳分化,不存在100%纯籼(或粳)类型;18个亲本中共检测出4个粳型、5个偏粳型、8个偏籼型和1个籼型,平均粳稻成分指数分别为79.69%、32.08%、10.94%和6.25%;39个籼粳杂交衍生系中共检测出1个粳型、11个偏粳型、20个偏籼型和7个籼型,平均粳稻成分指数分别为68.70%、24.62%、12.92%和4.76%;对照品种日本晴和9311分别属于粳型和籼型,粳稻成分指数分别为95.83 %和4.17 %。同时,发现供试材料外观形态上属于粳型的C418和明恢502,其粳稻成分分别仅有31.25%(偏粳型)和10.42%(偏籼型);而属于籼型的9308和明恢63,其粳稻成分分别为33.33%(偏粳型)和12.50%(偏籼型)。进一步分析认为以明恢63为亲本配组的杂交稻汕优63之所以雄居全球推广面积之首,其原因之一是利用了部分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另外,籼(或粳)稻成分指数分别与程氏形态指数多数指标间表现明显的相关关系,且籼粳类型的划分与形态指数判别的结果均表现相同的趋势,表明采用ILP分子标记获得的籼(或粳)稲成分指数及定性指标作为判别籼粳分化类型是合理的,对有效利用籼粳亚种间优良基因具有重要作用。2、采用分布于水稻基因组的221个SSR位点结合系谱分析法,研究了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衍生系和亲本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发现反映遗传多样性的多态性位点数、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B)、观察等位基因值(Na)、有效等位基因值(Ne)、平均Nei遗传多样性指数(H)、Shannon多样性指数(I)等指标,亲本均大于衍生系,衍生四代大于衍生二代,四种籼粳分化类型大小依次为:偏粳型﹥偏籼型﹥粳型﹥籼型;通过SSR标记可将衍生系和亲本聚为5大类,其中第三大类又可分为四个亚类,发现各类间的籼粳分化类型和亲缘关系差异明显,具有明恢63亲缘关系的均聚在第三大类第二亚类,它与其它类群存在一定的遗传距离,由此表明,多数的衍生系在拓宽三系恢复系遗传基础上有明显改进,采用Structure群体遗传结构法也得出类似的结果;主成分分析(PCA)结果发现随着衍生系的不断改良,籼稻遗传成分逐渐增加,衍生系中籼(粳)成分比例更趋于合理。系谱追踪等位变异法(PAM)分析亲本遗传物质在衍生世代间的传递,发现ketanNangka、嘉南粳、02428、明恢72等4个祖先亲本对衍生一代92gk729的遗传贡献率分别为15.09%,21.32%,22.78%和34.64%,对衍生二代的分别为6.05%,7.09%,7.98%和13.41%,对衍生三代的分别为3.51%,4.04%,4.56%和7.92%,对衍生四代的分别为3.31%,3.23%,3.68%和7.55%,祖先亲本对各衍生世代的遗传贡献率大小依次为明恢72>02428>嘉南粳>Ketan Nangka ;各级亲本及杂交重组后的特异遗传位点也间接地传递给衍生后代,对衍生系的遗传贡献是随着衍生代数的递增而逐渐下降。值得一提的是,92gk729有10个经祖先亲本遗传重组后保留的SSR特异位点,其中的5个位点能稳定地分别传递到23.21%、35.71%、82.14%、64.29%、41.07%的各衍生世代品系中,平均有2.21个位点可遗传到衍生四代。采用系谱追踪等位变异法对4个祖先亲本及其衍生系分别进行聚类,发现Ketan Nangka、嘉南粳和02428三个祖先亲本及其衍生系的聚类结果较为相似,与明恢72为祖先亲本的有明显差异,较好地体现出各衍生系不同的遗传背景,有助于了解衍生系的遗传结构分化。3、选用4个籼(粳)稻不育系和54个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衍生系及其亲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配制的216个杂交组合,探讨双亲籼粳遗传差异与产量相关性状杂种优势的关系;选用8个三系和两系不育系及其籼粳分化具有明显差异的12个衍生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配制的96个杂交组合,研究双亲籼粳遗传差异的适合范围;用41个ILP标记对供试不育系进行籼粳分化检测。发现三系不育系春江12A、广抗13A、K17A、中9A、金23A和II-32A粳稻成分指数值分别为92.50%(粳)、9.76%(偏籼)、9.76%(偏籼)、5%(籼),7.32%(籼)、7.69%(籼);两系不育系N5088S、培矮64 S、广占63S、SE21S粳稻成分指数值分别为95.00%(粳)、24.39%(偏粳)、12.50%(偏籼)、7.32%(籼)。双亲籼粳遗传差异对产量相关性状杂种优势的影响因研究材料的不同有异,不同地点表现较为相似的趋势;双亲籼粳遗传差异对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超亲优势具有较大的影响,而对有效穗、千粒重的影响较小。双亲籼粳遗传差异适合范围的研究结果表明,三系杂交稻双亲粳稻成分指数差值(恢复系-不育系)在-5%时,杂种的单株谷重性状表现最小的负向优势;处于-5%~0之间,随着差值的减少,正向优势逐渐增强;在0~20%之间,随着差值的扩大,正向优势均大于20%;在20%~25%之间,正向优势趋于下降。当差值分别在0~10%和10%~20%范围内,恢复系恰好为偏籼和偏粳类型,均可筛选出杂种优势较强的杂交稻。两系杂交稻组合的双亲籼粳遗传差异的适合范围比三系杂交组合更宽,在7.7%~15%差值范围内较易选出强优组合。4、在双亲籼粳遗传差异适合范围研究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双亲籼粳遗传差异对茎秆和光合性状杂种优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考查的杂交稻组合中,双亲粳稻成分指数差值与倒伏指数中亲优势呈显着负相关;与抗折力、茎壁截面积的超亲和中亲优势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与弯曲力矩和茎椭圆截面积的杂种优势相关不明显;其中,三系杂交组合的抗折力、茎壁截面积的超亲优势与双亲粳稻成分指数差值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在所考查的杂交稻组合中,双亲粳稻成分指数差值与齐穗期光合速率的超亲(中亲)优势均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而在成熟期则表现正相关趋势。5、选用不同衍生世代的8个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品系和8个三系和两系不育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配制包括亲本和杂种一代两个世代的遗传材料,采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及相应的统计方法,分析了不同衍生世代9个产量相关性状的表型值、遗传效应和杂种优势的变化趋势。表型值分析表明,亲本的单株谷重随着衍生世代的增加呈明显增重的趋势,F1在衍生二代和衍生四代变化都不明显,但两者均比衍生一代有较大提高;亲本和F1的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都随着衍生世代的增加呈明显增多的趋势,株高在衍生二代和衍生四代变化都不明显,但两者均比衍生一代降高效果显着,抽穗期在衍生世代之间变化幅度不大,表明在控制F1生育期超亲上有明显的改良效果。遗传效应分析认为,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的加性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率在衍生世代间均呈增强趋势,而显性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率则呈下降趋势,环境影响的效应变化不明显;生育期和千粒重的加性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率在衍生四代均大于衍生一代和衍生二代,而显性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率则最低,环境影响的效应变化不明显。衍生四代的上述性状受显性效应影响较小,通过选择能稳定遗传。杂种优势分析可见,在遗传主效应和环境效应的群体平均优势和群体超亲优势上,生育期在衍生世代间的变化不明显,多数为负向效应,表现缩短生育期的趋势;单株有效穗数在衍生世代间有增加的趋势,但多数还是为负向优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和株高在衍生世代间有降低趋势,但多数为正效应。