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发现埃及古墓

遥感发现埃及古墓

一、遥感发现的埃及古墓(论文文献综述)

王茜[1](2021)在《印度河文明考古学术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印度河文明(Indus Civilization),亦称印度河河谷文明,主要兴盛于公元前2600-前1900年,主要分布在阿富汗的东北部、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西北部地区,是旧大陆四大古文明之一,也是南亚历史上第一个城市文明。20世纪之前,人们对印度河文明一无所知。南亚的历史记载中,包括最早期的吠陀经典中,都没有提到过这个曾经辉煌的古老文明。直到20世纪20年代,约翰·马歇尔等学者确认了印度河文明的存在,被埋在地下近五千年的古文明才得以重见天日。在英、美、法、德、意、日等西方学者和印度、巴基斯坦本土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百年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印度河文明的考古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虽然印度河文明是与中国早期文明毗邻的古代文明中心,巴基斯坦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合作伙伴,印度是中国重要的近邻,但我国学者对印度河文明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到目前为止,我国国内还没有一部系统研究印度河文明的学术专着出版。国外考古学术史研究是开展境外考古必要的基础性工作,关于印度河文明的考古学术史研究,是南亚考古中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因此,本文以印度河文明现有考古资料为研究对象,对印度河文明考古学术史的发展和演变进行了专题研究。本项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在全面搜集印度河文明考古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系统梳理19世纪至今印度河文明每个阶段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深入了解各个时期印度河文明考古工作的概况、特征及其对印度河文明考古研究发展的历史贡献。二、系统梳理19世纪至今印度河文明每个阶段主要学术问题的提出与探讨,人们认识的发展过程,关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科走向,为日后进一步开展工作奠定基础。印度河文明考古研究深受西方考古学的影响,没有形成本土独立的研究体系。同时缺少文献资料的佐证,人们对印度河文明的认识完全依赖于考古学,因此,掌握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是研究印度河文明的基本要求。三、对印度河文明主要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的结论有:印度河文明以印度河和萨拉斯瓦蒂河为中心,在形成过程中地理环境相对开放。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以灌溉农业为主。在灌溉农业的基础上,印度河流域从血缘社会走向了地缘社会,建立了地域化的早期“城邦”国家。开放、自由的外向型经济是印度河文明的重要特征。通过波斯湾海上贸易通道、伊朗高原北缘和南部陆上贸易通道,与波斯湾沿岸、西亚两河流域和中亚阿姆河流域建立了紧密的贸易关系。印度河文明在地形、地貌的割裂作用、缺少强大的外部威胁、开放的贸易经济、和平的内外部环境、内部社会层级不明显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没有形成统一君主制国家,而是建立了早期“城邦”国家。各“城邦”发展均衡,缺少中心向心力和凝聚力,社会结构不稳定。公元前1900年前后,印度河文明遇到了因气候环境变化、自然灾害频发、贸易经济衰退、传染病流行等因素导致的社会“危机”,在多重“危机”的共同作用下,印度河文明走向了衰落。四、印度河文明是与中国早期文明毗邻的古代文明中心,目前对于两个早期文明关系的探讨较为有限。本文在对印度河文明主要学术问题研究中,对与中国早期文明相关的问题做了进一步的延伸讨论。主要的结论有:公元前2000年前,原产于中国的粟、黍和水稻传入了印度河流域。在印度河文明“消失”之后,印度河流域和我国西部地区可能通过新疆翻越帕米尔高原瓦罕走廊、斯瓦特河谷、印度河河谷等穿越喀喇昆仑的路网进行了直接的交流。

任君宇[2](2020)在《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考古调查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库大道因连接张家口和库伦(今乌兰巴托)而得名,其向南延伸至湖北、福建,向北达恰克图、莫斯科,形成了跨越欧亚大陆,距离逾万里的“万里茶道”。万里茶道是草原丝绸之路衰落后连接欧亚大陆的又一重要陆上通道,对清朝至民国时期中蒙俄三地的交流和沟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万里茶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保存有大量的历史遗迹和历史资料,是中蒙俄三国共有的、珍贵的文化遗产,是连通中俄的“世纪动脉”。作为一个拥有着重要文化、政治和经济价值的域跨多国的线性文化遗产,万里茶道正在积极申报加入世界文化遗产(简称“申遗”)。张库大道作为万里茶道在内蒙古境内的中路,是万里茶道在中国北方极具代表性的线路,其拥有张库官马大道即张家口驿站、张库商道、张库汽车路及张库邮政路四种不同功用的路线,是万里茶道进入蒙俄地区的重要中转站,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万里茶道的申遗、科研、遗产保护及沿线经济的开发等方面提供重要支持。目前学界对张库大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贸易往来、行商文化、兴衰变迁等方面,从考古学角度对张库大道的路线、沿线遗址点及沿线环境等进行调查和研究仍属空白。张库大道所涵盖区域十分广袤,整体面积将近6万平方公里,交通线路距离达一千多公里,而且所属区域地理环境复杂、人烟稀少,十分不利于对其进行田野考古调查,因而需采用遥感考古学的手段对该线路进行调查分析。遥感考古虽在我国出现较晚但发展迅速,现已广泛的应用到考古勘探和文物保护中。因其具有耗费时间和财力人力较少、调查范围广、对遗存破坏小、受自然环境影响小等特点,十分适用于对张库大道此类线性文化遗产进行调查研究及保护。本文根据对室内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并结合卫星遥感影像的解译和目视判读,确定了张库大道(内蒙古段)实地田野考古调查的区域和疑似遗址点,并依据在田野考古调查中采集的相关数据,绘制了张库大道路线图,进行了相关的空间GIS分析,进而解析张库大道线路的环境概况,同时通过田野考古调查和考古发掘,分析了张库大道沿线遗址的特点。本文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及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介绍了遥感考古的起源、发展及理论基础,对国内遥感考古的研究成果和应用进行梳理。同时分析了线性遗产与万里茶道申遗的内在联系及线性遗产对遥感考古的需求,为张库大道进行遥感考古调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第三部分介绍了张库大道暨万里茶道的形成背景,从交通线路的角度对张库大道的变迁和兴衰进行了详细论述,阐明了研究张库大道的重要历史作用和意义,论证了对其进行考古调查和研究的必要性。第四部分通过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和地图资料的分析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初步确定张库大道的调查范围和疑似遗址点。同时对该区域内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地理环境进行概括,为之后的GIS空间分析提供相关的论证支持。第五部分运用ArcGIS软件对老地图中张库大道的台站路线和汽车道进行矢量化,确定卫星遥感影像的采集区域和目视判读疑似遗址点的标准,继而通过对Google Earth卫星影像的解译和目视判读,确定待调查的疑似遗址点,为田野考古调查提供数据支持。第六部分对疑似遗址点、拟调查区域和拟调查的重点村镇进行实地田野考古调查,并依据田野调查收集的资料,总结张库大道沿线遗址点的特点。同时以伊林驿站考古发掘为例,对目视判读疑似遗址点的标准和张库大道沿线遗址点的特点和环境进行验证。其后,依据田野调查中采集到的相关数据,绘制了张库大道路线图,并对张库大道进行水文、人口、坡度进行了GIS空间分析,继而解析张库大道沿线的地理环境和人口分布情况。第七部分对本文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并对不足和以后的工作展望进行了陈述。

