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简单地测定土壤盐分

快速简单地测定土壤盐分

一、土壤盐分快速、简易测定法(论文文献综述)

郝志强[1](2011)在《天津市东疆港区环境绿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绿化研究是城市绿化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绿化的成败。天津市东疆港区的土壤是典型的淤泥质盐碱土,本文以环境科学、生态学、植物学和土壤学理论为指导,采用野外调查与实验室测定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港区生态环境的研究和绿化树种基本情况的调查,基本掌握了该区域的绿化现状,同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德尔菲法(Delphi),建立了天津市东疆港区绿化树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筛选出了目前东疆港区绿化的适宜树种,并且,通过该指标体系与东疆港区生态环境的整体研究结果相结合,为类似天津东疆港区的环境绿化工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从而进一步的解决了吹填海底淤泥形成陆地的环境绿化问题。主要结论如下:1)东疆港区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是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旱、涝、盐、碱、风害并存,共同构成了影响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因此,抗逆性强、高生态效益、高观赏价值、高经济和管理效益的树种将作为绿化树种选择的前提。2)东疆港区通过排盐工程、给水工程、客土工程以及栽培技术措施的综合运用,使道路绿化初见成效;绿化工程技术设计合理,并结合东疆港区的客观实际,采用了诸多先进的盐碱地绿化技术措施,为快速绿化提供了基础条件和技术保障。3)东疆港区土壤的机械组成以粘粒、胶粒为主,且结构性不良,有机质含量低,缺乏成土熟化和形成团粒结构、孔隙结构的条件和过程。导致该地区土壤的土质粘重,紧实,容重偏大,水、肥、气、热协调能力差,尤其是透水通气能力较差。同时,土壤含盐量仍然较高,绿地土壤的pH值大部分都高于8.5,甚至达到了8.99,盐碱危害植物生长的威胁依然存在。4)建立了天津市东疆港区绿化树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筛选出了目前东疆港区绿化的适宜树种;本文参评树种共34种,通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筛选出了骨干树种6种,国槐、龙柏、圆柏、连翘、黑松和栾树;主要树种18种,包括:刺槐、大叶黄杨、毛白杨、紫叶李、木槿、紫花泡桐、多花蔷薇、绒毛白蜡、合欢、金枝国槐、金银木、火炬树、西府海棠、臭椿、紫穗槐、桃树、金叶女贞和紫薇;辅助和补充树种5种,包括:皂荚树、紫叶矮樱、梨树、石榴和金丝垂柳;淘汰树种5种,包括:千头椿、黄刺玫、红瑞木、榆叶梅和雪松。

王秀芳[2](2003)在《刺槐四倍体饲料型无性系区域化试验初步研究》文中提出良种具有区域属性,刺槐四倍体饲料型无性系是韩国培育的专用型品种,1997年引入中国,研究其在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的西部地区适应性和良种性表现,可为其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对西北干旱地区多种立地条件下9块试验地的调查和样本分析,研究了刺槐各四倍体无性系的枝叶产量指标(新枝长、新枝小叶数、新枝上小叶气干总重等)、叶片营养成分含量指标(粗脂肪、粗蛋白、氮、磷、钾等)在地点间、试验材料间的表现和变异;在各试验点土壤调查和理化性质测定、气象因子搜集基础上,分析了试验材料的经济性状指标间、经济性状表现与土壤和气象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四倍体饲料型无性系与普通刺槐相比的优势度,用主分量分析方法探讨了刺槐四倍体无性系最适宜发展的立地条件。研究表明:①大多数观测的枝叶产量指标在试验地点间和研究材料间均在统计学上存在显着差异,四倍体饲料型无性系的每复叶小叶数、叶相对大小、当年生新枝小叶总数、新枝上小叶气干总重等均显着高于普通刺槐,分别是对照的1.320、1.499、1.331、2.539倍;②叶片营养成份含量在试验的四倍体无性系及对照间无显着差异,说明四倍体无性系小叶与二倍体普通刺槐小叶的总体营养水平相似;③从经济性状的整体表现水平看,饲料型无性系优于对照刺槐,在试验地代表地区具有推广潜力;④试验材料叶片的矿质营养成份含量在试验地点间多表现出极显着差异,说明它们易受立地条件影响;⑤叶片饲用的主要营养成份(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在试验地点间无显着差异,在地点间的变化值较小,说明刺槐作为木本饲料价值的普遍性意义;⑥对土壤因子和气象因子指标与饲料型无性系枝叶产量指标和叶片营养成份含量的相关分析表明,气象因子中,年蒸发量、相对湿度、年降雨量与枝叶产量指标关系显着,温度与叶营养指标关系显着;叶片营养成份含量受土壤酸碱度、富含营养(速效磷、有机质)影响较多,枝叶产量指标受土壤质地的影响最大,砂土是其枝叶产量表现的最适宜立地;⑦利于四倍体饲料型无性系综合经济性状表现的适宜立地为庆阳地区华池城壕林场和银光公司园圃所代表的土壤肥力较好的壤质立地。