6、选用衍生四代的8个育成品系和8个三系和两系不育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配制包括亲本和杂种一代两个世代的遗传材料,采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及相应的统计方法,分析了不同环境条件下育成品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和杂种优势,评价了育成品系的育种利用价值。结果表明,除单株谷重主要受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控制(占总遗传方差的69%)外,其余8个性状主要受遗传主效应的控制,遗传主效应方差占总遗传方差的幅度为54.9%91.3%。在遗传主效应中,抽穗期、单株有效穗、穗总粒数、穗实粒数和千粒重等性状都是以基因的加性效应为主,其加性方差分别占遗传主效应方差的76.8%、70.9%、94.3%、84.9%和85.8%,这5个性状可以通过选择能稳定遗传;单株谷重、结实率、株高和穗长等性状以基因的显性效应为主,其显性方差分别占遗传主效应方差的68.8%、78.8%、56.3%和61.3%,该4个性状可以通过杂种优势加以利用。杂种优势分析可见,除单株有效穗和抽穗期外,其余7个性状均表现显着或极显着的正向群体平均优势,单株谷重最大,达18.5%,千粒重最小,仅为3.2%。单株有效穗、千粒重和株高3个性状群体平均优势的稳定性较好;其余6个性状的稳定性较差。除单株产谷重、株高和穗长外,其余6个性状均表现明显的负向群体超亲优势。株高、抽穗期和单株有效穗的群体超亲优势稳定性较好。其余6个性状的群体超亲优势稳定性较差。育成品系育种利用价值分析表明,明恢413具有增加杂种后代每穗总粒数、穗长和单株谷重的效应;明恢509可增加杂种后代的每穗总粒数、结实率、穗长和单株谷重;明恢417对增加后代的结实率、千粒重,穗长、单株谷重具有明显作用;明恢118有提高结实率、增加单株谷重的效应;明恢502具有增长穗长,增多每穗总粒数和提高结实率的作用;明恢503和明恢512均可增加每穗总粒数;明恢398能降低株高和提高千粒重。
毛友纯,徐庆国,白德朗[5](2002)在《中国杂交早稻的发展及其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总结了我国杂交早稻的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 ,从杂交早稻的遗传研究、生理生化基础和育种等方面阐述了我国杂交早稻的研究进展 ,提出了今后杂交早稻强优组合选育的途径
张锦文[6](2016)在《杂交籼稻在云南不同海拔和纬度的产量及品质变化研究》文中指出水稻产量和品质受遗传和生态条件的共同影响。云南多样性的生态条件给水稻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良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为探究云南低纬高原不同海拔和纬度对杂交籼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选用9个杂交籼稻组合为供试材料,在云南籼稻区5个不同海拔、纬度的试验点进行种植,对供试组合的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稻米品质性状及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进行了研究,旨在为云南杂交籼稻的育种和推广提供参考数据,为杂交籼稻往湄公河流域拓展积累经验,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供试杂交籼稻产量和主要经济性状除受供试材料遗传背景的影响外,还因环境条件不同表型明显差异。Y两优1号、准两优527、冈优725、云光17在云南不同海拔和纬度条件下丰产性好,分别比对照II优838增产17.59%、16.34%、16.87%和12.18%,株高105-110cm之间,单株有效穗8穗以上,穗实粒数150粒以上,结实率大于83%,千粒重28-33g。云光14、C5、C10、两优培九丰产性较差。所有供试材料在5个海拔和纬度不同的试验点,播始历期差异较小,其秧龄期的长短是供试杂交籼稻全生育期差异的主要原因。2、供试杂交籼稻在不同海拔和纬度下主要经济性状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穗实粒数与产量显着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显示,穗实粒数对产量的贡献率最大,达1.0199;因子分析结果显示,5个试验点供试杂交籼稻,第1经济性状主因子各异。3、供试杂交籼稻在不同海拔和纬度的稻米品质中,整精米率符合一级标准,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不同品种分级不同。稻米品质在不同海拔和纬度下的反应程度可分为2类,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碱消值、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为生态钝感型,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为生态敏感型。在不同海拔和纬度下稻米品质性状因子分析结果显示,供试杂交籼稻稻米品质性状第1主因子各异。4、在海拔差异200 m内,纬度差异1°23′以内的情况下,供试杂交籼稻的生育期、株高、单株有效穗、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的变化不显着,但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变化显着。5、在纬度相近(1°23′内),海拔差异较大(1000 m)的情况下:供试杂交籼稻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表现为随海拔升高,生育期延长,株高变矮,单株有效穗和千粒重降低,穗实粒数、结实率和产量增加。稻米品质性状表现为随海拔升高,整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增加,垩白粒率、垩白度和胶稠度降低。6、在海拔差异较小(200 m内),纬度差异较大(6°35′)的情况下:随纬度上升,供试杂交籼稻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表现为生育期延长,株高上升,穗实粒数、结实率和产量增加,单株有效穗和千粒重降低。稻米品质性状表现为随纬度上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和胶稠度增加,直链淀粉含量降低。7、供试杂交籼稻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在不同海拔和纬度下的反应程度可分为2类,峰值黏度、最终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回复值为生态钝感型特征值,消减值为生态敏感型特征值。供试杂交籼稻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与纬度、海拔的多元回归及偏相关结果显示,杂交籼稻不同组合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消减值、回复值与海拔和纬度偏相关不同。8、稻米品质性状与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关系为:精米率与峰值黏度、崩解值极显着负相关,与消减值、回复值显着正相关,整精米率与崩解值极显着负相关,与最终黏度、消减值、回复值极显着正相关,垩白粒率与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回复值显着正相关,垩白度与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极显着正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峰值黏度、崩解值极显着负相关,与最终黏度、消减值、回复值极显着正相关,胶稠度与峰值黏度、崩解值极显着正相关,与最终黏度、消减值、回复值极显着负相关。9、9个供试杂交籼稻在云南籼稻区不同海拔和纬度下产量各有不同。在纬度相近的情况下(1°23′以内),云光17适合在高海拔元阳(1550 m)种植,而冈优725适合在低海拔景洪(550 m)种植;在海拔相近的情况下(200 m内),准两优527适合在高纬度水富(28°33′)种植,而冈优725适合在低纬度景洪(21°58′)种植。