胡庆武,王少华,傅才武,尹开国[3](2018)在《激光雷达遥感科技考古——发现即将消逝的人类活动的遗迹遗存》文中研究表明千百年自然力侵蚀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城市扩张和人为破坏,大量古代人类活动遗存遗迹正以不可逆方式快速消亡。简要介绍了大范围空间遥感科技考古研究现状和发展进程;从激光雷达遥感机理和特点出发,阐述了基于机载激光雷达遥感植被滤波获取近地标微地形,从而发现古代人类活动遗迹遗存的方法和技术;以中国不同区域、不同遗迹类型的考古发现为例,阐明了激光雷达遥感科技考古方法在发现、研究、保护和展示中华文明科学价值方面的应用。

郑鸿瑞,徐志刚,甘乐,陈玲,杨金中,杜培军[4](2018)在《合成孔径雷达遥感地质应用综述》文中提出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凭借其全天时、全天候的对地观测能力以及独特的穿透成像特性,在热带雨林及沙漠等典型覆盖地区遥感地质调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阐述地质体微波散射机理,详细总结了SAR在地质考古、岩性识别、地质构造探测和矿产勘查等应用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介绍了多源影像融合技术在国内外雷达地质调查中的应用情况,并结合项目实例对其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虽然雷达技术受影像自身特点、处理技术以及数据源等问题的制约,在国内地质调查中的应用水平依然较低,但随着软硬件技术的发展,雷达遥感技术在国内地质应用中的作用也将愈发重要。

姜爱辉[5](2018)在《河洛地区汉魏典型遗址雷达遥感考古方法研究》文中指出作为河洛地区的典型遗址,汉魏故城和汉函谷关遗址是“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世界遗产项目的重要遗址点,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其考古价值越发重大。多模式、多分辨率的雷达遥感为考古提供了新数据源、新方法和新技术支持。论文对雷达遥感在河洛地区典型遗址考古研究中的植被覆盖面积大、物候期长、遗址识别的尺度单一,漏检率高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时序植被指标的“两步分类法”,基于微地形指标的不同尺度考古遗存识别方法和用于深埋藏遗存文化层界面分层的联合瞬时属性方法(Instantaneous Attributes Integration,I AI)。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从雷达遥感工作特性出发,深入研究了雷达遥感考古的工作机理;从图像质量参数和典型地物对雷达波束的反应两方面系统研究分析了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和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考古工作的异同点,引入星地双尺度观测策略,完成了从SAR到GPR“星地一体”遥感数据在考古工作中的集成与交叉验证。(2)针对目前基于植被指标的雷达遥感考古研究主要集中于单时相、长波段(L、C波段)SAR数据的问题,研究分析了多时相X波段COSMO-SkyMed数据的后向散射系数值,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序植被指标的“两步分类法”。以汉魏故城遗址为研究区,20景多时相X波段COSMO-SkyMed影像为数据源,计算遗址区/非遗址区地表冬小麦样本在多时相SAR影像中的后向散射系数、在数值上的差异及其相应的时序平均均值差值,设定第一步时序植被指标筛选阈值,计算筛选出的影像后向散射系数均值、方差以及交汇点值,确定第二步的时序植被指标筛选阈值,完成“两步分类法”疑似遗址区识别。地球物理探测手段验证了论文提出的基于时序植被指标的“两步分类法”的准确性,为汉魏故城遗址的挖掘提供了有效信息,同时揭示了多时相X波段SAR数据在考古探测中的适用性。(3)针对目前雷达遥感考古研究中遗址识别的数据源和遗存类型尺度单一,漏检率高的问题,借助多分辨率、多传感器SAR数据的强度信息和相位信息,研究并提出了基于微地形指标的不同尺度考古遗存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多时相、中分辨率L波段PALSAR影像的强度信息进行时序叠加平均处理,抑制斑噪,实现有效信息的增强,完成大尺度汉函谷关防线走势监控和小尺度汉函谷关关楼等精细遗存的识别;通过对高分辨率、X波段TerraSAR/TanDEM影像进行干涉处理,提取出汉函谷关遗址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以此为基础实现对大尺度汉函谷关总体防线走势判断;通过对单时相超高分辨率(0.5m)的X波段Staring Spotlight模式TerraSAR影像进行滤波、地理编码等过程的处理,识别出精细遗存,如烽火台遗存、夯土外墙等。结果表明在雷达考古中,结合微地形指标,利用多尺度(多分辨率、多传感器)SAR数据可以高精度识别不同尺度的考古遗存。(4)针对目前GPR属性信息在考古中的应用较少、缺乏联合属性信息考古探测实例等问题,提出一种用于文化层界面分层的IAI方法。该方法在分析GPR信号的瞬时幅度、瞬时相位和瞬时频率时序波谱特征的基础上,将瞬时幅度和归一化后的瞬时频率相乘,完成联合瞬时属性方法的数据处理,实现晚时信号增强,提高古道路遗存相邻介质分界面的定位精度。以汉函谷关古道路遗存识别为例,利用IAI方法对古道路遗址进行识别,相对于传统GPR数据处理方法,可以获取遗存更可靠的位置信息,实现河洛地区典型遗址基于探地雷达属性指标的雷达遥感考古。