王向阳[3](1984)在《沿海地区土壤氯盐快速测定简法》文中认为 在江苏沿海一带土壤中具有不同程度的盐份,而所含盐分中有80—85%是氯盐,且含量常受地形、水份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本文就如何提高土壤氯盐的测定速度,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供生产上参考.1.采用简易测定法.此法基本原理、步骤与硝酸银容量法基本一致,水土比仍为5:1,采集的土样有5O一60克即可.这样样品处理快,成本低,测定时间短.2.采用烘干法洪土样.此法与以往采用的风干法比较对测定基本无甚影响(见表1).

李肖,唐鹏,林杰,张阳,朱茜,曾广偌,刘创[4](2019)在《应用137Cs示踪法估算淮北土石山区土壤可蚀性因子K值》文中研究表明选取淮北土石山区——赣榆区为研究区,通过径流小区法和137Cs核素示踪技术修订EPIC模型,并利用克里金插值技术获取赣榆区土壤可蚀性因子(K值)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EPIC模型不能直接应用于淮北土石山区K值的估算,估算值在耕地上波动较大;修订EPIC模型估算K值与实测K值的相对偏差为5.4%,精度较高,适用于淮北土石山区K值的估算;赣榆区K值主要分布在0.032~0.041 t·h·MJ-1·mm-1。4种土类K值平均值:棕壤类为0.034 t·h·MJ-1·mm-1,潮土类为0.037 t·h·MJ-1·mm-1,砂姜黑土类为0.037 t·h·MJ-1·mm-1,盐土类为0.039 t·h·MJ-1·mm-1。

李斗争[5](2006)在《组成成分及颗粒粒径对基质孔隙特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我国设施园艺的进步和发展,花卉、蔬菜等高附加值的农业正向现代化,工厂化,规模化,市场化的现代产业转变。基质栽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基质栽培而言,基质是决定植物根系生长环境的最主要因素,而稳定良好的根际环境如水分、氧气、养分、温度、酸碱度等主要决定于基质的理化性质,这些理化指标包括:基质的总孔隙度、持水孔隙度、通气孔隙度、大小孔隙比、颗粒粒径、田间持水量、pH值、电导率(EC)、阳离子交换量(CEC)、容重、比重、含水量等(荆延德等,2002)。其中基质的孔隙性(孔隙度,孔径分配)直接影响水分和氧气的含量,是最重要的理化参数之一。孔隙度太大,基质的持水保肥能力会下降,孔隙度太小,又会降低基质的通气能力。孔隙度太大或太小都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基质的颗粒粒径是孔隙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的基质相混配得到的孔隙度也不相同。因此,找到一个科学合理的基质粒径范围和基质混配比例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针对以上问题,本试验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以珍珠岩和蛭石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基质容重与基质颗粒粒径之间的关系;颗粒粒径对基质凋萎系数、田间持水量等水分常数的影响;基质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持水孔隙度和大小孔隙比与颗粒粒径之间的关系;泥炭、蛭石和珍珠岩三种成分不同配比对复合基质孔隙特性的影响以及基质孔隙特性对天竺葵扦插效果和孔雀草苗期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基质的容重随着基质颗粒粒径的减小而逐渐增大。颗粒粒径在2.0~3.0mm范围内,蛭石的容重为0.20 g cm-3,但当粒径在≤0.2mm时,其容重达到0.53 g cm-3。2.随着基质颗粒粒径的减小,基质表面积增大,基质的凋萎系数随之减小,即无效水含量下降,田间持水量随之增大。蛭石颗粒粒径从2.0~3.0mm减小至≤0.2mm时,其凋萎系数从17.6%减小至12.2%,其田间持水量从131.9%增大至234.4%。3.基质的总孔隙度随颗粒粒径的减小而减小。当颗粒粒径在2.0~3.0mm时,蛭石的总孔隙度为93.0%,当粒径减小到≤0.2mm时,蛭石的总孔隙度减小到了81.4%。与此同时,基质的通气孔隙度也相应的减小,