宋锦花[7](2008)在《1979~2006年江苏省棉花品种主要性状遗传改良进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苏省棉花育种工作取得了较大成就,育成了泗棉2号、盐棉48、泗棉3号、苏棉8号、苏棉9号、苏棉12号等一批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每个品种累计推广面积100万hm2以上,推广区域涉及到长江流域的几个主产棉省,为社会创造了巨大效益。但近10年,特别是杂交棉推广以来,江苏省自育棉花品种种植面积不断缩小,占棉花总种植面积比例不断下降。据统计,自80年代中期我省自育的泗棉2号、徐州142、盐棉48等品种逐渐取代岱字棉15等外来品种成为主体品种之后,推广品种一直以省内自育品种为主,到90年代末全国第七次品种更换,即以转基因抗虫棉替代常规不抗虫棉,我省棉种市场逐渐被外来转基因抗虫棉占领,自育品种面积比例从2000年的90.9%下降到2005年的不到50%。在这种形势下,如何调整我省棉花育种目标,进一步提高棉花育种水平,为21世纪江苏棉花持续稳定增长提供科技保障是我省棉花育种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因此,需要深入研究江苏省棉花品种的遗传改良和演变规律,总结育种工作中的历史经验和存在问题,不仅对指导今后的棉花育种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订新时期育种目标的主要依据。本论文通过对1979~2006年江苏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的产量、品质、抗病性及主要农艺性状等进行研究,深入分析我省棉花品种的遗传改良进展;同时对1996~2006年杂交棉与常规棉参试品种的主要性状进行比较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江苏省棉花品种区试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感病棉与抗病棉、早熟棉与中熟棉并存时期、早熟抗病棉与中熟抗病棉时期、杂交棉与抗虫棉时期,其中最后一个时期是江苏省棉花快速发展的时期。区试品种来源,以省内自育品种为主,省内自育品种占区试品种总数的91.92%。2、在品种产量及其组分性状遗传改良方面,早熟棉(包括早熟抗病棉)、中熟棉、中熟抗病棉的皮棉产量、株铃数和衣分均呈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皮棉产量分别以26.63 kg/hm2.19.63 kg/hm2、20.96 kg/hm2的年增长率极显着提高;株铃数分别以0.533个、0.651个、0.361个的年增长率极显着提高;衣分分别以0.272个百分点、0.301个百分点、0.123个百分点的年增长率极显着提高;早熟棉(包括早熟抗病棉)和中熟棉的铃重依年份的回归关系不显着,中熟抗病棉的铃重依年份呈每年0.034g的速度极显着增长。总体上,江苏棉花在皮棉产量(18.61 kg/hm2)、株铃数(0.388个)、铃重(0.03g)、和衣分(0.141个百分点)上都随年份有极显着增长。早熟棉、早熟抗病棉、中熟棉、中熟抗病棉3产量组分性状对皮棉产量的贡献存在明显的差异,早熟棉,衣分>株铃数>铃重;早熟抗病棉,株铃数>铃重>衣分;中熟棉,株铃数>衣分>铃重;中熟抗病棉,株铃数>铃重>衣分。中熟抗病棉各个时期3产量组分性状的贡献并不完全相同,在86-1时期,铃重>衣分>株铃数;盐棉48时期,株铃数>衣分>铃重;泗棉3号和苏棉9号时期,株铃数>铃重>衣分。说明育种家对不同类型棉花品种、不同时期选育的重点不同。3、在纤维品质遗传改良方面,江苏省最近10年棉花品质性状遗传改良进展缓慢,到目前为止尚无适纺气流纺和喷气纺36支纱的品种,问题是马克隆值偏高,今后品质育种的重点是降低马克隆值,进一步协调长、强、细三者的关系,选育出符合纺织工业要求的不同类型综合性品质性状的棉花品种。4、在抗病性遗传改良方面,“七五”、“八五”期间,枯萎病育种成效显着,病指较低。“九五”以后,抗虫棉成为棉花育种的热点,枯萎病育种有些松懈,病指逐渐上升,抗病、高抗品种比例下降。黄萎病育种取得了一定进展,病指呈逐渐下降趋势,按每年1.615的速度显着下降。5、在主要农艺性状遗传改良方面,早熟棉(包括早熟抗病棉)的株高、霜前花率分别以1.524 mm、1.307个百分点的年增长率显着提高,果枝以0.289台的年增长率极显着提高;中熟棉(包括中熟抗病棉)品种果枝以0.070台的年增长率显着提高,生育期以每年0.531天的速度极显着缩短,霜前花率以0.931个百分点的年增长率极显着提高。6、江苏省1996~2006年区试杂交棉皮棉产量、株铃数、铃重较常规棉极显着增加,平均增6.96%、3.35个/株、0.19g,衣分极显着降低,平均低1.24个百分点。常规棉和杂交棉3个产量组分性状对皮棉产量的贡献顺序一致,但贡献大小有差异。杂交棉皮棉产量的提高与产量组分性状关系更密切。产量组分性状间的偏相关分析表明,常规棉产量组分性状间呈不显着的负相关,杂交棉呈极显着的负相关,说明杂交棉产量组分性状间存在相互制约作用,现阶段要使杂交棉的皮棉产量进一步提高,必须使各组分性状得到综合改良,或者通过引进新的种质资源来改变这种制约关系。杂交棉与常规棉在纤维品质上没有显着差异;枯萎病指差异不显着,杂交棉黄萎病指显着降低,平均比常规棉低5.25;杂交棉果枝数极显着多于常规棉,生育期极显着长于常规棉。
余传元,甘淑贞[8](1995)在《江西优质稻育种成就及发展方向》文中提出近年来,江西的优质稻育种取得了巨大成就,育成了一系列品质中优至特优的水稻新品种(组合),推动了江西省“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江西优质稻育种表现四大特色:1.常规育种与现代育种手段相结合12.优质与高产多抗相结合;3.早晚稻、常规稻与杂交稻,中优与特优米共同发展;4.重视国内外资源的引进和利用。为保持江西优质稻育种的优势地位,今后,优质稻育种的方向是:1.优质与超高产多抗相结合;2.目标多样化,文中还就育成超过9000kg/ha的超高产优质稻品种的可能性及性状标志作了探讨。
戚微娜[9](2007)在《空间环境处理对小麦M2代诱变效应的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选用陕253和西农1043两个小麦品种,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处理及大田选育,研究了诱变二代(M2)抽穗、开花和灌浆期光合等生理特性。通过对田间观察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生长变化的观察,获得了12份突变系。利用PAGE电泳技术探讨了空间环境诱变及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对小麦保护酶同工酶表达的影响。主要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 60Coγ射线辐照和空间环境处理对小麦幼苗保护酶同工酶表达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低剂量100Gy辐照对保护酶同工酶谱带数影响不明显,300、500Gy辐照处理酶谱带数变化明显,原有谱带消失,并伴随新的谱带产生;空间环境处理后陕253和西农1043两小麦品种M2代POD同工酶谱带数没有明显变化。2.空间环境处理小麦M2代在抽穗、开花、灌浆期叶片中MDA含量以及POD、CAT、SOD活性均发生了明显变化,陕253和西农1043品种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在抽穗、开花、灌浆三个生育期中,陕253品种中POD起主要抗氧化作用;西农1043品种则是SOD起主要作用,灌浆期尤为明显。3.空间环境处理后,陕253 M2代获得突变系4份,西农1043获得8份。其中陕253矮秆变异2份(SP-253-38和SP-253-54)、早熟变异1份(SP-253-51)、高杆变异1份(SP-253-27);西农1043矮秆变异6份(SP-1043-1、SP-1043-15、SP-1043-16、SP-1043-19、SP-1043-40、SP-1043-41)、高杆变异1份(SP-1043-37)、矮秆大穗变异1份(SP-1043-14)。4.空间诱变小麦M2代,SP-1043-14地上生物量与对照相比增加29.5%;SP-1043-15穗粒重比对照增加30.8%,地上生物量增加25.8%;SP-253-38穗粒重比对照减少35.5%,地上生物量减少35.8%;SP-1043-19穗粒重与对照相比减少29.7%,地上生物量减少26.2%,这些产量性状与对照差异明显的品系,可望为小麦育种提供一些新的种质材料。