詹志飞[6](2016)在《探墓中的科技》文中认为《鬼吹灯》《盗墓笔记》等小说的出版及有关电影的热映,掀起了大众对探索古墓的好奇,而电影里胡八一等角色使用的罗盘、洛阳铲和黑驴蹄子等工具也让人们大开眼界。不过,盗墓是违法的,它在给古墓带来严重损坏的同时也毁坏了大量珍贵的可供科考的古代文物。考古部门为了保护古墓的完整性,一般不主动挖掘,即使决定开启,也需要通过复杂而正规的考古手段,尽量保护文物不受损害。那么,考古学家是如何探索古墓、保护历史文物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崔雪冬[7](2014)在《时空的“设计” ——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已发掘的东汉壁画墓当中,和林格尔壁画墓是较有特点的一个案例,壁画数量繁多、内容丰富构成它的主要特征,三个主墓室、二个耳室、一个侧室和六个甬道内壁共绘制可辨认壁画50多组,榜题225个,内容以反映现世场景为主,包括衣食住行、劳动生产、城垣建筑以及观念信仰等诸多题材。这些庞杂的壁画内容折射出东汉时期这一地区的基本风貌、社会状况以及意识形态,墓葬是一个功能特殊的空间环境,壁画与建筑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丧葬礼仪、信仰、文化的视觉化、物质化呈现的产物,使得二者原本的意义和内涵相应地发生变化,传达出更加多元、丰富的信息,需要我们对它做出更加完整地解释。和林格尔壁画的“设计”与绘制过程对于它的创作者来说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在功能、作用的基础上对图像做出选择,如何将图像归位于墓葬的“原境”(contextualization)当中,又如何以特有的形式关系进行组织构建,最终呈现一个完整、互动而又相对独立的象征系统就成为对该墓研究非常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建立在这样一个基本脉络和思路基础上提出问题并展开讨论,壁画图像、形制分布、组织形式共同构成本文三章的几个方面来进入分析和探讨中。墓室壁画的“设计”与绘制过程如同艺术作品生成过程一样,功能决定其内容与形式,在功能的影响下壁画与建筑必然会有一个整体的设计意图,文中对该墓壁画内容、分布、形式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讨论,意在对该墓壁画与建筑中一个重要的设计特征——时空,做出具体深入地解读和分析。