郑国华,李丽,陈洁,胡飞飞[6](2018)在《分析化学实验中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的教学研究》文中认为结合新疆不同区域和不同土壤类型,首次在本科生的教学实验环节中引入了土壤有机质含量、颗粒度以及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的分析实验的综合设计,有助于学生建立合理保护和利用土壤的思想意识,同时学会和掌握利用重铬酸钾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简易比重计法表征土壤颗粒、用乙酸铵缓冲法测定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的方法和原理。

田昊[7](2017)在《土壤紧实及水分复合测量方法研究及装置开发》文中研究指明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在农林业中具有重要作用,土壤的含水率和土壤的紧实程度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直接影响,现有的传感器或者仪器大多是对土壤含水率或者土壤紧实度的单一测量,由于土壤含水率和土壤紧实度之间具有较大的耦合作用,单一测量会存在较大偏差。针对于基于圆锥指数法的土壤紧实度测量中,由于无法消除摩擦力在圆锥仪贯入土壤过程中造成贯入速度不均匀而导致的测量精度不高的难题,论文在基于圆锥指数法的基础上,创新性的加入加速度的同步测量,从而消除圆锥仪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贯入的快慢不一引起的误差,提高测量精度。在上述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基于驻波率法的双金属环式土壤水分测量,并设计了一种土壤紧实度及水分复合测量装置。论文开始介绍了土壤的紧实度及水分测量的相关研究,并从测量原理出发,分别介绍其测量方法。针对于土壤紧实度测量选择得到业内普遍认可的圆锥指数法,在此基础上创新性的加入加速度同步测量。针对于土壤水分测量,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采用驻波率法的金属双环式结构,并进行改进和优化设计。然后,本文根据已经选择的测量方法,分别对土壤紧实度及土壤水分测量进行硬件电路的设计,完成各部分的硬件设计之后,将所有的硬件集合起来完成整个电路板并进行结构兼容性的设计,形成整个复合传感器。之后对复合传感器的整体机械结构进行设计,按照ASAE(American Society for Acoustic Ecology,美国农业工程师学会标准),采用12.83mm的圆锥直径,用CATIA软件进行建模并绘制工程图纸加工。最后开展了一系列试验用于检测复合传感器的性能,包括标定试验、静态特性试验、动态特性试验、对比试验等,试验结果表明复合传感器线性拟合决定系数在0.96以上,测量精度误差在±2%以内,动态响应时间小于1s,测量准确度和稳定性和相关仪器性能一致,但使用更方便,价格更低廉,为农林业发展及生态的检测保护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马利强[8](2009)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农林复合系统持续经营研究》文中提出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位于内蒙古西部的东缘,属于后套平原西延部分。50年代至今,磴口县党和政府带领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已营造了大面积的人工防护林体系,对沙区农田的高产稳产及多种经营起到了有力的屏障作用。防护林、农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众多规模大小不等、功能相对完善的农林复合系统,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形成人工绿洲景观。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的人工绿洲,作为干旱区独有的地理景观,支撑着该地区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并已成为我国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领域。这些根据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生态环境特点建立的农林复合系统,如何科学布局、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不同配置模式效益如何?现有的农田防护林体系存在哪些主要问题,采用什么样的经营措施方可持续健康发展,取得最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都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针对上述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于2006至2009年,选择构成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人工绿洲的重要生态单元的农林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有关资料、专家咨询、农户调查、实地考察和试验等手段,对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农林复合系统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对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农林复合系统的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绿洲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土地利用状况与农民人居生活关系,生态效益及其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农林复合系统的能流和物流以及综合效益评价展开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地区水资源平衡分析对2010年引黄水量的高中低三个方案的水资源平衡与承载力指标预测分析可知,引黄水量为3.4×108m3/a时,水资源供需处于平衡状态,从地下水的开发情况来看,灌区地下水开发尚有一定潜力。为该地区农林复合系统持续经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从1991年~2008年,18年间农林业的土地利用变化巨大(2.47-12.7万亩),农林业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引起了农民生活一定程度的改变。人均收入和人均支出都持续增多,并且有渐多盈余收入,到2008年农民人均盈余收入为2963元,是1993年的18.87倍;农民居住空间在增大,人居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林地发挥的生态功能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3)不同配置的农田防护林以1行榆树+2行新疆杨+1行榆树—玉米复合系统改善小气候作用最明显;与纯农地相比,各农林复合系统能够调节小气候,使得复合系统内更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和发育。1行榆树+2行新疆杨+1行榆树—玉米和1行榆树+2行旱柳+1行榆树—番茄复合系统中的土壤物理性质明显好于其他复合系统。3行箭杆杨+2行新疆杨+3行箭杆杨—玉米和8行小美旱杨—籽瓜复合系统中的土壤化学性质表现要比其他系统好,有机质含量大幅度增加,养分含量也随之提高。(4)磴口县农林复合系统的能量输入>输出,绝大部分的能量在系统内,复合系统目前处于能量的积累时期,农林复合系统对系统外界的依赖性较强,复合系统与外界的能量交换潜力较大。磴口县农林复合系统氮素和磷素的输入均大于输出,较大地影响了氮、磷的产投比和土地的有效利用。从整个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来看,氮素的产投比0.74>磷素的产投比0.30。(5)各农林复合系统的净效益均大幅度的高于纯农地和纯林地系统。其中,经济效益最大的是1行榆树+2行新疆杨+1行榆树—玉米复合系统,其次为1行榆树+2行旱柳+1行榆树—番茄、2行箭杆杨—油葵和3行箭杆杨+2行新疆杨+3行箭杆杨—玉米复合系统。在这三种复合系统中,产值和净效益均比较高的是1行榆树+2行旱柳+1行榆树—番茄系统。各农林复合系统和纯林地的综合效益明显高于纯农地系统。复合系统综合效益大于纯林地—新疆杨片林的为1行榆树+2行新疆杨+1行榆树—玉米、1行榆树+2行旱柳+1行榆树—番茄和2行箭杆杨—油葵三种系统,它们分别是纯农地的3.71倍、2.95倍和2.77倍。