周红英[10](2006)在《水稻两用核不育系9771S应用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9771S的植物学特性、不育起点温度、繁殖条件、异交特性、所配组合的杂种优势及稻米品质等的研究,获得结果如下: (1) 9771S分蘖能力强;剑叶张开角度较小,剑叶具有短、直、窄的特点;株高47.28cm,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强;单位面积总颖花数达到3.92万/m2。 (2) 从3月28日至6月30日分期播种,9771S播始历期为77—53天。3月28日播种,主茎总叶数为12.2叶,6月30日播种,主茎总叶数为8.4叶,播期与播始历期呈线性关系,各播期播始历期需有效积温约885℃,相对较稳定,生育期与日长的相关性小,表现出较强的感温性。 (3) 9771S育性稳定,2005年在长沙分期播种试验,只有1个育性波动期,根据育性波动期的气象资料分析,其不育起点温度为23℃。 (4) 9771S异交特性优良。盛花期集中在抽穗后2—6d,日开花高峰为10:00—12:00,午前花率为71.9%;颖花张开时间长达95min,柱头生命力持续时间达4d,柱头外露率高,包颈率低;对GA3较钝感,基本解决包颈的浓度为30-35g/667m2,用GA3处理大田群体的最适时期为稻苞即将破口和刚破口。 (5) 9771S最佳繁殖条件为自然光照条件下,用20—21℃的冷水串灌,繁殖效果最好,育性敏感期处理5天,其平均结实率可达12.35%。 (6) 9771S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较好,所配组合生育期较短,株高适宜,抗倒力强,易选出实用的优良组合。 (7) 9771S所配组合一般均表现出穗大粒多,但大多组合结实率不高,成为限制高产组合选育的瓶颈。 (8) 9771S所配组合达到优质稻米标准的比例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两项指标最难达到优质稻品种标准。米质性状优质达标率的高低顺序为:糙米率>粒型>碱消值>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蛋白质含量>垩白度>垩白粒率。 (9) 9771S所配组合各稻米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表现不一,糙米率与整精米率之间存在极显着正相关;粒长与透明度呈极显着负相关,而与直链淀粉显着正相关;食用品质直链淀粉含量与胶稠度正相关,但末达显着水平;垩白率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着负相
二、早熟早籼育种应重视株高的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早熟早籼育种应重视株高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水稻品种演替过程中植株形态与氮肥利用效率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水稻品种的演变 |
1.1.1 品种改良对水稻增产的作用 |
1.1.2 我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历史阶段 |
1.1.3 我国水稻主栽品种的演变 |
1.2 水稻的株型研究 |
1.2.1 水稻植株形态研究进展 |
1.2.2 水稻的理想株型模式 |
1.2.3 水稻品种改良过程中产量和株形性状的演变 |
1.3 水稻的氮利用效率 |
1.3.1 影响水稻氮肥利用效率的因素 |
1.3.2 水稻品种氮利用效率差异的生理机制 |
1.3.3 水稻氮利用效率的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
1.3.4 水稻品种改良过程中氮利用效率的变化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现状 |
1.4.2 存在问题 |
1.5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籼稻品种演替过程中农艺性状的演变特征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测定项目 |
2.2.3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常规早籼稻农艺性状的演变特征 |
2.3.2 常规早籼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2.3.3 杂交稻农艺性状的演变特征 |
2.4 讨论 |
第三章 利用农垦58 衍生系研究浙江省晚粳产量和植株形态的改良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设计 |
3.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产量及其构成 |
3.3.2 植株形态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第四章 高土壤肥力环境下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对氮肥用量的响应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设计 |
4.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2.3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氮肥用量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4.3.2 不同年代粳稻品种产量最高时的N 水平差异 |
4.4 讨论 |
4.5 结论 |
第五章 水稻品种演替过程中氮肥利用效率的变化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设计 |
5.2.2 测定项目 |
5.2.3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晚粳稻 |
5.3.2 三系杂交稻 |
5.4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6.1 明确水稻品种改良过程中植株形态的变化,提出不同类型水稻株型改良的方向 |
6.1.1 早籼稻 |
6.1.2 杂交籼稻 |
6.1.3 单季粳稻 |
6.2 探明不同时期育成水稻品种产量对氮肥的响应 |
6.3 明确品种改良过程中氮肥利用率的变化及其与氮素积累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香型杂交水稻的育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 论 |
1.1 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香稻资源的研究 |
1.1.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
1.1.2 遗传多样性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
1.1.3 香稻资源的研究进展 |
1.2 水稻的杂种优势 |
1.2.1 杂种优势的概念及度量方法 |
1.2.2 水稻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 |
1.2.3 水稻杂种优势的研究 |
1.3 香味的化学基础及遗传研究 |
1.3.1 香味的化学基础 |
1.3.2 水稻香味的鉴定方法 |
1.3.3 香味基因的遗传 |
1.4 杂交水稻的配合力和群体遗传 |
1.5 香型杂交稻亲本材料构建与组合选育 |
2 香稻资源的研究及遗传多样性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香稻资源的恢保关系 |
2.2.2 农艺经济性状的分析 |
2.2.3 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
2.3 讨论 |
3 香稻的杂种优势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杂种优势分析 |