贺治民[8](2014)在《黄冈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基于多民族融合的儒禅文化视野下的空间博弈》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中国正从快速城镇化阶段进入到了城镇化中期阶段,城镇化到了转折的关键时期,大量的人口和财富聚集带来了物质空间的空前繁荣,城市成为空间生产的重要产品。但是快速城镇化也带了一系列问题,空间营造符号在很多时候失去了本地族群特征的表达和历史文化的印记,成为单一的商业标识,这使我们的生活变成类似工业流水线的生产体验。城市空间的形态和使用价值之间出现对立,各种社会关系形成权利博弈网络,博弈失衡的结果就是谋取利润的商业空间对历史文化空间的侵占,城市失去“城市魂”。由于当前规划师缺乏对城市空间演变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研究,津津乐道于城市蓝图式规划,对城市空间发展的缺乏有力控制和指导,很多地方的城市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去地域性”,一些规划人员成为规划的技术官僚。黄冈是长江中游有5000年文化和历史的一个有特色的城市,它是鄂东地区的首府城市,也是武汉城市圈东部重要的战略支点。从地形特征来看,黄冈有“大别之名、五水之地”的特征;从历史来看,黄冈曾经是江淮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城市之一,秦汉时期曾两度国都,三国到五代十国之间一直是南北民族分界线上的军事重镇,宋元明清及之后回归到鄂东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从族群和文化来看,黄冈是历史上重要的流放之地,有很多族群和历史的叠痕,具有不同于荆州、汉江的地域及文化特征。但是目前,相比江南的黄石和鄂州,黄冈城市经济较为落后。对内,城市没有凝聚力和辐射力,族群气质和传统人文符号丧失殆尽;对外,城市实力与“武鄂黄黄”发展战略的主轴区位及武汉都市圈“大十字”结构的东部支点地位也难以相称。面临城市空间形态的剧烈演变和复杂多样的影响因素,黄冈城市空间营造的基础性研究迫在眉睫。本文正式基于这样的问题,成为导师的长江中游空间营造研究系列中的一个个案,论文框架和体例遵循统一的标准,论证以实证研究为主,以个案特征的基础性研究为重心,不以套用和建立高大的理论框架为主。论证过程主要是两条线,一是从黄冈城市形态演进的历史脉络入手,对黄冈城市空间营造的点、线、面、体的空间特征进行实证研究;二是研究城市空间演变的具体场景,包括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和社会各阶层的分异及对城市发展的话语权。从而把黄冈放入历史——空间——社会的研究框架中,揭示其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的族群气质、文化特征、动力机制和影响因素,并得出黄冈城市空间发展的规律,用以预测和指导黄冈城市未来的规划和发展。本论文共分为十个章节,本文的第一章节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和进行理论推介的研究。第二、三、四、五、六、七、八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从历史分期的角度把黄冈城市划分为战国以前、唐代以前、宋元明清(1859年以前)、晚清开埠时期(1859年-1919年)、民国时期(1919年-1949年)、计划经济时代(1949年-1979年)、转型期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1979年-2009年)七个阶段,并分别对各个阶段的城市空间个性和气质特征、营造过程、社会文化背景进行考证和研究。第九章通过理论归纳和地图演进方法分析黄冈城市空间营造的影响因素、动力机制以及黄冈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轨迹。第十章研究黄冈当前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运用黄冈空间营造的规律分析和预测黄冈的城市空间形态未来的走向。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黄冈的原始地理特征和东坡文化是贯穿古代本地族群和城市发展的主线。地理条件对黄冈的聚居形成和城市发展有极大的制约作用,城市的发展轨迹开始由东部大别山区向西部长江冲击的平原湖区扩散,然后由城区的上游向下游平原发展,最后来到中部的赤壁山岗地,奠定了现在城区发展的基础。由于堤防和港口条件较差,本地始终没有出现较大规模的城市,商业始终不能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而政治和军事则在权利网络的构成中占据重要地位。秦汉时代及以前,由于分封诸侯国,黄冈曾经成为江淮一带的中心之一,南北朝之后,黄冈由于地处南北民族分界线上,战争和流放是城市的主题,黄冈的地位迅速没落,成为碉堡式的军事职能城市,虽然一直也是鄂东的中心,但只是行政意义上的中心。这期间,黄冈发生了“十二进两出”的族群迁移事件,各种文化和习俗在这里碰撞和融合,其中主要有邹鲁的儒雅、巴人的勇武、禅宗的宽恕,奠定了黄冈贫穷落后,但文风鼎盛的儒禅底蕴。自苏东坡之后,由于“两赋一词”的卓越成就,儒禅文化更发展为东坡文化,成为一种特殊印记一直贯穿于黄冈人的日常生活和城市建设中,使得宋之后的黄冈成为全国着名的“蛟翔鸾峙之地”和旅游城市。明洪武之后,黄冈修建了蕲黄干堤,完全改变了黄州的地理形势,使得黄冈城区发生了巨大变化,也一定程度促进了码头交通的发展,使得黄冈农业条件和商贸功能有所提升。建国后,历经权威式政治结构时代和转型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黄冈城市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交通仍旧成为主要的制约因素,使得黄冈城市发展远远不如隔江相对的黄石和鄂州。随着武汉新港规划的实施和“1+8”城市圈城际快铁的修建,必将去掉黄冈几千年来的交通困境,如果能够再度继承“东坡文化”的精髓,一个“和合”黄冈必然出现。

董瑞杰[9](2013)在《沙漠旅游资源评价及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生态旅游的兴起,中国沙漠正在成为越来越热门的旅游目的地。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沙漠旅游资源已成为治理沙漠和发展旅游业的重要组成方面。沙漠旅游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途径,对于北方沙漠化的治理具有积极的意义。风沙地貌地质公园是沙漠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重点区域,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论文围绕沙漠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展开讨论,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梳理和界定了沙漠旅游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分析了沙漠旅游资源时空特征,对沙漠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分类;提出了沙漠旅游资源与景观组合的开发类别,评价了6省区沙漠旅游竞争力。并以敦煌雅丹地质公园和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景区为例,对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的框架进行了对比研究和实证分析,评价了敦煌雅丹地质公园美学价值,测算和分析了巴丹吉林沙漠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论文构建了沙漠旅游资源开发评价、风蚀雅丹地貌美学价值评价、沙漠旅游环境容量、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保护等理论;融合了风沙地貌学、旅游地理学、旅游景观学、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多学科分析方法,深化了沙漠旅游的相关研究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充实沙漠旅游学及应用风沙地貌学的研究,并为干旱区半干旱区沙漠旅游景区发展提供有益借鉴。论文创新点体现在:(1)在研究内容上,揭示了沙漠旅游资源的时空特征,提出了沙漠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分析了沙漠旅游资源与景观组合的开发类别,评价了沙漠旅游省区竞争力。首次提出并阐述了风沙地貌地质公园概念,提出了风沙地貌地质公园的开发与保护模式。通过构建雅丹地貌美感度指标体系,对敦煌雅丹地质公园进行了定量评价。通过构建沙漠旅游环境容量体系,对巴丹吉林沙漠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进行全面科学的测算和分析研究。从地质公园条件及沙漠旅游资源特征的角度,构建了一套体现风沙地貌学与旅游学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模型,试图使研究更符合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的实际。(2)在研究方法上,沙漠旅游资源评价体系针对不同的旅游资源集合区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进行具体分析,包括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的省区竞争力、风蚀雅丹地貌美感度评价、旅游环境容量评价。首次从林柱状景观角度对雅丹地貌美学价值进行了定量评价,构建了雅丹地貌的美感度指标体系,是对风沙地貌遗产资源评价的创新尝试。对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进行测算和评价,提出了沙漠旅游景区合理发展的策略。(3)在研究视角上,深化了沙漠旅游的相关理论,凝练了沙漠生态旅游理论体系,如何与应用风沙地貌学研究内容进行衔接,也是一次创新意义的飞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充实沙漠旅游学及应用风沙地貌学的研究。把敦煌风蚀雅丹地貌与巴丹吉林沙漠沙水组合景观两类风沙地貌旅游进行创新结合,对比分析,探索以发展风沙地貌地质公园旅游业开发和保护的产业模式,在干旱半干旱区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中很具有代表性。