王玉晶[9](2005)在《TYZ—3型土壤测试仪光电参数与测量精度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TYZ-3型智能综合土壤养分测试仪具有养分测量、专家咨询、配方施肥、数据分析与交换、打印等多种功能,其测量精度受光电参数的影响较大,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仪器性能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实验在对TYZ-3型土壤测试仪主要光电参数进行计算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数字电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设计完成了符合实验需要的等效电路。通过正交实验法进行实验设计,完成了光电参数对测量精度影响的有关实验。 (1)研究结果表明:系统输出与输入信号之间的关系为线性关系,但是被测溶液的浓度不同时,测量的结果不同,最后得到的线性方程也不同。因此,若要通过这种线性关系来提高仪器的性能,就必须注意到这一点。 (2)运用软件方法对测试过程中由于温度漂移和时间漂移引起的零位误差和增益误差进行误差补偿,从而完善了原仪器的自动调零系统,对其测量精度的提高具有显着效果。

谢大军[10](2005)在《三峡工程淹没区抢救植物中华蚊母(Distylium Chinense (Fr.) Diels)群落特征、无性繁殖技术及环境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三峡库区抢救植物中华蚊母为研究对象,对巫山巫峡和大宁河小三峡沿岸的六个种群进行了群落调查,并对其进行了扦插,嫁接及对环境因子胁迫适应性的研究。结果表明: 中华蚊母原生境中维管植物主要以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为主,蕨类植物7科9属13种,被子植物29科,48属,61种,具有从热带到温带的过渡性质。 在扦插实验中,中华蚊母总成活率82.64%。16种处理中,成活率最高的是IBA200mg/L+IBA400 mg/L+NAA50mg/L处理的插条,成活率都达到了100%。从成活率来看,6大处理中,IBA处理和NAA处理都有益于中华蚊母扦插成活。而IBA、IAA处理的根干重指标最大,所以从根干重角度看,IAA、IBA有助于中华蚊母的扦插生根。因此IBA无论在成活率还是促进生根角度对中华蚊母扦插成功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而6-BA对中华蚊母扦插生根有较强抑制作用。 用蚊母树(Distylium racemosum Sieb.et Zucc.)做为砧木,利用靠接方法对中华蚊母进行嫁接试验,成活率可达到42%,即使经历了重庆一个夏季酷暑之后仍有21%的保存率。中华蚊母嫁接试验成功,为其基因资源保存提供了另一种方式。 五种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对中华蚊母进行处理,在短期(两个月)时间内中华蚊母差异表现不明显,不同处理植株没有较为明显的胁迫反应。说明中华蚊母这种三峡库区消落带植物在长期的生长环境中已经形成了对酸雨的适应,强度酸雨在短时间内对其生长不构成明显的影响。

二、土壤盐分快速、简易测定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壤盐分快速、简易测定法(论文提纲范文)