3.2.2 杂种优势与遗传距离的相关性 |
3.3 讨论 |
3.3.1 关于香稻的杂种优势 |
3.3.2 关于杂种优势与遗传距离的关系 |
4 香味性状的遗传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方法 |
4.1.3 统计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香味基因的遗传模式 |
4.2.2 遗传背景对香味遗传模式的影响 |
4.2.3 香味基因的等位性 |
4.3 讨论 |
5 香型杂交稻主要性状的遗传力、配合力及群体遗传规律研究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与群体遗传变异规律分析 |
5.3 水稻主要品质性状-胶稠度的遗传分析 |
5.3.1 组合、试点及二者互作效应的方差分析 |
5.3.2 组合与试点互作效应AMMI分析 |
5.3.3 胶稠度及其稳定性分析 |
5.3.4 配合力分析 |
5.4 讨论 |
6 香型育种新材料的构建及香型杂交稻组合选育 |
6.1 香型杂交稻材料的构建 |
6.1.1 香型不育系泸香90A和1178A的构建 |
6.1.2 香稻恢复系的构建 |
6.2 全香型杂交稻组合的选配 |
6.3 讨论 |
7 结 论 |
致 谢 |
参考文献 |
附 录 |
(3)浙南早籼“温305”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早稻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的意义 |
2 国内外水稻育种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2.1 当前世界水稻育种技术发展趋势 |
2.2 我国水稻育种的现状 |
2.3 我国水稻育种的展望 |
3 国内外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研究的现状 |
3.1 国外主要研究内容 |
3.2 国内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
4 浙南地区(温州)早稻生产的特点 |
4.1 浙南区域气候特点 |
4.2 早稻生产品种特点 |
4.3 稻区农户用肥量分析 |
4.4 稻区农户施肥量模式及用肥结构分析 |
5 早籼新品种温305的选育 |
5.1 选育目标和经过 |
5.2 产量表现 |
5.3 品种特性 |
第二章 早籼温305直播与移栽产量及其构成性状比较 |
1 不同栽培方式对温305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
1.1 试验设计 |
1.2 调查方法 |
1.3 试验结果 |
1.4 结果分析 |
1.5 小结 |
2 温305直播栽培大田表现及高产技术 |
2.1 试验地点 |
2.2 试验设计 |
2.3 结果与分析 |
3 温305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
3.1 精细整地 |
3.2 适期播种,精量匀播 |
3.3 封杀结合,消灭草害 |
3.4 合理运筹肥料,促进平衡生长 |
3.5 以水控苗,合理灌溉 |
第三章 直播栽培播期和播量对温305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
1 试验设计 |
1.1 试验地点 |
1.2 试验处理 |
1.3 试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试验结果分析 |
3.1 播种期和播种量对产量的影响 |
3.2 播种期对品种生育期等的影响 |
3.3 播种期和播种量对产量结构的影响 |
4 小结和讨论 |
第四章 温305高产高效生产技术 |
1 温305免耕栽培与翻耕栽培比较试验 |
1.1 试验设计 |
1.2 栽培过程 |
1.3 结果与分析 |
1.4 结论与讨论 |
2 温305免耕栽培施肥试验 |
2.1 试验设计 |
2.2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小结 |
3 温305高产高效栽培生产试验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产量结果分析 |
3.4 经济效益分析 |
4 温305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要点 |
4.1 整地 |
4.2 第一次除草 |
4.3 播种准备 |
4.4 第二次除草 |
4.5 水份管理 |
4.6 施肥运筹 |
4.7 病虫防治 |
4.8 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录 |
(4)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衍生系遗传基础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水稻籼粳亚种分类的研究进展 |
1.1 水稻籼粳亚种的遗传分化研究 |
1.2 水稻籼粳亚种之间的差异 |
1.2.1 形态特征与地理分布的差异 |
1.2.2 光合性状差异 |
1.2.3 品质性状差异 |
1.3 水稻籼粳亚种分类的方法 |
1.3.1 形态指数法 |
1.3.2 杂交亲和力法 |
1.3.3 同工酶分类法 |
1.3.4 数值分类法 |
1.3.5 分子标记分类法 |
1.3.6 其它分类方法 |
1.4 水稻籼粳分类方法的比较 |
2 水稻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研究进展 |
2.1 水稻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研究中主要应用的分子标记 |
2.1.1 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标记 |
2.1.2 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sm DNA)标记 |
2.1.3 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标记 |
2.1.4 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 |
2.1.5 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polymorphism)标记 |
2.1.6 ILP(Intron Length Polylnorphisms)标记 |
2.2 水稻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2.3 亲缘关系研究 |
3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
3.1 水稻籼粳交亚种间主要性状遗传规律研究进展 |
3.1.1 株高、抽穗期遗传 |
3.1.2 剑叶形态遗传 |
3.1.3 产量性状遗传 |
3.1.4 解剖性状遗传 |
3.1.5 品质性状遗传 |
3.1.6 谷粒性状遗传 |
3.1.7 茎秆抗倒性遗传 |
3.2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育种应用进展 |
3.2.1 水稻籼粳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 |
3.2.2 双亲籼粳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
3.2.3 水稻籼粳亚种杂种优势利用的育种策略 |
3.2.4 水稻籼粳亚种杂种优势利用的育种进展 |
第一章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衍生系的籼粳分化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水稻材料 |
1.1.2 ILP 引物 |
1.2 方法 |
1.2.1 田间种植 |
1.2.2 籼粳亚种鉴别方法 |
1.2.3 DNA 操作 |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ILP 引物筛选与扩增 |
2.2 多态性条带的籼粳属性判别 |
2.3 亲本及衍生系籼粳分化成分分析 |
2.4 籼(粳)稻成分指数与形态指数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ILP 标记检测水稻籼粳杂交亲本和衍生系籼粳分化的效果 |