雷生霖[10](2011)在《论遥感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及意义》文中认为遥感技术能够快速有效地探明地上和地下古遗址的分布信息,在现代考古中发挥着十分明显的作用,已逐渐成为考古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文阐述了遥感考古探测的基本原理,以地基、空基和天基的顺序系统介绍了遥感考古探测方法与进展情况,最后对遥感考古探测的作用、局限性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评述。

二、遥感发现的埃及古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遥感发现的埃及古墓(论文提纲范文)

(1)印度河文明考古学术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1.2.1 文明
        1.2.2 印度河文明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印度河文明的早期发现(19世纪)
    2.1 早期调查与发现
        2.1.1 查尔斯·梅森
        2.1.2 亚历山大·伯恩斯
        2.1.3 亚历山大·坎宁安
        2.1.4 爱德华·莫克勒
    2.2 三枚印章的发表
    2.3 认识与评价
        2.3.1 社会背景
        2.3.2 学科背景
        2.3.3 早期认识
    2.4 小结
第三章 印度河文明的确认(20 世纪20-30年代)
    3.1 印度河文明存在的确认
        3.1.1 约翰·马歇尔生平简介
        3.1.2 印度河文明的发现
        3.1.3 印度河文明的命名
    3.2 20-30年代考古工作回顾
        3.2.1 历史背景
        3.2.2 考古工作回顾
    3.3 典型遗址的发掘与整理
        3.3.1 哈拉帕遗址
        3.3.2 摩亨佐达罗遗址
        3.3.3 昌胡达罗遗址
    3.4 主要学术问题研究
        3.4.1 与苏美尔文明的关系
        3.4.2 气候环境
        3.4.3 政治体制
        3.4.4 原始宗教
    3.5 学术贡献
    3.6 小结
第四章 印巴分治与印度河文明研究新阶段(20世纪40-60年代)
    4.1 40-60年代考古工作回顾
        4.1.1 历史背景
        4.1.2 考古工作回顾
    4.2 主要遗址的发掘与整理
        4.2.1 洛萨尔遗址
        4.2.2 卡利班甘遗址
        4.2.3 科特迪吉遗址
        4.2.4 阿姆里遗址
    4.3 主要学术问题研究
        4.3.1 彩陶类型学研究
        4.3.2 苏美尔文献中的印度河文明研究
        4.3.3 政治体制
        4.3.4 衰落原因
    4.4 学术贡献
    4.5 小结
第五章 印度河文明考古研究的兴盛时期(20世纪70-90年代)
    5.1 70-90年代考古工作回顾
        5.1.1 历史背景
        5.1.2 考古工作回顾
    5.2 主要遗址的发掘与整理
        5.2.1 马哈嘎遗址
        5.2.2 朵拉维拉遗址
        5.2.3 罗迪遗址
    5.3 主要学术问题研究
        5.3.1 年代序列
        5.3.2 农业起源
        5.3.3 政治体制与社会状况
        5.3.4 文化特征
        5.3.5 兴衰原因
        5.3.6 去向
    5.4 学术贡献
    5.5 小结
第六章 本世纪以来的印度河文明考古研究(21世纪)
    6.1 本世纪以来考古工作回顾
        6.1.1 历史背景
        6.1.2 考古工作回顾
    6.2 主要遗址的发掘与整理
        6.2.1 法玛纳遗址
        6.2.2 拉希迦希遗址
    6.3 主要学术问题研究
        6.3.1 物料来源
        6.3.2 植物遗存
        6.3.3 气候环境
        6.3.4 哈拉帕墓葬中的外来人口
        6.3.5 文明起源
    6.4 学术贡献
    6.5 小结
第七章 印度河文明考古主要学术问题研究
    7.1 自然地理环境
    7.2 农业
    7.3 手工业
        7.3.1 制陶手工业
        7.3.2 装饰品
        7.3.3 制铜手工业
        7.3.4 小结
    7.4 聚落与城市
    7.5 早期崇拜与信仰
    7.6 与其他地区商贸和文化交流
    7.7 印度河文明的兴衰过程
    7.8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2)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考古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遥感考古的发展与应用
    2.1 遥感考古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2.1.1 遥感考古的起源与发展
        2.1.2 遥感考古在中国的研究概况
        2.1.2.1 研究成果综述与分析
        2.1.2.2 研究机构
        2.1.3 遥感考古在中国的应用
    2.2 遥感考古的理论与展望
        2.2.1 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
        2.2.2 遥感考古的优势与展望
    2.3 线性遗产对遥感考古调查的需求
        2.3.1 线性遗产概念的由来和形成
        2.3.2 我国线性遗产和万里茶道的申遗
        2.3.3 线性遗产对遥感考古调查需求
第3章 张库大道的形成与变迁
    3.1 张库大道的形成
        3.1.1 草原丝绸之路与茶叶之路
        3.1.2 中俄贸易
        3.1.3 万里茶道与张库大道
    3.2 张库大道的道路及变迁
        3.2.1 张库大道的路况及运输工具
        3.2.1.1 张库大道的路况
        3.2.1.2 主要的运输工具
        3.2.2 官马大道
        3.2.3 张库商道
        3.2.4 张库公路
        3.2.4.1 商办汽车运输公司
        3.2.4.2 筹办西北行驶汽车事宜处
    3.3 张库大道的贸易兴衰
第4章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室内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4.1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区域概况
        4.1.1 地形与水文
        4.1.2 气候
    4.2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的文献及地图资料收集
        4.2.1 文献资料
        4.2.1.1 官马大道
        4.2.1.2 张库商道和张库汽车路
        4.2.2 地图资料
第5章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影像收集与解译
    5.1 老地图的数字化及研究区域的确定
    5.2 卫星影像的目视判读及分析
第6章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田野调查和GIS空间分析
    6.1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田野调查与分析
    6.2 伊林驿站田野发掘
        6.2.1 伊林驿站
        6.2.2 伊林驿站考古发掘
    6.3 制图及GIS空间分析
        6.3.1 张库大道路线图的绘制
        6.3.2 张库大道线路的GIS空间分析
        6.3.2.1 水资源分析
        6.3.2.2 人口聚居情况分析
        6.3.2.3 地势地貌分析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激光雷达遥感科技考古——发现即将消逝的人类活动的遗迹遗存(论文提纲范文)