(1)天津市东疆港区环境绿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盐碱地环境绿化研究
        2.1.1 盐碱土研究现状
        2.1.2 盐碱土改良的原则
        2.1.3 盐碱土改良的方法
    2.2 环境绿化树种评价
        2.2.1 绿化树种选择的原则
        2.2.2 绿化树种分类
        2.2.3 绿化树种评价方法
    2.3 盐碱地环境绿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东疆港区生态环境研究
    3.1 研究地区概况
        3.1.1 区位条件
        3.1.2 自然条件
        3.1.3 工程技术条件
    3.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分析
        3.2.1 土壤化学性质研究
        3.2.2 土壤物理性质研究
    3.3 东疆港区土壤的现状分析
第四章 东疆港区绿化树种现状研究
    4.1 绿化植物现状概述
    4.2 绿化植物生长情况调查
        4.2.1 调查内容与方法
        4.2.2 结果与分析
    4.3 东疆港区绿化树种现状分析
第五章 东疆港区绿化树种综合评价
    5.1 东疆港区绿化树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1.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架
        5.1.2 评价指标的确定
        5.1.3 指标权重的确定
        5.1.4 综合评价
    5.2 综合指标体系在天津市东疆港区的应用
        5.2.1 绿化树种综合评价结果
        5.2.2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与探讨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附录

(2)刺槐四倍体饲料型无性系区域化试验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木本饲料研究进展
        1.1.1 木本饲料研究意义
        1.1.2 木本饲料利用价值的研究
        1.1.3 木本饲料研究现状
        1.1.4 豆科饲用植物研究进展
    1.2 刺槐四倍体饲料型无性系和本研究目的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刺槐四倍体无性系枝叶产量指标表现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地点及试验林分
        2.1.2 材料来源
        2.1.3 调查指标和方法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枝叶产量指标在各试验地点表现
        2.2.2 枝叶产量指标的变异情况
        2.2.2.1 枝叶产量指标在试验地的变异情况
        2.2.2.2 试验材料间枝叶产量指标的变异情况
        2.2.3 枝叶产量指标方差分析
        2.2.4 枝叶产量指标多重比较分析
        2.2.4.1 试验地间枝叶产量指标多重比较
        2.2.4.2 试验材料间枝叶产量指标多重比较
        2.2.5 枝叶产量指标的相关性统计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刺槐四倍体无性系叶营养成份指标表现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采集
        3.1.2 测定指标和方法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叶营养成份指标在各试验地点表现
        3.2.2 叶营养成份指标表现的变异情况
        3.2.2.1 叶营养成份指标在试验地间的变异情况
        3.2.2.2 试验材料间叶营养成份指标的变异情况
        3.2.3 叶营养成份指标方差分析
        3.2.3.1 试验地点间叶营养成份指标方差分析
        3.2.3.2 试验材料间叶营养成份指标方差分析
        3.2.4 试验地间叶营养成份指标多重比较
        3.2.5 叶营养成份指标的相关性统计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土壤特性对枝叶产量和叶营养成份指标的影响
    4.1 材料和方法
        4.1.1 土壤样品采集
        4.1.2 土壤测定指标和方法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土壤测定结果
        4.2.2 土壤因子对枝叶产量指标的影响
        4.2.2.1 土壤因子对刺槐对照材料枝叶产量指标的影响
        4.2.2.2 土壤因子对饲料型无性系枝叶产量指标的影响
        4.2.3 土壤因子对叶营养成份指标的影响
        4.2.3.1 土壤因子对刺槐对照材料叶营养成份指标的影响
        4.2.3.2 土壤因子对饲料型无性系叶营养成份指标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气象因子对枝叶产量和叶营养成份指标的影响
    5.1 材料和方法
        5.1.1 试验地代表地区气象资料
        5.1.2 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气象因子对枝叶产量指标表现的影响
        5.2.1.1 气象因子对刺槐对照材料枝叶产量指标的影响
        5.2.1.2 气象因子对饲料型无性系枝叶产量指标的影响
        5.2.2 气象因子对叶营养成份指标的影响
        5.2.2.1 气象因子对刺槐对照材料叶营养成份指标的影响
        5.2.2.2 气象因子对饲料型无性系叶营养成份指标的影响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饲料型无性系在西北试验点表现的初步评价与适宜立地条件的分析
    6.1 饲料型无性系的经济性状指标综合评价
    6.2 适宜四倍体饲料型无性系的立地条件评价
        6.2.1 主分量分析数据
        6.2.2 相关阵R的特征根、累积贡献率及主分量方程
        6.2.3 适宜枝叶产量和叶营养成份指标表现的立地条件
    6.3 根段繁殖
    6.4 应用前景展望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4)应用137Cs示踪法估算淮北土石山区土壤可蚀性因子K值(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野外试验数据
    2.2 室内处理数据
        2.2.1 137Cs核素土样处理
        ①放射性活性测定及处理。
        ②土壤137Cs背景值的确定。
        2.2.2 K值测定
    2.3 其它基础数据
    2.4 不同尺度K值的计算
        2.4.1 黑林径流小区K值计算
        2.4.2 大吴山小流域K值计算
        2.4.2.1 土壤流失模数 (A137Cs)
        2.4.2.2 降水侵蚀力因子 (R)
        2.4.2.3 地形因子 (L·S)
        2.4.2.4 植被覆盖和管理因子和水保措施因子 (C、P)
    2.5 基于EPIC模型土壤可蚀性K的估算值
3 结果与分析
    3.1 黑林径流小区实测K值
    3.2 大吴山小流域实测K值
    3.3 基于EPIC模型大吴山小流域估算K值
    3.4 EPIC模型的修订及精度评价
        3.4.1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修订EPIC模型
        3.4.2 模型精度评价
    3.5 EPIC修订模型的应用
4 结论