3.2 水稻籼粳交衍生系的利用 |
第二章 水稻籼粳杂交衍生系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水稻材料 |
1.1.2 SSR 引物 |
1.2 试验方法 |
1.2.1 田间种植 |
1.2.2 水稻基因组DNA 的提取 |
1.2.3 基因组DNA 浓度及纯度检测 |
1.2.4 SSR 反应体系建立 |
1.2.5 SSR 反应程序 |
1.2.6 PAGE 电泳检测 |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稻籼粳杂交衍生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1 SSR 扩增结果 |
2.1.2 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3 水稻亲本与籼粳杂交衍生系的SSR 标记聚类分析 |
2.1.4 基于遗传距离的主成分分析 |
2.1.5 遗传结构分析 |
2.2 水稻籼粳衍生系的亲缘关系分析 |
2.2.1 亲本对 92gk729 的遗传贡献分析 |
2.2.2 亲本对衍生系的遗传贡献分析 |
2.2.3 来源于相同杂交组合的各衍生系中亲本的遗传贡献分析 |
2.2.4 祖先亲本与籼粳衍生系的聚类分析 |
3 讨论 |
3.1 不同籼粳分化类型水稻的遗传多样性 |
3.2 水稻籼粳杂交衍生系的遗传多样性 |
3.3 水稻籼粳杂交衍生系的亲缘关系 |
第三章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衍生系籼粳分化与产量相关性状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田间种植 |
1.2.2 不育系籼粳分化度的检测 |
1.3 统计方法 |
1.3.1 双亲籼粳遗传差异的度量 |
1.3.2 杂种优势的计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育系籼粳分化成分的检测 |
2.2 亲本的籼粳遗传分化对杂种一代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
2.3 双亲籼粳遗传差异与杂种一代产量相关性状杂种优势的关系 |
2.4 亲本籼粳遗传差异适度范围的分析 |
3 讨论 |
3.1 双亲籼粳遗传差异与水稻产量相关性状杂种优势的关系 |
3.2 环境对籼粳杂交稻产量相关性状杂种优势的影响 |
3.3 实用型强优势籼粳杂交稻的育种策略探讨 |
第四章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衍生系籼粳分化对茎秆和光合性状杂种优势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田间种植 |
1.2.2 测定项目和方法 |
1.2.3 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衍生系籼粳分化对茎秆性状杂种优势的影响 |
2.1.1 亲本籼粳分化对杂种一代茎秆性状的影响 |
2.1.2 亲本和杂种一代倒伏指数与各茎秆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2.1.3 双亲籼粳遗传差异与茎秆性状杂种优势的关系 |
2.2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衍生系籼粳分化对光合性状杂种优势的影响 |
2.2.1 亲本籼粳分化对杂种一代光合性状的影响 |
2.2.2 双亲籼粳遗传差异与光合速率杂种优势的关系 |
3 讨论 |
3.1 亲本籼粳分化对杂交稻茎秆抗倒性的影响 |
3.2 水稻籼粳杂交衍生系的籼粳分化对杂交组合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五章 水稻籼粳杂交衍生系不同衍生世代产量相关性状改良效果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统计方法 |
2 结果分析 |
2.1 不同衍生世代亲本和杂种一代产量相关性状表型值的比较分析 |
2.2 不同衍生世代产量相关性状遗传方差比率的比较分析 |
2.3 不同衍生世代亲本产量相关性状遗传效应的比较分析 |
2.4 不同衍生世代产量相关性状群体平均优势和群体超亲优势的比较分析 |
3 讨论 |
3.1 水稻籼粳杂交不同衍生世代产量相关性状的改良效果 |
3.2 水稻籼粳杂交不同衍生世代产量相关性状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改良趋势 |
第六章 水稻籼粳杂交育成品系产量相关性状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统计方法 |
2 结果分析 |
2.1 不同环境下水稻籼粳杂交育成品系产量相关性状的表型值分析 |
2.2 不同环境下水稻籼粳杂交育成品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方差分析 |
2.3 水稻籼粳杂交育成品系的育种价值分析 |
2.4 不同环境下水稻籼粳杂交育成品系F1 产量相关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
3 讨论 |
3.1 水稻籼粳杂交育成品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特点 |
3.2 水稻籼粳杂交育成品系的利用价值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本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3 今后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中国杂交早稻的发展及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杂交早稻的发展及存在问题 |
1.1 我国杂交早稻的发展 |
1.1.1 三系杂交早稻的发展 |
1.1.2 两系杂交早稻的发展 |
1.1.3 超级杂交早稻的发展 |
1.2 杂交早稻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2.1 三系杂交早稻存在的问题 |
1.2.2 两系杂交早稻存在的问题 |
2 杂交早稻的遗传研究 |
2.1 杂交早稻产量性状的遗传 |
2.1.1 单株有效穗 |
2.1.2 结实率 |
2.1.3 每穗粒数 |
2.1.4 千粒重 |
2.2 杂交早稻品质性状的遗传 |
2.2.1 不育系对杂种F1品质性状的影响 |
2.2.2 父本品种或恢复系对杂种F1品质性状的影响 |
2.3 杂交早稻其它农艺性状的遗传 |
2.3.1 生育期 |
2.3.2 株高 |
2.3.3 穗充实度 |
3 杂交早稻的生理生化基础研究 |
3.1 杂交早稻的光合性能 |
3.2 杂交早稻的呼吸强度 |
3.3 杂交早稻的根系性能 |
3.4 杂交早稻的源、库生理特点 |
4 杂交早稻强优组合的选育 |
4.1 不同类型杂交早稻组合的选育技术 |
4.1.1 早熟杂交早稻组合选育 |
4.1.2 高产优质杂交早稻选育的技术路线 |
4.1.3 杂交早稻多抗组合选育的技术路线 |
4.2 杂交早稻不育系的选育 |
4.2.1 三系早稻不育系的选育 |
4.2.2 两系早稻不育系的选育 |
4.3 杂交早稻恢复系的选育 |
5 小 结 |
(6)杂交籼稻在云南不同海拔和纬度的产量及品质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绪论 |
引言 |
1.1 水稻生产概况 |
1.1.1 水稻育种研究进展 |
1.1.2 水稻产量构成的研究 |
1.2 海拔和纬度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1 海拔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2 纬度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 稻米品质性状研究概况 |
1.3.1 海拔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1.3.2 纬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1.4 稻米淀粉RVA谱简介 |
1.4.1 生态条件对稻米淀粉RVA谱的影响 |
1.4.2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与稻米品质的研究 |