1 遥感科技考古
2 激光雷达遥感与考古发现
3 激光雷达遥感人类活动遗迹发现案例
    (1) 楚纪南故城八岭山古墓群激光雷达遥感考古发现
    (2) 湖南澧阳平原史前遗址激光雷达遥感考古发现
    (3) 洛阳邙山陵墓群激光雷达遥感考古发现
    (4) 成都宝墩城址
    (5) 辽宁医巫闾山遗址群
    (6) 贵州海龙囤土司遗址群
4 结论

(4)合成孔径雷达遥感地质应用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雷达遥感地质应用理论基础
    1.1 地质体微波散射特性
    1.2 雷达穿透成像特性
2 雷达遥感地质应用
    2.1 地质考古
    2.2 岩性识别
    2.3 地质构造探测
    2.4 矿产勘查
3 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雷达遥感地质中的应用
4 结论与展望

(5)河洛地区汉魏典型遗址雷达遥感考古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1.4 小结
2 星地雷达遥感考古机理
    2.1 引言
    2.2 雷达考古的理论基础
    2.3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遥感考古
    2.4 探地雷达遥感考古
    2.5 SAR和GPR异同点
    2.6 小结
3 基于SAR时序植被指标的雷达遥感考古
    3.1 植被指标
    3.2 实验区和实验数据概述
    3.3 时序植被指标的建立
    3.4 小结
4 基于SAR影像微地形指标的雷达遥感考古
    4.1 微地形指标
    4.2 实验区和实验数据概述
    4.3 基于多尺度微地形指标的雷达遥感考古
    4.4 小结
5 基于探地雷达属性指标的雷达遥感考古
    5.1 探地雷达属性指标
    5.2 数据采集和预处理
    5.3 联合瞬时属性(IAI)指标的建立
    5.4 结果分析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7)时空的“设计” ——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论文问题的确立
    二、和林格尔汉墓壁画研究现状
    三、本文研究的方法和结构:
第一章 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中的壁画图像——以车马、城府、庄园为例
    第一节 车马与马
    第二节 城与府
    第三节 庄园与山水
    小结
第二章 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的建筑形制与壁画分布
    第一节 前室、耳室-室外空间
        1. 时间与空间
        2. 方向与方位
        3. 开放的空间
    第二节 中室、侧室-室内空间
        1. 象征
        2. 观念
    第三节 后室-私人空间
    小结
第三章 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的壁画形式分析
    第一节 叙事连续
    第二节 图式空间
    第三节 状物写神
    小结
结语
附录: 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及与周边地区相关墓葬材料整理与比较
    附录1 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发掘材料及相关文献概述:
    附录2: 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与内蒙古中南部相关墓葬材料整理:
    附录3: 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与周边相关墓葬的材料整理:
附表: 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与周边相关墓葬材料图表
    附表1 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关于时空的壁画和榜题统计表:
    附表2 内蒙古中南部东汉壁画墓统计表:
    附表3 和林格尔周边省份相关东汉壁画墓统计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8)黄冈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基于多民族融合的儒禅文化视野下的空间博弈(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基于微观的长江流域城市营造个案研究
        1.2.2 基于和合意境的城市建设理想的探索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城市形态
        1.3.2 空间生产和权力
        1.3.3 城市空间营造
    1.4 国内外城市空间理论研究
        1.4.1 国外的城市空间研究
        1.4.2 国内的城市空间研究
    1.5 研究对象、范围、概况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范围
        1.5.3 城市概况
    1.6 研究方法、框架与论文创新点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6.3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战国以前黄冈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2.1 大别之名与五水之地
    2.2 远古印记
        2.2.1 史前及旧石器时代遗址
        2.2.2 新石器时代村庄遗址
        2.2.3 石器与陶器
        2.2.4 神话与图腾
    2.3 觅踪商周
        2.3.1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2.3.2 青铜与战争
        2.3.3 从茅茨土阶到建城卫国
        2.3.4 麻城余家寨西周城堡
        2.3.5 蕲春毛家咀城
    2.4 原始城市和聚落的选址和形态
        2.4.1 “我从山中来”到“小河文明”
        2.4.2 从风水布局到“幻方”之城
    2.5 小结
第3章 战国到五代十国时期黄冈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3.1 建制更迭,烽火边城
    3.2 社会文化背景
        3.2.1 六次移民,两度国都
        3.2.2 文化与宗教
    3.3 战国邾城的空间营造研究
        3.3.1 邾城遗址
        3.3.2 体:洛邑型方形国都
        3.3.3 面:从井田到闾里
        3.3.4 线:道路不必中准绳
        3.3.5 点:民居和墓葬
    3.4 赤壁之争与长江变迁
    3.5 唐代黄州城的探源
        3.5.1 体:两府并治重心南移
        3.5.2 面:没有城墙萧瑟孤城
        3.5.3 线:野径和驿道
        3.5.4 点:佛教从林
    3.6 小结
第4章 宋代到晚清时期黄冈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4.1 宋元明清的建制更迭
        4.1.1 从蕲黄并治到蕲黄合一
        4.1.2 四进两出,城市兴废
    4.2 社会文化背景研究
        4.2.1 宋之寒食生活
        4.2.2 渡口和商贸
        4.2.3 士绅阶层的形成
        4.2.4 里坊和保甲制度
    4.3 黄州宋城
        4.3.1 宋城遗址的考古
        4.3.2 体:双中心结构
        4.3.3 面:朝案格局
        4.3.4 线:水陆交通
        4.3.5 点:名楼、寺院、雪堂、亭子及其他
    4.4 明清古城
        4.4.1 体:内聚型单核
        4.4.2 面:金汤甲诸郡
        4.4.3 线:街道和驿道
        4.4.4 点:府衙、学宫、书院、青云塔及其他
    4.5 黄州赤壁
    4.6 蕲黄干堤与围垸屯田
    4.7 小结
第5章 1859-1919黄冈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5.1 晚清社会背景
        5.1.1 落日栖霞 古城涵晖
        5.1.2 太平天国运动
    5.2 激烈的文化碰撞
        5.2.1 教案冲突
        5.2.2 新式学堂
    5.3 晚清的工商经济
        5.3.1 自然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解体
        5.3.2 工商业的发展和阶层分异
    5.4 晚清城市建设
        5.4.1 体:首位度极高的地方中心
        5.4.2 面:“内三外五”的街区
        5.4.3 线:狭窄的方格网街巷
        5.4.4 点:衙署、学宫、祠堂、民居、戏台
    5.5 古黄八景
    5.6 港口交通
    5.7 小结
第6章 1919-1949黄冈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6.1 社会文化背景研究
        6.1.1 建制变化
        6.1.2 众鬼日行
        6.1.3 西洋文化及沙漏结构
    6.2 民国的经济和基础设施
        6.2.1 民族经济的发展