(5)组成成分及颗粒粒径对基质孔隙特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基质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2 基质的主要理化性质
    1.3 基质的评价指标及重复利用
    1.4 基质研究展望
    1.5 本试验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颗粒粒径对基质容重的影响
    2.2 颗粒粒径对基质水分常数的影响
    2.3 颗粒粒径对基质孔隙特性的影响
    2.4 泥炭、蛭石和珍珠岩三种成分不同配比对复合基质孔隙特性的影响
    2.5 基质孔隙特性对天竺葵扦插效果的影响
    2.6 基质孔隙特性对孔雀草苗期生长的影响
3 结果与分析
    3.1 颗粒粒径对基质容重的影响
    3.2 颗粒粒径对基质水分常数的影响
        3.2.1 颗粒粒径对基质饱和含水量的影响
        3.2.2 颗粒粒径对基质田间持水量的影响
        3.2.3 颗粒粒径对基质凋萎系数的影响
        3.2.4 颗粒粒径对基质有效水分的影响
    3.3 颗粒粒径对基质孔隙特性的影响
        3.3.1 颗粒粒径对基质总孔隙度的影响
        3.3.2 颗粒粒径对基质持水孔隙度的影响
        3.3.3 颗粒粒径对基质通气孔隙度的影响
        3.3.4 颗粒粒径对基质大小孔隙比的影响
    3.4 泥炭、蛭石和珍珠岩三种成分不同配比对复合基质孔隙特性的影响
        3.4.1 三种成分的不同配比对复合基质容重的影响
        3.4.2 三种成分的不同配比对复合基质孔隙特性的影响
        3.4.3 三种成分的不同配比对复合基质大小孔隙比的影响
    3.5 基质颗粒粒径对天竺葵扦插效果的影响
        3.5.1 颗粒粒径对天竺葵插穗愈伤情况的影响
        3.5.2 颗粒粒径对天竺葵插穗生根情况的影响
    3.6 基质颗粒粒径对孔雀草苗期生长的影响
        3.6.1 颗粒粒径对苗期孔雀草地上部分(株高和冠幅)生物量的影响
        3.6.2 颗粒粒径对苗期孔雀草地下部分(根长和根鲜重)生物量的影响
        3.6.3 颗粒粒径对苗期孔雀草根冠比的影响
4 讨论
    4.1 基质容重的影响因素
    4.2 基质粒径对其水分常数的影响
    4.3 基质孔隙特性与基质粒径的关系
    4.4 三种成分对基质孔隙特性的影响
    4.5 基质颗粒粒径对天竺葵扦插效果的影响
    4.6 基质颗粒粒径对孔雀草苗期生长的影响
    4.7 对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6)分析化学实验中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设计
    1.1 土壤采样与处理
    1.2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1.3 土壤颗粒分析—简易比重计法
    1.4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土壤有机质含量与颗粒度
    2.2 不同地区土壤中有机质与含盐量
    2.3 土壤中阳离子交换量
3 结语