1.4.3 稻米淀粉RVA谱在水稻育种上的研究 |
1.5 目的意义 |
第二章 杂交籼稻在不同试验点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表现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方法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杂交籼稻在云南不同试验点的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表现 |
2.2.2 水富点杂交籼稻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表现 |
2.2.3 景洪点杂交籼稻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表现 |
2.2.4 华坪点杂交籼稻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表现 |
2.2.5 禄丰点杂交籼稻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表现 |
2.2.6 元阳点杂交籼稻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表现 |
2.3 讨论 |
2.3.1 供试杂交籼稻的生态适应性 |
2.3.2 供试杂交籼稻在云南不同海拔和纬度试验点的产量 |
2.3.3 供试杂交籼稻在云南不同海拔和纬度试验点产量相关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
2.4 小结 |
第三章 海拔和纬度对杂交籼稻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试验地点 |
3.1.3 试验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及分析 |
3.2.1 杂交籼稻在不同海拔和纬度下的生育期 |
3.2.2 海拔和纬度变化对杂交籼稻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
3.2.3 海拔对杂交籼稻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
3.2.4 纬度对杂交籼稻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杂交籼稻的生育期 |
3.3.2 海拔和纬度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海拔和纬度对杂交籼稻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方法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供试杂交籼稻稻米品质性状方差分析 |
4.2.2 供试杂交籼稻稻米品质性状的稳定性 |
4.2.3 供试杂交籼稻稻米品质性状因子分析 |
4.2.4 海拔和纬度变化对杂交籼稻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
4.2.5 海拔对杂交籼稻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
4.2.6 纬度对杂交籼稻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供试杂交籼稻的品质 |
4.3.2 稻米品质性状的稳定性 |
4.3.3 稻米品质性状的变化 |
4.3.4 海拔及纬度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海拔和纬度对杂交籼稻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1.3 数据分析 |
5.2 结果分析 |
5.2.1 杂交籼稻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方差分析 |
5.2.2 杂交籼稻在不同试验点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 |
5.2.3 杂交籼稻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稳定性 |
5.2.4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与稻米品质性状的关系 |
5.2.5 海拔和纬度变化对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影响 |
5.2.6 海拔和纬度与杂交籼稻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多元回归及偏相关分析 |
5.3 讨论 |
5.3.1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变化 |
5.3.2 海拔和纬度对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影响 |
5.3.3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与稻米品质性状的相关性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3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7)1979~2006年江苏省棉花品种主要性状遗传改良进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江苏省棉花生产、消费和品种选育应用概况 |
1.1.1 棉花生产发展 |
1.1.2 棉花消费发展 |
1.1.3 棉花育种成就 |
1.1.4 棉花品种推广应用 |
1.2 区域试验资料在作物品种遗传改良研究中的作用 |
1.2.1 棉花区试概况 |
1.2.2 区域试验资料在作物品种遗传改良研究中的应用 |
1.2.3 区域试验资料在棉花品种遗传改良研究中的应用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安排 |
2.2.2 试验设计 |
2.2.3 调查性状 |
2.2.4 纤维品质测定 |
2.2.5 抗性鉴定 |
2.2.5.1 枯萎病抗性鉴定 |
2.2.5.2 黄萎病抗性鉴定 |
2.2.6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6.1 数据来源 |
2.2.6.2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1979~2006年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概况 |
3.1.1 区试品种类型的演变 |
3.1.2 区试品种来源逐渐丰富 |
3.2 产量及其组分性状遗传改良 |
3.2.1 产量及其组分性状遗传改良进展 |
3.2.1.1 早熟棉(包括早熟抗病棉) |
3.2.1.2 中熟棉 |
3.2.1.3 中熟抗病棉 |
3.2.2 皮棉产量及其组分性状遗传改良的回归分析 |
3.2.3 各产量组分性状遗传改良对产量提高的贡献 |
3.2.3.1 早熟棉 |
3.2.3.2 早熟抗病棉 |
3.2.3.3 中熟棉 |
3.2.3.4 中熟抗病棉 |
3.2.4 产量组分性状间的相关关系 |
3.3 纤维品质遗传改良 |
3.3.1 纤维品质主要性状及其变化趋势 |
3.3.2 纤维品质主要性状指标分布情况 |
3.3.3 纤维品质主要性状指标回归分析 |
3.3.4 纤维品质性状与皮棉产量的相关关系 |
3.3.5 审定品种纤维品质状况 |
3.4 抗病性遗传改良 |
3.4.1 品种抗性变化趋势 |
3.4.2 品种抗性分布情况 |
3.4.3 枯、黄萎病指回归分析 |
3.5 主要农艺性状遗传改良 |
3.5.1 主要农艺性状及其变化趋势 |
3.5.2 主要农艺性状回归分析 |
3.6 常规棉与杂交棉品种性状比较 |
3.6.1 皮棉产量与产量组分性状比较 |
3.6.1.1 皮棉产量与产量组分性状平均值比较 |
3.6.1.2 产量组分性状对皮棉产量的贡献率比较 |
3.6.1.3 产量组分性状间关系比较 |
3.6.2 纤维品质主要性状比较 |
3.6.3 抗病性比较 |
3.6.4 主要农艺性状比较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9)空间环境处理对小麦M2代诱变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植物空间诱变育种的概念 |