        6.2.2 电力企业的发展
    6.3 民国城市营造特征
        6.3.1 体:地方小城镇的崛起
        6.3.2 面:最初的理想蓝图
        6.3.3 线:道路改造与公路建设
        6.3.4 点:民居的变化
    6.4 港口的发展
    6.5 小结
第7章 1949-1979黄冈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7.1 社会和城市发展背景
        7.1.1 新时期的行政建制
        7.1.2 权威政治和城市发展
        7.1.3 集中分配和单位社会
        7.1.4 单一商业和票据生活
    7.2 计划经济时代的城市营造特征
        7.2.1 体:行政和工业挂帅的城市建设
        7.2.2 面:七五年城市规划蓝图
        7.2.3 线:道路和公路建设
        7.2.4 点:新式建筑
        7.2.5 港口的发展
    7.3 小结
第8章 1979-2009黄冈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8.1 社会和城市发展背景
        8.1.1 行政建制变化
        8.1.2 转型期的社会经济特征
    8.2 1979-1991年转型期城市营造
        8.2.1 转型期的城市发展
        8.2.2 转型期的城市规划
        8.2.3 转型期的城市空间特征
    8.3 1992-2009年市场经济时期城市营造
        8.3.1 市场经济时期的城市建设活动
        8.3.2 市场经济时期的城市规划
        8.3.3 历年总体规划的回顾
        8.3.4 市场经济时期的城市空间特征
第9章 黄冈城市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和轨迹研究
    9.1 农业社会黄冈城市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和轨迹
        9.1.1 农业社会影响城市空间营造的因素
        9.1.2 农业社会城市空间演变的轨迹
    9.2 工业社会黄冈城市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和轨迹
        9.2.1 工业社会影响城市空间营造的因素
        9.2.2 工业社会城市空间演变的轨迹
    9.3 后工业时代空间营造的驱动力
        9.3.1 后工业时代空间营造的驱动力
        9.3.2 后工业时代空间营造影响因素
第10章 黄冈城市空间未来发展的预测与建议
    10.1 机遇与挑战
        10.1.1 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10.1.2 交通发展面临的问题
        10.1.3 城区空间布局的问题
        10.1.4 外部动力机制
    10.2 黄冈城市空间发展的预测
        10.2.1 体:团-黄-浠簇团结构
        10.2.2 面:跳跃式组团发展
        10.2.3 线:高效的综合交通系统
        10.2.4 点:城市绿心的构造
    10.3 旧城的保护与更新
        10.3.1 人文资源的梳理
        10.3.2 多元文化的理念
        10.3.3 基于儒禅文化的城市设计
中外文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9)沙漠旅游资源评价及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国内沙漠旅游研究特点
        1.2.4 国内外沙漠旅游研究对比
        1.2.5 沙漠旅游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趋势
    1.3 国内外沙漠旅游景区开发进程与现状
        1.3.1 国外沙漠旅游景区
        1.3.2 国内沙漠旅游景区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与沙漠有关的概念
        2.1.1 沙漠词源考
        2.1.2 荒漠、沙漠、沙地、沙漠化土地、风沙地貌
    2.2 沙漠旅游
        2.2.1 沙漠旅游、荒漠旅游、风沙地貌旅游
        2.2.2 沙漠旅游的内涵及概念界定
    2.3 沙漠旅游资源
    2.4 沙漠旅游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
第3章 沙漠旅游资源类别及时空特征
    3.1 沙漠旅游资源的环境背景
        3.1.1 中国沙漠分布特征
        3.1.2 风沙地貌特征
    3.2 沙漠旅游资源类别
        3.2.1 自然旅游资源
        3.2.2 人文旅游资源
        3.2.3 沙漠旅游资源分类体系
    3.3 沙漠旅游资源的时空特征
        3.3.1 从空间层面
        3.3.2 从时间层面
    3.4 沙漠旅游资源分区
第4章 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省区竞争力评价
    4.1 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特点
        4.1.1 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结构
        4.1.2 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的区位条件
        4.1.3 沙漠旅游资源与景观组合开发的类别
    4.2 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省区竞争力评价
        4.2.1 数据获取
        4.2.2 评价及计算
        4.2.3 结果与分析
        4.2.4 小结
第5章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
    5.1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及旅游环境影响要素
        5.1.1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
        5.1.2 沙漠旅游环境影响要素
    5.2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模式
        5.2.1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模式
        5.2.2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保护模式
    5.3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规划设计
    5.4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的理念和措施
        5.4.1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的基本理念
        5.4.2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的措施
第6章 敦煌雅丹地貌美学价值评价及开发与保护
    6.1 敦煌雅丹地质公园概况
    6.2 雅丹地貌美学价值分析
        6.2.1 传统山水美学分析
        6.2.2 景观单元要素分析
        6.2.3 景观空间结构分析
    6.3 雅丹地貌美感度定量评价
        6.3.1 确定评价因子及权重值
        6.3.2 评分及计算
        6.3.3 结果与分析
        6.3.4 小结
    6.5 雅丹地貌开发与保护
        6.5.1 雅丹地貌旅游现状
        6.5.2 雅丹地貌旅游面临的威胁
        6.5.3 雅丹地貌旅游开发与保护措施
第7章 巴丹吉林沙漠景区旅游环境容量评价及开发与保护
    7.1 巴丹吉林沙漠景区概述
    7.2 旅游环境容量模型(静态模型)及测算
        7.2.1 旅游空间容量
        7.2.2 旅游生态容量
        7.2.3 旅游经济容量
        7.2.4 旅游心理容量
    7.3 旅游环境容量的确定与调控
        7.3.1 旅游环境容量的限制因子分析与确定
        7.3.2 旅游环境容量的调控措施
    7.4 旅游环境容量的的动态变化
    7.5 巴丹吉林沙漠景区开发与保护
        7.5.1 丹吉林沙漠景区现状和问题
        7.5.2 巴丹吉林沙漠景区开发与保护策略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论遥感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言
二 遥感考古的探测原理
三 遥感考古探测技术
    (一) 地基遥感考古
        1. 磁力测定
        2. 电阻率/磁导率
        3. 探地雷达
        4. 其他地球物理方法
    (二) 航空遥感考古
        1. 航空摄影
        2. 航空多光谱
        3. 航空热红外
        4. 航空雷达
        5. 航空激光高度计
    (三) 航天遥感考古
        1. 星载多光谱
        2. 星载高光谱
        3. 星载高空间分辨率
        4. 星载雷达
四 结论与展望