(7)土壤紧实及水分复合测量方法研究及装置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土壤紧实度及水分检测研究现状
        1.2.1. 土壤紧实度检测的国内外现状
        1.2.2. 土壤水分检测的国内外现状
        1.2.3. 土壤紧实度及水分复合检测的国内外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2. 土壤紧实度及水分复合传感器的测量原理
    2.1. 土壤紧实度测量原理
        2.1.1. 土壤紧实度
        2.1.2. 容重法测量土壤紧实程度
        2.1.3. 坚实度计法测量土壤紧实程度
        2.1.4. 孔隙度法测量土壤紧实程度
        2.1.5. 探地雷达测量土壤紧实程度
        2.1.6. 多道面波分析法测量土壤紧实程度
        2.1.7. 圆锥指数法测量土壤紧实程度
    2.2. 土壤含水率测量原理
        2.2.1. 土壤含水率
        2.2.2. 土壤水分测量的介电理论
        2.2.3. 土壤含水率的测量方法
    2.3. 本章小结
3. 土壤紧实度及水分复合传感器设计
    3.1. 复合传感器硬件设计
        3.1.1. 土壤紧实度传感器硬件设计
        3.1.2. 土壤含水率传感器硬件设计
        3.1.3. 复合传感器设计
    3.2. 土壤紧实度及水分复合传感器机械结构设计
        3.2.1. 整体机械结构设计
        3.2.2. 锥柱双金属环的机械结构设计
    3.3. 土壤紧实度及水分传感器软件设计
        3.3.1. 数据采集与存储
        3.3.2. 传感器通讯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试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4.1. 标定试验
        4.1.1. 压力传感器标定试验
        4.1.2. 超声波传感器标定试验
        4.1.3. 水分传感器标定试验
    4.2. 复合传感器静态特性试验
        4.2.1. 复合传感器测量范围
        4.2.2. 复合传感器灵敏度
        4.2.3. 复合传感器稳定性
        4.2.4. 复合传感器测量精度
    4.3. 复合传感器动态特性试验
        4.3.1. 复合传感器紧实度动态响应试验
        4.3.2. 复合传感器含水率动态响应试验
    4.4. 复合传感器对比实验
        4.4.1. 复合传感器紧实度对比试验
        4.4.2. 复合传感器含水率对比试验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8)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农林复合系统持续经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农林复合系统研究总体概况
        1.2.2 农林复合系统水资源利用的研究
        1.2.3 农林复合系统土地利用率研究
        1.2.4 农林复合系统综合效益研究
        1.2.5 农林复合系统能流和物流研究
        1.2.6 农林复合系统持续经营研究
        1.2.7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农林复合系统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自然条件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地质地貌
        2.1.4 土壤条件
        2.1.5 植被状况
        2.1.6 水文条件
    2.2 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
    2.3 研究方法
        2.3.1 资料调研
        2.3.2 野外测定
        2.3.3 问卷调查
        2.3.4 室内数据分析
3 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生态学基础
        3.1.1 生态系统原理
        3.1.2 能量与能流原理
        3.1.3 物质与物质流原理
        3.1.4 物种相互作用规律
        3.1.5 生物多样性原理
    3.2 社会经济学基础
        3.2.1 增产与增值原则
        3.2.2 供求法则
        3.2.3 利用自然资源与劳动力资源原则
        3.2.4 其他原则
    3.3 生态系统经营理论
    3.4 系统工程理论
    3.5 可持续经营理论
4 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绿洲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研究
    4.1 磴口绿洲的形成、兴衰与发展的历程
        4.1.1 远古时期磴口绿洲的形成
        4.1.2 汉代至元明清时期的磴口绿洲
        4.1.3 建国前的磴口绿洲
        4.1.4 建国后磴口绿洲社会经济复兴与发展
    4.2 磴口绿洲水资源状况
        4.2.1 水资源的构成
        4.2.2 现有水资源总量与用水总量
    4.3 磴口绿洲水资源承载力
        4.3.1 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
        4.3.2 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因素
        4.3.3 我国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4.4 磴口绿洲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4.4.1 水资源供给能力
        4.4.2 水资源需求量
        4.4.3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4.5 磴口绿洲灌区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4.5.1 水资源承载力的度测指数分析
        4.5.2 结果分析
    4.6 小结
5 土地利用状况与农民人居生活关系的研究
    5.1 磴口县农林业土地利用状况分析
        5.1.1 农业土地利用状况
        5.1.2 林业土地利用状况
    5.2 磴口县农民人居生活状况
    5.3 小结
6 农林复合系统生态效应的研究
    6.1 不同农林复合系统对小气候的影响
        6.1.1 风速的变化
        6.1.2 气温的日变化
        6.1.3 相对湿度的日变化
    6.2 不同农林复合系统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6.2.1 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6.2.2 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6.3 小结
7 农林复合系统能流与物流的研究
    7.1 农林复合系统能流研究
        7.1.1 农田子系统能流特征分析
        7.1.2 林业子系统能流特征分析
        7.1.3 畜牧业子系统能流特征分析
        7.1.4 草地子系统能流特征分析
         7.1.5 农户子系统能流特征分析
        7.1.6 磴口县农林复合系统能流特征分析
     7.2 磴口县农林复合系统物流分析
        7.2.1 复合系统内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7.2.2 种植业子系统的氮素及磷素平衡
        7.2.3 畜牧养殖业的氮素及磷素平衡
    7.3 小结
8 农林复合系统综合效益评价的研究
    8.1 农林复合系统经济效益的研究
    8.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8.2.1 评价指标建立的原则
        8.2.2 评价指标的建立
    8.3 综合效益评价
        8.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8.3.2 综合效益的计算
    8.4 小结
9 农林复合系统可持续经营管理的研究
    9.1 农田防护林可持续性
    9.2 影响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农田防护林体系发展的瓶颈
        9.2.1 农田防护林经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9.2.2 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9.3 农田防护林体系持续发展的建议
        9.3.1 农田防护林体系经营管理的改进
        9.3.2 对农田作物的经营管理措施
        9.3.3 促进农田防护林发展的政策建议
        9.3.4 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9.4 小结
10 结论与讨论
    10.1 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附表
作者简介