1.2 植物空间诱变育种的研究历史 |
1.2.1 国外空间诱变育种的研究概况 |
1.2.2 我国空间诱变育种的研究概况 |
1.3 返回式卫星的空间环境特点 |
1.4 空间环境中可能引发植物变异的几个方面 |
1.4.1 空间辐射对生物大分子的影响 |
1.4.2 微重力对生物大分子的影响 |
1.4.3 其他因素的复合效应 |
1.5 空间诱变育种的生物学效应 |
1.5.1 空间诱变育种对作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1.5.2 空间诱变对于生物大分子的影响 |
1.5.3 空间处理对作物农艺性状的影响 |
1.6 空间诱变育种的前景与展望 |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空间环境和~(60)COΓ辐照对小麦幼苗保护酶同工酶表达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空间处理对小麦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影响 |
2.2.2 不同剂量~(60)Co γ辐照对小麦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影响 |
2.2.3 不同剂量~(60)Co γ辐照对小麦过氧化氢酶同工酶的影响 |
2.2.4 不同剂量~(60)Co γ辐照对小麦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的影响 |
2.3 讨论 |
第三章 空间环境对小麦M_2代保护酶活性等生理特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空间环境对小麦M_2 代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2.2 空间环境对小麦M_2 代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2.3 空间环境对小麦M_2 代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2.4 空间环境对小麦M_2 代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3.2.5 空间环境对小麦M_2 代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3.2.6 空间环境对小麦M_2 代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7 丙二醛含量与三种保护酶活性的相关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卫星搭载小麦M_2代突变系农艺性状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田间试验设计 |
4.1.3 田间观测及出苗率的统计 |
4.1.4 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突变系的形态与生育特征 |
4.2.2 卫星搭载小麦M_2 代突变系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 |
4.2.3 突变系出苗率变化 |
4.2.4 小麦叶片光合速率和总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4.2.5 小麦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与比较 |
4.2.6 小麦突变系的筛选 |
4.3 讨论 |
第五章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水稻两用核不育系9771S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献综述 |
前言 |
第一部分 9771S生育特性及植物学特征特性的观察 |
1.1 引言 |
1.2 材料与方法 |
1.3 结果分析 |
1.3.1 形态特征观察 |
1.3.1.1 上三叶形态特征 |
1.3.1.2 地上部节间形态 |
1.3.1.3 主茎叶片数 |
1.3.2 播始历期 |
1.3.3 农艺性状特征 |
1.4 小节与讨论 |
第二部分 9771S育性转换规律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分析 |
2.3.1 9771S和CK在长沙地区播种的全年育性变化 |
2.3.2 9771S和CK在长沙地区播种的全年育性变化 |
2.3.3 9771S繁种敏感期的最适温度确定 |
2.4 小节与讨论 |
第三部分 9771S的异交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分析 |
3.3.1 开花历期 |
3.3.2 日开花动态 |
3.3.3 柱头性状 |
3.3.3.1 柱头大小 |
3.3.3.2 柱头外露率与包颖率 |
3.3.3.3 柱头活力 |
3.3.4 开颖习性 |
3.3.5 GA_3敏感试验 |
3.3.5.1 不同GA_3浓度对群体包颈的影响 |
3.3.5.2 GA_3对不同发育阶段幼穗的影响 |
3.4 小节与讨论 |
第四部分 两用核不育系9771S所配组合的杂种优势表现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分析 |
4.3.1 9771S所配组合杂种优势的表现 |
4.3.2 9771S所配组合几个主要性状的相关分析 |
4.4 小节与讨论 |
第五部分 9771S所配组合的稻米品质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分析 |
5.3.1 供试组合碾米品质分析 |
5.3.2 供试组合的外观品质分析 |
5.3.2.1 胚乳透明度 |
5.3.2.2 垩白 |
5.3.2.3 米粒长度和形状 |
5.3.3 蒸煮食用品质的鉴定 |
5.3.3.1 胶稠度 |
5.3.3.2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 |
5.3.4 稻米营养品质的鉴定 |
5.3.4.1 糙米蛋白质含量 |
5.3.5 9771S所配组合稻米品质性状表现 |
5.3.6 9771S所配组合稻米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5.4 小节与讨论 |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早熟早籼育种应重视株高的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稻品种演替过程中植株形态与氮肥利用效率的变化[D]. 王丹英.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2]香型杂交水稻的育种研究[D]. 郑家奎. 重庆大学, 2004(02)
- [3]浙南早籼“温305”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研究[D]. 周吉忠.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6)
- [4]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衍生系遗传基础的研究[D]. 许旭明. 福建农林大学, 2009(11)
- [5]中国杂交早稻的发展及其研究进展[J]. 毛友纯,徐庆国,白德朗. 杂交水稻, 2002(06)
- [6]杂交籼稻在云南不同海拔和纬度的产量及品质变化研究[D]. 张锦文. 云南农业大学, 2016(10)
- [7]1979~2006年江苏省棉花品种主要性状遗传改良进展研究[D]. 宋锦花.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6)
- [8]江西优质稻育种成就及发展方向[J]. 余传元,甘淑贞. 江西农业学报, 1995(02)
- [9]空间环境处理对小麦M2代诱变效应的研究[D]. 戚微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10]水稻两用核不育系9771S应用基础研究[D]. 周红英. 湖南农业大学,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