四、遥感发现的埃及古墓(论文参考文献)

  • [1]印度河文明考古学术史研究[D]. 王茜. 西北大学, 2021(12)
  • [2]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考古调查与研究[D]. 任君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3]激光雷达遥感科技考古——发现即将消逝的人类活动的遗迹遗存[J]. 胡庆武,王少华,傅才武,尹开国. 自然杂志, 2018(03)
  • [4]合成孔径雷达遥感地质应用综述[J]. 郑鸿瑞,徐志刚,甘乐,陈玲,杨金中,杜培军. 国土资源遥感, 2018(02)
  • [5]河洛地区汉魏典型遗址雷达遥感考古方法研究[D]. 姜爱辉. 山东科技大学, 2018
  • [6]探墓中的科技[J]. 詹志飞. 初中生学习(低), 2016(11)
  • [7]时空的“设计” ——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研究[D]. 崔雪冬. 中央美术学院, 2014(12)
  • [8]黄冈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基于多民族融合的儒禅文化视野下的空间博弈[D]. 贺治民. 武汉大学, 2014(06)
  • [9]沙漠旅游资源评价及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研究[D]. 董瑞杰.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 [10]论遥感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及意义[J]. 雷生霖. 东方博物, 2011(04)

标签:;  ;  ;  ;  ;  

遥感发现埃及古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