(9)TYZ—3型土壤测试仪光电参数与测量精度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2 多功能土壤测试仪研究的状况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
2.TYZ—3型土壤测试仪的设计原理
    2.1 仪器的主要工作原理
    2.2 仪器的主要测量原理
    2.3 仪器的结构组成
    2.4 传感器
    2.5 放大器与A/D转换器
3.光电系统的设计
    3.1 光电路系统的结构
    3.2 光电源控制电路
    3.3 光电压信号放大电路
4.实验相关的几个关键问题
    4.1 抗干扰问题
    4.2 数字电位器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4.3 零位误差和增益误差的补偿
5.实验设计与分析
    5.1 实验的材料与方法
    5.2 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
    5.3 实验结果分析
6.结论
7.尚待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致谢

(10)三峡工程淹没区抢救植物中华蚊母(Distylium Chinense (Fr.) Diels)群落特征、无性繁殖技术及环境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中华蚊母研究综述
    1.1 引言
    1.2 分类地位
    1.3 形态特征
    1.4 研究现状
    1.5 目的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中华蚊母群落特征研究
        2.1.1 野外调查、样地确定
        2.1.2 数据处理
    2.2 中华蚊母无性繁殖技术研究
        2.2.1 扦插
        2.2.2 嫁接
    2.3 中华蚊母环境适应性研究
        2.3.1 对模拟酸雨的适应性
        2.3.2 对极端碱胁迫的适应性
        2.3.3 对盐胁迫的适应性
        2.3.4 耐淹性评价
        2.3.5 对光照强度(遮荫)的适应性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中华蚊母的群落物种组成及其区系特征研究
        3.1.1 群落组成
        3.1.2 区系特征
    3.2 中华蚊母无性繁殖技术研究
        3.2.1 扦插技术
        3.2.2 嫁接技术
    3.3 中华蚊母环境适应性研究
        3.3.1 对模拟酸雨的适应性
        3.3.2 对极端碱胁迫的适应性
        3.3.3 对盐胁迫的适应性
        3.3.4 耐淹性评价
        3.3.5 对光照强度(遮荫)的适应性
    3.4 结果分析
第四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土壤盐分快速、简易测定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天津市东疆港区环境绿化研究[D]. 郝志强. 天津理工大学, 2011(01)
  • [2]刺槐四倍体饲料型无性系区域化试验初步研究[D]. 王秀芳. 北京林业大学, 2003(03)
  • [3]沿海地区土壤氯盐快速测定简法[J]. 王向阳. 江苏林业科技, 1984(01)
  • [4]应用137Cs示踪法估算淮北土石山区土壤可蚀性因子K值[J]. 李肖,唐鹏,林杰,张阳,朱茜,曾广偌,刘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9(06)
  • [5]组成成分及颗粒粒径对基质孔隙特性的影响研究[D]. 李斗争. 山东农业大学, 2006(12)
  • [6]分析化学实验中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的教学研究[J]. 郑国华,李丽,陈洁,胡飞飞.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8(04)
  • [7]土壤紧实及水分复合测量方法研究及装置开发[D]. 田昊.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8]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农林复合系统持续经营研究[D]. 马利强.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11)
  • [9]TYZ—3型土壤测试仪光电参数与测量精度关系的研究[D]. 王玉晶. 山西农业大学, 2005(07)
  • [10]三峡工程淹没区抢救植物中华蚊母(Distylium Chinense (Fr.) Diels)群落特征、无性繁殖技术及环境适应性研究[D]. 谢大军. 西南师范大学, 2005(06)

标签:;  ;  ;  ;  ;  

快速简单地测定土壤盐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